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调研报告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按照市总经审会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县乡镇工会经审工作的业务指导,促进乡镇经审工作认真履行审查审计监督职能,县总经审会7月份对乡镇工会经审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工作现状
1、组织机构完善。我县共有19个乡镇,所属乡镇企业184个全部成立了联合工会,在组建工会的同时成立了19个乡镇经审组织,组建率达100%。工会换届选举时,经审会与同级工会委员会同时考察、同时报批、同时选举产生。乡镇工会经审会主任均由同级工会副主席担任。经审委员中多数由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兼任,经审委员工作变动时,按有关规定及时替补合适的人选。
2、各项制度健全。对本次调研,大多数乡镇工会十分重视,有些还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经审工作情况汇报,研究经审会提出的有关问题,帮助经审会及时解决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为经审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各乡镇经审会以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经审工作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乡镇工会经审委员会工作制度》用制度来规范经审工作、规范审计程序、规范审计人员执业行为。
3、审查审计监督工作成效明显。根据上级工会关于审计规范化要求,各乡镇经审会将实务审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是坚持开展各种专项审计活动。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凡工会内部重大经济活动,经审会都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共同把关。二是坚持开展同级工会经费预决算审计。各乡镇经审会坚持开展了对本级工会经费使用情况预、决算审计。对每年本级工会经费收、管、用情况,认真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在同级工会全委会上予以通报,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限期搞好整改。三是坚持开展工会经费拨缴情况审验证试点。根据上级工会的要求,我县各级工会在开展审验证制度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审验证制度。四是坚持开展工会经费计拨情况专项审计。为充分发挥以审促拨、以审促收的重要作用,我县19个乡镇经审会坚持开展工会经费计拨情况专项审计。自查率达100%。有效促进行政足额划拨工会经费。五是坚持开展工会经审干部业务培训。为全面担升我县经审干部业务水平,县总每年组织开展一、二次经审业务培训,各乡镇工会都会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学习,有效提升经审业务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从调查的情况看,各乡镇工会经审工作虽然组织较为健全,但由于乡镇本级工会经费全都由财政划拨,财政划多少是多少,因此工作开展情况很少,没有履行好经费审查监督的职能。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1、对经审工作的认识不足。部分乡镇工会没有把经审工作列入到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没有认识到经审工作在工会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可做可不做,财政划拨本级多少工会经费,就用多少。
2、经审委员缺乏经审和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特别是经审会主任,大部分是兼任,平时工作较忙,不知道工会经审应开展哪些工作、如何开展,造成经审组织未能履行好审查监督职能,未能对所属基层工会经审组织进行指导和服务,使经审组织形同虚设。
3、乡镇企业工会建账率低。大部分乡镇企业工会基本未建账,使经审会无账可查,基层工会经费实行定额上交,造成经审工作的有些意见和建议无法整改落实,降低了审查监督的作用。
4、县级工会对乡镇工会经审工作的业务检查指导力度不够。
三、工作措施
解决这些问题,下一步要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强化领导,夯实基础。乡镇工会应进一步加强对工会经审工作的领导,定期召开会议,听取经审工作情况汇报,尊重和支持经审会依法开展各项审查审计监督活动,帮助经审会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落实、办公设备等方面,为经审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工作条件,支持和指导经审会夯实基础、完善制度,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审查审计监督活动,充分发挥经审会在工会经费收管用等方面的重要监督作用。
2、加强对经审干部业务知识的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指导会、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乡镇工会经审干部的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乡镇工会经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使他 们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审计及相关知识与技能,同时把经审干部培养成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专业人才。
一、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州有关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工作要求,确保今年各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通过社会保障卡“一卡通”顺利发放。我局开展了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工作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 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社会保障卡“一卡通”领导小组建立情况
全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工作启动会后,我区立即成立了以区财政局长任参为组长,区纪委监委、区财政局、区人社局相关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船山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网络建设组、督导组,负责“一卡通”相关工作。各相关部门、乡镇、街道也按要求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
(二)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宣传情况
我区主要通过以下3个方面来做好“一卡通”宣传工作。一是印制了6万余份宣传资料(包括公告、宣传单、常识问答),分发给各乡镇(村)、街道(社区),要求各乡镇、街道要将公告张贴至村和社区,并将宣传资料分发给居民;二是利用村村通广播,进行滚动式播放“一卡通”相关政策;三是由船山区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
(三)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启动大会、业务培训会情况
2019年5月22日,我区召开了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启动大会,会议由区财政局牵头组织,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陆京会、区委常委、纪委监委书记蒋中治出席启动会,并作重要讲话;2019年5月27日,我区召集全区各乡镇、街道、资金管理业务部门的经办人员、审核人员、财务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共计103人,在市人社局召开了“一卡通”监管系统操作培训会;2019年6月13日、8月14日我区“一卡通”领导小组召集全区各乡镇、街道、资金管理业务部门的经办人员、分管领导分别召开2次工作推进会,就工作推进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交流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经费保障情况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我区高度重视,全力保障工作开展,区财政局已追加到位“一卡通”专项工作资金20万元。
(五)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监督督导情况
我区成立由区人社、区财政和银海软件公司相关成员组成的工作组,多次深入到各乡镇、街道和部门,对“一卡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督导的内容包括宣传情况、金保专网安装情况、人员配备情况等,同时收集整理各部门存在的问题,并做好现场解答。
(六)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合作银行确定及开户相关情况
按照“一卡通”工作开展要求,确定中国建设银行、遂宁农商银行为合作银行,开设专项虚拟户,目前2家合作银行均与我局签订了确认书、各单位也与合作银行签订了资金协议。
(七)前期试点情况
我区于2019年6月3日在船山区界福路街道办燕山社区率先对“一卡通”试点,对在农商银行发放的6月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进行现场试点发放,现场发放工作顺利,涉及领取人员均在10分钟内通过一卡通发放虚拟账户收到相应补贴资金,并同时收到银行资金到账短息提示。2019年6月25日我区对在建设银行发放的7月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资金选取914人试点,共计资金828595.5元,试发成功。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数据不齐。因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享受对象信息不畅通、外出务工、特殊群体等原因,有少数人员的基本信息采集困难。特别是目前还有少部分人员未办理社会保障卡或已办卡但未激活,影响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的领取。
(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一卡通”工作涉及到全区各镇乡和县级相关部门,面广量大,时间紧、任务重,业务人员对操作系统还不够熟练,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部分基层业务部门人手不够,导致基础数据录入不及时。
(三)经办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欠缺。一是联网制卡网点设置不科学。尽管联网制卡网点已覆盖所有县(区),但部分偏远乡镇联网制卡网点设置较少。二是银行网点联网制卡能力差异较大。有的网点制作一张社保卡只需要几分钟,但有的需要二、三十分钟。三是部分银行网点预制卡储备不够,预制卡断卡可达2周以上。
(四)社保卡服务质量管控不到位。社保卡是为老百姓提供便捷、高效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为社会治理提供基础支撑,人社部门作为社保卡管理主体,应当承担起社保卡服务质量的管控责任,人社部门对合作银行网点社保卡服务质效的监督考评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强化督导。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实地督促。我区将采取分片区集中走访,提升一线岗位人员业务水平,做好系统日常工作。
(二)加强宣传。开展多渠道、多方式的宣传活动,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保卡的申领办理、使用方法的认知度;加大各社保卡服务窗口和网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对大家的消费进行归宗和分析。
从调查结果发现,月费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10%,月费用700--1000元的人,占30%左右,500--700元的人占40%,月费用500元以下的人,占20%左右。在这些学生之中,超过50%的学生拥有电脑、约9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因此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当代大学生主要有以下几支出:伙食费,买服饰,恋爱,上网费,手机费等。
一:伙食费
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的比例达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95.7%。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6-15次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学期需要150-600元之间。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2%的选择在高档餐馆。聚会的理由多种多样: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否则被视为不够交情。
二:购买服饰
从消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服装消费的档次越来越高,男生买衣服的宗旨是不买则已,要买就买质量好的、价格高的;女生买衣服则总是买个不停,只要自己喜欢的都会买回来,不喜欢了,马上就不穿了。大学生购买品牌的商品,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实用需求,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增加自己的被关注度。购买名牌产品更是能够满足人们这样的心理。在对"当您拥有一件名牌产品时,您最希望谁能够注意到您拥有这样的品牌"调查后发现,70%的大学生希望自己的朋友同学能够注意到自己拥有的某个品牌,17%的人希望陌生人能够注意到自己,12%的人希望自己的恋人能够关注自己拥有某个品牌。4%的人表示希望自己父母和家人能够了解。3%的人表示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可见选择名牌产品对帮助大学生自己的交往,能够起到帮助作用。而大学生由于在读书期间,主要生活费来自父母,而购买著名品牌的消费品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所以大学生只有4%的人愿意父母知道自己使用名牌的产品。
三:恋爱消费
对问卷中"你谈恋爱了吗?每年为恋爱花费多少钱?"的问题,77%的大学生承认有恋爱经历,每年用于恋爱消费的钱从200-700元不等。从调查看,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甚至有几千元者(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一个大二的学生在女朋友生日那天送了一条价值7800元的铂金钻石项链);在恋爱消费中,支出较大的还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200-400元。
四:上网费用
调查结果显示:在每周上网时间方面,12.7%的学生在3小时以下,20.9%的学生为3-7小时,30.1%的学生为8-10小时,19.5%的学生为10-20小时,16.8%的学生在20小时以上;在上网时段方面,23.2%的学生在白天上网,33.9%的学生在晚间上网,35.2%的学生在周末上网,7.7%的学生还经常上通宵。如果按2元/小时计算,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五:手机等通讯费用
根据调查结果,85%的学生都拥有手机,他们的手机价位一般都在500--1600元之间,月消费在20--150之间。消费者的月手机话费也与其月生活费相挂钩,生活费用少的话费也相应较少,控制在50元以下,但也有部分高收入用户的话费也在此列,共占了样本的25%,学生月话费主要集中在50-100之间,约占了调查总数的62%,属于中档水平。其次月话费在100-150的有18%,而150以上的高消费者主要是月生活费在1000以上的5位,与其的经济实力基本相应。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
__年12月,太原市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智慧旅游第二批试点城市,这既为我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迎来新的挑战。为此,市政协把“加快我市智慧旅游建设、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列为今年常委会的重点调研课题。8月上旬,由市政协张政副主席带队,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智慧旅游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视察调研。调研组吸纳长期从事旅游行业的专家学者和委员,组织他们认真学习智慧旅游的理论知识和方针政策,全面了解我市智慧旅游建设进展情况,并深入到新晋商联盟国际旅行社、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公司太原分公司等单位视察,观看我市智慧>!总结提炼,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智慧旅游”的概念及其重大战略意义
智慧旅游是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它是推进旅游消费便利化、旅游管理精细化、旅游经营科学化的主要手段,是实现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
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旅游产业和旅游信息化建设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推动传统旅游业向现化服务业转型,建设“智慧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一)发展“智慧旅游”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20__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基本途径。20__年国家旅游局制定了《中国旅游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将旅游信息化纳入区域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资源投放力度,加大对具有应用实效的旅游新技术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开展智慧旅游创建工程,对各类旅游信息化的新应用、新服务、新模式开展试点示范。20__年5月,国家旅游局批准北京、武汉、成都、南京等18个城市为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12月,又批准天津、广州、杭州和太原等15个城市为第二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各试点城市解放思想,大胆试验,改革创新,摸索经验,取得了积极成果。
(二)发展“智慧旅游”是旅游市场的重要需求
从全球看,在线旅游因其方便快捷的优势,已在旅游市场交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越是发达国家在线旅游市场所占的比例越大。20__年全球旅游市场交易额为9100亿美元,其中线下交易额为6260亿美元,线上交易额为2840亿美元,已占到全球旅游市场交易额的31.4%,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在我国随着人们旅游出行需求频次的增加,在线旅游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后对智慧旅游的需求空间巨大。可以说,智慧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发展“智慧旅游”是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目前看,传统的旅游产业经营方式、管理手段和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和市场的需要。只有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便携式上网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才能做强做大旅游产业,提升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首批开展“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的实践证明,通过开展“智慧旅游”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旅游信息化水平,完善了旅游服务功能,提升了在线旅游人数,改进了旅游经营模式和管理手段,增加了旅游收入,凸显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
二、太原市“智慧旅游”建设发展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去年经国家批准我市为第二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以来,更加激发了我市旅游管理者和广大旅游从业人员创新发展的动力和责任,迈出了积极的探索步伐。先后建立了太原旅游信息网、整合了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景区等资源,使旅游信息得到有效链接和充分延伸;自主研发了旅游电子合同,已在全市旅行社推广使用,得到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的肯定和赞同;在48家星级酒店安装了旅游触摸屏,将全市所有旅游信息延伸到酒店,向游客提供了方便;策划拍摄了以反映太原市
文化特色的微电影《太原印象》。与此同时,市旅游局还组织专人赴杭州、武汉、南京等地学习考察,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太原市智慧旅游建设行动计划》,总体目标是通过三年努力建成具有一个中心、五大平台、四大功能的智慧旅游信息化系统,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智慧旅游服务,实现“尝并州美食,住清凉圣境,行汾河两岸,游锦绣龙城,购三晋特色,享唐风晋韵”的美好愿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我市作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与其他试点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宣传不够深入,思想认识有差距
我市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这既是一项光荣的任务,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应当唤起各级领导、相关业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然而调研中我们感到,有部分领导、旅游行业职工和群众,对智慧旅游的基本内涵,对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重大意义以及实现路径等问题,认识还不够统一,在领导层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摆上重要位置,在企业层面、社会组织与个体的认知上,还没有实现很好的普及,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思想观念比较陈旧。
(二)管理体制不顺,资源共享有差距
多年来我市的旅游景区、景点存在着多头管理、职权交叉等现象,虽然在旅游景区的条块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面对旅游产业做强做大和智慧旅游的新要求,原有的体制壁垒和障碍逐渐显现出来,不仅影响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旅游产业的科学管理,更不利于旅游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三)资金投入不足,基础条件有差距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每年用于旅游事业的预算经费仅400万元。相对于郑州市每年6000万、武汉市每年5000万,长沙市每年3500万和南昌市每年2500万元旅游经费,差距比较大。因此,我市的旅游信息化建设历史欠帐较多,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到目前为止,信息化建设仍没有专用机房,没有防火墙和安保认定,不具备软件研发的条件。与同为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的南京、武汉、杭州等相比,基础条件相差甚远。
(四)启动相对缓慢,整体推进有差距
我市既是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同时也是全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作为“智慧太原”重要组成部分的“智慧旅游”,已滞后于“智慧太原”的规划与建设。目前“智慧太原”的规划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核心项目已启动,特别是“数字太原”建设已取得可喜成果,在电子政务、智慧城管、智慧公交、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方面有了实质性进展,而“智慧旅游”的规划方案目前仍未经专家评审和政府批准,核心项目也未启动,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短板。
三、加快太原“智慧旅游”建设的建议
我市作为国家第二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机遇难得,必须紧跟全国试点城市的步伐,学习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我市智慧旅游建设速度和质量。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思想共识
发展“智慧旅游”在当下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建设“智慧旅游”城市也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目前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理解也比较肤浅,行动还不够自觉。因此,我市应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单位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要宣传“智慧旅游”的基本内涵,使人们明确“智慧旅游”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服务智慧,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实现管理智慧,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政策依据,提高办事效率;实现营销智慧,为旅游企业的市场营销和线路设计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要宣传全国“智慧旅游”建设的发展形势,明确国家推动智慧旅游的方针政策和基本原则、各试点城市的发展态势及经验成果,增强我市完成试点任务的光荣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宣传创建“智慧旅游”城市的重要意义,明确“智慧旅游”是我市做强做大旅游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提升我市对外形象,扩大我市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是打造“智慧太原”的重要组织部分。从而在全市形成人人关心“智慧旅游”,积极支持“智慧旅游”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组织领导
建设“智慧旅游”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旅游、交通、金融、气象、通信等多个部门,因此,工作中必须强化大局意识,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调查研究,对我市多年来形成的旅游产业管理体制进行重新审势,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符合科学发展,有利于做强做大旅游产业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市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智慧旅游建设的组织领导,明确一名分管副市长负责,由旅游部门牵头,吸纳有关县区、市直部门等组成智慧旅游建设领导组。明确工作任务,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太原智慧旅游建设顺利实施。
(三)拓宽融资渠道,强化资金保障
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科技含量高,构建智慧旅游数据中心等服务平台,资金需求量大。因此,要广开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首先,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投资力度,用于智慧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其次,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的优惠政策,积极申请项目扶持经费。三要重点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向旅游业集聚。以“三网整合”、云计算和应用系统开发为依托,组建太原市信息发展投资公司及智慧应用专业运营公司,构建起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投融资平台。要积极推进金融机构与旅游企业的广泛/!/合作,探索开发新型的旅游金融产品,增强 银行的旅游服务功能。四要建立政策性专项扶持资金,以奖代补,鼓励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应用。给予智慧旅游建设企业相关优惠政策,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旅游信息化建设,激活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竞争意识。
(四)纳入整体规划,把握建设原则
要把“智慧旅游”建设纳入“智慧太原”建设的总体规划,通盘考虑,同步推进。这样可以有效整合利用资源,降低建设成本。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协作共赢”的理念,指导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工作。实践中要把握四个原则: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形成合力的原则。要针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整合各类资源,对旅游信息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规划。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对《太原市智慧旅游建设行动方案》进行论证评估,提出修改意见,力求做到起点高、实用性强。二是坚持准确定位、突出特色的原则。要深入分析我市旅游资源的优劣势,先重组资源,再定位市场群体,以大手笔、强分贝打响我市“唐风晋韵、锦绣龙城、清凉胜境”的旅游品牌形象,着眼于建设华夏文明看山西的旅游中心,充分发挥黄河中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优势,彰显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三晋文化特色,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旅游产业信息化,当好全省旅游产业的排头兵和先行者。三是坚持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原则。要不断探索总结,智慧旅游发展的内在规律,减少盲目性,提高试点的科学有效性。坚持试点先行、分类指导、有序推进。要把服务游客、服务企业、服务管理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着力推进智慧景区、智慧企业和智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起我市特有的智慧旅游发展模式,这就是建设“一个中心”,即智慧旅游数据中心(旅游云),打造“五大平台”,即“游客服务平台、宣传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管理服务平台和统计服务平台。”四是坚持融合服务,提升体验的原则。要贯彻以人为本,以游客为中心的理念,打造整合服务体系,提升游客友好体验,着力满足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中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外资企业188家,已建会186家,外资分支机构40家;国有企业118家,其中已改制115家;民营企业及工商户2021家;机关事业单位192家,其中机关81家,事业单位48家,教育卫生63家;机械加工业352家,职工25800人;家纺业980家,职工13500人;工商业户640家,职工8900人;电子电器加工业420家,职工11200人;其他460家,职工24600人;机关职工数2243人,事业单位职工数13720人;企业职工数84000人;2006年职工平均工资收入790元/月,职工最低生活保障线610/月。
二.工会组织状况
1.现有专职工会干部14人,其中公务员8人,事业人员6人,1
名主席,3名副主席,1名纪检组长。
2.已建立乡镇总工会4个,设专职总工会主席1人(副科级),
没有经费来源。
3.建立示点冷库行业工会联合会1个,工会主席1人,副主席1人,委员共3人,皆为兼职,无经费来源。
4.建立基层工会678家,会员数79730人,入会率达87%,工会组建率达到70%,其中机关和事业单位共192家,组建率达100%;国有企业118家,组建率100%;民营企业784家,已建会369家,建会率47%。
5.机关事业单位工会主席全部按同级副职配备,企业工会按企业副职配备。
6.建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专职人员1名,建立了法律服务中心专职人员1名。
三.工会工作情况
1.重点工作是以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为主要任务,把工会组织建设落实在县、镇、企业、单位三级一条龙建会程序上,逐级抓、逐个抓。同时把一些单位小,职工人数少的小型企业及工商业户采用行业、区域、居委会等形式建立工会联合会。对非公有制企业加强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签订,使工会组织在企业发挥良好的作用。截止到2006年底共签订集体合同210家,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国有企业、学校、医院及机关事业单位职代会建制率100%,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建制率48%。近5年中,举办各种各样工会培训班10次,培训人数15000人。
2.工会经费收缴情况:工会经费收缴比例为工资总额的千分之八,收缴的数额为每年200万元,本级留成数额110万元,上缴数额90万,工会资产管理严格按照《工会法》的有关规定管理。
四.制约县级工会发挥作用的主要问题
五.对上级工会有何意见和要求
----zz县卫生局治贿调研报告
医疗机构中存在的价格虚高、收受“红包”、“回扣”、“开单提成”和医疗服务乱收费等不正之风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直是社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县纪委有关文件精神,我们针对全县医疗单位医疗服务工作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在医院进一步开展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工作,进行了认真调研,并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当前我县医疗单位现状
我县共有医疗机构15个,一级13个,二级2个。在职人员数1051人,其中医生452人,护士330人。2005及200年度收入分别为7911万元和9319万元,支出分别为7685万元和9382万元。目前所有医疗单位在职职工都未按200年套改后工资发放,有的单位职工工资发放标准还较低。
二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类型、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原因
通过调研,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类型有:一是药品开单提成;二是检查开单提成,三是个别基层医院与上级医院之间还存在着医疗协作关系的“回扣”行为,四是财务结算与招标采购中的“回扣”行为。主要表现形式:一是开大处方;二是滥检查。
“回扣”存在于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药品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直接刺激着“回扣”“开单提成”产生,有些企业为使药品销售出去,不惜采用“回扣”、“开单提成”等手段。其次,医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弥补经费的不足,采用绩效工资的方法刺激医生开大处方、滥检查。存在这些问题直接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使。客观地讲,多年来政府投入不足、财政补偿机制缺失,医院要维持正常运转,要改善就医环境,提高检查检验水平,就势必要投入巨额资金建楼房、买设备、引人才,而所需资金都要由医疗机构自身来筹集,医院只有想方设法扩大业务,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就采取一些不合理经济手段。尽管在调研中大部分单位不肯承认有开单提成、“回扣”等商业贿赂的现象,但实际上这一情况还在不同程度的存在,而且较为普遍。同时,制度不严密、思想教育不到位也是以上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政府投入是关键,卫生行政部门也要切实加强行风建设,有计划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制订严密可行的规定制度,采取一些操作性强的措施来遏制或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
三主要对策和措施
为了杜绝“回扣”、开单提成等商业贿赂现象,在工作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推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规范药品采购行为,大力纠正医药购销不正之风。
一是严格依法执行药品,医疗设备和耗材的集中招标采购,决不允许规避招标或化整为零规避招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挤掉了不规范的生产经营企业,挤掉了部分虚高定价,挤掉了药品购销的中间商环节,挤掉了“回扣”、“好处费”。二是严把进药关,药品折扣放在明处。充分发挥药事委员会作用,集体确定用药品种、数量和进货渠道,集体与设备供应洽谈。药品折扣写在票面上,实行“票面让利、明折明让”,如实开具发票,如实记帐。经办人员2年一换岗,严厉查处个人收受好处费的谋私行为,杜绝科室私自进药、卖药、收费。三是控制药品使用,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控制药品收入占医院收入的比例及科室药品收入占科室收入的比例,规定临床医生开具处方的权限;阻止医药代表在工作时间与医务人员直接接触。
(二)加强药品使用监管,推行医疗服务信息公开的“阳光工程”。
自觉接受患者和社会监督。一是收费公开。严格执行中标药品价格,门诊处方逐笔划价,提供住院费用清单,实行医疗收费及药品价格公示制和查询制,增加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透明度;二是医护公开。公布医生护士情况,允许病人选医生;三是纪律公开。按照卫生部“八不准”要求,向社会公开承诺不实行药品、检查等开单提成办法,不接受医疗器械、药品等生产厂家的各种经济贿赂、不接受患者及其亲友的“红包”、不巧立明目乱收费等“八不”。四是强化监管,严格责任追究。设立向社会公开的医德医风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对群众的举报,有诉必查,有责必究。
(三)加强行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
一是深入开展正面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坚持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理想宗旨教育和道德法纪教育,通过系统学习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增强职工的廉洁意识、服务意识,树立“以患者为本”的职业道德观念,从内心世界启发自律机制。二是抓改革,促行业自律。行业作风上出现的问题,反映出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问题,必须通过改革和体制创新来解决。医疗机构要引入竞争机制。近几年来,卫生系统推行病人选医疗机构、选医生、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医疗机构分配和用人的自等措施,初步建立了以岗定员,竞争上岗,逐级聘任的运行机制,行业自律得到加强。三是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负责人行风建设责任。要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把纠风工作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单位综合责任目标考核范围,并将责任制延伸到中层科室,同时纳入文明单位考核条件和卫生人员专业技术考核晋升条件,对出现收受“回扣”、开单提成的单位和个人,认真查处;情节严重的,追究领导者责任。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jackezyf”为你整理了这篇花卉发展调研情况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为深入推进赤水市农村产业革命,按照“八要素”工作要求和“五步工作法”,以坝区引领、山区聚力、园区释能,促进赤水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作为坝区联系人,目睹了宝源坝区花卉的发展,同时也发现花卉发展存在的问题,带领坝区帮扶人员深入基地找寻破解问题的答案,形成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花卉发展现状
宝源坝区花卉规模化种植始于2017年,种植户何文珍是宝源联奉村人,1985年出生。外出打工积攒了部分资金,放弃城市生活选择了回乡创业,开始规模化种植花卉。在乡政府、村委会及村民的大力支持下,流转土地32.5亩,建立了40多个大棚,开始种植非洲菊,成立了赤水市七彩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注册商标“宝源花之谷”。32.5亩非洲菊种植三个月后便开始投产,年产值在300万左右。店老板在赤水市中心开设有花店,种植的非洲菊除供应自己的花店外,还外销习水、泸州、合江等地,市场销路一直很稳定。
2019年底,赤水市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建立耕地坡度在6度以下的坝区。结合赤水实际,在宝源确定了331.4亩的坝区建设,其中有214亩的花卉。经过几个月的坝区建设,2020年三月,新建花卉大棚194个,花卉占地面积214亩,种植面积180亩,其中150亩大棚花卉、30亩露地花卉。花卉种类以非洲菊为主,品种有28个,另有尤加利、绣球、桔梗、雪柳等少量配花,均已陆续投产。截至目前,坝区花卉已投资2000余万,政府投资600余万。
二、发展前景
宝源花卉按亩栽5000株、一株年产花45枝、一枝销售均价0.6元计算,单产产值在13.5万元,年总产值2000万元左右,年总利润约400万元。2020年,花卉土地流转及青苗费用35万元左右,现有固定员工21人,年工资开销包括临时工在内在70万元左右,年财政扶贫资金利益分红在12.5万元,其中70%给贫困户。企业利润每增加50万元,给村集体溢金1万元,其中10%用于贫困户分红、50%用于土地流转群众再分红。花卉产业带动68户土地流转户,带动288户群众户均增收3.4万元。在坝区,花卉产业包花不限年龄,老的70岁以上,小的3岁,都可以在花房包花,包花多的,一天可赚50多元,少的都有30来元,让农民在自己家门口就把钱赚了,还能同时兼顾照顾家庭。而且,赤水竹资源丰富,部分老人原本在竹编方面就有基础,除可以编制一般竹花篮,还可编造插花用的精致的花篮。这些都可带动一方群众增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好。
三、存在问题
宝源坝区花卉种植给当地生态环境、农民就业、旅游开发带来诸多好处,有力促进当地经济良性发展,但目前也存在不少问题。
1、缺乏企业管理人才:没有熟悉企业管理的办公室人员,负责管理企业日常事务。
2、缺乏技术专业管理人员:对花卉栽培只有何老板曾外出学习,熟悉业务一点,其他专业人员是没有的。但她一人是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既要管理日常工作,还要负责生产。因此需要寻找一个技术骨干,再培训一批懂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花养好。
3、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人事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红利分配等制度应建立健全,制度上墙。
4、缺乏系统的专业现代化管理技术支撑:比如大棚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目前,部分土壤因施肥导致板结,急需改良。需建立有效的边种边培肥地力的技术措施。
5、花卉种类单一:可逐步试种,增加花卉种类。
6、发展观念陈旧:需紧跟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转变观念,往农旅一体化方向发展。美化坝区整体环境,以及大棚周边环境。开设采花体验大棚、插花体验室,配套农家乐餐饮部,鼓励有条件的周边农户打造民宿,让花卉企业带动整村二、三产业发展。插花体验店,可找专业的插花老师现场指导、摆放插花彩图、书籍或播放插花视频录像。在出入方便的地方,规划出少量大棚作为体验大棚,吸引游客前往。
四、对策与措施
针对宝源坝区花卉发展存在问题,通过群众会、座谈会、专题会,找到破解问题钥匙,其对策与措施如下:
1、聘请专业的企业管理、技术管理人才:开展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利益联结等方面工作,以及对外接待工作等。
2、开展相关技术培训。需要相关部门协助、配合开展包括发展现代农业理念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竹编培训、餐饮管理培训、民宿经营管理等培训。
2、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一套完善的生产技术管理措施,包括喷灌、滴灌、水溶肥施用,绿色防控黄板配生物农药、以草治草防虫等农业适用技术等。
3、土壤改良。邀请外地的专家团队前来赤水实地考察,采取土样分析,按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拿出精准的土壤改良措施。
4、在种植非洲菊为主的基础上,每年选择性地引进不同种类鲜花进行试种,增加花卉种类,让插花内容更加丰富。也能向市场提供更多不同种类的鲜花,满足爱花人士的需求,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
5、争取项目资金壮大发展。在自我扩大再生产基础上,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让企业规模扩大、设施更加齐备,向高效节能的现代农业发展。
6、美化环境。坝区大环境卫生需跟进,大棚周边露地栽培配花部分,可用竹篱笆围起来,美观好看,让游客在游乐中得到更好的精神享受。
7、多种形式销售产品。通过网销、自己的花店和周边习水、合江、泸州等地区花店多渠道销售花卉,更要往打造自己的花卉品牌,扩大影响力,让花卉购买商自己到生产基地采购花卉方向发展。尤其要重点打造好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和培育好自己的网络销售人员。
一、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我市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发展进程中,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工作模式也发生了一次重大改变。2002年起,根据省、市政府要求,我市社会保险费征收工作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征收改为由地税部门代征。
我市社会保险费改由地税部门征收后,逐步理清了劳动保障部门与地税部门在社会保险费征收方面的职责分工。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在完成社会保险参保登记、缴费基数的申报审核、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社会保险费稽核和个人帐户管理等大部分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环节的手续后,于每月初将生成的用人单位当月应征的社会保险费报盘给地税部门,由地税部门负责征收。地税部门于每月底将社会保险费征收情况回盘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据此及时分帐至职工个人帐户。
与此同时,市劳动保障部门创新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体制,实行社会保险“五险统一征缴”的运行模式。2002年以市级机关机构调整为契机,在市劳动保障局设立了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处和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实行对外两块牌子、对内合署办公,统一负责全市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生育五个险种的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工作,并成立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和工伤、生育保险三个保险结算支付中心,分别负责五个险种的待遇支付管理工作。同时,在全市全面推行社会保险费“五险合一、一票征缴”的工作新模式。对全市参保单位、参保个人和社会保险费征缴实行统一管理,实现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个险种统一缴费基数、统一申报结算、统一征收管理、统一稽核监督,从而改变了过去五个险种分别参保、分别征收、难以综合协调管理和不同步增长的局面。
我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参加社会保险人数累计达847.09万人,覆盖城乡各类劳动者;基金征收总量逐年提高,2008年全市五项险种基金征收总量将达160亿元,有效保障了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的正常支付和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市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时监管系统建立的必要性分析
(一)构建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时监管系统是劳动保障部门切实履行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职能的迫切需要。
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省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和省、市政府相关法规都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明确赋予劳动保障部门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职能。我市社会保险费自2000年7月起改由地方税务部门代征后,增加了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环节,不利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全面及时掌握缴费单位事关社会保险参保缴费的信息,面对这种情况,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该加强对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管工作方法的研究,克服不利因素,不断完善和提升对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的管理力度。
在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程中,随着社会保险制度安排和政策覆盖由过去主要面向国有集体企业及其职工向面向城乡各类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转变、工作领域由过去以城镇为主向城乡统筹兼顾转变、服务对象由过去以城镇职工为重向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转变,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的面急剧扩大。与此同时,由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增长幅度大等原因,社会保险费支出规模逐年大幅上涨,社会保险基金支付风险居高不下,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的量急剧上升,劳动保障部门面临的征收压力也与时俱增。劳动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和监督检查职能,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迫切需要扭转长期以来在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工作中重收轻管、重突击性工作的处理轻长效机制的建立、重面上问题的处理轻深层次问题研究等倾向,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思路和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等,通过加强对社会保险信息资源数据的充分采集、分析和处理,以及对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各重点工作环节的实时把握和对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内在规律的探寻,增强对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的监控力度和对这项工作宏观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加快实现对社会保险费征缴科学化、规范化、最大化管理,更好地促进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2、构建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时监管系统是我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
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险基金征收总量是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受我市独特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影响,我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工作实践中面临着需要高度重视以及加强研究解决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缴费额高度集中。以2008年6月份统计数据来看,全市月缴费50万元以上的缴费单位为270户,仅占全部缴费单位33430户的0.8%,但月缴费额达47609万元,占全市月缴费总额50.2%。要保证全市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不出现大的风险,必须对重点缴费单位的缴费情况实现实时监管。二是社会保险欠费总量居高不下。今年1-6月份,社会保险基金当期清欠11672万元,当期新增欠费10958万元,收支相抵仅清欠714万元。截至6月底我市社会保险欠费仍高达34810万元,严重削弱了我市社会保险基金风险备付能力。三是欠费单位情况复杂。截至6月底,我市欠费单位共计4799户,欠费金额多少不等,欠费时间长短不一,单位还欠能力也各不相同,清欠工作管理难度大。四是社会保险参保质量亟待提高。截至6月底,中断缴费人员达165746人,占参保职工9.4%;原五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仅占全市的19.11%,城乡社会保险覆盖结构失衡,农村社会保险覆盖面偏低等。上述问题只有在社会保险费征管机构采取措施,较好地实现对社会保险参保、缴费各环节的实时监控与管理后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3、构建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时监管系统是维护劳动者社会保险权益的重要手段。
现行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的原则之一是待遇与缴费挂钩,不缴费不享受、多缴费多享受。特别是养老和医疗保险,分别为参保人员建立了个人账户,并按保险费到账时间进行计息,利息一并进入个人账户。这样,劳动者是否参保、参保对象是否按时与是否足额缴费,都将直接影响着劳动者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是否能享受以及享受水平的高低程度。据统计,到今年6月底,我市市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42.57万人,但其中私营企业参保人数仅为11909人,大量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仍游离于社会保险制度之外;58.75万参保职工以缴费基数下限标准进行缴费,占全部缴费职工的44.31%;全市3.48亿社会保险欠费中涉及参保职工9.1万人。面对我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非公有制单位参保率比较低、部分参保单位缴费基数申报不实、社会保险费欠费严重等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问题,我市社会保险费征管机构应加紧建立健全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时监管机制,认真及时地做好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加强基金征缴工作,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合法权益。
三、我市构建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时监控系统的框架思路
(一)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劳动保障信息系统中独立于社会保险各险种之外的用人单位、劳动者个人和社会保险缴费三大共享资源数据库为基础,以实用有效的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分析功能为支持,以优越的实时预警功能为标志,通过对社会保险费征收各环节和影响社会保险费征收工作信息的实时采集、分析,及时提供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决策方案,真正实现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工作从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从事后管理到事中管理和事前预警的转变,依法提高社会保险惠及面,增强社会保险保障功能和水平,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二)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时监控系统是一种动态的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由社会保险费征收实时监测、实时评价、实时预报、管理决策支持、控制和后评估子系统所组成。
1、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时监测
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时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项险种的参保、缴费以及其他信息等,。
(1)参保情况
A:参保单位中当月新参保、正常结算、暂停结算、封存、注销单位参保情况,并区分其组织机构类型、经济类型、隶属关系、行业分类。
B:参保人员中单位职工、灵活就业人员新参保、原参保、跨统筹区转入等情况,并区分性别、年龄、户籍、缴费状态、所属单位性质等。
(2)缴费情况。
A:缴费单位当期缴费基数、同比增/减缴费基数,并区分单位组织机构类型、经济类型、隶属关系、行业分类等。
B:缴费人员当期人均缴费基数、同比增/减缴费基数,并区分性别、职工/灵活就业人员等。
C:当期各险种应征/实征社会保险费(区分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当期各险种应补征/实补征社会保险费(区分新参保、稽核、基数调整等因素)、各险种同比增/减社会保险费等。
D:月缴费额100万元以上重点缴费单位社会保险费征收情况,区分
E:当期新增欠费单位、新增欠费总量、当期清欠总量,区分险种、单位、单位隶属关系等。
F:历年累计欠费总量,区分欠费时间(当月新增/连续欠费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连续欠费一年以上/……)、欠费金额(1000万元以上/500-1000万元/100——500万元/……)、还欠能力(有缴费能力/有部分缴费能力/无缴费能力/……)等。
2、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时评价
通过建立相对固定的评价模型,在时段(每月/季/年)初对上一时段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数量、质量等状况进行实时分析和评价,确定社会保险费征缴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建立预警机制。
(1)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数量实时评价:根据参保单位数、参保人数、缴费基数总额、社会保险费征缴额、收缴率、清欠等,通过与历史同期的对比分析,确定和评价社会保险费征缴数量及发展形势等。
(2)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质量实时评价:根据各险种参保单位、参保人员、缴费基数、欠费额、征缴额、收缴率、社保关系封存人员等信息增减情况,通过与历史同期的对比分析,确定社会保险参保缴费质量及发展态势。其主要评价内容包括:参保率、缴费人数同参保人数占比、收缴率、缴费水平、征缴额增长率等。
3、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时预报
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时预报主要包括参保情况预报、征缴情况预报和基金结余情况预报。
参保情况预报。根据本期参保情况以及与历史同期比较情况,预报下期单位参保情况(区分新参保、正常结算、暂停结算、封存、注销等)、人员参保情况(区分险种、单位职工、灵活就业人员、跨统筹区转入/转出、中断缴费、续保等)。
征缴总量预报。分为当期社会保险费收入预报、当期社会保险费清欠预报、当期其他社会保险费收入预报等。
基金结余情况预报。根据各险种基金征收总量预报和基金支出总量预报,实时预报各险种基金当期结余情况和历年累计结余情况。
4、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时管理与决策支持
利用社会保险费实时评价和实时预报结果等,通过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时管理模型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社会保险费的实时管理方案,为劳动保障部门科学地行使监督和管理职能提供支持。
(1)将系统中单位参保监测信息与质监部门提供的新成立组织机构信息、地税部门提供的新纳税单位信息进行比对,以此确定社会保险扩面的工作重点,增强社会保险参保执法检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根据社会保险中断缴费人员监测信息,及时组织做好中断缴费人员上门宣传和跟踪服务工作,提高社会保险参保缴费率。
(3)通过建立欠费单位“预警”机制和对重点缴费单位各监控指标的评估、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主动采取发放欠费《催缴通知书》、欠费单位公示、“还欠走人”、“资产保全”等措施,实施对重点缴费单位和欠费单位紧急干预制度。
(4)根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保缴费情况,与银行信贷、证券监管、诚信评定机构、出入境管理、工商管理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对欠费单位办理银行信贷、上市融资、评定社会诚信单位、法定代表人和公司管理人员办理出入境以及重新成立经营机构实施严格限制。
(5)综合社会保险费实时监测信息,科学制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社会保险费补缴、滞纳金加收等有关社会保险参保与缴费的政策,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健康运行。
5、监控管理后评估
为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系统的各项功能,需要对系统的重点功能进行后评估。主要内容包括:针对社会保险费征收预报方案的准确性、征收工作的实效性以及控制情况等进行评估,重点分析导致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方案不合理、预报不准确、工作实效性不强的原因等。
四、建立社会保险费实时监管系统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切实组织做好系统研发工作,最大化实现系统预定的功能。
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管系统是一个较大型的决策支持系统,面向与社会保险费征缴有关的所有工作环节和因素,涵盖的范围较大,主题较多。为此,系统构建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将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涉及的多个主题作为一个整体一并统筹规划,从总体上构建整个监管系统的框架结构,并制订分步实施的进度计划。同时,要保证系统具有广泛的可扩充性,提供灵活的结构和对外接口,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政策和用户的需求。二是加强数据资源采集研究。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时监测、分析评价、预警预报、辅助决策等都必须建立在丰富、真实、准确的数据基础上。要遵循为社会保险费征缴决策服务的准则,明确采集目标,构筑采集模型,提高信息采集的宽度、信度和速度,力求自动、高效、及时、全面和准确地收集系统所需决策信息和知识,为系统有效实现监管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提高软件开发的科技水平,提高系统的监管力度。对一些重要应用系统软件开发的业务需求,应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和软件开发商共同进行研究编制,力求能够通过历史数据存储、监控和诊断、趋势图等管理软件自动实现将所得的数据信息加工处理成为用户需要的形式。要加强对系统决策支持模型研究,力求将静态的知识与动态的决策结合在一起,增强决策的科学能力。
(二)加快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建设,为提升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时监管效能提供政策保障。
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时监管系统建设的难点不只局限于技术,而更重要的是要依据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时监管的内容,抓紧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当前,一是要重点研究如何有效控制欠费单位的出现以及如何督促欠费单位主动清偿欠费的制度和办法;二是要重点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有效防范缴费大户缴费情况出现大的波动以及出现波动后的应对措施;三是要重点研究如何加快社会保险市级统筹步伐,将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管的范围由市区拓展至全市,更好地实现社会保险费征管工作公平、公正问题;四是要重点研究如何通过政策扶持和宣传服务防范参保人员中断缴费,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参保缴费率问题;五是要重点研究如何将系统监控的实时信息,同劳动保障诚信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用人单位社会保险激励和约束机制问题。总之,要针对实施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时监控后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配套政策和措施,以保障实时监控系统效能的实现。
一、目前基层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社会保险尚未实现制度性全覆盖。随着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健全,公务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趋于平等,机关公务员同样会存在失业问题,但是失业保险未把公务员纳入其中。新出台的《工伤保险条例》虽然将覆盖范围扩大到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组织,但还是未将行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纳入其中。
(二)应保未保现象比较突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的参保对象中,行政事业单位招用的临时人员参保率较低,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企业和个体企业劳动者未参保,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难以按现行制度参保,尤其是服务行业、个体工商户劳动者应保未保现象比较普遍。另外,与养老和医疗保险相比,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参保率明显偏低。
(三)社会保障待遇有待提高。一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偏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处于低水平状态,不能满足城乡老人的生活基本需求。二是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有待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偏少,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偏低;新农合医疗制度基本目标定位还是以大病为主,但大病补偿比例偏低;新合疗和城镇居民医保慢性病补偿的病种较少,城乡居民患大病后的医疗负担仍然较重。三是城乡居民低保救助存在困难。城乡居民低保金补助标准偏低,只能解决低保对象最基本的吃饭问题,而低保对象在就业、就医、子女上学、住房等方面的困难仍然十分突出。城市医疗救助“门槛费”偏高,一些特困患者享受不到相关救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仍很突出。
(四)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碎片化、管理条块化。从社会保险制度设计来看,现行的社会保险政策以城乡和职业为界限,将参保者划分为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三个基本群体,仅养老保险就包含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等五个险种,基本医疗保险包含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三个险种,各个险种的缴费标准、补贴标准和保障水平差异很大,给参保人员和业务经办带来诸多不便。从行政管理职能来看,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由省社会保障局垂直管理,社会救助由民政部门主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卫生部门主管,其他社会保险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政出多门,不仅导致重复建设,浪费人力物力,而且不利于有效监督资金运行状况。从社会保险手续转接来看,社会保险内部各项政策之间与相关政策之间缺乏衔接配套,社会保险异地转接政策还不完善,给参保者带来很多不便。
(五)基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力量薄弱。社会保障相关机构人员编制不足,以阎良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为例,现有人均服务人数为7917人,其中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均服务参保人数最多,为13398人。各镇街社会保障专职工作人员普遍缺乏。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化平台尚未建立,审核、汇总补偿数据全靠手工处理,影响了社会保险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统筹城乡力度,实现优质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
建立城乡统筹的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健全和完善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统一设定个人缴费档次和缴费补贴标准,制定城乡有差别的基础养老金标准。按照“只叠加、不扣减、不冲销”的原则,逐步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促进制度规范统一、操作便捷。
实现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性全覆盖。将城镇所有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民办社会组织及其职工纳入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将行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纳入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覆盖范围。
推进社保制度的人性化改革,实行更加宽松的参保政策。增加设置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相对较低的社会保险参保标准,降低社保的门槛,满足城市特困居民、
长期失业人员,部分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外来务工人员等人群的低层次的参保需求,同时避免新参保企业负担骤增,减少扩面阻力。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增强救助合力,形成以生活救助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相配套,其他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工作格局。特别要注重对因灾害造成住房搬迁家庭、大病致贫家庭及特困家庭子女入学三大特困群体的救助,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终实现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接轨。
积极探索各项保险制度衔接的有效措施。探索社会保险项目之间的衔接办法,做到社会保障不同项目覆盖面既不重复,又不落空。建立城乡一体化保障机制,使进城落户农民在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方面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为农民进城落户扫清制度障碍。
(二)着力推进社保扩面,实现社会保障应保尽保
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本地报刊、电台等新闻媒体展开大规模的政策宣传攻势,加强对社保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不留死角。要组织专门力量深入企业特别是到民营企业中去,耐心细致地宣讲法规,解惑释疑,面对面推动企业和职工参保。要充分发挥企业工会组织以及各种商会、协会的作用,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参保意识。
加大扩面征缴工作力度。要根据经济成份多元化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实际情况,把新兴行业、多种经济成份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纳入覆盖范围,以非公有制从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人员为扩面重点,实施扩面攻坚。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新建企业可以区别分类,先易后难,逐步纳入。对有一定规模、经营正常的民营企业,要尽快纳入,一步到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对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覆盖。
(三)积极探索、健全机制,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逐步提高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养老金待遇。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不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建立与经济发展、工资增长、物价水平相联系的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适时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
提高各项医疗保险保障水平。逐步提高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在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通过实行门诊统筹,把多发病、常见病的诊疗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扩大群众的受益面。稳步提高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报销水平和最高支付限额。到2015年,将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提升到上年度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
建立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把工伤保险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提高到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同时相应提高工亡丧葬补助和供养亲属抚恤标准。建立和完善工伤保险的费率机制,促进企业改善劳动条件,开展对高职业危害场所的监测和人员健康监护,减少或降低工伤事故与职业病的发生。
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加强失业预防功能。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功能,进一步加大对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贴,帮助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加强失业保险基金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制订预案和相应措施,对失业进行有效调控,减少长期失业人员数量,保持就业形势稳定,使参保者不是消极地等待风险补偿,而是从积极的社会保险政策中获益。
提高社会救助的质量和标准。要把社会保障体系与再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完善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体系,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对“零就业”低保户家庭中有劳动能力、有一技之长的人员,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想方设法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对有劳动能力但无一技之长的人员,集中组织技能培训,使其就业;提供扶贫开发项目和政策性资金贷款,帮助农村低保人员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实现再就业的低保对象,政府应加强救助。对低保对象中出现的上学、就医、就业等困难,采取多种方式给予补充救助。
(四)抓好筹集管理,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
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包括基金预、决算制度,基金收支会计核算制度,养老、医疗保险个人帐户记录制度。各项社会保险统筹基金纳入财政专户,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坚持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挪用,确保基金的安全和完整。与财政、地税部门定期对帐,实施基金支出审核程序等,做到每一笔基金的收支规范化和程序化,不断提升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及基金管理水平。
(五)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打造优质社会保障服务平台
理顺社会保障工作行政管理体制。针对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严重的问题,建议改变目前多头管理、体制不顺的现状,实现城乡社会保险归口管理。
加强基层社会保障经办力量配备。针对基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力量薄弱的问题,建议增加社会保障工作机构设置和工作人员编制,增加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经费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