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商业银行负债管理会计
商业银行是现代社会经济体系中经营货币的企业和资金供需方的媒介,但仅靠商业银行自身的资本远远不能满足其资产活动的需要,这个资金缺口的弥补有赖于银行的负债业务,负债业务提供了商业银行绝大部分资金来源,因此负债管理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负债管理方面明显较为薄弱,加强其负债业务的经营管理刻不容缓。
早在2005年,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就“资本约束与商业银行经营转型”问题已达成了五项共识:以降低资本占用为中心,大力调整资产结构;以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为核心,积极调整负债结构;以提高服务能力为基点,主动调整客户结构;以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和中间业务为重点,加快调整业务结构;以扩大非利息收入为基础,逐步调整收入结构。自此,负债管理被重新提升到一个重要位置。近年来,大多数商业银行人民币对公存款业务面临发展困境,“季末效应”异常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银行客户的信贷投放,牵制了商业银行业务新产品推广的精力,也削弱了公司业务在商业银行战略中的支撑作用。可以讲,负债管理理念的科学性不仅直接影响到客户结构的合理性,也影响着资产业务的发展和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先进的负债管理理念和方法是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发展历史数据的分析,并借鉴国际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理念,初步构建了一个适合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体系,以期建立负债业务发展的长效机制。
国外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念
(一)核心存款
核心存款主要从当地市场筹集,与购买的资金相比对利率敏感性弱、利息成本较低、稳定性较强,核心存款的拥有量是衡量商业银行价值的标准之一。核心存款主要包括四部分:
活期存款账户(DDAs)。在国外,该类存款指不支付利息的支票账户,银行只承担处理成本,为弥补处理成本,可以根据账户的使用频率或余额收取费用,比如对“不足量资金”的收费;其他可签发支票余额。该类存款指支付利息的支票账户,它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称为“可转让支付命令”或NOW账户;储蓄账户。主要指存折储蓄账户和卡储蓄账户;小额定期存款。在美国,定期存款(CDs)根据面额或规模分类,以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存款保险上限(10万美元)为临界点,10万美元以下为小额定期存款,以上为大额定期存款。
核心存款管理的意义在于其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且利息成本较低。假定其他条件相同,核心存款较多的银行具有较强的付息成本优势。
(二)管理负债
管理负债(或“购买的资金”),是银行资金来源中的“热钱”。与核心存款相比,管理负债是在国际国内市场筹集的、对利率相对敏感的不稳定资金,主要包括在国外分支机构的存款、在国内分支机构的大额定期存款、购买的联邦基金等。
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变化回顾与管理现状
(一)国外商业银行负债结构
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其核心存款与管理负债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相差较大,并且银行资产规模和核心存款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即规模越大核心存款所占比重越小。除活期存款(DDAs)外,这一关系普遍存在于各类银行。美国1985年到1995年11年间四类规模商业银行的历史数据基本验证了这一规律(表1所示)。
(二)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变化的回顾
1.第一阶段(1989-1996年):企业存款为主、储蓄存款为辅的“二元模式”。在这一阶段,由于网点覆盖面有限、客户认知度不高,储蓄存款规模非常有限。同时由于成立初期,迫于扩张规模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积极拓展公司业务、吸收企业存款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主要营销策略。
2.第二阶段(1997年至今):企业存款存量占优、储蓄存款增势良好、管理负债增速明显的“三元结构”。随着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兴起,企业存款业务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由于网点的增加,银行负债业务呈现出了新的形式:企业存款在负债业务中占比逐步下降,储蓄存款稳步上升,以同业存款为主的管理负债也明显增加;企业存款中活期存款在震荡中呈增长趋势,基本保持在60%以上,定期存款则呈下降趋势;储蓄存款中定期存款呈增长趋势;若以对公存款和对私存款划分负债(将管理负债计入对公存款),则对公存款仍占负债总额的60%,但呈下降趋势,对私存款稳步增长,达到负债总额的40%。
(三)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现状
从业绩考核角度来看,银行对负债业务的管理在剔除同业存款后,主要分储蓄存款和对公存款两大类,以日均增量考核为主,时点余额增量考核为参考,并没有根据各类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进行分类,也就无法计量和考核各类负债的成本。
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管理体系构建设想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积极吸收储蓄类存款、着力优化企业存款结构,降低负债业务成本、增强负债业务稳定性;同时灵活运用管理负债、发挥资金蓄水池功能”的思路,并初步构建了商业银行负债管理新体系。
(一)基本原则
1.负债成本最小化原则。每一项资金的总成本包括利息成本和非利息成本。其中非利息成本包括分摊到该项负债资金的全部营业费用,如固定资产折旧、人力成本及营销费用的分摊等,总之,要将吸收该项负债资金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归集并分摊到该项负债。实务中,可以根据负债资金对利率的敏感性将其分为核心存款、管理负债两大类,再依据其所承担的利息成本和非利息成本的不同进行细分,最终通过计量、控制全行加权资金成本,实现负债成本的最小化。
2.客户关系最优化原则。本文认为,评价负债结构合理性的标准是:能否与资产业务结构相匹配并创造最佳的风险调整收益率(RAROC)。基于这一标准,商业银行总是试图通过“交叉销售”让现有客户接受其更多的服务,以便用其产生的非利息收入抵消净利差的收窄。为此,商业银行往往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协议满足客户信用要求,如贷款承诺、信用额度,在核心存款不足时,为了维持最优的客户关系,将更多的考虑吸收管理负债。
3.合理规避监管的原则。和其他形式的价格控制类似,存款利率上限监管造成了资金供求关系的扭曲和低效。因为存款利率上限虽然监督了商业银行所支付的显性利息成本,但是却迫使银行通过支付相同甚至更多的隐性利息或者寻求利率市场化的负债资金以抵消监管的影响。
4.灵活性原则。进入负债业务发展的“三元结构”时期,灵活掌握管理负债在全行负债业务中的比例、适度调控高成本的企业大额定期存款、积极发展储蓄存款将成为负债管理的有效办法。在当前形势下,要加大储蓄存款和企业活期存款占比,降低定期存款占比、严格限制高成本的协议存款,实现负债结构的整体优化。
(二)初步框架构建
核心存款。一般包括:储蓄存款、企业存款(扣除企业大额定期存款,具体金额标准需进一步测算)、机关团体存款、农业存款以及其他存款;管理负债。一般包括:企业大额定期存款、财政性存款、金融债券、应付及暂收款、卖出回购证券、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往来、委托及投资基金存款、金融机构贷款基金以及各项准备。
应当说明的是,核心存款和管理负债的比例及其内部各项负债的比例应当结合其银行的规模和在同业中的地位而定,核心存款是基础,而管理负债具有一定的“蓄水池”功能。
(三)技术支撑
数据集中后以及管理会计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为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其意义在于以下方面:
1.区别利润中心与成本中心,在分行范围内构建一套横向的、模拟的、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对于以负债业务为主的经营部门和以资产业务为主的经营部门,在功能定位时可区别对待,前者更适合为成本中心,而后者更适合为利润中心。若不做区别,在目前以净利润为导向的经营策略下,必然会导致更多经营部门“为利是图”,用更多的资源去竞争有限的资产业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其关键在于为具有成本中心性质或具有利润中心性质的不同部门建立一个价格协商、自由交易、利益分成的市场化机制。简单讲,办理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的部门可以根据业务的成本收益自行选择、自由交易,分行的职能在于提供和规范这一机制。若客户经理由分行集中管理,这种交易的主体则由部门演变为客户经理。
2.将成本核算到具体的产品,在分行范围内构建一个纵向的、以条线考核为主的管理会计考核体系。事实上,办理资产业务的部门(资金需求方)和办理负债业务的部门(资金供给方)在交易时更多的是基于某一项业务,而非某一个部门,从这个意义上看,无论是负债业务还是资产业务,其成本必须核算到具体的某一项或某一类业务。也就是说,必须为每一项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定价,而不是粗略地为一个部门定价。
3.全面计量利息成本与非利息成本,在银行内构建一个各类负债的管理会计成本核算体系。与以往财务会计成本概念所不同的是,管理会计成本蕴涵的不仅仅是显性的利息成本,更重要的是非利息成本,其中包括正常的营业性费用分摊以及该项业务所隐含的超额服务及营销管理费用。现实的例子是:频繁交易的账户理应承担较多的服务成本;存款余额大户往往意味着须承担更高的营销维护成本。
(四)配套措施
1.建立以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为交易对象,以客户经理为交易主体的市场交易机制。须注意的是: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存款低利率、零利率化及管理负债利率上限的市场化,决定了资产业务引导负债业务、负债业务必须满足和匹配于资产业务;从管理会计中作业成本的角度分析,资产业务是负债业务的成本动因,相应负债业务所产生的付息成本与非付息成本应该通过其所匹配的资产业务得以补偿。
2.建立以产品创新为手段、以“交叉销售”为模式的负债业务营销机制。管理负债由于对利率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因此,吸收管理负债更多的是借助于较高的利息支出。不同的是,核心存款由于利率上限管制的存在,使得商业银行将更多地借助于非利息成本支付或产品创新、“交叉销售”来吸收。显然,后两者为上策。
参考文献:
1.葛奇著.美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李杨勇等著.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彭建刚.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关键词: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现状;对策
自1998年托管业务在国内商业银行实施以来,其发展情况就备受瞩目,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十余年的摸索已经实现了托管业务的从无到有,时至今日,托管业务的广阔发展前景逐渐显现出来,如何提高托管业务服务质量,实现托管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商业银行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1.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发展现状
1.1 托管市场迅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商业银行托管市场随之快速增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资本市场进一步增长。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加深和不断拓展,股票、商品期货、债权以及各种金融衍生品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全面发展,资本市场层次逐渐丰富起来,预计我国金融资本市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为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机构投资者不断成长。以近年来的发展速度来看,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步入相对成熟阶段指日可待,随之而来的是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完善和成熟。资产管理机构不断发展壮大,促使我国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所占比重逐渐增大,也使得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的机构投资客户不断增多。
1.2 产品多元化
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开展的资产托管业务多以公募基金为主,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商业银行托管产品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逐渐显现出来。目前,我国许多商业银行已经尝试性地推出了一些新颖的托管产品。我国商业银行托管产品的多元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已有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如保险资产托管业务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2)不同性质的基金将陆续进入托管行列。如住房公积金、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基金;3)资本市场创新催生的托管新品种。证券产品及其交易方式将继续不断创新,托管业处理的产品与服务种类也将更加多样复杂,从单纯的股票、债券发展到股指期货、风险资本基金、对冲基金、外汇或掉期基金等。4)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社会风险意识的加强,交易资金托管因其客户群体大、覆盖领域广、操作简便等特点,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1.3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由于资本市场不断发展,托管产品不断丰富,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客户逐渐复杂化、多样化,不同类型的客户对托管服务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需求,商业银行在开展托管业务的过程中只有更好地了解客户需要,提供更为个性化、专业化的托管服务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托管业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的不断成熟,其托管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例如,以往托管银行只对最初的单一证券业务提供托管服务,如今已经衍生出一些列关于证券处理的附加服务。
2.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发展对策
在良好的发展契机和广阔的资本市场中,商业银行要想实现自身资产托管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就应结合外部条件、自身条件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采取合理的托管业务模式;而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丰富服务内容和提高服务水平成为商业银行发展托管业务的重要途径。
2.1 明确市场定位,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只有明确市场定位,认清自身优势和劣势,并扬长避短,才能实现托管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区别外资银行。外资银行在托管业务的实施中有着诸多优势,例如专业的托管队伍、丰富的托管经验、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客户优势等等,我国商业银行在这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要实现与国际托管业务的竞争显然是难以成功的。对此,国内商业银行应积极与外资银行寻求合作,例如,成为其在中国的次托管人或选择其为境外的次托管人等。国内商业银行应有效利用国内托管业务发展尚不成熟,且尚未对国外客户完全开放这一有利时机,提前占据国内市场的较大份额;2)区别于国内银行。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托管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托管业务逐渐成熟起来,国内托管同业竞争日趋激烈。从国外的经验看,托管银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竞争和整合,最终形成了全能、全球发展的巨型环球托管人,针对一定地区和客户的中等托管人和针对某一特定市场的小规模托管人三类并存的格局。为了扬长避短,国内商业银行对应国内托管同业应避免同质化的竞争,寻求具有具有特色的发展策略,不能盲目求大,而应做精做好。
2.2 结合自身条件采取合适的发展策略
国内商业银行众多,每家银行都具有自身的优势、条件和特点,不同银行在开展资产托管业务时应结合自身条件和发展目标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对于大银行来说可以尝试设立托管子公司。商业银行设立托管子公司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商业银行经过与行政监督管理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取得设立托管子公司的倾斜政策,由于信托公司的建立已有先例,因而大银行要想取得相关部门的许可一般并不难。二是要具备独立运行维护的能力。托管子公司开展托管业务较为独立,托管业务的开展需要专业的托管队伍、良好的技术系统以及完善的运行服务,商业银行只有具备上述条件才可考虑设立托管子公司。三是有充足的业务基础,商业银行的业务品牌必须已经在业界树立了一定的地位,积累了一定的托管业务经验,确保托管子公司将生存和发展下去才能够开设子公司。大银行一般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从可行性角度来看,大可积极探索设立托管子公司这条发展道路。
此外,设立托管子公司有利于促进大银行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机制和发展战略,对于优化银行经营管理成效有着重要的意义;托管子公司的独立运营能够有效地将商业银行现有托管业务资源、技术、人才进行整合,这对于托管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托管业务新产品的开发也是十分有利的,因而从必要性角度来看,大银行设立托管子公司同样是一条可行之路。
而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托管业务一般应定位于中、后台业务。由工作人员负责客户细分、托管产品设计以及风险和利益预测等工作,并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市场准入、市场推出机制,同时应做好托管产品创新和项目运行的风险预测与分析。后台则凭借统一、实时、专业的托管系统,专司交易、清算、核算、估值、绩效评估、流程控制、风险管理等,以强势的中、后台业务博弈资产托管市场。
2.3 深化业务内涵,积极拓展市场
为了实现托管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必须紧跟市场发展潮流,不断拓宽托管业务的内涵,不断开拓新的托管服务,这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生存和发展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对此我国商业银行应采取以下发展对策:1)拓展业务边际。强化对信托资产、产业基金、私募基金等类型的托管业务的开发,结合银行自身条件和客户需求积极研究证券借贷等托管业务衍生服务的可行性。对产业基金的托管,应重点研究产业基金与一般证券资产托管的异同点、对银行托管服务的特殊要求,开发相应的技术系统,探索托管业务流程和风险防范措施。对信托资产和私募基金的托管,应借助银行的销售渠道,选择业绩优良、风险控制能力强、偿付能力高的投资管理人,把银行的理财服务与托管业务结合起来;2)拓展服务范围,推行全程服务和一站式服务。为了优化托管业务流程和提升托管业务工作效率,应就不同托管产品制定科学的全程服务和一体化服务流程。交易前的服务内容应包括:提供关键市场信息并提品咨询服务,交易中的服务内容应包括:执行交易指令,执行证券借贷或外汇、现金管理等业务,交易后的服务内容应包括:执行业务确认和清算,对业绩进行分析,编制资产组合会计、税收、红利支付及报告等。
2.4 提高服务质量
为了增强托管业务在同行中的竞争力,商业银行应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服务质量,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服务标准。例如,QFⅡ托管业务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契机,努力学习QFⅡ全球托管人的服务标准,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同时结合自身工作采取恰当的改进措施,以此来不断优化自身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2)推行差异化服务。建立并不断健全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认证手机客户信息及相关数据并准确录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客户的需求、特征等进行认真研究,并结合客户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托管服务方案;3)强化技术系统建设。强化对技术系统的研究、开发和改进,使技术系统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要,适应客户需求,强化对细节质量的控制,对此应做到两点:一是不断改进技术系统的生产运行,实现直通式处理,逐渐提高通讯方式和技术系统的自动性和合理性,以提升运行速度和改善运行质量;二是结合银行自身特点和客户特点监理“资产托管服务网银专业”使客户能够随时随地了解银行托管业务信息,最大限度地为客户创造便利。
3.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体制及相应监督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广阔的发展前景逐渐显露出来。而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只有认清形势,采取合适的发展策略才能实现托管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准确的市场定位,科学的托管方式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强化对托管业务内涵的托管,强化市场的开发以及不断提高的服务水平对于保障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的健康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牛文英.对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全程监控风险管理体系的探讨[J].科学之友:中.2012(6):98-101
[2]樊飞舟.商业银行发展资产托管业务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8):110-114
[3]孙飞、韩滔.托管之争[J].金融世界.2012(7):58-61
[4]暮狄.向国际一流托管银行迈进[J].中国金融家.2011(5):75-76
[5]李瑞红.关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J].金融会计.2011(10):32-36
关键词:商业银行;买入返售;监管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化、金融机构的多样化与差异化,当前银行资本约束加强、盈利压力增大、信贷规模调控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尤其是买入返售业务得到迅速发展,其中,我国银行同业资产业务中的买入返售业务以经济资本占用少、风险相对较低、创新性强、综合交叉为特点,契合了银行业务发展的目标。尽管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业务可以优化银行资产负债表,提高我国银行竞争力,然而这种同业资产发展的模式,给金融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金融监管部门要实现合理的监管政策与改革,以良好的态势发展这项极具潜力的业务。
二、买入返售业务的背景
同业创新业务最大的内在驱动力是利润最大化的经营原则。潘明忠[1](2007)从几个大的宏观环境为我们分析了业务创新环境:他认为混业经营的趋势、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多元化和差异化、金融市场的建设与完善、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都为同业业务的创新提供的广阔的空间。的确,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业务现已成为各银行盈利增长的主要业务。买入返售业务之所以成为各银行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其内在驱动因素主要是逐利本性、规避监管、寻求套利空间以及融资企业的资金需求。同时,信贷从紧、利率市场化以及监管机制的不完善等等也为其提供了发展的环境。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压力增大,存贷利息差缩窄,再加上监管指标的硬性要求,银行不惧铤而走险,通过“通道”将信贷资产转化为同业资产从而规避监管,实现监管套利。
三、买入返售业务的模式与风险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与金融机构按照协议约定先买入金融资产,然后按照约定价格,在到期日将金融资产返售给金融机构的资金融通行为。买入返售的金融资产灵活多样,可以是债券、票据、信贷资产以及应收租赁款和信托受益权等等。我国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业务属于同业资产业务,其本质与逆回购无异,是资金融出的过程,期限较短。其模式多变,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票据买入返售业务,票据业务主要是在大型国有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合作,模式为“大行签票―中小行贴现―转贴现给大行”。二是,信托收益权的买入返售业务模式,主要是买入返售方与资金需求方签订协议,现在买入证券票据,同时在规定的时间被资金需求方以规定的金额赎回。本质来说,都是通过过桥企业来实现信贷资产的腾挪,给银行业带来较大的风险敞口。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业务配置资产多样,操作灵活,给银行带来较高的收益,也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共享。其不仅金融市场不断深化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金融创新的一个产物。然而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问题,给银行经营和宏观调控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一是,信用风险。买入返售实际上一种暗保模式。例如信托受益权买入返售业务采用是“隐性担保”的形式,在签订的“抽屉协议”中,有银行、信托、租赁、证券等金融机构。交易主体复杂,涉及买入方,回购方,过桥方,通道方,融资企业方等等,拉长了业务的资产管理链。而且由于交易对手和融资项目的异地化,使交易主体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很容易出现道德风险;从而伴随而来的金融风险关联度也大幅提高,一旦一方的失灵会牵动整个环节的崩溃。
二是,操作风险。从买入返售业务的本质上来看,最终的交易双方是很简单的债权债务关系,但是由于业务模式设计复杂,为了逃避监管,通过引入过桥银行,签订多方协议,实行隐性担保,这种违规操作为银行埋下了极大的风险隐患。
而且法律关系上贷款银行对实际债务人的约束力有所下降,银行对贷款资金的控制力有所削弱。
三是,流动性风险。这也是变现能力的风险,买入返售业务的盈利收入主要是依赖期限错配,以较低的成本拆入短期同业资金,之后用于投资买入返售资产,以获取超额收益。这种“拆短放长”模式迅速积累了流动性风险的隐患。几年前的银行间市场的“钱荒”事件充分验证了流动性风险的巨大危害。金融机构同质性加强,关联度高,则风险传染性的增强。局部风险事件的发生会通过同业链条扩散,引起整个金融业的波动甚至崩溃。
四、加强风险管理的建议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始终处于不断博弈的阶段,银行为了逃避监管,不断地开拓市场与业务,进行金融活动的创新,然而随之带来的风险也不使得金融监管不得不一次次的“对症下药”。金融业务的监管在于对风险的管控,只有机构内部的风控措施和监管层的监管政策双管齐下,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对于银行,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全面的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不能只追求高收益只顾眼前,铤而走险。同时我国风险管理体制与架构还不够完善,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也设置了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风控部门,但是对所有分支包括网点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相对国外的风控技术,我国的风险管理技术方法较为落后。面对金融创新、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的现状,商业银行更应制定科学、完善的方法和计量模型,加强对风险的识别检测和防控。
在某种意义上,买入返售业务是一种创新,它是强调金融风险的监管层与追求利润的商业银行互相博弈下的产物。我国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博弈像是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我国的金融监管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首先是分业监管政策协调性不够,跨市场金融创新监管机制缺失。创新性业务涉及多个交易主体,且部分环节完全脱离于监管视野,极易形成交叉性风险隐患。再次是业务透明度监管要求不严,金融创新监管标准模糊,信息披露不完全。由于业务的交叉和复合的多样性,监管部门很难对创新资金配置实施跟踪监测,因此监管措施始终滞后于金融市场和业务的发展。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在监管指标上重新细化了资本分类,进一步提高了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要求,这也是监管改革的创新性举措。2014年5月,一行三会、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提出十八条规范性意见,规范会计核算和资本计量要求,将同业业务纳入统一流动性管理。(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潘明忠,商业银行金融同业合作的创新空间及发展策略[J],银行家,2007,F830.4
[2] 李建云,陈珊,银行同业业务发展要“去粗取精”[N],金融时报,2013
[3] 闫先东,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同业市场结构的演变和创新[J],银行家,2013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会计信息披露
一、引言
中间业务是对商业银行一些业务的统称,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机构网络、资金、知识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财,以中间人和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咨询、、担保、租赁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经营活动,其英文为Intermediary Business,意为中介的、的业务,因此,又称为中介业务、业务。中间业务与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相比有鲜明的特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是指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资产业务是以银行发放贷款为主的业务,负债业务是银行以吸收存款为主的业务,在这两种业务中,银行始终作为交易一方当事人参与信用活动;但是对于中间业务而言,银行主要是在交易中起中介和的作用,而不直接成为信用活动的一方。
二、问题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与中间业务紧密相连的概念是表外业务,因此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表外业务。根据巴塞尔委员会所的规定,银行表外业务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银行从事的, 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资产负债表但能改变当期损益及营运资金的业务,通常包括那些虽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 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变为资产或负债的业务,即或有债权、债务类表外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泛指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包括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即那些只能为银行带来服务性收人而不会影响银行表内业务质的业务和或有债权、债务类表外业务。一般认为中间业务包括表外业务。
从表外业务的提法就可以知道,中间业务是不太容易进入资产负债表的。许多中间业务都难以在表内得到准确的披露,尤其对于潜在风险很大的中间业务,除衍生金融工具之外,传统的资产负债表还难以确认并准确地反映出与其相关的风险和收益等信息。这样就会造成资产负债表反映的信息失真,投资者难以据其做出正确的决策。
从近年来银行中间业务的实际的发展趋势和相应的会计制度的完善程度来的角度来看,我们应当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中介服务性的业务的品种越来越多,其特别表现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品种增多、业务量加大。例如美国的J.P.摩根银行,衍生金融工具的业务量占中间业务业务量的比重达97%,大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业务量已占中间业务的96.5%,英国的巴克莱银行也超过90%,中间业务在美国发展尤其迅速,其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占到60%以上。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自改革开放以来才真正得到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水平与国外相比仍很低,主要的现状为:现有的中间业务中还是传统的中间业务占多数;中间业务的收益水平不高;不同地区发展参差不齐。但毕竟衍生金融工具、担保类业务以及承诺类业务等业务在我国也在开展,而且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必将有更多具有高风险的中间业务品种会被开发出来。如果对这些中间业务没有恰当的管理手段,这些业务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中间业务正日益受到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的关注。
FASB在1996年之后相继出台了许多准则和规章较细致地规范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监管。在我国,中间业务也逐渐受到重视,从2000年开始,我国相继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等对中间业务及其披露予以规范。这些制度虽然对主要的中间业务项目及其披露方式作了原则性规定,但仍忽略了一些中间业务,而且这些制度的可操作性和约束性都存在缺陷。此外,我国也没有针对商业银行的会计准则。商业银行有自己的特殊业务,但现今的会计准则要求商业银行使用与企业一样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并很少有涉及银行特有工具和业务的会计处理。这势必使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不能准确的反应出商业银行真正的财务状况。
如果将中间业务逐渐纳入财务报告主体进行确认、列报,这将提高商业银行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和有用性,有利于帮助投资者、债务人、监管者等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也有助于商业银行对现有的中间业务进行有效地管理,规避相关的风险,保证银行营业的顺利进行,同时,准确地反映出商业银行中间的财务信息,还有助于商业银行的监管者对整个银行业进行有效地监管,保证金融秩序的稳定。
三、结束语
中间业务的会计信息披露,对于强化金融监管,方便银行经营者管理,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人欣慰的是,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以后,特别是在我国开放金融市场以后,我国相关部门为中间业务的信息披露颁布了不少的制度规定,同时也借鉴国际的相关规定,对推动中间业务信息披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国内外的研究理论也不断创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间业务的会计信息必定会得到更全面的披露。
参考文献: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思考
20世纪80年代以来,表外业务在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发展迅速,表外业务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比较缓慢,业务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商业银行。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金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大力推进表外业务的发展,实现经营业务多元化,拓展新的利润来源渠道,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发展,迅速拓展表外业务,我们必须了解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意义和现状以及制约发展因素,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这对于加快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表外业务的基本概述
(一)表外业务的定义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表外业务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形成银行的或有资产或有负债,其中一部分还有可能转变为银行的实有资产和实有负债,所以,通常要求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揭示。
广义的表外业务则除了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还包括结算、、咨询等无风险的经营活动。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的业务,但通常我们所说的表外业务主要指的是狭义的表外业务。
(二)表外业务的种类
1.担保类表外业务。担保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各类保函等。
2.承诺类表外业务。承诺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前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信用的业务,主要指贷款承诺包括可撤销承诺,包括透支额度等;不可撤销承诺,包括备用信用额度、回购协议、票据发行便利等。
3.交易类表外业务。交易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的资金交易活动,主要包括金融衍生业务,主要包括远期合约,包括利率远期合约和远期外汇合约;金融期货;互换,包括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期权,包括股票指数期权、外汇期权、利率期权、期货期权、债券期权等。
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积极意义
(一)规避资本管制,提高盈利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经营业务是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其中,存贷款业务是主要经营的业务种类,贷款利息收入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不断在变动中,存贷款利差越来越小,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利差获利水平不断降低,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适应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开拓新的利润来源渠道,提高利润水平。商业银行为了维持其盈利水平,设法规避资本管制给银行经营带来的限制,注重发展对资本没有要求或对资本要求极低的表外业务,使商业银行在不增加资本金甚至减少资本金的情况下,仍能够扩大业务规模,增加业务收入,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二)优化资源配置。扩展业务范围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有利于商业银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物力资源等,不但可以将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从传统的资产业务扩展到创新的表外业务,而且还可以使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从信用业务拓展到非信用业务,并充分发挥商业银行机构众多、技术先进、信息灵通、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经验丰富、资金充裕等优势,扩展业务范围,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在新的业务经营领域中开辟新的利润来源。
(三)适应环境变化.转移经营风险
在融资证券化和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商业银行的资产来源在减少,存贷利差在缩小,同时面临着多种风险。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存贷利差和证券投资的收益,无论是商业银行贷款还是证券投资,都是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业务,不但靠存贷款利差日益缩小,而且面临着许多风险。主要风险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这些风险主要是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贷款本息而造成贷款损失,或因所投资的证券难以交易而使银行收入损失,或因不可预期的物价上涨而使银行实际收入下降,或因市场利率变动引起证券价格的变动而造成银行证券投资资本的损失。因此,通过开展表外业务,则可以避免、转移和分散商业银行经营资产业务带来的风险。衍生金融工具对转移或降低风险都有很好的作用,特别是金融期货、金融期权、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都具有转移价格风险的功能,而备用信用证、票据发行便利等工具则可以分散、转移信用风险。
(四)增加资金来源,提高我国市场竞争力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大都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可转让性,特别是商业银行通过有追索权的贷款出售,可以将流动性差的贷款证券化,从而获得新的资金来源,加速银行资金的周转。借助于表外业务,商业银行大大弥补了其资金缺口,增强了资产的流动性。
商业银行为了吸引客户,留住客户,就必须为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发展表外业务正是为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的行之有效途径。商业银行通过表外业务提供的多元化服务,可以扩大银行的顾客群,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与客户建立更广泛的联系,从而使商业银行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发展表外业务也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而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取决于其经济实力,包括资本充足率、盈利能力和资产负债的规模。商业银行通过开展表外业务,是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有效途径,可以间接增加资产与负债规模,并以手续费和佣金收入的形式扩大商业银行利润。
三、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存在问题
(一)经营理念落后,盈利观念淡薄
我国银行长期在“统收统支,统存统贷”的体制下,只重视资产和负债业务的发展,不重视表内业务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商业银行拓展表外业务的要求,与西方商业银行发达的表外业务发展相比,无论是在业务数量,还是在业务质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经营理念落后,市场竞争意识差,盈利观念淡薄,对表外业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表外业务的创新发展缺乏动力,没有形成对表外业务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二)分业经营限制,金融市场欠发达
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商业银行在涉及证券、保险业务领域时不能提供相应的综合理财业务。分业经营极大地限制了表外业务的拓展空间,割裂了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联系,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受到很大的局限。
我国金融市场相对不发达,企业债券市场和商业票据市场在规模,流通机制等还都很不完善;股票市场虽历经改革,有所发展,但仍存在市场分割、投机严重等问题;金融衍生产品中的担保类、承诺类等表外业务与企业债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的兴衰高度相关。而更高层次的表外业务如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服务等要以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为依托。我国现阶段金融市场的欠发达严重阻碍了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三)发展规模较小。业务品种单一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规模较小,业务品种较为单一,其表外业务规模一般只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很低,表外业务品种也主要是一些传统的服务性和风险性业务,如备用信用证以及银行承兑汇票、保函等与贸易服务密切相关的金融服务业务。在咨询业务方面,也仅开办了查账等简单的服务业务;而为企业担当财务顾问、投资顾问,为公司的合并、收购、重组提供咨询服务等方面业务则涉及很少。各类担保、贷款或投资承诺、货币互换与利率互换、票据发行便利、远期利率协议等新兴表外业务未得到有效开展。
从管理上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表外业务的发展上,从上到下缺乏主管机构和总体规划,缺乏明确的业务范围和发展目标。从政策法规看,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存在重表内轻表外的现象,十分缺乏配套的政策法规,表外业务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同时缺乏自上而下的激励与规范,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整体发展。
(四)技术力量不足。缺乏专业人才
关键词:商业银行 国际化经营 战略选择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在压力和实现跨国经营的内在要求,制定和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是不可回避的任务。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从微观角度银行要制定好发展战略和步骤;从宏观角度政府应当为企业跨国经营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法律条件,同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一、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微观战略
(一)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选择灵活组织机构战略。
从海外业务的拓展的广度看,商业银行必须扩展自己的业务范围,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通过业务多元化提高自己抵御风险的能力,分散投资风险,并获取范围经济效益。
我国商业银行在选择海外分支机构的组织形式方面,既要考虑自身的条件、业务发展方向、全球战略目标,又要考虑东道国金融管制与人均收入等方面的情况。例如,在金融管制较松和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应以分行为主;金融管制较严和人均收入较低的国家则宜以代表处为主;在金融管制较严但人均收入高的国家则可采取附属行、联属行的形式。
(二)根据区位优势,实施合理的区位发展战略。
区位优势主要包括东道国的法律环境、金融管制程度、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政治稳定性、与母国之间的经济贸易依存度以及海外金融机构设立的位置是否为国际金融中心等几个方面。区位发展战略的步骤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在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第二步是在与我国具有密切经贸往来的主要经济中心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第三步是中东、非洲、南美地区,但应该选择有利时机,选择政治相对稳定、同中国经贸往来密切并且能够形成一定规模经济的地区设立代表处或者分行。
(三)提高银行自身素质,增强跨国经营竞争力。
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先,通过增加跨国银行的自身积累、增加附加资本、在市场上发行股票、债券来增加资本。其次,调整资产组合中不同风险权重的资产的比重。同时发展风险系数小、盈利高的资产业务;严格控制风险大的资产业务;将高风险资产业务转化为低风险货物风险的资产业务,也是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一个途径。
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宏观政策措施
(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银行跨国经营创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产权是交易的前提,产权的界定有利于提高交易的效率。行政机关性质的国有商业银行产权虚化,使跨国银行这种商业化程度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不能形成,银行业的海外发展缺乏动力。实行银行产权改革,要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确立国家最终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
(二)借鉴国际经验,扩大政府政策投入。
从国外跨国银行的发展实践看,任何跨国银行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根据目前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现状,政府应通过政策法规等,对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活动从宏观上加以引导和扶持,使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制定我国的《跨国银行法》。
我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和法律依据,应该建立一个权威的专管机构,运用国家的力量来协调我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活动。可以先起草指导性的规章,由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形成较为具体的实施条例,完备有关管理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的立法,最终形成《跨国银行法》。
(四)金融创新,做好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工作。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服务 O2O模式
一、引言
自阿里巴巴推出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为个人用户打造的一项增值服务--余额宝以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余额宝作为投资理财的渠道,截止2014年2月份,其规模已超过5000多亿,用户也突破了1800万,收益率也一度超过6%。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日益显现,以及政府鼓励民营资本银行的政策的出台,原有的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会有增加,负债业务的竞争力也将下降,资产托媒现象也越来越严重,2013年6月,商业银行普遍出现了流动性不足的问题,银行间的隔夜同业拆解利率一度超过30%,余额宝以及类余额宝类的理财产品也抢走了商业银行很多存款。因此,商业银行如果想要在以后的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就应该走出一条金融服务的创新道路。
二、我国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2007年,次贷危机在美国爆发,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在此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一方面积极贯彻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经济增长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另一方面,由于受信贷利差收窄、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更加注重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推动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稳定增长。通过对2007年至2012年我国四大行中间业务占比进行分析,我们发现,2007年-2009年,我国四大行中间业务发展迅速,中间业务平均占比由14.45%增长到22.78%;2009年-2012年,中间业务占比基本稳定在23%左右。截至2012年,我国四大行中,中间业务占比最高的为中国银行(29.81%),占比最低的为农业银行(18.98%)。综合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虽然经历了2007年-2009年的快速发展,使得中间业务占比大幅提升,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金融创新业务发展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比仍然较低,未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简述银行中间业务和OTO模式
电子商务已经是时代的趋势,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阿里巴巴的B2B模式,京东商城、凡客诚品、天猫的B2C模式,以及淘宝网、拍拍网的C2C模式都已占据市场相当一部分的份额。这些在网络上可以买到的商品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但是在网络上买不到的理发、美容、吃饭、沐足、旅游等服务类产品。由此可见,如果商业银行能够与这些商家建立合作关系,逐渐把商业银行从以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主要盈利来源发展成为靠金融服务这一创新方式占据市场。
设想如果商业银行能够通过推出一张卡或者其他的方式,把金融业与服务业联系起来,那么银行或许可以走出由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的困境。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O2O模式
四、结论与启示
在银行从传统业务向中间业务转换的过程中可能有很多制约的因素导致商业银行转型效率低下的问题。根据本文提出的观点,现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①加强金融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同时应建立银行间的监管模式,以及银行与合作商家之间的监管。因此在银行监督合作方面各方应该更加注重共同利益,通过签订双边合作协议这种正式的合约形式来保证监督合作有效执行。
②提升创新业务实施制度的质量,形成更强的契约精神。与此同时,应降低政府合约对银行合约能力的影响,避免对银行过度的利益输送。坚决抵制银行与合作商家因为中间业务的合作关系而使银行的表内业务受到不良影响。
③中间业务品种的创新需要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混业经营将为产品的创新提供平台,并能有效地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再次,建立良好的考核机制,鼓励员工的创新传统的考核机制只针对存贷款业务,为了更好地推进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必须完善考核机制,从制度上促进员工创新的积极性。
虽然从总体上应该拓展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并且走出一条极具特色的“金融服务”之路,但是对于具体的商业银行来说,不应该盲目冒进。如果不具有强大的资金力量和运营团队支持,有可能会造成短期亏损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蒋逵 罗志华.《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路径研究》,《政策研究》 2013-10
[2] 陈敬民.《美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国际金融》 2014-3
[3] 蔡萌 梁松. 《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服务出口策略分析》,《特区经济》 2012-10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经济和金融挑战愈趋严峻,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混业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潮流。国有商业银行若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主要经营渠道的模式调整到以中间业务为重点的发展方向上来。目前,中间业务在银行业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中间业务是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由于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滞后,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目前企业融资中的80%来自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重较小。这种情况使得企业融资主要依靠商业银行,银行的贷款客户源源不断,贷款业务利润成为银行的主要盈利途径。随着我国资本货币市场的迅猛发展,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间接融资比重缩小,银行贷款业务势必受到冲击,转向中间业务经营,这是商业银行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中的突出问题
1.对中间业务的发展存在经营理念上的偏差。受体制、观念、思维方式和实践经验的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均以存贷款业务为主营业务,对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趋势认识不足;对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认识不足,对中间业务的手续费收入可以大大提高商业银行利润总水平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影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将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作为经营的重心,虽然也办理中间业务,但认为那是“副业”,办理的目的只为资产负债业务服务,而不是为增加收入。
2.金融创新应用不足。金融创新是摆脱目前经营困境、拓展生存空间的必经之途,而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急需进行创新,但我国商业银行的内外机制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业务创新。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金融创新不足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前几年中间业务创新情况有以下三个特点:中间业务创新仍以传统的结算业务为主,新兴业务创新相对滞后;理财及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相关的业务刚刚起步,虽然有所发展,业务规模、收益水平、制度创新尚处在低级阶段,结构也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中间业务的业务范围狭窄,品种单调,缺乏特色,层次较低。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日常操作简单的结算和类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而各类担保、贷款或投资承诺、外汇买卖与投资等新兴的中间业务发展缓慢,有些甚至还没有正式开发和推广。
3.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有关中间业务的管理和会计制度不健全,且大多数中间业务品种层次较低,导致各家银行都可以开办,并且通过争揽存款获得的间接收益比较大,于是各银行纷纷降低收费标准抢占市场,展开恶性竞争。从监管的角度分析,由于中间业务属于新兴业务,有关收费等相关的管理规定跟进不及时,商业银行缺乏明确的收费依据,导致各商业银行为争夺中间业务而不收费或少收费。
三、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选择
1.切实转变经营理念,提高认识。正确认识传统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以传统业务优势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反过来通过中间业务的发展壮大来支撑和促进传统业务的巩固与发展。要从战略高度,把中间业务作为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高度重视,要像抓存款、贷款一样来抓好。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获利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促使商业银行不得不转变观念,把培植开发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未来获利重点。因此必须从中间业务的产品开发和创新上下功夫,各商业银行必须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为原则,加大对金融产品的研发力度,开发创新出适合不同类型企业、居民要求的中间业务新品种。商业银行在选择中间业务目标市场时应该采取差异化策略,要充分注重客户需求的差异性,并按不同的消费群进行市场细分,提供客户真正需要的金融产品。
2.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业务竞争主要表现在外汇业务、人民币业务、网上支付业务和信用卡业务上。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优势的情况下,而我国发达地区或中等发达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对于中间业务的需求要求较高。根据财富增长理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势必进行业务创新。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业务创新,应重点从传统业务功能、组合创新等方面着手。加快结算业务的功能创新。随着现代商业银行新兴业务的发展,结算业务的功能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既在国家金融和企业行业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全面发挥自身的设备、网络、人才、信息、技术等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提供综合性的资金清算和资金转移的有偿服务。以电子银行为依托加速结算业务的电子化进程。
【关键词】 消费信贷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的消费信贷的逐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消费观念也在不断的转变,对消费信贷的需求日益旺盛。消费信贷的业务品种也日益丰富,能够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消费信贷作为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业务品种,被视为零售银行业务的重中之重。随着近几年中国房地产业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消费信贷风险也日益加大。今后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控制与管理好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成为各家银行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1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
1.1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迅速崛起和住房商品化的进一步深入,我国消费贷款快速发展起来,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总体来说,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1)增长速度快,规模不断扩张。(2)消费贷款品种日益丰富。(3)各地区业务发展不平衡。(4)发展空间与潜力巨大。我国的消费信贷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1.2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较快,但还存在着诸如法制体系、信用体系、个人消费观念以及银行内部管理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这些因素极有可能加大贷款风险。
1.2.1 个人信用体系还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个人征信系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是系统信息收集不完全,由于现阶段系统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收集还不充分。第二是数据更新不及时,导致商业银行无法识别借款人当前的信用状况。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识别与定价。
1.2.2 我国金融市场的功能还不够发达
抵押贷款证券化还可为金融机构制定贷款标准,我国的商业银行由于缺乏这种制度上的激励,在贷款的标准上各家银行都有不同,甚至在同一家银行不同的分支行之间,贷款标准也不相同。
1.2.3 缺乏完善的消费信贷担保机制
目前,我国消费信贷的担保方式主要是以房产押为主,担保形式单一。一旦房地产价格大幅下降或销售不佳,开发商很难履行担保责任。担保公司资本金不足是我国现阶段消费信贷担保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影响了消费信贷的迅速扩张、要么就会使担保流于形式。
2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
消费信贷风险主要可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这些风险分布在个人资产业务的整个流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商业银行应根据这些风险的风险点、风险现象制定切实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2.1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它指的是商业银行的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按合同签订之前按时偿还银行的债务,使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它不仅包括债务人违约,而且是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的变化。有许多因素导致信用风险的产生:
(1)借款人履约能力下降。一般通过取得工作或出售某项资产,或者借入资金来偿还贷款。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工作和营业所得。因此,履约能力和其收入能力成正比。由于未来有不确定性,商业银行通过分析来金额和年限,使借款人有能力偿还进而降低履约能力的可能性。由于意外伤残或死亡导致借款人家庭收入能力下降的情况,银行很难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2)借款人款意愿不良。商业银行只能通过其历史的信用记录来了解借款人的还款意愿。总体上说,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借款人比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借款人违约的可能性较大。借款人还款意愿出现变化的另一个可能,是由于借款人认为在消费行为中受到卖方的欺诈,导致借款人不愿还款,此时作为抵押物的房产往往由于尚未完工或质量问题导致变现的可能性极小,从而使银行资产遭受损失。
2.2 市场风险
从银行管理者的角度看,市场风险源于金融市场的变化,如利率变化、汇率变化和权益价格变化导致银行收益的不确定性。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而言,利率风险是最主要的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1.利率波动造成银行收益的不确定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大都采用的是浮动利率贷款,即当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发生变动时,贷款利率也随之变动。2.利率市场化暴露出我国商业银行定价能力的不足。
2.3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的风险。
2.3.1 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
首先,审批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消费信贷的资产质量,而审批制度的关键主要在于:贷款审批的独立性;贷款审批的集中程度;是否有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内部评价体系支持的贷款定价。其次是业务操作,当岗位职责不清,出现问题时相互推委;相关操作制度不明确,导致操作无制度依据甚至违反操作规定。然后是贷时审查。贷时审查包括对贷款资料完整性、合规性和合法性的审查,以及贷款的审批。贷后管理的内容包括贷款发放后的账户监管、贷后检查、档案管理、风险预警、贷款风险分类、客户维护、问题贷款的处理以及贷款回收和总结评价等。
2.3.2 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
越权操作是指内部员工按照规定审查和批准许可,他们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或未经授权擅自操作,或滥用授权等;人员质量和消费信贷业务作为业务有很多风险,低质量的从业者将直接导致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的下降,人员素质不高也会导致业务处理出错率较高,也增加了风险。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职业经理人非常缺乏,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风险定量分析,研究团队,所以整体的风险管理仍处于较低水平。
2.3.3 系统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
系统因素主要是指银行技术系统功能、完整性和安全性。我国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电子手段缺乏审批和管理,人工控制的直接管理因素更重要的是,只有个人的经验和常识来判断借款人信息的可信程度,都影响审批的效率,也增加了的风险。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审批不仅在操作风险的审计监督,也采用了电子审核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审批的电子化和银行个人信用评级系统有关,而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评分上并不流行,电子的过程会慢很多。
3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针对我国目前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商业银行要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实行一些转变:
3.1 加强银行风险文化建设
消费信贷业务需要在每一个业务环节,每个业务单位人员、相关管理部门员工树立强烈的风险和职业道德风险负责,每个人都把风险控制和预防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在操作过程中对每一个员工继续加强培训,灌输风险意识,风险的概念,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律,风险文化到每一份工作,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控制风险,管理风险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
3.2 建立专业化的风险定量分析研究团队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水平还十分有限,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更是缺乏。为了能准确、迅速地发现消费信贷可能存在的风险,较好地预测风险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个人资产业务的定量化分析研究团队,灵活掌握和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手段,以支持风险管理决策,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并将风险控制在可掌握的范围内,同时也可以培养起一批高素质的专业风险管理人才。
3.3 实现贷款电子化审批
国外银行消费信贷业务效率高和低风险,依赖于科学的个人信用评级体系。贷前款信用评估是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银行内部控制的风险因素,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缺少科学个人信用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银行信贷管理,防范信用风险,降低不良资产等活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信贷额度依赖人工控制的直接管理因素,一些商业银行更关注抵押物的评估,个人或家庭贷款申请人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以及之前的信贷条件等个人信用缺乏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些有很大影响贷款审批的效率和质量。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投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使更容易获得信贷和贷款个人信用评分模型和电子审批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个人资产的风险水平
3.4 加强防范银行操作风险
从近年来商业银行贷款我国“三查”制度的实施,容易利用人消费贷款申请人提供的数据,甚至一些员工等违规行为不道德或不规范行为,导致操作风险。银行的内部操作风险中过程和员工是最重要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应当制定清晰完美的规章制度,每个业务环节的详细操作业务的实施细则,强调信用风险控制、信用调查之前,坚持与客户签订面对面的采访中,审查原始数据,防止欺诈或法律风险;信用检查的实施后,特别是开展抵押贷款银行,加强逾期贷款的分析和收集,规范档案管理。在人员方面,加强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建立以人为本,激励和约束,和信贷管理理念,从人民和系统建立在双闸门防范信贷风险。激励机制是鼓励员工提高质量,激发潜力,确保人力资源质量的主要测量符合职位要求,我们需要改善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建立每个帖子的评价标准,标准化的、连续性的员工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 徐慰贵,谢茂芬,车镇,徐灏. 我国消费金融的风险防范与金融监管[J]. 商场现代化,2016,13:138-140.
[2] 张瑜. 浅析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防范对策[J]. 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10:106.
[3] 刘哲.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信用风险及防范对策[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0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