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课标的育人价值范文

新课标的育人价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课标的育人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课标的育人价值

第1篇:新课标的育人价值范文

一、前言部分论述的比较

在前言部分的开篇词中,老课标提出的是要通过历史教育“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新课标提出的是“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展和社会前进的需要,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两相对比,可以看到,老课标重视的是历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而新课标重视的是公民教育和学生的成长需要,侧重点是不同的。此外,在开篇词中,老课标也提出了通过对历史多样化的学习,“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而新课标的表述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不但重视的是学生自身的发展,符合初中生心理和生理特征,而且提出“历史的角度”一词,注重的是从历史的本身来考察社会发展和感悟人生。

二、课程性质论述的比较

老课标一开篇就是从初中必修课程的角度来强调历史的课程地位,但是新课标却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加以强调,由此可见,老课标重视的是课程设置,而新课标重视的则是历史作为人文课程本身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两个版本的课标编写理念的不同。这点也体现和贯穿于新课标本身。老课标的课程性质概述得非常简略,最后归结于历史课程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其表述较抽象且不够具有学科的特殊性。而新课标对课程性质的表述比较具体,强调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并将其学科特性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与综合性,并将老课标中的“国际意识”一词改为“国际视野”,从词性上分析其词的外延更为宽泛。而这四个方面分别从四个层次上表述了历史课程的性质:思想性是树立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是以普及历史知识,形成历史意识为主;人文性是表现历史所特有的人文教育功用,是形成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方面;而综合性则是重视历史与现实结合的作用。从新课标对课程性质的具体解读我们可以感受到,随着历史理论的不断进步,我们的课标编写也在不断成熟,不但重视历史学科的学科特性,而且更注重站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水平的角度去考虑。

三、课程基本理念论述的比较

老课标对编写理念的表达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从老课标的课程理念可以看到,老课标在大的范围内是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但重点是放在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和历史的道德教育功能。而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分别列举了四个方面。与老课标明显不同的是,新课标明确提出“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首次提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理念。这就告诉我们,不但要教历史书,而且重要的还在于育人,在于思维的训练。此外,在初中历史学习的要求上,以“普及历史常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主,这一标准比起老课标显然在历史知识的掌握上有所降低且更加具体,在评价体系上也给予了教师更大的自,要求创新和发展。

四、课程设计思路的比较

第2篇:新课标的育人价值范文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早在1997年便率先在各学科中使用课程标准,取代了之前一直采用的教学大纲。作为德育课程的准则和规范,《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是在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实验稿(以下简称“原实验课标”)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修订后的新课标在原有基础上与时俱进,更加科学合理,我个人学习体会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未变,内容框架调整得更为合理清晰

新课标仍然是以初中学生需要进一步处理的“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与国家和社会”这三组重要关系依次构成了本课程的三大内容板块,每一板块中均涉及“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四方面具体内容。这种“三经四纬”交织的思想品德课程,定性为“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在原实验课标中,三组关系表述为“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显然第三组关系内容太厚重,新课标将“与集体的关系”调至第二组,合并为“我与他人和集体”,这样不仅是字面和内容份量的均衡,而且更加符合中学生交往的实际。虽然“他人”的范围广泛,但学生自我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主要是在班级学校集体之中产生的,“他人”和“集体”是紧密联系的。“国家与社会”则是在一个层次上,第三组关系表述为“我与国家和社会”也是恰当的。

在第三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中,新课标将原实验课标课程内容的(一)、(二)两部分合并为“(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将原实验课标的(四)“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调为新课标课程内容的(二)。这样,三组关系都由三部分构成,且都是法律常识压轴。新课标删除了原实验课标内容标准各部分前有重复之嫌的目标阐述。因此说,新课标在设计思路的表述上更明确,内容框架调整得更为合理简洁清晰。

下面是笔者根据新课标列出的课程内容框架表格,其中的内容结构、递进层次一目了然。

2.课程基本理念突出了公民意识教育

课程基本理念是课程价值取向的追求和灵魂。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将原实验课标课程理念的第二条,修订表述为“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并将此条提升为新课标的首位课程理念。在新课标各部分中,突出了公民意识教育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在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总述中,提出“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新增“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在新课标的课程内容和活动建议中,至少有9处明确提出了增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具体教学内容、活动主题与方式建议。例如在新课标三、(三)3.4中明确表述为“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公民意识教育之所以在新课标中凸显,首先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其次是公民意识教育体现了德育课程的本质和价值。从育人的角度来讲,公民意识教育主要意义和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帮助学生树立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责任意识、科学理性意识等,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这个“人”我个人认为:既不是奴性十足的顺民,也不是浑身反骨的刁民暴民,而是通情达理、有良好素养的好公民。从促进社会文明民主进步的角度看,公民意识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所以新课标突出了公民意识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课程内容对法律常识做了调整和充实

首先新课标对分置在三组关系中的法律常识条目作了有层次的统整编排。第一组关系“成长中的我”中,法律常识部分的标题由原实验课标的“学法用法”改为“心中有法”,主要内容为法律的定义、违法行为及其制裁、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非法与犯罪的区别和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等,本部分增加了“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一条重要内容;在第二组关系“我与他人和集体”中,法律常识部分标题仍为“权利与义务”,主要是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重点是受教育权、经济权利和消费者权益,帮助学生懂得正确行使和维护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本部分删除了原实验课标中关于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个人隐私权等具体条目,渗透到其他条目中;在第三组关系“我与社会和国家”中,法律常识部分标题由原来实验课标的“法律与社会秩序”改为“法律与秩序”,主要内容为宪法的性质和宪法意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立和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删并了原实验课标的3.3条,新增了“3.3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和“3.5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这样两条体现爱国主义的重要法律内容。

新课标对法律常识三部分层层递进的整合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和“突出重点”的教学原则,更加切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对青少年增强法律意识和掌握法律常识的要求。我个人认为,法律常识的课程内容统整与增加的目的意义在于,守法是做人的底线,民主与法治是现代社会的标志,法律意识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最重要的内容。

4.课程目标提高了知识学习的要求

用新课标和原实验课标相对照,不难看出,原实验课标的知识目标为4条,共100个字,新课标知识目标为5条,共192个字。新课标在本部分新增了“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常识”、“了解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知识”、“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存环境问题及其根源,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等。

新课标在“三维目标”中提高了知识学习的要求,其原因我认为,首先是针对新课改教学实践中存在矫枉过正的问题。以前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比较强调知识体系的教学,课改后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对知识目标的定位是“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但在新课改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忽视知识的学习,使得品德教学因缺乏知识内涵的支撑而呈现肤浅苍白效果差的缺憾;原因之二是原实验课标存在着知识要求不到位的问题。我们知道,思想品德的研习与修炼需要有知识内涵和文化底蕴,德育需要有科学理论支撑即知识工具的支持,否则德育就是浅薄的无底气的说教而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新课标课程目标提高了知识学习的要求,对有效实现课程“三维目标”是必要的。

二、教师要增强课标意识

一般来说,教师在教学中会比较注重对教材的研究而忽略对课程标准的研习。但是要做一个高屋建瓴的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和落实课标,增强课标意识。

1.从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看,课程标准是上位的

“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的“跑道”,后引用到教育上转意为学生学习的路线与进程。现代学者们一般认为,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的总和。课程具体且重要的体现之一是教材。教材有文字材料,如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教师用书、学生辅助读物等;还有视听教材,如挂图、投影幻灯片、磁带、录像、多媒体软件等多种形式。教材系列的主体部分是教科书,即学生用书,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教材之一。教材是依据什么进行编写的呢?是课程标准,是课程标准各项要求的具体化。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我们的初中《思想品德》教科书和系列教材都是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编写的,日常教学的依据和中考考纲制定及命题的依据,也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范教学与评价的纲领性文件。

2.从提高教师的教学境界和教学水准的需要看,增强课标意识是必须的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分为“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个部分,虽然条文比较简洁,但却是我们这门学科的纲领性文件。我们思品课教师只有树立课标是统领的意识,认真研习新课标,才能明确思品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与追求、课程的“三维目标”内容及其关系,才能够了解思品课程的设计思路和框架,才能够系统地知晓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并且能够倾听课标给我们提出的教学与评价等建议。

有了对上述思品新课标精神的理解掌握,教师对依据课标要求编写的《思想品德》教科书就会有一种全新的视角,这是一种居高临下、从宏观到微观、从目标到内容、从整体到部分、从理论到实践的审视和理解把握,这是我们当一个称职的思品课教师的基本功,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避免目标不明、定位不准、内容不精、方法不当的低效教学。所以说,要提高教师的教学境界和教学水准,必须增强课标意识。

三、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教师应客观辩证地看待教材

教材是相关专业人员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教学的基本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素材。教材(主要指教科书)从编写、出版到使用是有周期的,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所以教材一般具有滞后性。因此我们既要尊重教材,以教材作为教学的基本抓手,又不能把它奉为圣经而迷信和拘泥于教材。

2.教师要做教材建设的主人

由于教科书和教师用书的滞后性和容量的局限性,又由于我们思想品德课程育人的特殊要求,需要我们思品教师树立做教材建设者的主人翁责任感。我们应根据新课标“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的要求,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抓住社会热点和自己学生的思想脉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选取教学主题和事例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充实。特别是目前课标已修订,教材还未及时修订到位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的新增内容要求,做教学内容的补充。参与教材建设既是我们教师的权利也是义务。

3.整合地方教材和项目活动到思想品德课程中,使教学更加丰富有活力

江苏省根据国家、民委、教育部的文件要求,编写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地方教材,初中有七年级、八年级两册,以主题探究活动的形式呈现;“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我省各地中小学开展多年的项目活动,属于德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范畴,该课题的研究荣获教育部2010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我们如果将上述地方课程和项目活动与思想品德课教学做整合安排实施,正是落实了新课标的“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新增加的教学内容“3.5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符合我们思品课程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要求,可以提高德育的效益。

4.参考课标的教学建议,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

第3篇:新课标的育人价值范文

[关键词]高考政治试题;稳;变;活;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63-02

2016年高考,广西首次使用全国新课标Ⅲ卷。该试卷既体现了教育部命题考试中心姜刚主任所提出的“一点四面”改革的主题,又注重“三变”“三活”,不仅突出反映时代热点,而且注重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和考查,极具指导性和典型性。

一、试题传承经典,稳字当头

仔细研究2016年的全国新课标Ⅲ卷就会发现其有以下特点。

1.题型结构稳定。一共有12道选择题,以四选二组合选择题为主,只有13、14两道题是四选一模式。选择题考查的知识范围:经济生活5题、政治生活2题、文化生活2题、哲学生活3题等。分数的设置符合高考考纲考查知识的侧重。组合选择题题肢充分运用了时政性语言,具有一定的难度系数,但是更加注重考查课本的基础知识。从高频考点看,主要从几个方面呈现:选择题上,考查了财政、对外开放、公民的政治参与、文化创新、矛盾的特殊性、群众观、意识的本质等知识;主观题上,考查了认识论真理、文化自信、政府和人大主体等知识。2016年全国新课标Ⅲ卷与2015年全国新课标Ⅱ卷考查的知识,有很高的重合度。

2.选择题考查了宏观经济状况变化图,涉及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指数PPI,注重考查考生回归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出现供给曲线变化图、计算题、传导路径题等常规习题。

3.主观题命题形式很新颖,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模块综合方式未变(第38题是政治与经济的综合、第39题是哲学与文化的综合)。主^题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从命题的设置上看,设问由2015年新课标Ⅱ卷侧重“为什么”类型习题的考查,到2016年全国新课标Ⅲ卷侧重“如何办”类型习题的考查。2016年的试题中有三小问共34分,回答了“如何办”类型的设问,包括38(1)、39(2)等。这一特点,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必须对设问及材料中隐藏的信息进行提炼,经过学生的分析与综合,有效地生成答案。

4.开放性试题成为高考的“钟爱”。根据全国新课标Ⅰ卷和Ⅱ卷沿袭下来的传统,新课标Ⅲ卷必有一道开放式的小试题。2016年全国新课标Ⅲ卷中出现的是理由性习题,要求考生根据答案范围来找原因。

5.试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强化高考内容的育人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考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依法治国理念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强创新能力的考查,发挥高考对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等。

二、试题稳中有变,灵活多变

2014年、2015年、2016年的全国各地高考试卷,都关注社会热点,2016年全国新课标Ⅲ卷考查的知识点体现得更加明显。通过试题的导向,让所有的备考者不断地适应考题“新常态”。因此在试题内容的考查上,呈现了两个特点,即“变”和“活”。

第一个关键词是“变”。2016年,广西使用的全国新课标Ⅲ卷让所有的备考者都经历了顺变、循变、应变的过程。顺变就是广西所有的备考者顺应时展的要求最后一个进入新课程改革中,加强对新课标试题的研究和学习;循变是在经历2015年广西第一届全国新课标高考之后,所有的高考者都在寻找自己蜕变升华的出路,突破新课改实施后带来的不适应,这从广西的平均分上就呈现出来;应变是备考者能结合自身考生的实际,在备考中找到应对的策略和命题的出题规律。

第二个关键词是“活”。2016年广西使用的全国新课标Ⅲ卷在能力的考查上,重点突出了“活”字,这包括三个方面:融入生活、运用灵活、激活思维。

从融入生活的角度而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实际包括考生个人的生活实际以及国家、社会、世界发展的实际。这符合贴近生活的原则,从考生的最近发展区,考查考生的能力,要求考生在高中三年的成长中必须融入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时展的潮流。

从运用灵活的角度而言,就是从国家选拔人才的角度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而不是仅从答题的模板出发,侧重对知识完整性的记忆,忽视了运用知识的目的和价值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激活思维的角度而言,就是让考生在有限的时间投入内产生最大的思维价值,要求考生科学地运用思维的方法提升答题的效率,同时也考查了备考者在平时备考中思维能力训练的广度、深度和效度。试题真正体现了赢在思维的显著特点。

三、善于总结,不断反思

回答非选择题时,考生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紧扣材料和设问,遵循材料的逻辑思维结构进行答题,突出内在的一致性。

第二,整合课本知识与材料内容。不能是知识和材料两张皮,要突出对知识的重新建构组合;不能是知识观点的简单罗列,对于材料的分析说明要到位。

第三,体现过程与方法。必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答题策略,给思维留出足够的空间,优化做题的过程。

第四,严谨与开放并重,尊重学生的个性。39(3)题中“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就是开放与严谨并重的典型例子。

第五,组织答案不必面面俱到,而是在小切口中有层次、有逻辑、有纵深,呈现一个小的知识体系,这体现了考查内容的综合性。

从命题的创新点来看,2016年的试题将互联网+、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智能手机的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考生生动、全面、立体地把握材料以及发展的实际,考查考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命题素材让学生积累了解决生活问题的智慧,有利于融入现代生活当中,并为建设美好生活提供启发性。

以下三点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第一,广西是最后一个进入新课改的省份,2015年选择全国新课标Ⅱ卷,2016年选择全国新课标Ⅲ卷。而此前曾有错误消息,导致一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去研究陕西卷、云南卷,而这些都是独立命题的省份。这件事给我们在备考上带来了一定的干扰。

第二,38(2)题在答案的组织上,应根据价格、供求、资源等信息推导出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样更符合教材的实际和高中生的认知水平。

第4篇:新课标的育人价值范文

关键词:语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50-01“双基”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简称。以“双基”为核心的知识本位课程观曾在过去长期控制我国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居于教学的主宰地位,语文课堂被视作知识的机械叠加,重认知而轻育人,与学生情感要素的和谐健康发展更是相疏离。2001年,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发展”的要求和“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后,社会上开始批判甚至抛弃以“双基”为核心的知识本位教学。

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进步,从人的发展角度考虑,特别是从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的国际竞争力的角度考虑,仅有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已经不足以让我国的基础教育继续领先于世界,也不足以满足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因此,新课标一经公布,语文课堂一下子由以往注重“知识本位”教学转向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一节语文课,教师的提问贯穿整个课堂45分钟,学生的回答脱口而出、不假思索,甚至非此即彼,语文课堂“动”了;课本剧表演、辩论、游戏等更是让学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课堂“活”了;带有视觉冲击力的多媒体画面加上曼妙的背景音乐,课堂“美”了。表面看来,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热情洋溢、满堂喝彩的语文课堂,学生参与度不可谓不高,课堂气氛不可谓不生动,可以说整个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可是在“动活美”的语文课堂表象背后我们不禁要问:教师信手拈来的提问有多少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在回答的问题又有多少是经过思考和探究的。

我们应该看到新课程确立的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并非淡化、忽视或否定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学习,而是根据时代特征及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对“双基”的一种拓展。即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语文能力就不仅仅局限于过去所理解的相对狭隘的听说读写能力,而有了新的含义,应该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好整合中开拓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是新课标中所倡导的“知识与能力”这一目标维度。

同时,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课程性质更决定“知识与能力”目标维度学习的重要性。对学生来说,语文既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学习其他课程的基本工具。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新课标实施后语文课堂存在“动活美”的现象看起来,似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语文学习的过程很美好,方法很多样多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是得到提升。实则不然,新课标提出的“过程与方法”是链接其他两个维度的桥梁,它突出的是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是要改变过去“知识本位”教学中中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而不是追求过程的热闹和方法的翻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教学中的进一步升华,它的实现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一中外在的附加任务,它的养成更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渗透于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注重的是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

最主要的是“动活美”的语文课堂它忽视了“知识与能力”这一语文学习的根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不是要求抛弃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相反,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基础和载体,只有在实现"知识与能力"这一目标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体验过程,总结方法,培养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离开了"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第5篇:新课标的育人价值范文

关键词:初中 音乐 新课标 教学 转变 理解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教学脱离了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各观需求,这是不能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的,还有过于注重选拔和淘汰的不当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学本身都成了一种伤害。因此,如何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自身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每个音乐教师都要进行心态调整、进行理念的更新,都要成为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教师,在笔者看来,想要做好新课标下的初中音乐教学,就要做好以下四个转变:

一、教学视角的转变

“学以致用”是对学习目的最直接的表达,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需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与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实施新课标迫切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开发课程资源,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教学。

现代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大量音乐现象,诸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等)、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比如:我在一节音乐课上,给学生欣赏Flash要学生评价和修改里边的音乐音效,学生积极性很高,这节课就上的特别非常生动有趣,还让学生学会了关注自己身边的一切音乐现象。比如哪种类型的音乐适合什么样的场所,哪种类型的音乐是不适合的等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视角,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1、从课内到课外

要做好一个科目的教学,单单从课内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多为教学寻找素材,从课内、课外同步入手,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在音乐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也可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等。比如:在初一第二单元的《走进大自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在大自然中找音乐中表现内容、也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音乐语汇表现自己生活中的音乐。

2、从本学科到其他学科

实践证明,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如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语文课本附带的朗读磁带中就有音乐的成分在里面,学习历史需要利用到某些大气的音效,地理学习中某些国家的音乐,生物学习中虫鸣鸟叫的声音能让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这些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课外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环境便都成为,也应该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

三、教学重心的转变

1、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表现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其实每节课、每个音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

2、强调学生的创造探索精神

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如果仅仅把音乐创造融在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中,就不可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育人的作用。只有把音乐创作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加以强调,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获得最大的教育教益。比如:为了指导学生的创造探索精神,我给学生欣赏了谭盾的《水》、《破铜烂铁敲起来》等“另类音乐”,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些看似不可能发出乐音的,不是常规乐器的东西居然也能奏出这么美妙的音乐?

在关注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对音乐教学更有创新探索的精神。

3、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

音乐教育具有人文属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尤其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在艺术作品的排练中陶冶这种情操。如:在排练合唱时,使学生明确自己声部所处的地位、应负的责任、声部进入与退出的时间、力度的把握、音色的调节……这一切,只有各自把握好自己的分寸,才有可能创造出美好的合唱效果。还有在准备服装、道具、化装、后勤等事物上都可以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的转变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这就与我们以往的“成绩考核”有着重大的区别。新课标的评价是包括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以及对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价。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经验的总结都是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也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总会有一定的共通之处。总之,我们音乐教师只有重新审视音乐课程的标准、理念,在研究和思考状态下认真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取,认识到音乐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与个性化……才能做一名优秀的初中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第6篇:新课标的育人价值范文

关键词:生活化 思品课教学 初探

“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学”是指: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生理、心理、德性成长生活发展的序列,以及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心身发展所遇到的生活问题,以教材文本为载体,实施思想品德新课标的内涵,组织开展贴近生活的思想品德教学。即从学生的生活出发,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践行、思考,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内容与形式,活化思想品德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生活价值观,追求向正、向善、向美的生活。一方面使思想品德教学贴近生活,另一方面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获得教育,在教育中学会生活。摒弃过去思想品德教学的教条、空洞、无趣,打破过去背文本、考文本的评价体系,建构鲜活灵动的思想品德教学与评价体系。避免过去思想品德课程学科化的倾向,追求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

在实施生活化思想品德教学时会出现一对矛盾,即学生生活价值观的自主建构与社会生活主流价值观引导之间的矛盾。

针对这一矛盾,我们在实施生活化思想品德教学时,要遵循几个原则:

1.整体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由于生活是复杂的,德性成长是复杂的。学生所经历和学习的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生活内容,既有知识的科学性,也有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所表现的发展性、复杂性。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与形式时,既要注意知识的整合,又要关注学生不同生活阶段的不同反映,重视知识的科学发展与学生的变化成长。力争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的不同阶段的生活,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发展性、成长性,不能为统一而机械相加、简单拼凑,导致教学形式远离学生心身发展特点和生活变化。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闪现在在七年级到九年级的每个学期;从小学刚进初中的学生与临近初中毕业的学生无论在生理与心理、智商与情商发展方面都不尽相同。

2.传承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原则。即我们在重视从生活传承学科知识时,我们还要通过鲜活的生活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学生生成建构新的自主价值观。不能死教书、说空话。

3.生活性与德育性相结合的原则。生活教育人。我们要使学生真正体悟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观”。用生活教育自己,用德育引导生活。

最后,在实践生活化思想品德教学时,需重视两方面的建设:

一、探究开发生活化思想品德教学的资源

1.用好教材文本中生活化资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现行教材文本的知识内容时时处处闪现着学生的成长生活和生活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如:如何与家长、同学、朋友、教师正确交往?如何调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如何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应对考试?如何做网络的主人,学会正确使用网络?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这些知识内容无不与学生生活相关。打开教材文本,这些生活资源就会映入你的眼帘。学生在体验这些生活片断时,探究知识的生成,价值观的建构。用好这些教材文本中生活化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2.用好学生熟知的生活化资源。学生已有的知识、看法、观点拓展了教材文本的外延,补充了教材文本少有的鲜活性。如:我和家长、同学、朋友、教师的交往之道;我调控情绪的方法;我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事例;我知道的自强不息的先进人物事迹;我知道的孝敬老人的故事等等。我知道的与教材文本内容的诗词图画等等。每当学生讨论举例时,学生都会脱口而出,信手拣来,课堂气氛也随之“热闹”起来。课堂的“开放性”也随之体现。

3.用好社会中新鲜的生活化资源。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时代性。新鲜的生活资源最易引导学生建构文本知识,生成主流价值观。如:党和国家、人民战胜汶川地震生活图文、音像资源,学生观赏后,会油然生起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会自然表达援助他人的传统美德;再如:学生看到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他们会感到祖国的伟大,产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学生看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标牌,会联想到低碳生活等等。

二、创设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学形式

1.根据思想品德教学内容选择适应学生特点、文本知识传授的形式。如:网络链接体验、小组讨论、观点辩论、参观调查、图文展示、演讲表演、案例分析、诗文欣赏、访问讲座等等。这些教学形式一要满足学生喜闻乐见,不能曲高和寡或一味附和学生;二要贴切课标文本。慎记:形式为内容服务。

第7篇:新课标的育人价值范文

本文中,笔者将结合一些案例,向大家介绍运用新课改观念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新课标的目的

《新课标》的目的在于改革我国原有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新课标的特点

1.认识数学本质

《新课标》建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教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强调以实际案例向专业数学过渡,使学生了解数学模型的背景、演化过程,促使数学方法被学生接受,强调数学课程的文化价值.

2.加强基础知识积累和基本技能训练

《新课标》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技能的锻炼,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去除繁琐的计算、减少机械记忆等内容,将学生从没完没了的机械式做题中解救出来,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对顺应时展需要的学习内容(如统计与概率、向量、导数、数据处理、数学建模等)增加教学课时,这些学习内容更加贴近生活需要,特别是“数学建模”,能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增加学习自豪感.

3.改进数学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个人实践、合作交流、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数学建模”,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在快乐的学习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它学科的联系,不在对学习茫然,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4.调整课程结构,减少理论教学课程

《新课标》提倡学习内容多样,丰富教学内容,提倡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方法.增加选修课,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满足自己需要的课程内容.同时,减少理论教学课时,为选修课提供时间支持.

二、关于提高有效性探讨

1.打好根基,注重基础

数学学科的主要特点是逻辑性比较强,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要求学生有发散的思维,而所有的发散思维必须建立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数学内容是一环套一环的,哪个环节落下了,就很可能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基础教学,先打好根基,才能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上学习,提高教学的效果.学生在高中数学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必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因此,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必须高度重视教学基础知识,在由浅入深的过程中,让学生归纳总结,以提[HJ1.35mm]高学习水平与效率.例如:在复数性质学习中,可以先从一道例题着手,假设a,b ∈[WTHZ]R[WTBX],i为虚数单位,若a-i与2+bi互为共轭复数,则(a+bi)2=[CD#3].在计算这道例题的过程中,学生就必须要先明白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的计算方法,再进一步探究什么是共轭复数,共轭复数的特点,这些基础知识都明白了,这道题就可以做对了.教师带领学生以基础知识作为主要学习内容,由浅入深,向复杂的题型拓展.

2.转换教学角色,以学生为本

新课标要求教师摒弃原来由教师站在黑板前主讲,学生在下面听的传统教学方法,转变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顾问,参考意见的提供者,互动探究、平等交流中的“裁判”,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的知心朋友.事事以学生为本,就必须先在人格上与学生平等.教师要转变角色,不仅要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与学生互相交换信息,接受学生的不同观点,互相学习,互相进步,使课堂成为信息交流的平台.例如我们在学习一些简单的章节时,可以由学生来准备课件,选一两个学生轮流讲课,教师只做补充教学.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外积极地查阅资料,多沟通交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且这种授课方式学生一般都非常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东西可能比一般的“黑板教学”要多的多,而且记忆犹新.

3.活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工具

第8篇:新课标的育人价值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音乐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320-01

我们不难发现现行音乐教学中已出现了很多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问题:如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教学脱离了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甚至注重选拔和淘汰的武断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学本身都成了一种伤害。因此,如何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自身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每个音乐教师都要进行心态调整、进行理念的更新,都要成为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教师。以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思索:

1 教学视角的变化

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因此,实施新课标迫切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开发课程资源,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教学。

现代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大量音乐现象,诸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等)、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比如:我在一节音乐课上,给学生欣赏Flash要学生评价和修改里边的音乐音效。学生积极性很高,这节课就上的特别非常生动有趣,还让学生学会了关注自己身边的一切音乐现象。

2 教学方式的转变

2.1 从课内到课外:在音乐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也可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等。比如:在初一第二单元的《走进大自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在大自然中找音乐中表现的内容、也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音乐语汇表现自己生活中的音乐。

2.2 从本学科到跨学科:实践证明,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如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课外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环境便都成为,也应该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

3 教学重心的转变

3.1 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表现能力: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其实每节课、每个音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

3.2 强调创造探索精神: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如果仅仅把音乐创造融在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中,就不可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育人的作用。只有把音乐创作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加以强调,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获得最大的教育教益。比如:为了引导学生的创造探索精神,我给学生欣赏了谭盾的《水》、《破铜烂铁敲起来》等“另类音乐”,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些看似不可能发出乐音的,不是常规乐器的东西居然也能奏出这么美妙的音乐?

在关注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对音乐教学要有创新探索的精神。

3.3 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音乐教育具有人文属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尤其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在艺术作品的排练中陶冶这种情操。如:在排练合唱时,使学生明确自己声部所处的地位、应负的责任、声部进入与退出的时间、力度的把握、音色的调节……这一切,只有各自把握好自己的分寸,才有可能创造出美好的合唱效果。还有在准备服装、道具、化装、后勤等事务上都可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4 教学评价的转变

第9篇:新课标的育人价值范文

一、走进学生的生活

笔者作为一个乡镇音乐教师,在经历数载新课程实施后,总感觉现行音乐教材在编排上或多或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使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操作。如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教学脱离了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甚至注重选拔和淘汰的武断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学本身都造成了一种伤害。

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因此,实施新课标迫切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开发课程资源,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教学。

现代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大量音乐现象,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等)、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等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使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在设计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在音乐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并将其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也可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等。比如:在初一下册第二单元的走进大自然《美丽的山谷》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在大自然中找音乐中表现的内容,并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音乐语汇表现自己生活中的音乐。

二、拓展音乐的外延

实践证明,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如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课外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环境都可成为,也应该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

三、重视学生的体验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表现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其实每节课、每个音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

2.强调创造体验,培养探索精神。

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如果仅仅把音乐创造融在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中,就不可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育人的作用。只有把音乐创作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加以强调,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获得最大的教益。比如:为了指导学生的创造探索精神,笔者让学生欣赏了谭盾的《水》、《破铜烂铁敲起来》等“另类音乐”,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些看似不可能发出乐音的,不是常规乐器的东西居然也能奏出这么美妙的音乐?在关注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教师更要关注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对音乐教学有创新探索的精神。

3.强调群体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音乐教育具有人文属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尤其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在艺术作品的排练中陶冶这种情操。如:在排练合唱时,使学生明确自己声部所处的地位、应负的责任、声部进入与退出的时间、力度的把握、音色的调节等,这一切,只有各自把握好自己的分寸,才有可能创造出美好的合唱效果。还有在准备服装、道具、化装、后勤等事物上都可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改变传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