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098-02
文化是一所大学存在的价值和全部个性特征的展现。大学存在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就在于它的文化存在。只有文化存在了,大学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也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各种人才。而顶层设计正是为大学文化提供战略思路和规划步骤的。因此,大学文化的顶层设计是大学发展的框架和依托。
1 大学文化的现状
“顶层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的概念,它强调的是一项工程“整体理念”的具体化。就是说,要完成一项大工程,就要以理念一致、功能协调、结构统一、资源共享、部件标准化等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视角出发,对项目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它主要突出强调规划战略的地位,以及实现这一战略规划的具体实施路径,且有着一些列鲜明的特点和优势。而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大多缺少这种顶层设计的理念,主要表现在:缺乏定位与定位不准、用短期行为代替顶层文化设计、复制模仿别人和盲目跟风等等情况,这种种情形最终导致了今天大学的发展与社会需求发生错位,毕业生就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就业能力和教育质量的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社会声誉的每况愈下和大学整体发展的不良境况。
2 大学文化顶层设计的建构
2.1捋清目标与找准定位
大学文化的顶层设计最主要的目的是为大学制定一个适应自己长远发展的目标和对策,确定属于自己文化发展的定位。所谓定位是指高等学校根据自身条件、职能、国家和社会需要以及师生需求,按照扬长避短的原则,参照高等学校类型和层次的划分标准,经过纵横向比较和分析,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找准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及同行中的位置,准确把握自身的角色,并确定自己的服务对象、发展目标及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前瞻性战略思考和规划活动。就像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潘愚元所说的那样:“高等学校定位不只是高低层次的定位,也不只是学科门类的定位,定位的主要依据应当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职能”。因此,大学文化的合理定位,必须走以特色带动整体、以整体提升特色的发展之路,既认真分析社会长远发展对大学文化的需求、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大学文化如何,又充分考虑并详细论证本学校的整体情况,包括学校的优势和短板,现实社会、企事业单位、甚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把社会需要我做什么、怎样做和我能够做什么、我能到何种程度充分结合起来,形成既满足社会不同阶段的需求又符合自己实际的文化发展定位。当然,大学文化要服务社会,要培养人才,这是大学的任务,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点:大学绝不是职业培训机构!大学的社会引领作用理应是大学文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而,大学的定位及设计要具有前瞻性,要充分考虑大学的文化功能。
2.2建构顶层设计的大学文化体系
2.2.1现代制度的支撑
首先,贯彻依法治校的原则,即要按照法律的原则与规定,构建规范、科学、高效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其次,建立民主化的决策机制。再者,重新审视本校的专业设置,切实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体系。专业设置要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发挥特长的专业。同时学校必须构建从校园到就业的有效体制,承担起学生从校园到职场包括知识技能、文化素养、求职就业等一些列环节有机衔接的角色,并能为人才的发展做一切合理的铺垫。
2.2.2鲜明的人本文化
人本文化,就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这种文化主要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以教师为中心,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和独立的学术自由。二是以学生为中心,学校的一切文化发展措施的设计及目标的完成都是为每位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创造环境、提供合理的营养,为国家创新性人才的培育搭建一个平台。
同时,人本文化不但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而且是大学文化顶层设计的根本立足点,因为,大学文化首先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它突出强调的是:人的发展、人的尊严、人都自由和幸福、以及人的终极目标和价值,追寻的是:人性的自觉、人性的尊重和人性的充分发展。以人为本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全部内涵。因此,大学一切建设都应该充分体现人性化的要求,体现较高的文化品位和人文价值。制度文化设计及实施也应体现人性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充分保障大学师生的权利和利益;而顶层文化设计正是根据价值追求多元性和个性发展差异性的特点,在充分尊重每个师生的价值选择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为大学全面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文化环境为目的的。
当然,我们的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是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它的存在和发展要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充当某种舆论导向,扮演教化人的角色。因此,大学文化的顶层设计,在充分关注高校师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必须把这种文化设计置于整个社会和民族的大文化氛围之中,跟紧时代要求,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体现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知识信息传达给社会,影响和感染社会其他人群;并以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风貌对社会文化的建设起示范和引导作用,引领社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2.2.3凸显的地域文化
大学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又称地域文化或区域文化,它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民族性和地域特色。成长壮大在某一地域的大学,它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也会深深地打上这个地域的烙印,它的一些列的行为和举动更带有地方色彩。因此,顶层设计的大学文化的构建也不可能完全不顾地域文化的影响,它应是地域文化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呈现与延伸,是生态文化与大学本身历史承载的有机统一。
同样,顶层设计的大学文化,更要和大学自身的历史承载紧
密结合起来。学校本身的历史是一个大学全部文化的一个记载和浓缩,也是大学发展最可宝贵的资源。所以,顶层设计下的大学文化必须是能和历史对话的文化,不但包含着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更承载着它的希望、追求和命运。
当然,顶层设计的大学文化,还需和学校本身的办学能力相适应,一旦发展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链条就会断裂,平衡将被打破,它的质量和生命也会受到严重的挑战。
2.3多元化文化环境的营造
顶层设计的大学文化应是一种和而不同的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大学文化。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是大学文化顶层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是大学文化的自由精神和包容精神的具体体现。多元性的大学文化表现为文化的组成和文化的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大学文化发展,应如先生曾经讲过的那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相容,人类大同”,也就是“和而不同”!多元文化有共同遵从的基本原则:基于人的发展的价值评判、任何一元文化都服从于个体人的自由选择和个体人的幸福的考虑、以人的进步为社会进步的衡量标志、致力于人类进步和人的自由和幸福等等。因此,顶层设计下的大学多元文化应具备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扩大交流、加强合作、博取众长,在不同文化的接触碰撞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展现自己开放的文化形态。常言说得好:一花独放不是春,只有百家争鸣,人类在思想文化领域才会有希望;而只有在思想文化领域大放异彩,人类社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当然,多元化的大学文化强调的是一元指导下的多元并存相长。大学文化的顶层设计会以更加审慎的态度正确处理各种文化间的关系,在继承、整合与创新的基础上,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面貌打造出适合自己发展的多样化、高品位、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总之,大学文化顶层设计的目的是为大学文化的发展做出一个合理的规划、提供一套科学的发展理念。然而,由于条件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必然导致大学文化的顶层设计及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但只要大学上下齐心协力,实现其文化的长足发展也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
[1]竹立家.改革需要什么样的“顶层设计”[J].人民论坛,2011.
[2]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大学精神;高深学问;大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4-0003-07
收稿日期:2012-2-18
作者简介: 王冀生(1931-),男,安徽庐江人,大学文化研究和发展中心顾问,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1978年,美国大学走出“象牙塔”融入到社会中去以后,面对既要适应和满足现实社会众多领域不同层次的广泛需求又要坚守大学应有的基本理性和学术价值的两难选择,美国学者约翰·S·布鲁贝克在其学术专著《高等教育哲学》中,以“高深学问”为逻辑起点,创造性地提出了“使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哲学”。约翰·S·布鲁贝克以认识论和政治论为大学存在的哲学基础撰写的这本《高等教育哲学》,后来被人们公认为西方论述高等教育哲学的经典之作。
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以经济全球化为基本特征的崭新时代,在人们获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明显地出现了一种以“崇尚物质,忽视人文”为主要内涵的全球性文化生态危机。这种文化生态危机实质上是一种信仰危机,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世界的高等教育和今日的大学,导致出现了一种大学文化缺失现象,其核心是一种大学精神衰微现象,突出表现是大学人文精神的滑坡和办学目标的功利化倾向,因而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危机。面对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和今日大学面临的新的严峻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警告世人:教育和大学“必须进行最彻底的变革和创新,以使我们目前这个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危机的社会可以超越一味的经济考虑,而注重深层次的道德和精神问题”。这种状况充分表明,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和今日大学面临的挑战已经远远超出单纯的“高深学问”的范畴,深入到了文化和精神领域,时代强烈呼唤人们实现一次新的文化觉醒。
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而又极其深刻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我国《易经·贲卦》中早就精辟地指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指通过人文“推行教化庶民”和“促使昌明天下”。在西方,比较经典的是英国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作出的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的界定,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观。后来西班牙著名思想家奥尔特加?加塞特进一步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文化的内容大多源自科学,但我们经过讨论,足以表明:文化并不是科学。文化的内容虽然是在科学的领域中形成的,但它并不属于科学事实,而是一种生命信念,一种赋有我们时代特征的信念”,“是时代赖以生存的思想体系”,这是一种狭义的文化观。经过研究,我们对“文化”一词的界定是:“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这个界定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文化首先是一种存在,文化存在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知识存在、艺术存在、制度存在和道德存在是文化存在的基本形态,“文化的最大特质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1];另一方面,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种信仰或生命信念,是人类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之所在。文化作为历史文明的积淀,作为社会发展方向的引领,解决的是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这是一切文化,其中包括大学文化的共同本质,是我们应当确立的一种崭新的文化哲学观。
任何社会思潮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当大学文化问题,特别是大学精神衰微现象成为当今时代关注的焦点并逐步进入到哲学领域的时候,大学文化哲学便产生了。我们认为,从“高深学问”到“大学文化”是一个质的飞跃。以“大学文化”为逻辑起点,以“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为核心,从整体上初步构建一个大学文化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是当今时代的强烈呼唤。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大学生人格 培养 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总书记在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上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他同时希望大学生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一、人格及大学生的人格特点
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里特征的总和。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从稚嫩走向成热的过渡阶段,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引导,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特征,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不健康人格表现
(一)消极懈怠、缺乏自信
走出高考的重压,部分大学生以为得到了“解放”,从此可以混日子,拿文凭。奋斗目标不明确,仍然有着“60分万岁”的思想。不再积极进取,同时产生不自信的心理,出现压力不能正确面对,甚至产生偏激行为。
(二)诚信缺失、个人主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与自私自利的享乐主义如洪水般泛滥,导致大学生道德出现滑坡。大学生不诚信行为主要有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就业违约等。同时,部分大学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个人主义意识强烈,没有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环境适应不良
离开家长和班主任的监督和指导,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部分大学生对大学学习、人际关系、异往等方面出现问题。一部分大学生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表现出强烈的失落感、孤独感。
三、大学生不健康人格形成原因分析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行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久而久之,就会成学他们的世界观。在市场经济观念的推动下,使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新观念、新思维的强烈冲击并发生巨大变化。
(二)理想信念不坚定
部分大学生没有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感觉不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在现实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空虚、幻想、被动,缺乏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认识,出现茫茫然混日子的现象。
(三)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挫折承受能力较弱,思维方式不成熟。大学生习惯了中学时代的“填鸭式”教育,也习惯了从课本、教师的讲义中找答案,也习惯了地家长的依赖,使他们在面对新问题时们们措手不及。
四、大学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作用
(一)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充分利用大学资源,以多种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积极评价自我,同时接纳他人。引导大学生学会调节情绪,提高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发挥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帮助大学生增强良好的心理“免疫力”,克服生活中的挫折和较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二)大学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与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思维方式、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等,对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美丽的校园、富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建筑以及美的风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点并使他们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和升华精神。
(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氛围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大学校园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通过参加文化节、社会实践等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内在人文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大学生有了较高的精神境界,就有了规范自身行为的内驱力和自制力,依照特定的思想品质、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的示范作用引导自己提升人格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大学是教育人的场所,它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大学生的能力,而且要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健全的人格。大学文化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重视对大学校园文化的研究,建设适合提升大学生健全人格素质的大学文化,是当前大学建设和发展中所要面临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樊富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张静平.我国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现状[J].西北医学教育,2005(3):204- 206.
[3]罗艳丽.浅谈大学文化与德育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1(3)
[4]徐显明.追寻大学之道[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5]徐辉,黎万和.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61.
[6]李鸿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生人格完善[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74.
关键词:大学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文化
一、数学文化的具体含义
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还包含了数学家、数学史、数学教育和数学发展中的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我国数学文化最早在孙小礼和邓东皋等人共同编写的《数学与文化》中被提及,这本书浓缩了许多数学名家的相关理论学说,记录了从自然辩证法角度对数学文化的思考。数学不单单是一种符号或者是一种真理,其内涵包含了用数学的观点来观察周边的现实,构造数学模型,学习数学语言、图表和符合的表示,进行数学的沟通。数学文化可以在具体的数学理念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中揭示内涵。数学从本质上与文学的思考方式是共通的,数学文化中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在文学思考方式中也有体现。但是数学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较,也有其本身的独特性。数学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改变和融合,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一种通用语言,不再受到不同国家文化、语言的束缚,受到了各国人民的推崇和发展,数学文化利用科学的方式对人类生活中的其他文化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揭示,是其他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
大学数学中综合了物理、计算机、电子等知识,教学课程包含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开展数学课程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能够使学生在对数学进行系统化的学习之前,充分理解数学文化的内涵,发现数学文化与其他各种文化间的紧密联系,使大学生能够在数学教学的学习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发展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大脑的潜能,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通过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对数学人文、科学方面等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对于增强学生全方面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数学文化渗透的方式
1.加强数学文化教学
大学数学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数学文化教学,对于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进行培养,在数学课程教学中逐渐渗透数学文化的魅力,将数学文化具体融入教师的教学中,增强学生对于数学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应当加强自身对于数学文化的理解,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教学,还要重视起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数学学习情况,由浅入深对学生灌输数学知识,将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系统化的整合,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解题的技能,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在合作和竞争中学习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技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主动问,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成绩能够不断提升。
2.丰富教师教学方式
大学数学教师应当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数学文化,学习数学知识。数学作为理科学科相对于文科学科学习起来更难也更枯燥,许多数学公式和定义比较复杂,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因此大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数学文化教学的优势,增加数学教学课堂的趣味性,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和课本内容相关的视频,加深学生的数学学习记忆,在数学知识的教学前可以先用数学文化当作铺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数学的学习不再枯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例如,某大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线性代数的相关图片,为学生解释了矩阵的概念、基本运算、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矩阵的秩、逆矩阵和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举例,“A城市是所有大学学生毕业后向往的城市,而B城市则因为经济落后成为大学学生毕业后都想走出去的城市,假设B城市中每年有35%的人来到了A城市,而A城市每年仅有15%的人来到B城市,A城市的人口总共有1000万,B城市的人口有600万,两个城市的人口总数不变的情况下,5年后A城市和B城市的人口分别有多少,在很多年以后,两个城市人口的分布是否会出现稳定的一个状态?”该案例激发了学生对于线性代数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的效率。
3.增加数学文化课程
各大学在数学课程设计上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数学文化课程,加强学生对于数学文化内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形成系统化的数学学习理论体系。例如,某大学在结合学生实际课程情况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学历史的课程,使学生了解了古代埃及数学的成就主要来源于纸草书、《九章算术》中的“阳马”指的是棱锥、射影几何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非欧几何之父”的数学家是罗巴切夫斯基、最早使用“函数”术语的数学家是莱布尼茨、积分学早于微分学出现等等相关的数学历史知识,促使学生能够完善自身的数学学习,详细了解了数学相关历史和发展情况,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加深了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使学生在大学数学课堂上能够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朝坚.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
[2]陈朝坚.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
首先,共性特征与个性特色相结合。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学校无处不在的场域氛围,包括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普遍性特征,二是个体性特征。当代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文化使命的和谐发展,既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紧紧跟随我国大学文化的前进方向,又要研究本校文化的发展历史,提炼出具有个性特色的文化特征,形成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协调发展的文化建设局面。
第二,历史传承与发展创新相结合。建设和发展文化,不能丢弃传统,但也不是简单地回到传统,而是一方面,要辨别梳理,发掘本校文化的历史内涵,选择性地传承;另一方面,要追随时代步伐,立足现在,面向未来,不断创新民族文化与学校文化,积极赋予其时代内涵。
第三,借鉴吸收与自主传播相结合。一方面,要尊重和欣赏各种文化,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另一方面要强化大学在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中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向世界自主传播民族文化,努力摆脱中国餐馆开遍世界、文化却走不出去的尴尬和困境。
第四,国际视野和本土立场相结合。一方面,要增强文化全球意识,开阔文化国际视野,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多元文化;另一方面,在多元文化碰撞中增强各个研究领域和学科的本土话语权,回到自己的历史经验和生活世界中对异质文化做出自主选择,嫁接异质文化于本土文化,而不是让本土文化全盘西化。
第五,普遍繁荣与突出引领相结合。一方面,鼓励一切有利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要着力于强化大学的文化反思能力和文化价值引领能力,着力创新文化的知识载体,创造更加优秀的文化成果。
第六,科学知识与人文熏陶相结合。一方面要大力倡导以求真务实为导向、开拓创新为灵魂的科学研究知识;另一方面,要培养师生以真善美为取向,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培育师生品位高雅的审美情趣,将人文熏陶渗透于科学知识教育全过程。
二、大学文化建设要完成六个任务
首先,回归大学文化使命,构建现代大学理念。大学为什么存在,大学如何存在,大学角色定位在什么方向,这是大学自诞生之日起人们不断追问的问题。回归大学文化使命,坚守大学的文化角色,强调大学的文化自觉,以此构建先进有效、求真务实的大学理念,是大学实现高等教育功能的核心所在。
第二,构建“文化堡垒与园林学府相统一”的校园环境体系。将大学校园环境规划建设与大学长期事业发展规划相结合,重视校园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并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优秀文化资源,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校园整体规划和建设的文化内涵。
第三,构建“科学、民主”的现代大学制度。大学制度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保障。要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实现学校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本化,形成良好的制度文化氛围。要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尤其要在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学术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配套奖惩激励、规范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运行的监督约束等机制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第四,构建“自由多样”“、育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把“育人”摆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心位置,使大学教育目的在人、价值在人,着眼在人,服务在人,要把寻找“人何以为人”的答案视为自己的永恒追求;要创设大学共同愿景,培育民族归属感,唤醒青年学子的文化自觉,实施文化植根,实现文化复兴;要不断开拓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升学生从不同途径学习知识,掌握本领的能力。
第五,构建“知识和文化并举”、“求量和求质并存”的科研体系。要使大学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走出仅被视为既定的方法、技术和手段的习得之囹圄,克服当前大学知识教育中过度功利化和商业化的倾向,把独立的学术思想、严谨的学术研究规范等融入知识教育体系;发展与文化建设相关的新兴交叉学科,增加大学文化的理论研究广度和深度,努力实现大学文化学科的合法合理化;科研成果数量增长的同时,要大力提升科研成果质量,把质量作为科研的生命线加以认知和落实。
第六,构建“服务站与象牙塔功能协调发展”的大学社会服务体系。要深化对于大学社会服务内涵的理解,力求在“象牙塔”与“服务站”之间寻求平衡,在大学和社会之间保持一定张力,不仅要追求对当下经济社会的贡献率,更要着眼于对社会未来发展的长远影响。
三、结语
[关键词] 大学文化;社会观念;使命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2-0018-02
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关键在于他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文化的特点是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去追求真理、崇尚道德,推崇学术,既有包容精神,又要有批判精神。大学文化是大学校园内集体思想、行为以及智慧的结晶和升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大学文化的特殊性,造就了大学文化的特殊使命。一所大学的大学文化不仅承担着本校传承发展的使命,更应该是坚守文化理想的最后阵地,当整个社会呈现出浮夸、焦虑乃至迷失的情况下,帮助师生寻找内心,回归本性。总体来看,大学文化至少包含四大使命。
一 承载着一所大学传承发展的使命
大学文化是大学定位、办学规模以及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浓缩不断充实的精华,是引导一所大学发展前进的总纲领。当今社会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信息的膨胀性传播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如何在信息化大潮中准确为学校定位,使学校的发展在坚持本校办学理念的基础上突出办学特色,适应新时展的新需求,成为大学必须考虑的问题。可以说,大学文化中校风、校训、学风等的规划,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前景,大学文化也因此肩负着一所大学传承发展的使命。
优秀的大学文化可以以其强势的主导文化去引导非主导文化,抵制消极文化,化解多元文化冲突,保证办学者在办学过程中能够明确应该确立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建设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追求什么样的办学定位,学校的一切发展战略、目标定位、规章制度、学术规范、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无不受到这个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制约。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状态如何定位,如何发展,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办学层次。校园外部环境是全体师生员工生活和学习的地方,直接影响着在校人员的生活方式。健康、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建设有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增强学校教职员工的集体归属感和自豪感。大学教育的功能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而且是文化的感应。长期浸润在特定的文化之中,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就会受之影响,特定文化就会成为自我生命的一部分。大学文化是大学教育最好的教材、最好的课堂、最好的老师。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是对大学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学校精神的积极提升,不仅有利于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文化素质,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而且对于学校了解本身的办学特色和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可以在学校形成统一的价值理念,并深刻地融入到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载体中,对师生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文化一旦渗透到师生员工的内心,就会转化成个体和群体的内生且可持续的动力,激励师生员工为学校理想目标、为社会、学校和自我核心价值实现的最大化而凝聚力量、奋发图进,从而为大学的长期规划、持续发展提供巨大的凝聚力和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制度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学校管理的进一步规范。管理的三种境界为:人盯人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是最高层次的管理,是一种能够同时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管理。制度文化得到普遍认同,个体就会以此为参照进行自我约束,同时基于普遍文化认同而形成的各种规章制度也才能得到自觉的遵守。
大学文化建设广泛渗透在学校办学的各个环节中,影响和支配着大学的发展方向、发展质量和发展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说,大W文化是大学内涵建设的灵魂与核心。办成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成这样的大学,以什么样的精神来办这样的大学,既是大学办学的基本要旨,也是大学文化特色的本质所在。因此,大学文化承载着引领大学发展前进方向的使命。
二 承载对学校师生文化熏陶的使命
大学文化的使命之一,就是明确一所大学所坚持的价值取向。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规章制度、学术规范、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都受到这个核心价值观的制约;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可以为学校规划宏伟的未来,引导学校师生为理想努力。大学文化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润物无声的渗透到每个师生员工身上,实现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行为养成的影响效果。一旦文化成为大多数人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学校中的个人思想和行为就会以群体为参照,自觉规范自我的言行;大学的文化一旦渗透到每一个教职员工的内心,就会激发出个体和群体无穷的能量,能够为了学校的荣誉、为了大学的使命而凝聚力量,在逆境和困难中无所畏惧、奋发图进;整个学校会有步骤地开展工作,一切有条不紊,就不会陷入急功近利的怪圈,才能逐步走向强大。
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有利于让师生员工了解学校历史,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增强师生员工对学校历史和特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用大学精神凝聚全体师生员工的力量,激发他们爱校、荣校的意识和精神。
三 承载影响社会观念的使命
大学自创立之日起,就承担着塑造社会的文化标准的使命,这种标准不是外来的也不是借来的,而是在民族文化的胞胎中孕育的。如何理性批判世俗文化,传播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大使命。大学文化应当成为体现“社会良心”的文化,为树立社会核心价值观提供支撑。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曾经说过:“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必须从本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美国的大学应该植根于美国的社会和政治传统,而不能从英国、法国或者德国移植过来。”正因为如此,大学能够而且肩负着塑造一个民族和社会文化标准的使命。因为承担了这个艰巨使命,大学以其文化影响酝酿了实现国家目标和人民利益的基础性力量,在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中建设了知识、思想、信念的基础设施,从而也奠定了一个国家现代崛起的基石。如果说意大利的崛起离不开博罗尼亚的贡献,英国的崛起依赖于剑桥和牛津,法国的崛起不能没有巴黎大学,美国人则是在哈佛大学的基础上形成理想信念的,德国的崛起则不能没有柏林大学。中国文化的崛起也必然要依赖中国的大学。
可以说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崛起都离不开其内部大学的功劳,大学文化担负着影响社会观念变迁的积极使命。因此,大学在确立其文化标准时,需要参悟人生与社会的关系,不能与社会脱节;更不能凭借理想来设立一个乌托邦的概念。大学文化的建立需要立足于社会现实,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又要开拓创新。大学文化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中,紧跟历史并面对社会现实,塑造中华民族复兴与中国崛起的文化标准,是国内大学必须承担的文化使命。
四 承载继承传统、引导时代潮流的使命
学校自古就是传承文化、引领潮流的场所,国内外大学均不例外。一般情况下,大学被认为是“传播普遍知识的场所”,也有人则主张大学是“探索和传播高深知识的机构”。无论如何,大学的作用之一就是通过教育等途径传播知识、传承文化,其主要能就是通过教育活动把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优秀文明成果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以欧洲为例,中世纪的大学培养了像哥白尼、伽利略、培根这样的学者,正是他们开创了现代科学,引领了欧洲的新文化,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国内大学以北大为例,大学引领文化潮流以五四以来的最为典型。因此,从历史来看,不管西方还是东方,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承文化,开拓创新。大学文化的这种承前启后的特殊性,使高校作为培养高等文化人才的摇篮,必须重视大学文化自觉性的培养。
一方面,大学要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鼓励学生读经典、读原著,能够与先贤往圣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沟通;关注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使之焕发新的时代光彩,以保证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但注重传统并不意味着排斥现代先进文化和西方进步思想。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先进思想的交流和碰撞,闭门造车不可取,因为不能产生先进文化。因此,大学文化的发展在纵向上承旧启新的同时,横向上要海纳百川。大学不仅需要继承传统还必须积极开放,不断创新。正是纷繁多样的世界文化造就了今天辉煌灿烂的世界文明。这就需要当今的大学不仅要传承本民族文化,更要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推动者;大学开展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学术研究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等,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尊重、沟通与对话。
另一方面,坚持创新,引导时代潮流。大学是青年人聚居的地方,是青年知识分子大有作为的地方,积极努力地推动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师努力创新,不仅是一所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所大学服务社会这一理念的重要实践。大学作为知识创新的主要场所,是科学知识承传与创新的重要源头;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大学是文化积累、交流、繁荣的重要阵地,理应成为文化选择与优化并形成优秀民族文化气质的前沿动力,大学文化应当承担不断开辟文化的先进性方向并引领文化的发展的责任;作为社会进步的特殊角色,大学是引导和促进社会变革的积极力量,最终是实现人民利益和实现人在某种程度上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傅林.世纪回眸:中国大学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2009.
[2]周远清.弘扬中华文化是我国大学的历史使命[J].高等
教育研究,2008(4).
关键词:大学文化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71-02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迎来不同文明、不同文化大交汇、大融合的时代。世界各国文化在交融、碰撞和冲突中为争夺主导地位进行着激烈的竞争。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大国和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要真正实现和平崛起、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更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巨大作用。
一、坚守品位,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大学是以追求真理、创新文化、培养人才为根本宗旨的社会组织机构,它不仅具有一般组织机构所应具备的共性文化――其成员在长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过程中形成共同价值观体系,更具有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能力。大学通过对文化的选择、提炼、传承和创新形成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高品位的特殊文化形态,从而使其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的文化禀赋。大学与一般社会组织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文化,在于其文化品位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的巨大差异。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大学文化的显著标志,不仅体现在对文化多样性具有选择与提炼能力,对优秀文化具有传承和创新能力,更体现在其品位高洁的内涵和形态上。因此,大学在任何时代和社会环境下都必须坚守品质,也是大学保持其组织身份的决定要素。
二、把握规律,提升大学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
当前,受市场经济条件下诸多社会不良文化因素的影响,大学文化建设存在方向不明确,盲目性强,缺乏系统的发展战略和建设规划等问题,致使部分大学育人环境质量降低,不符合国家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如少数大学精神颓废,一些大学文化世俗化、功利化、庸俗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等等。提升大学文化建设水平,净化大学育人环境,不仅是大学发展的自身需要,是人才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文化崛起战略中应当肩负的神圣使命。大学文化建设是一个科学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科学规划,统筹合理安排,规范有序进行。一要明确指导思想,防止放任自流。必须坚持以文化观为指导,遵循文化发展内在的规律性,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推进。要杜绝以放任自流的态度对待大学文化。文化的形成过程是文化选择和扬弃的过程,必须根据大学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的价值标准,对文化进行挖掘、引导、改造或强化,促进文化的优胜劣汰,使优秀文化真正得到传承和弘扬。二要戒除急功近利思想。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积淀过程,必须实施切实的文化发展战略,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使要素不断积累,意识不断强化,认同不断加深,理念不断建构,制度不断完善,才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大学文化生态。三要克服孤立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的错误倾向。大学不是世外桃源,大学文化也绝非孤立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人类优秀文化具有普同性的一面,大学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它在理想信念、价值诉求、目标宗旨等方面与社会优秀文化是完全吻合的。大学文化建设必须站在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前沿,使大学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那种认为大学文化孤立于社会之外,甚至与社会文化相对立的思想是狭隘的文化相对主义思想的表现,这种思想不仅是错误的,在现实中也是完全行不通的。当前我国的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体系,使大学文化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大学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人才发展战略,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大学文化的社会价值。四要兼蓄并包。大学文化具有崇尚科学、追求真理、鼓励创新、尊重差异的普同精神,尊重个体差异和个性自由是大学兼蓄并包的文化襟怀,因为个性自由是个人潜能充分发挥的必要前提和个人主体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条件。但这一点绝不能成为把大学当成腐朽和庸俗文化藏污纳垢避难所的借口。如今,大学校园时常出现一些与大学主流文化水火不容的丑态,这种现象是当前大学文化受腐朽文化严重侵蚀的表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五是积极推进文化变迁。文化总是随着时代前进和社会变迁的步伐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地发展变迁的。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文化类型。大学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地吸纳时代文化的精粹,准确把握社会文化进步的脉搏,不断变革、不断创新,使文化品质永葆先进性。
三、当前大学文化建设的策略与路径选择
大学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路径。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文化观念,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精髓,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促进文化崛起,是当代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1.提炼核心理念,彰显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大学精神的凝练和具体表述,昭示大学的办学宗旨、奋斗目标、价值尺度和理想追求,是大学主体精神的旗帜。大学文化理念通过大学使命、校训、校歌、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理念、学术理念等形式具体表达,代表大学文化的最高层次和最深内涵,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渗透力。要从大学自身的历史状况和现实追求出发,充分挖掘大学自身特色文化资源,提炼最能诠释大学精神及其价值追求的文化核心理念,用文化核心理念引导大学文化前进的方向,使大学文化始终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典型代表。
2.积极营造有利于张扬健康文化的校园氛围。一是构建科学的制度环境。按照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要求和大学组织运转的实际需要,创新文化运行机制,健全和完善文化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机制的导向作用和制度的规约作用,使文化在大学人才培养和改革发展中的启发激励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建设优良校风。要把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放在大学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在充分挖掘学校优良传统和特色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着力营造富有时代精神和学校特色的优良校风。三是着力营建优美和谐的校园物理环境。根据自然条件、生态状况和人文设施特征,科学规划校园环境,强化文化氛围营造,使自然与人文相和谐、建筑与文化相协调,使崇高的大学精神通过校园随处可见的物化载体具体而直观地展现出来,随时随地与学生的心灵世界进行交流沟通,陶冶学生情操,真正发挥大学文化的“化人”功效,为学生打造优美而富有特色的学习和心灵成长乐园。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文化渗透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及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交流日渐频繁。任何“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的实现”都离不开语言的支持。语言是人类与生俱来所拥有的,有别与其他生物的本质特征,是文明发展、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由于语言拥有鲜明的民族性、区域性、历史性及文化性特征,语言在表达形式上会伴随文化的演变而发生变化。究其原因在于语言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可以借助语言表达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语言我们可以知晓异国的风情、民族的历史及当地的习俗。所以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渗透融合起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及掌握语言,特别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目的语习得者可以通过理解、感受文本中所蕴含文化因素[1],对目的语的表达形式、内涵进行深入地认识。
一、英语阅读教学文化渗透的基本内涵
首先,加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文化渗透是语言教学的基本需求。文化是借助语言表达的方式得以传播和体现的,语言又属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与增强不仅与句型结构、修辞、语法、词汇等知识有关,还与自身的文化背景有关。由于英语语法、句式、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内涵,只有学生全面了解英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文化思想、文化内涵及文化知识,才能对英语阅读中的“潜层意义”有所了解。当然在英语写作、语言表达、语言翻译及听力等层面,教师加强英语文化渗透,可以丰富学生群体的文化图式,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理解语言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让英语应用更契合社会实际。其次,加强文化渗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学习的根本目标是实现跨文化交流与交际。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日渐提升。在阅读材料中渗透并挖掘文化思想、文化内涵,能够帮助学生明确中西方文化所存在的差异,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英语语言,可以利用英语语言全面、完整、生动、精准地表达中华传统文化。此外,在教学实践中,大学生普遍会遇到存在明显“文化差异”的英语词汇,譬如“dragon”,该词在中国人眼中拥有“吉祥”的内涵。然而在西方人的文化视野中“dragon”却代表着邪恶、不详。通过加强文化渗透,学生可以从西方人的视角理解英文语句、段落或篇章的内涵,降低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所带来的影响。再次,加强文化渗透对人才培养的帮助。大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推动社会、服务社会、发展社会的“枢纽”。根据素质教育理念和思想,我们能够清晰地发现,文化素养不断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与主要方向,只有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助力“文化自信”建设,才能帮助学生成为有利于国家、社会及人民的优秀人才。而加强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对国家传统文化探索的兴趣,让大学生自觉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精髓、思想的人才。最后,加强文化渗透,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政治交流、经济交流日渐频繁。然而由于传统文化拥有鲜明的独特性与特殊性,难以呈现在其他国家面前。但通过文化渗透,大学生可以对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有充分地认识和理解,可以掌握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意识,使学生积极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宣扬的主体。
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困境
(一)英语教学观念滞后
首先,缺乏对文化渗透的重视。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认为文化渗透在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传授中,拥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从文化背景、文化理念等角度出发,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然而很多教师却没有将文化渗透融入阅读教学实践中。虽然,部分教师能够积极地将文化渗透嵌入阅读教学的不同环节中,然而文化渗透的深度、广度、频率却相对有限。简而言之,缺乏对文化渗透的重视,导致文化渗透难以充分、有效、完整地与语言教学相融合。其次,应试教育思想的制约。在现代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英语教师都普遍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影响,注重阅读策略、语言知识、语法词汇等理论知识的讲授,而缺乏对文化知识、情感态度等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视。部分教师认为加强文化渗透势必会影响语言理论知识、技能的传授,从而影响学英语的教学进度。最后,缺乏对英语人才培养的正确认识。我国学者及专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标准指出,英语人才应是能够熟练应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可以破解各类语言方面的问题,促进我国各项文化传播、经济发展、政治交流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很多英语教师却忽视了英语学科的工具属性,缺乏对学生发展的关照,导致文化渗透的质量较低[1]。
(二)文化导入方法不足
首先,文化导入方法单一,主要以理论传授为主。一些大学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系统科学的讲授方法,缺乏对文化差异的对比,并且文化渗透方法主要以理论讲解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文化渗透”变为“文化灌输”,学生理解及深化西方文化,变为背诵记忆西方文化,从而造成学生丧失对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文化渗透的成效不高。其次,缺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兴起与普及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理念,使社会呈现出创新发展的趋势。大学生由于成长于信息时代,对信息化技术存在明显的依赖感。因此教师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契合学生认知特点,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但大学英语教师在文化渗透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导致文化渗透过程缺乏生动性、多元性、新颖性及趣味性。最后,缺乏文化活动。开展与文化学习相关的活动,可以丰富英语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内涵,提高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很少或从来没有开展文化学习活动。并且,部分教师在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方法单一、形式刻板的问题,很难通过文化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思想、文化理念[2]。
(三)英语教师能力有限
首先,教材挖掘能力有限。一些大学英语教师对文化渗透与文化意识的理解还存在不够深刻的问题,致使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环节缺失,并且教师对教材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的挖掘不够充分,文化渗透存在诸多的不全面问题[3]。这种不全面主要表现为教师难以明确文化渗透的内涵,无法确定英语文化知识与英语语言教学的联系,难以确定英语国家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对英语语言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在文化渗透或文化资源挖掘中局限于历史文化背景上,缺乏对经济、社会、科学等多方面文化内容的阐述。其次,文化知识匮乏、文化意识薄弱。文化知识是大学英语教师挖掘英语文化元素,是加大文化渗透力度的前提保障。然而根据相关数据调查,能够发现,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化知识相对不足,对西方文化知识了解甚少。虽然有部分英语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和积累西方文化知识,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上,却存在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不足的现象。此外,我国既了解西方文化又熟悉中国文化的大学英语教师相对较少,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效率。最后,实践能力缺乏。大学英语教师普遍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经验,难以通过经验总结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利用西方文化,理解英语语言的内涵。
三、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的策略
(一)转变英语教学观念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应提高对文化渗透的重视。通常来讲阅读不仅指文字表达,更指文化因素渗透的过程,如果忽视文化因素,会导致学生对英语句式、段落及语篇出现理解性偏差。因此教师应提高对文化渗透的重视,将文化渗透充分地融入阅读教学的不同环节和过程中。无论在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教师都应渗透相应的文化元素。其次,摒弃传统以理论传授为主的教育观念。英语教师要想降低应试教育理念、思想对英语教学过程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就需要树立科学、合理的现代教育观念,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发展、满足学生需求,从满足学生需求的角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此背景下,学校应优化教学评价机制,弱化知识性评价的比重,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专业能力及文化素养,使教师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英语阅读文化渗透的过程中。最后,正确认识英语教育。学校应通过交流会、研讨会等方式,帮助教师明确英语人才培养的重点,使其明确英语学科所拥有的工具属性,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及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形成以文化带动语言教学的,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增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学观念。当然在教学观念优化、改进及转变的过程中,英语教师还需要形成跨文化交际、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思想,使英语阅读教学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传播功能。
(二)丰富文化导入方法
首先,摒弃理论灌输的文化导入方法,提高“文化差异对比”的应用程度。通常来讲,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主要包括、传统节日、文化习俗、地理位置等内容。与我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传统民俗、地域习惯、文化思想存在鲜明的差异性。学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容易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理念来理解英文篇章,因此在文化渗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文化差异比较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认识西方文化、明确文章的主旨和内涵。其次,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视频、图片、文字的方式,展示西方国家的民俗传统、节日文化、思想观念及历史传统。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兴趣,使文化渗透更形象、更生动。但在此过程中,英语教师有必要构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素材库,并标注不同素材所对应的文化类型及课程章节,让文化素材可以更及时、有效、科学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文化素材中的言论、思想及理念进行优化,使其更契合我国社会主义理念,确保文化素材能够为学生带来正确的价值导向。再次,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本文中所指的文化活动主要指学生的课外活动,如阅读文化书籍、杂志、报刊及网络文章、观看英文电影,或开展英语文化辩论会等,在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探究、挖掘西方文化知识的意识,让文化渗透过程更加顺畅、灵活、有趣。最后,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在英语文化渗透的过程中,教师应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发挥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传统文化传播意识的功能。在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用英语表达、诠释、解析、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譬如要求学生阅读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文章。此外,在文化导入方法优化与改进的过程中,英语教师还可以将社会实践与阅读教学融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方式,明确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阅读的技巧和方法[4]。
(三)加强英语教师培训
首先,提高教师的教材挖掘能力。要提高英语教师的教材挖掘能力,教师必须明确文化渗透的内涵,理解文化元素的表现形式。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将英文文章中所蕴含的经济、体育、社会、科学、风俗、地理、天文等文化内容,渗透到阅读教学的不同环节中。譬如,在文章中谈及航空等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应从西方航空史的角度对其进行拓展和延伸。此外,学校还需要从教师培训的角度出发,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明确英语国家文化对英语表达形式、表达方式所带来的影响;使教师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阅读中的表现,从而真正地提高教师对文化元素的认识程度。其次,丰富英语教师的文化知识。由于文化知识对教师开展文化渗透工作拥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但将文化知识作为教师培训的核心内容,势必会提高学校的成本投入。因此,在文化知识培训上,应以远程指导与自主学习为主。即通过线上指导的方式,明确教师学习文化知识的方向,如阅读书籍、浏览网页或下载文献资料等;通过教师的自我学习,逐渐丰富教师的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知识。最后,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要提高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渗透的质量,就需要从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引导教师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掌握文化渗透的方向、重点及关键。譬如,以顶岗实训的方式,将教师派到外贸企业实习,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能提升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学校有必要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利用教师评价的方式,提高培训成效,使“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体系”得到优化和改进,如通过对教师所掌握的文化知识进行评价,可以从培训内容的角度,提高培训质量。而从教师的教学实践的角度对教师进行评价,可以帮助学校优化培训体系和培训方法,及时发现教师培训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文化知识、跨文化实践技巧,提高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文化渗透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通常指将英语教学置于文化教学的背景下,通过文化教学与文化渗透相融合的方式,提高语言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深化对文化渗透的理解,提升对文化渗透的重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跨文化交际、英语语言表达及传统文化传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韩芸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北华大学硕士论文,2021.
[2]夏文靖.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地方文化渗透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以哈尔滨一中职学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
[3]王晓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渗透研究[D].青岛大学博士论文,2019.
【关键词】大学文化 “五创”模式 创新
大学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机构,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存在。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精神。大学文化能影响无数学子,并镌刻于记忆之中,不因时间流逝而磨灭。大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创新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也是大学提高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大学文化的内涵
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与精髓,其内涵很广,包括大学的教育理念、办学方针、体制和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等,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的内容。从功能上讲,大学文化就是“化人”、“育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①有什么样的大学文化,就将培育出什么样的学生。大学文化可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成为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的中坚,引领社会前进。
创新大学文化的意义
大学文化创新能使大学不断创造更好、更优秀的文化成果,对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引领与推动作用,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根本,对大学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创新大学文化可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的长远发展必须要靠大学文化。大学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培养人才的摇篮,就是要不断地探索和创造新的文化成果。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大学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文化氛围最深厚的教育场所。大学文化已经成为大学软实力的重要部分,是现代大学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创新大学文化有利于培养优秀人才。大学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是优秀人才的摇篮。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④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创新大学文化有利于达到文化育人目的。
第三,创新大学文化有利于社会文化的发展。文化从深层制约和影响每一个个体和每一个社会的生存方式。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不可分割,创新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推动者,可以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学文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大学文化的创新直接决定着社会文化的先进性。
“五创”模式与大学文化创新
创新大学文化成为大学发展的动力,“五创”模式将从五个方面构建与创新大学文化:
创新办学理念。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大学的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办学方式的总和。大学办学理念的创新,是高等教育创新的前提。第一,创新办学理念要坚持社会主义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与人生观、世界观、人生态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学文化创新中的大学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为基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文化应该反映一种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第二,创新办学理念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大学的办学理念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大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应该包括三个方面:教育观念上的人本化,受教育者是主体,要发挥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过程中的个性化,教育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过程,要因人而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教育管理上的人性化,对受教育者关心、关注、关爱,体现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第三,创新办学理念要建立多元标准的“人才观”。建立多层次、多模式、多规格、多类型的教育教学模式来丰富和发展办学理念;建立多元标准的“人才观”,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与创新;坚持多元化“人才观”有利于创新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
创新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体现了大学的本质性。大学精神的创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倡导学术自由精神。“自由是追求真理的先决条件,还是真理行使自由的先决条件。”②大学精神主要包涵着自由的精神、创新的精神。自由宽松的氛围是学术研究最理想的环境;学术自由可以探索真理,推动大学精神的创新与发展。第二,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实际上是如何真正实现人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问题,大学就是要培育以大学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大学群意识。当代大学人文精神,应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的精神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自己与他人以及自己与自己的基本关系。大学的人文精神可以引导师生感受到人文的关怀与感动,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熏陶的功能。第三,倡导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是大学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大学应该用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来滋润大学生的心灵。大学要积极创新科学精神,把科学精神作为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切入点,让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
创新制度建设。创新制度建设要围绕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文化、创新思维来进行:一是要实施人才战略。以人才强校、科研立校为基点;学校通过制度保障人尽其才;按规章制度办事、用规章制度保障学校的创新文化战略顺利实施。二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机制。大学要面向社会并在社会实践中寻找理论创新的着眼点,进一步改革教育教学,进一步加强教学的时效性、科学性和灵活性,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制度。
创新大学文化内涵。大学文化的内涵是不断发展的,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带有着时代的特征。创新大学文化要不断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一是特色文化。大学文化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的,中国的大学文化是在传统文化几千年的积淀形成的。每一所大学还有自己历史渊源,所以,各大学文化应该保持、发扬每所大学中所独特的大学文化的因素,以彰显特色魅力。如北大的“自由创新”、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都成为了各大学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地方,也就是特色大学文化。二是绿色文化。随着生态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也要加强环境教育,建设和发展绿色文化,真正发挥自身社会功能。绿色文化主张用绿色融入到办学指导思想中,立足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来组织实施学校的各项工作;用“绿色科技”意识开展科学研究,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贯穿到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使科学研究从单一的经济效益过渡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绿色大学文化也注重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大学应该倡导低碳生活、绿化校园、加强校园污染的综合治理。三是诚信文化。诚信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基石。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③诚信是一个人的做人原则,也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以诚信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环境熏陶等环节发挥其文化引领功能。形成有效的诚信文化模式,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环境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机制和完善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诚信品质的高素质人才。四是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在大学中,师生在教育、科研、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文明的言行与文化品位。教师的言行能表现出一所大学的教风,学生的言行能表现出一所大学的校风。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起指导和示范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创新大学形象。大学文化形象可分为两个方面:器物方面和组织形象方面。器物方面主要是借助大学环境文化影响大学文化的创新。大学中的器物可以直接烘托出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大学校园中在感观方面得到很好的感触,产生对于学术追求以及对大学敬畏的某种心理暗示。组织形象方面是大学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生动表现。大学组织形象要通过校徽、校训、校歌以及校园环境、校园景观、良好的学风、师生良好的精神面目全面提升大学形象。(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本文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DL10CC13)
注释
①荀况:《荀子》,王杰,唐镜注释,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2页。
②[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