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业务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职院校;食品生物;信息化教学
中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现代化教育领域中需要更加先进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来满足信息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中职院校教学中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突破教学难点,提升教学质量。
1.中职食品生物专业信息化技术教学的必要性
中职食品生物专业是培养可以从事食品生物领域中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性人才,需要学生掌握食品的成分、结构、性能、加工等专业知识,明确食品生物一系列专业知识,可以掌握食品加工、食品运输、食品存储中存在的各项问题。然而中职食品生物专业课程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内容繁多,教学形式抽象,知识点分散,各类理论数据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深入理解和接受。”[1]因此,在中职食品生物专业的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搜集各类网络教学资源,其中包括案例、问答、图片、题目等,并且将其进行处理,制订出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2.中职食品生物专业信息化技术教学策略
(1)利用信息化技术,突破教学难点。在中职食品生物专业中“做中学”“做中教”的学习与教学方式十分普遍,食品生物专业中的食品应用化学、食品分析检验等课程都是始终贯彻中职教学的教学理念与原则。在食品生物专业中实验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要开展实验,就必须有实验原理作支撑,才能够通过实验操作,获得实验数据,进而得出实验结果[2]。因此,在食品生物专业中,理论性教学内容为教学难点。理论性内容具有抽象、难以理解等特征,教师难以在课堂上通过口头讲述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学生也难以接受所学知识。而在信息化技术下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将口头教授难度较大、难以表达清晰的内容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掌握教学重点。
(2)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信息化技术下的网络辅助教学能够在中职食品生物专业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可以拓展教学实践。在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校园网站教学平台上融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在课后随时随地开展复习与预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其次,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可以让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教师可以在课后利用网络辅助教学,与学生充分沟通,让学生将课堂学习中没有理解掌握的问题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辅助教学,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以便及时调整优化下一次的教学内容。最后,利用网络辅助教学以优化教学方式。例如,在进行“食品生物技术”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与技术性都较强,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让学生自主探究,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课前、课后来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认识各种问题,站在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品质与创新性能力。
3.结束语
在中职食品生物专业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教学信息化成为中职食品生物专业教学的重点发展方向。在食品生物专业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呈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欲望,有针对性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毋庸置疑,信息化技术推动了中职食品生物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充分展现了现代教学的理念与方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信息化技术教学方法在中职食品生物专业的运用将会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Applied undergraduate food major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Experience
ZHANG Wen-li1,2 ZHANG Jian-ping1,2* CHEN Shang-long1,2 WU Yong-hua1,2 YU Nan-nan1,2
(1. 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uzhou 221018, Jiangsu Province, China;2. Key Laboratory of Food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Safety,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018, 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experience of the subject basic course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in the subject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food specialt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many problems in the new students' weakness in the course, content of courses and limited courses hours.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Food specialty;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Subject Basis Courses; Teaching
“?o机及分析化学”是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课程整合为一的课程[1-3],这门课程不仅是化学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近化学专业如食品、环境、生物、医药、材料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4]。因此,学好这门课程至关重要。对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5-9]来说,这门课程的教学要做到重视基础内容,敢于摒弃、整合旧内容,及时补充新理论知识,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应用到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实际生活中。随着近年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无机及分析化学”的课程[10-12]教学现状如下。首先,该课程的课时数相比以往有所减少,目前我校食品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有64学时(不包括实验)。课时数减少的同时食品专业所需的相关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并没有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教学难度。其次,我校食品专业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除了高中时期专门参加过化学竞赛的同学基础稍好,其他同学的化学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这对于教师讲课的内容和教学设计有一定的挑战。再者,该课程是食品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开设在大学的第一学期,该课程与“生物化学”、“食品化学”等课程联系比较紧密,该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后续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最后,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好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有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因此,教好和学好无机及分析化学对食品专业新生的学习兴趣、知识积累和科研素质培养非常重要。
本课程的教学要完成教学任务,更要为食品专业的学生打下扎实的化学基础。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来说,该课程总体教学的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这就要求我们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专业的要求,提出教学目标,以此来安排合理的教学。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过程,从几个方面谈谈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教学的体会[13-18]。
1 教学目标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食品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学科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提问、课后练习和实验课为辅。该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学科基础课,现总学时 64学时,每周 4 学时。课程教学开始前,需要了解学生的相关化学知识学习状况: 该门课程所教授的知识点,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过,但不够系统和深入,除非参加过竞赛的同学。所以说,学生整体化学知识薄弱。鉴于现状,整个课程中无机化学部分比例稍大,占36个学时,分析化学占28个学时。具体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课程能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处理一般无机与分析化学问题的初步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其次,该课程要求学生对课程中知识的重难点明确掌握,课后作业题独立完成。再者,涉及该课程的具体内容有:让学生重点掌握平衡的原理、溶液中的各种化学平衡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让学生建立准确的“量”的概念和掌握各种化学分析方法;让学生掌握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原子和分子结构、分散体系和溶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分析化学中的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和吸光光度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的教学目标,我们是以 “加强理论基础知识,重视实验操作,联系实际问题,反应科学前沿” 作为该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食品专业本科生所学习的 “无机及分析化学” 课程中涉及到的大多数知识点,在后续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中又会在更深的层次上重复。那么如何选择该课程的教学内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这也是一个难题。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知识结构的整体性教学,突出知识体系的主干,不讲或少讲与食品专业后续学习无关的部分,重点讲授基本的、容易混淆的和难以理解的概念。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清晰和系统。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意理论与实验和实际的结合。该课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无机化学侧重于元素化学的学习,二是,分析化学侧重于分析科学思维模式的培养。两者都需要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验现象和实际生产。通过增加“应用实例”,比如:测定三聚氰胺中蛋白质的含量或麦芽糊精中总糖含量的测定,来提高学生们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热情。再次,在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反应科学前沿,具有先进性。满足一些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3 教学方法
在课程开课之前,通过对食品专业学生的新生调查可知,不同地区中学化学课开课情况以及掌握情况各不相同,有些新生甚至没有接触到化学实验。鉴于上述情况,我们需要从教学方法上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充分了解“无机及分析化学”这门课程的地位和用途。该课程是化学两大基础学科分支的结合。通过学习无机化学,我们可以不断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还能创造新的物质世界。通过学习分析化学,将有助于我们对原料的筛选,对工艺流程的控制以及对食品质量的检测。该课程作为应用型本科食品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对后续“食品分析”“微生物学”“食品化学”等专业课的学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学习该课程在将 来从事食品的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等各领域、各部门工作时都颇有益处。
(2)加强基础知识学习,突破重难点。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和专业的需求,对教材的内容有所增?p。但是,基本知识、反应、公式和实验都是需要系统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知识与提高素质相结合。将教学中的重难点布置成思考题,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课堂上不能自导自演,要做到与学生互动。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交流讨论,及时的进行反馈点评。增加课堂提问和练习的力度。根据课堂学生反应情况布置课后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布置课后练习时要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够较好地掌握。
(3)认真的备课,做到有备而去。讲授时要做到主次分明,层次清晰。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讲课时要做到深入浅出,化繁为简,有快有慢,循序渐进。根据教学进度计划表,运用好教材,有条不紊的进行教学。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些知识没必要讲的太细太繁。
(4)理论课的学习一定要与实验课相结合。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增加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也能起到巩固理论知识的效果。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开放性实验和创新实验,结合实验也可以对理论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比如,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待测铁样中总铁的含量,来巩固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此外,通过实验也能够训练学生正确的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综合性实验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5)利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大学新生第一学期的课程相对不多,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学习和巩固该课程。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如概念类、原理类、反应类、方法类、浓度类和计算类等。辅导结束后,学生要继续做题进行巩固,达到真正理解和应用的过程。
应用型本科个性化教学是既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同时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体系和内容、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是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需要,既能满足企业职业性格要求,也能够通过个性化培养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因此个性化教学模式对应用型本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国际商务专业为例,探索“个性化+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应用型本科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附属于理论教学体系,缺乏独立性和系统性有效的实践教学,能培养学生与未来的工作岗位相匹配的职业技能。目前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国际商务专业,未从整个学科高度和职业能力规划的角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附属于理论教学体系,按理论课程的开设顺序,配套设置实践课程。对实践教学的改革,也仅在原有理论教学课程的基础上,对部分课程的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进行简单的再分配,增加实践课的课时量,压缩理论教学课时量。因此实践课程的设置上缺乏系统性和独立性。同时实践教学课程依然停留在理论课的验证阶段,不能把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与未来的岗位技能有效联系,难以培养学生形成职业及岗位所需的系统知识和技能。
2.忽略学生个体化差异,以及企业的职业性格要求。本院国际商务专业的前三年主要实行“理论+课程实验/实训”的教学方式,大四进行100学时左右的专业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按照专业统一开设,忽略了即将进入就业岗位的学生的职业性格和兴趣。同时由于教学设计顾及国际商务的所有流程,导致各流程的学时比较平均,对于符合自己职业兴趣的板块,学生不能专项、重点学习。通过企业的多年的经验验证,职业性格和兴趣与岗位需求一致的员工,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和稳定性。在和APL全球服务中心等企业合作过程中,企业根据不同岗位明确指定不同性格,比如APL全球服务中心的单证员岗位要求学生踏实、细心、追求稳定;外贸销售员岗位要求学生积极进取、热诚友善、随机应变。所以,针对不同岗位,结合职业性格设计实践内容非常重要。
3.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质量监管机制缺失。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各个要素组成的有机联系总体,包括实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监管机制和教学评价机制等。各部分紧密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一完整性决定其在实施过程中各部分缺一不可,且需环环相扣。目前本院的国际商务专业更注重理论教学的管理,?κ导?教学的质量监管机制和质量评价机制的认识不足,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科学、系统的量化,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
4.实践内容划分标准不科学,仿真性不足。现实中国际商务的某些活动,是综合了多门课程的实践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本院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按照课程划分的,实践教学的开设时间是按照学期数进行安排的,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主要以知识的连续性为依据,这都与国际商务的整体运行过程不一致,缺乏一定真实性。容易造成学生校园实践学习和实际工作内容和流程的脱节。
5.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硬件设施,实践项目开发和设计落后。部分学院的国际商务专业没有设置专门的实验实训室。对于国际贸易实务类的实验,跟其他专业的实验室共同使用;而对于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礼仪和商务策划类的课程,只能在教室进行,没有专门的实训场所,不能进行商务环境的仿真模拟。同时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经费很大一部分支出是购买电脑,实验设备和器材等硬件设施,很少投入在实践教学的项目及内容的开发和设计上,因此教师缺乏实践项目改革的动力。很多高校的学生仅限于在机房进行实验课程的练习,或者在教室进行简短、粗糙的实训模拟,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沿用老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佳。
6.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学融合度不高。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的实习合作基地主要是阿里巴巴、外商投资促进中心以及APL公司等。但合作重心在于人才培养的结果即就业环节,而实践教学设计和开展等方面,合作较少。比如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方向主要是跨境电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阿里巴巴有两个项目意向,一是购买阿里账号进行销售实操,但每年有一定的账号使用费,二是希望培养云客服,这个专业方向和已有的实践教学内容相差较大,因此项目启动还需时日和谈判。总体看来,应用型本科国际商务专业的实习基地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还需深入推进。
二、“个性化+模块化”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流程
国际商务专业课程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结合该学院情况,应用型本科的国际商务专业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具体方法与流程如下:
三、“个性化+模块化”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应用型本科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是基于企业和社会对国际商务人才实践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共同决定。结合商务和外贸类企业的岗位职业性格和岗位职业技能要求,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为:系统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符合企业职业技能和职业性格要求的,具有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国际商务人才。
(二)构建“模块化+个性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1.重视职业性格培养,构建个性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职业性格是指人们在长期特定的职业生活中所形成的与职业相联系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同的职业和岗位有着不同的性格要求。根据学生的职业倾向来培养、发展相应的职业性格,既适合个体差异,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用人的准确性和使用率。因此,在构建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时,首先通过对外贸类和跨国类企业的不同岗位进行调研,分析出不同岗位的职业性格,然后设计出不同职业性格适合的实践教学内容板块。
2. 结合职业技能要求,设立 “模块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打破以课程为划分标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根据应用型本科的目标,调研并总结出市场和企业的职业技能要求,建立以基本技能、职业技能和岗位技能的综合模块作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核心。其中,基本技能包括综合职业素养、英语技能、商务技能这 3 个模块;职业技能模块是在基本技能模块的基础上发展的综合技能,包括国际商务综合实训、模拟公司创业实训等;岗位技能模块是把职业技能应用于真实的岗位实践从而发展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顶岗实习和产学研结合。
(三)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反馈多种渠道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反馈多种渠道,广泛搜集实践教学反馈信息。在原有的校内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增建校外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在校内,由学校教务处和督导组建立的校内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在校外,联合校企合作企业、产学研合作单位和校外实训基地的专家和业界人士,结合企业岗位要求,组建适合企业管理的校外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此外,还打造三条渠道搜集实践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从校外的业界专家、从教务处和督导组、从学生网上评教三条渠道,得到实践教学的反馈信息。
2.明确实践教学考核指标 ,完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
针对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式较单一的情况,对实践教学中学生的质量管理,可建立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实践环节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对于实训过程的监控管理,可设置登录次数、提交记录次数、操作时间等过程考核指标;对于实训结果的监控管理,可设置完成度、正确率、过关率等结果考核指标,并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 最后结合实践参与情况和完成效果两个方面综合评价实训效果。
3.制定实践教学操作规范,加强实训教学管理
对实践教学中教师的质量管理,首先制定和完善各项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其次,组织全体老师进行实训软件的培训,和实训规章制度的学习,考核过关才能上岗教学。最后,通过督导听课、技术检查等方式,加强对实训教师教学情况的管理。
(四)构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 ,改善实习实训条件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硬件和软件建设,加大实验室相关管理成本投入,设立专项经费,加大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课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加强与现有实习基地的交流和合作。
教书育人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是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操作者,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为了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能符合时代的要求,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特制订个人学习计划。
首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校本培训等,提高文化层次,注重在培训中锤炼自己。
其次,阅读教育教学类书籍,加强业务学习。我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寻求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好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论文摘要】骨干教师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代表,名师是城市的名片,重视骨干教师团队建平设,必须加强其专业发展能力的引领.而为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运用名师工作室是培养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很好的模式。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名师自身发展,更有利于引领骨干教师的发展。可以通过名师工作室为骨干教师搭建建学习的平台、研究平台和展示交流发展平台。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优质的教育资源,拥有一支优秀骨干教师团队是基本前提,而骨干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专业引领,需要为骨干教师成为特级教师,成为名师搭建平台。
湖北省武汉市长期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开展名师工作室,通过授徒的方式,集中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人室学习,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笔者近期参加武汉市关于名师建设的项目研究,为了解和把握武汉市目前中小学骨干教师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骨干教师培养,我们课题组对其中推荐参加名师工作室人室弟子—中学骨干教师做了一份调查,对他们目前发展水平,发展需求做了一个了解,为制定下一步培养工作方案和实施效果考评提供了基础。
一、骨千教师发展现状值得关注
1.骨干教师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期。在对62名骨干教师所做的调查中,男教师46人,女教师16人。他们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 - 49岁之间,占被调查对象的98%0(如表这是一批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团队。
在对职称状况的调查研究中,62名受调教师高级职称占到了79%0(如表2)
从对目前所取得的荣誉称号中调查所得,市级学科带头人和市级优秀青年教师占到了62%0(如表6所示)上述三项调查说明这是一支处在成熟期的教师,发展的潜力很大,但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正处在专业发展关键时期。
2.关注各学科骨干教师协调发展。从所调研的对象看,语文学科占到31%,是第一大学科,集中了很大一部分优质资源,骨干教师相对集中,而在美术、政治、体育、历史学科只有3%-5%0(如表3)
在中学骨干教师颁调查中了解到,主要集中在高中阶段,占到68%,初中骨干教师培养是一个值得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如表4)
上述表明在骨干教师培养问题上,各学科各学段骨干教师发展不均衡值得重视,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3.关注农村骨干教师的培养。从表5可以看到,在所人室的弟子中,从农村选派进人名师工作室学习研究的已占到60%,这对推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骨干教师的成长大有好处,但进一步具体分析还是存在这些对象主要集中在农村的城区和重点学校,对偏远农村教师还有待进一步关注的问题。这也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4.关注骨干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在调查2008年以来参加过的各类研修学习情况时,结果表明:被调查的62人中多数人参加过市级半月以上的高级研修班,一部分人参加过大型学术交流或考察的,但还有一部分人什么也没参加过。制订分类具有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就显得很重要了。
在调查2008年以来骨干教师展示教学及研究成果情况时,有}8%只在区内交流,少数在省、市里交流。骨干教师要走出学校、走出武汉、走出湖北,成为名师还有一段路程。在调查2008年以来参加课题研究情况时,只有少数人主持了省级课题,多数人参加省级或主持和参加市、区级课题,也有相当部分人还没参加任何课题研究。在调查2008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教学科研成果时,有27人没有发表成果,也就是在教育教学研究过程中能物化为成果的能力还显得不足。
现状调查研究表明,我们骨干教师发展后劲不足,成员之间的差距较大。因此,研究骨干教师发展现状,探讨骨干教师发展规律,为骨干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学术能力的提升制订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组建名师工作室,有效引领骨千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调查对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学习看法时,十分渴望和感到荣幸的超过100%。虽然有人是从服从组织安排角度上来考量,他们没有去考量事实上的大,但希望参加学习则是共同的愿望。通过调查,不少骨干教师认为,骨干教师团队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引领。
在目前工学矛盾依然突出的情况下,依托名师工作室无疑是解决骨干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之一。名师工作室可以使其成为优秀教师培养的发源地、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未来名师的孵化地。向名师学习,这种直接的学习是大家梦寐以求的;有展示交流的平台这是名师工作室独特优势;能向同行学习,也是他们的渴望之一。总之,对参加名师工作室学习是深得骨干教师欢迎的。
1.通过名师工作室为骨干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名师工作室通过确定本工作室研究发展方向,拟定名师工作室的工作目标、工作方案;制订每学年各个成员学习计划,通过制订本工作室日常管理制度、明确名师工作室活动时间表,使人室弟子明确工作任务、内容和时间安排以及活动形式和地点。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学习,不仅能面对面向名师学习,还可以在名师指导下向理论学习,在名师工作室内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将读书和研究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骨干教师的理论素养;在名师工作室内向同行学习,通过学习内化成果,丰富理论,提高专业修养。
围绕学校“以人为本,育人为先,让教师成才,让学生成功”的办学思想,以我校教务处和小学教务处工作计划为指导,本着“务实、求新、进取”的原则,走“校本强校,科研兴校”之路。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我组教研工作目标的重点放在“务实求新、特色教研”上,力求通过将教学汇报课与课题结题课想结合、、同课异构、专题研究、组内培训及个人学习等多种教研活动渗透新课程理念,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成绩,使本组教师真正成为一支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过硬的数学教师队伍,在全组形成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教育之风,使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
三、具体工作:
(一)抓好常规工作
1、管理制度
(1)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拟任集体备课组长:一年级徐静,二年级范丽萍,三年级胥龙梅,四年级于静波,五年级姚海平,六年级杨静,主要负责召集年级组成员备课,组织分工,资料管理工作。
(2)严格考勤制度,坚持“三定”原则,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以确保每次活动保质保量的完成。有事必须提前请假,对于不请假人员档案中记为“无故缺席”,对于迟到、早退人员将如实记录,纳入考核。
2、教学工作
(1)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要求写出计划和总结,作好活动记录。每单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内容要求多样化,能真正为教学服务,可以单元模块备课、同课异构交流、备教学中的疑难问题等,本学期对精品教案不做具体要求,体现在个人教案的三备上:一备、弹性化主题单元合作式备课;二备、每个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不同学情,撰写规范有效的个性化教案;三备、课后对执教过程作出反思评价与修正。一份勾勾划划、增增删删的教案才是最完美的教案。
(2)全面贯彻学校“五认真”精神,要求组员“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用心上好每一堂课,悉心辅导每一个学生,细心批改每一次作业,专心搞好每一次教研。要求每位教师在业务上做好“六勤”,即:勤学课、勤听课、勤研课、勤评课、勤跟课、勤反思。
(3)辅助教务处检查组员教案、作业、单元检测、上传教学反思情况等。带领组员提早备战,做好“说计划”、汇报课、结题课、月考准备工作及六月份应用题测试和六年级数学复习方法经验交流活动的准备工作。鼓励新老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
(4)加强业务学习力度。开学初,每位组员要拟订业务学习计划和校本研修计划。本学期组内继续学习“洋思经验”和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策略,鼓励组员轮流进行业务讲座,要求每位教师认真作好笔记,,写出心得,并化为己有,努力实践。在学期末,完成10次以上业务学习。
(5)鼓励组员随堂听课,学期末不少于15节。
(6)要求组员每月撰写两篇教学反思,及时将电子文档上传教务处教科室(02号机);学期末,在课题研究方面每人上交一份课例报告、两篇与所研究课题相关的教学反思打印稿。
(7)要求外出人员作好组内“二次培训”。
(8)“校园通讯” 上报工作每个人都是负责人,对于组内的教研动态,要积极撰写文章并上报,争取在区刊上发表,学校将给予相应的奖励。
(三)搞好专题研究工作
本学期要求老师们围绕本组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的研究》,承担十一五课题人员除外,按照“两个阶段五个环节”进行后期研究。(即:初研阶段:基于课例,提出问题—针对问题,学习研讨—集体备课,初试设计(初教)—集体研讨,教学反思—完善设计,行为改进。深研阶段:再上课—再观课—再研讨—再反思—改进。)每位老师都要认真钻研,不断学习和总结教学经验,完成个人课题结题报告。
(四)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
请本组的老教师悉心指导青年教师钻研业务和常规教学,鼓励她们承担省、市级教科研课题,主动承担科研课、实践课任务,并给予全方位的帮助,通过压担子、给任务不断地鼓励他们的迅速成长。
(五)形成特色教研
1、将教研和科研相结合、将常规教研中的听、评课、集体备课和业务学习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将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教研组的成长相结合。
2、选一个年级组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3、继续完善“小学数学教学资料库”建设。
总之,本学期我们要仅仅围绕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展开工作,争创一支高素质的数学教师队伍,争取本学期继续被评为优秀教研组。
附: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日程 (结合实际,实施动态管理)
实施“单周集体备课、双周教研活动”制
三月份
第二周 总结上学期校本教研工作情况,探讨和制定本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说计划”活动。主持人—郭冬霞
第三周 各年级进行集体备课,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制定集体备课计划。
负责人——各年级备课组长
第四周 业务培训(1、洋思录象课观摩及研讨)主持人——郭冬霞
第五周 各年级集体备课。(以汇报课为主)负责人——各年级备课负责人
四月份
第六周 业务培训:
2、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何自学)主讲人——宋秋艳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讲人——朱凤莲
第七周 各年级集体备课。(以汇报课为主)负责人——各年级备课组长
第八周 业务培训:
4、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主讲人——于静波
第九周 各年级集体备课。(以汇报课为主)负责人——各年级备课组长
第十周 专题研究课。(说评课)主讲人—杨静
五月份
第十一周 各年级集体备课。(以汇报课为主)负责人——各年级备课组长
第十二周 同课异构讲课、说课、评课。主讲人—徐静、侯凤荣
第十三周 各年级集体备课,探讨教学中疑难问题或进行教学设计等;
负责人——各年级备课组长
第十四周 汇报课、结题课总评课。
六月份
第十五周 各年级集体备课,探讨复习课的内容。
负责人——各年级备课组长
第十六周 教研工作总结交流会
1、上交集体备课资料、课题研究资料
2、教研工作总结交流。 主持人——郭冬霞
数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计划【2】 “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新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有效策略,已经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春风,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融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制度框架,营造了一个学习型的文化氛围,为教师构建了一个专业发展的自我反思平台。它表明:这是一个新型的结合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绝不是一种概念上的翻新,而是理念上的一次重建。因而,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本学期我将认真践行校本教研工作,融入学校教育创新,借助同伴互助提升教育理念,感悟教育真谛。我个人的校本研修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校本教研,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努力提高我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研修目标
1、规范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备课活动,使自己由学习型向研究型转变,进而使自己成为新课程实施者,逐步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及水平。、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和研究适合学生特点、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积极开展新教材的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迅速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
3、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三、研修要求:
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师生的共同发展上,使教育从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向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个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发展为本,以自主学习为本)的转变,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使自己及同伴们转变成素质优良、能适应社会需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好。
四、具体措施:
1、注重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做好每一次听课后记录。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公开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2、坚持写好教育教学随笔。认真的读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并及时反思。
3、认真参加参与各校教研活动与“小组学习研讨”活动,将培训学习所得,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寻找出一条适合本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4、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当前,不少高校会计学专业的班级多,合班上课、大班实习时常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确保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及时监督和正确评价专业教师所上的每一门课和所带的每一项实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会计学专业具有专业理论课程涉及面宽、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复杂、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的特点,为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因而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一、当前会计学专业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了多年的教学质量评价活动之后,我们发现评价活动在提高会计学专业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已经变得不很明显。为此,我们从“教学评价的作用”、“教学评价的问题”、“教学评价的改进”三个方面,对会计学专业部分高年级学生和全部专业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从问卷“教学评价的问题”这项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了不少问题,其中,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评价指标难以真实反映不同课程的教学质量
高校对所有专业及其所有课程均采用相同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不能体现各个专业和各门课程的特点,导致评价结果不够真实,有失公平。会计学专业不同课程的理论性、难易性差别较大,不仅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的要求不同,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的要求也不相同。而按照相同的评价指标去进行教学评价,经常会出现理论性强、不易理解掌握的高层次专业课程的评价结果比一般课程的评价结果要差一些,使承担这些课程的教师所付出的心血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同时,也经常出现勇挑教学重担的教师的评价结果,不如多年只承担相同教学工作的教师。许多教师认为,按现有的评价指标进行评教打分,不能全面反映出教师们的工作努力程度及其教学质量的高低,还会影响到他们接受新教学任务的积极性。
(二)注重某个教学阶段的评价,忽视整个教学过程的全面评价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是以学生评教为主,再结合各级领导干部评教、督导专家评教和教研室同行评教几个方面综合开展的。这几个方面的评教一般都在教学中期前后进行,而没有对教学工作全过程进行全面的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使评教结果仅能反映教学过程的某个阶段的情况,而不能反映出整个教学工作的实际质量水平。教师们在评教重点阶段都有所防备,此时开展评教打分的结果不是真实、客观的。评教重点阶段之后,有些教师的工作热情开始下降,教学效果不如人意,常出现领导干部、督导专家、教研室同行的评教结论与学生的评价结果出现较大差异的情形。在学生评教方面,虽然他们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在评教活动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均被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评教,而不是在教学活动全部结束后进行,使得教师后期的教学工作不在学生的评教范围之内。虽然有些教师的评教结果较为突出,但实际教学工作却是虎头蛇尾的,例如,不组织期末复习、答疑,甚至不严格组织期末考试等等。教学评价应该是对整个教学工作的全面质量评价,不能忽视期末阶段,而教师们在期末阶段的勤奋工作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更大。
(三)注重理论教学的评价,忽视实践教学的评价
不少高校购置了专用的教学评价管理软件系统,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评价管理制度,使得评教工作逐步规范化,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会计学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评价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值得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由于有些专业实践类课程,没有列入或不能列入评教范围,例如,社会实践、专业认知实习、毕业实习等等。这些实践类课程有的是由二级学院或专业教研室统一组织,有的是由多名教师共同担任的,教学评价管理软件系统还暂时难以进行这类课程的评教工作。这就导致了不少高校迟迟没有开展或只开展部分实践类课程的质量评价,有不少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严格监控,实践教学达不到质量要求,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并且造成了实践类课程所占学时的浪费,已引起了师生们的关注。
(四)注重课程教学的评价,忽视对影响教学质量重要因素的评价
影响会计学专业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只注重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并不能完全揭示影响会计学专业教学质量的原因所在,也不能清楚反映出任课教师的责任在哪里。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有:教学设施的配备、教师的业务学习、教研活动的开展、与外校教学交流等等因素。只有加强对教学质量各影响因素的评价,才能更好地找出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所在,才能对评价结果作出一个客观、公正的判断,才能有利于制定和采取科学的措施,确保会计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从理论上讲,教学质量的评价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而且还是对会计学专业办学质量的评价。但是,在实际上,学生们在评教时,只依据自己的认识,直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打分,而一般不会去调查了解影响教学质量的其他因素及其产生的影响。学校各级领导和督导专家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时,也把重点放在考评教师的工作努力程度和工作业绩上,一般不评价影响教学质量的其他因素的问题,也不对督促这些问题的解决负责。
二、解决当前会计学专业教学评价问题的对策
上述种种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学评价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使之导向、鉴定、改进、激励、管理的功能难以得到正常地发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参考了问卷“教学评价的改进”部分中的改进建议,并与部分师生和从事教学管理的领导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与沟通。在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之后,我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改进当前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一)加强全面质量控制,合理设置评价指标
会计学专业课程可分为专业课、实验课,而专业课又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不论是什么课程,当前教学质量评价主要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的。为了加强全面质量控制,在教学态度方面,应设置反映承担教学任务的积极性、开展备课工作的及时性的指标,可由教学分管领导和教研室主任进行评价打分;在教学方法方面,应设置反映案例教学、课内实验教学的指标,除学生可以评价打分外,也只有教研室主任和掌握情况的有关领导、教学督导进行评价打分;在教学内容方面,应设置反映理论前沿性、难易度,或实验复杂性、难易度的指标,主要由教学分管领导和教研室主任进行评价打分;在教学效果方面,应设置反映课程考核情况的指标,例如考试是否实行教考分离、班级平均分和及格率,并规定评分标准,主要由教研室主任、教学督导进行评价打分。这样,不仅细化了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同时还明确了教学质量评价的责任制度。同时,还应按专业特点科学地设置教学质量的控制点,并用相应的指标加以考核,才能真实反映出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才能真正反映出专业教师的德、能、勤、绩。这样的评价结果与学校的激励制度结合使用,才能更好地调动起专业教师努力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大专业教学设施的投入,重视对实践教学的评价
为了应对教学评价,有些专业教师借用免费软件或外校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质量。但是,学校在会计学专业教学设施上投入的不足,不是通过教学质量评价或者忽视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就能完全解决的。学校各级领导、督导专家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时也发现了这一问题。这一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应向谁汇报应由谁来负责?还是学校经费不足暂不解决?他们也较为困惑。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会计学专业教学设施的投入,在专业实验软件购置、专业实验室建设,甚至网络资源购建方面,每年都安排较充足的预算资金,在需要时可以立即投入。但是,也存在不少高校对专业教师提出的购建要求,常常不能及时满足,甚至一拖了之。长期以往,教师们就不会再提这方面的要求了。也许现有的各项评价指标都显示在良好以上,而实际上可能有些应开设的课程、实验就没有列入学生的培养计划,或者被其他课程、实验所代替,已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下降。学校各级领导和督导专家也应对专业教学设施的保障情况进行评估,进而进一步加大对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对实践教学评价中发现的严重问题,应及时汇报给学校主要领导,以便其制定决策,加强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管理。(三)重视对教师业务学习的评价,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一个专业的教学质量,各个高校都很重视专业教师的业务学习。但在当前人才流动性大的形势下,各个高校在教师业务学习方面都不能轻易地投入经费,而只好拉开不同岗位的工资差异,由教师个人去努力争取。如何让一个硕士师资成为博士师资、博士后师资,不少高校并不照顾而是事后给予一次性奖励,其中发生的费用常常不能及时报销,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就须经历这样一个艰辛的过程。而日常的外出学习或参加研讨活动,也不是每位教师每年都有这样的机会,一是学校有教学任务需要按时开展,二是学校规定的出外补贴标准常常不够开支。尽管如此,督促教师们开展日常的业务学习还是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例如,学校二级学院或教研室制定学习计划并组织开展,专业教师自行申报学习任务自行开展。不管是哪种学习方式,业务学习必须落到实处,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够长久保持。会计学专业知识更新很快,从教学内容是否更新、教案讲稿是否更新、实验软件是否更新,甚至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是否更新,都能反映出专业教师的业务学习实际状况。因此,应从这些方面入手,加强对专业教师业务学习情况的评估,以督促专业教师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四)重视对教研活动的评价,促进教学经验与方法的交流
教研室是基层的教学管理单位,在教学工作的安排与组织、教学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教学工作的总结与提高等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教研室开展的集体备课活动、同行听课活动、试题库建设活动、流水阅卷活动、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修订活动等等,都与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密切相关。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每位教师的参与情况,都对专业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繁重,每日都在忙于这些工作,特别需要教研室这个平台来开展专业教学方面的学习与交流。若缺少了教研室的教研活动,各位教师的工作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教学质量常常参差不齐。专业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各方面,均能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而专业知识不足、教学经验缺乏的青年教师,教学工作多半开展得不尽如人意。教研活动可以为新、老教师间的传、帮、带提供良好的机会与平台,使新的专业知识得到交流、好的教学经验得到推广,教学工作的协同性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五)重视对校际交流的评价,提升专业的办学水平
与其他院校交流,能发现学校自身专业教学上的不足,并能及时地学习其他院校好的教学管理措施与方法。仅仅从教学评价指标的设置、教学评价制度的建立入手,由各级领导、督导专家、教研室同行、学生等方面按照评价指标的字面含义直接予以评价打分,即使有高的指标分值也未必有真正高的教学质量。只有与其他院校的专业教学相比较,才能真正清楚本校专业教学质量的优劣,才能真正了解什么是好的教学管理制度与方法,真正了解教学设施投入的作用,了解到教师业务学习与教研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当前,校际交流与合作常常在校级层面上进行,而专业教学与教研室层面上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则比较少,没有形成惯例。教研室一般没有专门经费支持这方面活动的开展,或者是为了节约有限的经费,较少开展这方面的活动,日常工作计划也较少作具体的安排。长期以往,教研活动常常是闭门造车,专业教学质量得不到明显的改善,专业办学水平得不到实质上的提高。因此,还应加强对专业层面上的校际交流与合作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其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在历城区、港沟教办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教导处全面贯彻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计划,全面落实学校工作意见,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师生、学校的共同发展。
一、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1、继续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结合学校"读好书,写好字"活动的开展,大力加强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并将活动落到实处。学期初,学校为每一位教师购买了阅读的书籍,老师们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学期中,教师们撰写读书反思论文参加学校的读书论坛活动;学期末,教师撰写读书总结。学校鼓励教师建立教学博客,将学习与写作相结合,将学习与反思相结合,将学习的收获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来。
2、教研活动中开展学科微课题研究。在微课题研究中,各教研组的教师们加强理论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反思开展研究。
3、开展新一轮小学教师基本功提升工程。
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历城区教研室的培训活动,并组织参加培训的教师及时在校内对全体教师开展反馈性培训。每位教师根据学校教师基本功的实施方案和办法,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开展即兴演讲、课堂教学、课件制作、作业与试卷设计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活动。
二、加强教学工作的常规化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落实《历城区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落实三级课程管理。规划学校课程体系,积极开发学校特色课程,并将学校校本特色课程开发与综合实践、美术、体育、地方课程等课程相结合,积极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师本化研究。
2、各教研组认真学习历城区教研室下发的各科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方案。通过学习加强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学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教学常规的落实。教导处加强常规教学工作的检查,每次检查有记录,并且每次检查后及时反馈。
3、借鉴市区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各学科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基本规范,开展高效课堂研究。通过"教科研活动月",开展了课堂教学研究。
4、教研组每学期初制定教研计划,每月有教研总结。每次教研活动在尝试"确定主题——制定目标——设计方案——实施研究——总结提升"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下,将教研活动落到实处,开展教研活动的课程化研究。
5、完善学生评价方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各位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开展无分数评价。9月份,学校组织了"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学科质量诊断与评价及课业负担"测试活动。10月份,学校迎接了历城区教育局的检测工作。
三、积极承办各项活动,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按照学习计划,我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对自己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进行了以下总结:
一、理论、业务学习方面
通过学习“三治三提”重要精神,我对其内涵和基本要求有了进一步认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这是一次新时期下的机期。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也是一样,作风决定作为。“治庸、治懒、治散,提质、提速、提效”看似简单的十二个字,其深刻内涵需要我们不断地结合实际进行挖掘和运用。我觉得这对我们教师,教育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需要谨记在心,也就说我们要时刻以我们的服务对象为本,以我们的教育对象为本,以我们的工作性质为本。
对于学习深度而言,我觉得由于主、客观原因,自己对“三治三提”重要精神学习深度还不够,对其深刻内涵和要求理解得还不够透彻,这跟自身学习的时间太少和学习态度有一定的关系,需自己进行适当的“补课”。此外,我对其他政策、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和自觉性也还不够,有时只注重本身业务有关的内容,对很多新事物、新知识学习掌握得不够好,需进一步改进。
二、政治思想方面
由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掌握一些基本观点,而缺乏系统深入的学习,因而对“三治三提”重要精神实质理解得不深不透,反映在思想观念上,就是对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些新的现象和矛盾,不能自如地运用理论的基本方法去分析、判断和解决这些矛盾,思想不够解放,观念不够创新。反思自身的工作,发现自己较多的是机械地完成了那些传统工作,工作方法、形式的创新意识还很不足。有时候还存在着畏难情绪,感觉很多条件都不成熟,导致怯于创新;有时候觉得作为新手完成该完成的工作即可,导致惰于创新。
深刻地反思之后,认为而作为一位一线教师,一定要带头改变这些思想观念,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着眼于新思路、新视野、新举措来推动新情况、新问题的新解决、新发展,努力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意识和危机意识,积极开动脑筋、着力研究适应教育工作新发展形势的新方法和新举措。
四、自身形象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