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西域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认识问题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英语文学被长期拒之门外。究其原因还是英语文学语言晦涩与同现代生活中使用语言相差太大造成的,因此,外语教育界也存在着重科学轻人文、重实用轻素质的问题。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文学实际上是语言艺术的一个分类,是一种必要的理想的语言输入系统。文学语言是文学家们通过汲取大众化的语言经过筛选、加工与提炼完成的,因此并未脱离大众也没有发生所谓的异化。事实上,文学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丰富与多样的语言资源,是现实生活的语言学习场景与文化知识宝典,了解相关的文学作品不光是学习语言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语言学习的自然延伸,因此文学语言的输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输入方式。一方面,当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了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无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在如今的大学课堂上,教师如果还是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就不能充分地将学生不理解的内容传输给学生。填鸭式的授课模式必然无法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如果教师能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入英语文学的赏析就能够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沉淀。在当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即便是教师对文学作品进行了分析,也大多还是从遣词造句技巧的角度来阅读与理解文学作品,很多教师的英语课还仅仅是将教学停留在句子的翻译与句子的成分分析上,并没有对相关的文化背景,协作创新技巧与遣词造句方式进行分析,如此一来,造成了很多大学的英语课堂必然是枯燥乏味的。另一方面,学校要关注英语教学的师资培养问题。教师在英语文学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下的高等院校中,绝大多数的中青年教师都拥有硕士以上的学位,但让这些教师得心应手的教授英语文学还是具有一定困难的。因为英语文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仅仅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考试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此外,在绝大多数院校中,中青年教师也很少有参加国外学术交流的机会,这样一来也就大大的制约了中青年教师的发展。要想让中青年教师教好英语课,就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素质,学校一方面应该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另一方也要尽可能大的加大投入,为教师创造进修学习的机会。
二、英语文学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赏析英语文学文化赏析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能在轻松的学习中获得好成绩。因此,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教育者一定要打破传统英语教学记单词学语法的方法,尽最大可能的不要让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文学是人类文化的高级体现,其语言工具能够形象的反映生活,抒感与表达思想。读者可以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元素与思维方式,这样学生内心深处的美感才能被有效的引发,并产生强烈的共鸣。具体到大学英语课堂上也是一样,学生会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其次,赏析英语文学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赏析英语文学作品,不光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常识,且文本中的词义、意象、情感、意境、主题、思想与社会意义也都能够在赏析的过程中实现重新建构。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英语文学文化赏析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运用英语文学技巧的机会,这样既能够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具体事实,也能够进一步理解作品中抽象的概念。学生的理解,包含对字面意思的理解也包含对英语文学文化赏析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英国文学,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领会作者的态度,意图与某段某句中的逻辑关系,最终根据所分析出的结论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判断。这样不光能够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与锻炼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最终也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践到所学到的语言知识。此外,赏析英语文学文化赏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是培养一个人人文素质的摇篮,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很多大学的英语教育还在过分强调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很多教师引导学生考取这样那样的证书,结果让学生疏于思考。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从乏味的说教中走出来。将人文教育有效的引入大学英语课堂。学生一定要阅读,赏析与评论一定量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才能掌握正确的语言使用方法,最终成章成为有情怀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与此同时,在学生不断阅读英语文学的过程中,还能感悟历史与感悟人生,在潜移默化中完善整体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教师如何将英语文学文化赏析融入到学英语教学中
习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来源于生活。由于地理、宗教、历史、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中英习语的来源和构成也有所不同。地理。英国四面环海,而且岛内河流密布,因此,航海业、捕鱼业非常发达。英国人的生活与海息息相关,因此很多习语以海洋、水、船、海运等为题材,例如:adropintheocean(沧海一粟),plainsailing(一帆风顺),betweenthedevilanddeepsea(进退两难),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Whileitisfineweathermendyoursail(未雨绸缪)。中国是个大陆国家,虽然有很长的海岸线,但古代中国人的活动范围还是以陆地为主,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许多习语与农业相关,如:瓜熟蒂落、拔苗助长、斩草除根、瑞雪兆丰年、五谷丰登、挥金如土、面如土色等。宗教。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英美国家,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当多的习语与基督教有关,很多习语就源于《圣经》,如: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asdevoutasAbraham,asgreedyasAhab,ascuriousasLot’swife.中西方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龙”在我国几千年历史中一直是吉祥富贵的标志,是备受推崇的民族图腾。在汉语中,“龙”是褒义的,很多词语中都有“龙”,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腾虎跃、生龙活虎等。而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嘴中能喷火。在中世纪的西方,dragon是罪恶的象征,恶魔撒旦就曾被称为thegreatdragon。民俗习惯。民族风俗习惯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饮食、娱乐、节日等。比如在饮食方面,中国人主食以米食和面食为主,而米食和面食又作法多样,最常见的有米饭、馒头、花卷、面条、饺子等。因此,汉语中就有了许多包含各种米食和面食的习语。
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米煮成熟饭。西方以面包为主食,含“bread”的习语有:butterbothsidesofone’sbread喻“在同一时间从两件事中获利”;breadandbutter喻“谋生之道、饭碗”;breadandwater喻“简单的饮食,粗茶淡饭”;quarrelone’sbreadandbutter喻“自砸饭碗”;butterup喻“巴结;讨好;过分恭维”,等等。可见面包在英民族中的地位。政治、经济和科技。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反映中国国情的时政词汇也成为习语,例如:“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科教兴国、“三农问题”、外向型经济。英语中一些经济活动词汇也泛化成了习语,以business为例:Businessisbusiness(公事公办);togetdowntobusiness(认真着手办事),darkbusiness(暧昧勾当;诡秘勾当),toknowone’sbusi-ness(胜任自己所干的一行),monkeybusiness(胡闹),businessbeforepleasure(正事要紧;先务正业而后作乐),togetdowntobusiness(言归正传)。文学经典。希腊神话和基督教《圣经》文化是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它们给欧美文学提供了丰厚肥沃的土壤,对欧美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谈到英语习语的文学渊源,不只是英美文学本身,而是整个欧美的文学。远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近到现代的英美文学作品,都为英语提供了很多习语。如:AnAppleofDiscord(争斗之源,不和之因,祸根);TheHeelofA-chilles亦作TheAchilles’Heel(唯一弱点,薄弱环节,要害);TheTrojanHorse(暗藏的危险,奸细)。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哲理名篇和文学名著也给汉语带来很多习语,普通百姓都常常把这些习语挂在嘴边,如“三顾茅庐”。民族心理和认知。民族心理和认知主要反映不同民族对待身边事物的认知取向,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民族心目中可能存在不同的意义。以动物为例。凤凰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传说中的鸟类,它在中国是富贵权势的象征,但在西方是再生之鸟,源自埃及“不死鸟”的传说,所以中文有习语“龙凤呈祥”,英语有“Riselikeaphoenixfromitsashes(从毁灭中再生)”。虽然在中国养狗当宠物的越来越多,但狗的形象在汉语中依然以负面居多,而狗在英语中的形象多是正面的,所以汉语有习语“狗仗人势”,英语有“Loveme,lovemydog”;我们说“力大如牛”,英语则说“asstrongasahorse”。当然,这种认知差异也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各种因素有关。
民族价值观。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是对不谦虚的人的一种讽刺;而在西方,“谦虚”被认为是“自信”的反义词,许多习语对谦虚都持否定态度,所以有这样的习语:Modestdogsmissmuchmeat(谦虚的狗没有肉吃),Wherethereisfearthereismodesty(谦虚源于胆怯),Anexcessofmodes-tyobstructsthetongue(谦虚过分束缚舌头)。中国传统价值观总体取向是重义轻利,对金钱的态度比较含蓄,所以我们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或“视金钱如粪土”的说法。西方对金钱的态度则比较直接,其典型的民族特征是功利主义,只要钱来得正当合法就行,如:Moneyisthekeythatopensalldoors(金钱是打开一切门户的钥匙);Moneytalks(钱能通神);Beautyispotent;butmoneyisomnipotent(美丽是有力量的,但金钱更有权威)。中国人更注重集体观念,提倡“众志成城”、“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对生活的态度是知足常乐、适可而止、随遇而安。西方人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下面的习语体现了西方人个人主义价值观:Thesqueakywheelgetsthegrease(吱嘎叫的轮子有油吃/善于表现者能得到机会),EverymanforhimselfandGodforusall(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
国俗语义。语言学家李奇(GeoffreyLeech)把语义划分为七个类型: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其中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属于联想意义范畴[2]。由于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相同或相似,人们所接触的自然界事物也相同或相似,但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这些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背后的意义(即联想意义,联想意义具有民族语义特征,所以也叫国俗语义)就大不一样。例如,“狗”在英汉语中的概念意义是相同的,但联想意义就有很大差异:“狗”在英语中主要是积极意义,而在汉语中更多的是消极意义。再如,中国的“围墙”与西方的“fence(篱笆)”,两者都有阻隔的作用,但中国的围墙比较高,外人无法透过围墙看到里面的东西,所以,围墙有神秘感,既能阻挡外人随意进出,又有势力范围之意;而英语的“fence”多起到划界或自我保护的作用。所以汉语有“铜墙铁壁”,“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的说法,英语有“Goodfencesmakegoodneighbors(好篱笆成就好邻居)”,“Nofenceagainstillfortune(无篱可御厄运来)”等习语。总之,国俗语义是研究习语文化的一个非常好的视角。
二、结语
地域文化与戏曲的创生和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山水阻隔,往来不便,古代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很大,自古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之说,这在方言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同一个县的方言往往有许多种,这种独特的文化环境使戏曲的创生和发展与地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
戏曲创生之时的宋金之世,我国处于南北分治状态,加之戏曲创生于民间,因此,建立在各地方言和乐曲基础之上的戏曲,一开始就是以不同的地域文化为土壤的。元代文人周德清在其《中原音韵》中指出,南戏之创生与南方方言关系密切。徐渭《南词叙录》在论及南戏及北杂剧之创生时也指出:“永嘉杂剧兴,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农、市女顺口可歌而已,谚所谓‘随心令’者,即其技欤?……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
戏曲的发展也得力于地域文化。明代海盐、余姚、昆山、弋阳“四大声腔”――特别是昆腔传奇造成了继元杂剧之后的第二次辉煌,而昆腔传奇的发生发展与南方――特别是江浙的山川风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地方化”一直是戏曲发展的重要指向,戏曲的“全国化”通常以“地方化”为基础和途径的,没有“地方化”也就不会有“全国化”。目前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的许多地方戏也正是这样形成的。如昆腔原为南戏流播到昆山与当地的语言、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后来成为辐射到全国的“国剧”、“官腔”,形成了包容丰富的“昆腔腔系”,孔尚任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太行西北尽边声,亦有昆山乐部名”,可见其流播广远。昆山腔的“全国化”又是以“地方化”为基础的。例如,至今尚存的南昆、北昆、永昆和湘昆都是昆山腔流经这些地区,吸收当地地域文化而形成的昆腔支派。这些支派吸取了当地地域文化的养分,丰富了自己的表现手段,因而“声各小变,腔调略同”(王骥德《曲律》),以其同中有异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不同地域的广大观众。
地域文化的主导成分其实就是民间文化。正是这种地域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化养育了古老的戏曲。戏曲与地域文化――亦即民间文化的密切关系在世界戏剧史上是并不多见的。古希腊戏剧诞生在雅典城邦,雅典城邦范围很小,几乎不存在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古希腊戏剧是由当时的雅典政府和部分权贵、富人所主导的,主要服务于上流社会,因此,古希腊戏剧多描写国王和天神,对地域文化少有依赖,她从诞生到消亡根本就不存在地域特色和地方剧种问题。作为西方戏剧的源头,古希腊戏剧的“一体化”特色对后世的欧美戏剧有着深远影响。
古代印度幅员辽阔,有种族博物馆和语言博物馆之称,种族众多和语言复杂是古代印度社会的一大突出特点。印度现有一百多个民族和565个列表部落,有179种语言和544种方言。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很大是古代印度的一大特点,地域文化对印度文化――尤其是俗文化建构的影响当远远大于我国。然而,由于梵剧是属于古印度最高种姓婆罗门的艺术,主要服务于宫廷,其作者大多是宫廷文学侍从或皇室成员,主要采用婆罗门所使用的“雅语”――梵语,只有卑贱者和女性角色才使用“俗语”(亦即方言,主要由女性演唱的插曲――“达鲁瓦”也使用俗语)。梵语是贵族语言,普通民众不但不使用,而且是听不懂的。因此,梵剧与地域文化有关系,但远不像戏曲与地域文化那样密切。公元9世纪以后,印度的俗语戏剧兴起,梵剧就迅速衰落了。
古代戏曲以地域文化为土壤的生长条件和环境决定了她多样化的形态和风格。
地域文化与戏曲的形态和风格
地方剧种众多是戏曲的一大特色,祖国不同的山川风物养育了不同的地方戏,不同的地方戏满足不同地域观众的审美期待,正是这些有同有异的审美情趣铸成了戏曲大家族“和而不同”――一体化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品格。
祖国大家庭的众多地方戏都是华夏文化之树上的果实,因此,尽管成员众多,长幼有别,雅俗有差,但都具有“一体化”特征。古老的南戏和近百年才问世的地方戏、高原上的藏戏和海岛台湾的歌仔戏,都具有“以歌舞演故事”的基本特点。但戏曲对于世界剧坛的主要贡献在于其形态、风格的多样性,而不在其“一体化”程度。“一体化”程度高是西方戏剧之长,地方剧种众多则是我国戏曲的独特之处。
宋元戏曲有南戏和北杂剧之分,明清以降,众多地方声腔逐渐成为剧坛一道亮丽的风景,“南腔北调”争奇斗艳。“古四方之音不同,而为声亦异,于是有秦声,有赵曲,有燕歌,有吴Q,有越唱,有楚调,有蜀音,有蔡讴……世之腔调,每三十年一变,由元迄今,不知经几变更矣……旧凡唱南调者,皆曰‘海盐’。今‘海盐’不振,而曰‘昆山’……数十年来,又有‘弋阳’、‘义乌’、‘青阳’、‘徽州’、‘乐平’诸腔之出。今则‘石台’、‘太平’梨园,几遍天下。”在地方戏普遍兴起的同时,由地方化到全国化又日渐成为戏曲发展的重要指向。
就古代戏曲而言,南戏、杂剧、传奇大体上都属于“曲牌联套体”,但这是三种不同形态的戏曲样式,在文本体制、音乐体制、角色体制和搬演体制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同属于杂剧的元杂剧和明清杂剧也有很大差别。元杂剧用北曲,而明清杂剧则既用北曲,也用南曲。元杂剧以一本四折一楔子为常格,但明清杂剧长的有十来折(有的也以“出”名之),短的仅一折。清代同治、光绪以降主导戏曲舞台的“花部”诸腔多采用“板式变化体”,其形态、风格又与“曲牌联套体”戏曲颇不相同。譬如,“曲牌联套体”的戏曲创作须“凛遵曲谱”、“恪守词韵”,文本的程式化程度很高,而“板式变化体”戏曲的剧本创作则不再守“套有定牌,牌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的曲律,文本的程式化程度大为降低,但京剧等剧种的表演程式化程度越来越高,表演技艺也越来越繁难,同样是在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戏,有的植根于民间歌舞,故以歌舞为主要表现手段;有的则植根于民间说唱艺术,故以“说”和“做”为特色。在角色体制上,有的以生、旦为主,有的以旦、末为主,有的以净、丑为主;在伴奏乐器上,有的以“弦”为主,有的以“管”为主,有的不用弦管而用锣鼓和人声烘托。
剧种众多、地方特色鲜明也是现当代戏曲的一大特色。据统计,我国当代曾经拥有三百多个戏曲剧种,多数省份有多个地方戏剧种,地方戏已经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和资源,有许多地方戏堪称当地的“名片”,她集中体现了当地的人文精神和艺术智慧,承载着丰富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容。这种情况在当代世界戏剧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戏曲地方特色的形成,有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例如,宋元戏曲分为南、北二脉,与当时的政治格局和民族冲突是密切相关的。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生于乡野、长于民间的戏曲与极富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关系密切。明代学人即已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王世贞曾指出:“大抵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虽本才情,务谐俚俗。譬之同一师承而顿、渐分教,俱为国臣而文、武异科。”“凡曲: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北则辞情多而声情少,南则辞情少而声情多。北力在弦,南力在板。北宜和歌,南宜独奏。北气易粗,南气易弱。王骥德也说:“南、北二调,天若限之。北之沉雄,南之柔婉,可画地而知也。”张琦曰:“心感物而成声,声逐方而生变,音之所以分南北也。”南、北戏曲是两大剧种体系,其中包含着多个地方剧种,这些同属一个“体系”的不同剧种,在形态与风格上又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例如,同属于南方戏曲的越剧、婺剧就风格迥异,同属于北方戏曲的晋剧、秦腔又大不相同。
戏曲剧种纷纭不类,一体而万殊,正是由于“声逐方而生变”――八方殊风、九州异俗,与方言关系密切的地方声腔也就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换言之,地方戏争奇斗艳正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地域文化在戏曲舞台上的反映。民情风俗是不同戏曲声腔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土壤,它赋予戏曲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和难以替代的艺术魅力。
地域性与戏曲的艺术生命力
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任何一个剧种都是有其地域属性的,即使是全国性的大剧种也是如此。例如,昆曲的“出生地”是昆山,京剧的“出生地”是北京(北平)。因此,戏曲的地域性特征是其民族性的具体呈现,取消或抹杀了戏曲的地域性也就等于否定了戏曲的民族性。戏曲的地域性也是其艺术个性的具体呈现,越是艺术表现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剧种,其地域性特征也就越鲜明。因此,戏曲的地域性又是其艺术魅力之源,取消了戏曲的地域性也就等于取消了剧种的艺术个性,等于扼杀了戏曲的艺术生命。
然而,有论者认为,戏曲的地域性是分散的小农经济的产物,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古老的戏曲之所以表现出严重的不适,正是因为这种只能蛰伏于一隅的乡土艺术与经济全球化、乡村城镇化的现代化“语境”格格不入。经济全球化、乡村城镇化的当代社会需要的是“超越国界”的“都市戏剧”,而不是“行之不远”的“乡土戏剧”。这些论者以为,戏曲的出路在于:抛弃地域性和乡土气息,向西方的音乐剧“靠拢”,追步“都市情味”。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经济全球化、乡村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确实对当代文化建设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而且使传统的艺术面临严峻的考验。当代戏曲发展应充分注意这一“当代语境”,充分利用文化交流的空前便利,大胆吸收一切可以为我所用的艺术资源,丰富戏曲的表现手段,建构具有现代品格和强大艺术感染力的符号体系,增强戏曲的辐射力,让古老的戏曲焕发青春,走向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以抛弃戏曲的地域性特征和乡土情味为代价。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是矛盾的。恰恰相反,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的多样性反而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在物质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之后,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物质满足的是人们的生理需求,这种需求是大体相似的,而文化满足的是人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是个性化的,因而也是千差万别的。文化越是具有多样性,人们的这种个性化的需求就越能得到充分的满足。经济全球化的目标不仅是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更是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合理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一个重要前提。如果文化的多样性被取消,人们的个性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合理的发展,而只能是日渐灭失,这岂不是开历史的倒车?
社会发展的都市化进程与审美上的乡土情味也未必就是水火不容的。恰恰相反,都市里的人更渴望乡村的恬静与淳朴,更需要在“乡下人”这面镜子前面去认识自己,寻找自信心和优越感。可见,“都市情味”与乡土气息并不是对立的,可以说,乡土气息也是“都市情味”的重要构成。这正是北宋都城的杂剧演出以取笑乡下人的段子“杂班”压轴,当今赵本山“土里土气”的小品十分火爆的真正原因。有理由相信:都市化程度越高,带有乡土气息的艺术品有可能越受青睐。这就像社会越是向前发展,旧时代的艺术创造反而因时光流逝而呈现出不可替代、难以重复的“古雅”之价值一样。
巫,《说文》释巫即祝也,意为“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辞海》释巫为“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傩在古代典籍中也有许多记载。《诗·卫风·竹竿》载有“佩玉之傩”。《论语·乡党》载有“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礼记·月令》载“天子居宫室左个,乘玄辂,驾铁骊,载玄旌,衣黑衣,服玄玉,食粟与彘,其器闳以奄,命有司大难(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周礼·占梦》载有“事傩以占梦”。《周礼·夏》中载“事傩驱疫”。《吕氏春秋·季云》载:“天子居玄堂右个……命有司大傩旁磔。”高诱注:“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后汉书·礼仪志》载:“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并详细记述了汉代宫廷大傩的恢宏场面和具体过程,以及方相舞等傩舞。这些记载或解释,把巫看作以舞降神的人,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把傩描述为祭祀和驱鬼逐疫的民间活动和宫庭活动,以及占梦活动等等。
上述解释是一种现象学的解释,没有将巫与傩放在人们的生存方式、活动方式中宏观地考虑。本文认为,巫和傩作为一种文化,是人们在神鬼观念支配下的一种生存方式、行为方式、活动方式,及其物质和精神的成果。具体地说,是在万物有灵观念、图腾观念、鬼神观念支配下的人们的一种活动方式及其成果。
巫文化是一种有神论文化,它是原始社会早期由无神论状态进入到有神论状态的主要表现,就其本质考察,它是旧石器时代中后期人们在万物有灵观念和图腾崇拜支配下的重要采集方式、渔猎方式及其成果。从支配人们活动的观念结构看,巫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和后来的图腾崇拜,尤其是其中的鬼神观念。这种观念认为万物都是有神灵的,上至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下至山川大地,湖泊海洋,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蛇虫蚂蚁……皆莫例外。这些神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左右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进而形成敬畏鬼神、乞求鬼神等巫文化观念体系。
从活动方式看,在巫文化观念指导下的各种活动,事先要祭祀神灵,祈求神灵保佑活动顺利成功,并问卜以占吉凶。活动中要注意遵循各种禁忌,不触犯神灵,不得罪神灵;事后要酬谢神灵,并祈求神灵继续佑护自己。遇到灾疫时,就驱鬼逐疫。采集如此,渔猎如此,交往和日常生活也如此,这就是巫文化的劳作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进而沉淀为一种思维方式。
从活动结果看,人们在这种特征的劳作、交往、生活中,就创造出带有浓厚神灵崇拜特征的巫文化产品。在旧石器中晚期的考古发现中,有北京山顶洞人在尸体上撒赤铁矿粉末的遗迹,山西峙峪人在骨头上刻猎驼鸟、羚羊图的图腾,临澧竹马村人带有封闭式涵洞的高台式祭坛。祭坛的出现,表明了在旧石器晚期,就已经出现了专事祭祀的巫文化活动。这些物质性的东西,渗透着当时人们思想上的神灵意识和图腾观念,是这些巫文化思想观念的物化表现。这些活动结果的物质性遗迹本身就是远古时代人们的巫文化精神产品。巫文化传承到农耕时代,就演变为傩文化。傩文化是巫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林河《中国巫傩史》,花城出版社2001年版第32,231页)。但它在劳作方式、神灵观念、祭祀对象、祭祀方式、祈求内容等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
第一,形成的实践基础已由原始的采集、渔猎劳作逐渐过渡到农耕劳作。劳动对象已由原来的森林、河流、动植物等众多对象缩小为较小范围的土地和家圈禽兽等;劳动工具已由原旧石器逐渐演变为新石器和陶器,乃至金属工具;劳动条件由依赖于茂密的森林草原及众多的飞禽走兽和鱼类等水生动物,转换为依赖于风调雨顺、无灾无疫等;劳作方式由原始的集体采集、集体渔猎逐渐过渡到集体的种植、养殖等家耕劳作方式。劳动产品已由天然的植物果实、蚌螺鱼虾和弱小野兽,转变为粮食牲口等等。崭新的劳作方式必然形成崭新的神灵观念和价值观念等。
第二,支配人们的泛神观念发展为主神观念。在采集和渔猎时代,影响人们劳作与生活的因素宽泛而众多,由此形成泛神观念。在农耕条件下,影响人们生存繁衍的因素减少而相对集中,由此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主神观念。武陵山民奉盘瓠()、辛女或伏羲、女娲为祖神,在傩文化中则称之为傩公傩母,然后才是鸟神和太阳神、狗神和猪神、虎神,以及其他神祗。这是依其对于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地位作用而确定的。可见,神祗观念的变化实质上是人们关于外部事物价值观念的变化。
第三,神灵的崇拜方式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一是崇拜对象集中为某些主神,形成以主神为轴心的傩神系统。二是崇拜程序化、问卜规范化、祭祀礼仪化和活动歌舞化,并逐渐出现了祭祀的组织机构、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即巫师(如方相氏),并形成广泛的民傩、乡傩、军傩、寺院傩和大规模的宫廷傩(官傩、国家傩、天子傩)。三是崇拜的内容逐渐系统化,形成与农耕劳作、交往、生活密切相关的系列教义,诸如傩神起源、创世说、一年四季的劳作内容等。四是崇拜的形式多样化。活动形式除了祭祀、祈祷之外,还有安坛、接龙谢士、还愿、打解、度关等。表现形式除了以面具扮演各种神祗外,还有符、咒、诀等形式,实现神鬼人之间的沟通,传达傩神之意。五是崇拜的目的也多样化了。除了驱鬼逐疫,去灾免难之外,还有请神、娱神、谢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这些变化使傩文化成为文化的观念体系和系统有序的操作过程,使之成为上至宫廷下至民间的普遍性的社会活动。这种活动集生产、生活、祭祀、娱乐、教育于一身,成为人们综合性的活动方式。
傩文化虽然同巫文化存在若干显著区别,但它作为巫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在本质上同巫文化又是一致的。
第一,在崇信鬼神,并以巫师沟通神、鬼、人之间的关系,以巫师活动祭祀和祈求神灵、驱鬼逐疫等本质方面,傩文化对巫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是一致的。
第二,在神祗崇拜方面,傩文化继承了巫文化的多神崇拜观念。傩文化虽有崇拜的主神,但主神之下,却有许许多多的神祗,是以某神为主的泛神体系。其所崇拜的主神在不同的地域和民族中,又有所不同。加之两千多年来,儒、道、释等教诸神融入傩文化之中,使之信仰与崇拜的神祗较之于远古时代的巫文化更加宽泛。
第三,二者都具有神秘性。巫文化以祭祀鬼神、扮演鬼神、沟通鬼神、传达鬼神之意和驱鬼逐疫而显示其神秘性。傩文化不仅如此,还将这些活动程式化,形成一整套请神、祀神、娱神、谢神、送神等系列活动,并使之贯穿于人们的一切活动之中,加之以惊心动魄的傩技、傩戏等形式表现出来,更凸显其神秘性。
第四,原生野性的一致性。巫文化直接萌生于远古的原始社会,傩文化也早在五千年前的远古农耕时代、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傩文化直接继承了巫文化的原生野性。这种原生野性表现在很多方面。一是直接体现从动物中脱颖出来的性。如以的形式祭神娱神等。二是傩事活动中对的粗俗表演和刻意渲染,对生殖器的高度崇拜等。三是在敬神的同时,也驱神咒神,戏嘘神灵,对神灵大不敬的原生反叛性等。
正因为傩文化对巫文化的继承性,本质上的一致性,人们往往将二者合称在一起,称之为巫傩文化,或将傩文化称为巫傩文化。
从上述关系可以看出,傩文化是高级的巫文化,是人们在傩神观念支配下的活动方式,是以敬奉傩神为主的多神论信仰的观念体系和操作系统,是人们在农耕生息过程中祀奉傩神的综合性活动。
【原文出处】怀化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403
【原刊页号】53~55
【分类号】G0
【分类名】文化研究
【复印期号】200502
1.文化与经济学的含义
文化,广义地说,一般是指在人类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文明,包括日常用品、交通工具、装饰品等,是具体的客观物质。制度文化是指生活规则、家庭组织方式和社会制度等等。精神文化是指文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等等,它们都深刻影响着人类思想和文明。
在个体层面上,文化一词具有合宜性。例如某个人受过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教育,言谈举止优雅,并在某些社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都合乎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甚至是社会价值观所认可并崇尚的对象,所以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受到尊重。在群体层面上,文化是指在不同社会群体中产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文化具有物质的属性,也具有精神的属性,二者互相依存,相互创造和发展。
经济,广义地说,是指人类为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进行的一切活动。狭义上说,经济是指物质的生产、流通和分配,也形成了一门学科叫经济学。经济包含了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文化也有着物质内涵和精神内涵,因此,二者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叫做文化经济学。国际上权威文化经济学刊物《文化经济学》杂志将文化经济学定义为:文化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分析方法应用于一切公共及私有的创作艺术、表演艺术、文化遗产及文化产业的学问。它着重研究文化部门的经济组织以及与文化相关的生产者、消费者、政府部门的行为,它的研究主题涵盖了很广泛的范围,包括主流的及新兴的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政策及制度经济学。
文化经济学的产生,标志着文化与经济学的融合和发展。文化经济学一般包括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文化产品的价值;文化资本的可持续性;文化遗产的分析;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产品的消费。
2.文化产品的经济基础
文化在整体性上表现为对满足人类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的产品,这种文化产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流通,表现为商品化。文化产品具有社会实践的性质,脱离了社会现实意义的产品也终将会被淘汰。人们在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中,都普遍凝结着文化因子,这种文化因子的普遍性正是文化产品进行流通的基础。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之下,人们选择相应的生活方式,建立完善一套相应的社会文化制度。人类整个的生产系统就是一个充满了文化意图的领域。也即,所谓自然,并非一种完全脱离于人的独立客体,而是由人的存在赋予了一定意义的、用精神的线予以贯穿起来的一种社会存在。这种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决定了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肌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人类的经济发展过程,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既是真实存在,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因此,物质的生产一方面具有客观实践性,也同时打上了文化含义的烙印;文化范畴一方面具有抽象和自制的性质,也同时拥有其物质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文化事业的高度发展,市场中的企业不再单纯是生产的基地,而且也是不同企业文化相互碰撞和交流的地方。企业内的文化氛围,更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人和人关系和谐的功能,这超越了仅仅是提供商品生产的功能。在消费领域,传统的物质消费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开始转向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化产品的需求。在市场营销中,不仅宣传产品的经济价值,也宣传其产品的文化功能和价值,从而使得市场营销开始提升文化层面的评价,最终使得文化产品快速地商品化了。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础性关系
1.文化与经济的共生
一般的说,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决定文化的发展;文化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支配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文化和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两者具有共生的关系。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和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作为人的本质存在的一种体现,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它们都是人作为自然界本身的一部分,为维持和繁衍自己的生命存在而生产人所必需的消费品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结果。
人类活动具有自我意识和主动性,具有非常直接的目的。这种目的反过来使得人类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也使得活动过程本身也具有意义和价值。生产作为人类活动最普遍的一种行为,也具有了意义和价值。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既体现了经济性质,也体现了文化性质。因此,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上,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具有文化的性质,都具有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而文化本身也蕴含着经济的性质。文化与经济是既有其独立性,又有其共生性。
文化和经济体现了人类的发展进程,二者也体现了生命的延续,统一地指向一个对象。彼此交融,形成了一种文化经济共同体,也即文化经济一体化。在人类社会发展到在物质生活可以满足自身的需求时,文化开始逐渐繁荣起来,为了适应人类对文化的需求,文化和经济开始互相结合起来,并成为一种互动双方,不能离开彼此。真正自觉的、合目的的、现代意义上的以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消费和流通为主体特征的文化经济活动,则是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即在人类自觉地发现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于经济之外的一种财富之源,以及成为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之后才出现的。
2.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
人类的经济行为首先是为了生存,此后才是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身就具有了文化的含义,其行为也就有了文化的属性。每一次经济的革新,都代表了人类文化有了一次质的提高。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正是揭示了经过宗教改革之后的新教,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价值,也说明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进程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而也说明了文化与经济逐渐交融,形成一个强大的力量,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文化系统的全面升级,其内容包括了人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等体系,也即文化和经济逐渐统一起来。文化有其结构,经济也有其结构,二者在共生的基础上走向了一体化。例如,农耕式的文化与自然经济相对应,工业文化与工业经济相对应。每一次经济结构的质的革新,必然伴随着文化结构的革新。同样,人类文化思想的每一次提升和解放,必然推动经济结构的改变,二者一一对应。
历史文化推动经济结构,经济结构改变文化,二者共生,并彼此交相影响,逐渐融合为一体。现代社会,商品体现了以人为本,并附加了更多的文化象征和价值,形成了文化商品的产业链,也形成了工程学、美学等学科的融合。当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实现了对于物质消费需求的本体性超越,使得一切关于知识和美的精神文化创造获得了财产和财富的价值认同,以文化的经济价值为追求目标的产业文化产业应运而生,从而在全新的意义和层面上形成了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
中学化学教材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古代化学史上,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如造纸术、火药的发明和运用分别比欧洲早10个世纪和5-6个世纪,造纸术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的化学工艺,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两者的发明和运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冶炼和瓷器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化学工艺,这些技术也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
在近、现代化学史上,我国的化学家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建国后,我国在化学工业上成果显著。例如:我国的化学家同生物学家合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有生物活力的牛胰岛素。化学科学与化学工业上的成就保证了我国原子弹研制中有关化学材料的部分。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化学结构与天然物相同的核糖核酸,为人工合成生命物质迈出了新的一步。
一个人的自我意象一旦形成,就非常难于改变。积极的、成功的自我意象,对于人是一种巨大的潜在动力。
二、在化学课中渗透国情教育
化学课的教育内容很丰富,但它不像思想品德那样直接,它要通过“化学”的形式来进行。例如:国家的一些紧缺能源在化学中可将国家公布的有关统计数据的原因告诉学生,结合课本知识,拟编成习题,让学生进行化学思考、练习,使学生对能源危机有所了解,同时把我国的国土资源、矿产资源从世界部分国家进行比较,在进行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有关内容教学时,从水资源在我国也不丰富,算得上中度缺水国,而且各省市水分布还不均匀,也有不同程度的水污染现象,从多方面分析,让学习知道,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从而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和爱护水资源的好风尚。在学习H2、CO、CH4的化学性质时,结合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特别是“绿色能源”,分析H2作为氢能源的3大优点:原料来源广泛;发热量高;生成物是水无污染。CO作为能源的优点和弊端(CO有毒)对空气带来污染。CH4作为能源对我国广大农村的能源、环境卫生、农作物的肥料的解决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能源紧缺的现状,对学生进行潜意识的要节约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等国情教育。结合教育,介绍空气的发现史,分子原子的发现史,元素的发现史和物质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让学生知道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介绍著名化学家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艰辛故事,侯德榜的生平事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科学家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敬业精神。介绍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准确回收,以及我国“神舟”号火箭的载人技术的研制成功,无不凝结着科学家们共同努力奋斗的艰辛,学习科学家们团结协作、自力更生的精神。从小学会协作,学会自立。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方面,化学有得天独厚的学科条件。化学教师应努力创造化学实验的机会,或演示或分组或布置家庭小实验,或演示下放分组或补充趣味实验。无论哪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教师都应严格实验规范操作,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品质。对于失败的或效果不明显的都应重做,以教师自身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三、环保知识渗透
人类面临着两大环境问题:一是生态平衡的破坏;二是因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而导致了洪水泛滥、大气污染、海河污染、地球升温等,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因此在化学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设计一些环保知识。比如,盲目的使用和不合理施用化肥,是我国农村出现的普遍现象,农村化肥的平均使用量为378kg/km2,已成为化学施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一现象将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未被利用的养份通过流失、淋漓、反硝化、吸附和浸蚀等方式进入空气,使环境受到污染。所有推广合理的耕作制度,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增加有机肥的比例等,都是减少农业污染有效措施。又如我国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能源的利用,过度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排放的气体有:SO2、CO2、NO2、CO等与潮湿的空气接触、就形成酸雨,而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相当不利,对金属材料和大理石雕塑等建筑材料有强烈的腐蚀作用。随着车辆的增多,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气体NO2也随之增多,这将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所以改变能源结构,减少废气的排放量,增加废气处理设施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不用一次性筷子,尽量少用塑料杯、塑料袋等减少白色污染。通过教学,既培养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环保的好习惯。
四、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1.世界是物质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结合教育使学生树立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是物质的。大到日月星辰,小到分子、原子都是物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而存在的,是不可消灭的。
2.世界是运动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而且是不断地运动着的。通过化学变化的现象及本质的认识,通过化学变化及其条件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客观事物处于相对运动中,又是不断变化的。用客观、微观相结合,动与静相结合,质与量相结合,树立学生运动的思想。
3.量变、质变;内因,外因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处于永恒变化中,而且变化是有条件的。只有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的变化。而且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结合化学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结合化学变化的条件研究,催化剂的对比实验教学,燃烧和缓慢氧化的学习;还可以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教育,由分子结构上一下氧原子的差异,致使他们性质大不相同。在传授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对立、统一的观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是矛盾的统一体。通过介绍物质的纯与不纯,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溶质溶剂的相对性,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如何防火灭火,污染与防止,开发与利用资源,培养学生相对与绝对的统一,辩证地思考问题。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注意发掘科学思想教育。结合教材,结合教学,寓科学思想教育于平时教学中,以达到育完美的人之目的。
(一)已经培养出大批的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
信息化素质已经成了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了当下社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的基本素质。当下我国的很多高校都增加了与信息化相关的课程,并且在各个专业的学科教育过程中渗透了信息化教育的理念。目前的很多高校几乎都培养了一批传统专业与信息技术专业相结合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为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二)信息化资源建设由数量到质量上渐变
早在之前,高等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建设上,这些资源建设无非就是大量的购买各种数字化的软硬件资源。可是放眼当下,我们还是很乐观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从资源建设中转移到建设资源管理平台以及资源的应用平台上面,已经转移到建设数字图书馆以及大学数字博物馆上面,而且这些网络资源体系也在逐渐完善。除了上述之外,我国的有些高校还建设了网络学院,网络学院的开设方便了远程授课,方便了学生辅导答疑。这些都使得我国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卓有成效。
(三)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当下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高,相关部门的重视使得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投入资金数量逐年增多,从而很快地我们国家就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单机应用、基础软硬件建设发展到向数字化、一体化整合。高校校园网的覆盖范围以及出口带宽都在增加,高校运用教学的多媒体技术的种类与科目也在逐渐增多,此外对于多媒体的利用率与管理水平也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探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化技术是先进生产的典型代表,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帮助高校教师在教育领域内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促进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先进方法的引进,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质,培养有利于当今信息时代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为高等教育教学服务。为此笔者探究了几点提升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与途径。
(一)构建数字化学习中心软件平台
构建数字化学习中心软件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有教学质量工程支撑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全球优秀公选课资源平台、精品课程申报以及建设平台、专业与课程建设平台、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平台、论文指导平台、课程实时录播系统、教学博客平台等。这个数字化学习中心软件平台的优势主要有:第一利用信息化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实现课程教学活动的智能化、信息化与网络化,在给学生提供海量学习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教学与平台建设的有机融合;其次利用平台建设的机会,让信息化手段监控教学实施各个环节。所谓的教学质量工程支撑平台是指在支持“质量工程”的基础上,革新高等教育教学的专业结构与专业认证、革新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程度,革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教师水平建设与教学管理制度多种需求,从而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与飞跃。利用先进的技术与高校内部的优秀资源优势,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高度共享,建立数据搜索引擎,服务教学科研管理等核心业务。另外在该平台上分享全球优秀的公开课视频,积极地将全球其他学校的优秀视屏引入到我国内高校的信息化教育平台上,还可以丰富我们高校的公选课资源。精品课程的申报是针对教师说的,利用这一平台可以激发教师上课以及致力于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其余专业与课程建设平台诸如专业与课程建设平台、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平台、论文指导平台、课程实时录播系统、教学博客平台都其自身的优势,对服务于教学的高等教育信息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二)构建校园移动学习终端服务平台体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现在每一个大学生基本上都拥有一部以上的手机设备,因此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还可以利用手机为教学服务,其教学的普及程度根据学生拥有手机的数量我们就应该可以看到。尤其是在3G业务的商用之后,移动网、互联网以及电话网三者之间已经实现同步,这种融合的优势如果应用在高等教育上,其效果与影响力将大的惊人。所以笔者在此呼吁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构建校园移动学习终端服务平台体系,这样的话将会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在校园内获取数字化学习资源,丰富学生获取教学资源的方式与手段,实现高等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无形中形成一种信息化的学习氛围,提高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
(三)四步推进措施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1、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苛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2、激发学生的好奇观念
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瓦特对蒸汽冲动壶好奇发明了蒸汽机,巴甫洛夫对司空见惯的狗流唾液的现象感到好奇,通过探索,终于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如果没有这种好奇心理作用的推动,创造性思维也无从产生。
例如,学习"盐类水解"时,首先提出酸溶液pH<7,碱溶液pH>7,那么HaCl、NH4Cl、CH3COONa水溶液的pH是多少呢?也许学生马上会回答,但通过实验后,学生感到很诧异,为什么结论与自己不一样,为什么这些盐溶液会呈不同的酸碱性?于是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
3、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
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是催生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科学研究、探索活动需要质疑。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高质量的质疑艺术呢?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其次是疑问的隐蔽性和梯度。不能与结论太直接,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在解疑时有一定的切入点,顺藤摸瓜,才能顺理成章地解决疑问。
例如,在初中化学中有这样一种计算题:1000吨含Fe2O370%的赤铁矿石中含铁多少吨?这类题对初三刚学化学计算的同学来说,确实难了一些,但如果我们把它拆成这样二个题目:1000吨含Fe2O370%的赤铁矿石中含Fe2O3多少吨?和这些Fe2O3中含Fe多少吨?这对于学生来说就相对比较容易了。
二、诱发动机,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屈不挠的敢于冒险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我们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二是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责任心且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创新人格。
1、动机是创新的条件
动机往往是从"责任感"、"好奇感"那儿获得的。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讲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可见一切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对事物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者侯德榜出自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产生了"要创造出中国人的制碱法"的创新动机的思维,经长期研究,改进了索尔维制碱法,终于制造"红三角"牌纯碱,而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
2、严谨是创新的作风
许多发明创造往往是在偶然的机会中,一时疏忽,可能会导致终生遗憾。法国化学家巴拉尔发现了溴,使得化学大师李比希后悔不迭。当时,在巴拉尔之前,法国一家化工厂将一瓶液体送给李比希,请他分析液体的组成。李比希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冒然断定瓶里的液体是氯化碘。当李比希听到巴拉尔发现溴的消息时,马上意识到他以前对那瓶液体的判断是不妥的,后经重新化验,证实其中确实是溴。本来李比希是可以早几年就发现溴的,但他的疏忽使他没能抓到这一机会。所以,做任何事,特别是科学研究,必须要严谨的工作作风。
3、顽强是创新的精神
失败是成功之母。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许多次甚至上千次失败中获得的。化学家诺贝尔的成功就是因其顽强、冒险的结果。他从小随父从事军工产品的研究,在制硝化甘油时,多次发生爆炸,他本人被炸伤,四位助手和他的小弟弟被炸死,但他没有放弃研究。市里不允许做实验,把实验迁到湖中一只平底船上,从而获得成功,成了大发明家。所以,创新必须要有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决心。科学发展史上有许多发明创新人才为此付出了生命,才换来了创新的成果。所以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有意识介绍这方面的知识,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结合教材,培养创新能力
在一切的创造发明活动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核心。广博的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实践能力等形成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是要有意识让学生联想。如讲到NH3、CH4实验室制法时,根据所用药品及反应条件让学生思考选择用以前学过的哪一套实验装置。二是鼓励学生猜想、幻想、异想天开。如讲到氮气的结构和性质时,假设N2不存在NN,N2变得活泼,世界将会变成怎样?对于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加以肯定,并加鼓励。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等,其主要体现在灵活性。在教学中要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学会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如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和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的现象是否相同,学生往往按常规的思维考虑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存在一个过量的问题,产生的现象是完全不一样的。再如Na投入CuSO4溶液中,学生通常会考虑的是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而忽略了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它首先与水反应,所以得不到金属铜,而是生成Cu(OH)2蓝色沉淀。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关键词:语言文化英语教学
近年来,随着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文化导入已经逐渐成为英语教学的热点问题,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是全面透彻地掌握语言的关键。通常,文化冲突或文化障碍往往不是来自字词句的意思,而是来自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本文试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跨文化背景教育培养的重要性以及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文
化导入三个方面来探讨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背景教育的必要性。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文化影响语言,语言反映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需借助于语言。语言又是文化的体现,它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制约和影响,反映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存在。正如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语言学家萨不尔所言:“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因此外语教学应与其文化教学相结合,以理解语言的真正含义。但以往的学生大都语法、词汇掌握得较好,但缺乏在恰当的场合使用恰当的语言的能力,有时甚至运用本族文化的言语交际准则来套用外语,以至造成令人尴尬的场面,甚至闹出笑话。从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可以看出,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二、跨文化背景教育的重要性
笔者曾遇到以下三句话:
1、ThussomeSaigonobservesarewaitingfortheothershoetodropinParis—orperhapsinMoscow.
其中theothershoetodrop是带有典故色彩的英语短语todroptheothershoe的话用,意思是:采取人们预料会采取的连续行动(在公寓住宅中,住在楼上的动作重的人常常吵得楼下的人不能入睡,楼下的人在听到此人脱了一只鞋之后,神经衰落到要到等到他落下另一只鞋后才能入睡)。
2、Thereisreluctanceonhisparttobitethebullitandmadethehardchoice.
这句话的障碍是英语短语tobitethebullit.这一典故来源是在战地做手术时因缺乏麻药而“咬子弹”以镇痛。最先是美国总统约翰逊在谈到越战时使用了这一形象的表达方法,是“狠下决心的”的意思。
3、美国“纽约邮报”(NYP)的一段话:ThePressandthepublichavebeenconditionedbyWatergatetoexpectasmokinggun……atapedconversation,afullconfessionbyoneoftheconspiratorsorsomeotherdramaticevidence.
这段话中,Watergate是一典故,smokinggun是一个带有典故色彩的英语短语。Watergate原意是“水门建筑群”,此处指“水门事件”(在那里的全国委员会办公室曾发生导致前总统尼克松辞职的窃听事件),Smokinggun的意思是“确凿的证据”(罪犯开枪后还在冒烟,最先的类似的用法见于福尔摩斯故事“TheChaplainstoodwithasmokingpistolinhishand”如果不了解这一短语的内涵很容易望文生义的理解为“冒烟的枪”。)
由此可见,阅读中的障碍不完全靠语言知识本身来解决,这是因为一个民族的作品总是跟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分不开的,尤其是因英语作品中往往出现一些反映西方文化历史背景的典故,其中一些可以在词典中查到,但随着社会和语言的不断发展,新的词语和典故也会应运而生,这是英美熟悉而我们颇为陌生的。
在同英美人口头交往中要受到相应的文化规则的制约,什么时候对谁说什么话及怎么说都要涉及到文化背景知识。“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不仅仅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更要懂得遵守Hyme所说的“语言的使用规则”。在与外国人的接触中,讲本国语的人一般能容忍语音或句法错误,相反对于讲话规则的违反常常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胡文仲的研究也证实了他本人的观点:在交际中,文化错误常常比语言错误更严重。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知识,如果不了解文化方面的可接受性和不可接受性,那么交际很可能会发生障碍甚至失败。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背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三、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导入的方法
文化背景知识的形成,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我们要充分利用学习的各个环节,有意识有计划地从课内课外两个方面展开。
(一)课堂教学主动导入
一个人“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也习得了文化”,“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学习它所构筑的一整套文化世界;掌握一门外语,就意味着获得一种新的对世界的看法”。只有关注语言的人文性,才能对外语语言的本质有更丰富、完善、深刻的理解,也才能从外语教学方面来帮助培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优化他们的人格精神状态,以培养有国际理解意识和能适应国内外多种发展变化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笔者认为,作为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片面强调语言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文化意识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的掌握仅仅是停留在语言的层面上,而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利用与课文有关的文化内容和文化背景知识,向学生传播文化信息。从英语实践课的角度来看,文化背景教育的重点在“词语文化”的教学上,其中包括词语文化的内涵,有文化内涵的英语人名和地名,常用的文学典故等,还可以对语篇结构、文体特点,非语言交际等进行深入研究,只要我们在头脑中始终保持文化教学这一思想,并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这些材料,就完全可以在教授语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二)结合丰富的课外活动进行文化教学
仅凭有限的课堂的时间,很难达到从深层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目的。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我们应更多地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创造出更多了解英语文化,培养交际能力的机会,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可以组织一些英语专题讲座、英语文化周,可以举办外国影视或音乐欣赏会。还可以结合一些西方重要的假日(如Christmas,ThanksgivingDay等)举办一些晚会和活动,让同学们去亲身了解不同国家的民情风俗。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学习、生活、爱情、工作等方面的状况,更真切地去感受西方文化,把语言学习活动贯穿到文化活动中去。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起到课堂达不到的更轻松真实,知识覆盖面广的效果,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文化,培养文化意识,还有助于扩大同学们的视野,更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