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测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和服务,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形成高中生心理健康和个性主动发展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二、工作目标
依据高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安排,通过各种途径开展适合我校学生的、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xx活动,以此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发展,促进学校和谐氛围的形成。各年级目标具体如下:
高一年级:进行角色的转变,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建立新环境中新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交往;重新自我定位,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高二年级:生命xx,学会感悟生命、体验生命、珍爱生命、感恩生命、享受生命。
高三年级:挖掘与培养学生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个性心理特征,学会掌握自我心态、情绪的调适方法,改善学习方法,以最好的状态面对高考。
三、工作内容
经过一年多的心理健康xx工作的开展,学生和老师能够较为正确地看待心理健康工作,这些都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xx工作基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心理健康xx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新学期心理健康xx工作将继续以继承、发展、创新为主要内容。
(一)心理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主要以展板、网络两种宣传方式为抓手,开展好心理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本学期力争在男、女生宿舍楼前的宣传栏开辟一块心理阵地,定期更新心理知识结合上学期的工作经验,高三年级从本学期开始编辑《高考加油站》月报。利用家校通平台,定期为家长们发送一些家庭xx方面的知识。
(二)心理健康课程讲座的开设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心理健康xx上的重要作用,架起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三)个体辅导与咨询
学校心理工作室积极面向学生和老师开放,耐心地帮助学生和老师解决心理问题,协助他们解开心结。做好来访者记录,为来访学生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并跟踪调查。除了常规的面对面个体咨询外,新学期将开通心理信箱、QQ在线咨询(仅限周六上午)。“心理信箱”这种方式对一些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不好当面说的,信箱可省去害羞的顾虑。QQ在线咨询,这种既隐蔽又方方便的沟通方式,能够很好地打消一些学生的思想顾虑,很好地表达自己内在的心理困惑。
(四)建立高一学生心理档案
从本届高一新生开始,与班主任老师联合,进行心理调查,尽可能多地收集整理学生个体心理资料。综合把握学生的智力、情感、学习适应、个性特征等方面的情况,对学生的素质做出总体评价,并相应建立起学生的心理档案。对在普查工作中发现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关注、引导和帮助。
(五)朋辈辅导
1、特色地开展心理社团活动。新的学期,心理社团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招新工作。新鲜血液注入后,需加强对社团干部的培训与管理,增加社团成员间的凝聚力,创造性地开展符合高中生口味的心理社团活动。
2、心理委员的选拔与培训。高一年级每班选拔一个擅长心理沟通的学生,做学生心理辅导员。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协助老师解决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时反馈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学生心理辅导员实行周汇报制度,定期讨论,定期总结。
(六)生活老师心理沙龙
宿舍是学生学习之余的生活重地,加强与生活老师的互动与交流,提高生活老师处理与管理学生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必要。利用心理团体辅导的方式,在活动中,帮助生活老师清楚地觉察与认识学生的问题与自身的压力,采用短讲、团体分享讨论等脑力激荡方式相互启发,寻求有效化解学生问题以及自我身心调节的方法。
四、具体工作安排
9月
1、上好心理健康第一课《走进心理世界》第二课《拨开心灵迷雾
适应高中生活》;
2、启动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3、制定心理社团招新以及新学期工作计划;
4、做好日常心理辅导,并做好记录;
5、出高三年级第1期心理月刊《高考加油站》;
6、家校通:家庭xx知识宣传。
10月
1、高一年级室外心理活动+室内课程;
2、高三年级心理讲座:《选择自己的高三状态》;
3、做好日常心理辅导,并做好记录;
4、心理社团活动;
5、完善高一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建立心理档案;
6、高三心理月报第2期。
11月
1、高一年级心理课程;
2、心理橱窗宣传;
3、做好日常心理辅导,并做好记录;
4、生活老师心理沙龙;
5、高三心理月报第3期;
6、心理社团活动。
12月
1、高一年级心理课程;
2、做好日常心理辅导,并做好记录;
3、高二年级心理讲座《生命的色彩》;
4、高三心理月报第4期;
5、心理社团活动。
1月
1、高一年级心理课程;
2、做好日常心理辅导,并做好记录;
3、高三心理月报第5期;
4、心理社团活动总结。
2月
关键词: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5-0129-0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的水平,人们对于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其中对“社会未来的栋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比较多,然而却忽视了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这一群体心理健康的关注,总认为教师是成年人,有着成熟的人格和自我调节能力。殊不知由于巨大压力的长期持续的作用,也会让人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的不良反应,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就会产生心理问题。而当今社会,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这一群体的身心健康已经处于一个亚健康的状态,而同为高校教师的女教师,由于有着女性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以及受社会观念的困扰,心理健康问题更加严重[1]。
一、我国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第一,目前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男教师偏低。据研究表明,因为女性比男性情绪易激动,易生烦恼,易受环境影响和支配,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等5个因素方面明显高于男教师[2]。
第二,相比于高职称、年龄较长的女教师,年龄偏小、职称较低的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更严重。据研究表明,35岁以下的女教师和具有中级职称及以下的女教师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群体[3]。
第三,高学历的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对严重一些。据研究表明,相比于低学历的女性,具有高学历的女性,对职业生涯的焦虑,追求完美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心理倾向值偏高[4]。
二、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层面
首先,从中国的传统至今,赋予“教师”这一身份过高的期望和要求。诸如“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等等,要求教师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表现的优秀和杰出,并应该无私奉献、不计回报。而且教育质量的高低、学生培养的好坏全都归因于教师,甚至因为社会出现多种不良问题而谴责教师这一群体,无形中给予高校教师巨大的压力和包袱,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其次,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成了一个竞争激励的场所。不再是评个教授就可以高枕无忧的时代,各种改革制度的实行,诸如评聘分开、末位淘汰、业绩考评与经济收入直接挂钩等,这些都给高校教师带来极大的压力。
而这些对于高校女教师而言也不例外,甚至于更甚。因为一方面她们与男教师同样承受着事业上的压力;另一方面,社会传统观念还赋予他们更多的家庭责任,她们还面临着贤妻、良母、女儿、儿媳等多重身份和角色的挑战,心理负担会更沉重一些。
(二)政府和学校层面
一方面,随着扩招和高校之间的竞争,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量加大。高校教师几乎没有了工作与休息、上班与下班的严格界限,一直处于紧张工作状态中。 另一方面,学校为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实行各种严格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由于一些高校领导和主管部门往往不太注意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也为了操作方便,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常采用一些冷冰冰的数字指标来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并且与经济收入直接挂钩,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还有,尽管目前虽然提倡男女平等,但在真正关键的时刻,“重男轻女”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还是影响着某些领导层的决策。比如在同等岗位的竞争上,尽管男女竞争者的条件可能都一样,且同等优秀,但大多数领导还是认为男性要比女性更胜任。而且高校的工作量的分配和评价管理体系等并没有考虑到女性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上的特殊性,人性化的为女教师制定一个标准,女教师要想在评职称、职位晋升中脱颖而出,需要拿出同等甚至更多数量且有一定学术水平论文和学术成果,才能和男教师一样具有相同的竞争优势,这些都会给女教师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压力。
(三)家庭层面
中国当今的社会,虽然要求女性在职场中能和男性一样拥有自己的一番作为,但在家庭中,女性仍然承担着各种琐事和多种角色赋予的责任。高校女教师作为社会女性的佼佼者,大部分对自身的期望值都很高,她们既想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又想做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好儿媳,同时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因此,大部分高校女教师长期处于事业与家庭兼顾的超负荷状态,当两者不能兼顾时,就会陷入多重角色的矛盾冲突状态中,这些矛盾冲突会给她们心理带来巨大压力,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四)个人层面
首先,女性有着自己特有的生理和心理时期,比如生理期、怀孕期、哺乳期是一般女性无法避免的,家庭其他成员又无法替代,而且在这些时期中的女性,极易发生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易引起情绪不稳定、爱生气、心情抑郁、更年期综合征等生理及心理反应。其次,几乎大部分的女性都难以逃脱各种常见的,或轻或重的妇科疾病。一旦发生妇科疾病,又会引发心理问题的产生或加重,易陷入恶性循环。再次,高校高龄女教师的婚姻问题。由于自身学历较高,择偶要求相对较高,高校中存在一部分高学历的大龄未婚女青年,大龄未婚也是引发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缓解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几个对策
据统计,目前高校女教师占高校教师比例近40%,如果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很好地缓解,势必会阻碍自身乃至高校的发展以及青年学子的培养。而要缓解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女教师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一)社会要为保障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首先,政府应在某些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如打破“无性别差异”的政策,使相关政策向女教师有所倾斜;可以设立女性科研基金项目,激励女教师可持续性地发展事业,不因生育和养育而掉队等,为女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其次,要充分发挥妇联作用,积极维护女教师的合法权益,并在某些方面给以适当的照顾,改善女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其次,在高校决策层中尽可能吸收更多一些的具有明确性别意识的女领导,通过他们将女性微弱的声音放大。再次,要加强现代性别意识的宣传,使整个社会机械论的男女平等观向人性化的男女平等观转变,要打破中国传统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也要打破无性别差异的“伪平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二)学校要对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进行立体式引导
首先,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在考评机制上,应给女教师创造一个公平合理、公开有序的竞争环境。对女教师实行客观、科学、公平和人性的考评,以满足女教师的成就需要,促进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其次,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各级领导和工会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女教师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给予关怀,适时为女教师排忧解难。积极发挥高校工会作用,多开展一些有益于女教师身心健康卫生保健活动。如妇女疾病防治、妇女心理专题辅导、女性情绪管理工作坊、女性健身活动等,引导女教师对自身身心健康的关注。对女教师在特殊时期,如怀孕、生产、哺乳期间采取更为灵活的考评机制等。
再次,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很多高校都建有为大学生服务的心理健康中心,高校可以借助这些机构,定期为女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建立女教师心理健康档案等。并为有此方面需求的女教师提供服务,让女教师在遇到无法排解的心理问题时能及时得到帮助,避免因心理问题而酿成大祸。
(三)家庭要给予女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
家庭在人类的心理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心理得以宣泄、情绪得以释放、感情得以沟通的有效场所。家庭的理解、关怀和支持对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及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女教师的配偶要真正地理解和体贴、关心妻子,努力为女教师营造一个轻松、温暖、快乐的家庭环境,以减轻其家庭负担;其次,对于年轻女教师来说,父母要理解高校女教师在事业上的艰辛,要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要充分尊重孩子在恋爱、婚姻和事业上的抉择,为其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家庭环境,促进其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
(四)要有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前面提到的种种因素,都是一种外在因素,不起决定作用。促进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更关键的还是要靠女教师自身的调节。
首先,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对自我有正确的认知、估量、定位,保持恰当的期望值,并积极悦纳自己。其次,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高校女教师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家庭和自我生活的时间和空间 ,这样才有利于提升自我身心健康水平。再次,高校女教师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网,有什么烦恼和心理问题要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心理反应水平愈高,对挫折的承受和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5]。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积极主动跨出校门,掌握人际沟通技巧,拓展人际交往圈,形成各种层次的朋友群体;学会与更多的人交流思想和情感,增进相互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使烦恼和苦闷及时得到朋辈支持,从而减少心理问题困扰。最后,高校女教师要正确认识和看待心理健康问题,主动学习和掌握一些心理和情绪调节的方法和知识。还要有意识的磨炼自己的意志,克服一些女性的不良特征,提升自己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静静.高校女教师的角色冲突与心理健康[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 24(6).
[2]吴文君,陈卫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2(5).
[3]李宝峰.河南省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一、重视教师心理健康防卫
教师这一职业,容易受到一些不容回避问题的困扰,例如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拖拉,学习不努力等,常容易造成心理上产生不良情绪,如果这种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地舒缓,很容易造成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在我们的师德教育读本《警钟长鸣》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案例中的很多教师没有爱生之意、疼生之心,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或是粗暴简单的处理学生不听话、不爱学习等问题,让人感觉有点心理变态。我觉得其实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这样的问题,老师容易把生活、工作中的不顺心发泄到最无辜的学生身上,在这方面,我觉得学校应当设立专门的心理机构帮助教师梳理情绪,倾吐心声,建立良好自信的心理。我建议在每个学校除设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外,还应设立教师心理咨询点,让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定期进行讲座或活动,以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及应对、处理相关事情的能力。
二、增强教师角色转换能力,提高职业心理素质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引起教师心理不平衡的外部因素复杂多样,但并非每一个教师都因此而存在心理问题,关键在于教师个体的心理调节能力,它是决定教师心理健康与否的核心。
因此,我们要引导教师善待自己,正确认识社会消极现象、挫折情境和环境压力,既不因他人的评价而影响自己的情绪,也不为取悦他人而过分自责或违心行事。我们可通过继续教育的正规教育方式,促使教师认真学习有关心理保健与预防的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意识,学会情绪的自我调适,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提高自己的角色转换能力,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并善于从工作和生活中去体验成功。还要帮助教师懂得正视现实和适者生存的含义,学会让自己去适应新的教育观念、方法和要求,在适应中求发展。建议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外出旅游观光、访问,使教师释放不良情绪,舒缓身心,增强见识,拓宽生活空间和交往范围,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三、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
学校的校园氛围主要受学校的三大核心人际关系――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的影响,而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首先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改进领导作风,实行科学管理,加强与教师的感情沟通,努力维护和发展教师的根本利益,致力改善学校的人际关系。第二,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条件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教师只有提高了业务能力,不断进取,才会有心理上的安全感。这可通过选送教师去高一级学校进修学习来实现。第三、学校的政治业务学习、科组活动时间,可用来定期请有名的心理学专家、教授来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进行有效的教师心理疏导,帮助教师悦纳自我,陶冶情操,从容对待挫折与失败,深刻领会教师工作的真正价值。再者,学校要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图书资料和音像资料,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经济待遇,在物质条件上,实实在在地满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四、改进现行的师范教育,提高准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摇篮。一直以来我们的师范教育“宽入宽出”,只要文化课达到合格便可走上第一线成为教师。其实,这里面有不少人不适宜当教师。再者,由于教育系统内部存在“重文凭、轻能力”的现象,一些校长盲目攀比形成人才的“高消费”,放松了对引进的高学历教师的要求,加上日前推行的教育人才招聘机制中缺少对教师心理素质的测评,让那些不适宜当教师的人“混”进了教师队伍。
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师资,必须严格把守教师的“进口”关。一方面,师范教育要加强对准教师的全面素质能力培养,尤其是加强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学理论。另一方面是尽快建立教师心理素质测评机制,精心挑选那些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再者,教育部门要把心理健康作为教师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之一,定期为在职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及培训,每五年进行一次教师资格综合审查,不合格的教师不能再担任第一线的教学工作,另安排其他工作或下岗待业。
五、开展教师层面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指导
建议各校将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校本教师培训与师德建设计划中,重点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教育常识;二是教师要掌握和学会应用一定的、初步的面向学生与家长的心育知识与技能。尝试以菜单方式,结合各校需求协助提供适当的授课资源。按照《皋兰县中小学教师心理课程实施方案》,根据已有的菜单式培训目录,直接面对基层学校或有效引进专家资源开展专题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和中小学班主任,使其能够运用高效、无负作用的心理干预技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人格问题、学习障碍与潜能开发问题等实施高效干预,立竿见影地解决神经症、学习障碍、人格发展困扰等问题。
【关键词】 医学生; 考研学子; 心理健康; SCL-90
医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学制长、课程多、学习负担较重,易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冲突和心理疾患[1]。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及就业压力,报考研究生(考研)已成为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后的选择。大学期间,医学生一方面要完成学业,另一方面又要为考研做准备,这其中的压力与紧张可想而知。因此,提高考研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促进其人格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山西医科大学临床考研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院2013-2014年新进入临床医院实习,参加2014年考研的临床医学生。纳入标准为自愿参加调查;排除重大躯体疾病及精神障碍者。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在学生进入医院实习后3个月,以班级为单位由经过统一和严格培训的调查者采用统一指导语向学生介绍调查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方法,然后集中填写调查问卷,并现场收回。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0份,回收率97.5%。其中男生210人(53.87%),女生180人(46.13%)。年龄21~24岁,平均(22.64±2.53)岁。
1.2.2 调查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简称SCL-90问卷[2]。由Derogatis等编制,主要用于评定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共90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即1为从无,2为轻度,3为中度,4为相当重,5为严重,得分越高,症状越明显。量表总分≥160分和/或任一项因子分≥3分的为阳性,提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3]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考研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各因子分≥3的人数,按比例依次排列为强迫症状(27人,占6.98%)、人际关系敏感(19人,占4.89%)、焦虑(16人,占4.02%)、抑郁(14人,占3.71%)、敌对(11人,占2.93%)、偏执(11人,占2.78%)、精神病性(9人,占2.26%)、恐怖(9人,占2.24%)、躯体化(8人,占2.01%)。以9个因子中任一项因子分≥3作为心理问题的检出标准,总检出率为12.89%。
2.2 考研医学生SCL-90各因子分评分结果与常模的比较被调查医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相比,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敌对各项均分值高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本调查发现考研医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2.89%,与国内外报道的医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在10%~30%的水平一致[4-5]。考研医学生心理健康总体上低于全国青年组人群水平,除躯体化、恐惧、精神病性外,其余项目均明显偏高,与常模差异显著,说明考研医学生是心理问题高发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
3.1 原因
3.1.1 备考时间与学业冲突带来的压力 医学考研学子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由于学制分配的原因,本科生大四下学期及大五学年要参与到医院的见习与实习中来,这就要求医学考研学子一方面要完成学业,做好实习;另一方面还要为研究生考试做准备,工作、学习任务繁重,心理压力较大,易出现心理问题[6]。
3.1.2 考研知识掌握度及理解度要求高带来的压力 医学研究生考试不同于一般的考试,其对知识的范围及对知识理解的深度、掌握的程度都有较高的要求,要打好考研这场持久战,就需要学子对相应知识反复地理解、琢磨、掌握,而如此日复一日的苦读就会给准考研学子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单调的生活很容易让人产生孤独和寂寞,产生强迫和抑郁症状倾向[7]。
3.1.3 繁重的考研复习使睡眠及体育活动时间减少,考研学子显得力不从心,常常感到疲惫,信心不足。有调查显示,约半数的考研医学生信心不足,常常使得考生复习时感到记忆力减退、心情十分紧张,注意力不能集中,应对水平差,学习效率明显下降,这又会进一步加重考生的焦虑状态,造成恶性循环[8-9]。临近考试,焦虑状态愈加明显,考生担心浪费了大把时间却没考上理想学校,会辜负父母朋友的期望,同时又害怕出现考研不成,工作难找,就业失败的结局,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压力,造成抑郁等负面情绪。
3.1.4 医学本身专业性强,因此医学生的就业渠道比较狭窄,专业针对性高;好的就业机会比较少,且门槛高,要求严格,社会用人单位对学历的高要求,激烈的考研竞争使得越来越多的考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10]。
3.2 对策 由于医学考研学子的压力源于社会、家庭、个人等多个方面,因此要帮助医学考研学子合理控压,就要从多方面入手。
3.2.1 学校方面 (1)充分发挥心理疏导法在构建和谐高校校园中的作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网络,形成“辅导学生,人人有责”局面。在校内形成由专业咨询者、医务人员、政治思想工作者、教师相结合的辅导网络,充分发挥一体化作用。对广大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于自己、他人以及社会的重要性,使他们增强对心理、行为的自我调节能力。加强其心理卫生工作,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咨询、个别和团体心理指导、心理疏导等多样化形式,使其个性健康的发展,为其进入实习生阶段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2)建立心理辅导室、辅导员、学生干部三级心理咨询网。其一,学校充分利用资金优势,聘请心理学、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等相关专家组成校级心理咨询中心。其二,借助辅导员的基层管理优势,与问题学生个别交流、重点解决问题。其三,借助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之间的交流优势,确保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反馈。三级机构相互配合,将心理咨询和帮助落到实处[11]。(3)加大对文体设施的建设投资 鼓励并吸引广大考研学子合理参与到体育锻炼及娱乐中来,以适当地帮助他们缓解压力。
3.2.2 个人方面 (1)理性自我定位。增强自我认识,明确学习任务,理性制定考研目标,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张弛有度的时间表。将要复习的内容按重要性排序,不低估或高估自己的能力,坚守自己的职业理想,并对其进行具体规划,提升专业情感,进一步将其转化为学习动力。消除完美的思想,明确“舍与得”的关系。(2)克服焦虑,舒缓压力。与同学建立有益、愉快的合作学习关系,可以找几个研友或网友,经常交流信息,相互督促和鼓励。掌握各种应对技巧,如转移注意力、运动放松、呼吸放松训练、音乐疗法、寻求社会支持等[12-13]。经常自我肯定,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是最棒的,我会全力以赴地备考,但如果实在考不上也没关系,我会再考一年,或选择去工作,一时找不到好的工作就先做差一点的等。(3)树立信心、自我调整达到中等程度考试焦虑。学习效率与焦虑程度的关系曲线以及它的相关理论表明:中等强度的考试焦虑可使学习收到最佳效果[14]。过低不能激发学生兴奋性;过高会造成情绪波动或“晕场”现象。学生要自我调整发挥内因的决定作用,使自己掌握好一个度达到最适焦虑程度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平时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根据遗忘曲线规律及时做好复习,不要临时突击,连续“开夜车”会造成过度疲劳,影响考试的发挥。考前放松心态,可听听音乐,做做运动缓解紧张焦虑状态,“怯场”时学会自我调节,稳定紧张情绪。
3.3 家庭方面 定期和学校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各方面的相关信息,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当考研学生出现考研焦虑等现象后,以“朋友”和“家长”的双重身份给予帮助。
参考文献
[1]余学,马璀,戴秀英,等.宁夏临床医学生应对方式与就业观念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94-96.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3]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6.
[4]李舒,朱薇.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初探[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2):172-174.
[5]朱祥路,,谢平霞,等.医学生症状自评量表与全国常模的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8):235.
[6]杨宗艳.实习护生投诉原因分析及护理带教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6):80-81.
[7]吉峰,孙俊才,李允荣. 具有考研意向的大学生心理应激源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276-278.
[8]周婷.考研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9):100-101.
[9]管淑平,潘春莲,张磊,等.大学生学习倦怠与睡眠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2):101-102.
[10]孙巍巍.浅谈就业形势严峻情况下如何促进本科生考研[J].科教文汇,2009,15(16):82-89,99.
[11]李丽.大学生完美主义和自尊、惧怕否定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96-98.
[12]颜晓娟,陈玉清.小儿烧伤患者家属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干预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78-79.
[13]杨新林.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问题认知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88-89.
关键词:民办高校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C
D01: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 .196
拥有健康的心理是我国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它是培养未来优秀人才良好素质的基本条件。我国各大民办高校必须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到日程上来,在此过程中要尤其注重心理课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因为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其健康水平,为他们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去由于经济较为落后,教育水平无法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仍存在渚多问题,教学成果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1 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现存问题
民办学校是我国针对部分学习成绩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而开设的教育机构,它注重对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但是该类院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的研究却存在很多缺陷,这与民办高校的发展趋势极不相符。以下是我国当代民办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的有关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人际关系严重失调问题
民办大学生人际关系失调常常表现在与宿舍同学和老师关系紧张、人际交往困难等。东北某民办高校在对自己学校的学生进行相关心理测试后发现,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引起心理问题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人际关系已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最突出因素。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代大学生看待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较为极端,以自我为中心,严重缺乏交往技能,有的甚至表现出不良的人格特点,比如性格暴躁易怒、不善于控制情绪,容易与人发生冲突等。
1.2 自我认知能力较差问题
民办学校内的学生独生子女率较普通大学而言过高,而且大部分人家庭条件都比较优越,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导致这些学生任性、封闭的性格,并且没有很好的自我认知能力,遇事后不能冷静处理。许多学生不愿与周围的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内心的想法,久而久之由于压力过大而导致精神分裂,心理健康状况极度下降。
1.3 入学适应不良问题
入学适应不良也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民办学校的管理较为严格,为新人学的学生做出了许多规章制度,对其要求较高。然而初入学的大学生刚走进新的环境,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茫然,不能很快适应学校的新生活,主要表现在作业不能及时认真完成、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情绪不稳定等。我国教育部门对部分民办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大学中具有心理问题的人中一年级学生占了9.9%,超过了规定制度内的百分比,同时校心理咨询室内一二年级寻求帮助的人数较多。
1.4 学校教育管理体制不到位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然而目前,我国的许多民办大学中学校的教育条件和师生关系等体制存在较大问题。比如:学生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感情对立等现象使学生产生被排斥、受冷落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2 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措施
针对民办中学生存在的诸多心理健康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以下是从学校教学方面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而提出的对策。
2.1 教学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
学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养成自觉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方法及心理辅导技术,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同时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智力水平和非智力水平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开设课程,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心理素质。
2.2 开展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
心理咨询和辅导是配合心理健康教育,达到其整体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方便的条件,我国各大民办高校可以设立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通信心理咨询、专栏心理咨询和现场心理咨询,也可以建立“心理辅导室”等组织,根据实际需要配备辅导老师。只有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
2.3 举办专题讲座或对学生进行团辅工作.帮助他们提高人际交往和自我认知能力
学校应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利用课余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辅活动。比如,针对班级里大部分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做一个专题辅导,利用情绪感染、说服教育和行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改掉自己在人际交往、自我认知方面存在的缺陷,并能很快融人到自己所处的班级之中,避免自己心理健康受损。
3 小结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到其身心发展。我国各大教育部门必须加大管理力度,特别是民办高校,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到首要位置,在日常教学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为学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争取更有利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为我国的教育发展增添砖瓦!
参考文献:
【1】李利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DB/OL】.中国,2013.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模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1―0097―03
社会的转型、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和生活环境的日益复杂,使现在的学生较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综合各种调查数据可以发现,现在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平均可达18%左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客观存在,呼唤学校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咨询及治疗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也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专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来具体指导开展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量师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6000~7500名中小学生中至少有一名心理学专职人员指导学校工作。依据1990年我国中小学生在校人数17489万推算,我国中小学所需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约25000人左右。各个地区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所培养的师资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方面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显示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独特意义,但效果却不尽人意,还不能满足教育形势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找准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构建合理的心理健康师资培养模式,是事关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的两种典型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主要由两类人组成,一是科班式的学校心理学教学和研究人员,他们有较丰富的心理学理论知识;二是半路出家式的中小学班主任、政治课老师、校医及学校团队干部等人员,他们大多经过了短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一)科班式的学校专业培养模式
现在很多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为适应社会需要都相继增设了应用心理学专业,每年大概能够提供大约600名左右的毕业生。还没有听说哪个学校开设有学校心理学专业,有的学校只是在应用心理学专业开设了学校心理学方向。各个学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虽有不同叙述,但内容都大致相同,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在各个应用领域都能工作的全才。如有的高校在培养计划中指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在教育、工程设计和施工部门、工商贸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教育、管理、咨询与治疗和技术开发以及在社区心理文化建设行业工作的较高级的专门人才”。在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如广西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一共开设有53门专业课程,但与学校心理学有关的课程(变态心理学、心理教育与辅导、心理诊断与治疗、心理技能训练)仅仅占其中的1/13。与培养目标和开设课程相一致,高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任务也不仅仅局限于为学校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人才,还包括为大众传媒、组织管理、司法劳教、广告宣传、公共关系、民意调查、心理卫生等社会许多部门培养能实际工作的人才,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培养科研人才等。可见,高校在开设应用心理学这个专业时就有些担忧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因此尽量把学生就业的方向设计得更宽一些。这些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的“科班”人员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表现了丰富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对心理咨询理论也有一定了解,但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缺乏系统的学习研究和实践训练,缺乏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操作技巧。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确实为各个地方中小学培养了大量急需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为发展我国的心理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
(二)半路出家式的继续教育培养模式
教育部相继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什,要求各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各个省市、自治区也相继出台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于是很多地方、很多学校就地从团队干部、班主任、校医、政治课老师等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人员中抽调,然后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短期专业培训,之后充实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中来。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在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方面也确实做了一些工作,举办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长、短期培训班,编撰教师培训用书,配合有关高校举办心理健康专业的研究生课程班,制定中小学专兼职教师资格认定办法等。例如北京市2000年就对l500名专兼职教师进行了培训。上海市从1999年起,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学校心理辅导专职教师上岗培训工作,经考核后由市“教委颁发资格证书,并确立心理辅导教师专项职称评聘系列;此外,他们还组织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天津市规定中学一般每校要有l~3名、小学l~2名心理辅导教师,凡从事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教师要做到持证上岗,到目前已培训了1.2万名教师。其他如吉林、辽宁、四川、河北、江苏、湖北等地也都采用不同方式培训了一批专兼职教师。除了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组织的各种教师培训外,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教育学会等一些国家级群众学术团体以及各省市相关群众学术团体也开展了大量的培训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继续教育模式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使受训者具有较全面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具有符合心理健康标准的心理结构和发展水平,具有强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能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进行一般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在培训内容上,一般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学习策略、人际关系、心理健康课教学技术、心理辅导和咨询技术等方面。通过此模式培养出来的教师是目前我国从事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
(三)存在的问题
1.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存在脱节的现象
近20年来,在我国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先后进行过心理健康教育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促进了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原则、途径和方法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学界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也很多,但有关培养模式和具体的培训模式如何建立的研究则较少。可以说目前还远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规范、使用有效的培养模式,诸如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由谁来主管,培训的时间、内容怎样确定,培训的质量怎样保证等问题都还没有明确的答案。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存在巨大的社会需求,特别是短期师资培训存在一定的利益驱动,因此这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项工作还处于多方办学、多头管理、缺乏科学论证、各自为政的状态,使得办学分布不合理,各个高校在办应用心理学专业和短期培训班时不顾自身实力,相互竞争攀比,在同一地区专业重复设置,没有体现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效益。所培养的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方面,与社会需要的差距仍然很大。加之社会发展的加速,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青少年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对心理辅导与咨询的需求也愈来愈强烈。可以说,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师资培养模式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存在脱节现象。一方面广大的中小学生迫切需要大量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帮助他们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又有较多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转行从事与心理学无关的工作。很多学校按自己所需办学或办班,对城市、农村、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文化背景不同的地区缺乏必要的人才市场调研,显现出一定的办学盲目性。
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知识单一、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社会对于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56年就提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必须是具有教学资格或作为教师的其他职业资格并至少有五年教学经历,且具有大学水平的心理学专业资格。而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两种典型模式培养出的教师的知识体系由于其本身的学习经历而存在片面性: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教师有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但缺少与青少年学生实际广泛接触的经验;继续教育培养模式的教师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缺乏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谁都知道,从事心理学工作必须要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心理学专业培养目标中又要求学生具备广泛的适应能力,所以几乎所有的应用心理学专业都开设了较大比例的基础学科,而压缩学科的课时;另一方面,继续教育培养模式的教师由于其学习的限制,只能学习一些应用学科的知识。而且现有培养模式中教学内容学科化、概念化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明显不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性要求高,现在各个学校的专业教育和短期培训有“一窝蜂赶场”的感觉,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配套建设却跟不上,培养时重形式轻实际辅导能力和技术的培训,或者任课教师本身的实践经验本就存在某些缺陷,造成了教育理论和实际操作相脱节的问题。
3.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与心理咨询师的培养混为一谈
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心理咨询师没有区别,因此可用培养心理咨询师的办法来培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按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心理咨询师的定义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因此,心理咨询师主要面向社会,需要通过收费来获得报酬,其工作以矫治为主,遵循的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学的模式,且其学历起点要求低,只定位于中专毕业。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以学校教育为背景,是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它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主,同时辅以调适和矫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注重的是社会效益,始终遵循着教育的模式、发展的模式。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4.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本身健康心理的培养
由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且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也更重视理论知识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从而容易忽视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者本身健康心理的培养。如笔者曾用SCL-90作过学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习的大学生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短期培训班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测试,发现他们在9个因子分上都显著地高于全国常模,说明他们中很多人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这也许让很多人都感到有些意外,试想教师本身的心理都不健康,怎么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呢?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如果学校有一个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被学校为改善心理环境、提高健康水平寄予厚望,并为学生从事了心理教育和辅导的服务,学生有了不满、烦恼、挫折等都可以找他们倾诉,那么他们有了怨恨、烦恼该向谁倾诉呢?这反映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不同于其他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而目前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本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干预方式的研究仍然是空白,当然也就难怪目前的师资培养模式不能满足教师们不断提高本身心理健康水平的需要了。
二、解决对策
(一)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支持
国家有关部门在工作条件、岗位编制、职称待遇、经费设置、科研进修等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与鼓励措施,使得优秀人才或在职教师不愿选择学校心理学方向,亦不愿意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个别已经在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也因为上述种种条件的限制,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不得不改行或“跳槽”。为此,政府不妨借鉴别的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制订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编制、任职资格和职责等方面的明确政策,相关部门制定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称评聘和晋升制度。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积极性是一个促进,而且对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实施单位也是一个巨大的激励和鼓舞,因为他们的辛勤工作可由此迅速见到成效。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法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材教法体系
由于受到大学的学历教育观念惯性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单位只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培训内容具有随意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式和实施效果缺乏认真细致的研究,致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很多人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具体操作以取得效果,只得向学生硬性灌输心理学的术语、概念和原理,机械设定知识体系,从而带来了很多的负面效应,并使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为了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实施心理素质的教育,师资培养单位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法的研究,不仅要涉及各科教学等诸方面的改革,而且必然涉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立,并以此为中介和桥梁,有力地推动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这种教材教法模式应有利于在实践工作者与理论工作者之间的结合,应对各科教材教法的改革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应能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灵活性和教法的教育性、活动性的特点。
(三)培养要突出实践应用性
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要改变传统的重理论传授、轻实际技能的做法,突出实践性和活动性,以案例实践和研究推进他们的成长。通过案例分析、实践、反思、再实践,提高教师的辅导技能。培养过程中,专家在讲授基本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论和技术的基础上,要对学员研习情况予以全程关注和及时指导,并对学员个案辅导和研究能力与素养进行诊断和评估,切实促进学员的专业成长。还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示范不同的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如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调适兼顾为主,但要始终贯穿一条活动主线――突出实践性和活动性。
(四)全员培训,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在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时,伴随此项工作的普及,它现已成为现代学校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并成为每位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此理念将渗透在现代教育质量观和学生观之中,并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得以体现,成为学生潜能开发的重要内涵。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专业从业人员的事情,并非针对哪一个学生的问题,它指向全体师生。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也明确规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队(专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这就要求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当然这主要通过第二种典型培养模式来执行,具体可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如进修、校本培训、专家讲学等。这不仅可以提高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渗透到各科知识教学中去,使得专业心理辅导和非专业辅导并驾齐驱,而且还可以为学生和全体教师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可以减轻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本身的压力,为他们创造合适的宣泄和自我调适的机会,这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本身的心理健康。
(五)加强教育科研,开发新的培养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理论的研究尤为苍白。在近一二十年的学校心理教育中,我们广泛借鉴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方法,当然也借鉴了他们的师资培养模式。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用实证的方式不断验证它的有效性,并在吸收和借鉴的同时,发展和创造出适合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特点的心理辅导体系;另一方面,应适当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理论的有关研究,找到与其他职业教育的共同点和差异,并不断开发新的培养途径,以不断提高师资培养的质量。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如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工作提供全新的途径,如可通过建立较大范围甚至全国范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专家系统、模拟系统,让成员间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可实现对教师进行大规模的专业训练,甚至可实现对学生的直接指导,这样将有力地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是近一二十年才出现的新鲜事物,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问题在所难免。只要我们不懈努力,不断探索,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大量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技能、能够不断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
【关键词】高中 心理健康 教育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01-01
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教育改革也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社会变革带来利益关系和结构关系的调整必然引发一些社会矛盾,人们难免要出现一些心理困惑或者心理障碍。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成瘾、网络犯罪等社会问题。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溺爱孩子、对孩子的过高期待等问题,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学校教育中,尽管教师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引导是主流,但也存在教育方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步入高中的学生正处在心理矛盾最多的青春期,也是自我同一性建立或同一性混乱的时期,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科学指导。提高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有责任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探索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以生为本”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高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在课程计划中设置心理健康课
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高考课程体系之外开设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应该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进程讲授相关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知识。通过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正确对待学生成长中出现的心理困惑。教授给学生调节人际关系和自我心理调节的技巧以促进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有效交流,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而且,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还可以推进“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落实。
(二)重视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也都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细致入微的教育工作。县级高中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住宿生,学生在学习期间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而班主任在授课之余还承担着管理班级的任务,所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在一起,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关系的融洽程度都优越于非住宿的学校。因此,我校班主任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突出的重要性。班主任凭借所掌握的学生家庭环境的相关信息,基于对学生的连续观察,汇总来自科任教师和学生所反映的信息,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异常举动并做出合理的判断,再运用他所掌握的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进行恰当的疏导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并合理处理在其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心理困惑,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教学突出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班主任同学生的课余个别谈心也突出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学校应当配备专职心理咨询人员
家庭环境和家长教育理念的不同,教育中所出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的严重程度不同,那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不同。正如学生学习知识需要找教师,病人问诊看病需要找医生一样,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找专职心理教师来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严谨求实、方法科学的工作,它不仅要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困惑,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甚至是引领学生构建合理的价值观。因此,学校必须配备经过正规心理专业知识教育,受过正规心理辅导技能训练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广大师生提供理论指导、技能训练、心理咨询等服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依照学生身心发展水平,针对学生不同成长阶段所遇到的共性问题,提供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心理知识讲座,组织心理调节活动。尤其是他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进行科学的测评数据分析,提供严谨的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报告,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并积累原始数据。通过心理测评的数据分析还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问题,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依据科学理论的指导,采取1+1的心理咨询模式,有计划地进行发展性心理健康调节,使学生在解决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的过程中感受到被尊重,增强自信,快乐成长。心理健康教师还承担培训其他教师的任务,对学科教学中的心理渗透课和班主任的心理辅导工作提供指导,以保证学校整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此外,教师因工作压力而出现的心理问题也要由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以疏导,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保证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四)组织开展家长培训讲座
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与家长的相互协作。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他们青春期的许多问题都与家庭教育环境紧密相关。如:学生与家长间不良沟通导致的强烈的逆反心理;家长的过高期待导致的学生厌学问题;家庭不和睦导致的学生偏激心态或心理;家长对孩子关注不够导致的孩子的情感问题等。因此,要达到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目标,就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协作。学校通过不定期的举办学生家长培训讲座,让家长了解一些教育发展心理学知识。
总之,面对教育改革的新发展,实施“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切实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但要符合校情,注意发挥多种途径和方式的综合作用,这是新形势下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23-02
在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尤为重要,它是高校教师其他素质得以完善提高的关键。高校教师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力军,他们的心理素质不仅直接影响其教学观念、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而且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很大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所无法替代的。近年来大量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但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缺乏关注。在全国教育体制变革的冲击下,高校教师面临着新技术、新知识、新要求的巨大挑战,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来突出,研究其产生原因和应对策略已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新课题。
一、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
我国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高校教师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已逐渐引起了相关研究人士的警觉。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师心理健康课题组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33%的教师有心理问题;山东烟台师范学院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54.44%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邱毅对陕西34所高校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38.62%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濮宁镇等对19所不同层次的高校教师进行抽样检测结果表明,强迫、焦虑、不安是高校教师群体中最主要的心理障碍,62.5%精神压力大,37.5%对工作效率、个人健康忧虑,36%在角色转换和社交方面不适应。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1)职业倦怠。对教学采取应付方式,把烦恼、怨愤转嫁到学生身上,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对教师职业失去热情,甚至不愿从事教育工作;(2)人际交往障碍。敏感、固执、多凝,缺乏人际交往技能和支持群体;(3)亚健康状态出现。体虚、困乏、失眠,注意力不易集中,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欠佳,焦虑程度偏高,自我调适能力差。虽然这些数据和研究都具有其具体性、局限性,但是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差,越来越多的教师遭受着心理困扰,并已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职业行为和职业体验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
二、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
1.社会环境带来的心理压力。高校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高校教师始终处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压力与挑战之中。(1)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知识和信息的普及化程度大大提高,高校教师已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源,这使得高校教师的权威地位日渐衰落,心理负荷日渐加重。(2)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对高校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他们除了完成超量的教学任务外,还要不断适应教材的更新、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承受培训学习、职称外语过级考试、职称计算机过级考试、讲课比赛、课题申报、及各种教学检查与评估带来的压力。(3)高校教师劳动的复杂度、繁重度、紧张度比一般职业劳动者大,但在学生面前往往不易看到自己艰辛工作所创造的成果和价值,难以获得职业成就感,容易因无法实现自我价值这种高层次的需求而产生烦闷、压抑之类的心理问题。(4)传统的尊师重教风气失落,学生、家长与高校教师之间呈现出契约化趋向,不允许教师有半点差错和失误,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荷,易引发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问题。
2.学校环境带来的心理压力。虽然各高校都在向人性化管理方向努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高校管理者作风严重,不关心教师疾苦,忽视教师的合理需求,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在考核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中,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监督机制,“认人为事亲”;在制定的分配方案中,行政人员与教学人员分配差距较大,使许多承担繁重教学与科研任务的一线教师心理失衡,抵触情绪严重,甚至产生仇视心理,严重地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
一、现阶段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
幼儿园工作的复杂性、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全身心地付出,才能完成保教任务。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对幼儿教师要求的提高,幼儿教师感到压力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学者对在职幼儿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评定发现有20.8%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欠佳,对工作逐渐感到厌烦,甚至进入一种身心俱惫状态从而导致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的降低。大声斥责孩子、不尊重孩子的语言屡见不鲜;不能耐心而冷静地对待家长的建议,不容易接纳领导和同事的批评和指导。另外在人际交往和情绪状况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
二、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1.家长的期望过高。
家长不再把幼儿园当作是孩子的临时寄养所,而是赋予幼儿园重任,希望孩子从小就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对园所的教育环境和教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高期望、高要求对教师来说就是一种较大的心理压力。
2.社会的支持度不够。
虽然社会上对教师有很高的赞誉,但有一些人对幼儿教师却怀有错误的看法,他们觉得幼儿园不同于其它阶段的学校,教师的地位不能很好地被肯定和尊重。中小学纳入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工资普遍提高,幼儿园教师工资偏低。再加上一些地方撤、并、卖幼儿园,让一些幼儿园教师对自己的身份、地位惶恐不安,造成精神焦虑和压抑。
3.人际关系复杂,引起心理紧张,不协调。
幼儿教师与同事、幼儿、家长之间的关系是每天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人际关系。幼儿园相对是一个女性较多的集体,女性特有的好强、好胜、攀比、细心让教师之间容易产生上进心,也容易产生矛盾、嫉妒心,这些矛盾常常让教师们不开心。家长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家长的挑剔、不理解,教师们往往激动、烦恼和痛苦。教师如果不能很好沟通,可能产生矛盾冲突,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不协调。
(二)主观因素
1.业务能力不强。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活动都是为完成预定的任务而展开的,它都向参与活动的人提出一定的能力要求。幼儿园教师担负着培育人这一项很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自身必然要具备一定的能力结构。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对幼儿教师能力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幼儿教师原本不怎么稳固坚实的业务能力,需要更深层、更全面的拓展,这种高要求、低控制水平的工作时常让幼儿教师觉得无法胜任工作。
2.心理安全感较低。
随着改革的深入,学校管理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强,幼儿教师也像许多国有企业员工一样随时面临着下岗的威胁,如教师聘任、按绩取酬、职称评定、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等,这一切都使处于弱势的幼儿教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和危机让幼儿教师的心理负担过重,时时感到职业不稳定、不安全,大大降低了幼儿教师的工作效率。
3.期望水平过高。
常言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部分教师在生活中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社会能力和社会角色,事事好高骛远,该属于自己的或不该属于自己的,能达到的或不能达到的一律兼收,以致碰得头破血流。
4.耐挫折能力差。
社会上每个人都可能随时受到挫折,但并非人人都会产生挫折感,这是由于每个人对挫折的容忍力不同的缘故,容忍力的大小受生理、思想境界、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而幼儿教师的主要挫折,来自于教学工作的不顺利,不同人对教育事业的态度和热情不同,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不同使之感受也不同,这是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的。
三、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特别在幼儿阶段这种连锁反应更显突出。专家认为心理压力大而导致行为不健康的教师对幼儿身心造成的危害,某种意义上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幼儿学习所产生的影响,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
1.营造良好的社会和园所精神环境。
从社会的角度形成尊师重道的良好风尚。园所的物质条件、规章制度、管理措施、工作职责、人际关系等都应多从心理这一层面加以考虑,使教师有获得社会支持的切实的心理感受。
2.提高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
幼儿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与其他教师相比,幼儿教师要付出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和大量的脑力劳动,但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不免显得有些尴尬。幼儿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是有物质上的各种需要的,在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允许的范围内,增强立法的实效,切实保障幼儿教师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等合法权益;完善幼儿教师的劳动报酬制度,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缩小在编教师和聘用合同制幼儿教师收入的差距,让幼儿教师的工资普遍具有社会竞争性,是预防和消除其职业倦怠的实质性任务。
3.加强身体锻炼,拥有健康体魄。
身体健康是情绪愉快和稳定的基础。一个人身体健康,往往表现出精力充沛、心情开朗。教师要妥善安排时间,加强身体锻炼,合理分配精力,科学地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避免身心经常处于疲惫状态,建立有序的、有张有弛的工作秩序,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4.自我调节,适当减压。
教师自身也要学会自我调节。要学会分析原因,能解决的可以内化,不能解决的,想开点,尽了力也就可以了,学会放松和娱乐。
5.积极应对,变压力为动力,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