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再别康桥朗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康桥,乃作者“最心爱”的地方,为之写过三篇诗文:《康桥,再会吧》,早期的留别诗;《我所知道的康桥》,阔别后深情的回忆;《再别康桥》则是倾诉衷肠的绝唱。本文欲以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与这首诗,参照解读。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诗开头连珠似三个“轻轻”,奠定了全诗“举手长劳劳,两情同依依”感情基础,创造出一种伤离别的孤寂气氛底蕴,显示了珍惜、郁闷、眷恋、惆怅的情绪,不愿离去又不得不离去。为了排解“作别”的愁绪,于是转向“关心天上的云霞”、“一晚又一晚的,只见我出神似的倚在桥栏上向西天凝望。”
在这神往的“凝望”中,便产生物与我的交融,于是便在一行行诗中有了描写上的形象性与画面感,这便是“金柳”、“艳影”、“青荇”、“柔波”……由于“柳、留”谐音,古人惜别常以“折柳”表示痛惜挽留,“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从早上踟蹰到黄色,“媚媚的康河”新娘似金柳,是越看越可爱,为了怕惊动,不得不“轻轻”离开。“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泥的性灵。”这新娘的“艳影”,便成了“优美、宁静”,在默契中“荡漾”,合二而一,淹人性灵,这一切尽在“轻轻”中调谐。“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招摇”用得精当、准确。这里是姿态生动水底邀游之意;不是我们平日从贬斥方面理解的虚张声势,炫耀蛊惑。“妖媚的康河……那一流清浅……关心败草里的花鲜。”这美丽的“招摇”,恰好显示了青荇的油油、“轻轻”。“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一身化为“水草”,投入“柔波”中,以了“精神依恋之乡”宿愿。
《再别康桥》可谓无处无诗,无处非画,每一行是一幅画、每一节是一支曲,两两错落,构筑有致,色彩、线条、节奏、块面,自然物象心灵化,内心情感物象化,一往情深的依恋,尽在“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中“轻轻”映现。“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夏虫无语、笙箫悄然、游子挥别、彩云惘然,在如此“轻轻”氛围中,“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关键词】诗歌朗读 韵律美 情感美 意蕴美 艺术美
朗读是我们祖先明智而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有声语言,将文章中无声蕴情的文字化成有声、有色、有情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叩击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思想与感情的共鸣。同时,为使朗读达到更丰富、更完美的言志传神的要求,还应充分挖掘朗读中所蕴含的美学因素,以意美、情美、音美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朗读还是培养良好的普通话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朗读是书面语言转变为发音规范,形象生动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朗读是一种出声读书的方式,在普通话语音教学中很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说普通话的水平,而且还可以扩大知识面,最重要的是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那么朗读教学如何进行审美追求?本人有几点粗浅的体会,主要是从诗歌朗读教学方面来谈。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抒情性,重在表达人的自我内心世界和抒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心灵感受。朗读诗歌要披文入情、以情入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诗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 把握感情,体现韵律美
朗读要有感情。它是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对诗歌有深刻理解才有可能达到的。
1.根据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
如《再别康桥》,写的是离愁别绪,其情感基调定在一个“愁”字上,而且,这愁,不是哀愁,不是浓愁,而是轻淡的柔愁,愁中又带有一丝对康桥美景的沉醉,带有一丝对母校眷恋的深情。只有这样,朗读时才有身临其境之感,才能做到感情自然流露。
2.根据情感的需要,掌握朗读的语速
诗歌朗读的语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叙的,速度采取中等为宜。比如,《再别康桥》与《我爱这土地》的语速要慢一些,就容易做到有感情了。
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声音的长短
诗歌的朗读,有轻有重,有音长音短,才能将诗歌情感强调出来,才能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来,字词句的轻重及音长音短,要根据诗歌内容、意境来判断。如《再别康桥》: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整节诗比较轻柔,但轻柔之中依然有强调部分。其中,最后一句可稍读重一些;而三个“轻轻”虽然属于这节诗中重点强调的部分,但根据诗歌意境来看,不能重读。那么,该怎样处理呢?我们可以这样处理:语速放缓慢,声音稍微拉长。这样,两种强调处理各有不同,一种重读,一种轻读拉长,“歌”的韵味便出来了。把握好朗读的“轻、重、缓、急”,恰当地分好“音步”,产生鲜明的节奏感,将诗歌情感强调出来,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来。
4.根据语境处理诗句的停顿
诗歌朗读,有时需要正确处理好停顿,节奏自然就鲜明,诗歌才富有韵律美。有时则需根据诗歌内容和语意关系来确定,这样才能使诗歌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美。古诗有节拍停顿,现代诗也有节拍停顿。一般是“两个音节一拍或三个音节一拍”,掌握好节拍,不仅能充分展示诗歌的艺术境界,而且节奏也会悦耳动听,读来朗朗上口。
二 展开想象,激感美
诗是想象的艺术。学生必须发挥想象才能欣赏诗、朗读诗。如朗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用舒缓的、轻柔的声音来朗读,伴着朗读学生沉浸在温柔的氛围中,情感与声音塑造的美景已紧紧交融在一起,作者的情感已引起学生的共鸣,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美。
三 理解主题,感受意蕴美
诗歌也有主题,没有主题就会黯然失神,只有了解了主题,文字才可能潜入读者的心灵,才有可能变为读者自己要说的话。只有认真领会,准确把握诗歌的精神实质,然后诉之于声,那么声音发出时所负载的思想感情,就会比原诗自身的意志、情感更为丰富,它必能引起学生走向文学作品的深处,听到“不可言传”的意蕴。从而沟通作者、读者的心灵,让读者从朗读中品味人生的道理,受到美的熏陶。如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情愫诗人浓厚民族感情的诗歌,理解了主题,就可以感受到诗歌的意蕴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主要是通过对康河美丽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离开康桥时依依惜别的深情。风格清新、意境深邃,通过朗读就可以感受到诗歌的意蕴美。
四 体验赏析,展现艺术美
情感体验是朗读教学的关键,诗歌丰富的色彩、场面等,只有朗读者充分激发感情,沿着感情去积极想象,用有声语言去描绘,才能生发出不可抗拒的感染力,使自己的多种感受、多层体验升华、飞动。只有朗读得体,才能展现色彩斑斓的艺术美。
一、细致感知,体味意境
不要只是把朗读当作初步感知课文的手段,学生对课文有所了解,朗读就不再注意引导了。其实,朗读应该贯穿现代诗歌教学始终。初次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就先让学生粗略地默读课文,稍作准备,再来朗读,在分析诗歌思想内涵,表现手法之后,再巩固朗读,这样一来,对学生体味诗歌内涵意境很有帮助。
例如《雨巷》,初读诗歌,让学生体验旋律,在理解了作者时代背景之后,进一步朗读诗歌,深刻体味诗中诸多意象,体味作者对光明、自由、美好的向往意愿。同时,体验诗的表现手法特点。课后的练习设置也是提示学生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完成,教师一定要指导点拨学生不要偷懒,生搬硬套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二、投入情感,品诗外之意
如果说上述“感知课文内容”属于客观认知、理性思考的话,那么投入情感应属于感兴、感性、感觉的体验,诗歌朗读教学本来就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思维活动。
情感是诗人创作的出发点,是沟通诗作、诗人、读者、听者之间的精神纽带。如果抽掉了诗歌朗读中的情感要素,朗读将变得索然无味,听众的“赏听”期待成为负值,也就没有一点感染力。
在诗歌朗读活动中投入的情感可细分几个层面:一是对读诗有神圣感,认为这是崇高的精神活动,先要沉静下来,净化一下心灵;二是对诗人有亲近感,通过朗读走近诗人,亲聆謦,仰慕诗人心灵境界;三是对诗作产生共鸣,消除与诗作的情感隔阂、时代隔阂、空间隔阂。
例如,对戴望舒《雨巷》“朦胧爱情”的体味,对徐志摩《再别康桥》的“绵绵别情”的感受,对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赤子之情”的体验。朗读之前,先要入情入境,满含深情,情致高昂,必引人视听、夺人心魄。此时,能使朗读者和聆听者均能领悟、品味诗外之意,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境地。
有这样4首诗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 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情感“风景”可谓丰富多样。
三、把握节奏,体验音韵美
每一首诗歌,都有各自的节奏,韵律,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朗读,不但使人情感共鸣,事理共享。还能让人体验现代诗歌的音韵美。
朗读的节奏包含哪些内容?大致有语音高低、语调轻重、气息强弱、节奏快慢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语音高低,二是节奏快慢。把握好了这些,抑扬顿挫自然发生,诗歌朗读的艺术效果也就自然发生。
例如,徐志摩诗《再别康桥》的平仄、音高抑扬顿挫的效果如下:
轻轻地 我走了,
平平 仄 仄
正如 我 轻轻地 来;
仄平 仄 平平平
第一句先平后仄,后一句先仄后平,中间平仄互衬,细味之,一种浓浓的留恋眷顾之情环绕在轻重高低的平声仄语中。
四、做好标记,提高技巧
培养学生现代诗歌朗读的技巧,可以将诗歌朗读训练直观化,将训练所得的方法、要领等外化于各种符号标记,这种最简便的训练方法,对学生来说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处理诗作文本的符号体系是简便易行的,只要稍微熟悉一下即运用自如。下面用一些常见的符号举例说明:
升调():谁主沉浮?(响亮地提出问题)
降调():冷漠,凄清,又惆怅。(情绪极为低落,压抑着声调)
节奏( /):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娓娓道来的语气)
稍停():撑着油纸伞,独自(“独自”属跨行,即与本行相隔而与下一行相连)
着重(.):一个丁香一样的
感叹(!):浪遏飞舟?!(名为置疑,实为坚决,加一感叹号表斩钉截铁之气势)
渐无(……):不带走一片云彩。……(一是体现徐诗轻柔风格,二是与“悄悄地”相应)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恰当的途径来诱发语文课的美感,唤起学生心底的“那种感觉”、那种愉悦,让学生去享受语文。
让学生享受语文,说到底,就是让学生去学会审美,调动审美情趣欣赏美。这是一种至高的学习境界,更是一种至高的教学艺术。语文教师应当还语文以美好的面目和情感,让学生去享受。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到这一点呢?
一、艺术导课,激发兴趣。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精彩巧妙的导入语,往往会在瞬间即可激发学生的热情,触动他们的心灵,引起他们的思索,把自己投入审美的角色中。导语的设计千姿百态,我认为最富有神奇力量的当属“设置疑问”法。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进而开发他们的智力。我在领着学生欣赏徐志摩的现代抒情诗《再别康桥》时,开始即提出问题,设下疑问:“《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于1928年11月在重访英国归途中所作的诗篇。诗人以康桥的自然景致为抒情对象,写尽了康桥的柔美,写透了诗人与康桥难舍难分的依依之情,动人心弦。那么,康桥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竟令作者如此痴情?同学们想知道吗?”这种具有诱惑性的发问,立即激起了同学们急切地探求原因的热情,对即将学习的诗作产生了强烈的新奇感。这样,教师充满激情的导入,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了预定的意境中。
二、创设情境,引发共鸣。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一切时机启发诱导,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推波助澜,让其情绪达到沸点,从而在如痴如醉、心灵震颤的美感中受到感染,引发共鸣。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景物片段描写时,进行了如下创设:用录音机播放民族乐曲《春江花月夜》,在悠扬美妙的乐曲中,老师对江南春江作了这样的描绘:“静静的夜晚,春风拂面,月亮披着面纱从东山而起,悄悄的江面上,一叶扁舟随波荡漾,淡淡的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多美的一片春江月色啊!同学们,何不放飞我们的想象,把它写下来呢?”老师充满激情的描绘,收到了身临其境的效果,仿佛让学生看到了整个画面。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乐曲中的意境描述下来。这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乐曲的艺术美,提高了欣赏品位,而且培养了情趣,调动了创作的欲望。试想,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怎能不会是享受呢?因此,教师应积极创设美的情境,以此感染学生,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教者动情、学者动容的境界。
三、塑好语言形象,体验真情美感。
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优美的语言是教学所必需的。教师优美的语言不仅是学生听课时的一种享受,而且也有利于学生良好用语习惯的形成和健康心理的培育。教师的语言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要准确、简明、生动、活泼。高尔基说:“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准确、明晰和生动。”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让学生在愉快地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和艺术熏陶。二要感情丰富。上课时教师的感情一旦融于语言,就能有效地扣击学生的兴奋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三要语调和谐、抑扬顿挫。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到“每当……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可见,藤野先生的课堂语言确实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在语言上讲究节奏和韵律,使语言或轻松愉快,或深沉凝重,或激昂慷慨、坚定有力,或委婉舒缓、如沐春风,都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一位年轻的教师在领着学生欣赏《再别康桥》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自己的朗诵置于轻松、浪漫的音乐和画面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缠绵中带有潇洒,超脱中又有执著,飘逸中带有坚实,轻灵中又有感伤。这位教师满含深情、柔和轻盈的语言,仿佛将学生带到了那充满梦幻的康桥大学,连在座的听课老师都陶醉了。在这样的氛围中,与其说是在学习,不如说是在体验美感。
一、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融入课堂之中。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共同创设课文中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讲解“荆轲刺秦王”一课的时候,因为体裁为文言文,理解难度大,学生在学习时,常感到无从下手,教师就可以抓住其戏剧性强、人物较多的特点,要求学生分角色扮演樊将军、太子丹、秦王和荆轲等角色,感受文中不同人物的处境。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人物。比如,在刺杀秦王失败后,荆轲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学生纷纷展开联想,有人说:“荆轲因为刺杀失败而感觉没有面子,所以为自己找了个借口,这样也能为燕国保留面子。”还有人说:“荆轲自己就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也这么做了,即使成功完成了刺杀任务,还会有下一个秦王继位,如果无法削弱秦国的实力,那么就会严重威胁燕国的安危。若他和秦王签订契约,就能确保燕国的平安,是为了燕国好。”通过思考,学生仿佛对人物的性格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情境创设法除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以外,还可以提升其道德素养,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诵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是朗诵。而体验学习法中的朗诵不是单纯地朗读课文,而应当在课文中融入感情。比如,讲解现代诗《再别康桥》时,教师要先分析诗的意义与内涵,接着再引导学生分析诗的主题思想,并且多次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朗诵过程中,适当地指导学生,告知其应当如何停顿和把握节奏,让学生对作者的情感有更为深切的体会。学生在反复朗诵《再别康桥》的过程中,可以全面认识和理解诗中不同景物所代表的不同含义,比如,“青荇”“金柳”等描述景物的词,寄托着诗人的眷恋之情。学生有感情地多次朗读课文后,不仅能熟悉诗的结构,还能感悟到现代诗中蕴含的美感。
三、开展分组讨论学习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其平均分为若干小组,共同讨论某个问题,进而掌握与本课相关的知识点。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看法,互相学习,了解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比如,讲解鲁迅的文章“祝福”时,教师先要求学生阅读文章,接着提出设计好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祥林嫂死亡?”“祥林嫂多次向别人提起阿毛的死,作者在文中安排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学讨论,深入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获得主观体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创造课堂教学互动机会
通过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指导。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并未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多数课堂,教师还是以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为主,所以教师要把握好师生沟通的机会,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有助于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能够给予学生科学的引导,和学生共享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与老师的沟通中受到启发,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分享,学生的学习体验会更加丰富,学生可以结成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未知的知识领域。比如,讲解文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时,教师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和同伴分享自己和父母间发生的小故事。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再次体验了父母的爱,对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欣赏;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 赏析优美的诗歌,梳理作品脉络,理解诗歌意象,把握作品主旨,学会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受中外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这是诗歌赏析教学的最高境界。
一、诗歌欣赏教学在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必要性
1.诗歌欣赏有助于拓展学生思路、陶冶人情,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新课程强调人文精神,欣赏诗歌可以侧重人文性和文学性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学生艺术情操的品位,达到陶冶性情提高素质的目的。比如:苏轼《赤壁赋》里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就给我们幽雅、静美的享受。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道出了战争生活的惨象与军旅生活的痛苦。诗中“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等诗句,都能给予人奋进的力量,给人生以启迪,对学生素养的养成润物无声。
2.诗歌欣赏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精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再创作
想象能力是学生学习各科知识以及今后发展深造的基础,是再创造的前提条件,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一种能力。诗歌中的想象丰富而大胆,都能让人神思飞扬,浮想联翩,培养和提高学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多读、多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无疑能为学生的习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3.诗歌欣赏有助于培养和提高语言表现力
近几年来,高考对诗歌赏析的考查不再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大都采用文字作答的形式来考查。也就是让学生用流畅的语言,概括表达出自己对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看法。流畅的语言其实就是一种语感,它要求学生不仅能“意会”,而且会“言传”,诗歌欣赏教学能深入理解文本内容,逐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当前诗歌欣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1.从整体上看,部分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技巧相对滞后
教师本身综合素质(学术、艺术修养、古代诗歌了解)不能适应教学要求,形成了诗歌欣赏教学的“瓶颈”。
2.教材中选择的诗歌忽视其文学性、人文性和区域性,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应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尽量选择学生可以感受到的诗歌内容,零距离地体味诗歌情感表达,读出“自己”,在体验顿悟中把艺术形象再造和扩展。
3.学校条件和学生素质存在局限与不平衡
有些学校设施亟待更新,而学生生活又极为单调,师生情感贫乏,教学缺乏后劲。特别是应试考试对教育的负面影响。这根指挥棒牵动着家长,束缚了校领导,制约着教师,禁锢了学生。
三、现代教育理念下提高诗歌欣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巧设诗歌意境,调动各种感官参与体验
诗歌的意境营造是极为重要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设置情境,渲染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诗意盎然的氛围中不由自主地走进诗歌构筑的意境中,走入诗人的内心深处,与诗人直接对话,为学生读懂诗人的心声,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奠定基础。这是迈进诗歌欣赏殿堂的第一步。我在教学《再别康桥》内容时,生活中因为“离别”二字最能拨动人的心弦,我创设这样的情境导入:我们都有过离别的体验,在你的人生经历中,离别时最常有的情绪是什么呢?你的离愁别绪与宋代词人柳永、现代诗人徐志摩有何不同呢?当儒雅浪漫的诗人站在康桥边寻找他的青春、他的梦想、他的爱情印记时,他的心弦又奏响了怎样动人的旋律呢?请同学们走进文本,走进诗人的心灵,赏析《再别康桥》这首珠落玉盘般的动人诗篇。再如:《荷塘月色》一课的情景创设我先用多媒体播放古筝《春江花月夜》,同时展示几幅荷花图。引导学生接纳美的熏陶。然后我问:“从以上的音乐和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畅谈感受。最后,再由我揭开荷塘的真面纱,引导学生去领会朱自清妙笔回春之神韵。
2.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手段
诗歌教学的宗旨必须让学生:读诗要会其意,得其境;分得开,收得拢;碾得碎,吃得消;吐得出,翻得新;要读出精神,读出个性,读出人品与人格,读出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就是教诗的境界。由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与教学手段,以全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我选择新型的网络教学环境,进行诗歌鉴赏的教学,力图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诗歌鉴赏教学有机的整合,为学生搭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促进其诗歌鉴赏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网站共有四级网页,为学生品味全诗意向、了解徐志摩的人生经历、更好地把握诗人的情感提供了充足的资料。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调节了学生学诗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改进教学方法,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课堂
我认为:个性化的方法是首位的,属于自己的东西才是根本的。优秀的教师在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要敢于接受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教学方法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采用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传递教育信息。比如反复诵读是诗歌欣赏教学的主要方法,因为诗的节奏与韵味,只有在诵读中,才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但如今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我们可以用动画来展示诗歌的形式美或意境美或情感美,这些可能就是教师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也即个人魅力所在。例如在进行《再别康桥》诗歌朗诵时,为再现诗境,我利用多媒体营造网络环境下诗歌欣赏的人文氛围,形象直观,降低难度,激发兴趣,让情感的目标在人机交流的过程中自由流淌。
4.加强内外交流,挖掘诗歌欣赏教学的灵魂
一、抓住现代诗歌的特点开展教学
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对现代诗歌有深刻的认识,对现代诗歌的起源、发展、分类、特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要注重现代诗歌的特点,要抓住现代诗歌在外形和内在精神上的独特性,并从这种特点入手,引导学生深挖诗歌的内涵特质,让学生在感受现代诗歌形式美和内涵美的基础上实现美的熏陶。现代诗歌特点较多,在此仅以现代诗歌形式的自由性特点为例来分析思考,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教师在讲解该诗时就要让学生抓住该诗自由(没有固定节律,不押韵)的特点,并让学生明白这样的目的和好处:没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的限定,诗人就可以完全以自己的情绪来自由支配诗行、诗段,并且可以按自己情绪的旋律来安排诗的节奏、韵律,让诗歌的每一句都服从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学生在充分感受它简短而自由的句子时,也要尽量去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对土地的眷念,对祖国的挚爱。管中窥豹,在教学中怎样让诗歌的特点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及从现代诗歌特点入手让学生抓住诗歌的形象和情感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借鉴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现代诗歌到底怎么教学?可以借鉴古典诗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毕竟不管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诗人表情达意的工具,万变不离其宗,这是诗歌这种抒情性文学体裁的特点决定的。
(一)“知人论世”的方法
再好的诗歌也是人写的,作者生平背景就是打开一首诗歌的“钥匙”。我们教学时一定要涉及诗人的生平思想和流派,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如果学生对徐志摩的个人思想和经历、与康桥的关系都不清楚,那么不管教师在这首诗歌本身上怎么努力地教,学生理解起来也是会像隔了一层朦胧的纱。其实徐志摩本人就对自己和康桥的关系作了很好的阐述,他在《吸烟与文化》里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见康桥经历是作者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栖息,我们教学就不得脱离诗人与康桥的关系,不能脱离徐志摩这个个体的成长路线和思想变化以及康桥对他生命的滋养。不了解徐志摩,不了解康桥,不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很难对全诗有多么深刻的理解。
(二)以意逆志的方法
同古典诗歌一样,现代诗歌也多用意象来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感体验,教师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把握现代诗歌的意象,从而让学生进入诗人创造的艺术境界之中,最后与诗人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实现诗歌教学目标。下面重点谈一下对现代诗歌意象教学方法的思考: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建立对意象的直观感受
诗歌教学与小说、散文的教学差异性较大,诗歌本身表达情感自由,规律性的结构较少,在现代诗歌的发展的前期,诗人为了突破古代诗歌的严谨往往形式和格律都不太讲究,越往后发展,诗人借鉴古典诗歌,在音韵和形式上都取得长足进步。中学语文课文选取的现代诗歌都是成熟作家的成熟作品,朗诵起来都能朗朗上口,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反复朗诵诗歌是诗歌教学最实际和有效的手段。如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次诵读,即使学生对该诗背景、作者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通过诵读也能对诗歌的情感感知一二。特别是文中那些精挑细选的意象“金柳”、“艳影”、“青荇”、“彩虹”、“云彩”、“夕阳”、“青草”、“星辉”等词语, 在初次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到康桥的美,对这首诗歌建立起美好的印象,并能够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通过想象来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的康桥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让学生通过联想进入诗人精神世界的画面里。
2.引导学生把握诗歌语言,通过意象感受诗歌意境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把握诗歌意象来感受诗歌文本独特的美。意象是诗人联系自我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间的桥梁,学生只有通过把握意象,才能完全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丰富的感情世界。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象的时候,要注意全诗意象的布局,往往现代诗歌的意象不是单一的,诗人常常借助很多意象来表达情感,正是不同的意象组合成就了诗歌整体意境,学生只有进入意境,入情入境,才能完全体会诗歌的神奇曼妙。又如《再别康桥》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找出诗里的意象后,还得再次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由这些意象营造的一个爱、美、自由的意境世界,教师应带着学生逐一分析这些意象的特色,根据这些意象让学生理解诗人为何如此留恋康桥,为何如此不舍又不得不舍的惆怅和伤感,学生由意象的画面进入到诗歌意境的更高层次里,就能充分体会诗人在眼前和未来的杂糅中对人生美、自然美的眷恋和期盼。
3.引导学生强化意象概念,升华对现代诗歌思想感情的认识
现代诗歌虽然不同于古典诗歌,但也不能脱离古典诗歌的影响,在诗歌创造中往往会向古典诗歌一样将自己的情感深埋在一些意象之中,讲求一种含蓄美。由于中学生知识结构水平和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并不能轻松准确把握住诗歌的内在情感。我们以余光中《乡愁》一诗的教学为例,由于中学生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已很难明白乡愁是怎样的一番滋味,于是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把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四个意象成了教学的突破点。了解选取这些意象的原因以及它们和诗人的内在联系,与母亲的生离死别,与新娘的不能相聚,与祖国大陆的分离等等在诗人心里是怎样的一种情感,教师就从这些意象入手,不断挖掘这些意象背后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探索理解诗人心中的乡愁是怎样发展的,最后再尽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诗歌内化为自己情感体验的一部分,那么现代诗歌教学的意义也就显现出来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学课堂诗歌教学当然还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从现代诗歌自身的特点出发,从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情感态度出发,去探索诗人在诗歌中的情感世界,而这个途径往往就是要紧紧抓住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诗人内在情感的具体化事物,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在反复诵读这些意象有关的诗句基础上,再细致地分析意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能够进入诗歌塑造的意境,最后和诗人在情感上达到一致,并最终实现在精神和情感上的丰收。
参考文献:
[1] 程丽蓉《中学语文教材分析方法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2] 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翟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关键词:诗歌;情景教学;艺术手段;想象;朗诵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122-01
情景教学法非常适应高中语文的诗歌教学,教师要根据教材中诗歌与其他类课文的共同性和不同点,展开有效地情景教学,引起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一、利用多媒体和多种艺术手段创设情景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配置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综合运用音乐、美术、影视等多种表现形式,创造诗歌学习的情景,强化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的实境感受和文本理解,提高审美情趣。
1.美术情景
教师根据所学诗歌的描述情景和表达意境,利用实物(绘画作品)、电子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再现诗歌描绘的美妙画面,让学生在美术欣赏中体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比如在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宋词时,教师通过网络搜索,找到有关赤壁的山水画作图片,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构图、色彩、意境等方面的解释,配合词作本身的讲解,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之中体会作者在游览赤壁时的心情,体会作者对三国赤壁之战的感情,以及通过词作所表现出来的意气风发、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2.音乐情景
古体诗以其规范的字数、严谨的格律,呈现出一种整齐的形式美和节奏感,现代诗歌也在意境、形式、旋律上体现一定的音乐美。教师要善于抓住诗歌的这些特点,利用音乐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目前,有很多古代和现代诗歌都被改编成了流行歌曲,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王菲演唱),李清照的《如梦令》(蔡琴演唱),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邓丽君演唱),白居易的《忆江南》(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演唱)等都被改编成流行音乐且被广为传唱。教师要搜索和积累这些音乐资源,以便在课堂上应用,辅助诗歌的教学。比如,在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教师在讲完课文之后,播放歌手李健改编的歌曲《再别康桥》,让学生在淡淡的钢琴声和歌手美妙的歌声里去体味诗人当初对康桥的离别愁绪,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影视情景
有些诗歌作品的背景故事、诗人传记等都被改编成了影视、戏曲、戏剧作品,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对各种时尚与古典相结合的新艺术保持一定的敏感度和关注度,以便更好地应用到语文的诗歌教学中来。比如在讲到孔子的《论语》及相关诗歌作品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学校多媒体播放电影《孔子》,通过电影的情景再现和主题曲《幽兰操》的优美旋律,让学生在视听享受的同时感同身受,体会孔子的高尚美德和仁者思想。又如,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观看电视剧《坡》,让学生通过电视剧的情景呈现来感悟诗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关心民生疾苦的伟大情怀,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诗歌作品,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设置问题,激发想象
创设问题情景是情景教学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情景教学中,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比如在讲到李煜的《虞美人》时,教师可以布置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从作者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春花秋月”本来是人间美景,作者为什么希望它早早结束?“又东风”的“又”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提到的月亮含义代表了什么样的意象特征?最后,作者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以往诗歌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描写愁绪的经典古诗词名句?设计这些具有情景化特征的问题,让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亲身体验各种诗歌意境,帮助理解诗歌内涵。
三、感情朗诵,深入体验
诗歌具有朗朗上口、易于成诵的特点,所以教师必须根据诗歌的这些独特的感情特征来给学生做朗诵的示范,并让学生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达到感悟情景、掌握知识的学习目的。
首先教师要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预先熟悉课文的感情表达和情绪特征,还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找到相关朗诵的音频、视频、背景音乐等,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诗歌的不同类型,或婉约含蓄,或豪放豁达,来确定自己的朗诵风格,巧妙运用节奏的快慢、音调声调的起伏强弱、手势体态语言的表达、背景音乐的播放等等,来带领学生进入设个所描绘的情景,获得独特的体验和心灵的升华。比如,在朗诵《将进酒》时,教师要用高亢豪迈的语调来表现李白大气磅礴、乐观旷达的诗仙气质;在朗诵《醉翁亭记》时,要用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调和语速,充分展示“也”字在行文中的抑扬顿挫的变化,朗诵出一种怡然自得、似醉非醉的悠闲情趣等等。
以上所说的情景教学方法都不是孤立使用的,教师要根据教授内容,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将美术、音乐、多媒体影视技术、朗诵、讨论等多种方式来促进诗歌内容和感情的情景再现,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针对以上课堂诗歌意境引入出现的问题,笔者联系我国语文情境教学理论系统的提出者李吉林老师提出的情境教学方法及其它教学理论及个人教学实践提出以下意境引入策略:诗歌诵读导入意境在诗歌教学中,采用多种朗诵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中的情感和内容,渐渐进入诗歌之境。联系生活展现意境由于社会阅历较少,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和人文积累,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往往会存在误读。对此,诗歌意境引入时要联系当代社会和学生的周围生活。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轻轻地我走了”,“轻轻地”不能被“悄悄地”代替,因为前者是对动作的一个形象描写,包含悄然无声之意,后者只是安静无声之意。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走入诗中淡美淡愁的意境,我们可以举母亲上班的例子。可以问“妈妈去上班了,她走时关门,我们应该说是轻轻关上门还是悄悄的关上门呢?”一句现实的生活例子,让两个形容词的区别形象起来,学生也因此更好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之中。图画、表演、语言描绘等多方式学生主体创造体验诗歌意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活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诗歌教学意境引入可以通过图画再现意境,表演体会意境,语言描绘意境等多种教学方法,多方调动学生感觉器官,增强诗歌意境美感品鉴效果。例如:纳兰性德的《故园》教学中,可以设计学生场景语言描绘、作画等方式,其中的孤舟、大雁、场景、言语情感交流从而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感受到诗人的漂泊生活以及思乡之情。再联系诗人的生平,从而让学生对诗歌意境进入更深一层的自我体验。又例如,闻一多的《发现》,通过讲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一个海归青年回国的故事情景,使学生消除时间和空间上的隔阂,走入诗中意境。
二、音乐渲染意境
思想家卡莱尔曾经说过:“诗是音乐性的思想。”选取与诗歌意境和情感表达相一致的音乐,为学生走入意境制造氛围。例如,鉴赏白居易的《长恨歌》可以选用古乐《汉宫秋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播放曲子《爱情故事》配乐朗读。音乐和诗歌相呼应,激发学生产生直接的听觉形象和相应的情感及丰富的想象力,推动学生步入诗歌意境,通过意象导入意境意象是组成意境的建筑材料,是以小范围构建大范围。只有对意象有了深刻而清晰的认识,才能对诗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全面而深入的把握诗歌,产生深挚的审美情感。通过文化常识介绍导入意境有意境的诗歌通常都是融入一定的文化积淀的,这就需要对文化常识进行一定的介绍。通过文化解读来理解诗歌作品。意象的传统象征意、诗歌流派,诗人风格和生平等等文化常识都应该指导学生逐步积累,从而服务于理解诗歌,走入意境的。通过典故导入意境典故也是诗歌中经常借鉴的,只有对典故有所了解,才能真正理解诗中的意蕴,走入诗人创设的意境。例如为进一步深入曹孟德《短歌行》中求才若渴的心情,可以给学生讲“萧何月下追韩信”和同时代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典故。通过品味语言导入意境我国自古就有“推敲”之说的美谈和“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千古名言。在讲究语言的高度凝练性的诗歌中更是如此。首先是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有时,这些妙字佳句会对主题的表述。意境的深化、形象的突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王安石《泊州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从最初的“到”字、“过”、“入”等千余次修改,始定为“绿”。正是一个“绿”字让人从视觉角度直观鲜明地感受到春意特有的一片生机,这与当时他奉昭回京,重施变法的喜悦心情相谐和。
三、关注语法结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