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保健范文

儿童保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保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保健

第1篇:儿童保健范文

【关键词】儿童保健;中医

【中图分类号】R 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125-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家属对儿童的健康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但要求进一步控制对儿童生命和健康构成威胁的各种疾病,而且要求儿童有更加健康的体魄,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中医在几千年的知识积累过程中,有许多相关知识需要发扬光大,下面就简单的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下。

1.哺乳

小儿脾胃不足,腐熟运化功能不足,所以对于儿童的合理喂养十分重要,辅食添加不宜太早,喂养又不宜太饱,并且对乳母也有一定要求。

《备急千金方・少小婴孺方》中就曾讲道:“新生三日后,应开肠胃,助谷神……,当用意小增之。若三十日而哺者,令儿无疾。儿哺早者,儿不胜谷气,令生病,头面身体喜生疮,愈而复发,令儿弱难养。三十日后,虽哺勿多。若不嗜食,勿与之不消,复生疾病。”就是说儿童喂养,在出生不久就应该喂米谷等厚食,以开肠胃,但应从少到多,并且辅食添加亦不能过早。

《儒门事亲・过爱小儿反害小儿说》讲:“今人养子,不察肠胃所容几何,但闻一声哭,将谓饥号,急以潼乳纳之儿口,复知量,不吐不已。及稍能食,应口与。夫小儿初生,无伎俩,惟善号泣为良耳。此二者,乃百病之源也。”意思即是喂养婴幼儿不能听到小儿哭闹就考虑饥饿所致,给予哺乳,这样很容易造成小儿饮食过饱,引起呕吐,甚至会引起疾病。

2.养护

2.1 洗浴

小儿卫生意识差,并且对玩耍很有兴趣,身上经常是脏兮兮的,所以洗浴问题就让许多家长非常关心。

《备急千金方・少小婴孺方》中讲到:“凡浴小儿,汤极须令冷热调和。冷热失所,令儿惊,亦致五脏疾也。凡儿冬不可久俗,浴久则伤寒;夏不可久浴,浴久则伤热。数浴背冷则发;若不浴,又令儿毛落。”[1]《万病回春・洗浴论》中也讲到:“冬不可太热,夏不可令冷,须调停得宜,乃可用之。儿自生之后,须依时洗浴,以去垢污,又不可数数。”这其中就是讲小儿洗浴,水的温度非常重要,过冷过热对儿童都不好;洗浴时间亦不能过长,间隔时间亦不能过久,如果注意了这些,小儿就会身体舒适,血脉通畅,少生疾病[2]。

2.2 调护

小儿肺常不足,脏器清灵,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故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外邪侵袭,以及对学习的引导都非常重要。

《奇效良方・初生说》讲到:“小儿肌肤未成,不可暖衣,暖则令筋骨软弱。常宜见风日,若爱惜不见风日,令儿肌肤脆软,便易伤损。又当消息衣服,无令衣多,多则令儿汗出,汗多则致虚损,风邪易感。”《备急千金方・少小婴孺方》中也讲到:“儿衣棉帛,特忌厚热。慎之慎之!凡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衣,暖衣令筋骨缓弱。宜见风日。”[3]就是讲小儿肌肤发育,卫外功能不完善,穿衣服不应该过于暖和,过暖则会使小儿筋骨软弱,易患疾病;并且在天气好时应多到户外活动,以增强小儿体质,抵御风寒。

3.治疗禁忌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容易生病,家长往往在儿童生病后,急于治愈,只要求尽快治愈,而不顾用什么方法,什么药物,其不知对于孩子治疗也是有禁忌的。

《育婴家秘》中讲:“小儿周岁有病者,勿妄用药,调其乳母可也。不得已而用,必中病之药,病衰已,勿过其则也。”《保婴金镜录・论初生用药》讲:“愚谓凡小儿在月外者,调补之剂,每服亦不过二三匙。若表散攻伐之药,则每服只可匙许而已,过多则反伤元气。余当量大小虚宜加。若乳母之疾,致儿为患,当治母为主,子少服之。”这些都是讲对于小儿患病时,不能急于就诊治疗,特别是不能乱投医,生活中注意护理喂养就能避免许多疾病;如果患病,也有病情治愈后立即停止服药,不能长时间的服药。

《世医得效方・灸法论》讲小儿新生无疾,慎不可逆针灸之。如逆针灸则忍痛,动其五脉,因易成病。《育婴家秘・小儿不宜妄针灸》讲:“芽儿嫩小不耐伤,针灸汤丸莫妄当。”[4]小儿患病时更不可妄加针灸治疗,如果不小心就会损伤小儿经脉,反而使小儿疾病加深。

4.分析

以上内容仅仅是中医书籍记载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很多很多关于儿童保健的知识,现代儿科疾病出现年龄越来越小,并且反复发作的疾病越来越多,治疗疗程越来越长。而中医有“治未病” 的治病理念,像以上内容中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小儿洗浴时的水温、洗浴时间、洗浴次数等都有要求的,并不是脏了就洗或者随心的;还有,小儿穿衣,不能太暖,小儿肌肤腠理发育不完善,如果穿的太多,少见风日,则很容易生病。所以,中医在儿童保健中,有自己的特色及优势,要发挥自己的特色,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更好的为世界的将来服务,在新的医疗社会中,拥有自己的独特地位,使我们的中医事业走向辉煌。以上仅仅为个人浅识,希望同仁们给予指正。

参考文献:

[1] 朱锦善.儿科心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0:351~359.

[2] 张印生,韩学杰.孙思邈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87~91.

第2篇:儿童保健范文

在社区卫生工作中,儿童保健工作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社区工作者通过近几年的儿童体检工作了解到,平均80%的家长很重视儿童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保健,甚至有大部分家长对儿童身高、体重未达均值表现出紧张、焦虑情绪,但从未咨询过医生关于儿童心理保健的方法,一些家长对于儿童不配合检查的行为,不是恐,就是物质诱惑,或是强迫;一些10岁左右到医院打针的孩子,一直哭闹不停,这也是幼儿期没有教育好的缘故。对此,作为社区工作者,有必要呼吁广大医务人员及家长,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并适时引导,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才能达到国民素质的真正提高。

在人一生的身体发育过程中,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发展时期:婴儿期和青春发育期。如果在婴儿阶段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不重视,将造成孩子心理发展的问题,导致难以弥补的创伤。下面,就儿童发展期中的婴儿期,提出一些心理保健方法,以飨读者。

婴儿期(出生后到满一周岁),这是孩子第一个成长发育的迅速期,也是人生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婴儿40-80%的时间在睡觉,除了睡觉,另一项任务就是吃饱,在这个时间段似乎看不出他们有什么心理活动,但实际上,这段时间是他们情绪情感形成和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是人生安全感基础形成的重要阶段。不要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只要吃饱穿暖就行。这一时期,如果养育者缺乏与婴儿交流,忽视他们的要求,将造成婴儿爱哭、难带、胆小等缺点,对将来的性格形成埋下不利的种子。如喂奶时不与婴儿眼神对视、而是看电视或作其他;孩子啼哭时,不及时寻找原因和安慰;孩子睡着时,把孩子独自留在家里,孩子醒后找不到大人;带孩子去检查或注射疫苗等,不事先告知孩子,强行按倒或突然放到床上;孩子正在专注的吃手或拿大人认为不该拿的东西,被粗暴的打断或是强行拉开、抱走;诸如此类行为都是对婴儿良好性格形成的巨大障碍。正如一枝幼苗,刚刚生长,只有精心呵护,给予爱心、耐心才能让他茁壮成长。

出生至1月:婴儿因不适应宫外环境,情绪消极,爱哭闹。此期在满足婴儿生理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多抚触、搂抱婴儿。尽量母乳喂养,哺乳时双眼注视婴儿。日常护理过程中,告知婴儿将要做些什么、如吃奶、洗澡、穿衣等。平时多哼唱轻柔歌曲给婴儿听。可做的游戏:用婴儿手握住母亲的小手指、摇铃、听音乐。

1月至2月:此期婴儿积极情绪增多,对清脆的铃声敏感,有面部表情,能微笑。如果家长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此期婴儿会用不同的哭声向妈妈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还会发出“啊啊”等声音,如果妈妈也能愉快地以孩子的节奏来回应孩子,与孩子沟通,那么母子之间就产生了快乐的交往。父母应多用欣赏、喜爱、关注的目光看着孩子的眼睛,还可以用夸张的表情、悦耳的叠声跟婴儿交流。可做的游戏:用色彩鲜艳的玩具给婴儿看,让孩子触摸不同材质和性质的物品、抱孩子到空气清新的地方,告诉他(她)看到东西的名字。

2月至3月:此期婴儿能从仰卧位变为侧卧位,用手摸东西,能咿呀发音,头可随看到的物品或听到的声音转动180度,并注意自己的手。如果前期婴儿能得到好的照顾,到这个时期,就显得好带,爱笑。父母应经常给婴儿做按摩,锻炼婴儿,用物品逗引婴儿转动头部,给孩子创造一个五彩缤纷的环境。可做的游戏:在宝宝的视线内摆放一些色彩鲜艳,能发出悦耳音响的彩球、玩具等,充分利用色彩和声音对宝宝进行视觉和听觉的刺激。

3月至4月:此期婴儿脖子能渐渐挺立,可以在俯卧位时用两手支持抬起胸部,手能握持玩具;能笑出声,能抓面前物体,自己弄手玩,见食物表示喜悦。孩子开始关注自己的手,并把手送进口中,父母应理解孩子,这是孩子在用嘴在探索世界,时宝宝发育过程中的自然现象,父母不能粗暴的打手或大声呵斥,应注意积极引导。可做的游戏:舔舐各种东西、带孩子外出呼吸新鲜空气,看奔跑的小狗、盛开的鲜花,逗孩子笑,让宝宝处于愉悦的状态。

4月至5月:此期婴儿扶腋下能站得直,能喃喃地发出单调音节,能伸手取物,能辨别人声、望镜中人笑。宝宝开始对母亲表示出特殊的黏密。母亲应尽快满足婴儿的要求,尽力让孩子保持快乐,让形成的黏密关系是安全型的。可做的游戏:逗逗飞、照镜子、使用毛巾秋千培养婴儿的平衡能力。

5月至6月:此期婴儿渐渐能独坐一会,用手摇玩具,能认识熟人和陌生人,自拉衣服,自握足玩。父母应微笑着与孩子讲话。可作的游戏:拉拽东西、举高高、扶腋下跳等。

6月至7月:此期婴儿会翻身、自己独坐很久,将玩具从一只手换入另一手。能听懂自己得名字,自握饼干吃。保证每天3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尽量与婴儿多说话,如到医院注射疫苗或接受治疗等,事先一定告知婴儿,切忌哄骗、强迫,以免造成婴儿恐惧。可作的游戏:敲鼓、双手打拍、坐姿的练习。

7月至8月:会爬,会自己坐起来,重复大人所发简单音节,开始认识物体,模仿能力增强。多训练婴儿的爬行能力,协调能力,对于孩子的模仿行为,时刻记住给予足够的关注。可作的游戏:用勺子吃饭(不要怕弄脏衣服)、用手指出五官、撕纸、投掷、看色彩鲜艳的水果、蔬菜、动物图画。

8月至9月:试独站,会从抽屉中取出玩具,能懂“再见”。教会婴儿与他人的日常交往。多赞赏、鼓励婴儿。可作的游戏:藏起玩具让孩子找、插入吸管。

9月至10月:能独站片刻,拇、食指对指拿东西,能摹仿成人动作。训练婴儿行走能力,对婴儿的好奇心给予支持、鼓励。可作的游戏:搭积木、捡拾细小物品、站立、迈步练习。

第3篇:儿童保健范文

比较常见的儿童保健品大体可以分为:健脑益智类、补充常量和微量元素类、增强免疫类等。

朋友的儿子半岁了,可是经常腹泻,胃口也不怎么好。朋友很担心,觉得儿子体质较弱,又怕营养跟不上,所以心里思量着要不要给儿子吃点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那么,儿童保健品能想吃就吃吗?

成员一:健脑益智类

1 主要食物介绍

母乳:母乳是最佳的补脑食物。母乳喂养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重要营养保证。

动物内脏、瘦肉、鱼: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及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深海鱼油是DHA的重要来源。

水果:常吃水果,特别是苹果,不仅有助于孩子身体的生长发育,而且可以促进智力的发育。

豆类及其制品:孩子常吃,有益于大脑的发育。

坚果类食物:如核桃、花生、杏仁、南瓜子、葵花子、松子等均含有益于大脑思维、记忆和智力活动的脑磷脂和胆固醇等,因此可以适量让孩子吃些坚果类的食物。

健脑食物选用应适量、全面,不能偏重于某一种或是以健脑食物替代其他食物。食物种类要广泛,否则易致孩子营养不全甚至营养不良,不仅影响身体的发育,也会影响智力的发育。

2 益智产品选用

由于DHA和EPA二者很难分离,而且代价高昂,所以我们现在所用的脑黄金实际上是DHA和EPA的混合品。但EPA进入人体后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因此EPA并不是脑营养品,更不能被称为“脑黄金”。

专家认为,DHA虽是重要的脑营养品,但并非越多越好,若长期过量服用,可引起精神过度兴奋,不易入睡。而EPA非但没有增进智力的作用,不适当地应用反而会抑制婴儿智力的发育。一般来讲,作为保健,儿童每天补充DHA的剂量以15~20毫克为宜,EPA用量应控制在每天4毫克以内,也就是说,DHA与EPA的比例应为4:1左右。

目前,市售产品中,有的DHA与EPA的比例不当,有的只标有DHA的含量而省去了EPA的含量,还有的片面强调自己产品的高含量,甚至有的宣布自己的产品DHA和EPA含量高达70%甚至80%以上,这样的含量比作为药品的多烯康、胶乐康中DHA和EPA含量还要高,用这样的产品来给儿童健脑,有可能引起严重副作用,必须慎重从事。家长要为自己的孩子选择脑保健品,应特别注意辨别,最好先去请教有关专家。

成员二:常量与微量元素类

在儿童发育成长过程中,一旦某种元素的摄入量不足,就会影响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但所有的元素在人体内都有一定的含量和比例,盲目给孩子补各种元素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最好在平时的饮食中注意均衡摄入。如果孩子有微量元素缺乏症或营养不良,应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常见的儿童易缺乏的元素包括钙、铁、锌、碘等。

1 补充钙剂注意

钙剂不可与植物性的食物同吃,同食会妨碍钙剂的吸收。豆腐和豆制品也不宜与蔬菜一起烹制。

钙剂不可与油脂类食物同吃。

由于奶制品当中的脂肪酸影响钙剂的吸收,因此补钙最好安排在两次喂奶之间。

补钙应注意适当剂量,通常2岁以下的小儿每天需要400~600毫克,3~12岁每天需800 1000毫克。

适当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常用的就是鱼肝油。但维生素D的剂量不可过量。为每天400个国际单位,否则会引起中毒。维生素D摄取的最佳来源是晒太阳。

事实上,每个能自行咀嚼进食、能吃块状食物、能在太阳底下自由奔跑的孩子,一般不需要额外补钙。两岁以内的小孩子因为咀嚼和消化能力有限,食物比较单调,户外活动也比较少,最好补充一定量的钙剂和鱼肝油。

2 补充铁剂注意

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铁的吸收。

适当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补铁期间忌用茶、咖啡,茶、咖啡等可抑制铁的吸收。

铁剂不宜过量服用,药剂服量一定遵医嘱。如果用量较大,可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昏迷。甚至死亡。

3 补充锌剂注意

口服锌剂最好在饭前1~2小时,有利于吸收。

服锌同时应增加蛋白质摄人及治疗缺铁性贫血,可使锌缺乏改善更快。

注意季节。夏季往往食欲欠佳,锌摄取减少,而且出汗多,锌流失多,因此夏季补锌量要高。

不宜过量。锌的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距甚小,使用不当,很容易导致过量,造成中毒。因此,家长切不可盲目地给予口服含锌的各类制品,一定要经过医生确诊。

成员三:增强免疫类

说起免疫,人们自然会想到维生素C和蛋白质。维生素C和蛋白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不可或缺,但一般无需特别添加。

1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维生素C是人体免疫系统所必需的维生素,其对免疫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具有吞噬功能的白细胞的活性,促进吞噬杀菌功能,促进机体内干扰素的产生,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增强动物对病原体的抗感染能力,明显降低感染性疾病发病率。

蔬菜、水果

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的蔬菜水果中,尤其是黄绿色的蔬菜和水果。如:鲜枣、沙棘、猕猴桃、柚子,每100克中的维生素C含量超过100毫克;青椒、桂圆、番茄、草莓、甘蓝、黄瓜、柑桶、菜花,每100克中维生素C含量超过50毫克;白菜、油菜、香菜、菠菜、芹菜、苋菜、菜苔、豌豆、豇豆、萝卜,每100克中维生素C含量超过30~50毫克。蔬菜中西兰花含维生素C最多,水果中猕猴桃含量最多。

薯类食品

在各种薯类食品中,尤以红薯特具营养价值。薯类食品的好处在于,不论煮、炸、烤等料理方法皆不会损伤其中的维生素C。如果你每天享用薯类食品,再吃些水果,定能保证身体每日所需的维生素C。

Tips:维生素C摄取注意

(1)虽然维生素C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但一般情况下不建议补充药剂维生素C。尤其是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一段时间后,如果突然中断或恢复到很小的剂量,这时个体的免疫能力就会减弱。维生素C药剂应是作为某些疾病治疗的手段,不应作为保健品。

(2)在众多维生素中,维生素C是最容易受损的,尤其是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所以烹调制作中要尽可能减少损失:

尽量保证蔬菜水果的新鲜;

因为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应避免长时间浸泡水中,蔬菜先洗后切,不舍弃菜汤,可以勾芡收汁;

尽量减少受热的损失,因为维生素C在加热的情况下易损失,蔬菜能生吃则生吃,尽量不焯,炒菜时急火快炒;

加醋忌碱,维生素C在碱性环境下易被破坏,在酸性环境下易保存,所以凉拌菜可以适当放醋。

2 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作为人体中一种重要的营养素,蛋白质是构成一切

生命的物质基础,与人体免疫力的提高关系密切。人体如果缺乏蛋白质,会给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但是对正常人而言,只要坚持正常的膳食,蛋白质缺乏这种情况一般是不会存在的,也没有必要靠食用蛋白粉来补充蛋白质。

动物性食物

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且易吸收的是优质蛋白,如瘦肉类:鱼类、禽类、畜类;奶类:牛奶、羊奶、马奶等;蛋类:鸡蛋、鸭蛋、鹌鹑蛋等。

大豆及其制品

食用大豆,最好是豆浆和豆腐,吸收利用率高。

Tips:蛋白质摄取注意

摄入不足固然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但过量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肝、肾负担,同样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蛋白粉的补充是有特殊的适用人群,一般人群是不必要的。

保健品的选用原则

健康儿童一般无需再额外摄取保健营养品。因为在孩子的生长发育中,主要的营养还是应当来自日常的合理饮食,不能以保健品为主,更不能长期依赖某些保健品。

选择保健品时,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如发现某种营养素缺乏,遵循“缺什么补什么”和“药补不如食补”的原则,尽可能避免服用含有激素类的食物和药物。至于体弱多病儿应在儿童保健专家的指导下,选择有针对性的保健营养品服用,适可而止。

另外,某些保健品对一些营养不良或缺乏某些微量元素的孩子来说,确实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功用毕竟有限。家长千万别盲目崇尚,否则可能导致营养失衡,反而把健康“补”掉。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整体把握,来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

1 平衡膳食

小儿提倡母乳喂养,注意辅食的合理添加。1岁以后逐渐向平衡膳食过渡。

坚持食物的多样化,保证各种食物的摄入。

合理搭配三餐一点。即早餐占25%~30%,午餐占30%~40%,午点占10%左右,晚餐占25%~30%。

食物种类搭配要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干稀搭配等。

2 适当户外运动和锻炼

运动和锻炼是增强小儿免疫力的良好途径,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小儿,都应该多运动,增强体质,多享受阳光。

3 充足的睡眠,作息有规律

充足的睡眠对小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应该从小帮助宝宝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4 做好计划免疫

第4篇:儿童保健范文

【关键词】儿童保健;临床研究;进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110-01

1 缺乏VitD佝偻病

缺乏VitD佝偻病主要是由于儿童体内的VitD缺乏导致其体内的磷、钙代谢失常,从而使得儿童产生慢性营养性的骨骼病变,这也是我国儿童保健研究领域的重点防治病之一[1]。近几年来,我国的佝偻病发生率呈现出明显降低的情况,不过在气候偏冷的北方地区,轻微佝偻病仍然较为常见,特别是对于1周岁以内的婴幼儿。

何琼[2]通过对婴幼儿出现佝偻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婴幼儿出现佝偻病的原因不仅与他们的年龄以及出生季节有关,而且还会受到预防投药、母亲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家庭环境、孕期保健以及喂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为了降低儿童出现佝偻病的概率,其关键内容就是对儿童进行全面的早期综合防治。在对患儿出现佝偻病的情况进行早期综合防治时,对VitD预防投药法进行推广时对佝偻病进行预防的最佳途径,在对该病进行预防的过程中,最好从孕妇的妊娠期开始。以往在对佝偻病进行VitD预防投药时,通常是在妊娠的中晚期来进行的。

陈晓燕,傅桂英,杨霞等[3]通过对河北某地的1650例年龄在1周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婴儿佝偻病体检、分析发现,在所有体检儿童中,出现佝偻病体征以及症状的儿童占到了62.0%,在月龄未达到3个月的儿童中,曾服用过VitD的儿童仅为5%左右,而每天坚持使用VitD的儿童仅为1.3%。虽然部分婴儿在出生后就开始接受系统性的保健管理,不过对于新生儿的体检基本上是在其月龄达到三个月之后才开始的,所以,在新生儿出生后就必须对其进行定期访视,并根据事先制定好的计划来对佝偻病进行适当的防治,通过对儿童进行早诊断、早治疗,以此来避免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出现骨骼变形的情况。

2 儿童营养

赵亚茹,马学梅[4]在报道中指出,当婴儿的月龄达到6个月时,最好对其添加一些动物性食品、水果、蔬菜以及奶及其制品,这样做对婴幼儿的体重以及身高的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就我国农村的婴幼儿喂养情况而言,儿童生长发育情况改善在很大程度上与婴幼儿喂养政策的改善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另一方面来看,绝大部分农村妇女进入城市打工,这就造成了过早婴幼儿过早断奶,且得不到足够的母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儿童出现生长以及体重延缓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资料表明,我国5岁以下的儿童出现贫血的概率达到了16%―20%,且在每年的调查研究中,基本上没有出现改善的情况。儿童出现贫血情况的主要年龄段为6个月―12个月,贫血不仅会导致儿童由于经常腹泻而影响其生长发育的情况,而且当儿童出现缺铁性贫血时,就有可能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以及行为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所以,为了儿童使儿童能够健康的成长,就必须对其母亲贫血以及儿童贫血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改善。

3 睡眠障碍

随着儿童临床保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儿童睡眠医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睡眠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社会适应性、认知、情绪以及体格等各个方面的发育。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的日渐激烈化,导致了人们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对于儿童来说也不例外,这就使得儿童的行为问题以及心理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从相关的调查数据来看,睡眠障碍的分布还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一般情况下,男童用口呼吸、磨牙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而女童的夜惊以及梦游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通过对导致儿童出现睡眠障碍的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引起儿童出现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有教养方式、家庭环境、睡眠习惯、儿童性格、围产因素、疾病、遗传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在这些因素中,引起儿童出现睡眠不良的关键因素就是不良的睡眠习惯,此外,需要安慰方可入眠的儿童出现睡眠障碍的几率也相对较高,与成人同床睡眠也会对儿童的睡眠质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呼吸道类疾病也会对儿童的睡眠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也是导致儿童出现呼吸睡眠障碍的关键因素。

目前,关于睡眠障碍与儿童白天的认知、精神以及心理的影响均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国内外的相关专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问题、行为障碍、记忆力下降、创造能力下降、多动以及注意缺陷等。为了改善儿童的睡眠质量,促进其健康成长,就必须对国内的儿童睡眠障碍以及影响其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屈丽.泡泡浴水疗法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0-31.

[2] 何琼.临床路径应用于儿童保健门诊的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9):931-932.

第5篇:儿童保健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013年两年在我院接受保健服务的0-3岁儿童,2012年接受服务的儿童有1056人,其中0~1岁儿童有378例,1岁~2岁儿童有354例,2岁~3岁儿童有324例;男性儿童有576例,女性患儿480例;2013年接受服务的儿童有1072人,其中0~1岁儿童有386例,1岁~2岁儿童有330例,2岁~3岁儿童有356例;男性儿童596例,女性儿童476例。

1.2管理方法

采用儿童保健管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将0岁~3岁的儿童人数当做基数,按照操作程序将儿童人数记录在儿童系统的管理人数中,相反则为非系统管理人数。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年龄组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2012年的系统管理人数有384人,占36.36%,非系统管理人数有672人,占63.64%;2013年的系统管理人数有856人,占79.85%,非系统管理人数有246人,占20.15%。

3.讨论

儿童保健的管理工作已成为妇幼保健的一项重要工作,但0-3岁儿童因家庭、社会等各种因素复杂,且0-3岁儿童保健的系统管理也是整个儿童保健服务的重点的服务性项目,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多种多样的问题,因此,应加强对儿童保健的系统管理。通过表1可以看出,我院的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在2013年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从2012年的系统管理人数占总人数的36.36%上升到2013年的63.64%,系统管理率大幅提升。但儿童保健系统的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多种问题,为此我们应加强管理,确保通过提高儿童保健系统管理,降低儿童的死亡率。

(1)领导应重视儿童保健。院方领导应调派经验丰富的医师来充实儿童保健工作[2],通过医师的带动提高儿童保健的服务水平。也可将临床与保健相互结合,完善儿童保健系统管理;院方应制定奖惩措施,对儿科医生进行不定期的培训,提升医生对儿童保健系统服务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医院涉及到儿童服务科室的服务能力。加强对儿童保健医生的继续教育,提高儿童保健医生的保健知识以及素养;加强对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资金支持,确保儿童保健系统的正常运行。

(2)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好儿童保健系统网络的使用率。医院鼓励各科室之间进行不定期的交流,增强各科室之间的沟通能力,鼓励各科室加强科室之间的相互配合与支持。如儿童保健医生应加强与妇产科医生的沟通交流,妇产科医生在妇女怀孕期间就应加强对儿童保健检要性的宣传,也可在产妇分娩后加强对儿童检查时间、地点的通知等;加强与社区等基层妇女工作者的联系[3],及时掌握各个社区及村的新生儿情况,提前填写登记表,确保提前采取相关资料工作。应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系统,掌握完整的儿童家庭信息,因每个家庭受经济条件及家庭情况的影响,对于儿童保健服务的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在儿童保健系统的管理中,非系统管理人数仍然占据较大比例,而之所以出现非系统管理人数,大多是由于家庭对儿童保健系统的认识不清,因此应加强对儿童家庭情况的掌握。应加强与计生部门的横向联系,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特别应加强与疫苗接种部门的联系,促使多方宣传、监督,在给患儿接种疫苗时提醒家长关注儿童保健,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的正确认识。

(3)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与教育,特别是要在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中注重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可以通过举办知识讲座、义诊等方式加强对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也可通过进村入户、街头免费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充分宣传儿童保健知识,提高家长自觉参与健康保健检查的主动性。

(4)对儿童保健管理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方式。实施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院方对儿童保健的管理能力以及管理效率。利用信息化管理,可以及时进行儿童保健管理的更新、统计以及核实工作,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与改进,从而提高儿童保健管理系统率。

第6篇:儿童保健范文

【关键词】儿童保健;鄂尔多斯市【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02-01

儿童保健工作是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鄂尔多斯市妇幼保健院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是从1993年开始的,自开展儿童保健工作以来,为进一步探讨保健对儿童健康水平评价与分析,我们随机调查了一个小型幼儿园的498名儿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2年3月对一小型幼儿园儿童进行调查,共调查498名儿童,其中入保儿童248名,未入保250名。

1.2调查方法

对入保和未入保儿童分别从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和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对资料进行X2检验分析。

2结果

3分析

第7篇:儿童保健范文

喂养最佳年龄

不少孩子患有程度不等的“厌食症”,父母为此苦恼不堪,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进食关键期的喂养。所谓进食关键期是指出生后5~7个月间,此间若能合理添加水果、蔬菜、蛋黄、米粥等辅食,给其食欲的发展以良性刺激,则可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预防近视最佳年龄

研究表明,10~13岁的几年间是近视形成的高峰期,宜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防范:一是补充营养,除蛋白质、维生素外,钙、铬等元素已被证实为眼球发育的必需物质,牛奶、豆制品、动物肝、牛肉等也是儿童的必需食品;二是限糖食,糖为酸性食品,可消耗体内的钙,诱发近视;三是睡眠充足,维持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平衡;四是多锻炼,如放风筝、踢踺子、打乒乓球等体育活动,促进眼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

健美牙齿最佳年龄

牙齿发育取决于两个阶段:一是从胎儿期2个月到出生,此为乳牙发育期;二是从出生后到8岁,为恒牙形成期。这两个阶段宜多安排豆制品、奶类、鱼虾以及各色蔬菜,保证牙齿强壮坚实。此外,多接触阳光,勤刷牙漱口。纠正“吃手指”、“咬嘴唇”、“舔舌头”等不良习惯,也是健美牙齿的关键。

防治口吃最佳年龄

口吃俗称“结巴”,多在2~5岁期间发生,故2~5岁为防治该病最佳年龄。措施有:注重对幼儿的语言训练,以掌握更多词汇,增强表达能力;父母本身应注意语言表达,给孩子以正确的学习表率。

语言发育最佳年龄

语言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小儿口头语言发育的关键期是2~3岁,4~5岁则进入书面语言发育的决定性阶段。宝宝一般从8~9个月开始牙牙学语,1岁竟能掌握900~1000个单词,发展迅速。此期应勤与其对话,教其识字,以增强其背诵能力、对话能力,为入学做好准备。

矫治斜视最佳年龄

健康孩子在2~3岁时接受检查,可及早发现弱视、斜视等,以便及早矫正。奥妙在于小儿视力发育的关键年龄是1~3岁。以内斜视为例,一组手术治疗资料表明,超过2岁再做手术者,均留有不同程度的视功能损害。

思维发育最佳年龄

思维能力是人的核心智力之一,在儿童时代有两个发育高峰:一个是小学四年级,另一个是初中二年级。抓住这两个阶段,设法让孩子勤观察、多提问、多思考,会使其更加聪明。

品德发育最佳年龄

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二年级也是品德发育的最佳年龄,父母、教师不仅要施以良好的教育,尤其要树立榜样。

第8篇:儿童保健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闵行区0~3岁流动儿童。

1.2方法

查阅门诊个人健康档案获取保健管理信息。按照上海市0~6岁儿童系统健康检查要求[1],儿童满2个月均在相应社区儿保门诊或保健院建立体检卡并开始健康体检[2],规定1周岁内完成4次体检。满6个月时开始验血,此后每半年验血1次;满9个月时听力筛查;满1周岁时智力筛查和尿常规检查,此后每年智力筛查和尿常规检查。

1.3统计学分析

儿童数为统计年度内在闵行区接受免疫接种的0~3岁儿童数;保健管理数为该统计年度内接受1次及以上体格检查的总人数。常住儿童数为统计年度内在闵行区住满1年的0~3岁儿童数;系统管理数为该统计年度内常住儿童按年龄要求完成规定检查项目的总人数。保健覆盖率为保健管理数除以儿童数;系统管理率为系统管理数除以常住儿童数。率的差别比较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分析。

2结果

2.1流动儿童总数

闵行区2008年、2009年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率分别为99.5%和99.7%。流动儿童的总数近似为在计免科进行免疫接种的儿童数。闵行区2008年、2009年0~3岁儿童数分被为38959人和42941人。

2.2流动儿童保健管理情况

2009年闵行区流动儿童保健覆盖率和系统管理率均较2008年有大幅增长(见表1)。表12008年、2009年上海闵行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情况

2.3验血率情况

2009年度内满6个月儿童验血率与满12个月儿童验血率均较2008年度有增长(见表2)。表22008年、2009年上海闵行区流动儿童验血情况

3讨论

3.1流动儿童管理现状

闵行区地处城乡结合部,流动儿童人数多,为户籍儿童的2倍,且流动性大,对儿童保健缺乏认识,保健依从性差[3]。通过信息化建设,闵行区推动了流动儿童管理。2009年流动儿童保健覆盖率94.7%,较2008年明显提高,说明有更多的流动儿童参与到保健管理中来。同时,流动常住儿童的系统管理率为84.9%,满6个月验血率和满12个月验血率分别为88.1%和84.9%,提示保健管理质量也有提升。

3.2信息化建设

2008年1月,闵行区作为“卫生部应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推进居民健康管理信息化试点区”开始了信息化的建设。构建了覆盖卫生局、区域医疗中心、专业站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村卫生室、居(村)委的网络体系[4]。不同于传统的健康档案,eHR具有一点(源)采集,多点综合利用;在线、实时、连续、整体、捷便的特点。2009年初,在完成了前期的规划、试运行后,闵行区儿童保健实施了全面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从出生开始的信息为基础的管理流程。区内每个儿童(包括户籍和流动儿童)均建立了“个人电子健康档案(eHR)”。辖区内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妇幼保健院的儿保门诊应用统一的儿童保健信息模块。同时,儿保信息与计划免疫、孕产妇管理、计划生育等部门相互链接,实现资源共享。社区儿保工作者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及时建立儿童保健卡,在区内实行网络化管理。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妇幼保健院网络一体化,区内儿童可以在任何一家单位完成系统保健管理。一旦出现儿童未按照预约时间来进行儿童保健时,系统会及时提供相应的信息,社区基层儿保医生会通过催访等多种形式提供保健服务。

3.3信息化建设对流动儿童管理的推进

个人电子健康档案(eHR)的建立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了便利。儿童保健工作是通过三级妇幼保健网络运转来开展工作的。社区儿保医生作为网底是儿童保健工作的具体操作者,妇幼保健院承担保健网络之间的枢纽功能。这一模式为儿童保健事业的普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口流动更趋便利,给基层儿保工作者带来了诸多的困难。信息化的建设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服务形式,儿保工作者转被动为主动,完善了社区流动儿童系统管理服务模式,建立了疾病、生长发育的科学检测体系。使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覆盖率高、控制效果好、可拓展性强、满意度高[6]。

第9篇:儿童保健范文

一、基本情况

区面积752平方公里,辖区内共10个乡镇、2个街道、179个行政村、20个社区,总人口约42多万人,其中0-6岁儿童约3万人。全区现有9个区直医疗卫生单位(医院、平民医院、华侨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新农合管理中心、消杀站),10个乡镇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1个村卫生所。区妇幼保健院编制40人,现有在职人员32人,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妇幼保健人员26人,村级妇幼保健人员215人。

年我区上报总人口数为428698人,出生数为4136人,出生率9.65‰。其中7岁以下儿童保健率96.18%;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4.69%;6个月母乳喂养率94.15%;5岁以下儿童死亡上报27例,死亡率为6.53‰;婴儿死亡上报20例,死亡率为4.84‰;新生儿死亡上报15例,死亡率为3.63‰;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为0。

通过贯彻实施“一法两纲”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我区的妇幼保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新“两纲”要求,目前我区儿童保健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妇幼保健人员不足;2、服务意识不够强,儿童保健观念滞后;3、儿童系统保健管理不够规范,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工作的目的和指标

通过实施规范儿童系统保健管理项目,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加强医疗保健机构儿童保健规范化建设,加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0-6岁儿童系统保健服务管理,提高儿童系统保健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提高人口素质,努力完成“两纲”妇幼卫生目标。

具体工作指标:

1、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覆盖率达95%以上;

2、3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达90%以上;

3、高危儿筛查率3%以上;

4、高危儿管理率100%;

5、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和9‰以下,降低流动人口中的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6、控制儿童常见多发性疾病和艾滋病、梅毒、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性疾病;

7、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控制在12%以下;

8、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率降低到7%以下,低体重率降低到5%以下;

9、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

10、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达100%;

11、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达90%以上;

12、出生缺陷发生率8‰以下;

13、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1‰以下;

14、区级医疗机构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5%以上;

15、区级医疗机构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85%以上。

三、项目的组织领导

成立区规范儿童系统保健管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由有关部门安排人员组成,负责项目活动的具体实施。

四、项目的职责分工

(一)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区妇儿工委办职责:研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提出有关政策及措施,协调有关部门根据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定期开展调研,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各级妇联做好相关知识宣传,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区财政局职责:为做好项目执行提供资金保障。区教育局职责:负责做好托幼机构卫生管理,组织开展师生健康体检、安全防范、疾病防治工作。区民政局职责:把好婚前检查关,开展贫困儿童民政困难救助。区人口计生局职责:重点掌握流动人口对象,及时了解流动人口服务对象的流向。区卫生局职责:(1)管理本辖区内的儿童保健工作,负责制定区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实施方案,并监督实施;(2)抓好各医疗保健机构产儿科建设和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3)组织区围产协作组对妇幼保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监督评估工作;(4)向广电中心和报刊等新闻媒体提供宣传和公益广告内容。区广电中心职责:每月免费播出一期有关儿童保健知识,结合有关事例,定期开展儿童保健方面的宣传。区公安局职责:依法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和保护权,打击侵害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医疗保健机构的职责分工

1、区直各医院:

(1)按照《省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规范》要求,设立高危孕产妇门诊,由主治以上医师负责诊治,接受基层高危孕产妇的转诊,重度高危孕产妇须由副主任以上医师诊治,按规定完成好填写孕产妇系统保健卡,分娩后应及时完整记录孕管卡的分娩情况,并立即将出生信息录入电脑,将孕管卡寄到区妇幼保健院或当地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便基层妇幼保健人员进行产后访视。发现危重孕产妇擅自离院,应立即通知区妇幼保健院协助跟踪追访。

(2)建立多学科参与的产、儿科危重病人抢救小组,负责院内外重症孕产妇、儿童的抢救,危急重孕产妇应由医务科上报区卫生局。

(3)协助区卫生局开展围产协作组活动,协助卫生局做好产科质量检查及产儿科人员业务培训学习、业务技术指导等工作。

(4)积极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

(5)区医院要建立孕产妇救治中心和NICN病房,负责接收全区危重孕产妇和危重儿童的抢救工作,降低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2、区妇幼保健院: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1)按照《省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规范》、《省儿童系统保健管理规范》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等有关规定,负责全区孕产妇和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的业务领导。

(2)协助区卫生局组织开展围产保健协作组活动和助产技术质量检查。

(3)每季度召开妇幼保健工作例会,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学习。

(4)协助区卫生局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做好全区孕产妇系统保健和儿童系统保健工作的督导考评工作。

(5)做好全区妇幼卫生信息资料的收集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

3、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按照《省孕产妇系统管理规范》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免费为孕产妇提供孕期保健、产后访视及产后42天健康检查等服务,主动与村(居)、妇联和计生等部门联系,尽早发现辖区内育龄妇女孕情,及时建立孕管卡,督促其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和产前筛查,负责高危孕产妇筛查、评分及专案管理。

(2)承担辖区内儿童系统保健工作,按照《省儿童系统保健管理规范》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的要求,为7岁以下儿童免费提供儿童健康体检、生长监测、营养评估和健康教育等保健服务。负责高危儿筛查及专案管理。掌握辖区内儿童健康详细情况,完成各项儿童保健服务与信息资料数据的收集统计、上报和反馈。

(3)每季度召开一次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妇幼保健人员例会,组织开展相关业务知识学习等。

(4)对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儿童保健服务、信息资料收集、相关监测等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5)区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省《托幼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做好集体儿童卫生保健管理工作。

(6)做好本辖区流动人口(包括外地流入和本地外出)0~6儿童的调查、摸底、追踪、随访工作、流动人口迁入迁出的登记、委托管理备案和保健信息交换,做到资源共享。

4、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

(1)积极主动与村(居)、妇联、计生等部门联系,及早发现孕妇,动员孕妇到当地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卡,承担本村(居)妇幼保健工作,掌握村(居)孕产妇数、出生数、儿童数,协助调查村(居)孕产妇、围产儿、新生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等有关线索数据收集,按规定上报当地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协助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产后访视和母乳喂养随访,督促产妇产后42天到当地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母婴健康检查。

(3)协助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社区进村入户,做好流动人口儿童健康体检的动员,引导其自觉接受妇幼保健服务,提高流动人口儿童家长妇幼保健知识知晓率。

(4)参加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召开的妇幼卫生工作例会。

五、工作措施

1、加大经费投入。按照工作目标要求,落实增加财政投入,改善三级卫生保健机构的儿保基础设施,区妇幼保健院、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建立儿保科和儿童保健规范化专用门诊,配齐儿童保健各项基本设备,确保儿童保健工作能够正常开展。

2、加强儿童保健队伍建设。一是配齐区乡村三级妇幼保健人员,区妇幼保健院配备4名以上儿保医生,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2-3名儿保医生,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妇幼保健员;二是要加强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培训,举办乡村妇幼保健人员培训班,安排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妇幼保健人员参加省妇幼保健院举办的儿保医师培训班学习,区妇幼保健院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业务督导,促进儿童保健服务质量全面提高。

3、加大儿童保健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墙报、发放宣传手册及上街开展义诊咨询等活动形式,广泛开展《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和妇幼卫生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4、加强围产协作,加强产儿科建设,加强急救设备、药品配备。要建立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通道,提高抢救能力,降低婴幼儿死亡率。

5、拓展服务项目,转变服务摸式。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以保健促临床,从院内走到院外,进村入户,从疾病预防扩展到儿童生理、心理保健,广泛开展母乳喂养宣传、健康体检、生长监测、营养评估、五官保健、心理保健、健康教育等服务,强化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6、加强流动人口儿童保健管理服务。流动人口儿童保健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各街道、村居委会保健人员要配合公安、工商、劳动、计生等部门做好流动人口登记,完善流动人口儿童的基本资料,加强流动人口儿童保健宣传,让流动人口儿童得到基本卫生服务,提高保健覆盖面。

7、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儿童保健档案。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应与村、街道流动人口管理员联系,做好流动人口儿童保健的信息管理工作。掌握流动人口基本资料、服务指标和生命指标。凡常住一年以上非本地户籍人员可列入常住人口统计范畴,按照市儿童保健常规开展保健工作。

8、加强组织管理,提高儿童保健质量。区妇幼保健院要加强对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业务指导,责任到人,每季度进行一次督导检查、考核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项目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