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解剖实验报告范文

解剖实验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解剖实验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解剖实验报告

第1篇:解剖实验报告范文

每次实验报告的格式:

实验题目:实验二 骨骼和骨骼肌的大体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日期:201X年3月12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三、实验内容。

四、思考题。

实验纪律和要求:

一、1.实验前预习,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

2.进入实验室及时清点实验材料、图谱及用具。

二、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穿实验服,带实验报告本、铅笔、尺子、填图纸、理论教材和实

验教材。

三、实验观察后,将请同学讲解模型和讨论相关实验内容。

第2篇:解剖实验报告范文

【关 键 词】 心脏;实验教学;科学素养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这本书中提到:新教育实验的哲学基础就是发展论和行动论。发展论就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主张以人的个体生命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并实施教育;行动论就是“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但需要“有思考的行动”,倡导成功体验。

七年级下册的《生物学》主要是学习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内脏器官解剖结构中最复杂的是心脏结构。在实验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让学生了解其结构和功能,理解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很强,但也很怕困难,容易知难而退。教师在实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设置一些由易到难、有利于抽象思维等科学素养培养的问题,使每个学生在实验观察中不仅有行动、有收获,更有科学素养的培养。我是这样进行实验教学的。

一、分析比较,精心设计,完善实验报告

以往自己的教学或同事的教学都是因时间、实验器材和教学进度等的关系,拿个实验模型、一张挂图、一根粉笔从容教学。现在我校有了班班通,实验室刚进了一批心脏模型,并且解剖过程不是初中阶段的教学要求。根据生物课标要求,比较分析后,决定让学生先观察心脏实物(猪或羊的心脏)的外形,课件演示解剖过程,拆装心脏模型,根据讨论题、实验报告等得出结论。我精心制作了相关课件,设计、完善了实验报告和讨论题,实验报告如下:

活动探究八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年 月 日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说出心脏结构,分析、得出心脏具有的功能。

2. 模仿观察心脏的方法,养成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

【探究准备】

1. 心脏位于__________的中央偏左下方,在________之间,形状像桃子,大小与本人的________差不多。

2. 心脏是一个主要由_______组织组成的中空的器官,由肌肉壁分为________个腔,上面空腔叫________,下面的空腔叫________。

3. 心房和心室之间有_________可防止血液倒流。

【实验用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与记录】

1. 将一个猪或羊的新鲜心脏放在解剖盘中,先观察心脏的外形和大小。

2. 再用手捏一下解剖好的心室壁和心房壁,________的壁较厚。

3. 观察心脏内部结构(借助模型),观察各空腔是否相通。

4. 观察心房和心室之间有___________,心室与动脉之间有_____________。

5. 对照心脏解剖图,观察与各空腔相连的血管:与右心室相连的是____________,与左心房相连的是______________。

【探究结论】

心脏的结构与其_______相适应的,是输送血液的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

为什么左心室壁最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与思考】

下图是心脏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③]是_________,[④]是_________,[⑦]是_________,[⑧]

是_________,其中肌肉壁最厚的是[ ],收缩力最强。

(2)[③]和[④]、[⑦]和[⑧]、[④]和[①]、[⑧]和[②]之间都有_______,它们的作用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3)与[⑦]相连的血管[⑤]是____________,与[④]相连的血管[①]是________。

(4)血液在心脏的流动方向是:静脉 动脉。

(5)[③]和[④]流的是_______血;[⑦]和[⑧]流的是________血。

实验报告中,“探究准备”的内容较简单,通过课前教材的阅读,学生基本都能回答。“实验用品”都摆放在实验桌上,教师在实验前对此要作简单的介绍。“活动过程与记录”中按照观察顺序填写相关内容,使学生能有序地进行观察实验。

二、因人而异,灵活机动,促进课堂教学

1. 备学生。每个班集体在半年多共同学习、生活中形成了不同的班风,教师要深入观察,找出每班的不同特点进行因势诱导的有效教学。在我承担的每班约59人的六个班教学中发现:有积极、主动、热爱学习的班级;有爱打诨插科、品头论足的班集体;有学习目的不明确、浑浑噩噩的班集体;也有循规守矩、怕受惩罚的班级等。对第一种情况的班级可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给予适当的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讨论、交流,教师要及时鼓励、引导。对第二种情况,教师也可采用主动探究的教学形式,但要有控场能力,及时遏制不良话题,回归教学主题。对第三种情况,教师要花费一番功力,要多讲一些事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巧用谜语导入新课。第四种情况,教师要诱导、鼓励学生多发言,多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在行动中有更多成功的体验,形成尊重科学的真理性,而不是盲目地进行权威性的科学素养。

2. 备教学时段。学习时间要有科学性,教师应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加以灵活调整。上午一、二、三节,学生思路较清晰,可多进行难度较大、易出错和知识点多的教学。上午第四节人疲劳了,体力下降;下午第一节注意力较分散;第三节快放学了,学生想着课外活动,心不容易静下来安心学习,就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进行简单、有趣的教学来吸引注意力。

三、整理思路,归纳总结,提升科学素养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实物外形,观看解剖过程,拆装心脏模型等实践活动认识心脏结构,再通过课件演示心脏工作过程了解心脏的功能,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认识。这时应及时回顾,理清学习思路,总结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归纳。通过讨论、表达与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出观察心脏结构的方法:采用了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整体后局部的探究学习方式。学习的内容包括心脏的结构及相适应的功能,心脏的工作过程。复杂的心脏结构可通过实验报告的填写、自己知识的掌握,与同学的交流,根据心脏模式图识记结构知识和相对应的功能,归纳总结出便于记忆的口诀。

四、全面分析,收集反馈,增强教学能力

人是在不断变化的,知识面也在发生变化,若及时反思、改进,有效教学能力才能不断增强。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这本书中也强调了教师的这一点。通过学生的学习发现:1. 有的知识并不是学生学不会,而是教师应如何教,让学生如何去面对、钻研、兴趣、被动或敌对,态度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2. 学习方式的选择。个体学习和群体学习,群体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思想交流,在交流中更易发现自己的不足、别人的长处,可取长补短,促进有效的实验教学。3. 在实验教学中,要不怕学生犯错误,重要的是引导,科学的道路不是笔直的,需要走弯路,从错误中找到真理,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4. 教师的职责是教学,而不是教教材。教师的知识面要广,要灵活处理教材,使学生既尊重你的教学水平,又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 新教育[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第3篇:解剖实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动物生物学 实验教学 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以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1]。“动物生物学”是高校生物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质量,而实验教学作为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由于它的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2]。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及21世纪初我国高等学校生物学类生物科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思路,并在我们近10年对“动物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以改革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生命科学人才为教改重点,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手段、实验教师队伍建设、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出发,以动物生物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为基础,紧密结合区域性的地方特色,对原来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进行了优化整合,减少了单一的解剖观察实验,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及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将实验内容改革分为基础实验、自选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个部分。

基础实验为必选实验,是以在进化上有重要地位门类的代表动物形态观察和内部解剖实验为主。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精选、优化重组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将传统单一的解剖实验组合成比较解剖实验[3],或将内容相对较少的两个实验合并为一个实验而构成。如将“蛔虫的解剖”和“环毛蚓的解剖”两个实验整合为假体腔动物和真体腔动物的比较研究,通过实验学生对假体腔动物和真体腔动物的结构特点以及动物的进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另外,基础实验还包括了将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基础生理等内容相组合的综合性实验。基础实验要求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巩固掌握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动物学实验技术,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临时装片的制作、绘图技术、动物的采血方法、处死方法、解剖技术等。其中综合性实验更是对多种实验技能和实验材料的综合应用。如鱼的系列实验中,将鱼的外形观察、年轮观察、尾静脉采血、内部解剖与观察等实验组合起来,学生通过一个实验材料完成了多个实验内容,掌握了多种实验技能。基础实验既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也加强了多种基本实验技能的综合训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自选性实验为开放性试验。为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让学生从更多的教师那里获取知识,并让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每位教师要从自己最近完成的科研项目中选一部分内容出一个实验小课题作为自选性实验,如不同品级白蚁性腺发育的比较研究等。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1个实验,选择同一实验的学生可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从实验器具的准备、试剂的配置、实验的操作,直至完成实验报告皆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并且实验方法允许学生改进。

设计性实验为开放性实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命题,学生根据实验的内容及难易程度自行组建实验小组,查阅相关资料,并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实验技能,根据实验室现有的实验条件自主设计实验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指导教师要从学生所设计实验方案的探究性、创新性,再到设计的合理性和实验执行的可行性等方面对实验方案进行审核[4]。审核通过后,学生可自主开展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从实验的准备到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跟自选性实验一样由学生独立完成,对于实验报告要求以科研论文的形式撰写。最后要求学生将论文制作成PPT形式,进行实验论文答辩。

由于自选性实验可以根据教师的科研发展随机调整,而学生设计性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其创造性,因此,整个实验内容正确地处理了基础性与前沿性、创新性的关系,做到了及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改进实验教学方式与手段

1.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启发式的实验教学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教学方式以教为主,上实验课时教师首先从实验的目的、内容到具体操作步骤给学生讲一遍,然后学生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机械地、被动地学习,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具体做法首先是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的教学,教师设计一些问题,靠问题吸引学生兴趣,促使学生通过思考来寻找答案,这样学生会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寻找问题答案[5]。例如:在对虾和棉蝗的比较解剖实验前,针对它们生活的环境不同,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特点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对虾和棉蝗是水生还是陆生?它们的附肢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呼吸器官分别是什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对动物外形和内部结构的比较解剖研究给出问题的答案。启发式的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善于思考的习惯。其次,对于基础实验,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的教学当中去,如在眼虫、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这个实验中,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利用周末采集眼虫和草履虫,然后在室内自己进行培养和观察并进一步进行草履虫的应激性等实验。由于整个实验过程学生全程参与,所以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对于自选性和设计性实验,由于采用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并且从选题、实验的准备到最后完成实验乃至实验报告的书写都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所以其实已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式的完美体现。

2.开放式实验教学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学生在实验室自主进行实验的一种实验教学形式。在动物生物学理论课进入中期时,安排学生准备自选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自主选题、文献资料的查询、实验方案的确定等工作。基础实验完成后,学生就会进入自选性实验和设计性试验阶段。由于这两部分实验所需时间比较长,按正常安排的学时是完成不了的,所以必须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根据这个情况对这两部分实验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要求动物学实验室连续开放两周,学生根据自己的空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可以随时进实验室进行实验。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以及研究和创新能力[6]。

3.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开展实验教学

为了提高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我们引入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实验教学。近年来实验课讲授使用多媒体课件起到良好的效果。今年又将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应用在实验教学中,比如在低等动物形态结构观察实验中,教师将动物装片和切片放在数码显微镜下,其图像可以传输到教师计算机上,通过点击教师示范,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清晰地看到示范的内容,同时学生也能通过网络系统将自己显微镜下的图像发送到教师的计算机上,还可以通过语言系统进行互动交流,使教师通过自己的计算机就能迅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又如解剖实验,带有解说的解剖实验的操作过程的视频也可以通过数码显微互动平台示范给学生,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过程,避免了现场进行实物解剖演示距离远的学生看不清的现象。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活跃了实验课堂气氛,而且提高了教学效果。

重视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教改后,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让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要求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实验教学当中去。目前,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有一支优秀而稳定的教师队伍,他们直接承担着动物生物学及与之相关的课程,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安排上,我们进行了具体的工作划分:基础实验由4位教师每人承担3-4个实验;自选性实验由4位教师各设计1个实验;设计性实验则由4位教师分组承担指导工作。

考核方式的改革

以前由于只重视理论教学,实验成绩在课程成绩中仅占10%,实验的考核也主要根据实验报告确定,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实验的水平。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对实验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将实验成绩在课程成绩所占的比例提高到30%。实验成绩的考核包括平时成绩60%,设计性实验20%,期末考试20%。平时成绩由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组成,其中主要是对实验操作的考核。设计性实验成绩由所有指导教师根据实验论文答辩情况进行评分,包括选题的创新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实验过程的真实性以及结果分析的科学性[3]来确定。期末考试以随机抽题现场操作和回答的方式进行,主要考核学生对实验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提高了实验成绩在课程总成绩所占的比例,实验考核方式更加合理,激发了学生在实验课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优化适应现代生物学科发展的实验内容,形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是目前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通过对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等一系列的逐步改革、完善和实践,经对比发现近几届学生对实验兴趣、自主实验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基本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成为改革最大的受益者,同时也为其他实验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生金.面向21世纪高校实验室改革和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和探索,1998,17(4):5-8.

[2]龚双姣,姜业芳,刘世彪.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6,(3):104-107.

[3]黄诗笺.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7,(2):20-22.

[4]高良才,袁崇刚.生理学自主设计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和探索,2008,27(11):82-84.

[5]陈郡,卢丽,田素娟.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与考核模式的改革与探讨[J].南方医学教育,2011,(3):20-21.

第4篇:解剖实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人体解剖生理学;药学专业;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后,对保健品、生化药品的需求在逐年增加,因此医药企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同时对药学人才的知识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药学专业的学科优化及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人体解剖生理学作为药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有效提高药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质量,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1、选取适合药学专业学生的教材

作为一所高职高专院校,我们选取的教材要贯彻高职高专教育理念培养技术型,实践型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还应根据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高职高专教育的课程标准,选取有针对性、适用性的教材[1]。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版本及出版社的人体解剖生理学课本。除了以上提到的在大背景下的条件,还应与学科紧密结合。人体解剖生理学包含了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器官形态及结构,人体生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正常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在人体解剖学这部分课本中最好有大量的彩色插图,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认识。其次,整个知识框架应一目了然,比如:学习目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小结、课后练习题等,这既方便老师讲解,也利于学生课后自学。

2、集体备课

能否上好一门课,备课是很关键的。我们教研室采取了集体备课的方式。因此教研组组长首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和讨论卫生部颁布的新计划、新大纲,领会教改精神,从课程整体优化出发,打破学科课程结构,淡化学科界限,突出形态与功能相结合,实现解剖学与生理学的优化组合,更新教育观念;其次在教材的处理上,从专业培养目标的角度出发,贯彻以全面培养技术型,实践型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职教理念,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根据药学专业学生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删减不实用的、陈旧的、重复的、过深的理论知识,以求教学内容能够尽量满足学生在未来岗位的实际需要。经过教研组全体成员的研讨,统一了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授课计划,课时及教学进度[2]。

3、教学

3.1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融为一体,将板书、挂图、模型难以表达抽象的解剖生理学概念、机制及过程等形象直观的展现给学生,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复杂的问题条理化,枯燥单调的形态立体化,这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同时大大增强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2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灌输式或填鸭式为主,学生失去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一味的依赖老师,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启发式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学导式教学在讲新课之前,提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及思考题,然后老师围绕教学目标讲解,学生带着思考题认真听讲,讲完新课以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回答思考题。

4、加强实验课的教学,开足实验课

(1)实验课要鼓励学生多动手,熟练掌握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术。

(2)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是否能够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正确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和综合素质,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5、适当的练习

练习有助于学生复习和巩固理论知识,教研组全体老师共同编写了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指导。这就可以避免学生像无头苍蝇一样没有复习的方向,而且有助于学生对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各个击破,同时也减少了学生在期末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提高了学习效率。

6、考核方案的设计

本课程采用综合考评的方法,改变了单一对知识进行考试的方法。考核分为三部分理论考试、实验考试和平时考评。

理论考试占70%,以闭卷的形式。实验考试占20%,现场让学生回答老师所指结构的名称,结果正确与否,现场计分;实验后上交的实验报告,根据实验作业的完成情况,批改评分;实验态度考核,包括到课情况,实验完成是否认真等综合评价。平时考核占10%,包括学生的到课情况、学习态度、回答老师的提问正确与否等进行综合评价。这就从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对学生进行了考核,这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更注重学生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只追求卷面的成绩分数。

为提高药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质量,我从以上6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但是由于受到人体解剖生理学课时少,内容多的限制,在整个过程中需要适时地选择,以求获得最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5篇:解剖实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考试改革

人体解剖学是高职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打好专业基础及更好的完成其他专业课的学习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考试是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习热情,以及准确反应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而现阶段我校采用的考试方法无法很好的完成以上任务。为此,我在高职护理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对考试方法做了初步探索性的改革。

1人体解剖学考试的现状分析

高职护理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是学生入校后所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其考试形式直接主导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现阶段各高职院校仍然多以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这种形式不但无法体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在实际操作中更是出现了诸多问题。

1.1考试成绩构成不合理

现阶段我校人体解剖学考试的成绩构成为,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9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这种考试构成主要存在三个问题:(1)期末考试成绩比重过高。这导致许多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只在临近考试时采用“突击学习”的方式提高成绩,这种方式虽能短时间提高分数但过后遗忘也很快,不利于学生解剖学知识的掌握亦不能为后续其他课程打好基础。(2)平时成绩比重过低。这导致许多学生在上课时和对待课后作业时不认真,学生内心往往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平时表现好与不好不会对总成绩产生较大的影响。(3)缺乏实验成绩。现阶段高职护理的解剖教学中实验教学往往只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并不在整个解剖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但护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的专业,完全理论的教学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实验成绩的缺乏使学生无法把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

1.2考试中存在作弊现象

由于在考试中占最大比重的期末考试是以理论考试的形式进行,试卷上的知识点大多能在课本上能够直接找到答案,这为学生的作弊提供了可能性。尽管在监考中各个老师都严格监考,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一些学生出现作弊现象。

2考试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体现其实用性、技能型、职业性[1],因此本课程的考试改革思路主要是按照综合学生的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的原则而设计的[2],具体分配比例如表1所示:

2.1 提高平时成绩比重

出勤率(25分)。根据上课时学生是否无故缺勤评分,每缺勤一次扣5分,直到扣完25分。本项评分无负分。

课堂表现(25分)。根据上课时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专注性评分,如出现上课睡觉、玩手机以及其他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活动则由老师视不同情况酌情扣分。

随堂测验(25分)。每次授课临近结束时由老师根据授课内容给出相应测试题目,依学生的作答情况给予评分。题目数量不宜过多,学生可自己在作业纸上作答后上交。

课后作业(25分)。授课结束后由老师提出一项既能联系课堂理论又能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课后作业,学生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去医院参观学习等方式作答。由老师根据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评分。

2.2 增加实验成绩评分

实验报告(40分)每次实验课结束后根据老师的要求写出实验报告,由老师根据实验报告的完成度、准确性和创新性评分。

标本辨认(30分)在实验课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老师随机抽取的解剖标本进行辨认,要求能够准确的说出标本的位置、形态、结构组成及主要功能。

模型组装(30分)在各项实验内容结束后进行,本项考核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由老师提供人体标本模型,要求学生按照各模型的正常位置组装成一个完整的人体模型。

2.3 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比重

把期末考试的成绩比重降为40%,这样做能够起到两方面的作用:首先,使学生的成绩不易受偶尔发挥好坏的影响,能够更客观的反应学生的学习水平。其次,能够降低学生作弊的可能,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背诵课本上的知识点。

3 考试改革的效果

以教学观察、学生座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检验考试改革的效果[3],向试行考试改革的2013级护理专业1023名同学发放问卷,收回987份,详见表2。

3.1 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往理论试卷为主的考试无法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大多数学生只是被动的背诵书本上的知识,而缺乏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改革后的考试形式不单要求掌握课本理论,学生同样需要在图书馆、实验室、医院等课堂外的地方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这样无疑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2改革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改革后加大了实验教学和实验考试的比重,使学生能长时间的接触到人体标本,通过手摸、眼看、人体解剖来学习这门课程,相比单纯的通过背诵书本知识来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改革后学生上课时积极踊跃、思维发散,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3.3改革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在改革的带动下,教师敢于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合理的取舍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新的考试模式下要求教师不但要完成好课堂教学,还要完成好实验指导,甚至课外的临床分析,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之余还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更好的完成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

3.4考试改革带动了教学改革的全面进行

在国务院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传统的职业教育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往往培养出一些“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而考试改革无疑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教学内容应注重其实际应用性,教学模式应提倡其体验互动性,教学方法应完善其启发创新性,力求培养出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3.5 学生对新考试形式非常认同

在试行改革的班级中,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明显提高,出现了“四多”现象,即向老师提问题的同学多了,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的同学多了,要求去实验室上课的学生多了,去医院参观学习的学生多了。调查结果表明了学生对考试改革的认同度,详见表2。

4 小结

考试是一种有目的、有对象的考核和检测手段, 它是通过问题的提出、回答和对于答案的判定, 来达到在群体中对于个体的科学、客观、真实的判断[4]。传统的考试多以闭卷的形式进行,这种形式固然有其优越性,但在高职护理专业的人体解剖学课程中这种形式已然不适应当下的职业教育发展,因此,探索一种新的考试形式就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对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型考试形式加以介绍,这是通过教学中不断总结归纳加以切身体会所探索出来的,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是一种适应当代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考试方式。

参考文献:

[1] 魏红敏,徐龙.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探讨[J]. 辽宁高职学报,2008(3):16-18.

[2] 沈维维.高职教育思想下的考试改革探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72-75.

第6篇:解剖实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 动物学实验 教学改革 生命科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1.041

Continuous Reform and Exploration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Zoology Experiment Course

WANG Liming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He'nan 464000)

Abstract Zoology Experiment Cours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Life Science. Based on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the author has done continuous explor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ers, students,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Zoology Experiment Course.

Key words Zo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bioscience

动物学实验课程是本科师范院校生命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动物学实验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实验课教学、验证,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讲授所学知识,熟悉动物学的基本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学风。①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在中学新的课程标准下,对中学教师的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具有更高的要求。②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进行改革尝试,以适应新时代对师范院校本科生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

1 教学改革实践

1.1 任课教师不断充实提高自己

动物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与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③教员的任教能力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系着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④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任课教师要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我们可以借鉴其他高校优秀的动物学实验课件,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等。如河蚌解剖是普通动物学实验必开的实验课,寻找河蚌的3对神经节是该实验的难点,不易找到。参考李爱景等的《河蚌3对神经节解剖分离技术》便很容易找到3对神经节。⑤同时,还要重视教学改革研究,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研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1.2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这些年动物学基本都是一个学期的课程,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动物学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致使动物学课程越来越被忽视,学生对于动物学的关注度也越来越低;动物学实验课程,学分少,课时少,期末通常以随堂测验的形式结束整个课程;这些使学生对动物学实验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同时,我校学生也具有如熊国勇等总结的师范生在实验教学中所具有的不良表现,如:部分学生缺乏好奇心,解剖时部分学生不敢或不愿动手操作,仅在一旁充当看客,种种原因导致占主体地位的学生不能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够深刻地体会学习内容,不利于师范生彻底地掌握实验内容和实验能力。⑥

为了提高动物学理论和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必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采取的办法是:给予适当的压力。例如:讲授的时候提出问题,随机找几个同学回答,这样在一个同学进行回答时,其他同学都会积极去思考,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分组讨论时,在各组讨论结束后,让各小组选代表到讲台上讲解他们组讨论出来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不定期地进行随堂测验,检查学生的实验情况,并将成绩计入学期总成绩。

实验报告是检查学生实验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往实验报告主要是绘图为主。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动物的形态结构,但容易造成的问题是,学生不仔细观察,简单抄袭书籍或网络上已有的图形,达不到训练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的目的。针对这一点,必须改变现有实验报告的形式,我们减少了实验报告绘图的内容,增加了一些动物门的特征,一些适应性特征等总结,近似动物形态特征比较等内容,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绘图方法,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通过动物学实验能更深刻的理解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最关键的一点教师要认真批改实验报告,使学生能够及时得到反馈,并要求学生及时修改错误,不应付了事,认真对待。

1.3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在动物学实验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以下是我们常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实践体会。

(1)讲授法:以往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教师先讲完然后学生开始实验,学生实验过程中不明白,再问指导教师。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在30分钟左右将实验内容、方法步骤等讲授清楚。但其弊端非常明显,大部分学生在老师讲完之后能记住的很少,通常不能顺利完成实验,部分环节还需请教老师讲解指导。很大一部分学生干脆偷懒,应付了事。但此方法在动物学实验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解剖的基本方法注意事项等。所以,在同学有一定的实验基础之后,此法应适当少用。

(2)演示法:教师演示实验的操作步骤,并指出需要观察的结构等。优点是,能够是学生明确整个实验的流程,更易于上手实验。缺点是,大部分学生只是有样学样,不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同时,在教师演示的时候,通常只有教师周围的几个学生能看清楚,一些细小的结构不能让所有学生看清楚。此法配合多媒体设备进行可以改善其缺点,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掌握实验的操作步骤,动物结构等。由于我们实验室暂时还没有相关的多媒体演示设备,在实践教学中我们通常会分几次向同学们演示,使更多的人都看到演示的实验方法、步骤、结构等。

(3)边讲边做:这种方法是教师讲解一步,学生做一步。这样方法的好处是,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学生都能够顺利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但是一般用时较长,课堂一般比较混乱,不宜管理,而且不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建议整堂都用此法,只是在实验中的一些较难部分采取此法,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4)分组讨论:教师先不讲授实验课内容,而是让学生通过预习,分组讨论总结出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补充。这一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较好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探索创新的能力。但这种方法必须得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之后才能实施。所以此法在整个动物学实验课程的前半段不宜采用。

其实各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不能一概而论,轻言其已经过时或是不合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是多用方法交叉运用,充分发挥各个教学方法的优点。

2 我校动物学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

2.1 我校动物学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动物学实验课程:动物学实验课程一般开设13~14个实验,相对比较全面,但多是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较少;每次实验3个学时,时间比较短,不利于大型实验的开展;实验人数较多,每届学生人数为200~300人,一般40~60人一个实验班,2名教师同时指导,这容易造成课堂混乱,个别不积极的学生容易被忽略而得不到指导;实验室缺少必要的多媒体设备等等。

2.2 我校动物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方向

针对我校动物学实验课程现存的诸多问题,我校动物学实验课程的改革方向应为:合理制定教学计划,为动物学实验课程留出足够的时间,便于开展综合性等单次需时较多的实验;合理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整合现有的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改善实验室条件,增设实验室,增加多媒体教学设备,改大班授课为小班授课,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动物学实验课程的也要不断变化发展。动物学实验课程虽然是一门单独的课程,但其改革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动物学实验改革不应只是自身的改革,还要与动物学理论课和动物学野外实习等相关课程紧密结合,甚至要和整个生物科学本科教学相互配合,共同改革发展。同时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结合学校的自身条件,循序渐进,逐步推进。

注释

① 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

② 温茹淑,郑清梅,钟福生等.浅述动物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及技能培养[J].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1.29(2):61-70.

③ 张志强,杨启超,鲍传和.提高动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和体会[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2):99-100,116.

④ 陈建敏,杨拯,程丽,等.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重庆医学,2008.37(12):1375-1377.

第7篇:解剖实验报告范文

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绝大部分师资源于各医科大学的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接受的是传统教育模式。因此,如何通过提高教师素质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不仅是该课程的难点之一,也是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因素,教师的个人魅力、专业素养、教学手段都会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理论教学中,一方面应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适度采用互动模式,避免“填鸭式”教学;另一方面必要的板书和肢体语言也是多媒体教学无法取代的。因此,在板书方面除了要求教师的字体规范,还专门对教师的板书绘图能力进行了训练,在配合多媒体图片的同时,要求教师能够准确、熟练地在黑板上描绘出重要的牙体解剖结构、外形轮廓等,以此明确知识点,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教学中,虽然我校具备完整的石膏牙雕刻多媒体课件以及教学视频,但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训练却始终没有松懈。同时,我们还每周组织教研室专任教师针对理论和实践教学开展教学活动,例如集体备课听课、进行实践操作训练等,教师之间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激发实践教学的魅力牙体解剖学的实践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从量变到质变是每位学生必然经历的过程。入校时,虽然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存在差异,但是应通过强化训练,尽可能缩小该差异,让每位学生熟练掌握正确的坐姿及器具最基本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此避免不必要的失误。此外,在实践教学初期,让学生参观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教师示教模型以及实验教学用具等,学生的好奇心通常都会给其带来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以鼓励和引导为主,采取因材施教的辅导方式,并对学生的作品做集中点评。例如,有的学生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对自己的作品遮遮掩掩,这时教师就需要主动一些,在对其给予肯定和表扬的同时,指出其问题并提出要求,必要时还应做个别辅导,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1启发学生思维

在牙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采取“启蒙式”教学方式,应充分注意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内容衔接,注意知识点的实际运用和融会贯通。理论教学中,针对重点和难点给学生设计课后思考题,通过课后复习和自学使学生加深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在实验教学的点评环节中采取学生自我点评、学生之间互评、教师补充总结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石膏牙雕刻点评环节中,我们将一个小组学生的实验作品不记名收集后摆放整齐,让学生相互讨论,并挑选出雕刻最好的5颗牙和最差的5颗牙,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列举这两组牙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随后再让学生将各自的作品领回进行修改。这种形式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领回自己的作品之后现了更多之前没有发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不记名的点评方式也避免了对个别学生自尊心的伤害。教与学是教学流程中的关键,教师需特别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师在点评后应让学生做好书面的自我总结,这样往往能起到良好的启迪作用。

1.2明确学习目的

众所周知,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专业理论指导、具备手工业务能力、善于独立思考的义齿手工业者。因此,对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解剖生理学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以下几部分:理论笔试、实验作品、实验报告以及离体牙辨认考试等。其中理论笔试占60%,实验作品和实验报告占30%,离体牙辨认考试占10%。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真实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牙体解剖学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自主高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

2建立系统性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2.1在理论教学中导入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目前,教材常用5个面的平面图和浮雕图表现牙体的立体解剖形态,因此牙体形态教学的难点之一是如何教学生理解平面图形,正确绘图,并把平面图像整合成立体实物。在教学资源较为有限的前提下,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多媒体素材(扫描图片、照片、拍摄视频等),利用图像处理软件经过细致加工和处理后,充分运用到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对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能使以往用语言较难表述的内容以更加直观并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还加深了其对知识的理解。

2.2在实验教学中导入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全套的牙体雕刻多媒体课件以及牙体雕刻视频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人数过多而导致的示教效果差,或是因分组示教而耽误时间等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实训质量和效率,因此实验课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传授正确的操作手法,针对重点步骤和难点步骤有选择性地进行示教,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从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我们强调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而不是过分依赖,所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即计算机应该起到锦上添花的辅助作用,而不是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方式。当然,学校在提高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3建立“各取所长”“、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师资整合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提高教学质量。在理论教学中,我们选择课堂教学经验丰富、讲授娴熟的副教授作为主讲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选择参加过专业培训、操作能力强的教师。同时,教研室为每位青年教师制订了详细的培养计划,规范听课、跟课、试讲制度,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为了充分引进校外资源,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我们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班、进修班,组织教师集体参观学习等。几年来,已有多名教师赴第四军医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日进齿科、现代齿科等多所国内著名口腔院校及培训机构深造学习,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同时也丰富了牙体解剖学教学资源,完善了教学理念。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还多次聘请校外资深教授、专家等亲临我校,对我们的教学模式、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通过多种渠道充分整合校外有利资源,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4建立循序渐进、融会贯通的实践教学模式

4.1实践教学的循序渐进

牙体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实践教学方面,经过几年的探索和总结,我们在实验课的课时量、教学内容、教学顺序上做了多次调整。目的是能够最终实现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来—明确目的钻进去—满怀信心走出来”的实验教学目标。在牙体解剖学的实践教学中,石膏牙雕刻项目是重中之重,如何提高石膏牙雕刻项目的教学成效是我们长期努力的目标。经过第一轮的实践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实验作品最主要的问题是对牙体外形平面轮廓的把握不够准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课内外都增加了牙体外形轮廓描绘训练,甚至将多个牙位5个面外形轮廓的描绘作为实验课的考核项目,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充分重视。另外,我们还适度增加了四面体成形前的实训课时,并严格把关。针对学生缺乏对牙体形态立体感的理解能力这一问题,我们聘请了外校的专业教师为口腔工艺班的学生开设了美术与雕塑课程,以更加专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立体感、空间想像力以及素描基本功,明显提高了学生在石膏牙雕刻中对牙体立体感的把握能力。另外,我们的实验课教师还精心制作了不同倍数的石膏牙雕刻步骤模型、标准模型、牙体堆塑模型等,从而丰富了实验教学用具,提高了实验教学成效。

4.2强调牙体解剖学与修复工艺学课程内容的衔接

牙体解剖学课程中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要求需一直延续到修复工艺学课程中,由此不断强化学生对牙体形态的把握能力。我校的各门课程中,凡是涉及牙体外形轮廓方面实验项目所使用的模型、教具等在外形轮廓上都是统一的,有很多教具是教师自己精心制作的。由此,牙体解剖学的教学成效在后续修复工艺课程中也能得到很好的体现。例如,通过加强牙体雕刻以及牙列雕刻的训练,在可摘局部义齿蜡牙塑形、固定义齿蜡冠制作、金属烤瓷全冠筑瓷等操作中,专业教师都感到轻松了很多。只有充分理解并掌握了标准的牙体解剖形态,才能更灵活自如地重现天然牙体形态。近年来,各实习单位对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在牙体塑形方面的评价普遍较高。

5建立两个专业相互促进、相互激励的教学模式

第8篇:解剖实验报告范文

【关键词】生物教学,实验,能力,培养,方法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生物学实验课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在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要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能力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也是一个实验安全进行的保证。我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1.1 教师以规范的操作让学生模仿。初一的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实验,对实验的操作还不太熟练,不太规范,此时特别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进行示范操作,对学生进行指导。

例如:在“显微镜的使用”这一实验中,我就取镜和安放、对光、调焦、观察等一系列的操作进行规范的实验示范,做到每讲一点就规范地做一步,学生模仿着操作一步。就拿取镜和安放来说,我一边讲“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一边进行示范操作,学生跟着我进行实验。这样,容易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

1.2 提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与显微镜有关的实验常常因为操作能力较差而直接影响到观察的效果。为此,我在生物实验课教学时,常常采取提出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训练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比如,在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之前提出:在显微镜下只能看清楚一层植物细胞,如果叶的横切片太厚,你能不能看清楚叶片的结构?如果看不清,应该怎么办?很自然地引导学生用双面刀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标本,而且学生也很用心地挑选最薄的切片。这样提高了学生徒手切片的技能,上实验课时学生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观察叶片的内部结构。

2.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初一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或标本的观察往往带有盲目性,教师应该细致而明确地告诉学生“看”(观察)什么,怎么“看”。教师只有这样正确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学生的观察效果才会更好。

如,在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时,教师要求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自己采集到的绿色开花植物的各个器官。在用放大镜观察植物果实时,要求学生按由表及里的顺序观察其组成情况。这样就会大大缩短观察时间,观察效果也很好。

还要给学生讲一些容易掌握的观察方法,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2.1 植物的观察解剖实验要严格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比如,解剖和观察花的各部分结构时,如果先解剖和观察花蕊(雄蕊和雌蕊),那么花蕊以外的萼片和花瓣就会受到严重破坏,从而不利于观察花蕊以外的萼片和花瓣的形态。所以,在解剖和观察花的各部分结构时,应按照从下到上、由外向内的顺序进行,即先观察花柄、花托、花萼、花冠,将花托上的萼片和花瓣摘下来,再观察内部的雄蕊和雌蕊,最后将雌蕊的子房解剖开,观察子房内胚珠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看清楚花的每一部分的形态和结构,同时也利于制作花的粘贴图。

2.2 运用比较的方法。

比如,在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处理后的叶片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在滴加碘液后颜色的变化。简要说明原因,并且提出:“这个实验进一步说明了什么?”这样便于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发现生物学规律:绿叶的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又如,在进行“绿色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时,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分别装有新鲜蔬菜和烫熟的蔬菜的塑料袋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不同,简要分析原因,并且提出:“这个实验进一步说明了什么?”这样便于学生通过这一生物现象发现这样一个生物学规律: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大有好处。

3.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所谓实验中的表达能力,是指运用生物学的概念和原理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现在的新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性学习,无论是人教版的初中生物学课本还是苏教版的初中生物学课本,都加大了探究实验量,探究实验的关键就是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就要求教师加大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呢?

第9篇:解剖实验报告范文

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大多是照搬临床医学专业,与临床专业共用一套教材,内容相对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偏多、偏深,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解剖学授课大多以教师灌输式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不能对解剖学知识全面掌握和融会贯通,尤其是跟护理操作技术密切相关的解剖结构,导致部分护理从业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出现医疗差错。此外,对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认识的缺乏,也是当今高职护理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教育模式的陈旧,迫切需要对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进行改革,以满足当代社会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

2护理专业解剖学创新教育的策略

2.1改革教学模式,突出专业特色

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应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卫生保健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首先,针对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对解剖学知识进行筛选和发掘,以“适用、够用”为原则,编写护用解剖学教材,充分体现教材的专业性。其次,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按照工学结合的思路,改革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和护理实践操作相结合,加强解剖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更加贴近护理专业需求,丰富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体系建设。此外,解剖学教师深入临床护理第一线,了解护理工作中涉及的解剖学知识,发现教学设计中的缺陷与不足。在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也为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打下牢固的基础。

2.2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课堂教学体系

首先,树立全面开放的教学观,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角”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其次,慎重选择教学内容和侧重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PBL教学法:教师设置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以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为主线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情境式教学法:创设典型场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对知识进行延伸,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病例教学法:将临床病例导入教学过程,尤其是常见病、多发病,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最后,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要更新观念,以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改革教学体系。如建立解剖兴趣小组,延伸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2.3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靠内化,只有通过长期的熏陶和感染才能养成。作为学生首先接触到的职业榜样,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教学工作,会对学生未来的人生观及职业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要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树立“立业先立人”的思想,把“授业”与“传道”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教师除了“授业”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加强人际沟通能力,使自身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比如讲解护理工作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在实验课堂上强调标本的重要意义,让同学们爱惜标本并保持敬意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措,却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环节。

2.4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随着对学生动手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要求的提高,传统的教学评价已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通过这些年的探索,我们建立了新的考核方式:卷面成绩60%、实验考核成绩30%、平时成绩5%、实验报告成绩5%。这种考核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对解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2.5加强师资建设,重视实验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