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语范文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语

第1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语范文

一、注重评价的客观性

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充满激励的氛围,只有在那样的氛围中,他们才能成长,不断进取,成为永不气馁的人才。从前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是一切围绕“应试”的需要。考什么教什么的封闭式教学,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手脚,而且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采用这样教学模式教出来的学生一旦走出校门,就会感到书本上所学来的知识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很难适应极速变革的现代社会。因此,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个性特点与知识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根据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从而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二、注重评价的可操作性

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必须被教师接纳,如果给教师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自然就会没有生长的沃土。为此,在实验初始,我们应该先取之于民,让每位教师就学校实验方案提出适合本班实际情况的班级方案,在运行中,教师提出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用汉字记载有困难,针对这个情况就应该专门召开研讨会,可用小红花、小粘贴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记载他们所取得的成绩。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基本上由学生自主管理,教师主要起督促指导作用。整个实验过程既是一个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的过程。教师没有丝毫的负担,这也是这一实验能够得以迅速完善、羽翼丰满的主要原因。通过实验,课堂上的气氛、学生的积极性、精神风貌均有明显改变。后进的学生在迅速转变。

三、注重评价的实效性

以往的教学评价是把优异成绩给予极少数的学生,能够获得的只是凤毛麟角,把评价无形中变成了一种甄别过程,而我们所实施的评价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我们说,不要吝啬表现,不要把表扬看成是给学生的赏赐,而是真诚的送一份赞许,这里我们提出在课堂上评价要研究学生的差异,分层加以鼓励。这就如同摘一棵树上的桃子,有的伸手就可够到,有的跳脚才能够到,有的需要踩高凳子。教师分层鼓励就是在教给学生跳脚,搬矮凳子,换高凳子,坚持每个学生都得分,获得小红花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这样既重视了课堂的评价,使学生总处于“我能行”的积极状态中学习,又能在期末时对学习状态给予科学的评价,始终让学生处于喜悦的竞争状态中。

第2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语范文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改善当时高校学生评价中的唯“智育”论的做法,部分高校开始尝试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1]。有学者认为综合素质测评作为一项评价指标,它一般是针对德育、智育、体育和能力测评四个方面内容设定的。

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测评是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课程学习、实践活动等方面表现进行的一项综合考核,可见“作为高职院校评价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它在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

2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测评的现状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主要按照学生自评、班级评测、系部审核以及学院审批等步骤进行。综合素质测评的结果是学生参加评优评先的一项重要的依据,它的成绩根据量化评分得来,由基础分、加分项、减分项和课程成绩组成,换算公式如下:综合素质测评成绩=(基础分(80分)+加分-扣分)×60%+课程成绩平均分)×40%,所得的结果划分为四个等级,其中“优秀”等级为85分以上,“良好”等?在75~84分之间,“合格”等级在60~74分之间,“不合格”等级则是60分以下。该校的出发点在于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几个问题:

2.1测评方法不完善

通过公式可以看出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很大程度上由分项积分方法来进行,因此在进行分项积分的时候,经常出现学生造假加分的情况,而且学院对加分项目的划分界限不够细致,各个系部都出现有加分混乱的情况,有些系部开展的活动多,学生参加的活动多,获奖多,加分项自然高,有些系部开展活动少,学生在加分项上就会处于劣势。

2.2结果利用过于单一

在制定综合素质测评的制度时,很多高校基本都能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但是在实际中却忽视了无形价值的综合运用[3]。笔者分析了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后,发现该校将综合素质测评结果作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奖学金、各项荣誉评定的基础即是进行测评的主要目的,对于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是否存在问题关注过少,从而体现不了测评重心,发挥不了测评效能。

2.3测评过程不规范

尽管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做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时出台了相应的测评办法,但是许多班级没有按照文件要求来实施,因此在测评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文件要求学生自评后由班级进行测评再提交系部,由于分项积分方法占60%,其中有些学生为了能够在综合素质测评中获得加分就争当班干部,实际上就是“甩手掌柜”,不愿意为班级出谋划策;班级成立的测评小组形同虚设,学生提交上来的材料审核不严格,不愿意得罪同班同学,想为同学“谋福利”,因此对于“懒政”班干的加分以及部分学生给自己加分时弄虚作假,评议小组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班主任则只签字不过问,使得最后的所测试的结果不准确,到了系部测评这关时就显得困难重重。

2.4人力物力耗费大

现在开展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基本都是通过人工统计,人工复核,从学生自评到系部测评后提交到学院时间跨度为两到三个星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而花费了大量时间的统计也不一定准确。

3完善综合素质测评的对策

3.1加强宣传

笔者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学院7个系的23名学生进行访谈,100%的学生表示开展综合素质测评工作除了为评优评先提供依据外并无意义。尽管文件要求班主任作为班级评议小组的组长,但采访了8名班主任,40%的班主任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展了此项工作。因此建议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就加以宣传,综合素质测评的作用是通过测评发现自身不足,激励同学充分地发挥主动性完善自身,并解读实施办法;其次在开展工作前通过班会、宣讲等形式向学生阐述做综合素质测评的目标与意义;最后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解读与布置。

3.2创新办法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测评步骤由个人自评,班级和系部测评,学院审批组成,而班级和系部的测评仅停留在审核加减分是否正确上,因此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素质情况,建议创新测评办法,多角度多方面评价学生,将课程中的实训课程作为测评的一项内容,把教师评价纳入系统。

由于各系部举办活动不一致,有些系部为每个专业设置了专业知识竞赛,不仅扩大学生的参与度也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有些系部开展的活动相对少,学生的加分少,因此建议由学院层面规定系部开展活动的内容与数量。

学院和系部对于综合素质测评分数高的同学可以进行表彰与奖励,采用赏识教育法可以有效地贯彻素质教育,激励学生完善自己各方面不足,增强他们的积极性。

3.3规范程序

为杜绝综合素质测评在加分项上弄虚作假,严格实施测评办法,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确保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这过程中班级评议小组要发挥效用,经得起同学的监督,对于弄虚作假的同学要严肃批评,对于“只挂职不干活”的班干部取消其加分,测评的结果及时在班级、系部公示,听取学生的意见再上报学院审批。

3.4建立系统

由于人工统计与复核存在弊端,如测评中的扣分项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纪律情况,系部复核学生的奖励情况没有依据可循,因为有些部门开展竞赛活动后没有及时表彰,而现代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为综合素质测评的科学化、动态化提供了可能,各部门各系统的资源实现共享,数据共用是各学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目标[4]。建议高职院校开发学生管理信息管理系统时增加综合素质测评模块,学院各部门举办各种技能竞赛都可以将比赛结果直接上传系统,实现及时录入,快速公示,有效核查的功能,学生在社会外参加的竞赛活动则自行上传佐证材料,这对于高效、有效地开展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3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语范文

为进一步深化学生评价制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和《县教育局关于改革中小学生评价机制、实施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评价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教育实际,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强调评价的科学性、过程性、自主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健康全面发展。

二、工作要求与方法

1、“全面发展的学生”标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提出了中小学生6个基础性发展目标,即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初中学生的评价标准执行《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小学生的评价标准执行《县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市、县教育局分别编印了《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和《县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供各学校使用。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使用与成长记录档案的建立。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主要内容有学生基本情况、学业考试或考查等级、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综合性评语等,学生人手一册,在此基础上为每位学生组建成长记录档案,学校应以班级为单位成立评价小组,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代表组成,负责学生成长档案的记录与管理。学生成长记录档案主要由班主任老师保管,定期整理、展示,及时向学生家长反馈。学校应将评价手册的使用和学生成长记录档案的建设情况纳入对班主任和教师的考核。

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与“全面发展的学生”的产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原则上每学期进行一次,评价的方法按评价主体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评价小组评价三种,三种评价在综合评价结果中所占的比重可因年级变化有所调整。学生自评最高不超过30%,互评由本班全体学生或学生代表参与,最高不超过30%,评价小组评价最高不超过70%。初中学生评价可借助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完成。基础性发展目标等级分A、B、C、D四等,分别代表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学生各维度评价等级要依据各评价主体评价的结果综合生成。在学期末综合评价中,六个维度均合格且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达到良好以上的学生,即授予“全面发展的学生”称号,对在某一维度达到“优秀”标准的学生,可授予“**星”称号。

学期末或学期初,学校应对本学期或上学期“全面发展的学生”和“星级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表彰奖励,如召开学生大会或家长会、印制光荣册、在校园广播或校园网上展示等;同时将“全面发展的学生”名单上报县教育局普教股,县教育局将在教育信息网上进行展示表彰;初中应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照市教育局规定纳入高中学校录取依据,对连续三年获得“全面发展”称号的学生,按照一定的比例推荐到高中学校,由高中学校优先录取。

三、工作重点

各学校要根据市、县教育局文件精神,立足学校实际,制定完善本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方案要体现可操作性、实效性、导向性,突出重点,突出特色。让学生学习有目标,发展有方向;使教师评价有依据;学校引导有层次。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各学校要切实转变德育观念,认真探究符合当代青少年实际的德育模式与方法。注重德育活动的开展,做到德育活动序列化、生活化。继续推进感恩教育和“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不断丰富其内涵。让学生在环境熏陶中感受德育,在活动中体验德育,在日常行为中体现德育。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和公民素养的培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坚持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与落实课程方案结合起来。要把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着重抓好音、体、美、必修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学校课程的开设,在确保开全课程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坚持依法治教,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与实施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各学校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各级主管部门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将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规定落到实处;重视学生的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和文化艺术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

四、组织保障

1、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评价制度改革与“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工作,全面落实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成立由校长、德育处等部门负责人、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负责本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学校要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把“以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当前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

第4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语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 素质教育

素质教师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据特征的教育。笔者认为加强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要明确小学素质教育的要素

小学教学大纲中指出: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从小给学生打好知识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小学的教学课要体现素质教育,应以教学的要素为根据。大纲明确指出了素养的主要内容是打好教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遵循大纲,原原本本地贯彻大纲精神,一丝不苟的完成大纲确定的教学任务。这个过程,实质就是实行素质教育的全程。那么如何去做呢?笔者认为:一是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1、加强学生德育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五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能是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而在五育中,德育是关键和核心。“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才兼备是古今中外选拔人才的标准。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先学会做人。德育在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怎样强调加强德育教育都不过分。

“教育是培养人的美德的事业。”因此,建议学校加强德育工作,采取优化德育课程、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等有效措施,与家庭、社会协调起来,不断改善德育环境,提高德育效果,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为建设国家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2、树立新课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性和创造性人才是我国教育跨世纪的战略决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教师塑造儿童心灵的天使。我们要把学生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学生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学生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把学生的发展当作第一目标。学校领导班子在思想上完成了教育观念的转变,十分重视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强化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加以实施。

3、加强常规管理,认真做好日常工作。

做到:“二看”、“二听”、“二帮”和“五个一”,教师要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要立足课堂,“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积极发掘各学科中的素质教育因素,处理好“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改变单纯的“讲—听”教学模式。要明确并发挥课堂教学的多种功能,不仅使学生参与学习,而且使其学会学习;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培养思想品德与个性;不仅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要以教研为先导,开展以“说课(或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为主要途径的教研活动,重在教法和学法研究;积极开展赛课活动,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县课改演练课活动,争取出好成绩;支持上“五课”活动:即人人上合格课、新教师上汇报课、骨干教师上优质课、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实验教师上研究课。凡外出学习的教师,都要把外地好的经验带回校,认真上好汇报课,带动学校教研工作的开展。抓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4、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积极实施素质教育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各班要使用好“三机”,按照充分使用、严格管理、精心爱护的原则,由各班主任负责保管,并协调各科教师使用,同时做好使用记录备查。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鼓励教师多制作CAI课件用于教学工作。在搞好语数科教学的同时,搞好体育科和艺术科教学工作教学工作。体育教师要认真地根据教材上好体育课。要坚持“两课、两操、两活动”,并作好检查和评比。艺术科教师要认真按照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认真进行基本功训练,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努力挖掘特长学生的潜力,为他们将来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5、加强学生素质个体评价

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本人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四个方面。

学生自评和互评:一是由学生本人对自己的综合素质及行为写出自我评语;二是对自己或同学综合素质的六个方面以及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些方面分别评出分项等级。

第5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语范文

关键词:行为习惯 小学生 品德发展

一.评价的标准要做到具体化

在评价中,可以选择以下几个方面的习惯内容细化要求,让每一位学生能够成为会生活、会学习、会做人的智慧少年。生活能力从“自我服务、自我劳作、身心健康”来评价;学习习惯从“课前准备、课堂表现、课后巩固、读书习惯”来评价;做人习惯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悦纳同伴、拾金不昧”等来评价。不同的年级侧重点不同,低年级侧重生活习惯,中年级侧重学习习惯,高年级侧重做人习惯。这样就能避免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空洞和流于形式,能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评价与日常行为的表现联系起来。

二.评价的方法要体现多样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在很大程度上能调动学生的激情,使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提高。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能够使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己,在很大程度上给了学生向上的动力。如:有的学生由于家庭评价过高,所以家长产生了为什么我的孩子在家和在学校判若两人的想法。但有了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后,才发现了孩子在许多方面的不足,表示愿意和老师多沟通,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而学生也会在这样多样化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反之,如果不是这样多样化的评价,家长就不能真正去了解自己的孩子,而教师对孩子也会有许多的偏见。

三.评价要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抓住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通过评价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的动力,强化激励的作用。如:有的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接受能力很差,加上基础不牢,学习进步不快,有时上课还做小动作,可是该生劳动很积极,做劳动小组的组长工作很负责,经常帮助其他同学打扫卫生。针对学生的表现,教师就要抓住该生的闪光点,在平时每做一件好事,就要奖励他一面小红旗。在进行素质手册评价时,要从身心健康素质评价和实践技能素质评价中表扬学生。通过采用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有很大的转变,学习成绩就会提高得更快。

四.评价要运用激励性的评语

课堂是对学生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随机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运用激励性评价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获得鼓励和成功的机会。教师应用鼓励性的语言赞扬学生的每一次成功,态度要真诚,语言要新颖、幽默、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学生就会学的专注,也学的开心。教师也必须意识到激励不等于表扬,批评也是一种激励。需要注意的是,批评时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委婉地否定,有时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对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励。

五.评价的结果要有实际意义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结果不能仅仅是填写在素质报告单上给家长看、给学生看的一个等级和话语,它应和学生后阶段的发展结合起来,成为学生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或发展的起点。如:对于学生成功的足迹要经常积累。包括课堂发言、读课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通过教师的加分、小组互评、学生的自评,由学生本人记载在小笔记本上,积累到一学期以后,给学生发奖品。教师严格按此进行评定,就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争做“全优生”的积极表现。

第6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语范文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策略;收获及反思

一、教学工作中的反思

在教学中面临着应试教育包揽一切的现象,学生变成考试的机器、学习的机器,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该怎样发展学生个性,该怎样更加全面、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学生,让学生在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这也是我们在德育工作中的重点。我们在后来的班级管理中也逐渐发现可以利用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为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服务。

二、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实施策略

(一)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最关键是要发现每一个孩子最强的一面,找到他们的闪光点,使孩子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的事情上,达到他们年龄可达到的卓越成绩。这段话核心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就是让学生在不同的项目上表现或展示自己的特长优势,让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时,充分得到肯定。

因此,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成长档案袋,收集每一个阶段的成长痕迹,使他们不断地促进自己,追求自己更广阔的世界。高一初到学校时,我们就会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职业规划、学期目标、自我评价、三年成长生涯规划。同时,收集反映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最佳作品、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学习成果展示、作业佳作展示等等。凡是能体现自我精彩瞬间的都可以装订到成长档案袋中。中期、期末,我们会组织学生进行成长记录交流展示,并将成长记录纳入到期末综合性评价。每次展示过后,学生都会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明确进一步发展目标,逐步发展学生的自省意识和能力。

(二)做好学生的自评和同伴互评工作

在学生进行自评和同伴互评之前,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把全班分为9个小组,6―7人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彼此熟悉了解,共同推选一位行政组长,主管本小组所有事务。然后对本组成员进行了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标准、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告诉他们在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时要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首先,学生要学会自我剖析,能明确自己希望同伴监督自己最需要改正的一项。其次,鼓励他们在小组中大胆发言,大胆剖析自己,审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最后,选取小组代表成员发言,说出自己和本组在本周最需要改正的毛病,希望值周班委监督的一项。

同时,在每次小组讨论过程中,行政组长会把存在的问题如实记录在学习笔记本上,并随时提醒本小组成员改正。有时,也会及时把学生的优缺点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表现,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明显感觉到每次学生大胆剖析自己时,态度非常诚恳,给自己及同伴心灵带来了一次次的震撼。甚至有的同学觉得自己拖了小组的后腿,有极大的愧疚感,希望得到其他小组成员的原谅。被小组成员批评的同学并未记仇,而是很诚恳的道歉。所以相互纠错,承担自己的过错也增进小组的感情和凝聚力,最关键的是让学生明白对自己的行为应该承担责任感,我想这是今后身为公民最需要的一种品质。

(三)利用集体的教育作用,鼓励学生自我反省和为班级做出贡献,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利用每周的班会课,班干部总结班级整体的学习、纪律、卫生、操行得分情况。然后由综合评价优秀小组分享本周小组经验,让综合评价落后小组进行情况说明,后期如何改正和提升。主要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机会,让他们自己思考:怎样进行自我教育,怎样变得更好,怎样在克服困难和感受胜利喜悦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奋斗,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四)根据学生的成长记录袋,精心思考给学生的评语,以真心燃起学生的希望。

每学期的学生评语,分为两项:一项是让本小组的行政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表现如实评价,第二项就是作为班主任的评价。每次我们都会亲自手写,如:亲爱的XX同学,我见证了你这学期的成长。从爱哭的孩子变得有责任有担当,有勇气,敢于直面小组的劣势;努力地带领小组成员从倒数三名变成前三,也为班级树立了一个“标杆”,你真是老师得力的助手。

三、综合素质评价收获与反思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始终坚信着,他们不管多难教育,但他们毕竟是青少年,他们的内心深处一定是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硕癯笥胝嫔泼啦⒋娴氖澜纭6这些世界必须是要在他们亲身体验中平衡。所以针对他们所犯过的错,我们总引导学生多学习,少批判,大家互学长处,长处越来越多,大家关系越来越融洽,班级就好管理了。同时,我们发现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都有提升,基本上每个同学都有勇气承担自己的错误,敢于上台发表自己的感受。他们的心胸也都变得开阔,关系也变得和睦,同学之间也变得谦虚有礼,整个班集体充斥着正能量。

然而,由于班额较大,学生人数较多,作为教育者们,我们重点关注了差生,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制定德行修炼目标。其他的学生交给小组行政组长和班干部共同监督完成,同时发挥科任老师的力量,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行修炼,完善德行修炼目标,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2.

第7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语范文

一、评价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传统的教育评价只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即便在学习方面,也只重视了分数,而忽略了学习动机。而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内容是综合性的,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养、实践技能素质等四个方面,就某一方面也坚持多因素评价,较完整地体现学生各种素质的发展情况。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内容在综合性的基础上也体现了开放性。例如,在小学生思想品德一项的最底下留有一行空格,提供给各校及班级根据实际需要增设评价内容。这学期根据我校“国学经典诵读”大型活动的安排,我们低年级学生读《弟子规》,再结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在这一项的最后我们新增了“尊敬父母,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这样结合学校、班级及学生年龄特点制定的新评价内容就非常有针对性。

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方法由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但要采用多样的、开放的评价方法,诸如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班级评、社区评等,以从不同方面更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能、不足以及发展的需要。

1.自评

即学生自己根据评价原则,对照学生素质评价标准主动对自身所做的评价。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评价中的主体作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天生就有不愿听从别人指挥的意愿,而更愿意遵从自己的想法。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参照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更乐于接受,也更容易形成进一步提高的内驱力。

2.家长评

家长是学生评价中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学生家长一方面要客观地评价学生在家里及校外的表现,同时要积极、主动地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了解沟通有关情况,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教师要指导家长重视并做好这项工作。我校主要通过“家校通”的网络平台,与家长随时联系,沟通孩子在家或社会上的表现,对孩子进行评定,并要求家长对自己孩子能说出具体优点、进步,并且要有具体指导。对于《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中的形成性评价在学期初通过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使家长做到心中有数,并要求家长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从促进孩子素质发展的高度出发,进行规范填写。如遇大型活动,也可请家长及时做出反馈评价。

3.互评

同班同学也是重要的评价人员,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对全面客观地了解评价某一学生是很有帮助的。搞好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关键是要充分发挥班干部及少先队干部在评价中的作用,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求达到效果,对班干部和队干部要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讲清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注意实事求是,以表扬、激励为主,指出不足要注意态度诚恳等等。

4.教师评

教师在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中起主导作用,要结合自己所任学科的具体情况及学生的自评、互评,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在诊断性评价中以激励为主,在形成性评价中以肯定为主,指出方向为辅,在终结性评价中应在坚持全面地基础上突出学生个性化的表现。

三、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体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形成性评价,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根据学校规定:我在进行学生素质形成性评价时,每学期期初、期中、期末三次。主要途径是上好评价课,在评价课上进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这是学生参与评价的重要阶段,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鉴定的重要一环。班主任教师与各任课教师都注意学生参评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同时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自己、看待同学,并且通过导评,学生自评与互评达到激励目的,其基本结构是:教师导言——学习评价内容和标准——典型自评、互评——分组自评与小组互评——教师总结评价。

另外,应用成长记录袋是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又一载体。成长记录袋是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作品及其他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反思与改进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同时,成长记录袋也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合每一位学生特点与水平的教学与指导。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成长记录袋积累了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各种数据和证明,能够促进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使“教”“学”与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评价结果的激励性

评价结果是评价过程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最终成果,是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落脚点。学生素质发展评价变用分数定高低的相对评价为等级评价、定性评语式评价,坚持以正面评价为主,积极鼓励为主,通过不断地反馈矫正,促进学生朝着更为完善的方向发展,使外在的评价真正实现对学生素质发展过程的调控,同学生内在的需求相适应。对学生来说,一旦有了被评价的需求,对评价有了信任感,就把评价作为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接受他人的评价,从而把外部的评价转化为自身的动力。

第8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语范文

关键词:小学;发展性评价;途径;策略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多元化、多样式的评价体系,不但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要重点凸显发展性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淡化评价选拔与甄别功能。”这里倡导的就是要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以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精神。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突出的转变就是强调了对“教学评价”的严格规范,为了更好地完成基础教育工作,必须正视小学生学习评价模式的探索。本文提出了小学生学习发展性评价理论,总结了小学生学习发展性评价的实施途径,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一、发展性评价理论及特点

1.发展性评价理论

发展性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发展性评价理论的提出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作为基础。(1)这种教学评价模式符合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所谓终身学习能力就是要让学生拥有较强的生活信念与理想,这样会不断地督促自己学习。拥有着信念最主要的是要有坚强的毅力和无畏的精神。只有重视学习能力,小学生才能获得学习满足感,并保证整体教育体系的完善,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推动他们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学会做人,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发展性评论理论也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目前新课程标准对教学评价做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评价过程能够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对基本学习能力的评价,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重视评价结果的处理和呈现。从这些目的就可以发现发展性评论符合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鼓励学生进行学术探索。

2.发展性评价特点

发展性评价的特点包括:(1)评价过程而不是评价结果。发展性评价不是一方面地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优秀、良好、较差和合格,而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的评价。(2)评价长期性。在发展性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考虑到评价的长期性,不要以阶段性评价为目的,也就是完成一个学期的评价就结束内容了,这种评价就是有缺陷的,评价过程应该是长期发展的,但是有周期性的发展阶段的。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能力做出长久的评估。(3)多元评价。发展性评价属于多元的评价,强调丰富性原则,从多元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评价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评价的标准是多重的;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4)鼓励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不是根据成绩的结果做出相关的奖惩,而是要在评价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感受到教师无限的鼓励,让学生在评价中找到继续学习的动力。同时这种鼓励是整体性的,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相信学生的判断能力,承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立价值,尊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需求。

二、小学生学习发展性评价的实施途径

1.课堂发展性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小学生学习发展性评价的实施要推动即时评价,灵活延时评价。即时评价就是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开展评价活动,其实长期以来教师都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但是这种评价往往是简单化、模式化的,如,“太棒了”“说得太正确了”“真聪明”等等。这种评价使得课堂教学更精彩,但是学生的荣誉感并不强烈。因此,即时评价要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教师可根据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两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价。如,“我发现××同学这段时间的表现真是太好了,让老师刮目相看呀。”并且光有老师评价还不够,要鼓励同学给予评价,如,“张××这段时间真是进步了,王××你说是不是?”“老师,我也觉得他进步很多呀。”这种评价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以往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将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重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关注被评价者发展的需要,共同承担促进其发展的职责。

2.作业发展性评价

在传统作业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要采用等级或分数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模式长期存在,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分数等级评价的对比感过强,学生的自尊心会受到影响,成绩低的学生会感到“没面子”;成绩优秀的学生会感到“沾沾自喜”。长期以来,这种情况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变成满不在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开展评语评价。评语评价就是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开展之初要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进行,例如,评定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就要观察学生在某个社交场合中运用语言的表现。教师一方面要观察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表现,另一方面要观察学生所完成的、创造的学习成绩。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评语就有一定的建议作用。如有这样一则评语“你给老师印象最深的要属足球场上你勇于拼搏,为班争光的动人场面,你看似文静,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因此,学习上,对你所感兴趣的学科,你能全身心地投入,也能取得较理想的成绩,但对于个别学科,不能很好地认识到其重要性,有时产生情绪化。真诚地希望你能对任何事都有这种拼搏精神,加油!”从这个评语来看,鼓励的语言和对学生的全面了解,自然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形成学习动力。开展评语评价也要结合相应的等级评价,如,教师不要在测验卷子上打分数,可以采用“哭脸、三角、小辣椒、大问号”等代表不足,订正后再用相应的小学生喜欢的“小太阳”“笑脸”“大拇指”“五星”等符号。

3.课外发展性评价

学生进行课外活动也要进行相应的有效的发展性评价。(1)要重视课外活动的品德评价,这种评价包括自评(自己评价自己的行为能力等)、互评(小组间互相评价同学是否尽职尽责完成任务,并有团结协作的精神)。(2)要鼓励家长进行评价,教师要布置给家长评价任务,让家长为自己孩子的行为书写评语,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课外活动的表现。另外,为了实现多种评价,教师可以建立卡片评价模式,要求家长和小组成员完成卡片填写,最后交给老师。卡片内容应该包括:你认为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怎么样?你认为×××的表现怎样?家长说几句吧?等。总之,课外活动中的发展性评价要着眼于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着眼于引导、促进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发展,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评价必须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以上三种途径是较为有效的,可操作性也是较强的,实践证明,良好的自信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基础。对学生而言,他们所经历的每一次评价或测试都是建立其自信心的好时机。教师在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的基础上从日常教学的每一次评价入手,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既要在课堂上改变以往非对即错的程式评价,又要打破标准化答案的禁锢。取而代之的应是充满热情的呵护性评价、激励性评价、物质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鼓励,完成学习任务的良好效果,感受到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认可的幸福感。

三、小学生学习发展性评价的实施策略

1.改变横向评价,构建纵向评价平台

构建纵向评价平台主要是针对小学生学习发展性评价的实施要重视动态观察,开展纵向评价。所谓纵向评价就是要不要在班集体或者是年级内进行成绩排比,要让学生自己跟自己比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功或者是退步,进而产生学习感受和学习动力。在纵向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跟踪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动态的观察。(1)要做好记录工作。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要做好记录。主要的记录形式包括:对学生听课认真程度要做好记录,每天都评选出优秀听课生;对学生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要让小组成员互相评价,由记录员进行记录;对学生作业的情况也要鼓励学习委员进行记录。动态的记录使得发展性评价要重视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着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值,而不是简单地分等排序,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进步。(2)虽然记录的作用很明显,但是对教师而言往往没有时间对记录结果进行全面的整理,因此,教师要重视观察,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表现,对表现较好、有进步的同学要进行鼓励评价。(3)发展性评价虽然要重视动态的纵向评价,但也要有一定的比较对象,因为评价就是要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判断出价值来,否则评价就无法进行。因此,评价内容和标准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现在和过去的比较。让学生体验自己的进步,对自己充满自信。可以尝试进行团体间的横向比较,相对评价注重的是团体中的横向比较,适用于以区分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通过班级与班级内的成绩评比,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努力学习,或者是进行小组和小组间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改变单一评价,建立体系模式

发展性评价是整体的评价体系,因此要建立体系模式,具体来讲要实现“评价设计―评价实施―评价总结”全过程实施。具体来讲评价设计要采用多种方法,而评价实施要实现“小循环”和“大循环”。“小循环”即当堂反馈,评价周期不固定,主要针对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进行反馈。如,小组成绩评定全部完成后,以小组成绩为基础,参考学生提交的个人小结,小组成员间开展个人成绩的自评与互评。“大循环”分章节反馈、检测评价、期中反馈与期末反馈。教师完成学习评价,做出评语,鼓励学生找出不足,继续进步。同时,教师要开展周期调研,分析学生的学习变化情况,可以尝试制作折线统计图,以便更好地观察学生的成绩变化。

上文是笔者在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中对小学生学习发展性评价的讨论和研究。综上所述,发展性评价是对学生成长和认知的点评和鼓励,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下,学生的发展离不开评价。这就要求一线教师努力完善自己,希冀将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多元化。在具体操作中,小学生学习发展性评价的实施过程中要纵向开展评价,尝试摆脱分数限制,推行评语式的评价,尝试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探索课堂评价与课下评价的完善互补,最终在评价体系过程中转变观念,形成体系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福萍.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检测实验研究结题报告[J].新课程:下,2011(1).

[2]唐翠华.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有效方法探析[J].教育导刊,2009(10).

第9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语范文

一、重视教学方式,引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1.营造和谐融洽的气氛

营造和谐融洽的气氛有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有了老师和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良好关系,学生才会放松心情,“快快乐乐落笔,轻轻松松作文”,用“我手写我心”。老师还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创新心理,尤其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老师和学生关系越和谐,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越强烈,作文创新教学的人文环境就越充足、越宽松。老师在课堂上要多带领、多勉励,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愉快的教学方式变更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作文的乐趣,才会写出具有新意的佳作来。

2.创造语言环境

作文的内容及思想都是靠文字表达出来的,因此表达的语言是习作的关键要素。学习一种语言一定要有语言环境才能学得好,为此需要给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听话的能力,因为听话能力是儿童把感受到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过程。通过听话积累习作素材,让学生通过听话为其说话提供材料和内容,再通过说话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促进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同时也能相应地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3.创造习作情境

作文情境教学利用移情作用,强化儿童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让儿童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陶冶爱美的情趣。传统作文的写作形式较多的是老师命题,学生根据题目在课堂上完成。学生写作完全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处于被动的状态。正因为学生经常处于这种被压抑的写作状态下,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真正发挥,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了。而情境作文教学恰好弥补了这些不足的地方,通过实地参观、全身心投入做游戏、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聆听各种不同的音效,直接观看动画的片段等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积累真实的、形象具体的写作素材,提高写作兴趣。

二、以评价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再创作的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习作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教师要尊重学生真实的想法,不要将作文引向程序化。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本门课程的兴趣,不要过分看重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外在的刺激是不能持久的。对学科本身的兴趣,最能使学习的积极性行动持久。”兴趣是写作的动力,有了动力,学生才会有写作的热情,才会畅所欲言,才会有创新、有活力。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改善教师作文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评价的时候,一定要放下身段,人文化地评价学生的作文。

小学生习作的评价重在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及重视学生清楚明白地表情达意,要求不能太高,只要能语句通顺地表达出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就好了。回归本真,字里行间能体现童真童趣,把心中的感动、感受写清楚就是好文章,而不是把遣词造句放在重要位置。

重视修改评价,关注修改的态度、过程和方法,是否认真细心。评价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和写作中反映出的态度,重在激励给学生以动力,多用肯定的、鼓励的评语,对学生善于肯定,乐于赞美,如,“你是个有爱心的孩子。”“你真棒!”“语句优美极了!”等,让学生从爱老师写的评语上爱上写作文。正如何玉霞老师在《作文评价――师生心灵的平等对话》中提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性情,让学生受到信任和人格的自主”。批阅时不可忽视“文”后活生生的生命存在。批阅过程应视作生命体之间情感交流与对话的过程;关注学生流露的愉悦、焦虑、幸福、痛苦、兴奋、迷茫、悲哀等等的生命体验和独特感受,并动情地写下自己或慰藉或理解或劝导或激励或警策的话语。营造一种良好的作文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老师重视他的作文,这是保持学生作文兴趣乃至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保护每一个小学生的作文热情,让他们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激起他们再创作的兴趣。

三、注重能力培养,启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在作文课上,我们经常看到学生眼中充满了激情,但握在手中的笔停留在纸上写不出字来,有时想写却不知如何表达,写好的作文中不是错别字太多或句子不通顺,就是意思表述不清楚,究其原因无非是学生语文基础差,“听、读、说”功力差,造成“写”的动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