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湖湘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现状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所谓乡村文化,是源于乡土并依存于乡土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在地性和乡土性,具体而言是存活于乡村田间地头,以活态形式存在于乡村民众日常生活之中,体现村民生活方式和精神意识的文化。
(二)乡村文化的现状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照抄城市小区的模式建设新农村,导致乡土特色和乡土文化的流失。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同样使得乡村文化以惊人的速度衰落,当代媒体的渗透和经济二元结构的变化,使得原本以乡村文化为载体,以淳朴、善良、亲情和伦常为核心的生存价值理念以及乡土意识和传统的价值观念等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保护乡村文化刻不容缓。
二、乡村文化衰落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差距大,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导致乡村文化流失严重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人口就被分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城乡分割,城镇人口居民在医疗、卫生、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就比农村人口拥有更多的权利,城镇居民比起农村人口有着更加优越的基本生活条件,精神文化也相对丰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相对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相差甚远,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要求还不适应.在新农村建设、乡一体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乡村进一步发生了巨变,乡村文化进一步受到了冲击。
(二)地方政府对乡村文化的重视不够
1、政策制度制定中对乡村文化的安排不足。《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体现了高度的传统文化自觉,但是这些描述只是倡导在城乡建设中要加入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并没有在保护乡村文化,乃至农村文化建设上提出一些实质性的措施,没有制定一些规划性的政策。
2、决策咨询中缺少人文学科学者的参与。从中央层面到地方各级政府召集的有关新型城镇化的决策咨询、规划设计或者研讨会议上,能够进入决策者视野的大多是经济学领域的学者,很少看到人文学科学者的身影。
3、政府对乡村文化的财政投入较少。资金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只有建立一个可靠的资金保障体系,才能提供稳定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没有资金的支持,乡村文化就难以得到保护与传承。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村民的社会价值观改变
1、农村基层文化队伍薄弱,人员短缺,素质偏低。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工作人员中拥有高级、中级职称的人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只有初级职称。基层文化干部的专业理论素质偏低,懂乡村文化,民俗音乐知识的公务人员也较少,导致在乡村文化保护过程中难以提出实质性的意见和建议,乡村文化活动也难以展开,使乡村村民更是对乡村文化失去兴趣。
2、乡村村民保护当地乡村文化的意识淡薄。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村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人际交往中的情感性原则被利益性原则取代,进一步加深了农村传统风俗的危机,许多民俗仪式,如各类手工制作(脸谱,木版年画,剪纸等)乡间技艺绝活,山曲民歌等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再也找不到传承的对象那些在老一辈村民眼中视为珍宝的文化遗址,民间风俗,手工技艺,被新一代年轻人看成对封建愚昧的附庸。乡村世俗化动摇了传统乡村共同体的价值基础,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在价值观念上面临着巨大威胁。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护乡村文化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乡村文化流失的一个其中原因就是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导致乡村村民进城务工。各级政府要通过一定的产权保护和制度激励,保护乡村文化,为市场,社会力量提供乡村文化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可以提供资助补贴、减免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各种非盈利组织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使更多的乡村精英能留在乡村,为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出谋划策。
(二)建立和健全政府保护乡村文化的措施
1、多领域学者参与到城镇化建设中,保护乡村文化。首先,政府应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进度,规划者要改变政绩观,不能一味追求农村城镇化的速度,而忽视乡村文化的保护。其次,要制定好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在制定的过程中要加大人文科学学者的参与程度。最后,加快进行乡村建筑遗产的全面调查和评估“乡村建筑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经验的真实写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进行城镇建设拆迁前及时做好调查,测绘,评估和保护规划工作,对具有较高价值的村落应实行紧急保护,并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2、地方政府要引导农民就地市民化,留住乡村文化的根基。首先,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是农民市民化的重要内容,在农村居住环境改造中不仅要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特色”的原则,也要立足区域文化特点,使农耕文化底脉的传承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现实合理衔接。其次,农民市民化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农民文化素养的提高“真正的市民化农民应该具备相对比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观念等”。提升农民素质不能靠简单地压制传统农耕文化的发展,而应该在保留地方特色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造。
3、建立支持乡村文化健康发展的财政税收及金融政策体系。首先,政府应当通过财政政策,加大对乡村文化产品产业链的支持力度。其次,完善针对乡村文化的税收机制,促进乡村文化发展,传承传统文化。最后,政府还应积极采取措施,通过贴息等金融手段,促进金融资金支持乡村文化的发展,开发各类优势文化资源,传承有意义有价值的乡村文化。
4、重塑乡村村民的社会价值体系,提升村民与村干部的文化自觉。重塑村民的社会价值观,政府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乡村文化宣传与发展的资金投入。当地政府要多方吸引人才,大力培养构建乡村文化方面的人才,逐步提高队伍的政体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乡村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要提升村民的文化自觉,首先,要加强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再次,注重创新乡村文化繁荣。最后,以城乡互动为重要途径,积极建立城乡文化互补机制。乡村文化要在能够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城市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同时,在乡村和城市文化的互动过程中,乡村文化也能汲取乡村文化的民俗气质,削减自身文化的糟粕。
结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曾说过:“世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善世界面貌的有两件事,其中就有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按照市场运行机制搞好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规划,培养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从而实现乡村文化的深度产业化发展,同时,提升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文化资源的关联度,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随着城镇化和乡村建设的深度发展,乡村文化重构已经是中国社会转型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龙海兴,曾伏秋等.农村公共服务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公募基金机构作为一个投资机构,频繁出现散户化的现象,其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突出的原因为以下几点:
1、我国投资大环境尚不完善我国投资大环境尚不完善,我国处理投资业务的经验不足和实操技巧不完善是导致公募基金投资散户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照我国投资业的现状而言,投资者以个人投资为主,个人投资者无论数量,还是资金量均大大的高于规模性的机构投资者,这将导致投资者结构的失衡。更何况,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比较机动化,其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为投资依据,市场信息收集不够迅速,也缺乏分析信息的能力和技巧,只能一味的靠“小道消息”随波逐流,或者一味的靠运气和投机取巧。这种状况将大大的增添了我国投资市场的不确定性。再加上,我国投资业发展时间短,经验不足,其法律法规也相当不完善,没有一个较为健全全面的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和投资者利益保障机制,在这样的投资环境中进行投资将大大的提高了投资风险。
2、公募基金的内在原因公募基金开发时间晚、发展时间短,各种投资的具体操作尚不完善,其自身的内在原因是导致公募基金投资散户化的直接原因。公募基金投资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其仍然缺乏一定的投资专业人才,然而新培育的投资人才虽然知道一定的金融投资理论,但缺乏一定的投资经验,其投资目光较为短浅,较多为中短期投资。从基金经理的角度上而言,许多的基金公司均由每年的公司排名作为基金经理的业绩考核内容,因此许多基金经理为了自身业绩而不得不放弃长期的投资,而转向中短期投资,这样的投资结构失衡,反而会导致公司利益的流失。更何况,基金经理的收入由工资和奖金组成,与投资业绩没有直接的联系,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激励机制,这样将会导致基金经理失去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再加上,基金公司通过公司业绩来选择基金经理,时常更换基金经理,这样不但让公司无法获取长期投资的利益,还会使公司的投资风格发生变动,无形中加大了投资风险。在行政部门中,公募基金机构普遍缺乏一个较为完善的监管机制,对公募基金投资的过程缺乏一个较为全面的监管,这样将导致许多违法行为的发生。
3、基金排名制度不科学基金排名对于基金机构的投资方向和基金经理的选择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基金排名对基金机构和基金经理而言都十分重要。然而,按照目前的状况而言,我国的基金机构排名的审查时间较短,根本无法考虑长期的投资因素,该排名大部分是针对中短期投资的投资收益而言的,忽视了长期投资的利益,这样的基金排名缺乏一定的真实性。更何况,国内的公募基金机构会为了争夺基金排名而出现频繁换股、参与绩差股等行为出现。
4、投资者缺乏相对应的投资理念公募基金的投资者是由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组成,且以个人投资者居多,而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状况容易受到个人的投资情绪和投资理念影响,且容易影响其他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情绪。一旦市场处于过度乐观或者过度悲观的状况时,投资市场将会出现羊群效应,市场将会出现大量的申购或者赎回,这样将会导致投资市场出现经济泡沫或者陷入低迷。
二、如何解决我国公募基金投资散户化的状况
1、培养专业的投资人才,建立起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必须要在公募基金机构内及时的补充投资人才,培养更多的优秀投资人才,设立一个由投资人才和基金经理所组成的投资小组,尽可能提高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和技巧,尽可能减少更换基金经理带来的影响,使投资风格更为稳定,投资理念更为成熟。与此同时,还必须要建立起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设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激励机制,把基金经理的收入与基金机构的业绩相挂钩,提高基金经理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2、建设健全完善的公募基金内部管理机制证券监管部门应该要根据现状出台一系列的基金投资规章制度,严打“帮忙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让公募基金机构进行投资时有法可依。“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还必须要发挥其带领和监管作用,与业内的各大公募基金机构达成共识,共同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业内形成一种自律的风气,共同维护基金投资秩序。与此同时,还必须要及时的定期的公布换手率等市场信息,坚决抵制“散户化”现状的出现。
3、健全和完善基金排名制必须要对旧式的基金排名制进行合理的完善和更改,延长其审查时间,加长基金排名公布的相隔时间,鼓励公募基金机构进行长期投资,在基金排名内加入长期投资的因素,保证基金排名的真实性。这样不但能够鼓励长期投资,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投资的风险,还能对基金经理做一个较为全面的观察,使投资风格更为稳定。
4、向投资者灌输专业的投资理念应该就投资的基础理论知识、风险意识和风险规避、投资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对投资者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的灌输,让投资者有一定的专业投资理念,在投资前对基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高投资者投资基金的耐性和信心,尽可能的减低“羊群效应”状况的出现。
三、总结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但光热资源和土地、矿产资源等比较丰富,属于资源开发主导型地区。目前国土开发程度比较低,是我国后备资源最丰富、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充分发挥西北地区资源优势,加快资源开发步伐,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对21世纪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西北地区的水资源问题是该地区当前及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已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特别关注。
在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水资源不仅是维持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供水水源,而且是稳定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因素。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不仅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会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例如,对地下水的过量超采,会引起地下水位的大幅度持续下降,造成表层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引起植物凋萎,植被退化以至自然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的发展;而对地表水过量引用(大水漫灌等),则会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渍(碱)化、甚至沼泽化的发生或发展。这两种情况在西北地区是普遍存在的。在我国西北各流域的中上游地区目前大多仍采用大水漫灌等传统的灌溉方式,过量引水灌溉,造成用水浪费、地下水位偏高、土壤次生盐渍(碱)化、甚至沼泽化等现象;而在下游地区则存在断流、河湖萎缩甚至消失,以及大量超采地下水的现象,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土地沙化和荒漠化等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如石羊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黑河流域等。
西北地区分内陆河区和外流域区,其中内陆河区面积为250.5万km2(扣除奇普恰普、额尔齐斯河外流区),占西北地区总面积的3/4。这里以内陆河区为重点,内陆河区中山区面积为98.0万km2,占其面积的39.1%;平原区(盆地)面积为152.5万km2,占其面积的60.9%。内陆河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569.5亿m3,其中山区降水量为2972.3亿m3,占全区总降水量的83.3%,平原(盆地)降水量597.22亿m3,占全区总降水量的16.7%。
2水循环规律与相巨转化关系
西北内陆河流域从高山河流源头到下游地区可划分为:高山冰雪冻土带、山区植被带、山前绿洲带和下游荒漠带。降水主要集中在高山冰雪冻土带和山区植被带;山前绿洲带和下游荒漠带降水稀少,基本上不产生径流。因此,在出山口以上的高山冰雪冻土带和山区植被带形成的出山口径流基本代表了流域的水资源量。
山区径流出山口后,在天然情况下,部分洪水通过漫溢渗漏补给地下水,其余的通过河道渗漏补给河道两侧的地下水,最终消失于荒漠或终端湖泊中。在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情况下,人类活动增加了中下游河道两侧径流的侧支循环,通过引地表径流和开采地下水进行农田灌溉,多次垂向水量交换,最终使河流水量趋于衰减,甚至干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扩大和方式变化,已导致了水资源数量、质量及其时空分布和内部分配关系等发生了变化,并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由山区到流域下游,不同区段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相互转化关系以及地下水的径流模式亦不相同。山区地下水绝大部分以基流形式排泄,形成地表径流进入盆地,只有占水资源总量3%的山区地下水通过侧向径流补给盆地的地下水。西北地区一般河流的基径比在20%~45%之间,如玛纳斯河出山口为45.6%,黑河出山口为34.6%。出山口后由冲洪积扇的中上部河水(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在西北内陆盆地年径流量小于0.5亿m3的河水将全部渗漏,较大的河流也有30%~40%的渗漏,如玛纳斯河年平均渗漏量为1.38亿m3,渗漏补给系数为0.4;黑河年平均渗漏量为5.27亿m3,渗漏补给系数为0.26。目前大部分河流在山前出山口处建有引水渠,用于盆地的农业灌溉,在水利程度较高的地区,渠道引水量所占比例很大,如玛纳斯河渠首引水量占河流量的3/4左右。渠道引水使天然河道流量减少,相应减少了河流入渗补给量。
地下水在水力梯度作用下由冲洪积扇向冲积平原运移,在冲积扇前缘地带,由于含水层颗粒变细,导水性变弱,形成地下水溢出带。地下水沿沟壑以泉水形式溢出地表,汇集流入或形成河流而转化为地表水。在西北地区泉水溢出量是下游地表水的主要补给源之一,也是维系冲洪积扇前缘绿洲带和冲积平原下游绿色走廊的重要水源。泉域范围内地表水的补给量减少和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是导致泉水流量减少的根本原因。在冲洪积扇前缘以下的冲积平原,潜水含水层颗粒变细,地下水埋藏较浅,其水平径流速度缓慢,地下水是以垂向水量交替为主。该区为大面积农垦区,引用大量地表水灌溉,由渠系、平原水库的渗漏和田间灌溉入渗,使该区地下水补给量较自然状态下大得多。冲积平原地形平坦,自然河网不发育,地下水径流排泄困难,使地下水位上升,甚至接近地表,潜水蒸发量增加,使地下水矿化度升高和产生土壤次生盐渍化、甚至沼泽化。
在天然条件下,冲积平原下游直到尾闾湖,除洪水季节外,河流量很小,甚至没有。在洪水季节河流泄洪通过河道补给地下水,余水流入尾闾湖。正是水量不大的河水及其所转化所形成的地下水,维系着该带沿河两岸的植物生存,保护着该地带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
在天然条件下,内陆山区水资源通过河川径流进入盆地后,经多次转化而形成地下水资源,并使盆地间地下水资源分布达到自然平衡,并维系盆地内的生态环境平衡。水资源开发利用,打破了原来的水循环规律和相互转化平衡关系。如山前冲洪积平原或河西走廊的南盆地,由于靠近水资源的补给源,大量开发利用水资源,甚至无计划、高消耗浪费水资源,致使进入下游平原或北盆地的水资源量大幅度的减少,无法满足下游平原或北盆地对水资源的需求,直接威胁下游平原或盆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典型的例子是石洋河是以牺牲民勤来发展武威;由于上游武威的大量消耗水资源,流入下游民勤的河水流量逐年减少,以致河流尾闾湖泊干枯,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水质恶化,绿洲萎缩,弃耕面积达20多万亩。还有黑河流域下游的额济纳旗绿洲,由于中上游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水资源利用技术水平较低,也出现同样的情况,入境水量由8亿~10亿m3/年下降到现在的3亿m3/年,河流经常持续断流,居延海干枯,导致地下水资源的补给量也相应减少,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植被大片死亡,草场退化,沙化土地面积新增3500km2。大规模开发利用水资源,特别是渠道引水灌溉改变了地下水补、径、排关系和时空间分布,使冲洪积扇中上部地带地下水的补给量明显减少,造成泉水溢出量衰减,冲洪积扇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的锐减,而中游冲积平原地下水补给明显增加,造成潜水位持续上升,蒸发量加大,发生土壤次生盐渍化。流域下游由于来水量减少,地下水补给量减小,导致植物消亡,土壤沙化等。
3水资源量核算与分析
根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的有关研究成果,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2304.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164.8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034.6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重复量为895.0亿m3。分省和流域的具体评价结果,列于表1中。
从表1中可以看出,西北地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之间的重复量是比较大的,分别占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的41%、87%。其中宁夏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的重复量分别占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的287%、93%;而内蒙古西部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的重复量分别占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的48%、17%。从流域角度分析可看出,西南诸河片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的重复量占地下水资源量的百分比最大,为100%;长江片次之,为99%;内陆片最小,为83%。综上分析表明,西北地区的地下水资源绝大部分是由地表水资源转化形成的,尤其是广大的平原区域,由于当地降水量极其稀少,地下水资源量几乎全部来自地表水的人渗补给。
表1西北地区水资源评价成果(单位:亿m3)
4结论与建议
前面的分析结果清楚地表明,在西北地区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联系密切、相互转化频繁,地下水资源绝大多数是由地表水转化形成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或方式的,将深刻地影响着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关系,以及补给量和排泄量的大小。地下水补、径、排关系及其补排量的改变,则直接导致地下水可开采量的变化。因此,在西北地区单纯地就地下水而论地下水是不行的、也是不科学的,应该将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进行统一考虑,进行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的统一评价和规划,在查清水资源数量、质量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对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进行综合规划,以科学地指导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
同时还应看到,西北地区节水工作是大有前途和第一位重要的,应坚持“开源与节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努力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统一管理。另外,继承、创新和机制转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严重缺水的山丘区和盆地腹部,没有一个好的投资机制,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用水困难的问题。
关键词:民营企业家 企业文化 相互作用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截至2008年9月。民营经济占我国GDP比重已超过65%,占出口总额的68%,民营企业已占中国法人企业的60%以上,我国经济增量的70%~80%来自民营经济(刘汉元,2009)。民营企业的崛起与迅速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富活力、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实现经济转型、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源。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它们是推动民营企业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一方面,成功的民营企业需要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来统领;另一方面,成功的民营企业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来孕育。企业家与企业文化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成败的两个关键要素,研究两者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探索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民营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牵引力
民营企业家是企业的创立者,也是企业经营方向的掌控者,他们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们的品质、才华、胆识,对企业文化的构建以及企业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形成,产生一种牵引力。
(一)民营企业家设计企业文化
民营企业的规模大小不等,数量众多。每个企业因其行业特点、地理位置、产品属性、企业发展的阶段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企业文化建设也必然不同。民营企业是民营企业家一手创办的,他们对自己的企业了解最透彻,他们一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设计者,把握着企业文化的准确定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既要成为管理专家,又要成为文化专家。他们的任务就是要设计或塑造科学的企业价值,培育企业新精神,把文化融入企业,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民营企业家要在全面客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历史、文化、经营范围和发展战略等各种要素。对企业内部现有文化基础、企业外部文化环境及企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全面详细诊断,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文化进行整体设计,精心提炼出本企业的理念,并将这些理念渗透到企业精神中,形成独具特色的适合本企业的优质企业文化。
(二)民营企业家推动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将少数人的思想变成群体意识,把企业价值和经营理念内化为统一的企业行动。新的企业文化形成概念模型后不会主动扩散,企业员工也不会主动接受,原有的企业文化也不会自动瓦解。因此,民营企业家必须做一名企业文化的推动者。一方面,重新构建企业文化层次,打破多等级企业文化界限,减少企业文化形成传播与扩散程度,缩短企业文化渗透流程。另一方面。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明确地表达基本价值观,并始终不渝地向大家宣传,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自身价值的体现与企业目标的实现相结合。企业文化说起来是一些理念和精神,但实质上是“行为”,要靠每天的决策、做事、待人方式来形成。民营企业家的模范行动是一种无声的推动力,对员工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民营企业家本身就应该是这种价值观的化身,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员工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念。
(三)民营企业家变革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不断变化的动态建设过程。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家要经常对本企业的文化进行反思,继承和发扬那些支撑企业成长的精神柱石,更新那些跟不上时代潮流、不适应新的经营环境的落后文化。一般讲来,当企业经营环境发生根本变化时,当企业管理和经济效益出现危机时,当企业规模扩大、人员增加,原有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已不适应要求时,民营企业家就要充当企业文化的变革者。思想敏锐的民营企业家常常能及时发现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并大胆创新,打破束缚企业发展的惰性文化,建立能够推动企业可持续健康向前发展的新文化。通用公司前总裁韦尔奇认为:世界在不断变化,企业也必须在不断改变自我的过程中来把握命运。由此,韦尔奇从上任开始起,便对通用公司进行了长达五年的大刀阔斧的全面变革,并取得巨大成功,使通用电气长期居世界500强前列。正如美国前康柏电脑公司董事长杰明・罗森所言,由于韦尔奇对通用企业文化进行成功的变革,创立了快速适应市场动态和团队合作的文化机制,才使通用电气成为企业界的奇迹。
企业文化对民营企业家的驱动力
民营企业家牵引着企业文化的发展;优质企业文化又培育着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企业文化对民营企业家有着一种内在的驱动力。
(一)企业文化促进民营企业家成长
文化具有知识传承功能。每一代人都是以前一代人所取得的成就为基础而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文化起着把每一代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不断传承下去的作用。企业文化形成以后不断地传递和继承,影响着企业每一代人的思想、认识和感情模式,因此也就导致了某种类型的企业家易于接受。在此意义上,成熟的民营企业通过他们的文化促进着民营企业家的成长。文化依次创造了它们下一代的企业家,创造了一种不称职的企业家无法干下去的环境。所有的民营企业家都不能不受到他们企业前文化的影响,而且,他们一旦倡导了一种文化,就不能不受到这种文化的制约。
(二)企业文化培育民营企业家品质
文化具有教化的功能,即人创造文化,文化又塑造人。企业文化同样具有这种教化功能。在民营企业中,企业家既是企业的主要管理者,又是普通一员。他与企业员工一起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和激励,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坚定的信念,培育优秀的品质。同时,民营企业家凭借自身领导者的影响力,运用企业文化的这种功能去培育企业员工,带领他们共同前进,从而提升他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民营企业家逐渐成熟,具备了一个企业家应具备的优秀品质。
(三)企业文化塑造民营企业家形象
文化具有稳定的功能,它是一种历史的沉淀。民营企业家根植于所经营的企业,其品质、作风、价值观念、经营风格都带有企业所沉淀的文化特征,具有企业的特色。事实说明,企业文化塑造了民营企业家,也塑造了他们的形象。民营企业家的形象实际上就是民营企业的形象。企业为适应发展的需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大力宣传企业家。这实际上是通过对企业家形象的塑造来宣传该企业文化特定的价值观。
民营企业家与企业文化相互作用力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民营企业的软实力
民营企业的软实力包括企业难以模仿的盈利模式、企业文化、团队凝聚力、企业学习力、企业运营机制、企业执行力和企业品牌力。企业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客观地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优质的企业文化,将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反之则削弱企业的组织功能。考察中外民营企业不难发现,真正使企业久盛不衰的秘密往往是隐含在商品和销售后面的文化。而不是经济实力。
优质的企业文化通过创造适宜的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企业风气、积极的精神面貌。使员工真正能够完全融入企业,在企业中工作能够得到一种满足,得到一种身心的愉悦。当企业文化被传达给社会时,社会将对企业监督。这种监督要求企业管理者注重形象,企业员工注重工作质量,企业做出承诺要兑现,一切与企业价值观相违背的行为企业都不能做。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行之有效的途径。使企业员工能严格按一定的规则、程序办事。去实现企业的各项目标。使生产经营中员工人际关系得到调节,处理好相互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极大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优质的企业文化往往使企业员工以企业为荣,为企业骄傲,达到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协调一致。这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民营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企业品牌、企业形象的竞争。这就是企业文化形成的整体的对内、对外的印象,而企业形象的形成也必须经历长期的发展且融入企业文化的积淀。企业文化通过其所展现出来的优质管理,最终通过多种途径传达到企业品牌、企业形象上来i同时,在企业形象的聚合、感召下,形成更大范围资源的整合,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优质的企业文化又使企业内部制度更健全、管理更规范,工作更高效,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实现民营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提高民营企业的软实力。
(二)增强民营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一种“强力粘合剂”,可以将企业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员工明确目的、步调一致,将民营企业员工通过共同价值观、精神理念凝聚在一起,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凝结成极大的群体合力,产生出奋发进取的集体意识,焕发起员工的能动精神,最有效地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把提高员工的文化技术素质和文化生活,看成是员工搞好经营生产的基础。也是形成企业统一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的前提条件,使企业的发展目标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与企业共命运,为企业发展尽力。企业文化可以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员工之间情感交融、亲密相处。对企业产生一种依恋之情,使他们感到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等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企业这个团体,把企业发展视为个人最为崇高的任务,与企业共甘苦、共命运,从而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三)提升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日趋缩短。一项新技术或一个新产品很容易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模仿,使得产品和服务的趋同化现象日益明显,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此情况下,企业文化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从总体上看竞争力不强,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必须提高其竞争力。红蜻蜓集团的创始人钱金波认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势决定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文化的企业和重视文化的企业才是有持久竞争力的企业:虽然文化的功能是间接的,但它是作用于人的,所以是持久的。红蜻蜓集团投资1000万元来建设企业文化,成立中国第一家鞋文化研究中心,根据企业特色和经营理念形成了“亲情、自然、走过四季都是情”的红蜻蜓文化,成为当今中国鞋文化的第一发言人,企业凝聚力增强,员工素质提高。企业形象提升,品牌更具亲和力,从而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这是优质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典型案例。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语言
引言 英国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文化是一种复杂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在各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差异对其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 文化差异的界定与分类
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文化作为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价值观或行为观,时刻在控制、指导人们的行为,无论是语言行为(linguistic behavior),伴随语言行为(paralinguistic behavior)或是非语言行为(nonverbal behavior)。所以在进行英汉翻译的时候,翻译者需要经历从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的成熟,最终到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的成熟这一必经的过程,缺一不可。文化与语言是相辅相成的。语言文化的特性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它涉及一种语言所代表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和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因素。
:3800多字 教育类职称论文
300元
备注:此文版权归本站所有;。
关键词: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弈;保护;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4-0144-0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全球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我国以“两大工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工作全面展开,各级政府和机构纷纷投入到保护行列中来。当前,国内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相关研究非常多,但将博弈论运用到其研究的相关文献较少。牟维、李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博弈探索》一文中以一个新的视角——将个人效用数字化,主张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利用博弈理论将个人意识与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结合在一起,解决其保护问题;王巨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三方行为与博弈》中对政府、遗产保有者和社会职能机构的多方参与进行博弈;林鸿熙在《基于进化博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运用进化博弈论,研究管理者与使用者在长期演化过程中的策略趋势,继而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等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相关文献中,诸多文章承认传承人和政府的重要地位,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现性决定传承人在其参与中的主导地位,其物质性和保护的实体性快,定了政府在保护中的领导地位。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其所保护的遗产是非实体存在,是具有活态性和无形性的文化传统,是共同体、群体的一种生活方式;其载体则是社会化的个人。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旅游企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者这三方都对应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以湖南湘西地区为例,探讨基于博弈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问题。
二、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运作模式的博弈分析
在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博弈过程中主要包括三类参与主体:政府监管机构、继承者和旅游企业。图1描述了三类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链,其中X1、X2分别为政府监督机构和社会职能部门所获得的非遗保护的信息,0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这其中存在政府和市场机会损失的问题,导致政府和旅游企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都只是一种断面信息,并且落后于真实进度,但是两个部分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收益既有显性收益也有隐性收益,且隐性收益不能被货币化衡量,所以在保护过程中,保护既得收益决定了三方参与者的角色和策略选择。
(一)旅游企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传承人保护的博弈分析
旅游企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与传承人之间存在博弈行为,这些旅游企业的合理开发与过度开发策略对非遗传承人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当旅游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时,为了使投入的成本尽早收回会对传承人采用一系列经济诱惑,使之渐渐漠视对非遗的保护。
设A为开发湘西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企业,B为该非遗继承人,在非遗旅游开发中,A有两种选择:合理开发与过度开发,即保护与不保护;B也有两种选择:保护与不保护。现做如下假设:(1)如果A和B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保护开发时,所得的收益分别是R1、R2;(2)如果都不保护时,所得到的收益分别为L1、L2。进行保护时,由于生存发展环境的改善使其利用空间缩小,束缚条件增多,这样往往会使投资会大于短期内所得收益,所以R1
我们首先来看A的决策情况,假定B选择传承保护,那么A选择合理开发时的收益为R1,过度开发的收益为L2,由于L1>R1,所以A的最优策略为过度开发;很明显,当B选择不保护时,A的最优策略仍然是过度开发。同理,无论A的选择哪种决策情况,B的最优决策都是不保护(L2>R2),因此,(过度开发,不保护)就构成了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L1,L2)就成为相应的均衡收益,即形成了典型的“囚徒困境”。
(二)传承人保护传承与相关政府干预管理的博弈分析
政府作为具有强制力的公共性组织,其保护遗产流失都是通过政策制定和实施来完成,特别是外部低效益的非遗文化,市场失灵的几率很大,这种市场失灵就给政府的管理和监督提供了机会和理由。所以,相关政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之间存在一个博弈。这种博弈属于一种监督博弈模型。这个博弈的参与人包括政府和传承人。政府的纯战略选择是管理与不管理,传承人的纯战略选择是传承保护与不传承保护。
图3概括了对应不同的纯战略组合的支付矩阵。这里,a为政府应得收益,b为支付政府收益后传承人所得收益,c为管理成本,f为传承人不合理保护而应缴的罚款。
假设c
(三)政府监督与旅游企业保护开发的博弈分析
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旅游经营市场中的监督活动是政府管理部门与旅游企业之间利益相关的博弈。企业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在政府不监督的情况下,一般将在非遗文化保护问题上采取非合作博弈,即双方之间并不趋于共商合作、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个博弈当中,假设政府有两种选择:管理式监督和转让式监督;旅游企业也有两种选择:违规利用与保护性开发。假设政府选择管理式监督的投资收益为G,选择转让式监督的收益为z,在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影响下,由于政府不可能估测到何种模式的经营能够确保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的保护与开发,再加上政府对旅游企业在获得开发权之后是否会对非遗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的信息也同样缺乏充分的了解。因此,我们就又可假设旅游企业违规开发所能带来的外部成本为W(即包括自然破坏所产生的成本损失和人文因素导致的成本损失)。实践中,如果在政府实行转让式监督之后企业合理保护开发,政府所得收益便为Z,否则为Z~W。为应对政府的行为选择,旅游企业一般也会通过自己的行为选择方式来处理自身对利益的安排:一是违规利用进而获得较高收益D,二是合理保护开发而获得合理经营收入H。由于博弈过程中,所有行为主体的策略选择均是理性的,因而实践中政府选择转让式监督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便是转让式监督的所得一定大于管理式监督的所得(即Z>G),既然如此,我们假设Z>G,同理分析D>H,该博弈模型如下图4。
实践中,如果政府选择管理式的监督解决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则博弈结束,政府能获得收入G,而此时假设旅游企业无法进入该开发领域,所获收益为0。不过当政府选择转让式监督模式时,旅游企业开发商便会获得自己的选择机会:合理保护开发与违规利用;在此种情况下,如果合理保护开发则双方都能获得一定的收益,皆大欢喜;如果违规利用,则政府的损失为W,显然,政府选择转让式监督之后的收益大小取决于W。也就是说,如果Z-W>G,那么政府会选择转让式监督,则在此种状态下,因为D>H,旅游企业的最优选择是违规利用。如果Z-W
三、基于博弈论的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对策
上述三方之间的相互博弈取得的最优策略,能够帮助我们预见到各种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些结论对我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非遗保护与社会各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各界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承担一定的责任,如何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使得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规避保护中的风险,实现保护开发的切实条件,下面根据博弈分析,对传承人、政府、旅游企业的行为提出几点建议:
(一)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强合理有效的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被称作人类记忆的背影,这些经历了上千年沧桑记忆的宝贵文化,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合理的保护和开发是很关键的。因此,在进行湘西非遗开发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增强旅游企业、游客以及传承人的非遗资源保护意识,进行其有效的开发和保护。
1 政府应制定适当的参与措施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参与,对于一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康、有效的传承,必须加强对当地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同时也需要通过政府来组织开展多途径的保护开发教育,使当地居民能够参与到湘西文化的建设中。例如,开展以宣传湘西非遗保护为主题的文化活动,让当地人更多的了解自身的文化,提高居民素质,增强文化信心。
2 必须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属地合理的承载力和容量
旅游业对湘西非遗资源的开发会导致旅游者的大量来访,这不可避免地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归属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带来的影响。我们从旅游企业与传承人的博弈可以发现,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不会主动保护可贵的非遗资源的,这种情况势必会导致旅游开发过度或者旅游活动量之大超过了目的地的承载能力,使之环境受到严重损害。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可以建立适当合理的行政管理制度,对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传承人、文化建档、维护和跟踪等内容以制度的形式规范起来,为排除规范中的非遗资源受到侵害和防止可能之侵害。首先,必须对传承人和旅游企业制定合理的税收制度,以最大承载力和容量为尺度进行等级划分,过度越级的将缴纳成倍的税收,以此提高传承人和旅游企业的保护意识,对非遗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其次,必须对损害额和侵犯行为所得利益进行预算,根据不同损害情况,借助法律手段对其进行利益所得中的30%-200%进行赔偿,损害严重者将承担法律责任,这在一定程度内也能避免承载力过度和容量过大的情况。
3 有计划地进行标准的培训和保护知识的宣传
湘西相关政府需要建立系统的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人员的培训体系,以及文化利用标准的培训。定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环境变化态势,再邀请知名专家进行保护方法的指导,组织学习国际、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趋势、新动向及成功的经验与方法,以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此提高正确保护利用的能力。另外可以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对专业保护的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
(二)提高传承人传承保护的积极性,增加其自豪感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进入衰亡的高峰期,同时,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问题。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这些掌握着传统技艺的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绵不绝的核心与纽带,而现在许多领域,传承人的确立本身已成为瓶颈,所以社会各界更应该高度重视对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
1 借助政府的力量给传承人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的帮助
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帮助,能够激起传承人的传承热情,使他们能够积极地把自己的技艺传下去,增加其传承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营造积极热烈的文化氛围。同时这种社会的肯定对年轻一代也会存在一定的影响,创造新的节目,适应年轻人的口味,既保持传统的演出方式又有新的内容,方便年青一代接受,增加社会关注度,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与开发。
2 适当将部分传承文化纳入课堂教育
传承非遗文化对各中小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学生通常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保护意识和好奇心,而且对于课堂老师言传身教的知识非常重视也非常信任。我们可以将学校设为传承的重要阵地,政府可以鼓励学校开设民间文化课程,致力于非遗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宣传和推广。根据不同的发展状况,选择恰当的时期一步步将非遗文化引人到课堂教育中,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以及快速的学习能力,使之激起对传承的热情,并从中选择重点培养对象,从而加速了文化的推广,也达到了传承的目的。
(三)加强政府监督力度,增强政企合作
根据政府与旅游企业的博弈分析,如果运用管理式监督的模式来经营湘西非遗资源,一般就更需通过传承人的力量来促使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但此行为在现实实践中是无法真正实现的。所以,在实行转让式监督的背景下,由于只有确保旅游企业合理的保护开发,政府才有可能会获得持续的收入,同时也不至于破坏到非遗资源。因此,为了引导旅游企业进行合理经营,也就必须借助于外部的力量来约束其具体的行为选择:
1 明晰权责,设立奖励制度
政府应明确规定旅游企业经营的责任和权限,并设立相关名誉与实物奖励制度,提高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切实保证湘西非遗资源达到保护与利用的双赢局面。
2 规范惩罚制度
针对传统意义上的惩罚性措施,主要包括拘留和罚款,需要制定统一的严格使用标准,坚决避免粗放型惩罚。对违规的人或单位所造成的损害进行定量检测,以量化的形式标准化,再根据标准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惩罚,特别是对违规利用的旅游企业应加以重罚,以治理不规范的旅游市场,提高市场效率。
3 成立综合执法部门
综合执法部门可以帮助明晰权责,提高执法效率,当出现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时,无论是责任的承担者,还是监督者都将失去效力,切实维护湘西非遗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安全环境。
(四)旅游企业搭建“真实”文化舞台,促进非遗保护性开发
从旅游企业与传承人以及政府之间相互的博弈分析中,可以看出,旅游企业为了追求短期效益最大化,通常都是过度的开发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避免这种过度开发所导致的非遗产品消亡的严重后果,旅游企业应该审视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所能带来的长期隐性效益,重新认识该效益在企业的发展和建设中的巨大促进作用,为了获得更多更长期的经济利润,旅游企业势必要使湘西非遗产品的利用可持续的进行下去,必须克服短期高额利润的诱惑,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充分合理的开发好这项潜力十足的产品。
1 打造真实的文化旅游路线,娱乐性与教育性相统一
旅游企业需要创新文化旅游观念,以“分区发展、以点带面”的发展理念,打造文化主题路线。让游客通过亲自参与,以娱乐的形式短暂的学习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技艺,提高其了解的欲望,为游客对其文化有更多更全面的认识提供机会,唤醒游客对传统民俗民风的兴趣。
【关键词】地域文化;湖湘风格;古筝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87-01
筝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其最早见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1]古筝曲在发展过程中与各地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语言以及其他艺术进行了融合,出现了多种流派,不同流派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湖湘地区的古筝曲虽然没有形成独特的流派,但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依旧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十余首较具影响力的作品。[2]本文以湖湘地区丰富的古筝文化为切入点,对其地域文化与古筝曲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剖析。
一、湖湘文化对古筝曲的影响
(一)南与北的珠联璧合。目前,古筝共有九大流派,九大流派又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其中“南派”代表为潮州、浙江;“北派”则是山东、河北。[3]湖湘地区正处于连接南北的中部地带,这也决定了湖湘古筝在发展过程中不但融合了南派古筝的含蓄婉约,又吸收了北派古筝的热情奔放,形成了属于湖湘的独特风情。在随后的发展中,湖湘古筝曲既能表达北派的大气、强悍,又能演绎南派的细腻与温文尔雅,南北两派的特点与湖湘文化进行了完美融合。近年来,古筝再次在我国“崭露头角”,湖湘古筝曲借助了湘南民间音乐资源,创作了大量具有影响力与代表性的湘南古筝曲,这些古筝曲不但保留了传统精神,同时也糅合了其他乐器的演奏技巧,赋予了湖湘古筝强烈的时代感。
(二)新与旧的交相辉映。自古传承的古筝曲精品是湖湘古筝文化发展的根源。近年来,湖湘地区的古筝艺术家在传统中融入了现代意识,通过大量民歌资源对传统古筝曲进行了改编,赋予了传统古筝曲新的生命。这也正是湖湘古筝曲影响力愈来愈大的原因。湖湘古筝曲在传承了民族音乐传统的同时,也吸收了多种流派、风格的精华,最终运用西方现代作曲技巧,使作品不但富含传统意蕴,也兼具前卫、现代等风格,这是古筝艺术家对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其对世界、人生、历史的理解与创新。
(三)湘南的隽永水乡。上述提到,湖湘的古筝曲受到南、北两派的影响,最终的创作也具有两派的意蕴。但实际上,湖湘的古筝曲除了受南、北两派的影响外,还与自身的本土音乐文化有所关联。如李赛君、王佑贵两位老师的作品《汨罗江上》,便蕴含着丰富的湖南民间文化。该作品对汨罗江上一年一度的赛龙舟习俗进行了描写,以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寄托与哀思。该曲通过古筝琴面与岳山部分的拍打,表达赛龙舟场面的激烈,开辟了湖湘古筝曲创作的新纪元,在湖湘古筝曲中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又如《湘舞》,该曲将现代作曲技术与湖南花鼓戏相结合,采用多调连环叠置排列方法使乐曲在横向的调性变化、纵向的和声纽合,以及调性费置方面提供了多种可能性。除此之外,诸如《浏阳河》《洞庭新歌》等湘湖民歌改编的古筝曲也数不胜数,这些古筝曲将湖南的隽永水乡体现得淋漓尽致。[4]
二、湖湘风格古筝曲《洞庭新歌》赏析
《洞庭新歌》由著名古筝演奏家、作曲家王昌元创作,该曲主要根据湖南民歌《洞庭鱼米香》改编而来。[5]乐曲对泛起层层涟漪、碧波荡漾、水天一色的洞庭湖美景进行了细致描绘,同时也表达了居住于洞庭湖附近的,朴实、勤劳的农民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喜悦的情感。乐曲通过双抹弦、连抹、双托、连托等技法,使得最终的音乐效果更加生动,尤其是左手的吟操按滑,使人们仿佛置身于洞庭湖的渔舟之上,一边摇曳着小桨,一边欣赏着湖面上的美景。同时,富有歌唱性的旋律也使人们体会到了当地人民美好的生活情趣与生活情景。将湖湘地区的人文特点、自然美景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结语
湖南的当代古筝曲无不深深烙上了湖湘文化的印记,形成了独具湖湘地域风格的艺术特色。诚然,湖湘地区的古筝曲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或多或少对湖湘当代古筝曲的发展造成了影响。相信不远的将来,湖湘古筝必会再次突破自我,在世界舞台上一鸣惊人。本文就湖南地域文化对湖湘风格古筝曲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湖湘地区古筝曲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龙昱冰.探究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民族器乐教学发展--以湖湘风格古筝曲为例[J].音乐大观,2014.
[2]王月明.论湖湘地域文化与本土戏曲音乐的艺术特色[J].长沙大学学报,2014,28(4):9-10.
[3]张晓璇.北方地域文化对北派筝乐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3.
[4]张俊.湖湘维吾尔族音乐的风格与文化特征――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增订本)》[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关键词】衡阳人性格精神;培育
在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中国文化中,湖湘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衡阳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播中心,千年湘学绵延不断,衡阳涎生和培育了湖湘文化四座高峰的代表人物,即理学大师周敦颐,湖湘文化开山祖师、经学大师胡安国、胡宏父子,与黑格尔一起被誉为“东西方哲学史上最耀眼的双子星座”王船山以及近代著名思想家,其他还有蔡伦、彭玉麟、、洛夫、琼瑶、海岩、龙应台等一大批杰出人物,他们的不凡业绩和奋斗精神已成为当今衡阳精神的宝贵财富和有机构成。追溯这些人成功的原因乃至他们的影响效应,会发现这些品质正是湖湘文化的核心构成,他们代表了衡阳人深在的文化气质与性格精神。
一、衡阳人性格精神的优势
聪明。自古以业,衡阳人聪明是公认的,周兴旺曾说过:“才华横溢、风流倜傥,善于看形势,识风向,思维敏捷,点子很多,做事不费力,费力不做事,四两拨千斤是衡阳人的拿手好戏,做人做事灵活机动,不拘一格,擅长谋略,机智多变,具备着先天的智力优势。这些充分地体现了湖湘文化中最为智慧的一面。因此,无论时代多么复杂,社会如何变迁,环境何等艰苦,衡阳人总能凭借山(南岳)、水(湘江)的熏陶以及聚集灵气,出类拔萃。
执着。做事做到底是衡阳人根深蒂因的处事风格,他们胸怀远大志向,又有切实可靠的措施。因此,衡阳人无论做人做事都体现着九死未悔精神,甚至把个体的生命作为信念的化身,这种执着著成衡阳人精神的根基。
直率。衡阳人性格直率,喜欢直来直去,不喜欢拐弯抹角。对于那些阴谋诡计加以提防,但不屑为之,对那些策略,欣赏并欣然接受,但不会全盘照搬,而善于取基精华部分。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率真、真诚、爽快。
强硬。衡阳人在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头。无论面对何种困难,什么样的对手,何种复杂情况,总是昂着挺胸、竭力征服。尽管可能遭遇挫折,甚至也会暂时妥协,但只要触及底线,到了绝境,就会激发衡阳人的“狠劲”,甚至不惜殒身。可以说在衡阳保卫战中这种精神得到了集中的爆发与显现。
超强的忍耐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境遇、遭受什么样的挫折,衡阳人决不轻言放弃,坚定地承受着一切重压与打击,忍受着孤独、哀伤、忧郁、贫穷等最不堪的情况,甚至把这种忍耐当作一种退却式的反抗,以显示自己的韧劲。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衡阳人都能够审时度势,没有抱怨,没有自暴自弃,不会消极坐等,被动无奈地乞求命运的垂青,即使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时,也能泰然处之、镇定自若。因此,衡阳人很骄傲,在骨子里,他们是压不垮、打不倒、摧不毁的,有着不凡的随遇而安的能力。
二、衡阳人性格精神的意义
衡阳人的性格精神对打造衡阳创新之城,培育创新精神,推动衡阳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使衡阳人能接受新鲜事物。尽管衡阳地处内陆,但经历了太多的变换,衡阳人也逐渐适应了社会变革与转型。因此,在潜意识里,生成了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当现代化之风吹进衡阳这块古老大地时,衡阳人能快节奏地认同并适应社会生活的步骤和变革。
使衡阳人能无畏地走出去。衡阳人具有不服输的精神,信奉“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座右铭,使之敢于无畏地走出去,所到之处,就是他们安身立命之处,也就是他们的家乡,尽管魂寄故乡,但能放眼全球,并把它作为创业的场所。
使衡阳人能够从容应对复杂事情。衡阳人不仅气魄大,也在长期的奋斗中练就了处理复杂事情、复杂情境的高超能力,善于把握问题的关键,并运用自己的智慧予以妥善解决。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游刃有余。
使衡阳人能把创业当成事业来打拼。衡阳阳人真正地走进了中国乃至世界大舞台,就会把创业当作一种事业,把事业当成生命的延伸和能力的拓展,殚精竭虑将之做大、做好、做强,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
三、注重培育学生的衡阳人性格精神
衡阳人的性格精神,使衡阳人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创业的渴望,充满了必胜的气概和豪迈。改革开放以来,衡阳人在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到处扬名、遍地开花,“有华商的地方必有衡阳人”。作为衡阳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弘扬衡阳人几千年来形成的性格精神,使之代代相传,并不断发扬光大。为此,要强化学生的多种意识。
一是忧患意识。当今世界飞速发展,日新月异,衡阳面临诸多的风险性、困窘性。因此要教育学生时刻想到不利的方面,使自己能够防患于未然,谋事创业能始终考虑周全、充满动力,使自己永远处在清醒状态而充满不息的奋斗精神。
二是责任意识。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一切都要依法行事,不得逾越法律底线。因此,要教育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学会自我约束、自我规划,坚守底线,不触红线。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优势策略、意志及其他内外条件,争取最后的成功。
三是理性意识。现代社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纷繁复杂。需要教育学生保持理智,善于冷静判断各种情势,采取正确策略,赢得主动权。在常规竞争中学会如何自己,有效化解各种危机,创造更多的机遇与奇迹。
四是战略意识。当今社会日趋开放,整个世界已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发展无限。因此,要教育学生做到思念开阔、目光长远,尤其要具备胸怀全球的战略意识,传承和发扬衡阳人“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为最宏伟的目标与最伟大的事业而奋斗不已。
总之,作为衡阳的学子,要真正担当起湖湘文化的重任,要走向中国乃至世界,要成为中国历史的关键参与者,就必须继承和弘扬衡阳人的性格精神,与日俱进地重铸主体形象,以赢得自我,赢得未来。
项目基金:此文系教学工作委员会、教材工作委员会2015―2016年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课题《构建湖湘文化融入中职校园文化建设新模式新机制研究》的支撑论文,课题编号:2―155。
参考文献:
湖南省依江畔湖,人杰地灵。当我们的脚步踏上这片土地的一刹那,仿佛进入了一个“桃花源”。岳麓书院、石鼓书院蕴藏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岳阳楼、南岳衡山凸显了湘地独特的风光;屈原、贾谊彰显了湖湘人的博大的爱国情怀……长沙、岳阳、株洲,每到一地,仿佛一幅幅历史画面呈现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思绪万千。这是湖湘为我们带来的历史厚重感。如今的湘地,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模样。单就教育来说,多媒体教室、高科技电子白板、数字化图书馆等等,已经有了新的飞跃。借助信息技术之东风,“数字湖南”工程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尤其在发展职业教育上,湖南省以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发展模式走在全国职教的前列。
教育副部长杜占元在湖南调研教育信息化时强调:“湖南教育信息化工作令人鼓舞,许多经验值得全国推广。”这给湖南人很大的工作动力。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放精神与“敢为天下先”的独立创新精神的湖南,正深化改革、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努力推广和普及教育信息化,为实现教育信息化这场革命的胜利而拼搏着、奋斗着。本期,我刊《视界》栏目特选了湖南省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副会长刘红宇的人物专访,以便能更好地解析湖南省特色的职教发展之路。
刘洪宇:男,汉族,经济学教授,1959 年生,籍贯湖南江华,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库专家,湖南省教育科学学科专家库专家,湖南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轮值理事长,湖南省经济数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任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刘洪宇教授多年从事运筹学、应用数学、财务管理等课程教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分析、数理经济、教育经济、教育财政、高等教育管理。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教育与经济》等刊物发表了学术论文数十篇,曾出版学术专著《宏观市场价格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研究》,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 十 多项,曾获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和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