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课堂魅力缺失之现象及分析
现在的汉语教学课堂上,时常感觉到缺少了点优化的教学过程。课堂上要么是教师僵化的老一套的词语教学模式,要么是眼花缭乱的教学形式:比如有的课堂教学形式过于多样化,课堂气氛虽然热热闹闹,却不见有多少实际可学的内容;有些教师不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内容的本身上下功夫,而是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知识信息输入的内涵。一堂课下来,黑板上只写寥寥几个汉字,学生也很少动笔;还有一些教师没有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出现概念偏误,给学生输入错误信息还浑然不知;甚至有的教师把自己还没有弄懂的问题拿来让学生讨论。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由于汉语教师缺失了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课堂上缺乏灵动的活力,教法呆板,学生不积极配合,思维被抑制;教师按部就班,学生亦步亦趋,缺乏创造性;教师只顾复制教材内容,然后粘贴给学生,使学生缺乏创新的空间和土壤,这样的课堂必然呈现出冷清的思维流动,教材便成了束缚学生自由灵性的锁链,大量的词语、语法、课文、阅读、写作等课程便成了许多民族学生不可逾越的障碍,学生感觉乏味就在所难免了。
二、把人文关怀渗透在教学中
怎样上出充满趣味的汉语课?有人认为汉语课就应该做到室中书声朗朗,教室热热闹闹。我认为:这只是课堂的表面形式。实际上好的汉语课应是教师情感投入,学生积极参与,充满讨论气息,充满人文关怀。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是汉语知识,而且在双向互动中情感得到交流,运用汉语的技能得到提高。由课文而悟道,由悟道学做人,真正达到教书育人完美结合的境界。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强调对人的培养,对个性的张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趣味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处处依赖课本,而要对课本内容做出独特的解读和情景创设。不同侧面地引导民族学生琢磨、体会、领悟,掌握。同时,教师还要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例如刚初中毕业进入中专学习的学生,已经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对爱这个词非常敏感。当老师讲到爱这个词时,学生的反应往往是:有的羞涩,有的脸红,有的窃窃私语,通过观察我发现同学们对爱的理解比较狭窄,一谈到爱就会联想到情爱。为了引导民族学生对爱有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便启发学生让他们说说什么是爱,爱都有哪些?并且围绕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再让学生把列举的每一种爱都用一个事例来进行说明。学生踊跃参与,积极发言,列举了各种不同的爱。通过这种方法,同学们懂得了爱的博大,爱的美好,并且明白了只有不断地为他人为社会付出爱,才能赢得更多的爱,更多的尊重。最后再请学生把这些感受写下来。多做类似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累语言,更能吸引学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升华的效果。
三、让汉语课堂洋溢着爱的情感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是着眼于留学生汉语思维习惯的养成,能够在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灵活自如地学习汉语知识。其过程为帮助学生认知,进而理解汉语思维习惯,再逐步内化,经过反复操练,经由语言输出的检验和反馈,最终逐步形成汉语思维习惯。我们采用了情景模拟法、现场实践法、比较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对象为近两年来所教授的喀麦隆留学生和一个美国留学生,教学效果比较明显。下面详细陈述试验过程及实施情况。
(一)结合汉文化挖掘教学内容,启发汉语思维
在给学生讲解语言点时,要时刻注意到汉语与其他语言的异同。喀麦隆学生精通英语和法语两种语言。因此,我们在讲授汉语知识时主要还是强调汉语与英语的异同,要预先充分设想学生可能会产生的理解困难。汉语作为一种综合性语言,虚词和语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会导致有些问题学生不太好理解。如汉语中的修饰语,不论长短,都放置在被修饰成分之前。如学生会说“我喜欢杭州非常”“我想家很”等等。这就需要耐心地向学生解释,汉语是“流水式”的语言,中心语和修饰语往往同时出现,而且修饰部分一定位于中心语之前。应该说“我非常喜欢杭州”“我很想家”等。然后再让他们自己组织几个类似的句子,有错误及时纠正。经过反复讲解和训练,学生们加深了认识并成功掌握这一现象。提到汉语语序,汉语的时间表达方式也不同于英语。汉语的语序是从整体到个体,如“2013年3月28日下午3点20分”“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下沙学源街998号”“每周五晚上我都要在学校教学楼旁边的花园里坐一会儿”等,这也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时间顺序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现象,是人类认知结构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汉语中,往往是先发生的事先讲,后发生的事后讲,从无到有,逐步展开,语序与时序有较高的象似对应性,两者往往自然合拍。这说明汉语的语序结构直接反映现实的时序结构,汉民族的认知犹如对现实生活的临摹一样。然后让他们体会现实生活中顺序的特点,再反复操练,他们会在认知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并掌握这一语言现象。
(二)遇到难的知识点,尽可能运用恰当的理论
来启发教学在汉语学习中,词汇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汉语有的词汇,如“量词”,仔细分析之后我们会发现,实际上英语中是没有专门一类量词的。而汉语中有一类词专门只做量词,没有其他用处,所以说“形形量词的大量使用”是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这就给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例如:为什么说“一颗米粒”,而不说“一颗西瓜”;为什么说“一条黄瓜”,而不说“一条西红柿”。这就需要教师对“颗、条”等量词的词义做形象解释,以便让他们理解并掌握。要理解“颗”,先看其形旁“页”。“页”是个象形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像个人头,所以《说文》“页,头也”[1]4355。因此,“颗”在《汉语大字典》中被这样解释:《说文》“颗”,小头也。从页,果声[1]4378。发展到后来引申为量词,仅与体积比较小的物体搭配。“米粒”较小,用“颗”;而“西瓜”较大,不用“颗”。而“条”则是《说文》“条”,小枝也[1]176。因此,它的本义是“细长的树枝”,引申为量词,用于细长的东西。这样讲解他们既了解了汉字文化,又较深刻地理解了这些量词的用法。方块型汉字的书写和认读对于留学生来讲也是一大难题。首先要学习的是笔画。学生曾提出“笔画‘’(提)和‘丿’(撇)为什么写法不一样,但写出来看起来是一样的啊”,我便带了本毛笔字帖来,告诉他们,汉字最初都是软笔来写的。可以看到,这两个笔画的运笔方向及最后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虽然我们硬笔写出来有时看着一样,实际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笔画,汉字就是由这些各不相同的笔画通过空间组合形成的。这样他们就知道了这些笔画的来历以及具体的运笔方法,也可借机向学生介绍汉语书法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然后我送了他们每人一本字帖,一支毛笔,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去学习中国书法。这样,既有效地讲解和学习了汉字的笔画,也成功地向他们推荐了一门中国文化,可谓“一石二鸟”。语言学习离不开学习者对如上一个个语言点知识和技能的逐步掌握。教师需要在恰当时间精心组织关于中国文化的主题活动,巩固和升华学生对汉语特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三)创设多种体验模式,促进内化汉语思维
良好的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种。物质环境指在学习者的生活环境中精心布置汉语标识、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饰物符号,多看汉语书籍,多听汉语歌曲、多看汉语的影像资料等。人文环境指创设一个有利于汉语学习者进行汉语交往、学习与生活的环境。对于在我国学习的学习者,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多结识中国朋友,多参加本地的一些活动(如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踢足球、打篮球等),尽可能增加接触和运用汉语的机会。在本研究中,我们共创设了如下一些体验模式,效果还不错。1.在具体情境中体验。真实的语言情境对学习者学习语言非常重要。汉语学习也不例外。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营造更多符合真实生活场景的情境。例如,买东西、问路、打电话等。在我们学习买东西这一节时,提到了一些表达,如“请问,这个怎么卖”“这个多少钱”“苹果多少钱一斤”“苹果一斤多少钱”“多少钱一斤苹果”等等。课堂学习后做练习还是有点生疏。下课时告诉学生,课后可以自己去练习买东西。接着又安排一次实习课,带他们去菜市场和数码市场这些真实的情境中,去和老板练习买东西用语。经过一上午的走访,他们已经能流利地使用有关询问价格和商量价格的用语,如“可以便宜/少点吗”“太贵了”“很便宜”等等。每到一个柜台或摊位前,会很自然说“你好,请问这个怎么卖”“可以便宜点吗”等。同时还学会了很多蔬菜以及电子产品的中文名称,如萝卜、红薯、玉米、白菜、山药等,还有移动硬盘、手机外壳、内存条等。这样看来,实际的生活情境对于学习语言来说,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学习者身处这样一个环境,亲身体验到了语言的语境及表达方式以及是否对错等。总之,我们应该就不同话题多多开展学生合作互动的活动,多到现实情境中去体验,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在多媒体互动中体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多渠道的输入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特别是视觉和听觉,能使学习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有关研究也同时表明,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有其自身的规律,他们已具备了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和认知的能力,缺少的只是第二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作用,利用形象直观的图形图像作为桥梁,使学生尽快地建立起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关系。例如,学生最初学习拼音和声调时,看些较为夸张的口型发音训练的视频资料很有帮助。非洲学生有些发音分不清楚,如“b”和“p”,“z”和“c”等等,另外声调也比较难。通过多媒体视频反复播放口型的变化,讲解发音技巧,让他们互相看彼此的口型与视频里的是否一致,听自己的发音和准确发音是否相同,反复训练。课后练习的时候注意口型的准确性,平时上课的时候遇到错误的地方就纠正。一个学期结束,发现他们的发音和声调的准确性大大增强,而且也比较自然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规范的语音、语调,还可提供真实的语言使用范例。如我们讲到几个能愿动词(如“可以、能、会、要”等)的区别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多选择几组体现这些词汇不同点的真实语境,让他们真正体会其中的差异。然后再自己多设计几组对话,多造几个句子,反复训练,最终效果还是不错的。
(四)采用多种操练方法,养成汉语思维习惯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不可否认大量的语言材料输入是学习外语不可缺少的环节。成功掌握9门外语的语言学家斯蒂夫•考夫曼在总结他学习汉语的经历时就提到课堂学习之外自己大量的密集学习。就汉字而言,他每天都要加大自己识记汉字的量,后来,每一天都差不多要掌握30多个生词。所以学生进行大量的语料输入,不断练习,也是学好语言的必经之路。除了课外的大量听说训练外,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多种形式的练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笔者所尝试过的教学法有快速回答法、复述法、概括法等。快速回答法是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用简短的语句快速回答的一种思维教学法。多用于初级阶段。笔者所带的班级正好是零起点,所以此类教学法就是重点。课文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内容比较少,逐步加快回答速度,可以逐步强化他们的汉语思维,以免总是通过翻译成英语再来理解汉语。通过将近半个学期的训练,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学生基本可以用汉语思维来直接理解课文内容。复述法是让学习者把读过的课文内容和情节简略地复述出来的思维教学法。本学期学生进入了第二个学期的学习,逐步要求他们用复述法来回答问题。学生在复述课文内容时,既可以用书中的语句,也可以掺进自己的话语。因为是刚刚读过的课文内容,学习者无须用母语帮助思维,用汉语直接来表述大意,多少带有一点儿创造性,所以是培养、训练汉语思维的好办法。实践中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概括法是要求外国学生对课文或阅读材料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进行概括的思维训练法。要求学习者在对课文内容融会贯通的基础上,重新组织和创造语句。这是在培养、训练、检验他们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更能促进学习者形成汉语思维的习惯。但是由于学生还只是第二个学期的学习,所以这种方法还没有正式实施。这些操练的方法都有助于学生在体验汉语表达方式的基础上,逐步养成直接用汉语来思维的习惯。实际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五)选择恰当“体验”方式,注重学生的语言输出
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能力的培养,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更好的语言交流效果,即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输出。因此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及时修正语言知识,巩固并提高汉语表达技能。当然,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方法。对于初学者而言,语言训练的主要场所是课堂。他们练习的对象应该是教师或同学。练习中要以鼓励为主,注意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使他们越来越敢说。到了高级阶段,则要鼓励他们走向具体情境,大胆地与汉语使用者进行交流和沟通,有错必纠,能够准确大胆地使用汉语。
二、实践“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反思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教学探讨
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1]。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2.1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2.2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
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2]。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论*文*网]
3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创新等。本文强调:
3.1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
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但往往不精,竞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而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很多新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甚至公共管理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应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3.2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3]。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要适当的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其丰富的知识做背景,在教学中不断抛出新观点,给学生以震撼,激励他们也去发现、思考、创新。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在不讷于言的同时,还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该专业的个性,只有言行结合,才能让学生让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动力。
[1]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2008,(11):204-205.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仅安排得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课时比较少,而且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也十分落后,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达到汉语言文学课程所需要的挖掘深度;另外,实践课程的时间安排不充裕,严重影响了对学生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核形式与考核制度存在严重纰漏和缺陷,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学习;只注重考试结果,忽视学习过程,甚至一些专业知识学习很差的学生能够顺利从大学毕业。最后,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同感不够。虽然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很多,但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并不是真心喜欢这个专业,这样的局面削减了学生对该专业的认同感,同时给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消极影响,进而降低学生的专业文化素质,更是无法实现对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的继承。
2、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实施
2.1审美因素和艺术境界的挖掘
很多文学作品都具备审美因素和艺术境界,这些东西需要人们去挖掘。因此,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引导学生学会鉴赏文章所描绘的美的同时,帮助其切身感受到文章内部所渗透的情感,使其能够了解和掌握文章外部所表现出的结构形式,并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使学生切实地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意境美。一般地,每部文学作品都会具备一定的审美功能,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是要帮助学生去挖掘这些东西,并引导学生在挖掘过程中,发现文学作品的真实魅力,与之产生情感的共鸣,最终促进学生审美意向、审美品位以及审美感受的形成。
2.2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因此,为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教师在教授汉语言文学课程时,应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予以重视,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学阶段正是处于人生的风华正茂的时期,大学生多是心中充满激情,且求知欲望十分强烈,如果教师能够在教授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大学生这一特点,积极地展现文学作品所具备的魅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其充分挖掘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内在美,从而实现审美的根本目标。
2.3学生审美思想和意识的培养
一般地,汉语言文学作品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是作者内心思想的外化与物化。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讲解文学作品时,应该主动将学生引入文学作品的内涵中,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使学生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更加深入地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体会真、善、美,辨别假、恶、丑,充分领悟到更加深刻的思想实质,感受更加激烈的情感熏陶,进而获得作品艺术美的享受。具体地,教师在教授汉语言文学课程时,要加强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探究,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帮助其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美。除此之外,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优势,实现教学的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尤其是要分别凸显出各篇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使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能够逐渐与风格特点对应起来,进而逐渐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思想,促进审美情操的形成,进而使最高层次的审美品位得以实现。
2.4审美教育在课堂中的渗透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优化教学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47-02
1.引言
1.1研究背景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与精神载体,汉语言文学在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因而国家十分重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发展并不十分完善,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包括教师方面存在的不足与学生方面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已有一段时间,汉语言文学的素质教学成效并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为我国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①研究内容
首先,本文对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依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优化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为汉语言文学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②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有关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书籍、报刊、杂志及点子刊物等,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前人的研究经验与优秀理论依据;运用案例分析法,就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策略尽心分析阐述,使阐述更为具体化。
1.3文献综述
王晓云(2014)在《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中提出,语文作为各项学科的基础需要引起教师以及学生的足够重视,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当体现人文关怀意识与情感,使自己的课堂充满人情味;李华(2010)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趋势》中指出,汉语言文学对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要推动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国际化。
2.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阐述
2.1教学模式僵化陈旧
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的课堂模式依旧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记的模式,这种模式在汉语言教学发展的早期是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但随着学生自主性的提高以及主动学习能力的增强,这种模式实际上束缚了学生思维广度与宽度的扩展与延伸,并且限制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2.2教学方法单一老套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课堂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科技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提供了多样的教辅工具与教学设备,例如多媒体、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然而很多教师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逼着学生背诵他们认为枯燥无味的东西。久而久之,不但不能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掌握程度,甚至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可持续学习与理解。
2.3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上课之前,教师们往往会计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结束后应当达到的效果,就实际情况来看,教师的教学预期与实际教学成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当教师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知识进行拆分讲解之后,学生并不能掌握住重点知识,对于难点知识,很多学生连理解这一层面都做不到,更别说运用了。
3.汉语言文学的优化教学策略
3.1教师方面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与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以及自己汉语言文学课堂的独特魅力,进而让学生爱上自己,爱上汉语言文学课堂。
教师应当学会使用先进的教辅工具以及教学仪器设备,丰富自己的课堂内容。例如在讲述朱自清的散文时,可以先播放一段朱自清散文诵读的音频引起学生的注意,随后通过播放一小段有关朱自清的视频介绍来引入课程的学习,最后通过提问让学生主动思考本篇散文的写作手法与技巧。这样一来,一节生动形象的汉语言文学课堂就呈现出来了。
3.2学生方面
作为学生,首先要重视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因为汉语言文学承载着中华民族悠悠上千年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对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与内在气质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在汉语言文学课堂上要积极配合教师的讲课,课堂不只是教师的舞台,更是学生的舞台;课堂教学的成功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紧密配合。
4.结语
汉语言文学的课堂教学是一门大学问,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摸索其中的规律,遵循规律进行汉语言文学课堂的优化教学。在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密切配合之下,教师的讲课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关键词: 语文教育 汉语言文学教育 对接性
语文教育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汉语言文学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我国教育制度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并没有对汉语言加以重视,我国的应试色彩过于严重,重在应对考试,更多精力放在汉语言文学研究方面,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具有语言综合能力的人才,各大院校应该做好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对接,提高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综合素质。
一、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对接的优势
(一)整合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
各大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汉语言文学是在语文教育基础上进行延伸,它更注重通过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综合运用,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综合运用,从而实现二者的整合。
(二)提升语言能力
传统道德语文教学模式是在应试教育下开展的,忽视学生能力的提高。语文教育是传授学生对语言应用的学科,而且是日常交际工具。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进行对接,将汉语言文学渗透到语文教育中,因为汉语言文学可以转变对语文教育的教学观念,以开放式的思维传授学生知识,从而不仅应对考试中的各种问题,而且在实际语言应用中将汉语言文学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汉语言文学具有艺术性,同时它肩负着对中华文化传承的责任,对语言文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深入研究,改变对语文教学的模式,可以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性。而关注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陶冶学生的情操,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重大的意义。
二、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
各大院校的语文教育还停留在此基础上,缺乏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没有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有效对接[1]。各大院校由于长时间受到教育观念的影响,特别注重对语文理论基础的学习,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忽视应该加强在文学素养方面对学生的培养。因而没有把汉语言文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点,更无法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良好对接。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少
汉语言文学主要是通过实践加强对文学作品的研究与运用,而各大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比较少,课程安排比语文教学的其他内容少很多,实践内容也少之又少。本身汉语言文学是开发性的学科,不同于语文教学中的理论学科,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花时间探讨。比如一些诗词歌赋的创作,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通过长时间对文学素养的培养,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少,是制约汉语言文学开展的关键。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普及范围不广
汉语言文学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分支,是语文教学的实践内容。大学阶段对语文教学中汉语言文学的内容会比中小学的多些,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普及范围很有限,而且会出现脱节的现象。在中小学阶段只是对汉语言文学有初步的了解,只是重视对语文方面的学习,步入大学才会对汉语言文学有进一步的了解,但是中间很多时间,没有对汉语言文学进行学习,导致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断层。
三、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对接的策略
(一)加大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力度
语文教育不能与汉语言文学教育更好地对接,一部分原因是学校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不够。为了实现二者之间的对接,必须加大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力度[2]。首先是增加汉语言文学课程,加大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力度,重新学习汉语言在断层阶段的知识,而且注重实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加大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力度,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对接。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快发展,多媒体教学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多媒体,搜集更多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通过汉语言文学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对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对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开展是建立在语文基础知识之上的。如果没有基础知识做铺垫,汉语言文学教育就无法深入展开。以古代文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汉语文文学中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有哪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哪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这些代表作都属于哪个风格,文章的寓意是什么。尤其是古代一些词语的含义,需要学生学习。这些古代文学作品的创造格式有什么区别,又有哪些相同点,这些基础性的知识都需要掌握。只有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才能多角度地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
(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教育很大程度上缺乏学生自主实践。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课程环节的合理设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不拘泥于理论教学,而是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养。可以采用戏剧性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多开展诗歌朗诵等活动,同时在校园内学习优秀学生的文学作品,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通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教育的对接。
语文是实现人类交流的工具,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尤其是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对语文教育的升华,其独特性,对语文教育发挥作用有一定的意义。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出具有实践、综合应用能力的人才,以语文基础知识为前提,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完善学生的人文品格。
参考文献:
[1]韩家胜,康佳琼.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对接性思考[J].语文建设,2014(20):21-23.
0 引言
由于受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汉英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严重制约了教学的实效性。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作为教学重点,而忽略了实际生活中汉英文化的差异性,导致文化与语言教学严重脱节,使得大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水平较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渗透文化差异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1 汉英文化差异在具体表现
1.1 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思维方式是语言与文化沟通的桥梁,反映出不同文化的特征,关系到语言的生成和发展。虽然人类的思维规律有一定的共性部分,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受到不同文化氛围的影响,思维方式表现出明显差异,表现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上。英语的表达以西方文化为依托,体现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而中国学生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英语或者表达英语,容易造成文化的误解,导致英语学习失去实际应用价值。例如,西方人在写作中陈述个人观点时,习惯直接使用“我”的第一人称来进行表达;而中国文化一贯弘扬集体主义,尽量避免凸显个人,因此中国学生在进行英文写作时,也习惯用“我们”来陈述个人观点,而较少采用“我”,以至于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出现较大差异。
1.2 价值观上的差异
价值观是一种能够帮助人们区别美丑、善恶的价值体系,是一种持久信念,也是人们处世的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每一种价值观体系中其实都是一种文化,不同的价值观所反映出的便是不同的文化。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导致其文化差异的显著性:比如在中国,自古以来人们便对谦虚和礼义十分推崇,以和为贵;而在西方,人们则推崇个人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在这一价值观影响下,西方人崇尚独立思考和判断,争强好胜,对个人利益据理力争,个人价值只为自己服务。
1.3 语言交际上的差异
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语言交际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由于不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直接套用汉语的表达方式,这样就出现了很多中式英语,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例如,当听到别人夸奖“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时,因为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中国学生常常会回答“No, it's just so so”,但是他们不了解西方人听到别人的赏识和认可表示喜欢时,对别人的夸奖和赞美应回答“thank you”。又如,汉语习惯以个人职务、头衔或职业加上姓氏来称呼一个人如“李主任”、“王老师”、“陈经理”等,而英语中除professor、doctor、captain等少数词可以这样用以外,通常在姓氏前使用Mr.、Mrs.、Miss等,所以常常会听到中国学生很多中式的表达方法,“Teacher Wang”、“Headmaster Li”均为中国式英语,是错误的。
2 面对文化差异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以上的比较仅是汉英文化差异的部分表现,汉英文化之间还存在着许多其他方面的差异。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必须渗透文化差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实现英语学习效率的提升。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重视跨文化教育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影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听、说、读、写以及翻译等能力的培养方面,而忽略了英语文化的教学,导致学生难以认清文化差异,只是机械地搬用汉语套路来表达英语,产生了诸多“中式英语”,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效率明显低下。对此,作为大学英语课堂的指导者,英语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文化差异的重要问题,提高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文化素养。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水平,不断丰富跨文化交际知识,认真学习和研究汉英文化差异,同时与外教加强沟通交流,实现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从而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
2.2 优化语言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和氛围,因此,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语境和文化熏陶氛围。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尤其是每个单元的对话,设置专门的课堂英语对话环节,让学生积极发言;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加强合作,将英语课文改编成短剧,学生自己决定扮演角色,在英语故事的情境中感受独特的文化气息;教师还可以建立英语角等异国文化和英语交际原地,让学生自由沟通交流,大胆参与实践,从而提高其英语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具体事例对汉英两种文化进行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在讲解西方的圣诞节时,可以和我国的春节相比较,让学生认识到两种节日在起源、饮食、庆祝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此外,教师应该设计情景让学生去实践和感受,比如打电话、问路、看医生、上饭店等,安排学生分角色表演,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常用的表达习惯和思维习惯,在实践中让学生深刻地感受西方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3 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汉英文化的差异,英语篇章和词汇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西方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可以认真挖掘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不断渗透文化因素,对词汇所代表的文化含义进行详细解读以及延伸,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饮食、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化背景,从而充分了解所学的英语知识,加深对汉英文化差异的认识。
2.4 开设文化课程及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视野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也可以开设一些有关英美文化方面的课程,或者鼓励学生对有关中国文化的课程进行选修,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其文化鉴赏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汉语文教学语言能力培养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汉语文综合能力。汉语文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语感强的人话听得明白,说得得体;文读得透彻,写得畅达。语感弱的人则反之。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汉语文素质的高低。因此,如何在汉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在阅读中积累语感
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高中汉语文课本中很多篇章,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表现形式。“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所讲的意思。听的言语活动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而是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可见,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听是吸收,说是表达。说是对听的检验。因此,听后还须多说,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把听到的语言材料中所蕴含的内容、意义说出来,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感知。如此经常练习,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阅读是积累语感的有效途径。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古时的私塾先生们就很看重诵读,他们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学生在读中获得感知之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必要的练笔,加以巩固读的成果,这样,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在写中得到发展。
二、在吟咏中体味语感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必须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因为,讲解是死的,而诵读却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古人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正是这个道理。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抒情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思想,减少繁琐的讲解,删除一些繁重的练习,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引导学生诵读吟咏,以触发学生的语感。
三、在情境中深化语感
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意或语外之意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由于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就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举个例子,《林黛玉进贾府》(高中《汉语文》第四册)中,作者在描写“荣禧堂”时,特意介绍了“乌木联牌”的联语:“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如果仅是“死盯着”这两行文字,大意无非是:座中贵人和宾客佩戴的宝饰珠玉明如日月,光彩照人,礼服上的图饰美似烟霞,绚丽夺目,一派富贵气象!但是如果联系语境,发掘“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意义,我们就会悟解到,这幅对联不只是写贾府的大富大贵,而且提示了贾府在上层统治集团中建立的广泛的政治联系,所谓谈笑尽显贵,往来皆达官,从侧面反映了贾府炙手可热的政治权势。而这种“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极盛景象,正暗示着小说盛极而衰的结构。这些就是联语体现出来的弦外之音,味外之旨。
四、在启发想象中激发语感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的表象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在汉语文教学中,借助学生无穷的想象力也是培养语感的一条不可多得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可以凭借语言材料运用对比、补充等或凭借形象的插图、声音等材料进行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悬念进行创造性想象训练,将抽象的语言材料,在角色体验和连缀画面中再现出来。我们发现,创造性翅膀丰满的过程就是语感充盈的过程。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语感培养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于有字处想无字文”,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
五、在拓展训练时强化语感
(一)备课:分项过关。
备课即在进行正式的课堂教学前对课堂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内容包括课标研读、文本解读、学情了解、目标设定、重点确立、难点挖掘、过程设计、方法选择、课时安排、课件准备、板书设计等,最终落实到教案编写。课堂如同战场,教案如同作战计划,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对课堂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既体现出师范生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掌握情况,也体现出他们的专业综合能力,难度较大,可以采取分项过关的方式。可以先过文本解读关,然后练习目标设计,初步掌握目标确定的方法,能够运用比较规范的语言表述教学目标。如:“学生(行为主体)在课堂讨论中(行为情境),至少能够比较(行为动词)两种(行为标准)课文所用修辞手法(行为对象)的异同。”之后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的训练,在对程翔的“起领—教读—自读—总结”四步单元教学过程模式、钟德赣的“中学语文反刍式单元教学法”以及潘凤湘的“八步教读法”、魏书生的“六步法”、钱梦龙的“导读法”、余映潮的“板块式”等单篇课文教学过程设计及依据了解的基础上模仿总体教学过程设计,再根据课堂教学过程所需技能分项训练,如导入、提问、讲解、结课、板书等。这样一步一步逐项训练,最后对整个教学设计进行修正,相对会减轻备课的难度,而且比较扎实。
(二)说课:开口论辩。
说课是既要说出课上什么、如何上,又要说出为何要这样上,既考察教师的实践能力,又考察其理论素养,是进行教学研究、培训师资的重要活动形式,可放在课前,也可放在课后。课前说课,主要说为何这样设计,可起到对课堂教学矫正的作用,增强上课的理性;课后说课,主要说为何这样设计及课堂教学实效,可起到检验教学设计的作用,反思意味浓厚。说课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升理论素养,撰写好说课稿。说课稿一般要涉及五个方面: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其核心应是说出教师本人对教材的独特理解及教学设计的思想、思路,力求达到既具备科学性,又具备理论性、可操作性。二是多开口练习。稿子过关后读熟,直至脱稿,把握好说课的时间,提高说课的逻辑性与艺术性,力求语言表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字正腔圆,悦耳动听。三是在论辩中提升说课水平。一般训练把说课仅仅作为了一种形式,师范生说课完毕后辅导教师点评一下说课就结束,忽视了说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与同行及专家交流。所以说课训练除了让师范生准备好说课稿,自己多开口练习外,应有重要的一环,即提问与答辩。教师与其他师范生在说课结束后可模仿专家与同行,针对教材内容、目标设置、教学思路、方法选择、重难点突破等提问,使说课者在与专家及同行的对话交流中进一步明晰自己的教学设计,提升说课水平。
(三)讲课:自讲合作。
自讲即按照教案设计,自己在空教室或其他地方反复演练,进一步熟悉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发现疏漏,及时修改。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为下一步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打下基础。试讲中的合作学习主要体现为小组活动及班内交流,在个人讲熟之后把全班师范生编为小组,在小组内试讲,进一步发现问题,使教案更加科学,教学更加有效。还可结合年轻人精力旺盛、争胜好强的特点,在组内展开比赛,以赛促讲。小组试讲之后,组内选拔代表进行班内交流。讲课要求抓住重点,突出重点,让学生掌握重点,透彻理解重点,能够结合运用,转化为能力最好。因为师范生的试讲没有真实的教学对象,缺乏真实的体验,讲课易出现两个问题:其一是忽视学生的学,以个人讲解为主。讲课中要培养师范生一种教学生学,引导学生喜爱、理解、欣赏、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而不是当知识的“掮客”。其二是贪多,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结果每个问题都是走马观花,要引导师范生学会一节课着重解决一两个问题。这些都要在师范生自讲与合作学习的反复练习中加以解决。
(四)评课:先写后评。
评课实际属于教学研究范畴,评课训练不仅使师范生具备评课能力,更重要的是起到如何导引教学的作用。从以往师范生的评课来看,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过多关注外在的东西,如教师的仪容仪表、语言表达等,对教学内容是否适切、教学方法是否灵活、课堂结构安排是否合理、学生接受是否难易等涉及较少。还有的要么全评优点,看不到问题;要么全评缺点,一概否定,抹杀授课者的创造,严重打击授课者的自信。作为师范生的能力弱项,不妨先练习写较详细的评课稿,慢慢明确评课的原则、内容、方法后,再写较简略的评课稿,直至最后列出要点评课甚至打好腹稿脱稿评课。评课稿主要包括评课的内容与思路。评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效果、教师素质等方面。评课思路可以有两个:一是按照上述内容逐项点评;二是抓住一项或几项内容点评,先说优点,再提出问题,最后提出建议。评课稿必须有理有据,不能只有论点。评课可培养师范生的反思意识,自我反思有利于师范生专业发展,因此在他评前应该先自评,进行自我剖析。
二、专业核心能力提升策略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语文教学能力的高低,除了与师范生掌握的教育教学理论、学科教学理论高度相关外,其自身具备的听说读写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听说读写能力本身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区别于其他专业师范生的重要标志,是进行教学的基础、底气、看家本领,可称为专业核心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始于小学一年级,直至大学四年级,本文着重探讨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课学习中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师范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一)听:课例讲座。
教师要对学生的答问做出反应,具备良好听力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对语文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对话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而对话的基础是理解与尊重,其表现则是倾听能力。现在的大学生,个性都比较强,善于自我表现,对别人缺乏应有的尊重与理解,可借助师范生课堂试讲、见习、听讲座等机会,对其进行听的能力的培养。一是善于倾听,在别人讲课解说时尽量不交头接耳、嘀嘀咕咕地说,有问题记下来,可在小组互动、师生互动环节进行表达。二是听课、听讲座要专心听,记录要点。三是边听边思,记录自己的感想、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师范生听的能力会有所提高。
(二)说:备课讲课。
说课就是说备课,是面对同行专家介绍说明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设计依据的教学研究活动,是培训师范生的重要方式,也是训练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说的能力的良机。说课前要求其撰写好说课稿,自己课下反复练习,直至脱稿,然后小组内说课,借助微格训练,调出录像反复查看比对,查漏补缺,提升说课的逻辑性、艺术性,从而提升说的能力。讲课中的讲授技能训练、课堂引导及课例观看后的反思评课,也是提升说话能力的机会,可组织师范生辩论研讨,一方面增加了开口说话的机会,另一方面加深了对教学的理解。比如针对案例发表自己观点的即席讲演,考察了师范生多方面的知识储备,特别是训练了师范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快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三)读:教育名著。
读书,应该是语文教师的一种生活状态,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凭借是教材及语文教育名著。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文学名著读的较多,语文教育名著阅读量较少,对语文教材的阅读也比较忽视,不明白语文教材阅读与一般阅读不同,一是不管喜欢与否都应细读,二是阅读中不仅有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还有教师与作者、教师与编者、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从而把语文教材阅读简单化。针对上述情况,可在课程开设之初,向学生开列语文教育名著书单,推荐语文教育名著,如《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导读的艺术》、《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思想录•中学语文卷》等,以及语文教育报刊杂志《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国教育报》、《语文报》等,要求做好笔记,在合适的时机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进行交流。语文教材的阅读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如朗读、诵读、细读、读书报告会等。
(四)写:教学论文。
研究,也是教师的生存状态,是未来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要素。教师需要对教育教学进行创新,如果认为其只是技能的叠加,则教学活动就会很快陷入满足,继而无趣,行而不远,体验不到职业的幸福感、愉悦感。目前,语文教育科研的训练欠缺,毕业后能够写出教研论文者寥寥。只有认真从事教学研究的教师,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教育教学的规律,更好地运用技能传授知识。要学会在调查中了解,在实践中反思,在研讨中提升教学科研能力。要结合教材分析、教案设计、说课稿撰写、评课稿撰写、读书笔记、调查等常规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把探讨的结果用文字表达出来,并在写作中创新。写作是思维的利器,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教师只有写,才会写,如果能够把其中优秀的文章修改发表,对师范生会产生更大的激励作用:一方面在写作中提高了写作能力,保留了精神作品;另一方面也体验到了问题解决的喜悦,增加了对原有问题的认知与解决能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