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银行信息科技部范文

银行信息科技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银行信息科技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银行信息科技部

第1篇:银行信息科技部范文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主要分为三类:集团及战略客户、一般机构客户、中小企业及零售客户。其中,集团及战略客户属于我国商业银行的重点客户。当前,受到信息科技部门资源有限的约束,在IT资源不足的条件下,应按照客户的贡献度、重要程度等指标进行客户分类管理,为不同类别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信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客观上,信息科技部门的发展通常会经历单项应用阶段、跨部门整合阶段和战略规划阶段。在不同阶段,IT支持体系的原则也有所不同。

1. 单项应用阶段。在单项应用阶段,商业银行对信息科技部门的要求集中于技术层面,包括软件系统、硬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软件系统、硬件系统故障的排除,即“消防队员”的角色。此时,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部门创新的原则为:(1)保障全行业务安全平稳运行与发展;(2)优先保障重点客户的需求。

2. 跨部门整合阶段。在跨部门整合阶段,在保证数据库安全与稳定的同时,信息科技部门还需要满足用户对高级技术支持和信息及时到位的需求,信息科技部门的目标逐渐转向管理职能。此时IT支持体系创新的原则为:(1)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根据成本和效益相匹配的原则,尽力解决自身和内部其他部门的新的IT需求;(2)在满足重点客户的需求下,解决绝大多数客户普遍的需求。

3. 在战略规划阶段,信息科技部门从技术服务部门转变为跨信息技术和业务的管理部门,并逐渐从支持保障部门过渡到战略部门。此时信息科技部门已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客户的需求,并以IT支持驱动业务的发展。(1)保障所有客户提出的合理需求。(2)能够根据信息科技的最新发展,主动提升对客服的IT服务与支持,提升内部管理的效率,增加业务的附加价值、延长业务价值链。

我国银行业正处于从单项应用到跨部门整合的过渡阶段,兼具两个阶段的特点,此时的客户管理与服务创新的重点应该是提升信息部门的效率,以保证信息科技部门能够在保障全行业务安全平稳运行的基础上解决客户的普遍需求。

二、 IT支持体系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根据现代银行业的实践,在上述IT支持体系构建原则的指导下,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从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与信息科技建设等几方面构建客户服务与管理创新的IT支持体系。具体地,在制度建设方面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首席信息官制度;在组织建设方面能够准确定位并且提供高质量、高效信息服务的信息科技部门;在信息技术建设方面建立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1. 制度建设。

(1)人力资源管理。①明确人力资源计划目标。科学制定与信息规划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计划,有利于改变IT部门人力分配不合理,知识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为银行业务信息化建设提供人力保证。②合理的人才需求结构。合理的、相互匹配的人才需求结构有利于互不专业人才群体的形成,同时高度细化分工的信息科技团队可以实现商业银行经营信息化的目标。③持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信息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需要企业管理层与信息部门有计划地进行开发与培养,我国商业银行可使专业人员通过实践,通过持续学习培养信息科技人才。

(2)首席信息官制度。首席信息官制度,即在高级管理层设立首席信息官一职,直接对行长负责,领导信息科技工作,并制定和实现商业银行的信息化战略,使信息科技因素能够成为各项相关业务的决策依据,从管理的角度提升信息科技的重要性。首席信息官的具体职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和技术方案;②实施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和技术方案;③开展企业信息化管理与服务

2. 组织建设。从组织建设来讲,科学的IT支持体系的核心是商业银行合理定位IT部门。对于现代银行业来说,IT部门终将成为战略部门。因此,IT部门与业务部门是“鱼和水”的关系。在未来的发展中,IT部门不应仅仅充当“消防员”的角色,而是应当围绕建设客户中心型的信息化银行这个目标做出变革。

在“互联网+”时代,全社会的经商环境更加信息化,这就要求必须尽快建成全面信息化的银行。也就是,IT部门除了要负责领导银行的信息化和系统运维之外,还要拟定信息科技发展战略,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的发展作为全行发展的战略任务。同时当好银行的“智囊”,承担传统信息科技技术职能和决策支持部门的职能。

IT部门的职能应当符合目前金融信息化的战略目标,科学划分各职能之间的界限,缩小部门间由于信息传递损失导致的沟通不畅。按照信息科技部门作为我国商业银行决策支持部门的定位,应当将承担传统信息科技技术职能和决策支持部门的职能划分为:(1)IT系统基础设施的运营与维护;(2)维护IT系统数据库;(3)规划IT系统总体功能结构;(4)为企业决策提供IT支持;(5)规范与标准化相关技术标准;(6)企业职员信息化培训;(7)制定、完成企业信息化战略;(8)领导企业信息化工作,再造企业工作流程,推动企业变革。

3. 信息技术建设。“以客户为中心”是银行开展业务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国商业银行要想从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营销理念就必须从传统的关系营销向现代的服务营销转变。随着金融服务业的外延不短扩展,金融机构内部的界限也逐渐模糊,银行业金融机构也逐渐向横管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机构发展。在传统金融业面临着具有较低成本优势的的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金融业日益开放的背景下,完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拓宽客户服务渠道,必将成为IT部门信息技术建设的重点。

(1)建设科学高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客户是银行最重要的资源,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商业银行越发重视市场拓展与维护,相应的,识别客户贡献度、吸引有价值的客户并维护好客户管理就成为银行利润最大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开发包括分析型客户关系管理(ACRM)系统和分析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OCRM)在内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对客户数据整理、分析并用其做出响应的决策,开展相关业务就势在必行。一个具有完备功能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常在以下几方面能够帮助商业银行进行客户关系管理:①促进银行产品创新、再造工作流程、提升营销服务水平;②批量处理、分析客户相关信息;③根据不同需要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进行分析;④整合分散在各独立系统中的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共享;⑤通过多渠道综合比对分析形成统一客户视图。

①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数据整合。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将各独立交易系统中的数据以合意的方式整理、加工、保存、更新,使得各个信息系统的协同运作成为可能。

②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流程再造。CRM的理念就是要以“客户为中心”,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从运营、决策等多方面再造流程,对工作方式产生了根本性变革。

③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服务创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使得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行为习惯、偏好、运营特点等有针对性的提供差异化服务。

(2)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有利于银行更好地服务客户,进一步拓展银行业务的价值链。不少着名的跨国银行已经将大数据技术应用至风险评估、产品创新、决策支持、差异化营销等多个领域。①风险评估。银行可以利用大数据增加信用风险输入维度,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动态管理客户的信用风险,降低违约概率,同时预防信用欺诈。②差异化营销。银行可以依据大数据分析,预知企业客户未来资金需求,提前进行预约,提高客户体验。可以依据大数据分析报告,进行差异化营销,提高客户满意度。③需求分析和服务创新。可以利用整体样本数据,如从客户行业,收入,所在地,行业,资产,信用等各个方面对客户进行分类,依据其他的数据输入维度来确定客户的需求来定制产品。④运营效率提升。大数据可以展现不同产品线的实际收入和成本,帮助银行进行产品管理。还可以帮助市场部门有效监测营销方案和市场推广情况,提高营销精度,降低营销费用。⑤决策支持。大数据可以帮助商业银行为即将实施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可以依据大数据分析归纳出规律,进一步演绎出新的决策。

(3)增加客户服务的渠道。对于银行业来说,电子银行服务能够在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提升客户体验,有效降低服务单位客户的成本,是实现多渠道客户服务的重要手段。

电子银行业务较之于传统柜面业务有如下特点:①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银行突破了物理条件对银行服务时间、服务地点和服务能力的限制,使得大量银行业务的办理脱离了银行网点,从面对面的服务方式改为用户通过事先获得的电子证书获得更为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②用户的便捷自助操作。电子银行业务将商业银行从大量的固定资产与人力成本中解放出来,降低了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从客户角度来看,电子银行业务优化了业务办理流程,通过电子渠道,客户可以自主办理金融业务,提升了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同时,电子银行服务使得客户摆脱了时间和空间对办理业务的限制,解决了全球一体化下金融交易可以全天进行,而金融机构还处在8小时工作制下的茅盾。③科技含量的投入使得边际成本低。对于电子银行来说,所能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功能越多,所提供的服务越安全和便捷,客户黏性就越大,所能吸引到的客户就越多,因而为单个客户提供服务的成本随着客户规模的扩大也逐渐趋于零,形成正反馈。④电子银行的发展提升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而电子银行是信息科技与银行业务结合的产物,因而随着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更加需要既懂金融业务,又懂IT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三、 我国商业银行客户服务与管理创新IT支持体系的实现路径

当前,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构建科学高效的客户服务与管理创新的IT支持体系,应该通过以下路径来实现:

1. 建设一支高素质、复合型IT人员队伍。(1)培养一支高素质、懂银行业务、IT技术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在前台业务部门、风险控制部门以及一些关键岗位配置信息科技部门人员。(2)完善信息科技人员业绩激励机制,拓宽信息科技人员发展空间。建立职务、职级与职称并行的薪酬体系,打破信息科技人员晋升的“天花板”。(3)明确核心能力发展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基于信息科技发展战略明确信息科技人员核心能力要求,科学制定信息科技人才培养方案。做好需求管理,加强专家级领军人才的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4)针对不同岗位的需求,制定更为细分和差异化的培训目标,建立涵盖入职与履职全方位、立体的培训体系。并结合业界最新变化调整培训方案与培训目标。

2. 向首席信息官制度过渡,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水平。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部门已经可以满足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的绝大多数需求,正处于从“单项应用”阶段到“跨部门整合”阶段的过渡期。为了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化水平,实现银行业务向信息驱动模式转换,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客户需求新变化,继续保持在国内外金融市场的优势,应当考虑建立起首席信息官制度,负责领导IT部门制定、完成企业的信息化战略。

增设一名高层管理人员涉及很多需要考虑的因素,同时还要履行相关的组织程序和法律程序,审批流程所需时间较长。因此,可采取渐进式方式向首席信息官制度过渡:例如,设立银行信息科技委员会(领导小组),由商业银行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导任委员会(领导小组)主任(组长),由委员会(领导小组)领导信息科技工作。

3. 明确IT部门的定位,构建能够动态满足客户主要需求的组织架构。本质上来说,企业信息化的程度要与企业信息科技部门的定位相匹配。企业信息化程度与信息科技部门的不匹配会造成企业资源的错配,降低了企业资金运用效率与企业的工作效率,对企业信息化发展无益,因此应合理调整IT部门在银行业务与经营中的定位。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IT部门的定位不应当只是“救火队员”的角色。IT部门在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必须更多地了解业务部门的状况,积极疏通业务部门进行信息化整合后的业务流程,为各个业务部门提供一个共享的数据与信息平台。除了保障基本业务正常运行外,银行业务流程和客户关系管理再造也应该作为IT部门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还应优化信息科技组织定位,根据银行业务部门的发展需要明确信息科技发展策略,依据内部控制与合规性的要求,建立涵盖IT风险管理、IT审计、IT专业技术的职能部门。提升信息科技的业务支持和决策支持功能。

4. 全面建立分析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以使用操作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为主,多个系统间的数据形成了信息孤岛,数据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因此,应当全面使用能够对数据价值深度挖掘的分析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ACRM),为业务运营和决策提供支持。

在统一的系统下建立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模块,模块之间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在统一系统下共享数据相互联系。建立数据仓库,为识别客户贡献度,细分客户类型,管理层决策储备相关数据。同时参照国际通行模型开发符合本行情况的客户贡献度模型,综合考虑与收入成本相关的多个因子,为提升决策水平、开展营销服务提供依据。

5. 运用大数据技术强化我国商业银行的IT服务能力。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营销服务水平。一是拓展客户资源。通过对大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我国商业银行可有效扩展客户信息接触面,获得更多市场机会;二是获取全面的客户画像,真实呈现客户身份、资产、喜好、情绪、行为、社会关系等“立体视图”。三是开展精准营销。

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化风险管理能力,通过对大量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可以有效识别授信人风险,提升整体的风险防控能力。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运营管理模式,可以利用大数据提高决策效率、优化处理流程、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

第2篇:银行信息科技部范文

【关键词】央行 互联网 金融 科技 监管

互联网金融是以信息化为支撑,网络技术是基础,最核心的支付结算都需要通过网络来完成,互联网金融归根到底也是金融,因此应当受到监管,并且应适用统一的监管规则。按照职责分工,人民银行科技部门负责金融网络的监管,严格规范互联网金融的技术体制及强化技术监管既是人民银行科技部门的责任,也是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一、深化互联网金融监管内涵的理解

互联网金融是创新的产物,既然是创新,就会有失误和风险,对这个新生事物既要包容失误,也要防范风险,处理好创新发展和风险之间的关系,有必要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恰当的监管。如何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恰当的技术监管呢?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新的课题,从监管者的角度看,现在对互联网金融进行评估,还缺乏足够的时间和数据的支持。在这种状况下,首先,要鼓励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包容其技术失误,为行业新应用的发展要预留一定空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规范互联网金融服务;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也提出,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工具,不断创新网络金融服务模式;央行周小川行长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曾表示,对互联网金融要保持一个正常的心态和支持创新的理念。

其次,我国采取的是典型的分业监管模式,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模式,交易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业务种类日益多样化,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尚无法完全覆盖,存在一定的监管缺位,因此必须尽快明确相应的监管部门和监管职责,既能充分包容创新又能确保监管到位。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在2013年8月的互联网金融中国峰会表示“怎么监管,谁来监管,还需要做大量的调查和认证。”由于互联网金融具有“混业经营”的特点,需要在保护金融创新、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前提下,根据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和监管措施,这就要求在归口监管上要做出有效界定。根据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107号文件,网络金融监管由央行牵头负责,互联网金融科技监管应在央行牵头、统一协调下,按照按照谁批设机构谁负责监管的原则,逐一落实监管主体及监督管理责任,进行适度的实时监管,防止技术风险的过度集聚,同时加大对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央行科技部门对互防网金融的科技监管工作要尽早提上日程。

二、创新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机制

互联网的精神是“平等、开放、分享、协作”,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和服务都显示出信息的透明性,这与金融机构科技部门对传统封闭式的金融网络监管方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同时技术进步与金融业务创新带来新风险和新机遇,需要互联网金融的科技监管部门转变思想,创新监管机制。

在互联网金融的技术监管机制上,应当立足于现有监管政策进行创新,改变分业监管模式,结合分业监管和监管两种模式的优点,建立全面覆盖的科技监管据体系:一是在2013年8月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金融监管协调、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基础上,建立以央行牵头,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工信部、公安部等部委联合组成的跨部门、跨行业的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机制,通过统一互联网金融技术顶层设计,规范互联网金融的技术标准,破除现有监管部门间及区域间的信息孤岛,推动监管部门跨部门信息共享;二是建立国内与国际间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合作机制,互联网金融打破了地域界线,交易双方不再局限于国内,数据信息的交换处理以及风险控制具有国际特性,单独依赖一国的技术监管机构无法对互联网金融服务进行有效监管,这就需要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的国际合作,央行科技部门应加强与世行及其他国家央行的技术合作,从互联网金融技术标准、数据交换、监管策略、协商机制等方面寻求统一的规范,实现国际间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的沟通与协调;三是建立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律机制,尊重互联网金融的开放精神,充分发挥已成立的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金融委员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通过倡议互联网金融行业相关单位共同遵循相同的技术标准、信息安全和金融服务水平,增强自律意识,利用各成员单位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以避免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滞后于技术发展的局面,减轻技术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和压力。通过以上措施,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

考虑到互联网金融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网络通信技术,因此在未来的技术监管上应更多地通过信息网络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非现场检查将成为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的主要形式。

三、规范互联网金融新业务技术管理

互联网金融业务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平台之上,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并通过网络进行匹配,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迅速发展,依托的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靠的是服务创新。信息技术促进了通信网、互联网、广电网的三网融合,特别是移动化对碎片时间的利用,降低了时间成本、提高了效率,带来了思维和观念上变化,实现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三流合一,为互联网金融数据的融合准备了条件,打下了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的基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创新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想,其对新信息技术的运用也领先于科技监管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范业务创新带来的系统性技术风险,规范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创新,也成为央行科技部门加强监管的重要环节。

强化对互联网金融新业务的技术监管,央行科技部门应当把握:一是加强对4G、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新信息技术的学习掌握,了解新信息技术可能提供的应用或服务,做好相关技术储备;二是推行互联网金融新业务的技术审查制度,对于纳入央行监管的业务,要求业务提供方向央行科技部门或委托机构上报新业务的技术方案,由央行科技部门对方案进行系统分析和技术风险评估,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后才能正式上线运营;三是控制高风险互联网金融新业务的入网结算,对于其他部门监管或没有纳入监管的业务,要主动了解新业务的技术基础,对于类似比特币等影响金融安全的高风险互联网金融服务,要积极向主管部门提供技术咨询和决策支持,在必要时切断新业务的联网支付渠道;四是完善互联网金融新业务的动态技术监管,针对互联网金融涉及面广、扩展性强的特点,实时跟踪新业务上线后的运营状况,及时发现技术隐患,指导业务提供方堵塞业务上存在漏洞,规避系统性技术风险。

四、突出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防护

伴随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交易中的信息安全互环境应得更加复杂,移动终端和云计算是当前互联网金融应用的主要方式,移动终端使用的免费WIFI安全性及路由器漏洞问题,以及云计算服务带来的非授权访问、信息泄漏等问题都成为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的隐患。目前,互联网金融遇到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恶意程序、假冒网站、诈骗信息、信息泄漏等方面,信息安全问题破坏了互联网金融的秩序,加重了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不信任度。央行科技部门对互联网的技术监管重点应放在信息安全管理,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相关机构现场检查和网络监控,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信息安全保障水平,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

对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安全监管,应该关注以下方面:一是要制定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安全防护标准,采用自主可控的核心信息装备,对相关机构网络进行信息安全等级分类管理,实施等级保护;二是建立严格的互联网金融网络入网审查机制和准入制度,信息安全标准不达标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不得接入金融系统网络,从核心环节上把好信息安全防护关;三是督促互联网金融机关落实信息安全防护规范,指导其建立一套由密码应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数据灾备与恢复技术、云计算技术、网络组网与运维技术等组成的“软硬一体”标准化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做好交易双方敏感信息的保护,提升网上交易安全防护水平;四是提升用户端的信息安全防护水平,指导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开发相关软件应用,通过绑定手机、账号实名认证、动态口令卡、数字证书和第三方认证等多引擎、多策略协同运作,提高网络支付的安全性。

五、推进互联网金融信用系统建设

金融需要国家建立信用机制支持,互联网金融由于交易双方的非接触特性,对信用支持的要求更加迫切,基于大数据的信用评价能力,是互联网金融生存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国性、权威性的诚信体系仅有央行牵头建设的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简称征信系统),主要通过各金融机构、工商、法院等单位上报违约用户的数据,建立可供查询的国家级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大大扩展了征信体系的数据范畴,现有的征信系统是一个被动的征信体系,实时性难以满足互联网金融随时、随地提供金融服务的要求,需要建立一个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依托网络提供实时征信服务的网络征信系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综合判断交易双方的信用状况,推动信用系统信用评价模式的转变,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公信力。

网络信用系统应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为所有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实时信用支持,其系统开发应注重:一是加强用户的身份认证,通过与公安部、工商总局等国家相关部门的协调,实现与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等基础数据系统的互联互通,将个人相关的就业、健康、教育、收入、社保等基础数据整合起来,确保用户信息的准确性,打牢网络信用系统的根基。二是强制互联网金融信息提交,要求所有的交易均需要将诸如资金、物流、交易双方等重要数据通过统一的标准和接口规范,提交到网络信用系统,加强对交易的事中、事后监测;创新从社交网络等公共渠道抓取数据的方法,以实现对信用信息的全面收集及处理,便于判断用户的信用状况。三是规范对网络信用系统的信息共享,严格按照国家对用户信息采集、查询和不良信息报告等规定,对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使用网络信用系统实行网络授权机制,规定其应用信用信息的范围和信息等级,防止信用信息的滥用和扩展;四是提供全程、实时互联网金融认证服务,通过推出权威的第三方电子认证产品,实现交易中的身份认证、电子签名、交易信息加密传输、交易不可抵赖,确保交易信息的可靠,以有效保障资金交易的安全性。

六、加强对银行数据中心的监管

大数据在解决金融核心的信用评级和风险控制上拥有传统方法所不具备的显著优势,是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重要推手。互联网金融涉及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医保、社保、运营商、电商及多种服务行业,各类交易均以数据形式存入服务商的数据中心并通过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处理和交换,因而互联网金融的数据中心是互联网金融运行的中枢神经,存储着互联网金融重要的数据资产,承载着关系社会经济运行所需要的资金流和信息流,是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核心,数据中心的信息安全对于保障互联网金融的稳定运行,具有关键的决定作用。从目前看,互联网金融无论是哪类交易,不论交易双方是谁,交易中涉及支付部分的数据都必须通过银行数据中心,因此,央行科技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的技术监管中,互联网金融各类数据中心的监管是一个重要方面。在技术监管政策、方式不明,以及央行科技部门监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央行科技部门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对全部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数据中心进行监管,应该把技术监管的重心放到银行业数据中心的安全上,通过抓好银行业数据中心的技术安全来提升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安全。

央行已认识到加强银行数据中心安全监管的重要性,2014年1月16日,人民银行组织召开第二届银行业数据中心联席会议,专门就银行业数据中心安全进行了部署。在当前银行业数据中心面临技术与金融业务创新不断加速,业务量和个性化服务需求大幅增长,以及运维工作复杂度持续提升的情况下,央行科技部门对银行数据中心的监管重点在于:一是加大对银行数据安全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升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推动各银行数据中心认真履行安全职责;二是制定银行数据中心安全标准规范,督促银行数据中心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采用新技术、新装备增强安全防范能力;三是通过现场或网络技术安全检查、督查,在应急处置、决策支持、管理管控和跨部门运维协作等监管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推进银行业数据中心联合运维机制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存款利率市场化按计划推进”.《国际金融报》,2013年8月.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2013】107号文,2013年.

[3]《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安全管理规定》,2010.

第3篇:银行信息科技部范文

一是地位转变:信息科技与业务发展的关系从支撑转向引领;

二是方式转变:信息科技发展从关注规模、速度转向关注质量、效益。

对银行业科技从业者而言,这五年,既是信息化建设重要战略转型的窗口期,

也是面对复杂经营环境,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的关键期。

早在2011年11月,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高层指导委员会在江苏无锡正式成立,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二五”发展拉开序幕,信息化建设开创新局面――信息科技承担起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强化风险管理意识的重要使命。

回顾“十一五”建设成果,银行业数据大集中、多中心化基本实现,应用系统建设渐成规模,电子银行渠道与创新应用不断丰富,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各大银行IT蓝图新系统相继上线,银行传统“以账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模型正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信息科技成为构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与此同时,重应用轻战略、信息化建设前瞻性不足,IT建设无法适应业务发展节奏,科技风险管理水平与信息化发展速度不匹配等银行信息化进程加快带来的问题随之暴露。

信息科技战略与企业战略结合不够紧密;应用系统架构扩展性、灵活性不足;管理信息系统对经营决策、前台营销支持不够;应用系统建设“重功能、轻数据”,数据治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科技风险管理体系尚不完善……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为“十二五”银行业信息科技发展战略明确了方向。

“两个转变”贯穿“十二五”银行业信息科技发展进程。一是地位转变:信息科技与业务发展的关系从支撑转向引领;二是方式转变:信息科技发展从关注规模、速度转向关注质量、效益。

对银行业科技从业者而言,这是信息化建设重要战略转型的窗口期,也是面对复杂经营环境,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的关键期。

“‘十二五’期间整个银行创新变化较大。”兴业银行北京分行科技部总经理黄晟在接受《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环境改善的力度不断加大,主要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科技治理、外包风险监管几个重点展开。信息科技对改善服务、创新产品的作用进一步加强。”

在中国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刘秋万看来,“十二五”期间,银行业信息科技真正实现从支撑保障到引领创新角色的跨越转变。

“我们这五年的信息科技建设工作也是围绕IT治理、基础设施与运维体系建设、应用系统建设、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四方面展开,取得了一定成绩。”他表示。

“银行业整体竞争日益激烈,外部监管日趋严格,这些外部环境及客户越来越多样化的业务需求都对我们信息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中国农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总经理蔡钊表示,“‘十二五’末,我们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蓝海工程正式切换上线,意味着信息化建设进入新时期,向‘信息化银行’战略目标实现又迈进一步。”

第4篇:银行信息科技部范文

一、增强治理、保证平安

银行科技任务中,平安为首要义务,科技任务的效果就在于各类银行营业都能正常无变乱的顺畅展开。起首,保证平安的最有力伎俩就是准则,我本着这一准则,屡次与部分内部人员评论准则的问题,对原有的岗亭责任进行了调整,制订了新的岗亭责任准则,强调了岗亭的需要性和主要性,将岗亭责任细化,责任到人,在治理层面有了明白的治理分工,使科技任务在有序的情况下进行。而且,在部分全体员工的通力合作下,保证了各项修订后准则和新建准则的贯彻执行。其次,收集和信息系统的平安不变运转是科技部任务的命脉,只要整个信息系统坚持不变、延续、高效的运转,我们才干在这个根底上谈下一步的开展,才干够充沛发扬已有的和新开拓的营业产物的效果。为包管系统的平安运转,在年头时,为部分内部装备了挪动值班德律风,然后缩短了毛病发生时的延滞工夫。在年头时,我提出了保证ATM及POS的银行卡地域网系统全体可用率到达99%以上的目的。虽然我们的地域网系统在2003年时频频呈现动摇,但经过我们对系统的二次革新后,本年的系统运转不断都长短常不变的。我在增强治理、保证运转方面支付的起劲获得了预期的结果。

二、科技项目、重点施行

在科技项目方面,2012年由总行推出的新产物和对原有营业系统的更新的项目良多。起首,我们要支撑营业部分参加剧烈的市场竞争。总行为知足市场竞争需求而开拓的产物在各类信息渠道中曾经引见的良多,但就沈阳的地域特征和我行的特点,各营业部分提出了一些项目需求,如:银证通系统、薪加薪系统、单证中间系统等。在行指导、相关营业部分、各支行的共同下,这些新产物获得了实时的上线,丰厚了我行的产物线,加强了效劳功用,逐渐树立了必然的市场竞争优势,关于未来改善我行的客户构造起到了主要的推进效果和支撑效果。

以往我行的系统中因为总行的滞肘,有些晦气于市场开辟的方面。经过我们以及其他分行的相关反应,总行本年已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响应的改良。如:ATM、CRS等自助设备的客户操作流程更新,由本来的先吐卡后出钞的方法改为先出钞后吐卡,便利了客户取款操作;自助查询机系统革新,添加了查询机中的理财一互通的署理功用等。

三、掌握全局、连合协作

我感觉,科技部是银行中至关

主要的本能机能部分,给行里把好关、做好后勤保证是我义无反顾的责任。一年来,我对峙站在全行的角度思索问题,客观的剖析有关科技对行熟行外的影响。本年,针对我行部分网点UPS电池不克不及正常任务的状况,我提出了要求改换的建议,由于一旦网点停电不克不及正常营业,对行里的影响十分大。此建议获得了行里的承认,并在年关决算前完成了一切网点的改换。

科技部分身为银行的二线效劳治理部分,增强同有关人员和相关部分的连合和协调,是做好科技效劳任务的主要前提。为了搞好部分内部员工的连合,我仔细执行民主集中制,对峙广纳谏言,谦虚承受分歧观念的定见,不一意孤行,不我行我素。对每个科技部员工,都天公地道,使他们既有必然的责任,又有响应的权利,责权益相一致,然后最大限制地调动了科技部员工的积极性,从没有发作争功诿过,争权夺利的景象。

四、内强本质、外树形象

一年来,我非常留意增强科技部员工的思维作风和规律建立,最大限制地发扬科技部的全体效能,出力塑造勤劳、高效、务实的机关部分形象。一方面我对科技部员工做到生涯上关怀,任务上支撑,进修上鼓舞,规律上严厉约束,果断抵抗和克制各类不正之风。另一方面我对峙做到严于律己,领先垂范。不断以来,我非常留意增强本人的治理程度和营业才能的进步,不时培育本人指点理论、驾御全局的才能,做到思维上自律、进修上自动、任务上富有发明性。平常在任务中做到勤于理论,敏于考虑,勇于立异。身为一名科技人员,要求我们针对事务脚踏实地,要有兢兢业业的任务作风,培育了我一种务实的任务立场。做为一名关键部分的担任人,我一直对峙清正清廉的作风,对峙自警、自励、自省、自勉。作为一名中层干部,我起到了承先启后的效果,事事听从行指导的布置,将行里的精力和任务指点思维灌注给每一名员工。作为员工的指导,我一直对峙要给员工发明进修和磨炼本人的时机,让每位员工都能在任务中进步本人,完美本人,丰厚本人的任务经历,使得员工在任务中寻觅到本身的社会价值。

五、总结经历、改良缺乏

经由一年多的任务,获得了必然的成果,使本人的才能也进步了不少,然则还存在良多缺乏的当地。

1、因为我参与任务工夫不长,社会经历还不是很丰厚,治理才能还有欠缺的当地。但愿今后,指导多多指出,多多批判,使我可以逐步的完美本人,进步本人的任务程度。

2、深化底层较少,因为科技部本身任务压力比拟大,任务量较为深重,很少到各营业部分和各支行去调查营业人员的任务情况,不克不及够实时调查营业人员的任务情况,经过科技伎俩改良营业人员的任务情况。

年是我行求开展的一年,从科技角度更应该加大对一线员工的技能支撑,我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深化底层调查营业人员的任务状况,从科技角度改善营业人员的任务方法,进步营业人员的任务效率。

2、加大系统平安治理力度,保证系统不变运转,为一线员工及客户供应不变的系统情况。

3、增强核算机设备及微机运用的治理,为核算机设备树立档案,标准营业人员的核算机操作。充沛发扬各支行核算机治理员的效果,对各支行营业人员的核算机操作进行标准节制。

4、普及营业人员的核算机常识,增强对营业人员的核算机使用培训。

第5篇:银行信息科技部范文

一、加强管理、保障安全

银行科技工作中,安全为首要任务,科技工作的成果就在于各种银行业务都能正常无事故的顺利开展。首先,保障安全的最有力手段就是制度,我本着这一原则,多次与部门内部人员讨论制度的问题,对原有的岗位责任进行了调整,制定了新的岗位责任制度,强调了岗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岗位责任细化,责任到人,在管理层面有了明确的管理分工,使科技工作在有序的环境下进行。并且,在部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保障了各项修订后制度和新建制度的贯彻执行。其次,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科技部工作的命脉,只有整个信息系统保持稳定、连续、高效的运行,我们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谈下一步的发展,才能够充分发挥已有的和新开发的业务产品的作用。为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在年初时,为部门内部配备了移动值班电话,从而缩短了故障产生时的延滞时间。在年初时,我提出了保障atm及pos的银行卡地区网系统整体可用率达到99%以上的目标。尽管我们的地区网系统在XX年时频繁出现波动,但通过我们对系统的二次改造后,今年的系统运行一直都是非常稳定的。我在加强管理、保障运行方面付出的努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科技项目、重点实施

在科技项目方面,XX年由总行推出的新产品和对原有业务系统的更新的项目很多。首先,我们要支持业务部门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总行为满足市场竞争需要而开发的产品在各种信息渠道中已经介绍的很多,但就沈阳的地区特色和我行的特点,各业务部门提出了一些项目需求,如:银证通系统、薪加薪系统、单证中心系统等。在行领导、相关业务部门、各支行的配合下,这些新产品得到了及时的上线,丰富了我行的产品线,增强了服务功能,逐步建立了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对于将来改善我行的客户结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支撑作用。

以往我行的系统中由于总行的滞肘,有些不利于市场开拓的方面。通过我们以及其他分行的相关反馈,总行今年已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相应的改进。如:atm、crs等自助设备的客户操作流程更新,由原来的先吐卡后出钞的方式改为先出钞后吐卡,方便了客户取款操作;自助查询机系统改造,增加了查询机中的理财一互通的功能等。

我觉得,科技部是银行中至关重要的职能部门,给行里把好关、做好后勤保障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年来,我坚持站在全行的角度考虑问题,客观的分析有关科技对行内行外的影响。今年,针对我行部分网点ups电池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我提出了要求更换的建议,因为一旦网点停电不能正常营业,对行里的影响非常大。此建议得到了行里的认可,并在年终决算前完成了所有网点的更换。

科技部门身为银行的二线服务管理部门,加强同有关人员和相关部门的团结和协调,是做好科技服务工作的重要条件。为了搞好部门内部员工的团结,我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广纳谏言,虚心接受不同观点的意见,不独断专行,不刚愎自用。对每个科技部员工,都一视同仁,使他们既有一定的责任,又有相应的权力,责权利相统一,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科技部员工的积极性,从没有发生争功诿过,争权夺利的现象。

三、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一年来,我十分注意加强科技部员工的思想作风和纪律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部的整体效能,着力塑造勤奋、高效、务实的机关部门形象。一方面我对科技部员工做到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学习上鼓励,纪律上严格约束,坚决抵制和克服各种不正之风。另一方面我坚

持做到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一直以来,我十分注意加强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不断培养自己指导实践、驾驭全局的能力,做到思想上自律、学习上主动、工作上富有创造性。平时在工作中做到勤于实践,敏于思考,勇于创新。身为一名科技人员,要求我们针对事务实事求是,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培养了我一种务实的工作态度。做为一名要害部门的负责人,我始终坚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坚持自警、自励、自省、自勉。作为一名中层干部,我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事事服从行领导的安排,将行里的精神和工作指导思想灌输给每一名员工。作为员工的领导,我始终坚持要给员工创造学习和锻炼自己的机会,让每位员工都能在工作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使得员工在工作中寻找到自身的社会价值。

四、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自己的能力也提高了不少,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1、由于我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社会经验还不是很丰富,管理能力还有欠缺的地方。希望以后,领导多多指出,多多批评,使我能够逐渐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2、深入基层较少,由于科技部自身工作压力比较大,工作量较为繁重,很少到各业务部门和各支行去了解业务人员的工作状况,不能够及时了解业务人员的工作状况,通过科技手段改进业务人员的工作环境。

201x年是我行求发展的一年,从科技角度更应该加大对一线员工的技术支持,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深入基层了解业务人员的工作情况,从科技角度改善业务人员的工作方式,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2、加大系统安全管理力度,保障系统稳定运行,为一线员工及客户提供稳定的系统环境。

3、加强计算机设备及微机使用的管理,为计算机设备建立档案,规范业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充分发挥各支行计算机管理员的作用,对各支行业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进行规范控制。

4、普及业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加强对业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培训。

第6篇:银行信息科技部范文

关键词:金融业;信息管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01

一、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现状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14年末,全辖共有38家金融机构,含22家金融机构,16家小额贷款公司,其中9家小额贷款公司未在系统中注册,系统中实有29家注册金融机构,共291家分支机构(网点),已申请机构编码的网点282个,占网点总数的97%;未申请使用机构编码网点9个,占网点总数的3%。

(二)人民银行验证工作及金融业机构信息变动情况

2010年至今,为规范辖区金融业机构信息,各级人民银行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全辖金融业机构信息进行验证。验证内容包括金融机构数量、状态信息是否与管理系统一致;金融机构的相关要素信息是否与管理系统一致;金融机构执行《管理规定》的情况,是否存在纰漏、迟报、不报的情况。通过验证,发现存在系统存量数据不全、部分金融业机构的基础信息缺项等问题。

2014年巴州辖内共为13家机构做信息变更,主要为名称变更和出资人变更;新增8家小额贷款公司分支机构;撤销1家金融机构的2个分支机构;5家金融机构和5家小额贷款公司未能按照《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规定》在金融机构信息发生变动后7个工作日内向人民银行书面报备,申请机构信息维护。

二、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认知度不高。由于不清楚政策规定,部分金融机构不主动向人民银行申请金融机构编码。特别是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权在地方政府,并且机构编码和金融机构本身的业务关联度不高,造成金融机构对于申报工作认识程度不高,管理不到位,年检不主动。其在申请、变更金融机构编码后,金融机构编码也就被束之高阁,未能在各类金融信息系统中全面应用,制约了金融机构信息管理的推广与使用。以巴州为例,虽然每年以正式的文件和召开专题会议的形式将通知发送到全辖金融机构,但是大多金融机构对机构代码及代码规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不清楚机构代码的作用和意义,对信息核对和检查等相关工作不够积极配合,联系人经常变动,工作交接不衔接。

(二)沟通协调机制不畅。科技部门作为人民银行的对内部门,多不了解辖内金融机构相关信息,尤其是中小型地方金融机构和小贷公司,因此难以掌握这类金融机构的审批成立时间和数量。如果金融机构新增、变更或撤消时未按规定在有关部门批准后的7个工作日报送相关信息,将导致录入的信息不及时,违背了“实时公布”的原则。再者,因未明确商业银行维护机构信息的责任部门,有的是办公室,有的是科技部门,还有一些是由会计业务类部门负责此项工作,导致部门间沟通回合多、协调环节复杂。

(三)制度约束力不强。《管理规定》中对金融机构未按规定执行的处罚条款不明确,责令整改和通报的惩戒力不足。由于缺乏约束力,多数金融机构平时不重视此项工作。信息发生变更不及时更新,或是申报时时间跨度早已超过文件规定期限的现象屡见不鲜。加之科技部门又无相应的执法权,无法对此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日常进行的口头督促不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

(四)属地管理原则与权限设置相背离。金融机构的县级分支机构和区域性法人金融机构在不断增加。但系统维护由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以上机构负责,《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按属地原则负责辖区内区域性法人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和事业部信息的编制、备案、维护和,造成县域金融机构在申请机构编码时极为不便。以巴州为例,辖内地广人稀,相距最远县城达上千公里,无论是金融机构提交材料还是去现场检查,来去都极为麻烦,且费时费力。而人民银行县支行却没有对应的维护权限,给日常工作造成诸多不便。

三、对策及建议

(一)采取有效措施扩大机构编码的应用范围。加大编码使用范围,建立信息共享和制约机制。在人民银行信息系统中大力推广使用,建立人民银行各部门之间以及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联动制约机制,规定商业银行必须申请使用编码后才能开展某些业务,从而促使金融机构主动做好信息验证工作,及时进行系统信息维护,进而加快推动金融机构编码的启用进程,以保障金融机构信息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唯一性和信息公布的及时性,帮助实现金融机构问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二)建立全面协调沟通机制。通过人民银行组织的金融机构参加的各类联席会议、业务交流会以及各种宣传活动等多种方式和途径 ,进一步加大《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规定》的宣讲力度及系统的推广使用。特别是通过行长联席会议等,使得各金融机构行领导特别是分管行领导要高度重视人民银行金融标准信息化建设工作,落实专职部门负责,指派专人作为联系人与当地人民银行科技部门保持联系,及时报备机构信息变动所需材料。

(三)建议进一步细化制度规定。明晰信息管理工作中的奖惩细则与依据,强化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制约手段。建议明确处罚依据和责任追究手段,明确商业银行维护机构信息的责任部门。同时,对监督检查主体进行业务和执法培训,办理执法证,在人民银行综合执法检查中添加对此项工作的专业检查。

第7篇:银行信息科技部范文

关键词:科技银行;风险投资;运作模式创新

我们建议在安徽省建立科技银行,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成长瓶颈”问题。科技银行是科技和金融结合的突破点,通过科技银行把有限的金融资源配置到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技型企业中去,是促进结构调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着力点。

一、科技银行的概念与特点

国内把专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银行机构定义为“科技银行”,在国外被称为“风险银行”。科技银行贷款的主要对象为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等,为技术引进、技术研发、新产品试验推广等与科技创新有关的业务提供服务,而不得用于普通房地产开发和固定资产投资。

相比于普通意义上的银行,这种科技银行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1.定位专一化。科技银行贷款的主要对象是从事科技型研发、生产的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技术引进、技术研发、新产品试验与推广等与科技创新有关的业务提供服务,而不用于普通房地产开发和固定资产投资等。

2.利率市场化。科技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业银行,所从事业务的对象是不能取得一般商业银行贷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业务风险性相对而言较高,因此科技银行自主根据市场情况决定对企业的贷款利率,不设固定利率,以保证银行的可持续经营。

3.融资服务多样化。科技银行不同于传统商业银行,除提供贷款外,还可以参股企业。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特点,提供借贷与股权相结合的多种融资服务。既可以对企业发放一般贷款,取得固定贷款利息收益,又可以通过持有企业一定的股权来获取未来企业上市以后的投资收益。

二、国内科技银行发展状况

我国一直在尝试设立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2000年,国内首家专门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特色金融服务的科技银行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设立。该行首期提供5亿元创业贷款额度,专门满足园区内众多中小高科技企业在产品产业化过程中提出的融资需求。2002年,南宁市商业银行也成立了专门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科技支行,这是广西第一家科技银行。

进入2009年,筹建科技银行的消息不绝于耳。1月10日,中国银监会批准成都银行高新支行、中国建设银行成都高新支行为科技银行。7月8日,杭州科技银行(杭州银行科技支行)在高新(滨江)区正式开业。10月10日,湖北省首家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科技银行——汉口银行光谷支行在“光谷软件园”揭牌。据悉,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省市也在酝酿,并即将推出自己的科技银行。据《中国证券报》2月20日报道,科技部和银监会有望出台相关文件,推行商业银行设立科技支行试点。有意向成立科技支行的商业银行需先向当地银监部门、科技部门递交申请和实施方案。获批的科技支行可获得科技部和银监会给予的优惠政策。

三、运作模式创新

1.以“与创业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的紧密合作”为开展业务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讲,能够被创业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看中的中小型科技企业都具有良好的项目的前景,创业投资机构与风险投资以其专业的目光具有识别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因此,科技银行的建立首先要与这些机构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共享信息,可以有效地发掘和支持有发展前景的创业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程度,减小坏账损失,并获取高额的贷款收益。

2.尽量放宽利率管制,实现与高风险匹配的高收益。由硅谷银行来看,科技银行的利润主要是来自于银行存贷款的利率差以及为上市高科技企业的投资回报。特别是贷款利差是科技银行获益的主要来源,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是风险与收益的正相关性。为此,对于科技银行来说,要贷款给创业初期具有高风险的企业,就需要一个与之相匹配的高贷款率以获取高额的存贷利差收益。因此,对应于较高的风险,科技银行的贷款利率范围可适当放宽,在规定范围内,赋予科技银行贷款自主定价的权利;此外,根据成长性科技企业的特点,不设固定利率,将银行收益与企业发展挂钩,实现银行与企业共同成长。

3.允许企业以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作为抵押担保。科技银行的客户由于主要是具有高风险性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因此,贷款担保对于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尤为重要。从硅谷银行的规定来看,所有服务的客户对象必须是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且必须与客户签订以及数专利、其他知识产权等为抵押担保的协议。而在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体系下,一般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满足银行担保、抵押或质押的条件,因此难以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为此,科技银行需要在传统贷款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从抵押、担保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扩大抵押品范围,允许企业以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作为抵押担保,甚至可以探讨将担保由有限责任扩展到企业家个人的无限责任,从而有利于科技银行规避风险。

4.鼓励银行参股企业。由硅谷银行来看,科技银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只做贷款不参股企业的商业银行,而是融产业与资本市场运作于一体的新型商业银行,拥有其信贷服务对象——未上市高科技企业的股权是科技银行的一大特色,通过促使科技型企业上市,科技银行一方面获取了高额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也冲减了贷款或投资中小企业而承担高风险。根据中关村园区的具体情况,科技银行可针对创业期和成长期的企业,借鉴夹层基金的业务模式,贷款与股权投资相匹配,银行持有企业一定的股权,其目的不在于控股,而是使科技银行能够从企业的高成长中获得较高股权收益,弥补成长期企业带来的高风险。

参考文献:

第8篇:银行信息科技部范文

一、加强管理、保障安全版权所有银行科技工作中,安全为首要任务,科技工作的成果就在于各种银行业务都能正常无事故的顺利开展。首先,保障安全的最有力手段就是制度,我本着这一原则,多次与部门内部人员讨论制度的问题,对原有的岗位责任进行了调整,制定了新的岗位责任制度,强调了岗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岗位责任细化,责任到人,在管理层面有了明确的管理分工,使科技工作在有序的环境下进行。并且,在部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保障了各项修订后制度和新建制度的贯彻执行。其次,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科技部工作的命脉,只有整个信息系统保持稳定、连续、高效的运行,我们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谈下一步的发展,才能够充分发挥已有的和新开发的业务产品的作用。为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在年初时,为部门内部配备了移动值班电话,从而缩短了故障产生时的延滞时间。在年初时,我提出了保障atm及pos的银行卡地区网系统整体可用率达到99%以上的目标。尽管我们的地区网系统在2006年时频繁出现波动,但通过我们对系统的二次改造后,今年的系统运行一直都是非常稳定的。我在加强管理、保障运行方面付出的努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科技项目、重点实施

在科技项目方面,2006年由总行推出的新产品和对原有业务系统的更新的项目很多。首先,我们要支持业务部门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总行为满足市场竞争需要而开发的产品在各种信息渠道中已经介绍的很多,但就沈阳的地区特色和我行的特点,各业务部门提出了一些项目需求,如:银证通系统、薪加薪系统、单证中心系统等。在行领导、相关业务部门、各支行的配合下,这些新产品得到了及时的上线,丰富了我行的产品线,增强了服务功能,逐步建立了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对于将来改善我行的客户结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支撑作用。

以往我行的系统中由于总行的滞肘,有些不利于市场开拓的方面。通过我们以及其他分行的相关反馈,总行今年已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相应的改进。如:atm、crs等自助设备的客户操作流程更新,由原来的先吐卡后出钞的方式改为先出钞后吐卡,方便了客户取款操作;自助查询机系统改造,增加了查询机中的理财一互通的功能;等。

三、把握全局、团结协作

我觉得,科技部是银行中至关重要的职能部门,给行里把好关、做好后勤保障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年来,我坚持站在全行的角度考虑问题,客观的分析有关科技对行内行外的影响。今年,针对我行部分网点ups电池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我提出了要求更换的建议,因为一旦网点停电不能正常营业,对行里的影响非常大。此建议得到了行里的认可,并在年终决算前完成了所有网点的更换。

科技部门身为银行的二线服务管理部门,加强同有关人员和相关部门的团结和协调,是做好科技服务工作的重要条件。为了搞好部门内部员工的团结,我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广纳谏言,虚心接受不同观点的意见,不独断专行,不刚愎自用。对每个科技部员工,都一视同仁,使他们既有一定的责任,又有相应的权力,责权利相统一,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科技部员工的积极性,从没有发生争功诿过,争权夺利的现象。

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一年来,我十分注意加强科技部员工的思想作风和纪律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部的整体效能,着力塑造勤奋、高效、务实的机关部门形象。一方面我对科技部员工做到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学习上鼓励,纪律上严格约束,坚决抵制和克服各种不正之风。另一方面我坚持做到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一直以来,我十分注意加强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不断培养自己指导实践、驾驭全局的能力,做到思想上自律、学习上主动、工作上富有创造性。平时在工作中做到勤于实践,敏于思考,勇于创新。身为一名科技人员,要求我们针对事务实事求是,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培养了我一种务实的工作态度。做为一名要害部门的负责人,我始终坚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坚持自警、自励、自省、自勉。作为一名中层干部,我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事事服从行领导的安排,将行里的精神和工作指导思想灌输给每一名员工。作为员工的领导,我始终坚持要给员工创造学习和锻炼自己的机会,让每位员工都能在工作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使得员工在工作中寻找到自身的社会价值。

五、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自己的能力也提高了不少,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1、由于我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社会经验还不是很丰富,管理能力还有欠缺的地方。希望以后,领导多多指出,多多批评,使我能够逐渐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2、深入基层较少,由于科技部自身工作压力比较大,工作量较为繁重,很少到各业务部门和各支行去了解业务人员的工作状况,不能够及时了解业务人员的工作状况,通过科技手段改进业务人员的工作环境。

2006年是我行求发展的一年,从科技角度更应该加大对一线员工的技术支持,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深入基层了解业务人员的工作情况,从科技角度改善业务人员的工作方式,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2、加大系统安全管理力度,保障系统稳定运行,为一线员工及客户提供稳定的系统环境。

3、加强计算机设备及微机使用的管理,为计算机设备建立档案,规范业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充分发挥各支行计算机管理员的作用,对各支行业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进行规范控制。版权所有

4、普及业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加强对业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培训。

第9篇:银行信息科技部范文

关键词:金融科技;金融标准化;市县域

随着金融标准化工作的持续推进,近年来,宿州市已基本完成市辖银行业金融机构《银行营业网点服务基本要求》(GB/T32320-2015)实施全覆盖,以及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I)推广全覆盖,金融标准化工作已初见成效。但随着金融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常态化工作动力不足、持续性执行效果有限等问题不断暴露,市县域金融标准化工作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本文将以宿州市银行机构金融标准化推广应用工作为例,通过对金融标准化推广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寻求解决之道。

一、金融标准化工作的实践

2019年以来,人民银行宿州市中心支行持续加大金融标准化工作力度,以银行营业网点服务达标为契机,深入普及金融标准化意识,提升金融标准化应用效能,形成了一套掷地有声的金融标准化工作模式,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果。

(一)金融标准化工作模式已基本形成

通过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金融标准化工作理念,全市金融标准化推广应用工作不断落到实处。一是健全管推结合的工作方式。通过将金融标准化工作纳入金融机构科技工作联席会议职能,强化金融标准推广效能,将金融标准化工作效果纳入金融机构综合评价指标,提升金融标准化执行效果。二是打通银、认、管三方合作脉络,畅通金融标准化流程渠道。建立以银行、认证机构合作为基础,人民银行两头推动的工作模式,共同促进金融标准落实。在银行营业网点达标认证工作中,邀请认证机构培训师现场开展技术及流程培训78人次,考核内审员12名,全面覆盖市属银行机构,极大地提升了推广工作的效果。

(二)金融标准化工作成果已初见成效

通过持续推进金融标准化工作,全市金融标准应用推广工作不断显现成效。市属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分支机构、1家地方性商业银行分支机构、1家农村商业银行、1家村镇银行全面参与了银行营业网点达标认证工作,第一批、第二批共计36个银行营业网点获得认证证书和认证铜牌。全市(含县)7家地方法人银行机构、1家财务公司全面参与了LEI赋码工作,法人识别编码系统注册率为100%。全市依托农村普惠金融(支付)服务点标准建设的各类服务点(服务室)827个,农村行政村服务点覆盖率达85%,进一步深化了金融标准的普惠性。

二、金融标准化工作的形式

(一)金融标准化工作对象的分类

金融标准化工作对象按照标准化工作自不同进行分类,市辖银行机构为全国性、地方性商业银行在本地的分支机构(如工行、农行、徽行等),基于安徽省联社、其他发起行的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农商行、村镇银行)。分支机构广泛分布在市县城区,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农村网点较多,但体量相对较小;分支机构的金融标准化工作通常在其上级机构统一领导下开展,自相对较低,地方法人银行机构金融标准化工作虽然也受到安徽省联社或者发起行的影响,但其法人性质决定其自相对较高。

(二)金融标准化文件的分类

在现有条件下,按照金融标准文件本地贴合度的高低,可分为广泛适用性标准、有限适用性标准和宣贯类标准。广泛适用性标准具备本地实施条件,实施程度较高,但该类标准数量相对有限,目前以银行网点服务类、农村普惠金融(支付)服务点类、不宜流通人民币等普惠类标准文件为主。有限适用性标准仅适用于本地法人银行机构,且具备本地实施条件,目前相对局限于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I)的申请赋码工作。宣贯类标准暂时尚不具备本地直接实施应用条件,主要以宣传贯彻为主,该类标准的数量远大于前两类标准,如云计算类、虚拟技术类标准文件。

(三)市县域金融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形式

当前,市辖各银行机构尚无统一的金融标准化工作部门,其具体牵头部门分为信息科技部门和非信息科技部门,其中非信息科技部门主要为电子银行部门、银行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3类。在实际工作中,各银行机构信息科技部门牵而不动,或临时指派牵头部门的情况较为突出,既会发生同一金融标准化工作中各银行机构牵头部门不同的情况,也会发生同一银行机构指定不同部门各自牵头一项具体金融标准化工作的情况。

三、金融标准化推广应用工作的难点及原因

(一)政治性认识不足,机制建设不充分

在实践中,以人民为中心开展金融标准化工作的政治高度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工作组织形式不明确,导致金融标准化工作主观动力不足。一是金融标准化工作的金融科技属性,使得各银行机构仅将其当做一项技术性工作,而忽略了标准为民的高度政治性,且基层银行机构信息技术工作的天然劣势地位导致各金融标准化的工作不易得到重视。二是各银行金融标准化国家战略性理解不足,仅将其看作一项普通业务工作,金融标准化工作的主观意识不强,不推不动或推而不动的现象时有发生。基于上述原因,各银行机构很少将金融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常态性工作开展,被动应付或临时指派现象明显。

(二)基层实际问题复杂,制约因素较多

市县域银行机构是金融标准化工作的最基层执行者,但基层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制约了金融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一方面,现有金融标准多以大型银行机构为基准制定。直接面对最基层的金融标准供给仍显不足,具体表现在低自的分支机构可直接应用的标准以及高自的法人机构能直接应用的标准数量均有限。另一方面,专业人员相对匮乏。无论是标准化高等教育还是标准化职业资格,目前依然没有大规模开展,导致各银行机构难以储备标准化专业人才。金融标准化工作发展受地域、体制因素等限制,特别是市县法人银行机构,其经营范围通常不出县/区,标准化应用空间有限。

(三)融入感不强,引领示范作用不突出

金融标准化工作是全方位融入的系统性工作,引领示范效应明显,市县域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尚达不到此种要求。一是受组织保障、人才队伍的限制,当前市县银行机构几乎不可能参与金融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难以精准掌握相关金融标准,整体融入感不强。二是受自身体量、经营地域等限制,各银行机构难以参与诸如金融标准“领跑者”等前沿示范活动,同时,金融标准化工作所带来的好处在短期内难以显现,引领示范作用不突出。三是目前尚未在金融标准化领域建立起与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高校等研究机构的高效合作机制,各银行机构标准化意识相对薄弱。

四、工作建议

(一)强化工作的政治高度和战略思维

引导各银行机构以人民为中心并站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开展金融标准化工作。一是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开展金融标准化工作,充分领悟金融标准化工作“为民利企”的本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金融标准化工作。二是重点关注金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的金融标准化发展战略定位,精确领会开展金融标准化工作的国家战略意义,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三是加强对各银行机构金融标准化工作的管理与评价工作,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不断完善评价指标,明确指导方向。

(二)研究金融标准在基层的适用领域和对象

针对市县域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现有金融标准体系,不断丰富最适宜在基层开展、最适应基层实际的金融标准供给,重点开展该类标准的推广应用,以点带面持续突出标准化的正向示范引领作用。一是根据当前市县银行机构及其所建设的惠农服务机构特点,研究基层银行机构金融标准供给链,重点推广金融惠民相关金融标准,解决基层群众和市场的实际问题。二是继续推动地方法人银行机构LEI码的应用工作,推进地方法人机构国际秩序的融入,以标准化工作增强其竞争力。三是研究推进地方法人机构的金融标准自我声明工作,以社会监督的方式促进其执行标准工作,将金融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四是研究推动地方银行机构参与企业标准“领跑者”等国家标准化活动,提高市县域整体的金融标准化水平。

(三)深入开展金融标准化人才建设机制常态化

引导各银行机构认识到金融标准化人才队伍的重要性,研究相关金融标准化人才建设机制的常态化。一是研究与相关监管部门、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和高校研究机构的横向联系工作,以及与金融标准化发达地区的纵向联系,推动标准化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二是推动标准化职业资格考试或职业培训工作的开展,引导各银行机构从业人员加强标准化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及使用,为金融标准化工作开展打牢基础。三是推动银行机构标准化工作部门和岗位建设,实行标准化工作部门和人员备案制,明确金融标准化工作职责,加强各银行机构之间的金融标准化研究合作。

参考文献:

[1]樊娅奇.关于推进地方金融标准化工作的探索[J].金融电子化,2018(10):87-88.

[2]范一飞.标准建设提升金融治理现代化水平[J].中国金融,2019(23):9-11.

[3]庞毅,韩飞飞,张秀琦.地方性银行金融标准化调查及建议[J].河北金融,2019(1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