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美景作文范文

乡村美景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美景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美景作文

第1篇:乡村美景作文范文

2009年4月5日清明节这天,我跟随爸妈回老家祭拜完祖先后,应二姑的邀请,我们家人又坐车去二姑家。听老爸说二姑家就住在涨豆湖边,一路上白云春风伴随着,路两旁的油菜花们在春风的指挥下欢快地跳着集体舞,正准备向老爸请教那涨豆湖有多大时,眨眼功夫就到二姑家了。

只见二姑就站在院口处,我疾步如飞冲进院中,迎面一群“小毛团”叽叽走过来,原来是母鸡妈妈正带着她的宝贝们散步,似乎对我的到来不足为奇。突然,两只大黄狗毫不犹豫地向我们冲奔过来,边奔边吼,离我们不到一米时,二姑父哄了他们两声,顺手扔给他们两块肉,他们这才示弱下来,不过那两对眼睛仍在上下打量着我们,好似对我们这未曾谋面的客人产生怀疑之态。我便忐忑不安牵着二姑的手走进院里,这两位“忠诚先生”也去享受美食去了。

哦,天啊!这哪里是农村嘛,简直就是人间仙景嘛!”我冲着老爸老妈不停的叫,妈妈也抑不住自己的兴奋,牵着老爸的手不停的说:“这儿真美!”院前就是一眼看不到边的涨豆湖,那湖水真清啊!清得见底;那湖水真绿啊!仿佛一大块碧绿的翡翠;那湖水真大啊!大得我找不到边;湖中的仙子们在水中静静的游来游去,享受着阳光的,那亮晶晶的鱼鳞片如同一个个闪闪发亮的宝石。湖边一株株高大挺拔的水杉,像守卫涨豆湖的卫士,时刻不离开自己的领地。陪伴在“水杉卫士”前有一群油菜花仙女们正在扭动着漫妙的身姿,黄澄澄的一大片,映衬着这俊挺水杉,还有那旷美的涨豆湖以及湖中的仙子们,顺着风姑娘的玉手轻轻一弹,谱出一个大自然中最美妙的舞会。

第2篇:乡村美景作文范文

王璐婧

家乡的夜景十分美丽;广场的夜景十分漂亮;乡村的夜景十分妩媚。

在乡村里,瓜架上的叶色在七色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树上杏儿,在月亮的照射下,露出它可爱、活泼的笑脸。树下的蚂蚁,也在美滋滋地感受着这柔和、美妙的月光。在桃树下,大桃子露出它那红扑扑的笑容,好像害羞了,生怕被月光照到。

在乡村的小广场上,夜晚只要你运气好,还能见到五彩缤纷的喷泉,虽然水喷得不高,也没有什么花样,可流露出了农村人民的朴实。在几棵大树下,还挂着人们自己辫的麻布秋千,虽然看上去不怎么华丽,但也是人们的一片苦心。

有的时候,他们还会举办一些好看的节目,大家在舞台上欢呼雀跃。有的一展歌喉,有的舞姿翩翩,让那些累了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村的夜景美如画!

指导教师

第3篇:乡村美景作文范文

每年的暑假、寒假,我都会和爸爸妈妈去乡下,乡村的景色真美啊!

奶奶的家是一个富裕的家,村后有山,山有很多很多,它们一座一座的连在一起,山上有很多很多的树,树有的高,有的矮,高的像大人,小的像小孩,有的树的叶子是绿的,有的是黄的,山顶上飘着两朵白色的云,像溜溜板,山下有一位农民伯伯,田里有很多庄稼,农民伯伯在犁田,牛长得很壮,它犁田很用劲,有的时候会很大声地叫:“哞……”,好像在说:“田里的庄稼快快长吧!”村前有一条小溪,小溪弯弯的,溪里的水很多很多,清清的,小溪里清的看的见小鱼。两只鸭子觉得饿了,就抓到小鱼来吃,小鸭子游在水面上,毛是黄色的,像在做游戏,真可爱!最诱人的是奶奶家的荷塘,荷塘里长了荷叶、荷花和莲藕,这些花有的开了,有的没开,有的含苞待放,花的颜色是粉红的,它们真好看啊!荷叶的颜色是绿色的,叶子很大,荷茎有的弯,有的直它们高高的伸出水面,风一吹,荷叶会像陀螺一样转起来,象在跳舞,蜜蜂和蝴蝶也来参加荷花和荷叶的舞会,美丽极了!

我看着那小村子里红的花、绿的树、肥壮的牛、可爱的鸭,听着那淙淙的流水声,我真想大喊一声:“村里的景色真美呀!”村里的景色真象一幅画。我爱奶奶的乡村!

第4篇:乡村美景作文范文

初三的时间走得太过匆忙,总喜欢这样停下自己的脚步,读点书,收获好心情。

“老凤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缓缓前行,路旁参差不齐的树木苍翠欲滴,以自己的方式生长着,阳光投下的绿荫铺满了整个小路。树上偶尔传来无名鸟儿的鸣叫声,那声音像山涧的清泉汩汩流过幽深的山谷,像淅淅沥沥的雨丝轻轻落在黛黑的砖瓦上。这是来自心情对快乐的追求,这是来自灵魂对自己的坚守,方会唱出如此美好的歌声吧!田野里茁壮生长的庄稼,在蓝天、白云、黑壤的衬托下,色彩相间、层次分明。仿佛是大地孕育的精灵,载着沉甸甸的喜悦,空气中飘荡的是那种满足的味道。我感叹大自然这无限魅力。它让我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在身心疲惫不堪的时刻,读着《痛并快乐着》,出来走走,痛并快乐着,过得开心,过得快乐。

路向远方延伸,车轮滚向前方,我累了。停下“老凤凰”,躺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柔软的草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后背,静静地闭上眼睛,野花的幽香夹杂着泥土的芬芳,微风吹来,像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歌声似的。我从包里取出那本《痛并快乐着》,倚着树坐下,淡淡的墨香在空气里迷漫。虽然现在流行电子书,然而我还是喜欢这样看书的感觉。虽然《痛并快乐着》已看了十多遍,但我还想看,特别是乡村独自旅行时,静静地坐着,静静地看着书,收获颇丰,更能感悟到平淡中透着人生的哲理。

平日里戴着世俗的面具,紧闭心门,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却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了。来到这里,不是为了躲避现实,而是在实践中寻找生活的答案,为了追求真实的自我,回到生命最初的美好。这里的一花一草,一叶一木,都以自然的状态生长着,实实在在的原生态,让我回到了生命初始的时候,找到了生命的本真。在这里,我的心永远那么平静而真诚,渐渐感悟到每一种人生都是快乐的,也是痛苦的,都是一种心灵的交融。

纸页在指缝间翻转,从清晨到黄昏,整理行装该回家了。远方传来厚重的歌声,一个老汉一头牛由远而近,歌声里没有对生活的抱怨,也没有对贫穷的哀叹,只有简单而真实的快乐。他一定和我一样得到心灵的洗礼,痛并快乐着。

夕阳的余辉照在返回的小路上,洒在我的脸上,也洒在《痛并快乐着》上。读书,实践,收获,温馨而美好……

第5篇:乡村美景作文范文

2014年的湖南高考作文沿续了近几年的新材料作文题。作文命题首先提供了一个事实,即一个乡镇干部扎根某穷乡僻壤,带领村民奋发图强建设美丽乡村的故事。然后,他用一句具有哲理的话“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总结了自己八年的奋斗感悟。作文材料意旨明确,但是哲理语句的含义却具有多义性。本作文命题最大的亮点不在于事实材料,而在于哲理语句。材料事实和哲理语句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虚实关系”,考生要写好这个作文,写出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关键就在于能否真正理解本作文命题“虚实之间”的关系。若没有理解,则易陷于狭隘、雷同的套板作文;若理解了,则能在虚实之间,独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要写好本文,我们首先要运用原点思维聚焦作文材料,理解材料内涵,把握命题关系,突出写作重点。本作文是用一个生活实例来引出一句哲理,生活实例是作文命题的由头,而哲理语句才是我们写作的落脚点,也是我们写作的重点。换句话说,本作文命题有“实”有“虚”,且由“实”到“虚”,我们写作的重点不应该在“实”,而应该在“虚”。假若我们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实例上,我们就会写一个人要想干成一番事业,就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就要奋发图强。这样写就等于抛开了“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这句哲理语句。这样思考问题带来的害处是,许多考生会从这个事实材料想到领导干部带领群众共同努力,共同改变乡村落后面貌的类似的事实材料,如县委书记焦裕禄改变河南兰考面貌,孔繁森三次进藏改变雪域高原,感动中国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段爱平改变山西贫困乡镇的面貌……选这样的材料行不行?当然行,因为反映生活、反映时代也是我们作文写作的主题之一,但是如果我们都这样写,选材就雷同了,主题上就都聚焦在了“主旋律“上,立意上失去了开拓和创新,这是命题者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相反,如果我们把写作重点放在“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这句哲理语句上,作文才能真正符合命题者的意图。我们试着结合材料分析一下,“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这句话是“最美乡镇干部”在某穷乡僻壤干了八年,将贫穷落后的乡村建设成“最美乡村”之后由衷发出的感叹。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因为很多人去了那里,待不到两年就走了,那是因为他们的“心”不在那个贫困的乡村,所以他们就不会有改变这个穷乡僻壤的面貌的目标和决心,当然那个乡村的面貌就不会有改变。但是“最美乡镇干部”却不一样,因他一开始就树立了改变这个乡村的坚定的信念,并且付出了行动去奋发图强,正是他把心血与汗水洒满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山山水水上,所以才彻底把这个贫穷的乡村变成了美丽的乡村。通过上面的对比,可见“心不在哪里,哪里就没有风景”,相反“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因此有没有风景,关键在于有没有“心”!有“心”才能创造风景!这样分析,才真正理解了作文的命题意图。因此,在写作中我们关键要抓住两个关键词――“心”和“风景”,要抓住一个关键句“用心才能创造风景”。只有抓住了这样的关键词和关键句,才能突出写作的重点,才能真正符合命题者的意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本作文写作的重点不应该在“实”,而应该在“虚”。在确定作文思维的聚焦点之后,我们就应该运用发散性思维,努力开拓作文的题材,努力挖掘作文的主旨。选材不同,作文的主旨不同,文章的哲理也就不同。哲理语句中的词语“哪里”,给作文的选材带来了多样性,相应的也带来了主旨的多样性。因为每个人的“心”所在的地方不同,相应的“风景”的含义也就不同。尤其是“风景”有“虚实”两重含义,既可指自然中的美丽景色,也可以指理想、追求、信念、热爱、责任、坚持、奉献……等比喻性的思想、感情、意识、精神、审美方面的有价值的事物。在写作中我们应该重点表现后者的含义,这样不但选材更丰富,而且主题表现会更深刻,更独特,更新颖。

我们可以用不同领域的名人的题材来表现主题,如有对旧中国改天换地的宏愿,因而血雨腥风若等闲,“战地黄花分外香”亦成了他心中的美景;曼德拉志在与南非种族歧视作斗争,安放心灵于黑人权益的保护,以一己之力奔走呼号,全心带领黑人与不公平命运作斗争,最终成就他“彩虹国”的绚烂风景;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将心安放在国家振兴,民族崛起,使“两弹一星”的风景灿烂了整个中华大地,为国防铸就了一道金色盾牌;莫言一生扎根于他的故乡,表现故乡的风土人情、爱恨情仇和时代变迁,他的创作灵感始终没有离开这片生他养他的故土――高密东北乡,从而创造了独具莫言特色的“红高粱“的文学风景,摘取了文学皇冠上的明珠――诺贝尔文学奖;红学泰斗周汝昌从29岁起直到95岁仙逝,70多年致力于“红学研究”,构筑了一个独具古典美学风景的“红学大观园”;德兰修女一生用心把爱播洒于病人、被遗弃的人、没人关怀的人、流浪的人、垂死的人以及那些内心饥饿的人,使他们被美丽的光芒所温暖和照亮,用一颗仁爱之心照亮了黑暗中的人,创造了人类最伟大最动人的“仁爱”风景;乔布斯一生致力于科技创新,用心经营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从而成就了他的“苹果梦”,在科技领域画出了一道永无止境的“创新”风景。

当然我们也可以选自己的生活题材来表现主题,比如,身在农村的孩子,可以写“心在麦田,风景就在麦田”。父母耕耘在农田,用汗水浇灌麦田,当看到金黄色的麦浪时,这不就是最美的风景吗?麦田就是父母对孩子金灿灿的希望啊!比如说喜欢文学的考生,可以写“心在文学,风景就在文学”。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我们独特的文学样式,用心品味文学,可以从中发现感人的意象、优美的意境、动人的故事、迷人的艺术、深邃的思想、独特的审美,这就是文学的风景。再如生活在校园中的学生,可以写“心在校园,风景就在校园”。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很多人厌倦了学习,厌倦了校园。但是,如果我们用心发现,我们会发现其实校园里也有许多美丽的风景:晨曦中激情的朗读,课堂中智慧的辩论,赛场上拼搏的豪情,活动中真情的迸发……激情、智慧、豪情、真情等,就是最美的风景。这样的领域还有很多,每个人选择的生活体验不同,文章表达的主旨也就不同,可以说文章由“虚”入“实”的选材角度是丰富多彩的,文章“风景的内涵”也是独具特色的。只要把握了命题的“虚实”关系,每个人都会“自有天地”!

那么,怎样表现“用心就能创造风景”这个哲理命题的深刻内涵呢?这是真正检验考生的作文是否有思想、有深度的重要标准。因此,我们在作文中就要表现出思维的深刻性。多年来,每年的高考作文大多数的考生作文总是浮于表面,文章缺乏思想深度,不能透过现象深入分析事物的本质,文章没有给人深刻的思想启迪。今年的湖南高考作文,关键就是要深刻地阐述“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的哲理。要深刻地阐述本文的哲理,应该采用“纵向议论”的方式,层层深入的揭示出这句哲理丰富而又深刻的人生启示。例如,我们写议论文可以采用“因果分析法”来进行论证。我们可以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纵向议论的方式来进行论证。如首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是因为“只有用心,才能创造风景”;接下来,我们可以分析问题“为什么用心就能创造风景”,因为用心才能树立明确的目标,用心才能克服困难和挫折,用心就能激发智慧和才干,用心才能创造事业的辉煌……最后,是解决问题,要创造风景就必须用心。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纵向议论的方式来进行论证。如,我们可以先摆出材料中(或现实生活中的)某种不良现象,一个贫困的乡村,没有人愿意去,即使去了也干不到两年;然后我们可以分析这种现象的危害,因为没有人愿意去这个穷乡僻壤,或者去了那里也无心待在那里,结果这个乡村将永远改变不了贫穷的命运;接着,我们可以深入地挖根源,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去,而且去了也不愿意待下去,主要的原因是怕吃苦、怕劳累,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顽强的意志,归根到底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个人利益主义思想在作祟;最后,我们可以指出办法,一个人无论在哪一个岗位,哪一个领域,要想干出一番事业,要想创造美丽的风景,要想创造辉煌的事业,要想达到人生精神的顶峰,就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一种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崇高精神。一句话,用心才能创造美丽的风景,用心就能创造事业的辉煌!如果我们要写记叙文,那么就可以就自己在某一个方面的“用心创造美丽的风景”进行记叙和描写,通过自己在某个方面的独特的体验来表现“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这个哲理。例如,可以写自己用心学习音乐、美术、舞蹈等的经历,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刻苦专研,在音乐中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色彩中呈现出自己的灵魂和思想,在舞蹈中体会到生命的激情和活力等等,这些就是人生最美的风景。

写作本文,还应该体现出命题的时代性。作文命题者在命题时,总会融入自己对当下社会生活的思考,因而带有鲜明的时代性。今年的湖南高考作文,或许融入了命题者对个人美好精神的追求,对建设美好社会、美好国家愿景的思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的社会和国家发生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是国民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滑坡。在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盛行的今天,当今社会上缺“心”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人已经丧失了爱心、同情心、善心、责任心、良心等等,可以说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缺心的时代”。 这些“心”对许多人来说根本就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这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值得注意的地方。“缺心”的现象还有很多很多,如学者无法安心学术研究,官员无法用心为民服务,商人无法真心对待消费者,记者不能良心报道事实,教师不能潜心教书育人,学生无法专心敬德修业……如果不呼唤这些“心”的回归,我们这个社会迟早会变成爱的沙漠、善良的荒原、良心的真空,我们甚至会堕落成社会丛林中的两足动物,最终失去人性。

在这个缺乏信仰的时代,“心”显得尤为重要,“心”就是信仰――“心若在,梦就在”,“心若在,风景就在”。儒家思想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修身是基础,是根本,但是修身的根本又在于“修心”,当一个人带着爱心、同情心、善心、责任心、良心、进取心……去追求学业、追求事业、追求道义、追求进步、追求真善美……时,那时所有的梦想都会开花,所有的风景都将盛开,这就是这个作文命题者应该追求的本心,也是我们的作文能够达到一个高度和深度的必然要经过的境界。

第6篇:乡村美景作文范文

[关键词]学习语文课本 运用多媒体 积累生活素材

课程标准把"说话"和"听话"改为"口语交际"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作为老师不仅要在口语交际中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还要在口语交流中规范口头语言,培养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等综合能力。可见口语交际中的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成了现代社会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下面就围绕口语交际,浅谈我的一些教学见解。

1.以语文课本为依托开展口语交际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务必以教材为依托,反复运用,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让语文课文成为写作的百宝箱。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学生常苦于写作无素材。事实上现成的语文课本就是最好的"百宝箱":他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经过了优秀作品的成功验证,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挖掘语文课本中的素材,并积极运用在写作上。如我在教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对于长在农村的孩子,一读课题,眼前就不由自主地呈现出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村画面:房前那顺着棚架爬上屋檐的碧绿的藤蔓,那觅食的鸡群,那嬉水的小鸭,那乡下人家在门前的树阴下边吃晚饭,边闲话家常…… 这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就是自己生活的缩影。同学们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享受到与家人促膝谈心的乐趣,字里行间流露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美丽家园的幸福之情。洋溢着对乡村生活的热爱、赞美之感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诵读本专题的好词好句,并加以背诵积累,在作文中"趁热打铁",及时将素材上的好词佳句充实作文。这样,学生的素材库慢慢充实了,学习习惯逐渐养成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总之,语文课文是我们手头上现成的珍贵而丰富的材料,高效使用语文课本,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让学生走进课文,亲近课文,爱上课文。为口语交际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素材。

2.以多媒体的运用促进口语交际

多媒体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了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口语交际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利用它的再现性,以及灵活多变的方法,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从而取得其它媒体所无法取代的效果。

如今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吸引学生,引发联想,启发思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一次,我在教《走进田野,热爱乡村》口语交际时,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丰富,头脑中缺乏田野景物的表象,只能说出平时印象较深的一些特点:如春天百花盛开,秋天一片金黄......我借助假日,一边布置了《走进田野,观察美景》的作文题,一边自制了不同季节的菜园、果园、农作物等课件。课堂上,我先让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眼中的田野美景,接着播放了《走进田野,热爱乡村》的录像片,在美妙舒缓的音乐声中,随着一幅幅美丽的田野风光图的呈现--湛蓝的天空,金色的田野,胀裂的石榴,五彩缤纷的菜园.千姿百态的果园......哇,真美!同学们一边欣赏,一边不停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仿佛投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中,每个画面都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看完录像,一只只小手纷纷举起,学生们纷纷赞道:果园里,红通通的苹果挂满枝头,沉甸甸地压弯了树枝,像一个个捉迷藏的孩子露出了笑脸;西瓜挺着大肚子安静地躺在自己的摇篮里;草莓也熟了,一颗颗,一粒粒,圆滚滚,红艳艳像一个个美丽的小女孩,害羞地躲在绿叶底下;板栗穿上了坚硬的刺甲,像一只只刺猬似的;火龙果不知因为什么事笑红了脸;樱桃挂在树枝上,像一颗颗红珍珠似的...... 果园里的奇异景象说也说不完,希望你来细细品尝哟。又如:田野里,到处是一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不信,让我带你去瞧瞧吧!金灿灿的油菜花遍地开放,像铺了一地的金子;红通通的映山红满山都开了,像一团团燃烧着的火焰;绿油油的嫩茶从茶树上冒了出来,犹如茶树上抹了一层油似的...... 这景色真美丽呀,真让人怀念呀!……可见,电教媒体使自然界的景象再次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并将有着相似之处却完全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想象,使学生开阔眼界,思维敏捷,迸发出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华丽的辞藻,丰富的修辞描绘出了一幅幅真实的画面。

总之,多媒体的再现生活法不受时空限制,使许多在教室里或当时当地无法看到的景象,通过电教媒体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把他们的视野引向古今中外,以及微观和宏观世界的各个领域,从面提高观察效率,降低"说话"难度的。

3.以生活为素材进行口语交际

语文是生存在社会之中的,社会生活即是语文素材的最大来源地,又是语文赖以流传、锤炼发展的依托,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要活的书,就是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坚持以课堂为本,生活为源,语文学习才能真正做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作为教师,我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重视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总之,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把口语交际与生活结合,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来学习语文,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资溪县鹤城三小 王早娟;浅议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训练[N];抚州日报;2010年

[2] 肖细阳;;浅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3] 王定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历史实践与最新创举[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第7篇:乡村美景作文范文

给我们上课的是王老师。她抱着厚厚一叠资料,轻快地走进教室,拿起一支粉笔,说:“大家好,今天我们来练笔,写美景……”

老师将写作的方法,技巧一一教给我们。然后给我们布置题目,说:“现在起大家自己动笔,把你们心中最美的景色写出来,怎么样啊?”

我眼前浮现出老家乡村那一条条清澈的河流,一片片金黄的稻田,一个个丰收的果园,还有那些奇形怪状的大石头……我顿时来了灵感,提起笔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我的分全班最高!老师把我的作文当做范文全班朗读。老师一边朗读,一边转过头向我投来赞赏的目光。我心里美滋滋的,有些飘飘然的感觉……

课后,老师慈爱的摸着我的脑袋,说:“你真棒,有点超出我的想象哦!记住,下节课,你给同学讲讲你的‘秘诀’,好不好啊?”我有点不知所措,还没来得及回答,老师已经兴冲冲地走了。突然,我看见她回过头来,温柔地对我笑了笑。哦,那是老师第一次对我笑,笑得这么开心,那么灿烂,那么甜美……

那一瞬间,我心里暖哄哄的。老师,原来你是这样的信任我,这样喜欢我!老师,你给我的帮助,给我的鼓励,我不会忘记!你对我做的每一个简单的动作,说的每一句普通的话语,我永远铭记在心的最深处……

第8篇:乡村美景作文范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呢?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学生对一件事物的看法及对该事物所采取的行动往往受其审美意识的制约,因此,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整洁、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前提之一,使学生在和谐的大自然和优美的环境前产生美感,而这种审美情感能给学生带来喜悦和,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心理,进而产生要保护这些美的东西的欲望。语文教材中不乏蕴含丰富美感的内容。《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春》、《秋天》里的自然景物美,《济南的冬天》、《夏感》里的和谐美,等等。教师在讲授中,应充分挖掘这些美景所包含的美感,让学生充分体验这些美感,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对学生完美审美观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环保教育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情感结合起来。

热爱家乡是每一个人的天性,每一个人对家乡都有一种割不断、挥不去的爱恋之情,因为,家乡里有自己的父母、兄妹及其他亲人。家人的健康时时牵挂在在外求学、就业的人的心。语文老师在讲授抒发乡思乡愁或描写乡村城镇或介绍大自然的课文时,应将分析课文的审美与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绪结合起来,进行环保教育。说明文《看云识天气》就谈到了云彩和天气的关系。在讲授此文时,老师又举了目前中国的一些地方所存在的环境污染及其带来的恶果,再说说我们家乡的生存环境,在庆幸我们家乡的大气优良、饮水清洁的同时,也认识到这个生态环境的脆弱,及我们所肩负的责任。这样一来,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关心生活、关爱社会。

当今中国,最热门的话题,可算是生态保护。前几年春夏,北京及华北、华东地区连续遭受了14次沙尘暴的袭击,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旱灾,西北、华北的沙漠面积进一步扩大,沙漠离北京城只有60公里。而我们南方,大气污染严重,江河除了东江较好外,其它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些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影响我们的健康。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将我国生态保护的危机感、紧迫感告诉学生,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热爱我们的生存环境,在自觉保护环境的同时,力劝他人也应遵守法律,对社会上的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揭发、批评。当然,对我国政府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努力也给以肯定,目的是告诉学生,受污染了的地方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是可以得到改善,甚至恢复的。但是,保护环境必须讲究科学方法,否则会适得其反。如在学习《蛇岛》里的蝮蛇的现状时,就告诉学生,由于当地政府没有进行科学调研,怕岛上的蛇没有食物,就投放了一批老鼠。但岛上的蛇没见过老鼠,不敢捕食,反而受到老鼠的攻击,在冬眠期被老鼠从洞穴里拖出来吃了。因此,环境保护还要讲方式方法。

第9篇:乡村美景作文范文

上世纪70年代的社会学博士马克・力文是的拥护者。青春而激进的他辞掉高校教师的工作,加入美国西部服务者工作联盟,成为全职志愿者和慈善事业组织者,为失业及贫困工人争取合法权益,这一全职志愿者的服务一做就是29年;年长后,马克来到中国,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弹唱自己创作的中国故事歌曲。迄今为止,已经有5万多人听过他的歌。

他用美国乡村音乐风格讲述着中国的故事,表达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感,这也是马克音乐的独特魅力所在。

为的故乡而创作

2005年,马克带着吉他来到的故乡――中国淮安教英文。马克第一次在中国表演是参加淮安市政府组织的一个活动,活动舞台就搭建在闹市街头。

一晃两年将逝,马克的教学合同即将到期。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对淮安这片土地有了深厚眷恋之情的马克带着惆怅的幽思静坐一处,忽然灵感就如一道光刹那击中了他的内心,马克捕捉到这一瞬即逝的灵感,伏案疾书,即成诗歌一首:《淮安的未来充满希望》。尔后他拿起吉他谱曲,边弹边唱,短短工夫就创作了一首歌。这是马克在中国创作的第一首歌曲。沉浸在创作喜悦中的马克抱上吉他直奔淮安市外事办,对熟识的朋友们说:“打扰一下,我有好东西要和你们分享。”于是外事办的工作人员围坐一圈,听马克深情款款地唱起了淮安赞歌。听众们为这份深情和美好祝愿而感动。淮安外事办把马克的英文歌词翻译为中文,并请当地音乐家创作了中文版本的歌曲。后来,总理的侄女在北京有机会听到马克演唱这首歌,并仔细阅读了歌词的中文译文后说:“真不敢相信,一个外国人居然把有关中国的赞美诗写得这么美丽!”

在中国听众的鼓舞下,马克的创作热情一发而不可收。辞别淮安来到北京,马克在中央民族大学执教,他深深地被这所融聚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学所吸引,马克为校园里处处散发的各民族文化特色而惊叹,在体验到民族大学和而不同的独特魅力之后,马克深深地爱上了他在中国的第二站,并创作了《民族大学之歌》。

此后,马克不断地从中国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提取灵感,以美国民谣的形式创作出让人倍感亲切又印象深刻的歌曲。2008年2月,为纪念自己60岁生日,马克创作并刻录了第一张CD,取名为“我的中国故事”。该专辑收录了他作词并作曲的11首歌曲,这些歌曲讲述了他在中国3年多的生活和经历,他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对中国的热爱。

星光大道显身手

虽然此时的马克在中国已经逐步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但要在中国乐坛小有建树,自成风格,乃至被一些中国媒体赞誉为“中国乡村音乐之父”,则不得不感谢背后的伯乐――马克的经纪人傅涵。马克到达北京的第一天,在民族大学校门口的来往行人中打听方向,许多人因为不懂英文,抱歉地摇着头走开了,这时,一个女孩停下来给马克指了路并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马克在需要帮忙时可以随时联系她。这位姑娘就是傅涵,后来成为马克的经纪人,不遗余力地推广马克别具特色的乡村音乐。

在傅涵的努力推动下,马克玩着空竹,弹奏中国传统乐器中阮,并将江南丝竹“阮”与美国民谣相结合,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的舞台,在场的观众被马克深深吸引了,评委也不吝厚评,盛赞马克的表演“是以后中西交流的一个方向!”

马克在《星光大道》初展歌喉,一鸣惊人。这也为参加2009年首届在中国举办的“国际乡村音乐周”铺就了道路。在音乐节上,留着一把大胡子,头戴一顶牛仔帽的马克以清新的音乐风格和别具一格的填词赢得了广泛关注并荣获“特别奖”,一些媒体因此冠其以“当代乡村音乐之父”的美誉。

歌声娱人又育人

一天,在课堂上,马克给学生们布置了作文,作文的主题是:《我为什么而活》。在75名学生交上去的75份作文中,有72份作文都只谈个人。唯有3个人在作文中想到了为他人谋幸福。这种大多数学生只关心“小我”而不关心别人的态度让马克先是惊心继而是忧心。同时,学生们在与马克的交流中不断地流露出对于美国经济发达和发展速度的羡慕,却对美国根深蒂固的种种问题茫然无知。马克认为,这些熟悉美国电影、有时收听VOA(美国之音)的中国学生了解到的美国也是片面的、扭曲的,必须有人站出来修正这种误解。

马克深感责任在身,他拒绝做一个冷眼的围观者,而是以言传身教的积极行动教育中国学生们。在完成每日教学任务的同时,马克在多个高校开了一系列讲座,深入探讨学生们关心的话题,他演讲的主题有:“美国经济体系的经验与教训”、“社会变迁之声――音乐在政治和社会运动中的作用”、“五一作为国际劳动日的历史”和“重组美国劳工及重建新型的劳工组织”等,这些演讲内容不同于中国学生们平日所了解到的美国,马克以崭新又独特的角度探讨美国的现状与问题,为中国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美国社会、文化的大门。

沟通起来总是严肃、认真的马克其实不乏幽默感。他创作的《她爱吃的》讲那些中国人不舍放手却让西方人退避三舍的中国美味:鸡爪子、鸭脖子、猪耳朵等,这首歌令中外听众捧腹一乐。他创作了《黄牛》讲中国票贩子的故事。而《像我一样有名》则讲述了他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外国人突然在中国有了点名气,被许多中国人认出来却只能以“老外”来称呼他的欢乐体验。《我和老毕》则讲述了他和毕福剑虽然言语不通却依然努力沟通,从而引发了牛头不对马嘴的好玩对话。马克告诉我,在校园里人气超高的一首歌是《中国美女》,讲的是大家七嘴八舌评论哪里的女孩子最美丽,结果是众说纷纭结论不一,这时,马克站出来和稀泥:不论中国女孩子来自何方,在我的眼中,她们都芳华绝代。

在马克创作的一系列歌曲中,还有许多首浪漫柔情的情歌。中国听众最为推崇的是《北京的风》。那么,是哪位神秘的缪斯给马克带来的灵感?马克总是带着温柔的笑意礼貌地回应: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不愿分享的浪漫和秘密。看来,马克不仅在中国找到了自我的归属感,他的情感也找到了温柔乡。

歌唱中国,文化大使响当当

虽然马克不会讲中文,但这丝毫不妨碍他爱上中国音乐。马克面向中国观众表演的歌曲大多是“红歌”,这与他的乡村音乐风格迥然不同。马克学唱红歌很偶然――他从经纪人傅涵那里学会了第一首红色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因为对老外来说它朗朗上口,简单易学。而中国观众对于马克唱红歌的反应非常热烈,他们总是情不自禁地加入到歌声中来。在听众的鼓舞下,马克后来跟傅涵的父亲学了不少红色歌曲。有一次马克表演红歌的时候,一群50多岁的中国妇女兴奋地载歌载舞起来,其中一位女士对马克说:“谢谢您把我带回到童年的岁月里。”这时,马克意识到,重唱红歌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唤起一代中国人旧日记忆的欢乐片段。如今,马克对中国民歌也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他会演唱《康定情歌》《沂蒙山小调》《茉莉花》《敖包相会》等,许多民歌歌唱家也成为了他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