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范文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第1篇: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范文

一、小学生文明礼仪观念淡薄的原因分析

现实社会中,小学生中出现的文明礼仪观念淡薄其原因不外乎下列几方面:

①学校礼仪教育观念淡薄,对文明礼仪教育不够重视。

②家庭教育失误,严重影响了儿童品德的发展。

③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实施礼仪教育的策略探索

1.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落实礼仪教育内容

学校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园地,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重任。这里的“有道德”也应包括孝敬父母、礼貌待人等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如果学校忽视礼仪教育,社会必然会形成“物质富有,精神贫乏”的畸形局面,甚至出现“道德危机”。因此学校应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行为素质,使他们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做到举止美、语言美、外表美、心灵美,这必将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和学校德育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校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应坚持从礼仪教育入手抓德育工作,并把其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抓得具体,抓得实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必须有章可循。学校可组织教师从“基本礼仪”、“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方面编写礼仪校本教材,开设文明礼仪课,以使学生尽快提高文明礼仪素养。

2.抓好宣传工作,努力营造礼仪教育氛围

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在礼仪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新闻媒介和社会舆论的积极导向作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媒介应大力宣传文明礼仪的典型人物及其事迹,刊登一些有关礼仪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各种评优活动中,应突出文明礼仪的要求。

对于学校来说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礼仪教育:一是在建设校园文化方面突出文明礼仪教育。以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形式大力宣扬文明观念;二是举行“文明礼仪规范班”评比。通过评比,学生的行为受到其他同学的监督和感染,提升了自己的道德水平。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些形式的礼仪教育的开展,使广大学生受到身边同学先进事迹的感染、熏陶、影响,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3.注重学科教学中对文明礼仪教育的渗透,使礼仪教育内容深入学生心灵深处

学校应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载体,把每堂课教学内容的德育渗透认真发掘,使课堂教学不仅完成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目标,还完成德育目标。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的主导作用寓于学生主体活动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活跃、充满激情的课堂中接受了文明礼仪教育。

4.增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优化育人环境

良好的社会风气起于家风,关键在于所有家庭都要正确地引导孩子,不但“养”,还要“教”,更要“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学校和家庭应该携起手来,内外结合,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

第2篇: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范文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小学教育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是学生在成长中树立良好的品德,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做出贡献。本文借助微课教学模式对当前小学文明礼仪教育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微课;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运用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奠基性阶段,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的启蒙阶段,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树立小学生良好的品格和礼仪具有积极的意义。小学生在身心成长中正处于思想启蒙阶段,传统教学方法在较为抽象化的文明礼仪知识的传递方面效果有限,因此引入微课模式,将文明礼仪以现代教育技术的方式虚拟实践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文明礼仪。

一、教师开发微课的过程分析

在小学文明礼仪教学中,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片段,即讲文明礼仪知识以视频的方式展现到学生面前,并辅以教案、课件、习题、教学反思等教学支持资源。微课模式发展至今,其视频教学资源的范围逐渐扩大,包括教育影视资源、网络视频课程资源、微课资源等,此外还包括大量的教师自制资源。小学教师在文明礼仪教学中关于微课开发的过程来看,绝大多数教师使用录屏软件自制微课,并采用摄像设备或手机工具后期加工,此外还有部分教师直接采用网络微课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文明礼仪重点知识进行修改和加工。对于微课视频初步形成之后,多数教师在后期的编辑过程中会全程参与,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这种教师参与的模式能够极大地提升微课视频的质量,对于小学文明礼仪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微课在小学文明礼仪教育中的运用实践

(一)微课将文明礼仪由抽象变为具象

对于小学文明礼仪知识而言,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单纯的教师讲解并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这种枯燥的模式无法获得学生的认同,教学效率较低,而且还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微课则能够在最短的课堂时间内,通过微课视频将抽象的文明礼仪知识具象的呈现到学生面前,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参与性,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比如在向学生讲授“公众场合保持安静”的礼仪时,以学校图书馆与阅览室为视频背景,以某个学生为案例在阅览室阅安静的阅读刊物,并在阅读结束后将刊物放回原位,这样的行为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通过实践行动方式的微课视频展现,学生对这方面的公共场所礼仪知识获得了深刻的认知,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再比如在讲授集体活动或集体荣誉感的知识时,集体礼仪知识尤其是集体荣誉感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通过微课视频将早上升国旗作为视频背景,展示给学生“行注目礼、唱国歌”的画面,使其联想到自己参加升国旗活动时的情境,并获得情感共鸣,进而完成教学内容的传达。

(二)微课把文明礼仪带入生活

文明礼仪起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因此生活才是文明礼仪教育资源的源泉和主要情境。借助微课模式将文明礼仪知识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更能够获得学生的情感认同,使其能够真正认识到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微课视频中生活情境的设定必须是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利用微课勾勒出学生日常生活场景和行为,并使其对该行为产生自己的评价。比如在校园场所文明礼仪知识中选择学生上下课时走楼梯的知识点为主体进行微课教学,情境设置在教学楼的楼梯间,部分学生在上下楼的时候并没有按照教师说的“靠右行走”,结果造成楼梯在下课期间比较拥挤,而且还造成摔倒的现象。通过这个微课视频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从自身生活经历中感悟到遵守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认识到破坏规则所带来的后果,进而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遵守规则,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三)微课令文明礼仪童趣化

教师在某些文明礼仪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将知识要点通过童趣化的微课模式展现到学生面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使其对动画、卡通、童话故事等具有较突出的兴趣,这些往往能够激起其更大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性,因此可以将文明礼仪知识融入到童话故事或者动画主题中情景中,这样既可以轻松的引导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又能够使其享受到童话故事或动画中的乐趣。比如在小学生最为熟悉的动画故事《熊出没》中选取片段作为视频背景,向学生传授同学、朋友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熟悉且感兴趣的动画片学习到了文明礼仪知识,又能够使其享受到童趣,这使得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三、结语

第3篇: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范文

一、优化环境,营造文明礼仪氛围

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是促进礼仪规范养成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从我校开展“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活动以来,我每学期根据本班学生情况,选择一个活动主题对学生进行教育。本学期,我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创设整洁、优美、文明的氛围,给学生以一种良好的文明礼仪环境熏陶。如:在墙报上、走廊上、卫生角落贴上“请使用礼貌用语”宣传牌和文明礼仪的提示语,让学生时时受到提醒。在醒目的地方悬挂名人、伟人画像及警句,使整个校园显得整洁、清新、优雅,每个角落都充满文明的气息,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二、打好基础,形成文明礼仪氛围

良好习惯的形成并不是一日之功;矫正一个不良习惯更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事,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当新的一学期开始,我就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首先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具体的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然后重视文明礼仪训练。既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做示范,让学生知道怎样去做,逐步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养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我训练学生坐、站、走的姿势,我在讲桌前面摆一套桌椅,给学生做坐的示范:头要正、身要直、脚放平,目视前方。又用标准的立正姿势站在学生前面示范站姿,然后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起立、请坐”,达到整齐统一、动作迅速。唐睿同学坐不正,张荣同学站不直,我就到唐睿跟前帮他坐正,教张荣站直,让他把胸挺起来,再拍拍他后背,让他再挺一挺,直到满意为止。为了让学生明白其中道理,得到启示,有所提高。我邀请了两个同学站到讲台上,一个昂首挺胸,目视前方,一个弯腰驼背,让学生比较,谁的姿势漂亮,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昂首挺胸,目视前方的漂亮。”“你们好比一棵小树苗,现在是直的,将来也是直的;现在是弯的,将来也不直。”接着,我让同学们起立,这次效果最好,个个昂首挺胸,眼望前方,真是可爱极了!我巡视了每一个同学,他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最后我说:“同学们,你们都是直直的小树苗,老师希望你们昂首挺立,最后长成参天大树,有没有信心呀?”同学们齐声答道:“有”。有了站姿的基础后,再练一练升国旗仪式,全体同学立正站好,少先队员行队礼,眼睛注视着国旗,同学们练得都很认真。我示范行队礼姿势,同学们反复演练,为开学典礼和以后每周一升国旗打下了基础。同时,也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打下了一个文明礼仪的烙印。

三、做好表扬,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氛围

小学教育是人类基础教育的起点,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早期阶段,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于人的成长与进步影响巨大。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

教育学生向老师问好,每天早晨和上下午上班都能看到值日学生戴着红飘带,频频的向老师行礼问好,每次我都点头或招手并向同学们问好。在上学的路上,见到我班孩子我都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如果我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说:“对不起”。学生为我抱本子、拿书,我感激的说:“谢谢!”每天望着干干净净的教室,我对同学们说:“你们辛苦了!”这种教育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

在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规范训练时,我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感染学生,为其他同学起带头和示范作用。比如一次放学时,经过校门处,发现刘念同学大声问好:“保安叔叔好。”我马上表扬刘念同学,说:“刘念同学真有礼貌,是你们学习的榜样。”苏龙广悦同学见到校长主动带头问好:“校长再见”。我又表扬他,说:“苏龙广悦也有礼貌,有礼貌的孩子人人夸。”孩子们听了美滋滋的。以后,问好的声音就更大了。由于我们学校是中心小学,上级领导常来我校检查、参观、指导,为了让我班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做得更好,我采用的办法是树立榜样、带动全体。我挑选几个工作认真负责、声音洪亮、平时做得特别好的学生成为班级的礼仪标兵,让他们做好带头作用,见到客人主动问好。自从运用这个方法以来,每天放学路上的一声声“老师好”“老师再见”是那么悦耳,还受到了各位老师的好评。

我班学生保洁意识薄弱,可有一位同学,老师一安排好他什么时候保洁,他总会按时去做,而且做得很好,于是我又在班上表扬了他的这一良好的行为习惯,之后便有一部分同学能自觉保洁,渐渐地很多同学都能自觉保洁,有时不该自己保洁的同学也会主动参与其中,于是我又对这部分同学进行了表扬。现在,班上大部分学生愿意帮助当天保洁的同学,逐步形成了事事有人干的局面。

四、家校互动,拓宽礼仪教育氛围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度宠爱和保护,忽视了对孩子生活自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子女坐享其成,导致孩子养成任性、娇纵等恶习。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是很难的,如果不加以强化,那更是容易今天一套,明天一套,在校一个样,在家一个样。于是我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会,采取了多种方法与家长进行沟通,如家访、发放家校联系卡、与家长通电话等。在相互沟通中,增进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了解了学生基本情况,大大提高了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

第4篇: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范文

《教育纲要》提出:“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体系,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实践性。”主要是强调正确处理内容选择的心理学依据和知识内在逻辑的相互关系,这是教育内容体系组织的根本性和规律性问题。《纲要》按照以人为本理念把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主要内容划分为2类,一类是个人礼仪,一类是交往礼仪。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先把自身做好,就有了文明礼仪相互交往的基础,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又促进个人追求文明做人。《纲要》还分别对小学1—3年级和4—6年级、初中生和高中生规定适应其年龄特征的内容。不同学段的内容有各自的重点,便于学校和教师组织教学及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教育内容安排体现了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先直观后抽象,螺旋式上升的内在知识逻辑,符合中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认知逻辑和活动逻辑特点。主要内容很好地处理了文明礼仪教育的继承和创新、理论和现实、知识和行为等辩证关系。除此之外,还特别注意解决中小学生学习、生活中常见的不文明实际问题,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主要内容的安排并不等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而是为组织课堂教学和相关的实践活动提供指导性意见,使文明礼仪教育教学工作有一个相对规范的要求和参考大纲。

那么具体如何加强对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呢?我认为应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第一,加强养成教育,从细微处入手,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坐、立、行、走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活动,离不开“坐、立、行”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动作。而这些又关乎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加强养成教育,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实施,学生能够学会“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就会衍生出如何待人接物。例如与人谈话的时候要眼睛看着对方、学会倾听,这样的要求不仅适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同样适用于学生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能力。试想一个能够用心倾听别人的学生一定能了解到对方的想法、从而去理解、尊重对方,也许是尊重对方的语言、也许是尊重对方的规定,这就不会再出现新加坡式的语言提醒了。

第二,加强人文关怀,使学生学会如何关爱他人

教会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灵,能够体察他人的辛苦。清明节的时候一次严肃的扫墓行动会使得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知道前辈浴血奋战换来的今天多么值得我们珍惜;妇女节的时候一次感恩母爱的教育会使得学生从做一件小小的家务感受到母亲日常的辛劳,从而学会孝敬长辈;劳动节的时候一次街头清扫也会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清洁工人的辛苦,从而不再出现随手丢弃垃圾的坏现象;儿童节的时候一次同学间的互相帮助,会使得学生知道友情对于自己关爱他人的重要意义;建军节的时候,一场雷锋的故事会会使得学生知道付出远比获取更加重要;国庆节的时候一次盛大的演出会使得学生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和我们本该拥有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其实这样的小事时时都在,只要我们用心,教育无处不在。

第三,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做学生文明礼仪的楷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好胜心强,好模仿,同时他们对于师长又有着无限的崇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自己作出表率,以自己的良好师德给学生树立榜样。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以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出示范,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总之,强化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应该抓住一切契机,将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落到实处,让中国再次成为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

第5篇: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范文

关键词: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生命力

中国分类号:G76

一、激趣启情,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依然是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感情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语文课的导入设计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了聋生的兴趣,能使聋生情绪高涨,脑细胞活动迅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因而聋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感知力、理解力和创新力都处于最佳发挥状态。聋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就能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让聋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出舞台,让聋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同时,教师要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为聋生营造五彩缤纷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老山羊请客》一文时,笔者以活动课的形式布置聋生自主、探究、合作――(1)课前查阅收集;(2)课中介绍交流;(3)课后表演展示。活动课上,聋生们既有“自主”的介绍,又有合作课本剧《老山羊请客》的表演展示,让聋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也体现了课堂的主人是聋生。又如在教《小猴子下山》一课,笔者多次让聋生表演文中出现的动词,以及故事情节,不知不觉中,聋生就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受到了教育,也使课堂赋有了生命。

三、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面对聋孩子教者更是很少进行这方面的设计。教师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如: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一堂关于“保护鸟类”的情境作文教学颇为精彩。他首先播放一段林中小鸟轻快的叫声,仿佛小鸟在歌唱,然后他把自己装扮成一个猎人,在林中寻找鸟儿,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今天林中的小鸟真多啊,我又可以享受美味的下酒菜了!”顿时下面的学生急了,有好多同学站起来阻止:“鸟类是人类的朋友,不能捕杀。”于老师“不肯”,并示意学生说出理由来。有几个考虑成熟的学生走上台前,一个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理由,于老师说这不够,并又故意重复着先前“我又可以享受美味的下酒菜了!”这句话。第二个同学急了,赶紧上前,又说出另一个理由。于老师还是没有听他们的劝告,依然我行我素,紧接着第三个,第四个……越来越多的同学说出更多的理由,竭力劝阻于老师放下手中的枪,于老师看基本上理由全了,就说“听你们的吧。”他就是与学生对话,有意识构建了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应该保护鸟,这比空洞说教式的指导效果好多了。显然,于永正老师这堂课就富有了生命力。

四、走向生活,突破课堂教学空间

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向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语文教学生命化,开放语文教学,拓宽课堂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应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立足教材,面向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如在教学《春天来了》一课,笔者把学生带到校园里,结合课文去找春天,学生都很高兴地去找,并且找出了课文没有写出来春天的景象,这就为布置课外作业打下基础。所以说课堂教学并不局限于教室里,让课堂走向生活,这也是教师和学生的一段生命历程。同时,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理想课堂就是磁力、张力、活力的和谐,她能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理想课堂能透过活泼的氛围、活跃的思维和活生生的教学环节,无处不见鲜活的生命在律动、在交融、在成长,无时不见活灵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在焕发异彩。

五、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中才能思路开阔、弘扬个性。聋生也更是如此。要建立这种民主关系,家长、学生都应打破对权威的崇拜,而教师则应打破自我权威的崇拜。只有让聋生明白老师也不是无所不知的,他们才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想法;只有让老师明白在当今时代自己不应再是一桶水而应是源源不断的自来水,才能降下自身的权威地位向别人学习,包括向学生学习。有一位语文老师在上课时把“承认”的“承”少写一横,这时一位女同学怯生生的举起手,老师看着这名同学示意她站起来发言,女孩脸有点红说了句:老师,你“承认”的“承”少写一横,这时班级静极了,大家都想老师肯定会来一番驳斥,但事实却相反,老师有礼貌的请这位同学坐下,并慈爱地对全体同学说:谢谢这位同学的提醒,这说明她有认真听老师讲课,也能够善于发现,也能勇敢地提出老师的错误,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够向她学习。正是学生的勇敢才使得教师的知识得到增长,教学更严谨,也正是教师的民主才给了学生自信和尊严。教师应该在课堂中自始自终创设一个优良的宽松环境,给聋生以心理安全和精神鼓励,把聋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自信心确立起来。

总之,教师要做好“引路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生营造自主发展的空间,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得有滋有味,张扬个性、展示自我。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聋童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6篇: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范文

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正处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教会学生做人,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基于此,我们从本区中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了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探索。力求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在文明礼仪教育上取得突破,并以此带动学校其它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立足于抓好这一最基础的教育,我们于去年底向全区中小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印发了《福州市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福州市教师礼仪常规》等一批文明礼仪教育的文件,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一是要求全区各中小学校全面强化师德教育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整体优化学校文明礼仪环境。将师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成效,列入“文明学校”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的评估体系。

二是把《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列入学生思品课教学内容,力求学生“知”与“行”的统一。

三是强调各学校把文明礼仪教育与各项校内外活动的开展结合起来,做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扎实有效。四是强调教师的为人师表,在文明礼仪上率先垂范,并将其列为教师年度考核及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第7篇: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范文

文明礼仪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体现,随着德育工作的不断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文明礼仪教育已逐渐被各位教育工作者所注重。目前,各地一些在这方面走在前列的学校,已经在如何强化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上做文章了。

二、调研时间、调研时间 2010-11-5

三、调研地点 xxx学

四、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为了了解更好地调查滨江中路第一小学学生文明礼仪情况,以了解小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进行了此次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采用调查问卷以及实地考察记录形式,其中调查问卷对象为进行教学活动的三个班级。经过后期的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得到有效问卷数60。

五、 问题分析

1、学校文明礼仪基本现况

首先通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学校整体环境的观察发现:学校的整体文明礼仪气氛比较好,课室内外都贴有文明标语;而同时发现小学同学放学时都要先排好队。这都是学校良好文明礼仪教育的正面反映。然后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对课室内学生情况的观察中却发了少部分同学的行为存在某些不和谐因素,例如不文明用语、打扑克、起哄等。而同学上交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同学们普遍认为学校内文明礼仪的存在比较多,但仍存在不文明行为。其中最多的是课间大吵大闹、追打,其次为说脏话和上下楼梯大吵大闹。作为小学生,部分同学思想尚未成熟,对某些行的正确与否为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对文明礼仪所以出现少数的不文明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对之放任自由。作为学校方,应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

2、学生对自身文明礼仪的认知程度

上一点对学校文明礼仪基本现况的分析中提及小学生的思想未成熟对某些行为不能作出很好的正误判断,这也就是学生自身对文明礼仪的认知程度。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有五分之三的学生认为自己平时的行为很少失礼;而只有约五分之一的同学认为自己偶尔会失礼,拿不准正确的礼仪是什么。这比例与我们实际的观察情况也相符。但是除此之外,仍存在极少部分同学是直接对自己的行为是不注意而经常失礼的。

虽说只有五分之一的同学对正确礼仪的认识不清晰,极少部分的同学对自己的行为不约束,但这都是不能被忽视的。因为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又具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这极少部分不约束自己的同学很容易就对那五分之一的同学和对其他的同学带来负面的影响。假如这五分之一的同学都被不好的方面影响了,那么很可能会引起恶性循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对此,学校文明礼仪的教育的重心应适当偏向这部份同学。

2、学生对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看法

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对自身文明礼仪影响最大的是学校;相比之下,认为对自身文明礼仪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或者自己的人数则不超过四分之一。与此同时,约为百分之八十五的被受调查者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文明礼仪的教育。受调查者还认为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好方式还是生动有趣的课堂授课,而组织比赛(如手抄报比赛、知识竞赛等)和举行文艺活动(如诗歌朗诵、歌舞、小品等)次之。

小学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和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为此,要以学校为主导,密切联系学校、家庭、社会,在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和利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服务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青少年教育网还指出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具有反差现象、反复现象和反弹现象。由此可见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真是任重道远。

六、 具体建议

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以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具体如下:

(1)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的了解,注意时效性。具体的方法各班可以设立文明礼仪大使,对班内每天的不文明具体现象进行登记,向班主任老师反映,而班主任老师则定时对具体不文明行为进行引导纠正。(注意不文明行为尽量不责任追究至具体某同学,否则不利于长期实行,而此做法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全面、及时引导好学生。)

(2)多注意对平时不注意自身文明礼仪同学的引导。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关注程度更要特别加大。

(3)增加文明礼仪教育课。在课程不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可考虑对学生上文明礼仪教育课,可多个班一起互动上课。

(4)在每期的班级黑板报中增加文明礼仪内容。

七、 参考文献:

(1)《论小学生素质教育》

第8篇: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范文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英语教学;文明礼仪教育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我国自古就重视礼仪教育。小学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端正英语学习的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文明礼仪是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已经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创设教学情境,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属于英语学习的开始阶段,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跟学生的生活离得也不远。小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礼仪习惯。例如小学英语教材中的“How are you?”“Hello!”“Thank you!”“Good morning/afternoon!”等礼貌性用语是学生最早接触的英语句子。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就在身边,平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能听懂、会说日常交际用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事先准备照片,课堂上学生与教师进行相应的场景对话:

学生:This is my photo.(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的照片。)

教师:Oh,it’s nice.I like it.

学生:Thank you.

之后让学生自己分组进行练习,两个学生一组,拿着班级里的照片进行对话,教会学生当别人夸赞自己的时候,要记得说“谢谢”。再比如,每天早上让值日生站在门口对大家说“Good morning”,还可以在课堂中让两个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个碰到另一个,碰到别人的学生大声说“Sorry”,一个帮助另一个,被帮助的学生大声说“Thank you”。在学习了“What do you do in the evening?”这样的句型后,让学生一起讨论晚上回去做了什么,会给父母倒洗脚水吗?父母做了可口的饭菜时说“thank you”了吗?让学生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讲文明的习惯。

二、利用日常节日、谚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节日、谚语教学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发展。比如:对于节假日来说,新年(Happy New Year)要求家人团圆,吃饺子;三八妇女节(Mar.8th Women’s Day)要给妈妈说声节日快乐;清明节(The Qingming Festival)主要是祭祀先祖,教育小学生要尊重长辈,缅怀革命先烈;教师节(Teacher’s Day)要祝福教师节日快乐,学会尊重教师。教师可以利用这些重要的节日,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帮助小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还可以通过我国流传下来的格言俗语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的文明意识和健康的心灵。如团结就是力量(Unity is strength)告诉小学生大家属于一个班集体,要相互团结;当学习动物园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或者图片,让学生掌握一些在公共场所的温馨提示语,如Don’t pick the flowers(不要摘花), Don’t leave litter(不要扔垃圾)等,这样无形中增强了小学生对公共场所环境的保护意识。可见,文明礼仪无处不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朗朗上口、包含生活智慧的谚语资源,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礼仪教育,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文化差异,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在交际的时候涉及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交流方式也不同,语言表达的行为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像中国人彼此见面谈话寒暄的时候,会说“Where are you going?”,但是西方人,比较重视自己的隐私空间,对别人问及自己的年龄和婚姻等问题会比较反感,他们觉得这是在侵犯他们的隐私。所以在学习“How old are you?”这个句型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几个相关的情景,像医生询问病人、警察调查以及表格填写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此句型使用的场合,其目的就是为了启发学生尊重他人。在英语中,当向别人提供帮助或者表达关心的时候,其表达方式是根据对方所愿意接受的程度来决定的。所以,英语语言中礼貌用语相对比较多,比如在拒绝别人的时候要说“Sorry”等,因为西方人不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人身上。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小学生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交际的能力以及和睦共处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明礼仪素材,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把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既培养了小学生的语言知识表达技能,也促进了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范文

本文拟从“和谐德育”的视角观察小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调查不和谐的小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现状,进而分析其形成原因,最后探索出我校促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对策及相应的改善。

一、正视不和谐现状

首先我们对小学各年段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与分析,从每学段儿童中各抽调100名共300名儿童进行调查问卷。我们发现“不良行为习惯”现象绝非个别,而且,在每个学年段还具有共性。我们旨在通过现状分析、了解不和谐所在,从而引起教育者高度重视,做足理论上的准备。

调查结果如下:

站立坐行姿势:标准45%;着装:整洁大方83%;佩戴红领巾和校牌:能自己主动佩戴82%;使用礼貌用语:常使用礼貌用语52%;倾听:会倾听55%;见到老师问候:能主动问好72%;下课是否打闹:不打闹42%;同学间发生矛盾:能主动谦让55%;发现垃圾:捡起来26%。

二、分析不和谐因素

我校对小学各年段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具体为以下原因。

(1)社会因素。(2)家庭因素。(3)性别因素。(4)年龄因素。

三、探索促和谐对策

我校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在以下方面促进了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

1.课堂育人

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思想教育,使他们懂得讲礼仪、守规范的重要意义。重视每周一次的班队活动和每周两至三节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

2.实践活动育人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注意加强检查督导,每周设定一个班为值周中队,由值日领导和值日老师负责,设立了“教师”值日岗、纪律监督岗等。我们主要抓住“穿戴、清洁、纪律、两操、黑板报”五个项目,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强化训练。

3.榜样育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首先做到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

4.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立体化德育网络的构建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空间,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校文明礼仪情况,让老师了解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通过考评,让学生对照考核内容,明辨是非,知道自己的缺点、问题和差距。从而下决心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四、和谐成长。在反思中进步,在进步中反思

我们发现,通过这样的举措:(1)教师的育人观念和方式逐步转变;(2)学生的礼仪行为发生较大改变;(3)学校、家庭及社会德育工作得到有效推动;(4)我校逐步形成一套礼仪养成教育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