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先进事迹发言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家好!
我叫××××,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警徽在心中闪亮》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各位领导汇报并交流我从警几年来的心得和收获,令我感到既光荣又惭愧。比起身边如广翰银河中熠熠生辉的群星般的公安干警们来说,我只不过是萤火之光。作为公安一名基层干部,我
没有高深的理论和系统的心得,我只能把自已忠实履行职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着法律的威严,维护着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把自已对公安的理解和践行作一个汇报。我相信这一件件小事都能引起广大干警们心中的共鸣,因为他们可能发生在许许多多的干警身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角色作为法制科副科长,作为全局最年轻的副科级领导干部,我深深感觉到肩头的责任与重量。我深深明白,在法制建设快速推进的今天,只有不断充电,才能适应当前执法形势的需要。工作中,我结合当前实际,认真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刻苦钻研政治侦察、刑事侦查、经济侦查等业务知识,积极参加法律专业自学考试,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并于年初拿到网省警官学院法学××文凭。为最大限度地汲取法律营养,进一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我不仅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而且还订阅了大量的法律书籍、报刊和杂志进行涉猎,特别是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有关公安工作的法律解释,我都及时摘抄下来,仔细揣摸,潜心研究;对一些疑难问题和工作实践中遇到的不能确定的案件,我一方面向老同志、业务能手虚心请教,与检察机关和法院进行沟通协调,一方面与科里的其他同志查阅资料,直至弄个水落石出方可罢休。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我练就了一项“绝活”,××××××××××××××××××××××××××××××××
我叫××××,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警徽在心中闪亮》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各位领导汇报并交流我从警几年来的心得和收获,令我感到既光荣又惭愧。比起身边如广翰银河中熠熠生辉的群星般的公安干警们来说,我只不过是萤火之光。作为公安一名基层干部,我没有高深的理论和系统的心得,我只能把自已忠实履行职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着法律的威严,维护着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把自已对公安的理解和践行作一个汇报。我相信这一件件小事都能引起广大干警们心中的共鸣,因为他们可能发生在许许多多的干警身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角色作为法制科副科长,作为全局最年轻的副科级领导干部,我深深感觉到肩头的责任与重量。我深深明白,在法制建设快速推进的今天,只有不断充电,才能适应当前执法形势的需要。工作中,我结合当前实际,认真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刻苦钻研政治侦察、刑事侦查、经济侦查等业务知识,积极参加法律专业自学考试,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并于年初拿到网省警官学院法学××文凭。为最大限度地汲取法律营养,进一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我不仅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而且还订阅了大量的法律书籍、报刊和杂志进行涉猎,特别是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有关公安工作的法律解释,我都及时摘抄下来,仔细揣摸,潜心研究;对一些疑难问题和工作实践中遇到的不能确定的案件,我一方面向老同志、业务能手虚心请教,与检察机关和法院进行沟通协调,一方面与科里的其他同志查阅资料,直至弄个水落石出方可罢休。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我练就了一项“绝活”,××××××××××××××××××××××××××××××××
关键词: 高校师范专业 见习实习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17%,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截至2015年7月30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了37.5%[1]。在这十二年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7%上升至37.5%,可见高等教育发展的迅速。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这一现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而高等教育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培养人才的科学知识与实践能力。所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确保高等教育人才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对高师院校的学生来说,提高其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实习。
一、概念内涵
根据《教育辞典》,见习是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结合某些课程教学,组织学生到有关单位和现场进行观摩,使其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环节;师范学校的学生在专业训练期间结合实际,参观中小学教育的实施和教学实际,观摩教师的言行、操作和教学。若进一步担任助理教师职务和课务并试教,就叫做实习。见习是实习的前奏,是实习不可或缺的步骤[2]。顾明远在《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教育实习是“各级各类师范院校高年级学生到实习学校进行的教育、教学专业实践的一种形式,包括参观、见习、试教、或协助班主任工作及参加教育行政工作等[3]。笔者认为,见习指高校师范专业学生结合课程知识,到学校、康复机构或康复中心等有关单位进行观摩,形成感性认识,了解教育对象,培养职业情操的过程;重点在“见”。而“实习”指高校师范专业学生到学校、早期康复中心、康复机构等有关单位,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学校中所学的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重点在于“操作与实践”,本研究中的“实习”过程包含“见习”这一环节。
二、高校师范专业实习研究现状
通过对近十年来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对于高校师范专业实习研究的文献数量多、内容丰富,具体内容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实习对于高校师范专业的意义
近几年,对于高校师范专业实习的研究内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习对于高校师范专业学生不同能力提升的影响;二是实习对高校不同学科师范生的影响。
1.实习对于高校师范专业学生不同能力提升的影响
蹇世琼、饶从满、回俊松通过问卷及半访谈方式调查了实习生教学能力的发展。结果显示,实习生在教育实习阶段教学能力有明显提高;教学认知能力的提高快于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4]。
2.实习对于高校不同学科师范生的影响
郭新婕通过个案法对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跟踪调查。研究显示,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学生经历了一个动态的专业发展过程,对英语教学的认识,对学生的了解,对自我身份的认同等方面是交织发展的;通过实习,实习学生的教师知识、执教能力和反思能力等都有相当程度的积累和提升[5]。
刘蕴秋通过定性研究方法探究实习过程中的见习对于入职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见习首先使师范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现实职业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其次,见习能改变师范生对教育理念、专业素养和学生学习的认识,促进职前英语教师素养的发展。此外,真实的教学环境使师范生很快学会从教师角度思考问题,激活他们在课堂上学过的教育教学理论,并使其教学认知和职业态度上发生明显的转变[6]。
(二)我国高校师范专业实习现存问题分析
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发现对于实习现状研究的文献数量最多。许多学者不仅对现状进行阐述,对原因进行分析,还提出相应对策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孙卫俊、史晖。在现状提及的问题中,主要集中在实习基地过少、实习模式和评价方法难以适应发展、实习时间过短、高校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和教育实习管理不到位等几个方面。
梁尚德在研究中总结了高师院校物理专业实习现状,从学校和组织实施过程、学生自身、实习学校和实习教师三个方面分析了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学校这一方面存在实习目的过于简单,只是局限于实习生对中学物理教育现状的了解;实习时间不够、实习内容单一、高师院校物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基础课程、物理专业课程占总课时的90%,教育理论课程只占10%)、教育实习评价流于形式、教育实习组织管理落后[7]。
孙卫俊指出在当前的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中,学生的实习存在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生和实习学校之间缺乏长期联系;教育实践活动内容被认为缩水,实习范围窄小;教育实习时间不能满足学生需要,而且安排得过于集中;缺乏有经验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教育实习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手段等问题[8]。
曹宁指出在传统实习模式中,存在实习时间过短,实习内容贫乏,反思反馈缺失,指导教师难以给予及时准确到位的指导,实习活动因对中小学生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负面影响,增加教学管理与后勤管理难度而遭受推诿[9]。
史的研究从实习院校角度分析了传统单向度实习模式的弊端,即高师院校通过实习院校提供的机会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而实习学校很难通过教学实习促进自身发展,甚至一些实习院校认为教育实习会对其教学秩序产生冲击[10]。
林晖提出目前高校师范专业教育实习评价中存在同一实习生具有多位指导教师,而各位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评价标准难以均衡统一;在评价中多用经验观察方法,此方法受指导教师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导致评价信度低、效度差、可比性差[11]。
王艳梅的研究阐述了高校对教育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实习时间过短,内容形式单一,实习管理松散封闭,实践教学基地不稳定等问题。陈忻华在研究中指出在师范生见习实习中存在教育实习目标笼统模糊,教育实习时间过短,教育实习安排不合理,教育实习前的准备不足、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滞后,教育评价考核机制不完善,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能力欠缺,教育实习的组织管理机构与组织管理工作不够健全等问题[12]。
(三)我国高校师范专业实习改革路径
在探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见习实习改革对策和路径上,我国学者多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优化实习指导教师配置;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实现高校与中小学校的互惠双赢;加强教育实习的组织管理;搞好教育实习课程资源建设;完善教育实习成绩考核评价制度。
姚云和李福华指出应促实习资源、实习过程和实习管理的一体化,应构建“师范生教育实习平台”,从而实现实习资源丰富与更新,并使实习管理过程规范化和自动化[13]。魏彦红指出教育实习应本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灵活设置,加强对见习过程的管理,使其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高等师范学校应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建立稳定的实习见习基地[14]。
孙卫俊在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时提出实践教学贯穿教师培养全过程的模式,简称“TCPP”(The Teaching Course Penetrated by Practice),即安排师范专业学生进入中小学,进行经常化的定点和定岗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专业教学、班队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配合实习学校全面了解和参与,而师范院校则定期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检查和督促,使学生在第五、第六学期内分别从事熟悉学校环境,了解学生特点和自己的角色定位,巩固专业思想,培养职业情感,开展见习、实习和研习班主任、少先队工作,实习说课、磨课、试讲等教学工作及开展教育调查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熟悉人际关系处理和学校管理工作等。最终使学生一毕业就具有一定的中小学教学、科研和管理经验,非常顺利地胜任教师工作,从而提高教师的成长效率,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质量。
史晖提出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实习范式的转变应基于“一个中心、两维目标、多元互动”的理念,并以此提出构建三种教育实习的新模式。“一个中心”,指通过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使双方都能实现教学目标,实现共赢。“两维目标”,指既培养未来教师个人的教学技能和合作意识,又提高实习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合作能力;既着眼于促进高师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又关注实习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元互动”,指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实习学校应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习生、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以实习生为中介,形成实习生与在职教师、与大学教师、与实习学校、与高师院校、高师院校与实习学校、大学教师与在职教师之间的多元互动。提出的三种教学实习新模式指,专业发展学校模式、定岗置换模式、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15]。专业发展学校是指由学校和大学中的教育学院共同创建的一种新型学校。专业发展学校为实习学生提供了一个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场所。所谓顶岗置换,就是让师范生经过一定阶段见习准备之后,正式走上讲台,履行教师的全部职责。与此同时,原有岗位的教师脱岗进修,进入高师院校进行全程培训。这种模式既能为师范生提供实战演练的机会,又能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充电提高的机会,实现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互利互惠。尤其对教师学历不达标、教学水平较低的农村偏远地区,适切性更强[16]。建立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合作机制,实施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并提供优惠政策,通过双向选择,让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侧重面向农村中小学)达成就业意向,可以有效缓解就业矛盾,达到多方受益的目的,使实习生成为“准教师”[17]。
黄兴帅针对师范生实习过程中实习时间短、人数过于集中、实习生无法了解教学整体过程和教学环节等现状,借鉴认知学徒制的思想,提出师范生教育实习要实现四个转变:由教-受式指导学习向学徒式指导学习转变;从单一、细节化实习活动的学习向整体、全面教学过程和环节感知转变;从重视学科领域知识向重视策略性知识转变;从重视个体学习向重视在具体社会情境中学习转变[18]。
(四)国外经验及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在近十年中,国外高校师范专业实习有如下特点。从国家看,多以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为主;从研究方法看,以比较研究为主,通过比较各国实习模式,总结出在实习方面的先进经验;从研究结构看,很多文献多是先总结、比较多国高师院校的实习经验,然后提出给予我国实习的建议与启示。给予的建议启示内容仍围绕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实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增加实习时间与采取多样的实习形式,与高师院校实习模式改革路径研究的诸多内容不谋而合,所以本研究在阐述国外实习模式的研究中,主要以可借鉴的先进经验为主要内容。
1.英国
在英国,对于未来想要从事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师范教育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经过四年的全日制教育获得教学学士学位,在此期间,学生需经过至少20周的实习(包括见习),并且在高年级实习工作中,要承担实习学校教师的1/3工作量;另一种途径是PGCE模式(Postgraduates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从学制上看,学生至少经过3年的高等教育,先获得非教育专业的学士学位,再接受为期一年的教育实习,获得“研究生教育证书”,简称3+1模式,是培养英国中小学师资的主要途径[19]。这两种模式都具有“重负荷教学训练”的特点。
2.法国
法国的教师教育实致分为三类,即熟悉性实习,旨在让准教师们身临其境,初步了解未来的工作环境,认识学校的组织运作、教学时间安排等方方面面,为即将开始的教师培训建立感性基础;(由指导教师)陪伴实践实习,指由指导教师带队,两三名学生一组,主要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观察和分析,指导教师可安排少量教学活动;责任实习在实习第二年进行,实习教师尝试独立开展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期间还要进行学科教学法和普通教师培训学习,并由指导老师分析并解决实习生在责任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实习生在实习中实际教学能力得到不断提高[20]。
3.美国
教学实习时间长短因校而异,普遍在15周以上,大约有一个学期的时间集中用于教学实习。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课程计划的最后,通常在第四学年进行,主要在专业发展学校中完成[21]。
虽然关于美国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研究数量不少,但是就内容上说,多是重经验介绍及与我国高师院校实习的比较研究;从研究对象上看,以不同州为主,如伊利诺伊州、俄亥俄州和德州等不同地区。
4.与中国师范专业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
许多见习实习的研究是与中国见习实习模式比较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实习目标与要求
教育实习目标规定了教育实习的目的及学生通过实习取得的教学效果。对于教育实习目标的设定,美国与日本较具有代表意义[21]。
美国的教育实习目的与要求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以伊利诺斯州立大学为例):第一,了解教师的各种职责,认识教师的作用;第二,理解教学基本过程,提高指导学生的能力;第三,提高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主要指促进学生心智和体质成熟发展的教学活动;第四,提高对教学情境的认知能力;第五,发展认知实际教学中应用的教育理论的能力。
日本规定实习生应实现的目标:第一,从总体上亲自体验学校教育实际;第二,培养基本教育实践能力;第三,认识教师职业活动的规律、基本原则、基本方式,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加深对学生的感情;第四,能恰当地评估自己担任教师的能力和职业适应程度;第五,培养在教育实践中需要的创造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22]。
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目标虽然不同学校目标不同,但是总体来说我国教育实习主要目标是加强师范生对中小学教学的感性认识及教学技能的训练,旨在在实践中应用教育教学理论。然而,我国教育目标过于笼统,多数院校对实习目标的表述都过于模糊,缺少具体细化明确的目标;在实习过程中缺少具体的目标界定,难以评估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能力的提升。
(2)教育实习的管理
在英美教育实习中,有专门机构及人员负责,即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成立教育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订教育实习计划、分配实习生、组织教育实习和进行实习评价[23]。而在我国,师范生的见习实习由师范生就读的高等院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制订,同时由高等师范学校负责管理及评价。
(五)不同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
随着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发展,其模式越来越多样,对于不同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多。郑婕比较了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常见的单科集中定点教育实习、混合编队定点教育实习、定向顶岗试用教育实习、自主式教育实习及全委托式教育实习五种教育实习模式,分析了五种模式的优缺点,提出实习模式的选择应从各地、各校、各专业的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教育实习模式,弥补单一模式的不足。另外,指出高等师范院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实习学校应本着协作共建的方针,积极进行教育实习模式改革[24]。
黄龙通过对×师范大学的师范生的调查问卷发现,通过顶岗实习考查师范生专业素质、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提升,研究发现,这四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其中专业情意提升最为显著。另外,研究表明师范生实习意愿、岗前培训情况、听课数、实习自由度是影响师范生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5]。
杨玉梅通过对顶岗实习和集中实习的效果比较研究发现。与集中实习相比,顶岗实习师范生实习时间长、力度大,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全方位的实践锻炼,对学生专业素质提高程度要大于集中实习。另外,顶岗实习作为一种支教方式,对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即顶岗实习补充了农村教师的数量、调整了教师专业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的师资结构,但是顶岗实习在组织和管理制度方面仍不够完善[26]。
袁丽、陈林通过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师范生、大学指导教师和在岗指导教师进行了访谈,发现高师院校的指导教师若要保证高质量指导有一定困难,原因是实习地点较远与分散,所以通常采取阶段性指导。与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实习生对实习工作的态度差别很大,因此实习效果差异明显。研究结果指出,顶岗实习指导工作最重要的是完善指导人员的配备[27]。
总体来说,高校师范专业的实习研究有如下特点。
第一,研究内容可归纳为三类――现状与对策、比较与启示、新模式探讨。“现状与对策”指许多学者在对高校师范专业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一定的建议与对策,如史晖、林、孙卫俊等。“比较与启示”指许多研究会通过比较不同模式或者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实习经验为我国高校师范专业实习发展提出一定的启示,如顾维勇、徐敏和李崇爱等。“新模式探讨”中的“新”并不是指以前从未有过的模式,而是指伴随着社会发展、教育发展而逐渐演化出来的模式。如顶岗实习模式、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模式等。
第二,研究方法更科学。对于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从最初的文献法、个案法到现在的问卷法、访谈法等,呈现研究方法多样化趋势,并且由定性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趋势发展,使研究结果效度提升,使研究结论更具代表性。
第三,研究对象更细分。这种“细分”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实习要素的细分,如对于实习效果评价手段的研究,对于实习前实习计划的研究等,这类研究使得对于实习模式的研究更全面立体;其次,“细分”体现在研究对象上,从最初的实习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到目前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实习学校学生、高校专业教师等多主体为研究对象;再次,“细分”体现在高师院校不同专业对于实习的研究,如物理专业实习、英语专业实习的研究等,体现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为高师实习发展提供更充足的依据。
第四,研究与现实的联系更紧密,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与高校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发展联系更为紧密,如研究实习对师范生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对专业发展、职业认知等方面的影响;其次,与社会进步发展更紧密,例如顶岗实习作为支教的一种方式,可以补充农村教师不足的现象,解决农村教学质量偏低的问题等。
三、高校师范专业实习发展趋势
(一)高师院校与实习学校合作的双向化
在高校师范专业实习现状研究中,影响实习效果的原因之一就是实习院校存在“不配合”、“不欢迎”的态度,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观念,最主要原因就是见习实习的“单向化”,在高师院校师范生与实习院校进行合作时,只有实习学生得到了专业能力提升,而对于实习学校教师的能力提升并无促进,这种“单向化”模式阻碍了高师院校与实习学校的合作,所以促进互惠,切实使实习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确保高等学校与实习院校合作的基础,是高师院校实习基地建设趋势。
(二)习实习分布的弥散化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保证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见习实习这个提升师范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研究显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实习见习时间过短,是目前影响实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所以,实习见习的弥散化是主要的趋势,即从大学第二学期开始,到第七学期的每个学期都会有一两周的见习实习时间,第8学期则集中实习,这种弥散化的见习实习模式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同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见习实习过程安排的科学化
见习实习过程包括见习实习前的准备,见习实习过程的实施及见习实习结束后的反思。见习实习前的准备包括,教学示范技能的准备和相关知识准备(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准备等)及见习实习计划的准备。见习实习计划的准备,包括此次见习实习的目的,见习实习的对象,以及见习实习的主要任务等。许多研究显示在目前见习实习中,见习实习前的准备不足,学生缺少相应的计划或知识的贮备达不到实习要求。例如学生在大二进行实习时,若在以往学习过程中并未学过教育学或教育心理学,那么他就缺少相关知识准备,实习效果就会达不到预期。另外,在每次见习实习过程结束后,学生需要对每次见习实习进行一定的总结反思,弥补自己在实习见习期间发现的知识学习中的欠缺和教学能力的不足,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并通过反思促进知识系统的完善达到“做中学”的效果。见习实习前准备的不足,缺少见习实习后的反思,是造成见习实习效果不明显的首要因素,所以见习实习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知识准备,而见习实习过程安排的合理化与科学化将是见习实习不可阻挡的趋势。
(四)见习实习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当前我国见习实习的评价现状多是单一主体,即以指导教师评价为主;评价方法多是心得体会与填写实验报告。评价方式是检验见习实习效果最主要的途径,目前这种单一化的评价方式不能适应见习实习模式的转变,所以多元化评价将是发展的趋势。评价方式多元化主要指评价目标的多维化,参与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和评价手段的多元化。
1.评价目标的多维化
在见习实习过程中,目标不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是多维度多方层次,评价的多维度指在见习实习中的目标包括知识维度、职业情操、与实践能力三个维度;多层次体现在见习实习目标上包括学生见习实习前的计划,实习见习期间的目标任务及见习实习后的反思任务。多层次目标就是体现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目标,针对不同阶段特点进行目标设置。
2.参与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现今见习实习评价的主体是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这种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致使学生失去了反思与改进的机会。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使评价更为客观,同时促进实习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评价主体将朝着多样化的趋势发展,使评价主体由单一的指导教师为主体发展成为指导教师、实习院校教师、实习院校学生、同班同学及学生共同参与的多主体评价。
3.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学者发现目前对于见习实习效果的评价,多是质性的定性评价,如教师的评语与学生见习实习后的心得体会,虽然定性评价能描述出见习实习的情况,但难以考核,并且难以对见习实习目标加以监控。所以,提倡多种方法相结合,如特殊教育专业的见习实习过程中,评价方法包括通过实习学生撰写的个案调查分析、见习实习学生为特殊学生设计个别化教育计划及单元教学方案等多项内容进行评价,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总的来说,为了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诊断功能、调节功能和反馈功能能,在见习实习过程中,见习实习前的诊断性评价、见习实习期间的形成性评价及见习实习后的总结性评级相结合;实习学生、实习院校教师、高师教师等多人员参与;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与多样化的评价内容。
(五)见习实习管理的制度化和指导权责的明晰化
在对我国高师院校见习实习现状的研究中,多位学者指出我国见习实习制度不够完善,是导致见习实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的主要原因之一。“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整个见习实习效果的保障,所以见习实习制度的完善化将是主要发展趋势之一。许多研究表明学生在实习院校进行见习实习时,会出现无人指导,使见习实习流于形式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在学生见习实习过程中,指导权责模糊,为了保证学生见习实习效果,指导权责的明晰化将是未来见习实习发展的主要趋势。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7.5%,社会需要这么多的大学生吗[EB/OL].http:///gxbk/gaoxiao/ptgx/20150817/2520828.shtml.2015-08-17/2016-2-30.
[2]张焕庭.教育辞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134.
[3]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2-73.
[4]蹇世琼,饶从满,回俊松.教育实习中实习生教学能力发展的调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2(1):73.
[5]郭新婕.教育实习与职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关系探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3):33.
[6]刘蕴秋.教育见习课程对职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影响探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2(8):95.
[7]梁尚德.高等师范院校物理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8]孙卫俊.实践贯穿全过程的应用型教师培养模式探讨[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12):105-107.
[9]曹宁.之前英语教师教育实习改革的系统生态走向[J].黑龙江教学学院学报,2010(29):41-42.
[10]史晖.从单向度到多元互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实习范式的转变[J].教育探索,2010(8):44.
[11]林晖.高校师范专业教育实习评价改革初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66-68.
[12]王艳梅.特殊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6):87.
[13]姚云,李福华,张继华.我国师范生教育实习改革的路径思考[J].教育研究,2012(2):104-107.
[14]魏彦红.教育见习:教师教育的一贯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140.
[15]史.从单向度到多元互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实习范式的转变[J].教育探索,2010(8):45.
[16][17]叶叶.“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实践模式的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18]黄兴帅.高师院校师范生教育实习模式的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14(5):77.
[19]顾维勇.英法德美教师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继续教育,2007(7):59.
[20]徐敏.中外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2):27.
[21]宫振胜.反思型教师教育的实践典范[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25):118-120.
[22][23]徐敏,崔鸿,李娟.中外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2):27.
[24]郑婕.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建议[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2):130.
[25]黄龙.顶岗实习对师范生专业发展的积极影响[D].黄石:湖北师范大学,2013.
[26]杨玉梅.我国高师师范专业顶岗实习实施效果现状调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7]袁丽,陈林.“顶岗实习”教师培养的政策分析及其争议[J].教师教育研究,2014(11):66-67.
基金项目:
关键词:基岩泥浆护壁岩芯采取率钻孔灌注桩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随着天津经济的发展,天津市蓟县基岩地区开发的高层和超高层项目正在增多。基岩地区岩土工程勘察难度较大,钻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多,外业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勘察成果的质量好与坏,并对建筑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以笔者主持的天津蓟县基岩地区一个高层建筑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为实例,针对外业施工工作中所遇见的具体问题和钻探质量的控制方法,提出了一些想法和思考,供基岩地区外业钻探施工人员参考。
2、项目情况简介1
天津明玉城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凤凰山水园项目位于蓟县县城东部,蓟县东环线的东侧,凤凰山西侧的山脚下。本工程主要为2栋25层住宅楼,1栋5层商业,1座纯地下车库,2栋25层住宅楼下设两层地下室,其余均为地下一层,5层商业和25层住宅均拟采用框剪结构,桩筏基础,基坑面积约为 10713 m2,基坑周长505m,具体见平面位置图(图1)。
本次勘察外业工作于2011年7月24日到2011年9月5日完成,钻探采用DPP-100-4、XY-1及XY-2型钻机。对土层及全风化岩层,钻进时采用泥浆护壁,采用单管回转活塞式防喷取土器取土;对卵石、砾石、碎石土层,钻进时采用冲击钻钻进,重型动力触探进行原位测试,钻进过程中以套管跟进或泥浆护壁防止塌孔;对强风化及中等风化岩层,采用岩芯钻钻进。共施工勘探孔50个。
3、外业钻探施工时出现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3.1钻进效率低下问题
本项目勘察外业钻探施工时有部分钻探班组施工比较慢。经过调查了解,他们在平原地区勘察施工的经验丰富,但在天津蓟县山区基岩地区施工相对较少,经验缺乏,岩石的钻进速度相对土层来说比较慢,产生了急躁情绪。
笔者认为,在基岩钻进过程中首先要克服土层钻进中以快取胜的思想,要有耐心,否则会出现欲速不达。通过现场调查,完成一个30.0m深的钻孔,有基岩地区钻探经验的钻探机组只需要2天的时间,而无基岩地区钻探经验的钻探组则需要5天以上的时间,且无基岩地区钻探经验班组采取的岩芯质量明显比有基岩地区钻探经验班组采取的岩芯质量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让没有山区基岩钻探经验的班组退场,重新引进一些有基岩钻探经验的班组,提高外业钻探效率,保证外业施工质量与周期。
3.2泥浆护壁问题
基岩地区外业钻探中的泥浆护壁是很钻探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本工程的11号孔,在钻进到埋深6米时,由于渗漏严重无法返浆,现场使用了12袋黏土粉还是无法堵住漏洞,致使施工难以进行。
经过分析,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岩石破碎严重,裂隙比较大,护壁泥浆直接从裂隙流出,无法返浆护壁,导致无法钻进。根据以往经验,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采用高强度的水泥浆注入钻孔,让水泥浆渗入裂隙凝固后再进行钻探。经过处理后,钻进时泥浆成功上返,利用约为2天半的时间顺利完成了11号孔的钻探工作。
通常基岩地区钻探采用的堵漏或泥浆护壁的主要材料为黏土粉、锯末、石膏、水泥(其中可搀加水玻璃),其中最经济、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采用长套管进行堵漏。实际钻探施工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准确进行判断,合理选择堵漏材料。
3.3岩芯采取率达不到要求的问题
本项目个别班组在钻探时岩芯采取率不能满足有关规范要求。主要原因是本项目场地内基岩破碎较为严重,其上还分布有碎石土。
经过现场反复试验,简单有效的方法是钻探达到回次进尺要求时向钻管内加入一定量的长度约10~15cm的铁丝,然后再钻动若干圈,让铁丝散布在空隙中,像网一样牢牢的把粒径不等的碎石或破碎的岩石块固定住,提钻时破碎的岩石或碎石块被带出钻孔,岩芯采取率明显提高,达到了规范的要求。
3.4现场质量控制问题
目前勘察市场上外业施工队伍的素质层次不齐,良莠混杂现象比较严重,许多农民工未经认真考核就进行现场编录的现象经常发生。为了保证本项目的质量,现场要求钻探班组按回次进尺摆放岩芯,并做到每段岩芯均有标记,保证岩芯采取率满足规范要求,一个钻孔钻探完毕后现场进行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一个钻孔的施工。采取这一措施后,现场钻探岩芯采取率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了岩土工程勘察外业钻探最基本的质量要求。
4、外业钻探工作质量检验
该项目目前桩基施工已经完毕,采用冲击成孔灌注桩(现场施工冲击钻钻头见照片1),桩径为0.90m,设计根据勘察报告提供的建议,25层住宅楼以中等风化白云岩为桩端持力层;5层商业以强风化白云岩或中等风化白云岩为桩端持力层2。
在基岩地区进行桩基施工时,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每一颗桩施工到预定的深度时都需要对桩端持力层的岩石和埋深进行鉴别,只有达到设计要求的持力层才能进行浇筑混凝土和下放钢筋笼等后续工作。经过建设单位委托有关人员对该项目的每颗桩的持力层岩石进行验收,均与勘察报告提供的岩层、岩性、埋深一致,正是由于现场严格的钻探质量控制,才能对设计和现场桩基施工进行指导,保证了桩基施工的顺利进行。
5、结语
通过天津蓟县基岩地区的钻探外业施工,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和体会:
1)在工程勘察外业钻探工作中,基岩地区和平原区的钻探工作有明显的不同。
2)基岩地区进行外业施工时,岩芯采取率是勘察成果的质量保证之一。如果岩芯采取率满足不了要求,则勘察工作的最终质量将无从谈起,而岩芯采取率的保证与钻探施工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以及经验是惜惜相关的。
3)基岩地区钻探泥浆护壁很重要。实际钻探时应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准确进行判断,合理选择堵漏材料或套管跟进钻探,保证钻探工作顺利完成。
4)钻探质量控制,责任心是关键。只有现场严格控制,才能提高勘察成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才能给设计和施工进行正确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天津明玉城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凤凰山水园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天津市勘察院,2011年9月。
【2】《天津明玉城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凤凰山水园项目建筑施工图设计》天津市建筑设计院,2012年9月。
[关键词]南洋理工学院 先进经验 骨干院校 建设 启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25-02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时间较短,与学术性本科院校相比,资源积累尚有很大差距,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等方面处于探索当中,未能形成卓有成效的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由于政策和社会文化的原因,高职教育仍被误认为“次高等教育”,因此,国家于2006年启了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并在2010年继续推进该建设计划,进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这既给建设单位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使其担负了示范和引领发展的重担。而研究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博采众长,对于推进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与竞争优势
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本科院校1112所,高职院校1113所,是年高考人数跌进千万以内,随着学龄人口的逐年减少,高考人数减少不可逆转,高等学校的竞争态势已发生根本变化,学校规模、学生数量的扩张已不现实,品牌和质量将成为生存和发展的命脉。目前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属于专科层级,并且没有类似本科院校的“985”、“211”等工程,尚未形成品牌效应,彼此间的差距难以被社会识别,故高职院校的竞争更为激烈。况且,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要求更多设施设备,教育投入更大,但国家教育经费长期偏低,加剧了高职院校的困境。
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涉及巨大的利益。首先,财政部下拨大笔资金,用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训条件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建设,解决了高职院校发展的基本问题;其次,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只要顺利完成建设项目,就进入了全国高职院校的前200强,挤进“高职211”行列,从激烈争夺中脱颖而出;再次,项目的实施促使建设单位深化教改,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人才的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吸引更多更优生源,形成进出两旺的良性循环。因此,骨干院校建设不仅仅是教育经费的获取,必将出现马太效应,整合、占有教育资源的机会增多,形成竞争优势,导致“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对高职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无论是发展历程还是治学经验,国外许多国家都走在我们的前面。鉴于文化传承、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不同,我国与欧美的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在外部环境上有巨大差异,故研究以华人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的后起之秀――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先进经验,对于推进我国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打造办学特色,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二、南洋理工学院发展的先进经验
始建于1992年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依据本土环境与自身实力,有效整合德国“双元制”的做法,形成极具特色的“教学工厂”模式,名闻遐迩。应当清醒地看到,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的实施,不仅仅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推行,更是职业教育理念的创新,它需要外部环境、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及办学理念的系统支撑。
(一)体制完善,外部环境优越。新加坡自独立以来,就十分重视职业培训工作,政府把教育培训和技能发展摆在显著位置,政府重视教育的一项标志即新加坡的教育经费在全国财政支出中占的比例,2010年度达20.86%,仅次于国防。保证了教育的基础地位和发展。政府的支持和充足的财力使南洋理工学院得以拥有最新的设施设备,能够满足行业领先企业的高端要求,从而有条件选择第一流的企业,保证校企合作的质量。
新加坡各种类型的教育形式相互衔接和相互沟通,在中学后教育中,高职与普高允许多次跨越和层层提升,学习成绩优秀的工艺教育学院学生可升入理工学院,理工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可升入大学。每位立志于学习的学生获得了种种实现自身价值的渠道,得到适合于自身特长发挥的去处,形成了协调合理的结构层次和相互衔接、相互沟通的上升通道,而高职类的学院也得到了优良的生源,人才培养质量有了保障。
(二)无界化校园,集中资源干实事。南洋理工学院十分重视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提出“无界化”的教育思想:通过项目打破组织结构的界限,促进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以人为本,使不同的学系顺畅交流,促进学院团队精神形成和跨系级项目的开发。
无界化校园的落实,需要在组织结构既定的框架下,推行部门之间、学系之间的横向合作的机制和文化,强化团队精神,提升组织的柔性,增强学院的灵活度和反应能力,以应对市场的变与科技的发展。无界化校园的施行打破了部门之间、专业之间的界限,集中全院之力,相互合作,故能提高项目运作能力,增强科研创新实力,扩大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三)融会贯通,“教学工厂”功效卓著。“教学工厂”是南洋理工学院最为国人乐道的创新,它取材于德国的“双元制”,基于本土的环境和情况加以融合改造而成。“教学工厂”不是简单地引企入校,在学校建立工厂,而是通过真实项目的实施,全方位营造工厂实践的要求,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满足教学的需要。
教学工厂触及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它是企业实践与学校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学工厂的项目、产品需求、检验评价标准等来源于企业,但由学校统一组织,按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运作,它将学校和企业工厂这二元集于一身,融会贯通,更突出地把教育摆在本位上,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院和企业的紧密联系,贴近产业的发展。
(四)强调知识更新。焕发教师活力。南洋理工学院在招聘教员时,强调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以借重其人脉资源,更好地联系企业和市场;对于在职教职员管理,体制灵活,教职员的工作岗位有机调整,适度转型,让教师获得多种工作经验,适应市场的新需求,同时也避免了资源受制于个人。
南洋理工学院教职员的发展倍受重视,称之为“能力转向”。南洋理工学院居安思危,充分重视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以创新为主导的知识型经济特点,珍惜人力资源,根据教师的专业领域、专业能力、产业需求和个人需要等提供相应的培训,以创新应对变迁,适应无界化的要求,达到个人的“无货架期”,保持师资的活力。
三、南洋理工学院的先进经验对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启示
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已经启,为顺利推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办出特色,打出品牌,就应当广泛汲取先进经验,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良好范本。
(一)借鉴无界化校园理念,打造高度集成的跨专业团队。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学科分化越来越细与学科的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并存,为了适应学科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专才”教育应与“通才”教育并重,这需要跨专业整合资源,借鉴无界化校园理念可收事半功倍之力。譬如,物流管理专业需要研究GPS、RFID、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突破和整合应用,才能把握未来物流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因此物流工程、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管理应统筹协调;智能农业的发展涉及自化控制、信息技术、农产品物流等,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只有通过项目调配资源,改革教师的管理和评价方式,增加组织柔性,相关学科、相关系部紧密合作,凭借多学科多专业的协作,增强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能力,方能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占据潮头。
(二)借鉴“教学工厂”理念,深化实践教学内涵。目前国内的实践教学,基本上是认识企业的实际环境以及接受企业技能的训练,学习方式是接受、模仿,即使有部分的顶岗实训,大多工作技术含量较低甚至无技术含量,专业不对口的现象普遍存在,无法与教学有效地对接。高职院校要引入的不仅仅是职场环境、职场氛围,更是实际企业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因此,应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企业的实际项目,将真实的项目或者学院内项目有效地组织起来,引导学生去完成,而学院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其主旨在于这些项目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使学校的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由模拟到模仿再到融合,达到将实际企业环境引入到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如此,学生的实训是一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仅是接受、模仿,学生在项目中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工作经验,如项目都是受企业委托的,故其运作程序也必须符合企业行为的要求;一个项目往往涉及多个岗位,需要多人共同完成,学生在工作中就会学会互相合作的态度和方法。
(三)借鉴能力转向理念,鼓励教师提升专业能力。教师是高职院校最重要的资源,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开发都要依靠教师去落实,校企合作需要教师去联系,企业项目的实施要求教师具备实战的能力。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聘任、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尽完善,不能鼓励教师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反而更多地促使教师们专注于写论文、抓课题、评职称。
学术性的研究当然是教师成长的一个方面,但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专业不能脱离产业,否则就成了无本之木。故高职院校应注重教师的实战能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教师走进市场,通过到企业轮训、参加企业项目培训、新技术学习与实践、企业兼职等途径,强化教师与企业的联系,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与新技术的同步程度,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如此,教师可以挖掘和提升自己的市场价值,把企业面临的问题与课程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提升专业执教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并使校企合作水到渠成。
(四)借鉴以人为本理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职业院校固然应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但也不能忽视知识的全面性和人文素养,学生不是学校的产品,而是产品的载体。我国杰出教育家、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指出: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激烈竞争的市场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促使产业升级,加速企业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没有人能够在一个岗位上终身工作,且事业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和谐的生活更为重要。因此,学校应加强全人教育。首先,均衡设置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做到专业教育和博雅教育并重;其次,增加文学、艺术、科学等人文社会的选修课程,允许学生跨系选修,条件许可应同意中途转系;最后,在专业教育中融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的人,给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
教育关乎人民福祉,寄托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实现国家现代化、开辟美好未来,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始终把高等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2012年,中国内地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3325万人,毛入学率(当年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占当年18~22岁人口的比例)达到30%,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国。
(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
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中国先后实施了高等院校“211”工程和“985”工程,在全世界范围内为高等教育领域所熟知,使得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作为这两项工程的延续和发展,中国于2013年启动了一个新的项目――“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调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三)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
中国高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日益提高。在《泰晤士高等教育》最新的2013-2014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位列45位和50位,排名均有所上升,大陆地区院校共有10所进入400强。中国的上海交通大学、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也根据各自的测评指标对世界各国的大学进行了排名,中国高等院校的整体排名都有较大的提升。尽管这些排名并不能全面反映大学的整体水平,但也能为我们客观地掌握中国高校的发展状况提供一些参考。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还不是高等教育强国,与同处东亚地区的教育强国日本还有很大差距。面对21世纪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提出了今后10年的发展目标:坚持稳步发展和提高质量相结合,重点提高质量;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培养人才作为第一职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争取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二、中日教育交流基本情况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友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邦交正常化以来,特别是两国建立战略互惠关系以来,中日各领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中国高等教育要发展,要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国际化。日本是中国最重要的教育交流伙伴国之一,中日教育交流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自1985 年中国教育部与日本文部省开始互换“关于中日两国教育交流的会谈纪要――中日教育交流五年计划”以来,教育高层人员保持往来,教育代表团互访频繁,进展顺利。2012年5月,中国教育部袁贵仁部长访问日本,与时任文部科学省大臣的平野博文先生会面,为两国未来一个阶段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框架性保证。
第二,留学生交流是双边教育交流的主轴。2012年,在华学习的日本留学生人数达到2.1万人,在世界各国派遣在华留学生中名列第 3 位;中国在日留学生人数超过10万人,居世界各国赴日留学生数第一位。
第三,两国青少年交流规模不断扩大。自1999年至今,中国教育部作为窗口单位,通过中日政府间青少年交流项目已累计派遣了近万名中国高中生成功访问日本,两国青少年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第四,中国教育部与日本学术振兴会、国际交流基金、电通公司、东芝公司等日本民间团体、企业等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三、对未来中日教育交流的期待
正如我前面所介绍的,在中日两国长期交往的历史中,友好是主流。但河流向前,不仅有顺流,也会有逆流和险滩。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中日两国关系陷入了自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为严峻的局面。有关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中日两国民众对对方不持好感的比例均超过90%。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这次调查中,两国人民认为“对方重要,需要改善关系”的比例也超过了70%。这说明两国民众之间的感情受到了较大影响,但又十分重视彼此的关系。
与此同时,我们也欣喜地发现,中国留学生严俊救日本落水儿童的英勇行为在日本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日本各大媒体都正面报道了此事,日本网民也通过各种方式对严俊表达敬意。严俊的先进事迹为中日两国陷入低谷的关系注入了一缕暖流,再次证明中日的友好归根结底在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
中日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之路,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本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越是在这样困难的时期,我们越应该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定友好信念,努力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化解彼此间的隔阂和疑虑,增信释疑,,使两国关系在更加理性、包容的社会氛围中发展。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非常感谢你们抽出时间,来参加本次家长会,
我叫,是学校教导主任,本期分管学校教育教学,德育、体育工作。
在此,我代表学校教导处、德育处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真心的感谢!今天,借此机会让各位家长了解我校教育教学,德育、体育工作情况,并共同交流一下关于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希望我们通过家校携手,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平安、快乐成长。
一、教育教学
1、教师情况:在校教师人,常年战斗在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责任性强,业务能力优秀。能够做到爱生如子,举例:刘安高老师每天很早到校;在办公室、教师随时可以看见在单独辅导学生。
2、学生情况:
3、成绩情况:通过第一学月和半期检测。各班均在学区前茅,其中3、5年级连续获得学区第一。
4、特殊教育:随班就读人员,送教上门:王辉、赵中武老师,王诗琪,王慧清
二、学校德育工作情况
设有少先队,由大队辅导员老师负责,
取得的成绩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目前我校现有在职教师13人,教师队伍稳定、整体素质高,全体教师都能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学校随时加强师德师风学习,在我校绝对没有体罚、变相体罚,收受家长财物,有偿补课等教师师德师风问题。
2、扎实开展各项活动,活动育人效果明显。
(1)、以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创建,以争当“优秀学生” 、“文明标兵”为主要内容,开展学生养成教育。学校每周都要开展文明班级和文明寝室的评选,在全校集会上对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及文明礼貌先进事迹进行通报表扬。用奋勇争先的氛围和身边的榜样切实有效的培养每位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升旗活动为阵地,开展德育教育。学校每周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升旗过后由一位老师进行国旗下讲话。
(4)、利用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六年级维思思同学书写征文《我为祖国点个赞》,改革开放40周年活动等。
(5)、开展全校禁零食活动净化校园环境。本期学校规定严禁将任何零食及玩具带入校园(五、六年级住校生可以带牛奶、水果),同时倡议所有学生平时在校外也不要购买和食用如辣条或色素勾兑的饮料等垃圾食品。这项规定一方面保护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二方面彻底净化的校园环境。在这里,我也建议我们所有的家长坚决不要让自己的子女食用垃圾食品。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虽然我们有严格的管理,也不可能时时处处将每一个学生都处在老师的掌握之中,这就是俗话说的“手再大也捂不过天来”;虽然我们多层次的安全教育,也不可能达到每一位学生都能按学校的要求去做,这就是常说的“教育不是万能的”;所以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这就要求家长和学校能够统一认识,澄清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1、关于孩子的监护问题。教育部颁发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明文规定,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学校的职责是代表国家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活动进行引导和管理。所以,那种“把孩子交给学校”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培养责任是推脱不掉的。
2、关于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现在,孩子少了,家长对孩子疼爱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同样也需要正确理解。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老师对每个学生都没有仇怨,或许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不同的老师使用的方法不同,但是每一位老师对
学生批评教育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没有老师的批评教育,别说成才有的可能连人也成不了。
3、关于孩子的生活问题。一是对学校工作的不理解,如国家实行的营养午餐工程,个别家长反映自已的孩子吃不管要学校给个说法等。二是溺爱孩子,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长多给孩一点钱,这本身没什么对与不对,关鍵在于,孩子拿钱去干什么家长应该过问,有的学生有钱后就做两件事,一是吃,买些零食吃得满地糖纸、瓜子皮,吃得胃疼拉肚子;再就是玩,特别是部分男孩子尽买一些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并偷偷带到学校,对学习和安全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对家庭教育的几点意见
1、给孩子以智爱而不是溺爱
什么叫溺爱?溺爱就是不论孩子的要求合不合理,都一味的去满足他。智爱和溺爱的区别是:智爱是全面的关心,尤其是关注孩子的心灵;而溺爱是片面的关心,只关注孩子的表面需要。那么,我们该怎样做?首先,要教给孩子生存的本领。教孩子学会生存,这是做父母首要
的责任。关爱不仅要关注孩子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应该关注孩子精神世界的需要。不是仅仅从物质上去满足孩子们的要求,是教会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勤勉节俭,珍惜财富,先做好了人然后才谈得上成才。这样的爱才是智爱。人类理智的爱应该意味着关心、理解、责任和尊重四个方面
2、培养孩子可发展的资源
(1)、责任意识,父母应当时时想着让孩子承担自已应负的责任、如做错事,让他受到惩罚,在家里做家务劳动等等
(2)、懂得关爱他人,让孩子学会关爱,如尊重父母,孝敬老人,说话有礼貌等等。这是父母必须为孩子上好的一堂课。
(3)、善良教育。教育孩子做人要有同情心,懂得关爱,这是助他们人生走向成功的重要素。
(4)、良好的心态、学会感恩。要培养孩子乐观豁达的良好心态,会感恩。珍惜,理解父母的不易,父母要告诉孩子挣钱的辛苦,教会孩子珍惜现有的学习、生活环境,教会学生懂得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他人…)
(5)、规则意识和秩序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家庭、社会、集体、规矩意识是个人基本素质的体现,有了规矩才能受到尊重、欢迎,也只有有了规矩才能分享生活的乐趣
(6)、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终生习惯。学校学的知识是有限的,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是一个人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3、正确看待学生的成绩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每个孩子都有自已的长处与不足,我们要应势利导,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其次,我们要能调整自已的心态,既不可对孩子放任自流,也不能对孩子期望太高,施加太大的压力。我们要尊重孩子,多鼓励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做孩子的朋友,切不可采取棍棒式教育,刺伤孩子的自尊,使他丧失信心。要多与学校老师沟通,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4、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遵守纪律、争强好胜、和同学有个小摩擦、都要争个上风、不注意勤俭节约、花钱大手大脚、经常说谎等,这些问题看超来是小问题,但如果我们不予以及时帮助,使之改正,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使孩子逐步失去健全的人格,所以我们家长要和老师密切联系,不能忽视对孩子的道德品质的教育、是要学会欣赏自已的孩子,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已能行,是好样的。试想,当一个孩子认识到自已也同样很优秀,当他内心成材成功的欲望被激起时,学生能学不好吗?要理解他们,不要对他们施加太多压力,要对他们说你能行。事实上学生的要求也不在于家长给他们买多少好吃的,多少好穿的,有时侯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慈爱的眼神就可以使他们很满足,充满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