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

社会治理的本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治理的本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治理的本质

第1篇: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个新论断,标志着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重大转折,是历史的进步。过去我们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现在把社会和谐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表明社会主义不仅应该是富强的、民主的、文明的社会,而且也应该是和谐的社会,这四个方面缺少哪一个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的提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我们必须认真理解、深刻把握。

第一,和谐社会是应然和实然的统一。所谓“应然”,是指社会主义应该是一个和谐社会。我们说社会主义应该是生产力高度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的社会,并不意味着我们目前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物质条件;我们说社会主义应该具有更高更好的民主,并不意味着我们目前的民主已经非常完善了;同样,提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并不说明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具备了理想的和谐状态了。就这一点而言,和谐的社会同富强的社会、民主的社会一样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所谓“实然”指的是,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上的和谐社会。换言之,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立足于社会利益结构、阶层结构高度分化的社会现实之上。这就决定了我们所追求的和谐,既不是那种高不可攀的理想社会状态,也不是那种低水平稳定和均衡的和谐社会。

第二,树立积极的和谐观念。和谐社会是一个存在差异的社会,差异是和谐的前提,没有差异就谈不上和谐。主体多元化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条件。只有存在不同利益的市场主体,交换才成为可能,市场才得以存在。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是一对孪生兄弟,民主政治实质上就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协商政治。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和谐社会,就是建立在社会差异基础上的和谐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有着各自不同利益的社会阶层,随之而来的是思想观念的多样性、选择性和差异性。这些都是社会转型必然带来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反映。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这是一种积极的和谐观。尊重差异实际上就是认同社会的进步、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树立动态的和谐观念。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社会矛盾总会存在,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还会产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意味着会一劳永逸地消除矛盾,而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重要的是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总而言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将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个历史阶段。

第四,构建和谐社会要从解决实际存在的社会问题入手。在现阶段,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诸多影响社会和谐的社会问题,有些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甚至是原来不曾有过的。这些社会问题的存在,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要求。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处理和解决好一系列社会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第2篇: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内涵;辨析;再理解

尽管党和国家在政策层面上一再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不是只讲市场经济,不讲社会主义,同时强调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理论界的主流观点与政策主张却背道而驰。这不仅影响到改革的政策取向,更对经济改革造成不应有的负面效应。在改革开放已走过三十年的今天,有必要重新梳理各种观点,纠正错误的理解和导向,正本清源,在经济学原理指导下,恢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理解。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不同理论阐释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特有的东西,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是不能共存于一个社会的,因而计划与市场也是不能共存于同一经济体中的。这种理论观点并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而只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者所提出的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实际上一方面把我国经济改革的对象——旧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等同于计划经济。另一方面把市场经济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认为二者是相互排斥、不能相容的,从而将改革的正确方向即由产品经济转到市场经济,错误地改为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否定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错误地将计划经济列为否定的对象,实质上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在这种教条主义的影响下,或竭力反对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转而主张搞私有化,认为市场经济等同于私有制。

(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消灭公有制,实行私有制。该观点认为,公有制经济不具有私有制经济的排他、独占等性质,其所有者是一个抽象主体,产权是不确的。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只享有从经营中获取利益的权利,而不负有为自身错误决策承担相应责任的义务。因而,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极易从个人角度出发作出各项决策,而不惜损害所在经济体的利益。并且由于公有制经济的特殊地位,其他所有制经济很难与之公平竞争,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平等性和竞争性条件无法满足,自然也无法达到所谓的整个社会利益的实现。而只有私有制经济才是市场经济的天然温床。私有制经济的企业和个人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和独享性,一切行为以实现自身和增加自身福利为目的,而恰恰在追求自身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了全社会的利益。这也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机制的主要内容。这种观点的政策主张实质是搞私有化,建立私有制,在改革中的表现就是主张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

(三)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

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是新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一部分,是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现代再现。自由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洛克和密尔的政治自由学说与财产所有权理论。二是启蒙思想家合理的利己主义学说。三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这是新自由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思想和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一样重视市场的作用,认为市场是最佳的可自我调节的社会结构。因为,一方面,经济运行是有规律的。另一方面,在自由市场情况下,个人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市场调节在不受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能最有效率地满足各方面需求,自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政府只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其干预行为往往会使情况变得更糟。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是市场经济不可调和的对立物,因而建议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主张实行全面的私有化,认为私有财产制度是自由市场制度的基础。其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是:国民经济基本上由市场自发调节,国家实行最低程度的干预,取消国家计划机构,否定国家发展规划;在所有制结构上,取消国家所有制,实行最大限度的私有化,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参与私有化改制;在国有企业改革上,主张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产权制度,最大限度地缩小国有企业涉及的领域和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可见,在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自由市场经济,就是实行全盘私有化的市场经济。很明显,这套改革主张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背道而驰的,应警惕这种观点的不良影响。

(四)以“现代市场经济”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不必考虑所有制问题。市场在国民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国家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参与经济资源配置和国民经济运行。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机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内容就应包括:一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二是破除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三是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制体系,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四是摒弃旧的干预经济发展的行政手段,改用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的发展。为此,该观点认为,在实践上的首要任务是实行广泛的私有化,将国有企业私有化或实行股份制,使国家的作用从微观经济运行中逐渐淡出,直至完全消逝。

(五)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的观点

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说就是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的结合,即社会公平+市场效率。该观点提出摒弃计划经济而实行市场经济是因为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具效率。但市场经济在运行中存在市场失灵,进而产生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其一便是要素社会分配不公。追求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要求。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必须使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完善地结合起来,这就是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观点的影响较大,在很长时间内成为社会上一种主流观点。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学术界出现了如各种“社会主义”的定义,主张将“公有制为主体”从社会主义定义中抽掉,提出“普遍幸福社会主义”、“功能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等于社会主义”、“股份制等于公有制”等概念的现象。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显然是片面的。一方面,混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与表象。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是一种表象概念,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追求的目标或判断国家经济运行水平的标准,但不能成为区别任何两个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制度不同的判断标准。另一方面,淡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即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区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必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

纵观以上五种观点可发现,在经济理论史上,长期存在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对立起来的观点,这已成为一种教条。整个现代西方经济学都表明:自私经济人是出发点,市场经济必须以私有制为基础。这种教条思想在改革初期表现为社会主义国家排斥市场经济,在改革后期表现为市场经济必然意味私有化,这成为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思想根源之一。

二、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辨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进行再理解。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在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论一直存在。实际上一些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本身就是不正确的。首先,市场经济的概念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与商品经济没有本质区别,只有发展程度与阶段的不同。厉以宁曾说:“从本质上讲,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一样的。”第二,社会分工决定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育程度。一方面,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产生与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曾指出,“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列宁根据这一原理分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指出,“国内市场的建立(即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基本过程是社会分工”,“市场和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三,市场经济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市场经济是在社会分工发展的推动下,由商品经济发展而来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封建社会,社会分工简单、低下,不能形成市场经济机制。历史发展到近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复杂、全面,人类社会的生产形式才由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所以市场经济是由社会分工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一种生产形式,并不是某个社会制度所特有的。其次,计划经济是一种和无政府状态经济相对应的生产形式,政府宏观调控是计划经济的一种具体形式。所谓计划是指国家作为一个社会主体代表的角色,监控市场经济的运行,通过事先的计划对宏观市场和微观主体进行适当干预,维护国民经济的均衡、平稳发展。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经济能有效克服自由市场经济先天的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缺陷,从而有效保证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平衡,避免生产过剩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最后,无论是单纯的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在经济资源配置上都有其固有的优势与不足。对单纯的市场经济来说,一方面,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市场主体通过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利益,在大部分情况下能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无法支持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及保证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不能使社会经济发展的利益为人民共享,惠及全体人民。对作为生产形式范畴的计划经济来说,一方面,它可从全局和总体利益上布局生产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经济运行的剧烈波动。另一方面,计划调节容易受到主观认识能力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利益创造者对个体利益的追求,需要复杂的组织体系推动,并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此,将两者取优补短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优势更加明显、不足相对弱化的新的生产形式,即计划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生产力与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内在地结合在一起,计划以市场为基础,市场以计划为指导。在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被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按照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要求有序运行,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二)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如果说市场排斥公有制经济,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不相容,亦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法建立。事实上,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可以相容,且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仍能发挥其高效率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作用。从理论上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没有公有制,也就没有我国的社会主义。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这一对基本矛盾,在这一基本矛盾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和相对人口过剩两大规律,必然导致生产过剩,爆发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随其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会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卓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明确提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建立强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一个最大的缺陷”。从实践上看,即使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也存在并与市场经济机制相适应。郎成平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股权结构做的研究表明,欧洲国家持股现象非常普遍。在被研究的欧洲5232家公司中,奥地利国家持股14.81%,芬兰国家持股15.12%,意大利国家持股9.98%,挪威国家持股11.81%,瑞士国家持股7.59%。这充分说明国有经济完全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会成为市场经济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的阻碍因素。当然,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形式存在严重问题,必须改革。但同样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的问题,在于其长期处于我国旧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管理模式下所遗留下来的管理层面的问题。如,严重的倾向,以长官意志、行政手段管理指导生产经营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探索建立新的公有制经济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生产经营运行机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改革一切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运行方法和体制。而认为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化,则是脱离了中国客观的历史和现实,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照抄照搬。总之,市场经济是不排斥公有制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三)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关系

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更高发展阶段,是自由市场经济适应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新的发展,是加入政府干预因素而形成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显著特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形成更加完善、复杂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主导作用,国家通过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要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现代市场经济。因为现代市场经济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中的一个层面,除此之外还有计划市场经济和公有制为主体两个层面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是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是把市场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使之按照国民经济结构有计划地运行与发展,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自觉按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组织生产。在计划市场机制中,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是统一的、有机结合的、互相渗透和融合在一起的,其作用覆盖全部市场范围,而非相互割裂。计划市场经济能克服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病,基本保持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有利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实现,有利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本身固然没有什么“姓资”、“姓社”问题,但现实具体的市场经济是不能离开历史上某种特定的生产关系而运行的,它必然会与某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结合,形成一种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形式或社会性质来说,它是姓“社”的。从另一个角度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性与特殊性这两重性质。从一般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发达的社会分工为根据,是一种计划化了的现代市场经济。从特殊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现代市场经济。二是计划市场经济。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它是这三层含义的综合或统一。前二者属于生产形式的范畴,后者是特殊生产关系即所有制的范畴。这三个层面结合,组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实践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把目标搞清楚了,才能找到实现目标的正确方法和途径。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出发,要深化改革,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

(一)大力发展现代市场经济

第一,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的载体,即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知识产权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第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市场竞争主体。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与制度安排,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理顺产权关系,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形成产权约束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第三,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我国宏观调控决策、监督、评估体系;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手段,选择合适的中间目标,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调控市场,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同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积极引导我国企业走上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有限制发展的轨道。

(二)积极探索实现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

计划市场经济存在多种具体形式。探索实现计划市场经济的方式方法,笔者提出一种基于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基础上的“净收入分成制”的企业管理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将企业净收入在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个经济主体之间按一定的比例分享。职工不拿固定工资和奖金,而是按事先确定的比率分享净收入。净收入分成制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公有制分享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机制,而且也必然对国民经济整体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它能克服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促进国民经济协调高速增长和社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另一方面,实行净收入分成制,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必然形成荣辱与共的局面,能从微观上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滞涨”问题。

第3篇: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社会资本 和谐

一、引言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的和谐发展对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繁荣富强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公司治理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站在物质资本的角度,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忽视企业的社会资本,这必然引起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阻碍公司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重视社会资本,建立和谐的关系网络对公司治理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公司治理现状评析及社会资本理论概述

1.国内外学者对公司治理的研究。美国学者伯利和米恩斯(Berle and Means)在1932年就指出了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及由此而引起的公司治理问题。两者之间是典型的委托―关系。张维迎(1996)认为,“公司治理结构,狭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利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本文认为,公司治理就是指通过一系列机制设计和相应的组织机构设置,来保证公司和谐发展,进而使公司各利益相关者获得与之投入相适应的收益的一种制度安排。

2.公司治理现状评析。当前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下:(1)片面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即公司治理的目标就是妥善处理委托―问题,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片面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必然导致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不融洽,进而降低公司治理效率。(2)忽视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在委托―关系中,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不可能完全控制人即经营者的行为,并且委托人也不可能像人那样掌握公司经营的各种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必然会引起人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由此可见,正式制度在公司治理中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很多问题需要靠当事人之间的信任、交流、良好关系等非正式制度来解决。

3.社会资本理论概述。法国学者皮埃尔・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 1980)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是实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这些资源是同某种持久性网络占有分不开的,这一网络是大家熟悉并得到公认的,而且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个体所占有的资本数量依赖于他所占有的网络规模和数量,依赖于和他有联系的所有行动者以自己的权力所占有的资源数量”。社会网络被视为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行为主体通过其建立在信任、合作与互利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网络所获得资源的集合。社会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两方面,一是行为主体社会关系网络的规模和质量,二是行为主体利用其社会关系网络的能力。

三、公司和谐治理的提出

公司和谐治理就是指通过一系列机制设计和相应的组织机构设置,来保证公司各利益相关者关系和谐、合作互利,保证公司和谐发展,进而使公司各利益相关者获得与之投入相适应的收益的一种制度安排。

企业社会资本就是指企业通过其建立在信任、合作和互利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网络所获得资源的集合。“企业是与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发生种种联系的企业网络上的纽结,并能通过这些联系而摄取稀缺资源是企业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企业的社会资本”。

企业社会资本在公司和谐治理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由于公司治理制度的不完备性,公司的正常运行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行为者的自觉、道德、信誉等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企业建立在信任、合作和互利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网络,是实现公司和谐治理的必要条件。

和谐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助于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公司治理机制是公司正常运行的基础,是协调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基本制度安排。和谐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助于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信任、互利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而促进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

四、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公司和谐治理研究

1.和谐治理的目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契约理论和传统公司治理理论,本文提出了公司和谐治理观。企业是各利益相关者组成的一系列契约的组合,各利益相关者分别向企业投入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并非构成企业的惟一要素,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也是构成企业的重要要素。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最终目的不是参与公司治理,而是获得与之投入相适应的收益。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公司和谐治理的目标是公司通过其建立在信任、合作和互利基础上的内部和外部社会关系网络,保证公司和谐发展,保证各利益相关者都获得与之投入相适应的收益。

2.公司内部和谐治理。公司内部和谐是公司和谐治理的基础,公司内部的制度安排和机构设置都是围绕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展开的。(1)股东与经营者。公司治理中的问题不可能都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和签订契约来解决,基于企业社会资本的非正式制度在公司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和谐的关系网络会进一步促进委托人与人之间信任,并且通过声誉、道德方面的强化也会对人产生非制度的自我约束。从社会资本角度考虑,只有人与委托人形成信任、合作、互利的关系时,人才可能在此关系基础上获得最大的资源集合。对委托人来说也是这样。因此,一方面,为了自己的社会资本增殖,委托人与人建立了信任、合作、互利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资本的增殖也会促进两者之间和谐关系的加深。由此可见,基于社会资本的公司和谐治理可以极大地改善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并能降低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促进公司和谐发展。(2)员工。企业能否和谐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努力和部门间的合作,即取决于员工的社会资本能否积累并发挥作用。由于员工职位的高低和所属部门的不同使得员工之间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关系网络,而员工不同的利益取向使得关系网络更加复杂。

要使员工之间复杂的关系网络转变为社会资本,必须培养员工之间的交流、信任、合作和互利意识。为了培育员工的社会资本并让其在公司和谐治理中发挥作用,企业应该重视员工精神情感方面的需求。企业应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产生对企业的责任感,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并促进团队精神的形成。精神情感方面的满足会促进员工之间和谐关系网络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员工的社会资本才能极大地发挥作用并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建立在信任、合作和互利基础上的员工关系网络有助于公司制度、政策的贯彻,有助于融洽关系的形成,也有助于良好工作氛围的形成。

3.公司外部和谐治理。当把企业看作一个行为主体时,就会发现企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建立在信任、合作和互利基础上的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和谐的社会关系网络。具体地说,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债权人、供应商、客户、政府和社会。(1)企业与债权人、供应商和客户之间通过签订契约来节省频繁的市场交易成本,但契约不可能解决现实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企业与债权人、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和谐的关系网络也有助于解决许多契约中未说明的问题。诚信是企业间和谐关系网络形成的基础,没有诚信就谈不上信任与合作。为了构建和谐的关系网络,促进企业外部社会资本作用的发挥,企业必须在与债权人、供应商和客户长期的经济交往中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企业信誉。良好的企业相信誉有助于降低企业间的搜寻信息成本、讨价还价成本、监督和执行成本,有助于企业外部社会资本的形成和累积。(2)政府凭借行政权力通过制定法律制度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引导企业发展的方向。政府与企业是管理和被管理关系。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充分运用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资本是实现公司外部和谐不可缺少的条件。为建立良好的政府关系,企业首先应熟悉政府的机构设置和政策法规,并了解政府的运行机制;其次应加强与政府的人际联系和信息沟通,树立企业在政府部门良好的形象。(3)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是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应该为影响社会和环境的行为负责。社会对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会把企业推向破产的边缘。为了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积累社会资本,企业首先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升企业的信誉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其次应加强内部管理,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五、结论

把社会资本理论引入公司治理,大大拓宽了公司治理研究的视野。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契约理论和传统公司治理理论,本文提出了公司和谐治理观,并对公司内部治理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公司外部和谐关系网络的构建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公司和谐治理的思路。公司内部和外部建立在信任、合作、互利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网络能极大地促进公司和谐发展,提高公司运营效率,进而保证各利益相关者能获得与之投入相适应的收益。

参考文献:

[1]Berle and Means.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M]. New York:Macmillan, 1932.122

[2]Jensen and M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Capital Structur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Vol.3:305-306

[3]张维迎:所有权,治理结构与委托关系[J].经济研究, 1996.(9)

第4篇: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管理;本科;专业布局

G807.4

从目前我国对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的专业定位角度可知,它属于新兴、交叉性发展的学科。尤其是在近年来,人们对健身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参与性。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可知,从一九九三年我国的天津体院首先开设此专业以来,截止二零零八年,此专业所招收的人数逐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并且各大体育院校也在积极建设此专业。然而在专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处在不断完善与发展阶段,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这些问题,然后根据该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而提出具体的建设意见,期待能够更好地提升社会体育对人才培养的能力,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带来积极帮助。

一、分析专业设置所出现的问题

(一)目标设置出现模糊性

根据我国教育部相关部门所主编二零一二年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的目录可知,将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为:培养学生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从理论基础、知识以及技能角度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能够使得学生更好从事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工作[1]。通过阅读此目标可知,教育部只是对此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大的发展方向,而各个院校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例如当前三明学院在此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目标定位是:更好促进社会体育人才能够参与组织、管理、策划以及表演等活动中,由此可知,这十分重视对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在不同的院校中,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也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价值。

(二)职业教育目标不显著

根据我国9所院校对此专业设计情况分析,其中2所院校缺乏明确发展规划,而其他七所院校则主要在选修课程中稍微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目标。如某学院在课程设计方面,将肚皮舞、瑜伽以及拉丁舞所需要的学时均设置为32学时,在这些学时中,学生只能够掌握一些入门的技能,从而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此外,学生在学分的比例方面也较为偏低,难以满足学生在就业中所需要的各项专业能力。

二、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发展的建议

(一)做好专业发展的定位工作

根据社会体育发展逐渐走向产业化,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做好定位工作,这是培养体育人才的导向。经过实践思考,首都体育学院的赵立教授提出了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和学生的就业情况结合在一起,这就需要学校在课程设计方面结合学生即将从事的事业而积极做好规划。第一,随着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目前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在此背景下,体育产业与市场结合越来越紧密,因此,这就需要大量的人才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这就需要在层次结构日渐清晰的背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第二,社会体育发展过程中还有一类职位具有公益性,如体育指导员,这些职位进入一些街道或者是体育局才能够拥有就业的前景,除此之外,其就业的前景不容乐观,因此,这就需要体育院校严格地控制学生招录工作,并逐渐开发具有商业性和技能型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2]。

(二)做好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该专业在课程设计方面,就需要根据体育事业发展情况而不断调整课程设置,从而使得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首先,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强调社会性和职业性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如在二零一二年中,我国教育部门对在本科专业介绍当中,就把“社会体育”的名称改成“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这就使得课程设计方面需要体现出应用型[3],不仅要重点考虑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其次,体育院校在课程设计方面,还要结合职业教育的思想,把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放在重要位置上,构建出“通才加专才”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进而有效提升体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在专业课程方面,可以展现出模块化以及体系化,同时使得学生在此专业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能够不断拓展自己的综合能力以及知识视野;最后,学校在专业课程设计方面,还可以同时设计及选修课程的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因为选修课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情况以及自己能力发展情况而自主选择,这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程体系中更好地拓展学习内容,同时也有效提升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掌握能力。

(三)增加专业实践教学

这主要是根据当前体育市场发展情况分析,对应用型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学校在设计体育教育课程中就需要增加一定的实践性,并通过学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而更好地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许多学校积极地构建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体系,如不断创新学生参与实践的途径,其中“工学结合”以及“校企合作”模式就重要体现。这不仅能够更好地符合学生职业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学校教育逐渐走向教学与实践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式[4]。除此之外,学生中自主组织和创办的健身俱乐部以及体育协会等,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并能够在校内、校外交叉、融合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根据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不断调整当前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更好地提升学生体育知识的能力,并能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输送优秀的后备人才。因此,本文中提出了具体的推动该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该专业发展带来一定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广学,赵嘉宜.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05(05):132-133.

[2]罗曦光,林明洪.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J].湖北体育科技,2013,32(10):931-933,930.

[3]王伯超,刘永光.“多位一体”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社会体育专业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4,04(21):3-4.

第5篇: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

[论文关键词]社会资本 图书馆知识 管理绩效研究

知识管理是确定、收集和传播共享组织中的知识,包括知识的管理和运用知识的管理,来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以增强组织的应变与创新能力的活动…。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提出既是理论上的创新也是管理实践的变革。作为以知识共享为手段,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社会情境与人际互动是其重要的推动力,因而更容易受到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本的影响。

1图书馆社会资本

图书馆社会资本就是为了达成其社会功能活动中被获取的和(或)被动员的、嵌入在图书馆关联的社会结构中的资源,它主要表现为获得图书馆资源过程中的动用的社会性关系资源,包括图书馆员的个人社会资本和图书馆组织社会资本。在图书馆内部,社会资本往往表现为嵌入在馆员人际网络中的资源;在图书馆外部,社会资本则表现为图书馆在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网络中的位置资源。

1.1内部社会资本

布尔迪厄和科尔曼以来,比较有代表性的社会资本概念,指的是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涉取稀缺资源并由此获益的能力。这里指的稀缺资源包括权力、地位、财富、资金、学识、机会、信息等等。馆长与馆员构成了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结构,图书馆的内部社会资本也是馆长与馆员在从事与图书馆有关的工作中形成的资源。馆长所代表的社会资本往往具有复杂性,他既能够利用个人所独有的资源(比如社会声望、学识、业界地位等)为图书馆发展提供动力,也能够利用图书馆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强化自身的社会资本。由于馆长代表图书馆行使管理权,公众往往会把馆长与图书馆组织社会资本相混淆,基于对馆长的信任也直接转化为对图书馆的认识。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乃至学缘关系成为约束或促进馆长社会资本形成的重要动力,特别是亲缘关系和学缘关系网络中,人脉往往成为馆长为图书馆积累社会资本的重要途径。

馆员内部之间的人际网络形成了独特的图书馆社会资本形态,这种人际网络并非仅仅限于馆员之间的互动,并不断通过馆员亲属、朋友、同学等多元网络的交替融合不断发散形成更大的社会交往网络。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将提高人们的参与性和相应的社会信任水平,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提高社会的效率,增强组织的社会资本;拓展后组织的社会资本又会提高参与个体的社会资本,为人们实现特定目标提供便利(如只付出较低的成本、更容易实现目标),促进人际关系更加有效地互动。因此,图书馆内部社会资本效用的大小往往取决于是否建立了良好的人际网络关系,而这也是知识共享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1.2外部社会资本

图书馆外部社会资本是指图书馆在现代社会构成体系中的位置,包括与供应商、主管部门、信息服务竞争性组织乃至与社会公众间的连接网络都成为产生社会资本的网络。在把图书馆划归到行政管理序列的同时,注定了其组织社会资本的差异性。以公共图书馆社会网络为例,国家图书馆作为文化部直属单位,它担负着国家总书库的功能,在对外交流、图书馆学教育与研究、图书馆事业发展等建设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和业界责任,也赋予了其更为广阔的社会资本获取空间。各省市图书馆则扮演了推动本省市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角色,因而成为省市文化厅所属机构,在指导本省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图书馆教育、地方文献信息保存等方面都有着相对较好的空间。

社会资本的存在形式是社会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网络,本质是这种关系网络所蕴含的、在社会行动者之间可转移的资源。任何社会行动者都不能单方面拥有这种资源,必须通过关系网络发展、积累和运用这种资源。因此,图书馆要促使社会资本为图书馆发展带来益处,就必须融入到其为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之中,能够在实现社会功能的同时挖掘社会网络所蕴含的社会资本,提升外部社会资本的数量和质量。

2图书馆知识管理过程与社会资本分析

图书馆知识管理包括5个环节:知识有效生成;知识有效存储;知识有效转移;知识有效共享;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通过知识环节,图书馆实现其知识功能,对内保持可持续知识创新;对外实现知识增值服务。社会资本对于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其不同环节知识存量的增长方面。

2.1知识有效生成中的社会资本分析

组织或个人知识都离不开个体的创造和努力,知识只有通过人脑的加工和经验的处理,才具有了生命力,才能不断地繁衍和发展。图书馆知识的有效生成既包括馆员在知识服务活动中增长的个人知识,也包括图书馆在知识资源建设过程中生成的知识。个人知识创造与整合离不开既有知识的基础,这时社会资本为个人知识创造与整合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社会资本丰富、社会网络广泛的个体相对更容易获得知识创造与整合所需要的资源。而对于图书馆组织而言,越是处在位阶高处的越能够拥有更好的社会资本,比如教育部所属的高校就远比地方院校更多的获取财力和智力资源,也能够更好的创造价值。在公共图书馆领域,较好的经济环境和较高层次的图书馆相对于基层图书馆有更多优势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进而有助于其社会功能的实现。

2.2知识有效存储中的社会资本分析

知识存储是图书馆实现知识管理所需要的必然环节,包括馆员知识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新的创新知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知识存储乃至为用户提供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学科知识增长和经验积累。特别是从事参考咨询工作的专业馆员,在知识服务理论、方法和具体操作过程中都积累了大量属于自己的经验和技巧,对这部分知识的存储是图书馆知识共享和服务创新的关键所在。同时,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是图书馆知识资源有效存储的重要途径,不论是购买还是自建,数字图书馆都已经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图书馆建设水平的重要依据。一个具有良好社会资本的图书馆,个人馆员会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有效存储;作为组织也能够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力和人力资源,为图书馆知识有效存储奠定基础。

2.3知识有效转移中的社会资本分析

图书馆知识的有效转移主要依靠信息技术和人际网络关系,而人际网络关系本身蕴含了丰富的社会资本。知识有效转移是建立共享的前提,信息技术为知识有效转移提供了沟通技术途径,而依托社会人际网络关系的社会资本则为知识有效转移搭建了互动平台。在馆员的社会网络中,若他们之间的知识转移能保持沟通的开放性,克制机会主义行为,作到长期性的公平,也就是说在图书馆知识转移中存在大家共同遵守的规范时,图书馆社会网络中就存在高质量的社会资本。这种高质量的社会资本反作用于图书馆知识管理中,从而提升知识管理的绩效水平。

2.4知识有效共享中的社会资本分析

知识有效共享是指馆员或读者在互动中能够彼此分享经验和知识,包括馆员之间、馆员与用户之间的知识互动与经验分享,知识资源建设过程中馆员与供应商之间的知识合作以及在参考咨询中介基础上的用户之间的知识共享。这时馆员的地位、学识、机会、信息成为影响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一个有着较好教育背景的专业馆员更容易受到用户的信任,也能够激发用户与之分享知识和经验,因为潜意识里人总是认为有较好学识水平的人更容易理解自己。在供应商看来,馆员良好的专业背景能够更快吸收设备更新所需要的知识,供应商也愿意通过共享经验和知识尽量做到减少售后服务工作量。反之,如果一个馆员素质没有达到供应商的技术要求时,供应商宁愿选择自己动手也不愿分享知识和经验,因为在他们看来那是徒劳的。

2.5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中的社会资本分析

图书馆知识管理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达到知识应用和创新的目的,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从服务技能和管理方法,到知识结构的优化,再到资源性产品(比如特色数据库、知识库等)都是图书馆知识应用与创新的重要环节。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很大程度上依靠社会资本发挥作用:服务技能和管理经验需要馆员共同分享才能获得较好绩效;知识结构优化需要吸收知识,这同样也受到社会资本的制约,与学术研究机构或学界权威联系较好的馆员自然会获得更大的提升空间;资源性产品建设中的知识创新同样需要馆员和技术提供者间的知识碰撞才能结出硕果,这也需要借助社会资本的推动。

3优化社会资本改进知识管理绩效

3.1馆员社会资本的有效利用

馆员社会资本的开发是图书馆社会资本积累的有效途径。社会心理学中的“六度空间”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网络的庞大足以让你认识任何你想认识的人,而图书馆素来以人的杂合性为特点,这使图书馆总结积累社会资本成为可能。在图书馆知识管理过程中,知识的传播是一种社会过程,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以互动为特征的相互学习和分享经验的过程。从个人的层面来看,图书馆员对于图书馆以及同事的信任,往往会形成彼此愿意分享的意识与意愿,因此图书馆是否有较好的信任氛围是社会资本发挥功效的主要因素。人际网络的连结渠道,则为这些资源共享提供了传递的空问,因此图书馆内社会资本落实于馆员层面必须从信任与互动的视角来观察和建设。

3.2图书馆组织社会资本的扩张

作为公共服务组织,图书馆在行政管理中有着独特的网络基础。在隶属关系上,一级图书馆属于地方政府管辖;在业务关系上,一级图书馆受上级图书馆的业务指导。因此,图书馆有着两个发展空间,在行政隶属网络中它可以通过社会资本获得好的财政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撑。在这一社会网络中,争取政府主管机构的政策支持是衡量图书馆社会资本是否优良的一个重要特征。恰当的政策或者有利于图书馆发展的政策可以孵化出一个有利于图书馆知识运行、支持图书馆决策的社会网络。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知识管理与社会资本的关系,主动确立通过社会网络获得社会资本的相关发展策略,形成一个支持和推动图书馆社会网络的发展机制。

在业务关系网络中它可以通过社会资本获得更多的业务指导,进而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图书馆业务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本主要靠图书馆问在长期的业务合作中建立的信任关系以及相关的规范(比如,图书馆联盟章程、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等)来支撑。图书馆在业务关系上的社会资本投入就是为了强化图书馆网络,促进图书馆各项工作的进步,提升图书馆组织声誉进而获得更好的社会资本回报。

3.3以制度规范化约束社会资本的负面影响

中国历来是讲究关系的社会,而这种关系潜在的负面就是与不正之风和腐败联系在一起,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避讳谈及社会资本。这无疑为正常的社会资本蒙上了阴影,因此,要实践图书馆管理的社会资本功效就需要防止负面因素的产生,这就要求馆领导层能够以身作则,不以社会资本谋取个人利益,而是真正将社会资本用在公益事业发展上。解决社会资本应用中的防腐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图书馆工作中所推行的政策的公正性和可行性,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约束馆领导和馆员的行为,真正将图书馆社会资本恰当的应用到图书馆事业发展中。

第6篇: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

摘 要: 为了解高职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校园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文章运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对508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积极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乐观、希望、自我效能、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校园生活满意度有显著预测作用。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积极心理资本 社会支持 校园生活满意度

在日渐“高大上”的校园生活条件下,高职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如何?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评价?是怎样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认为影响个体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收入、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健康状况、人格、归因、应对方式等[1][2]。探析高职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校园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为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高职学生校园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我们联系湖南三所高职院校,采用张兴贵、何立国编制的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3],叶悦妹、戴晓阳等人编制的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4],张阔等人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5],通过网络问卷星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08份,其中男生150人,女生358人;独生子女113人,非独生子女395人;农村学生391人,城市学生117人;大一182人,大二121人,大三205人。采用五点评分法计分,用SPSS17.0做统计分析,有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

2.结果分析

2.1总体描述性统计分析

总体显示,被试高职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社会支持、校园生活满意度总分及单个样本均值都处于中等水平,三者排序依次为:社会支持、积极心理资本、生活满意度。

2.2高职学生社会支持与积极心理资本的关系

相关分析显示,积极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三个维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相关极显著。韧性维度与主观支持不相关,与客观支持、利用度及总支持呈低度正相关。

2.3高职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与积极心理资本的关系

除韧性维度外,积极心理资本与校园生活满意度各维度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P

2.4高职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高职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与社会支持各个维度之间相关显著(P

2.5高职学生社会支持、积极心理资本对校园生活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以生活满意度为因变量,考察社会支持、积极心理资本各维度的回归效应(见表5)。结果发现,七个预测变量中的乐观、希望、自我效能、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五个变量对校园生活满意度有较好的预测效应,可解释总变异量的53.5%,其中乐观是高职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最好的预测变量,能单独解释35.4%的变异量;然后依次是希望、自我效能、主观支持、客观支持,能单独解释变异量分别为32.9%、30.9%、29.6%和21.8%。

非俗蓟回归方程:校园生活满意度=33.282+2.303×自我效能+2.960×希望+2.722×乐观+2.301×主观支持+1.664×客观支持。

标准化回归方程:校园生活满意度=0.556×自我效能感+0.573×希望+0.595×乐观+0.544×主观支持+0.467×客观支持。

3.讨论

从总体看,高职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社会支持、校园生活满意度都处于中等水平,整体情况良好,但个别学生心理资本、社会支持、校园生活满意度水平较低。

积极心理资本六维度与社会支持三维度之间相关显著,但韧性维度与主观支持不相关。这与国内外以往相关研究的部分结果存在差异,区别主要在于韧性因子对社会支持的影响。从相关矩阵看,越是自我效能感强、越有希望、越会乐观的高职学生,其知觉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而感受社会支持越多的学生,往往其拥有的积极心理资本越丰富。

积极心理资本除韧性维度外与校园生活满意度各维度间相关显著,表明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表现越健康、积极、阳光,他们越能激发自身的活力和热情,对自身校园生活各个方面的满意度就越高;相应的,对自身校园生活满意度高的学生,越能从逆境、冲突、失败、责任和压力中迅速恢复的心理能力,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

相关分析结果验证了以往研究的结论,学生拥有的、领悟到的社会支持与其校园生活满意度的评价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领悟到更多更深社会支持的高职学生对自身校园生活满意度越高,评价越正面积极,而对生活满意度越高、感到幸福的学生越能领悟到家庭、学校、老师、同学的理解和关怀。

回归分析表明,乐观、希望、自我效能、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校园生活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正向预测作用,乐观、希望、自我效能、主观支持、客观支持能单独解释的变异量分别35.4%、32.9%、30.9%、29.6%、21.8%。

最后强调的是积极心理资本的乐观因子是影响高职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的总体状况的重要预测指标,其单独解释变异量达到35.4%。乐观因子得分较高的高职学生可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积极地规划未来,即使遭遇生活事件,乐观的学生也能坚定信心,面对困难,不轻易怀疑自己的能力,积极地解决问题,对生活的满意度相对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拥有更多的幸福感。所以,高职院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应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高职学生的乐观精神及健全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投入未来生活。

参考文献:

[1]Shin Sh,Sok SR.A comparison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life satisfaction between Korean older people living with family and living alone[J].Int Nurs Rev,2012,59(2):252-258.

[2]程红.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相关因素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3.

[3]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8(1):58-64.

第7篇: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

一、会计本科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构建的指导思想

(一)以具备未来成为一个高级专门人才应有的素质为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一直定位于“高素质财务会计专门人才和财务管理专门人才”。而高级会计人才主要是指在单位担任总会计师、财务总监、首席财务执行官、会计部门负责人以及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的会计人员。陈晓芳等(2008)认为“本科培养并不是也根本不可能做到将经验丰富的职业会计师应具有的所有知识和技能都传授给学生,而是应教会其为获得并保持职业会计师资格所需要的学习能力。”因此本科会计培养的目标应重点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为未来成为高级财会人才做准备。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教育服务于社会,我国会计本科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一方面要适应新经济环境的变化,如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等需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计算机网络能力和专业外语能力的会计及理财专业人才;同时,由于中小民营企业是我国的生力军,小企业会计也是本科会计专业必备知识与能力。因此,在构建本科会计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时首先必须明确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级会计人才应具备哪些能力,本科教育应为此做哪些准备才能满足其需要。

(三)以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协调发展为原则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良好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能力结构。本科会计教育重点在于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递,首先明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下本科会计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才能以此为指导来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因此,会计本科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构建应以其相辅相成的内在规律为原则。此外,会计专业课程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将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探寻其培养规律,构建系统科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

二、社会需求导向下会计本科人才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构建

(一)会计本科人才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框架 一是会计本科人才能力结构。根据许萍和曲晓辉的调查研究结论,目前我国高级会计人才能力结构由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构成,其中技能包括解决问题能力、开拓创新能力、领导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等;刘玉廷也提出高级会计人才应具备五个方面的能力: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职业判断能力、组织和实施内控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和综合运用财务信息为决策提供建议能力。尽管本科教育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一个主力军,但其不可能直接培养出具有这些能力的高级财会人才,只能为未来成为高级会计人才做准备,而在培养中也应以高级会计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为参考和目标,但又有别于这些能力。因此本文认为本科会计人才应具备表l所示能力:

二是会计本科人才知识结构。社会需求下会计本科人才能力结构是以其知识结构为基础的,而其知识结构又应与其能力结构相应,作为本科会计人才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其他相关的管理、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心理法律等知识也是其成为未来高级财会人才不可缺少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二)会计本科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构建 要积极借鉴国外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先进模式,紧密结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我国现行的培养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师资队伍等进行必要的完善和改革,以适应这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教学的要求,培养出合格的产品。

一是更新过高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本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大都是“宽口径,厚基础”或“应用型”的高级财会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综合能力),这种目标过宽过高,本科教育无法达到,以致无法真正起到指导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作用。因此,本科会计专业应从实际出发,将培养目标重点转向能力和素质上来,并定位于未来成为高级会计人才所应有的基本素质、观念和学习能力,这才能真正成为本科会计教学的方向标和指南针。

二是设置符合社会需求下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由于会计人才也是管理人才,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也不可少;另外,心理学对会计人员也尤其重要,对会计人员自我调节能力、自我意识能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会计需求的增长,增加双语教学也是一种必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3~5门双语教学课程对提高学生外语和业务能力都大有帮助。在课程设置上,应适当减少毕业学分要求,增加选修课程和学生自学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动性和自学能力。

三是加强会计实践教学。会计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会计实践应按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在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分内容循序渐进地安排实施,构建合理的会计实验课程结构体系,将会计专业所需的基础训练、专业实验和综合训练有序地贯穿于会计本科教学中,形成一个课前、课中和课后相结合、校外和校内相结合、手工和计算机相结合,各种形式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系统、有序的训练和培养。

四是采用灵活的教与学方式。本科会计教育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改变“满堂灌”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采取案例研究,小组设计与讨论、模拟操作、参与企业实践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应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通过布置要解决的问题,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目和资料,让学生主动寻找答案再进行讨论,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自学与获取知识的能力;其次应尽量减少教师讲课的时间,增加学生讨论、学生上讲台和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加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知识面。

第8篇: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

一、坚持以案说纪,筑牢思想防线

一个案例,就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同时也是一份很好的基层党风廉政教材。工作中,高度重视发挥案件的警示作用,积极围绕案件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一是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查办案件全过程,注重把涉案对象的思想触动。对受到查处的党员干部,将其所犯的错误指穿说透,所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道清点明,使其真正认识错误,自觉加以改正,不再重蹈覆辙。如在查处万埠镇胡某、长埠镇吴某、东阳镇杨某等参与赌博案件中,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他们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仅立即戒掉了这一陋习,并积极劝说亲朋好友远离赌博。我县近三年查办的40余起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案件中,无一人对处理决定不服提出申诉,无一人重复涉案。二是大力开展案例警示教育,注重把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搅动。及时组织学习中央、省市纪委通报的典型案例,去年以来先后组织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学习违纪案例16个,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警醒自己,警钟长鸣;通过《安义纪检》刊发通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有选择性地通报一些自办典型案例。如去年以来先后对长埠镇刘某违反计划生育法规、东阳镇李某在录用考试中作假等8个案例进行了通报。三是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注重把全社会倡廉守纪之风带动。针对查办案件中发现的农村基层廉政氛围不浓、党员干部廉政意识不强等状况,我们大力推进了廉政文化“六进”活动,组织了优秀村支书--凌美龙事迹巡回报告会21场、建立了凌美龙事迹展览馆,开辟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电视专栏《潦河清风》,开通了安义廉政网站和廉政短信平台,县城打造了廉政文化一条街,乡、村和学校打造了以名言警句、廉政漫画为主要内容的“正气墙”、“清风亭”、“自省路”、“进取路”、廉政文化长廊,动员了乡村“五老”人员自编自演廉政文艺节目,形成了“党委领导、纪检协调、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大宣教工作格局,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政熏陶,法纪政纪观念明显增强,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更加牢固。

二、坚持违纪必究,亮出行为红线

认真严肃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各种违纪违法行为,是全面深入地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工作中,我们坚持把查办案件作为正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强力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倍关注,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有案必查,违纪必究。尤其是对带有典型性、倾向性、苗头性的案件“冒头就打”,从严从速处理,确保正气在基层得以弘扬,法纪得以维护。如针对去年春节期间全县农村几次出现宗族械斗苗头情况,会同县综治办、公安局对农村宗族势力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对介入其中的党员干部严厉批评教育。特别是对鼎湖镇某村支部书记熊某组织参与宗族械斗事件严肃处理,给予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有效杜绝了恶性事件在农村的漫延。如针对发生在个别医务人员身上的计划生育“两非”案件,从重处理,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了、取消执业资格、开除公职留用和经济处罚等处理,并对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医院分管领导实行了责任追究,有力地维护了人口与计生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如接到客商就部分公职人员进行侵害性钓鱼的投诉后,高度重视,立即成立由县纪委廉政室、公安局、电视台等单位组成的联合检查组深入现场检查,并对查获的县城管局干部王某等4人给予效能告诫一次、罚款800元、全县通报批评的处理,及时刹住了这股歪风,有力地维护了投资环境。通过从严从速查办案件,严厉打击各种不正之风,杀一儆百,对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产生了巨大的震慑作用,党员干部涉案比例明显降低。同时,也对党纪条规和各项政策规章制度作出了明确地解读,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弄清了哪些是“”不能闯、哪些是“雷区”不能踩、哪些是“高压线”不能碰、哪些是“底线”不能跨,从而切实规范行为,真正做到谨慎用权、合理用权、科学用权,勤政廉政、求真务实。

第9篇:社会治理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环境立法;环保教育;垃圾“分类处理”;环保NGO

继2013年廊坊市政府对重污染天气Ⅲ级黄色预警信息的多次,及环保部对廊坊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公布(超标天数比例为63.9%),本市的环境治理再次成了廊坊人关注的焦点。实际上日本也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最终取得了“双赢”。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社会对环保事业的积极参与。本文通过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结合廊坊实际,找出动员廊坊全体市民全社会积极参与环保的有效措施。

1 日本政府提高环保社会参与程度的方法

1.1 完善国家环境立法体系

为确保全社会都积极参与环保,日本政府不断健全环保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如20世纪60年代的《环境污染控制基本法》、《公害对策基本法》等。1970年制定了防治公害的6部法律,并对原有的8部相关法律进行修正。80年代,针对高技术污染问题,“新阳光计划”、“月光计划”开始实施。90年代,确立了“环境优先”原则。2003年颁布了《环境教育法》,从学校、企业、社会三个层面强化生态伦理与环境法制教育。

1.2 开展“三位一体”的环保教育

在日本普遍使用“环境保健”而不是“环境保护”,一字之差折射出对环境的尊重和重视。

1.2.1 学校环境教育

日本政府早在1971年就决定在小学课程中增加有关公害教育的内容。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系统地向学生讲授环保知识和理念,从小学到高中环保都是必修课。孩子们还走出校门,参观垃圾和污水处理厂等。

1.2.2 家庭环境教育

为培养孩子们从小“爱护大自然”的环保意识,周六、周日妈妈们自发领着孩子到草坪捡纸屑垃圾。给他们看环保方面的书籍、电影等。

1.2.3 社会环境宣传教育

政府设立了节能日、节能月、节能检查日,来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许多社区都有环保教育中心,如东京的板桥区环境中心是向社区的全体居民免费开放的。有的还有环保示范餐厅、人类自然博物馆、屋顶花园等;在宾馆、饭店、车站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图文并茂的环保宣传资料。

1.3 提高广大民众的参与热情

节能环保是一项人人有责的公益事业,因此日本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提高民众的参与热情。

1.3.1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1)细致、到位的政策引导。从1980年,政府逐步执行垃圾分类。上胜町已把垃圾细分到44类。为帮民众培养垃圾分类习惯,政府在居民区划定“垃圾指定丢弃处”并设有监控镜头,发现未按规定扔垃圾的,由专人追踪到户并将垃圾退回。严重违反者可能被视为犯罪。

(2)激励制度。建立困难家庭买分类收集桶的补助金制度。日本上野原市为鼓励市民减少垃圾和分类处理,对家庭购置电动垃圾桶设立了补助金制度。还设立资源回收奖,旨在激发市民回收有用物质的积极性。

1.3.2 推动公众绿色消费

日本非常重视引导公众的绿色消费,运用经济杠杆来促进民众对环保的参与度。如为促进低公害车的普及,实施低排放车认定制度。消费者购买通过认证的车辆,可享受不同幅度的车辆购置税和使用税的优惠;购置以天然气为燃料或混合动力车等低公害车辆的公共团体,可得到政府的补助金。其中的川崎市为鼓励使用电动汽车,给予价差1/4 的补助,以及停车费、高速公路费等方面的优惠。

1.3.3 开拓畅通的环保参与渠道

政府为市民开通了畅通的环保参与渠道,保证了民众的监督权。如日本地方政府对与环保相关的信息都保持公开的态度。普通市民、社会团体可以通过公告及时了解到环境政策的规定以及政府和企业对环保的贡献情况;通过参与听证会、递交居民意见书来对环境问题提出建议。

1.4 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环保

政府主要通过一系列财政政策引导企业转型,使其完成了从被动治污―主动治污―积极强化环境责任、提高企业生态环保形象的路线转变。

1.4.1 特别会计制度

日本政府每年在财政预算方面都会充分考虑对环保的投入。如在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这类建设和运行费用高的环境基础设施方面都是由政府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行。由于是政府行为,因此能做到污染物的最大无害化。

1.4.2 税制改革

对于从事环保设备的企业在税收方面加大设备折旧率、减免固定资产税等税收优惠。如川崎环保城落户企业使用指定节能设备,可选择设备标准进价30%的特别折旧或者7%的税额减免。

1.4.3 补助金制度

对于将3R技术实用化、技术开发期在两年以内的新企业,政府补助率最高可达费用的2/3。以川崎为例,环保城内的企业在引进节能设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方面,得到了政府给予的相当于总投资额50%的补助。

1.4.4 融资制度

对从事减少废弃物产生、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研究开发等活动的民间企业,可享受政策贷款利率;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业单位可以简化贷款手续,延长偿还期限。

1.5 鼓励民间环保NGO组织的发展

目前日本的环保NGO在1.5万个左右,主要活动为推广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开展环境教育等。如从事废纸再利用的环境NGO,推动了白色度70再生复印纸普。政府通过多种途径鼓励环保NGO发展。1998年颁布了《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降低了NGO法人的准入门槛。在资金方面扶持,NGO的活动资金中政府扶持资金和补贴高达9.9%。

2 日本的成功经验对廊坊市环境治理的启示

近年来,廊坊市把环境保护作为立市之本,在环保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从整体来看环保现状还不乐观,市民、企业的环境意识、环境伦理道德水平不够高,参与环保的自觉性很差。日本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全社会全民对环保参与的经验值得廊坊借鉴。

2.1 完善环保立法、加强环保执法

廊坊市对环境问题的处理在法制上明显滞后,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白色污染”治理存在无法可依的问题等。廊坊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本市的法规政策,确保环保有法可依。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法律,可法律的实施效果却差强人意。化工厂不按规定排污、火电厂脱硫设施不达标、垃圾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等。因此廊坊在完善立法的基础上还要加强执法力度。特别是要提高环保部门的地位,使其在治理环境时同公安、税务一样有更多的权威性。

2.2 完善环保教育方式

廊坊市民的环保意识不高,与政府对环保教育的宣传不到位有关。今后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将环境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内容。通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途径来创新环保的宣传方式。如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科学馆等一些公益场所开办体验式教育,促使市民加强忧患的环保意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单、墙报等工具加大环保的社会宣传力度。

2.3 制定经济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参与环保

与传统行政命令式的环境管制相比,经济激励政策对推动企业节能减排、积极参与环境治理的效果更明显。廊坊市政府应加大对环保的预算投入,用于鼓励有使用价值的新工艺的开发研制,并给予企业必要的补贴和税收优惠。如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将对引进再循环设备的企业减少特别折旧、固定资产税和所得税;对引进的先导型能源设备、对企业采用的高效实用技术予以补贴并简化贷款手续等。

2.4 注重政策细节

注重政策细节及衔接,能较大程度地提高政策效果,一些细节的疏漏就可能导致政策难以发挥作用。如我国包括廊坊在内,对于垃圾也进行了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分类,但是分类不够细致,并且对哪些属于可回收、哪些属于不可回收垃圾没有详细说明,居民没有学会分类,导致分类失去了实际意义。借鉴日本做法,廊坊市政府制定分类手册,免费发放给市民。通过小区摄像头监督、舆论压力及奖赏、补贴等鼓励措施,保证垃圾分类能顺利实施。

2.5 确保公众参与渠道多样化

政府应积极拓展环保公众参与的渠道。借鉴川崎市经验,设立由政府官员、节能专家、居民代表和企业人士组成的“公益协会”,研究廊坊的节能目标和实施计划;开展社区环境对话,建立完善的意见反馈机制;建立全国性的环保NGO协作网,组织NGO及志愿者搜集环境信息,向市政府、人大、市政协提交有建设性的环保方案。

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有必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在全体民众的努力下,廊坊最终会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治理、全民参与、根植基层、覆盖全社会”的环保网络,实现生态廊坊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窦林娟.日本提高环保社会参与程度的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