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初中信息技术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信息技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信息技术论文

第1篇:初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在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许多学校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教育与的整合并不重视,导致二者的整合教学课时安排得较少。加上许多学校都缺乏专业的电子美工教师,使得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教学始终处于边缘地带。要想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教学的教学质量,其一,学校领导务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加大信息化教学软、硬件的建设和投入,加快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建设;其二,将信息技术教育新课改精神落到实处,开发新的学科教材,促进学科的交互融合,逐步建立学校艺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库;其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教师培训、校外学习等形式,提高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例如,学校可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美术的整合,将电脑美术广泛应用于美术艺术教学,开展电脑美术背景知识和应用介绍、电脑美术(音乐)作品欣赏、信息技术与美术嫁接、常用电脑美术工具软件的认识和使用等专题的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艺术教育的交叉融合。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可灵活进行信息技术渗透,以突出艺术教育的立体化特征,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了解美术学科知识,体现信息技术服务于艺术学科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信息技术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教学与传统计算机教学和艺术教学都有一定的差别,教师要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要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机相关操作,还要能通过计算机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对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学习,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能,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教学目标,结合艺术学科自身的特点,选取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信息技术知识内容开展教学,寻找信息技术与艺术课程的融合点,将计算机图形、文字、色彩等信息表达方式运用到艺术教学中去,促进信息技术与艺术教育的对接,提高教学水平。换而言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单纯教、学生被动学的做法。还可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每节课的内容制作成新颖而内容充实的课件,变直观抽象的知识为动态立体的知识,开展情景教学,有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初中美术“卡通天地”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葫芦娃》《熊出没》等卡通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相关知识讲解中,展示文字、图片和影像等各种资料,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优秀的美术作品用幻灯片的形式予以展示,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指出学生作品中的问题,予以分析、更正,并通过演示教学讲述相关问题的优化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见,在艺术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教育手段,能够快速提升学科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精心进行课堂设计,拓展学生思维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要求是利用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个人身心健康是初中美术和音乐等艺术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在二者整合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科的综合性与独立性,在培养信息技术手段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科知识的拓展以及对学生艺术素养的构建与培育。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关注资料下载、资料整理、课件设计、信息资源展示等细节问题,将最新、最近、学生最关心的内容整合到教学中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有效性。这就意味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网络音乐资源库中挑选优秀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音乐欣赏,也可以在网上下载现成的教学课件、教学资料,经过修改加工,开展音乐教学。同样,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觉感受,优化教学过程。例如,在初中美术的“水墨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预先让学生欣赏一些有关小桥、流水、森林之类的水墨画作品,配上柔和的音乐,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然后结合资料讲述与水墨画有关的知识,并注意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说出与水墨画相关的中国绘画大师。接着就是通过电脑绘画展示,让学生学习线条勾勒、笔尖运用的技巧,通过演示教学,让学生画出不同粗细、色彩浓淡不同的线条。最后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小组挑战竞赛,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第2篇:初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1.设计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

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使得学生能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设计学习任务时,首先,应注意理论结合实际,通过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任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不能设置过大过难的任务,否则会使得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失去信心。再次,可将总学习任务划分为多个小任务,按阶段完成,通过各个击破,最终完成总学习任务。最后,教学过程中应配合教师对基础知识以及技能的精彩讲解,使得初中信息技术个性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2.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学

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某些任务需要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协作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优势互补,互相学习,实现共同进步,学生们的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均得到提高。由此可见,分层教学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实现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的目的。

3.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为了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师应教会学生处理信息并灵活运用多种学习软件的能力,进而使得学生在日后能够应变时代的变革。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提供充足的资源,让学生实现自主性探究,张扬自身的个性。在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时应确保学生具有充足的资源和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所需素材。首先,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还应加强课后的温习教育工作,将课堂中所演示的课件或录像再次演示一遍,以加深他们的印象。教师也可对其进行单独辅导,也可在小组同学的协助下,提高学习成绩,避免基础差的学生不能跟上学习进度,最终实现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在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时,教师应从旁协助,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教师不能放任不管。再次,应确保学习任务的难度能够符合学生现阶段的探究能力,避免由于任务过难而使学生失去信心,也要避免由于任务太过简单,使得学生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之感。最后,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应相互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二、课后进行综合评价,以激励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

教师在实践初中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后,应加大对学生知识、技能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性的综合评价力度,以激励学生张扬自己独特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出每位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长处,鼓励学生发扬自己的长处,实现自身的价值。学生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自身的发展更进一步。初中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课堂中进行师生评价,能够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学习,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学生在课后综合评价活动中相互沟通交流,共同进步,共同实现个性化发展。初中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张扬个性的平台,通过进行分层评价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还应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综合评价中,实现同学之间的互评,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总结

第3篇:初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会将课件制作得花里胡哨,集精美的图片、悠扬的音乐、动态的背景等于一体,这对于初中生来说确实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是由于课件本身的实用性不强,缺少实质性的内容,与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关联不大,虽然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发他们的关注,但学生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课件华丽的外表上,而并没有实现学生思维与注意力的正迁移,一节课下来,课堂看起来热闹非凡,但是问学生掌握了什么,他们则是一脸茫然,这样的教学同样是失败的。成功而有效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对认知对象浓厚的兴趣之上,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这决定了我们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时要充分地考虑到形式与内在的关系,也就是要增强课件的实用性。只有基于这一正确认识,教师才能在设计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将之与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情结合起来,并以现代信息技术的新鲜有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上来。因此,教师要准确而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能够深入其本质,这样才能在选择数学素材上做到精挑细选,选出最具代表性与科学性的素材,从而将学生的思维点集中在相关知识的探究上,让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探究,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双主性

所谓双主性,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处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与核心。以往数学教学低效的根本原因在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次要地位,只是机械地接受。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一核心理论同样需要体现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引导学生展开主体探究,并使他们在教师的启发与诱导下完成探究,构建知识,能够促进学生素养与能力的整体提高,能够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因此,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教师机械操作、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与学习需求,只是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机械进行的固化式教学,这样的教学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注定是失败的。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要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这个平台来展开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经历数学探究过程,在探究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培养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制作与操作课件的过程中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以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为学生的主体参与与自主探究预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整个课堂教学能够围绕着学生展开,使教学处于不断的动态生成中。

三、辅

现代信息技术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它并不是万能的,不可以取代其他一切教学手段。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它与其他教学手段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不能以偏概全,肯定现代信息技术而否定其他教学手段,而是要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实现强强联合,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服务。众所周知,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尽管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寓抽象而深奥的数学知识于直观丰富的材料之中,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但是它并不能代替学生的亲自操作。在做中学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现代信息技术并不能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因此我们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预留学生主动动手与动脑的机会,使他们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获取丰富而直观的感性材料,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来展开自主探究,这样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展开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使学生不仅可以真正地掌握这些知识,还能学会探究,掌握学习方法,更加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第4篇:初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教师书写板书,让学生将老师在板书上写下的抄下来。并且在教师说到一些重点时还需要让学生重新抄记下来。而且教师在编写板书会花费很多时间,在老师写下板书时也让教室中的气氛变的压抑和沉闷。现今很多学校已经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了多媒体,图片、动画和音乐等的多媒体教学让语文教学不再是那么枯燥。不仅节省了教师写板书耗费的时间,还让学生对语文教学更加有了兴趣。音频动画等的声色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更多注意力,使得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这样的信息技术教学,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深一步探讨的同时,也分析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优势所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信息化 多媒体 优势

多媒体教学现在已经普遍应用于很多课堂上了, 这样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已经不能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同讨论了。 传统教学从来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和写板书, 而学生只能一直记忆内容。 语文教学需要更多的色彩化才能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而多媒体教学中能有生动的动画和音频效果, 这让课堂变的更活跃。 这样的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让学生开始主动学习了,还让课堂上的教学质量提高了很多。 学生能很容易的记住每一个生动的片段,能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到文章的深层内涵。

一、引起学生兴趣,课堂效率提高

教师在上课前能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讲课内容, 并且应用多媒体教学后教师的授课效果变的更有保证了。 特别是节省了写板书的时间, 利用这些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语文方面的课外知识。 学生每天在学校学到的东西都是课本上的,当给他们讲一些课外知识时他们会更加投入到教师讲课的思维中,不仅能扩宽学生的语文视野,也能让教学质量变的更好。 而且在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 以动画和声音等多样化的多媒体教学,能让学生更具体和形象的了解语文方面的知识,也更方便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而言,多媒体教学让课堂不再死板,语文知识也不再枯燥, 这样的语文教学显然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这样也能保证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让老师和学生都有受益,那么课堂效率自然也跟着提高了。

二、 便于解决语文课堂难点和重点

在进行一些语文知识的学习时, 由于语言本身的描写过于抽象化,学生在自己阅读甚至听老师讲解时都有一定苦难,例如在《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中,作者对不同天气之前的各种云彩都进行了详细描述, 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并没有那么细节化,导致学生对各种云的形状概念很模糊,即使经老师讲解也很难理解,这时,如果能通过多媒体将文中的各种云彩进行详细的图片展示,那么也许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就会轻松很多。多媒体本身的特点就在于它能够利用丰富多彩的图片展示和生动精彩的动画效果对语文相应情境进行展示, 因此这也为解决语文课堂上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内容更形象化, 方便了教师教学的同时,也让学生对不同概念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三、有利于学案导学的进行

学案导学是指,教学者教授学生相应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成为学习主题共同合作完成布置的教学任务,课前,教学者将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能够进行充分复习,上课时,教学者利用课前备好的课件进行教学,节省板书时间,剩下的时间教学者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此时课堂就是一个以学生展示为目的的地方,同时,在对学案进行预习时,教学者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学案进行自主解读和分析, 同时还可以链接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四、突出展现不同教师的教育风格

在制作课件时,针对不同学习氛围的课堂氛围,教学者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例如,在对一些气氛比较沉闷的课堂氛围中,教学者可以制作一些生动活泼的课件,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缓解沉闷的气氛,让课堂更轻松化,而对待另外一些过于活跃的班级时,也要根据他们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制作一些比较严肃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一些严肃的音效及课件主题,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安静些。 这些灵活化的课件制作让课堂在丰富化的同时也保证了学生的听课效率。

五、师生交流的新平台

有了网络媒体技术, 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不再限于课堂与作业本,通过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优点,老师可以设立班级网页,在其中设置讨论区或者建立班级 QQ群,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针对不同的问题让学生畅通的讨论。 这样没有界限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能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时间进行学术讨论,这也方便了学生向老师提出的自己的看法和问题,并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只有在这样的交流平台中学生才能更快的进步。

本文对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和优势进行了一些分析。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为教师带来了方便,也让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而且现在的网络信息技术一直在发展,网络的普及也会带动初中语文教学走向更明亮的道路。 通过网络学生教师进行交流,可以随时讨论一些语文知识。 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程, 爱上学习并变的更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慢慢的也就提高了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第5篇:初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运用,除了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外,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根本变革。网络的应用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学习者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形成一种将书本知识与社会信息相结合、教师传授与自我探索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例如,通过建立QQ群、论坛中讨论、电子邮件交流等,从而使学生的物理自主学习与网络协作结合,使学生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从而达到建构物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另外,网络上的大量的学习资源构成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在网络这种环境中,学生变整齐划一的“不得不学”为主动多样的“积极去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利用课件帮助分析电路,解决物理学习中的难点

电路分析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对故障电路的分析,由于有烧毁电源、电表、用电器等危害,因此,不能在实际操作中完成。以前学生只有通过看书,或者老师通过粉笔在黑板上画图来分析,这样,很多学生就缺乏感性认识,难以体会到其危害的严重性,也就更谈不上让其动脑筋,设法解除危害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把这类实验中应杜绝的现象通过屏幕展示给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能够看到这些危害,从而更容易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电功率”一节教学中,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一只3V,4W的小灯泡和一个电压为4V的电源,若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该怎么办?”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明白串联电阻分压的知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串联电阻可分压的特点如果用边画图,边讲解的方法,采用问答方式,让学生知道;当实际电压超过额定电压时,灯会被烧坏,这样说教显然没有说服力。因此,我选择利用动画演示灯泡直接连在该电源上,由于电压过大,灯泡被烧坏的情景,引起了学生极大的注意和兴趣。接着,动画展示在原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分去了一部分电压,小灯泡就能够正常发光的动态画面。这样的做法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了“串联分压”的现象。

三、结语

第6篇:初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传统物理教学方式中由于存在着空间与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再加上学校的实验仪器设备方面十分有限,造成了物理老师在对实验进行讲解及演示时可见度较低或者根本无法进行实验的教学,这大大制约了物理实验的教学成果。

二、多媒体教学方式在物理实验中的优势

1.多媒体教学能够对物理实验进行投影,提高物理实验的可见度。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都是教师在讲台上一边进行实验操作,一边对学生们进行讲解,然而,由于高中一个班级普遍都有五、六十名同学,坐在前面的同学尚可以看清老师的实验操作步骤与具体的操作细节,然而坐在后排的同学根本不能看清或者看不到老师的实验步骤,因此导致物理实验的教学成果往往不是十分理想。而在物理实验课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通过对教师的实验过程进行投影的方式,将教师进行物理实验操作的整个过程放大,提高教学过程的可见度,从而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完整的按照教师的标准操作进行物理实验,大大提高了物理实验的教学成效。

2.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物理实验教学,能够实现对抽象物理概念的形象化。物理是一门十分神秘又十分庞大的学科,许多物理现象的产生过程都是十分抽象的、概念化的,不能只通过老师的语言描述就让学生对其完全理解,这往往致使学生对这一物理概念的认识模糊,成为学生们的知识难点。而利用多媒体进行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同学们将较为抽象、泛化的物理概念通过多媒体演示而形象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教师在讲解电磁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电磁波的形成与传播方式制成一个简短的视频,让同学们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教师再针对视频进行电磁波知识的讲解,一定能够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实现学生对物理实验由一般理解向综合性理解的跨越。物理世界是一个十分奇妙的世界,不仅有宏观的物理学、还有微观的物理学。然而,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的物理现象,都是人们很难用肉眼观察得到的。比如核聚变的反应过程、分子的运动过程、太阳黑子、太阳耀斑的爆发等。同学们在对这一类知识进行学习时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进行理解,很难对其形成具体的认识,更不能对其产生综合性的理解。而多媒体教学能够轻易地解决这一教学难题,通过采用录像和动画的方式来对这些微观或宏观的物理现象进行模拟,能让学生的感受更加综合与立体,对开拓学生的思维与视野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4.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实验过程,为复习做好准备。在对物理实验知识进行复习时,如果想要对以往的实验内容进行更好的掌握,就要重复一遍实验过程,以加深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及记忆。然而,物理实验的操作过程复杂而琐碎,每一次实验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就使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复习成为了一大难题。而多媒体具有录制和回放的功能,再加上网络信息的方便和快捷,能够很容易通过互联网找到相关的实验操作视频,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直观的再现实验的操作过程,实现对物理实验简便、灵活的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第7篇:初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1.借用多媒体分解教学重难点

课堂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讲清重点,突破难点”,这也是教师在课堂中首要任务。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来进行直观教学,讲解难点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重难点内容,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摆脱对难点问题的畏惧感,深刻领会和突破学习障碍。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分散教学难点,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从而让学生很好地掌握重难点内容。

2.运用网络资源拓展政治教学

运用网络化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都知道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和网络资源等构成了课程的重要资源。传统的教学中,学生都是坐在座位上听课,师生之间的交往方式也都是单一的师生问答式,这种方式中教师容易成为课堂的主宰,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学生的参与度也不高。网络化教学中通过构建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组内的互动,小组间的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进行知识探究,学习氛围宽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强,学生的注意力也较为集中,非常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利用多媒体呈现习题

在初中政治课堂中,教师有必要将教材中的重难点和疑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巩固,而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思考状态,加快教学进程,增加习题容量,可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从获得成功的喜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现在信息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整合深度不够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将大量的素材简单地罗列在一起,使得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的资源没有繁杂,反而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学习压力。所以,我们更应该做好基础工作,认真将教学内容与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引导学生做好信息的甄别。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简单地停留在课件教学上,不能只知道运用课件进行内容的呈现,教师更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政治学科特点构建一个真正有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自主探索和交流,实现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的有机整合。

2.教学中过分地依赖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确为教师的教学和学习的学习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不少教师和学生过度地依赖了信息技术而忽视了传统的优秀教学手段,甚至出现为了用信息技术教学而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形式主义,力求信息技术的选择和使用要收到实效,课件的制作要精准求精,教学中要认真落实新课改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通过信息技术控制课堂教学活动,灵活运用,以使信息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充分发挥出积极作用。

三、结语

第8篇:初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优势

【Abstract】Theteacherwantstotaketheinformationtechnologyonekindoftool,withstudymergesintooneorganicwhole,proposesthehighereducationwithstudytheefficiencytheinformationtechnologyandmathematicscoursesteaching,theimprovementteacheswithstudytheeffect,thusevenmoredisplaysindependentwhichthestudentstudies,raisesstudent’sinformationtechnologyabilityandsolvesthequestionability.

【Keywords】Informationtechnology;Classroominstruction;Superiority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有许多不足之处,如课堂容量较小,不够直观生动,没有趣味性等等。适当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有效的解决这些难题。教师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从而更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几点优势。

1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信息技术具有特殊的声、光、色、形,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可向学生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让抽象性的东西形象化,让枯燥的数学生动起来,从而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在数学活动中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例如,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中,我利用课件出示了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在一副水果图幻灯片展示后,学生一下就兴奋起来,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在图片的展示过程中学生虽然处于接受地位,但是由于采用了信息技术的手段,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利用课件还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可视化、具体化,通过一幅幅幻灯片上的动画展示给学生。比起老师枯燥的说教,学生更乐意这样接受新知识。

2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充分地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个体化学习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果子,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来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个体化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例如,在小组进行探究活动时,利用投影仪让先完成的小组代表展示他们的结论,或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等;在统计与概率的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课件,如抛硬币,掷骰子等。不仅节省课堂时间,而且发挥了学生主体性,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增加课堂容量,及时有效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认知环境,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捷径。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数学教学必须改变只着眼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以掌握知识的“量”的多少来判断教学质量的高低,而忽视使学生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把握数学知识结构的现状。

如:《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一节中,利用对角线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在教学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把知识之间的联系及规律表达出来,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有效地实现认知结构的构建和重组。

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知识的检测与反馈,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合理的课堂练习,单元检测等,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新知情况,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的有效途径。

4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提供丰富的课堂资源,扩大师生的信息量,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是教学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如今,计算机网络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海量素材,例如数学家的故事,丰富的图形,数学与艺术的的结合等等,这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都是无法实现和不可想象的。同时在网络上孩子们可以自由地耕耘、涉猎,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掌握许多终身受益的方法。

第9篇:初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 语文学习 心理障碍

卢梭认为:“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照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他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1]这就告诉我们,作为学习的主体,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心理特征存在差异,而且对于不同科目,同一个群体学习的方式也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具体到农村初中生这一特殊群体及语文学科的学习,由于他们认知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语文学科性质的特性,更需要教师的教学务必切实符合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征。探究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心理,预防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障碍,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才能使我国中学语文教学走向高效化、节能化与非功利化的道路。

中学阶段是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期,而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则表现得更为突出,他们身体的各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同时心理的各方面又发展得相对平稳,所以造成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种种特殊矛盾,致使他们面临着一系列的心理危机。化解这些矛盾的过程也正是他们由单纯幼稚走向成熟完善的过程,如果这些矛盾处理得不好,就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许多研究表明,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的不断加剧及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失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加严重突出,并表现出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正如有关专家所说,目前我国3.4亿青少年中,有各类学习、情绪和行为等心理障碍者约300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心理患病率为21.6%―32%[2]。而在广大农村,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的心理障碍要远远超出城市学生。

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他们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语文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求知的欲望。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心理障碍,一个非常明显的表现就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求知的欲望。他们常常对学习没有兴趣,对学知识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上课时不集中精力学习,课后也不读书、不做作业,或者贪玩游戏、迷恋上网,或者东游西逛,得过且过。

2.自信心不足,畏惧心理严重。这是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心理障碍的又一个体现。语文在中学生学习的各门学科中,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想提高成绩,效果常常不明显。所以,当他们遇到较难理解的内容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再加上他们本来基础就比较差,学习方法也不恰当,同时刻苦努力也不够,于是考试屡考屡败,从而形成严重的失落心理,自信心不足,畏惧心理严重。

3.缺乏毅力,松散惰性。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心理障碍还表现在缺乏毅力、松散惰性方面。他们由于长期形成了松散、惰性的坏习惯,所以害怕艰苦的脑力劳动,缺乏毅力,造成了意志薄弱的心理缺陷。当他们稍微在学习上遇到一些困难时,常常就会退缩不前,丧失前进的勇气和信心。有的学生就说:“我一看到题目中有不认识的字词、不理解的句子,就连看都不想看,更别说做了”。

4.自控能力差,波动性大。这也是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心理障碍的一个表现。他们有时候考试取得了较好成绩,马上就会产生喜形于色的兴奋心情,心里也充满一定要学好语文的感情。但由于他们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常常表现出“几分钟的热度”,时间一长,上课注意力又不集中了,学习热情也一落千丈。这类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很大的波动性,表现出自控能力差的心理障碍。

5.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厌学心理严重。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以及其在行为上的不良表现方式。农村初中生有的对大多数学科失去兴趣而不愿意继续学习,在校期间由于厌学完全是被动地混日子,有的由于厌学而不愿意继续努力学习从而导致成绩下降,但又毫不在乎。他们上课很难专心听讲,作业很不用心,缺乏学习的动力,养成散漫和心不在焉的习惯,他们的学习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大,更缺乏长远的学习动机,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6.感觉到自己落后于别人,产生了自卑心理。农村初中生中有的同学在感觉到自己落后于别人而又达不到自己的期望目标时,就会产生一种不如别人的心理,总感觉别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很难办到,否定自己的能力。如果这种情绪体验比较轻微,只要自己加以正确的调节就会成为一种学习上的动力,但是那些自卑心理很强的学生,他们会因一时或一事的失败而感到处处不如别人,感到悲观失望,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

农村初中生产生语文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

1.教学模式单一。主要表现为,在目标追求上只注重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者,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少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沟通;在教学情感上,偏重学生智力因素的教育作用,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动机的激发;在运作过程上,学生通过教师的传授、自己的模仿获取现成的知识和技能,缺乏积极主动的探究态度和能力;在选用手段上,多以语言和原始形态的手段,如以粉笔、黑板为媒介,而忽略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这种单一性的教学模式显得枯燥,抑制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望,不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必然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2.评价途径单一。这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途径是考试,即通过书面考试以分数高低确定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这样的教学评价重结果而轻过程,评价内容单一。一方面,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表现不仅要能读能写,还要能听能说,而且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学习过程中方法的掌握作出判断。仅仅一次的书面考试是不能完全确定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另一方面,学生是发展的,今天的成绩不能一定就是明天的成绩,只要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克服自卑心理,学习成绩就一定能提高。评价途径的单一性,往往直接导致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

3.教师自身缺少良好的教学艺术也是导致学生语文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的智慧、激情和技巧熔铸而成的艺术。教学艺术具有创造性特征,教师创造性地把握语文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语文教学过程,创造性地运用语文教学方法,能使学生领略教学内容的丰富有序,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独特的心灵感悟。教学艺术具有审美性特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能去发现,去挖掘,去展示语文教学内容的美质,把内在美和形式美有机结合,学生就会在美的环境中吸取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获得心理上最大的满足。但是,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做到这一点,有的教学内容挖掘不深,讲课枯燥乏味,教学设计陈旧老套,教学语言平淡无味等,这些都使学生产生语文学习心理障碍。

针对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中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教师应该合理疏导,建构科学的教学策略,真正将“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贯穿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科学的教学策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农村初中生中有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由于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很大,所以很难坚持学习,容易产生厌倦感、自卑感、无助感,这样又会进一步影响学习成绩,进而导致更多的学习缺陷和困难,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明白,成功的路都不是平坦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一时的失败不代表永远的失败,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成功。

2.建立学生档案,“对症下药”辅导。“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教师只有掌握了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中的心理障碍状况,才能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洞悉其心理的变化,并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纠正不良的心理状态。为此,我专门建立了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心理障碍档案库,并协调各任科老师通力合作,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心理状况,选择恰当、灵活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开展“心灵”治疗工作。

3.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都说明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任何一种兴趣都是对这种事物有所认识,或参与了某项活动,体验到情绪上的愉悦后产生的。有兴趣就能高高兴兴地学,津津有味地学,即使是遇到困难和问题,也能自觉地加以克服,若学生无兴趣,就没有动力和求知欲。所以,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

4.使学生养成学会利用时间的好习惯。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会有的。”尽管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双休日、寒暑假、节假日等可以充分用来进行课外学习。为此,作为学生,每学期一定要提前做好学习计划,制定学习目标,进行课外阅读,逐步养成学会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5.教育学生认识自我,保持正常的心态。学习有差异性,有的学得好,有的学得不扎实,如此会产生不同的心态,学好者春风得意,学差者垂头丧气。作为语文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心态异同,提前预防启迪学生。指出成绩的好差并不重要,关键是作好总结,想想自己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哪些方面还需要弥补。要做到心中有数,找差距、找信心,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正确评价自己的优劣,悦纳自己。保持正常心态,正确认识一时的成功和挫折,就可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克服语文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6.端正学习动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因为“学习动机的指向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3],所以端正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动机至关重要。培根说过,有的书浅尝即可,有的书可以狼吞虎咽,少数书则须咀嚼消化。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学习中,应该学会浏览、精读、略读,并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的关系。布尔贝曾说过:“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意图,而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接触”[4]。这说明师生没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没有什么教育。任何教育结果都是伴随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关系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我们经常发现,学生愿意学习他们喜欢的教师所教的科目,这是为什么呢?由于教师态度和蔼可亲,善于鼓励,真诚地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关心,进而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因而学生会喜欢这位教师,也愿意学这位教师所教的科目。这大概就是爱屋及乌的原因。如果教师总是居高临下,态度粗暴,一味地批评挖苦,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极积性。

8.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现阶段,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每个学校都配备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那么就需要由普通教师来“兼职”,所以,语文课教师掌握相关的心理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语文课教师也应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在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微笑让我走进学生的心灵,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5]是的,面对有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我们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学会用心去滋润他们,使他们走出心理误区,健康成长,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97.

[2]蓝燕.三大障碍困扰三千万中小学生,学龄期社会心理因素成为诱因[N].中国青年报,2000,3,3.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