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浪漫主义诗歌范文

浪漫主义诗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浪漫主义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浪漫主义诗歌

第1篇:浪漫主义诗歌范文

这里我要详细地谈一谈《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谢公)和神话组成的梦幻的神仙境界,寄寓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这是诗人政治上失意、要求精神解脱的反映。在李白近千首诗歌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而且浪漫主义特色特别的突出。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他将由东鲁南游吴越留别友人时,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以梦中游仙的形式,寄托了诗人在政治上的苦闷以及超越苦闷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由、光明等理想境界的追求,对王侯、权贵的傲岸不屈的蔑视。充分展现出诗人大胆反抗现实的精神。在这首诗中,诗人的幻想色彩浓郁,浪漫主义特色表现得特别突出。

首先,表现在诗作中的是他用梦幻的形式对超现实的幻想境界的追求和描摹。全诗可分为入梦、梦游、惊梦三部分。乍一开篇,诗人出以对句,“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故意推宕一笔,以神山的不可觅求,反衬出天姥之分明可睹,点示题旨。接着,进入对天姥的刻画。诗人写其山之壮阔:“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天姥拔地耸天,大有横空出世之气概。再用对比手法,盛夸气势超拔的五岳,盖过山峰连绵的赤城。这样对比犹觉不足以显示天姥的峻高和气势,巍峨的天台山跟天姥比,也相形见绌。这一来,水涨船高,不明言天姥之高,而其高自出;不直说其势,而遮天蔽日、横云割雾的气势自可相见,使之更为显著和突出。正因为天姥高峻无比,气势雄伟,诗人不禁心动身驰,浮想翩然。为了能尽快见到梦寐以求的天姥山,“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交代了“梦”的缘起,由聆听“越人语”而神思腾越,张开想象的彩翼翱翔于九天之上,于是当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浪迹吴越的山水见闻便再次显现脑际。这样,此番的梦游不仅有现实的触发,而且有往昔的基础,因而奇特的浪漫主义想象就深深地植根于历史和现实的土壤之中。诗人“一夜飞渡镜湖月”,进入全诗的梦游部分。着一“飞”字,摹拟出神入化,足见“渡”是何等的迅速,诗人对吴越的神往是多么急切。“夜”、“月”的入句,既环扣了题目“梦”字,又使诗的境界弥漫出清丽的氛围。“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借湖光乘月色瞬间到了天姥山,“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从奇丽壮观的海日到危耸险峻的高山,“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从曲折迷离的千岩万转的道路到令人惊栗的深林层巅,“列缺霹雳,丘峦崩摧”,突兀的意象打开了另一境界,把幻想托上了高峰,想象的彩翼振翮直上。“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是诗人梦游畅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全诗最为饱满、明朗的艺术画面。虚拟仙界的俊逸飘忽,实是表明诗人的超凡脱俗。正当诗人沉浸在仙气缭绕、变幻莫测的画面中神志俱忘时,“忽魂悸以魄动”,诗人心悸梦醒,惊坐长叹。诗的境界陡然剧变,诗的情绪急转直下。充分表现了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环境的尖锐矛盾。由此全诗进入第三部分。诗人梦醒低徊失望之余吟道:“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全篇感情的凝聚点,在诗的结构上是“卒章显其志”,所显的是诗人嶙峋直立的傲志,不取悦于世而又不苟合于世的一腔怨愤。李白从现实去入梦,去畅游,大梦一醒,又回到惨淡的现实之中。梦中他把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描绘的目眩神迷、奇幻莫测,诗人把神话传说中的事和对大自然的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描绘出自己理想中的美景胜色,丰富奇特的幻想使得积极浪漫主义思想得以充分的发挥。

其次,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创造了新奇的艺术境界,寄托了诗人奔放的热情和对自由、光明的追求。这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又一特色。“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诗人由梦境进入仙境,“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大胆地借用奇特的夸张、缤纷的想象手法描述幻想中的仙镜:青冥浩杳的苍天广无边际、日月光辉同时照耀着神仙住处金银台。在“日月照耀”的光明背景下,众多仙人降临。他们有神虎鼓瑟,有鸾鸟驾车鱼贯而下,列队而来。这里没有森严的等级,没有尔虞我诈。众神仙都是平等相处,就连凶猛的老虎也都驯服地为众神弹琴鼓瑟,真是一派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融乐世界,这种境界正是诗人所追求、所向往的。本是诗人急切地梦游求仙,现在却是仙人热烈地来欢迎,这正说明了诗人追求自由的心情多么的急切。

第2篇:浪漫主义诗歌范文

一方面,是创作题材的多元化。奏鸣曲是该时期小提琴作品最主要的形式,舒伯特、贝多芬、莫扎特等人,都曾经创作过小提琴奏鸣曲。而变奏曲也是创作者和演奏者最喜爱的形式之一。如帕格尼尼创作的《威尼斯狂欢节》《摩西主题幻想曲》等,都是变奏曲的佳作。此外,还有协奏曲、幻想曲、浪漫曲、夜曲等多种题材。另一方面,则是音乐表现手段的丰富。该时期的创作者在旋律、节奏、和声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探索,使小提琴的音乐表现力得到了全新的丰富。比如在旋律方面,很多创作者对歌唱性旋律情有独钟,追求器乐旋律的人声化,从而使作品的情感表现更为真挚。又比如在节奏方面,有很多民族、民间音乐的节奏被运用到小提琴作品中,这就使作品表现出了一种鲜明的民族化风格,同时还使民族民间音乐得到了传承。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艺术在形制、创作、演奏等多个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二、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的艺术风格

协奏曲是小提琴作品中的代表,集中代表了该时期小提琴在创作和演奏上的水平,而该时期的小提琴协奏曲,主要表现出以下三种风格。

(一)情感性

情感性是浪漫主义艺术创作的核心特征。相对于古典主义在形式上的诸多要求,浪漫主义音乐创作情调将个人主观情感的抒发放在首要位置,这一点在一些名家、名作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如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是浪漫主义时期一位个性十分鲜明的音乐家,因为出生于一个银行家的家庭,所以他的生活十分富足,有着单纯、开朗和温存的性格,这也使他的音乐作品表现出了轻快、华丽和细腻的风格。《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838年,正值门德尔松创作的成熟时期,是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始终洋溢着一种欢快和乐观的情绪。第一乐章采用了奏鸣曲式,快板,二二拍,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开始就出现的主题。该主题取材于一首民谣,富有歌唱性,由独奏小提琴在弦乐的衬托下轻轻奏出,给人以温暖、舒畅和活力之感,并将整个乐曲引入到了呈示部。在呈示部中,门德尔松继续对该主题进行装饰性的发展,并不断将其推向至高音区,最后以八度演奏的分解和弦结束于调式的属音上。第二乐章是C大调,慢板,八六拍,三部曲式。该乐章也是小提琴作品中的著名乐章之一,充分体现出门德尔松对于歌唱性的追求。整个旋律线条十分宽广,起伏有致,且十分动听,每听到这段美妙的旋律,都会让人禁不住跟着哼唱,营造出了一个柔美、细腻的境界。第三乐章是E大调,快板,四四拍,回旋奏鸣曲式。如果说前两个乐章是温柔、抒情的,那么该乐章则是一种激情的宣泄。为了表现出这种效果,门德尔松先后运用了多种演奏技巧,特别是连弓和顿弓的运用,将这种情绪表现推向了极致。由此可以看出,整个作品不但情感浓郁,且情感的类型也十分多样化,正是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典型。

(二)炫技性

浪漫主义是一种强调个性的音乐风格,抒发出个人的主观情感,正是该时期音乐创作的首要目的。具体到小提琴艺术来说,当时各种音乐会活动繁多,演奏者经常登台演奏,他们演奏的姿态、动作、表情等都会全面展现在观众面前,所以该时期的小提琴协奏曲对于炫技也十分重视。一方面,是通过各种高超的技巧,让个人情感得到更好的抒发。另一方面,则是利用炫技,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帕格尼尼和他创作的《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帕格尼尼是小提琴历史上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他对小提琴演奏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使他赢得了“小提琴之王”“魔术师”的美誉。《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D大调,四四拍,快板,奏鸣曲式。先是由第一小提琴声部奏出一个轻快的动机,在力度上达到顶点之后,主奏小提琴被自然的引入,并连续奏出了三个并列乐段。经过发展后进入展开部,两个主题高贵而华丽,给人以温暖之感。第二乐章是慢板。先是由乐队演奏出强有力的持续和弦,然后由独奏小提琴奏出抒情唯美的旋律。第三乐章则又回到了快板,也是整个作品的炫技乐章。先后出现了由帕格尼尼独创的飞跃跳弓法、波浪形弓法以及跳弓和抛弓等,在这些高超技法的运用下,乐曲表现出了一种华丽、轻快而热情的风格,最后与乐队一起在欢快热情的氛围中结束全曲。帕格尼尼既是创作者,也是演奏者,所以能够将作品和演奏技法有机融合在一起,并获得了令人震撼的听觉和视觉效果,对后世的小提琴创作和演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民族性

浪漫主义时期,欧洲各国的民族运动蓬勃发展,很多创作者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和萌发,纷纷认识到了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音乐创作中,就是对民族民间音乐素材、技法等方面的借鉴和运用,如柴可夫斯基和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浪漫主义时期,俄罗斯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发展,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所以很多音乐家尤其注重作品中民族性风格的表达。全曲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D大调,快板,奏鸣曲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就歌唱性。一方面,俄罗斯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所以歌唱就成为了最普遍的音乐活动,各种民歌资源十分丰富。另一方面,俄罗斯民族普遍信仰东正教,在宗教活动中也经常歌唱,所以歌唱是俄罗斯民族特有的传统。在该乐章中,采用了民歌的素材,旋律宽广而悠长,仿佛是在歌唱大自然和生命,表现出了一种深沉而浓郁的情感。第二乐章是行板,四三拍,三部曲式,主要是对俄罗斯大自然景色的描绘,通过不对称的乐句,表现出了一种热情和活泼的氛围。第三乐章是快板,四二拍,奏鸣曲式,是对俄罗斯节日歌舞的描绘,柴可夫斯基巧用独奏小提琴和管乐队之间的对比,使作品表现出了一种舞曲风格,小提琴以华彩般的乐句与之交相辉映,使全曲在辉煌灿烂的音乐声中结束,把我们带进了俄罗斯人民欢歌狂舞的热烈场面。

第3篇:浪漫主义诗歌范文

井菲(1987.08—),女,山东潍坊,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国中少数民族艺术专业,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服饰

郝云华(1964.06—)女,山西阳城,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艺术)

摘要:18、19世纪时期,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在一群有着浓厚个人主义色彩的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中孕育而生,其主要思想是为摆脱当时原有的束缚,强调个性的思想,崇尚自然,强调主观的情感和想象,推崇历史文化、异国情调。如何在各种风格云起的时尚潮流中去辨别哪些服装设计是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如何来归纳当代的新浪漫满主义服装设计风格,是本文所重点阐述的。

关键词: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服装艺术;现代服饰

当今设计师们纷纷推出了一系列浪漫主义风格服装,但这一潮流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对90年代以来国际流行舞台上那种冷漠的未来派设计、简约的中性服装的一种反向趋势。这种现象在服装史上也屡见不鲜,说明当一种风格流行了相当阶段后,会因缺少变化而缺乏新鲜感与吸引力,继之而起的就将是一个反向的或循环的趋势。浪漫主义设计风格与设计领域里后现代主义相呼应,表现了人们对现代工业所带来的单调冷漠、整齐划一的逆反心理,追求所谓“唤起曾经历史的回忆,重视民族民间传统,讲究装饰意趣,从历史和民族服装中去寻找设计灵感”,使人们在都市的喧嚣中,感受到一种充满幻想的、充实华美的、感性的心灵空间。

一:浪漫主义风格产生的相关背景和艺术特征

(1)浪漫主义风格产生的相关背景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要思潮。浪漫主义一词源出南欧一些古罗马省府的语言和文学,这些地区的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语和当地方言混杂而成,后来发展成罗曼系语言(the Romance languages)。在11-12世纪,大量的地方语言文学中的传奇故事和民谣就是用罗曼系语言写成的。这些作品着重描写中世纪骑士的神奇事迹,侠义气概及其神秘非凡,具有这类特点的故事后来逐渐成为romance,即骑士故事或传奇故事。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经历了大革命的洗礼,1804年,法兰西帝国成立,拿破仑登基。此时的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并确立了低位,追求个性解放,强调自我和感情自由的人权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成为社会风尚。新生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反抗封建主义的统治,在文学艺术上反对古典主义那种崇尚一成不变的美的模式,反对束缚艺术发展的条条框框。为适应这样的需要,作为文艺思潮的浪漫主义风格应运而生。从广义上讲,浪漫主义包括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和18世纪的洛可可风格以及后来从18世纪晚期开始的服装浪漫主义革命。欧洲女装从1818年逐渐由古典主义风格转向浪漫主义风格,

(2)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

在服饰设计领域中,1825~1845年的欧洲服装是最具代表性的,因为时代的背景,使人们对生活的憧憬趋于诗情画意般的生活状态,人们开始逃避现实,在受到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与18世纪的洛可可风格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是富于精神的、是变化丰富的、出乎意料的、没有止境的、是个性的、夸张的、解体的、抒情的和热烈奔放的。

浪漫主义的艺术设计风格遍布各种艺术形态,任何一种形式的浪漫主义风格的创作,都是在创作者在宣泄自己情感同时,给予观众视觉或听觉的享受。

二: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在服装发展过程中的典型表现

浪漫主义是与古典主义相对应的,强调的是感性和运动感,富有想象力,在服装上则表现得更为明显。在时代变迁的每一个阶段,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在服饰中的表现都有着不同的表现符号。

(1)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服装特征

法国大革命已经结束,由于长时间的战争、财政的匮乏,人们的心里不安等因素更多的人想去逃避现实,反对古典主义的合理性主义,憧憬富有诗意甚至有点空想的理想社会,这一时期的漫主义风格的艺术家为了要宣泄内心的情感,则更多的强调解放个性和心灵,这一切都在服装中强烈地反映出来。这一时期,人们对于娇小、纤细的女性身材情有独钟,采取了很多的办法来实现这种体型,细腰丰臀,大而多装饰的帽饰,注重整体线条的动感表现,使服装能随着人体的摆动而呈现出轻快飘逸的感觉。下摆装饰荷叶边,还有很多缎带、蝴蝶结、刺绣、花边及人造花等。这种审美使紧身胸衣、各种类型的衬垫在服装中得以空前的发展,到了19世纪,则达到了极端。

(2)20世纪的新浪漫主义时期的服装特征

20世纪初,西方开始关注东方并将东方的审美情趣融入到时装中,东西方服装开始碰撞出独特诱人的火花。20世纪初的服装风格还是保存原有的“S”造型,在20世纪中期以前浪漫主义服饰风格的发展处于静止边缘的状态,但人们依然怀念浪漫主义的服饰风格。20年代夏奈尔推出了上下裙套装,在解放女性身体的同时,又带来了简单优雅的气息。30年代女性的线条被过分夸张,服装多为皱褶垂挂式,被称为“罗马柱”式,低腰线时装也极度流行。直至20世纪50年代,浪漫主义才逐渐重回舞塔,受到女性的追崇。在50年代,晚会成了当时大家竞相参加,互相展示自己的重要场合。人性的彰显,自然的回归又开始成为大家的生活追求。60年代和70年代,服装掺入了诸多世界各地的民族服饰元素,“少数民族风貌”呈现出了一定的浪漫主义特点。到了20世纪后期80年代,浪漫主义的发展变得更加的迅速和广泛化,有了新表现形式,也有了更合适的名字——新浪漫主义(泛浪漫主义或是伪浪漫主义)。到20世纪90年代,新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在服装界的影响已经超过了其他的风格流派。1993年的服装节开始响起新浪漫主义的声音,直至1998年,新浪漫主义成为时尚设计主流。1998年的新浪漫主义服装更趋向于自然、柔美、的形象,浅淡的色调、婉转的线条、轻柔的材质更多的是表现一种怀旧情结和田园风格,与设计领域的后现代主义相呼应,表现人们对于现代工业所带来的那种冷漠、整齐划一的一种逆反心理,追求所谓唤起历史的回忆,重视民族民间的传统,讲究装饰意趣,从历史和民族服装中去寻求灵感,使人们在都市的喧嚣中感受一种充满幻想的空间。

三:当代新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设计归纳

自上世纪末新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在服装中占主导地位至今,“浪漫”似乎没有消退的迹象,反而在时尚界中越演越烈,各品牌的知名设计大师纷纷推出与浪漫相关的服装会。每一季度的时装会又都会冠以名称,40如:中国风、波西米亚、日本风、田园风等,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对于浪漫的理解更加的包容,同时也给了设计师更多的设计空间。 结语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至今,新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在服装界的影响有增无减。在18、19世纪,浪漫主义在一群富有思想追求的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中孕育而生;20世纪中期,为了反抗战后人们生活的单调和循规蹈矩,新浪漫主义则再次占领时尚的舞台。本世纪再次兴起的新浪漫主义让人们再次感悟到人性的自由和对生活的热情热情,从中可以简单的概括出新浪漫主义风格在未来的设计中会表现出折中与综合。在回顾浪漫主义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整个历史以及对当代新浪漫主义的总结归纳后,再欣赏设计师给我们带来的“浪漫”时,就不惊讶这是否还是“浪漫主义”,时代背景,生活背景以及人文背景早已在“浪漫”发展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它的表现形式,只要保持浪漫主义艺术的精神和理念,形式当然可以是变化无穷的。(作者单位:1、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晓刚.《服装设计与大师作品》.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0年.

第4篇:浪漫主义诗歌范文

【关键词】雪莱 《西风颂》 浪漫主义

一、 引言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的欧洲,战争频繁,社会动乱。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不平等让人们认识到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非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想王国”那样美好,人们在深深失望之余,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中,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了当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则是诗歌。在19世纪的英国诗坛上涌现出了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湖畔派”诗人,他们开创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使诗歌创作脱离了古典主义的理性的轨迹。而后崛起的拜伦、雪莱等诗人把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了,为英国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对《西风颂》中浪漫主义元素的解读

浪漫主义诗歌以对自然地生动刻画和丰富的想象为特点,作者往往将个人的情感和想象置于首位,常借助于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内心的情感,热衷于追求物我合一的理想境界,呈现出很强的主观性。这一点在《西风颂》中有鲜明而具体的体现。作为英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雪莱乐于亲近、观察大自然,从中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善于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出来。在《西风颂》这首颂歌中,雪莱为我们树立了自然与现实完美结合的典范,成功实现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独特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使该诗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诗歌共分五节,前三节咏风,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把西风在陆地、天空、大海上的凛凛威风写得酣畅淋漓。接着诗人笔锋一转,由咏物转而抒情,将“我”引入诗中,在后两节中抒发了自己愿随西风而舞、与西风合而为一的澎湃激情,表达了诗人对革命的迫切向往。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主题集中。无论是前三节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还是后两节的直抒胸臆,都充满了主观性。诗人对西风破坏威力的感叹,对西风保护者的讴歌,让我们强烈感受到诗人的革命乐观主义,他不仅看到了西风席卷落叶的破坏威力,也看到了它吹送种子的建设作用,雪莱将自己作为一位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的淋漓尽致。《西风颂》这首颂歌里充满了对自然的崇尚和向往,在诗人的笔下,自然被人格化了。第一节既写了秋之呼吸的西风,也写了春天“碧空的姐妹”――春风;既写了鬼魅似的落叶,也写了“像羊群一样,觅食空中”的春天的嫩芽;诗人既用“重染疫疠”等词语来诅咒垂死的秋叶,同时也瞻望春天“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诗歌中对现实的不满和鞭挞,对未来的幻想,也即是诗人对西风破坏旧的,催生新的双重作用的讴歌,使诗歌主题思想中这两个部分通过对比描写,不断地在交叉中发展,矛盾又统一,从而为后面几节诗的发展提供了中心线索,更为诗篇结尾的著名预言:“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埋下伏笔。在诗的第二小节诗人除了继续描写为“频死的一年”唱出了葬歌的西风的威力以外,还从上节诗中枯叶的形象联想到天上的流云,二者的联系密切而又自然,体现出异曲同工之妙。在诗歌的第三小节,诗人又带领我们进入惊涛骇浪的海洋,雪莱着力描绘被秋风唤醒的波涛汹涌的蓝色地中海,西风的威力进一步得到了渲染:大西洋的海水“向两边劈开”,为西风让路;深植海底的花木被西风“吓得发青,一边颤栗,一边自动萎缩”。至此,诗人以丰富的想象书写了西风扫落叶、席卷流云、翻江倒海掀起巨浪三种自然景象,这些想象中都融进了诗人最真切的感情,诗人正是借西风这一生动的意象来抒发自己强烈的革命激情和愿望。浪漫主义笔法的使用不仅没有破坏诗歌对现实的真实反映,反而使诗歌的意境更为宽广,让读者于视野的转换中充分感受到西风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更为完美地反映了现实。这与诗人对大自然的细心观察是离不开的,就连落叶因不同的生长时期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这一细节都被诗人捕捉到了并在诗歌里表现出来:黑的、惨红的、铅灰的,或者蜡黄,这些对自然地着力描写体现出雪莱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

三、结语

《西风颂》中,西风具有排山倒海的豪迈气势,上天入地的神力,这与诗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的结果。西风的威武形象贯穿全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在诗歌的各个小节诗人分别使用了丰富的想象来扩展诗的艺术效果,与全诗主题思想的两个方面相呼应。

参考文献:

[1]王佐良.英国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第5篇:浪漫主义诗歌范文

关键词:叶芝; 浪漫主义; 诗歌

一、叶芝诗歌的底蕴特色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英国诗坛的风格经历从激情到平淡的过程。经历了这个过渡的大诗人有两个,一位是桂冠诗人丁尼生,一位就是叶芝。在叶芝出生之前,三位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和济慈都早已英年早逝。因此,我们看到的他们闻名遐迩的大作,都是他们年轻时代的作品。假如他们能活到华兹华斯那样的高寿,风格会有什么变化,会创作什么样的佳作,我们是永远不会知道了。华兹华斯的风格从未有太大变化。他的诗歌一直都是在“宁静中追忆”,这位认为“儿童是成人的父亲”的大诗人终生风格没有根本的变化。

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

And I could wish my days to be

Bound each to each by natural piety. ――Ode:Intimations of Immortality

所以我们难以从华兹华斯来判断拜伦和雪莱中年以后的可能风格。无论拜伦、雪莱还是济慈都太热烈了,以至于一直处于诗才的燃烧之中,很少有机会去吸纳历史的底蕴。浪漫主义不乏思古之幽情,但是这种怀古,往往是某种现代的彷徨无家可归的情愫去向某个想象中的古代寻找寄托的体现,而并非是来自古老的文化精神的遗赠。这一点,在柯尔律治身上就很明显。对东方异域的幻想,从马可波罗那充满个人夸张和想象的游记开始。这种夸张和想象,类似酒馆里的老水手们夸耀他们年轻时候和美人鱼、精灵、海怪的奇遇。然而这却勾起了西方人的东方情结,这种情结也影响到了文学的发展。不朽的《忽必烈汗》中的上都,只是他的个人想象中的异域风情,一旦他竭尽了这种异域风情的想象,也就无法再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了,后期的柯尔律治诗才枯竭,虽然和鸦片有关,也未尝不和他的创作基础有一定的关系。由于他没有像拜伦、雪莱和济慈一样早逝,最终成了诗歌评论家。

只有从叶芝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伟大浪漫主义诗人从年轻时代到晚年的风格变化。然而,童年时代耳濡目染的童话和传说,往往成为大诗人日后的诗风甚至灵感的来源。早年的叶芝深受古代爱尔兰神话传说的影响,并且在独立运动中,寄希望于古代传说中的民族荣光。而那如同蒲松龄的《聊斋》一般的爱尔兰传说,则构成了叶芝一生的诗歌灵感的来源。这些神话传说,不是柯尔律治的那种异域式的,而恰恰是本土的。叶芝强调艺术创作要取材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凯尔特的薄暮》正代表了叶芝早年的这种本土情结。而那种古代神秘主义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乡土生活气息融合起来的传统底蕴,是他晚年艺术沉淀下来登峰造极的源泉。

二、诗歌的韵律特点

弥尔顿尖刻地批评韵脚:“韵脚在一切灵敏的耳朵听来,并没有真正的音乐感”,只不过是“野蛮时代的一种发明,用以点缀卑陋的材料和残缺的音步”[1]。伴随着这种批判,开启了一个诗歌的韵律逐渐自由化的历史进程。大多数诗歌并不以韵律工整为意。但是叶芝的诗歌,明显显得比其他诗人的诗歌更加重视韵律工整,也许名篇中只有《塔楼》没有用韵脚。这可能和叶芝非常推崇人的理性有关。他崇拜希腊人的理性和和谐的贵族文化,在诗歌的艺术手法上,也一丝不苟地对待韵律,而不像其他浪漫主义诗人那样自由散漫。所选择的音韵一般比较保守温和,很少过度的激昂。

Labour is blossoming or dancing where

The body is not bruised to pleasure soul,

Nor beauty born out of its own despair,

No blear-eyed wisdom out of midnight oil. ――Among School Children

既然“躯体不为讨好灵魂而受害”[2],那么显然,在诗歌中,也不会因为某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就必须破坏艺术形式本身。只有两者之间的和谐,才是美好的作品。

三、叶芝诗歌的艺术理念

如果说拜伦和雪莱追求的是激情,华兹华斯和济慈追求的是纯美。那么叶芝所追求的就是不朽。对于叶芝来说,诗歌始终有一种“文以载道”的味道,只有诗种蕴含的真理,才是不朽的。

Because, to him who ponders well,

My rhymes more than their rhyming tell

Of things discovered in the deep,

Where only body’s laid asleep. ――To Ireland in the Coming Times

而对叶芝来说,诗歌才是表现深邃的真理的最佳形式。他说的睡中人(body laid asleep)类似柯尔律治《忽必烈汗》中饮过天堂仙乳的诗人。这种对特定的狂迷状态的追求,是叶芝和其他浪漫主义诗人一致的地方,也是诗歌艺术的最初信念。无论是荷马史诗的开篇:“高歌吧,女神”,还是弥尔顿《失乐园》的开篇:“Sing, Heavenly Muse”,都是在用一种咒语般的祈使语气召唤一种神灵附体的状态。相比玄学派诗人的推敲词句,追求“机智”的妙喻,浪漫主义诗人似乎更认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歌艺术中往往倾向于“自鸣天籁,不择好音”。只是对于什么才是天籁的内容,叶芝和其他浪漫主义诗人是不同的。济慈的名句:“美即是真,真即是美”宣告了一种唯美主义的倾向。而华兹华斯,也许包括柯尔律治,则推崇师法自然。

Come forth into the light of things,

Let Nature be your Teacher.――The Tables Turned

然而,叶芝并没有华兹华斯那种对自然的崇拜,也不迷恋柯尔律治的瑰丽雄奇。他受柏拉图主义的影响,更推重和谐的节奏。

Once out of nature I shall never take

My bodily form from any natural thing,

But such a form as Grecian goldsmiths make

Of hammered gold and gold enameling――Sailing to Byzantium

他以不朽的黄金比喻理性。这显然是柏拉图主义的影响。而不朽的黄金器皿是古希腊的金匠“铸造”出来的。锻造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进行的理性的行为。一切不朽的事物,都是人类所创造出来的。这是叶芝诗歌理念的积极性来源。晚年的叶芝身上没有那种对俗世生活的厌恶,相反,对文明的发展抱有乐观的态度。他不像那些有着自然洁癖一般的湖畔诗人对现实的社会进步和工业文明极度反感抵触,也不像那些有着精神洁癖一般的拜伦、雪莱之流对文明秩序的庸俗不堪忍受。对生活的肯定和对艺术的追求,在晚年的叶芝那里得到了和谐统一。

四、结语

相对于大多数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叶芝的诗歌在温和中透着乐观积极的精神。这是一种克制的浪漫,是一种激情后的沉淀,闪烁着一种优雅而崇高的美学格调。而这则是后来的现代主义诗歌所普遍缺乏的了。(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参考文献:

[1]叶芝 著 袁可嘉 译 《叶芝诗选》[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2。

[2]弥尔顿 著 朱维之 译 《失乐园》[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第1页。

第6篇:浪漫主义诗歌范文

 

关键词: 艺术歌曲  创造性  歌唱性   功能   风格

    19世纪初,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和封建势力的复辟,欧洲的艺术风格受到浪漫主义思潮的强烈影响,艺术歌曲的创作由此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由于社会现实生活的改变,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再用音乐来表达资产阶级蓬勃向上的理想,显然已经失去了其社会基础,他们对那种古典乐派崇尚的理性和古典乐派大师们的那种用大型音乐体裁形式来表现社会生活的重大题材,已经明显的丧失了热情。于是,他们转而寻求一些新的艺术形式、新的艺术视角和新的技巧风格来开创一个新的时代。这时,用艺术歌曲这种借助于文学和音乐的结合来描绘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活动的艺术体裁,与深受浪漫主义思潮影响的音乐家的艺术愿望之间构成了一种默契,使欧洲音乐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业已存在了数个世纪的艺术歌曲,在此时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即它不在是一种内容简单、创作形式单调的传统意义上的歌曲,而是一种具有抒情性因素,心理意境刻画极其细致,并通常带有一种自传性的,文学与音乐达到了一种完美结合的新型艺术体裁,被后人视为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珍品。以舒伯特等人为代表的艺术歌曲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源流。舒伯特不仅在创作技巧上采用大小调相结合的调性布局,开创了钢琴伴奏艺术的功能性作用,并且在文学诗词与音乐的结合上,在揭示音乐思想、内容的表达方式方法上,特别是在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态度上,都较其前人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发展了音乐与文学诗词的理想结合,开创了浪漫乐派艺术歌曲风格

    在浪漫主义音乐流派形成之前,人们通常把艺术歌曲认知为是一种浅显的、与纯音乐格格不人的通俗音乐体裁,对于音乐与文学诗词之间的有机结合和歌词的艺术价值往往是不够重视的。尽管在歌剧、清唱剧和康塔塔出现之后,艺术家们已推动了这个缓慢的进程,而文学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和“介人”,才促使这个时期的音乐家们并创了一个艺术歌曲的新纪元。以舒伯特为代表的浪漫主义音乐家,真正抛弃了旧有的美学原则,使19世纪的艺术歌曲无论在体裁形式、和声风格、旋律特征等方面较前有本质的区别,但对其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则是文学与音乐关系的改变。舒伯特曾说:“是歌德的音乐与诗的天才,帮助了我的成功。”可以说,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是植根于浪漫主义诗人那优秀文学诗歌的丰饶的土壤里。他不仅重视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还在不断的发掘诗词的内涵,在创作技法上,无论是外境的烘托还是内心的刻画,都着重追求和深化诗词的意蕴和潜在的内心感受,而成为一种在诗歌基础上再创造的艺术。例如在《菩提树》这首作品中,舒伯特在歌曲的A段中,用明朗而又极富有诗意的大调旋律,宣染出歌词中的抒情宁静的气氛。当进行到B段歌词把人们带到严酷的现实中来时,作者并没有沿用古典乐派那种传统的四五度转调手法,而是独具匠心的采用同主音小调上,暗淡、伤感、忧郁的音调旋律和钢琴伴奏那躁动不安的织体,把歌词中的“门前有棵菩提树,……刻下甜蜜诗句。……我流浪到深夜,我在黑暗中行走,闭上了我的两眼。”这种内心的悲伤和失望,刻画得淋漓尽致,使歌词和音乐之间完美、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极富感染力的音乐形象。

    舒伯特这种重视文学诗歌对音乐的影响和在音乐进行中细致准确的运用创新的音乐语言和音乐形象的表现技法,不断深化了文学诗词中提供的意境与情感。在艺术歌曲创作中,运用调性布局、和声色彩和钢琴伴奏,多层次的、准确而细致的揭示了歌词内容和人物的心理状态,挖掘出了文学的内蕴。舒伯特的这种艺术歌曲的创作理念,深深的影响了其后的舒曼、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等人的音乐艺术歌曲的创作,为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的诗歌文学作家海涅、歌德、谬勒和莎士比亚等为代表浪漫主义的诗歌插上了音乐的翅膀,开创了音乐浪漫主义的新时代。

第7篇:浪漫主义诗歌范文

关键词 徐志摩 《再别康桥》 桃花源 浪漫主义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成就是在性灵、意象、音律三方面,也可以说,他的诗作在艺术上具有这三大特色。而且,这三者在他诗中实际上是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性灵的,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意象来体现,意象,也需要通过音乐美这个重要的方面去完成。它们共同构成了徐志摩诗歌艺术的整体,使他的诗不仅在艺术上享有较高的地位,而且给中国新诗的发展带来了某些有普遍艺术的经验,作出了其他一些诗人未能作出的贡献!

而《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经典之作。它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这首诗充分表现出了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下面我们就通过《再别康桥》来分析一下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

一、徐志摩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代表徐志摩艺术成就的,就是以《再别康桥》为代表的抒情诗。如诗人自己说,它们是“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陆小曼在《云游》序言中说:“有些神仙似的句子看了真叫人神往,叫人忘却人间有烟火味。”这些神仙似的句子正是来源于他的浪漫情怀。

徐志摩出身富裕商人家庭,早年留学美国后又到英国,深受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要“诗化生活”。表现在作诗中就是想象丰富,比喻生动。在《再别康桥》中,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溶化进了悄然别离时刻那些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的“夕阳金柳,波光艳影,潭映彩虹,恰似旧梦”,因此诗人要在“康河”的柔波里,“甘愿做一条水草”。正是诗人真挚热烈的浪漫主义个性,形成了全诗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一)造境中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理想主义浪漫情怀

近代美学家王国维说文学作品“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这里所说的“造境”,实际上就是指浪漫主义创作,也就是说,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着重表现理想。尽管现实主义创作也表现理想,但现实主义的理想主要是通过对客观现实的描绘流露出来,而浪漫主义的理想则是作为描写对象而存在,就象诗人的《去吧》那首诗,它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就是做为描写对象存在。

(二)一首《再别康桥》,把徐志摩热烈、真挚、轻柔、细腻又略带飘逸的浪漫主义个性,作了充分显示,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徐志摩就是这样用含羞草般的触觉和婴儿般的情感去感知爱情的,是他的单纯的爱情观给他的诗作注入了浪漫的气息。虽然这种浪漫不能成为现实,但是徐志摩那炽热与细腻的情感,在诗行中随着康河静静地流淌。

(三)对诗歌意象的苦心经营和有些带有刻意性质的追求

他实擅长于在生活中捕捉形象,而且善于在生活中发掘诗趣,并使生活的形象与诗歌的意趣融会到他的作品里,从而构成较高的美学境界。

二、《再别康桥》体现出的新月派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形象反映,又是作者丰富感情的结晶,因此,它必须以高度精炼而又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深广的思想内容。徐志摩在诗歌理论上同闻一多、朱湘等人一起倡导新格律诗,努力探求“新格式与新音节”的发现。新诗格律化提出新诗应具备“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徐志摩的诗最大限度地挖掘并利用白话本身的节奏感,创造出音乐的旋律。所谓“节奏”,即相当于音乐中的节拍。在诗词中, 语音的起伏、高低和升降等特点,决定着音节的疾徐和长短;而把平仄不同的声音有组织地排列起来,使之具有间歇,显示强弱,这就是“节奏”。徐志摩的这种有节奏的诗读起来的确有诗的美感。

(一)绘画的美

所谓绘画的美,是指诉诸视觉形象的“词藻”的选择和使用,能充分体现我国象形文字在状形绘色上的特点,富于色彩感。

(二)音乐的美

所谓音乐的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指音节朗朗上口,错落有致,具有诉诸听觉形象的那种音节美和旋律美。

(三)建筑的美

“建筑的美”也属于视觉形象,它主要指的是诗的形体结构,强调“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造成有规律的匀整或参差。

参考文献:

[1]孙小兵.文学作品赏析—中国现代文学[J].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3:19

[2]宋炳析.徐志摩作品赏析[M].海南出版社,1997,9:11-12

[3]吴奔星.徐荣街.现代抒情诗讲选[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5:100

[4]王迅.论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J].美丽水学院报,2006,2

[5]葛玮华.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3)

第8篇:浪漫主义诗歌范文

论文关键词:哈代,现代主义,诗歌

英国19是世纪的小说家汤玛斯·哈代以其一系列“性格与环境小说”而蜚声英语文坛。因其作品的主人公几乎无一不命运悲惨,故长期以来哈代都被视为悲剧作家。但是,对于哈代是否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评论界争论颇多。哈代本人则竭力否认自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在诗集《晚期和早期抒情诗》的序言《辩解》中他这样写道:“所谓悲观主义实际上只是对现实的探索,只是为了改善人们身心的第一步。……‘要改善这个世界,就得正视世道的丑恶’。也就是说,要观察现实,并在观察的过程中逐步认识现实,不加掩饰,同时着眼于争取最好的结果:简言之,即以进化向善论思想作引导。”(张中载,1987)与他的小说一样,他的诗歌亦有悲观忧郁的基调,但在他的近千首诗歌中,我们却又看到一颗为人类悲剧命运困惑不已而又执著地探求希望的心。正如哈代自己所言,诗歌是其“文学成果中更表现个人成分的部分”。(朱炯强,1994)

处于世纪之交的英国诗坛,作为英诗巅峰的浪漫主义大潮已成遥远的往事,整个英国诗坛只是在等待另一次——现代主义的到来,这是英国诗歌的一个困难阶段。但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的小说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从本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英国诗坛的空白,他就是托马斯哈代.哈代喜欢写诗,而且一直认为诗歌比小说更高雅,是所有富有想象力和感情的文学的精华所在。他从25岁就开始写诗,但无缘发表。之后哈代的小说得到评论界和读者的青睐,便致力于小说的创作,诗歌写作也因此中断。直到《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相继受到批评责难后,哈代放弃小说创作,重新开始写诗。

哈代生活的年代,虽然大多数英国人仍然对维多利亚“盛世”沾沾自喜,并对科技发展和工商业欣欣向荣的未来抱着盲目乐观的情绪.但是哈代却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他担忧在物质文明日新月异的同时,人类的精神文明会日益销蚀;担忧随之而来的弱肉强食的战争以及无往而不胜的资本对农村地区的渗透会把大踏步走向现代主义社会的人类拖向深渊。

毫无疑问,哈代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冷峻观察和对自然的辩证观点,是与浪漫主义和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气颇为不同的,如果说拜伦的诗锋芒毕露,闪烁着浪漫主义的光辉,艾略特的诗深奥含蓄,展现出现代主义的特色,哈代的诗则在浪漫主义中融入现代主义情绪,是现代主义的种子在哈代式的浪漫主义土壤中萌芽的体现。以浪漫主义为基调,揉和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便是哈代的诗风,这种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揉和产生了伟大的诗篇。在哈代关于自然的诗歌中,这首创作于19世纪最后一个黄昏的《暗夜画眉》(The Darking Thrush)似乎颇带有这种现代主义的气息:

大地那清晰的轮廓

似世纪斜倚的尸身

墓室是阴沉的天空

猎风是哀悼的挽歌

但是,在接下来的诗段中,暮气沉沉的场景中出现了充满喜悦的歌声,原来是:

一只老画眉,虚弱、憔悴又瘦小,

羽毛身体饱经风霜

就这样决定用他的灵魂

与弥散的黑暗对抗

诗作中画眉所面对的“弥散的黑暗”和济慈诗中夜莺所在的黑暗的树林类似,这沉郁的环境凸显了画眉的昂扬斗志和满怀希望,正如《夜莺颂》、《致云雀》两诗一样。诗作结尾提到画眉对希望(Hope)的希冀,更是一种“充满感伤的乐观主义阐释”。哈代是一位清醒的批判现实主义者,他强调改善世界必须要正视黑暗,这样才能找到辽救的药石。“谈谈悲观主义。我的口号是,”他这样说道,“首先正确的诊断出疾病…确定疾病的原因;然后去寻找药石,如果有药石的话。乐观主义者的口号或实践是:对实际病症闭眼不看,只是为了预防征兆而采用经验主义的万灵药”。由此可以看出,哈代的乐观与当时流行于文坛的盲目乐观是大相径庭的。一战的残酷,让他对于理性主义彻底绝望,现行的世界被打破,而新的世界尚未形成。哈代这个处于这风口浪尖上,他必须小心翼翼的前行。受到进化论思想影响的哈代依然对人类未来怀有极大地信心,他肯定了希望的存在。因此,尽管“天穹像墓室般的阴沉,大地就像斜卧的尸体”,天地之间还是出现了一只画眉鸟执著地鸣唱希望。他瘦弱、老衰,正是哈代自我形象的投射(《暗夜画眉》)。在这首诗里,我们再也看不到十九世纪浪漫派的意气风华、指点江山的豪迈气概,更多的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严肃思考。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哈代自然诗中对浪漫主义的超越和与现实主义的契合。诗人内心的挣扎、彷徨以及痛苦之中仍抓住不放的希望,都表现了哈代立在20世纪的门口辛酸回顾的同时,还有对新世纪的向往和憧憬。

在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侵入,英国农村的传统生活方式逐渐消失。新机器的引进使无数农民离开自己的家乡,流落到城镇,成为雇佣工人。农村的艰苦生活条件也使许许多多的姑娘背井离乡,到城镇里谋生,其中很多人沦为。在《堕落的姑娘》(The Ruined Maid)一诗中,哈代真实地表现了她们在非人的生活环境中的沦落。在英国诗歌史上,直接以为叙述对象的作品是少之又少的,而像哈代这样以一个来自农村而最终在现实的残酷逼迫下沦为的农村姑娘为主角的,并给以以种正面的描写的,更是凤毛麟角。这主要是因为,在哈下,普通劳动者是作为美的形象来创作的,哈代一直与他们朝夕相处,对人民有一颗仁慈的博爱之心。奥米莉亚(《堕落的姑娘》)这类已遭人世无损的姑娘在哈下,依然是一个未泯灭淳朴善良天性的形象。她清醒自己美丽的外表、舒适的生活来自灵魂的堕落,她以表面的漠然来掩盖内心深处的悲哀:

“奥米莉亚,亲爱的,这可真稀罕!

谁能料到你我会见面在城关?

哪来的漂亮衣裳,阔到这个样?”——

“哦,你难道不知道我堕落了?”她讲

“你没鞋没袜离了村,一身破衣衫,

你不愿再锄草,不想再把土豆剜;

这会子你羽饰带头上,镯子戴手上!”——

“没错,堕落了就这样穿戴呀,”她讲。

在《堕落的姑娘》里,诗人用同情的目光注视着这样一群来自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否定的是促使她们堕落的社会。“《堕落的姑娘》这首叙事诗恰似一幅绘制在扇面上的《苔丝》,奥米莉亚的这份清醒,这是蛰伏在哈代心中的希望之光,他相信总有一天奥米莉亚们会像苔丝一样对社会进行强烈的反抗。”(朱黎航,1999)就诗歌本身而论,在《堕落的姑娘》一诗中,哈代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令人惊愕的直白,还有对资本主义金钱侵蚀灵魂地直接而无情地嘲讽和否定。资本主义兴起之后,从臭名昭著的“圈地运动”开始,它的魔爪就触及了乡村地区。对于哈代这样一位颇有乡土情结的人文主义者来说,是无法忍受自己心爱的大自然在瞬间就被轰隆隆的火车给搅乱了---真正的不速之客!在资本主义入侵乡村的时候,受破坏和侵害的群体不胜枚举,而哈代唯独选取了“堕落的姑娘”这一形象来作为自己诗歌的主角,自有其独到的视角。“哈代对于社会的深刻变化极为敏感,他哀叹旧的生活方式的消失,同情人们的心里创痛,关注人们的生存困难。”(王佐良,2006)

其实,只要略略了解一下哈代的小说作品,就不难注意到哈代对于“少女”这一形象的情有独钟,其中最有力的证据则是他创作的《德伯家的苔丝》的女主角“苔丝”这一少女形象。勤劳、美丽、单纯、善良,苔丝身上集中了所有农村女孩子应有的优点。这样的一个天使般纯洁的少女,却在资本主义大举进攻乡村地区的时候被“玷污”了,而“堕落的姑娘”一诗中的少女形象与苔丝犹如双子星座,她们各自在不同方面,不同意识中反映出资本主义在她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综合分析之下,哈代之所以钟情于选择描写农村女子作为自己的主角,一方面也许是哈代想从本体上对乡村的美或者说自然之美予以肯定;另一方面,从两性角度来说,女性在现实男权社会中,本就处于劣势地位,当灾难降临时,她们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

哈代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他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宣扬了一种面对人生灾难时坚韧的态度。哈代诗歌是英国从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必然环节。在哈代诗歌中有浪漫主义的激情和对痛苦的敏锐感受,有现实主义观察残酷现实的冷峻目光,还有现代主义对人类的危机意识。作为一个在文坛最具喧哗骚动时期的创作诗人,哈代不属于任何流派。然而他的诗歌体现了从传统诗风向现代诗风的一种蜕变。他将传统的艺术手法和复杂的现代情绪和谐地揉和在了一起。确实,作为跨世纪的巨人,哈代的思想是完完全全属于新世纪的。

参考文献:

[1] Bailey,J,O.Poetry of Thomas Hardy.Michigan: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rolina Press,1970.

[2] Johnson,Trevor.“Poems about Seasons,Places and Things'’i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Poems of Thomas Hardy.New York:St.Martin’S Press

[3]韩明旭&刘丽娟,在希望与失望中纠结——读汤玛斯·哈代的《薄暮听画眉[J].时代文学(双月刊),2007(5)

[4]刘建辉,希望的呐喊者——析哈代式悲观主义[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屠岸,《英国历代诗歌选》,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07.

[6]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7]王守仁,何宁,《20世纪英国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王佐良,周玉良,《20世纪英国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9]韦华,豪华落尽见真淳——从《黑暗中的鸫鸟》看哈代抒情诗意象的运用艺术,川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3,(02).

[10]颜学军,论哈代的自然诗[J].外国文学评论,2002,(01)’P32-40.

[11]朱炯强,《哈代———跨世纪的文学巨人》[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0页

[12]诸国忠,李珠,哈代的人生理想和诗歌创作风格IJ】齐鲁学刊,2002,(06)

[13]自张中载《托马斯·哈代———思想和创作》[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年版,168页。

第9篇:浪漫主义诗歌范文

关键词:舒曼 《蝴蝶》 标题 经历

舒曼的生平经历坎坷而复杂,于曲折中闪现光芒,与坎坷中饱含温情。受19世纪浪漫主义的影响。其作品中充斥着浓厚的社会文艺气息,受时代的影响。其内容标题鲜明而突出,从其他的作品如《童年情景》《月夜》《核桃树》等等,其标题往往似文学作品般的味道。深刻理解其音乐中的标题性。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作品、他的生平、时代特点。

一、《蝴蝶》体现的标题性和诗意氛围

《蝴蝶》是舒曼的代表作品之一,全曲由六小节的序和十二段小曲组成。十二小曲中的人民都来自于其读过的小说中的角色。音乐本身就是快慢不等的三拍子。类似英国19世纪乡村舞会的氛围,明亮,生动,热闹,嬉戏的气氛。轻松的感觉引人入胜,不同段落的小曲有着不同的风格,各自的主题表现手法。如叙事一般娓娓道来,讲述着一个完整的故事。具体故事在这里就不便一一阐述了。但是,《蝴蝶》以其优美的明快的风格,开创了音乐创作历史上另一重要的器乐体裁。就如同细细品味一首美丽的诗歌在夏日凉爽的午后更能体会其中传达的意蕴。

提起《蝴蝶》作为标题,展现其作品的诗意,就不能不提到这种标题性的渊源。

二、舒曼浪漫主义发展的时代背景

首先,在19世纪,浪漫主义开始兴起,其发源于德国,在英法意大利得到宣扬,尤其以文学作品扬名于世。浪漫主义兴起之时与古典主义相对立。根本的特点就是表现理想,个人理想,甚至达到跨站过的程度,张扬个性,彰显理想。所以浪漫主义素有“理想主义”之称。音乐史上则把“浪漫主义美学”称之为“感情美学”。而所谓的感情美学更需要文字作为媒介而表达出来。所以在浪漫主义文学兴盛以后,作为源头的德国浪漫主义氛围更为浓厚。政治经济的落后,资产阶级的软弱以及唯心主义哲学的盛行,导致德国早期的浪漫主义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和宗教色彩。但是浪漫主义在德国发展到后期,逐渐融入强大的现实主义流派,而此时英法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在整个欧洲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使得德国的浪漫主义出现风格多样的变化。音乐在舒曼这里,也有传统的娱乐性质逐渐向说教感化方向过渡。

而浪漫主义在音乐上的表现在1820-1850年达到顶峰,《蝴蝶》此曲作于1829-1831年,正是整个大时代潮流的反应。

三、舒曼个人的生平经历及文学素养

其次,舒曼音乐中的标题性与其早期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其父是他出生小镇的一名书商,童年的舒曼最大的兴趣是文学而不是音乐,与此同时,舒曼热衷于创作诗歌和散文,但也组织过管弦乐队。发起过文学社团,开始写诗歌和散文方面的论文。可以说,从小时起,舒曼的文学气息远远浓厚与其音乐创作。但是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其父和其母的意愿不同。导致在其父去世后。舒曼遵从其母的意愿进入莱比锡大学进修法律,知道1830年听了帕尼格格的演奏会后才立志成为一名音乐家。但是他认为起步太晚,便采用不适合的方法练习,结果导致右手中指麻痹,于是,作曲家成为通往音乐殿堂的唯一途径。钢琴创作成为在其生活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蝴蝶》可谓是舒曼最早期的作品了,从中透出的文学气息,温馨而温暖。这就不得不提到舒曼后期的生活。

在手指受伤后,跟随著名音乐家维克学习,与维克的女儿克拉拉坠入爱河,建立深厚感情,冲破家庭阻力。通过法院的干预,幸福的结婚了。而在其与克拉拉一同斗争的时候,他同时也与所谓的“新音乐”斗争着,为改变当时陈腐、保守、庸俗的音乐风气而斗志昂扬,于1834年创办《新音乐杂志》,成为当时德国进步音乐思想的关键。在创办杂志的过程中,其文学素养毫无疑问的又得到进一步提高,无形之中也为其音乐中的标题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同克拉拉结婚后,舒曼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结婚仅仅一年写了138首歌曲,被誉称为“歌曲文萃”。这从侧面反应了舒曼幸福的婚后生活。同时作为钢琴家的女儿的克拉拉对舒曼的创作所做的巨大贡献。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时的舒曼是幸福满足的,活力四射,精力充沛,其从小的文学基础被进一步挖掘,从而创作诗一般优美散文一般静谧的作品。

四、相关作品中体现的标题性

不仅《蝴蝶》,在其一生的顶峰作品《狂欢节》中,其作品的标题性也一览无余。此曲作于1835年,正是舒曼音乐事业的上升期,灵动的表达方式,活泼明快,在用音符传达其批判的精神后,还用文字加以渲染。借用西方社会狂欢节风俗,又戏剧性的加入一些字谜,有许多短曲串连起来,一反当时音乐的奏鸣曲,传达出作曲者犀利的个性。而在同时,此曲中的诸多角色及各自的性格特征,对许多现象加以肆意的嘲讽,人们在欣赏此曲的同时,既能感受到作曲者激昂的人生态度,更是赞叹舒曼的批判精神。而《狂欢节》的标题无疑也是更为深刻地揭示了舒曼的文学修养。为其音乐作品中的标题性提供了有力证据。

在分析标题性表现的方方面面后,我们回到《蝴蝶》上来,“蝴蝶”本身在意象上给人以轻盈,优美,灵动之感,曲子风格也如蝴蝶一般轻盈灵动,聆听其曲时,透露出一种让人耳闻不禁的愉悦之感。往往不觉中受音乐中传达的氛围感染。或欢乐。或激动,或哀伤,动人心扉。

结束语

在分析某个作曲家的某个特征时,结合其生平经历和整个时代的发展潮流是必不可少的。舒曼出生与当时整个欧洲觉醒的时代,不管是音乐,抑或是文学,都是浪漫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而作为代表的舒曼更是如此。以其非凡的文学素养。加之以后天的音乐修为。开启了浪漫主义发展的又一扇门,舒曼音乐中的标题性。舒曼本人的音乐文学素养,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