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南京社会实践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南京社会实践总结

第1篇:南京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1.1找出存在问题

    以往的高校培养模式中,受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思想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实验教学的目标不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直接教学目标,而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熟练掌握某种操作技能为目的;实验教学内容过度依附于理论教学,演示性、验证性的实验类型较多,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较少;实验教材落后,未跟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教学过程强调模仿和训练,学生只需要按照实验教材规定的实验方案、仪器、设备和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即可,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只是被动参与,没有主动思考。环境科学与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发展十分迅速,领域在不断扩大,热点问题不断涌现,学科水平提升很快,但在本科教学中也普遍存在前述问题,亟待确立新的培养模式,开拓新的培养方法[6-7]。

    1.2确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为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服务的要求,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调动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8],摸索出了一套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该模式可归纳为“顶天”、“立地”式,即:一方面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和环境学院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将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鼓励学生早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实现“顶天”;另一方面将实验教学与工程应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暑期学校的生产实习和实践教学活动,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中试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象牙塔、关爱自然、服务公众、回报社会,锻炼学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立地”。

    2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

    2.1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内容

    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坚持实验教学内容与我国环保形势和国际学术前沿接轨,鼓励实验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实验改革研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的内容。如:早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实验室主任孔令仁教授就将自己的“光化学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成果转化到专业实验课“环境化学实验”中,开发了“萘水溶液中的光化学氧化实验”、“产生柱法测定萘水的溶解度”等新实验,近年还把新开发的“多功能光降解仪器”应用到教学实验中;杨柳燕教授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转化成“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中“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高效脱酚菌的分离和筛选实验”,并将Ames试验转化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肝微粒体致突变性实验”;孙成教授把新技术“双波长与导数光谱法”应用到专业基础实验课“环境监测实验”中,开发了新实验“双波长与导数光谱法测定废水中苯酚与2,4-二硝基苯酚”;高士祥教授将其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糊精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理研究”的部分内容编写成研究性实验———“增溶实验”,应用于低年级学生的开放性实验中,等等。

    2.2本科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南京大学自2007年4月起全面启动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由本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在学校投入专项经费、设立创新训练指导中心的基础上,追加投入经费和人员指导,构建了完整的国家、省、校、院系四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体系,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学生也展现出较高的科研热情和良好的实践能力。3年来累计申报通过65项,支持总经费26.7万元。其中2007年获得国家级、省级重点支持的7项,校级项目8项;2008年获得国家级、省级重点支持的7项,校级项目15项;2009年目前已获得省级1项,校级14项。迄今已结题16项,获得国家级优秀3项。

    2.3开放性实验

    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根据低年级学生主要接受化学、生物、物理等基础实验训练的特点,依据学校“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的教学原则,为浦口校区一二年级学生开放实验室,设置开放性实验,提高低年级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开放实验的内容及手段均综合了多门学科,是集基础知识、学科前沿动态与实际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其中包括:小麦受重金属胁迫实验研究、工业废水实验室模拟多级处理实验、浦园室内外环境空气污染检测与控制研究、浦园水体富营养化检测与控制研究等12项实验项目。参加学生120人次/年,并提交相应实验报告及论文[9-10]。

    2.4本科生导师制度

    为强化科研与教学的相互渗透,鼓励学生早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环境学院设立了本科生导师制度,吸纳本科生在二三年级即可自主选择导师、参与导师承担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并对本科生开放重点实验室、资料室,提倡本科生和研究生合作进行实验和研究活动,鼓励本科生学研结合,积极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在本科学习阶段,很多学生受益于创新性实验计划和本科生导师制度,发表了学术论文,参与了专利申请。近年来,本科生37篇,其中SCI论文10篇。

    2.5本科毕业论文和设计与导师科研课题挂钩

    多数本科生毕业论文和设计均从导师承担的课题中选题,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学术前沿。根据近3年的统计,41%的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来自指导老师承担的国家级课题,29%来自省部级项目。

    3实验教学与工程应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应用性极强、与社会密切相关的学科,承担着解决经济发展中必然伴随而来的环境问题的重任。因此,实验教学中心突出理论教学与实际工程和社会应用的结合,鼓励学生走出象牙塔[11-12],通过多种方式达到关爱自然、服务公众、回报社会的目的。

    3.1暑期学校

    南京大学自2003年起实行3学期制,在暑期举办5周时间的暑期学校,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心承担了环境学院“暑期学校”的教学任务,通过聘请国内外学者开设专题课及讲座、安排研究型实验、组织数学建模等竞赛培训、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实习报告、小学期总结或撰写学术小论文等,提高综合能力。

    3.2教学实习

    中心与多家科研院所、企业、环保管理部门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拥有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接触工程和社会的机会。这些基地包括: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太湖生态系统实验站、中石化扬子石化水厂、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常州市环境保护局、江苏戈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三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这些实习基地均有良好的设施、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教学实习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能满足不同专业教学实习的要求。其中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中试基地,成为实验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3.3暑期社会实践

    暑期社会实践是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学生经过社会实践的洗礼后能达到“长见识,增才干”的锻炼效果。中心在学生实践方面给予了很高的支持力度,连续3年被评为“南京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多支团队和个人受到省级和校级表彰。以2008年为例,成功申请暑期社会实践团队9个,都非常成功地完成了实践任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湿地使者行动”、“绿色蒲公英”等实践团均引起了当地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和称赞。

    3.4环保协会活动

    中心通过支持南京大学环境保护协会的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各类环境主题活动,同时加强学生对外交流,服务于社会。如开展各类环保知识讲座;组织“绿色”系列活动———与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合作在校内以及紫金山开展垃圾清理志愿服务;在南京市梅花山以及扬州市开展环境风险与人身健康调研系列活动;组织绿色活动、湿地使者行动等品牌活动。

第2篇:南京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第二天: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团队一致认为我校在许多方面较之于南京大学都存在差距,同学们的学习习惯或整体的学习风气也不例外,就是本着这样的态度,我们决定现在校园内观察同学们的学习状况。一般说来,我们学校的学习地点无外以下几个地方:教五楼,主楼,图书馆,宿舍,各有各的代表群体。我们便分头观察,一小时后回来汇报情况。我观察的是9栋宿舍,比较不出乎我意料的是,在宿舍学习的同学一星散分部为主,大家主要集中在宿舍进行休闲娱乐活动,雷林花建淮杜兴剑分别去了主楼教五楼图书馆,而李翔本人正在教五楼学习,队长坐等汇报。这三个地方的学习情况差不多,大约有一半的同学认真学习,心无旁骛。但是另一半的同学多少有玩手机,有吃零食,有聊天,时不时还发出手机各种动听的铃声来告诉别人自己业务很忙。见多不怪,我们做到心中有数,是为了这次的调查的可靠,这样今天的任务就结束了。

第三天:

经过昨天在学校各个地方调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以后,我们小组经过商议,为了获得更全面的观点,应该在校园内部进行一次小规模的问卷调查,这份问卷也是我们集思广益精心设计的,在问卷的最后还特地想问问同学对上次南大学友来我校向唐骏先生发难一事的看法,可谓用心良苦,问卷不多只一百份,我们很快就完成了任务,然后做了统计,当统计出一份跟之前现场调查相联系的数据,我们一致认为本校这块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可以进行下一部署了。

第四天:

昨天我们在校园内部进行了问卷调查,今天的任务很明确,就是前往南京大学进行实地观察那里的同学们是如何进行学习的。怀着有点景仰有点期盼的心情我们小组到达了南京大学,当然以也来过,我们并不算很陌生,当我们找到了图书馆和教室的时候,我们很认真地凝视这所高等学府中学子的一举一动,不得不承认吧,优秀的习惯带来的就是优秀本身,我们发现开小差的同学几乎为零,这虽不出人意料,但也足够让我们震撼,不愧是名校,身在其中,似乎忘返。。。

第五天:

本着和在自己学校调查一样的出发点和态度,我们今天带着来到南大进行问卷调查,当然了,在最后一道题的内容上做了改动,其实面对南大莘莘学子,我们觉得这份问卷似乎有点多余,但是任务所致,我们必须好好完成,南大的同学也是相当配合,带过去的一百份问卷也很快就完成了,眼看着暑期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告一段落,大家心里也都是感慨良多,各有所思,这难道不是我们最初的希望吗?

第六天:

今天的任务相对前几天的小奔波来说要轻松不少,主要是根据我们统计同学们的问卷数据,按照每一道题的不同答案进行分类,当然我们在设计问卷之初就已经对每个选项所代表的含义都有了定义,所以只要把数据都统计出来,我们就能得到相应的结论,大家统计地很认真,我相信会得到一个颇具可信度的结果。

第3篇:南京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首先,6月底,围绕有关翻译市场这个主题,我们进行前期资料搜集工作,通过网络,专业书籍,设计出策划书及实践方案。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预算及申报计划。针对本次实践,我们设计出一份问卷调查,包含三方面:翻译市场、翻译人才素质、外语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情况,重点对南京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外事外贸、旅游及其他经济建设、语言服务部门为期7天的上门问卷调查。

其次,小分队分成三组,分区域各自完成了问卷调查。由于我们采用查询黄页的方式选择调查单位,很多地址及电话都没及时更新,所以小分队遇到了许多困难,可以说在查找目标的过程中颇费周折。同学们耐着酷暑,在“火炉”南京奔波,这也要求大家更独立地安排暑期生活。虽然面临路途遥远,在遭到冷遇等情况下,同学们仍是热情高涨,保证质量的做好问卷,并进行汇总,做好统计与分析结果,并各自写出实践报告。同学们对此次问卷调查感慨颇多,也学到不少知识,对将来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实践内容之二为在南京舜禹翻译有限公司进行为期14天的实习。在该公司员工非常热心帮助和指导下,同学们了解了公司业务的整个流程及各个部门如何协调工作,译员完成任务的反馈等等。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关于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并使用辅助软件工具。在实习期结束后,该公司挑选了部分优秀队员帮助他们处理一些翻译业务及翻译系统升级,可以说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和信任。此次实习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直接与翻译工作接触,学到一些实际操作知识,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此次实践活动比较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主题鲜明,指导性强,有助于适当调整以后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以求专业学习不与社会脱节,更贴近社会需求。问卷调查表明,社会需要语言能力强,知识面广,并能熟练使用现代化翻译工具的有责任心,才思敏捷的翻译人才。这提醒我们,外语专业毕业生在学校里进行的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需要在口笔译能力上得到体现。因此要想让外语专业毕业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工作,毕业前一定要经过相关训练。

二.对社会实践的思考更加深刻。同学们更融入社会,直面社会。翻译学几乎可以成为“百科学”,要想在翻译类工作中取得成绩,外语专业学生必须要熟练运用原语和译语,熟悉原语译语文化,通达人情事故。锲而不舍和热爱学习的品质更是受到社会的青睐。并且要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知识背景,光有语言基础是不能很好胜任工作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合理调整学习方法,针对个人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提高,努力使自己达到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第4篇:南京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走进公司,参观厂房,了解节能产品 深入社区,贴近市民,宣传低碳生活

二、实践目的:

1.通过深入社区,大力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培养社区居民和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的品质。

2.在宣传教育别人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水平和知识水平,让我们彼此教育,负起环保责任,全面提高环境与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道德风尚,从身边点滴做起;

3.建设绿色家园,弘扬社会道德风尚,发扬义工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实践形式:

1. 对各年龄段人群进行询问。

2. 在小区草坪捡拾树叶垃圾。

3. 去公园社区进行实地访问

4. 上网查询资料,制定宣传策划

5.环保展板宣传:首先制作环保知识宣传展板,在会场展示,人们自由观看义工在旁边讲解;

6. 环保游戏: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宣传,吸引人们注意;环保知识有奖问答,根据展板内容提出相关环保问题,答对给予环保文具、环保小布偶等奖品;

7.问卷调查: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人们对环保的认知程度和环保观念;

8.邀请电视新闻媒体参与环保宣传活动,小组成员与居民、学生交流环保宣传心得。

四、实践时间:7月11日到7月20日

五、实践地址:南京市中电光伏发电产业有限公司 河海大学校本部 鼓楼市民广场 绣球公园

六、实践人:河海大学赴南京中电光伏发电产业有限公司暑期社会实践小组

七、实践过程: 低碳环保一直是一个社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以及整个地球都需要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大问题,它关系到我们人类的存亡。而我们发现,有不少组织起来的关于宣传低碳环保的活动都不能真正得到落实和实践,所以,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低碳研究社就选择了宣传低碳环保,带头低碳环保的目标并进行了落实,在 7月11号,社长和我们一起进行了讨论,并分成两组,明确了各自活动的内容和目标。

前期活动具体实施:

1.编写绿色社区低碳环保宣传活动策划及方案;

2.整理低碳环保资料,设计低碳环保展板;

3.制作低碳环保展板,横幅

4.编写低碳环保问卷调查;

5.设计低碳环保有奖问答试题;

6.策划低碳环保游戏。

7.赶赴南京联系中电公司,与其谈判,商量食宿等问题 a组五人先行赶往南京,与中电公司谈判,解决团队在南京食宿交通问题。

随后,我们还来到东南大学,感受了另一所名校的文化积淀。在鼓楼市民广场,我们拉起了横幅,并进行了低碳环保问卷调查,许多市民争相踊跃地参与并在横幅上留下姓名,支持低碳活动。(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垃圾的管理和回收。多数人知道乱扔废电池对环境有危害,但苦于找不到可回收电池的场所,只能扔进普通的垃圾箱中。希望政府加强垃圾分类措施。) 我们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站,绣球公园。在这里我们请到了南京教科频道记者进行低碳宣传活动采访。我们捡拾树叶制作问题编号,提供低碳环保有奖问答试题,与社区居民进行低碳环保游戏。得到居民热烈欢迎和参与,并得到大爷大妈高度评价,活动圆满成功。 7月的南京,骄阳似火,热浪使人汗流浃背。团队成员早7点开始进行宣传,晚上9点回来还要进行总结与第二天策划,身心异常疲惫。身上的衣服一天里干了湿湿了干。几天内为了宣传,南京公交坐遍。有时为了活动顺利进行,大家废寝忘食地工作。不过我们真的是一支优秀的团队,无可挑剔,大家都为集体着想,劲往一处使的行为将成为我永远美好的回忆。八、实践体会与结论 经过此次实践活动,可以看出我们的低碳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我们总是这样形容地球为我们的“母亲”,但是日益恶化的环境正在威胁着我们“母亲”的寿命,总是以为地球上所拥有的资源能源是无限的,但是人们的过度的浪费,已经使这些’“无限”的资源能源在逐渐的变成“有限”的!请爱护我们的环境,因为“只有一个地球”!也许现在我们感受不到环境的恶化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存,甚至愚昧的人觉得与己无关,但是有没有想到几百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应该去哪里生活呢?难道要伴随着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而永远的消亡吗?针对低碳环保的问题,暑期实践。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实践报告,更希望可以借此来了解人类生存的环境到底如何,借以警示愚昧的人类!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碳大量排放,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大气污染问题,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环境污染的防治 每一个环境污染的实例,可以说都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一声警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了维护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的健康,必须积极防治环境污染。为了做好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我们每一个公民必须努力增强环境意识: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往往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要把这种认识转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态度积极参加各项环境保护活动,自觉培养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

这次活动还让我认识到:

1、“团队精神、共同合作”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每个人对每件事的看法是不同的,所以处理事情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但随着大家互相的逐渐了解,分歧会慢慢减少,工作开展也会越来越顺利。只有大家的思想统一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才能顺利出色的完成

第5篇:南京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从7月7日到7月20日,这十余天的社会实践对学生是一次极大的锤炼,与灾民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自内部观察和思考灾区的方方面面:从所住学校教室的漏水开始,他们层层调查灾区板房设计细节的不足;在垮塌学校,他们执着追问工程的质量;在灾民居住点,他们采访中国科学院心理学者,力求准确反映灾民心理现状;进一步地,他们讨论和思考当前灾民安置问题统筹安排的合理性,并且通过对日本震后社区重建专家的采访总结出对汶川地震有益的经验与教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真切地了解和理解了社会现实,并且领会到自己的职业责任,一言以蔽之,那就是“传达”与“担当”。

作为新闻教育工作者,这正是我们所想要见到的教育成果,它比起发表一两篇报道更加重要。

在有关新闻学教育的争论屡屡见诸报端的今天,斯坦福大学新闻学教授吴惠连曾经指出,技巧本身并不能保证你写出有深度和有社会意义的报道。学生一要成为出色的专业记者、编辑和摄影师,否则,他们就不能取得出色的成绩;二要认识到新闻学的意义不是新闻学本身,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方式,一种用艰苦的工作、勇气和独立提供的事实、信息和思想的方式。①这也正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进行教学改革实践的目的。

一、逼近真实:“情境式教学”替代“记忆式教学”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新闻报道实践并非始自今日,早在4年前,教授新闻学相关业务课程的五位教师,就打通不同课程、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进行本科生教学的改革实验,策划组织了一次大型采写活动“行走淮河”。活动中,一百余名师生分为十组奔赴淮河流域农村地区,进行淮河水污染状况及沿淮农民生存实态调查,足迹遍及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对肿瘤村、沿淮污染大户等进行了重点采访和深度报道。活动结束后,报道《10年,再走淮河,再次惊心》以头版、二版、三版近三个整版的篇幅在《南方周末》刊出,获得了极大的反响。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随后对“学记团”所报道的“肿瘤村”进行了追踪报道,新浪网、搜狐网、凤凰卫视等众多媒体也纷纷跟进,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关注淮河、关注水环境的热潮。此后,发表于《南风窗》的《2004:安徽9县农民秋收报告》、发表于《t望东方周刊》的《苏北化工园毒杀海岸线》,以及对南京民国建筑的调查等,都获得了较大的反响。

2006年5月,我们尝试将新闻教学实践与其他学科全面打通,整合南京大学雄厚的社会科学学术资源,与社会学系联合进行了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研究报道活动。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运动中农民声音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全面反映中国农民的所思所想和他们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期望及建议。由于使用了社会学方法进行抽样和分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当前农民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看法。报道先后在《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决策》、《人民日报》、《社会科学报》、江苏电视台等一系列权威媒体发表,获得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教学改革活动取得的初步成功,正是以“情境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并重,在课堂内外成功营造出一个真实的采写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之内体会和反思教师所传授的采写方法和技巧。

所谓“情境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②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时,知识才会转变为信念。”③就新闻教学的角度而言,传统的课堂教学最大的弊端正是无法营造出真实的采写情境,难以模拟在实际新闻采访中所遭遇的各种细节,而这些细节对于新闻报道来说往往是至关重要的。例如,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电话采访的技巧”,虽然也能够就如何草拟采访提纲、如何预约、如何提问等进行原则性的讲解,但如何将其恰当运用到实际采访中,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修正,仅仅依赖课堂教学是很难达到要求的。实地进行的采写活动使学生可以在完全真实的采写环境中理解和运用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反过来这种理解和运用,又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有助于全面的专业素养的提高和完善。

二、无限可能:鼓励学生成为教学主体

南京大学新闻实务教学改革的设想之一,是力求克服过去“你教我学”,“你问我答”的对立状况,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将“回答问题”变成“共同研讨”。这个过程被学生们生动地总结为“一个不断探讨可能性的过程”。

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型:

1.课题选择阶段:

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定下报道主题,初步设计好总的采访和写作提纲,并且与同学们共同讨论,在课堂的教学互动中进一步完善采写计划。

2.分组讨论阶段:

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由结组,细化本组的采访和写作要求,各个同学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在采、写、编、评、摄影、摄像、组织、外联,乃至安全防护等各方面选择自己承担哪几项任务,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初步的规划,并学会与同伴合作,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老师则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进行各小组报道的前期背景资料收集、采访提纲设计、摄影专题设计和摄像脚本设计、写作预构,乃至安全预案和对于突况的预想和应对等,在出发前由老师进行审阅和修改。

3.具体操作阶段:

外出进行预定目标的采访。在这个过程中,带队老师和同学一起进行实地采访,每天晚上和同学一起互相交流,进行采访总结。

在采访结束回到学校以后,老师和学生共同写作和进行编辑工作,并且将报道投到较为适合的媒体。

5.报道回顾阶段:

通过采访手记的形式,总结自己的心得,在课堂上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例如,在淮河行动中,老师仅仅要求该组学生前往淮河源桐柏山,其他访前预备工作全部放手交给学生来做。出发前,学生们通过互联网详细了解了当地的工矿企业分布,查找到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污染源金矿、镍矿的具体方位和背景资料,就明访和暗访作出了两套采访方案,还讨论了在金矿暗访时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很多金矿矿主是带枪的),作出了比较妥善的安全防护计划。最终,学生们在带队老师的妥善考量下同时执行了明访和暗访两套方案,不仅顺利进入了金矿内部,还成功拍到了金矿后面的污染河流。

坦率地说,执教教师从未设想过这样一群毫无实战经验的孩子能够成功进入金矿内部……当学生全身心投入自己热爱的事业时,他们所表现出的想象力和实战能力真是令人震惊。

在这个过程中,抽象的新闻理论得到了具体和生动的展现,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独立判断。同时,学生和老师并肩作战,一起想办法甚至当面争论,双向的互动使教学充满了丰富的可能性。当然,对这样的采访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应有足够的估计与防范。

三、批判性思维:由“知识教育”转向“智识教育”

我们的教育理念是:现在的大学生需要“智识”更甚于“知识”,以“智识教育”代替“知识教育”是未来的趋势。因此我们强调,应当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剖析中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和批判性思维,注重思考的深度、广度和与现实生活的契合度。

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教学实践中,激烈的争论时时可见。从如何公平选拔外出采访人员,到如何全面展现新闻事实,不一而足。例如,固镇采访小组曾经非常激烈地争论:在“大高村事件”的再调查中,对曾经抓走50多个抗税村民的公安民警,应该怎么评价?如何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事件?

在《大高村:不再上访,但无法忘却》中“记者手记”的结尾,经过数稿修改,固镇组师生最终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记者注意到,在解释当年何以需要动用32辆警车、消防车和约200名警察前往大高村“解救”被围困的干部时,马理和高学文不约而同地强调着“大气候”。高杨氏和高宗朋不会使用这个词语,但他们也本能地知道,如果7年前就执行今天的政策,他们就能够安安稳稳地种地,本本分分地上税,不会上访到灵璧甚至北京。同样,现在的政策只要执行得好,这起被灵璧县法院定性为“暴力阻止国家公务员执行公务”的事件就不会重演。

在这个10年来罕见的暖冬里,记者正作别大高村。就在此时,我们想起了2600多年前管子在《五辅》里曾经说过的话:

“公法行而私曲止,仓廪实而囹圄空”。

对于一个社会事件来说,质疑个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固然重要,但更值得深入思考的,是将个人置于该事件中的不合理的制度。

有时,是制度的设计导致了事件―――某个事件即使不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某种情境之下发生,它也完全可能在另一时间、另一地点、另一情境之下突然爆发。只有当制度的设计不仅合法,而且合理,同时,官员的问责制能够切实得以实施,类似的事件才不会再次上演。

大高村的事件,就是一个典型。

这一部分未能公开发表的报道内容或可说明,我们的学生正尝试在“智识教育”的过程中,与教师一起,自现实生活观察更多复杂的事实,并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独立分析和求解。如爱因斯坦所言,“科学是一个不断证伪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坦然面对社会现实的不确定性,而非自教师处索取所谓“标准”答案,对新闻教育而言至关重要。

四、育人为本:发现自我,并认识世界

在历次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最为深刻的感受是:活动带给学生的决不仅仅是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而是促使他们开始非常严肃和慎重地思考: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记者,应该如何去认识这个世界并承担自己的责任?

对于新闻人而言,除了新闻上的专业技巧,更需要培养的是作为一名记者的职业自豪感和职业伦理观。我们认为,新闻教育应该体现对于民生的深切关怀,弘扬新一代新闻人崇高的职业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绵竹支教行动”、“行走淮河”和“2004:农民秋收报告”、“新农村建设调查”等,都在实践中具体而生动地展示了新闻人所应该具备的职业理念:正义、公理、勇气和怜悯之心。

在“行走淮河”活动中,有4组学生先后被当地污染企业扣留,受到跟踪和威胁的同学也不在少数。但是,同学们没有畏惧,更没有退缩,按照事先所草拟的安全预案,及时化解了危机,甩开跟踪者,机智果敢地完成了报道任务。

在绵竹市区,学生们将赈灾义卖的学生报纸款项设立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灾区学子;在富新二小,学生们斗智斗勇,想方设法搜集学校建筑质量问题的资料;在灾区帐篷,学生们冒着大雨挨家挨户了解灾民的急迫需求;一位同学因急性胆囊炎被送进医院挂水,但挂完水后,竟直接赶往火车站追赶已经出发的队伍;为寻访癌症高发村,学生在一天里跋涉几十公里,进入肝炎高发地区,挨家挨户核对死亡名单……深入中国民间社会,使这些不谙世事的,甚至“只是在高速公路上看到过农村”的大学生真正走出了象牙塔,理解了“民生之多艰”,并树立了关心社会现实、关注底层民众、关怀弱势群体的职业理念。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都有着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和自豪感,闪现出令教师们为之感动的、在深刻体察中国社会现实之后经过锤炼的理想主义的光辉。

王丽榕同学的随笔《需要的是积蓄力量》也许能够说明这一点:

我感受到生民之多艰,行事之多难,人世之多苦。胸中盛满苦难,那么我将不会忘记肩上的责任与心中的良知,我将永远不会失去前行的动力。

我变了,变得冷静,勇敢了,成熟了。我遇到问题懂得分析判断,没有退缩,没有逃避。记得那天深夜,我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下午从四点到晚上九点,我们沿河寻寻觅觅,望断秋水,看不到一家污染企业,而黑暗中的狗吠还在令我心悸。现在毫无线索,我们真的要回去吗?

还是要在这异乡的河边彷徨吗?我们能够在一天内找到我们的目标吗?

王婷在邻床轻轻问我:“你也睡不着吗?”

于是整夜,我们的手紧紧地拉在一起。

所谓“大学精神”,在于为社会培养一批能够勇于承担责任,以实际行动去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年轻人。大学生只有理想是不够的,但缺乏理想的大学生则决无可能担当社会栋梁的重任。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正如这些怀有新闻理想并勇于面对社会现实的年轻人自豪宣称的那样:“我们是与事实距离最近的人”―――因为最大程度地逼近了新闻事实,他们也就在大学的学习中最大程度地接近了传媒的使命:

传播信息,担当责任。■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注释:

①摘自北京“21世纪新闻学教育峰会”纪要,参阅《新闻记者》2002年第6期,《新闻与写作》2002年第7期

第6篇:南京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一、    好开学初的准备工作

1、加强了行为规范、礼仪养成教育

行为规范、礼仪养成对小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将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因此,要认真组织他们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小学生守则》,让他们知道学校的规章制度,并能自学地去遵守。教给他们一些常用的礼貌用语,教育他们碰到老师、同学要问好。离家、离校时,懂得与爸爸、妈妈、老师说“再见”。您现在阅览的是南京便民网025bm.com/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2、做好班队委的整顿工作:

在上学期班队委工作情况基础上,继续教给他们管理班级的方法,增强他们的工作能力,做到各负其责,树立他们具有为同学服务的精神,有效地协助老师开展好班级各项工作。在班干部的选择上,避免了清一色为女生或是优等生,而是选择适合某项工作的人才,使各项工作相互结合,扬长避短,使班干部队伍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并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时刻关注他们的工作,扶助他们完成本职工作。

3、布置好班容班貌:

布置好班级,出好班刊,做到色调鲜明,内容健康、活泼,富有情趣,让学生在一个优美、健康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二、    成教育常抓不懈

1、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讲卫生”的习惯对于二年级的小同学来说,可能还没有形成一个概念,因此,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养成“讲卫生”的习惯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极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进而影响到学习。本学期,我有计划地举行二至三次的关于“讲卫生”的主题班会以及经常性的课外引导,促使全体学生懂得“讲卫生”的重要意义,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2、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良好的劳动习惯是他们一生的资本。本学期,我通过从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入手,强化学生做到能自己吃饭穿衣,帮助家里做一两件家务活,积极主动参加一些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三、    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教育活动

1、加强安全教育、民主法制教育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交通安全和民主法制意识都比较淡薄。本学期,在班队活动课上,我大量利用有关交通安全的图片,指导学生初步掌握一些交通安全知识。另一方面,我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初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的精神。

2、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以“五爱”为基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利用班队活动课以及日常生活中较浅显的例子,教育学生做到“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有祖国”,提高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培养道德情操,使学生初步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

3、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这是一个追求生活质量,需要心理健康的时代。真正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因此,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我通过日常行为认真地观察学生的动向,时常找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发现问题就对症下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设立一个“班主任信箱”,另外,还寓心教于班队活动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作为班主任,我尽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实践的场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引发学生动手,动脑,努力从各方面来增长学生的社会见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做好培优转后工作您现在阅览的是南京便民网025bm.com/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优转后工作始终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我通过各种方法,初步了解他们他,掌握他们的优缺点,因材施教,做好培优转后工作。

1、培优方面。针对学习好的学生,在课外适当增加一些有难度的,灵活性大,综合性强的基础知识练习,训练;针对其他各方面有特殊兴趣,特殊能力的学生,必须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充分挖掘他们的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

2、转后方面。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后进生更需要理解,他们有自尊,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同学的认可,学习中应随时给人他们创设表现自己,并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他们会感到老师的重视与信任,会努力把工作做好,要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原则,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同时,以“报喜”式进行家访,促使他们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7篇:南京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发展转型;应用型本科

G647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中国正在从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以往过渡依赖文凭的现象逐渐弱化,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教育效果。人们对大学教育价值与意义的重新审视以及教育选择的愈发理性,使得独立学院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在新的发展背景下,独立学院唯有明确办学定位,实施差异化发展、品牌化发展策略,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明确定位: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应用型专业人才因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为了回应市场需求,独立学院应以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榉⒄鼓勘辏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目前江苏独立学院招生主要安排在三批次(全国仅有少数大学在某些省份为二批次录取),从录取的生源状况来看,独立学院学生在入学后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有:理论学习的基础相对薄弱;对学习方法的掌握有些欠缺,学习的内在动力有时不足,但他们普遍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兴趣爱好广泛,性格活泼热情爱动,善于组织和参与各项活动,因而也易于在形式多样的各项活动中培养起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独立学院转型应用型本科既是潮流所趋,更是学情所需。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建院16年来始终坚持以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医、护、药、管等医药卫生类人才。特别是在迁址连云港办学后,认真汲取了部分外迁学院的办学经验,分析了连云港本地的发展优势,将“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学院战略发展目标,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与外延拓展,切实增强学院办学实力和发展能力。为更好的“扎根连云港、服务连云港、融入连云港”,学院提出“树正气、聚人气、接地气、强底气”的发展理念,深化“校府合作、校校合作、校院合作、校企合作”,在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路上奋力前行。

二、把握方向:走差异化办学、品牌化发展之路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在认真总结办学16年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独立学院办学的成功经验,正在探索适合学院发展、符合连云港地区社会经济建设的办学之路。主要有:

(一)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制定适于自身发展的特色规划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趋于模式化发展,部分高等院校或多或少的已走在同质化的道路中。究其原因,在于大家对于特色发展的问题认识不深。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在办学过程中深刻的认识到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不仅是学院安身立命之本,更是学院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保障,在办学过程中不断追求特色发展。

1.显机制特色,建优良师资

良好的运行体制机制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基础,而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更是学院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优化教师成长机制在学院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建立灵活高效的激励和责任机制,有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学院教育质量与管理效能。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均由南京医科大学优秀教师承担、并聘请省内多所高校资深教授来院授课、吸引一批优秀的本地人才来院任教,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精干教师队伍。学院建立了优绩优酬的激励机制,对于工作积极、成绩显著、师德高尚、创造性开拓工作的教职工大力表彰,并在评优等活动中优先考虑。同时,学院还把激励机制与责任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全员聘任合同制为核心的竞争机制,对那些工作不负责、消极工作的教职工进行相应教育与处罚。此外,学院还建立以督查专家为主体的学院教育质量评价和监督组织,有效督促任课教师备好课、讲好课。

2.抓地域特色,扬办学优势

地域特色是一个地区或地方特有的风土个性,是隶属于当地最本质的特色,既包括自然资源特色、文化资源特色和行为活动特色。地域特色作为一地之情的特殊表现形式,对学院办学资源、培养形式等都有独特影响,同时学校的繁荣发展也将推动地方社会经济文明的进步。抓住地域特色、依托地域资源,创办彰显地方特色的高等教育成为不少院校的发展要素。

2013年夏季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迁址连云港办学,紧紧依托港城特点、新医药产业优势来推动学院发展。结合港城地方特色,学院新申报了“药物制剂”、“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同时,学院积极探索融入连云港、服务连云港的建设路线:加强校府合作,积极与政府主管部门联系,从基层医务人员培养着手开展系列合作;加强院院合作,与市直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教研深度合作;加强院企合作,与当地医药企业一起,就人才培养、新药研发等领域进行广泛合作;加强校校合作,增强与本地其他兄弟院校之间交流与合作,实现校际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3.创行业特色,建人文校园

专业化时代的来临,大学不可避免地更多地承担起职业教育职能,培养社会职业领域实用的专业人才已成为不少高校追逐的目标。特别是带有行业色彩的高等医学院校,更是要求学生注重对职业知识的积累。但是,随着现代社会“职业”和职业结构的变化,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有文化、有教养、有思想和判断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在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应以培养社会认可的有用人才为目标,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人文教育的培养。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既是对医师职业操守的要求,也是对医学人文内涵的诠释。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人文系列讲座以及加强临床实践、社会实践等,将人文教育寓于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学院要求学生背诵《朱子家训》、《论语》、《大医精诚》等经典名著;积极倡导开展一副好口才、一手好字画、一笔好文章、一身好气质的“四个一”工程;开设戏曲欣赏、红楼梦鉴赏等选修课程;成立学生民乐队,专门聘请专业教师指导日常训练。并利用橱窗、海报以及《康达学院报》等自办报刊杂志等宣传媒介,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人文知识整合到医学实践中,不仅为医学增加“文化外衣”,而且帮助学生加强对人类生命、死亡及生存意义等的理解。要求未来的医生必须拥有渊博的医学知识和深厚的人文修养,不仅医术要精湛,而且医德要高尚。

(二)走品牌化发展之路,着力提高社会知名度

品牌包括三方面的内涵:首先,它是一种资产,是一种超越生产商品所有有形资产以外的价值。其次,它是一块牌子,且是金字招牌。第三,它是一种口碑,一种品味,一种格调。品牌有很强的心理定势,它是一面旗帜,是一种导向,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心理享受。 随着现代大学的发展,独立学院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其他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的竞争,将品牌意识作为一块策略导入院校办学的过程中日益成为一种需要。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建设和谐校园、培养让社会满意和家长满意的合格大学生,各学院在社会认可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多措并举,进而取得社会认可的过程就是树立品牌的过程。

第8篇:南京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毛概社会实践报告心得体会一:

一、摘要

XX暑假已经到来,许多的学生放假在家。他们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参加各种补习班,或外出旅游等等。假期本就是一个放松的时间,可以随性所欲。

二、问题的提出

轻松愉快的暑假是每一个中小学生所向往的。那么,在暑假期间学生们又在做些什么呢?他们是在家复习功课,和父母出门旅游,还是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培养自己的特长等等。中小学生的暑假还存在哪些问题?学生们的暑假究竟该怎样度过?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对当地的中小学生的暑假生活进行了调查。

三、正文

现在多数的家庭父母都有自己的工作,平时父母上班,孩子上学。可到了暑假,学生常常是自己在家。没有了父母和老师的看管,这些未成年人能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吗?处在这样一种无组织、无规律的生活之中,学生的人身安全是最大的隐患。

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超过6成的学生在暑假期间是独自在家,没有父母或其他大人的照看。他们安排自己每天的生活,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看电视,什么时候出去玩,什么时候参加课外的补习班尽管每个学生的暑假生活会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内容是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网吧是多数学生打发假期时间最常去的地方,另外,暑假天气炎热,很多学生为了避暑去野浴,这都是很危险的行为。据调查,本市有一半以上的中小学生,整天泡在网吧或是游戏厅里,给孩子们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也给家长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家住本市湘北市场姓王的同学,今年14岁,暑假的第一天进游戏厅玩耍,另一个姓杨的同学上前找王要游戏币,王不肯,杨便操起椅子向王猛砸,尔后又用木棒打其后背,将王打得鲜血直流,晕倒在地,终因抢救不及时,流血过多而死亡。又如一姓胡的孩子暑假在家无所事事,便和几个同学去附近农村的坝里游泳,胡本来还会游几下,但由于水草缠身,一时慌张,弄不清方向,他拼命地往深水处挣扎,终因体力不济而活活淹死。其年近七十的奶奶突闻噩耗,一时支持不住,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而死亡。

如果这些学生有大人的照看,有人来管理他们的生活,这些惨剧或许就不会发生但既然已经发生,我么就要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时间的再次发生。

暑假的时间很长,很多家长并不放心把孩子单独放在家里。于是,家长为孩子报学习班,既希望能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又能让学生的生活有些规律,毕竟学习班里有老师看着学生,情况会好些。

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32%的中小学生在暑期中参加了课外辅导班,但喜欢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孩子数只占6%。数据显示,家长在孩子学费上的支出占所有支出的65%,学习科目主要集中在英语、计算机、数学、文艺等方面。其中,28%的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参加暑期活动来提高学习成绩,26%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提高学习兴趣。

所以在暑假期间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的学生背着书包坐公交车到各各学习班上课。商家也看准这个时机,开设各类的补习班招揽生意。

作为假日经济的一种延伸,长达两个月的暑期成为不少商家获得经济效益的黄金时期。这对有些孩子而言,假期却十分难过,他们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又会给他们报上各种各样的学习班、特长班,对此,家长们也有自己的难处。

(一)商家办班很积极。自实行素质教育以来,特别是高考改革,实行3+x制以后,对学生的能力和全面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商家看准时机,利用暑期推出形形的培训、补习、家教,打出能力与应试并重、文化与特长并举等富有时代气息的标语,吸引广大中小学生前来报名。据调查,常德市自6月底开始,商家就在市城区开展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数不胜数的培训中心看得人眼花缭乱。市内规模比较大的培训中心有剑桥少儿英语培训中心、新世纪暑期英语培训中心等。他们在全市各地设有咨询处,并设立多个报名点和教学点,形成了连锁点。有的培训中心,如常德市阳关琴行、师院的暑期中小学生培训中心,都是综合性的培训中心,既有文化培训又有特长培训。文化方面有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特长方面有音乐、美术、书法、体育运动等。这些成规模、成气候的培训部一般采取办班的形式,进行集体教学,有比较严格的组织。另外,不少商家和中介机构还向中小学生提供家教服务,推荐一批大专院校的学生给需要家教的人。与遍布大街小巷的家教游击大军一样,他们主要是针对小学、初高中各门功课,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为中小学生查漏补缺或让其超前学习课本知识。

(二)学生家长更踊跃。对于各种培训和家教补习,家长似乎更为热情。早在暑期前夕,许多家长就开始精心设计孩子的暑期生活,到处收集有关培训的广告、打听其教学质量、观望别人参加那些培训;还有的家长四处托人寻找本科、研究生当家教,经过面试和筛选,留下最满意的,来给孩子进行一对一的补习。参加培训、请家教几乎形成了一种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风气。家长之所以热衷于送孩子进班学艺原因有:一是学生升学的形势严峻。中小学生都希望进入市内重点学校,但人多名额少,向重点中学进军不仅是文化成绩大战,更是特长大比拼。激烈的竞争不仅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也使望子成龙的家长焦虑非常。因而让孩子利用暑假多 充电,以期考上理想的学校。二是对部分家庭而言,孩子一个人呆在家里不放心,最好的办法便是送去参加培训班。三是学特长可以为孩子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好基础。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需要全才,多一门特长便多一门谋生的本领。四是英语、电脑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基础技能,如果不从小就进行这方面的学习和锻炼,将来会很难适应。因此,如常德市内的少儿英语培训、电脑培训生意兴隆、人满为患。

(三) 学生减负愿望落空。对常德市城区随机抽样30名中小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暑期参加培训班表示愿意的占22%;可以接受的占40%;有的愿意有的不愿意的占21%;不愿意的占17%。暑期参加一种培训班的有6人,参加二种培训班的14人,参加三种培训班的有8人,参加四种培训班的有2人。少部分学生自主意识较强,有参加培训或请家教的要求,能主动选择自己想参加的培训班。但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对培训和补习是带有抵触情绪的。由于年龄小,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或是害怕家长,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一般只要家长有这方面的要求、做出参加培训或请家教补习的安排,他们也就接受。但如果压力太大,他们有时也会发泄心中的不满。如本市紫桥小学上三年级的陈同学,暑假期间每天要学两个小时的英语,1个小时的古筝,1个小时的钢琴。回家后还要做暑假作业、读英语、练琴。小女孩常向妈妈抗议说:无聊、比读书还紧张,并强烈要求出去旅游。12岁的郑同学在本市名牌中学(长怡)读初一,她不仅成绩好,而且多才多艺。暑假里她有四门课程:英语、手风琴、书法、舞蹈。虽然平时很自觉,但辛苦久了,有时也忍不住想出去玩,偶尔还会来个先斩后奏,先玩一两天再说。可见,爱玩是孩子的天性。7月中旬常德市气温高达39度,室外气温有的高达42度,街道上行人稀少,偶尔看见几个,但大多数是赶着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孩子们。

(四) 暑期乱办班、乱收费现象较为严重。暑假补习班众多,但补习质量参差不齐,收费与办班质量相比悬殊。如:本市东方红小学,几位家长为了管好孩子,同时又解决小孩假期学习知识,一并请了一位自称是富岳外国语学院的老师,给孩子们辅导英语。学期一个月,学费每位220元,头几天教得还算满意,于是家长们都很乐意地交了钱,但之后几乎天天迟到。一位家长直言不讳地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重要的,你这样天天迟到怎能给学生作表率呢?这位老师不仅未改正,而是撒手一去不复返了。使得这几位家长互相责备,而却又无奈之至。暑期乱办班、乱收费现象较为严重。据调查,目前除少数培训班比较正规、有执照外,大部分都是短期的经营,没有办理营业执照,有些培训班教学水平的高低、师资力量的强弱无从知晓,培训市场因而良莠不齐。常德市文化培训每期时间一个月收费从200元到400元不等,特长培训班则还要高,如有些游泳班10天一期,也要300元;如果请家教,价格会更高,而且浮动也大。一般情况下,家教是每小时10元,但有些自身水平较高的本科生、研究生每小时15元、20元甚至更高;市内某些特长方面的名师如果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每小时收费则高达50元、80元。今年常德市各种暑期培训班收费标准均比去年同期上涨,有的上涨幅度高达100%,如:某英语培训班去年同期每期(30天)为200元学费,而今年同样的天数收费却高达400元。

关于上面提到的问题的几点建议:对于暑期形形的培训、补习、家教班,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规范措施,清理整顿,严格审批程序,明确收费标准,坚决制止乱办班、乱收费现象。教育主管部门还可以组织名师巡回讲演团替代现存的形形的培训、补习、家教等班类,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公安部门、城管部门加大网吧的管理和监督,与吧主签订协议,严禁未成年人进入。也希望家长不要在不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下盲目地投资,让孩子去学习并不适合自己的各种科目,导致孩子倍感压抑和疲劳,不仅加重了自己和孩子的负担,更容易错过孩子发展的机遇,耽误了他们的前途。

为了让学生们充分利用假期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和提高素质,学校应成立暑期领导小组,对中小学生进行暑期安全和法制教育。制定假期工作计划,落实活动内容,做到各项活动均有专人负责,防止出现人身伤亡事故。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可引导学生利用假期深入调查城乡的历史变革、文化习俗、风土人情,挖掘家乡的文化内涵等活动。建立学生暑期科普活动基地?熏开展大型暑期科普活动,举办中小学生暑假读书动手小制作、小发明作品展览。组织学生参加拥军优属活动,为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做好事。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增强学生自立、自强、自律能力。

各街道办事处、图书馆、科技馆等单位,应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开展以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拓展学生视野为宗旨的音、体、美、劳、电脑、航模兴趣活动、读书演讲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小交警、军事训练等)等各项活动。有条件的单位,在暑期可为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各种娱乐室。

总之,用有益的活动挤走空虚、无聊、孤独、没劲, 让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健康、愉快、充实、安全又有意义的假期。

四、结语

综上可看到,暑假不仅仅是学生们放松休息的时间,还是培养自己的特长,陶冶情操的好时机。学生们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做很多有意义的事,不仅限于完成老师的家庭作业。学生应当学会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假期时间来主动地学习,自主学习的效率远比被动学习的效率高得多。

同样暑假也是也是一些商家赚钱的好时机,开设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不仅能让暑假在家的学生有一个再次学习的地方,而且也能丰富当地的文化氛围,可谓一举多得。只要是合法、教学质量优秀的补习班,政府应给予一定得支持。

这次的社会调查,让我感触颇多。虽说有些累,但收获还是不小的。大学生只有多接触社会,才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既学会调查的方法,又学会待人接物所以说社会实践是一举多得的活动。我会一直坚持做下去。

毛概社会实践报告心得体会二:

首先我非常高兴并肯定地说:本次毛概暑期社会实践获得圆满成功!

关于南京市大学生兼职中介的调查终于在两个人齐心协力的努力下结束了,为了很好地完成本次社会实践,我们俩决定七月份申请留校。能够顶着如此酷热的天气成功完成每一份调查报告,我感到无比的成就感,短短的一个月,因为用心过、付出过,所以是难忘的,自己无形中也成长了许多。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好仅有的一个多月时间,我们决定在6月25号到7月15号这20 天分头亲自到各高校进行原始数据的收集。因为这20 天正好是我们学校已经放假,而其他学校还大多未放假,6所高校的大学生都还聚集在南京市内,调查的对象容易定位,从而数据的来源更广泛,并且更加贴切可靠。剩下的15天就用来在宿舍通过网络问卷来补充前期的实地考察问卷,并将最终得到的数据进行耐心的统计和分析,通过画各种数据表格,结合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大学生兼职被骗财骗力)得出本次社会调查的最终结果。

这次调研不仅让我了解到目前南京市大学生兼职中介的可信度和被信任度,同样也让我感受到了齐心协力的重要性。虽然此次社会调查活动我们组成员只有两个人,但是正因为只是两个人,那种团结协作、相濡以沫的精神才真正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人少,我们花了比别人更多是时间,也比他们收获得更多,在为别的大学生创造良好锻炼机会的同时,同样作为一名大学生,也给了自己一个非常好的锻炼的机会!

这一路走来,收获颇多,很多感悟将是我今后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悉心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团队意识。我和另外一个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地区(她是江苏人,我是贵州人,我对老师所说的小学生中午不吃午饭有亲身的体会)我们一起工作学习,团队意识是无比重要的。一个人做这种分析性的课题,难免带有较大的主观因素,但两个人合作,就可以获得更可靠的结论,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沟通交流。不仅是我和另一个调查的同学要恰当的进行沟通交流,在邀请调查对象填写问卷的时候更需要适当的沟通交流,才能保证数据分别在质和量两方面的可靠性。

三、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这种通过数据得出结论的方法,一定要用心。因为数据的获得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在处理和分析的过程中就需要更加仔细小心。并且从始至终的过程是一个繁杂、甚至有些凌乱的过程,必须有详细的计划才能顺利完成(该计划我们两个人花了一天时间来完成)。

第9篇:南京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对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衡量,薄薄的一张中考试卷,的确难以承载其“重”。可没有了考试,德育就会更加“边缘化”。“两害相权取其轻”,考试成了无可奈何的选择。但是,一名有责任心的德育工作者不会怨天尤人,面对现实,同样可以作为。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各地的思想品德试卷,正力图以学生的道德成长为旨归,努力践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准确把握这一变化,不仅对学生考出好成绩有所帮助,更对其道德发展的有效引导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还期望,这一组文章的刊发,能给更多的中考试卷命制者以有益启示,研制出更多引导学生道德成长的好试卷。

【试题回放】

下面是南京某校开展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部分资料。由于保管不慎,有一部分出现了污损。(见下表)

实践活动主题: A ,建设美丽南京

(1)(6分)请你根据表中的信息,还原ABC三处内容。

(2)(10分)请针对上表中“产生原因”一栏中的具体内容,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建设美丽南京需要我们增强哪些方面的意识?(本题增设创意分1分)

参考答案:

(1)(6分)

A.减少PM2.5;(2分)

B.开私家车的越来越多;(2分)

C.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执法。(2分)

(2)(10分)

①不少中学生习惯于父母开车接送说明需要我们增强培养自立品质的意识;(1分)

②认为别人随意燃放烟花爆竹自己也可以说明需要我们增强克服盲目从众心理的意识;在禁止燃放区燃放烟花爆竹说明需要我们增强法律意识;(2分)

③难以控制烟瘾说明需要我们增强磨砺意志和拒绝不良诱惑的意识;不分场合吸烟说明需要我们增强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意识,增强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提高道德素养的意识;(4分)

④同学们调查的这些原因都说明建设美丽南京需要我们加强对我国环境现状的了解,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3分)

评分说明:本题共10分,考生如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本题增设创意分1分。

【试题赏析】

本题以“建设美丽南京”这一热点话题为主题,截取了三种生活场景,以表格为呈现方式,以“问题—原因—方案”为逻辑顺序,全景式地展现了活动中的核心要素。试题基于2011版思想品德课标的相关要求,按照“合格公民”的标准,以公民意识教育为基石,引领教师深入领悟课程理念、课程评价标准,引领德育课程教学方式、复习模式的彻底变革,消解说教模式,摆脱灌输痕迹,引领教师关注学科思维能力与课程价值的提升。

1.引领变革,让课程理念落地生根

在生活主题思索中体悟道德意义。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所遵循的基本理念。试题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背景材料,以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为根基,凸显知识的教育价值,具有时代感和生活气息,打通了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通道,让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发掘生活的意义,用科学知识指导现实与未来生活。

例如,试题剪辑了开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等生活化素材,这些是学生可以直接触及感知的生活,有些更是学生曾亲自参与其中的生活场景。试题的考查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体悟个人生活行为与社会生活规范的相关性、统一性。

在现实问题探究中发现事物本质。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建议,“选取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问题”进行教学。问题是思维的动力、目标,也是思维的产物。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发现真理。善于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是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生动表现,是教师教学实施的着力点。

例如,试题第一问的考察,要求还原ABC三处内容,其中A要求综合所有信息提炼、归纳主题,B是让学生根据原因、解决方案等信息推断所存在的问题,C则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需要理解“问题、原因、方案”三者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应答。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意、有序地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是一种浅吟低唱式的考查,启示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某一话题要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经历逻辑思维和组织语言的过程,逐步认识事物的本质。

在自主实践体验中内化价值观念。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正如美国教育家罗杰斯所说:“教师告诉学生怎么做是很少有效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体验到,而体验总是与经历紧密相连的,只有经历过才真正体验到。”

本题的设计来自南京市开展的公民法制教育实践课程,大部分学校都参与了这项活动,这使得课内与课外的社会实践实现了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建构,生成并内化正确的价值观念。正因为学生在这项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体验,考试时遇到这样的试题才倍感亲切,消解了学生对考试的焦虑,激发了做题的动力,而且做题的过程也是对先前活动的深度思考与提升。这启示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创设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用心去经历、探究、体验、感悟、践行,点燃情感与智慧的火焰,通过道德践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2.拓展课程,让公民意识枝繁叶茂

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之为课程实施和教学服务。”“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是江苏省实施的一项地方性德育课程,其内容主要是围绕与社区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开展调查分析、研究问题等活动。一般分为六个步骤进行:①选择要研究的问题;②确定要研究的问题;③调查收集有关资料;④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⑤举行模拟听证展示;⑥对活动进行总结反思。

本题主要考查了②④两个步骤。通过这样的考查,引导学生从“远观”到“亲历”,尝试参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的管理,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为有序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有效路径,开辟了现实通道。可见,教师往往不能把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而可以通过活动课程,帮助学生自主参与和开发,形成适合本人的主流价值体系。

3.聚焦思维,让学科价值摇曳多姿

科学思维,即形成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本题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思维能力的考查,主要考察了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引导学生领会思维的规律和方法,活化学习方式。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辐合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

例如,本题第二问中,从答案③可以看出,对难以控制烟瘾,不分场合吸烟行为的分析,运用了发散性思维;而对同学们调查的所有原因的分析则需要运用聚合思维,这体现在答案的第④点上。另外,第一问中对A的还原也体现了聚合思维。这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更活跃,思维空间更开阔,思维方式更多元,思维取向更开放,思维品质更完善,以聚焦思维来提升学科多元的教育价值。

4.倡导整合,让复习模式新奇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