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爱国主义诗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古代文人的诗词歌赋到现代的抗日作品。无论是满江红、昭君怨,抑或是那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中国的爱国主义文学充斥了失意失败的悲壮情绪,极少甚至没有英雄主义胜利者的故事和意境。
在中国,你很难读到像《伊利亚特》《罗兰之歌》和《希尔德布兰特》等等一类性质的欧洲英雄史诗。相比之下,中国的爱国诗词则是“悲伤、失意、国殇”的代名词。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如今的语文课本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悲情诗歌的拼盘。教科书所讲的悲悲切切犹如一条长长的历史隧道,久久回荡不息,哀歌也越唱越无力。
但在“正能量”所营造的主旋律背后,爱国主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泯灭人性的暴力美学
“爱国主义是一种有害的、精神错乱的形式。爱国主义就是让你确信这个国家比所有其他的国家都出色,于是才有了民族矛盾,宗教争端,百姓毁家纾难。”英国BBC著名记者Alan Little在总结战争起源时评论道。
的确,爱国主义,利用了民众的家园情怀,使人们在强烈主体思维中丧失自我,在“大国复兴”迷梦中忘记了对人性的道德考量。最终,由“消灭、打倒、赶走、占领”等字眼所构造的爱国暴力美学取代了人们对安定生活的美好向往。
过度沉迷于爱国主义,会最终将人把国与国的关系理解为毫无原则、道义的博弈和弱肉强食,并进而认为,崛起中的国家就应该有足够的霸气和豪气。这样的一些极端主张,在很多青年人当中颇具影响。然而,问题在于,此种被注入丛林法则的“爱国主义”既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趋势,亦不适应普世价值观,更与兼容并包的中华文明相冲突。
今时已不同往日,霸权主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已经普遍为人类所唾弃。若中国的崛起,只是让自己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那么,我们与那些谴责、痛恨的强盗何异呢?
总在纪念自己的伤疤,是因为我们在自己作为受害者的身份认同之上,披挂了一件灿烂的外袍:正义。
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除了一些普世原则(如人权、民主、自由等)外,核心只有一个词:权力。这是至今仍奉行丛林原则的国际政治的实质。历史上所有的争斗,无论是国家之间还是国家内部冲突,最后一定会归结到“利益”,区别无非在于为谁的利益和为什么样的利益。
在政治家看来,所谓正义与非正义,爱国与不爱国,无非就是一个政治词汇。
但,纵观中国历朝历史,便会发觉,在这个文明古国,向来都是国家不爱人民,人民徒劳地爱这个无价值的非我的国家。
没了祖国,生活也能继续
若欲探明世间诸事,尤其是最真实的一面,则必须摒弃毫无意义的道义之辩,而还原其最残酷的本质。看今日世界大局,国家、民族之间的利益纷争;温情脉脉的道德说教,往往最容易蒙蔽大众。其中,由百姓的家园情怀引申出的爱国主义,是为政客屡试不爽的利器。将爱国当作力量、乃至实现“胜利”的前提条件,甚至天真地以为受害本身便可成为获得“正义”、乃至“胜利”的通行证。
但抛开爱国主义的迷雾,便会发觉,处在国破家亡边缘的人们往往并不是很爱国。即便是亡国,生活也照样继续。
辛弃疾的名作《永遇乐・井口北固亭怀古》当中写到:“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当年宋金战场路,几十年过去,烽火不再,留下的只是人们载歌载舞、迎神赛会盛况。这本来只是平常变迁的故事,世界上这类国土易主人民依旧生活的状况很多。从远古到近代,文化就在国家间领土兼并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渐变,随着统治者的不断更替,历史也在慢慢地演化着。
那些所谓沦陷区的民众往往不太计较这个国家的主子是谁,时移势迁,人心都会渐渐接受现实。
关键词:黄自 爱国主义情感 民族性 钢琴伴奏 艺术性
一、引言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的工业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时期的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也出现了追求个性与解放的浪漫主义思潮,史学界将其称之为“浪漫主义时期”。在声乐作品的创作方面,则掀起了以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等作曲家为代表的艺术歌曲的创作热潮,这一创作热潮对20世纪的音乐创作尤其是声乐作品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19年“”以后,我国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兴起了传播西洋音乐、改进国乐的热潮,这一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学习西方的作曲技法、音乐理论,并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和民族风格创作出了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作品,黄自便是他们中间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
黄自(1904-1938年),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声乐创造作的佼佼者。“……如果天假以年,他在音乐创作和音乐教育上的成就将是无法估量的。”① 因此,在整个中国音乐发展史上,黄自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具考究,黄自先生一生共创作了包括交响乐、钢琴音乐以及艺术歌曲等各类体裁约106部(首),但创作的主要方面以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声乐作品。其中尤以反应现实主义题材的爱国歌曲和以优秀诗词为歌词进行创作的抒情艺术歌曲最为著名。黄自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在这些优秀的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卓尔不凡的艺术特性。
二、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感
1929年,黄自从美国留学期满,学成归国,任教于沪江大学。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祖国音乐事业的贡献中。不久,爆发,此时的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蹂躏,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全国人民纷纷参与抗战,黄自也开始了爱国歌曲的创作。1931年,“九・一八”后,黄自写下了中国第一部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混声合唱《抗敌歌》;1932年,以何香凝的诗词作词,创作了《赠前敌战士》,献给“一・二八”中英勇抗敌的十九路军,而后,又与韦瀚章合作,分别于1933、1935、1937年陆续写下了《九一八》、混声四部合唱《旗正飘飘》、《睡狮》和《热血歌》等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忱,鼓舞了军民的抗战士气,黄自用音乐为全民抗战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黄自生前出版的《爱国合唱歌曲集》(包括《抗敌歌》、《旗正飘飘》、《军歌》、《青天白日满地红》、《国庆献词》等5首歌曲,和他后来出版的抒情歌曲集《春思曲》不一样,是一本质量不平衡的歌集,其中《抗敌歌》和《旗正飘飘》两首,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远远凌驾于其他三首歌曲之上。”②《抗敌歌》,二部曲式,进行曲风格,前八后十六和八分附点的节奏型烘托出铿锵有力的军队士气。全篇近乎一致的伴奏音型奠定了一呼百诺的抗日基调,配以激昂有力的对敌痛斥,歌曲强有力的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旗正飘飘》,是黄自用韦瀚章的诗词写作的爱国合唱歌曲,与《抗敌歌》一样,进行曲体裁,混声四部合唱。歌曲为b小调,回旋曲式,突出了表现爱国热情的主部。主部的音乐激昂、坚定、悲壮,“旗正飘飘”“马正萧萧”的旋律为下行,“热血似狂潮”处突然上行,表现了众志抗敌、不畏生死的爱国热情。后面的乐句与前面基本一致,“好男儿”处到达全曲,“报国在今朝”各声部依次模仿,展现出中华儿女此起彼伏的抗日。第一插部为方整型乐段,采用“领唱-合唱”的问答形式,表现出一领众合、一呼百应的抗日形象。第二插部也采用合唱交替的问答形式,出现了速度的对比,调性转入下属调,男高音的旋律沉痛、悲切,合唱部分的回答却坚定有力,表现出群众的力量势不可挡。主部出现兴起了三次,每一次都有织体的变化,两次再现,力度一次比一次强,增强了再现部的发展性。
三、歌曲创作的“民族性”
1848年,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列炮打开中国大门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音乐。随着西洋文化的不断渗透和影响,中国的声乐创作在经历了“学堂乐歌”时期的“选曲填词”,肖友梅、赵元任等作曲家进一步的学习吸收与创新发展等一系列探索的同时,黄自的音乐创作便在此背景下进入了专业音乐创作的领域。对于如何发展民族音乐,他有独到的见解,“我们要发展中国自己的音乐,中国的新音乐决不是抄袭外国作品,或如西洋人用五声音阶作旋律的骨干音便可以做成的,他必须由具有中华民族的血统与灵魂而又有西洋作曲技术修养的作者创作出来。”③由此可见,黄自对创作本国的民族音乐有深刻的认识,正是基于此,他在歌曲创作的民族化探索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一)传承传统曲调
古曲《清平调》源于唐朝。“唐代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赏花之时,召李白赋新诗助兴,李白即席醉写《清平调》绝句三章,随后由李龟年演唱,十六名梨园弟子伴奏。而唐玄宗也‘自调―玉笛以倚曲每曲遍则迟其声以媚之’即创作了《清平调》。现在的乐谱出自《魏氏乐谱》”④《清平调》旋律流畅、安静给人以淡雅、甜美之感。黄自的《花非花》《山在虚无飘渺间》都或多或少的引用过其中的曲调。《花非花》为D宫调式,旋律声部采用了《清平调》的曲调进行创作,使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风格。《山在虚无飘渺间》,是一首生动的女生三部合唱曲,选自清唱剧《长恨歌》,旋律声部也采用了《清平调》的曲调元素,民族风格的音调和调式,和声弱进行为主,富于色彩性,配器轻盈柔和,勾画出一幅虚无飘渺的蓬莱仙境。
(二)诗词节奏与曲调的完美结合
我国古代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作,这些作品本身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黄自的许多歌曲以古代优秀诗词为词进行创作,特别重视诗词的节奏与曲调的完美结合,使诗词的意境通过旋律完美的展现出来。如歌曲《花非花》,是黄自根据白居易的诗词谱曲的,歌词“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描写出一种似花非花,似雾非雾的朦胧意境。根据诗词韵律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而歌曲的旋律与诗词的节奏韵律是一致的。最后一句“去似朝云无觅处,”“云”字为两拍,“云”字的延长处理,正是根据诗词的语气要求进行处理的。歌曲《南乡子》,词作者为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诗词描写了作者站在滚滚东流的长江面前,遥望神州,面对被辽金侵占的北方时,所流露出深沉而悲痛的心情。黄自在描写这雄伟的意境时,旋律一字一音,节奏深沉稳健,钢琴伴奏低声部与旋律声部反向模进进行,到“悠,悠”处,旋律被推向,到达全曲最高音时,旋律拉长,既抒发了感慨之情,又极富于中国吟诵诗词的韵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黄自对诗词节奏与旋律的结合有独到的认识,他使音乐的旋律节奏与诗词的节奏相协调,生动准确的表达了诗词的意境,使这些古诗词歌曲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韵味。
四、钢琴伴奏的艺术性
艺术歌曲的特点之一就是钢琴伴奏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优秀的钢琴伴奏不仅可以丰富伴奏的和声效果,还可以通过钢琴写意或造型的手法渲染背景、烘托气氛,使歌曲的感情和内涵得到更深刻的表达。黄自在《音乐的欣赏》中“独唱歌曲”一节,对钢琴伴奏做过精辟的论述:“艺术歌曲则不然,务必要使音乐的意趣、节奏、句法等一一与歌词相吻合,毫厘不爽。同时还要利用和声、伴奏将感情很透彻的表现出来。所以艺术歌曲的句法是很自由的,因为非此不足以适合歌词的句法。”由此可见,黄自对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视,他生前出版的独唱歌曲集《春思曲》,包括《思乡》、《春思曲》、《玫瑰三愿》,都是他艺术歌曲的优秀代表作。
《春思曲》表现了一位年轻对多年未见的丈夫的思念和对爱情的坚贞。歌曲的前奏部分,钢琴伴奏右手为同音反复,左手为主旋律,歌声随着连绵不断的雨滴音型与左手的旋律同时响起,形象的描绘出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一位忧伤的女子倚楼而站的画面。雨滴的音型既描绘了当时的场景,又刻画出了哀怨的心境。从“小楼独倚”起为第二乐段,描写雨滴的音型改变为杨柳随风摇曳的伴奏音型。两处场景的刻画,黄自选用了不同的伴奏音型,准确的表现了歌曲的意境。《思乡》,韦瀚章词,抒发了“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思念故乡之情。伴奏音型选用的是琶音似的和弦分解,节奏舒缓,旋律流畅使思乡之情流露于谱面。歌曲伴奏也运用了造型的手法,第一段结尾处“墙外鹃啼,一声声道不如归去,”钢琴间奏处就采用了杜鹃鸣啼的伴奏音型,使生动的杜鹃形象赫然于纸上。
通过分析以上两首艺术歌曲的伴奏形式,其中的艺术性便不言而喻了。恰到好处的钢琴伴奏使歌曲的意境与内涵更加深刻,增添了歌曲的艺术性。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黄自爱国主义歌曲和艺术歌曲的分析,总结出黄自的声乐作品具有以下艺术特征: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感、歌曲创作的民族性、钢琴伴奏的艺术性,他以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高超的作曲技巧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一首首经久不衰的爱国歌曲和艺术歌曲,让我们看到了他对民族音乐事业孜孜以求的奉献精神!
参考文献:
[1] 钱仁康 《黄自的生活与创作》 人民音乐出版社
[2]《中国近现代音乐家的故事》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8年版
爱国主义教育小学语国情怀爱国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并且提高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灿烂历史,还能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学习的远大理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之一。
一、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依据
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语言能传达感情、表达思想,是人们交流沟通的工具。语文学科不仅能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这是语文学科的特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并且逐步形成了独有的传统美德。我国国土面积庞大,山河秀丽,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的足迹。这些涵盖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丰富素材都是小学语国主义教育的源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应深掘、整理这些素材资料,还应利用这些丰富的素材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小学语文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结合教材有的放矢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1)记叙文课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分析记叙文中关键人物的形象是理解记叙文主题的重要方法,并且细致的人物形象刻画有利于感染学生。因此,教师在讲授传达爱国精神的记叙文课文时应使学生充分理解人物形象和精神,了解文章所要传达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分析人物形象是教师教学面临的问题之一。例如,在讲授《》这一课时不仅要分析舍身堵枪眼的动机、目的,还要分析当时的想法并且是怎样去做的。这样不仅让学生在情感上感知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还能从根本上理解主人公英雄行为背后的内涵,这样才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进语文教学中。
(2)诗歌课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古诗词有很多都是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良素材。例如,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唐代张志《渔歌子》、唐代李白《望天门山》等;描写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关切之情,宋代陆游《示儿》、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等;表达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和对底层人们的关心之情的,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唐代李坤《悯农》等。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诗歌意象和诗歌含义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吸取古代有志之士爱国精神的精髓,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3)说明文课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说明文体裁的课文,这些说明文有些是对我国著名的景观和建筑进行介绍,表达我国锦绣河山的壮丽和中华民族的智慧。例如《苏州园林》《台湾日月潭》等。在讲授这些说明文课文时可以通过文章说明的对象进行爱国主义渗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叶老笔下的苏州园林不仅传承了我国高超的建筑技艺和园林艺术,还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教师可以从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艺术特点加深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弘扬学生的爱国精神。
2.在课后阅读和写作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选取爱国主义教育主题作为学生课后小练笔和作文的题目。作文训练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息息相关,把写作与学生思想教育相结合也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要求。宋代文学家周敦颐曾说过“文以载道”,作者通过文章传达某种思想表达某种感情,作文就是把内心想说的话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把内心的想法、感情、思想、理想等表露出来。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生写作练习相结合,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在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对学生的阅读量有了明确的规定,教师在布置学生的课外读物时可以选择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文章,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学生的阅读之中。近几年我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电影、电视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看这些影视剧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举办各种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生由于知识结构水平有限,课外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更能帮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实质。以举办朗诵会的形式,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带有爱国主义主题的文章,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朗诵水平和技巧,还能在朗读过程中加深对爱国精神的认识,有助于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进语文能力训练之中。例如,朗诵《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描写八国联军入侵毁掉我国闻名遐迩的皇家园林的课文,在朗朗上口的课文中体会这种落后就要挨打的屈辱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为振兴中华而好好学习;以举办演讲比赛的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演讲比赛的主题应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生结合课文谈谈感想或者结合学过的课文树立理想都可以是演讲的内容;举办“祖国辉煌历史”知识比赛,爱国主义主题的板报设计比赛等这些语文课外活动都能将爱国精神深深根植于学生的心中,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不断洗涤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结语
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小学语文教学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引导学生在具体行动中热爱祖国。优化教育方法、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将课文内容升华,让学生以实际行动热爱祖国。在语文教学中,应避免把原文中本来没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课文硬说成具有爱国精神主题这种牵强附会式的教学模式;也应避免脱离课文实际主题套用到爱国主义教育上这种牵强附会式的教学方式。巧妙借助课文传达爱国主义精神,语文学科的特殊性给传播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载体。因此,语文教学应利用内涵丰富的汉字和语言以及广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文思想,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为中华的崛起而学习。
参考文献:
\[1\]邱柏杰.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J\].新课程,2011,(11):105.
\[2\]王胜利.新课标下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培养的应用研究\[J\].中学英语园地,2012,(18):6-7.
\[3\]张燕军.初中英语教学情感策略运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4\]逄宗宝.浅谈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渗透\[J\].新课程,2013,(9):155.
\[5\]赵生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A\].萃英集\[C\].2000.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学生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中学生违法犯罪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思想品德已成为当前中学生最严峻的问题。加强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能有效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因此,我们要努力开创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新局面,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中学生德育教育范畴,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良好的发展。
1 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的优良传统文化。其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宗法、古文、诗词、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射覆、传统节日等等;这些在历史特殊的环境下所形成的各种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都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的思想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不断地得到刷新,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气概,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地得到传承,那些合理的、优秀的成分也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被历代人们所延用。因此,传统文化被视为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它对培养年轻一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注重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由许多民族经过互相融合后形成的统一整体。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抵抗外来侵略,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以及“投笔从戎”,“精忠报国”的爱国行为,都在激励着无数英烈和勇士们,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2)提倡厚德载物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就像长江、黄河一样具有博大的胸怀、宏伟的气度。他高瞻远瞩,襟怀坦荡,有宽容和博采众长的气慨,既能坚持原则,又能兼容并包,正直无邪,公正无私,具有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谦虚谨慎、温良恭俭的传统美德;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这些对于造就中学生的优秀品质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3)注重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将世间万物看成一个统一整体,追求的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在人与自然方面,传统文化讲究遵循自然规律,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统一观;在人与社会方面,传统文化讲究“和睦共处”的基本原则;在人与人方面,传统文化讲究“以和为贵”的为人处世法则。可以看出,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2 加强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2.1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树立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中国古人提出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等都是在倡导一种为国家、为集体献身的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中华民族曾经历过无数次的外敌入侵事件,这种抵御外侮的行为无意识地将集体主义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更加坚定地维护了中国民族的团结统一,这充分地显示了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是两个不同层次含义,爱国主义是在集体主义的土壤中滋生出来的,是集体主义的升华;而集体主义又是实现爱国主义的基础,是爱国主义生长的母体,不断地促进着爱国思想的提升。在中国历史上,有关体现爱国主义的名言比比皆是:清代的顾炎武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主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这些都显示了强烈的为民族和国家社会而献身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中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有效地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爱国主义情操。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懂得将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个人的利益放在次要的位子,不能以损害集体的利益来谋取个人的利益。当两者发生矛盾时,自觉运用集体主义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使个人的追求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更为适应。同样,集体主义观念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的基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能有效促使中学生将爱国情感转化成切实的爱国之举,通过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将有限的生命奉献于无限的爱国主义实践行动中。
2.2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思维方式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型,在这次变革中,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撞显得更为剧烈。这就使得我们在考虑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也考虑到体现社会主义原则问题。也就是说,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可忽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中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不仅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而且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动力,对于构建现代化的思想体系是不可缺少的。
2.3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中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为国奉献的精神。一个具有爱国热情的中学生同样也具有较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些都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定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民族精神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塑造民族的品格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作为民族精神的主体(中国传统文化)历史越悠久,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则越深邃,民族精神就越高昂,所产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就越强烈。这就决定了要培养中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传统文化教育是关键,培养他们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等等,使中国年青一代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情飞扬。
3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促进中学生的德育发展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和事业的接班人。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培养他们爱国、爱党、爱人民的伟大情怀。同时,也是培养他们发扬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在教育的过程中,有机地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教育结合起来,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民族主体意识和民族文化修养。
3.1加强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大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重要作用就是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人才,为振兴民族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发挥自身的优势。学校是教育的母体,教育是学校的灵魂,可以想象,教育对于学校来说其地位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教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对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处在一个战略性的高度看待传统文化教育问题。
3.2培养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一幅厚重而宏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画卷,令人震撼而又倍感亲切,也勾起了世界人民包括广大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这为我们进行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提供了一个绝佳机会。在21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被科学技术带来的利益所迷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却少之又少,从而形成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年青一代最为明显。因此,对于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学校应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教育,向学生讲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讲清学生自身肩上所负有的责任,树立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让学生知道没有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没有中国的独立品格。如果离开了传统,割断传统文化的血脉和根,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
3.3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之一是整体主义精神:“修身、齐家、 治国、 平天下”是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孝敬父母、悌爱兄弟是维护家庭整体;“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是人类大同世界的最朴素想象。这无不体现出以集体主义为主的爱国思想,告诫了每一个中学生应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整体精神,在处理一些事物上应始终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的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情怀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中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能有效地促进其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同样具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能有效地深化其爱国主义情怀。因此,光有爱国情怀而没有去实践的奋斗精神是万万不行的,理论加实践才是最有效的方法。这就说明在培养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其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通过发扬刻苦学习、奋力拼搏、 自强不息的精神将爱国主义情怀推向至高点。
参考文献
[1] 朱术.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思想品德教育,2005(5).
[2]唐利荣,庞坚.为学生开启中华文化“精神家园”之门――中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论坛.基础教育研究,2009.5.
[3] 石丽红,王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12(4) .
[4] 崔金贵.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青少年德育教育.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10(4).
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主题活动,丰富“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美德”教育。(1)读书活动。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系列读书活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推荐学生阅读爱国主义教育题材作品,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文笔。(2)图片展示活动。举行“弘扬民族精神”图片展,生动的图片,可从不同方面向学生展示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优良传统。学生通过参观图片展对民族精神有了充分了解,为开展实践活动奠定基础,最终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3)组织演讲比赛。开展“宣传民族精神,培育良好道德”演讲比赛,把民族精神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4)举行《民族精神代代传》读书征文活动,传统美德经典格言收集活动,爱国诗词诵读活动等,让民族精神悄然在学生心中扎下了根。
二、结合重大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
妇女节期间,组织了“母爱行动”的孝道教育计划,每天帮妈妈做一件有益的事情,进而强化学生的家庭团结意识。“六一”节期间,组织针对爱国主义内容为核心的歌唱演讲比赛。“八一”建军节期间,开展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为主题的教育系列活动,通过听报告、写感受的形式,确保学生感受民族精神的强大感染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十一”国庆节期间,全体师生共同组织升国旗、奏国歌系列活动,通过讲述国歌、国旗、国徽的历史,教育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三、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学校或班级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主题鲜明、形式丰富、层次分明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体现民族精神的点滴小事,民族精神不只是体现在电视、课本、英雄人物身上,民族精神时时刻刻就在我们身边。
学生可以以小课题活动的方式,对本地民俗进行研究,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影像资料;制作了内容丰富的展板;将各项资料、作品装订成册;把学生的书画作品编辑成册。他们通过以点带面,从学校向社区辐射,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应。
四、以弘扬爱国主义为题材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对于师生的精神生活具有极大的影响,对于师生思想道德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要完善学校制度文化,注重提升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水平,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点,打造精品,突出特色。结合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造有品位的校园文化生活环境,确保师生拥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氛围。此外,通过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注重学校主体精神的铸造
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主体精神。如“团结奉献、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树人精神。
六、开发校本德育课程,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
德育始终是基层学生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通过推荐学生阅读爱国主义题材,诸如推荐《了不起的中国人》《浅吟低唱诵名篇》等,丰富了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创造一个有效的载体。
七、建设校园文化阵地,营造良好的弘P和培育民族精神育人环境
在传统的环境教育的基础上,挖掘自然环境的人文因素,师生一起设计班级明信片;校园宣传标语;选取校园植物挖掘精神内涵,找出具有象征意义的代表人物,开展读书活动,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新鲜经验。学校通过铸造德育培育的环境,开发了相关系列教材,建设校园文化阵地和营造良好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育人环境。
八、坚持以学生自我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主体性内容
强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与社会教育力量的整合,构建“四个相互结合”的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生活化、社会化、制度化,进而增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效性。
九、要建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评价机制
学校通过以上系列教育活动,总结经验,受益匪浅,实践经验证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情怀是一个系统体系,需要全社会、全面、全视角的广泛支持参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需要优化育人环境。良好的育人环境包括以社会、学校、家庭为三结合的育人网络,社会机构协调各方面的精神形成有凝聚力的内涵。
因此,只有全社会有识之士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搭建一个促进教育优化的平台,才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观念,推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在内容、途径、方法、手段和机制创新,才能够做好这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参考文献:
Q = 《北京青年》周刊A =Don Porcella
Q:你和爱马仕这次的夏季橱窗合作的契机是什么?
A:不得不承认是他们发现了我。当然我的主业不是设计橱窗,我的身份是一个画家。但是爱马仕发现我的艺术创作很像雕塑,但是不是传统意义的雕塑。并且由于运用了别人不太使用的材料进行创作,这种材料颜色还很艳丽很适合表述大自然和动物的奇趣世界,特别是作品还都毛茸茸的,所以他们找到了我。
Q:那种让作品看起来毛茸茸的特殊材料是什么?
A:正确的叫法是烟斗通条,是一种绳绒材料。
Q:看上去与中国传统手工艺制作绒鸟的材料很像?
A:是吗?但是,我用来艺术创作的这种烟斗通条是我自己独有的。但是创作的手法,比如如何编制是受到了我母亲的影响,她也是我们当地一名了不起的艺术家。
Q:这次与爱马仕的橱窗合作主题是“生灵奇境”是一个动物题材,爱马仕也是以“马”著称的,但是好像这次橱窗里的动物很多,但是似乎没有发现马?
A:是的,这次的“生灵奇境”需要些之前没有的东西,我的创作也是直觉占据了很大的艺术冲动。
Q:我发现了最像人类的灵长类动物,它似乎与爱马仕著名的餐瓷系列一起出现在橱窗里?
A:是的,这个以灵长类动物为创作对象的橱窗以世界上拥有极高声誉的动物学家Jane Goodall 命名,Jane Goodall 一生致力于野生动物的研究、教育与保护,尤其在黑猩猩研究领域成就斐然。Jane Goodall 橱窗的创作强调夏日的欢悦。
Q:你的艺术创作童趣盎然,很像美国人。
A:我家乡的那个镇子距离拍出了《星球大战》的卢卡斯的那个镇子特别近,从小就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一直激励着我,觉得在地球上彼此距离那么近的地方产生了那么一部伟大的作品,我也应该寻找到一条与众不同的艺术创作之路。
无意插柳柳成荫的效果使我倍感振奋,从此有意识地在导入、创设情境、课堂练习等课堂教学环节精选诗词,紧扣当节教学重难点用诗词作为练习素材,在教学中精当引用诗词名句变枯燥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感受。美的陶冶,使学生有如沐春风之感。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有意识地引用一些诗词名句,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诗词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诗激趣――借助诗词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总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找到能够吸引学生的新的切人点,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新知的生成和构建。中华民族的诗词宝库中蕴藏着大量的政治知识。或说理,或育人,或冶情。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引用诗词,挖掘诗词所蕴涵的美学价值并与政治学科知识发生巧妙、浑然天成的联系。就会独辟蹊径。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讲授“建立真挚的友谊”时。引用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和元稹的《梁州梦》“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的诗句,简单讲述后,启发学生元稹和白居易虽相隔千里,却在同一天一游一梦情景完全相同,这说明了什么?对你有何启示?你准备在生活中如何建立真挚的友谊?用经典诗句巩固强化所学知识不是比简单的提问强得多吗?学生们通过了解诗词佳作,更增添了对友谊的感知和理解,培养和锻炼了想象力、理解力,从而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兴趣盎然中感悟知识,培养情感,形成能力,使学生感到友谊不是写在书本上呆板僵死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事实。
2.诗言情――借助诗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主阵地功能
思想品德课教学除了要传授相关知识外,还需渗透思想教育,而爱国主义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此时,如果引用―些含义深刻、生动感人的诗句就能达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在学习《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时,引用左宗棠“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的诗句,既歌颂了左宗棠维护祖国的丰功伟绩,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了学生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基本义务,甘用热血荐轩辕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又结合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等热点培养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用蕴涵爱国精神的佳句,能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选用典型材料多角度发散求异的训练方法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对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等题型亟须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都大有裨益。
3.诗论政――借助诗歌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现在考试非常灵活,特别注意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及实践运用能力。教学中结合典型材料多角度发散求异的训练方法对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很多诗词中辩证的观点很值得教师借鉴。唐朝诗人皮日休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意浅显易懂,蕴涵着辩证的思想,比较客观辩证地分析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这一历史行为。一方面,由于开凿运河,沉重的徭役造成社会矛盾激化。另一方面,运河开通后,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巩固国家统一和促进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既可以辅助学生掌握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锻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思维习惯,逐步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
总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精当引用诗词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诗词的引用是否多多益善呢?显然不是。思想品德课毕竟不是诗词鉴赏课,太多会有喧宾夺主之嫌。因此,诗词的引用需遵循以下原则。
二、诗词的引用需遵循的原则
1.简易性原则
引入诗词时要考虑到初中生的知识水平。尽量选择那些通俗易懂、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诗词,选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学过的诗词。建构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之上。那些古奥、艰深的,即使内容再好,也尽量不要采用。比如要说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无法阻挡的,尽量引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类浅显易懂的诗词,而不是引用“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因为后者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2.精要性原则
精炼、生动、形象是诗歌的一大特点,引入的诗歌应该尽量短小精悍。那些篇幅较长的,要尽量舍弃。如果其中的内容令人难以割舍,不妨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诗句用于教学。
3.典型性原则
关键词:资质聪颖 多才多艺 女作家女词人
秋瑾是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她不仅是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女英雄和女革命家,她还是一位有才华的女诗人。她的文学创作在近代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就象我国宋代伟大的女词人李清照。她们的生活和创作都是分为了前后两期。虽然看似有些许相似,但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其创作的艺术风格还是大有不同的。
一
李清照在创作上,生动的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经历。在生命早期,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而美满的婚姻爱情便成为她主要的人生理想。所以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离愁别绪,不乏风韵优美之作。如《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随着丈夫的出任,夫妻暂离,生活出现了暂时的缺憾,李清照甜蜜宁静的心弦于是弹奏出一首首略带苦涩和忧怨的望夫词,如《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她晚年作品中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通过描写深秋黄昏的景色及感受,委婉曲折的表现了词人的国破家亡,夫死独守,饱经忧患和离乱生活的哀愁。李清照的诗词,不仅仅写个人情感,也关注国家兴亡。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谓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从中我们看出词人忧患余生的孤寂心情,流露出对故国的眷念不忘和国运盛衰之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表现了诗人激昂慷慨,气壮词雄的爱国精神。
秋瑾从小读书很多,崇敬历代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她和李清照不同的是她的婚姻不幸,常有“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谢道韫》)“知己不逢归俗子,终身长恨咽深闺”(《精卫石》)之叹。她前期作品,也多为咏花明志,思亲述怀之作,秋瑾在她前期词作品中,还明显看出受李清照影响,秋瑾词《菩萨蛮 堪怜一片帘前月》有“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李清照词中就有“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两处闲愁。”秋瑾词的《金缕曲 凄唱阳关叠》:“月满西楼谁伴我”,李清照词就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李清照前期词的语言风格是清新自然,喜运用口语,所谓“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秋瑾词的语言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象上文中的〈相见欢〉,还有“陈瓜果,无限心事,背人偷诉。”(《玉交枝 金针度》),“忆到今宵人已去,谁伴我,数更筹。”(〈唐多令 肠断雨声秋〉)“清香暗度,知庭角梅开,寻时怕误。”(《 齐天乐 朔风萧瑟》)语言极浅显易懂,形象生动,意境优美,寓风韵于字里,见清新于行间,极富生活气息。1903年秋瑾进京后,阅读新书报,思想日趋先进,益感家庭如囚笼,无可忍耐。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需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鹧鸪天》)
秋瑾后期的诗词由于所处朝代的影响,气势宏伟,风格雄浑。读她的诗词可以明显地感到一种奋发飞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激情的英雄主义精神。她为了民族的解放临难不苟、从容就义,正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真实写照。
二
关键词:小学 古诗文 诵读 情操
一、古诗文诵读能开发学生的智力
人的智力水平主要取决于记忆力水平,而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充分的开发和锻炼而不断提升的。儿童时期是开发记忆力的最佳时期,错过了这个最佳开发期,永远无法弥补。怎样通过锤炼儿童的记忆力而开发其智力,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让孩子们在儿童时期大量诵读千古美文,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是最佳的方式之一。当大量的语言文字的精华,通过反反复复的诵读而深深的印进儿童的大脑里,其智力的发展就有了一个广阔的知识平台。当这种背诵成为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和习惯的时候,孩子们的记忆力会得到非常好的锻炼,许多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给他们留下最深印象和一生影响的就是这种大量的反复的对经典诗文的强化诵读,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诵读根基,才有了当代中国、鲁迅、郭沫若、等一大批伟大人物的文化造诣。
二、诗文诵读能陶冶学生的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至今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古诗词记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历史。当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一切个人利益第一,对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孝敬父母意识淡薄,从“……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学生受到了教育。在“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中知道了怎样做人;在“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中懂得了团结合作的重要;在“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句中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通过故诗词诵读 ”老师们欣慰地看到学生爱学习、守纪律、尊师长、敬同学了。可见诵读课的开展,不仅使学生积淀了知识,还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发愤读书、孝敬父母的印迹,对培养学生品德,激发学生勤学热情,起到了很大作用。
三、诗文诵读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青少年感受性强,倾向于模仿周围生活中使他们感动的人和事,他们仰慕先进,易受英雄行为感染。”学生的品德具体化于他们的行为,而行为又决定于知识程度和文化素养。中华古诗文记载着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史,荟集着儒、道墨等诸家的深刻思想,这些传诵千年,脍炙人口的篇章,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人文精神,蕴涵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心理等文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我校地处农村,人们的文化素质不是很高,再加上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富裕了,与此同时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也随之产生了,这些诸多的因素造成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不懂人生意义,只贪图享乐。而为了迎接现代科技挑战,再加之,新世纪的语文教学提出不再过分强调思想教育,学校也只顾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忽视了对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放松了民族传统教育。通过对现状剖析,我们认为只把道德品质教育推给少先队,推给思品课是行不通的,应充分利用诵读课的优势和学生对诵读课浓厚的兴趣,在诵读课中渗透思想品质的教育,使学生在了解和学习我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认识我们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从而达到树立远大理想,陶冶自已的情操,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如在学清照的《绝句》,文天祥《过零丁洋》, 在浓郁的古诗词诵读气息中,激起学生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念:要像李清照、文天祥、谭嗣同一样做一个追求真善美,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做一个有作为的人。诵读课的艺术魅力,让学生深受感染、熏陶,有助于塑造学生高尚灵魂,犹如春雨般无声的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四、古诗文诵读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