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国 古代建筑 外国建筑 色彩 文化
1、中国古代建筑色彩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色彩文化的起源也非常早。
中国传统建筑在传统建筑色彩的进程很少发生间断,表现出稳定的传承性。但每一个朝代的更替都会带来材料、技术、文化审美的变化,正是这些不同性最终形成了华夏民族绚丽多姿、独树一帜的建筑色彩。
从原始社会初期到旧石器时代后期,人们的居住形态由穴居发展成为了简单的房屋,建筑色彩以自然的建筑材料的色彩为主,采用了黄土、褐土、红土、木材和干草之类为基准色调。
夏朝和商朝时期,开始修建宫室、台榭。建筑的形式已经初具规模,而且已经在木质雕刻的表面施以颜色。
两汉时期的封建经济比较昌盛,西汉都城长安,修建的大量园林和宫殿,规模宏大,色彩的使用也非常丰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不断地渗入我国,所以这一时期主要的建筑表现在寺庙与石窟。颜色以红土为主调,配以石青、石绿、朱砂、银朱、黑白等,对比鲜明,效果强烈。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经济最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古代建筑非常成熟,建筑装饰以及色彩都有着巨大的发展,在唐代柱、枋、上色彩画主要运用青绿色、黄色,还有蓝色。
宋、辽、金时期,宋朝在建筑色彩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屋顶部分不再使用橙黄色的琉璃瓦,而是大量采用青绿色的琉璃瓦。
元、明、清时期在建筑方面继承宋代的建筑传统,在屋顶上还是大量使用琉璃瓦,但是琉璃瓦的颜色十分丰富。墙面用红色抹灰,还采用了琉璃砖。这样从整体来看建筑的外部色彩就回显得对比鲜明,效果强烈。
在我国古代,建筑的规模、形式、色彩的使用都有着严格的限定,一般而言,皇家使用的色彩,对老百姓而言就是禁忌的颜色。如,北京的故宫和四合院建筑,故宫的色彩富丽堂皇,而民间的四合院却是以灰色为主。这样的限定虽然不能让民间的色彩尽情发挥,但是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却控制了大环境色彩的整体协调。而且由于建筑材料多数为就地取材,所以色彩地域性特点非常明显。
2、 国外建筑色彩现况
色彩的延续性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埃及时期天然材料和涂料色彩的使用是源于一种自发的状态。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现代材料和涂料的种类日益丰富,在材料、技术的标准化进程的影响下,地方特色的材料渐渐退出建筑市场,同时新结构与新建筑形式大量涌现,这些都对原有的城市色彩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甚至产生“色彩污染”的问题。
1800-1850 年间,意大利都灵市政府在当地建筑师协会的建议下,委托该组织负责对全程色彩进行全面规划与设计。在当年规划都灵城色彩的规划过程中,不仅注意了城市建筑与街道、广场的色彩风格统一,主要街道和广场的颜色设计也极为细致、丰富。在都灵的旧城复建中,以色彩作为规划手段的做法给人们以启发,成为城市色彩规划的开端。
1961 年,欧洲兴起了清洁建筑运动。这项运动开始于巴黎,由法国文化部部长安德烈马尔罗发起,对城市建筑的外墙面进行清洁,把它们恢复到石材表面的自然外貌。
20世纪 70 年代,“国际色彩顾问协会”IACC 主席法兰克・马汉克先生在他的《色彩,环境和人的反应》一书中提出“色彩体验金字塔”的概念,强调“看见”色彩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视觉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体验过程,即对色彩刺激的生理反应潜在无意识有意识的象征和联想文化影响和独特风格时尚、潮流和风格的影响个人体验,从这个由初级到高级的金字塔系列我们可清晰地把握影响人们色彩心理的脉络,即经过生理反应到心理反应,再到文化影响。
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张,也出现了城市色彩“乱”“俗”,随心所欲的现象。1970~1972 年期间,日本色彩规划中心针对城市环境的总体景观色彩加以研究,同时为日本的城市管理部门制定了“城市色彩实施法令”。
这些例证表明:国外发达国家己把城市建筑色彩纳入整个城市规划,并把这种可持续性发展方式看成是一种社会责任,导入先进色彩理念,消除城市发展中带来的色彩污染和色彩趋同现象。
3、 中外建筑的区别
首先,从建筑用料上有很大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多选用木料材质来修葺宫殿,木料的优点是可塑性比较高,但是缺点是易燃易腐蚀不宜长久的使用,所以现如今保存下来的宫殿屈指可数。而西方建筑用料多用石材,所以能够更好的历经风雨,至今仍有很多上千年的宫殿保存的很完整。
其次,从体量造型上看,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选用木料,木结构为梁架组合,能够很好的运用曲线折角等造型形体,如飞檐。而西方古建筑由于用料的限制在建筑造型上多用基础几何形体构成。
在色彩上,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宫廷建筑的色彩往往跟统治者的喜好有着很直接的关联。以明清时期为例,为了显示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筑色彩绚丽多姿、金碧辉煌,而民间则以灰色为主,以此来凸显皇家的尊贵。而西方古建筑,用料多为石材,所以很多时候是以石料本身的色彩为主色调只是为了打破这种单调,而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4、外国建筑对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影响与启示
西方列强来入侵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以及社会意识,在这时期,对我国的建筑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国近现代建筑从技术、思想等多个方面模仿和借鉴同时又结合自身的文化特征,从而掀起了我国近现代建筑的篇章。
回顾西方建筑思潮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文化融合趋势的推动下,中外建筑必然会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但是建筑的现代化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一些落后的建筑思维束缚着我们的思想,妨碍着建筑的现代化。但建筑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西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来越强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民族性”和“地方性”,未来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所以在的环境下,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优秀建筑文化的精髓都会得到更为妥善的保护和传播。所以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创新,中国建筑需要创新来改变当代建筑艺术的颓势,只有创新才能使我国建筑更富有生命力。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参考资料:
[1]张为诚,沐小虎 主编,建筑色彩设计. 同济大学出版社.
[2]陈飞虎 主编, 建筑色彩学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美] 哈罗德・林顿(HaroldLinton) 著 谢洁,张根林 译,建筑色彩:建筑室内和城市空间的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4]顾馥保 主编,中国现代建筑100年.中国计划出版社.
中西方城市与建筑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中西方城市与建筑的发展历程的比较,反映出混沌与秩序两种方式对城市与建筑发展不同影响。指出了中西文化中思维的混沌性和秩序性的不同发展过程是导致中西城市与建筑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城市与建筑中现实之美、功能之美、生活之美才是真正的美,实现文化的多元化,展现看似无序实则有序的空间形态。
关键字:
城市与建筑文化混沌秩序
城市与建筑是人类生活的物质载体,必然积淀了人类悠久的文化,由于不同民族在历史渊源、风俗习惯、心理结构、伦理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所以不同民族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但不同文化的总体倾向都可以归结为两类――混沌与秩序,只是他们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过程。
在西方,城市的发展与建筑文化呈现出由秩序向混沌而最终达到平衡的发展态势。在中国则表现出由混沌与秩序的混合状态。但这里的混沌并不意味着混乱、无序,而是无序中的有序,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非线性过程的内在随机性所具有的特殊规律性。它的出现冲破了确定性和随机性之间不可逾越的传统观念,使人们得以以一种新的目光来认识和思考世界。
西方城市与建筑文化
从城市发展的过程看,西方城市发展经历了由秩序理性的状态向混沌状态演变的过程。从16世纪的“乌托邦”、18世纪末的“田园城市”、1933年的《雅典》中的“秩序”到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亚历山大的《城市并非树形》中的反叛、民主、关注人的行为活动、反对精英主义和功能理性主义、注重文化与生活环境再到 “混沌”理论,文脉、场所理论,新城市主义,城市的发展趋于人性、活跃向着健康稳定的状态发展。
公元前491年,希波丹姆所作的米利都城重建规划,在西方首次采用正交的街道系统,形成十字格网,各建筑物都布置在格外网内,被公认为是西方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起点,标志着一种新的理论和实用标准的诞生。其后古罗马城出于政治、军事的需要也采用类似的格网布局。16世纪摩尔提出“乌托邦”,18世纪傅立叶、欧文提出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末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开始将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1933年的《雅典》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的问题。城市应按居住、工作、游憩进行分区及平衡后,再建立三者联系的交通网。在规划方法上往往对传统城市“功能与空间混乱无序”持否定态度,强调功能分区与用途纯化,追求统一的视觉空间秩序等等。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的许多城市在上述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运动。但其结果却给城市带来较大的破坏,不仅造成建筑上的“千城一面”,也导致了诸如“内城渗漏”、“钟摆式交通”、“社区瓦解”等一系列城市问题。随着环境概念的不断深化,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着重于“人、社会、历史、文化、环境”。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提出“城市多样性”的观点,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简单化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她认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把多样性看作意外的、无秩序和无规律可循的不良产物而主张摒弃的作法,实际上是反“城市”的。亚历山大在《城市并非树形》(1965)一文中,从心理学和行为学角度对城市的复杂性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认为,城市环境的复杂性反映着复杂的需求,也体现着复杂的文化价值。因此,城市并不是一个直线发展的简单的树形结构。而现代“混沌”含义的城市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它的整体性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系统内各个元素之间总是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
就建筑而言,可以概括为几个发展阶段的不同流派:古典主义、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前三者主要表现秩序与理性而后者则表现出了混沌思想模式)。古典主义的三个分支――古典式、哥特式和折衷式,在构件选用合理性的探讨中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有着共同遵守的原则,即按照新确认材料强度的科学,重新评价全部构件的比例;按照使用者的需要,合乎逻辑地进行规划与设计;以更灵活的观点看待古典对称与整齐的概念。著名的古典主义优秀作品是万神庙。
现代主义又被称为功能主义,现性主义的基本原则有,注重建筑目的逻辑性,将房屋与使用者联系在一起,试图通过建筑参与或解决部分社会问题;注重建造过程的逻辑性,系统引进工业技术化、标准化、预制化,提倡建筑形式、结构体系、建造过程如实一致;注重建筑使用的逻辑性,提倡简洁、清晰、明朗的建筑风格,注重空间,应尽可能地满足功能要求。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等被认为是理性主义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新现代主义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意大利,从两本有创新意义的著作开始,即A・罗西的《城市建筑》和G・格拉西的《建筑的逻辑结构》,前者强调已经确定的建筑类型在其发展中对城市形式的形态结构所起的作用,后者则试图为建筑学形成某种必要的组合法则。新理性主义的中心理论体系堪称类型学的方法论。他们强调城市是集体记忆的中心,和历史具有密切的联系,城市更新必须要从历史中寻找范例,引伸出“类似性城市”的思想。
后现代主义有人认为是一个大杂烩,一种是新学院派,另一种是逃避一切规律,把互相矛盾的东西揉在一起,让人难以琢磨。如建筑师该盖里与艾森曼的作品正是这样一种混沌的空间观,表现空间运动过程及其轨迹的设计意图,也蕴涵着一种混沌的思想。
中国城市与建筑文化
中国传统哲学具有“天人合一”的系统整体运动的时空观。“道可道非常道”指出了宇宙的混沌本质,揭示了系统的非线;“小宇宙大宇宙”、“小周天大周天”的同构与重无穷自嵌套呈现出一种分形;“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无穷递归表征了系统混沌的演化过程和分形产生的动力学机制。而以河洛周易、阴阳五行八卦为基础的风水理论及其“天地人”三才模式,正是这一哲学思想对古代环境规划、建筑学领域的实践活动所做出的一种前科学的理性认识。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见于《周礼》:“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种规划思想一直是后人建造都城所遵循基本模式,并且随着历史礼制的强化,皇权一统地位的升高,祭祀的繁复,使得规划设计必须按主次布置,礼制序列在空间布局趋于复杂,于是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对称、规整、轴线等布局手法,一切活动被禁锢在规整的大街小巷分成的内向院落之内中国古城很难扩大。 虽然为了体现皇权与礼制使中国的城市建设变得整齐划一,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阴阳五行”的 “混沌”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城市的发展。
中国建筑的“混沌”涵义也是丰富的,中国文化是“以理节情”,反映到中国建筑风格是含蓄、温和,奇诡而不狂烈,艳丽而不糜烂,如观赏的空间、尺度、序列与功能的空间、尺度、序列一致,不给人杂乱、超常之感。布局、构造、部件等引发的“混沌”情感并非常规、非常人之感应,有个体与层次的限制,色彩、装饰等的复制、模式弱化了混沌感应,所以,中国建筑内部的“混沌”意象并不突出。相反,中国建筑形态作为文化要素,强化了其生活状态与人生意义,集体意象占有重要地位,如楼台、会馆、亭阁使中国建筑与环境、行为构合成整体,体现人、自然、神关系的无意识、直觉、情感等混沌思想在行为活动中流淌。
结论:
“利希滕贝格:正是,秩序是所有美德的婢女!但是,是什么产生秩序的呢?”城市与建筑的美应为城市与建筑中现实之美、功能之美、生活之美的统一。城市与建筑的现实之美、功能之美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生活之美更离不开人类的主观感受。作为城市主角与建筑使用者的人类,其要求和愿望是多元的、异质的。只有混沌多元的城市与建筑才是真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其体现出来的看似无序实则有序的空间形态才是城市与建筑美的真谛所在。
参考文献:
沈玉麟.外国城建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张京祥.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许力 李道增 薛恩伦. 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金伟. 混沌与秩序――城市规划理论的困惑. 规划师2002年第9期第18卷
袁忠. 理性与非理性的变奏:西方建筑思潮与中国建筑文化.华中建筑2007年第1期第25卷
作者简介:李楠(1984.5.3-)男,2007年7月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现就职于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五设计所,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李楠 电话 13898150239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18号中润国际大厦A座16层邮编110004
关键词:当代建筑;传统建筑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 J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传统建筑更是独具一格,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如果我们能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并加以创新,我们就能和我们的祖先一样,将引进中国的世界文化同化,而向世界提供宝贵的经验。但传统建筑的现代化继承,并不是简单的重返过去、简单的复古,而是要研究和认识形式所拥有的设计思想和艺术精神,加以现代体现,以求得当代建筑创新。
1.传统文化给当代建筑留下的痕迹
对传统民居及其文化的深入研究,不仅在于对传统建筑的系统归纳和总结,更重要在于吸取传统建筑的精髓,运用传统元素应用并服务于现代建筑设计。一般来说,当代建筑常常运用将传统建筑中具有特色的局部,如形状、色调、质感、线条、纹样等,或寻找传统建筑形象中有代表性的象征,将其抽象为符号,局部运用于创作中。从官式建筑到皖南民居,用直白的中国式文法,玩足了传统的功夫。不仅展现出了中国民居潜藏的文化力量,同时在这种精神和气质的鼓舞下出现了一批对古典文法借用的“中国式”建筑。并且,这些设计并没有简单地复古和照搬,而是扬弃式继承,无论从手法还是心态都比过去更加成熟。
2.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中的延续
一个城市的特色,应该是其地域文化与具体建筑元素完美的结合,使得建筑与人的活动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在对传统建筑进行现代化解释的基础上,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汲取推进中国特色建筑创造的思想资源和人文智慧。
2.1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来看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中国建筑空间自然和谐,尺度合理,意境独特,组合高妙,建筑艺术与功能相统一;符号、色彩、装饰与构件,是体现传统建筑文化的主要形式因素,达到功能所要表现的艺术效果和空间意境;中国传统建筑的肌理具有强烈的程序感和对称均衡性。这些原则采用了几千年还在继续流淌于时间的长河中,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总平面构图方式。
2.2 从当代建筑设计构思整合来看
在建筑研究的学术领域,统治性的话语不再是宣言式地谈论传统继承之有无必要或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实现,而是转向以冷静理性的态度开展对中国建筑传统文化的研究,并逐渐取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拓展了建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市建筑设计要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征,确定其色彩、风格、形式等的主要基调,对建筑做出整体性设计。否则将会使其城市建设失去方向,在建筑的历史长河中随波逐流。
2.3 延续历史性和创新传统民居特色
在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做到既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又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是中国当代城市建筑文化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当代城市建筑文化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时,要突破传统局限,并与现代科技和时代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构思上、造型上、艺术上进行突破,反映出现代人的思想感情、使用要求和审美意识,化腐朽为神奇,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而传统也总是要发展的,过去的传统发展到现代的传统是一个不断变革、不断增加、不断减少、断减少、不断积累、不断代谢的过程,这个过程一直要发展到未来。
3.在传统建筑文化下,当代建筑应坚持的原则
过去与现在,建筑师们在建筑创作的继承与创新过程中曾经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而在未来这些问题仍可能出现,所以,在在传统建筑文化下,当代建筑应坚持的一些原则。
3.1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艺术
继承传统文化并非眷恋过去,而是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这就意味着传统文化自身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而传统文化的更新的过程就是将适宜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等等传统因素与现代的技术手段、现代的新生活特色等现代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且,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这个问题上,除了“形似”还应重视“神似”。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建筑设计的永恒目标,建筑设计以满足特定人群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为目标。
3.2 解放思想,跨文化交流
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对文化的源流不应限定,要吸收外来文化,取长补短,融汇贯通。对待外来文化,我们不能闭关自守,盲目排外,拒绝学习国外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当代西方流行的建筑思潮,尽管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在某些方面依然具有启迪作用。在设计中,应立足于本国文化,对其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研究,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己知彼方能融会贯通。只有把引进来的东西与本国的实际紧密地结合,方可创造出一种既具有活力又富有地域特色的新东西来。
3.3强调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的建筑理念
城市与建筑的核心是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城市建筑中必须遵守的设计法则。一般来说,与自然山水非常和谐的城市和建筑,其建筑的尺度、空间、功能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呼应都堪称典范。这些建筑并非是一个建筑师的作品,甚至不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但它们源自人的需求,源自当地的条件。当人们不顾国内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等情况,盲目地把西方的建筑形式照搬过来,将会造成更大的能源浪费。建筑的意义,不在于是何种设计,采用何种材料,更重要的是其建筑本身适合当地居民的生活需要,符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承接当地的历史脉络,只有这样的建筑才算得上是当地的特色建筑,这是值得建筑师们继承和发扬的建筑设计理念。
4.结语
全球化对地域性和民族性文化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面对今天多元化文化环境,建筑创作既要多样化,又要不满足于多样;既要反映各民族的民族形式,又不局限于单个民族。而中国建筑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在世界建筑之林独树一帜,面对当今建筑文化全球化趋势的挑战,中国建筑师理应肩负对国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使命。所以,对传统文化与建筑创新的联系的深入研究,不仅是对地方传统文化充分尊重的基础之上进行建筑创作或建筑创新,它更致力于探索对于建筑的地区性如何进行正确的理解、认识,并且保持和发展,创建出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因此在建筑创作中,构建出多元的建筑文化,促进世界建筑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都,孟岩,王辉.用“当代性”来思考和制造“中国式”[J]. 时代建筑,2009(3).
论文摘要:建筑不仅仅是人类居住的场所,在社会的发展中经过历史的积淀,建筑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中国建筑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也形成丁独特的建筑文化。本文对于中国的传统建筑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分析。
建筑是人们用木材等建筑材料来构建的供人居住和使用的场所。从这个定义上看建筑的范围包括诸如居住场所、桥梁、公共建筑甚至园林等。在历史的发展和沉淀中,建筑已经不仅仅是现实存在的建筑,它已经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人类众多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以其物质存在的长久性记录了不同民族、地区国家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纪念塔。
从建筑的文化本质而言建筑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合,他以自己独有的形式揭示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出世原则。既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烙印。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建筑是一种物质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学。
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中华民族物质化存在,必然有着与西方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并以其发展中独特的形质格局,超拔的内容体系而流放异彩为人瞩目。从理念上看中国建筑有着浓厚的天人合.的时空又见念和和谐精神,而在建筑布局上则有着浓厚的以皇权为中心的到建伦理药直德观念。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天人合一”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国哲学并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中国的建筑中也带有浓厚的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的天人合一意识。李约瑟曾经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然而这种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识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又和具体的儒释道文化结合起来。因此,儒释道具体的天人合一观念才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儒释道三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有着具体区别:儒家将自己主导的伦教纲常思想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尤其是在宗庙的建筑中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佛教则是将自己的教义融人到佛教建筑之中;道家将自己的返璞归真的自然意识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建立的建筑意在追求天(自然)人合一境界,因此道家对于中国建筑最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园林方面,然而这种思想和今天在郊区建立远离大都市喧嚣的郊区别墅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然而在民间的建筑中又有着自己的主导思想,通俗的讲民间建筑有着浓厚的风水意识,用较为专业的术语则是堪舆之术。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这种思想看做封建迷信,然而在堪舆之术里面涵盖着浓厚的天人合一意识,甚至可以认为堪舆之术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些行为和建筑来实现天人合一。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也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在具体的布局中中国建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风格,中国建筑大多是讲究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和秩序井然的伦理营构,以组群布局的方式在平面上展开,形成中华传统建筑的尚大性格。众多的建筑聚集在一起,看似凌乱的建筑群体中却有着严格结构布局。占据中心位置的无疑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建筑,其余的建筑围绕着中心建筑而建。这种理念和中国的儒家思想结合就使得中国的建筑群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使得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文化意味。当这种布局思想和堪舆之学相结合时,就使得我国的建筑既具有浓厚的使用精神又渗透着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和审美理想,充满了既理性又浪漫的艺术精神,展现了中华古民的无比智慧和独特风采,也展现了中华传统建筑的强烈个性和艺术魅力。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令人惊叹的文化硕果,我国的建筑文化无疑是其中优秀的一枝,不仅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优秀的建筑文化,也为世界建筑史创造了奇迹,然而在近代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冲击,我国的建筑也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冲击,随之而起的是现代化的建筑传统建筑正在销声匿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向西方学习是必不可免的,因为现代建筑设计方面中国的建筑设计总体水平确实不如西方,学习固然重要,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所选择不能一味的照搬,要和中国的文化接轨。其次,在学习的同时还要保存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我国的传统建筑不仅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更受到了现代社会文化的冲击。当社会向市场化、世俗化转变之时,建筑从过去更为重视具有恒久价值的审美感受、意识形态的超越性力量、统治者的意志和权威,以及精英阶层的文化趣味,转为重视和强调现实的功利、即时需要、时尚潮流等等。建筑也就从文化和物质的结合体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这种变化更大的体现在城市建筑上面,丰富多彩的传统城市建筑被磁砖贴面、蓝玻璃的现代建筑所取代。建筑在变的世俗化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它形式功能实用性功能受到忽视,城市建筑中的广场就是最好的代表。然而建筑本身就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和社会、自然相结合,构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因此建筑文化从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环境文化。在这种建筑理念的指导之下,建筑不仅要具有形式上的功能更要有实用性的功能。因此,伴随社会世俗化而进行的建筑世俗化在扼杀着建筑的本质,当然也在侵蚀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拉祜族属于古氐羌遗裔之一,主要分布于云南普洱市、临沧市、玉溪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等,2010年全国拉祜族总人口有475023人。云南的拉祜族大部分居住在远离城镇海拔较高的崇山峻岭之中,因此房屋建筑形成了其固有的特点。佐扩村隶属于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拉祜族乡,是一个佤族、拉祜族混居的行政村,地处力所拉祜族乡东南边,距乡人民政府所在地8公里,距县城36公里。东邻勐梭镇,南邻翁嘎科乡,西邻力所村,北邻王雅村,辖佐扩、南约等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南约是佐扩村唯一一个拉祜族自然村,坐落在背山朝阳的山坡上,有80多户,373口人,其传统民居建筑因地就势,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形成了干栏式建筑风格。干栏式民居建筑是一种古老的建筑,“干栏”一词源于古代南蛮对其住房的自称,到南北朝时期才在史籍中出现,是人类巢居的延伸,“干栏”又称“干阑”、“杆栏”、“高栏”、“葛栏”等。“任何建筑,不论是原始的还是现代的,哪怕是一片土墙,一个简易的茅棚,都是对一定自然空间的人为占有、分割和改造利用。穴居和巢居的出现,作为最早的人为居住形式,确立了一种‘人工造作’的空间秩序。后来的建筑形式无论如何变化,皆是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对空间复制、移植和创造的结果。”据拉祜族老人讲,远古时候,拉祜族先民学鼠类动物安窝,住在穴洞里,后来又学鸟类安窝,安在树上,但是慢慢地发现,住在树上虽然很安全,但是活动不方便。由此可以证明,拉祜族先民有过穴居或巢居的历史。南约寨拉祜族民居建筑文化是典型的拉祜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结果,其地理位置处于十分边远的农村山区,作为研究拉祜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变迁的调查点最适宜不过。文化变迁是指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最近二十年来,由于拉祜族自身内部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受外部建筑文化的影响、传统的建筑样式发生了急剧的变迁,这种变迁体现在建筑材质、建筑外型及内部结构、功能等方面。同时附在传统民居建筑上的一些习俗信仰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迁不仅仅是建筑文化的孤立变迁,其中包含着拉祜族核心价值观在内的整个文化的变迁,因而很值得关注。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拉祜族传统民居建筑的研究还不多,许多关于研究拉祜族的书中有写到,但是很零散,不够详细或者只停留在建筑型制的介绍上。本文运用文化解构与重构的方法来试图阐释南约寨拉祜族民居由传统干栏式建筑演变为现在几何形建筑的过程,这一演变过程是一种解构的过程,也是一种重构的过程,拉祜族人们为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发生。文化解构与文化重构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法国,“解构”是指打破秩序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重构”是指不改变程序功能的前提下改变其结构。关于文化重构的研究,贵州民族学院教授杨昌儒在《民族文化结构试论》一文中写到:“民族文化的变迁取决于民族间的交流与互动,民族文化在于外来文化的互动中,所作出的有选择创新与组合就是文化变迁。具体来说,将其中有用的内容有机地置入固有文化之中,导致了该种文化的结构重组和运作功能的革新,这种文化适应性更替就是我们说的文化重构。”简言之,文化变迁的过程就是文化重构的过程。
二、拉祜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概况
据当地老人讲,很久以前,拉祜族没有固定的寨子,每过三年搬一次家。后来发现傣族有固定的寨子,就与其争地盘而发生战争,结果旗鼓相当,双方以兄弟方式谈判决定:凡是坝区归傣族,除坝区外,拉祜族可以在任意地方建寨。于是拉祜族来到山坡上,开始建寨。在拉祜族部落,寨子分为大寨、小寨、上寨、下寨、老寨、新寨等,寨与寨之间相隔不远,一般有500米至1000米之距。大寨有100户以上,有700至1000多人;小寨有30户以上,有70至100多人;一般的寨子有60至70户以上,有300至500多人。拉祜族寨子设有前门、后门、上门、下门等四道寨门。寨门有专人把守,未经同意,外人不得擅自入寨。传统拉祜族村寨具体布局为:卡些(头人)住寨子中间,寨民分别居住在卡些的左右方和寨脚。在寨子的上方设立佛房或神房,搭建饮水槽引进寨子,让全寨人共享,最后挖寨沟、设立寨门。南约寨传统拉祜族民居建筑材料主要有竹、木、草等,砍伐竹木的时间一般选在每年的八九月份,据说这一时期天气变凉采集的竹木料不易滋生蛀虫。木料主要用来做房柱、房梁、主梁,竹料用来做墙板、压条、房床和篾条,草料盖屋顶之用。“干栏式竹楼”是拉祜族传统民居的基本形式,顺地势建盖,布局错落有致。其基本特征是分上、下两层,上层供人居住,一般由竹笆铺垫,四周的墙壁皆由竹木编成,具有避暑、防潮、防兽的功能,同时竹木利于通风散热,非常适宜当地气候;下层关养家畜,堆放杂物、柴火、农具、舂米工具等,形成人与地面相脱离,“居住不着地”的居住习俗。其结构多采用人字木架,屋顶多为歇山式,利于倾泻雨水和增加散热面。这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的建筑,与亚热带的山野丛林环境相融合,风格古朴、粗犷,具有浓郁的原始韵味。拉祜族聚落中永久性居住的房屋,拉祜语称为“页”,即意为家,一般有三十二棵柱子,四十多棵横梁,六十多块木板,一百多棵竹床,两百多个压条,三百多根篾绳和四百多把干草。房屋的大小由家庭人口的多少而定。南约拉祜族除父母忌日忌讳建盖房屋外,还特别忌讳属龙、属猪、属马和属虎日建盖房屋,若这几日建盖房屋,认为会触犯水神。干栏式建筑的建筑程序大致是:建房前,在选定的地基上用刀柄往同一个地方打三次,打出一个小洞,家里有几口人,洞内支几粒米,洞口用树叶遮挡。次日,如果发现米粒完整无缺,就认为地基好,可以建盖房屋,反之亦然。然后开始挖地基,挖平的地基上摆放横梁,以作测量,挖土洞栽种房柱,搭横梁,铺木板或竹板。同时设立火塘、并挖土填平。当铺好木板或竹板以后,就上主梁和房床,用压条捆紧。用茅草盖房顶,把茅草捆扎成排状,排排错开尺把相叠。围房墙、做房门和晒台,晒台供晾晒谷物和衣服,用木板或竹板隔墙做房间,最后搭睡床和独楼梯。一般而言,房子长有17.8米,宽8.9米。由于房屋结构简单,只要有足够的材料和人力,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建好。茅草易腐坏,所以最多可维持五年。室内分为内外两半,用竹笆隔之,内里是小孩的卧室;外面是堂屋兼厨房,中间设有火塘,火塘上方吊烤棚,可烘谷禾和腊肉,火塘后方置父母的床。火塘“是世俗家庭生活和宗教活动的地方,……是火神、祖神栖身来往之地,是家庭成员与神灵相互沟通的地方,是人们生活中充满神秘色彩的中心”。火塘不仅供煮饭取暖照明之用,而且是家庭的象征,维系着个人与家庭的命运,人们为求得平安和兴旺,形成了火塘崇拜,从而影响了火塘在房屋内的位置。传说,拉祜族祖先从燕子衔草做窝中得到启发后,才开始学会用茅草做屋顶。为了表示对燕子的感谢,所以允许燕子在房梁上做窝,并禁止掏燕子窝,驱赶燕子,更忌讳射杀燕子、吃燕子肉,据说,吃燕子肉的人会变成秃子。
三、拉祜族传统民居的功能
南约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炎热、高温多雨、湿度较大、植物茂密。其干栏式传统民居建筑不仅是适应自然环境的产物,也是人与自然相结合的最高形式。干栏式建筑随处可见,但拉祜族的竹楼具有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不仅表现在建筑形式上的某些不同,还表现在对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调适,即人如何最大程度的利用自然,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造就自己安居的乐土。那么,拉祜族传统民居建筑是如何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呢?第一,它可以就地取材,成本较低,其居住地附近森林茂密,植被丰富,竹木草等建筑材料随处可得。第二,它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自然环境对人的侵害。可以避免毒蛇、猛兽等对人的侵害,更重要的是底层架空,可以避免地面潮湿,有利于健康。第三,以竹笆和木板做墙,有利于通风散热。第四,村寨建在山坡上,竹楼正好可以修建在山坡上而地表环境不被破坏,并与当地的地理特征相适应。从其房屋的布局来看,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关养家畜,存放杂物,有效的节约了空间,防止了占用更大空间,破坏更多植物的可能。上层是房屋的主体,里面包含有火塘、堂屋、卧室等,火塘是拉祜族的主要生活场所,一般设于门前右侧方向,用土填平,呈正方形状,中间置有铁三脚架,用于安放烧饭煮菜的锅具。火塘上方悬挂一长方形烤棚,用来烘烤谷物和腊肉。火塘的面积根据家庭人口的多少来设计。堂屋也是家庭的重心,置于卧室和老人床中间,用竹笆隔之,堂屋内放有竹片编成的神龛,用于烧香,神龛前安放一个两层的木桌子,摆放蜂蜡、棉线、供水,点蜂蜡等之用。除了节日、遇到办喜事或办丧事时每天烧一次香外,平日里可以隔两三天烧一次,祈求祖先庇佑,确保家人平安,六畜兴旺。
四、拉祜族民居建筑的现代变迁
由于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拉祜族建筑形式逐渐摆脱了地域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限制,民居由干栏式建筑发展到今天的几何型瓦房的过程是一种文化解构与重构的过程。其民居建筑的变迁主要表现在材质、结构和空间三个方面的变迁。从材质上看,现代民居建造材料主要有水泥、粗砂、细砂、钢筋、石灰、瓦片等,均为市场购买;只有木料、基础片、石砖等自造。而传统的建筑材料,无论是木料、茅草、竹料等均就地取材,建筑材料依赖于当地的自然资源,这其实是拉祜族社会经济和技术还不够发展的原因所致。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交通运输条件的发达,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政策的引导,新型的建筑材料如钢筋、水泥、粗砂、细砂、石灰等的普及,人们逐渐趋向于摆脱当地自然资源、历史条件的限制,解构出了现代意义上的几何形建筑。从结构、空间上看,分上、下两层的干栏式建筑演变成了一层的几何形建筑,一般建有厨房和客房两个房子。厨房里设有火塘,摆有神龛,火塘主要用于烧火做饭,神龛用来祭拜祖先和家神;客房一般分为四间,中间的作为客厅,客厅右上方的一般为老人的卧室,客厅左上方和左下方的为小孩的卧室,客厅右下方的为储藏间。客房开几间不固定,根据各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和地基面积的大小,也有开三间或五间的。房屋坐向一般靠山,门朝向没有山或没有树阻挡的开阔方向,谋求人丁兴旺。现在许多人选择交通便利的公路旁,其目的是为了运输方便,发展经济。
五、拉祜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变迁的原因
南约寨拉祜族传统民居的演变由各种原因所致。生活的发展对人而言是最根本的,生活转变了,文化也随之变化,转变出来的文化为生活服务,就如宋蜀华、白振生在《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一书中所说:“文化是满足需要的手段”。文化为人而设,就如拉祜族选择自己的文化或者融合其他的文化都是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的。今日的拉祜族文化,已经不是过去的历史文献、书籍中所描绘的那样,是一种纯粹的传统文化。事实上,任何文化本身都是一个变动的过程,纯粹的传统文化或完全的原生态只存在于人类的过去。文化的变迁是多方面的,民居建筑的变迁也不另外。那么,拉祜族的民居建筑变迁有哪些原因呢?
(一)社会经济发展
拉祜族民居建筑文化发展水平由他们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决定,一般来说经济水平越高文化水平也越高。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其追求的生活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如追求更安全、更舒适、更干净整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拉祜族发挥气候和资源优势、发展热带经济作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橡胶的成功种植,使人们的收入迅速增加,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生活水平的提高,集中体现在现在几何形瓦房的种种优点上。一是干净、卫生,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传统“竹楼”上层住人,下层关养牲畜,牲畜关养的地方,苍蝇比较多,极不卫生,对人造成了潜在的危害。此外,厨房和卧室在同一个房子内,室内烟熏火燎,烟气弥漫全室,室内四壁及各种东西都被熏得漆黑,导致光线极差。二是安全性增强。传统竹楼比起瓦房极不牢固,茅草容易腐蚀。三是住宅使用功能增加,与现代生活的变化相适应。现在厨房和客房是分开的,房间的功能专门化,而传统的竹楼承载不了现在大量的家用电器,也就是说传统民居再也无法承载现代生活的多样性。四是对人们心里需求的满足,对人的发展的尊重和关照。很多村民认为,住瓦房是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住瓦房使他们的心里得到一种满足。总之,主要是经济实力的增长使南约寨拉祜族摆脱当地自然环境和资源的限制,为建造新的住房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对住房形式和风格的可能空间,选择了今天的民居建筑模式,是一个文化重构的过程。
(二)政府的扶贫政策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的扶持力度,综合扶贫开发进一步促进了拉祜族经济社会的发展。拉祜族建盖瓦房的瓦片、钢筋、水泥,运费需要村民自己支付,但是这些材料的费用由国家补贴一半。另外,橡胶的种植也是国家政策的引导所致,国家免费给村民橡胶苗,让村民种植,管理橡胶的七八年间,每个月给每户村民补贴几百元钱的生活费,到可以割胶时,从胶水里扣除。从这些现象中可以看出,拉祜族的社会得以发展,国家的政策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加强
以前,南约寨交通极为不便,人们的出行基本上是步行,所以与世隔绝,与外界交往少,生产力水平低,加之建筑技术等条件限制,拉祜族人们就地取材,利用竹料、木料、茅草等材料建盖干栏式茅草房是极为可能的。现在相对来说,交通极为便利,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增多,特别是近十几年以来,南约拉祜族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然的限制与阻隔逐渐被打破,对外界的了解和交往空前扩大。随着经济收入的增长,现代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等的传入,拉祜族民居建筑朝现代钢筋混凝结构转变。这是拉祜族结合本民族的生活,借鉴其他民族先进的东西,对自己居室功能,室内环境和居住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和完善。
(四)生态环境的变化
随着拉祜族村寨、家庭和人口的增加,可供利用的森林植被不断减少,人与自然的冲突日益加深。传统的拉祜族民居建筑为干栏式竹楼,由于经济、技术、交通等条件的限制,其建筑材料均来源于其赖于生存的地域环境资源,如木料、竹料、草料等都可以就地取材,即使当地没有这些材料,也可以用人力到离村不远的地方去取。现在大片的土地被用来种植橡胶,而家庭和人口的增加无疑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当地人告诉笔者,以前他们那个地方有很多森林,房子都是木架茅草顶房,现在由于橡胶的广泛种植,要建房就没有那么多的木料了。过去该寨只有40多户,发展到现在有80多户。在这种情况下,建造房屋又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建筑材料必须变化,由此,建筑技术和构筑行为也需要随之变化。因此,对南约拉祜族来说,几何形建筑的出现是必然的结果。以上四个方面只是南约寨拉祜族传统民居演变的最主要原因,事实上还有许多其他的影响因素,这里不再累赘。总的来说,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文化现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如果经济没有发展,科技没有进步,现代工业技术没有发展,人类仍处于原始的社会状态,建造瓦房的钢筋、水泥、砖头、玻璃等各种建造材料也就不可能生产出来,这样,所谓的传统竹楼解构,现代瓦房的重构也就无从谈起。从传统竹楼到现代瓦房的重构,也需要经济基础作支撑,建筑材料需要购买,人工服务费需要支付,这些都需要钱。此外,拉祜族文化生态环境资源的解构,既包括自然环境的解构,也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的解构。自然环境的解构主要是传统建筑资源的缺乏,比如橡胶的种植,森林植被的减少,木料变得很缺乏。社会文化环境包括政府政策、交通通讯等各种客观因素,也包括拉祜族价值观的转变,如,交通通讯的发展使拉祜族了解到更多外面世界的知识,与各民族之间有更多的经济与文化互动。总之,拉祜族现代民居建筑习俗,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也是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拉祜族民居建筑文化总会在不断的解构、重构的过程中整合、过滤自己的民族建筑文化特色。
六、结语
意大利“弱思维”学派认为,传统乃是一种不断演化发展的复合体,作为生活世界的物质化和思维性得以实现的基础,传统有助于弥补工具理性的不足。传统是在不断演化的,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如何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又能回归到自己的文化?
1.建构的角度
错误的使用传统样式会导致复古建筑的泛滥,过于商业化使得传统元素只成为一种拼贴符号,单纯的模仿致使忽略了构造的意义。不应仅仅停留在传统样式的模仿上,因为其存在条件已经改变,而且人们的生活习惯已经和以往大不相同了。对传统材料的使用不应单纯的停留在样式的模仿,也需要符合这种材料的构造条件。
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建构”应该是“源自建造形式稳定持久的表现力,而这种表现力又无法仅仅以结构和构造的角度来理解,也就是诗意的建造”。我国传统建筑是十分建构的,承重体系和维护体系有明显的区分,结构的受力特征十分明显。斗拱是满足大屋檐向外悬挑的受力构件,并因此也具有了美学特征。传递力的梁柱体系和用于护的砖墙或夯土墙有明显的区分。在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中,结构决定了建筑的“立面”。建造特点使中国的传统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形态和样式。我们可以以伍重对于《营造法式》的理解和再运用为例。
这部著作对于伍重的特殊意义是,中国传统木建筑可以根据一定的法则和标准的构件来搭建,形成了变化多样的建筑类型。中国的横梁叠加结构和斗拱的使用,形成了丰富的建筑样式。标准的构建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形成不同的屋面样式,以适应当地的气候。伍重在悉尼歌剧院的设计中正是运用了这一原理来解决起拱壳的结构问题。此外中国木构体系还具有内在的抗震性能,屋面和榫头都能够很好的化解和吸收地震波。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建筑是值得我们进行再思考再理解的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和符号的表面。我们需要对传统建筑进行新的解读和理解,将它转化为我们现代所具有的建筑。
2.批判的继承
传统在汉斯-格奥尔格•斯达摩尔被称为“视界融合”的过程中不变转变自己。对于斯达摩尔来说,批判理性和传统是解释学循环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一种文化遗产中存在偏见必须通过隐藏在“其它”文化传统中的批判力量不断加以判断和认识。尽管批判性文化总是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世界,但他还是希望力所能及的弥补世界的“失魅”状态。通过批判的视角来看待传统,进行自觉地从新解读和创造,才会使传统文化富有新的生命力。传统建筑的价值在于它距今的时间,表层化的复制只能含混和抹杀时间,无法体现时间也就无法体现其价值了。批判性的继承,是我们对传统的尊重。重新解读、收集、创新使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获得活力。
3.精神的继承
继承不应仅仅停留在形式表面,也就是说符号。但是,在中国,我们普遍看到的是符号的运用,在梁思成先生的“仁立地毯公司”设计中,斗拱(中国传统建筑象征)被平面化的作为符号运用在外立面设计上,完全不再具有其本身的力学特征,仅仅成为一种装饰语言。而其后,也有大量的建筑师及其学者推崇这样的做法。符号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继承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将新的经验和见解融入到符号之中。其实,符号也在随着历史在不断变化发展,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恰恰也是在这变化中。
在内在精神上继承,值得一提的应该是建筑师王澍。普利兹克奖官网公布评委辞称:“王澍在为我们打开全新视野的同时,又引起了场景与回忆之间的共鸣,他的建筑独具匠心,能够唤起往昔,却又不直接使用历史的元素。”在宁波博物馆的设计中,他将传统城镇的格局和尺度融入到现代建筑中,把传统材料的运用同现代技术相结合,并使中国关于“山”“水”与建筑关系的美学进行有深度地重新转换。他曾说,“这栋建筑的意思出自宋代画家李唐的‘万壑松风图’,但我更在意的是,不只是这么说,而是如何让人直接在现场体会到。如果说,这种深度的诗意表达多少还是抽象的,博物馆在外墙材料上的探索就使抽象的诗意有了具体的物性和质感。”传统文化通过物质进行深度转换,传达给每一位来访者。这不仅仅是停留在历史符号上,而是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意境。
二、结语
[关键词]装饰纹样;建筑文化;历史境遇;成因;功能;手段;象征意义
建筑装饰的本质在一定意义上说,艺术的内容就是观念。建筑装饰是人类形象地把握世界的方式,而且是一种基本的纯化的方式,它以一定的形式构成而反映出一定的观念。装饰纹样的象征意义包含着传统文化的众多内容和人文主义精神,它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镜子,是传统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人生的各种需要和方方面面。
1 建筑装饰的历史境遇
建筑装饰是一个广泛、普遍的文化艺术现象。建筑中的雕刻、纹饰、色彩、线脚以及构件排列、组合的秩序等等,都成为我们判断和理解建筑风格、类型和文化内涵的至关重要的信息,人们的社会意识、信念和价值观通过这种形式而得到显现。然而,建筑装饰的历史遭遇却随着社会变革和时尚的变迁,经历着褒、贬、扬、抑的不同命运。
自18世纪以来,人们对装饰的抨击多于对它的赞扬,象卢斯、拉斯金等人就是激烈的反对者。在20世纪初的抽象派画家那里,更是把“装饰”视为最令人讨厌的字眼,将它看成是寒酸的行当。这当然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装饰的价值在洛可可时代已日渐式微,在功能主义和工业化生产的冲击下,装饰和手工业制品已成为机械化大生产的阻碍,因此,人们要求变革这样的现实,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潮流。但是,“装饰的罪恶”不应归咎于装饰本身。我们应当把目的与手段加以区分,装饰失败的原因不应当在手段中去寻找,而应当在认识中去寻找,装饰仅仅是在目的驱使下被选择和使用的“工具”。19世纪中叶,在伯明翰和谢菲尔德两地兴起的低俗的装饰之风,完全是由于设计者低级趣味的目标而导致的。在现代建筑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传统的装饰被当作“破烂货”在人们的意识中清除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简洁、纯静的形式。然而,我们在那些简洁的形式中依然看到装饰在顽强地发挥着作用。
2 建筑装饰的成因
2.1 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装饰。大约公元前7世纪,希腊建筑正处于由木构建筑向石砌建筑过渡时期,当时希腊的制陶业已有了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在柱廊的额枋以上部分――檐部,采用陶片贴面。陶片在成坯过程中便于制作装饰线脚,因此,线脚便被引进到建筑中,同时也把陶器中的彩绘引入了建筑,使檐部覆满了色彩鲜艳的装饰。陶片用模具成批预制,为了适应这种生产艺术,就必须有统一的规格尺寸和样式。这样就在客观上促进了建筑构件的定型化和规范化,对希腊建筑艺术中柱式的形成和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埃及的陵墓建筑中,柱子上也有凹圆线脚,与希腊柱式上的几乎相同,米勒解释说:“这种柱子是从原来的木桩演变而来的,刻有凹槽的柱子可能是吸取了一种弯刃斧加工松柏木桩的经验。”
2.2 由功能构件演化而形成的装饰。建筑中的某些形式或装饰在它产生时往往具有实际的功能,并与它的建造手段和结构逻辑紧密相关,但这些功能并不构成对形式的制约,换句话说,功能的改变或消褪,并不影响原有形式作为一种纯粹的装饰语言而在其他的建筑结构中得到保存。例如:阿尔贝蒂设计的马拉泰斯塔教堂,就套用了君士坦丁凯旋门的形式和装饰,原来在凯旋门中起承重作用的四个分立柱,在教堂的立面上成了退到墙体中的扶壁柱,柱子原有的物理功能消失了。布拉曼特于1500―1504年设计的罗马和平圣马利亚教堂的回廊,对罗马大斗兽场建筑主题的“套装”就更加明显;爱奥尼亚柱式的形式和功能都被减化成一种纯粹的形式符号,使这种经典的建筑形式成为真正的装饰。同样的情形也反映在米开朗基罗设计的佛罗伦萨――劳伦齐阿纳图书馆的立面中,柱子和窗都成了非功能性的装饰语言。
2.3 由宗教文化衍生的装饰。由图腾崇拜和而产生的装饰,是这种行为最古老最深远的原因之一,几乎所有史前的装饰艺术都可以追溯到这个源头。我们从美索不达米亚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确知建筑装饰的产生从一开始就渗入了宗教的因素。从古亚述人、乌尔图人的建筑到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的建筑历史来看,宗教建筑的发展无论在形式还是规模上都远远超越了其他类型建筑的发展,这可以说明宗教文化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一个民族被另一个民族所征服,一种文明被中一种文明所取代,这的确需要群体的意志和力量,而能将此凝聚起来的事物,除了在那个时代聚集起来的之外还能有别的东西吗?因此,建筑以恰当的形式为体现这种信仰和信仰的传播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建筑中的装饰则成了表达这种信仰、标秉君王业绩的有力工具。对宗教和神灵的崇拜始终对古埃及的建筑形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并且在上、下埃及的传统之间徘徊。我们熟悉的金字塔,方尖碑和卡纳克阿蒙神庙的柱式都有着确定的宗教含义。
3 建筑装饰的功能
按照人们通常的理解,建筑中的装饰大多是非功能性的,它的目标是创造审美价值。在现代主义者眼中,装饰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是多余的东西。因此,他们极力反对在建筑中使用装饰。事实上,装饰对建筑而言,从来就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始终没有摆脱装饰对建筑的影响,它是无所不在的,只要我们把建筑同美的追求联系在一起,装饰的因素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作用。所谓“纯净的形式”本身就是一种抽象形态的装饰。况且对这种形式的美学价值在今天来看也大大打了折扣。装饰既有结构上的功能,也有信息传递的功能和审美方面的功能。我们对历史上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之解读,都不可能将装饰的因素排除在外,因为装饰与建筑的空间、构造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主题。装饰总是和功能联系在一起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不存在没有功能的装饰,也不存在没有装饰的功能,步行街上的盲道,既是一种功能,也是一种装饰,它丰富了铺装的表现力。西方古典建筑中的柱式,既提供了构造上的功能,也是一种标准的装饰语汇。我们对功能的表达不可能是空洞的、抽象的,总要通过具体的材料、结构方式和加工手段使用之成为可见的形式。
建筑装饰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审美功能。自从人类的审美意识产生之后,人们使用装饰的目的首先就是创造审美价值。能够为人们提供视觉和心灵上的美感和愉悦,这本身就成为一种精神上的功能;
②调节功能。装饰在建筑的构造和形式中,可以起到调整比例、协调局部与整体关系的作用。无论是古典建筑还是现代建筑,我们都充分发挥了装饰的这种功能,利用线脚、装饰性的构件调整和划分建筑的比例关系,并通过这些装饰,对材料和形式的转换起到过渡的作用;
③突出与强调功能。装饰由于自身的特点,具有很强的表现性,可以使建筑的主题或某种文化的涵义凸现出来,形成视觉
上的显著点,而这些显著点往往就构成了建筑中的“点睛”之笔,产生深刻的感染力;
④符号与标志的功能。建筑中的装饰常常是历史和文化信息的主要承载物。人们之所以把建筑称为用石头和钢铁铸就的历史,就在于透过那些建筑和装饰,人们可以阅读到一个时代的全部信息――人们的信仰、道德、技术和情感。用符号学的理论来阐释装饰的功能是恰当的,因为建筑中的许多装饰可以被理解为信息代码,它们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人与建筑之间的交流就是通过解读这些代码而获得对建筑含义的把握。按照卡西尔的解释,符号是人对外界信息的主观能动的反应,它包含着事件的内在意义。体现装饰的符号功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纪念性的建筑物,虽然它们在本质上不是一种独立的装饰艺术,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装饰性的,并且它们的功能是纯粹精神性的。如古埃及墓地圣区中的方尖碑、古罗马人的图拉真纪功柱和凯旋门以及在现代城市环境中人们为纪念某些历史事件而创作的纪念碑等等。
4 建筑装饰的手段
装饰是一种造型手段,但是这种手段又有着丰富的实现形式。我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阐述“手段”的概念。考察装饰的历史,就不能不涉及实现这些装饰的手段。它们在内容与形式、材料与制作工艺等方面为丰富建筑艺术的表现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1 以图案、纹饰构成的装饰。这类装饰多运用在古典建筑中,尤其是在神庙、教堂、陵墓和纪念性建筑中使用的较为普遍,其主题大多数与宗教有关。教堂中的装饰物从本质上说不是为了满足教徒们的审美愿望而创作的,它们是对宗教教义的图示。这类装饰手段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用浮雕和绘画的手段来塑造装饰的主题;②在希腊罗马建筑文脉中,古典装饰的表现对象多数是具象的形式;③适形造型,具有较强的程式化、风格化的倾向;④与建筑的构造不直接发生联系,是对构造外部的装饰。
4.2 利用构件、线脚、门、窗等形成装饰。这类装饰常常成为某种建筑类型或风格的核心因素,由于它与建筑的构造直接发生联系,因而,是建筑形式中的基本成分,所谓建筑的“语言”、“词汇”指的正是这些内容,如以标准手段制做的五种柱式,以标准手法处理的门窗及山墙端部,还有用于这些构件上的标准类型的线脚。这些标准的构件和装饰可以成为某种建筑类型的符号,无论我们在哪个时代、哪种环境下对其进行“复制”,它们都能准确地传达出确定的历史含义。在现代建筑中,人们常常以简化、抽象或夸张的手法对古典建筑语言加以运用,以此来隐喻它们的历史性,或是以纯粹抽象的手法,采用新的材料和工艺来增强建筑的表现力,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结构形式本身就构成了优美的装饰。
4.3 利用材料的对比形成装饰效果。建筑装饰的美感来源有许多不同的因素,其中利用材质的对比形成的艺术效果是人们从古至今不肯放弃的嗜好。粗面石工在文艺复兴时期已渐成时尚,与米开朗基罗同时代的建筑师赛利奥在他的《建筑四书》中专门对粗石工的加工和排料形式做过认真的研究;正是由于粗石工表面上的粗砺、厚重和质朴,才使得它带有了人的劳动痕迹,而这一点恰好被拉斯金认为是艺术中最宝贵的东西――“人的情感的注入”和“生命的迹象”。在现代建筑中,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我们到处可以感受到材质的对比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
5 建筑装饰的象征意义
总体而言,建筑装饰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艺术意志的体现。因此,任何装饰都必定会注入设计者的意志和情感。一个成熟的设计师应该在构造上是必要的、形式上必须的地方使用装饰。装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指代的功能,使用一种装饰就可能会让观赏者阅读出“被指”的意义(如果他使用的手法是恰当的、明确的)。当然,观赏者解读到的意义未必就是设计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但这并不妨碍它存在着意义,只要人们尊重它的文化背景,正确地领悟到它的含义是可能的。这种功能可以加深人们对建筑主题的认识,使建筑的品格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中得到升华。例如:在东西方的宗教建筑中都大量使用了装饰,这些装饰的形式和主题对于构成特定的文化语境,增进人们对宗教世界的认识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埃洛。沙里宁设计的麻省理工学院小教堂,是一座典型的现代建筑,但它的主题却是历史的、宗教性的。为了表达宗教的神圣,为圣徒的灵魂营造一种静穆、虚幻的环境之目的,他只在教堂的顶部开了一个天窗(这一手法给人以古罗马建筑的意象),正对着天窗的下方,是一个与其相呼应的圆形阶梯状的祭坛。在祭坛与天窗之问,他巧妙地使用了一种独具创造性的装饰――“无数的金属片由细若蚕丝的金属线悬吊在一起,象雪花一般在自然光下发亮。祭坛被这一束光照得如玉石般温润,如冰雪般清凌,这就是众生向往的人生理想彼岸”。
建筑装饰的象征意义不仅表明了人对于未来的希望和理想,又以寓意的方式表征着人们改变生存环境的艰苦努力和征服困难的伟大意志以及不屈的力量,它既是理想性的,又是现实性的。即使建筑装饰在传统观念中仍具有神性的一面,它还是具有其现实意义的,那火红的对联门笺、五彩丝缕、桃符艾人,其深层的装饰动机是创造一个吉祥化的世界,表达一种对安定、和谐、康富生活的企盼。
关键词:传统建筑;现代建筑设计;发展;价值;途径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不竭动力和创新源泉之一,为现代建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一项建筑要体现出建筑的灵魂,一般是通过利用现代科技,融入人文情怀,将建筑文化通过建筑物展现出来。因此,笔者认为传统建筑文化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就要加快对现代建筑的创新和发展,以给世人带来更多的具有审美和独特魅力价值的建筑,展现我国建筑特色和时代风貌。
一、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价值
1.实用性。不论是现代建筑还是历史文化建筑,都要以实用价值为关注点和核心价值体现。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还没有将建筑认定为一种具有艺术美感的物品,传统建筑往往是工匠们通过口口相传和时代传播的结果,我国传统建筑基本上造型和样式都较为雷同,工匠的关注点还是在于房屋的实用性。实用性是我国传统建筑的第一考虑要点,建筑的功能性、空间感和尺度是否适宜都会影响到建筑的实用性,而且传统建筑大多是功能衡量为主,空间和尺度构思组合较为统一,宏观和微型结合,色彩拼凑感强,可以说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最核心就是实用性。2.人文性。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另外一个价值特性就是人文性,建筑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社会和文化气息较强的文化品类。所以,要对其建筑设计处要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从建筑中可以看到人文性的特点。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思想和理念。3.哲学性。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还具有较强的哲学韵味。与现代建筑的舒适与过度人为性相比,我国传统文化更加注重对自然界的尊重,推崇“天人合一”的理念。传统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一般尊重自然法则,强调自然、人类、建筑和谐统一,并能将这些思想统一整合、融入到特定的建筑风格中,营造出良好的“人法自然”的景象,人与自然和谐交通,而这些无不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深刻的哲学理念的体现,并且这样的思想也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二、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1.合理运用传统材料。现代建筑设计的设计和开发者要想要展现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借鉴传统建筑的风格,则应当在传承和发展传统建筑的建造和施工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对传统建筑材料的科学、合理的运用,以此来进一步深化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发扬。作为传统建筑建设和改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建筑材料也有其独特的生命力,笔者认为,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加强应当对传统材料的合理利用,充分挖掘传统建筑材料的潜在价值和魅力。2.优化设计传统形制。作为传统建筑文化中的重要外在特征的展现,形制大多是建筑物的构造和形态特征。一般来讲,传统的形制可以划分为:居住形制、传统园林形制和群体形制三种符号群。现代建筑的形制和传统建筑的形制有很大区别,现代建筑设计大多强调规整度,因此,要想将传统的、民族的特性融入到现代建筑的建造和设计中,则需要对传统的建筑形制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比较,建立相应的模型,并依照现代化的要求进行拼接和演化,这样才能形成具有现代感和传统文化感兼具的创新建筑。只要设计者应当“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层挖掘传统建筑形制结构及其建筑特点上本质属性,这样才能创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建筑艺术结晶。3.多元化应用传统符号。传统建筑文化可以说是由多种多样的传统符号来共同展现的,符号感给人以标志感,一些传统文化符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现代建筑设计也是如此,符号作为传统建筑文化中的要素十分重要。作为建筑中较为细小的结构和单元,符号大多是设计和建筑者们经过长期的提炼和高度概括的文化结晶。传统符号的应用应当注重多样化,而不是简单的对古建筑的仿照和符号堆砌。现代建筑应当通过合理手段将传统符号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展现出来,注重细节与整体的和谐。
结语
传统建筑文化是建筑发展的基础,是其内涵所在,应当引起相关设计人员的重视,应当从多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考虑。只有不断探索传统建筑文化发展的最佳方式,才能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建筑行业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贾栋.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07:28-33.
关键词:建筑装饰;设计风格;建筑文化
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的发展,从而使物质和精神生活也迈入了新的台阶,同时人们对自身居住的环境以及生活品质等多种方面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对此,就设计创造而言,不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而且还有艺术性,可以符合功能标准需要,又可以做到以人为本的理念,合情合理的室内环境,在未来的发展中是设计人员的主要任务。
1、建筑文化的内涵
在建筑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内涵,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历史,以及地域方面的特征。这是一种传统的文化,蕴涵着最本质的东西。与其相对应的是外缘文化,外缘文化属于新型文化中的一种,并不是通过长期的积累所获得的文化,因此外缘文化还处于比较年轻的阶段。在对建筑文化进行研究时,我们可以发现,内核文化是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一种文化,自身具备了一脉相承的特征。以建筑中使用的混凝土材料为例,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它所体现出来的建筑文化特征是凝重,因为这种材料是以石材为主的,通过混凝土所体现出来的造型就具备了混凝土自身所具有的特色。在建筑工程中,不单单是应用混凝土这一种材料,在应用其他材料的过程中,将其有机的组合在一起,采用现代化的表现手段,可以实现文化以及技术之间的关系,从而展现出文化的特征。
2、对建筑外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关系的探讨
2.1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多层次性
在现代建筑中具有多元性以及多层次性的特点。从建筑文化中,人们可以看到建筑所体现出来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这是人类建筑活动过程中,活动方式与建筑产品的结合。在建筑文化中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具有一定的内涵。在建筑文化的本质中可以发现,建筑文化主要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层面,分别是环境文化、社会文化、历史文化以及生存文化。按照由内到外的方式进行划分,也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在第一个层次中,主要以物化的形态为主,所展现出来是一种表面化的现象,比如建筑材料的合理应用以及地理环境等,都可以反映出这种表层文化。在第二个层次中,主要是将形态以及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属于精神层面上的内容,在第三个层次中,主要是挖掘更深层的形态表现,也就是建筑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是经过思考以及探索之后才能了解到的。在建筑文化中,外层的文化是比较容易发生改变的,而内层的文化不会轻易的就发生改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多元性是当前的一个主要特征,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满足人们在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因此需要具有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单一的建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了,所以应该让建筑类型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形式以及功能,因此现代建筑中的文化也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以居住建筑以及工业建筑为主,主要是以经济适用为主的,精神层面上表现更多的则是公共性建筑。在工业革命之后,现代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但是东西方在社会形态方面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习惯以及习俗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体现出了不同的建筑文化,这也是多元化发展特点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
在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在建立公共建筑物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社会文化,这样才能在人们的心中获得肯定,并且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愈发密切,在文明方面也获得了极大的冲击,建筑世界也是如此,每年的世界建筑师协会的建筑师年会,各种各样的建筑展览、讲座、讨论会等等,建筑思想、建筑文化的交流频频,增强了建筑文化的多元性。优秀的建筑思想,建筑文化得到交流,发展。现代建筑在二战后出现了若干思潮,主要有对“理性主义”的充实和提高,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粗野主义”、“典雅主义”,注重高度工业技术、讲究“人情化”与地方主义倾向、讲究“个性”与“象征”等等,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这些倾向在全球各地都有体现,相关人员设计的建筑体现该国家的地方性与民族性。现代建筑文化是全球性的,它的影响达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虽然冲突不少,但它基本适应了各种社会形态和社会风俗习惯。
2.2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
现代建筑文化有着很强的包容性,并且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它是符合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将人们的文化水平以及思维模式得以提升,从而促进现代化的发展模式,相关领域的文化功能是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建筑文化的不断发展,这同时也是存在革命性的力量。它可以将人们的思维模式改变,促进人们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的改变,这是深层次的发展力量。新型的思维模式逐渐的形成了新的建筑理论和其他有关的哲学,继而致使建筑文化发生的变化。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渐的出现了很多的建筑材料,不同种类的建筑设备也在应运而生,采取科学的结构形式、相应的辅助设备。再加之建筑设计管理具有一定的系统化,几乎会使相关人员可以进行随意的创作。
人们在进行现代建筑的实践中,必然也将把科学技术向建筑的规划、管理、法规、创作理论等方面渗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必然会希望建筑的物质属性更符合其基本需要,更富有人情味,更有文化气息。于是有了行为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格式塔理论等的发展。使建筑师们研究探索了这些新的需求,从而出现了建筑环境学,建筑心理学等新的学科理论和更科学更合理的建筑设计规范,设计出更具有时代精神,更为人们欣赏和接纳的现代化建筑。
3、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看出:建筑设计风格和建筑文化之间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着密切联系。当前,愈来愈多的建筑设计中都引入了多种类型的艺术文化,从而逐渐的形成了不同种类的建筑风格,使建筑物看上去更加的充分时尚的气息,对我国建筑事业以及艺术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相关人员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将建设设计和艺术文化之间有效的结合起来,最大程度挑选节能环保类型的材料,进而达到环境和谐的效果,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琮.城市建筑设计中体现生态理念的方法分析[J].江西建材.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