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关思念家乡的诗范文

有关思念家乡的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关思念家乡的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有关思念家乡的诗范文

1.能有感情地诵读《长相思》,并积累有关乡愁的诗句。

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向榆关、心系故园的思乡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重点

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思乡之深。

教学难点

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长相思》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初读感知,了解词意

(一)导入

古往今来,有许多诗人词人饱含深情地写下他们的故园,请同学说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故园又是怎样牵动着他的愁绪呢?

(二)根据要求,读准《长相思》

1.自由朗读。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2.检查:谁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 3、读出味道: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注意把握朗读的节奏。

(三)联系背景,读懂《长相思》

1.长相思,思的是什么呢?(故乡)

找出相关的词句,课件出示这句――

(课件: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你能根据注释说说这句词的意思吗?

3.由此可以看出,词人的心,在哪儿?

(板书:心系故园)

词人这么思念故乡,那他一定是远离了故乡的。他人在哪儿呢?身向何处?到词中找到相关的句子。

4.在康熙二十年,三番之乱平定,国泰民安。第二年三月,康熙出山海关到盛京,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告祭祖陵,祭祀祖先。纳兰性德作为御前侍卫随行。这首词就是纳兰性德从北京到沈阳途中写下的。

人离家乡越来越远,心却更加思念故乡了。齐读这一句。谁能说出这一句的意思?

5.此时此刻,夜深了,他站在营帐外,看到了什么呢?(千帐灯)

为什么夜深了,仍然营火闪烁、无法入睡呢?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就是夜深千帐灯的原因所在。因为思念家乡,夜不能眠啊!

(四)小结

师:身向榆关,心系故园。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的思乡之情。怀着这份感情,大家齐读《长相思》。

二、拓展延伸,领悟词情

1.此时此刻,词人想念着家乡,家乡的亲人可能在做什么呢?(也在思念他。还可能在干什么呢?)

(在皎洁的月光下聊天,小孩子们在追逐嬉戏,朋友在喝酒吟诗……)

好一派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哪!

2.引文拓展

而词人在向着山海关进发的途中,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叨叨,有的只是――山一程,……

这里,没有孩子的追逐绕膝的天伦之乐,有的只是――山一程……

这里,没有皎洁月光下和家人相偎依的幸福,有的只是――

这里,没有和朋友一起欢聚时的喝酒吟唱,有的只是――

是呀,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

三、质疑问难,升华主题

(一)学生发问

师:词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如下预想)

──你去从军,为的是什么呢?

──什么时候能结束使命回家去呢?

──你在行军途中,有没有发生什么令人高兴的事呢?

……

(二)亲人发问

师:这次出行,纳兰性德写下了好几首诗词。在一首《菩萨蛮》的词中,他留有这样的词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请你们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以外,还有谁也想这样问一问诗人?(妻子、父亲、儿子、兄弟、朋友)

师引读:

长亭外,古道边,杨柳依依,依依不舍的妻子深情地问他──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萋萋,天真的儿子拉着父亲的手,问他──

长亭外,古道边,秋风瑟瑟,头发花白的老人问他──

(三)作者反问,升华主题

师: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再读《长相思》,说说你从哪儿体会到我纳兰性德没有轻离别呀?我不是轻离别呀!长相思的什么地方让你体会到这一点。

(四)小结

师:就这样,作者把自己对故园的无际思念和依恋写进了这首《长相思》中。这就是作者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原因,这就是作者为什么那个梦会破碎,那颗心会破碎的原因。

师:现在,知道纳兰性德的相思为什么会这么长吗?让我们带着这种长长的思念,再读――长相思

师:让我们带着对故园无限的思念,深情地背出这首词――

四、作业

1.收集摘录有关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2.以《长相思》为内容,制作自己喜欢的书签.。

板书:

长相思

纳兰性德(清)

思乡

第2篇:有关思念家乡的诗范文

大家早上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作国旗下讲话,我讲话的主题是《重阳敬老话说美德》。

明天,是农历的九月九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重阳节,也叫老年节。在唐诗宋词中,有许多的有关重阳节的诗词佳作。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说的就是王维在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 “避灾”,插茱萸、赏。

作为一名学生,更要发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心老人, 多为他们着想。

在此,我向大家发起倡议:在家里,对待老人要有礼貌,多陪陪老人,多跟老人说说话,散散步,给老人盛饭、夹菜、倒茶,让老人在晚年不会感到孤独。在外,我们要学会礼让老人,给老人让座,排队时遇到老人,也应让他们先排,看到老人迎面而来,我们要让出路让他们先走,给老人们最大的方便。

第3篇:有关思念家乡的诗范文

《长恨歌》时教师会遇到一个难题,就是这首诗歌的思想主题,学术界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这首诗歌是歌颂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伟大爱情;第二种,这首诗歌批判唐玄宗荒误国;第三种,这首诗歌有双重主题:既歌颂爱情,又批判玄宗荒误国。那么怎么样来把握呢?首先看看诗歌文本,诗歌开头这样写道:“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1]白居易在诗中认为杨贵妃在成为唐玄宗的宠妃之前还是少女。可是,笔者还原历史,比照《新唐书》,却发现是这样的:“玄宗贵妃杨氏,……始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无当帝意者,或言妃资质天挺,遂召内禁中,理论经纬异之,即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聘韦昭训女,而太真得幸。”原来,杨贵妃先为玄宗的儿子寿王的妃子,后来被玄宗抢过去做妃子。玄宗抢自己的儿媳妇做妃子,这很荒。很显然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对杨贵妃的身世进行了美化,说杨贵妃成为玄宗妃子之前是良家少女——“杨家有女初长成”。美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歌颂他们的爱情。如果是批判玄宗荒误国的的话,就不会美化杨贵妃的身世,只会批判后宫的。还原历史,就理解了作者的创作目的,也就明白了诗的主题。和《长恨歌》相反,白居易在他的“讽喻诗”《新乐府》之“胡旋女”中将杨贵妃写成了迷惑君心的妖女:“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并严肃地批判了唐玄宗不能辨别是非、沉溺于声色享受、不能自拔的生活。《新乐府》之“李夫人”中将杨贵妃比作惑人的尤物“又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杨妃。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杨贵妃死前死后都能够迷惑君王,永世难忘,并告诫君王“人非草木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作者给君王提出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尽量避免去遇到倾城倾国美人,这是规劝君王要遏制自己的荒思想行为的方法。上面两首讽喻诗中,杨贵妃不是清纯的少女,死后也不是仙女;而是尤物,是妖女,形象和《长恨歌》完全不一样。这种形象符合《新唐书》里面的历史人物形象。为什么符合历史人物形象呢?就是因为白居易在诗中要批判唐玄宗荒误国,而不是歌颂其伟大爱情。《新唐书》中的杨贵妃也是一个负面形象,历史人物形象也是要给后来的君王提供治国理政的借鉴。在这一点上,历史和诗歌高度吻合了,史与诗一致。如果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经常进行这种诗史互证,将人物事件还原到历史之中去,就能够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意蕴。

二教师在讲授《诗经•东山》时

怎样翻译和理解其中的诗句“熠燿宵行”呢?权威教材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这样翻译:鬼火在夜间流动,其光甚盛。如果教师还原诗中的人物情感,就会发现,这样翻译欠妥。《东山》讲周公东征多年,戍守边疆的士兵还乡途中思念家乡。戍卒久征沙场,突然回家,路上想象家乡是不是荒芜了?亲人是否流散他乡了?他甚是担心。他回忆家乡过去的种种美好事情,包括新婚的幸福,漂亮的新婚妻子。这种回忆是温馨的,也是美好的。但是,如果翻译为鬼火夜间流动,这就给读者一种非常恐怖的感觉,不符合诗的温馨的情感氛围。如果翻译为萤火虫在夜间荒芜的乡村闪烁,那么这样,可以衬托家乡荒凉的境况,也可以带来一种美好的诗意氛围,这种美好的氛围也符合诗歌的体裁特点。鬼火流动,这是民间迷信的说法,《诗经》是儒家经典,儒家经典《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上面的解释不符合儒家的温柔敦厚的诗教理论,因此不宜这样翻译。对于诗中人物的感情,必须还原其本来情景;对于文赋,也应该还原其本真感情特点,如学习苏轼的文赋《前赤壁赋》时,怎么样理解赋中“客人”的感情呢?本来泛舟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美好的月夜,激发的应该是愉快的情感,为什么在饮酒乐甚之中突然有了“客人”的悲观情怀。原来赋中的“客人”也就是苏轼自己,其抒发的是自己的悲观情怀。苏轼这篇赋是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于1079年贬至黄州,任团练副使。他渴望建功立业,却遭此贬谪,内心苦闷可知。在赋中抒发其悲观情怀,这符合苏轼本来感情状态。但是苏轼能够用老庄哲学和禅宗思想排遣其悲观情绪,最终达到一种清旷情怀。苏轼在赋中借“客人”之口表达忧伤情怀,借主人苏轼自己来排遣“客人”的忧伤。苏轼巧妙的构思,抒发了两种情怀。读者也全面地完整地体会了赋中的情感。总之,如果在教学时,将文学现象还原到历史文化背景之中去,将人物事件还原到历史本身,将人物感情还原为本来状态,学生就会深刻理解作家作品,文学修养水平就会显著地提高。

三以上讲的三个“还原”

第4篇:有关思念家乡的诗范文

一多人称的叙事手法

多人称叙述手法是埃米莉诗歌的一大特色。在“贡达拉”诗歌中,她通常采用多人称叙述方法,从第一、二、三人称的角度去描述一个对象,以求得对其全面的立体的反映,让读者从不同角度去了解和感知同一对象,以便作出自我判断。如第152首:“我没有哭泣,我不会哭泣;我们的母亲并不需要眼泪;你也擦干眼泪,何苦呢多年怀着这样无故的悲伤。……我们凡人的躯体,那又怎么样?倘若她的手永远再也不能梳捋你那些柔软光滑的丝发……她慈祥的面容再也不能关照你,又如何?请你记住,她还没有亡故,杰拉尔德,此刻她正看着我们,……你知道,把我们留在人间她很可能会感到非常难过,这倒不是她再也不能回来回来和我们分担人间痛苦。”这首诗就是用了多人称叙事手法,叙述了安奇利加和阿米多斯对已故母亲的怀念。其中,有人物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称。诗中人物就是阿尔佛雷德的女儿安奇利加和阿米多斯。在贡达拉故事里,阿米多斯是个忧伤的黑孩子,身份不明,也许是个孤儿,安奇利加收养他为兄弟,后来成为她的恋人。安奇利加的母亲死后,父亲阿尔佛雷德和奥格斯塔结婚。此后,安奇利加和阿米多斯受尽奥格斯塔的虐待。这首诗写的就是他们对已故母亲的思念及悲伤之中相互安慰的情景。诗歌采用多人称的叙事手法,从不同角度反映不同人物对母亲去世的态度。除了采用多人称叙述手法,在有关个人感情和人生哲理的诗歌里,埃米莉也采用了作者第一人称,以亲历者的身份来直接叙述,参与或见证有关事件或情景,以“我”的眼光来看待或体验有关事件,并叙述事件发生的过程或抒发自我思想感情。如第105首:“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我的琴声忧郁又延绵;最后琴声又变得欢快起来,那是欢乐再次校准了琴弦。虽然阴沉和灰暗的清晨淹没了明朗的月光和星辰,可又如何?它们只不过是夜晚的象征,而这,我的灵魂,却是白昼。”除了作者第一人称,埃米莉还用了人物第一人称,以故事中的“我”的眼光来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如:“告诉我,看守人,这可是冬天?请告诉我,我睡了多长的时间?我离开时,那片树林多么可爱它是否已经失去了嫩绿的长袍?清晨是否会姗姗来迟?而夜晚是否还不愿归去?告诉我,阴森森的群山是否因积雪而变得更阴沉?”这是第63首的开头两节,标题为“格兰尼顿的梦”,写的是格兰尼顿被布兰萨达家族关押的情景。诗中以人物第一人称“我”的身份出现,记述了“我”思念家乡和亲人、不屈不挠、向往自由和发誓复仇的思想。埃米莉的诗歌无论是采用多人称叙述手法,还是第一人称叙述手法,都与其现实生活和人生体验息息相关。埃米莉生活在穷乡僻壤之处,兄弟姐妹众多,家境贫困,多灾多难,求学就业坎坷不平,加上性格孤僻、倔犟不羁,因此她更多关注自身的体验,对客观世界大多态度复杂。这种复杂的世界观,反映了埃米莉矛盾的心理:她一方面渴望摆脱生活困境,向往外界的自由和美好;一方面又因生活挫折,而对外界产生恐惧。在对面现实生活和客观外界时,她的安危意识总是占上风,她往往从多视角去审视它、从多方面了解它,以评判其可靠性。这就说明了她为什么在个人感情和人生哲理的诗歌中多采用作者和人物第一人称,而在“贡达拉”诗歌中,采用多人称叙述手法。

二多重复合式的叙事视角

就叙事视角而言,埃米莉在诗歌中采用多重复合式的叙事视角,突破了维多利亚文学中作者全知式或人物全知式的叙述视角,采用多人物多角度的叙述方式,让不同人物从不同立场来叙述有关故事,评价眼前人事。在这种叙事视角中,参与叙述的人数众多,有时也有作者本人。作者本人在故事中担当一定角色,见证或参与情节的发展,或与其他人物有所接触和了解。如第143首就是采用了多重复合式的叙述方法:这首诗歌首先由作者叙述安奇利加和道格拉斯闲散地坐在山坡上消磨时光的情景,接着由道格拉斯向安奇利加表白他对她的爱,再下来是由安奇利加回忆和叙述她和奥格斯塔的恩恩怨怨,并要求道格拉斯帮助她把正在山坡上观光消遣的奥格斯塔除掉。之后,再由作者叙述安奇利加和道格拉斯杀害奥格斯塔的经过,最后由奥格斯塔的侍卫长追忆奥格斯塔的一生。其中还穿插了奥格斯塔的另一个朋友莱斯利目睹他的女友先于奥格斯塔被道格拉斯刺杀的情景。作者从不同角度描述了这一事件,并提供了不同立场的语调,把一幕一幕的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从不同角度去了解不同人物及其思想,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多变人称和多重复合式视角意在设置诸多叙述人物,分别从全知视角、人物视角或外部旁观视角等,来讲述同一个故事,从而形成一种多视点、多侧面、生动流变的叙事风格。这种不做全知全能上帝、深藏背后和读者疏离的叙事方法,就是现当代文学的叙事方法。埃米莉在150多年前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和超前。她突破了大多数维多利亚文学的传统叙述视角,采用多变人称和多重复合式视角来叙述同一故事,不同叙述者从各自角度讲述有关故事,对眼中人事作出自己的评价。在不同叙述视角的使用上,埃米莉有突破和创新的一面,也有继承发扬的一面。如在有关个人感情和人生哲理的诗歌里,她采用了作者“全知式视角”,把自己放在全知全能的地位。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等无一不处在自己视界之内,直接参与或见证有关事件,以“我”的眼光来审视有关事件,加以叙述抒发。如第17首:“高地上战斗已经结束了,夜幕静静地降临了;天空出现了闪烁的群星,灿烂的光辉笼罩着一切。石楠中和灰色的岩石上到处都躺着死去的士兵;天快黑时,垂死的士兵还在站着最后的一班岗。”作者的全知式视角往往是以单一视角贯彻前后,力求始终如一,给人以一种叙事自然、真实、可信的感觉。这种传统叙事视角所叙述的事件通常被认为是作者的承诺,真实可信,而且已经成为一种传统阅读习惯和接受形式。然而,在埃米莉的诗歌里,她并没有自始至终使用这种叙事方式,而是采用作品人物视角,以作品中人物为叙述者:他既是叙述者又是事件的当事人,参与事件的进程,对所叙述的对象有所了解。这样,对人物或事件的叙述就更加生动和逼真。

三淡雅细致的叙事方法

埃米莉诗歌的叙事方法主要有白描、细描两种。白描就是素描,是用简练笔墨来勾画人物的轮廓,突出其神韵,有时略施淡墨,有时不着颜色,主要以人物本身简洁的线条唤起观众的联想和想象,以此完善和丰富有关人物的形象。这种技法不用浓烈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不事精雕细刻或大加渲染,而是抓住对象主要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画、简练的语言,寥寥的数笔勾绘出有关人物,或表现出对有关人物的感受。埃米莉诗歌善于运用白描手法,描写她所见所闻,清晰地描摹有关人物。通过塑造各种人物、事物的意象,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埃米莉诗歌秉笔直书,不经斧凿,情真意切,直现肺腑。平淡自然、无须雕饰便是她诗歌的最大特点之一。埃米莉诗歌中有不少诗歌用白描手法写成,其语言准确凝练,意象清新鲜明,意境悠远,意蕴深邃。如第20首:“夏天炎热酷暑的日子里也会有黑暗多云的时候,风停雨霁,地上静悄悄,山上更是一片青葱翠绿。”除了白描,埃米莉有些诗也采用细描,对事物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其细描叙事方法文字清新雅丽,往往还运用形容、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加以修饰,以达到更强的艺术感染作用。如第26首:“……清凉的风拂动簇簇玫瑰,叹息着穿过敞开的窗户围着她就寝的床铺环绕,这是个纯真可爱的;温柔的眼睛亮亮的秀发,柔嫩的脸颊那样的可爱;白皙、柔软美丽的双手合抱着放在雪白的胸前。……她兄弟姐妹轻盈的手脚拂落了芬芳清香的露珠,她也急急地起身去迎接那青草、鲜花以及晨曦。”这首诗用细描的手法描绘了一位美丽清晨起床的情景。诗中用许多形容词描写早晨的清新和的美丽动人,如宁静的、清凉的、一簇一簇的、温柔的、亮亮的、柔嫩的、温柔的、雪白的和芬芳清香的等。不过,埃米莉诗歌白描中采用最多的还是拟人。如诗中的天堂、清晨、森林、歌声、黎明、晨风等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和行为。埃米莉一生短暂,大部分生活几乎与世隔绝,而生活贫困、家庭不幸、身体虚弱、求学就业挫折,使她性格更加内向,内向得近乎自我封闭,几乎断绝与外人的联系和沟通。正是艰难处境和与世隔阂,使得她更精于内心世界的探究,更细腻于自我情感的体会,更深刻于人生思索,乃至极致于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埃米莉诗歌无不表现出这些特质。她诗歌没有深奥的哲理辩白,没有抽象说教,全凭直观和瞬时思想感受,轻描淡写,细腻而精致。

第5篇:有关思念家乡的诗范文

[关键词] 语文新教材 科学利用 大胆取舍 读写结合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可在现实中,很多学生都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语文,但效果并不理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首先,是在语文教材编排上,教材上所编篇目大多较为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时代色彩鲜明。但也有一些课文文化内涵不够丰富,学习的价值不大。其次,不少教师没有吃透教材的精髓,导致不少课堂耗时低效。针对以上种种原因,究竟该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新教材呢?

一、要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基本理念

高中语文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新的特点:重点强调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凸显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的培养;注重了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彰显了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应用高中语文新教材必须树立新理念,运用新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作用。决定了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灵活有效地处理好教材。

众所周知,高中语文新教材贯彻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新理念,高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主要由六部分内容构成: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内涵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强调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但长期以来,语文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即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师”本主义,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教师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没有“授人以渔”。叶圣陶曾说:“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教师讲课。”教师的作用是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教是为了达到不教。

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文体特征,教给学生不同阅读方法,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科学性;文学类文本,应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感情的把握;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语文能力。

二、吃透教材,大胆取舍

高中语文新教材课程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使教师能够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教师要准确把握实验教材以人文话题统领专题的特点,要对专题的学习板块作整体把握,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大胆取舍。

比如高中语文必修一,共有四个专题组成,每个专题有2~3个板块。

第一专题由“吟诵青春”、“体悟人生”和“设计未来”三个板块组成。在讲授“吟诵青春”这个专题时,教师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不同时代歌唱青春的诗作,然后引导学生重点研读的“沁园春•长沙”,让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理解与感受。从意境入手,初步学会鉴赏诗词的方法。在讲授第二个专题“体悟人生”时,重点让学生感悟《十八岁和其他》一文中的两代人产生矛盾的原因,让学生从中学会如何处理两代人的矛盾。联系实际,解决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代沟问题。

第二个专题是“获得教养”的途径,重点选取《劝学》和《师说》两篇文章来研读。

第三个专题“月是故乡明”。首先要让学生能通过文本的阅读,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讲授时,要重点选取老舍的《想北平》和韩少功的《我心归去》。着重体会作者老舍对北平的真挚感情,以及韩少功的家国之思。同时还要注意这两篇文章写作上的技巧,如对比和衬托以及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描写来表达感情的艺术手法。

第四个专题是“像山那样思考”,选取《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赤壁赋》和《始得西山宴游记》作为教学重点进行讲授。

至于其他篇章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就可以了。

三、课内外结合,注意拓展

另外,与新教材配套的《语文读本》,是“必修本”的补充和延伸,我们切不可视为有无。我们知道,单凭一本教材完成教学任务,培养语文能力是不可能的。《语文读本》就是为了让学生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移到课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养成阅读习惯,形成自学能力。在学期初,组织学生商讨,制订阅读计划;在落实过程中督促检查,并力求方式的多样性,努力做到有趣、有益、有效,以免规定的任务流于空谈。这样做下来的效果相当明显,它既拓展阅读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又在潜移默化中关注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习惯乃至阅读意识和能力。

得法于课内,收效于课外。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完了“月是故乡明”这个专题后,要指导学生阅读语文读本上的相关文章,如《故乡的榕树》、《故乡的山梨》、《故乡的食物》等文章来进行拓展。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家园之思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第6篇:有关思念家乡的诗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154-01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多是读读、讲讲、说说、背背,诗的神韵被分解得支离破碎,无从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存在各自不同的问题。近年来,我通过对教师教学过程的分析和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现状的分析,深深地感到进行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的必要性。关于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历来众说纷纭。许多国内的专家从文化、心理等角度对小学古诗词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小学生如何更好理解古诗词作了有益尝试。在借鉴有关专家学者的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我经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出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古诗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乐中学,在趣中悟,在情中演,收效颇佳。

一、轻唱法

词本身就是古代的一种唱词,如在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我让同学们在初读这首诗后,请他们为这首诗谱曲,用现成的曲调也行。稍作准备后,学生们就一个接着一个地唱起来了。曲调真是五花八门,有流行歌曲《不要说走就走》,有小提琴曲《梁祝》,连黄梅戏的曲调也用上了。我还组织小评委进行评分,主要标准是看能否表现诗人的离愁别绪。

二、表演法

有的古诗词简洁地描写了人物之间的交往,教学这类古诗词时,可启发学生想象其中的情节并扮演角色,演出课本剧。如上《赠汪伦》时,我让学生扮演诗人和汪伦,让学生想象两人送别时的对话、动作、神态,然后进行表演,学生兴趣高涨,演起来惟妙惟肖。有的古诗可进行个体的手语表演,如在教学《鹅》时,我让学生伸出手臂做成鹅脖子,五指捏拢做成鹅头,然后弯曲手臂,手指斜指上方张合表示歌唱。学生通过自己的手语表演,很快理解了“曲项向天歌”,然后继续让学生表演“浮”“拨”,学生边演边背,很快就背熟了这首诗。

三、比较法

对于有相似点得古诗词,可以将两首诗词中所写的意境、感情进行对比教学,即使学生温故知新,记忆深刻,又能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欣赏的能力。如学习《泊船瓜洲》这样一首以“思念家乡”为主题的古诗词时,我不是将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这一首诗里,而是以拓展学生思维为目的,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同类主题的古诗词。学生马上想到了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杂诗》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想到了王勃的《思归》、李觏的《乡思》。

至此,我欣慰地看到,学生思维的火花正在迸射,只要稍加点拨,会向更高层次发展。于是,我因势利导说:“同学们从众多古诗词中找出一组相同主题的诗,这只是对它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再仔细分析、比较,看看每首诗词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顿时像脱缰的野马奔腾起来……

经过一番研读,学生从王维的《杂诗》中领会到,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远不止“寒梅着花未”,透过梅花,可以看出诗人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亲朋好友、父母妻儿等地一切思念。从表达方式上看,《杂诗》是通过叙事来表达思乡之情,《静夜思》、《思归》、《乡思》则是通过写景来表达思乡之情。李白的“床前明月光”衬托出了淡淡地恬静而安详的美景,而李觏的“已恨碧山相阴隔,碧山还被暮云遮”却道出了那种魂牵梦绕、牵肠挂肚的强烈的思乡之情。

就这样,通过一首诗词的学习,复习巩固了一组诗词,并将这一组诗词的意境理解得淋漓尽致。

四、品读法

古诗词具有独特的音韵美,通过朗读能显示这种音韵美,使之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教师应在学生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从感彩、轻重音、语气顿挫等方面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朗读时可辅以一定的动作或者音乐伴奏,通过抑扬顿挫地反复诵读,使学生读中悟、悟中读、品赏出诗的意境,诗的感情。诗人臧克家在谈到儿童读诗时曾说:“孩子对其中某些诗,听了能懂,读了顺口,一定会感到有趣味,立即就能成诵的,如李白的《静夜思》……我觉得不懂也没关系,把绝句当歌唱,先把它成诵,首先被诗歌的音乐性所打动,由音渐渐到义。音,动听,也动心,一时不懂,早晚会懂的。”诗人的这番话,对我们不无启发。

五、绘画法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既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绘画、理解能力、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我在教学《小池》时,引导学生边理解诗意边用简笔画画出涓涓细流和清澈见底的小池,小池里那含苞欲放的荷花上面有一两只蜻蜓在栖息……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

六、体验法

第7篇:有关思念家乡的诗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诗词鉴赏;策略

诗词是文学的精华,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诗词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然而一部分教师在诗词教学中过分追求语文成绩,却忽视了诗词创设的诗情画意,导致诗词教学枯燥乏味,学生也就很难准确理解诗词的真正内涵。下面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谈诗词鉴赏教学的一些做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强化诵读,注重记忆

诵读不仅是学习古诗词的首要任务,也是熟悉掌握其课文大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高中生的学习负担过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跳过了诵读环节,未能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文字美、韵律美、情感美,而是单纯地为了应付考试。基于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读多听,教给学生正确的诵读方法,注意诗词平翘舌的发音与词句的押韵,使学生心、眼、鼻、耳全身投入。此外,教师还可播放音乐和借助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在优美或是跌宕起伏的旋律中领悟作者的思想,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为诗歌意境的分析奠定基础。诗词学习要持之以恒,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诗词鉴赏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诵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的诗词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具备浓郁的文学气息,并对诗词有一种深厚的感情。

二、分析意象,挖掘意境

我国古诗词中的意象是指客观事物经过创作主体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很多诗人都是通过描述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抓住@些意象才能对诗词有进一步的理解。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作者就通过明月、清泉以及浣女等描写出秋天雨后寂静深幽的景色;而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写道:“方宅十余亩……罗堂前”,这幅恬静的田园风光图,体现了作者的语言魅力,令人神往。再比如“鸿雁”在古诗词中指代书信,因为鸿雁在秋季会南迁,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所以古人还用鸿雁表达游子思念家乡的情感。学生之所以难以对古诗词学习产生兴趣,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学方式的单一死板,强调死记硬背,完全剥离了字词句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使学生理解古诗词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诗人情感,这样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让学生全面了解作者,并在此基础上对诗文进行讲解。因为诗词的每一句都渗透出作者的情感,所以教师在翻译句子时要让学生去想像这一刻的画面,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意境的展现,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把握作者的情感节奏,深刻体会其情感的抒发,感受作者通过作品所要表达的精神,使自身情感得到升华。

三、仔细揣摩诗句,把握诗语言风格

鉴赏诗词的语言可通过对比整体语言风格来进行。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带领学生仔细揣摩诗句,反复推敲。想要在鉴赏诗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就需要改变教学方法,强化诗词教学,带领学生品味诗词语言。

第一,揣摩推敲,品味作品语言。如《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杜甫的痛惜之情以及壮志未酬的悲愤,通过揣摩推敲,学生就能够准确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以及遭遇等,由此便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第二,分析诗词的语言艺术。诗词的艺术归根到底就是语言的艺术,想要了解作者的内心,就需要细细品味诗词中的语言。如李煜的《虞美人》用词优美,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这首词之所以能够引发广泛的共鸣,与诗词富有较强的感染力还有明确的象征性比喻有关,作者将愁思表达得非常形象,同时也具有一定抽象性。作者在诗词中并没写出愁思的主要内涵,仅仅展现了外部形态,此种形式很容易使人们产生情感共鸣,并借助此首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借助多媒体优化诗词教学

第8篇:有关思念家乡的诗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兴趣;独树一帜;开放课堂;探究

语文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人文学科。通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而且更要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的生活观、价值观的目的。而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何种途径,提高教学效率达到这些目的,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探索、思考的问题。现将自己对高效课堂的的几点思考浅谈如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这样教与学就能得到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我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乡愁》时,我请学生说说记得哪些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诗句,学生说出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另外我又用投影显示了王维的“君子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然后告诉学生,思乡是中国诗歌历久常新的主题,并欣赏歌曲《乡愁》,接着介绍作者的创作过程,并用总理访美期间所引用的《乡愁》诗句“浅浅的海峡,国之大觞,乡之深恋”,将学生带入一个浓浓的乡愁世界,这样学生的情感体验被调动起来,而后朗诵、赏析、品位等教学环节,顺利地展开。从而激起了学生的探索欲望。“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二、允许学生独树一帜,允许学生出错

教师要激励他们求知的欲望,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展示才能的天地,并应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交流的氛围。教师请学生交流汇报时,应善于利用激励性语言,例如“谁想说?”“谁愿意说?”等等;在表扬时,也要抓住学生个性,有创意地表扬,例如“你真爱动脑”、“你说得真的与众不同”等。回答问题、讨论交流无论正确与否,只要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交流,真实地展现自己,就有机会促进自己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我尽量唤起学生头脑中的有关表象,引导他们或者延伸故事情节,或者补充内容从而加速他们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转化,成为通向未来广阔世界的桥梁。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尽情去“展示自己”

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讲课有关的都是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得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如学《桥梁远景图》,课前学生共同设计了新型的各种桥,对于教授《洲际导弹自述》课时,把文章改编成相声后表演,则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在“开放”的空气中尽情飞翔,学生尽情“展示自己”。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样的欣喜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动。

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今后的学习能力。在我的课堂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问话:“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引导学生去想象,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如:讲《风筝》时,我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主题。学生纷纷发言,热情很高。我顺势鼓励:“大家都能从文章内容的理解中把握主题,我希望同学们能联系自己实践谈谈认识”。就在同学们认真思考之时,我偶然发现一双清澈的大眼睛投向我,低头又抬头。这是一个性格内向,基础不好的女生。我猜测她一定有话要说而又担心说错。于是我送给她一个激励的眼神,示意她主动发言。终于她站起来了:“我觉得风筝是自由的象征,风筝能在空中飞翔,而弟弟手制的风筝却被毁了,这表明弟弟的内心自由的天地也被毁了。因而文章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这确是一个创新的认识!”我情不自禁地赞叹。我把握时机适时表扬鼓励:“何平同学有着一颗敏锐的心,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且能够主动发言表现自己,真是一大进步!希望以后更大胆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把更多更好的见解告诉我们,大家说好不好?”话未完就赢来了一片掌声。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实现与学生的沟通。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学生在感悟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第9篇:有关思念家乡的诗范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或团圆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中秋节的演讲搞500字,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关于中秋节的演讲搞500字1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秋浓了,月圆了,再过几天,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快到了!在此,我祝老师们、同学们中秋快乐、学习进步、工作如意!

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

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是中华瑰宝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中秋节尤为甚。

中秋,是一个飘溢亲情的节日;中秋,是一个弥漫团圆的时节。这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这些,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同学们,一定能背诵出许多关于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历史的时空流传至今,不正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的共同信念吗?

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高不过想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中秋最美是感恩!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个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饼,这是我们给予父母的回报。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的培养……

老师们,同学们,这个中秋,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度过!心怀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们的人,感恩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老师们,同学们,中秋最美,美不过一颗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的祝福!

关于中秋节的演讲搞500字2大家好!

又到中秋了,天上的月似乎格外明亮。中秋,这个中国人心中仅次于春节的团圆节日,从古到今,演绎着多少美丽的传说。从嫦娥奔月到吴刚伐桂,寄喻的都是一种离愁别绪,一种人间的真情。让我们的思绪随着苏轼爷爷的水调歌头去追月怀古吧!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轮满月,团团圆圆,最能勾起怀念亲友的人间亲情,它凝聚着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明月关山长相望,天下何处不中秋。”虽异域却同天。我想,那亲情友情总归是一致的。天下的月也一样的圆,一样的亮,一样烛照着有情之人。

中秋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优美神话,一千年一万年凝聚着团圆的愿望。中秋是一缕缕剪不断的眷念,生生世世一脉相传;中秋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它展现了一种向往祥和,向往安宁的独特民族魅力。那就不管它是稀星朗月,还是风雨交加。都让我们在中秋的氛围中去细细品味人间的真情,感受生活的乐趣。让所有的艰辛与疲劳都融化在这祥和的中秋团聚之中,然后带着全身心的愉悦,踏上明天的旅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值此团圆节日,愿普天之下的芸芸众生,中秋快乐!

谢谢大家!

关于中秋节的演讲搞500字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秋高气爽的金秋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喧嚣的都市车水马龙,奔波的人们已很难使自己停下来,但是每到八月十五中秋节到来之时,一轮皓月高挂天空,传统佳节的温馨便俘虏了忙碌着的人们的心灵。我们互相传递的礼物,不止是礼物,还是问候,是祝福,是浓浓的民俗文化。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这个中秋,我们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天空那一轮明月时,脑海中会浮现那些优美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古往今来,寄托着多少中华儿女的乡愁与离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同根同宗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将在这一节日里重温民俗再叙乡情。

面对国旗,面对辛勤的老师,我们想说:是师院附中把我们汇集到成才的摇篮,让我们在这个摇篮中互相团结,努力拼搏。

最后,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祝全校师生合家幸福,中秋快乐!

关于中秋节的演讲搞500字4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即将来临了,今日,我们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中秋情思。

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苍穹时,脑海中定会浮现起那优美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啊,人生有诸多事情难以两全,多少在外求学和工作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此时不能回到亲人身边。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一直被人们喻为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而这一天天上的明月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圆,所以又叫团圆节。中秋赏月,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故事,当然最为人们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国,有许多个民族也在欢庆中秋节,虽然庆祝方式各异,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团团圆圆,平平安安。所以这天都以月饼作为礼物,亲友间互相赠送,以取团圆之意,家家赏月欢宴,呈现太平盛世,祥和,文明的景象,团圆节哦,也让我们更加深切盼望海峡两岸同胞们早日团圆,祖国的统一大业早日实现。

随着中秋节的即将来临,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__周年国庆节,也接踵而来,更增添了节日喜庆的气氛,在我们欢庆这双节之时,我们也应该在学业上来个双赢,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振兴。造就成祖国有用之材,我们共同去努力吧!

关于中秋节的演讲搞500字5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

_月_日星期_,就是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又被认为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中秋的月最圆,最明,最美;中秋月如水如镜,诗情画意,充满浓浓的亲情。

现在,我想问问大家:你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就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在周朝就已出现,而中秋节的盛行开始于宋朝。为什么叫“中秋”呢?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还有许多称呼:“八月节”、“八月半”、“月节”、“月夕”等等。

中秋节原是丰收的节日。过去,人们在丰收的季节里,总要大事庆祝一番,庆祝一年的好收成,享受丰收的喜悦。中秋时节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中秋节还有许多美好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等。这些无不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人们吟诵中秋节的诗词歌赋很多,最的当然要数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同事们,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你有何感想呢?我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想家,想念父母。

是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挂的时刻。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学子在这美好的日子里,都会思念亲人,思念家乡,挂念着祖国,希望与亲人团圆,共享欢乐。

在这佳节到来之际,我倡议每位同事都做三件事:

第一,孝敬父母长辈,为自己小家的幸福和谐做能力所及的努力,小家安定才是祖国繁荣的前提!

第二,为那些不能回家辛苦耕耘在讲台上的老师发个短信,道一声:中秋快乐!

最后我衷心地向忘我工作的全体员工,向勤奋工作的全体同事,向你们的家人和朋友提前道一声:中秋快乐!

关于中秋节的演讲搞500字6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

“皓月当空,月华流泻”,又是一年一度中秋节。值此佳节来临之际,我谨代表__公司向各界朋友、各位员工致以最美好的祝福和最诚挚的问候,祝大家中秋快乐,合家团圆!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年一度的月圆时分。中秋是相聚的日子,是团聚的日子,在这个温馨思亲的时刻,__更要诚挚的感谢你们。因为这一路上有你们真切的关怀、诚挚的帮助、真诚的信任和鼎力的支持。

“秋色一轮满,云衢千里明”,风雨岁月的探索追求路上,__和大家一起走过。__公司各项指标在今年均有新的突破,顺利成为__业的先锋!未来,__将为新老客户提供质、效、价值产品及服务。

“皓月当空洒银泄玉,中秋正至喜事悦人”,昨天的成绩造就今天的辉煌,今天的辉煌又是明天新的起点。我们播撒希望,我们收获真诚,我们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与孜孜不倦的追求,让我们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以更加勤恳敬业的态度、严谨扎实的作风和热情充沛的劲头,不断推进公司各项工作再上台阶,再创佳绩。

最后,再一次向社会各界朋友、各位员工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并通过你们,向你们家人致以亲切的问候,真诚祝福各位全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关于中秋节的演讲搞500字7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天是中秋佳节,我代表公司向所有的同事们说一声节日快乐,也祝福我们的家人能够健康幸福。"月是故乡圆,人是故乡亲",虽然我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为了公司的发展聚在了一起共同努力,一起为了公司的成长壮大,在此我向为了公司付出青春与汗水的员工道一声谢谢!在今天这个花好月圆的美好夜晚,我们难免会有思念亲人的感想,但是也为在我们这个团结奋进的大家庭而感到高兴。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是丰收的节日,是合家团聚、把酒邀明月的喜庆节日。关于中秋,自古就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在中秋之夜不仅给人以无穷的遐想,而且将中秋之夜点缀得浪漫、温馨,更加迷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尽情抒发自己情怀,留下许多不朽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皓月当空洒银泄玉,中秋正至喜事悦人。昨天的成绩造就今天的辉煌,今天的辉煌又是明天新的起点。当前,我们公司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刻,多个项目的快速推进,为公司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机关是公司实施有效管理的"中枢神经",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内外沟通的枢纽作用,其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和作风形象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对内对外形象和发展。让我们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以更加勤恳敬业的态度、严谨扎实的作风和热情充沛的劲头,不断推进公司各项工作再上台阶,再创佳绩。

让我们怀着饱满的热情,为了公司的大力发展而贡献出自己的努力。谢谢大家!

关于中秋节的演讲搞500字8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一提到中秋节,大家就会想起月饼了!如今,我们的月饼种类越来越丰富了,它不仅寄托着我们对家乡的思念,也表达着我们的一种祝福。所以月饼是中秋节里最有代表性的东西了,也是我们和亲友之间联系的一个必然渠道。在这个中秋佳节里,让我们和家人一起月下品美食,一起享受这月圆的美和惬意吧!

关于月饼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我所知道的是,月饼之所以是一个圆形,是因为从古大家就开始对团圆这一个词开始向往和追寻了。小小的一个月饼,寄托了人们对家人的一种团圆的愿望,也寄托了一种美好的祝愿。不管你是身处异乡还是近在身边,品尝一个月饼,看一看天上的月亮,仿佛就能感受到来自亲人的祝福了。所以在中秋这个节日里,月饼是一道充满思念的菜,也是一道给予人安慰的良药。

对于中秋节,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道文化,它传承千年,经久不衰,是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以及传承意义的。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在传承经典文化的这条道路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不管我们是否明白中秋的意义,我们也应该要知道中秋节的这个传统文化,明白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去承担的,把文化传承下去,祖国的力量才会更加的深厚,我们的生活也会在各种文化底蕴下更加的美好和舒适。

同学们,这个中秋节你们心中会有一些什么想法呢?希望我们在享受节日欢快的同时,也能去想一想这个节日背后的那一道经典文化。希望我们可以带着这些传统文化一路前行,做一个有作为、有想法、有责任的中华少年!中秋节即将到来,我在这里也给我们的老师和同学献上的祝福!祝大家中秋快乐,家庭圆满幸福!往后顺利无忧!

谢谢大家!

关于中秋节的演讲搞500字9尊敬的各位__:

大家好!

中秋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满月的光芒,在一个又一个的夜晚,悄悄临近。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的日子似乎比人间要慢许多,但是,同学们,不要感叹时光的流逝,也不要将时光虚度。每一天本都它的有价值所在,将时光握紧,用分分秒秒来创造充实的时光。

将目光着手书本,而不是漫画。因为我们已经长大。

将身心专注学习,而不是玩耍。因为我们不再幼小。

时光的虚度,只会使人感到老去得更快;充实的学习,则会让人领略到成功于欣喜,光阴也不禁放慢了脚步。

多少轮中秋明月在夜里悄悄流逝,

又有多少圆月,将在不久来临?

我们步入初中,我们渐渐成熟,我们有了自己的理想,如明月般美好的。但是,我们可以尽情地梦想,又如何去打捞那轮美丽的明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挫折在所难免,面对着失败,我们不可以被打败。

坦然接受自己的错误,不要悲伤,没有错误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认真分析自己的错误,勤勤恳恳,错误需要纠正,不能置之不理。

初中的学习离不开错误的纠正,这恰如前半月里的月亮,不断完美自己,使自己渐渐行往那近乎完美的满月。中秋将近,同学们或许已经闻到八月桂的浓香,尝到了月饼的可口。

中秋将近,象征着圆满的中秋之月,也将在不久后的夜空照亮。或许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情,但是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月是圆满,月是美好,明月在心上,快乐长久存!”

关于中秋节的演讲搞500字10大家好!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逄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逄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明白自己不是逄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逄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这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但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