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审美论文范文

艺术审美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审美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艺术审美论文

第1篇:艺术审美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伊斯兰装饰艺术审美特征

论文摘要:以《古兰经》为源泉的伊斯兰教在伊斯兰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它左右着文化和艺术的走向,其特有的宗教思维和信仰使伊斯兰装饰艺术无比发达,并呈现出抽象、满密、规整和均衡的审美趋向。

房龙在《人类的艺术》中谈及伊斯兰教时说:“从天性上看,伊斯兰教徒不算是讲究艺术的民族。雕工师傅、画家、瓷砖的设计师,只是为打破清真寺墙上的单调,才动手搞点装饰。”①此话明显失之偏颇。原因有三:其一,没有客观地认识到伊斯兰教发展过程及其同时伴生的开放文化观,使伊斯兰艺术广泛吸纳了各民族业已取得的艺术成就,从而营造出富有伊斯兰特色的艺术形式这一历史事实。其二,过于草率地判定伊斯兰装饰艺术不存在深层的文化意义和美学向度。其三,没能洞悉以《古兰经》为源泉的伊斯兰教使伊斯兰装饰艺术呈现出特有的宗教韵味。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做出比较公允、明确的辨析。

实际上,伊斯兰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装饰艺术中。而伊斯兰装饰艺术又集中体现在清真寺建筑的墙面装饰以及织物、陶瓷、金属、玻璃等器皿的纹饰上。其美学原则既区别于西欧和中国,又区别于犹太教、基督教、佛教等其它宗教艺术,其内在的文化动因使之呈现出以下独特的艺术面貌:

一、抽象中的冥索

多数学者把伊斯兰纹饰艺术发达的原因归于伊斯兰教的偶像崇拜戒律。《古兰经》虽没明文规定禁止具象绘画,但却提出:“我的主啊!求你使这个地方变成安全的,求你使我和我的子孙远离偶像崇拜。我的主啊!偶像确已使许多人迷误。”②并有传说,如果塑造了人和动物的形象而不能给其注入生气,在末日来到的时候将受到严惩。“在穆斯林看来,绘画人或动物的形象,即意味着与造物主竞争,这样的人会在裁判日受到最残酷的处罚。于是,形象创造成为伊斯兰艺术中的一大。”③由于《古兰经》对穆斯林信仰和生活准则的决定性作用,导致伊斯兰艺术致力于装饰艺术的发展。此外,宗教一般是通过非人化的偶像崇拜来诱使人们皈依教门,服膺教义的。佛教、基督教便是通过把具体可感的人加以神化,借以宣扬超脱物象的精神本体,并作为人类崇拜的偶像。在汉代末期,佛教正式传入中国之后,大规模的造像活动随即开始。魏晋之后,随着佛教的兴盛,造像活动日益发展,到南朝时达到高峰。不仅如此,当时的许多高僧,还在理论上论证了建造佛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慧远在著名的《万佛影铭序》中就称:“神道无方,触像而寄,百虑所会,非一时之感。”④而规模和影响力居世界三大宗教之首的伊斯兰教选择的不是“触像而寄”,而是无形无相的某种理念,并视其为超越生命的存在。因此,基督教的耶稣、佛教的释迦牟尼均有确定的“实像”,而伊斯兰的真主却是虚拟、抽象的,是不可见的“虚像”。真主创造万物、主宰一切、全知全能,既无处不在,又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既然真主是某种理念的代名词,那么,以抽象的“有形”,反映真主无处不在的“无形”,才是通过艺术感悟真主存在的途径。这种靠悟性感知真主的特质是导致伊斯兰装饰艺术抽象化的另一原因。阿非夫·巴哈尼斯称,伊斯兰艺术重想象和冥索,西方艺术则重科学与思考。而想象和冥思正是抽象艺术的思维方式。更为重要的是,伊斯兰教重知识、崇智慧的远见卓识亦促使其工艺纹饰抽象化、复杂化,同时又为高难度的表现方式提供了思维能力上的先决条件。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多次表达过对知识价值的肯定,这种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与崇尚,使伊斯兰社会以开放的文化观广泛汲取古代波斯、印度、中国、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和哲学思想,不仅迅速形成和发展了伊斯兰文化体系,也使宗教与哲学、科学协调发展。而从哲学上看,伊斯兰教主要接受了来自古希腊、古罗马的浸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中世纪阿拉伯著名哲学家伊本·西那采取了带有新柏拉图主义色彩的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认为感悟是人类认识真主和世界的一种最高能力,因此,一切失去物质和感性外壳的抽象概念是知识的最高形式,因为人的精神目光应从‘粗糙’的物质显示,从一些具象的事物和现象移开。”⑥伊斯兰艺术能够把几何纹饰发挥到极致,正是这种崇尚抽象思维的智慧使然。花卉、植物纹饰摈除了具象表达,以抽象化的象征性语言,描述“隐而未见的意向”,以近乎极限性的繁丽复杂,构筑视觉上的绚烂迷离。其作用在于打破了视点的固定,使观者在目光顺着藤蔓游走跳跃的时候,精神也随之飞升到永恒的天国乐园,体悟宇宙的精奥美妙,并最终感受到真主创造世界的神奇伟力。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阿拉伯书法在装饰艺术中担当的重要角色。阿拉伯书法出现在装饰艺术中,不同于中国青铜器、古埃及器物上铭文的记载、述说作用,伊斯兰教不仅视书法为智慧的表征,更是象征真主的圣意,在装饰空间嵌入《古兰经》经文、圣训或箴言,真主便可以与信徒无阻碍地交流,书法几乎成了真主的替身。而在视觉上,这种宗教符号式的书法因素的入,进一步强化了装饰艺术的抽象特征。

二、满密中的游走

伊斯兰装饰艺术呈现出花枝满眼的浓密布局。而形成这一特征的文化心理因素,概括来说主要有如下两点:

首先是对荒芜地貌的心理补偿。阿拉伯半岛除边沿地带雨水充沛、土地丰沃之外,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起伏的山脉和沙漠夹杂着零星贫瘠的绿洲,因而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梦想中的家园就如《古兰经》所描述的天国景象:繁花似锦、莺啼鸟啭、河流清冽、满目葱茏。而在现实环境中,稀疏光秃的地表植被和热浪蒸腾的空气却透出丝丝荒凉。这种巨大的反差,迫使伊斯兰艺术家创造出慰藉心灵的艺术样式。如清真寺的墙面采用了多种装饰手法:或用砖排列出复杂的几何纹样;或用琉璃砖满覆建筑物所有在外的墙面,间或镶嵌晶莹明亮的镜片;或采用浮雕手法镂刻图案。同时,又配以蓝绿色调,蓝色喻水天一色,绿色象征植被和生命。从而使清真寺光彩夺目、富丽堂皇,远远望去,单调无垠的环境背景烘托出清真寺的雄伟壮丽和神奇魅力,吸引着众多信徒前来寻梦。这无疑考虑到了视觉艺术对心理缺失所具有的补偿作用。《古兰经》中的圣语也揭示了阿拉伯人对生命之色的崇尚。因而,蓝绿色调不仅在伊斯兰建筑装饰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影响了工艺品装饰的色彩倾向。

其次是教义的启示。伊斯兰装饰艺术崇尚繁复,不喜空白,也是受其教义的影响。中国艺术没有空白的概念,不管是书法、绘画,还是建筑和园林等,都赋予虚空以丰富的含义,成为产生丰富心理运动的生命源泉。老子曾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⑤因而,空白处亦指代物象,此所谓“计白当黑”。所以苏辙在《论语解》中说:“贵真空,不贵顽空(死的空间)。盖顽空则顽然无知之空,木石是也。若真空,则犹之天焉!湛然寂然,元无一物,然四时自尔行,百物自尔生。粲为日星,为云雾。沛为雨露,轰为雷霆。皆自虚空生。而所谓湛然寂然者自若也。”⑥而伊斯兰教却给空白罩染了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他们认为,空间是魔鬼出没的地方,所以应以稠密的纹饰将其填满,这样就可以阻止魔鬼的活动。更重要的是,伊斯兰教认为真主无时无处不在,“无”的空间并不存在。

三、共性中的宣叙

伊斯兰艺术善于用线,弯曲柔韧的线条贯穿于整个纹饰画面,而且这些象征枝叶的线条迷宫般地编织缠绕、回环延展,体现出极强的运动性。在世界各民族艺术中,能够把线条的丰富性发挥到极致的,一个是中国艺术,另一个就是伊斯兰艺术。而比较起来,中国艺术的线条携带着更多的人文含义。如中国书法便抛弃了任何有关意象的形体、色彩、质地等视觉要素,只用简略到极限的线条在运动中展现节奏、韵律,而这种无牵绊的徒手挥洒,使蹑踪情感之流成为可能。“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可见,中国艺术对统一的道德律令的强调,并没有限制对艺术个性的张扬。可在伊斯兰装饰艺术中,线条却主要负载着宗教含义,体现出附庸于宗教情绪的美学观念。因为在伊斯兰教里,宗教和哲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互为包容。伊斯兰学者吸收希腊罗马哲学思想来论证真主的本体和属性,使伊斯兰教具有理性思辨的色彩。伊斯兰教认为,真主是最完美的存在,一切光荣归于真主,因而个体的创造性价值没有得到广泛的确认,这使得伊斯兰装饰艺术不注重个性特征的展现,而是以规整、统一、均衡和重复勾勒出鲜明的共性特征。因此,纹饰的线条或以波状、弧形、螺旋状延伸,或连绵缠绕,但运动轨迹总体上趋向圆型。极富动感的曲线虽穿插、缠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但仍保持清晰的脉络。这无疑展现了圆满自足的真主,其生命活力在于行动中的理智这种哲学认识在艺术中的宣叙。而这些颇具共性的装饰特征既不是“为了打破单调”而随意为之,也不完全是因为受制于偶像崇拜的禁令,相反,伊斯兰装饰艺术的独特面貌是蕴涵明确的主动选择。

四、均衡中的归并

第2篇:艺术审美论文范文

民族声乐艺术的“韵味美”具体从“文字、声音、感情”三个方面来体现,具体一点来说就是文字的表达、声音的表现以及感情的体现。一方面三者同时做好,才能完整表现出民族声乐艺术的“韵味”。而另一方面,一首民族歌曲的好坏也要通过字、音、情这三个重要的审美特征来评判。

1、文字的“韵味”

汉族的语言表达讲究“字正腔圆”,民族声乐艺术的表达也同样重视“字正”。字的“韵味”体现在语言的规律和表达上,咬字清晰有力是传递歌词意思,表达感情的良好途径,而选择对的字也是正确表达意思的首要考虑。另外,歌词的语气、情态、语势等方面的处理和表现也能促进民族音乐的韵律表现,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化修养的作词者才能创作出与音乐旋律相符合的歌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使得文字的表现有着多种方法,也为民族音乐创作提供了巨大贡献。在民族声乐艺术进行表演时,如果观众只闻其声,不见其字,则根本无法完整理解演员要表现的意思和情感。而字的选择稍有偏差也会影响观众对整段歌词的理解,甚至会误导听众对整个歌曲的感情表达。如何用耳鼻口等发音器官发音是每个民族歌唱艺术家的必修课,而歌词的描述也是民族歌曲能否达到人人传唱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文字不仅是民族声乐的精华,也是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

2、声音的“韵味”

仅仅在文字上的完整表达并不能使民族歌曲受人喜爱,生活中往往一段好的曲子即使没有文字也会令人听之难忘。例如90年代全球畅销的金曲”Myheartwillgoon”,其英文歌词并不是多数中国听众能够理解的,但是其旋律越感情却征服了一大批人,由此可见声音的“韵味”可以说是歌曲的灵魂。所谓音韵是通过文字发声的长短、婉转等技巧来控制和表现的,民族声乐中的技巧运用尤为丰富,最突出的特点是声音高亢、响亮的同时又不失优美。在民族声乐艺术中,讲究声音的发声技巧、共鸣、腔体等表现手段,这些手段是感情表达的有效方法。现代的一些歌厅的歌唱者,没有对歌唱技巧进行掌握练习,只一味追求民族声乐中的声音高亮,常常让听众感到声音刺耳和疲惫,不能把民族音乐的优美传达给听众。好的歌唱家拥有深厚的歌唱技巧,唱起歌来表情甜美,无论唱怎样的歌曲都带有自己的声音“韵味”,即能提升自身的音乐形象,也能和听众形成情感共鸣。由此可见,声韵是打动观众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是民族声乐的最高审美特征[2]。

3、情感的“韵味”

作为一种情感艺术,感情是否投入自然可以成为评判民族声乐艺术的标准。唱歌讲究“声情并茂”,通过情感的表现可以为艺术家与听众建立起一个不分距离的沟通桥梁。一首歌曲是否受欢迎不仅仅因为其词曲的精妙,更因为其情感的表达,比如现在的一些选秀歌手往往唱歌无瑕疵却不能得到观众的喜爱,这种情况正是由于歌者过于重视比赛,无法体会歌曲创作者的情感表达,也无法将歌曲原本的情感的“韵味”带给听众[3]。人类判定美是由于情感的波动,情感也就成为了民族音乐艺术审美的重要特征。而感情的体现也是艺术家自身修养的表现,通过感情的判断不仅仅可以对民族音乐进行审美,也可以对其演唱者的艺术修养进行衡量。生活中常常用“动人心魄”的词语来形容一首好的歌曲,正是因为其情感的“韵味”使人心动、情动,情感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加是艺术的创作来源,只有充满情感的民族音乐演唱才能拥有巨大的音乐魅力。总之,情感的“韵味”是民族音乐创作的意义所在,魅力所在[4]。

二、结论

第3篇:艺术审美论文范文

舞蹈是人体艺术,是以有生命的人体动作姿态为物质媒介在有节律的连续运动中塑造艺术形象,抒感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艺术。在现代生活中,舞蹈已成为人们审美活动的重要形式,舞蹈作为美育的一种形式已成为共识。舞蹈是“艺术之母”,不仅久远,而且渊深,令人敬而远之。再看看周围世界,是一片生动的身体舞蹈动作的画面:教师、交通警察、马路上的小贩、高速公路上的驾驶员、游乐场上的儿童兴高采烈的紧紧拥抱,紧握双拳和振臂击掌的运动员们。全世界的人们都用手、头和身体传达他们深沉的意思。如果没有身体动作,世界会变得枯燥乏味,死气沉沉,只有通过舞蹈身体语言的解读,才能把艺术化的人体表情、姿势、动作还原到它们的原生态意义上。舞蹈欣赏能够使人通过千姿百态的人体动作来认识不同地理、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提高欣赏舞蹈的视、听觉能力。这是一个由初级升高级并且不断深入欣赏的心理发展过程,也是人的感官直接感受又回归感官愉悦的循环过程。要想提高舞蹈的审美能力要求欣赏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深入生活,品位动作的美

舞蹈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身体艺术,社会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经过高度提炼,艺术美化,表现思想与情感世界的人体动作艺术,只有生活经验丰富的人,才能够具有敏锐的审美眼光,从作品中体味到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

舞蹈用人的形体“说话”,一系列动作组成舞蹈的特殊语言,构成流动状态的视觉现象。“动作是舞蹈的核心元素”。舞蹈审美,首先要学会品味“动作”。

1.了解“动作”的不同功能,把握舞蹈“内涵美”。舞蹈动作有多种功能,一是描绘人物情感、思想和性格特征的表现性动作。例如《天鹅湖》中白天鹅的基调动作“阿拉贝斯克”,栩栩如生地塑造了白天鹅“高傲”美丽的特定形象,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丰收歌》以“下摆手”接“双晃手”(甩绸)为基调动作,通过改变动作元素和画面,描绘出火热的劳动场面,抒发了丰收的喜悦之情。二是展示人物行动目的和具体内容的再现性动作。这些动作带有明显的“具象”、“模拟”痕迹,如传统古典舞中的穿针引线,民间舞中的种地、挤奶,芭蕾舞中的哑剧、手势等,大多具有“表意性”。正是“表意”功能使得舞蹈语言形象化。如《蒙古人》中丰富多变的“骑马”动作,就形象逼真地再现了民兵驰骋草原的各种英姿。

2.了解“动作”的不同风格,把握舞蹈的“形式美”。舞蹈的“形式美”,通过动作得以具体表现,而不同风格的舞蹈又有不同的美化造型化的标准。以中国古典舞和西方芭蕾舞为例,二者同属经典舞蹈,但用比较的眼光欣赏,却能找到由文化精神的差异延伸到舞蹈风格用动作表现形式的差异。

二、提高艺术修养,进入舞蹈审美的最高境界

要求欣赏者不仅有文化知识的积累,而且还要具备舞蹈基本理论知识,要了解芭蕾舞、现代舞、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的审美特征以及舞蹈作品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芭蕾舞动作的“线性”美。西方“外放与扩张”的文化特质反映在芭蕾舞动作形态上体现为开、绷、直、立。开,舞者左右对称地极大限度向外拉开肩、胸、胯、膝、踝这五大关节部位,扩大动作范围,运动灵活,表现力极强,最大限度地占有舞台空间。绷,舞者将各部位绷起来,尤其是脚绷直,增加脚形的美和脚的表现力。一是表现线性艺术,跳跃时,使脚和腿的线条非常漂亮、流畅;二是表现放射性艺术。舞者通过绷,将能量聚集在脚尖和手指尖,将肢体放射到舞台空间。直,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芭蕾舞者背部向上挺直,推的膝盖伸直,形成舒展、长线条、完美的舞姿造型;二是芭蕾舞者在舞台上的运动轨迹大都成直线性。立,芭蕾舞者使头颈、躯干和四肢作为一个整体,像古典宫殿似地傲然挺立,气宇轩昂,女演员甚至还立在了脚尖之上,整个芭蕾动作体系的重心感觉都是“高”的。产生更加显赫的空间占有感,使芭蕾成为一种完全人为的、纯粹审美对象的艺术,从而有效地产生一种审美距离。而中国古典舞的运动核心就是“圆形”。体现在舞台空间变化上,如主干步伐“圆场步”、“摆扣步”都是运行在弧线、圆线和“S”线上,造成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整体效果,展现出中国古典舞特有的动态时空韵律美舞蹈的意境,就是舞蹈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三、观赏优秀作品,融入深层境界

欣赏能力的提高依靠观赏优秀的、代表那一个历史时期的、代表那一民族与文化的舞蹈作品。欣赏最好的作品才能使人具备美的评判能力,如,芭蕾舞《天鹅湖》中的精彩舞段,快板中的四人舞天真、活泼、快乐。四位始终相互手拉手的女演员排成一排,在谐谑曲旋律的伴奏下快速做出各种整齐划一的动作,编导非常准确地捕捉位于四小天鹅会走、会跑、会跳但还不会飞的特征,所以她们的手一直拉在一起,只有在舞蹈结束时,四位女演员才撒开双手,抬起手臂,仿佛天鹅展翅颂飞,但又立即跪了下来,并把“翅膀”收起交叉在胸前——她们毕竟还不会飞!整个舞蹈编排巧妙,动作整齐灵巧。舞蹈欣赏者只要学会从丰富多彩的人体舞蹈动作去体会不同特点,不同风格的舞蹈艺术美,提高想象力与创造力,就能领略舞蹈的氛围与意境,从中获得审美享受。赏析画面,进入舞蹈审美的深层境界,所谓(下转第82页)(上接第19页)舞蹈画面,就是由舞蹈的动作姿态造型,在舞台空间所形成的舞蹈构图。舞蹈画面一个又一个地不断流动,组合更迭,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家们称舞蹈是活动着的绘画。同时,舞蹈画面,不仅仅“好看”,又是作品主题和情感依托的“景观”。看“懂了”画面,也就理解了:

1.认识舞台“区位”。舞台区位是舞蹈构图的空间,一般有六个区位。区位有强弱之分。一般说前区靠近观众,比舞台后部更有力量。三区在前区中心,舞台“表现”明显有力。冲突、和结束时的造型画面一般都安排在这个区位。一区和五区距离观众很近,又不占主要位置,适合于表现细腻的感情。四区往往成为正统、高贵和有权势的区域,很多舞剧的主要人物都从这里出场或坐这个位置上。另外,人们视觉习惯是先看左边,区位的强弱是有变化的。“前强后弱,左强右弱”是区位强弱的一般特点,但改变空间的高度和方位就会发生变化。

2.认识舞蹈移动线。舞蹈移动线是演员在舞台空间的一系列路线走向,它将有限的舞台空间展示为无限广阔的表现场地,以直、平、折、转等多种线条创造出和谐统一的整体美感,而每一种移动线都有各自不同的审美情感体验。(1)平行移动线一般比较平静、自如和稳定,如《鄂尔多斯舞》、《草原女民兵》的出场。(2)斜线移动一般表现有力的推进,并有延续和纵深感。如《大刀进行曲》中的“奔赴前线”和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过雪山草地”等。(3)笔直向前的竖线移动形成强劲有力的磅礴动势。如《红色娘子军》结尾的“向前进行”。(4)曲线移动所形成的圆线,弧线和蛇线则表现出流畅、圆润、柔和的情调。如《荷花舞》、《洗衣舞》等。(5)有棱角的折线移动给人以游移、跳荡和不稳定的活跃感。如《行军路上》折线的运用准确地勾画出“崎岖的山路”。超级秘书网

3.认识舞蹈图案。舞蹈图案即“画面”,它是为烘托渲染主题精心安排的,让观众在美的氛围中感受到集中的情感和思想意图。三角形显得稳定,S形有夸大空间概念的作用,圆环形则不仅具有流动感,而且使画面凝练集中,给人以柔和流畅延绵不断的感觉,这些丰富的图案艺术地、规律地布在舞台上,构成舞蹈艺术的“绘画美”。(1)“分散”、“集中”型图案。“分散”画面占满舞台空间,主要是展现总体形象,表现总体气势,渲染浓郁的情感,在特定的场景中还能起衬托和加强作用。(2)整齐一律型图案。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形式美画面,最能体现单纯和整齐的美,给人以一种节奏和秩序的审美感觉。(3)平衡对称型图案。“平衡”和“对称”是我国传统舞台画面美的观念。“平衡”使舞台稳定规整,“对称”则使画面构势协调。(4)调和对比型图案。各种舞蹈画面如果没有高与低、动与静、正与反、明与暗的种种对比,就会缺乏层次和厚度,而“调和”则能使差异形成统一。(5)多样统一型图案。它是画面美的最高级形式,是上述各种形式的对立统一。

四、结语

舞蹈实际上就是身体语言,人类无声的身体语言包含了100多万种信息,它们在人类交往中占着多半的输出量,所以英国的格言说“沉默是金”。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这“金子”传达的信息是最真实的东西,正如弗洛伊德所言:“没有人可以隐藏机密,假若他的嘴不说话,他会用指尖说话”。因此,身体语言才敢昂首挺胸地把“听其言而观其行”改为“观其行而后听其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纯粹身体化的舞蹈才有其无限的魅力,不仅成为个体,而且成为群体的无声的言说。

【参考文献】

第4篇:艺术审美论文范文

在做好现有教学科目教育的基础上,扩大教学范围,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艺术设计行业的新知识,不断更新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注重当下有关艺术设计信息的收集。高职类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要改变长期只注重专业技能教授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大自然中的美以及身边事物的美。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掘美的瞬间,启发学生用艺术的视角看世界。发现客观的美,并将发现的客观的美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去,形成带有自己主观意识的美。针对学生接受国内外优秀设计作品机会比较少的情况。要适当地增加欣赏课。主要目的是通过欣赏分析国内外优秀作品来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品位。辩证的了解世界设计中对美的理解和表达,把握美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要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的历史,从前人的身上总结经验,吸收借鉴前人留下的美学思想。去糟取精。通过不断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逐渐的培养出具有个人主义的审美趣味、鉴赏力以及创造力等等。

2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现在是属于信息化的时代,艺术设计教育也要呈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和开放性。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学生获得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电脑作业开始成为艺术设计新的创作阵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类的教育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何根据市场环境的改变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现在的设计行业,大量的作品如出一辙,这跟在平日的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关。创造力是设计师的钥匙。失去创造力的设计师就好比没有了刨刀的木匠,一切的工作都不能继续下去。世界上一切的美都是创造出来的,一个好的艺术设计培养计划中不只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3强化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人文关怀中的审美

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在对人的尊严、人生价值以及生活追求和对人的关切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不只是要有能发现美的技能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那种学生自成一体的美学理念中也要有在人文中柔化的美。这种美表现在设计作品中深厚的文学底蕴上和设计者本省的道德修养中。现如今的人文精神仿佛处于失落世界之中,尤其是现在的艺术包装设计师为追逐高额的利润而提供过度浮华的包装方案。这与学校艺术教育部不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有很大的关系。使得学生在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上也具有“审美品位”。这样的艺术教育才算是真正完整的教育。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教学思想的与时俱进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化教学迅速发展。这在改变了传统学习方法和讲授方式的基础上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老师如何利用信息的多元化引导学生在纷杂繁复的信息中汲取必要有用的知识。是现代教学面临的又一次大改革。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提高课题设计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吸收真正的美学知识,塑造正确的人文理念。深刻地认识到审美并不只是了解美,还要创造美并且道德也要美。如何丰富学生的精神家园,也是现代高职艺术教育中将要研究的新重点。

5结语

第5篇:艺术审美论文范文

一、现代艺术与儿童绘画审美特征的相似性

​儿童绘画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审美特征:

1.率性天真:儿童稚拙天真,其绘画艺术具有朴素的自发性、瞬间的愉悦和坦率的特点,给人清新、真实、活泼和自由的美感。

2.稚拙夸张:儿童在绘画时所画物象简单粗糙,造型夸大或扭曲,往往对感兴趣的形象和部位表现相对具体,有夸张倾向,其他形象相对简单、概括。如画人常是头大身体小,眼睛和嘴巴画得显著,动作幅度夸大,色彩强烈,主观意向性强。

3.抽象求全:儿童通常是用简单抽象的线条来描绘对象,如画人像抽掉了人的不同性别、年龄、外貌特征,仅保留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特征。往往将不同角度看到的东西及知道的、想到的或彼此无关的东西都拼凑罗列到画面上,如画侧面的人像也要画两只眼睛。

4.动态开放:儿童喜欢画有趣的、活动的对象,不喜欢画静止状态的对象。比如喜欢画各种动态的人、动物、车船、飞机等。儿童画大多呈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涂抹和象征性的特点。画面常常是自由奔放、无拘无束的任性涂抹,绘画技巧的幼稚使他们难以对自然物体作准确的描绘,随意性极大,因而充满天真、稚拙、任性和无边际的幻想等特点。当我们把现代艺术与儿童绘画放在一起时,不禁为其审美特征的相似性而震惊。事实上,有创造力的儿童在画画的时候与艺术家是很相像的。他们都有对构图的感觉和驾驭形式、线条和色彩的能力;在技巧上,运用环绕的、粗陋的轮廓线条,没有形体的塑造,忽视“正确的”视觉均衡。天真、单纯性是他们作品共有的性质。

二、现代艺术对儿童绘画的借鉴

1.现代艺术家对儿童绘画的推崇与模仿

现代艺术与儿童绘画审美特征的相似性究竟从何而来?我们发现其潜在的原因:现代艺术家对儿童绘画是有意识地推崇、学习与模仿。有研究者认为,不少现代艺术大师在模仿儿童绘画。厄巴纳香槟伊利诺伊大学乔纳森·范伯格教授是第一位研究现代艺术家们与儿童艺术之间联系的学者,他研究了许多现代艺术大师:克利、康定斯基、毕加索、米罗等人的创作,发现儿童艺术在本世纪最具有创新性的艺术家们的画作和美学理论中扮演戏剧性的,同时又是很清晰的“源泉”般的角色。范伯格首次披露了很多现代艺术大师拥有儿童艺术画册,他们收藏、研究并借鉴甚至刻意模仿儿童艺术作品,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印象派、立体派、未来派和其他艺术家们在20世纪初的展览中曾把儿童艺术作品和自己的创作放在一起展出。

2.儿童绘画对现代艺术大师创作风格的影响

稚拙天真是儿童画最显著的特征,在这种稚拙天真中我们感受到一种清新、真实、活泼和自由。因此,它不仅打动着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心灵,而且也打动了许多艺术家的心扉。当我们欣赏儿童作品时,常常惊诧于儿童信手涂鸦的作品中出现的犹如绘画大师般的手笔,仿佛天真的孩子和艺术大师之间有着沟通的语言。当我们把视线转向艺术家,通过具体绘画语言去探究大师的心灵和作画状态时,便会接触到另一番既单纯稚拙又深邃绚丽的天地。凡·高、毕加索、米罗、康定斯基等现代派艺术大师,无不受到儿童绘画的启迪和影响,他们在有意无意之间学习借鉴儿童画风,从儿童艺术获得灵感,崇尚儿童艺术单纯的表现性和原始性。

三、现代艺术对儿童绘画教育的启示

1.欣赏大师作品对儿童品格的熏陶

让孩子们多欣赏大师们的作品,让他们在大师绘画艺术的氛围中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便会自然显露出艺术的灵气。在儿童绘画教育中,从小给孩子们注入大师的“血液”,在大师创新精神的启发下,去领悟艺术的真谛;让孩子从真正的艺术作品中汲取营养,熏陶气质,相信这样的美术教育定将影响孩子一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2.大师们的艺术追求对儿童绘画教育的启示

现代艺术家大都是激进的自由主义思想者,艺术表现中的自由意识让他们的思想和想象任意飞翔。他们的绘画都不是对自然直接的或间接的模仿,而是在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后获得的心灵感受。他们能跳出成年人的眼光和心态,用儿童的纯真去看待世界、感悟人生。正是从这一意义而言,儿童的画与大师的画具有相通之处。儿童作品表现的是儿童天然的朴素与纯真,艺术大师追求的返璞归真则是一种超越生活真实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恰恰是儿童的一种自然存在状态。

在儿童绘画教育中,由于人们通常认为绘画是一种技能,需要成人传授,所以致使儿童绘画常常走入这样一个误区:即把学习成人的技能、技法或临摹一些名师的作品当成是儿童学习绘画的主要内容与目的。这不仅不能培养儿童的绘画能力,反而会使儿童才能受到压制,限制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与观察力的发展,直接导致儿童本真天性过早萎缩。这是对儿童的严重误导,也是违背儿童绘画的原则的。

第6篇:艺术审美论文范文

人大多数都对美丽的事物有一种特殊的倾向性,正如人对于家具有独特的眷恋性,音乐就是这样一种承载物,作为情感抒发的一种手段,其区别于文字的方式,而是加以更为生动的声音艺术来作为主要表现方式,其无论是在情感的涵韵上,还是在自身音律的济结构上,都体现出其特有的心思,要学生通过美学视角来欣赏声乐艺术,其重要目的便是要学生在了解其音乐所传达的内涵的同时也关注到其音乐自身的美,正如学古诗词除了读懂作者的情感之外,也感受到诗文作为一种独特艺术形势的独特的美,这样是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了解到声乐艺术的魅力的。

二、如何引导学生以审美视角来欣赏声乐艺术

(一)完善学生对声乐历史的认识

中华文化本身就是中国历史最精彩的展现,而其自身表现的来的魅力,有更使其吸引人,同样,声乐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其自身也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特点内涵,从早期的朝代开始,声乐便以期独特的展现形式作为人们娱乐的一种方式,无论是皇家声乐还是民间声乐,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渊源,而要更为充分的掌握这一美的因素,就必须对这些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声乐历史也正如一本史书一般,其身上有着无数声乐家以及声乐变革的记载,其本身存在便是一种历史历久弥新般的美,要真正领略到这种美,便要从其历史出发,要使学生从审美的视角来欣赏声乐艺术,也就必须要其对声乐历史有特定的了解,通过将其放逐到那种声乐历史中,让其自身体会其悠久的历史以及厚重的底蕴,更能够促进其对声乐美的一个认识,自然也就有利于促进其以审美视角来对声乐艺术进行欣赏。

(二)教导学生系统的声乐欣赏方法

声乐艺术作为一种艺术而存在,其本身所要表达的情感不同于现实中文字或者是语言的表达,如此简单明了,其实通过一种相对更为纷杂委婉的方式来倾泻出一种情感,其自身所承载的美也是迷蒙的,由其随着中国声乐以及外来声乐不断融合吸收的趋势下,声乐艺术所表现出的那种兼容性以及自身的独特性更是令人难懂,甚至会造成文化上的错误识别,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人们对声乐艺术的欣赏兴趣,更有可能影响声乐艺术的发展,所以,系统的欣赏方式对于真正了解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是及其有必要的,学生要更好的通过审美的视角来欣赏声乐艺术,传授者就必须教导学生相对系统完善的声乐欣赏方法,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真正意义上感知声乐艺术美的存在。

(三)营造良好的声乐环境

所谓营造良好的声乐环境,便是要学生融入到声乐中去,自身慢慢感悟声乐独特之处,任何艺术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传播形式,都要通过其自身作用的发挥才能使其魅力更好的表现出来,诗歌不例外,散文不例外,可以所所有此类艺术都不例外,声乐艺术作为一声音为媒介的一种艺术形势,也必须通过其声音的方式来传递其美,不论是何种情感的表达,单纯的讲解依旧是难以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其乐音呈现出的魅力的,只有在直接与其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了解其魅力,基于此种基础上,便非常需要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氛围,使其能够被浸渍在声乐环境之中,这样才更有利于其感受到声乐的美,从而倾向于以美学的视角去进行欣赏。

三、结语

第7篇:艺术审美论文范文

一、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

从大范围上来说,我们国家传统的曲艺说唱、戏曲以及民歌演唱这三大类型的表演都属于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的范畴。当然,那只是从广义上来说,相对的还有狭义的说法,也就是小范围上来说,民族声乐艺术就是指新时期的民族声乐表演,也就是指中国的民族唱法。我国的民族唱法一般来说,是指民间的民歌演唱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这种唱法使民间民歌在进行演唱时的方式更加科学。这种表演的方式不仅仅是依据我们国家传统的民歌唱法演变而来,而且同时借鉴吸收了国外美声唱法中正确的技巧和经验,将东西方的这两种表演方式相互融合,加以完善,形成的一种新的演唱方法。这种演唱方式需要带有情感的演唱,注重声音的清晰流畅,十分的声情并茂,是一种十分讲究的民族声乐艺术风格。

二、研究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重要意义

第一,时代的步伐是在不断的前进的,同时,处于社会中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会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变化。对于人们来说,传统的演唱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自身需要,所以,人们对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我们国家民族声乐艺术的研究人员,正在不断的研究探讨我国的民族声乐审美取向。在我国研究人员对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不断研究过程中,可以更加快速地改进同时发展我们国家的民族声乐艺术体系,使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理论更加的完善,这样,可以提高我国人民的审美追求,使我国社会能够更加迅速的发展,同时带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二,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不仅仅可以满足我国人民自身的审美需求,还能够体现出我国的鲜明的时代感以及民族精神。在民族声乐艺术不断完善的进程里,人们可以根据以往的审美经验,不断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当然,民族声乐艺术也是具有娱乐属性的,它的娱乐性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审美需要,同时还可以帮助人们陶冶高雅的情操

三、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

1、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多元化发展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来看,传统的声乐艺术影响巨大,对于我国的文化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思维的变化,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在不断融合国外的风格,在不断的吸取先进经验和技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审美艺术。所以,在发展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过程中,要根据的原则,鼓励各种各样的演唱方式的发展。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方式共同发展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自身的审美需要。

2、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世俗化转变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对审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也跟随着时代在逐渐的发生着变化,在不断的改进完善适应时代的发展,尽量做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一般来说,审美取向的世俗化是根据人们的需求变化所形成的。不具有世俗化的民族声乐艺术就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是难以使大众满意的,同时也是无法进行大范围的传播。同时,由于人们对于流行音乐的关注力度比较大,对于民族声乐艺术的关注度较小,所以,民族声乐艺术走向世俗化是十分有必要的一件事情。对于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来说,逐渐的走入人们的视线中。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融入时代精神,能够使其可以尽快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可以快速持久的发扬下去。3。创造古今中外融合的美学取向世界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强,这种情况下随之而来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外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就说明了人们正在追求一种新的审美情趣来满足自身更深层次的审美需要。所以,在发展我国声乐艺术的进程中,可以吸收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技巧,使我国传统的唱法及表演形式与西方的表演精华相互融合,以此来完善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使其能够面向世界,持久的发展下去。当然,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不要忘记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且结合当今的时代精神以及人们自身的审美需求,不断的创新与完善。

第8篇:艺术审美论文范文

民间工艺美术属于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拥有精湛的技艺,受到了世代人的赞扬,工艺流程逐渐趋于完整,并具有非常明显的地方特色以及民族风格。在民间工艺美术的流传和发展过程中,根据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具体需求以及独特的审美情趣,民间工艺美术将现实和美观巧妙的融为了一体,这种创造活动充满了真实感,其中也包含了人类的精神力量,并展现了具有鲜明特征的民族特色以及人文情怀。这就使得民间工艺美术成为非常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文精神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一种将人作为主体的思想或者可以理解成对人的一种关注。人文精神体现了人类文明具有的非常崇高的一种精神,它的核心内容就是指对人的一种特殊关怀,具体就是指对人命运以及生存的特殊关怀。民间工艺美术产生于民间,在民间的劳动以及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发展。每件物品都经历了许多人的加工和发展,流传过程非常复杂。不管千百年来时生怎样的改变,民间工艺美术都坚持着一种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为人民服务并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以物质的具体形式展现了民间艺人对自我的关怀,体现了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发展状态。

二、民间工艺美术所包含的人文精神

民间工艺美术能够不断的流传和发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所以,想要深入的对民间工艺美术进行研究,首先就是从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开始入手。通过对人文精神的了解能够真正认识民间工艺美术,并对蕴含的优秀成分进行保护。同时有效地促进了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精神是一种精神信仰在大部分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中都不难发现人们实际生活的影子,民间工艺美术的各种作品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又高于实际,充分地体现了人们对于思想的一种深刻寄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正是因为人们拥有一种精神的信仰才使得民间工艺美术中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期盼,他们相信那些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都可以通过工艺美术作品进行畅想抒发人们内心的感情。所以,民间工艺美术中具有的人文精神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精神信仰。

(二)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精神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民间工艺美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并通过各种物质形态进一步表现出来,具备一定的实物基础,这也是不同于其他美术作品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大部分源于古代具有明显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都满足了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需求。精神基础实际上都是由物质基础决定的,只有这些民间工艺美术能够先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需求,人们才会更加重视它并开始更美满的精神追求。所以民间工艺美术体现了自我价值的一种实现,正是这种自我价值的不断激励,才有效地促进了民间工艺美术的不断发展,这也是一种合乎情理的人文精神。

(三)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民间工艺美术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中深刻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大部分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灵感都是受到了大自然的启发,在古代,人类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从古代就深刻的意识到了只有人类与自然和谐稳定的相处才能促进人类的不断发展并促进人类繁衍生息,所以大部分民间工艺美术的作品都蕴含了大量来自于大自然的元素,表达出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望。

三、结束语

第9篇:艺术审美论文范文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401331)

[摘要]本文从视觉文化时代的艺术转向出发,结合中国画论与西方哲学等文艺理论,以艺术家朱书贤、常陵的艺术作品为具体切入点,讨论当今艺术文本结构的审美化生存,可以为之的路径与方式。

关键词 ]视觉文化时代;艺术文本叙事结构;审美化生存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30

1从图到图,一眼万年:视觉文化时代的艺术转向

鼓乐喧天的祭神仪式、严阵以待的狩猎场面……在我们向那些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遗存面壁凝视时,它们凸显出的不仅仅有筚路蓝缕的人类活动轨迹,还有人类记录自然、控制自然的愿望和能力。“制图和读图是人类走出愚昧,从一般动物中离析出来的最伟大的一步”王海龙.视觉人类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4.,图其形绘其影的“叙事”行为已然定化为人类的生存方式之一。伴随着大浪淘沙般升腾跌宕的自然抉择,人类终于以蹒跚向前的脚步迈入了这个新世代。拜经济发展与科技发达所赐,当下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和传媒的日益扩张,营造出了视觉机制的高位主宰和视觉文化的广泛渗透的氛围。

当持续了四个多世纪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在20世纪不情愿地被附加上 “L·H·O·O·Q”的标签;当梦露的迷人肖像以变色龙的方式重复出现,我们仿佛已经嗅到了视觉文化沉浸于叙事格局之中的整合之味。从图到图,一眼万年,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这一次又垂青于人类,不同的是,人类此在的界域已经裂变为视觉文化的竞技场——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正逐渐为以图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所取代,人们对于文本的主体认知方式继而由精读转向略读、由凝神关照转向眼球效应,图像在一步步滑向话语的附庸和感官的刺激物。

2诗意栖居地之上的审美化生存

凡是诗性尚未泯灭的人都不可能真正地沉沦于世界的蝇营狗苟,都不会深陷在日常奔走和忙碌中而对存在的呼唤听而不闻,都不会一生低头于足下的小利而不仰望天空。章国锋,王逢振.20世纪欧美文论名着博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59.

——海德格尔

在如此一个图像增殖与侵蚀的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文化的规划一直便致力于尝试以种种障碍和未知形象将空间填满……它总是充满着未被承认的障碍,这些障碍从来不允许我们实际上“看到”存在于我们的期待之外的东西。”罗岗,顾铮.视觉文化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在海氏那里,“诗意地栖居”具有一种遮蔽的力量。

的确,在当今大众经验重构、审美范式转换的情境之下,如何使审美与现实、艺术与生活达到双向互动和深度沟通;如何使艺术文本叙事结构在日常体验与美学意义、审美愉悦与价值提升之间,制衡图像沦落所带来的无深度的不可承受之轻,以实现诗意栖居地上的审美化生存,成为当下艺术的职责与业绩所在。石涛有云“笔墨当随时代”,置身于其中的艺术家们即时调整文本叙事结构的转向步伐,平视之眼的朱书贤“以平视感的姿态开启感官之门”,深情冷眼的常陵开始了“一花一世界的诗意撩拨”,他们以超文本的立体方式吸纳慧智,在推动艺术创造的人性化表达和审美化建构的同时,在学术关照的层面上不断厘定本土文化的精神坐标。

3艺术文本叙事结构之——关涉与遥望:此岸与彼岸

文艺复兴以来关于艺术的朴素“镜子说”,毫不怀疑词与物的一致性;而进入视觉文化时代以来,书写与现实的非同一性却是所有语言固有的,没有一套言说世界的言辞能包含世界的真。当代艺术在实施着镜城突围的行动,它不断抹平了“虚拟真实”与“实存真实”,走向“超真实”。人们在创造着现实,也在构筑着理想世界,力求走近精神“彼岸”。这种“超真实”/“幻象”生在此岸,活在彼岸,成长在此岸至彼岸的路程中。在佛教构筑的世界里,此岸与彼岸是现世与来世、苦海与佛国的两极。而笔者此刻所议的此岸与彼岸,其所指不仅包括此在和彼在,亦有一种地域上(如本土与海外、东方与西方等)越界与连接的概念。即艺术家们既要以入世的治学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在创作中关照,又要在此岸遥望彼岸、从彼岸关涉此岸,透过秩序的网幕,使鸿蒙之理见:李来源、林木的《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307页:石涛有“天地氤氲秀结,四时朝暮垂垂,透过鸿蒙之理,堪留百代之奇”。闪闪发光。

朱书贤借助《黑雾》与《黑色种子·抽芽》文本叙事中源自自身经验、看似稀松平常的现实情境,将此案与彼岸的关涉与遥望,演绎为“浪漫”与“现实”之间的悬浮与依托。“每当我察觉浪漫这东西时,感觉它的存在像是一层透明的薄膜,悬浮于现实事物的表面,使得事物看起来时而真实,时而虚幻,下一个瞬间,就消失不见。”摘自朱书贤《浪漫——悬浮于现实之上的一层薄膜》一文。两部作品均为我们设定了“黑色”之夜和“白色”之亮的现场氛围,黑与白的交接之处便是无穷尽的“灰色”主调。艺术家将创作视为“再现薄雾般的浪漫”,可是这浪漫却没有依附在抓人眼球的新奇形态中,没有披戴上浓妆重抹的色彩,而是弥漫于充斥在影像中的主色调灰色之中——主体与客体在这里均被笼罩在纯度不高、亮度不够的灰暗调子里。

回到颜色本体上来看,因似晦涩的灰色之于黑白,就好似浪漫之于现实。它不同于黑白的极端,而是以朦胧、内敛、神秘的形状,更富于弹性地介于两者之间。“灰色给人以时间、空间上的距离感更强烈,其远方为遥远的过去”[德]爱娃·海勒(Eva Heller).色彩的性格[M].吴彤,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330.。如果说“黑色”之夜和“白色”之亮分别对应于“此在的遮蔽”和“彼在的敞亮”,那么这种以枝枝蔓蔓的灰色姿态为代表的视觉效果的压抑,无疑助艺术家一臂之力拨开“黑雾”,将关涉此案、遥望彼岸的实施凝结为破土而出、抽芽壮大的“黑色种子”。

拥有十年留法经历的常陵,在此岸的法国时思蜀而不乐,记忆中的母土魂牵梦萦,他欲罢不能地迷恋着彼岸的温暖;回到2005年的台湾,此岸的故乡社会结构、现实面貌、文化境遇较前有了根本改变,此刻的台湾与记忆中彼岸的台湾无法建立起即刻的连接,从此岸到彼岸的跳转,实质是从本土的缺席转到现时的在场,记忆中对于母土上下文关系赫然横亘出一条现实的鸿沟。艺术家由此在对于彼在的原有期待并没有实现,这种怅然所失的情绪,促使常陵开始了以台湾的特色饮食——“五花肉”为视觉识别码的身份追寻。常陵的温情回眸,在“异乡”和“原乡”之间巧妙切换,他用特殊的减去法,挥洒书写的痕迹,流动油画的颜料,而由此产生的类似于水墨的表达效果直接带入了文人画中的精神元素。

从构图饱满的暖色到间有其中的冷色,从“五花肉”系列中“肉山水”“肉花鸟”“肉都市”“肉兵器”“肉宗教”五个子题之间的互我进化和轮回,常陵的艺术文本不断地呈现叙述者的心理反应和阐释渴望,具有一种“符号迷恋”的故事表征。这种叙述策略又唤起观者巨大的情感期待和叙述幻想,继而使其沉溺于文本的叙述之中。于是,此案的关涉与彼岸的遥望在这里,图像化为高速的静止、细腻的宏阔,且深且浓且久远且绵延,而至无穷无极。

4艺术文本叙事结构之——确定与不确定的预设方向

艺术的文本创作存在于从创作到作品接受的动态流程中,存在于“从创作者的意象—语符思维到读者的语符—意象思维的相继过程中” 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305.。在这个过程中,作品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各自思维活动的中介与连接点,它既是作家创作活动的物化与结果,又是读者接受活动的起点与物态化作品的重新创作。

按照这样的认知准则,艺术家一方面要为接受者提供一个微妙的意义组合,其中既有可以直接知觉到的意义倾向,又有含而未发,需要接受者加以想象填补的意义“空白”。于此之下的本文叙事,摇摆于确定与不确定、精准与混沌的预设方向之间。确定的预设方向,使得观者的观看思索与创作者的原发意识,具有一定层面上的主旨一致性;而预设方向的混沌与不确定,则需要观者的主动思索才得以使画面的意识显现完结。从此点延伸开来说,它反而完满和确定了创作者的精神嫁接和转译。

朱书贤寓诗意感和神秘感于现实生活中的哲思方式,流淌于作品《黑雾》与《黑色种子·抽芽》中。他在其中没有设置人物对白,待定的指向与缓步运作的“尺八”背景音乐互为滋养。艺术家从哲思迷离、文风幽淡的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小说《幻影书》中,获得关于“默片”元素的启迪。在他看来,默片虽然少了语言的表达,却有着如同诗一般的专属表达方式。“默片的无声、黑白色彩、断断续续加速的节奏。这些都是障碍,增添了观赏的困难,却也减轻了意图代表什么的负担。”见:《“恶童力”展览画册》,朱书贤《浪漫——悬浮于现实之上的一层薄膜》,台北:大未来画廊,2009:136.朱书贤将这种拥有多向无限生长可能的“共文本”空白,拓展到诸多具有神秘感条件的环节之上,如剧情推展的幽然迭转、默片与观众的距离感、“尺八”乐器本身带有的宗教色彩等等。

“存在于这个时代的洪流间,我不批判,我只裂开嘴大笑。”在常陵看来,宇宙本身处于混沌状态,其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阴阳、表里的两面。他希望自己的艺术创作是一面镜子,可以提供一种中立的思考方式,而不是过于明确、太过了然的指向。艺术家使用特殊的减去法,使生物的存在本身穿透历史思考呈现过去、现在、未来的文化课题,于此亦应了石涛“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混沌里放出光明”的画语录。

朱书贤、常陵的艺术语言由常态进入空白,又由空白回到常态。他们幽玄诗意的语言一方面将观者导向一种超然的意象意境;另一方面又在这种导向的路径之上设立了多重障碍间隔,将观者接连阻滞在语词本身的意义之上。正如同叶燮对于诗有“其寄托在可言与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言在此而意在彼”之说,他们通过增多叙事结构中,从语义、意象一直至主题各个层面的“空白”与“不确定性”,来适应和调动观者重建作品审美物件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高千惠.当代文化艺术涩相[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8.

[2]倪再沁.台湾美术的人文观察[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7.

[3]卢梅芬.台湾当代原住民艺术发展[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7.

[4]李钦贤.台湾美术之旅[M].台北: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

[5]刘益昌、高业荣、付朝卿、萧琼瑞.台湾美术史纲[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9.

[6]廖新田.台湾美术四论:蛮荒∕文明,自然∕文化,认同∕差异,纯粹∕混杂[M].台北:典藏艺术家庭,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