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网络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的传播打破了传统模式下的时空限制,为师生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整合信息,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提升创造力。另一方面,广大师生利用网络主动同外界进行多方面的交流,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有效地覆盖传统校园文化与社会其他文化之间存在的真空地带,丰富了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信息资源生产能力。
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近年来虽已初见成效,但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针对河北省十所重点建设高校的师生就“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现状”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05份,有效回收率为95.3%。根据对问卷集中反映问题的分析汇总,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通过对高校教师的访谈了解到,70%以上的教师认为校园网站仅是学校对外宣传、开展网络办公的重要手段之一,45%的教师认为校园网站建设与高校学生成长没有密切关系。问卷调查表明,83.4%的高校学生极少浏览校园网络。由此可见,高校师生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仅仅将校园网络定位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而对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到位,没有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对学生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由于高校过多重视网络的功能性作用,忽略了校园网络的文化作用,导致部分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水平较低。
2.高校对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的教育引导不到位。网络是当今社会获取信息最为便捷的途径,受到青年学生的广泛欢迎。青年学生自制力较差,加上高等教育相较于高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面对网络带来的诱惑时抵制力较差。问卷调查表明,17%的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时事信息并进行网络自主学习,绝大多数学生更多利用网络进行娱乐活动,其中网络游戏占33%、影视剧占29%、网络小说占9%、交友聊天占8%。由此可见,高校学生更多是通过网络进行娱乐活动,未能充分发挥网络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价值。关于“每周上网时间”问题的调查表明,每周30小时以上的学生比重高达67%。高校学生进行网络娱乐占用较多的课余时间,学生花费在学业上的时间自然会大大缩减。沉迷于网络使学生与外界缺乏沟通和交流,易造成学生性格孤僻,长此以往易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对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的教育引导不到位,严重影响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3.高校校园网站内容不丰富,难以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高校校园网站内容不丰富,对师生的吸引力、影响力较小,校园网站运用的实际效果不理想。问卷调查显示,85%的学生未浏览过校园网站新闻等信息,46%的学生不了解校园网站包含的具体内容。学生利用校园网站除了登录个人教务系统进行选课及成绩查询,对于校园电子图书资源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利用校园网络进行资料查询和自主学习。通过对各高校校园网站的研究发现,一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仅仅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枯燥单调,不能满足师生多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一些校园网站功能模块单一,只是涵盖了信息公告及教务信息等内容模块,而师生沟通交流、校园文化展示方面的内容明显不足。
4.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缺乏高素质专职人才的有力支撑。通过对高校教师的访谈了解到,近五成的教师认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高校中普遍由多部门协同参与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然而各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够明确,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缺少统一的规划化管理,致使校园网站内容杂乱无章。另外,据有些教师反映,一些高校还未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总体规划,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此外,目前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水平较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严重短缺导致网站后期维护工作的不到位。
三、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1.高校应不断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在高校总体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地位。网络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重大变革,改变了人们的思维认知方式,影响着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在时代的发展潮流下,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更应把握网络发展这一契机,不断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逐步建设具有时代精神与创新精神,集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网络文化,服务于高校思想文化教育工作,助力于高校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高校应对学生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加强主流思想引导,努力形成和谐、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首先,高校主抓网络文化建设的有关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文明网络文化环境对于青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其次,校园网络文化可以理解为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的有机结合,通过校园网络将大学的文化进行广泛宣传和弘扬,使高校校园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互动的平台,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感,增强其对大学精神的认同感。再次,高校有关领导应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调研,多角度、多层次地把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现状,对建设管理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总结与分析,有针对性地制订整改方案,提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水平。最后,高校应积极探索新形式、新方法,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渠道,如采用榜样报告会、座谈会、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文明网络文化教育,使其自觉抵制网络环境中的不良诱惑,逐步形成良好的网络价值观。
3.进一步拓展高校校园网站内容,提升校园网站的吸引力,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面对目前高校校园网站利用率较低、对师生吸引力不足的现状,高校有关部门应着力加强校园网站建设与管理。首先,在网站的功能上,不仅要发挥校园网络文化传播载体的作用,更应成为高校师生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师生可以通过校园网站有关链接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事实的最新报道,并通过校园论坛等形式,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创立“心灵驿站”模块,由专业教师对高校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其次,校园网站应着力弘扬校风、校训,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认同感,对校园内优秀学生进行宣传报道,树立学生榜样,真正让积极进取的大学精神鼓舞到每位学生,传递青春正能量。
论文摘要:网络是一门新兴的计算机技术,它给校园体育文化传播带来了巨大影响,使教师学生都改变了观念,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改变,它也改变了体育课堂,使体育知识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改变,推动了校园群体活动的开展。
1前言
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和局域网技术的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智能网络,逐渐发展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人们足不出户,借助网络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时事情况、风土人情、交通旅游、天气资讯、体育赛事等等,所需要了解的信息都可以了解,人们的生活已逐渐离不开网络。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它既可以满足人的生理健康需求,又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需要;既是一种健身娱乐的方式、方法,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影响。世界范围内高水平竞技体育所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就说明了这一点。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知程度也在逐步提高,体育文化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借助网络向学生传播体育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
2.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
2. 1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即学校的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王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仕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它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
2. 2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形态之一,具有强烈的个性,它来源于社会大文化,以社会文化为其背景,滋生于社会而又不同于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文化,因而它又具有自己的特殊功能。校园体育文化的灵魂与核心就是校园精神,而校园精神是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是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心理特征、行为方式。有人把学术文化比作校园精神文化之首,而把体育文化看作是校园精神文化之躯。因此,体育文化作为校园精神建设的一种途径和形态构成了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网络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影响
3. 1网络更新了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
网络教学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方式。它给体育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促使帐育老师不断努力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学习并运用网络教学技术。并且它使体育教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改变,它丰富了教学的形式,使学生参与体育教学过程,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网络教学的发展要求体育教师更新思想,需要体育教师将眼光放远,认真学习网络体育教学技术、制作网络体育教学课件,真正去网络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体育教学素材与资料,加强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
网络教学使得体育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更强,在网络教学中,课前体育教师依照教学的内容与要求,自定体育学习的顺序、结构等,设计整个学习过程;课后体育教师可以即时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辅导,随时一对一,一对多的复习指导,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3. 2网络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充分发挥了自主性
利用网络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的兴趣提高,热情高长。借助网络技术,将体育的的一些经典赛事和技术动作进行采集,通过电脑界面亲切,图文并茂,声像同步表现出,大大吸引了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如在讲授太极拳技术动作教学时,可以很快的介绍其动作技术要求,结合动态的图形,使f生很快就了解技术动作运行方向,不断的重复观看技术动作,并进行模仿技术练习,很快的掌握动作,这些是体育教师课堂无法做到的,在网络中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了。还有在进行篮球裁判法教学时,借助网络进行裁判规则讲评,了解基本的裁判规则后,结合激烈的现场篮球比赛,辅以及时的规则讲解,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变得不再枯燥,发挥了体育运动的魅力,因而丰富了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体育的趣味。
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网络体育教学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老师组织体育课堂教学,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锻炼的方式和方法,自己独自进行练习,老师在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进行指导,使课堂教学变成以自我学习为主。例如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本学期的体育的授课计划、体育考核项目、以及体育各项考核的标准,考核时间和每次课的任务,学生就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并加强课后练习。这样学生的体育锻炼就变得有计划、有目标,从而能够很好的完成体育课程学习任务。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3. 3网络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利用网络进行体育教学,首先使体育知识传授方式发生了改变
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内容及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等确定正确的体育教学目标。其次,进行适当的教学设计。再根据需要取材,完成一个内容丰富多样的体育网页。其中需充分考虑到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环境。例如体育课程设置,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体育教学的整体课程计划,其次是学年计划和学期计划,然后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考核项目和考核标准。接下来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班级的特点,制定课时教学计划和目标,体育教师依靠课前设计,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要点,引导学生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其次体育知识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体育知识传授。网络体育教学中,面对学生的是计算机和丰富的网络世界。其中体育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过程中,学生登陆体育教师的体育网页学习知识,可以在网络中寻找相关体育知识资料、在网上就学习的问题和同学相互交流。例如在进行排球战术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一学习多种情况下的进攻和防守战术,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战术、在网络中通过动漫或FLAS日形式进行演练,体会自己设计战术的合理性,带着极大的兴趣通过尝试动手动脑通过实战演练去解决问题、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果学生对体育的一些技术动作一时不能理解,可以看提示,看示范分析,也可以呼叫老师请求个别帮助。总之通过网络体育学习的灵活性得到了加强。使体育教学变为体力与脑力并重,同时整个网络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少有老师强加的成份,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高层次体育自主学习。
3. 4网络推动了群体活动的开展
群体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群体活动,校园体育文化是不完整的,离开了群体活动,校园体育活动就失去了凝聚力,就失去了它吸引人的魅力,所以开展好群体活动,是一个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何利用网络开展好群体活动成为了学校体育部门研究工作之一。
群体活动开展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宣传和动员,而网络是一种最好的宣传工具。目前学生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大多数的信息都来源于网络,群体活动的宣传公布于网络中,学生可以了解,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可以在第一时间参与到体育群体活动中来。另外校园体育群体活动直接参与者毕竟是少数,观众和支持者才是主体。目前有些学校就利用现代科技,对学校的重大体育群体活动,进行现场转播或采集图像资料通过网络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群体或动开展的情况,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群体活动中来。例如每年一次的大型校运动会,通过网络使学生了解各项比赛比赛进行的情况,从而决定自己支持的对象,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群体活动的热情,有利于推广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
4.充分利用网络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
4. 1建立专题性体育网页,增强师生之间的合作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体育知识是有限,再加上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学习效果未必理想。制作优秀的体育新闻网页、体育学习网页、体育宣传专题网页,在校园网上,让学生通过访问校园网,在线学习体育知识,在学习和自我锻炼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体会于网络中,进行共享。这样通过学习、网上探究、师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加强了,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 2建立名师BBS论坛,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意
根据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安排体育教师坐客BBS论坛,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例如可以讨论如下主题:“你喜欢上什么样的体育运动项目”,“与老师共评球赛”,“你是怎样看待你的健康”等。通过讨论,学生会把自己的想法呈现给体育老师和同学们,体育老师会对学生的观点做评述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供学生借鉴。这样就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共同促进利用网络学习的目的。
4. 3创建体育教师个人网站,适应学生发展、加强师生合作关系
【关键词】网络文化 校园诚信文化 途径
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波澜壮阔的网络文化蓬勃兴起,网络已经与高校师生生活、学习、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中的教师和学生更是每天与网络有着零距离的接触。如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冲击着高校校园诚信文化,深刻影响着高校校园诚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网络文化环境的出现要求高校必须在继承校园文化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研究校园诚信文化的新情况、新特点,全力构建网络环境下的诚信校园文化。
一、网络文化在构建高校诚信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校园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高校校园文化生活的各个部分和层面,并且对高校诚信校园文化的构建作用愈来愈显著和突出。
(一)网络文化对构建高校诚信校园文化的展示作用。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具有实时、开放、交互、虚拟等鲜明特点,并对诚信缺失现象进行监督, 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高校诚信校园文化的新发展和新面貌, 从而对构建高校诚信校园文化起到一定的展示作用。
(二)网络文化对构建高校诚信校园文化的促进作用。互联网具有开放、迅捷、扁平化等特点。基于互联网形成的网络文化,是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对构建高校诚信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资源共享理念而形成的互联网呈扁平化形态,具有内在的平等性。而网上论坛、网上投票、网上调查、手机短信等“在线参与”快捷方便,大大提高了构建诚信校园文化活动参与的效率。
二、发挥网络文化在构建高校诚信校园文化中作用的途径
积极探索网络文化在构建高校诚信校园文化中诸多作用的实现途径。发挥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高校诚信文化氛围的形成,必须结合网络文化的特点,积极探索其实现途径。当前,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探索以下几种途径:
(一)建立校园网络文化平台,打造校园特色网络文化品牌。广大师生参与高校诚信校园文化构建活动需要以一定的信息为基础,对相关信息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构建诚信校园文化活动参与的水平。这就需要高校建立信息的网络平台。平台应以校园网站设立的校园动态栏目为主导、以商业网站为补充,同时积极发挥手机媒体的信息传播作用。积极拓展网络学堂、网络电台、网络电视台、网络资源下载等网络媒介形式,鼓励教师、辅导员和优秀大学生利用这个平台建立博客、播客等,促进师生诚信互动,延伸校园动态沟通空间,使校园网络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强大的文化亲和力、凝聚力,进而激发师生员工参与诚信校园文化共建的热情。
(二)发挥高校全体师生主体作用,实现校内网络资源共建共享。教师和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力量,建设和管理校园网络文化必须以师生为本。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和形式,积极发挥师生的主人翁作用,共建、共享、共管、共创网上资源,通过“网来网去”的交流和“网上网下”的活动,倡导网络文明、网络自律,增强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把对校园网管理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文明上网的自觉行动,既活跃了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又提高了师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师生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对校园网络资源的共创、共建、共享、共管,是进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文秀.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选择[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3):300-303.
[2]杨润涛.浅谈心理健康教育与现代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3(8):57-59.
[3]李唯一.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8-50.
论文摘要:发挥校园网及多媒体设备的作用,以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是实现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手段。
展望21世纪,以信息化、网络化的教育手段取代旧有的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落后教学手段,实现网络教学、远程教学、教育资源共享的教育新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如何抓好校园网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1校园网的建设
对校园网建设,国家教育部和各地的教育部门都制定了相关的标准,许多有关的专业部门、网络公司也推出了许多解决方案,这无疑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但是,对学校具体实行来说,还需要认真细致地进行研究,因为校园网投人的资金是非常大的,还有功能、技术、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究竟要建一个什么样的校园网才适合学校教育、教学的使用?校园网的技术标准、功能怎样的?校园网是数字式的网络,还是视频点播系统?学校目前教师的管理和操作技术队伍如何?校园网的配套设施,如每个信息点的配置如何?能否上互联网和本地教育网等等。这些要认真考虑。
现有的校园网,应该具有较先进水平,要有超前的意识。因为校园网的主要功能是教育、教学(还有教师备课、学校管理、信息管理、后勤管理等),教学中在网上传递的都是图像、声音、录像等数字、视频信息,其带宽要求高,我校目前的网络是主干100M的l OM网并不适合学校的使用,必须达到主干1000M的100M网才适用。校园网的终端信息点应配置计算机,尤其是教室,绝不能缺少,有条件的还应多配几台,目前很多大中专院校,计算机都是配在教室里,方便教学、上互联网和学生使用。
有了校园网还要有软件,没有软件,校园网就犹如有了高速公路没有车,发挥不了作用。其一,要有较好的系统软件(涵盖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等方面,有用户管理系统、网络综合测试管理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目前我校缺少后勤管理系统、网络综合测试管理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等。其二,要搞好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以确保教育教学。建议可采用以下办法:
制作:集中学校的各种教学优势,设备优势,组织开发课件,动员教师做课件。
购买:凡是教育部门配合教材发行的(含市场上较好的)光盘、录像、录音、幻灯片都应及时采购到位。
收集:通过上网进人国家教育部的教育信息资源库等网页下载,在教育电视、卫星电视上转录各种教学资料。
改造:把购买来的课件经过编辑、增减、删改以达到适合使用。
2校园网的运用
校园网是学校的核心设备,发挥校园网及多媒体设备的作用,以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是实现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手段。
2.1发挥校园网的优势,实现教育思想的更新。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突破是校园网功能的开发利用,利用校园网和计算机教学平台等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以网络化的强大信息量,电子化、声像化的生动情景,实物显示,人机对话,不但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师生的素质,也促进了教育思想的更新。“教育是学习,教育是交流。”在信息的社会里,教师时刻会被学生超过,因为在接受信息这一点上,教师和学生经常会在同一起跑线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再像旧教育那样处于从属地位,没有独立性,缺少发言权。现代教育中的师生之间是民主的、平等的关系,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主角”,教师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此外,利用校园网和计算机教学平台等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教育、教学的思想要明确,要认真反思旧教育的“人灌”、“满堂灌”的弊端,防止出现新的“电灌”加“人灌”。
2.2发挥校园网的优势,推动教育内容的变革。“课时多、课程深、难度大”是我校现有教学的特点,学生普遍感到课程难学,负担过重,不少学生由难学到厌学,这是较普遍的现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把一些重复的教学内容合并,删繁就简。运用校园网络通过互联网广泛收集信息资源,更新教学内容,用新的方法和新的概念重新组合知识。运用形象化、电子化、声像化的手段,解决难点,突出重点,降低课程的深度和难度,以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这样,不仅保护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重要的是推动了素质教育,达到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目的。
关键词:网络安全,信息化建设,网络管理
一、引言
计算机网络进入校园,使各种资源数字化。极大的改变了现有教学方式及工作方式。和其它的互联网一样,校园网也具备计算机网络的一切结构和功能。为了让网络保持畅通,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服务,校园网的管理与维护就显的越来越重要。如何正确规范化的管理校园网,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管理与维护理论体系,也是当前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校园网的管理与维护
随着各种资源不断网络化,就必须对校园网加强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出现问题有法可依。这些规章制度包括网络使用规范、用户上网规范、信息点教学平台、网络管理制度、计算机操作管理制度、网络设备维修保养及报废制度等。重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网络系统安全存在的问题:
第一、有效阻挡病毒;现阶段,各种木马及计算机病毒令人防不胜防,如何将损失降到最小,是网络管理员考虑的问题。当软毒软件不能有效杀灭病毒时,要求网管员要在第一时间给出解决的办法并及时通知在校园网上,使教师了解病毒发作的特征和相应的解决方法,使各用户及时安装最新的病毒库和补丁程序。通过路由器查出有木马和病毒的计算机,在网络上封闭其访问网络权限,等用户计算机正常以后再开通网上访问权限。这样可避免扩散到其他计算机上,有效控制病毒在整网的蔓延。并要求所用计算机及时升级。
第二、网络用户权限管理与维护,首先要加强对网管权限的监管力度,由于网管可控制网内的每一台电脑,如果网络管理人员成为泄密者,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可以通过在平时管理时用普通帐号,只有在安装软件和设置服务器时才用超级管理员帐号,这样做可以防止网管丢了密码对网络所造成的破坏。平时要求网络用户在使用密码时,尽量设置强口令的密码,如可以设置为字母加数据加特殊符号,这要有效提高破译密码的时间和难度。在网络培训和计算机课程中强调网络安全。
第三、校园网防火墙管理与维护:根据学校网络建设,有的学校用的是教育网接口,有的学校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有可能会用到当地网络供应商提供的接口。不管用那一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都不能忽略网络安全问题,如要防止有些学生及个别教师在内部做出的攻击,还要防止外网对校园网的外部的攻击。攻击的方式多种多样,要有效防止攻击事件的发生,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网络防火墙,使局域网内的网络用户可以安全地通过防火墙访问Internet,局域网内的WWW服务器也可以安全地对Internet提供服务。有效阻止外部未经过验证的数据包进入校园网里,防火墙有硬件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可根据各自学校的要求进行设置。
2.网络系统安全管理方式方法:
第一、及时安装系统补丁程序(Patch);对文件目录权限;定期检查系统安全性;不要将服务器的登录方式设置为自动登录,应使用NT Security对话框注册;取消服务器上经常不用的服务和协议种类。尽量关闭不必要的服务端口,对一些可能存在被攻击的端口要定期扫描,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做处理;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随着服务和协议数量越多其系统的安全性会变的越来越差;超级管理员账号仅用于网络管理,不要在任何客户机上使用超级管理员账号。论文参考。对于windows系统,要特别慎重属于Administrator组成员用户;记住口令文件保存在WINNT SYSTEM32CONFIG目录的SAM文件中,并且在WINNTREPAIR目录中有SAM备份。所以对SAM文件写入、更改权限等要进行安全审计;系统默认禁用Guest账号,最好不允许使用Guest账号。不要在Everyone组增加任何权限,因为Guest也属于该组;新增用户时分配一个口令,并控制用户'首次登录必须更改口令',最好进一步设置成口令的不低于6个字符,杜绝安全漏洞;利用端口扫描工具,定期在防火墙外对网络内所有的服务器和客户进行端口扫描;禁止自动启动telnet服务。
3、应用软件的管理与维护:包括网络实验室及各客户端软件的配置更新规范,如相关的教学软件、编程软件、系统软件等。如:对未及时归还用户,如无特殊情况,损坏或丢失者,都要根据情节进行相应的处理。系统软件或价值较高的应用软件,一律不外借。除了软件的管理以外,还要大力加强软件的建设,如软件的购买、保管,使用、报损等。可根据需要,设立教师课件资源库,把每位教学每学期的多媒体课件,课后习题,辅导资料全部入库,这样不但对教师和学生带来方便,也成为校园网中的宝贵教学资源。
4.网络核心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校园网是由计算机、服务器(性能好的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等各种设备组成,校园网要正常运行,必须保证核心网络设备正常运行,是校园网络系统的基础,所有的设备都属于网络专用设备,网络管理人员定期要对全校的网络设备进行检查及时解决故障,还要对一些网络设备进行设置:如web服务器、proxy服务器、路由器路由设置,防火墙规则设置等,同时这些设备对温度,湿度,安全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对核心设备应用专门存放房间,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5.网络实验室的管理:
网络实验室全天对学生开放,这就涉及到使用,安全等管理问题,出于安全的考虑,实验室中的每一台计算机均锁在柜子里,防止学生破坏计算机硬件设备;学生上网问题可以用划分子网来解决,通过对网络掩码的划分,使学生在正常上实验课时,被分配到取消上网资源子网,如需用网络资源时,可对子网整体设置,这样可使实验室管理更高效;当实验室软件出现问题时,可采用网络对拷的方式进行快速修复,把一台已安装和设置好的计算机当服务器制作出镜像文件,再逐个分发到需要的计算机上。一般五分钟左右就可以修好。为了管理上网的学生用户,可采用软件方式加硬件方式进行管理,换句话说,如果用户没有合法的用户名和密码,当计算机开机自检完以后不再加载系统程序。可专门设置一个服务器对所有学生设置上网时间和权限。论文参考。论文参考。
三.对网络用户进行定期培训
1.主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是学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主力军,让教师通过校内外的培训,尽快提高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素质,是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成败的关键。通过培训,使教师队伍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水平不断提高。各校必需有一批懂技术、会使用的人员,才能真正发挥网络的功能,才能够发挥出校园网巨大潜能,使校园网的建设更具有更深远的实际意义。
2.培训成果:教师人人懂得计算机操作,掌握上校园网的方法,会使用'备课系统'进行备课,会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教学,掌握上网技术,要善于通过国内外互联网获得信息资源,会使用常规电教设备和多媒体电子教学平台进行教学,会改编课件,会设计、编写课件脚本,制作多媒体课件(方便、普及型的PPT课件)。教师绝大部分的课时都使用多媒体软件,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
3.教师用计算机的管理:
一般实行专人专用,在教师使用期内所出的问题全由用户自己负责。如:注意防尘、防潮、防磁、防碰撞;要求各位老师及时升级杀毒软件。由于人为因素对计算机硬件造成损坏的,要按原价赔偿。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向网络组反映。不允许做一些可能会对计算机造成伤害的操作,如私自把主机机箱盖打开等,否则后果自负。具体的规定可根据各自学校的情况制定
四、总结
通过对校园网维护和管理的论述,近一步说明了校园网管理与维护既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也反应了一个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的水平的高低.如何高效、安全、健康的利用现用的网络资源,提高学校管理与维护校园网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孟洛明.现代网络管理技术.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6
[2] Refdom.交换网络中的嗅探和ARP欺骗.xfocus.net.
[3] David BJohnson,David A Maltz.Yih—ChunHu.The Dynamic SoumeRouting Protocol for Mobile Ad HocNetworks(DSR).
论文关键词:网络环境 藏书馆 大学图书馆 校园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学图书馆日渐网络化和数字化,越来越多的师生习惯于从网上寻找信息或阅读电子文献。他们到馆次数和停留的时间日趋下降,甚至有些大型图书馆的每日到馆人数不到1000人。这不是图书馆办得不好,而是网络时代有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资源服务使得读者在家里上网就能得到所需资料,无需步入图书馆。这是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也是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必然结果。
网络环境下大学图书馆服务是多元化的,既可提供纸质印刷型资源服务,又可提供电子媒介、以及网络服务,服务上更加主动,图书馆员不再仅仅是被动地管理资料,接受查询,他们必须主动积极地配合师生的教学研究和学习的需要在网络服务、信息整合与检索等方面提供定向专题服务,并且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宿舍、教师办公室、甚至家庭提供联网服务。这种服务将集中在图书馆的资料,分散到读者的检索终端,实现了服务模式由一馆一地馆藏服务向共享化的专家咨询服务模式转换。图书馆以馆藏、信息技术、网络服务和知识导航为主体建立新的服务模式和体系。
一、网络环境下的新观念
新观念的第一个要求(最基本的要求)是“到人”的服务形式,当读者习惯于网络化数字化获取资讯时,当读者要求“找什么有什么”时,继续像传统图书馆那样将其资源局限在自己的高楼里,要求读者必须“到我的地方,用我的资源、我的方法”来获取信息为服务形式时,肯定会使读者感到不满意。因此,将资源和服务推送到读者桌面、融合进读者学习研究活动中,必然成为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流形态。大学图书馆必须在资源组织、技术支持、服务方式、人员配备等方面能够做到这点,否则就对网络条件下的读者失去了意义。正因为如此,我们利用校园网让教师和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办公室、宿舍、家里和野外现场都能像在图书馆一样使用所需要的资源和服务。
二、网络对图书馆传统服务形式带来的挑战
一般定义的图书馆从古代藏书楼发展到当今的现代化图书馆,其存在意义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以藏为主”发展到“以用为主”,即利用各种形式的文献资料提供符合社会、读者需求的文献信息,最终达到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目的。
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已经不仅可以从本地图书馆获取所需要的文献信息,他们借助Internet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强大的搜索引擎和快捷的传送手段,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概念。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资源的大量涌现。网上数据库、网上期刊、网上图书以及网上各种其他信息资源具备纸质文献无法比拟的优点。首先,网上资源的丰富度、传播速度远远超出了纸质出版物,大大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其次,网上资源具备纸质出版物无法具有的自动化搜索功能;再者网上资源的传播所受的限制比较小,通过网络容易获得很多个人和团体研究者的最新观点和研究心得。这些特点,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使用网上资源,给图书馆生存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图书馆界面临新的资源环境。
三、馆藏建设观念和理论的主要变化
传统的馆藏观念是以收藏信息资源为中心的,“拥有”是其本质,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目标是满足读者的需要。传统的馆藏建设主要是针对“藏书”的,即围绕所收藏的文献资源开展各项服务;网络环境下的虚拟馆藏建设是针对“读者”的,是以人为本,并根据读者需要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建设。
传统的馆藏建设中的藏书结构理论已经改变,传统的馆藏空间结构只有物理馆藏,而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由物理馆藏和虚拟馆藏组成。随着印刷出版物价格的上涨、网上资源的海量化,使得“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做法根本无法实现,而网络环境下不再强调馆藏文献的程度,而是重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日新月异的网络环境不仅改变了大学图书馆多年来传统的收藏、使用和服务模式,而且打破了图书馆彼此独立封闭的壁垒。由于打破了围墙障碍,没有了时空、地域和人数限制,信息获取更加直观和便捷,使得高校图书馆已经成为面向社会的知识宝库和信息源泉,实际上也是一个服务性的公益网站。这种服务对象的扩大和延伸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文献信息资源网络的公共平台上应加大高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的力度,建立健全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加强图书馆与校内计算机中心的联合,促进大学图书馆数字化工程的实施和校园信息网建设的发展,打破传统的计算机中心和图书馆任务迥异的格局。
随着图书馆网络化的不断加强和计算机中心资源服务导向的强化,通过联合可以突出它们共同作为大学学术信息中心的地位,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充分利用高校信息资源的可行性措施
1.整合信息资源,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主要是建立以图书馆为中心,联合院系资料室、科研处、教务处、网络中心、档案馆、学报编辑部的全校性的文献保障体系。打破传统的部门界限,以信息服务为目的,借助于现代化技术,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2.统一进行信息资源采集,避免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建立统一的分类、编目规则。具体包括:使用统一的分类法、主题法,统一的信息标引深度,统一的信息著录格式等。建立合理的信息资源布局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保证,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在此前提下,图书馆和校园内各信息服务部门应分别对自己收藏信息在类型、学科、语种、数量及收藏重点和特色等方面进行调研,为今后的协调采购提供依据。根据信息时代读者对文献需求的特点,重新确定采购战略和目标。建立突出本校特色的、合理的信息资源布局。
3.建立统一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结构。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体系应当由传统型的信息服务和数字信息服务构成。而数字信息服务体系应当包括统一的信息访问平台和网上参考咨询平台,以传统信息资源和数字信息资源为依托,提供在线信息服务。根据师生需求,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开展高效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可建立信息网站,通过该网站给读者提供馆藏文献的查询、续借、预约、催还、新书通报、读者信箱、读者推荐等服务,以便读者利用信息资源。
4.信息服务主动化。变被动工作为主动询问和咨询服务;加强调查研究,为教学和科研做好文献订购工作;掌握不同读者的信息需求,使服务工作有的放矢。提高信息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高校图书馆可利用校园网开展信息服务,根据重点学科和专业设置及师生的信息需求,用链接的方式在主页上建立信息导航系统,使教研人员、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学科的国内外研究前沿和进展情况。并将图书馆重点学科建设的服务融入信息网络环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重点学科的建设开展综合,从而弥补馆藏的不足。
5.做好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为实现校园网的数字信息资源整合,各信息服务部门应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划,积极培训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和网络设备维护人才,为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应当由“局外人”向“参与者”改变,利用专业知识和文献信息,直接介入教学、科研、生产、决策等活动,设立专门的学科馆员,直接参与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
6.信息服务开放化。图书馆必须承担把零散文献中的信息汇总并使之系统化的工作,直接向读者提供筛选、加工、针对性强、专指度高、信息量大、系统化的文献信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服务设施直接参与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服务工作,同时服务对象立足于学校,服务于社会,加强校际协作,馆企合作,真正使图书馆成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信息服务的发源地。
五、高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
1.高校图书馆可利用的资源有两种:一是本馆的现实馆藏资源(包括印刷型信息资源和电子型信息资源);二是虚拟馆藏资源(包括共享资源、网上免费信息资源等)。尽管图书馆网的设置内容十分丰富,但“馆际互借”、“远程借阅”等网络化程度较高的栏目还有待开发,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资源为师生服务,是目前信息咨询服务面临的一个问题。
2.网络环境下大学图书馆应引入全新的管理、服务机制,图书馆在继续存在着物理形态的文献收藏和馆舍设备的同时,其工作内容和服务范围却包括图书馆的物理“围墙”及在其中的活动而成为网络化信息服务系统。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利用自己的优势,有计划、分层次地拓展信息服务范围和项目,搭建具有本校特色的网络服务平台。
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咨询员不仅是信息的管理者和传播者,而且还是信息导航员和信息咨询专家,他们一方面联系信息源,一方面联系广大读者,成为信息需求的中介、纽带与桥梁。图书馆应注重信息咨询人才的培养,使他们熟练掌握获取现代信息资源的方法和能力。
4.读者信息意识、信息素质的培养。开展以以图书馆利用常识为主的新生入学教育,培养新生信息意识;开设以图书馆资源介绍、信息资源利用等为主的专题讲座;主动向大学生介绍本馆的电子信息资源及一些有助于增长知识才干的网站;开设《科技信息检索》必修课等,使他们熟练掌握利用图书馆的各种知识、技巧和方法,逐步加强和提高高校读者的信息获取能力。
关键词科研;管理;网络技术;数据库
1引言
随着高等院校科研信息量的迅猛增长,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科研水平逐步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而导致科研管理工作量的日益加重,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对科研的管理成为可能。而且目前多数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还依赖于手工操作,采用单机的计算机软件如:Excel、Access等,对于科研信息的采集、加工以及处理带来诸多不便,这种方式已经给科研管理人员增加了工作量,难以反应出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另外目前虽然有各种版本的科研管理软件,但是对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就不一定适用,以我校为例,去年购买的教务综合管理系统软件,其中之一模块就是关于高校科研管理的功能,对照软件提供的功能不满足我校的实际需求,因此购买时就把这部分的功能去掉了。近几年,网络技术逐步成熟,各高校基本上都开通了校园网,基于校园网平台的应用不断丰富,除了提供基本的WWW、E-MAIL、VOD等服务外,另外就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各种B/S模式的管理系统,实现校园内部的日常办公自动化、教务管理网络化、科研管理现代化;并且面向网络的编程工具逐渐被广大计算机网络的爱好者所青睐,如:、JSP、PHP等。
2采用网络技术的优点
2.1校园网平台的优势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是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清华大学等高校承担建设和管理运行的全国性规模较大的计算机网络,主要面向教育和科研单位。全国的高等院校都开始纷纷建立自己的局域网,然后接入CERNET,此局域网就成为校园网,而目前高校校园网的状况是硬件平台已经构建好,对硬件资源的投资已经完成,而校园网平台上的软件应用不是十分的丰富,如:2005年山西省教育厅联合省内各高校的专家对全省高校的校园网应用建设进行评估,结果是大部分院校基本合格,很难达到优秀,充分说明校园网平台上的应用比较少,因此就需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硬件资源的优势,结合各自的实际,开发网络版的中小型管理系统。
2.2B/S模式的优势
B/S模式,即Browser/server结构,是随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模式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B/S模式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其中应用的典型就是,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向Web服务器提出查询请求,Web服务器根据需要向数据库服务器提出查询请求,数据库服务器根据检索结果与查询条件将相应的数据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最后Web服务器以超文本文件的形式将结果传给客户端的Web浏览器[1]。B/S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
图1B/S模式结构图
B/S模式支持跨平台管理,不论是什么平台,只要装有Web浏览器即可;客户端无需安装和维护软件;可通过局域网、校园网等实时监控和管理,支持Internet组网方式。B/S模式系统应用比较广泛,是今后开发软件的主流。
技术的优势
.NETFramework是微软最新的程序设计开发平台,有CLR(CommonLanguageRuntime)和.NETFramework类组成。当编写好程序后进行编译时,.NET会将源程序代码编译成MSIL(MicrosoftIntermediateLanguage)中间程序语言,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器语言,执行时CLR调用JIT(JustInTime)编译程序,进而将MSIL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执行的语言。在CLR结构平台下的可以向下兼容并支持ASP3.0的所有语法,改善了执行性能,具有强大的功能和更广的扩充性,程序设计语言没有必要的关联性,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语言来编写的程序,同时也支持现有的COM对象。不但可以在服务器方处理HTML和Web控件,也可以保留用户完整的应用状态,并提供给客户端最佳的控制方式,另外还提供了服务器端的Server控件,除了具有执行窗体验证的功能,还可以控制数据显示的版面配置,而无须通过HTML标记对HTML文件加以描述,以大幅度减少程序代码。
2.4数据库技术的优势
是微软的ADO之后推出的最新的数据库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在.NETFramework平台上访问数据库系统。提供了一致性的数据处理方式,对于程序而言,的主要功能是存取数据库系统。因此说,仅提供存取数据库系统的途径和数据处理的方式,而最终
的处理与显示需要HTML控件和Web控件的协助。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导入新的命名空间,如:System.Data(可以将数据直接保存在内存中,提供DataSet、DataTable、DataColumn和DataRelation对象),System.DataOleDB.(用来处理OleDB数据源的命名空间),System.Data.SqlClient(和SQL服务器连接,提供SqlCommand、Sqlconnection、SqlDataReader等对象),这些都是数据库链接常用的命名空间。
3科研管理系统模型的建立
3.1功能模块的划分
科研管理系统模型主要结合我校科研管理中心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设想,然后在此模型基础之上进行二次开发,就能适合于中等规模的高等院校。该模型主要采用B/S模式,数据库使用SQLServer2000,开发环境为+/C#。科研管理系统模型提供的主要模块有六个,分别是:科研项目管理模块、科研经费管理模块、科研成果管理模块、专利管理模块、科研信息的与检索模块以及信息统计与系统的维护模块,该模型结构如图2所示。
图2科研管理系统模型图
科研项目管理模块的功能是实现对科研项目的立项、审批、执行跟踪、中期检查,以及项目的查询、信息汇总、结题等功能。科研经费管理模块的功能是根据横/纵向科研项目的立项情况,对每一个项目设立科研经费表,提供对经费数据的修改、浏览、汇总、查询、打印等功能,同时按项目进展情况及时了解经费的明细。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模块的功能是提供历年来本校获奖(含鉴定)成果的详细记录,包括成果负责人、成果名称、获奖时间、课题来源、获奖级别、成果类别、成果形式、颁奖单位、鉴定结论、成果介绍等[2]。专利管理模块的功能是实现对科研项目中科技专利或实用型专利名称、专利批准号、专利类型、专利申请日、专利公告日、授权日、专利时限等进行管理。信息与检索模块是为了让全院教职工及时了解科研信息,并提供检索的功能。信息统计与维护主要实现对各种科研信息的统计,如教职工发表的论文、专著等,维护主要实现对科研数据的维护的功能。
3.2数据库的分析与设计
数据库是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而设计的,设计环境是SQLServer2000。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主要设计的数据库表有:科研项目表、科研经费表、科研成果表、专利信息表、科研人员基本信息表、专家数据库信息表、信息表、出版教材及专著表、获奖情况信息表等。实现科研管理人员对数据的加工、管理、集成等的全部功能,个人的查询、打印等功能。连接数据库利用SqlConnection对象的ConnectionString属性可指定连接参数,利用SqlDataAdapter对象的Fill方法可将数据库中的数据读到DataSet中。
3.3系统平台的构建
该模型的平台主要从硬件和软件环境两方面进行考虑,硬件方面的客户端要求比较低,只要能安装Web浏览器和连通网络的计算机;服务器端的配置:PⅣ1.7GHZ/128M/40G;另外就是对网络的要求是100M的传输速度,当然速度越快越好。软件方面,服务器端操作系统安装Windows2000/2003Server,IIS5.0以上版本,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0,以为开发平台,采用技术,结合、和C#构造应用程序。开发工具采用DreamweaverMX和FrontPage2003制作网站整体框架,采用Photoshop、Firework、Flash等软件制作网页素材。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建议采用USB加密技术。
3.4其他应考虑的因素
在科研管理系统的模型中采用网络技术,还应该考虑网络安全方面即主要与科研数据有关的信息安全。项目申报、评审和各项科研经费采用网络化的管理,这样容易受到计算机病毒的攻击,一旦入侵网络窃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核心技术资料,将会造成技术泄密和知识产权流失[3]。而数据库SQLServer2000提供了对数据安全性的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管理机制,即对用户的权限验证采用双重验证的机制:登录身份验证、用户帐号角色以及所允许的权限。
4结束语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点和校园网硬件资源的优势,实现对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的网络化、规范化和现代化,该系统模型的功能比较全面,结构合理,采用的开发平台和数据库技术比较成熟,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张燕.基于网络的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计算机科学,2006(133)
论文关键词:校园;网络;建设;应用
1 引言
随着各单位计算机和局域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各种计算机应用系统被相继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各单位之间、各单位和外界媒体之间的相互交换和共享的要求日益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来,计算机网络以计算机应用为主流,同时高校的教学、管理等急需网络化、信息化,因此我校建立起了大规模的校园网络环境以适应现时以及将来的需要。由于高校作为培养未来信息化、综合型人才的基地,对网络新技术、新功能也有更高的要求。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要求更高的网络带宽、更强大的服务器处理能力、更快的网络速度。
2) 要求在安全防范、人员管理、场地管理等行政事务的管理上更有效率。
3) 学员层次较多,要求联系手段和信息手段的多样化。
4) 更多的工作站点使结构化布线系统较为庞大,易管理性、标识清晰的布线系统将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 我校校园网络的建设
我校校园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个满足数字、语音、图形、图象等多媒体信息以及综合科研信息传输和处理需要的综合数字网,并能符合多种网络协议,体系结构符合国际标准或事实上的国际工业标准(如tcp/ip),同时能兼容已有的网络环境。
由于网络的应用日益增长,用户数量的剧增,百兆骨干网已不足以满足当前和将来的应用发展,因此我校校园网络采用交换式千兆以太网骨干网络平台,它能提供10倍于快速以太网的性能,充分保护在现有网络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千兆位以太网相对于原有的快速以太网、fddi、atm等主干网解决方案,提供了另一条改善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骨干连接和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连接的可靠、经济的途径。网络设计人员将能够建立有效使用高速、任务关键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备份的高速基础设施。网络管理人员将为用户提供对internet、intranet、城域网与广域网的更快速的访问。通过在整个校园网络中的三层交换技术及vlan,实现教学区、办公区、宿舍区的相对隔离,便于网络的整体管理规划。
3 网络建设的几个原则
3.1 网络系统的高性能
网络系统设计中的设备高可靠性要求和系统高可用性要求:核心交换机所有关键部件可以实现冗余工作,可以在线更换(插拔),故障的恢复时间在秒级间隔内完成。多级容错设计基于单个设备高可靠性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不管是校园网还是城域网、广域网,其上的信息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新的多媒体应用及新的数据应用对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企业普遍采用的intranet网络模式来说,其www服务器,ftp服务器,lotus notes群体应用服务器,novell server等服务器群支撑着整个企业的信息服务环境。企业各部门用户客户端应用软件,通过网络访问中心服务器,请求应用,查询数据库。网络的负载流量主要从边缘设备到和核心的数据交换,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网络规模的扩展,以及应用的信息交换量增加,使得企业网络通常首先在核心发生通讯瓶颈现象。改善企业园区局域网的网络数据交换性能,往往是首先扩充核心交换机的交换性能,增加边缘设备到核心的数据通讯带宽,以减轻整个网络的瓶颈,使得应用软件的性能和效率得到提高。因此在设计校园园区局域网的原则上,首先应该考虑满足网络规模所要求的核心设备数据交换处理能力,以及边缘设备到核心的链路带宽。
就学校应用来说,其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可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支持校园应用的基础设施是校园的园区网络,它的工作状况会直接影响到校园的办公应用环境,教学、管理、开发、设计等业务环境,财务管理、部门管理等环境,信息检索、数据库查询、internet浏览等支持校园正常运行是必要服务设施功能。网络的可靠性要求是保障校园应用环境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网络要求可靠性的同时,要求网络具有高可用性。不仅要求设备的部件冗余,同时要求网络的链路冗余,可结合物理层、链路层及第三层技术实现,以保证网络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供信息访问服务。
3.2 网络系统的可扩展性
网络设计的可扩展性要求包括交换机硬件的扩展能力以及网络设施新应用的能力。核心交换机的灵活扩充性要求:核心交换机应该具有灵活的端口扩充能力,模块扩充能力,满足网络规模的扩充;同时提高性能,满足更高性能的要求。支持新应用的能力:产品具有支持新应用的技术设备,能够方便快捷地实施新应用。
在设计网络方案时,首先是满足现有规模的网络用户的需求,同时考虑到未来业务发展、规模的扩大,设计网络具有用户端口灵活的扩充能力。核心设备是整个网络的枢纽,用户端口数的扩充,需要增加配线间边缘工作组的设备,增加边缘设备的同时,要求连接核心骨干设备的端口数相应增加,因此核心设备应该可以通过增加的负载插槽容量。对于交换机来说,核心交换引擎应该可以满足最大配置下,无阻塞的进行端口数据饱交换,模块的扩充不影响交换性能。采用分布式交换结构可以实现了交换机的并行数据交换处理,优化网络的性能,本地交换和全局交换相结合的分布式交换实现灵活的模块、端口扩充能力。
3.3 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可以有效的控制网络的访问。灵活的实施安全控制策略。网络的安全性对网络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网络安全控制,可以使应用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在校园园区网络中,关键应用服务器、核心网络设备,只有系统管理人员才有操作、控制的权力。应用客户端只有访问共享资源的权限,网络应该能够阻止任何非法的操作。在园区网络设备上应该可以进行基于协议、基于mac地址、基于ip地址的包过滤控制功能。在大规模园区网络的设计上,划分vlan,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隔离子网内的大量广播,另一方面隔离网络子网间的通讯,控制了资源的访问权限,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在设计园区网的原则上必须强调网络安全性控制能力,使网络可以任意连接,又可以从第二层、第三层控制网络的访问。
3.4 网络的可管理性
网络的可管理性要求网络中的任何设备均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平台进行控制,网络的设备状态,故障报警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控制,通过网络管理平台简化管理工作,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
在进行网络设计时,选择先进的网络管理软件是必不可少的。网络管理软件应用于网络的设备配置,网络拓扑结构表示,网络设备的状态显示,网络设备的故障事件报警,网络流量统计分析以及计费等。网管软件的应用由于提高网络管理效率,减轻网络管理人员的负担。网络管理的目标是实现零管理,基于策略的管理方式,网络管理是通过制定统一的策略,由管理策略服务器进行全局控制。基于web的网管界面,是网管软件的发展趋势,灵活的操作方式简化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在设计园区网的设备选择上,要求网络设备支持标准的网络管理协议snmp,同时支持rmon/rmon ii协议,核心设备要求rap(远程分析端口)协议,实施充分的网络管理能够,在设计园区网的原则上应该要求设备的可管理性,同时先进的网管软件可以支持网络维护监控、配置等能够。网络设备采用开放技术、支持标准协议:采用标准的协议保护用户的投资,提高设备的互操作性。网络设计所采用的设备要求采用主流技术、开放的标准协议,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能够支持同一厂家之间的无缝相互连接与通讯。在设计园区网络原则上,发挥不同厂商产品的专用先进技术同时,必须强调考察设备的技术、协议的标准性,减少设备互连的问题,网络维护的费用,使用户的投资得到有效的保护。
4 数字化校园的必要性
对于校园网络建设来说,应用是目的,网络环境是基础,网络教学资源是核心,而人员培训与网络维护是保障。校园网络的应用主要分为四个大的部分:
4.1 学生学习的助手、学习资源的源泉
校园网是为学生学习生活服务的,是一种学习的工具。如宿舍的局域网应用系统,bbs系统等,她不但是学生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工具,同时也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和协作学习。
4.2 老师教学的辅助工具、同样是一种资源
校园网是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服务的。如多媒体教学系统、视频点播课件系统、虚拟internet教学系统的应用,可以提供教师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师备课,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支持教师再学习活动等。
4.3 行政部门的管理依赖
校园网是为学校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服务的,因此对于高校的校园网络信息管理而言,一切工作的开展都是围绕着教学、科研进行的。如辅助学校的学生学籍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科研管理、数字图书馆等。
4.4 校对外交流的窗口
校园网是沟通学校与外面的窗口,主要体现在学校的网网络硬件环境建设中,利用它我们既可以很直观地从校外获取各种信息,也可以通过学校地网站向外各种信息,增强与外界地交流和合作。
【摘 要】伴随着校园网的普及,很多学校、很多学科正在逐步实现作业的无纸化和网络化。数学作业的批改是教师了解和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如何更好地在网络平台上通过作业的批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主体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针对传统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的不足,提出在网络平台上对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的研究与实践,既是对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的大胆尝试,也是对传统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 网络平台;数学作业;批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5)04-0078-03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及其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不断发展,数学教育正在面临着巨大变革。一些新兴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如远程教学、网络学习、网上提交作业等。与传统的学习模式一样,作业依然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伴随着校园网的普及,很多学校、很多学科正在逐步实现作业的无纸化和网络化。数学作业的批改是教师了解和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类型的作业,进行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处理与批改,才能充分发挥这一环节的重要作用。如何更好地在网络平台上通过作业的批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主体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研究网络平台上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的必要性
学校的教务部门对教师批改作业的要求大都是“认真批改,重视讲评,反馈及时,矫正有效”。现在数学书面作业的批改模式基本是:收作业——教师改——改后评;传统的教师批改作业的方式主要是“全批全改法”。但是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发展,“全批全改法”已经不能适应多种形式的作业模式了。针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作业的新特点,适时地进行“网络平台上”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1)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作业有多种形式,教师应有多种批改作业的方式与之相适应。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发展,教师们对于数学作业的设计越来越精心,选择的数学作业形式也越来越多样,经常选择的有基础性作业、探究性实践型作业、叙述性记录型的作业等。多种形式的数学作业就要求教师运用多种灵活的批改作业的形式与之相适应,否则作业批改只能是机械性的重复划勾和叉,无法做到全面分析,更不能给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批阅或指正。
(2)网络平台上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的应用有利于提升高中假期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假期中除实践应用类的作业外,对于基础训练类的作业很多学生在完成作业后都急于想知道答案。众所周知,通常假期作业反馈的时间很长,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错误得不到及时改正,失去了批改作业的信息价值,从而影响了假期作业的实际效果。而在网络平台上批改数学作业的方式不受时间、地点和次数的限制,能够很好地解决假期作业批改反馈时间过长的问题,可以极大地提升高中假期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3)校园网的普及促进数学作业无纸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近些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电邮以及其他通讯工具(如QQ群、班级博客以及学习论坛等),学生在网络上交流作业和功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遇到难题转向网络寻求帮助。这些都促进了作业的无纸化以及教师利用网络批改数学作业方式的发展。
高中数学作业的特点及简单分类
数学学科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所以数学作业也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数学作业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其次,数学作业具有严谨性的特点。通常意义上讲,对于数学学习内容我们可分为三类: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和创造性数学活动经验。这三类内容互为前提,互为条件,虽然内容处于不同层次,但它们相应的关系又影响着学生三个层次的学习。前一层次的学习是后一层次学习的基础,后一层次的学习是前一层次学习的发展,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在这三个层次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以此种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变化过程为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把数学作业分为巩固性作业和研究性作业两类,具体常用的作业形式包括基础性作业、探究性实践型作业、叙述性记录型作业等。
(1)基础性作业。这类作业是以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为主要目标,一般都是以教材提供的练习为主要内容,以书面作业为主要形式,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题型和解题规律。
(2)探究性实践型作业。这类作业一般包括调查访问型作业和实践型作业。它主要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主要目的,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从而更好地了解数学的价值。
(3)叙述性记录型作业。这类作业包括课堂日记、考试日记、思维日记、生活日记等,就是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思维情况、考试做题以及反思情况,记录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问、感受、探索、发现等,并把这些疑问、感受、探索、发现传递给老师或同学,以培养学生整理知识和主动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
网络平台上数学作业批改方式实践与应用
1. 电子邮件方式批改作业
电子邮件方式,即学生将作业电子文档发送到教师信箱,教师批改学生的电子作业。
(1)电子邮件方式批改作业的具体实施步骤:步骤一,教师设立班级公共邮箱,主要用于上传布置作业及信息。步骤二,学生下载公共邮箱中的作业并完成作业。步骤三,在作业完成的规定时间内学生将作业电子文档以附件的形式发到教师信箱,教师批改学生的电子作业。步骤四,教师将批改后的学生作业随时通过电子邮件反馈给学生,并针对每位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点评及分别指导。步骤五,教师将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各种答案的比例予以提炼总结,在公共邮箱,并对本次作业的完成情况予以总体反馈。步骤六,请学生根据自己的错误情况,对作业进行修改,并按步骤提交订正后的二次作业。步骤七,教师再次按步骤批改学生作业,并保存。
(2)电子邮件方式批改作业的适用类型:基础性作业、探究性实践型作业、叙述性记录型作业。
(3)电子邮件方式批改作业的优势:作业的作答与批阅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对学生而言,可以在任何一台连网的电脑前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省去了因用笔书写作业而花费的抄写时间,同时也节省了作业本的费用;对教师而言,利用计算机的检索功能,花在批阅作业上的时间大大地减少了,并且作业的批阅结果能及时地反馈给学生,教与学得到了有效的互动。
2. 通过FTP方式批改作业
FTP方式,即在校园网上教师将作业题目与要求的文档上传到FTP服务器,学生下载并完成作业后提交到FTP服务器上,教师下载学生作业进行批阅。
(1)通过FTP方式批改作业具体实施步骤:步骤一,教师将作业题目与要求的文档上传到校园内网的FTP服务器。步骤二,学生下载作业并完成作业。步骤三,在作业完成的规定时间内,学生将作业电子文档提交到校园内网的FTP服务器上。步骤四,教师下载学生作业进行批阅。步骤五,教师将批改后的学生作业随时按照上述步骤反馈给学生。步骤六,教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各种答案的比例等予以提炼总结,上传至校内FTP服务器,并对本次作业的完成情况予以总体反馈。步骤七,学生根据自己的错误情况,对作业进行修改,并按步骤提交订正后的二次作业。步骤八,教师再次按步骤批改学生作业,并保存。
(2)通过FTP方式批改作业的适用类型:基础性作业、探究性实践型作业、叙述性记录型作业。
(3)通过FTP方式批改作业的特色与优势是:本系统为内部系统,仅限于校园网络内部访问,使校园网络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更重要的是,教师作业的批改不受时间及地点的限制,反馈及时,提高了作业批改的效率,提升了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3. 通过公共邮箱定时公布正确答案的自助式批改作业
通过公共邮箱定时公布正确答案的自助式批改作业,即在学生完成作业并按时提交到教师的邮箱后,教师在公共邮箱内公开本次作业的正确答案,学生分别下载后自助式批改并订正作业。
(1)通过公共邮箱定时公布正确答案的自助式批改作业具体实施步骤:
步骤一,教师设立班级公共邮箱,主要用于上传布置作业及信息。步骤二,学生下载公共邮箱中的作业并完成作业。步骤三,在作业完成的规定时间内,学生将作业电子文档以附件的形式发到教师信箱。步骤四,在学生完成作业并按时提交到教师的邮箱后,教师在公共邮箱内公开本次作业的正确答案,尽量步骤详细,讲解清晰。步骤五,稍后教师将学生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共性问题予以提炼总结,在公共邮箱。步骤六,学生根据自己的错误情况,分别下载后自助式自己批改并订正作业。步骤七,学生将批改作业后的成绩及问题统计后发至教师邮箱。
(2)通过公共邮箱定时公布正确答案自助式批改作业的适用类型:基础性作业、探究性实践型作业、叙述性记录型作业。
(3)通过公共邮箱定时公布正确答案的自助式批改作业的特色与优势是:把作业批阅权归还给学生,把教师用于批阅作业的时间转移到研究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加强个别指导上。学生可以自主对作业进行批改、反思和订正,且时间、地点不受限制,有利于其对于知识的掌握,所谓“慢工出细活”。
网络平台上数学作业批改方式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要注意对于可能出现的雷同作业进行检索,杜绝作业抄袭现象。电子作业虽然方便快捷,给教师批改作业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作业的抄袭埋下隐患,因此教师要加强对作业原创性进行监督。
2. 注重网络平台上的师生交流与生生交流。师生和生生之间关于作业的交流与讨论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点可以起到必要的补充作用,在网络平台上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非常容易实现。例如,校园网上可以开辟作业讨论BBS和小纸条功能,或者利用QQ等即时通讯软件建立班级作业讨论群组等。
3. 网络平台上批改数学作业的方式灵活多样,在实际运用中教师应在遵守基本程序和原则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新的探索和改进。因为教育本身是丰富多样的,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各异,学生的情况更是复杂多变,所以教师在网络平台上批改学生作业时也必须结合自身和学生特点。
关于网络平台上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的几点思考
作业环节是整个数学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平台上数学作业的批改方式是现在高中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的有益补充。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与舞台,它将数学课堂教学延伸至课下,延伸至校外。故此,网络平台上数学作业的批改方式都应该有很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作业需要教师下载后批改,下载的时间稍长,而且批改后作业统计较为烦琐;2.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知识,特别是将这种资源运用于写作业、提交作业及订正作业的能力还很欠缺,人机交流的技能技巧、网络通信软件的操作等能力参差不齐。
网络平台上数学作业批改方式受数学教学内容、设备以及学生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还需进一步完善。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使作业批改的表现形式更丰富多彩,在文字、图示的基础上增加动画和音视频等内容,还需要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和创新。
参考文献
郑影卓.赵玉.赵蔚.网络作业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5),50-52.
冯能山.Internet环境下电子作业的一种实现模式[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8,15(3),16-19.
秦新国.电子作业管理和作业抄袭检测技术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顾海英.如何提升小学假日数学作业的有效性[J].教育科研论坛,2011,(1).
刘光会.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4-16.
丁美榕.施多元评价 促进英语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8):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