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发热患者的护理范文

发热患者的护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发热患者的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发热患者的护理

第1篇:发热患者的护理范文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7月本院收治的外感发热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外感发热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中女性患者均排除妊娠期和经期,所有患者均排除患有严重原发病及退热剂对体温的影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48.0±6.1)岁;病程3~42h,平均病程(18.0±8.0)h。观察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45.0±4.2)岁;病程5~48h,平均病程(22.0±8.7)h。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措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为患者定时测量体温,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洗汗液、酒精擦拭退热等,告知患者应多饮水,以清淡流质饮食为主。对于持续高温患者加强观察,遵医嘱做退热处理。中医护理措施:刮痧、拔罐、耳穴压豆、放血疗法等。

1.3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行护理措施1h后测量腋温,与入院时的体温比较,护理后1h体温下降>1.5℃为显效,0.5~1.5℃为有效,<0.5℃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持续退热效果通过护理后的1、2h患者下降的腋温评价,腋温与入院时的体温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退热效果比较

护理后1h观察组的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两组患者持续退热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1h后的体温下降了(0.21±0.01)℃,2h后下降了(0.32±0.30)℃;观察组患者1h后的体温下降了(0..62±0.36)℃,2h后下降了(1.16±0.75)℃,观察组的持续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第2篇:发热患者的护理范文

中国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230-02

发热是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通过提高体温调定点,引起体温升高。按其程度可分为低热,口腔温度不超过38℃,中等热,口腔温度在38~38.9℃,高热,口腔温度在39~41℃,过高热,口腔温度超过41℃。在临床中常见的发热主要是由于机体感染产生炎症而引起的相应症状。为了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我们对发热病房收治的45例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等发热患者进行了人性化护理,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1 体温上升期

即体温开始上升的阶段,机体产热大于散热。当体温持续升高到一定程度,表现为皮温升高,皮肤潮红,心跳与呼吸频率加快,病人自觉发冷与口渴,烦躁不安,紧张、恐惧,对发热毫无思想准备。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我们在护理方面首先应做到:

1.1给予患者心理安慰 护士发现患者发热,应立即安慰患者,向患者解释发热的原因、过程和可能出现的相应症状,指导患者需要进行的必要检查及注意事项,使患者有心理准备。告知患者情绪紧张可以使体温继续升高,不利于疾病的恢复。简单为患者采取必要的诊疗和护理,帮助患者解决困难,耐心地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护士在完成诊治工作外应多陪伴患者,减轻患者的烦恼与孤独,以免长时间见不到护士,产生失望和不安全感。【1】

1.2解除患者痛苦 此期患者感口渴、口干,护士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尽量提供含糖盐水,补充大量水及电解质。防止发热后大量出汗引起的虚脱,并可解决患者的烦躁与口渴。

1.3满足患者的需要 患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寒战、发冷。一般可给患者加盖被子,足部可放热水袋或热宝。待患者寒战减轻,可逐渐减少盖被,以利散热。

1.4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交代病情变化,使其有心理准备。体温因随时继续上升,要将这一点告诉患者和家属,使其理解产生防范意识,减少患者的恐惧不安。【2】

2 发热持续期

此期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主要表现为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干舌燥,呼吸和脉搏加快,食欲不振,全身乏力。伴随体温持续升高,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嗜睡、躁动,高热者可有神志不清、幻觉、谵妄、行动障碍等。针对此期在护理上应做到:

2.1给予物理降温 包括冰盐水灌肠,头部置冰帽,温水擦浴,乙醇拭浴。可降低体温保护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因高热患者随时可能出现病情危重及精神症状,只要患者体温下降,伴随症状会减轻或消失,患者也会立即感觉心情舒畅、一身轻松。

2.2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患者因体内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需要尽快补充,其用量每天不得少于2500~3000ml。液体量应尽量从饮料中补充,可给患者配制酸甜可口的饮料,有计划地给患者饮用。以促进代谢产物排除,帮助散热。

2.3预防并发症 高热患者由于体质虚弱,进食少,消耗多,应做好患者的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

2.4补充营养 高热时,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造成胃肠蠕动减弱。因此,应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增加食物中维生素的摄入。护士应鼓励食欲较差的患者进食,保证营养的供给。

2.5合理满足患者要求 高热患者对医护人员有依赖心理,会经常向护士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护士要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热情的对待患者,不可在患者最需要帮助时,疏远或冷落患者。【3】

2.6增加患者舒适感 因发热期患者常大汗淋漓,衣被浸湿,患者颇感烦躁不安。护士应及时更换床单及衣被,用屏风遮挡提供擦浴的方便条件,保证患者的个人卫生和舒适的需要。

2.7特殊看护 对于躁动、谵妄、幻觉的患者,护士应在床旁守护照料,允许家属的陪护,加用床挡,防止意外的发生。由于发热引起的精神症状,遵医嘱可给予适量的镇静剂进行治疗。

2.8心理护理 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紧张、焦虑的患者可进行松弛训练。

3 体温下降期

此期散热大于产热,患者因体温骤降,大量出汗导致丧失较多液体,年老体弱及患有心血管疾病者,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四肢冰冷等虚脱现象。此期应注意观察和加强护理。

3.1为患者提供沐浴条件 因患者大量出汗导致衣被浸湿,此时,护士要帮助患者洗头、洗澡、更换衣服和被褥,清洁卫生是患者退热后的基本需要,会使患者感到格外舒适,但操作时要注意保暖。

3.2为患者补充足够的营养 患者在体温下降后消化功能得以恢复,食欲增加,此时患者迫切想多进饮食,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应尽量补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3.3补充足够的液体 患者因退热时大量出汗丢失很多液体,为防止虚脱应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护士应主动提供糖盐水,并鼓励患者多饮。【4】

3.4帮助患者获得自然空气 患者在发热时,经常卧床不起,往往会产生自闭心理。因此,在退热以后,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护士可陪伴患者外出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欣赏花草树木,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通过对45例高热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反映了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是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关键,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缓解了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患者舒心、放心的接受治疗,减轻患者痛苦,得到患者信任,人性化护理才能顺利进行并取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玉洁,万杰.发热患者的人性化护理【J】吉林医学,2006,27(4),427

[2]陈素坤,临床心理护理指导【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67

第3篇:发热患者的护理范文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 Orem自理理论;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0057-02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典型症状可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且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1],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多,老年糖尿病患者比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日常护理工作已成为社会级的难题。Orem的自理理论认为:人与生俱来具有照顾自己的能力、权利与义务,并且通过学习来达到自理需要。自理护理就是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知识宣教的基础上,以自理护理为主,临床护理为指导的糖尿病护理干预方法,实现自身管理疾病调整生活方式,适应自我护理的需要。在此总结分析了2011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对2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美国护理学家Orem博士的“自理”理论的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 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2例,女138例,年龄60~79岁,平均(68.3±4.9)岁,糖尿病病史3~23年,平均(7.9±2.6)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且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缺少自理能力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30 例,对照组13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护理,包括定期血糖监控,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治疗、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自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健康卡建立及病情评估 自患者入院时建立患者的个性病史健康卡,根据患者的病史、治疗情况及当前血糖、并发症控制情况,详细记录并准确评估,预估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可存在或潜在健康问题,自理的能力及病情的发展情况,以便于对其自理护理进行规划,主要定期上门服务、电话咨询,时间为半年。

1.2.2 糖尿病知识宣教 根据前期对患者病情及疾病知识的认知情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糖尿病知识宣教,让患者明确及时治疗与积极控制血糖对其的重要性,及血糖控制的方法、低血糖的预防等内容,熟知自理护理中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建立与医护人员交流保持联系的方法。

1.2.3 心理疏导 对于常年存在糖尿病或存在其他并发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常存在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针对其前期心理情况的评估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疏导,保持情绪平稳,树立起积极战胜病魔的信心以便于配合治疗和积极的进行Orem 自理护理。

1.2.4 饮食指导 向患者讲解饮食护理的重要性,帮助患者计算出每日所需热量及主副食搭配、三餐比例、饮食种类。鼓励患者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当限制钠盐的摄入。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足量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坚持定时、定餐、定量、定营养素、不定食品的“四定一不定”饮食原则,同时做到少食多餐即从3 次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品留做加餐用。指导患者随身带糖,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1.2.5 血糖监测及治疗指导 指导患者定期进行血糖监测,按时用药及用药后应注意事项。

1.2.6 运动指导 建议患者适量进行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指强度小,节奏慢,运动后心脏搏动增加不明显且呼吸平稳的一般运动,如散步、游泳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空腹及餐后2 h 的血糖情况,护理干预前后给予患者发放糖尿病知识普及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于糖尿病知识的认知情况,问卷内容包括: 糖尿病病理知识、糖尿病并发症知识、糖尿病自我护理知识、糖尿病饮食知识、糖尿病运动知识、心理知识等内容,总分100分,90分以上为优,80分以上为良,60分以上为可,60分以下为差[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血糖控制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平均(7.21±0.14)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9.91±1.54)mmol/L;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平均(8.82±0.35)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11.60±1.48)mmol/L。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知识掌握情况

观察组Orem自理护理干预后糖尿病知识掌握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Orem自理护理干预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3],其能够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早期病情的评估和监测,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提供服务指导。对患者在日常自理护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全面的评估,通过知识宣教及心理护理干预,将患者的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自我护理。本文通过总结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Orem自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可以看出,应用自理理论(Orem)的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有着较好血糖控制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自身对于糖尿病知识的认知,增强其自我控制血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贵芳.老年糖尿病护理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3,17(2):169.

[2]陆懿,张彩华.Orem自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5):4290-4292.

第4篇:发热患者的护理范文

原?l性肝癌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应用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此次研究特就肝癌患者接受介入栓塞术后应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96例,均经影像学诊断以及临床确诊。其中男55例,女41例;年龄31~67岁,平均(56.7±3.6)岁。对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循证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各4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常规护理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组同时接受循证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化繁为简,向患者介绍手术方式和并发症情况,与患者加强沟通与交流,增强患者的积极接受治疗的勇气和信心。②一般护理:尽量控制患者的活动量,同时对穿刺部位出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发生,需要立即向临床医生报告[1]。③发热护理:对于发热患者可采取药物降温或者物理降温方式,若患者出现高热现象,可以给予退烧药物。④胃肠道护理:恶心、呕吐为常见并发症,若患者出现严重呕吐可应用止吐药物治疗[2]。

循证护理:①发热护理:患者出现发热并发症前即告知其可能出现发热迹象,防止患者恐慌,一旦患者发热,需要立即向其讲解发热的引发原因以及相应的冶疗方式,使患者的情绪得到稳定和控制。同时叮嘱或者协助患者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3000 mL左右。若患者本温>39℃,则需立即进行物理降温配台药物治疗,同时勤给患者擦汗以使其皮肤保持清洁[3]。②胃肠道护理:患者容易出现食欲减退、呕吐、恶心等胃肠道反应,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少食多餐,适当进食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严格遵医嘱应用药物,同时适量运动。③穿刺部位护理:手术进行前给予患者凝血机制纠正,使血玉情况得到有效控制,防止咳嗽。手术前旨知患者将大便排空,或者进行灌肠,避免患者用力排便造成穿刺点出血[4]。④腹南护理:鼓励患者互相进行经验沟通以及果用音乐疗法等,使患者的紧张情绪得到控制;同时对患者的腹痛程度以及全身情兄进行观察,若疼痛程度较强,可给予其止痛药物[5]。⑤肾损害护理:叮嘱患者保持绝对卧床状态,尽量放松心情,对患者尿色、尿量以及精神、意识等进行观察,提醒患者多饮水,同时定期复查肾功能[6]。

观察指标:记录并对比循证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用自制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与其监护人等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主要包括优、良、可、差4级。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接受护理干预前均存在肾功能损害、腹痛、穿刺部位出血、胃肠道反应以及发热等症状,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循证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比:循证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87.5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64.58%(P< 0.05),见表2。

讨论

第5篇:发热患者的护理范文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体会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309

在我国SARS、H1N1-甲型流感病毒流行期间,临床医护工作者及住院患者群体感染率在总发病患者中所占相当大比例,使医院工作效率下降,亦使医院声誉乃至我国医疗体制都遭受了巨大损失,故采取有效的手段,提高护理工作者防范意识,并落实于日常各项医疗护理操作中,是护理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亦是重要使命。本文从如下5点总结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的护理管理体会。

对全院护士做好感染知识培训

对全院护士尤其是新上岗护士认真做好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具体包括传染病防控制度法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知识、传染病就诊流程、消毒隔离防护技术、传染病应急预案等,并定期进行考核。使全院护士在思想上认识到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在行动中认真执行医院感染防控的规章制度和诊疗操作规范。

通过导诊护士规范发热患者就诊流程管理

发热是许多呼吸道传染病共同的早期症状之一,因而通过导诊护士优化发热患者的预诊分诊,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菌的传播。①明确标识:应在门诊大厅内外张贴标识和路线指示,指引发热(体温≥37.5℃)并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前往发热门诊就诊。②明确就诊流程:年龄>14周岁发热患者先到发热门诊就诊,年龄≤14周岁发热患者可到儿科急诊就诊,门诊大厅导诊台、各科室分诊台及挂号处导诊护士应及时引导发热患者到上述科室就诊。先将患者安排在隔离诊室,通过医生的诊察,如发热并非由传染所致,则使患者到专科就诊,如发热确由传染所致,则就地隔离,并请传染科医师会诊[1]。

完善消毒管理

病区消毒:①空气消毒:开窗通风,定时喷洒空气清洁消毒液;在无人病区,可使用紫外线照射和药物熏蒸方式。②物体表面、地面消毒:使用有效氯为3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污染物体表面,使用1000ppm浓度的漂白粉精片溶液或0.2%过氯乙酸对地面进行均匀喷洒消毒,20~30ml/m2,1次/日。③医疗用具消毒:对病房内的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止血带可用75%乙醇擦拭2遍消毒,对患者使用的被褥、衣服、口罩等,先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然后清洗、高压灭菌后使用。④终末消毒:当危重传染病患者转院或死亡后,要及时对其病室进行消毒处理,选用2%过氧乙酸熏蒸消毒空气,而当一般传染病患者治愈出院后,选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时间60分钟以上。

医疗污物处置:隔离病区及护士工作区装备密闭污物箱及锐器盒,病室内所有废物和垃圾均由专人收集,规范处理。保证污水处理消毒剂余氯含量>6.5ml/L。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由专门清洁工清理,放入双层医用垃圾袋中进行包装,外喷消毒液,然后运送至指定地方,焚烧处理。

严格手卫生:在门诊、病室、护士站、医生办公室等洗手池旁安放速干消毒洗手液及肥皂液,张贴洗手标识,宣传正确洗手法,在诊疗、接触传染病患者后要立即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加强感染防护

为保障护理人员自身健康、尽量降低感染风险,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必不可少。为避免因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而被感染,护理人员应戴好手套。当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应根据感染风险的大小,采用分级防护措施,包括基本防护、加强防护、严密防护。发热患者应佩戴外科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将病毒传染给他人[2]。

加强感染监管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督促全院职工认真执行与感染相关的制度法规,监查医护人员是否严格按照感染防控的规范进行操作,检查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是否有不足和缺陷存在,及时反映给医院领导并制定相应措施。密切关注医院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如有必要,及时向所属主管卫生部门报告疫情[3]。

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需要全院各个部门人员的全力配合,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和法规并确保其贯彻执行,对全院员工进行传染病知识培训,明确各科室各部门的职责分工,都是感染管理至关重要的举措,而护理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感染控制的水平,通过以上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在传染病防控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感染率从10年的5.4%降低到目前的3.1%,得到了患者及各领导部门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 张素,赵燕,高占成.隔离在呼吸道传染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1):11-13.

第6篇:发热患者的护理范文

【关键词】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发热;临床观察;护理;预后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为当前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多数国家仍有上升的趋势。目前,在多数发达国家中,肺癌在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占首位,女性占第3位,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在我国,肺癌占城市居民好发恶性肿瘤的首位,其发病率在40岁以后更是迅速上升,在70岁则达到高峰。肺癌的临床表现复杂,治疗与预后也有很大差别。原发肿块胸内蔓延,远处播散引起的症状和肺外表现、症状和体征与肿瘤发生的部位、大小、病理类型有无转移和有无并发症有关。我院自2004年成立肿瘤科以来,收治的肺癌患者占病人总人数的60%,约300余例。其中,中心型和周边型肺癌的首发症状和X线征不同,中心型肺癌引起的间接症状和X线征较周边型为多。常见的症状为咳嗽、咯血或痰中带血、胸痛、胸闷等症状,不典型的症状有气促、喘鸣、局限性肺炎、指尖肥大等;常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放疗、化疗或综合治疗,平均生存期约为3~5年。值得注意的是,晚期肺癌伴发热病人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均比较典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1 男,52岁,主诉:半月前出现咳嗽、咯痰、痰中带血丝;CT显示:右下肺占位,并在省肿瘤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并取组织;病理显示:右肺鳞癌,入院测T38.9℃,P88次/分,R22次/分,入院时神志清,精神不振,纳食量少,胸闷气短、咳嗽、咯血、痰中带血丝、周身乏力。查血常规示正常,立即给予退热药物,同时行全身静脉化疗。用药方案:NVB45mg,CBP0.1g,患者化疗期间仍间断发热,体温最高达38.9℃,用退热药或地塞米松后降至正常,在我院连续化疗三周期,肿瘤明显缩小,症状消失。休息期间仍持续发热,患者常因发热而返回病房,化疗三个疗程后,给予放疗,每日一次,患者在放疗第15次后出现胸闷、气喘、乏力,后出现胸痛难忍,咳嗽、咯褐色粘痰,有恶臭味,被迫停止放疗;胸部正侧位片示:右侧液气胸,并在局部麻醉后行胸腹闭式引流,引流出淡黄色脓液约700ml,持续共引流约1200ml,有恶臭味,患者烦躁,呼吸困难,胸痛难忍,最后中毒休克而死亡。

1.2 病例2 男性,57岁,主诉:咳嗽、咯痰,痰中带血,已5个月;病理显示:右肺鳞癌并纵膈淋巴结转移,初期患者未进行化疗,要求行钴60放射治疗,营养支持治疗,放疗结束后患者出现间断发热,体温持续在38.5℃,咳嗽,咯白色稀痰,周身乏力,给予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停药后仍发热,最高达38.9℃,并出现胸痛,在我院行NP方案全身静脉化疗、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时有咳嗽,咯褐色粘痰,并有恶臭味,右侧胸部时有疼痛,并出现胸闷气喘,给予氧气吸入,胸痛加重,先后给予曲马多-吗啡止痛治疗。 后期患者神志清,不思饮食,周身无力不能下床,胸痛难忍,定时给予吗啡止痛治疗,病人全身散发恶臭,臭味布满整个病区。患者全身脏器功能衰而死亡。

2 病情观察与护理

2.1 患者住院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体温的变化、发热持续时间,要给予自护知识指导;观察患者咳嗽、咯痰、咯血的色、质、量、有无气味,并做好记录;化疗的反应,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的过程,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告知患者恶心呕吐为正常反应,饮食应少量多餐,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少刺激为主,品种多样化,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忌辛辣厚腻,胸痛发热痰多者,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并观察用药效果,胸闷喘息时,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2.2 发热的护理 患者长时间发热引起全身组织代谢增加,消耗大量热量,痰液黏稠,退热期出汗丢失大量水分,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护理,安慰患者,鼓励患者多饮水,补充体内水分,稀化痰液。尤其是药物降温后出现大汗淋漓,应多食流质、半流质,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更换汗湿衣服和床单,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着凉。

2.3 心理护理 肿瘤患者本身担心预后,加之长时间发热,护理人员应多与病人谈心,指导患者正确面对;多介绍治愈病例,以增强其战胜病魔的意志和力量;鼓励患者亲友多探视,积极配合治疗。在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两例病人均积极配合治疗,情绪基本稳定。

3 讨论

本组病例年龄均在50~60岁之间,均以咳嗽、咯痰、痰中带血为主诉收治入院,住院期间均伴随发热咳嗽,病理诊断:肺鳞癌,伴纵膈淋巴结转移,经化疗放疗,对症治疗后,肿瘤一度缩小,短期内病情加重,胸痛逐渐加重,咳嗽咯痰,由白色黏痰渐转为褐色黏痰,并有腐败烂肉样恶臭,平均生存期为4.5个月,生存期短暂。

小结

本组病例与其他病例的临床表现稍有不同,持续发热伴随疾病全过程,药物不能控制,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差,平均生存期短,持续发热为癌性发热,经化疗、放疗、综合治疗后肿瘤组织坏死、液化并形成包裹、粘连,不能及时排出,并散发出恶臭味,病情进一步恶化,坏死组织穿透胸膜,引起胸部剧痛,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后迅速死亡。医护人员应重视此类疾病的表现和预后。

参考文献

第7篇:发热患者的护理范文

[关键词] cik细胞回输;护理;发热

[中图分类号] R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4(c)-015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efervescence acupoint sticking 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fever symptom caused by the transfusion of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 Methods 114 cases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fever symptom after the transfusion of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7 cases in each,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the defervescence acupoint sticking therapy for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ibuprofen suspension for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defervescence effect and changes of other relevant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observ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46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80.7%), 10 cases were effective (17.5%), 1 case was ineffective (1.8%)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8.2%, in the control group, 34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59.6%), 11 cases were effective (17.5%), 12 cases were ineffective (21.1%),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8.9%,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defervescenc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Autotransfusion of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 Nursing; Fever

大量研究发现[1],外周血中存在癌细胞是导致肿瘤转移、复发,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清楚血液循环中的癌细胞对预防肿瘤的复发、改善患者晚期生存质量的意义重大。cik细胞使一种免疫效应细胞,该细胞对肿瘤过继免疫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该细胞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得到了诸多学者的认同[2]。但该细胞治疗后的患者常存在发热等并发症的产生,临床护理中需给予此类型发热患者进行及时、适当的护理措施干预。为探究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该院整群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间该院收治的行cik细胞输入治疗后产生发热症状的肺癌患者共114例,将其进行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间该院收治的行cik细胞输入治疗后产生发热症状的肺癌患者共114例,将其以数字随机分组的形式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57例。实验组:男患者29例,女患者28例,年龄分布在34~72岁,平均年龄(51.83±9.35)岁;对照组:男患者30例,女患者27例,年龄分布在32~71岁,平均年龄(50.97±9.88)岁。两组患者于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得到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进行本次研究。

1.2 入组及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经CT扫描诊断确诊为肺癌且经cik细胞输入治疗后产生发热症状者;无其它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伴发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者;患者家属及本人知情且同意入组观察者。

排除标准:病情不稳定存在生命危险者;伴发其它重大疾病或精神疾病依从性较差者;既往存在药物过敏史者;患者家属或本人不知情或知情后反对入组观察者。

1.3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布洛芬混悬液(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59,含量20 mg布洛芬/mL),口服(5~10 mg/kgq次,3~4次/d),1疗程为3 d,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时刻关注患者各项体征、症状变化情况,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给予实验组患者退热贴穴位贴敷治疗,退热贴成分及剂量:生栀子、川黄连、生石膏、黄芩等。将上述药材碾成粉末,使用老姜汁调匀制成丸状,于患者双侧涌泉穴及大椎穴贴敷,使用特制敷贴胶带将其固定,剂量1次/d,敷贴时间6~10 h。

敷贴前准备:敷贴前需向患者本人或其家属仔细说明敷贴流程及敷贴所需要注意的事项;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警惕皮肤过敏反应的出现;敷贴前,护理人员需仔细对患者穴位处皮肤情况进行检查,尽量避开疤痕、伤口,清理患者皮肤保持干燥;患者敷贴后应穿着透气、宽大、深色的衣物。

敷贴时的护理:敷贴过程中,不同患者穴位的选择需依据患者身材、体型并结合相关规定选择敷贴尺寸,若患者过胖、过高或生长畸形可采取同身寸取穴法。同时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穴位所在位置,指导患者保持适当,使穴位周围局部皮肤伸展。同时需依据不同患者的皮肤反应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需嘱患者及其家属时刻关注局部敷贴后的皮肤变化,若出现热、氧、麻木、疼痛等感觉属正常现象[3]。若敷贴后患者局部出现明显热辣烧灼感,皮肤无法耐受需及时去药。若患者局部敷贴皮肤出现色红,嘱患者切勿用手抓挠,避免感染。若患者敷贴后局部皮肤出现水泡,应根据水泡大小从而选择不同的干预手段:粟粒状水泡需使用酒精棉擦洗以减轻患者疼痛,或保持水泡处皮肤干燥,涂抹哈西奈德乳膏进行止痒,密切关注水泡情况,防止渗出;对于

1.4 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用药1~3 d后体温明显降低接近正常水平,体征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记为显效;患者用药3 d后体温存在一定改善,但仍反复,体征及临床症状存在部分缓解或消失记为有效;患者用药3 d后体温仍未见改善,其体征或临床症状无缓解或加重者,记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数据均经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均数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取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发热改善情况对比

经不同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显效46例(80.7%),有效10例(17.5%),无效1例(1.8%),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患者显效34例(59.6%),有效11例(19.3%),无效12例(21.1%),总有效率为(78.9%),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退热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对比

护理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出现3例(5.3%)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停药后未经特殊干预,自然好转;对照组患者出现10例(17.5%)出现呕吐、恶心等胃肠道症状,经主治医师指导干预,患者不良反应均明显改善。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cik细胞是一种高效、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该细胞具有广谱的肿瘤活力杀伤作用,且对机体自身组织、细胞不存在毒副作用[4]。cik细胞在培养期的4~d时开始增殖活动,并于培养的第12天时达到高峰期,共持续约半个月的增殖,增殖后绝对数为开始时的1 300倍左右。大量文献报道,cik细胞对肿瘤存在特异的杀伤作用,对手术、放/化疗后的患者肿瘤微小残留病灶的清楚效果显著。但cik细胞回输后患者常会伴发寒颤、发热、心慌、胸闷、气急、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全身疼痛、腹泻等现象发生[5],因此cik细胞回输的患者常需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该研究采用退热贴穴位贴敷护理治疗对cik细胞回输后出现发热症状的患者进行护理研究,取得不菲成绩。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研制出的一种无疼痛、创伤的手段。目前对于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中医认为穴位是机体气血运行的交汇点,运用穴位贴敷对体表穴位进行刺激可有效改善患者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扶正强身的作用[6]。该方法所选穴位中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督脉、经脉的交会点,有驱邪退热、解表通阳之功效,是全身退热的要穴之一。涌泉穴为人体最低的穴位,该穴位为升降要穴,可对肾脏及全身进行整体行调理[7]。于患者双侧涌泉穴进行穴位贴敷,可激发穴位经络之气,使得药物由表入里,从而发挥药物的作用,祛邪扶正,达到退热的效果[8]。

该研究中,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得到如下结果。经护理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患者退烧情况(总有效率98.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8.9%),同时,术后实验组患者不良并发症产生情况(5.3%)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17.5%),且于护理人员在主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一系列护理及治疗措施干预后,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该结果提示,较常规护理、治疗措施干预的患者,应用退热贴穴位贴敷护理治疗输入cik细胞产生发热症状的肺癌患者,安全性及有效率均较高,以往有学者对此方面研究表明,应用退热贴穴位贴敷患者退烧率(97.96%)明显优于常规布洛芬退烧效果(81.63%),这与该研究结果基本吻合[9]。

综上所述,应用退热贴穴位贴敷护理治疗输入cik细胞产生发热症状的肺癌患者临床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明显较低,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杭D.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围术期护理中专科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5,2(11):172-173.

[2] 陈庆丽,宋战义,李慧容,等.肿瘤患者CIK细胞回输的护理[J].临床医学,2011,31(12):122-123.

[3] 陈少鹏.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2):214-215.

[4] 万英艳.护理干预对改善骨折患者术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76.

[5] 相丽英,王琳琳.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护理干预[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21):147-148.

[6] 梁新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21):175-176.

[7] Shi M,Zhang B,Tang ZR,et al.Autologous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therapy in clinical trial phasel is saf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10(8):1146-1151.

[8] 曹玉莲.突发性聋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21):181-182.

第8篇:发热患者的护理范文

八纲是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四对性质相反的证候。八纲辨证是中医各种辨证的基础通过八纲辨证确定疾病性质而表里这纲是指病位的深浅。外感病或热病的初期如肺痈湿温麻疹等还有外证如疮疡 、肿毒、癣类等病位在皮肤、肌肉、经络等部位者均称表证解表发汗是治疗表证的主要法则。

表证的辨证前人认为:“一分恶寒即有一分表证”。因此容易辨别但在临床辨证时必须与寒、热、虚、实结合起来对疾病才能获得全面了解以便定立恰当的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表证患者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少汗特征病室温度应保持在18~℃湿度5~56环境安静室内空气清新根据病情和气候的不同患者的衣被也要适时增减病室安静、整洁、适合病情为宜。切忌汗出当风。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者面色及精神状况有无恶寒、发热、头痛等按常规对发热患者每~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并详细记录体温高低、有无汗出及恶寒。通过对体温、脉搏、呼吸的观察了解患者病情及用药后的疗效重点观察服药后发汗与发热的情况发热时嘱患者卧床休息要多饮开水;可配合针刺合谷、风池、迎香等穴高热加大椎曲池汗出湿衣要及时更换防止受凉。

观察舌象:通过对舌象的观察了解病邪的深浅。病变部位在表时舌质为淡红舌苔为薄白苔。

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原则。张仲景言:“饮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病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饮食对本病症状之改善和治愈起座积极的作用。由于饮食本身的复杂特性必须做到辨证用膳以促进患者康复。外感表证的患者以平补膳食为宜多用半流质或软食之类食物。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禁忌油腻、辛辣、生冷、烟酒煎炸之品。如是风寒表证可用姜、葱、蒜等作为调味品以辅助药力散寒去邪。风火热毒郁于肌表者忌食辛温补品特别是海腥、虾、鲤鱼、猪头肉、公鸡、等发物;一些过于寒凉滋腻食品也应禁食为宜。

用药护理:解表发汗之剂虽有幸温、辛凉之别但多属于清香散之品加水浸透分钟后用武火煮沸5~1分钟即可取之温热服服药后静卧。临床观察以微汗为宜不可大汗淋漓如汗出过多则应停服如药后无汗可如法再服。

情志护理:表证患者因有发热、头痛、恶寒等身体上感到不适精神也紧张情绪不稳。因此要经常关心体贴并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焦虑情绪解除其思想负担做好有效护患沟通及心理护理使患者畅志、愉悦避免急躁恼怒、情志过激而使疾病加重。

康复指导:指导患者适寒温、起居有常生活规律动静结合适当活动避免过劳如:室外活晒晒太阳、散散步打太极拳或做气功等以调节神经功能增强体质。避免外感邪气以耗伤正气随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被。

辨证施护

表寒证的患者就是外感初起恶寒发热口不渴舌苔白滑头身痛脉匪紧患者腠理致密多无汗服麻黄汤会桂枝汤后辅以热粥助汗以微汗为宜汗仍不出者也可用姜、葱、熬水冲热服一般汗出身凉、脉静等为表证已解可嘱患者安静休息不可再用发汗剂。

表热证就是外感初起发热重恶寒较轻口渴舌质红苔薄白脉佛数等以幸凉之剂解表如银翘散、桑菊饮等服药后应静卧温复取微汗。此类患者多有烟喉干痛可服用清凉饮料多饮温开水同时注意病情变化切忌大汗防止伤津耗液。

表证用解表发汗法是因邪在肌表因势利导使病邪从皮毛肌腠随汗而解因此表证出现高热也不宜采用凉水冰袋冷敷等物理降温。因为冷敷使汗孔致密不宜汗出与药的功效和病势相反说以表证发热应忌物理降温法以防冰伏留邪之患。

表证为六之邪侵犯体表所致常有恶寒兼头疼、发热、鼻塞、脉浮等表现施护措施以发汗解表主要是运用解表发汗药物组成方剂用来开泄腠理扩张汗腺通过发汗来驱邪外出解除表证。这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意义。中医护理要根据临床使用不同的解表发汗方法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并运用好中医基础理论根据不同征候治疗法则分别进行辨证施护才能促进疾病的痊愈使患者早日康复。

第9篇:发热患者的护理范文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子宫腺肌病;舒适护理;对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9-0098-03

子宫腺肌病的病理实质是正常子宫内膜异位于子宫肌层,异位内膜需要子宫动脉供血[1]。该病是一种妇科常见病症,发病率近年来趋于上升化和年轻化。对于该病的治疗,目前将子宫动脉栓塞作为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最佳选择。该手段可引发异位子宫内膜发生缺血性坏死后,病变部位得到吸收,子宫体积变小,可避免对患者机体造成创伤,保留生育能力[2]。但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可出现下腹部胀痛不适感、下肢酸痛和麻木感、臀部疼痛、低热、阴道流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有研究表明,加强对症护理可有效减轻以上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同时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舒适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4]。本文旨在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7月接收的符合下列条件的18例患者:①年龄不低于27岁,不超出 50岁的女性;②有生育经历;③行经期间量多或伴有痛经症状;④经检查病症被确诊;⑤实施药物治疗后效果不理想,自愿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手段;⑥伴盆腔异位病灶患者在进行腹腔镜处理后,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方式。痛经评估方式:对疼痛程度和影响活动程度分别采用百分制计算,制定问卷调查表问卷评级、评分,评级和评分越高,证明痛经越明显。

1.2 治疗方法

患者月经干净后7 d内,作好各项术前检查,采用Seldinger技术。

1.3 舒适护理

先对18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协助患者完善相关检查,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给予相应用药和治疗指导等。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于患者入院前为患者准备安静、温馨的病房,患者入院后热情向其介绍医院环境及医护人员,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主动向患者讲解疾病及治疗的相关知识,对于患者及家属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在沟通中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对其不良情绪给予疏导和安慰。术后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并对病情进行密切观察[1-7]。使用SAS评分和SDS评分对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进行评价。

1.4 术后并发症护理

1.4.1 疼痛护理 认真检查患者疼痛区域情况,分析引起疼痛的原因和了解患者疼痛程度。手术后患者的疼痛主要集中在下腹部,为持续性轻重不一的胀痛;臀部、骶尾部、患侧下肢也有疼痛和麻木现象,但程度相对较轻。给予患者消炎镇痛类药物后,持续3~7 d缓解[3]。抓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解释其疼痛原因,加强宣教工作,缓解紧张心理;对于疼痛较重的患者,应立即通知主治医生,在给予对症治疗后,要加强临床护理工作,避免感染和并发症趁虚而入。

1.4.2 发热护理 术后患者的坏死组织会被机体逐步吸收,吸收同时机体也会产生吸收热,引发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本次手术的患者中有16例出现低热症状,临床给予患者服用抗炎药物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叮嘱患者多饮水,补充身体水分,加快肾脏对造影剂及毒素的排出;若有高热症状,谨遵医嘱给予对应治疗并加强护理。

1.4.3感染及恶心呕吐的护理 术后患者体内子宫内膜发生脱落或坏死的肌瘤组织均会引发阴道流血,应密切观测患者出血量以及排出液体情况,每天早晚两次清洁外阴,勤换卫生护垫和内裤,确保外阴清洁,尽量避免引发感染,并采取措施减少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痛经程度比较

治疗前后患者痛经程度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患者经治疗后,痛经程度得到明显好转,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经手术后的18例患者在2~3 h内均出现下腹部有不同程度的胀痛或不适感,在服用消炎止痛类药物3~6 d后症状得到明显好转;患者中有13例术后有下肢酸痛和麻木感,且伴有一侧臀部疼痛现象,经对应处理后症状在7 d内得到明显改善; 16例患者在术后1周内有低热现象,服用抗炎性药物后体温处于正常值范围;9例患者术后出现阴道有少量暗红色血液流出,11例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现象,给予对症处理后,1周内症状均基本消除。

2.2 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2。

2.3 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

本研究18例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有13例患者出现疼痛,其中4例患者严重疼痛。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容易出现疼痛,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对疼痛轻微者进行鼓励和安慰,并耐心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及缓解时间,同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自控镇痛泵。术后24 h微波照射腰骶部,下腹部给予热敷改善血液循环。疼痛严重者可口服止痛药。通过以上护理措施进行处理,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从而促进患者身体尽快康复。经对应处理后18例患者疼痛症状在7 d内得到明显改善。

本研究18例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后16例患者出现术后发热及感染。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出现术后发热,是其并发症之一。对发热患者进行鼓励安慰,并耐心向患者解释发热多是由于术后坏死组织及毒物吸收引起的,也有部分是患者容易受子宫动脉栓塞剂刺激从而引起发热反应。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每天的饮水量,促进毒物尽快排出,有利于患者尽快退热。结果显示,16例患者中14例患者很快退热,术后康复很快,2例于1周内退热。

本研究18例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有1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主要是栓塞治疗容易反射性引起患者迷走神经兴奋,也可能是患者对栓塞剂敏感所致。护理人员可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避免患者呕吐物误吸,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同时按医嘱输液中加入维生素B6或肌注药物缓解症状,并教导患者进行少食多餐的规律饮食,并注意饮食时间。本文中11例患者恶心呕吐反应很快消退。

2.4 护理效果评价

1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治疗后,经对患者及家属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护理满意率达94.44%(17/18)。1例患者因术后一侧臀部疼痛现象,虽经术后及时处理,症状改善,但对护理工作不满意。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5],该病是因为患者子宫肌壁层遭到子宫内膜侵犯,引发患者子宫出现球形状面积增大,且行经期超过正常时间、月经量增多并伴有痛经症状[6]。有报道显示,患者基底层内膜细胞出现增生现象,侵犯到肌层间质从而诱发该病[7]。

子宫动脉栓塞是通过使患者病灶缺血缺氧进而坏死、溶解、吸收的过程,造成病灶缩小或消失,达到根治的效果[8]。该治疗方式属于介入治疗技术之一,通过DSA的指引,采用Seldinger技术超选择性对患者的供血动脉插管并进行栓塞[9]。我院采用聚乙烯醇微粒栓塞剂联合造影剂碘海醇和平阳霉素混合方式,对患者子宫动脉进行栓塞,疗效显著。

本研究显示,患者经治疗后,痛经程度得到明显好转,术前术后相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且其他各种术后不适症状在舒适护理和对症护理处理后均减退或消失,说明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前术后配合舒适护理和对症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明显减少患者痛经及其他疼痛症状。

有国外研究表明,对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舒适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由于手术过程带来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10,11]。本研究显示,18例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分别为(56.68±6.39)分、(49.47±2.36)分,护理后SAS评分低于护理前,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8例患者护理前后SDS评分分别为(56.77±7.39)分、(49.21±2.37)分,护理后SDS评分低于护理前,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以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康复,从而促进患者的尽快康复。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作为一个整体,其心理和情绪变化对临床手术治疗影响比较大,因此,加强护理方面的工作,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时刻以患者为中心,让患者时刻感受到人文关怀,有利于患者平稳情绪和心理波动,调动其积极情绪,从而有利于增强其抵抗力和免疫力,更易战胜疾病。

子宫栓塞术术后患者容易发生疼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可能与患者心理素质、疼痛阈及忍耐力有关。本研究显示,术后对患者进行疼痛、发热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对症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疼痛、发热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尽快消退,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18例患者下腹部有不同程度的胀痛或不适感,在服用消炎止痛类药物3~6 d后症状得到明显好转,经对患者及家属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护理满意率达94.44%(17/18)。1例患者因术后有一侧臀部疼痛现象,对护理工作不满意。说明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及对症护理,可以增加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总之,由于子宫动脉栓塞术对患者是一种有创治疗,术后容易出现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因此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及对症护理,可以提高栓塞术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黄云龙,谢宗贵,游勇,等. 子宫动脉栓塞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效果[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7,8(5):329-330.

[2] 张浩,马奔,余莉萍.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23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分析[J]. 吉林医学,2012,33(12):2617.

[3] 赖化平,陈江莉,邱荷岚,等. 超选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研究[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6):732-733.

[4] 胡玉美,付秀花,朱玉芹. 子宫动脉聚乙烯醇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35例效果观察及不良反应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2):27-28.

[5] 刘小玲,裴高猷,宋静,等.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11,13(30):103-104.

[6] 廖红云,张素仙,刘惠.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J].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33(2):95-97.

[7] 陈龙,张萍,张盛苗,等.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腺肌病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2,18(6):42-44.

[8] 张孝,赵丽萍,刘建学.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症32例疗效分析[J]. 当代医学,2011,17(30):53-54.

[9] Rasuli P, Sabri A, Hammond I,et al. Outpatient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for symptomatic fibroids: short and long-term single institution-based outcomes[J]. J Obstet Gynaecol Can,2013,35(2):156-163.

[10] Wang S, Dong Y, Meng X. Intramural ectopic pregnancy: treatment using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J]. J Minim Invasive Gynecol,2013,20(2):2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