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感染科护士工作范文

感染科护士工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感染科护士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感染科护士工作

第1篇:感染科护士工作范文

关键词:感染科;护士;自身损伤;高危因素;防护措施

   众所周知,感染科病房是一个各种传染病聚集且病死率及感染率高发的科室之一。于感染科内工作的医护人员经常会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等,加之病房内的空气污染、生物污染及心理危害等危险因素而引起的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自身损伤逐渐的受到业内及社会的重视[1]。基于感染科护士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不但医院应重视和预防对感染科护士的自身损伤事件的发生,而且护士也应加强自身的防护意识。现为总结和分析发生感染科护士自身损伤的各种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通过对曾经或正在感染科工作的护士46例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本院曾经或正在感染科工作的护士4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例,女42例;年龄22~51岁,平均(32.5±11.2)岁;工龄1.5~27.5年,平均(11.3±6.4)年。其中本科13例,大专28例,中专5例;副主任护师4例,主管护师16例,初级护师18例,初级护士8例。

1.2  危险因素:对于引起感染科护士自身损伤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及生理心理危害等因素。其中生物性因素包括各种经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血液传播及特殊病菌(如细菌、病毒等)等[2];化学性因素主要为工作中因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如戊二醛、甲醛、环氧乙烷、乙醇、甲苯、化疗药物、体温计水银及血压计汞外漏等因素所致咽喉炎、职业性哮喘及细胞突变等伤害;物理性因素包括辐射、触电、烫伤及噪音等引起的危害;生理心理危害因素主要为因护理诉求高、工作繁重、思维高度集中、精神过度紧张及心理压力大等引起的失眠、抑郁及精神分裂等神经行疾病。

1.3  研究方法:对曾经或正在我院感染科工作的护士46例进行逐一调查,统计因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及其他等因素引起的自身损伤情况,自身损伤的鉴定以本院及上级医院的诊断书为准。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处理数据,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行χ2检验。

2 结果

通过统计学分析,于本院曾经或正在感染科工作的护士46例中发生过自身损伤的例数为35例,占76.09%,其中生物性因素14例(30.43%)、化学性因素15例(32.61%)、物理性因素4例(8.70%)、生理心理危害因素2例(4.35%)。

3 讨论

针对引起感染科护士自身损伤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感染科综合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两大类[3]。

感染科综合防护措施包含提高护士安全理念及防护意识和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安全理念及防护意识的培养主要通过专业的入科培训消除新入科护士的陌生、紧张及恐惧的心理;应用多形式及多途径的培训方法讲解感染科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护理、治疗及消毒隔离措施等知识;通过管理培训干预来促进护士的自身职业安全与健康意识,从而加强自身防护以减少自身损伤。良好的工作环境是降低自身损伤事件发生的基础。病房应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并设置负压病房或加强空气消毒,而且布局合理、通风顺畅;为避免交叉感染应提供多种防护设施和用具,并采用感应式或脚踏式洗手装置;病房常规提供隔离衣裤、工作鞋、防护衣、护目镜、防护面罩、锐器盒、真空采血管及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等[4]。

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严格消毒隔离、射线性危害防护、化学性危害因素防护、职业暴露防护和生理心理危害防护等。严格消毒隔离要求护士提高认识、加强理论学习和贯彻落实,采用督促、培讲及管理的方法落实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同时还应防止或避免环境污染;对于射线性危害防护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暴露于射线和紫外线的时间并使用隔离衣裤、防护面罩及眼镜等工具;使用化学试剂时掌握并正确使用,同时保证易挥发试剂的密闭性,同时严格防护及通风;职业暴露防护的方法为加强教育及应用有效防护措施,如接种相关疫苗、正确使用医疗器材,特别是对利器的使用;生理心理危害防护时,应注重自身修养、自我疏导、自我调控、自我学习及加强沟通,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和职业价值观,同时还应培养兴趣爱好及丰富业余活动,以减少或避免因生理心理因素引起的自身损伤。

    综上所述,对于引起感染科护士自身损伤是客观存在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及生理心理危害因素等。其引发的职业危害不容忽视,针对危险因素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是降低损伤的有效途径。

4 参考文献

[1] 李伟英,李雨思,蒋风仪.对感染科病房护士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分析及防护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5):248.

[2] 滕倩倩.护理职业损伤的风险因素及防护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8):59.

[3] 吕  红.传染科护士防护措施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7,2(4):120.

第2篇:感染科护士工作范文

关键词:感染科;传染病;护理人员;职业危害

1 危害因素分析

1.1生物性因素 感染科收治的患者是传染病患者,其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患者的口鼻传播,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放置介入性导管的患者,其病原菌通过患者的排泄物传播。病菌传播的途径可以分为经血液传播、经呼吸道传播和其他感染性疾病。经血液传播的病原体有三种: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科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损伤是被针头等锐器的刺伤。国家规定的传染病有39种,其中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占到13种,从数量上便可知其重要程度[1]。此外,还有比如甲肝、戊肝、霍乱等通过肠道传播,破伤风、狂犬病等通过接触传播。

1.2理化性因素 感染科工作的理化性危险因素主要有烫伤、噪声、辐射、触电等,在对特殊患者比如放疗患者,其放射线的辐射较大,护理人员要提高相关的护理技能水平,避免对自己造成伤害。另外,护士在工作中会接触到各种有毒化学物质、消毒液等,比如戊二醛的挥发性会刺激到呼吸道、皮肤、眼结膜、胃肠道黏膜等,乙醇、甲苯、环氧乙烷等容易诱发细胞突变,产生累积效应。在对医疗器械进行检查维护时,要避免医疗器械的毒物外泄,比如血压计、体温计等破碎后容易发生汞泄漏等。

1.3心理因素 感染科护理人员接触的都是传染病患者,对患者的治疗多采取隔离治疗,患者的情绪大多悲观,充满无奈、恐慌,这些消极的情绪也会给护理人员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影响其工作、生活和家庭。此外,护理人员与传染源的接触频繁,ψ陨砩硖逶斐捎跋臁8腥究频幕な炕挂承受着来自社会各界对传染病的歧视态度和恐惧心理[2]。

1.4其他因素 护士的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对预防原则知之甚少,缺少自我保护的意识,医院管理人员缺少全面防护的管理观念,感染科的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压抑;又或者护士穿着厚重的隔离衣工作时,如洗手、喝水、如厕等活动不便,久而久之,对医护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2 预防方法分析

2.1加强培训,提高防护意识 护理人员一定要有自我防护的意识,对此,医院可以增加对感染科护士进行专业的职业安全教育的培训工作,加强对职业暴露防护的教育,要求护士强化传染病防范的意识,树立正确的防护观念,遵守规范的操作流程,提高防护意识。

2.2重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手卫生是控制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求感染科护理人员在操作前后必须养成洗手的习惯,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时要戴手套,操作完成脱手套后立即对手进行消毒。通过提高对手的消毒,可以有效调低医院感染的流行传播。

2.3合理使用防护工具 隔离服、无菌手套、护目镜、面罩以及围裙等防护工具的正确使用,是护士必备技能之一。对于呼吸系统的传染病,要按要求佩戴足够层数的口罩,建立好可靠的防护屏障。对于艾滋病、肝炎、肺结核等疾病患者,护理人员更需着重加强防护,穿戴防漏渗得隔离衣,带好口罩、帽子、防护镜等之后,再进行护理工作,防止感染源接触到护士的身体或者面部,避免破损皮肤或自身伤口暴露。同时,医院的管理层也要为医护人员自身的健康问题考虑,置备充足的防护工具,为医护人员提供安全放心的工作环境[3]。

2.4化学性危险因素的防护 感染科日常所使用的易挥发、高刺激性的消毒剂和化学药物,注意要保存在阴凉通风处,掌握消毒剂的正确配备原则和使用方法,对患者的病房与义务要做好化学消毒剂熏蒸工作,严格密封消毒空间,减少人员出入。在消毒结束后要进行通风。对于不慎将消毒液滴溅到皮肤或眼中的,要立即使用大量清水进行冲洗。为护士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安排护士进行体检,一旦发现问题及早治疗,并进行相应的岗位调整,避免更多人的健康受到威胁。

2.5锐器的使用与防护 护士在工作时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保证在操作过程中良好的周围环境,在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要规范操作,避免锐器刺伤自己,对使用过的废弃的锐器,及时进行处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2.6加强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正确应对职业风险 医院可以定期组织进行心理学讲座和培训,解决护士的心理问题,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抗打击能力、抗挫折能力等,指导护士如何使用职业角色来调控个人情绪。对于临床上发生意外的护士,医院要及时地给予护士关心和帮助,从人文关怀上引导护士尽早走出健康困惑。同时,护理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自我调节,合理安排个人生活和工作压力,注意饮食,适当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在身体和心理上提高对工作的承受能力[4]。

3 讨论

感染科的护理人员既要预防各种已知传染病,还要遭受各种新发现的感染病毒的入侵,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良好的个人卫生原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我防护知识的学习,学会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避免职业伤害。同时,医院也要在防护卫生和防护工具方面为医护人员提供充足的准备,在防范措施上要专业规范、明确具体,尽可能的降低职业危害风险。同时,随着人类素质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呼吁要对护理工作人员予以关爱,共同创造良好和谐的医护关系。

参考文献:

[1]何永丰,刘俊英,饶荣,等.综合ICU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J]. 现代医药卫生,2011(10).

[2]滕蜀镒.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J].内蒙古中医药,2012(02).

第3篇:感染科护士工作范文

【关键词】四手操作技术;医源性感染;医院感染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26-01

四手操作技术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医生Kil Pathoric提出的,但受当时经济形势及工业技术等原因未能付诸临床实践。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牙科医生Beach提出“平衡的家庭操作位”,并在临床应用。到了80年代,Beach又在“平衡的家庭操作位” 的基础上提出了“pd”理论。“pd”理论意译为“固有感觉诱导”,其核心观点是“以人为中心,以零为概念,以感觉为基础”。这种操作原理是通过人的本体感觉诱导,使人的各个部位处于最自然,最舒服的状态,在这种姿势与下进行精细操作,既保护了医生免受不良姿势造成的损害,又保证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使治疗达到最大功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Beach将这种由pd理论指导的牙科四手操作称为“pd操作”。从而为口腔医护人员正确的操作姿势和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手操作是指一位医生和一位护士(或助手)共同配合为一位口腔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操作方法,是指在口腔治疗的全过程中,医生和护士始终保持坐位操作,医护的双手都在工作,医护之间平稳而迅速地传递器械、材料和其它用品。它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更重要的是他最大限度的阻断了医源性传播途径,避免了交叉感染的机会,而且还大大减少了医生的劳动力,避免了护士无效地忙碌。

从医疗实践中来看,口腔疾病的治疗操作均在患者口腔中进行,患者口腔中的唾液、血液、病菌等直接污染医生的手及器械,医务人员的手及诊疗器械又成为传染的主要媒介,特别是经血传播的病毒感染危害更大。与此同时,在使用高速牙钻、三用枪时,所产生的飞沫对空气、环境的污染,以及一些医护人员不规范的操作,使得口腔科发生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也日益突出。在传统的口腔诊疗中一名护士需配合多位医生,常穿梭在几台椅位之间,不能及时吸去牙钻磨出的飞沫,造成诊室空气的污染;医生会在诊疗中重复起身取用物,造成手、器械之间、物品之间的交叉污染。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口腔医务人员感染HBV阳性率高达38.5%,而乙肝感染率为25.8%。此外,我国的结核病人、HIV携带者者在不断增加,因此口腔科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

我院特诊科2007年建立以来,开展口腔牙体牙髓病治疗、口腔修复治疗、以及牙周病治疗等项目。2011年以来,引进四手操作技术,课题组有意识地进行了对比试验,这些年在实施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抽取2010年以前未实施四手操作技术的100例病例为对照组;2011年-2013年实施四手操作技术后的100例病例为观察组,操作者为相同的两位主治医师,以保证操作水平的一致性。对照组以传统模式即一名护士同时服务于几位医生;观察组实施一名护士只为一位医生配合。

通过对比观察,两组病例中未实施四手操作技术的病人复诊率高、医生工作强度大、患者舒适度差;而实施四手操作技术的病人复诊率低、医生工作强度小、患者舒适度较好;

几年来,我们逐步建立了规范的四手操作技术流程。

四手操作实施方法

1、组织和分工:由1名医生和1名护士组成治疗小组,医生负责计划及治疗,护士负责安排病人,准备治疗用品,调配材料,传递和回收器械,合理组织编排常规治疗的每个部分。

2、器械和材料;活动器械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台面为工作操作台,下面抽屉内放有治疗必备的各种小器械、材料和药物等。

3、治疗和护理:

3.1 医生、护士及病人均采取舒适的,按四手操作规范要求、做好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操作时戴口罩、帽子、防护眼镜或面罩。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的手只接触到病人口腔及相关器械;

3.2 医护在治疗前做好详细的治疗计划,护士准备好治疗用物,如移动器械柜、药品、独立包装的小器械及辅助设备,避免诊疗过程中走动。

3.3 在光固化机、热牙胶机的接触部位包好避污膜,以及治疗中要接触到的牙椅调节按键、灯柄等部位也要每次更换避污膜。

3.4 诊疗过程中护士要及时吸除病人的唾液、血液及飞沫。

3.5 护士准确传递器械,在显微镜下传递时注意器械尖端方向,避免刺伤。并且保持一只手相对清洁,拿取清洁物品。

3.6 诊疗结束后对牙科手机空转30秒,避免回吸;将所有物品分类,尖锐器械入锐器盒;其它送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用KAWA布擦拭牙椅。准备接诊下一个病人。

实践证明,四手操作技术在预防口腔科医源性感染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通过实施口腔护理四手操作消毒灭菌,有效降低有病毒、飞沫、粉尘、带来的感染,确保医疗安全,防止治疗中治疗后的医患交叉感染。

四手操作技术则使口腔科消毒隔离规范得到了充分落实。由护士来准备器材、调节灯光、调拌材料、传递器械等可以保障医生戴手套的手不被污染,也不去污染别处;医生的手只接触病人的口腔和检查盘里的器械,护士及时吸唾,避免水、唾液、血液等污物污染治疗区,可以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护士合理地放置和传递器械,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杜绝了与病人之间出现交叉感染,也使口腔医护人员这样的高危人群身体健康得到更好的保护。

结果

通过四手操作,医护人员护理意识得到了提升,四手操作是由原来的被动工作模式转变为主动工作模式,把原来治疗过程中单一、局部的配合工作转变为密切配合工作和共同操作,可最大限度的发挥护士的椅旁作用,真正地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与重要性,同时也减轻了医生的压力和疲劳,提高了口腔治疗的工作效率及治疗质量。从而缩短了病人的就诊时间,大大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四手操作治疗模式的优越性已得到口腔临床的证实和普遍认可。在提高预防感染观念的同时,采用四手操作法,在便利操作、提高治疗效率的同时,通过更加合理科学的操作,有效地减少交叉感染。

讨论

现代口腔诊疗服务中医护四手操作技术逐步推广,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率和患者的舒适度,保证医疗安全,并且在预防医源叉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减轻了医生和护士压力和劳动强度,总之,这项技术在口腔临床治疗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佛容.口腔护理学[M].第2版.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1

[2] 李亚英.口腔科预防院内医院感染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9):2583.

[3] 万正敏.加强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5):936.

[4] 刘利,施金玲.大型综合医院门诊感染控制与管理[J].中华医学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48.

[5] 刘利。施金玲,余建华,等.大型综合医院门诊感染控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4):145―148

[6] 刘雅芹* 浅谈四手操作技术对预防口腔科交叉感染的作用 内蒙古中医药2013 ,08-0063-02

第4篇:感染科护士工作范文

        我院传染科成立于2000年,2006年更名为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科在每一个综合性医院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科室,但也是一个让人望而生畏,不敢久留的地方。作为一名高年资的护理工作人员,并通过在感染性疾病科的工作经历,使我对感染性疾病科的工作性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对该科护士的心态做如下分析:

        1  各种心态的表现形式

        1.1 恐惧感增加  对每一位没有到过感染性疾病科工作的护士,当听到调她们到感染性疾病科工作的消息时,感到非常恐惧和害怕,她们都怕到感染性疾病科工作染上传染病,总是找出一些借口要求不去感染性疾病科工作。

        1.2 得不到理解和支持  刚到感染性疾病科的护士,其家人总是不支持、不理解的,他们认为感染性疾病科太危险,更害怕护士把病菌带回家,传给家人。

        1.3 无价值感、自卑感增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按科室单独核算,按科室收支节余发放奖金。感染性疾病科是一个特殊科室,季节性强,病员有限,经济收入比不上其他科室,这样就造成了护士心理不平衡,不安心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使她们更增加了自悲心理,她们总觉得比别人差一些、低一等。

        2  分析

        2.1 护士自身的思想素质低  有的护士缺乏奉献精神,认为感染性疾病科又脏又危险,经济收入又低,就产生了不情愿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的思想。

        2.2 社会不重视与世俗偏见  由于人们对传染病的不了解和恐惧,对感染性疾病科的护士也有敬而远之的态度,使感染性疾病科的护士得不到理解和支持,自悲感增加。

        2.3 医院分配制度不平衡  医院的经济体制改革对感染性疾病科的影响很大,因传染病人的特点,造成科室收支节余少,相比之下,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量不少的情况下,分配的奖金却相对很少,甚至没有,无形之中打击了她们的工作热情,使她们的无价值感增强。

        3  对策

        3.1 提高思想素质  护理人员通过定期业务学习,培养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识到感染性疾病科的护士也是一样崇高的,为了更多病人能早日恢复健康,为了更多家庭的幸福,不计较个人得失,以白衣天使的爱心与奉献,兢兢业业忘我的工作。

        3.2 稳定情绪  以我工作的经历看,其实传染病没什么可怕的,首先护士应平稳心态,多掌握各种传染病的特点;其次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随时戴口罩进入病房,在护理操作时戴好手套,操作完毕认真洗手就可以很好的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第5篇:感染科护士工作范文

关键词: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控制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280-02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建立有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医院感染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感染管理工作进行审定和考评。WHO提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为消毒、灭菌、灭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菌素以及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至关重要。护士直接承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同时也是消毒隔离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她们的慎独精神、责任心、所掌握的知识,直接影响医院感染是否发生、患者的生命安全【1】。由此可见,抓好护理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加强护理管理对预防医院感染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院护理部通过加强护理管理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具体做法如下:

1 建立健全护理管理监控网络控制医院感染

1.1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各级医院都必须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医教科、护理部、临床相关科室、辅助科室、后勤部门等科室的主要负责人和抗感染药物临床专家等组成,在院长或业务副院长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从而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管理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我院在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中,十分重视组织机构的建设,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网络组织结构。其中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中包括主管护理院长、护理部主任和各科主任、护士长。感染管理科有专职监控医生、护士2名,每个临床科室都设立了1-2 名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有一定管理水平的护理人员担任兼职监控员。从病房的建设、制度的制定、措施的落实到环境的监控各个环节都有护理人员的参与,形成了完整的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监控管理链,从而保证了医院感染控制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建立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健全必须依照国家有关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律、法规实施。与医院感染管理有关的制度有:清洁卫生制度、消毒灭菌制度、隔离制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各重点科室(如手术室、供应室、导管室、监护室等)的感染管理制度、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以及感染管理报告制度等。

1.3 制定消毒隔离考核标准:护理部和感染科一道分别制订了重点科室和病房消毒隔离考核标准。从工作人员自身到病区环境、医疗物品、患者用品、空气微生物监测及消毒等方面,均制定了考核标准,定期考核,量化打分,与绩效挂钩,并及时反馈整改,持续质量改进,使消毒隔离工作逐步完善【2】。

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预防医院感染管理意识

2.1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与考核:护理部及感染科组织护士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的概念、消毒、灭菌、隔离知识与进展及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应用;消毒、灭菌药械的合理使用与浓度检测。重点科室的医院管理。医院感染的监测。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的预防。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医院感染管理。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合理给药与毒副反应。

2.2发挥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的作用:每周有重点的抽查消毒隔离中的某项内容。每季度按消毒隔离考核标准逐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及时纠正,追踪检查,充分发挥质控职能。教育护士提倡“慎独”精神,自觉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及制度。

2.3加强素质教育,护士在独立执行护理操作时,是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所有的操作处置是否符合要求都关系着是否会发生医院感染,所以,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因素。

3落实护理管理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3.1 严格无菌技术的管理:护理技术操作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护理部将各项护理操作规程、护士行为规范下发各科室,并经常下科室指导督促检查。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须注明时间,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3.2 加强重点环节的控制,确保预防医院感染各项措施落实:对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如手术室、供应室、ICU病房,根据各专科消毒隔离管理规范要求,从布局、洁、污流程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无菌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分布合理。严把消毒灭菌关,加强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各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灭菌物品合格率100%。

3.3 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护士每天接触大量的医疗废物,如各种污染的针头、纱布、管路等,这些医疗废物是传播艾滋病、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的重要途径。为此,我院制订了严格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损伤性废物置于防渗耐刺的利器盒中,盛装医疗废物的专用桶贴有警示标识,废弃物装满容器的3/4时扎口密封,贴上标签,运送到指定的医疗废弃物暂时储存点,各科室设有专用登记本,每日对医疗废物处理情况进行登记,并签名,落实到人。

3.4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素;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过度使用抗生素的危害。只有医生、护士、患者同时意识到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工作中密切配合,合理使用抗菌素,才能降低医院感染。

3.5 护士长的管理作用:科室的感染管理护士长是关键。护士长必须把预防医院感染、监督、指导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基本工作来抓,并随时监督执行。

实践证明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关系密切。医院感染贯穿于整个护理管理程序中,在护理管理过程中,某一环节稍有疏忽都可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所以加强护士素质管理,加强医疗用具管理,加强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的管理,各种制度的建立,措施的落实,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通过严格的护理管理手段,对预防医院感染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第6篇:感染科护士工作范文

【关键词】

感染科病房护士 ;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感染科病房是医院病死率,感染率的高发区,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及高科技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各种空气污染、生物污染、心理危害对感染病房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愈来愈多地受到确认[1]。感染病房的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现代医院感染病房建筑要求为全新风系统,尤其是感染科护士需要频繁密切接触患者,长时间、连续紧张、繁忙的工作,多种有害因子特别是环境污染使感染科护士成为高危人群。因此,提高感染科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显得尤其重要。

1 感染病房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

1.1 空气污染

1.1.1 建筑因素 为了防止感染病区内不同病房间患者的交叉感染,应采用避免交叉感染的空调系统形式和合理的系统布置方式,一般推荐采用全新风系统。但因为种种原因一般只采用定风量空调系统。同时因为现代医疗建筑和空气调节技术,往往影响调节程度的因素也是复杂的、致命的,SARS流行曾有过教训。

1.1.2 环境因素 环境的污染,如过滤、紫外线消毒、高温消毒等。还有各种人员的呼吸,身体产生的热、湿、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的异味,遇到重大抢救时,人员设备的频繁走动,致使室内空气压力改变形成空气涡流,空气中尘埃、菌落数增加。

1.1.3 人员因素 为了防止传染患者唾液、分泌物、排泄物、血液的传染,所以需要衣帽整齐,入室人员要带好口罩,帽子,手套、隔离衣,长时间的遮掩口、鼻、手,人体会产生明显不适感,甚至出现皮疹、脱皮等。

1.2 生物感染 由于处于特殊的环境内,面对的患者都是肝炎、HIV病毒、伤寒、麻疹等呼吸道、消化道、血液传播的各种疾病。密切接触患者的伤口、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感染的机会很多。

1.3 感染科护士人员严重缺乏 人员缺乏导致超负荷的工作量,频繁的夜班, 本来护士就长期处于繁重、平凡、琐碎的工作,感染科护士还要 护 理HIV 感染 等的传染性强的患者,而且 针对这一特殊人群,长期的吸毒导致穿刺的困难。有关报道,长期接触HIV/AIDS患者的医务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性高达31.8%,国外的职业暴露的HIV感染率为0.33% [2 ],应引起重视。

1.4 缺乏对HIV防护的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人员被感染的原因多与自身因素有关。从个人因素来看,其本身的皮肤黏膜破损或不完整,接触HIV阳性血液或感染性体液很容易造成HIV感染。Elise等报道了1例护理人员,因多次无保护接触患者体液而被传染致HIV。

1.5 护理操作不规范 护理人员操作时不正确戴手套、口罩,污染物品不能分类处理或消毒,不注意必要的防护。据有关报道,有些学者认为,不规范注射和使用未消毒的医疗手术器具等不安全医疗服务所致医源性感染,可能是非洲HIV流行的重要因素。

1.6 防护措施不到位 护理安全防护保障制度不健全,防护用品缺乏,供应不足。

2 防护与对策

2.1 空气污染的防护

2.1.1 科学管理好传染病房环境,技术人员专业管理并定期维护、保养空气调节设备,以保障室内空气质量。及时合理调节室内温、湿度,以达到人体舒适感。

2.1.3 定时定人及时清理卫生、清除污物、积水,定期彻底大消毒,消灭卫生死角。

2.2 生物危害的防护

2.2.1 主张各种人员带手套执行操作,任何时候都要自觉保持衣帽的整齐,采用感应开关、流动水,严格做好“六步法”洗手。

2.2.2 严格执行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防止交叉感染,定期消毒及空气培养。

2.2.3 严格消毒供应管理工作,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认真做好吸入性器具的消毒,切断呼吸道细菌传播途径

2.3 护理人员 自身的防护对策

2.3.1 提高护理人员 自我防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如发现皮肤黏膜针刺伤、刀割伤时,立即挤压局部,挤出血液,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75%乙醇或0.5%碘伏等创面消毒或浸泡并包扎。对溅在皮肤黏膜表面的HIV/AIDS患者的血液,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再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如溅入眼睛及口腔等处,要用清水、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必要时进行医学观察或预防服药。进行侵袭性操作,可戴保护性眼镜。

2.3.2 定期进行护理操作技术培训,完善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同时建议上级部门保证感染科护理人员的人员

2.3.3 同时建议护校增设HIV/AIDS课程,进行系统知识教育。

2.4 心理损伤防护

2.4.1 感染科护士除了要用过硬的业务素质要求外,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矫正一般职业性紧张。

2.4.2 随着HIV/AIDS的出现,心理咨询进入临床,AIDS患者需要,护理AIDS患者的护士也需要,需要有一个交流咨询的部门或组织,给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同时多跟HIV患者交流,把他们当朋友,需要政府跟社会机构多给予宽容、帮助、关怀,感化他们。如:红丝带之家就是个例子,在那里有很多工作人员本身也是HIV患者,他们在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

2.4.3 同时需要有实际的减压待遇,呼吁有关部门关心和制定相应的政策,如轮流休假及岗位津贴等劳保福利,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人性化排班!同时要关心护理人员的心理、家庭,鼓励更多的护理人员献身到这一艰巨的工作中来。

3 讨论

HIV主要存在于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体液中,包括血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等,任何能够接触到上述体液的护理操作过程中,都有被传播HIV的可能。 感染科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不论是一般生活护理、还是输液穿刺、手术换药、治疗输血、采集标本、消毒清洁、污物处理等工作时,都长时间与患者接触,处于高度危险的职业暴露之中。在艾滋病疫情日益严峻的今天,将会有更多的护士在护理服务过程中与HIV/AIDS患者接触。加强防护、研究对策势在必行。

参 考 文 献

第7篇:感染科护士工作范文

【关键词】HIV;职业暴露;防范措施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015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313-02

Protection of Nurses of Infectious Disease Department against Profession Exposure to HIVWANG Zhi-huiPanzhihua Iron &steel Co.,Ltd.Infectious Disease Department of General Hospital,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protect against Profession Exposure to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and avoid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of HIV on nurses of infectious disease department.Methods:Study knowledge of HIV,deepen understanding of profession exposure to HIV,set up right concept of profession protection,discriminate the danger of profession exposure to the AIDS patients,and implement protection measures.Results:There was no one nurse who was afflicted with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of HIV.Conclusion:Strengthen training of nurses,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profession exposure to HIV,strengthen management of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of HIV,and avoid effectively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of HIV on nurses.

【Key words】HIV;Profession exposure;Nutrition status;Protection measure

近年来入住我科病人中被诊断为HIV感染者逐年上升,由此导致我科护士在日常诊疗护理活动中发生HIV职业暴露的危险性也逐年增加。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可以在医院病人与工作人员之间传播。在传播的方式中,HIV阳性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比例最高,这就给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1]。据调查统计,在HIV感染者中,6%为卫生工作者,其中63%为护士,可见护士受感染的危险最大。我科护士接触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病人的机会较多,如何做好HIV职业暴露的防范,是人人要冷静应对的实际问题。

我科从2006年收治第1例HIV感染者至今,在对多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护士既能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同情、尊重病人,细心周到地护理病人,同时又做好了自我防护,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从2006年3月收治第1例HIV(+)感染者至2009年12月,共30例,其中HIV(+)感染者6例,AIDS病人24例,男性25例,平均年龄50岁,女性5例,平均年龄51岁。无手术、外伤、输血史16例,手术史1例,冶游史12例,吸毒史1例,并发肺结核5例,乙肝3例,乙肝+肺结核3例,NKT淋巴瘤1例,平均住院2月。自动出院8例,死亡7例,好转出院15例,6例患者5月后重复住院。

2.防范措施

2.1组织护士学习,加强对HIV职业暴露的认识。

2.1.1认识AIDS和HIV。我科收治第1例HIV感染者时,由于未普及与培训AIDS知识和标准性预防知识,以及在管理和监督中存在一些问题,个别护士在治疗护理AIDS患者时,由于害怕感染而对AIDS患者表现出恐惧、冷漠,或是过度防护,使AIDS患者感到被歧视,加重AIDS患者的心理压力。为提高对AIDS和HIV的认识,及时对我科护士讲授有关HIV的常识专题讲座与“HIV职业暴露的防范”,了解有关的主要传染源,认识到正常的接触使不会传染HIV,使大家树立正确的防范感染意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减少护士们的恐惧心理。

2.1.2职业暴露的概念。HIV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从事AIDS防治工作或者其他工作过程中被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黏膜,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而具有被HIV感染可能性的情况[2]。标准性预防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为保证职业安全,凡与上述物质接触者,必须采取隔离及防护措施。

2.1.3树立正确的职业防护意识。加强培训,提高认识,深入、全面地了解AIDS的传播,掌握HIV传播和职业防护的知识,以及如何应用标准性预防原则来保护自己。放下包袱,减轻对AIDS及其患者的恐惧,特别是在医疗护理操作中加强对护士正确的职业防护培训是必须的。强调对标准性预防原则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在医疗护理中恰当地使用职业防护,尊重AIDS患者,为AIDS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护理服务。

2.1.4辨别临床病例对护士HIV职业暴露的危险性。HIV感染者大部分首发症状为发热,避免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污染自己眼、耳、口鼻部,侵入性操作时加强自我防护。AIDS疾病晚期,病人处于恶病质,肺部感染、口腔多处溃疡、卡波氏肉瘤感染,传染性较强,要认识其危险程度,正确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各项操作做好自我防护,直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或被血污染的物品时特别加强防护,包括与病人静脉穿刺、溃疡伤口换药等。

2.2常规措施:在执行血液/体液隔离的同时实施保护性隔离,患者入住单人病室,在病房提供一次性清洁用具,备专用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病室整洁、舒适,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物体表面、地面每日用含氯消毒剂稀释液擦拭、拖洗2次,使用专用拖把,明显标记,单独悬挂,门口地毯洒消毒液,并保持湿润。

2.3艾滋病护理防护:

2.3.1加强护理人员有关知识学习,掌握防护措施,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将患者的体液、血液视为传染源,患者的所有治疗、检查护理工作均安排在最后完成,以防交叉感染。相对固定护理人员,经验丰富,技术娴熟,使用静脉留置针,减少对血管侵入性操作而防止HIV对护理职业暴露的危害,减少感染环节。

2.3.2在护理每位患者前后及脱手套后,仔细、认真洗手,预防医源性感染,入室应戴好口罩、帽、手套,穿不露脚趾的鞋,穿好隔离衣。在进行治疗操作前仔细检查自己的皮肤黏膜有无破损,尤其是手部皮肤,若手部皮肤发生破损,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操作时戴双层手套。操作时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原则,熟练掌握操作规程,防止操作时被利器割伤或污物、血液溅在皮肤上;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粘膜或破损皮肤、进行静脉穿刺等戴手套,脱去手套后立即认真洗手。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和工作服、口罩、帽子被血液、分泌物污染时要立即更换,接触每一个患者后也要更换手套。如手或身体其他部位不慎被血液、体液或人体组织污染时,要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反复彻底冲洗。任何地方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先用稀释的含有有效氯的消毒剂消毒,再脱手套,后再洗手。在进行任何可能出现血液、体液飞溅的操作时,戴面罩、眼罩和口罩,保护眼睛、口腔及鼻粘膜,并穿戴具有防渗透功能的隔离衣;进行侵袭性操作时,注意力集中,光线充足,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刀片等锐器刺伤。

2.3.3加强医疗锐器伤的防护措施教育,加深护士对医疗锐器伤害的认识及重视,掌握防护措施。

2.4防止院内感染:病人使用过的听诊器、血压计用含氯消毒液擦拭,血压计袖带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半小时以上后再清洗晾干备用,体温计先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半小时后再用乙醇浸泡消毒,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备用;被血渍污染的物品表面或地面,先用含氯消毒剂作用半小时后戴手套再擦拭,抹布、地拖丢入黄色垃圾袋内不再使用,病人的尿、粪便先用含氯消毒剂作用半小时后倾倒;伤口敷料、纱布、患者使用过的有血液污染的衣物、床单、被套等物体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密封,指定地方放置,通过专用通道送垃圾中转站焚烧;病人更换的衣物,用黄色胶袋密封后专人送洗衣房,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半小时后再清洗,洗衣操作时必须戴手套,衣物洗净后送回病人专用。

2.5医疗废物处理: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时,应规范操作行为,严格谨慎处理使用过的医疗锐器物,以增强职业安全性,减少或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如及时将用过的针头就近放置到耐刺锐器收集器中[3]。护士在操作时必须遵照护理部及医院感染委员会有关条例,所有废弃的医疗废物,应放在有生物危害标志的黄色垃圾袋或专门容器内送往固定地点焚烧。

2.6用后物品处理:物品表面、治疗车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止血带、输液网套单独浸泡于0.5%有效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后清洗,明显标记,单独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使用后及时分离,病人使用过的针头切勿套上针帽,将针头妥善放置于硬质不易刺穿的容器中,再与患者使用过的棉签、敷料等全部装进双层黄色医疗垃圾废物胶袋,并贴上标签,焚烧处理。

2.7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化验标本放在带盖的试管内,然后再放在密闭的容器内送化验室,容器必须坚固,以防渗漏与破损,同时在容器外做好特殊标记,化验单要始终保持清洁,专人送检,不与其他标本同送,同时与检验科人员做好相关交接。

2.8终末消毒:指导护工做好防护,紫外线消毒房间1小时,再将污染的床上用品、地垫等全部弃之,用黄色胶袋密封并打上标志送垃圾中转站焚烧处理。并用含氯消毒液擦洗床单位、厕所、墙壁、窗台进行消毒,冲洗地面。待病室干燥后再作物体表面的擦拭和空气喷消毒,关闭30分钟后再通风。

2.9其它防护措施,包括护目镜、帽子、隔离衣、鞋套、面罩等,离开工作场所时应将防护用物脱去,放置在指定位置。

3.讨论

HIV感染患者护理对于我科护理人员来说是严峻的问题,由于静脉穿刺、吸痰等各项有创操作,接触医疗废弃物、污染物及患者血液、体液等的机会多,所以职业危险性较高[4]。这要求我们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医德医风,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在做好患者护理的同时,加强职业防护,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HIV感染者具有传染性,目前尚无AIDS免疫预防,无根除患者体内病毒的有效药物,由于医务人员缺乏对AIDS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的正确理解,导致过高估计AIDS职业暴露风险,造成对AIDS及其患者的恐惧心理[5]。对防护知识认识不足,导致部分护士不愿接近或护理HIV感染者及其AIDS患者,对AIDS恐惧、害怕传染,影响护患关系,甚至歧视。在收治第1例HIV感染者后,我科护士加强有关知识学习,正确认识了AIDS和HIV感染,消除了不必要的恐惧和歧视,为感染者和患者充分提供关怀、情感支持和治疗,帮助患者消除疾病带来的恐惧和绝望,营造相互理解、信任的气氛,减轻由AIDS流行所带来影响的最大障碍,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并采取了有效的职业暴露防范措施,通过对多例病人的护理,未出现1例HIV医院感染。作为感染性疾病科,护理部与医院感染管理科已为我科制定详细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在日常护理操作工作中强调标准预防,在接触HIV患者时均能按标准性预防原则做好相关防护措施,护理工作中具有高度警惕性,我科收治多例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未造成护理人员的恐慌和心理压力,未发生1例职业暴露。如果我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对HIV职业暴露的防护稍有放松,不仅能造成交叉感染,带来很大安全隐患,导致严重后果,故应长期坚持培训和学习,按时组织医护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学习,认识AIDS和HIV感染,掌握防护措施,正确执行各项防范措施,保证医疗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郭莉.艾滋病医源性传播及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19-820.

[2]杨凭.艾滋病预防知识问答[EB/OL].[2007-08-15].省略/jjzx-detail/interlocution/jjzx-hivwd-02.htm.

[3]韩晶,陈征,田建华,等.7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预防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67-369.

第8篇:感染科护士工作范文

在一年的工作结束之后,我们应该对自己进行一次总结,这样便于我们找出不足,更好的进步。科室护理如何做工作总结?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科室护理部工作总结精选,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科室护理部工作总结精选【1】

时光流逝,20_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在20_年的工作中,咱们医院护理部的工作也已经顺利的结束了。一年的工作虽然没有什么突出的业绩出现,但是咱们也没有出现一起不良影响的事故,这些都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咱们得到了巨大的鼓舞。只要做好自己平凡的工作,那就是为社会做出贡献了!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护理部在医院领导的带领和支持下,重点规范了护理文件书写,提高了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加强监督管理,保障了护理安全;加大了护理质量监控力度;重视护理骨干的培养,优化了护理队伍,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全院护理服务质量稳中有升,病人满意度高。现将护理部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升服务质量,塑造医院形象

护理人员是与病人接触最多、最早,最密切的工作者,护理人员的素质和形象,直接影响医院形象。

1、护理部首先从业务素质抓起,按年初制订的"三基"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坚持了每季度进行操作及理论考试,每月由科室组织业务学习及一项操作技术培训和考核,要求人人过关,成绩纳入个人档案,作为个人考评的客观依据,形成一种比、学、赶、帮的氛围,培养护理人员有一套过硬的业务技术,使病员放心,促医院振兴。

2、规范护理人员着装、要求文明用语,接听电话规范,让护理人员以端装、和蔼、亲切、大方的形象和饱满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中,用文明礼貌的语言热情接待病人,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

3、继续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让护理人员改变思想,提高认识,及时满足病人的要求,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注重护患沟通,从单纯的责任制护理转换到了以人性化护理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充分量化护理工作

1、为优化各班职责,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指导各科室实行排班,从运行情况看甚为合理有效。

2、在实行量化考核中,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新方案,增强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勇于奉献,热爱集体的精神。

三、围绕医院工作部署,积极协助

1、配合医院,完成了护士长的聘任工作。协助各科护士长顺利完成交接工作。

2、认真学习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相关文

四、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强化护理法制意识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如何在护理服务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护理人员法制意识,已成为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护理部于今年严格按照省卫生厅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制定了医院护理文件书写实施细则,采取集中讲座、分病区学习等形式进行培训,使护理人员更加明确了护理文件书写的意义,规范了护士的行为,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护理科研积累了宝贵的资料,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完整、客观的护理记录,为举证提供了法律依据,保护了护患的合法权益。明确了怎样才能书写好护理文件,以达标准要求。在组织讲座时,还结合我院书写护理文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为了强化护理人员尽快熟练掌握规范要求,组织了全院护理人员进行理论考试,成绩合格率为100.

五、加强监督管理保障护理安全

1、定期督促检查医疗安全,重点加强了节前安全检查,增强医务人员防范意识,杜绝事故隐患,规范了毒麻药品的管理,做到了专柜专人管理,抢救车内药品做到了"四定":专人管理、定点放置、定量、定数,班班交接,有记录。抢救设备及时维修、保养、保证功能状态备用。

2、坚持护士长夜查房,督促检查护理人员在岗及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及时给予纠正处理,坚持每月召开护士长例会,对工作中的不足作出针对性、实效性改进措施,以确保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3、深入科室督促护士长每日工作安排。重点查新入、转入、手术前、手术后、危重和生活不能自理、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督促检查护理工作的`落实,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

4、组织了新聘用护士进行岗前培训,通过培训,使她们树立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在岗位中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履行好白医天使的神圣职责。

六、加强了质量管理监控力度

1、护理部按照省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及时修订完善了各种护理文件质量标准及考核项目,检查考核中均严格按标准打分。

2、加强了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的洗涤、消毒存放、下收下送工作管理,保证了消毒物品的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

3、加强了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织了护士长及全院护理人员学习新消毒技术规范、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方法及重要意义、医院感染控制对策、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其内容纳入了"三基"、年终理论考试,无菌技术操作等纳入平时护理操作考试,通过每月质量检查和护士长夜查房,对护理人员消毒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重点加强了一次性无菌物品、无菌技术、卫生学洗手、环境卫生学、消毒监测的管理和考核。

4、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1)、基础护理全年合格率达100

2)、特、一级护理全年合格率达100.

3)、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

4)、护理文件书写平均分99.57,合格率达100.

5)、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达100.

6)、一人一针一管一灭菌一带合格率达100.

7)、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

8)、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

七、重视人才培养,优化护理队伍

1、加强护理管理培训。对未进行岗前培训的护士长及老护士长进行了培训。

2、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优化护理队伍,选派骨干外出进修专科知识。今年选派护理骨干及管理人员参加多种形式的专科知识及技术培训班人数达6人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5月与美国专家共同完成的5例心脏搭桥术,14例介入手术及术后护理,使病人康复出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3、继续实行多渠道的学历培养。截止今年底,已有116人获护理专科学历,7人获本科学历。

4、加强了新业务、新技术开展。

5、完成了年青护士的轮转工作,重点加强基础理论及基本操作技术的提高,使年轻护理人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多学科知识和能力。

6、圆满完成各项继教培训。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参加市护理学会举办的继续教育,参加率达100.护理查房每月1次,业务查房学习每月1次,鼓励护理人员发表科研论文。

7、充分培养护理人员组织参与性,"5.12"护士节举办了以倡导人性化服务为主题的多项活动,为新护士授帽,护士礼仪表演,护理操作技术展示。护理人员各尽所长,既强化了护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增强集体主义荣誉感。更好的为医院建设贡献力量。

8、规范教学,加强对护校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现实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都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咱们得到的成果,很多的现实问题都是这样的,相信咱们能够做好,其实很多的事情都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得到验证的,咱们那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咱们会一直的努力下去的,我相信咱们那会做好这一切的,因为咱们医院护理部一直在努力,一直在不断的进步中!

科室护理部工作总结精选【2】

我科在院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监测效果,及时修订措施,使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无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1、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今年8月重新调整充实了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完善了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多科室协调和配合时,及时汇报主管领导解决问题。

2、11月份在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倡议下和院领导的支持下,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督察中,制订了严厉的奖惩办法。

二、医院感染监测方面

我科负责放射科感染发病情况的监测,定期对放射科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办法。通过监测—控制—监测,最终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1、病历监测

对院感病例回顾性调查模式(在病案室逐份查阅出院病历,防止漏报),真实了解我院的医院感染率的基线。并同时采用了前瞻性调查形式,下病区对重点病人整个治疗过程的随访,密切观察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既做到对病人的过程管理,同时也是对管床医生的持续培训,此项工作收到预期效果,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①感染率监测:

②漏报率的监测:传染病上报率。符合卫生部的要求。

2、环境监测方面

①对放射科环境定期采样,合格率为98。6%。对于不合格的者,及时查找原因并重新采样。

4、消毒灭菌监测

1、每月对消毒间预真空高压锅进行效果监测,按全国消毒规范要求,每天做B—D试验,每月做生物监测,保证高压锅消毒灭菌质量。对手术室的快速压力蒸汽消毒锅全国消毒规范要求进行监测以保证灭菌质量。

2、每月对放射科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共监测246份,合格246份,合格率为100%。并逐步取消外科病区的戊二醛浸泡消毒,采用压力蒸汽灭菌。

3、6月份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进行了监测,上半年共监测79根,合格75根,合格率为94.9%的紫外线灯管通知科室及时更换。

4、对我院使用的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了备案。

三、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

每季度抽点DSA的感染管理,发现问题,主动与各科主任或护士长沟通并督查改进。

四、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1、新职工培训对3名新上岗职工进行了医院感染概论、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率为100%。对新入院实习医生、护士进行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使他们对医院感染概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的培训将集中培训与晨会科室培训有机结合,增加了临床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提高院感意识。

五、存在问题

1、临床感染管理小组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2、部分医生对院内感染重视程度不够,对病人的有关院内感染的诊断以及病情分析方面存在欠缺,医院感染登记表不能及时报送。

科室护理部工作总结精选【3】

2021年急诊科按照医院、护理部的工作重点制定每月的护理计划,提出具体细致的措施,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不断改进。全年急诊科结合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热心为群众服务,保证120出车及时、抢救及时、服务及时,圆满的完成了各项护理工作任务,全年无投诉,无差错。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全年完成工作量

1.工作量:

急诊_人,120出车x次,各种注射共计x人,洗胃x人,留置导尿x人,灌肠x人,重危抢救x次,死亡x人,抢救成功率x﹪,群伤 例/人数,应急演练 次。

2.工作达标情况:

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消毒灭菌合格率100%。病历书写合格率 %。护理管理 分,服务态度满意度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100%。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100 %。

二、依法执业,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明确护士的权利、义务和执业规则、依法执业,一如既往的做到无一例非法执业。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2.加强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培训学习。

每月组织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安全知识及院感相关知识培训,并组织全科护士进行书面考核,合格率100%。

三、优质服务、提高护理人员素养

1.由于急诊科护理人员较年轻化,根据急诊科的工作特性,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要求人人掌握急诊的流程,院前急救,如何接急救电话、掌握急诊科所有的急救仪器使用,同时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与考核,通过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科学排班,以老带新,每个班次的3个人员都是新老搭配,技术能力强弱搭配,沟通能力强弱搭配,做到班次不固定,弹性合理排班,保证护理小组整体能力优异。

2.根据护理部制定的护理服务细则,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严格执行,护士长带头并加强检查。要求护士行为规范,包括着装、仪表、用语、行为等符合要求,遵章守纪,认真履行职责,利用每天晨交班时间检查,跟班检查及节假日抽查。违规人员严格考核。

四、加强三基培训,提高急救能力

1. 急诊科制定学习制度和计划,坚持每月组织护理业务学习,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全年组织护理业务学习共12次,完成23项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合格率100%。护理查房4次,护理病例讨论4次。

2. 坚持晨间提问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扎实理论基础,做到有效落实并做好考核。

3.派出1名护士到_省医院完成了急诊专科护士学习,派出护士长至_医院学习,及至_医院参加护士长管理培训。

4.全年共有3篇学术。

第9篇:感染科护士工作范文

[关键词]协同作用;护理部;感染控制科

医院感染是当今全球性医院人群特别是住院患者康复的重要问题,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评价医院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我院于2006年在原有感染控制护士的基础上成立独立的医院感染控制科,人员由1人增加到3人。在三个周期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中,护理部与感染控制科充分发挥科室间的协同作用,齐抓共管,在控制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1 协同作用的目的与意义

护理人员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力军。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为消毒、灭菌、无菌操作、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检测、效果评价。这些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手段就是护理工作的基础。由此可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渗透在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杨淑芬的实践也表明,护理部通过强化管理,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护理部是护理行政管理部门,有较强的管理权威性与凝聚力,而感染控制科是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部门。充分发挥两者间的协同作用,对各项制度及措施的落实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 实施方法

2.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培训:护理部将对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培训纳入年度业务学习计划。有感染控制科结合我院医院感染的现状好共性问题或医院感染的新发展进行专题讲座,对每年新上岗的护理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及考核。

2.2

严格无菌技术管理:护理技术操作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护理部为全体护理人员购买自治区护理质控中心制作的55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经常下科室指导督查。严格执行消毒物品管理制度,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过期物品不得应用。教育护士提倡“慎独精神”,自觉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及制度。

2.3做好微生物检测及消毒隔离质控:严格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将微生物检测、消毒隔离质控纳入护理质量评价系统。由于感染控制科检查范围大、内容多为监测,管理力度不及护理部,也达不到预期的管理效果。自2007年初,护理部与感染控制科加强协同作用,除感染控制科进行监测评价外,护理部按全省统一的消毒隔离质量检查内容及标准进行检查,并查看各科室的落实情况,用量化指标评价,通过月检查、季反馈,对双方检查过程中反映出的共性问题,感染控制科先加以分析、研究、提出解决对策,护理部将质控结果以简报形式反馈给各科护士长。

2.4落实重点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将感控的重点科室管理纳入护理部重点管理工作中,通过与感染控制科的互通信息、团结协作,严格控制医院感染的不良因素。对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如:ICU、新生儿室、产房、手术室、供应室、内镜室、导管介入室,由于感染控制科的双重重视,同时也是三年来医院管理年重点督查的部门之一,因此该重点部门的护士长也高度重视。在消毒隔离的各个环节中都严格按规范执行,其质控评价达标率较高。

3 协同作用的成效

3.1规范了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和各项措施,与供应室的密切配合,取消全院的剪、刀等器械及浸泡消毒灭菌方式。实行全院再生器械的集中清洗消毒、灭菌,手术室的持物钳、罐全部高压蒸汽灭菌,做到一台一用。对不能耐高温的物品及器械,采用低温灭菌,保障了临床无菌物品的安全使用。

3.2重点科室更换三氧空气消毒机,为确保重点科室的空气消毒效果,对重点科由紫外线消毒更换三氧空气消毒机。以往我院的所有科室空气消毒均采用紫外线,终来还要用甲醛+高锰酸钾封闭消毒,即不能保证消毒效果,又浪费人力物力,同时又存在着对医务人员健康造成损害的危险性,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及院领导对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视,使我院的重点科室的空气消毒工作得到了完善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