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范文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

第1篇: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范文

心花怒放,汉语成语,拼音是xīn huā nùfàng,形容内心高兴极了。成语谜语是谜语的一个分支,猜成语是一种很有趣的益智游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的谜底,供大家参考。

一、成语谜语胸窝里栽牡丹 …… 打一成语

二、成语解释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

三、成语造句1.她顿时心花怒放,喜悦飞上眉梢,两只眼睛眯得像两个小小的月牙儿。

2.我一听,一蹦三尺高,心花怒放,情不自禁地举着喜报欢呼起来:“噢,噢,我得喜报了!”。

3.爸爸同意了她的要求,她顿时心花怒放,喜悦飞上眉梢,两只眼睛眯得像两个小小的月牙儿。

4.大娘听说女儿的名字上了光荣榜,直乐得心花怒放。

5.李大妈的女儿大学毕业进了一个好单位,一家人乐得心花怒放。

6.一听她接受了他的邀请,他立即心花怒放。

7.追求多年的女友终于答应了他的求婚,难怪他会心花怒放,笑得合不拢嘴。

8.一接到男友的电话,姊姊心花怒放,一扫多日阴霾。

9.努力多年后,终于获得肯定,他不禁心花怒放,笑逐顏开。

10.一听说自己已被录取,小王高兴得心花怒放。

11.纽约的市政官员们同样心花怒放:他们已经大幅削减了这个城市预算赤字的预测,部分原因便是由于投行缴纳税款的激增。

12.当我给我儿子一个小甜饼时,他心花怒放。

13.经理一番赞美的话,说得他心花怒放。

14.今天两个老师都表扬了我,我心花怒放,快乐的滋味真是不言而喻。

15.雪白的梨花在闪闪有光,就像你那心花怒放的脸庞一样。

玫瑰、牡丹静静地争芳吐艳。

16.妻子一听,顿时心花怒放,喜上眉梢,但她毫不妥协的态度却出乎意料:"投票是个人的神圣义务,我坚决反对你越俎代庖!"。

17.看她一副心花怒放的模样,想必是喜事近了。

18.为她买一枚漂亮的戒指,一枚能让她心花怒放的戒指。

19.他正在客厅心花怒放地谈他获奖的经过。

20.这一消息将令基金行业的高管们心花怒放,他们原指望亚洲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动力,不料却在金融危机过后看到销售大幅下滑。

21.友谊也像花朵,好好地培养,可以开得心花怒放,可是一旦任性或者不幸从根本上破坏了友谊,这朵心上盛开的花,可以立刻萎颓凋谢。

22.好的反馈会使人心花怒放。

23.一听到儿子获奖的消息,他不由得心花怒放,手舞足蹈。

24.一听到老师取消了今日的小考,大家都心花怒放。

25.知道吗?简单的三个字就能让她心花怒放?

26.去吮吸那旋花植物令人心花怒放的毒汁。

27.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番谀词,只听得兰斯心花怒放,只觉打出生至今,从没有这么光荣过,看那雪特人在跟前下拜,几乎爽得连脚底都要飘起来。

28.光绪皇帝心花怒放,的郁闷一扫而空。

29.陆云白一听苏萧开口,不禁心花怒放,所有的紧张在一瞬间都消释了;

抬眼见她亭亭玉立,如同白莲,又有些陶醉了,竟急不择言:“不用谢,不用谢——”。

30.春风拂过,花浪翻滚,花香四溢,真好像走进了一幅油画中。

油菜花的黄色鲜艳夺目,铺天盖地,叫人神清目醒,叫人心花怒放,极目远眺,大地仿佛被油菜花染黄了,这油菜花铸就的金黄色世界毫无遮拦地就呈现在你面前了。

31.余光华的心里简直像牡丹盛开,比光棍汉一朝娶了媳妇还要心花怒放。

32.“七”是七月初七喜上喜,“夕”是情意浓浓要珍惜,“节”是相约相伴特殊节,“快”是心花怒放快乐颂,“乐”是喜上眉梢乐悠然。

七夕情人节快乐!

33.在场的所有人都在对他的行动交口称赞,因为他用了自己那精打细算的心思,并花费了大量的物力和才力,终于在昨天如愿以偿的完成了所有人的期望,这个结果让每个人都感到心花怒放,也证明了他并非言而无信之人。

34.可能你的心上人惦记你,给你电话,怎么样,这个让你多少有些心花怒放吧!

35.给你一点颜色你就开始发亮,给你一点油脂你就发胖,给你一朵玫瑰你就头昏脑胀,给你一声问候你就心花怒放,给你一声祝福你就不知所向。

祝你节三八女生节快乐哦!

36.欧罗巴起床来去找那群和她一起游乐的姑娘。

这些少女来到鲜花盛开的草地上,眼前的万紫千红使她们心花怒放。

37.乍一听到这个消息,天启国上上下下顿时炸开了锅,女人掩面哭泣,男人心花怒放,一瞬间万人空巷,竟是统统朝着苏家庄园涌去。

第2篇: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范文

一、第一境界:激发兴趣,促进积累

“日积月累”内容丰富,有优秀的古诗词、名言警句,也有对联、成语等。教学时,教师要结合不同的内容,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学习和积累的兴趣,促进学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变“要我背”为“我要背”,使学习“日积月累”成为学生主动行为。

1.情境运用

生活是学生阅读积累的源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积累才是学生的真正需要。如教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的“语文园地”时,时值班上的两位学生参加市信息技术竞赛,均获一等奖的好成绩。笔者让他们在全班介绍获奖的体会,回忆备赛、参赛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这两位同学获得成功的事例说明了什么?这与第四单元“日积月累”中哪一句谚语的意思是一致的?启发引导学生比较体会,采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这两句比较恰当,采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亦可。这样,联系生活,结合具体的情景,相机引导,有效激发学生主动积累的兴趣。

2.故事激趣

在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中,安排了五句具有人生哲理的格言。让学生积累人生格言警句,以鞭策激励学生。教学时,笔者采用《曹刿论战》的故事导入方法,先向学生生动描述了齐国和鲁国战斗的故事,接着分析鲁国取胜的原因,引出曹刿精辟分析的语言,最后出示课文中的句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借助生动的历史故事,激发了学生自主积累格言的兴趣。学生兴味盎然、热情高涨,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既了解了格言背后所承载的故事,又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了格言的意思,促进了积累。

3.现身示范

语文教师站在讲台前,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应给学生以示范和榜样。教师可以在学习之前,有感情地诵读,现身示范,促进学生主动积累。第十二册第四单元,要求积累八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中的隽语。笔者告诉学生,老师能把这八句话背诵下来,并让学生打开书本逐一对照。除了背诵出句子外,笔者还把作者、作品以及作者的国家准确无误地背诵出来。学生听完教师抑扬顿挫的背诵后,大为惊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诵读积累,他们很快就完成了积累这些富有人生哲理的语句的任务。

4.课件悦情

“日积月累”语句隽永,启人深思。如何让学生自觉积累并在脑海中产生深刻印象?笔者经常采用课件演示的方法,播放与“日积月累”有关的图片、动画片、录音等,愉悦身心,陶冶性情,促进积累。例如,第七册第五单元的“日积月累”中,内容是四幅风景名胜区的对联。教学时,伴随悠扬的乐曲,教师用课件播放对联中所写的风景名胜的图片,如北京颐和园月波楼、四川青城山、济南大明湖、苏州的沧浪亭等,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景色的美,在赏景悦情中促进积累。

二、第二境界:讲求方法,有效积累

“日积月累”语句简短,言简意赅。教材将需要积累的词句逐一罗列,呈现形式比较单一,词句内容较枯燥,词句之间缺乏明显的内在逻辑联系,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里完成积累的任务是较困难的。如果采用机械记忆方法,学生易感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讲求方法,丰富积累的形式,提高积累实效。

1.熟读成诵

古人云:“书非熟读而成诵也。”反复诵读,熟能生巧,形成记忆。在指导学生练读时,先要求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引导学生通过质疑、交流讨论等形式,大体了解各语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反复朗读,直至熟读成诵。最后再组织多种的形式进行检测,增强复习巩固、强化记忆的效果。十一册第二单元的“日积月累”安排了六句有关描写大自然的诗句。笔者采用这些形式进行检测:

(1)师生互背。教师读出诗句,学生接着背诵出诗句的作者和作品。也可以教师背诵出诗句的作者或作品,学生接着背诵出诗句。

(2)小组互背。如组织一二组学生背诵前一句诗句,三四组学生背诵后一句诗句。也可以一二组学生背诵诗句,三四组学生背诵诗句的作者和作品,反之亦然。

此外,还可以采用男女生互背、单双号互背的方式。在教师组织下,采取多种形式的背诵,较好帮助学生完成记忆积累的目的。

2.分散记忆

一个学习过程,相对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心理学上认为处于中间阶段的学习活动有可能受到前后两个阶段的干扰。而学习过程刚开始的阶段,前面没有干扰,学习最后阶段后面没有干扰。实践证明,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开头和结尾阶段的学习效果好。采用分散记忆的方法,其主要的原因是增加了学习过程中干扰少的首尾阶段。同时,由于每次学习时间较短,也不容易引起大脑疲劳。

“日积月累”教学的时间仅为一课时,引导学生采取“分散记忆,逐个突破”的方法,可以较好解决积累记忆内容多与课时不足的矛盾。教学本单元伊始,教师将本单元需要积累的词句抄写在黑板上,利用课前准备的时间过关背诵。一周后,再换另外的词句。等学完本单元的课文,也完成了本单元“日积月累”背诵任务。在课前的诵读时,教师重在纠正读音,对词句意思作必要讲解。教学“语文园地”或“回顾拓展”时,重在抽查检测,巩固运用。事实证明,取“分散记忆,集中巩固”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提高积累的兴趣和信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奇特联想

教材编排“日积月累”的词句,呈线形排列,这些词句往往是内容相近、结构相仿。尤其是那些对联和诗句,由于学生对诗句排列的顺序没有清晰的印象,积累难度较大。笔者采用“抓住字头,奇特联想”的方法,帮助学生快速、形象记忆,提高积累的效果。

十一册教材第一单元要求积累六句诗句,笔者引导学生从每句诗句中各选一字,即“花、天(造物)、虫、柳、云、菊”这六个字,代表该句诗,运用奇特联想的方法,将这六个特点鲜明、形象好记的字编写几句话。如一朵特别大的花从天而降,落地后爬出一只只的小虫,小虫子们顺着柳树不停地往上爬,居然爬到云朵上面,云朵承受不了,掉落在地上,砸到了一朵上。这样,抓住字词,奇特联想,组成一串,达到快速记忆、有效积累、不易遗漏的效果。

4.分门别类

中高年级的“日积月累”中,都安排了一个单元积累词语。对于这些成语,除了采用分散记忆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分门别类的方法,引导学生有效积累。第十一册第八单元的“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积累与“艺术的魅力”有密切联系的十六个成语,但这些成语互不关联,要求学生准确记忆,难度较大。笔者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从中寻找规律,选用合适方法来记忆。学生很快发现,从成语表达的内容看,有关于音乐方面的,有关于绘画方面的,有关于建筑方面的,还有关于书法方面的。积累时,可将十六个词语进行分类记忆。从词语的构成看,学生发现有三个带有“不”字的成语,有两个带有“人”字的成语,有两个带有“笔”字的成语,还有三个带有“梁”字的成语。按照这样分类记忆,就可以轻松积累十个成语,再引导记住其他的六个不同类的成语就容易多了。

三、第三境界:学用结合,深化积累

“日积月累”重在积累,贵在运用。学生在理解、诵读之后,教师可联系实际,帮助学生体会运用这些语句的语境。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激活学生的已有积累,让积累的词语、诗句、对联等互动起来,使积累与运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1.联系旧知

“日积月累”的内容编排上,与单元的主题有一定的联系,从不同年级不同册的内容安排上,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积累的时候,有意识地复习巩固已积累过的内容,不断丰富积累。

例如,在学习第十册的第三单元的“日积月累”中的回文联、叠字联时,可以结合复习第七册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中的相关对联,加深对回文联、叠字联特点的认识。

在第十册第五单元的“日积月累”中有六句歇后语,有四句是与《三国演义》有关,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第八册第八单元的两句歇后语: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在复习巩固旧知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自主意识,提高了对知识的梳理、归类的能力。

2.收集资料

在完成积累的任务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收集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摘抄自己感兴趣的格言、警句、对联、诗句等,鼓励他们分类,以方便查找引用。有条件的可以做成卡片,作为座右铭置于书桌、床头,经常用来提醒、激励自己。第十册第五单元的“日积月累”中有六句歇后语,在实际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歇后语还远远不止这些,教师要在课前或课后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三国演义》等名著的歇后语,进一步丰富相关知识,并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主动性。

3.活用词语

中高年级的每册教材中,都有一到两个单元积累成语。这些成语有的是描写课文中的人物性格、品质或文章中某种情境的,有的是描写艺术魅力的,有的是形容创新品质的。成语的内容一般与本单元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笔者引导学生将学习课文与积累成语联系起来,以加深对成语的感知和理解。如第八册语文园地四中的成语,大多是描写英雄人物高尚品质的。学完《小英雄雨来》后,要求学生从“日积月累”的十六个成语中选择合适成语赞美雨来,学生兴致很高,筛选了“出其不意”“神出鬼没”等九个合适的成语。这样既巩固了积累的成语,又深化了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第3篇: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导入;民族地区;新课;设计

【Abstract】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eaching, determines the diversity of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ing plan, therefore, the design of guide language also requires more colorful.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s a language teacher how we should design the blurb? After his usual teaching practice, I summarized the 11 clock method.

【Key words】Chinese teaching; Import; National regions; New lesson; design

导入是语文教学的第一环节,虽然在教学中所占的时间不多,但其重要幸却不容忽视。尤其是民族地区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对课文的兴趣不浓,这导入就更加的重要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可见,新课的导入可以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要使学生在上课的短短的几分钟便罢注意力集中到所学课文上,并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导入课文的技巧至关重要。导入的得好,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或渲染一种气氛,或创设一种情境,或高唱一首歌,或竞猜一个谜,或播放一种乐曲,或表演一个小品,或朗诵一首诗等等,均有良好的效果。现在我就"导入"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及民族地区学生的特点,谈几点看法。

一、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

民族地区的孩子有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对外界了解的太少,认知的东西太少。从生活实例引进新课,比较亲切自然,使学生感到文章来源于生活,这能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且有助于学生的写作。所以在导入新课时,我往往会采用这钟方法,从他们熟知的东西入手。

比如,在上《仰望布达拉》这课时,我以藏区随处可见的而课文里出现了的一些宗教仪式导入。把学生在生活中所见所闻和文章的一些内容联系起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不仅能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他们懂得语文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着的。

二、 用提问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思维是从吃惊开始的。"学生越惊奇就会越想知道,思维就会越积极。教授新课时,巧妙的设问,往往能吸引学生高度的思维,积极的思考问题。

大部份孩子都会对"疑问"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民族地区的孩子来说"问"可以更好的吸引他们的心灵。因为在一问一答中,在这不知不觉中,他们能或多或少的有所得。而在导入新课时用提问的方式,可以勾起他们对新课内容的兴趣。

在学习《寻求外星球栖息地》这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我情景:先问同学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谁?然后让同学介绍一些自己知道的人类探索外星球的事列,达到互动的目的后,再问同学:"那你们知道人类为什么要探索外星吗?外星球究竟有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呢?"疑问产生了思考,探索就从这里开始了。静茹课文后同学们自然会带着这些问题学习,在他们关注着些问题的时候也就能不自觉的集中精力。有如在教《孔乙己》这篇课文时,一开始便介绍,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鲁迅自己也称"孔乙己"是他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我们仔细读这篇文章之后,就可以得到回答。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造成悬念,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往下讲述效果自然就好。

三、 故事导入,明理升华

"故事是孩子的第一大需要。"生动有趣的故事能令人终生难忘。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和耐人思考的哲理。教师要保有重心,激发学生在趣味中学习。由于民族地区孩子自身的特点,所以这个方法对他们来说尤其有效。

我在讲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上课前,我先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关于诗人李白以及天姥出的材料;上课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些关于李白的故事,以这些故事引出李白写这篇文章的一些背景。这些学生在听过故事的同时,已经了解了诗仙李白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在紧接着的文章学习中,他们就能更好的理解文章。

四、 以旧引新,用以学的内容引出新课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对于我们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应该是

很有实用行的。在讲新课时连带着复习旧知识,从而让学生了解到知识的连贯对于学习十分重要的。用这种方法时要求老师要做到前后衔接自然,过度平稳。

在讲授鲁迅的《故乡》时我告诉学生:"我小的时候对鲁迅先生文章的人物描写非常感兴趣,其中有一个人物形象是大家学过的,我给大家描述一下,看看你们还能不能回忆起来,他带着项圈,夏天的时候他会在海边守西瓜手里拿着钢叉……"当然用不着我说完,同学们已经知道他是闰土了。然后再和学生一起回忆老师在讲授《闰土》时介绍了那些刻画人物的方法。就这样我的导入达到了目的。

五、 分析题目,引人入胜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题目有助于学生解读文题。同时还可以帮学生巩固有关短语的

知识。

比如在学习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可先版书"桥",让学生说出都见过哪些桥;再写"拱",看哪些是拱桥;再板书"石",看哪些是石拱桥;最后板书"中国":明确标题从地域、材料、形状三个方面对说明对象作了限制。又比如在教授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时,和学生一起讨论这标题是偏正短语还是介宾短语?在和学生探讨题目的时候,可以培养他们用找中心词的方法,来把握文章的主旨。

六、 用回忆成语的方式导入新课

由于民族地区的孩子大部分学生来说的不是汉语,所以对他们来说积淀词语相当的重要,

而在这一部分里成语记忆应该是一个难点。成语言约意丰,生命力强。有些成语就出自选入成语课本中的文言文。学习这类课文,可从成语导入。如果用成语来导入新课,就能很好的加强他们的记忆。但是老师必须正确引导。

在学密的《陈情表》时,我一进教室就问学生记得哪些形容、描写孤独的成语。学生回答后,我就用"茕茕孑立","形象相吊"这两个成语导入新课。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由"世外桃源"导入陶渊明《桃花源记》;由"讳疾忌医"导入韩非《扁鹊见蔡恒公》;由"愚公移山"导入《愚公移山》;由"游刃有余"导入庄子《庖丁解牛》等等。

七、 用实物直接引入新课

就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实物的直观性决定里他一定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因而有效的利

实物来导入新课,不仅能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它能教会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习《荔枝蜜》时,可以拿几颗荔枝让学生观察,看看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每一个部分有怎样的特点?完了后告诉学习:"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观察到的和作者观察的相不相同。"这自然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讲《森林的春天》时,可以带一枝树枝进教室,然后让学生观察嫩叶与老叶有什么不同。

八、 用和常规不同的思维方式导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叛逆,那我们就投其所好,有时也"逆"向思维一下。这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学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时,可以这样导入:"在外出游玩的时候,谁不想天气晴朗呀!尤其是在登山的时候。有个好天气,可以减少很多的危难险阻。可就有这样一个人,他却喜欢上了在雨中登山,这个人就是李健吾先生,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是什么使得他这样反常呢?"学习欧・亨利《警察和赞美诗》、白居易的《卖炭翁》等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九、 让学生通过想象或联想近入新课

"想象是创造的前提"让学生在想象中进入新课,可以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可以让他

们找回自己的重心。教学课堂也能相对活跃些。

在学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想象一下:"雨后万事万物都会有所不同,那雨后的泰山你认为有哪些变化呢?"学习郭沫若《天上的街市》时,也可以先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夏天的夜晚,面对繁星闪耀的天空,人们往往会产生许许多多美好的遐想。同学们面对星空有过怎样美好的想象呢?"让几位同学说出自己的想象。这样导入新课,学生定会"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

十、 用图画导入新课

用课文插图、教学图片、幻灯图片、自绘水彩画、粉笔简笔画等导入新课,直观形象,

深受学生喜欢。

比如在学习契柯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可以结合文章插图,让同学们自己先感受一下"套里人"的外貌,然后让同学口头描述一番,在结合学生的认识进入新课的讲解。学习刘宗明《北京立交桥》、孙世凯《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刘白羽《长江三峡》、朱自清《威尼斯》等课文都可用图画导入。

十一、用音乐导入新课

第4篇: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范文

关键词:学生;情境;兴趣;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3-0044-03

梁实秋先生说过: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事实上我们的语文课只有让学生亲身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才能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将语文课堂回归到自然质朴的原生态的课。实际上,一节好课无一例外的是,能给人一种美的感觉,一切是那样水到渠成,一切是那样引人入胜,一切是那样扣人心弦,一切是那样充满活力,这一切都会成为教师和学生一次难忘的经历。苏教版第十二册《明天,我们毕业》这篇课文,通过对六年学习生活的回顾,抒发了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这篇课文安排在最后一课,就是想激发学生的这种情感。

【案例设计】:

师:同学们,不久你们就要小学毕业了,你们将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告别辛勤培育的老师,此时此刻你们心中一定感慨万千,让我们先听一首歌吧!(教师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生静静地欣赏)

师:这支优美的歌曲,让你们想到了什么呢?

生:朋友之间的深深离别之情。

依依惜别之情 ……

师:丁雪飞老师在小学毕业时,就是怀着这种情感,写下了《明天,我们毕业》一文。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文章吧,看看是否能产生共鸣!在能产生想法的地方做记号,并简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写下自己的感受)

简评:这样设计是在在奠定了离别时大家依依不舍的情感基调后,让学生自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让学生自己在感受较深的句子旁写写想法,让学生很快进入自由轻松的教学情境。

师:你们读完之后一定会清楚了作者的思路,作者主要回顾了自己六年生活中哪些情景?

生1: 初入学校时的情景。

生2:六年的学习生活。

生3: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师:是呀,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多媒体出示这一句:“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师:读一读这句话,就围绕这句话,你能提出几个问题?

(学生小组内先交流,然后指明一个小组回答)

生1:什么是画卷?

生2:怎样的画卷?

生3:为什么说六年的学习生活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呢?

师:好的,就这个片段作者是怎样来描绘这幅画卷的呢?(自己自读课文)

生:选择了一天的学习生活场景,进行了描绘。

生: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过的一天,我们太熟悉不过了!

师:是呀,就在这样的一天天中,你们茁壮成长,学到不少知识和技能,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更感受到童年的快乐,这就是母校的给予!你们能说说对母校的感受吗?

生:对于母校的培育之情,我们不会忘记!

师:母校给予你们的精神财富,能把你们心中的这种感激之情读出来吗?

(生自由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

简评:这是课文的三、四、五自然段,也是课文的重点部分,从写作方法以及情感的互动上,都能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相贴近,本段内容采用自己提出问题,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对母校的眷恋之情。

师:我们不会忘记快乐的校园生活,也不会忘记母校的点点滴滴,更忘不了我们敬爱的老师。

师:先各自学习课文的六、七自然段,再进行组内合作交流各自感受最深的地方。

(学生在组长的安排下进行自学,并有序交流。接着一个小组先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出示学生交流的句子:

生1:在我们的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生2:这句话是对老师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师:深入一下,这里“天使”、“大树”、“海洋”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生再次交流,体会比喻的妙用)

师:老师有这样的一道练习,要大家来完成,可以小组共同完成。

投影出示1: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在我们心目中,您是______; 您是______ :您是______。

师:在这离别之际,你想为老师做些什么呢?

生1:我们要送您一支歌,让您休息的时候听听我们的心声。

生2: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

投影出示2:

在这离别之际,敬爱的老师,我要___我要___。

生3:我们要送您一束花,让您在疲惫的时候,可以闻到花香,驱除一天的烦恼和劳累。

……

师:古今中外,赞美老师的诗词歌,成语,名言有很多,根据你的特长自由选择说一说。

生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生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生3:夜以继日 呕心沥血。

……

简评: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读、组内交流的学习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又加以一定的知识拓展,让学生打开思路,活跃思维,发挥小组优势,让学生之间的思维进行有效碰撞,不断提升各自的学习能力。

[总评]:

1.课前钻研,深入浅出。钻研教材,首先要在深入上下功夫,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领会、揣摩教材编写者的意图、目的。这篇课文关键找准了课文的切入点——作者对学校和老师深深的眷恋之情。处理教材首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其次要考虑到学生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三是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如果我们每一个教师在备课前都能深入地钻研教材,又能浅出地处理教材,而且心中有学生,眼中有资源,那么他在上课时一定会游刃有余,精彩就会“如约而至”,迸发出动态生成的火花。

2.课堂教学,简单扎实。语文课应上得扎实,注重实效,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该训练时要大胆训练,该讲解时要主动讲解。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特点在“训练”与“感悟”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让“训练”与“感悟”并举,有机融合,训练之中有感悟,感悟之时有训练,让语文学习真正实在起来。如这一课的练习环节:

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在我们心目中,您是_____,您是_____,您是 _____。

意在让学生先理解把老师比作“天使”、“大树”、“海洋”的目的,进而让学生想到用更多的事物来感受老师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精神。当然语文课还应追求那种朴素、真实、有效的课堂。如关于小组合作,是否每堂课都要小组合作?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小组合作的成员是否在合作中有碰撞,而不仅仅是几个优秀的学生在撑场面。语文课堂力求“简而精,单而丰”。一堂简单的语文课教学内容须简约,做到合理裁剪,大胆取舍;教学过程求简化,力求突出重点,条理清晰;教学媒体要简便,为“我”所用,简单方便;教学语言应简洁,做到精练、简洁、准确、生动,最重要的是这堂课学生有所收获,学到知识,掌握了要点,体会了情感,领会了方法。

第5篇: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范文

关键词:假期作业;设计;类型

每次临近寒暑假,老师们都要给学生布置假期作业。但学生假期作业的完成情况往往与老师们布置作业的初衷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与教师布置作业的内容不无关系。笔者就此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所提问题是:你觉得老师在寒(暑)假里布置哪些作业最为恰当?被调查的五十名学生,对“最恰当的暑假作业”认识各不相同。其中要求布置“有趣一点”、“不要太繁锁”和“不花很长时间就能做完”、“多布置一些活动、游戏类型”的居多。其中一些同学讨厌机械重复的“死”作业,而对活动类型的作业、新鲜一些的书写作业感兴趣。因此,假期作业可以遵循趣味性、创新性、活动性、灵活性、知识性相结合的原则来设计布置。

笔者据此对假期作业尝试改革,力求突破,下面就设计的类型进行简要分类。

一、巩固类作业——学期书本知识的必要复习

每一学期下来,学生学习了不少课文,也认识了不少生字,有必要进行复习巩固。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最讨厌做该类作业,因为它看起来是在重复课堂作业,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让它变得富有情趣。其中“接龙”是个不错的办法,例如“词语接龙”、“课题接龙”、“主人公姓名接龙”、“作者接龙”以及“混合接龙”等。

比如,“五年级上册语文共有25篇课文,加上拓展阅读课文共39篇。请你选择课文题目,连成一段话,题目用得越多越好。如果你能把39篇课文的课题都连起来,那就更不简单了!试试看吧!”这样的作业设计富有情趣和挑战性,学生普遍喜欢。当然,“也可以把作者、主要人物、文章主题和诗句等混合串编成一个片断就更有意思了。”对于生字新词,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认识、理解、使用、书写等多个目标同时落实,效果自然也很好。

二、阅读类作业——举一反三,有效拓展

1.课文内容的拓展——就《“诺曼底”号遇难记》课文的阅读,布置学生拓展阅读描写船长的文章、描写海难的文章或电影、描写救人的文章等;学习《草船借箭》、《猴王出世》,布置学生拓展阅读儿童版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学习《小英雄雨来》等文章,布置观看抗日题材的电影、读描写时期的小说。

2.作者作品的拓展——读杜甫的诗《房兵曹胡马》、冰心的文章《忆读书》,布置诵、读杜甫的诗和冰心的散文集。就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的《养花》一课拓展阅读近现代知名作家老舍、朱自清、巴金等的散文、小说。

3.同类型拓展——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都有鲜明主题,紧扣主题设计作业,可以达到复习巩固和拓展深化的双重目的。就五年级上册“智谋”、“方法”等主题,布置课外搜集相关文章进行阅读。比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长江之歌》等以母亲河为主题的文章阅读之后,让学生搜集、阅读关于母亲河的诗歌和文章,感受母亲河壮丽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抒发对母亲河的赞美之情。

三、活动类作业——让生活成为源头活水

1.“小调查员”:调查规范使用汉字情况,调查种植结构调整情况,调查不同兴趣爱好的比例,调查遵守交通规则情况,调查私家汽车的数量、种类等,调查同学们过生日情况……

2.“小收藏家”:集邮、收集成语、收集名人名言、收集歇后语、收集贴画、收集商标……

3.“小编辑”:根据制作手抄报的方法和经验,创编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杂志,注意主题的确定,内容的选择,插图补白的方法,报头、封面的设计。

此外,还有画画、外出游玩、摄影、养花草鱼虫、发豆芽、做手工制作、搞小实验等等活动(注意做好记录)。

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能积累学生习作的素材,还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交往类作业——自我搭建交际平台

1.认识一位新朋友,到同学家串门,邀请亲戚、同学到家里做客,在儿童网站上注册交流,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6篇: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范文

【关键词】课外 阅读 兴趣 培养 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如果说课堂教学指导是“精读”的话,课外阅读则是“博览”。吕叔湘先生说,学习的成果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许多作家、学者成功的经验表明,语文素养的提高,大都得益于大量而广泛阅读。

而调查表明:农村小学生自觉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浓。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以上的仅占16%,课外阅读半小时以内的占34%,基本上没有阅读的占50%。学生所拥有的读物少。90%的学生来自农民家庭,40%的学生读的课外读物仅仅是作文选,有20%的同学家无任何一本课外书。

二、阅读兴趣的激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全过程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一旦有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学生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课外阅读充满热情,就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阅读兴趣的激发可采用以下策略:

(一)推荐优秀读物

“学习的最好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布鲁纳的这句话启发我们必须让学生选择适合自我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读物。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推荐与阅读者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相匹配的读物。只有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读书欲望,才能深入地理解读物的内容,受到读物的感染。首先,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再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帮助挑选浅显有趣的童话、故事、儿歌、散文甚至优秀小说等,如《安徒生童话》《西游记》《十万个为什么》等。

(二)通过课文或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情”是一切“行”的原动力,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应诱发其内因,从调动学生的情感入手:

1.利用读物本身调动学生的情感

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因此,可利用读物本身优势,坚持从讲故事入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可逐步放手,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如《安徒生童话选》《成语故事》《百科全书》等,或让学生自由选择书目,读他们感兴趣的书,了解最想知道的事。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抓住时机,组织学生拓展乐读,进行“相似激活”,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如学习赞美祖国美丽山河的课文时,可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文章《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

2.利用教师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

小学生爱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如果教师对阅读怀有极高的热情,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教师的这种阅读习惯必能通过教师自身情感的外露来感染、影响学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效应。因此,教师应该读一些经典作品,更要读儿童文学。教师品读儿童文学,既能找到一条与孩子沟通的捷径,又能及时推荐好的作品给学生。教师声情并茂渲染的故事情节就会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感动的情感世界里。

(三)进行读书活动的评比交流

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体验读书的乐趣,例如,(1)阅读笔记的评比与展示;(2)手抄报展评;(3)优秀作文欣赏;(4)讲故事比赛;(5)美文欣赏。在人性深处,有一种最原始的东西,是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在活动中,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因为自己丰富的知识,出色的表现,带来了他人的赞许,由此就可能产生一股持续阅读的动力。

第7篇: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范文

每天让一位学生进行“课前两分钟说话活动”,或背古诗或诵优美语段、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或谈点见闻、互通信息,阐述见解。这种活动不仅能增加词汇的积累,还能促使学生在课外自觉地阅读。古诗是祖国古文化的精髓,小学生记忆力强,经常背诵积累古诗,不仅可以吸收祖国优秀的古文化,丰富语言,还可以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书香氛围

为了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我在班级设立了图书角。由于我校是农村小学,学生家庭经济都不是很宽裕,班上学生的藏书量极为有限,因此班级图书角的书一部分是学生自愿捐献出来暂时存放在班里的;另一部分是我带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的。为了确保读书能有序、有效的开展,即要让每位学生都能看到书又不让图书丢失,我首先指导学生们给图书编号,然后民主选举出几位责任心强的学生做图书管理员,由他们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 另外我还巧妙地运用教室的墙壁、黑板来信息,引导学生阅读:如在墙壁上贴一些名人名言的条幅、学生字画和一些激励学生读书的图片等;在黑板一角开辟出“每日格言”一栏,每日一句,由学生轮流抄写。学生经常处在这样充满书香的环境中,看看记记,耳濡目染,往往能感受到书海的浩瀚和读书的乐趣,从而形成跟书本交朋友的愿望。

三、通过课文或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情”是一切“行”的源动力,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应诱发其内因,从调动学生的情感入手:

1. 利用读物本身调动学生的情感。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因此,可利用读物本身优势,坚持从讲故事入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可逐步放手,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如《安徒生童话选》、《成语故事》、《百科全书》等,或让学生自由选择书目,读他们感兴趣的书,了解最想知道的事。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抓住时机,组织学生拓展乐读,进行“相似激活”,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如学习赞美祖国美丽山河的课文时,可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文章《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

2. 利用教师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小学生爱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如果教师对阅读怀有极高的热情,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教师的这种阅读习惯必能通过教师自身情感的外露来感染、影响学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效应。因此,教师应该读一些经典作品,更要读儿童文学。教师品读儿童文学,既能找到一条与孩子沟通的捷径,又能及时推荐好的作品给学生。教师声情并茂渲染的故事情节就会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感动的情感世界里。

四、推荐优秀读物

“学习的最好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布鲁纳的这句话启发我们必须让学生选择适合自我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读物。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推荐与阅读者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相匹配的读物。只有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读书欲望,才能深入地理解读物的内容,受到读物的感染。首先,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再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帮助挑选浅显有趣的童话、故事、儿歌、散文甚至优秀小说等,如《安徒生童话》、《西游记》、《十万个为什么》等。

五、以名人的读书事例树立榜样,激发阅读兴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欣赏;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叶圣陶、冰心、老舍等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并在平时教学中,留心观察班中喜爱读书的同学,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请他们谈谈课外阅读的收获。这样,身边的一个个能亲眼所见的榜样,让学生感受到书海之浩瀚和读书乐趣,从而激起对书的渴望,产生与书交朋友的强烈愿望。

六、进行读书活动的评比交流

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体验读书的乐趣,例如,(1)阅读笔记的评比与展示;(2)手抄报展评;(3)优秀作文欣赏;(4)讲故事比赛;(5)美文欣赏。在人性深处,有一种最原始的东西,是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在活动中,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因为自己丰富的知识,出色的表现,带来了他人的赞许,由此就可能产生一股持续阅读的动力。

七、写“推荐信”,记笔记,互相促进

第8篇: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206-02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我们应充分运用朗读的作用,努力优化朗读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从而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服务。如今,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成了形式。一些语文老师仅仅是走一下过场,根本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部分老师虽然有这种意识但由于没有掌握朗读正确的教学方法,以至于效果不佳。下面谈谈自己的教学中积累的关于朗读时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求教于大家。

1 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分教师对朗读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常常以析代读,以讲代读,既不作要求,也不作讲评,以致于课堂上缺少了孩子们抑扬顿挫、激情飞扬的朗读声,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朗读水平,达不到真正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这样朗读的韵味不仅无法体现,学生也只能肤浅理解作者的情思。

学生缺乏朗读兴趣。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自控能力差,无法让学生自觉进行朗读。有的学生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一句一句地硬读,存在为了朗读而朗读的现象。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也有这样一种情况,老师读的文章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味,导致学生没有了朗读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从细小处人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的方式单一。朗读的方法灵活多样,但实际教学中真正利用到教学中朗读的较少,大部分是利用早读时间集体朗读,或个人朗读。而有的学生齐读时漫不经心,不是假读,就是不读,集体朗读时还拖音明显,节奏性差,有时还不整齐。

读错字音、读破句子得不到及时纠正。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词汇缺乏,在朗读时容易出现错误,不是加字就是去字,有的甚至连成语、短句都读不通顺,将一句话读成两句话。由于大多是在早读时间,老师在场时间少,学生读的错误不能及时得到纠正。

2 通过新奇的教学设计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朗读教学中不应用单纯以灌输语言材料为目的的教法,而应通过创造各种较贴近生活实际、自然愉快又令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清除他们的紧张、焦虑情绪,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所谓“成功的喜悦”是指学生达到预定目标的一种愉快的感情体验。当学生从成功中看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时,就能产生“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动机。每一个学生从内心来说,都希望能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表扬,这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而言之,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有效地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去创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会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

3 根据学生实际知识水平设计参与式教学

做为传统教学法之一的朗读教学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曾起过十分积极的作用。朱熹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见解,对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运用诵读法应注意:“熟、悟”,所谓“熟”指诵读程度而言,一定要让学生诵读于口,娴熟于心,一些精彩的句、段、篇,要能够准确地背诵以至默写。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以后写的能力。“悟”就是要求学生在朗读时品评体味,思辩吸收,只读不悟,仅是死读书;既读又悟,才是真学习。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课文文情并茂,并配有美丽的插图,可读性甚强,但有些学生朗读水平不高,往往读不出文章的味儿,因而也就没有多大的阅读兴趣,对蕴含在文章中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读带读,或播放录音、或自己范读、或让朗读水平高的学生朗读。这样可以把学生领人“圣境”得到美的享受。如果学生自然而然地喜爱上这篇课文,何愁文章读不好?我们还可以针对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根据课文实际,采用齐声诵读、分角色诵读、点名诵读、男女生对读、演读、接力诵读、打擂式诵读等,同时经常开展一些朗读比赛,营造一个“人人爱朗读,人人能朗读”的良好氛围。

4 调控课堂。唤起朗读激情。

第9篇: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范文

读书的兴趣本来是与生俱来的。没有一个小孩子不喜欢听神怪的故事,也没有一个小孩子不喜欢玩新奇的。书本里任何神秘离奇的故事都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性。然而实际上很多小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喜欢读书。正在于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因此,投其所好,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重要方法。

记得有一次上阅读课,我给学生们讲《野天鹅》的故事,当我讲到艾丽莎的哥哥们被恶毒的王后施了魔法后,变成了野天鹅,飞向了远方的森林。而在她熟睡时,却做了一个梦,有位仙女指点她怎么样让哥哥们变成人形……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期待能有奇迹发生的时刻,我嘎然而止,让学生去猜想故事的结局。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后,我便拿出《安徒生童话》一书告诉他们,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和著名作家安徒生的想法一样,那你就去读读这本书吧。学生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阅读兴趣,都迫不及待地去图书角借书。这样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说一百次的“你怎么还不去读书!”都有效。

2指导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读书不能盲目,老师应该做好指导工作,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但考虑到我们指导课外阅读的时间有限,我们主要抓以下几点:首先利用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这个阅读课并不是老师坐在前面看着学生读书就可以了,而是要每次确立一个主题,比如可以是: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讲讲我和书的故事,阅读方法大家说等等,这样有目的的组织好每一次阅读课,让很短的时间内发挥到大的指导作用。

其次充分发挥“阅读小报”的作用,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手抄报,我们的手抄报分为:新书推荐,阅读心得,阅读明星,经典故事,读书方法等几个版块,让学生通过充分阅读后来办报,然后在办报的过程中积累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最后做好读书笔记,扎扎实实阅读,我们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读书笔记本,读完一本书要记4页好词,4页好句,2页读后感,之所以做这样的一个硬性规定就是希望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要了解阅读内容,更要积累知识。

3结合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课堂是所有课堂中最具有感染力的,书中人物的高尚品质可以感染学生,生动曲折的故事可以引发学生无限的遐想,因此,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教学《种子的梦》后,教师可介绍《柯岩儿童诗选》,让学生去感受柯岩的追求与向往;学了《忆读书》后,教师可介绍《寄小读者》,让学生走进冰心的文学世界;学了《凡卡》后,可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契诃夫的生平和故事,从而走进契诃夫的小说世界……在老师不断的为学生推荐的书目中,总有一本是学生喜欢看的。别林斯基说的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我们力求使每一个少年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帮助学生找到他“自己的”那本书,这是需要教育艺术的。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素养。

4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正所谓“润物细无声”,良好的阅读环境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为学生创造适合读书的环境。比如:建立图书阅览室,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因此,要选择适合学生的图书珍藏在图书室,并配置一定量的书桌;教室四壁张贴关于读书方面的标语,如“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富兰克林”、“不加思索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叔本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这些标语时刻充斥在学生的视野,久而久之,便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从而激励自己多读书,读好书。

再者,我们还应该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为一种美的享受与追求。让学生们都能够轻松的阅读。可能是习惯使然,我们总是喜欢在学过新知之后让学生做一定的训练题,来巩固我们的教学成果。课外阅读却并不适合这种方法。我们要让学生乐于去读书,是因为兴趣而读,而不是因为要完成老师所布置的练习而去读。过多的练习题会让学生望而生畏,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抵触情绪,甚至从此看见课外书就头疼。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假如我们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那课外阅读便无法启迪学生的智慧。学生的智力发展有所不同,读书效果也应该是因人而异。有的学生理解力强,可以看到书本里深层次的内涵,有的学生理解力弱,故事情节甚至复述不清楚。如果老师提出过多的要求,便会打击他们的阅读积极性。明确了这一特点,教师便应该还给学生一个轻松的阅读环境,只要他们用心去读了,就可以赞美他们“小书迷”、“成语大王”、“神话故事通”等,让他们全身心地去感受阅读带给他们的美的享受。

5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读书带来的乐趣。因此,开展“故事比赛”、“书香节目汇报演出”、“优秀的读书笔记评选”、 “读书小报”、“书香家庭知识竞赛”、“书香小明星评选”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一方面可以帮助老师有效地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了解学生的阅读成果,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更加喜欢读书,将书香活动层层深入。

在众多的课外活动形式中,学生最喜欢“讲故事比赛”。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每当开展故事比赛活动时,学生都会因为选手出色的演讲而听得津津有味,当他们被那些故事吸引时,就会想听想看更多的故事,便会激发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去看,如果能在班里定期举行这种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学生为了让自己的表现更出色,让自己讲的故事更加吸引人,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感人……每一个故事,都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让讲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爱课外阅读;让听者在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感受课外阅读的诱惑。

书海浩翰,扑进去其乐无穷。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读书,让书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永远不灭的明灯。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