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战略管理;企业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
1.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产业开始出现问题,多元化的热潮也开始消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持续。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如何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引起了许多战略管理学家的思考,从而促进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在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的部分企业向外资开放,面对技术含量高、组织规模大、经营理念新的外资企业,中国需要有能与外资企业竞争的一批大型民族企业,而这些企业又必须有企业发展的战略理论作为指导。
2.企业战略管理的前沿理论
2.1 组织理论中的新制度主义的观点
组织理论中的新制度主义的观点认为,决策的制度背景在个人、企业以及企业外部的层次上,深刻地影响了资源的选择和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新制度主义强调制度环境的作用,重点在于解释组织的形态趋同性,把环境看作是由观念、文化、信仰、制度构成的综合体。在新制度主义理论中,组织仍是较为被动的,更多受到环境的影响,侧重于组织的制度和结构形式,以及作为组织域而非单个的组织形态特点。这里的制度背景指规则、准则和甩绕着经济活动的信念。围绕着资源决策的制度因素影响着企业获得经济租金的潜能。
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美国学者哈默尔与普哈拉在1990年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这一理论解释了成功企业长期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原因,也指明一条企业发展的成功之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靡全球。企业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是企业通过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独有的、支撑企业保持持续核心竞争力的能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得到长足的发展,该理论实际上是一系列具有特定密切联系的理论的集合体。主要包括“企业资源基础论”(沃纳・菲尔特,1984)和“企业能力基础论”(提斯・匹斯安欧和舒恩,1990;兰格路易斯,1992)这两大分支。这些理论的共同之处是:更加强调企业内部条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作用,认为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其中,资源基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企业建立强有力的资源优势远胜于拥有突出的市场位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它所具备的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使用效率,企业自身的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能力基础论强调企业的管理实践重点应该由企业的外部条件转向企业的内部条件,认为“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竞争的基础与源泉,而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在于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独特性的智力资本。核心能力应当具有:价值性、异质性、不可仿制性、难以替代性等特性。
2.3 动态竞争战略理论
随着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产业全球化竞争的加剧、竞争者富于侵略性的竞争行为以及竞争者对一系列竞争行为进行反应所带来的挑战。传统战略管理的理论方法无法满足现实商业生活中企业战略管理决策的需要。于是,近年来一些管理学者提出了新的战略理论。即“动态能力论”和“竞争动力学方法”。
2.4 企业再造理论
这一理论是在1993年由美国企业管理家迈克尔一哈默和詹姆斯・钱皮提出的。其核心领域是业务流程再造,企业再造(Reengining the Corporation),即对企业原有的工作流程进行全面的改造以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适应顾客的变化;适应企业制度、技术、分工以及管理者的变化,谋求企业生产运作、经营管理有更高的效率、节约更多的成本,使产品和服务更能取得顾客的认可,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著名的跨国公司美国通用电气、通用汽车、IBM等都实施了流程再造。通过对企业文化再造、企业组织再造、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企业资源配置再造、企业能力再造、企业经营战略再造的合理规划与再造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更长久的发展下去。
2.5 顾客价值理论
早在1954年,杜拉克就指出,顾客购买和消费的决不是产品而是价值。但学者们对什么是顾客价值却没有统一的看法。载瑟摩尔1988年首先从顾客角度提出了顾客感知价值理论。他指出,感知价值是主观的,随顾客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同一顾客在不同时间的期望价值也会不同。这表明顾客价值的性质及影响因素在顾客与公司交往的不同阶段可能会发生变化。伍德鲁夫通过对顾客如何看待价值的实证研究,提出顾客价值是顾客对特定使用情景下有助于(或有碍于)实现自己目标的产品属性、属性的实效以及使用的结果所感知的偏好与评价。科特勒则把顾客价值定义为总顾客价值与总顾客成本之差。虽然学者们对顾客价值的定义不同,但定义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首先顾客价值紧密联系于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不仅仅在于产品和服务本身;其次,顾客价值是顾客感知的价值,它由顾客决定,而非企业决定;再次,这些感知价值是顾客权衡的结果,即顾客所得与所失的一种比较。
3.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发展趋势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对战略管理理论研究趋势作一总结。第一,战略管理学说将从对一个个要素研究而形成复杂的学说丛林局面逐步走向融合。表现为企业内部――企业社会关系――企业外部环境――战略范式。第二,在战略管理的理论中,历史分析将进一步加强。战略管理理论作为一个学科或一门科学,必须有历史的分析。包括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企业内外部各要素地位和作用分析。这种分析将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立足于本国、本企业的现实制定战略,而不会依照国外战略理论、盲日模仿国外企业发展战略。第三,战略管理研究方法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伴随着战略管理理论走向完善,必然要求战略管理研究方法的规范化。战略管理作为一门经验性科学。其理论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观察、调查研究得到经验资科,然后对经验资料进行比较、归纳、提炼形成通则。
4.结论
国外战略管理学发展迅速,我国的战略管理研究却停滞不前。的确,我国很多战略管理论文的学术、理论水平不算高,未能达到国际主流管理学期刊的要求。故此,我国战略管理学者必须反思和正视这一问题。在国外战略管理研究中,战略管理者经过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可以制订多层次战略,包括至高层次的总战略,乃至第二高层次的发展方向战略、稳定战略、紧缩战略。而贯通这些战略的还包括多样化战略及引导、协调战略等。而第三个层次的则是功能战略,包括核心能力战略,市场发展战略,财务战略,研究战略,研究发展战略,运筹战略,物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及资讯科技战略等等。此类战略各自包含不同的策略及行动方案,我国学者在这战略分类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够,需要急起直追。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2]刘海潮,李垣.战略风险管理战略管理研究的新前沿[J].管理工程学报,2003,3.
[3]李玉刚.战略管理研究[M].上海:华东理T大学出版社,2005.
[4]周敬伟.战略管理学前沿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6.
[5]王喜莲.让管理前沿理论为企业导航[J].企业研究,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