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典情感文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目标不清
在升学压力下,老师和学生都只关心这篇文章是否有用,考试考不考,正是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下,经典诵读才被忽视。但是经典诵读的教育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不是马上就能够体现出效果的,只有经过长期的累积,才会发现学过的东西对人生有帮助。因此,教师应该目光长远,正确认识到经典诵读是“业在当代,功在千秋”,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2.教法不当
经典诵读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这种指导不仅仅是诵读技巧,更是对学生把握文章情感基调的引导。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学生诵读经典大多处于随意状态,大多学生把诵读当成背诵课文的手段,老师也很少给予学生具体指导,只要求学生朗读流利即可,很少注重诵读的情感、节奏、韵律。长久下来,学生的诵读水平会越来越低,诵读的热情和兴趣也将慢慢消失。
二、经典诵读的策略
1.加强学生认识,培养诵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诵读兴趣直接关系到经典诵读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诵读效果。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于调动学生对经典诵读的热情,使他们从被动读到主动读,读出兴趣、读出感悟。具体来说,第一,要培养学生诵读兴趣就必须提高学生对经典诵读重要性的认识,要明白经典诵读是中华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意义;第二,在经典诵读中,养成勤学钻研的好习惯,汲取书本中的精神营养,有利于个人气质的形成;第三,给学生提供优秀的传统经典材料。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济南的冬天》、《世说新语》,都是我国优美的文学作品,不仅流露出自然美、社会美、思想美,也表现出各种形式的艺术美。通过对这些精美的语言材料的诵读,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学美的魅力,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此外,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认同通常具有连带性,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学生由对某个作家感兴趣发展成为喜欢其作品。久而久之,诵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积累也越来越丰厚。
2.保障诵读时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课程只是穿插在语文课堂中,诵读时间往往得不到保障。虽然学生有了诵读的兴趣,但是在繁重的课业下,学生的诵读时间往往没有保障,导致学生的诵读兴趣慢慢消失。朱自清说:“诵读教学并不太难,第一得知道诵读就是读,不是吟,也不是唱。这是最简单的标准。第二得多练习,曲不离口,诵读也要如此,这是最简单的办法。”所以,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经典诵读就需要巧妙的安排时间,化零为整,努力协助学生寻找诵读的时间,或者将课文作为诵读的材料,这样不仅可以保障诵读时间,又能够达到教学效果。
3.营造诗文情境,实现情感体验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被淘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在经典诵读的教学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做到少讲精讲,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经典,实现情感体现。例如,《木兰诗》一文主要表现的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感人事迹,在课前教师可以用言语描绘出一个大概的故事背景,着重宣扬花木兰替父出征的高尚情操。
三、总结
经典诵读语文教学实施策略诵读文化经典既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又可以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想实现语文教学的改革,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经典诵读是必不可少的途径。本文主要从教学理念出发,分析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将经典诵读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对经典诵读的认识
1.经典二字是针对儒家书籍以及其他有重要权威的著作而言的。在古代,“经”即规范、常道,“典”即重要的文献、著作。现在,我们所理解的经典书籍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后,留下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2.诵读顾名思义就是吟诵和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在文言文方面,通过有感情有节奏的诵读文章,来理解和掌握文中的内容和蕴含的道理。诵读是一种结合心、口、眼、耳的学习方式,在进行诵读时,这样的方式让人很容易进入状态,同时利用想象、表达和观察力来便于理解。
二、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全面培养语文素养
要想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就要先学会结合听、说、读、写的学习方式,并且将学会融会贯通。恰好诵读就巧妙的结合了这四个方面,对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语言是人们沟通的基础,经常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积累素材,善于借鉴,提升写作水平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语言素材的积累对提高语文作文能力是很重要的。在积累的过程中,通过诵读的方式,效果是很显著的。尤其是诵读经典佳作,不仅能帮助学生丰富文学知识,更能让学生了解到各种各样的写作模式和文章结构,这就解决了学生在面对写作时,大脑一片空白。经常诵读经典著作,可以真正帮助学生达到“下笔如有神”的理想状态。
(三)承接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教学目标只是单一的帮助学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健全人格。如今,我国在教学标准上已经有了新要求,特别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能力,而且要学会恰当应用。通过诵读经典,学生不但能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能运用到21世纪的今天。
三、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一)建立校园人文环境
改善校园环境,可以增加学生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主要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来建立起校园人文环境。在精神方面,注重校园宣传活动和制定人文校园的相关校训和理念传输。例如,学校可以借助自身资源开展各种校内活动,举办“朗诵比赛”、“校园读书节”、经典诗词书画展、经典国学作品剧场、古诗词配乐表演、古诗词创作比赛等,带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点燃他们的激情,从精神层面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在物质环境方面,可以着重从校园的一些公共场所张贴宣传海报,组织各班级制作开办经典文献的黑板报,并进行评比。也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每天定时定量选取一些吟唱古诗词的流行歌曲,例如王菲的《明月几时有》,王力宏的《花田错》,邓丽君的《在水一方》等总所周知的歌曲。通过音乐的传播,让学生更能理解其中意境,在诵读经典作品时更加富有情感,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二)整合经典诵读的资源
中华传统经典作为我国人类历史的瑰宝,不能完全将它纳入我国的教学范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学会结合教学标准选取合适的资源来帮助教学,改变以往单一的课本教学模式。通过整合经典诵读的资源,可以增添语文教学的色彩,将教学活动生动化。
(三)遵循经典诵读的教学原则
在实施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时,教师应该严格遵循相关的教学原则,确保经典诵读实施的科学性。具体有四个原则,即全面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其中,全面性原则是在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情感、认知、实践等各个方面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主体性原则是指在诵读经典的整个过程里,要让学生充分占据主体地位,真正按照学生的思维和想法来开展活动,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多样性原则指的是教师在选择经典作品时不能局限在某一个种类,要对作品进行多方面的筛选,从而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针对性原则就是指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选取不同的文学作品进行诵读,为各个阶段的学生量身打造学习计划,让处在不同起点的学生也能共同进步。
(四)充分利用语文课本
语文课本是教师教学的基本载体,充分利用好这个教学资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一般语文课本中收录的经典古诗词,都是相当富有代表性的著作。在课堂上,教师避免运用枯燥无味的语言来对文章进行讲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对课本中经典文献的见解,教师要带领学生打开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互相进步。
四、教学案例
教学概况。以苏轼的《水调歌头》为教学题材,在教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的同时,感受作者在创作时的情感,分析苏轼的写作手法。最后,带领学生进行朗读后,要求完成诵读,并进行评比。
教学过程。先让学生自由读,画出难点。然后教师在开始教学前播放现代歌手所演唱的《水调歌头》的版本,以王菲演唱的为例。播放完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分别说出自己对当时历史背景的了解。最后教师再正确解答学生们的疑问。
诵读步骤。教师可选择在配乐情况下,对该词进行朗读,然后再带领学生读,最后在学生完全理解后,要求背诵。可以将诵读评比放在下一堂课,这样比较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吸收。
成果调查。在进行完以上所有教学后,开展一堂讨论课,询问学生对该文章的理解程度,鼓励他们自由发表见解,对苏轼及该词进行更深一层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还可以适当延伸课题,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的同时,增加他们的课外知识。
综上所述,经典诵读作为一项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经典诵读的解析和实际案例分析,表明经典诵读能够有效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作为一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认真探究经典诵读,是每一个教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武聪.经典诵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实施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2]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引入“经典诵读”[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3):76.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
一、对国学经典的认知
什么是“经典”?经典可以理解为非常重要的、最有价值的书籍。经典自古流传,很多民族都有其可以称之为“经典”的书籍。这些经典代代相承,绵延不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经典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存在,是一种精粹的人文遗产,是纯美的文化。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积淀,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结晶,经典是经过时空锤炼、文化整合的存在。经典具有博大、精深、高雅的文化特征与审美内涵。经典作品有着不可描述的美,经典能升华人格、洗练灵魂。
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古之经典、今之经典,可谓国学经典中的经典。唐诗、宋词创造了一个个优美的画面、生动的意境、深邃的意味。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小学生的情感和精神得到了新的建构,自我得到了新的提高,这也是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宗旨所在。
经典诵读并不仅仅局限于唐诗和宋词的诵读。先秦、珊骸⒛媳背、唐宋元明清,哪个时期没有经典?近当代的文学也有经典作品的诞生。汉语的经典、国学的经典等等都是学生诵读的对象。古代有经典,现当代有经典,相信未来仍然会有经典的诞生。经典无时不存在于生活的各个层面。仅就文学作品而言,经典就穿越时空、横跨地域。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经典诵读的意义
我国的语文教学从古到今一直注重经典教育,可以说语文教学的历史就是经典教育的历史,语文诵读教育的历史就是经典诵读教育的历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强调了对国学经典的诵读,而且还为学生专门开列出必读的经典书目,教学理念是显而易见的。
经典诵读可以打破时空,克服生命有限的范围,把小学生引入思想文化的宝库,使其在有思想、有意味的文学世界里流连忘返。而且,透过唯美的语言文字,学生可以窥见美的心灵世界。经典诵读可以使学生与文章的作者、文章中的人物产生互动,与之同哭、同笑。学生的智慧、思考力、想象力、审美力、创造力在经典的诵读过程中被开发出来,学生的精神自由开阔起来,他们心灵变得美好起来。
诵读经典可以让学生直接探究到人性的本源,吸取到先人的智慧,启迪自己的理性。就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一个崭新的高度去审视世界。没有一个文化人不是从经典中走出来的,没有一个文化人不是从经典走向生活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国学经典教学有利于识字教学顺利进行。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掌握大概3000多个生字,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能够促进学生对生字更好地掌握。小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是记忆力最强的,通过进行经典诵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国学经典诵读的开展还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学生通过进行广泛的经典诵读活动,能够积累丰富的好词佳句,进而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能够提高写作水平。在小学中积极开展经典诵读,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端正学生的品行。国学经典使学生能够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有计划地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需要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培养。语文教师应每周都为学生布置相关的经典诵读任务。诵读内容可以是课本上的经典诗文、经典寓言故事,也可以是课外的经典名著。通过小学生大量的诵读作品,使其在诵读中进行思考,学生的诵读能力自然就可以得到提高,进而促进经典诵读教学的顺利进行。
语文还可采用朗读比赛的方式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课本上或者课外的经典名作,进行有感情地诵读表演,并且在比赛之后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组织经典诵读比赛的优势在于,能够引起学生对经典诵读的高度重视,学生会在课下进行充足的准备,反复地对参赛经典进行诵读,大大有利于学生诵读能力的提高。
经典诵读可以在学生的游戏中开展。在游戏中进行经典诵读的教学,使学生在游戏中培养诵读能力。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分成组,让学生分别扮演经典文章中的人或物,让学生进行表演。在这样的经典展示游戏中,不仅使学生感到快乐,还使学生深入了解了经典文章中的道理,强化了学生的诵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中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教师应注重经典诵读的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学经典文章时,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经典的诵读。这样,学生在诵读中通过寻找问题的答案,锻炼了诵读能力。在教学中进行经典诵读的渗透,不耽误正常的课堂教学进度,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诵读能力,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1—0033—01
一、引领学生感受经典文学的语言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有两处讲到了诵读的目标。一是“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所谓“展开想象”,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把孩子的思维引导到儿歌、儿童诗和浅近古诗所描述的情景中去,让孩子与内容中的人、事、自然相融相合,获得欢快、热爱、积极、幸福的心理感受。通过诵读优秀诗文,留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增加了对内容的理解。二是“诵读优秀诗文,留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再次重申了语言美。概括起来就是“传承文化,培育人格,内化情感,欣赏语言”。 对学生的经典诵读进行指导,不同学段的学生要有不同要求和方法。对低年级学生,语文老师应以为学生示范诵读篇章为主,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感受经典。对中高年级,教师要对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和要求进行重点指导,并及时交流反馈,适时地与学生交流心得,让学生及时感受到读书带来的成功的体验。
二、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有些经典诵读文章较长,背诵时不妨化整为零,再各个击破。这样段段背、段段清,做到步步为营,最后再化零为整,连结成篇。如背诵《道德经》时,开始可以“化整为零”,让学生在课外每天背两章,八十一章就可以在四十天里完成。再花十五天时间把它们化零为整,连结成篇:首先让学生一天复习十章,要求连起来背,八天完成,然后用四天让他们二十章连起来背,再用两天让他们四十章连起来背,最后一天背诵整篇《道德经》。这样,一本《道德经》就可以在五十五天里诵读成功,里面所包含的道理足以让他们终身受用。
三、以写促读,以读促写
俗话说,眼看十遍,不如手抄一遍。如果诵读时一边读一边写,读读写写,这样就能调动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这种方法还能为默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朱熹所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包括所有“经典”在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过是“例子”。从对“例子”的反复咀嚼涵泳“走进”,再到升华思想,夯实人文学养而“走出”,才可谈得上“继承”与“创新”进而“创造”。 为了弥补扩展阅读不多不够不经常,不能满足学生现实和未来的需求的缺陷,我始终注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进行扩展阅读,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阅读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参与对作品的解释。因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多层次、多义的、模糊的,甚至是无法言传,并且常读常新。当然,在教学法上,特别要注意尽可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想象联想能力,鼓励创造性阅读。
四、 按图索意,读图悟文
许多传统经典作品都是内容形式完美结合的产物。特别是古诗词,其韵律、意境感很强,每一首诗词都是一幅画,都是一首用心吟唱的歌。因此,在古诗词诵读中,我不再单纯地向学生呈现文字,而是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把文字放在画面中,同时配以与诗境、诗情相通的背景音乐。这时的古诗词,不只是文字,而是从视觉、听觉上同时作用于学生大脑的一个立体化的事物。这样一来,诗情、诗境在画面和音乐的作用下形象化、具体化了,学生反复诵读就会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轻松地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和诗的美感。其后,随着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学习条件的改善,尤其是电脑网络进入寻常百姓家以来,我指导学生自己根据对经典作品的阅读理解,制作PPT、动画视频。这样的诵读,如同欣赏一幅画、聆听一首歌,快乐而令人陶醉。可见,在诵读中用艺术手段创设意境,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诵读经典 好途径
诵读中华经典,传承神州文明,这是对中华文化的继往开来,更是对古国文明的发扬光大,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是大有裨益。
所谓“经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有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历代散文等重要著作。
所谓“经典诵读”,即指在人生记忆中的黄金时代,心灵最清澈时的年龄阶段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也就是从蒙养书的俗文化开始过渡到经典、诗词雅文化的诵读,并引导他们进行浅显的文学鉴赏。
汉代扬雄在《答桓谭论赋书》中说:“能读千赋,则能为之”。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古名言。清代唐彪则在《读书作文谱》中对语文能力的形成规律作了具体的总结:“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诵读经典,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诵读经典,不失为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好途径。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在教学中以经典美文诵读作为研究的突破口,破解了当今学生“读书苦,苦读书”的现状,走出了一条快乐阅读之路。
一、诵读经典的意义:
1.造成气氛,激发兴趣
课前10分钟,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进行读经,甚至把读经作为班级集合的一种信号,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造成了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同时,多次的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 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念中国诗词,能让学生感受文字的节奏、音乐性和灵敏度,这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好文章诵读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在写作教学中也可提供有关诗词为写作引用材料,使之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目的。
3.陶冶情操,端正品行
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如我们让学生吟咏背诵的《三字经》、《论语》,趁学生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潜移默化其气质。经典的价值要将随伴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如吐芬芳,绽放光明,能扶持他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而长期的诵读薰习,可养成他阅读古文的能力,那么,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将任其悠游探取,必可陶冶他的性灵,开阔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
二、诵读经典的内容
在广泛开展诵读经典活动中,要做到读有所依,读有所序,读有所据。读书并非越多越好,不能只求数量不谈质量,而是要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书去阅读,并逐步积累、层层上升。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每学年,每位学生定出最低要求,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实现差异诵读、弹性诵读,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读有所得。教师在选择诵读文本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人文性。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既注重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更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挖掘古诗文的人文内涵,突出诗情画意;其次,让学生选出喜欢的诗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学会欣赏、体验其中细腻的情感,从而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2.艺术性。许多古诗文都有非常形象的意境描写,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启动视觉和听觉多个感官通道,选配合适的音乐和画面,营造生动逼真的艺术场景,就能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让学生徜徉在诗的海洋里乐此不疲。如情境吟诵、配乐吟唱就是经典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3.生活性。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头活水,要鼓励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诵读,学生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吟出几句经典诗文,或描述事物,或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情,虽不一定贴切,却着实令人欣慰。如,当教师提醒大家看书要有思考时,有的学生马上会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此来为教师总结。在学生的作文中,更是时常出现经典的语句。
三、诵读经典的方法
“普通人只用了自己实际记忆能力的10%,其余的90%都被浪费了,其原因在于他违反了记忆的自然法则。”(心理学家卡尔·希修教授语)也就是说记忆的方法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记忆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诵读,从而提高诵读效率。
1、化整为零,步步为营
有些文章较长,同学们背诵时不妨化整为零,再各个击破。这样段段背、段段清,做到步步为营,最后再化零为整,“组装”成篇。如背诵《道德经》时,开始可以“化整为零”,让学生在课外每天背两章,八十一章就可以在四十天里完成。再花十五天时间把它们化零为整,“组装”成篇:首先让学生一天复习十章,要求连起来背,八天完成,然后用四天让他们二十章连起来背,再用两天让他们四十章连起来背,最后一天背诵整篇《道德经》。这样,一本《道德经》就可以在五十五天里诵读成功,里面所包含的道理足以让他们终身受用。
2、以写助读,感官兼用
俗话说,眼看十遍,不如手抄一遍。如果诵读时一边读一边写,读读写写,这样就能调动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这种方法还能为默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朱熹所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3、游戏诵读,寓教于乐
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古诗文诵读有机地寓于游戏之中,就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学生一边玩一边读,既能消除学习的疲劳,又能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
4、按图索“意”,读图背文
古诗词韵律、意境感很强,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都是一首用心吟唱的歌。因此,在古诗词诵读中,我们不再单纯地向学生呈现文字,而是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把文字放在画面中,同时配以与诗境、诗情相通的背景音乐。这时的古诗词,不只是文字,而是从视觉、听觉上同时作用于学生大脑的一个立体化的事物。这样一来,诗情、诗境在画面和音乐的作用下形象化、具体化了,学生反复诵读就会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轻松地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和诗的美感。这样的诵读,如同欣赏一幅画、聆听一首歌,快乐而令人陶醉。可见,在诵读中用艺术手段创设意境,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4―0083―01
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注重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获得对知识的体验与感知。小学英语教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以及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因此,创建真实的语言感知氛围与语言学习环境十分重要,同时,潜移默化的语言渗透也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策略与方法。动画电影也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体形式,将经典英文动画电影引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对小学生英语语言的语感培养、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及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与感知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英文经典动画电影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欣赏英文经典动画电影是将学生完全置于一个全英语的氛围中,同时动画电影的生动、活泼、幽默、有趣是小学生的最爱,各类生动形象的人物角色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让孩子们极易模仿。将经典英文动画电影引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英文经典动画电影的情节与角色都十分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活泼有趣的人物形象让孩子们热情高涨,让孩子们在观赏英文经典动画电影的同时,模仿各自喜欢的人物形象,不仅可以操练孩子们的英语口语,还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儿童的语言发展通常都是有大量的语言输入之后才会有良好的语言输出,而将英文经典动画电影引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则是小学生语言输入的良好途径。英文经典动画电影的配音生动规范,孩子们通过欣赏英文经典动画电影,可以很好地纠正自己在日常英语学习中的发音错误,还可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英语语感和学习习惯。
4. 有利于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英文经典动画电影都是以特定的文化背景为题材的,其中包含着许多社会文化、节日文化、语言文化、历史文化等信息,通过欣赏英文经典动画电影,孩子们可以在真实的情境中了解不同于自己国度的文化及风俗习惯,理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语言的应用特点与习惯。
5.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英文经典动画电影都是以正直、善良、诚实、向上为主题的,通过欣赏英文经典动画电影,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发展、品德教育和个性成长。
二、英文经典动画电影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 英文经典动画电影影片的选用。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与语言基础,选取合适的动画影片,节选其中精华部分应用于课堂,其余部分让学生课余时间欣赏。
关键词:赏经典;学经典;诵经典;行经典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76-1
一、学经典――在灵动的课堂中感知经典
1.轻松严谨的体验教学。
本课题主要是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开展的课堂教学研究。所谓“体验”,就是指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而国学教学中的体验就是指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获得认知、在与同伴、与教师的互动中习得方法、在参与游戏实践中提升能力。
(1)情境体验,让幼儿身临其境。
逼真形象、富有诗意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幼儿在情感满足的同时提升各项能力。
(2)角色体验,让幼儿感悟责任。
角色体验是一种通过让幼儿扮演一定的角色来获得丰富体验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幼儿领悟了角色的责任。
2.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那么在枯燥的国学中该如何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承给幼儿,从而在幼儿的心中种下至善、至美的种子呢?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1)趣味性:不管是《纲要》还是《学习与发展指南》都明确提出“游戏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秉持“趣味”为导,让幼儿在玩玩、唱唱、跳跳中接近经典、融入经典。
(2)操作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要求“……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同样我们老师在设计活动时,为幼儿精心准备了许多的桌面操作材料,将文字与实物图、图形符号相匹配,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趣味十足的诵读方法。
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和发展水平出发,开发了很多适合幼儿的既简单又实用的游戏,将诵读、理解与游戏相融。如:(1)跟读法。即老师念一句,幼儿跟着念。(2)对诵法。即老师念前面一句,幼儿念后面一句,依次对着念。(3)默念法。就是光嘴动不发声地练习念古文。(4)接龙法。即让幼儿自愿排成一排,每人念一句,看谁念得准、接得牢。(5)学小古人法。学到古诗时,孩子爱模仿古人读书的样子:双手在胸前作捧书状,边念边摇头晃脑。这样的方法能让幼儿在熟记内容的同时体会古文抑扬顿挫的韵味,想象经典中悠远恬静的意境。
二、诵经典――在多元的活动中领悟经典
1.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经典。
我们将国学经典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如集体活动前的走礼仪线、喝水时的三字经、餐后阅读经典活动、午睡前的词赋音乐入眠、餐前、离园前的“读经典时间”,老师抓住一日活动中的等待、空闲时间引导孩子读经典。经典诵读重在组织形式、指导方法策略等的研究,组织经典诵读时遵循“直面经典、不求甚解”的诵读原则以及“全体参与、快乐诵读”的组织原则,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诵读活动中发展能力,自然接受经典的熏陶。
2.户外游戏的玩味经典。
游戏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熏陶经典是我们老师另一种“新发明”。我们借助民间游戏的形式,融入朗朗上口、韵律优美的经典国学的内容,将“弟子规”、“三字经”、“古诗词”等内容与民间游戏形式相融。让孩子在多形式的游戏活动中创新“生活化、游戏化、活动化”的诵读方式,使孩子们诵读得乐趣生成,以此加深对经典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做到“知行合一”,从而真正发挥经典国学的教育意义。
三、行经典――在文化活动中运用经典
1.主题活动中“领悟”经典:朱子治家格言上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目地就是要让我们懂得感恩。时时怀着感恩的心是一种善良的美德,也是一个做人的基本条件。我园每年的9月会开展“感恩我心”主题月的活动,鼓励幼儿心怀感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心、帮助身边的人,幼儿制作感恩卡(想感恩的事、送感恩的人、说感恩的话……)。
关注名师・孙双金篇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曾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全国首届十大明星校长”“全国名校长”“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专家”“江苏省首届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和“2007中国十大小语年度人物”“2011年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等称号。出版《美丽课堂》《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等多部专著,发表文章300余篇。
12岁以前的语文是经典的语文。所谓经典,就是经过历史的检验,被大众和专家所公认的典范作品。它具有几个特征:一是典范性,二是广泛性,三是历史性。为什么要强调12岁以前的语文是经典的语文呢?因为,人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而需要读的书籍却是无限的。用有限的时间去读无限的书籍,那就要筛选,就要精选。经典的文本思想经典,它能给学生思想以永恒的启迪。经典的文本语言经典,它的语言形式永远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因此经典性是12岁以前语文的首选要求。
12岁以前的语文是种子的语文。所谓种子的语文,就是像种子一样能够自己生长,生根,开花,结果。我坚持认为,知识是分类的。有的是“叶的知识”,这样的知识虽然枝繁叶茂,美不胜收,数不胜数。但是因为多,所以难以全部掌握。因为多,所以难以全部消化。更因为是叶的知识,它自己不能生根生长,这样的多反而成了累赘,成了包袱。爱因斯坦说过“负担过重必然使人肤浅”。而“种子知识”则不同,它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更主要的是它能自己生根开花结果。什么样的知识是“种子知识”呢?那就是最基础的,最经典的,最必需、最永恒的知识。所以12岁以前的语文应该是种子的语文,是能够自己生长的语文。
12岁以前的语文是不求甚解的语文。所谓不求甚解,就是在孩子的懵懂期,不求透彻理解,不求深刻理解,不求深度理解。而是先吃下去,然后逐步反刍,慢慢消化,慢慢领悟。我有一个观点,12岁以前在学习经典语文的时候,遵循的原则是熟读背诵,不求甚解。当然不求甚解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求适度的理解,儿童能接受的理解,儿童喜闻乐见的理解。那就是快乐理解,趣味理解,儿童深度的理解。
12岁以前的语文是为一辈子奠基的语文。要能为一辈子奠基那就是要练好语文的童子功。大家知道,练武之人从小要练武术基本功,只有基本功扎实,底蕴深厚的人,他的武术才能走得高远。同样道理,要使自己的语文素养走得高远,必须从小练就扎实的语文童子功。而这语文童子功,就是要从小背诵大量的经典诗文,做到熟读成诵,滚瓜烂熟,张口即来,出口成章,达到厚积薄发,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理想境界。
12岁以前的语文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我认为由三“大石块”组成。
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一块“大石块”是国学经典。中国文化是儒释道三家文化,其中尤以儒家文化为主流、主脉。《现代汉语词典》上说:“经典,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那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声律启蒙》《增广贤文》就是国学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二块“大石块”是诗歌经典(我把诗歌作为韵文单独列出)。有人说,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中国教育的核心是诗教。孔子对儿子孔鲤的教育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在广大中国民间,孩子牙牙学语,首先背诵的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要熟读这些朗朗上口的五言绝句。
小学诗歌怎么筛选,我个人认为应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以现代诗歌为辅。一二年级可以历代著名绝句为主,80首左右。三四年级可以唐诗为主,80首左右,五六年级可以《诗经》《古诗19首》《楚辞》《宋词》节选为主大约80首。现代中外诗歌可以名家短篇为主,精选冰心、泰戈尔、普希金等名家适合小学生诵背的名篇约60篇,这样小学阶段古诗加现代诗约300首。真正达到古人所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诗使人灵秀”的境界。通过诗教涵养我们民族的气质,培养有高贵气质的一代新人。
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三块“大石块”是儿童文学经典。如果说国学经典、诗歌经典更多地的是面向过去,面向历史的话,那儿童文学经典就是面向现代,面向儿童。因为儿童文学是专门写给儿童阅读的文学,它充满幻想,充满想象力,充满情趣和童心。
我认为小学阶段儿童文学可大致分为:低年级以阅读绘本为主,中高年级以童话和儿童小说为主。当然教师要给学生精选名家名篇,在激发阅读兴趣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由阅读,共享阅读,亲子阅读。
为了学好12岁以前的语文,我们语文教师要创设12岁以前的课堂为之匹配。那12岁以前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课堂呢?我认为12岁以前的课堂有以下特点。
一、12岁以前的课堂是“四小”课堂
“四小”课堂是我一直所提倡的理想课堂。它指语文课要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小脸通红”是指课堂要吸引学生,要充满情趣,充满魅力,让学生的脸红起来。脸红了说明孩子的情绪被调动了,思维被激发了。“小眼发光”是指课堂教学触及到了精神领域,触及到了学生智慧领域,学生思维的琴弦被拨动了,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小手直举,小嘴常开”是指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课堂中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见,所疑,所获,所感,所悟。“四小”课堂真正体现了儿童的生命成长,是儿童精神生命自由生长的快乐家园。
二、12岁以前的课堂是“登山”课堂
所谓“登山”课堂,是指在课堂中让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由不会到会的过程,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登山”课堂说到底就是成长课堂,就是发展课堂。新课改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许多活泼的课堂,好玩的课堂,热闹的课堂。但是透过表面的热闹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没有得到发展,那样的热闹是假热闹,是虚假的繁荣。
“登山”课堂要引领学生登三座大山。一座是知识的大山。哲人说:“知识就是力量。”孩子到学校来首先是学知识的,只有掌握好知识,他们才能成为有力量的人。一座是思维的大山。哲人说:“我思故我在。”好的课堂一定是对学生的思维有挑战的课堂,要让学生有紧张的智力生活,充满合适难度的智力挑战。有专家说,评价一堂好课的最主要的标准,就是看学生在课堂中有效思维的长度。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苹果,这跳一跳就是对学生思维的挑战。我曾经说过,上山是身体流汗,上课则要让学生大脑流汗。一座是情感的大山。古人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还处在情感的萌发期,发育期和成长期,在这个时段我们特别要对学生加强真善美情感的培育。只有用真善美的情感去熏陶学生幼小的心灵,才能让学生心灵更纯洁,情感更高尚,人格更善良。
三、12岁以前的课堂是问题课堂
所谓问题课堂就是课堂要向学生的问题敞开。传统的课堂,是由教师主宰的,所有问题都是由教师提出来的。这有它合理的一面,问题由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一环套一环,教学流程精致而省时。但是它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学生永远处在被动的接受地位,而当问题向学生打开时,学生则变被动为主动,他们可以主动地思考,主动地提问,主动地探究,主动地与教师平等对话。在创设问题课堂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这么几个方面。其一,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够提出问题,相信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其二,要引导学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近及远地去思考,去发现,去表达。其三,要鼓励学生,刚开始的时候学生恐怕提不出很有水准的问题,但是教师要充满期待地肯定学生,赏识学生。俗话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学生只有在充满激励,充满赏识,充满赞美的氛围中才会思如泉涌,滔滔不绝。
四、12岁以前的课堂是故事课堂
所有的人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12岁以前的儿童,他们更会沉浸在故事的世界中,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故事的魅力在哪里呢?故事是一个奇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我们现实世界中所不及的美好想象。故事中有宝葫芦,故事中有功夫熊猫,故事中有变形金刚,故事中有青蛙王子,故事中有八仙过海……故事有动人的情节。小红帽有没有被大灰狼吃掉呢?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没有见到她可爱的奶奶呢?哈利・波特有没有战胜伏地魔呢?小王子在其他星球中见到他崇拜的人没有呢?这些情节都紧紧扣住孩子们的心弦,让他们欲罢不能。故事能潜移默化陶冶孩子的心灵。读了《小红帽》的故事,小朋友对大灰狼充满了憎恨。读了《皇帝的新装》,小朋友觉得那皇帝是多么的可笑可悲,对骗人者提高了警惕。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对那在大年夜中冻死的小女孩充满了同情和悲悯。我希望我们的语文课堂要相机穿插故事,让课堂充满故事的魅力。你会发现,当你开口讲故事的一刹那,学生的所有眼睛都变得闪闪发亮。
为了达到以上理想课堂的境界,12岁以前的语文的实施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让教学富有画面性或场景性
什么是教学的画面性或场景性呢?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要善于挖掘文章中可能隐藏着的情感画面或场景,在教学时,根据文本的文字和叙事逻辑,进行创造性发挥,或演绎成一段故事,或编织成一个戏剧性的场面,或描绘成一幅生动的画面,由此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
在创设教学的画面性或场景性时,可采用如下手段:
1.教学语言的画面性。教师可用一两段富有形象性、画面感的语言营造教学的画面性或场景性,在学生面前展示文本所描写的生动场景。
2.电教手段的情境化。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在学生面前显现栩栩如生的画面和场景,能增加教学的情境可感知性。
3.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视觉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可以想象场景,可以想象画面,可以想象故事,通过想象,能够把学生带入那如诗如画的场景。
二、紧扣语言“披文入情”
我认为“披文入情”是语文教学里有情感性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它是遵循语文学科规律,能充分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所谓“披文入情”,就是紧扣文章的重点,理解句子的句面意思,探寻句子的内在情意,体悟作者思想深处的情思,直至走进人物心灵的深处和作者发生情感上的共鸣。
“披文入情”的一般方法有:
1.咬文嚼字品意蕴。语言文字如美酒香茗一般讲究品评滋味,咀嚼、品尝、回味,在把玩中领略其中的韵味。
2.层层剥笋探情思。语言特别是有意味的语言往往有字面义、字中义、字外义,教师面对这一类文章就需要引导学生层层剥笋,走进语言内在的情感世界。
3.上下关联悟真情。文章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我们读者在阅读时必须上下联系,前后照应,沿着作者思路,体悟到他真正的感情。
三、教学是挑起矛盾冲突的艺术
语文经验告诉我们,所谓要善于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就是要能敏锐地捕捉到隐藏在文本中的各种矛盾冲突。
智慧如何体现呢?要有矛盾冲突。有的矛盾是学生发现的,有的矛盾是教师挑明的。送别可以在家里送,在家门口送,为什么汪伦一直要送到桃花潭边,还是刚知道才急急忙忙赶来送别?这就跟我们的生活情景、生活实际产生了矛盾。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个矛盾,这里面就产生了智慧的火花。
纵观语文教学实践得较好的教师教学艺术,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善于挑动学生去发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并在理解这些矛盾冲突中启迪智慧、深化情感体验。
关 键 词 不确定性;永恒主义;经典诵读;理性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11-000-04
经典诵读向来以其为人类提供安身立命之道而备受青睐,中国古代的贤达志士无不在经典诵读中接受滋养而确立德性,实现在“此岸和彼岸之间的自由腾挪”[1]。西方永恒主义教育流派更是把经典视为通往理性与智慧的必经之路。近年来,随着民间和官方的双重倡导,经典诵读再次成为我国文化与教育的滚滚潮流。中小学校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为经典诵读潮流的主战场。然而,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潮流中,由于对“何为经典诵读”“为什么读经典”“读什么经典”“怎么读经典”等问题缺乏根本意义上的认识,经典诵读被异化为机械记忆和另一种形式的道德灌输。经典的产生乃是对时代命题的呼应,尽管其中不乏永恒的价值,但终究免不了带有时代的烙印和色彩。因而,对时代背景的把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经典诵读。
一、来自永恒主义的观点及反思
经典诵读作为一种活动,不仅在我国历史上被重视,当代也时常成为潮流。而具有异文化特征的西方教育也同样关注经典诵读,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的赫钦斯、法国的阿兰以及英国的利文斯通为代表的思想界和教育界人士,一方面在实践层面大力推行西方的经典诵读,推广通识教育;另一方面从理论层面对经典诵读进行系统性思考,提出了永恒主义的思想。
永恒主义哲学流派因反对当时在美国教育界占主导地位的进步主义教育而兴起,体现了当时美国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进步主义教育以实用精神为主导,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而忽视了人文学科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们的道德水平下降,实用主义的弊端显现出来,因此社会各领域的专家希望追溯到古代,用古典文明来滋润当时人文精神干涸的社会。大学中的一批学者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并致力于恢复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古典文科教育,用人文学科来训练人的理性。由于永恒主义在课程与教学上十分重视西方古典名著的阅读,因此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永恒主义哲学以其不变的宇宙观、人性观为前提展开论述。永恒主义哲学认为,宇宙存在着不变的法则,万物的运行被普遍的原则所掌控,变化的现象下蕴藏着不变的形式。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人区别于动物的特质,即理性。作为理智基础的真、善、美的原则不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此外,永恒主义者认为人性中有共同的要素,这使人们之间得以相互交流。因为人性是不变的,所以教育也不需要改变,适合于古希腊罗马黄金时期的教育同样适合现代人。
永恒主义流派极度崇尚自由与理性,因经典客观上对于哲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且对于人类精神遗产的传承与人文情怀的塑造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因此,永恒主义者希望通过经典诵读的方式实现人的自由与理性。但同时,永恒主义流派忽视经典背后的时代与物质背景,使永恒主义难以摆脱唯心主义的色彩,加上对人的本质的机械的、静态的理解,永恒主义也遭受了许多质疑和批判。企图用经典和永恒的课程来直接应对社会具体问题是不切实际的,“过去提供的东西只能看作是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尝试性的、假定性的建议,而绝不能看作是固定不变的真理,不能代替我们目前的思维”[2]。可以说,近代永恒主义流派是思想界最早且系统思考经典诵读问题的流派。当前,重新审视永恒主义流派对经典诵读的观点并反思其实践过程,对于我国中小学经典诵读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启发意义。历史上的任何思潮都以一定的社会背景作为现实支撑。经典诵读本身需要面对诸如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等具体而根本的问题。面对质问,对时代背景的认识以及对时代的深切呼应不可或缺。
二、不确定时代的兴起及知识转型
近代科学随着近代工业化进程而兴起,在科学与工业化的相互促进中不断发展,帮助人类更好地遇见和预见。科学的发展给人的心灵带来的是一种确定性,即在科学中,我们相信总有一种规律在支配着,一旦规律被人类找到并被把握,我们就可以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和结果。人类似乎找到了对自然和社会前所未有的可控感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安全感。正因如此,人类对科学极度崇尚并且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确实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作为人类生活观照的教育,自然无法回避对科学的观照。斯宾塞曾经敏锐地觉察到科学的价值并直言不讳:“科学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科学知识本身代表着“一种确定性的知识,是客观的、真理的知识”。19世纪的最后20年里,科学知识作为一种合法性知识进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并迅速占据了现代教育的核心位置。[3]科学教育的历史虽然短暂,成效却很辉煌。至今,科学仍然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
从近代到现代,科学上的一次次突破使人类坚定不移地相信科学的力量。科学知识在与人文知识的较量中似乎大获全胜,然而失衡中却暗含了另一种危机,即人类从“科学”走向“科学主义”,产生了对科学的迷信,导致了人文的灾难和对不确定性知识的疏忽。作为确定性知识代表的科学,在走向极致时便开始呼唤自己的对立面,原本被遮蔽的不确定性在人们对科学的困惑中被释放出来。科学原先带给人的确定性,但在今天却越来越呈现出一种不确定性。“20世纪发现了未来的失落,即它的不可预见性”[4],莫兰宣布了一种不确定时代的兴起。
拨开科学主义的迷雾,客观世界本来就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撇开价值论领域的知识的不确定性,人类在认识论领域的知识本身也充满了不确定性。科学知识的确定性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成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的认识性活动得到的只是关于世界的或然性知识,所谓确定性知识意味着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一定条件下的极大概率事件的知识,此即‘确定性知识的不确定性’”[5]。在现代与后现代交叉的时代,知识作为人类的认识成果,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也呈现出确定性和不确定互相冲突与交织的特征,这种交织呈现出一定的性质转向,即如石中英先生所描述的从现代知识性质到后现代知识性质的转变。这种知识转型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客观性到文化性;从普遍性到境域性;从中立性到价值性。“知识性质的转变动摇教育的知识基础,引发建立其上的原有教育观念、制度和活动的危机,从而推动了一定时期的教育改革。”[6]传统经典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知识,虽然历经考验保留下来,但仍然需要经历时代的检视并演绎新的价值。经典诵读不是一个无目的的活动。如果它只是一种无意识的经验延续,那么它最终必然被异化为一种纯粹的机械记忆和另类的道德灌输。因此,经典诵读本身需要经过理性的审视,并回应知识在这个时代的价值呈现。
三、经典诵读的若干问题思考
(一)重新审视传统经典的价值
如上所述,不确定时代的知识转型,特别是以传统经典为代表的人文知识所呈现的文化性、境域性和价值性特征,加上“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具有权力实践的性质,教授和学习所有的知识都不能毫无批判地进行,否则就可能受到种种的知识霸权的控制,从而失去认识和行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思想上和行为上陷入了一种被奴役的境地”[7]。因此对我国传统经典的价值进行审视是必要的。审视并不意味着否定和抛弃,而是通过理性的反思,实现对传统经典的文化自觉。这种审视可以通过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寻找经典产生之初的价值合理性。胡塞尔不满于现代科学理性与实证主义的霸权地位,提出“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即“在探讨与我们自己最切身相关的人性和精神科学问题时,应当首先把那些既定的实证科学成见放进括号里面,悬置起来存而不论,纯粹凭借直观来对我们所意识到的‘意向对象’加以描述”[8]。邓晓芒先生借用了这种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分析。他把我国几千年政教伦理的局限性悬置起来,追溯其中的普遍人性的根。他对儒家和道家两部经典著作的核心观念进行了现象学还原,如孔子在《论语》中的“仁”的概念――“孝悌,仁之本”,对此,邓晓芒先生提出应该还原由“孝”返回到“仁”,即“仁,孝之本”。而对《道德经》中的“道法自然”,应由自然返回到自由意志,因为自由意志本身就是自然的。因此,提倡回到最初它之所以被人接受的“事情本身”,即对人的自由本性的返回。同样,《诗经》《离骚》等文学艺术作品可以返回到文艺的感性的直观本质。通过现象学还原,从中国传统经典中揭示与当今人类共同的普遍人性和普世价值。[9]经典诵读是一种价值性活动,古今中外的经典中一般都蕴含了各种价值,包括伦理层面、理性层面、审美层面,等等,对经典的价值审视是让人更加明晰为什么诵读经典的根本性问题。正如汤一介先生所担忧的,“弘扬中国文化是应该的,问题在于弘扬什么东西,弘扬不好很可能变为国粹主义,变成文化本位”[10]。抛弃对经典价值的审视,诵读本身就成为对学生的一种奴役。而这种价值的审视需要观照今天这个时代的社会和人。教师与学生应从经典诵读当中寻找一种对当下具有普遍人性和普世意义的价值。
(二)关于经典诵读主体的思考
经典以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人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感悟与收获,不同阶段的感悟对人成长的意义无法直接比较,在春天种下一颗种子的意义并不比秋天收割时的意义小。因此,不能以某一个特定阶段的标准来评判或遮蔽其他人生阶段的感悟。经典诵读可以面向不同人生阶段的人进行。当前,经典诵读出现了一些无意识的偏见,即由于一些专家提倡儿童经典诵读,并指出提倡背后的理由乃是儿童的记忆力优势。“我们提倡儿童经典诵读教育,就是要利用儿童期的记忆力。”[11]这种观念一旦普及开来就不免让人形成带偏见的印象:“经典诵读是儿童的事情”和“经典诵读是记忆力优势者的游戏。”
“经典诵读是儿童的事情”一旦形成标签,家长与教师就可能疏远经典,由此又影响到儿童对经典诵读的崇尚,因为儿童最初是从成人那里感受经典的魅力的。因此,在经典诵读的主体中,作为成人的家长与教师始终不可忽视经典的意义和自身的垂范。从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意义上来说,只有成人与儿童在共同的诵读中才能继承和拓宽中华文化的“分母”,才能有更多优秀文化的“分子”的产生。
同时,儿童进行经典诵读并不是因为其记忆力优势,相反,诵读本身可能具有训练记忆力的效果。突出记忆力在经典诵读中的作用,容易导致人们对经典最本真的审美感受被遮蔽。经典诵读有时可以只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活动,而不是接受教育或做研究。作为经典诵读的主体,人因为经典诵读而逐渐走向完整的人,而不是因为记忆力等条件才开展。
(三)关于经典诵读方式的理性思考
“国学热”与“读经热”在近些年尚未真正实现“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不断此起彼伏,广大中小学更是投身这股热潮的主力。在“文化自信”和国家政策的双重导向中,学校广泛开展经典诵读。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不乏乱象,引人担忧。经典诵读需要通过一定的仪式进行,而一些学校却采用“三叩九拜”等与时代不符的仪式,一方面颇有复古之意味(以为这便是文化之传承),另一方面也有遮蔽或偏离经典诵读本质之意味。另外,因经典著作大多蕴含深刻的人生道理,涉世未深的中小学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明白的。在诵读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有些学校不顾儿童发展水平,没能找到适合的方式,便急功近利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除了引起儿童对经典的反感之外,大体上没有什么好处。因此,在诵读的理念与方式上,我们需要改变。如前所述,经典是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的,具有普世价值的精神财富。当学生尚未能领会其中的人生哲理之时,经典还可以还原为一种纯粹审美的态度。因此,可以提倡以体验美学的主体性的角度来感受经典诵读。
体验美学认为,体验是人存在于世界的一种方式,“人类的情感、精神和智慧只有在体验中才能生成,因情感是体验的冲动,精神是体验的觉醒,智慧是体验的发现”[12]。每一部经典都是作者处于一定的情景、带有一定的情感体验而创作的,经典诵读教育因此而具有体验性。人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是与原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需要读者进入到作品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处在成长的关键期,他们的情感内容不断丰富、情感体验逐渐深刻、情感稳定性日益增强。而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发挥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去体验情感的流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与作者产生共鸣。通过美学体验的方式学习经典,会增强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感受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毕世响.《诗经》:人类的记忆与归宿[C].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2016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42.
[2]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56.
[3][6][7]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99,160,162.
[4]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2.
[5]冯向东.不确定视野下的教育和教育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3):36-45.
[8][9]邓晓芒.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学还原[J].哲学研究,2016(9):35-43.
[10]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哲学思考[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