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学类范文

经济学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学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学类

第1篇:经济学类范文

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熟练地运用外语进行商务谈判和熟练地运用计算机从事进出口业务和外贸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领域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按经济学类招生,设有国际商务和国际物流两个方向。

开设的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投资、国际商法、国际商务、国际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外贸函电、国际结算、国际商务英语、国际金融、国际物流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货物运输、商务合同与谈判、大学英语以及专业软件应用等课程。 毕业生可在各类工商企业、外贸公司、跨国公司、国际物流企业、科研院所、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部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等单位工作。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经济学类范文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分工的发展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3.以下物品属于商品的是

A.腐烂变质的食品 B.阳光

C.木工做的家庭自用的小木凳 D.联想公司生产的电脑

4.商品价值量取决于

A.个别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必要劳动时间 D.剩余劳动时间

5.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

A.成正比 B.成反比

C.关系不确定 D.没有关系

6.在赊购到期以货币清偿债务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7.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时而成正比时而成反比 D.无关

8.劳动力商品最主要的特点在于

A.它不是劳动产品 B.它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C.它只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D.它的使用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9.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日绝对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是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超额利润

10.商品的社会价值超过个别价值的余额是

A.绝对剩余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利润 D.平均利润

11.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

A.价值增殖中的作用 B.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

C.资本循环中所处的阶段 D.剩余价值分割中所占的份额

12.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A.(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预付资本总量

B.(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预付可变资本总量

C.(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预付固定资本总量

D.(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预付流动资本总量

13.以下既属于流动资本又属于不变资本的是

A.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B.机器、运输工具等劳动资料

C.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 D.原材料、燃料等劳动对象

14.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

A.社会预付资本 B.社会剩余价值

C.社会总产品 D.社会总产值

15.垄断组织的实质在于获取

A.利润 B.平均利润

C.垄断利润 D.绝对利润

16.金融寡头实现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

A.股份制 B.参与制

C.合作制 D.个人联合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

A.生产绝对过剩 B.固定资本更新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社会总供给不足

18.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是

A.危机阶段 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 D.高涨阶段

19.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A.主体 B.主导力量

C.重要组成部分 D.补充

20.现阶段我国劳动者的主要收入为

A.劳动收入 B.资金收入

C.资本收入 D.福利性收入

21.既属于商品市场,又是生产要素市场的是

A.生产资料市场 B.劳动力市场

C.金融市场 D.消费品市场

22.经济增长反映的是

A.经济总量的增长 B.生态环境的保护

C.社会稳定的程度 D.人民生活的改善

23.我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

A.经济总量增长 B.经济效益提高

C.科技发展和创新 D.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24.国民收入可以表示为

A.c+v B.c+v+m

C.v+m D.c+m

25.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是

A.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B.社会总供给要大于社会总需求

C.社会总供给要小于社会总需求 D.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均保持不变

26.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提供的

A.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 B.中间产品总量

C.中间产品和劳务总量 D.全部产品和劳务总量

27.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后按最终用途可分为

A.工资收入和福利收入 B.投资和储蓄

C.积累和消费 D.进口和出口

28.社会主义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运用

A.经济手段 B.行政手段

C.政治手段 D.道德手段

29.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A.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和深化

B.商品经济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C.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30.对外开放作为我国推进现代化的一项重大决策是

A.临时性的策略 B.阶段性的举措

C.长期的基本国策 D.局部性的发展战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以下属于商品经济特征的有

A.以社会分工为前提的经济形式

B.劳动者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C.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交换经济

D.通过计划方式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

E.通过市场竞争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

32.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自发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

B.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C.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D.将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劳动转化为私人劳动

E.将商品价值转化为价格

33.价值形式的发展所经历的阶段有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相对价值形式

E.货币形式

34.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构成主要包括

A.劳动者本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抚养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D.劳动者购买劳动工具的费用

E.劳动者购买原材料的费用

35.在资本周转中,生产时间包括

A.购买时间 B.劳动时间

C.正常的停工时间 D.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

E.自然力独立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

36.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较

A.竞争的目的不同 B.竞争的手段不同

C.竞争的范围不同 D.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同

E.竞争的后果不同

37.现阶段我国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

A.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平均收入水平高于其他劳动者的收入

B.在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的收入仍占较大比重

C.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水平是其他劳动者收入的参照标准

D.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是主体

E.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没有非劳动收入

38.公司制企业的形式主要有

A.独资公司 B.合伙公司

C.无限责任公司 D.有限责任公司

E.股份有限公司

39.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途径有

A.减少再分配的支出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节约生产资料 D.降低工资

E.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

40.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

B.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

C.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

D.增加了发展中国家改革发展的动力

E.降低了各国对外经济的依存度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商品经济的概念及其产生和存在的经济条件。

42.简述劳动生产率的概念以及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43.简述信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44.简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45.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含义及其联系和区别。

第3篇:经济学类范文

(一)逻辑体系严密

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的核心基础课程以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为主干。微观经济学是从个体的公理性假设出发,对所研究的问题和给定的条件有明确的定义,从前提到结论之间的推论合乎严格的形式逻辑规范,以揭示经济个体的行为规律为其核心要义。宏观经济学则侧重于对总体行为进行考察,同样以理性主义的假定为前提,提示总体行为的规律。[1]

(二)数学模型众多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数学模型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经济学问题的分析之中。借助严谨的数学模型,可对经济现象进行更精确细致的数学推理和精确描述,从而有助于分析者更好地理解各经济学变量的内在关系。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常借助数学工具逻辑上的抽象推理特点,运用众多的数学公式和数学模型演绎各种经济行为,如一般均衡论、线性规划、投入产出分析、博弈论、模糊数学和非线性科学领域的诸多模型在经济学研究中均得到了广泛运用。

(三)分析方法多样

在经济学中,分析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主要有: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长期与短期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方法;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借助灵活多样的分析方法,可以更好地把握经济学的相关定义、理论假设和原理。(四)理论思维抽象经济学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基于观察大量的经济现象,通过建立假设前提条件,剔除一些可以排除的因素和现象,剩下“内核”,然后建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2]而要提炼、归纳经济学理论就需要通过抽象的思维。同时,经济理论的提出、分析亦离不开严谨的数学模型,从而使得理论思维抽象成为经济学教学的一大特点。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学课程作为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其重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可。然而,经济学课程的概念、原理和特征往往比较抽象,对于学习者而言常常会造成晦涩难懂的印象。鉴于我国高校经济学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剖析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

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师授课的时候,常常是注重若干重要的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如何促进学生利用经济理论去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教学内容常常滞后于经济现实,往往停留在理论本身,学院气息很浓,易于造成与现实世界的隔膜,缺乏足够的实用性和现实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教学实际效果。[1]经济学教材中的理论主要是以西方国家为研究对象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与我国国情和历史背景差别较大,如何与我国现实情形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发展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这是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关键性问题。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对人文知识较为熟悉,对定性分析比较感兴趣,偏重于感性认识。在学习经济学课程时,对于经济学家的生平、渊源等项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但对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等内容则难以接受。对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如遇教师在授课时强调理论模型的数学推导过程,则往往如坠入云里雾里,对于所学的知识难以理解和掌握,进而对经济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更不用提用经济学思想去分析和解读现实中的经济问题了。

(二)教学方法

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模式是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这样很容易造成教师为完成课时任务,采用满堂灌式教学方式。老师作为“演讲者”,处于中心位置,讲课时间居多;学生只能被动听讲,记笔记,处于被动、机械式的学习状态,难以形成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另外,经济学课程本身与严谨的数学模型联系紧密,定量分析相对较多,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容易造成课堂教学沉闷枯燥,使学生失去兴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知识点和数学模型,孤立掌握一些经济学原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观察归纳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考核方式

目前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一般是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平时成绩一般是由课堂出勤率和平时作业成绩组成,所占比重较低。占较高比重的期末考试成绩一般采用标准试卷闭卷考试的方式,侧重考核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忽视学生分析、解释现实经济问题能力的考察,这样很容易造成“考前突击”的现象。一些学生平时不上课或者不做作业,考前临时抱佛脚,突击看书、看课件、甚至背习题,只要及格就行,从而易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薄弱,“高分低能”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公共管理专业经济学本科教学的创新思路

公共管理专业本科经济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思想和理论观察、分析乃至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提升学生知识积累、运用的综合能力。鉴于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内容上应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公共管理的特点;教学方法可采用提问式教学、案例教学和互动式教学;考核方式可以灵活多样,科学准确地评价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的理想目标。

(一)教学内容创新

教师在课堂上要结合经济发展现实有重点地补充介绍当前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如实验经济学、博弈论的最新进展等。在各部分理论的讲授过程中,要侧重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3]如讲到经济政策中的货币政策部分时,可以结合我国近期对于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加以解释,使课堂上的理论讲解更为贴近现实。对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而言,经济学课程的内容设置应该在保持其基本内容体系的基础上,体现公共管理的特色,适当增加公共政策分析、政府规制、公共产品供给、公共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侧重于阐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如何,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政府所出台的财政、税收、货币、金融、产业等各类经济政策,加大对价格理论、效用理论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与区域经济政策理论等的解释力度,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其内涵和原理,能运用其灵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和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也有利于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在设置课程内容体系时,要考虑到公共管理类学生大多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较弱的特点,在授课时可以对模型较多的章节有针对性地加以合理调整,尽可能采用文字和图形对理论内容加以辅助讲解,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学习内容。

(二)教学方法创新

1.提问式教学

可以采用提问式方法来教授经济学课程,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参与到授课过程之中,而非机械地被动式学习。课前提问,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复习上次课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更为牢靠地掌握相关知识点;课中提问,对新知识内容进行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在讲授过程中可适当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如在讲解信息不对称理论之前,可以通过“从南京到北京,买者没有卖者精(明)”等诙谐语言的运用,引导学生思考信息不对称发生的原因,体会其包含的经济涵义。

2.案例教学

通过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认识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可以采用以教师为主的案例教学,先讲解理论知识,然后再举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也可以在讲解新知识点的过程中穿插、结合案例,让学生明白知识点的运用。[4]另一方面,可以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案例讨论教学,通过分组讨论、组间辩论等形式,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在案例讨论结束后,可作适当总结。总结时可指出学生的优点和其讨论过程及所得结论的可圈点之处,同时亦应着重剖析其欠深入、不够确切的地方。案例要进行精选,有时代性,分析过程及拟实现的目标要有系统方案,案例要反映最新的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突出经济学的学科实用价值。[5]可以让学生讨论经典的经济学案例,如效用论涉及的“钻石和水”、外部性涉及的“蜜蜂和果园”等。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如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所折射出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凯恩斯学派对我国经济政策制订的影响、大学生就业与我国就业及社会保障政策的关系、新制度经济学及产权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等。

3.互动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采用的是“满堂灌”方式,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机会少。互动式教学方法,则是在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与进步的目的。[6]教师可以在每次课结束时,提前告知学生下次课要学习的内容,留下相应的问题让同学们预习。在下次课课堂上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针对学生预习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授课时进行讲解。如讲到需求弹性的时候,可以问学生“谷贱伤农”的经济含义。

第4篇:经济学类范文

关键词:头孢菌素;注射剂;皮试;药物经济学;过敏反应

头孢菌素类药物(以下简称“头孢菌素”)由于具有抗菌作用强、不良反应少、抗菌谱广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使用数量和销售总额均占全部抗感染药物的50%左右[1]。关于头孢菌素在使用前是否需要进行皮试,一直以来存在争议[2]——2010年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对头孢菌素在使用前是否需要皮试没有明确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中仅要求详细询问患者既往史;《新编药物学》(第17版)也仅要求对药品说明书中有明确规定使用前须进行皮试的药品按说明书执行,但目前仅有少数头孢菌素在说明书上明确指出使用前必须进行皮试。有学者认为,头孢菌素的过敏反应发生率极小,仅为1%左右,其中大多数为皮疹、荨麻疹等停药后即可消除的轻微过敏反应[3],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更低,仅为0.001%~0.100%,且皮试阳性并不能准确预测其过敏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大小[4]。由此可见,皮试的意义并不是很大。但医疗机构为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对所有使用头孢菌素的患者均进行用药前皮试,且一般采用原药皮试,造成了很大程度的资源浪费,也为临床工作带来较重负担。本研究通过对我院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皮试情况的调查,从经济学角度对皮试成本进行分析,旨在为头孢菌素临床皮试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统计我院2015年9月1日-2016年8月31日的住院患者中使用8种头孢菌素类[头孢硫脒(1.0g)、头孢硫脒(0.5g)、头孢替安(1.0g)、头孢替安(0.5g)、头孢他啶(0.5g)、头孢米诺(0.5g)、头孢米诺(1.0g)、头孢曲松(1.0g)]注射剂的患者病历,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计算出样本量,并进行抽样,记录样本病历号;再分别统计出使用原药皮试、使用头孢唑林钠替代皮试、未皮试的患者数,计算原药皮试阳性率和总体皮试率。为便于从不同决策主体进行分析,还统计了使用省医保、市铁路职工医保、市居民医保、省级“新农合”和自费的病例数。

1.2成本的确定

经济学中的成本分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其中隐性成本在实际操作中很难估算,故对其不作分析,仅考虑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5]。直接成本包括直接医疗成本和直接非医疗成本,其中直接非医疗成本指与提供医疗服务有关的成本,即住院期间所产生的交通费、陪护费、伙食费等。间接成本包括由于过敏反应所导致的疾病、残疾或死亡相关的患者劳动力的损失,患者治疗和家属照顾的时间损失等。1.2.1皮试成本本研究对患者皮试成本进行分析,其直接医疗成本即皮试药物费用+耗材费用+护理人员操作费用;将护理人员进行皮试操作所消耗的人力成本纳入间接成本计算;由于皮试操作时间极短,且对患者住院时间并不产生影响,因此不将患者误工成本计入间接成本中。随机抽取3个病区,每个病区记录10位患者的皮试操作时间,取平均时间计算人力成本。护理人员消耗的人力成本=护理人员对每例患者的操作时间(h)×本省护理人员平均月工资(元)×皮试患者例数/30(d)/24(h)。其中,2015年河南省护理人员平均月工资为2745元。本研究从患者、全社会和医保方3个决策主体角度分别对头孢菌素皮试的成本进行统计分析,相关成本构成情况见表1。1.2.2过敏反应成本本研究对头孢菌素所产生的过敏反应成本进行了分析。其直接成本包括护理费、药物费用、实验室检查费、床位费等,以及患者住院期间的食宿费、陪护费、交通费和必须增加的营养费等;间接成本为误工成本,计算公式如下:住院治疗误工成本=住院天数×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365;住院陪护误工成本=陪护天数×年人均GDP/365。其中,住院天数和陪护天数为因过敏反应而延长的天数;2015年人均GDP为39222元。另外,本研究将由于过敏反应所产生的医疗诉讼及赔偿费用计入患者发生过敏反应所产生的间接成本中。1.2.3皮试成本与通过皮试减少的过敏反应成本的比较本研究比较了皮试成本与通过皮试减少的过敏反应成本的差异,其中通过皮试减少的过敏反应成本=过敏反应单例成本×皮试阳性患者例数。由于皮试假阳性的存在,由皮试阳性患者例数所计算得出的过敏反应总成本大于实际减少的总成本;将其与皮试总成本进行比较,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实际皮试所减少的过敏反应总成本与皮试总成本的差异更为显著。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2007和SPSS21.0软件建立数据库,统计并计算各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皮试率、皮试阳性率、各相关成本等。采用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对皮试成本与通过皮试减少的过敏反应的成本进行比较,结果以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贴现贴现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发生在未来(或不同时间)的费用和效益转化为现值的方式。本研究的贴现率为5%。

2结果

2.1我院8种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皮试情况

我院2015年9月1日-2016年8月31日使用8种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患者总数为100330例,其中皮试患者为82760例,总体皮试率为82.49%,其中原药皮试阳性率为6.27%,详见表2。

2.2皮试成本

我院8种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皮试的直接成本为3434411.72元,间接成本为141985.12元,合计为3576396.84元,详见表3。

2.3从不同决策主体分析皮试成本的构成情况

本研究从3个决策主体角度分析我院8种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皮试成本的构成情况,其中患者角度的皮试成+0.9%氯化钠注射液费用+护理人员操作费用;全社会角度的皮试成本为各项成本总和;医保方角度的皮试成本为各项医保报销的成本总和2.48种头孢菌素类注射剂发生过敏反应产生的成本构成100330例使用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患者中,发生过敏反应的有248例,其中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16例、一般过敏反应的93例、轻微过敏反应的139例。治疗过敏反应的直接成本为21196.56元,平均成本为85.47元。由于过敏反应所延长的住院时间平均为3.88d,由此产生的直接非医疗成本为21813.99元,平均为87.96元;间接成本为37601.76元,平均为151.62元。由于发生过敏反应所产生的诉讼及赔偿费用为44611.58元,平均为179.89元,2.58种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皮试成本与通过皮试减少的过敏反应成本比较从全社会角度分析8种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皮试成本与通过皮试减少的过敏反应成本可得,8种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平均皮试成本为(447049.61±247395.07)元,通过皮试减少的过敏反应平均成本为(316075.48±260600.49)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关于头孢菌素在使用前是否需要皮试依旧是困扰临床的一大问题。国内外对头孢菌素皮试的研究仅停留在皮试阳性率及过敏反应发生率等方面[6-7],尚未见从经济学角度对此进行分析的报道。由表2可知,我院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使用频率较高,有100330例患者使用了该类制剂,约82%的患者在使用前进行了皮试,且其中约91%皮试患者采用原药皮试,平均原药皮试阳性率为6.27%。其中,头孢替安(1.0g)的阳性率最高,为9.93%;其次为头孢硫脒(1.0g),为8.08%;最低的为头孢他啶(0.5g),仅为1.17%。由于头孢唑林钠费用较低,且我国对头孢菌素皮试并没有明确规定,所以我院对部分患者采用头孢唑林钠替代皮试,其皮试阳性率为3.79%。由此可见,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皮试阳性率较低,且皮试阳性率并不能完全反映患者使用该药发生过敏的可能性[4,8],皮试的意义并不大。建议通过阅读药品说明书,仔细询问患者以往过敏史、疾病史等,判断其是否需要皮试[9],从而降低临床皮试几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由表3可知,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院8种头孢菌素类注射剂一年内的皮试总成本达到了3576396.84元,其中原药药品费用为3176991.71元,占总成本的88.83%。由此可知,原药皮试是造成皮试资源浪费的最重要原因,减少原药皮试可以明显降低皮试成本。此外,以往对成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患者相关的费用方面,忽略了护理人员为其投入的人力成本。本研究中护理人员进行皮试操作所耗费的人力成本为141985.12元,仅次于原药药品费用和护理人员操作费用,可见该类成本也是皮试成本分析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由表4可知,从不同的决策主体分析,我院患者对8种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皮试实际支付的费用为3162901.44元,占直接成本的92.09%,可见头孢菌素的皮试成本绝大部分是由患者自身承担;医保方承担的成本仅为259096.28元,占直接成本的7.24%。可是,虽然医保方对头孢菌素的报销比例较低,但由于头孢菌素的使用范围广泛、使用量大,医保方也为其承担了高额的费用。可见,患者、医保方及全社会对头孢菌素皮试的经济负担都是巨大的。由表6可知,8种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皮试成本明显高于理论上通过皮试减少的过敏反应成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其与皮试实际减少的过敏反应成本的差异更为显著。本研究将过敏反应所产生的诉讼及赔偿费用列入其间接成本中,是由于有文献表明医院医疗纠纷的发生率虽然很低,但一旦发生,每例医疗纠纷所产生的诉讼及赔偿费用可达到2~3万元[10]。医院对患者进行用药前皮试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所以本研究将该类费用列入成本中,使所得结果更为可靠。头孢菌素的过敏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研究得到的影响因素有:头孢菌素母核中的R1侧链对过敏反应的专属性起着重要作用[11];药物质量(主要是药品中的杂质及高聚物形成的过敏原)对头孢菌素过敏反应存在一定影响[12];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免疫力强弱、空腹与否等);输液器、输液环境等;与配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13]。皮试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过敏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但确实可以避免部分患者出现过敏症状,其中不乏严重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及死亡的情况,而这些情况并不能从经济学角度去考量。本研究仅对一家医院进行了调查,所得数据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全省及全国的头孢菌素皮试情况,但可以由此推断出全省乃至全国每年为其投入了高额的成本,为患者及医保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这些成本绝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综上所述,头孢菌素皮试阳性率很低,而所产生的成本却很高,为社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国家应对医院皮试进行规范化管理,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同时减少皮试所产生的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钱晓兰,费逸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11):1006-1009.

[2]赖庆敏,王晓玲.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初探[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116-117.

[3]韩梅,宋志勇,刘海净.基于药品说明书分析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J].中国药房,2013,24(22):2098-2100.

第5篇:经济学类范文

[关键词]制度经济学;税制变迁;税制;社会福利

在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研究税制变迁,理论界涉猎者较少。而从有限的相关文献看,主要将税制变迁比照制度变迁的分类分为诱致性税制变迁和强制性税制变迁。笔者认为,这种以政府是否通过颁布法令的方式参与制度变迁作为“强制性”的分界,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对强制的理解比较含混:一是没有政府直接介入(以颁布法令的方式)的制度变迁就一定是非强制性的?换句话说,制度的强制性变迁就只有一种形式——政府以法令的方式介入?二是非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即是“自发性”的变迁?即在自发和强制之间有没有其他形式的制度变迁?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理解“自发性”,到底是指个人从自身利益出发自行其是,还是包括没有政府“以法令的方式”介入的所有的行为,如行为人之间的协定性制度或非制度行为,以及旨在推动制度变迁的有组织的行为,同时还包括以非政府的第三方为约束者的行为。

为了避免简单划分政府、强制等引起的混乱,在分析中,从税制变迁的过程和税制变迁所引起的结果的角度,将税制变迁分为四种类型,即:使生产效率提高的税制变迁;改变收入分配状态的税制变迁;重新配置经济机会的税制变迁;使生产效率和社会福利降低的税制变迁。

一、使生产效率提高的税制变迁

(一)使生产效率提高的税制变迁的基本界定

使生产效率提高的税制变迁是指税制变迁在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发生改变,从而毫无争议地提高生产效率,即达到帕累托效率改进。

“侵占”产权收益的税收,其制度变迁如何引致社会财富毫无争议地增加?其间的衍生过程是:通过税制变迁,使相应的制度安排发生变化,并通过对产权界定的进一步明晰,以及做出有益于产权激励的界定而提高产权收益。从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使各种产权主体在税制变迁中的生产效率均得以提高。也就是说,这一类税制变迁在使社会总所得提高的同时,社会中所有利益主体的收益都或多或少地有所提高(如图1)。

随着税制的变迁,产权收益得以提高,生产可能性曲线从s1s2,与更高水平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社会生产的均衡点从q1q2,q2点比q1点生产更多的a商品和b商品,社会整体所得提高。s1向s2的移动可能是平移,可能是以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横轴或纵轴的交点为中心旋转,也可能是向右上方的不规则移动。这取决于税制所引致的产权界定和结构优化所表现出来的生产效率提高的水平和结构。但无论如何,q2点比q1点生产更多的产品,这是这一类税制变迁的特征。

(二)使生产效率提高的税制变迁的现实演进和诱因分析

直观地看,税制变迁所引致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便是以轻税替代重税,因而产权激励递增,导致生产效率提高。进一步分析会涉及比较复杂的过程,也不仅仅是税收负担减轻的问题。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制度,税制从一种受到广泛置疑的状态演变为一种被广泛认同的状态(这一过程中有可能并不伴随税负的减轻,甚至还可能增加)。这样的税制变迁也能提高产权激励,从而提高社会总所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这一演进中,轻税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在理想状态下,税制变迁引致生产效率的提高,其诱因无非有三个:第一,社会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变化,税收制度变迁将资源从相对稀缺的领域诱向稀缺程度较低的领域,生产效率得以提高;第二,在资源相对稀缺性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税制变迁,使产权结构被导向更优的状态,从而提高产权激励,生产效率提高;第三,政府经由税制变迁,负担起那些对社会经济发展而言所必需,而个人难以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二、改变收入分配状态的税制变迁

(一)改变收入分配状态的税制变迁的基本界定

税制变迁对收入分配状态的改变不是源于资源相对稀缺性的改变,而是社会福利函数的改变。也就是说,标准的(或者说理想化的)收入分配状态的改变,是指收入分配从a状态向b状态演变,a、b均为交换中的富有效率的点,均是帕累托最优点,即没有任何与价值判断无关的方法可以辩明a和b决定的状态孰优孰劣。税制变迁所引致的这种改变即为对收入分配的改变。这类税制变迁则称为改变收入分配状态的税制变迁。假设a状态为贫富差距比较大的状态,b状态为收入差距较小的状态,如图2:a和b均是富有效率的点。0点是富人在图中的原点,而o'点是穷人在图中的原点,显然从a点到b点,穷人的福利增进,而富人的福利减少。在a点,除非社会偏好穷人和富人之间收入差距的缩小,否则,无法断定收入分配状态从ab变化的优劣。

(二)改变收入分配状态的税制变迁的现实衍生分析

通过观察发现,在现实世界里从ab(也有可能是从ba)的这类税制变迁经常发生。那么,是什么推动了这类税制变迁?推动影响收入分配的税制变迁的是个人效用函数,以及以个人效用函数为基础的社会福利函数的变化。

社会福利函数是经由集体决策过程将个人利益加总的结果。其关注的焦点是满足甲的个人利益重要还是满足乙的个人利益重要。[3]150社会福利函数一般表述为:

w=f(u1,u2,…un)

社会福利函数的差异和变迁,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个人效用函数的不同和变化;第二,对相同的个人效用函数以不同的方式集约。也就是说,由于对不同个人的效用函数的重视程度发生改变,从而在集约个人效用过程中给予的权重不同,因而使社会福利函数发生变化。而这又往往源于社会价值判断①的改变。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观察到的情形是,不同集团利益的相对重要性发生改变,现在比过去更重视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税制便向有利于该集团的方向衍生。例如,当社会目标被界定为改善穷人的生存状态,那么穷人或者同情穷人的集团利益受到更多的重视,公共品提供的成本和收益界定被导向有利于穷人的方向。即通过这样的税收制度变迁并没有引致社会所得的变化,也不会引起满足效用函数增长的物品和劳务的变化,但却实现了社会中不同群体间福利的再分配。从本质上看,这一过程直接涉及的是穷 、富人分别负担的公共品成本和所能获得的公共品收益的差异,但更为重要的是对“话语权”的重新分配;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社会更重视谁的利益。

直观的分析如图3:如果社会达成共识,应该更加重视u:的利益,社会福利函数从w1w2,与效用可能性边界的交点从ab。a和b无从比较经济效率的高低,只是在现存状态下,u2获得了比过去更多的福利。

三、重新配置经济机会的税制变迁

(一)重新配置经济机会的税制变迁的基本界定及现实衍生

在生产效率不变的前提下,税制变迁使实际的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经济机会被重新配置。

从表面上看,政府对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关注似乎有碍效率(主流西方经济学就是这样认为的)。它似乎使一部分资源从“有效率”的生产领域中逃逸出来,使“生产效率”降低、社会所得总量下降;也就是说,生产在一条更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进行。比如对生产中安全的关注(这实际上是对生产过程中处于劣势的直接生产者利益的关注)、对污染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污染更多是损害低收入者的利益)等。在现实世界里,政府的介入有各种方式,而通过税收制度的变迁形成新的制度安排,从而影响生产结构和人们的行为选择是一种较为常用和有效的方法。比如,通过开征安全税和污染税,用从中获得的资金提供生产所需的安全设施、污染治理设备。这似乎使企业为获得同样的收益不得不负担更多的成本,在投入相同的前提下,似乎社会总所得是降低的(如图4)。 政府通过税收介入生产以前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s1,而当开征与安全和污染有关的税收后(假设不影响a产品)b产品(假设b产品是高污染、高危险的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此时,生产可能性曲线从s1移到s2。与同一簇社会无差异曲线分别相切于e1和e2。e2和e1相比较,在市场不计或者少计污染、危险成本的情况下,被认为生产效率降低。

但是,我们如果换一个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即把安全和污染的减少等看作是社会所生产的产品之一而不是成本。此时,其他产品和安全或污染的减少之间形成不同产品间的选择,从而可以用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来描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而对“两种”产品的不同偏好,使社会无差异曲线有一个不同的结构。现实世界的变化改变人们的观念,如污染对于人们生存环境的威胁导致人们对二者替代关系的观念改变,会使社会生产处于“两种”产品所形成的同一条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不同位置上,使安全或污染减少与其他产品的相对规模发生改变(如图5)。社会无差异曲线簇ia和ib与同一条安全或污染减少与其他产品间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切,表示不同的安全或污染减少与其他产品的组合,但这两种组合没有生产效率上的可比性,即二者有相同的生产效率,无法对两种状态排序。也就是说在某一特定时点上,有多种可能的制度安排,与之相对应也有多种生产可能性曲线。即便给定制度安排,其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也存在无穷多个效率无差异的点。那么实际的生产会选择哪一点?或者,哪一点会成为现实制度安排下的生产点?正如第二种类型的税制变迁所分析的,这取决于人们的观念(当然观念的形成本身是社会实践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个人效用函数及以一定的方式集约成的社会福利函数。集约的方法和权重会带来巨大的差异。

(二)改变收入分配状况与重新配置经济机会的税制变迁的相互关系

那么,改变收入分配状况与重新配置经济机会的税制变迁,其区别是什么?显然,二者均是由于人们观念和态度变化引起的社会福利函数的变化,并最终引致税制的变化”。。但其不同之处在于:首先,从原因看,前者社会福利函数的变化仅限于对社会中不同收入群体态度的变化。这种变化通过个人所得税之类的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的税收结构的变化往往即可达到目标。后者,实际上是由于人们关于“什么样的生产过程才是至少可以忍受”的看法和态度的变化,使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内涵发生变化。比如在过去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中不包含安全和污染增加的成本,而由于人们对其认识和态度发生改变,相关制度安排发生改变,这类成本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并经由个人效用函数的改变,引致社会福利函数的改变,使实际的、人们认同的最优生产效率点发生改变。也就是说,虽然两种税制变迁都源于社会福利函数的改变,但前者的个人效用函数并未改变,只是由于人们观念的变化,使效用函数集合为社会福利函数时的权重发生变化。而后者,是个人效用函数本身发生了变化,变为包含了过去不曾包含的“物品”,如安全与污染,从而根据社会效用函数得到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有了一个不同的结构(图上表现为形状和走向的变化,而不是平移)。其次,以结果来分析,从某一特定时点上看,引起收入分配状况改变的税制变迁是在同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没有任何成本或生产结构的变化,这是经济过程相同规模的产出在不同社会成员间的重新分配。而引起经济机会重新配置的税制变迁,在上述分析中给出的基本界定是,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不变的前提下,由于人们态度和观念的变化,无差异曲线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实际的社会生产状况不变。那么这里所说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不变”的含义,与收入再分配税制变迁中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在这里的分析中,生产可能性边界不变的前置条件是已经发生变化的制度安排。在新的制度安排下,生产成本和人们的效用函数中包含了安全和污染的减少,因此,可以将生产看作是在更多的产出与更多的安全(或污染减少)之间的选择,即安全(或污染减少等)也是能使人们效用提高的“产品”。

四、使生产效率和社会福利降低的税制变迁

(一)使生产效率和社会福利降低的税制变迁的基本界定

这类税制变迁是指,在没有资源相对稀缺性的改变,没有对相同的个人效用函数集约为社会福利函数的权重的变化,也没有个人效用函数本身变化的条件下,在税制变迁中所形成的新的税收制度安排,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发生向原点方向的位移,从而使社会生产和社会福利在一个更低的水平下达到均衡的情况。比如给予某些利益集团,如某些特殊地区和特殊集团的税收优惠即属此列。

(二)使生产效率和社会福利降低的税制变迁的现实衍生分析

需要进一步分析的是为什么会发生此类税制变迁?没有产权激励增加使政府收入增长,那么是什么力量推动这类“坏的”税制变迁?显然只能在这些因素之外寻找答案。即追求特殊利益的群体,为了获得在某一领域的垄断利润,通过政治程序经游说、宣传等左右社会主流意识的方法(实践中具体因循的路径取决于社会政治制度),改变税收制度安排,使自身利益得以提高,但却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降低。前面分析产权与税制相互关系时指出,国家对产权的界定不一定会是与社会财富最大化一致的产权最优界定,甚至会安排如垄断之类的无效产权,以获得租金最大化,这些特殊利益集团通过政府推动的这类“坏的”税制变迁即属此范筹。

上述关于四类税制变迁的讨论主要侧重于税制变迁的差异性。实际上,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税制变迁几乎不可能只具有一种性质;也就是说,在实践中,四种类型的税制变迁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税制的“一次”变迁往往兼具几种性质。

第6篇:经济学类范文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宏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管理类研究生的通开基础课,对管理类研究生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与经济学研究生的经济学课程存在显著差异。分析了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 :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3.015

*基金项目:武汉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学科通开课《宏微观经济学》建设项目资助

收稿日期:2014-12-16

经济学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社会和市场中理性个体的行为和决策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商学院的学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一般都被设定为必修课程,这一课程设置是非常科学合理的,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将会奠定坚实而持续的理论素养基石。武汉大学向来注重对学生的复合型培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鼓励宽口径、多学科、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管理类研究生(硕士)的通开课,《宏微观经济学》被设置为最为核心和基础的课程之一。这既是基于经济学这一学科的特征与功能的考虑,更是出于对当前社会及市场对研究生毕业生的学科背景需求的回应。《宏微观经济学》在武汉大学管理类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开设已有较长时间,在给管理类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经济学思维素养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作者基于长期的教学经验及思考,结合研究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对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本课程教学的改革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全国同类院校的教学改革产生些许启发。

1 管理类研究生开设《宏微观经济学》的必要性

作为管理类研究生,系统学习《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其必要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经济学的特征与作用

经济学,是经世济民的学问,对于科学揭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内在规律和正确理解人们的行为,具有深刻而独到的指导作用。清华大学钱颖一认为,“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具体来讲,经济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主要是各种间接机制(如价格、激励)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从“均衡”、“效率”、“福利”等视角展开分析。这些分析视角与方法,能使学习者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保罗·萨缪尔森在巨著《经济学》中提到,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另一位经济学大师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则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因此,经济学对管理类研究生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自己和别人作为理性个体的思考上,更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如何解决用稀缺资源满足无限的需求方面发挥重要的决策指导功能。

1.2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关系,也要求管理类研究生必须重视和学好经济学课程。尽管经济学与管理学表面上泾渭分明,在大多数大学的学科设置上都将两者分开(如设立独立的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超乎了一般意义上的学科关联,其内在的学科精神与追求是一致的,即都致力于解决社会稀缺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一方面,经济学是管理学的基础,管理学是经济学的实践应用的产物。尽管现代管理学已经吸收了诸多学科的精华,成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但几乎所有管理学者和管理实践专家都认同经济学是管理学的学科基础,离开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管理学的学科大厦将不复存在。只有深刻认识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才能正确理解管理学中的许多理论与原理的真正内涵,也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管理学的实践行动要求,提升组织管理绩效。

另一方面,管理学是经济学实践化的产物。作为一门理论性的学科,经济学研究注重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重视解答“是什么”以及“为什么”的问题,而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是“如何做”的问题,注重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而经济学更重要地具有指导作用。如经济学家探讨的问题更多的是经济运行规律、经济现实分析及发展趋势等,而管理学者和管理实践者探讨的是企业或其他类型组织管理者应该如何行动。但是管理学关注问题的解决时,又离不开经济学理论的支撑和指导,这是许多经济学背景的毕业生后来成为知名企业家的内在原因之一。

此外, 经济学还为管理学提供了分析方法借鉴。钱颖一提出,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视角、参照系或基准点和分析工具。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训练应从这三方面入手,而审视当前的管理学教学和研究, 也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这些分析方法和工具。只有掌握了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研究生, 才能运用和拓展这些方法, 去分析和研究管理领域的问题。

所以,管理类研究生开设《宏微观经济学》,既有学科关联的要求,更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开设好这门基础课程,对于提升管理学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具有决定性意义。

2 当前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现状与问题

尽管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的管理类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基本都开设了《宏微观经济学》,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重视,也没有建立大致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即便是管理类研究生群体,由于不同细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征的差异,也并未形成对本门课程的统一理解。结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实际,发现在当前该课程教学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需要引起主讲教师与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

2.1 过于注重经济学理论推导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经济学的理论性较强,较为注重理论原理、公式、模型的推导和计算,而如果不注重这些方面的训练,似乎又很难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理论内在的原理及其依据,不能知其“所以然”。所以,经济学的教材充满了各种图表、数据、公式、模型、方程等,具有典型的数理和工程特征,这与管理学科的相关专业课程相比,理论推导与数理计算的工作量所占比重高出许多,让部分管理类研究生无所适从,学习过程感觉较为困难。

2.2 忽视不同专业特征与要求

管理类研究生是一个包含多个专业的研究生群体,具体而言,包括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尽管都统属于管理类专业,但每个专业都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宏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方面,比如,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对研究生的要求可能更多地涉及生产、成本、利润等方面内容,而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则对消费者均衡、市场结构等经济学内容较为倚重。在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堂上,教师一般容易忽略也难以将这些专业差异体现出来,而是进行统一讲授,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各专业研究生打好相关经济学的内容基础。

2.3 忽略学生的本科学科背景

当前,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同一高校录取研究生的本科学校和专业背景差异也日渐突出。在管理类研究生中,本科背景的差异格外显著。根据教学经验发现,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类研究生的本科专业背景中,理工科占40%左右,经济学或管理学本科背景的研究生占50%左右。那么,不同本科背景,使学生形成了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对经济学中许多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视角及深度千差万别,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有差距。当前的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也基本忽略了学生的这种背景因素,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导致学生在接受程度和效果上参差不齐,甚至部分学生产生抱怨的现象。

上述问题,在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较为普遍,并引起了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的关注,但当前鲜有教师和教学主管部门采取行而有效的系统措施进行解决,因而成为困扰管理类研究生培养中的一大难题。

3 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对策思考

3.1 科学设定教学内容

经济学内容丰富,涵盖广泛,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因此,传统的经济学教科书一般都包含从宏观到微观、从基本概念到原理和应用、从消费者到厂商的完整体系。而这些,对于管理类研究生教学来讲,并非都是直接相关的,不同部分的内容对于研究生的专业学习以及未来工作实践的指导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划分重点层次,并把握好不同部分内容的深度和详略程度,使得学生掌握本学科领域亟需的宏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为专业学习研究和未来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比如,对于大部分管理类研究生专业来说,宏观经济学中的“国际联系”等内容就可以省略。

3.2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管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除了理论学习之外,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的锻炼。这方面的要求对于管理类研究生的教学也同样适用。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管理类研究生难以真正通过参与组织管理实践,运用和检验所学理论知识,从而提升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在强调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发展实践之间的紧密结合,通过理论学习分析经济实践现象,通过分析实践现象验证和强化理论知识,实现二者良性互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突出经济学的决策指导功能

管理类研究生学习《宏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经济学理论知识和逻辑指导个人和组织的决策。而经济类研究生学习经济学课程的直接目的并不在于指导决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进行经济问题研究。因此, 作为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应在向学生清晰阐述经济学理论的来龙去脉和理论内容基础上,突出其在经济决策中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特别是决策原则和决策依据的分析。因为,正如赫尔伯特·西蒙所说,“组织管理的过程就是决策”,大部分管理类研究生未来工作都会是组织管理,因而对于决策的方法、过程要求较高,而《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则是其进行管理决策的工具。

总之,管理类研究生的《宏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应该引起高校主讲教师与管理部门的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切实提高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2)

第7篇:经济学类范文

为了避免简单划分政府、强制等引起的混乱,在分析中,从税制变迁的过程和税制变迁所引起的结果的角度,将税制变迁分为四种类型,即:使生产效率提高的税制变迁;改变收入分配状态的税制变迁;重新配置经济机会的税制变迁;使生产效率和社会福利降低的税制变迁。

一、使生产效率提高的税制变迁

(一)使生产效率提高的税制变迁的基本界定

使生产效率提高的税制变迁是指税制变迁在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发生改变,从而毫无争议地提高生产效率,即达到帕累托效率改进。

“侵占”产权收益的税收,其制度变迁如何引致社会财富毫无争议地增加?其间的衍生过程是:通过税制变迁,使相应的制度安排发生变化,并通过对产权界定的进一步明晰,以及做出有益于产权激励的界定而提高产权收益。从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使各种产权主体在税制变迁中的生产效率均得以提高。也就是说,这一类税制变迁在使社会总所得提高的同时,社会中所有利益主体的收益都或多或少地有所提高。

随着税制的变迁,产权收益得以提高,生产可能性曲线从S1S2,与更高水平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社会生产的均衡点从Q1Q2,Q2点比Q1点生产更多的A商品和B商品,社会整体所得提高。S1向S2的移动可能是平移,可能是以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横轴或纵轴的交点为中心旋转,也可能是向右上方的不规则移动。这取决于税制所引致的产权界定和结构优化所表现出来的生产效率提高的水平和结构。但无论如何,Q2点比Q1点生产更多的产品,这是这一类税制变迁的特征。

(二)使生产效率提高的税制变迁的现实演进和诱因分析

直观地看,税制变迁所引致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便是以轻税替代重税,因而产权激励递增,导致生产效率提高。进一步分析会涉及比较复杂的过程,也不仅仅是税收负担减轻的问题。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制度,税制从一种受到广泛置疑的状态演变为一种被广泛认同的状态(这一过程中有可能并不伴随税负的减轻,甚至还可能增加)。这样的税制变迁也能提高产权激励,从而提高社会总所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这一演进中,轻税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在理想状态下,税制变迁引致生产效率的提高,其诱因无非有三个:第一,社会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变化,税收制度变迁将资源从相对稀缺的领域诱向稀缺程度较低的领域,生产效率得以提高;第二,在资源相对稀缺性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税制变迁,使产权结构被导向更优的状态,从而提高产权激励,生产效率提高;第三,政府经由税制变迁,负担起那些对社会经济发展而言所必需,而个人难以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第8篇:经济学类范文

The Reform of Teaching and Testing on Regional Economics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Independent College

――A case study of Rongzhi College of Chong Qing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ZHOU Yingling

(Rongzhi College of Chong Qing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55)

Abstract By analysis the way of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about regional economics, this article try to explain how to solve existential problem in Rongzhi College of Chong Qing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which including practice of an investigation-oriented regional economic experiment teaching, management of total teaching process and innovation of the test mode.

Keywords: regional economics; teaching; testing; reform

?^域经济学是研究一国范围内区域经济特点、发展变化和区域之间关系的应用型学科,其主要目的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发展战略选择、制定所需的方法和思路提供理论依据。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在这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区域性经济问题不断升级,使得人们对区域经济学理论对指导我国经济实践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在区域经济学教学及人才培养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有必要探索出突出学科特色同时又适应于财经类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模式和建立考试形式与教学内容、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考核方式。

1 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现状

1.1 教学方式单一,教授内容不注重与实际相结合

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其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尤其突出,然而目前对于本门课程的讲授仍是以课本知识讲授为主、少量案例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较多的是通过课堂提问和少量课堂讨论来实现,[1]这种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没有充分的案例来支撑教学,使得课程枯燥乏味和难以理解,同时让区域经济学这门课程失去了其应用性的学科特点,另一方面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吸收知识较被动,不利于实现课程培养目标。

1.2 教师教学与研究的脱节

区域经济学的综合性体现在它既包括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也包括区域经济问题,也就是说区域经济学不仅在对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解释,而且还要为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法、对策。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充分案例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师并没有将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相结合起来,一味地单方面输出理论知识,却不结合当前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来教学,因此在教学方面容易显得力不从心,并且无法引导学生开展区域经济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无法培养学生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能力。

1.3 考核方式单一、评价方法片面

目前,区域经济学考核是采取“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这种考核方式属于比较传统的方式,基本上是教师出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闭卷答题或是开卷答题,教师按照标准答案进行阅卷,给出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并结合平时成绩来得出学生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考核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平时表现纳入综合成绩,但是也不防有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期末成绩高过50分便不是问题,另一方面,期末成绩实际上是综合成绩的决定因素,学生在期末复习时候也容易存在很大的压力,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妨碍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1.4 考试内容重理论,轻应用,缺乏在平时上课过程中的反馈机制

目前该课程期末考核内容大都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考核内容局限于教材、课堂笔记、习题集以及老师期末划定的范围或指定重点,应用测试较少,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普遍不足,同时对知识记忆性的要求较大。因此,这样的考核方式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考核,对于他们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待验证。而大部分的平时成绩获得是通过学生是否迟到、早退、确定或请假来打分,虽然有部分老师将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标准之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否将专业知识进行无障碍运用,都没有一个及时向老师反馈的通道,整学期教学过程中容易形成一种全程无交流的教学方式,同时,单纯以这种方式来进行平时成绩考试也有可能将学生引向一种僵化、死板的学习轨道。

2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和考试模式改革的措施

2.1 采用课题式与区域经济学案例分析实训指导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首先结合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区域经济学理论授课部分分为十个主题:主要区位理论及区域竞争力分析方法、区域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与结构优化,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总部经济的区域效应、区域差异与产业空间转移、区域规划的系统设计、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政策,主题的划分能够将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模块化,引导学生熟悉区域经济学最前沿的理论动态,这种方式也可以称为“课题式”教学。[2]

其次,在这十个主题单元的理论学习过程中,穿插案例分析,而这些案例分析是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现实情况,例如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问题;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中西部经济发展与东部发展的差距问题;结合重庆市的发展实践,学习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和五大功能区战略问题;结合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分析对重庆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等,这些案例既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这不仅让教师将研究与教学充分结合起来,同时也结合学校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带领学生来学习相关知识,有更强的带入性,也为学生学习区域经济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2.2 突出过程管理,建立上课过程的反馈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要摆脱缺乏合理有效的过程管理的一个方法是注重学生对课题式内容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的考核。将本门课程平时成绩设置为占比40%,期末成绩占比60%,这种比重将平时成绩考核的重要性提高,同时本门课程设定了三个核心任务,第一个核心任务是前文所述的案例分析,学生首先通过四人一组的方式组成一个团队,每个团队根据教师提供了案例主题,选择其中一个进行案例分析,每两周上台三组进行PPT展示,打分方式由七人打分,其中一份为老师打分,另外六份由学生打分,这样保证成绩的公正和民主性,打分考核的内容包括选题、内容质量、演讲风格、逻辑思维等方面,最后PPT案例分析的综合得分则为七份打分表的平均分求得。第二个核心任务是学习心得,需要手写并上交电子档以备份。学习心得的打分方式包括题目是否有大标题和小标题,是否有数据,是否有参考文献这三点,如果都满足,分数应该保证在80分以上,本学期总共有5次学习心得,第三个核心任务是期末的课程论文,打分要求和学习心得的要求一样,但课程论文相对于学习心得来说,要求的格式更规范,内容更完整。这三个核心任务能够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性地培养和训练学生对相关数据及文献资料查阅检索、分析处理方法的基本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的基本定量工具来对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并学会规范写作。另外,平时成绩将是三个核心任务的平均值。

2.3 创新期末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存在的目的不?H是要检测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而且需要要检测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等。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联系较强的学科,应该充分发挥这门学科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的优势,而本课程平时成绩考核较多,在期末考核方式上适当给学生减轻压力,因此选择开卷考试,并且切合区域经济学的十大课题式主要知识点,拟出十套不同的案例分析题,保证每位学生期末考试拿到试卷的重复率不超过1/10,案例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学对应的理论基础知识,并根据理论知识分析案例里面的例子及给出一定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区域经济学”教学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师不再以“填鸭式”教学的方式输入知识,而是在吸收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另外平时成绩占比增加,期末考试注重应用性,这让学生明确了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和知识运用能力的重要性,也让学生全程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并且学以致用。所以“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和考核方式,是适合财经类独立学院教学和考核较好的案例,其核心任务设定、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改革对所有财经类独立学院的区域经济学教学课程均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3 小结

第9篇:经济学类范文

关键词:效用 技术效果 整体技术方案 实质内容相同 技术启示

微观经济学上,把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称为效用。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某种效用而不是为了产品的内在组成或构造。例如人们购买iPhone手机并不是因为人们喜欢iPhone的内部电路结构或者触屏的材质,而是因为iPhone手机比其他手机够炫够酷。并且,商品的效用与各组分单独作用的关系不是类似于1+1=2的简单叠加,而是特征组成商品后产生了1+1>2的效用,正如喝一杯牛奶加咖啡的感受并不是喝牛奶后再喝咖啡所能获得的。

从专利制度的角度看,商品可以分为专利商品和非专利商品两类。专利商品既具有以效用为体现的商品性又具有体现为行政独占的专利性,这两重属性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专利商品。从专利性的角度看,专利商品具有行政独占性,这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安全性。但消费者并不会仅因为一件商品具有专利而去选择它,消费者看重的仍然是效用,假如产品效用不够好,没有人会因为专利商品的标签而买单。技术特征可以用来描述专利独占性的界限,但技术效果(即技术方案的效用)并非技术特征效用的简单叠加。例如,常见的橡皮铅笔最初发明的时候获得了专利权,为专利权人带来了55万美元的收入,橡皮铅笔并非简单地具有铅笔和橡皮两种功能,而是能避免一会儿找不到橡皮、一会儿找不到铅笔的窘境,从而为使用者节约时间。由此可见,技术效果对于技术方案而言具有突出的重要作用。然而,在专利审查或无效程序中,技术效果的意义却往往被忽视。

“很容易想到”及类似用语在审查思路中的错误运用

在涉及创造性的审查实践或无效程序中,当审查员(或无效请求人)在审视发明专利时,由于事先阅读了专利申请文件,再进行检索以及审查,因而往往会将思维重点放在技术特征的组合上,并很容易把总的技术效果理解为技术特征各自作用之和,这样会出现一种比较典型的审查思路:只要找到区别技术特征以及非区别技术特征表述相同的对比文件(并不深究对比文件中的技术特征之效用与涉案申请中的技术特征之效用是否相同),就认为现有技术中已经一般性地提示了区别技术特征具有一定效果,因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便“很容易想到”将区别技术特征应用到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中,从而得到本申请不具有创造性的结论。这种审查思路往往会导致“事后诸葛亮”的情况。

审查指南中关于创造性审查意见最重要的审查逻辑就是俗称的“三步法”。实际上,“三步法”中将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定义为: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而对现有技术作出的改进。可见,专利法和审查指南中着重强调了技术效果对整个技术方案改进的重要性。然而,部分通知书、意见陈述书或请求书中却没有吃透这一精神,想当然地进行简单联想,忽视了技术效果的整体作用,导致审查文件说理不够充分透彻。

如何将技术效用应用到审查实践中

笔者认为,若要更好地撰写审查文件,需加强从经济学角度理解技术效果对技术方案的意义,时刻牢记专利权保护的对象最终是一种效用。

具体而言,在撰写审查文件时,需着重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笔者根据实际工作中的几个案例进行具体说明。

第一,所谓更好的技术效果是指技术方案整体具有的更好技术效果(即整体效用),而不是区别技术特征自身单独具有的作用。单独的区别技术特征需要与技术方案中非区别技术特征共同作用才能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启示应当是指能够启示区别技术特征对整个技术方案的效用带来改善的信息,而不是指区别特征自身单独具有的一般性作用。

举例说明:

案例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13200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下称决定1)中的权利要求2为“一种铝镁合金电缆桥架,桥架为一带盖板(9)的长条槽体,槽体的两帮边为帮边型材(4),在槽体底板(5)上安装槽体框架,桥架槽体工字形的帮边型材(4)的一端向两侧卷折成两条L形槽,另一端对应卷折形成一个U形槽,帮边型材(4)的中间设有连接螺栓孔(6)、扣锁(7)和电缆出线孔(8)”。

现有技术中没有公开“帮边型材(4)的一端向两侧卷折成两条L形槽,另一端对应卷折形成一个u形槽”这一技术特征。如果孤立地看,型材的边折成任何形状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想到的,从而可以作出该项权利要求无效的决定。

然而,决定1中认为桥架型材两端的结构起到了增加桥架强度的作用,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不能获得该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从而维持权利要求2有效。

决定1中综合了该区别特征对技术方案整体的作用,即可以将帮边折成区别技术特征的形状增强桥架强度,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启示电缆桥架的帮边可以折成所述形状,从而维持有效,其说理令人信服。但美中不足的是,决定1中仅指出折边具有增强桥架强度的作用,而本领域技术人员都知道,该桥架由轻质材料制成,并用于承装电缆,因而桥架的折边还可与榫头等结构契合,从而方便地将桥架固定在预期位置,这是折边对桥架所带来的整体效用。如果决定1中能指出这一点,会使说理更充分。

案例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13011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中权利要求1为“一种无底自撑蚊帐,包括:一帐体(10),它由前、后、左、右侧面帐页及上顶、下底帐页组成,帐体(10)侧面帐页上开设至少一个帐门,用以将帐体(10)绷撑为罩体的弹性支撑架(20),该弹性支撑架(20)可脱卸地穿置在帐体(10)的帐页边套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帐体(10)的下底帐页(13)呈一中部挖空、四周窄边连接而成的一框架形”。

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了类似的自撑蚊帐,但该专利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特征为:本专利中所述的帐体(10)的下底帐页(13)呈一中部挖空、四周窄边连接而成的一框架形,而现有技术中的蚊帐底部是全封闭的。说明书中记载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节省下底帐页材料,避免在蚊帐内铺设床单等不便,也避免人体直接接触蚊帐纱网面料造成不舒适,并且框架型下底帐页能与床上用品的色彩质地协调一致,更为美观。

如果孤立地看待该区别特征,框架型下底帐页自然能够节省布料,这是很容易想到的。而且使用时也能够具有避免在蚊帐内铺设床单等不便、避免人体的不舒适等其余效果。

但在该案中,合议组认定该专利具有的效果不仅仅是框架型下底帐页直接导致的少用布料,而且作为一个蚊帐的整体还能够保持自撑功能,从而使得该蚊帐既具有了一般自撑蚊帐不具有的效果,即该蚊帐使

用、收储、洗涤方便,同时整体具有与床单颜色一致、减少使用者不舒服感的特点,该蚊帐极大地提高了使用舒适性。最终合议组认定,该区别特征所具有的作用未被现有技术所公开,从而维持专利有效。

笔者认为,该蚊帐不仅具有自撑以及省布料的效用,并且还具有使用舒服以及美观的效用,而这种整体效用是现有技术中不曾启示的,整体效用表明消费者使用该产品时满意程度有提高,所以该案合议组作出维持有效的决定是合理的。值得注意的是,涉及该专利的另一份决定(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17465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也采用同样的说理方式从而维持该权利要求有效。

由以上几个案例可以看出,应当以整个技术方案的效用作为寻找技术启示的导向,如能据此找到技术启示,则说明现有技术中确有启示,而非“事后诸葛亮”式的后见之明。

第二,将对比文件与涉案申请进行对比时,对于非区别技术特征,如果对比文件与涉案申请中的技术特征仅仅是文字上相同,并不一定表明该技术特征在二者中具有相同的效用。应当从对比文件和涉案申请各自技术问题的实质性内容出发,检视二者所公开的技术特征是否相同,避免使用拼接技术特征的眼光看待涉案申请和对比文件,应当谨记是否具有同样的效用作为导向。

举例说明:

案例三: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23634号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中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1.一种粉剂形式的药用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a)作为治疗药物的帕瑞考昔或其盐,其含量为占所述组合物的30%至90%重量的治疗有效性总量,(b)一种胃肠外可接受的缓冲剂,所述缓冲剂量为所述组合物的5%至60%重量,和(c)其他胃肠外可接受的赋形剂成分,所述赋形剂成分总量为所述组合物的0%~10%重量;在胃肠外给药前,所述组合物用胃肠外可接受的溶剂液体稀释配制成注射溶液”。

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中将吡罗昔康赖氨酸盐与磷酸二钠混合后制成注射液,该配方中未提示存在其他赋形剂(即其他赋形剂含量为0)。而权利要求1中赋形剂含量为0%~10%相同,所以驳回决定中认为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除磷酸二钠外赋形剂为0这一技术特征,没把这一点认定为区别技术特征。驳回决定认定的区别技术特征为:与对比文件相比,组合物中的药物不同,药物与缓冲剂的含量略有不同。而调整成分含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的,从而审查员认为涉案申请不具有创造性。

但是,根据说明书的记载可知,帕瑞考昔(结构式Ⅰ)是伐地考昔(结构式Ⅱ)的前药,帕瑞考昔是水溶性的,伐地考昔是水不溶性的,涉案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少在储存时或者配制注射液时帕瑞考昔转化为伐地考昔所带来的注射液产生颗粒从而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通过从所述组合物中减少或者不加入其他赋形剂如甘露醇,极大减少了帕瑞考昔到伐地考昔的转化。

最接近现有技术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吡罗西康的水溶性盐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没有公开呲罗西康及其之外的药物在配制成药物组合物或注射液时会发生结构转化产生颗粒,也没有指出不加入其他赋形剂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本申请中所述的转化。同时,吡罗西康(结构式Ⅲ)的结构也与帕瑞考昔的结构不同,呲罗西康中不存在帕瑞考昔式的转化,面对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二者之间的相互替代并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容易想到的。因此,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给出少加或不加其他赋形剂可以提高帕瑞考昔制剂的稳定性的启示。最终经由复审程序撤消了驳回决定。

笔者认为,该复审决定中很准确地抓住了涉案申请的核心问题,即涉案申请中通过不加或少加缓冲剂以外的其他赋形剂之目的是提高帕瑞考昔制剂的稳定性,并非简单地调整辅料组成。而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不加其他赋形剂的情况,但是并没有提示不加其他赋形剂能够提高活性成分的稳定性。经过分析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知,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启示涉案申请中不加其他赋形剂能够提高活性成分稳定性的内容。该份复审决定紧扣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分析各技术特征的实质性作用而不拘泥于字眼,其说理令人信服,避免了机械地叠加技术特征。

案例四: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33243号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中所针对的权利要求1为“1,一种红花黄色索滴丸,其特征在于:……红花黄色素的纯度为70%-99.6%(其余特征略)”。

由于对比文件中公开了“红花明苷A[即:safflominA,羟基红花黄素A(注:羟基红花黄素A是红花黄色素的下位概念)]”(现有技术中原文即为如此,并标注了引证文件)的重量含量为80%~100%,因此实质审查程序认为对比文件公开了权利要求1中“红花黄色素的纯度为70%~99.6%”的技术特征,并以此为前提得出该申请不具有创造性的结论。

复审合议组核实了对比文件中的引证文献后认为,引证文献均没有表明红花明苷A就是safflomin A,引证文献中记载的均是含有safltominA的红花黄色素,引证文献中记载的不是对比文件中所描述的含红花明苷A的红花黄色素这一技术特征,并且引证文献中含safflomin A的红花黄色素的制备方法也不同于对比文件中所述的含红花明昔A的红花黄色素的制备方法。同时对比文件中也没有对红花明苷A的结构进行鉴定,因此对比文件中所述的红花明苷A是否属于红花黄色素存在疑问,从而不能得出红花明苷A即为safflominA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驳回决定所认定的事实依据不足,最终撤销驳回决定。

笔者认为,该案中尽管在对比文件里使用了与涉案申请中的技术特征相同的用语,但合议组分析其实质内容后指出二者是否一致存在疑问,该结论正是考量了技术特征的实质性作用后得出的,这种思路是值得提倡的。

由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看待对比文件时要避免使用拼接技术特征的眼光,不仅要看技术特征文字上是否相同,还要看其实质效用,如果没有相同的效用,则不能认为对比文件中公开了某一技术特征。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