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顶岗教学实习生自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课堂管理能力的缺憾
课堂管理是指为实现预定教学目标而建立并维持课堂秩序的师生互动过程。课堂管理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班级管理能力,它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顶岗实习支教之初,免师生无从教经验,不能迅速转变身份,处理课堂事件时,往往不能考虑学情和班情,多以“压迫”为主要手段,不懂得迂回处理技巧,导致课堂秩序更加混乱,课堂活动无法开展的尴尬局面。课堂管理能力的缺憾会让免师生在实习之初就失去自信心,有些免师生甚至会暗下决心以后不再从事教师行业,这不仅不利于高师生的培养,降低其自我效能感,而且还会影响实习学校学生的成绩,降低实习学校对免师生的认可度。
(二)沟通协调能力的缺憾
沟通协调能力是教师在工作中妥善处理好亲师、师生等各种关系,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的能力,是教师班级管理能力中最核心的能力。有研究表明,教师的协调沟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免师生抵达实习学校后,不能立刻转变角色,常以学生身份处理事情。在初次自我介绍时,往往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从而导致后续工作开展不畅。在处理生生关系和亲师关系时,由于沟通能力欠佳,不能兼顾各方面关系,有时会造成生生矛盾激化,亲师关系紧张,甚至有家长主动要求校方调换教师。组织学生集体活动或组织学生完成学校规定任务时,不能很好地进行上传下达,易导致“学生乱、自己忙、领导催”的尴尬局面。由于协调沟通能力的缺憾,加之无太多社会经验,造成了很多工作失误,不仅不利于免师生的成长,有时还会打击其积极性,使其怀疑自身能力,甚至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三)心理教育能力的缺憾
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是班级管理能力中的条件性能力,是有效地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发展良好个性的能力。心理教育能力是班级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易被免师生乃至教师群体忽视的能力。免师生在高师院校学习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时,大多没有引起重视,从而导致理论匮乏,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更不能抓住心理教育重点,从而导致事倍功半。在疏导学生心理障碍时,不能准确判断学生心理困惑,易出现想疏导却不知症结所在,想教育却不懂培养方法的尴尬局面。心理教育能力的缺憾会使免师生力不从心,总是事倍功半,从而怀疑自己的教育辅导能力。这种能力的缺憾更不利于实习学校学生的发展,有时甚至会引发极端行为。
二、班级管理能力的培养
(一)顶岗实习支教之前:培训
在顶岗实习支教前进行岗前培训,必修在课程中加入教师教育模块,开设班级管理相关课程,课程应包括班级常规管理方法、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经验分享等内容。另外,聘请资深的班主任现身说法。一方面拓充班级管理知识,另一方面使实习生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来提前适应。
(二)顶岗实习支教前期:交接
顶岗实习支教初期需要做好交接工作,包括与原班主任工作的交接以及与上一期实习生的工作交接,实习生还要向原班主任请教该班级的班情、学情以及管理方法等,确保顶岗实习支教支教工作的流畅性和可持续性。
(三)顶岗实习支教中期:指导
顶岗中期则需要加强指导,除当地一对一师傅对实习生进行指导外,还需增派专业指导教师对其进行网上案例指导、微信指导、巡回指导,切实提高实习生班级管理的操作力。同时,实习学校要对实习生加强教育和管理,减少实习生教育教学工作上的失误。小组长也要负起责任,加强组内自我管理体系的建设,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大家积极性。
(四)顶岗实习支教末期:监督与评价
顶岗末期则应加强对实习生的监督力度,增加驻县教师巡视次数,防止实习生出现倦怠思想。在管理评价上,也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与方法,探索建立量化评价顶岗实习支教班级管理工作的考评体系。
(五)顶岗实习支教之后:总结
关键词:顶岗实习 情绪的管理 压力的应对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42-02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能够胜任企业岗位,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顶岗实习是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方式,是学生在完成文化基础课、部分专业课以及校内专业实践课以后在企业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效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但由于高职学生大多经历了高考挫折,加上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年龄背景等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消极的心态,情绪不稳定,心理压力大,这一方面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影响了顶岗实习的质量和实施,若不及时加以疏导化解,将会给专业教学和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乃至人生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调整和消除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不良情绪与负面压力,提高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自我角色的转变,是当前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1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情绪的特点和压力的种类
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从学生角色向企业员工角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阅历较浅,心理不成熟的高职生来说,很容易产生消极负面情绪,而不良情绪的大量存在和长久积压,会形成各类负面压力,主要有:社会压力、学习压力、情感压力、交往压力、就业压力等。
1.1角色转换带来的困惑感
学生在实习期间,其角色从学生、受教育者、受关爱者转变为员工、服务者、成人,由于高职生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实践较少,社会生活经验不足,这种转换让学生非常不适应,很多学生不愿认同自己的新角色,常常表现出对学生角色的依恋,以学生角色来要求自己和对待工作,以学生思维来观察和分析事物,带来适应上的困难,出现较大的困惑。
1.2环境适应带来的挫败感
顶岗实习期间,高职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工作生活模式,环境适应能力普遍不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难以适应企业的文化氛围,难以适应繁重的工作强度,难以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难以适应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等。如个别学生对实习地的住宿、饮食、气候等不习惯;对实习补助、工作时间、安全问题等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产生抵抗情绪等。
1.3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带来的失落感
多数高职生是满怀着初次参加工作的兴奋之情和对未来前途的美好憧憬来到实习单位的,对自己和企业的期望过高,对基层工作的艰苦、对企业规章制度的严格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如一线工作的单调重复,又脏又累;有些服务实习企业的“以貌取人”,还有外行管内行,同工不同酬、走后门等阴影现象。这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学得好不如长得好”的失落感,以及厌倦心理、自卑心理等,造成心理失衡,导致不良心理倾向甚至产生极端行为。
1.4人际沟通交往带来的孤独感
大学生是一个非常渴望交往、渴望友谊、渴望被别人理解与接纳的群体。顶岗实习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原来在校园中较单纯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如今变成了复杂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客我关系,很多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自控能力,调节能力,加上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对他人期望值过高、依赖性太重,常常会产生孤僻、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产生人际交往障碍,无所适从。
2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情绪的管理方法和压力的应对措施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目标的有效模式,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实践环节,也是高职生完成学生向社会人转化的重要阶段,因此要学生、学校和企业三者协调合作,重视和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和职能分配,实现顶岗实习的预期目标和学生的角色转换。
2.1学生要学会自我调适
第一学生要调整角色意识:学生是实习的主体,要认识到自己既是学生,又是顶岗员工,接受和服从企业和学校双重领导,既要尊敬学校领导和老师,又要尊重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要自觉遵守企业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工作角色,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职业角色的合理转换。第二要提高交往能力:在实习过程中,高职生面对同事、师傅、管理者等极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要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学会沟通交流,学会理解他人,培养合作团结的精神,不要对别人产生过分的依赖和过高的期望,既不要妄自尊大,全盘否定;也不能妄自菲薄,自我封闭,来构建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深入拓展自己的人脉人缘,为走入社会奠定基础。第三要懂得宣泄转移:面对日益激烈的生存与竞争压力,实习生必须掌握一些有效的应对方法,提高自我心理调适的主动性,学会心理放松。如自我激励法、心理暗示法、合理宣泄法、适当转移法、能动消除法等,来克服自负、冲动、孤僻等不良个性,培养开朗、阳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加强自己的抗压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最后还要提升综合能力:顶岗实习不仅需要专业动手能力,更需要沟通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文字能力、合作精神等。进入实习单位后,学生必须学会面对现实,把自己当做单位员工,接受并熟悉企业文化氛围和职业岗位的需求,正确看待岗位分配和薪酬分配等,正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和期望值,找到现实与理想的平衡点,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快速适应实习环境。
2.2学校要加强心理教育
顶岗实习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延伸,为此,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顶岗实习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对实习之前、之中、之后的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尽快消除不良情绪和负面压力,轻松愉快地完成顶岗实习。首先要做好实习前的心理预防:在顶岗实习之前,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心理学、人际关系与沟通等课程,普及心理学常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自我调节手段,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道德、责任、义务、权利和安全方面的教育,并且全面传递有关企业的信息,如企业的位置、住宿、饮食、待遇、岗位等,以便让学生做好迎接挑战的充分准备。第二做好实习中的心理疏导: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校要建立实习生与指导老师定期联系,指导老师向学校定期反馈的制度,不仅要指定专业指导老师,还要配备专职心理教育教师,建立实习生心理健康档案,利用网络、电话、信件、板报、心理讲座等方式建立实习心理咨询热线,也可从企业挑选出专职员工作为兼职辅导员,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对实习生定期咨询和回访,帮助学生增长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多渠道心理辅导。最后还要做好实习后的总结评价:实习完成后,除了根据学生的适应能力、协作能力、职业态度、职业素质等实习情况给出实习成绩外,学校还要进行学生座谈,讨论交流;汇总学生实结,抽取典型的事例汇编成册,积累经验,发现不足,为今后更加科学地制订专业实习管理对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2.3企业要改善管理模式
除了学校和学生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我调适以外,企业也要加强校企合作,做好相应的转变。首先要重视实习生的入职培训:要利用入职培训对实习生进行的政治教育、安全教育、业务培训以及节能降耗教育等,培养实习生应具备的素质、知识和技能,增强实习生角色意识。第二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学生搭建多种活动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和素质拓展活动,如岗位练兵、参观旅游,校企联欢、体育比赛等各类活动,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让学生安心工作。企业还要改善管理模式:尽力实行人性化管理,热情接待实习生,有效安排实习岗位,派专人进行人际培训和心理辅导,为实习生支付合理报酬,为实习生制定初步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发展的空间,让表现优秀的实习生提前转正,给予和企业员工一样的待遇等等。尊重学生的劳动,了解学生的心态,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真正做到校企共育人才,实现校企双赢。
总之,加强顶岗实习期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的不良情绪和负面压力进行及时化解和疏导,使高职学生真正成为具有专业知识,和良好职业素养,身心健康的高技能人才,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中,帮助他们顺利地实现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最终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必学,王式正.职场必修――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
[2]滕国鹏,张瑶,马莹华.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及应对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4).
[3]刘学文.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4]唐继红.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2009年全国优秀硕士论文.
[5]陈长生.商冬梅.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教育与职业,2010(6).
关键词: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问题及对策
一、前言
酒店业务顶岗实习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也是学生提高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的必经之路。同时,酒店行业的职业特点要求高校毕业生在毕业时就具有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并能迅速适应酒店的工作环境,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这更强调了实习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二、酒店业务顶岗实习的价值和意义
(一)高校实践教学重要环节之一
现代教育越来越趋向于素质及能力教育,学校除了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外,也越来越重视其实践经验的积累,实习就成为学校对学生培养的必要环节之一。一是实习可以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企业实习,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武装学生,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二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途径。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成为学校教育质量的试金石。安排学生到酒店企业实习,让酒店企业和学生可以近距离彼此了解,并就此签下就业协议的情况屡见不鲜,对于减轻学校的就业工作负担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三是密切学校与酒店企业关系,使酒店从学校产品的消费者变成合作伙伴。通过学生实习,学校可进一步了解酒店企业需求,以便改进培养的方法,调整培养目标;还可了解酒店企业管理中的经验及不足,丰富教学内容。
(二)学生走向社会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在校学生逐渐意识到通过实习的方式,不仅可以进一步的学习、消化在校所学知识,还可以明显改善技能,了解社会,培养各种能力,同时降低就业成本,对于在正式就职前消除与企业之间的沟通障碍也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实习也日益成为学生学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一是促进学生更深入的学习。学生在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可以在实习工作中加以检验,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找出所学的不足之处,以便以后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学习。二是在实践中为自己定位。即将毕业的在校生,择业是其面临的一个重大抉择,而没有接触过社会及工作的学生往往会很迷茫。此时安排学生到酒店企业实习,可以给学生一个接触工作、接触酒店企业的机会,有助于学生为自己初步定位及毕业后择业。三是通过实习,积累工作经验。现代企业的招聘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对工作经验的要求。这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个瓶颈。而通过设计合理、管理到位的实习,学生则可以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使其工作技术技能、人际关系处理、心理素质锻炼等各方面有一定的储备。
(三)酒店企业人才引进及其管理的需要
目前,国内酒店企业间的人才争夺日益激烈,许多酒店企业已走入校园网罗人才。通过与学校签订实习协议或者面向学生直接招聘并逐步延长实习期限,来大批接受实习生,这已然成为一种潮流。在有些酒店企业中,实习生的比重已占到40-50%。而国内的酒店企业定期成批的接受实习生其原因主要是:一是可以节约成本。因为实习生已系统学习过相关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职业意识,也具备了较多的技能。经过培训上岗后,可以与正式员工一样,工作肯吃苦,而且待遇要求不高,这可以为酒店带来两方面的节省:工资支出;培训招聘费用,因实习生都是集体招聘,较之分散招聘成本较低。二是实习生易于管理。实习生到酒店实习前一般由学校进行了实习教育,并有老师参与管理,还由于是在校生,尚无独立择业权,一般较稳定,不存在流失的问题。此外,实习生作为一个群体,纪律性较强。再加之所受的教育,其理解与执行能力也较一般员工强。饭店对其管理也就相对要容易得多。三是人力资源储备的途径之一。在经济变革迅猛的时代,人才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关键。酒店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储备也应将目光放得更远,转向了在校学生。因为未来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常产生于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而实习恰好提供了这个机会,让酒店与其未来的人力资源有一次亲密的接触。四是承担酒店的社会责任,传播酒店企业文化和企业影响力。作为社会的细胞,企业除了追求利润,还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而接受实习生,正是酒店为社会培养人才,履行其社会责任的一种途径,有利于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三、旅游管理专业酒店业务顶岗实习的成效
湖南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实践与探索,较好地实现了“在做中学、在做中教”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有效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取得良好的成效。
第一,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在未进行顶岗实习之前,对企业的工作环境、住宿条件期望值较高,对职业的工作特点、岗位职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生活等都没有切身的体验,处于非常幼稚的想象阶段。通过顶岗实习,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了自身的弱点和不成熟,意识到实习表现好坏直接决定着就业机会的大小。所以他们工作起来倍加努力,倍加珍惜顶岗实习积累工作经验的机会。通过顶岗实习磨练。很快适应了职业工作环境,熟悉了岗位工作特点,加深了对企业的认识,学会了服从企业管理。一些学生克服了在校期间纪律松懈、作风懒散的毛病。增强了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团队意识,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懂得了爱岗敬业,较好地将求知、做事和技能结合再一起,实现了从学校到企业,从课堂到岗位,从理论到实践,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使自身的职业素养大大提高。
第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湖南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期通常为10-12个月,实习岗位为学生提供全真的现场工作环境、学生与岗位零距离接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增强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积累了操作经验,提高了职业技能水平,大多数学生实习期未满就能独立工作。
第三,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通过顶岗实习实现就业,对于既无社会阅历又无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来说,无疑是开通了一条就业的绿色通道,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就业渠道。实习单位在接纳毕业生顶岗实习的同时,实际上也就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如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可直接了解到该企业的生产状况、岗位要求、工资待遇、个人发展空间等情况。也能了解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要求、待遇、用人条件,从而为自己寻求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四、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随着人才争夺的不断升温,企业开展实习生项目的日益火爆,实习生管理也将日趋走向成熟。实践中已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值得国内外服务性企业学习和借鉴,但也难免有其不尽人意之处。本文在酒店企业实习生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酒店实习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提出以下建议。
(一)重视入职教育
酒店企业中,往往由于实习生没有经过较严格的入职教育而给培训及工作带来种种困难。这提醒我们,酒店接受实习生必须经过严格的入职教育。一些知名的大企业已然踏出了这一步:深圳喜来登在南开大学招聘暑期实习生,就完全模拟招聘员工的做法,实习生首先要经过严格的入职教育,然后再经过三轮面试一轮笔试方可进入实习岗位。录取的实习生将同正式员工一样待遇,并有机会参加公司的重要项目的工作。可见,对实习生进行严格的入职教育,提前消除实习生因个人能力问题而带来的工作上的困难,酒店企业可以放手他们融入到工作中去。
(二)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培训机制
培训是让实习生了解工作内容、感受企业文化和服务理念等过程,目的是保证实习生能够独立胜任工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培训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习生的工作以及酒店的服务质量、声誉等。酒店不应吝惜培训费用而忽视了培训这一关。培训合格的实习生可能给酒店带来好的服务和声誉;而一个不合格的实习生,则会影响到酒店的整体服务质量。因此,酒店对实习生的培训应给予重视,力求做到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保证实习生能够完全胜任工作。
(三)给予合理化薪酬
酒店接受实习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可以节约成本。因为无论实习期的长短,实习生一般薪酬要求不高,而且比较固定,这从一定程度上给实习生一种不平衡感。随着酒店实习生项目开展的日益成熟,许多实习生在工作中与正式员工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实习生薪酬问题值得关注。酒店应在“节约成本”上做出一些让步,并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薪酬标准,将实习生能力、工作绩效评估与其薪酬挂钩,来更充分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合理的薪酬来消除实习生的不平衡感,并激励其发挥潜能,为酒店做出更好的贡献。
(四)注重对实习生的企业文化熏陶
实习生的管理中,酒店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让实习生更好地融入到工作中去。然而,由于实习生实习期较短,而且大多一直呆在一个工作岗位上,使其很难有机会深入了解酒店,更毋庸说对酒店产生认知和认同感。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对其员工具有凝聚作用。尽管实习生在酒店呆的时间比较短,但注重对实习生企业文化的熏陶,可以使他们对酒店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实习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可不仅可以使其工作更努力、更有成效,而且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可能吸引实习生,使其毕业后选择到酒店工作。
(五)关注实习生未来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变革及竞争的日益加剧,员工的学习及自我发展意识越来越强烈。然而,大多数酒店企业一味要求实习生工作,忽略了实习生个人感受及其自我发展的需要。酒店要提供实习生自我发展的机会,就不得不对实习生进行再培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酒店很少做出这方面的尝试。但是,在酒店生存竞争严酷的今日,激烈的人才竞争更是令酒店清醒的认识到:今日的实习生,正是明日酒店的人力资源――这也是酒店招聘实习生的目的之一。因此,酒店应考虑到并尊重实习生的感受,根据实习生的个人情况,尽量提供其发展的空间。必要时也可为实习生做出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实习生的实习结束后,进一步追踪其职业生涯发展,这有助于酒店开发并留住好的人才。
综上所述,酒店业务顶岗实习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过程。只有通过精心的安排,加强对实习的管理,不断总结经验,才有可能达到实习目的,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实现酒店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韦金明等.电子信息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构想[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8).
2、叶学群.制冷室调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教育,2008(24).
【关键词】顶岗实习工程;“三维一体”培训模式;教育技术技能培训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7-0054-05
一 引言
2006年5月,河北师范大学在全国率先实施“顶岗实习工程”。该项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提高师范类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解决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匮乏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截止到现在,己完成15期顶岗实习支教,16个学院20个专业的16000余名学生,到全省11个地市80多个县(市、区)的上千所县中学接受了锻炼。无论是培养学生,还是服务农村基础教育,都收到了良好成效。目前该项工程已波及全国众多高等院校,并且已经从师范类扩展到了各类高等职业教育。到2013年底,参加实习支教学生累计将达到2.5万人次左右。
从2011年开始,H大学对顶岗实习生(本文均指非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为行文方便,本文根据上下文需要有时也简称为学生或同学)进行一个学期的教育技术技能岗前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笔者在对学生培训过程中,通过调研及访谈,从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等几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并构建了基于顶岗实习生需求的“三维一体”教育技术技能培训新模式。
二 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生教育技术技能现状调查及需求分析
2012年10—12月,笔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H大学八个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法政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各随机抽选了25名2010级顶岗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样本涉及上述学院九个专业(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教育、地理科学、信息资源管理、体育教育、物理学)的学生。调查对象既有文科,又有理科,基本可以代表学校顶岗实习生的整体情况。本次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7份,回收率88.5%。调查结果如下:
1 对教育技术的认识
随着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农远工程、校校通、班班通等的实施,高等教育及基础教育的信息化环境已经基本具备,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教育技术不再陌生,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也与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普遍认为教育技术技能是一名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高低对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有很大影响。但目前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还很不尽如人意,尚不能满足中小学校对教师的实际需求。如表1所示。
表1的数据可以反映出H大学顶岗实习前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基本情况。对“如果将来你从事教师行业,依你目前的教育技术水平,你是否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需求?”,回答“完全能”的比例仅为10.17%(18人),还有20.33%(36人)的同学回答“不确定”或“不能”,反映出虽然学生认为教育技术很重要,已经成为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但还有相当多的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才能满足现代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也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需求,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对学校开展的针对顶岗实习生的教育技术技能培训非常认同,认为“非常必要”和“有必要”的比例高达92.65%(164人)。学生迫切希望通过系统的培训,能掌握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顶岗教学实践中。
2 实习前的准备
“顶岗实习工程”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通过顶岗任课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实习任务的教学实践活动。这种实习方式不同于其他实习方式,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学生要完全履行其任教岗位的所有职责,能独当一面,这对学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学生在实习前大多会做充分的准备,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表2的调查反映出,顶岗实习生对顶岗实习非常重视,实习前,会结合自身和顶岗职位的需求做大量前期工作。在所做的准备工作中,有两项均与教育技术技能有关,其中“学习制作教学课件、视频等”的比例高达92.66%(164人),“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教学资源,整理并储备资源”的比例达到92.09%(163人),这说明绝大多数同学为了更好地胜任未来教师的职业,都愿意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手段去改进、完善自己的教学,并在为此积极努力。
3 培训内容的需求
培训内容的确定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不仅要考虑各专业顶岗实习生的实际需求,还要了解国家相关的政策、要求,以及中小学校的现状。学生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如表3所示。
表3数据表明,顶岗实习生针对自己目前在教育技术方面的不足,需要接受教育技术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如实用教学软件或工具的使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等,特别在实用教学软件或工具的使用方面需求强烈。学生对对软件的掌握情如表4。
从表4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目前在基础教育中经常用到的一些教学软件除了PowerPoint演示文稿比较熟悉之外,对其他教学软件如图像处理软件、二维动画制作软件、多媒体创作工具、网页制作工具、音视频编辑软件、简单实用的小软件等均比较陌生,非常熟练的学生最多不超过4人,有的甚至为0。综合表2、表3、表4,学生在软件操作方面的能力亟待加强,培训需求显著。
4 培训方式与时间安排
H大学对顶岗实习生进行教育技术岗前培训已进行了两年,目前的培训方式是“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后上机操作”,其中讲授10课时,上机12课时,培训时间安排在晚上或周六、周日。学生对培训方式与时间安排的满意度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对培训时间只有7.34%(13人)非常满意,完全能保证在规定时间段按时参加培训的学生只有30.51%(54人),表明目前的培训时间还不能满足绝大部分学生的需求。现在的培训以学院为单位,分专题讲授,多数同学由于不能按时参加培训而错过了专题内容的学习,而这些内容有可能恰恰是他顶岗最需要的,这部分同学除了参加其他学院的培训外,再没有其他途径可以利用。针对此问题,笔者提出“三维一体”培训模式,为学生搭建一个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方便因错过面授时间及想深入学习的学生使用。调查中“非常愿意”和“愿意”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教育技术技能培训的学生比例高达97.74%(173人),只有2.26%(4人)“不愿意”,“非常不愿意”的人数为0,表明传统的培训模式已不能满足顶岗实习生的学习需求,他们需要的是一种更人性化、个性化、现代化的培训模式。
三 “三维一体”教育技术技能培训新模式的构建
根据前面的问卷调查及分析,笔者构建了针对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生的“三维一体”培训新模式。所谓“三维一体”培训模式指的是以顶岗实习生为主体,从网络自主学习、面授辅导答疑、实战训练指导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教育技术技能培训的一种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
此培训模式以顶岗实习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设计。
1 网络自主学习
(1)确定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的设置以实现培训目标为原则,从实用性、前瞻性、发展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根据目前中小学校的实际需求及前期调研的情况,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和教育信息化对未来教师的要求,培训内容(必学部分)确定为以下六个模块,具体如图2所示。
(2)搭建网络学习资源平台
“三维一体”培训模式要求为学生创建所需要的物质环境以及人力资源环境,物质环境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室、网络机房、网络教学资源、网络学习平台、现代教学媒体等,人力资源环境主要指授课教师、辅导教师以及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笔者利用Blackboard搭建教育技术技能培训网络学习资源平台,通过平台的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资源,以满足高、中、低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实现个别化教学。网络学习资源平台结构如图3。
(3)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学生学习是自我导向的学习。所谓自我导向式的学习,是指成人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特点,进行自主的和自我反思的学习。顶岗实习生是一个成人群体,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在学习动机的驱动下,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训活动中去。这种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众和知识收纳箱,而是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和培训内容的传授者,而是退到了幕后,成为课程资源的设计者,以及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为了保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效果,每一专题内容均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去体验、去实践、去反思。专题内容结构如图4所示。
2 面授辅导答疑
“三维一体”培训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培训方式,对各专题内容的讲解,不是先由老师课堂讲授,而是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带着任务,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平台提供的各类资源,如专题讲义、教学录像、视频教程、教学案例、课例等进行自主学习。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利用平台“互动空间”的专题讨论区与老师、同学一起探讨,对网上难以解答或学生反映比较普遍的问题,则在每专题的面授时段,通过老师和同学们面对面地互动、交流来解决。因此,该模式中的面授辅导答疑不是讲课,而是根据前期网络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况,现场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和困惑的过程,更具有针对性,更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3 实战训练指导
目前,各中小学的信息化环境已经初具规模,甚至有不少农村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要优于城市中小学,在这种条件下,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自信地走上顶岗实习的讲台,是培训中要特别关注的。为了使顶岗实习生进入中小学后能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教育技术技能进行学科教学,培训中我们特意安排了实战训练环节。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能利用培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专业的某一具体问题。网络学习资源平台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及针对某一专题的优秀课例、案例,通过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达到“模仿一提高一创新”的培训目标。
在实战阶段,每个学生除了要单独完成每一专题的学习任务外,最后还要结合各自专业,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共同实践,完成一个比较大的作业,并形成作品上交到平台。任课教师根据提前设计好的评价量规对作品进行评价,并将优秀的作品上传到“学生作品展区”,供全校同学观摩、学习,以此激励学生。
需要注意的是,此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度”的把握。教师对学生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越俎代庖,而是要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适时出现、个别化辅导。
作者简介:陈小菊(1971―),女,广西贺州人,贺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摘要:笔者在看到师范生顶岗置换实习工作优点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指导教师指导不力、同伴交流不受青睐、听课评课流于形式、实习生从教意愿减弱等,从而提出了完善指导体系、鼓励实习生多参与教研活动、加强岗前培训等建议。
关键词:顶岗置换;师范生;实习;调查;思考
“顶岗置换”实习模式是“师范生以全职教师的身份到基础教育薄弱的学校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教育实习,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原先师资薄弱学校的教师替换出来,让其进入高等师范院校进行一段时间的重新学习和深造,以补充自身知识的不足”。教育部2007年7月5日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教师〔2007〕4号),许多高校纷纷进行了师范生顶岗置换、实习支教的实习模式创新改革,并由当初的零星试点变成如火如荼地开展,这种全新的教育实习模式既可让师范生全职顶岗,获得充分的锻炼,又可为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提供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基础教育薄弱等问题,可谓一举两得,互惠双赢。然而,师范生顶岗置换实习工作在彰显它的优越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引发人们去思考、完善。
一、调查发现师范生实习遇到的问题本课题组针对2014年秋季学期贺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方向的顶岗支教实习生进行调查,旨在通过调查发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师范生实习质量。本次调查对象为贺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2010级小学教育方向顶岗支教实习生53人,发放问卷53份,收回问卷48份,回收率905%。实习学校皆为贺州市辖区内各镇中心校与村小,均为农村小学,同一学校内基本安排2~6名实习生,且组内成员同性别。调查结果如下。
1指导教师指导不力
指导教师在这里是专指实习基地指派指导实习生的教师,一般都是置换出来参加“国培”“区培”项目的教师,并颁发有正式聘任书,实习生顶替该教师的岗位,管理该教师的班级,被置换的指导教师在参加“国培”项目前通常会细心地为实习生解答问题,并在经历一个月的培训后回到实习学校和实习生交流心得。在此期间,实习学校会临时指派另一名教师来指导。
提及指导教师对实习生专业成长起到多少作用时,请实习生为指导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的作用从0到9打分,打分越高作用越大,0代表完全没用,其中4~5是中性区间。63%的实习生打分在6~9之间,也就是说63%的实习生认为教师指导对自己的专业提高有作用,认为没用的占13%,认为一般的占239%。当问及作用不大的原因时,实习生反映参加国培的指导教师只和实习生在国培课程开始前三天左右在实习学校做工作交接,之后国培的两个月里会有一个星期回实习学校和实习生交流学习工作情况,相处时间不多,交流不够。而实习学校里的另一位指导教师是国培老师离开实习学校后临时安排的,他们管理或任课的班级和实习生没有直接联系,对实习生的工作情况不会表现出太多关注。指导教师不会多次听、评实习生的课,对实习生的备课没有进行针对指导,如学科专业知识、课堂教学技能这样在课堂教学里容易出“小问题”的方面更指导不到位。
2同伴交流不受青睐
同所实习学校的实习生在教育实习的两个月里同吃同住,他们互相帮助、分享信息、交流经验。实习同伴是大部分实习生在教育实习期间遇到困难时首先选择去寻找帮助的人之一。与指导教师相比,实习同伴间相处时间长,而且作为同所高校的同年级学生,身份相同,交流随意。但是,因为相处时间长、交流自由,容易产生纠纷。
请实习生为同伴交流对实习生专业成长的作用打分。实习生认为同伴交流对专业成长有用的占645%,认为没用的占89%,认为一般的占266%。当问及原因时,在访谈的实习生中就有一半人表示和实习同伴有过矛盾,甚至有冷战的经历。许多实习生因为来自不同班,没有生活在一起过,教育实习两个月的相处需要一个磨合期。而且一些曾经参加过院系学生会的实习生,容易过高估计自己的个人能力,对待其他实习生表现出一种“官范儿”,妨碍了实习同伴的交流。教师在其专业实践中大多处于孤立状态,但就教师的发展而言,其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并不完全依靠自己,而是从其他人那里学到许多的东西。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们不断地通过交流、分享、讨论、沟通等方式来完成的,因此共同分享、互相观摩、讨论交流,是实习生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学习方式。
3听课评课流于形式
乔伊斯和肖沃斯曾经对两组在职培训教师做对比研究,发现在受训的同时开展听课活动的第一组教师当中75%可以在日常课堂中有效应用所学的理论与技能,不开展此活动的第二组只有15%的教师有同样表现。这充分地说明了听课评课的重要性。
请实习生为听课评课对专业成长的作用打分。最终认为有用的学生占711%,认为没用的学生占89%。
从访谈中了解到,部分实习生对待听课评课的态度开始是积极的,但由于实习学校一些教师因种种原因,并不乐意有人来听课,所以会婉言拒绝实习生来听课,这严重挫伤了实习生听课的积极性,几次下来实习生就不再主动提出听课的要求了;加之实习生也害怕教师挑出自己的缺点,心理有所顾忌,因此部分实习生甚至没有达到学校规定的最少十节听课任务。有的实习生到实习快结束的时候匆匆听几节课,或者将自己的听课记录和其他实习生互抄。
4从教意愿减弱
通过“顶岗置换”,实习师范生的从教意愿有56%明显增强(见下表),但仍有44%的师范生从教意愿减弱。
顶岗置换实习对师范生从教意愿的影响(%)
提高程度增强没改变减弱不确定比例5622166师范生从教意愿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实习生从教意愿淡薄,献身农村小学教育的意识薄弱。这与师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关系,许多师范生受当今追求权利的价值观影响,再加上目前教师队伍紧缺的都是农村边远地区,生活环境艰苦,许多师范生虽然读教师教育专业却没打算去农村当教师,宁愿在县城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鉴于此,培养师范生的从教信念成为高校教师教育中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二、提高师范生实习实效性的建议1完善指导体系,加强对师范生的有效指导
目前的顶岗置换实习更多地把实习生定位为全职教师,虽然有较多的教育教学锻炼机会,看起来像是可以更快地适应教师角色,可实习生毕竟还是学生,还处于学习之中,更多地需要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由于少了实习必要的观察学习和指导教师的针对性辅导,使得师范生更多的是靠自我摸索、实践,使实习生走了不少弯路,造成实习时间花了,但效果并不理想。
我国台湾学者王秋绒认为:“教育实习能否发挥教育功效,并不在于其经验时间的长短,而是要问是什么样的经验,要用什么样的方式运用这些经验,才可能使经验产生拓展教育智慧与引导合理的实施方法的价值。”实践经验对实习生的成长只是必要,而不是必然的。加强对师范生的有效指导,不仅是高等师范院校的责任,也是实习基地的责任,同时也是地方政府的责任。构建高校、实习基地、政府三方共同配合的指导体系,整合高校、实习学校、政府三方的人力资源,选派合适的指导员,发挥各方的专长,以求三方形成合力,促进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一方面,严格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拔机制。另一方面,高校与教育局共建实习支教督导小组,对指导工作进行督导评价。督导小组要经常深入实习学校了解实习指导情况,实习结束后组织有关人员对实习指导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并汇总材料反馈给有关部门,不断提高实习指导水平,共同促进师范生教师素质的提升。
2鼓励实习生积极参与实习学校的教研活动
实习带队教师要关注实习生的实习情况,鼓励实习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向带队教师汇报,及时反馈实习情况。带队教师和实习学校沟通,请实习学校给予实习生更多学习、观摩、参观的机会,参与实习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如公开课、听课评课、教学研讨会等。实习生观摩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多名教师交流讨论,促发实习生对自身教学的反思。鼓励实习生向实习学校里的优秀教师学习,以该教师为榜样,学习其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技巧,并经常和实习学校的各位教师对话讨论,吸收多元的教学观点。
3加强实习生岗前培训
提高实习生的岗前培训质量,在教育实习开展的一个月前对实习生进行教师职业思想教育与教学技能训练,严把出口关,杜绝形式主义。通过此岗前培训提高实习生的专业素养,以实现实习中指导教师和实习生的师徒合作。
对岗前培训,提几点建议:
(1)岗前培训时,加强实习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共同拟订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教材研究、备课和作业设计,培养实习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2)岗前培训时,尽量模拟当前实习地区多数小学的教学环境,以期实习生更快适应实习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3)岗前培训时,鼓励增加指导教师和实习生之间的听课评课次数,及时发现自身缺陷,交流心得,虚心求教。
顶岗置换实习解决了师范生实习难、教学实践薄弱的问题,实现了师范生培养与农村小学在职教师培训需要的零距离对接;解决了师范生主体意识差、缺乏社会经验的问题,有助其正确价值体系的形成;解决了农村小学师资定岗定编、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时间参加培训的问题。实践证明,顶岗置换实习的过程既是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获得提升和锻炼的过程,也是其教师职业意识、情操、人格品质得到磨炼和提升的过程。因此,要建立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实习学校之间相互协作的体系,多方合作,提高师范生实习的有效性,从而达到互惠双赢。
参考文献:
〖=1〗张天明.实习支教研究综述〖=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02).
【关键词】美容 中医美容专业 学生 顶岗实习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014-02
顶岗实习是实现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有力保障。然而,在中医美容专业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学生流失率高。对此,本文就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对策。
一、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自我定位不准确,社会适应能力不强。中医美容专业学生年龄大多为17岁左右,与社会接触较少,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还未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大多数顶岗实习学生对自己在社会上的角色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期待值过高,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自我约束力,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不听从企业的管理,不重视客人,遇问题容易情绪化。这使得客源来之不易的美容企业蒙受损失,从而不愿让该类学生服务顾客,学生没有操作就学不到东西,更不愿在企业继续待下去。
(二)学生、企业对顶岗实习理解不够,实习就业概念混淆。实习之初,学生还能以实习生的身份认真学习,一旦通过考核实现带薪上岗后,实习就业概念混淆,逐渐偏离了实习的最终目的和义务。很多美容企业由于用工短缺,将学生作为准员工、学徒工对待,上班时间、劳动强度与正式员工一致,把学生看成是“职业人”,忽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体力承受能力和生长需求,缺乏人文关怀,使刚离开学校的学生在短期内普遍感到无法适应,不愿再继续从事美容行业工作。
(三)美容企业自身存在诸多不规范,学生不认同。美容行业在我国发展历史不长,各方面的标准尚未建立,基础扎实、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企业为数不多。在本校的实习企业中,以中小企业居多,可提供的职业岗位种类有限,部分企业存在多种管理方面的问题,学生进入企业后,对实习企业的不认可转变为对美容行业、美容职业岗位的不认同,从而影响了学生实习的稳定性,有些实习生宁愿待在家或从事如咖啡店服务员之类的工作也不愿再从事美容行业的工作。
(四)顶岗实习实施计划难以统一,实习岗位单一。因企业规模不一、经营方向各具特色,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各不相同,难以制订统一的标准共同管理,顶岗实习实施计划难以统一。且美容行业竞争大,学生在新岗位还未熟悉之前,企业往往不会让学生直接接触顾客,也不愿在尚不是正式员工的实习生身上投入过多的培训时间和精力,使得实习生实习岗位较为单一,学生难以接触到企业的重要技术,也难以进行各岗位轮转实习。岗位的固定,工作的重复,使部分学生觉得枯燥,产生厌烦,有些学生要求更换实习点,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把这种不满发泄在工作上,消极对待实习,甚至未经企业、学校同意而一走了之。
(五)学生面对同工不同酬现象心理不平衡。企业员工间有竞争,学生认为自己的劳动付出并不比同等级员工少,薪水却少,心里难免会有一些不平衡,加之学生在实习期间因竞争常遇到老员工的排斥,工作不愉快,也是思想较为单纯的部分学生不想再继续待在企业的原因之一。企业规模不同,管理方式不同,不同实习点的学生酬劳也会有所差别,薪资的差异影响了学生顶岗实习的稳定性,学生因经济利益驱使频频转岗。
(六)实习过程管理与监控不到位。实习企业从非正式员工角度难以管理学生考勤。有些学生不履行请假程序,擅自离岗,学校难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尤其是进入企业分店或同盟店、加盟店之类的实习生,更难以掌握,这无形加大了实习管理的难度和问题的解决。
二、完善顶岗实习的建议
(一)加强对实习企业资质的遴选。针对生活美容职业领域的人才需求,重点遴选经营范围较广、实力雄厚的美容连锁机构作为共同育人的合作伙伴,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确保校企合作长效、双赢。实习企业有实力、知名度高、招人门槛高、发展前景宽阔,才会对学生有吸引力,学生才会珍惜当前在该企业实习的机会,才会积极工作。若企业实力一般,社会人员通过短期培训也能进企业工作,这对在校学了一年半时间的学生而言,这家企业就没有任何的吸引力和竞争价值,甚至会使学生错误地认为毕业证无用,只要有中级美容师证或按摩师证即可。找到实力一般的企业工作对很多学生而言目前尚不是难事,而且薪水又比较高的话,学生是不甘心继续留在酬劳低、资质又一般的实习企业实习的。
对一些企业安排学生到分店、同盟店、加盟店实习的现象也要加强管理,对这些店的资质学校也应有所要求,不能任由企业安排,学生的去向学校要随时掌握,尤其是安排去地理位置较远、较偏的店,要征得学生、家长、学校的同意。
(二)重视顶岗实习前的教育和动员,明确实习权利和义务。为使学生尽快地做好角色转换,缩短实习适应期,减少散漫和随性的不良习惯,除平时在教学中进行引导、教育,在实习前,学校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前教育和培训,明确实习目的,对企业的责任、义务和权利等,强调学生实习期间既是学生又是员工,必须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
(三)中职美容专业实习定位要明确。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既要满足企业的需求,也要防止企业将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作为具有系统医学基础的美容专业的学生,实习就业定位应与通过短期培训上岗的美容师有所区别,不能成为企业廉价的劳动力,而偏离了实习的原本目的,要建立一个良性机制,使校企合作在健康平衡状态下发展。
(四)规范制度建设,强化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企业对实习生的稳定性尤其重视,企业都不愿看到刚花精力和金钱培训完学生,学生就流失的现象。故对学生的自行离岗要有明确的处理,否则会使企业因学校对该类现象的不作为及实习生的不稳定逐渐对学校失去信心,使本校实习生不再受欢迎,导致企业拒绝接受实习生。同时,也会使下一届的实习生效仿上一届的做法,从而破坏学校的信誉。对此,必须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完善顶岗实习协议,规范学校、学生、企业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强化实习基地的作用和实习考核成绩的重要性,实习成绩合格者方可准许毕业。
对造成学生实习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薪水,学校与企业建立实习补贴标准,企业向顶岗实习学生依据实习所在地消费水平按工作量或工作时间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根据考勤、工作量、业绩等制定工资标准,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在保护学生权利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酬劳,有付出才有收获,实习期间,不应过于盯住眼前的暂时利益,个人通过实习谋求今后的发展才是至关重要。
(五)实习安排结合企业和学生意愿。实习安排可分学校安排和学生自主寻找两种。美容行业目前尚为敏感行业,即使有营业证,但仍良莠不分,美容院资质无法一一判定。学生年龄较小,社会经历少,自主寻找实习企业时易受高薪诱惑的影响,家长对该行业认识不清,无法帮助学生做出明确的判断。若全面放开自主寻找实习企业,安全隐患较大,且不易于管理。除个别特殊情况或所选企业资质能够得到保证可自主联系外,不建议全面放开自主寻找实习企业。
对中职生,实习安排还应以学校组织推荐安排为主。结合企业和学生的意愿,允许企业在实习安排前到校对学生进行宣传,创造学生到企业实地了解的机会,让学生和企业有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增强对对方的了解。同时,专业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避免学生在企业的宣传下盲目跟从。对个别对实习生有要求的企业在合理范围内可满足他们的选人要求,若强行安排不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实习生进企业实习,学生也无法得到更好的重视和发展。同时,因不同的企业经营方向不一致,不能单一地根据学生的操行分安排学生实习。美容企业有以经络养生为主、有以面部护理为主、有以仪器操作为主、有以培养美容导师为主等,学生对岗位、对企业是否认同也是影响学生在企业是否稳定的关键因素,对此,应结合学生的意愿安排。专业教师在实训过程中,与学生接触较多,较熟悉学生的手法和操作课的表现,了解各企业的用人要求,了解哪些学生适合去哪些企业实习,可将专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分数作为安排学生实习的评选条件之一,参与到学生实习分配工作中。
(六)完善管理梯队,明确责任分工。教务科、学生科、教研室从学生生活、考勤、实习质量、过程管理等方面着手,应明确责任,有效管理。实习管理联系较多的是教务科和学生科,实习生有问题多向班主任反馈,教研室对实习生实习动态的掌握往往比较滞后,常处于被动状态,今后教研室应主动多与企业和实习生、学校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
(七)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具体如下:
1.学校专业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学校专业建设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优秀企业与学校合作。本科、专科、高职院校美容专业的学生现实习、工作方向已不再局限于医院,已逐步倾向于美容院,对中职生形成巨大的压力。企业对人才的招聘也不再单纯地讲究专业对口,更看重学生的踏实吃苦、诚实守信的品质,懂得与顾客沟通、交流的服务素质,团结合作、有良好执行能力的干劲,以及实习、工作上心态的稳定性。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放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与企业的用人标准有一定的出入。怎样在教学中融入员工的素质教育?如何处理好实习与教学课程的矛盾?如何开设实习前的引导课程?这些改革都势在必行。
2.订单培养,深度合作。以往的订单培养,均以学校培养为主,订单培养大多流于形式,有名无实。校企合作就要深度合作,从企业文化的宣讲、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授课教师的任免等都均应有企业的全程参与,学生在校学习也应全程接触到企业的教育,让学生感同犹如是作为未来企业的一分子在学习、在培训。
总之,美容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不稳定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如何既能保障学生权利,又能满足企业的要求,还需与企业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多方面的探讨、多方面的尝试,这样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何建新,黄丽.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2009(6)
关键词:“顶岗实习,置换培训”;英语教育专业实习生;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08-0112-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2.03.029
1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育专业的“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实施情况
河源市地处广东欠发达地区——粤北山区,目前有103个乡镇,其中源城区7个,东源县21个,和平县17个,龙川县25个,紫金县20个,连平县13个。从2008年伊始,为切实解决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问题,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河源可持续发展,使学院更好地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为河源基础教育办实事、做贡献,也为实践我校作为粤北山区的“小学师资教育培训”基地的担当,我校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学生顶岗支教,师资置换培训”计划。
英语教育专业作为我校的老牌专业之一,传承着原老隆师范学校的优良师范传统,不遗余力地承担起全市范围内小学英语师资在岗培训和学历提升的任务。河职院英语教育专业2008年有大专毕业生260人;2009年152人;2010年245人;2011年218人。按2:1比例进行置换,即2个实习生置换1个在职教师,被置换出来的小学教师安排到河职院或集中在乡镇的中心小学进行为期4周左右的免费培训。在五年期间,通过“顶岗实习”或开展假期培训班的形式,英语教育专业承担的小学英语师资培训达1100多人次。广东省教育厅、河源市市政府、市教育局对培训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好评。多家媒体也对我校进行的“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给予报道,比如:《中国教育报》、《南方日报》、《河源日报》、《河源电视台》等。其中,2006年7月,《中国教育报》对2006级英语教育专业的40名学生在东源县上莞镇的实习给予了特别报道。
2 “顶岗实习,置换培训”中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模式的实践
2.1河源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我校“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小学中有95%深处河源偏远的农村,教学条件简陋,设备落后,基本满足开课需求。小学英语开课率低,课时少。专业出身小学英语师资严重匮乏,“转岗”英语教师(也称“半路出家”)居多。教师整体学历不高,一般为中专或大专。他们未接触过小学英语教学法、外语教育心理学的系统学习,欠缺在课堂组织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有效创设学习外语的情境和良好氛围的经验。
2.2“顶岗实习,置换培训”中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模式的实践
课堂教学应该以兴趣为支点(inte rest—focused)。笔者以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原则,引导实习生积极进行有效的教学模式尝试,真正把理论融入到实践中。实习生集思广益,尝试小学英语故事的教学模式。这一尝试得益于在校期间《英语写作》课程扎实的学习。在此课程教学中,以“做学教一体化”的模式,通过贯穿始终的mini-novel或小学英语故事集的任务编写,促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较高的英语综合素养,为实践教学打下基础。
2.3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模式的优势
故事是人类在自我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智慧体现和凝练,是感知世界的一种途径。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把故事引进小学教学中,有助于丰富儿童知识,提升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品质。
几乎所有老师都是一个潜在的讲故事的天才。这说明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采用英语故事的教学模式是有理论基础的,它有助于小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的提高和英语语言知识(词汇、句型、语法)的逐步积累。但是在实施该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设计,实施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现有语言水平、理解力的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的积极创设有助于教学实施的顺利进行和完成。
2.4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目前,河源地区主要采用小学英语PEP教材。PEP教材的编写很好地遵循了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色彩艳丽,故事性强,童趣满满,但是教材模块过多,不利于实习生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教学需求,实习生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打破教材原有顺序,归纳和整合教材的知识点,设计故事,提炼教学重点。但鉴于实习时间有限,编写的英文故事较短,难度适中,以便实现教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以下是该模式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展示故事。借助身势语或板书单词等,用简单的英语引入本次故事,如:“Today we are going to have a story about myclassroom.”,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步:图片呈现故事。河源农村的小学基本无网络、无多媒体、无专门的教学图片等教辅工具。实习生发挥专长,根据故事内容,亲自动手绘制故事相关的图片,以最直观的方式把学习内容呈现给学生。图片的呈现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第三步:朗读故事。此阶段对实习生的要求很高,实习生须具有较强的表演能力和感情把控能力。在朗读故事的过程中,生动活泼的表情、丰富多变的声音和恰当的肢体语言有助于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锻炼其英语听力。
第四步:表演故事。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把故事表演出来。此部分是检验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知识能力输出的过程。学生参与表演越多,学会的词汇和句子也就越多,运用语言的能力也随之提高。实习生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演了解教学情况,进而调整教学方法。
技工学校酒店顶岗实习管理模式顶岗实习既是技工学校在真实职业情境下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又是技校学生就业前全面提升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技工学校酒店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必然要通过一至两个学期的顶岗实习来保障酒店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然而,多数技工学校酒店顶岗实习管理上存在困难和问题,影响了顶岗实习的实际效果。
一、酒店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1.学校方面难于管理。校外实习生作为在校学生,学校当然负有无可推卸的管理责任,但因实习生身在校外异地参加酒店顶岗实习,校方难以像其他在校生一样施行管理,加之,学生实习点地域分布散而远,实习时间长,实习生管理空间增大,同时受制于实习指导老师数量、交通因素等,学校很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就会出现盲区,影响实习效果,也会导致实习期突发事件发生概率提高。
2.实习酒店往往出于追求经济利益的目的而不能保证顶岗实习规范地实施。
(1)不能按照实习计划和内容安排学生的实习。酒店出于管理成本利益考虑,学生难以真正实现转岗、轮岗。一方面,酒店担心学生能力达不到岗位要求,影响服务质量,进而影响酒店声誉;另一方面,轮岗会给酒店管理带来一定困难。所以多数学生都是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完成顶岗实习,没有完全实现顶岗实习的价值。
(2)酒店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经过简单培训就让学生上岗,和酒店正式员工做同样的工作,却可以支付更少的实习工资,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3)酒店实习很难保证每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间,尤其是餐饮岗位,经常会晚上加班到很晚,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让一些学生体力吃不消。
3.学生实习的心态调适困难,实习工作积极性不高,稳定性差。主要表现在:
(1)角色转变慢,心理不适应。实习生往往还错将自己定位于学生身份,同时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技能不熟练,工作出差错时就怀疑自己的能力,畏惧眼前的工作。
(2)与企业职工人际关系不协调,沟通交流不畅,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甚至有的学生表现出我行我素的个性。
(3)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学生对工作认同度低,一些学生将实习想象的过于美好,但真正进入实习阶段,面对繁重的工作而产生消极、悲观心理,一些实习生感到体现不了自我价值,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有的甚至出现动摇或逃避实习的念头。
二、酒店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
1.顶岗实习前期管理
(1)学校、实习酒店与学生共同组建顶岗实习组织机构。本组织机构由三级构成:一是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由系部、校企合作办和实习酒店的领导组成,负责酒店顶岗实习工作的领导、实习管理制度的制订。二是实习专业指导小组,由专业教师、学生辅导员和酒店指导师傅组成,负责制定顶岗实习内容和计划,指导实习学生的思想和技能,并实施监督管理。三是学生自主管理小组,由在同一实习酒店的学生组成,并由学生推选实,实负责本组成员在实习期的学习、工作、生活的自我管理工作,同时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监督。
(2)专业实习指导小组成员共同拟定酒店实习内容和计划、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酒店顶岗实习文件。
(3)做好学生实习前的动员工作。首先,树立学生的吃苦意识,让学生明白实习的真正目的,强调酒店实习对就业及将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二,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双重身份”,即定岗实习期间,他们既是一名在校生,又是一名酒店的准员工,同时接受学校和实习酒店的双重管理;第三,要带领学生学习实习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实习文件,约束学生的实习纪律;第四,做好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岗位操作规范,注意工作期间的安全,在下班后的课余时间也要遵守宿舍管理制度,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
(4)双向选择,签订顶岗实习协议。学校安排各实习酒店与学生的见面会,学生和实习酒店进行双向选择。学校、学生、酒店三方签订《顶岗实习协议》,规范三方的权力和义务。
2.顶岗实习中的过程管理
(1)学校做好跟踪服务与管理。根据专业人数和实习酒店要求不同,酒店顶岗实习有的分散,有的集中,学生集中的酒店可以安排专业指导教师常住,或者是安排教师在该酒店挂职锻炼,学生比较分散的实习酒店则可以一个地方或区域安排一个指导老师,定期到各实习点看望学生。指导教师要掌握学生的联系方式,可以通过手机、QQ群随时与学生沟通,做好实习生的思想、纪律、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的引导。
(2)酒店与学校携手管理,形成学校指导教师和酒店实习师傅构成的“双导师”管理体系,学校指导教师和酒店师傅共同按照实习计划和内容安排实习进程,定期轮岗,并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和技能指导,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了增强学生对酒店的认同感,酒店应对学生的住宿、饮食、工作给予更多人性化的关怀。酒店管理者在感情上要把实习生当作正式员工,对他们要多鼓励,少处罚,多指导,少埋怨。
(3)学生自主管理小组进行自我管理与监督,小组长要帮助同学解决思想、生活和实习工作中的困难,做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桥梁。
(4)定期考核评价。学生要认真填写实习日志,实习指导教师和酒店实习师傅定期对实习生的考勤、纪律、理论和操作进行阶段性考核,对表现好的同学及时表扬表彰,对相对落后的同学给予鼓励和指导。
(咸阳师范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摘要:理论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专业实习特别是顶岗实习能给应用型专业学生一个实际操作的机会,一个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全面提升的机会。本文以咸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为例,通过对参与顶岗实习学生满意度的调查,分析了当前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开展顶岗实习的对策。
关键词 :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学生满意度;认知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120-04
作者简介:孙媛媛(1981—),女,河南洛阳人,博士,咸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研究与教学。
基金项目:陕西省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资助项目;咸阳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运作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002001)
顶岗实习是将课堂建到产业园区、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就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而言,则是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安排下,到旅游企业不同岗位进行实习并履行其相应的职责。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会暂时顶替一些员工的岗位,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并通过劳动获取相应报酬;用人单位也会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学校也会安排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顶岗实习是学生与旅游业第一次真实的接触,是实现实习实训场所与职业工作环境“零距离”对接的基本教学环节,是培养符合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因此,顶岗实习效果的好坏尤其是学生对其满意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进入该行业的可能性。
笔者拟以咸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为例,通过对参与顶岗实习学生的认知度调查,探讨当前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咸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采用的顶岗实习模式是当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Sandwich Internship”,即前5个学期在校学习,第六学期在旅游企业顶岗实习,第七学期再回到学校“再学习”,第八个学期为毕业实习。研究对象为本校2009届、2010届和2011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调查发出问卷200份,收回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6份。问卷及访谈涉及五个方面25个问题。通过问卷法与访谈法,并结合自身顶岗实习管理经历,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问题并给以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现状分析
(一)顶岗实习管理
顶岗实习管理主要包括实习前的动员、计划及实习期间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对于顶岗实习前学校的动员和布置情况,有61.29%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实习前只是做了一般的通知;对于学校的顶岗实习计划,仅有27.96%的学生认为学校“明确、具体、执行好”。由此可见,学校在实习前的准备工作还不到位。实习期间对实习生的指导情况方面,学校指导教师能下到实习单位检查指导,但不能认真负责,没有及时为学生的生活、工作等方面提供有效指导。整体而言,学生对教师指导参与性不满意。
(二)实习单位和岗位选择
顶岗实习的实习单位和岗位选择情况直接关乎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影响顶岗实习的效果。调查对象实习地点主要分布在深圳、厦门、莆田、厦门、杭州、咸阳、天津和北京等地,实习的地点比较分散,且实习方向主要集中在酒店方向。有74.19%的学生的实习单位是由学校联系的,另有25.81%的学生则是通过自己或其他社会关系联系的。对于实习岗位的安排,67.74%的学生是由单位直接安排,未经个人同意。访谈中发现有52.69%的学生表示更希望能够自己选择地方和岗位进行顶岗实习。整体来讲,学生普遍认为顶岗实习的自主性较差。
(三)实习期间学生合法权益保障
实习期间,顶岗实习的规范化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利益保障。55.91%学生表示不清楚实习前学校是否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书或合同,3.23%的学生认为没有。实习期间的工作时长方面,有65.59%的学生表示在顶岗实习期间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工作时间过长,并且用人单位不给加班费。实习期间自身利益维护方面,有74.19%的学生表示在实习期间,企业偶然会侵犯自己的利益。近80%的学生表示没有、不知道怎么维护或者没办法维护自身权益;根据访谈结果得知,许多低年级学生不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总体上,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合法权益保护方面需要加强。
(四)对学校课程设置方面的认识和建议
对学校课程设置方面的认识情况,调查问卷显示,有55.81%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技能与工作要求无关,有36.67%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技能基本适应工作需要。通过深层次的访谈得知,在学生对我校课程设置的建议中,有58.06%的学生表示希望学校能够增加专业课程,其次是专业选修课程以及基础课程。旅游业是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行业,课堂教学的改进和完善会影响到学生对顶岗实习效果的评价。
(五)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总体认知情况
学生对于顶岗实习的总体认知情况是整个顶岗实习能否达到期望效果的基础。关于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平均月收入情况,有72.04%的学生的平均月收入在1 200元以上,有27.96%的学生平均月收入在1 200元以下。大部分学生表示希望能够提高实习生的工资水平。顶岗实习后,大部分学生留在实习单位工作的意愿不高。
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尽管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基本达到培养计划与接收企业的要求,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不完善
顶岗实习期间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学校和旅游企业两方面。顶岗实习前,学校对顶岗实习进行没有全面而有效具体的管理和计划,同时对实习前期的动员工作也不到位,学生缺乏对实习单位的认识和了解,积极性不高;实习期间,不能及时安排指导教师到单位对学生进行指导;实习结束后,学校并未及时对实习进行评价,总结实习效果。用人企业则往往容易从短期利益出发,不重视实习生的指导工作,对实习生疏于管理,只是把实习生当成是短期的“廉价劳动力”。
该问题是制约大多数应用型专业顶岗实习的最大瓶颈,也是影响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的最大障碍。学生对能提供验证课堂知识机会并能及时反馈的实习更具有满意度,只有实习安排符合旅游业发展要求,学生得到其从业所需技能时,学生才能从顶岗实习中真正获益。
(二)顶岗实习缺乏自主性
顶岗实习期间,由于实习单位接收能力有限,学校所联系的实习单位分布较分散且多半是以酒店方向为主,不能满足其他方向学生的实习需要;大部分高年级学生表示更希望能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但学校对于自主联系顶岗实习的要求较高,导致部分有特殊情况而不能随学校实习的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
顶岗实习自主性关系到学生整体的实习感受,左右着学生的实习意愿,一旦学生进入到不如他们所愿的实习基地,学生常会表现出消极抵触的实习态度,这会对进一步开展实习埋下隐患。
(三)顶岗实习保障机制不健全
顶岗实习期间,由于资金、人员有限,学校不能及时充分地与企业、学生保持有效联系,部分学生处于自由散漫的状态。实习时期的大学生处于管理的“真空”阶段,缺乏统一的规定和程序,学生一旦出现工伤、薪酬纠纷等问题,学校、学生、实习单位都将处于尴尬境地。加之,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不稳定,职责分工不明确,合作缺乏政策法规的保障,学生与用人企业之间的合同不透明等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实习生的身份界定是当前顶岗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实习生进入企业工作岗位顶岗,成为企业的“准员工”,并与企业正式员工共同履行“职业化”岗位职责。其合法权益的保障应与正式员工一致。但是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学生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对校外兼职和实习环节的法律约束太少,缺乏可操作性。
(四)学校课程设置不科学
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特色,逻辑性不强。我国高校教学一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开设雷同,缺乏特色;课程之间联系性差,不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课程开设缺乏逻辑性,知识由浅入深的层次性不明显;实践课程较少,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综合性旅游人才培养的需求。
“Sandwich”实习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就是前期的基础课程学习,包括通识教育(基础知识)、专业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操作实验)。知识构成与课程设置关系到学生顶岗实习与实际工作的知识储备与心理准备,是获取较高实习感受的重要指标。
(五)学生对顶岗实习认识不足
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化”特征同时引发了实习生对顶岗实习诉求的多元化、权益的显性化特征,实习生将全面权衡顶岗实习的相关要素,包括实习地点、企业背景、用工薪酬、顶岗时间等与实习生利益攸关的实习条件和用工要求。学生往往把顶岗实习当成赚钱的手段,将自己的待遇与正式员工作比较,心理落差大;不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难以忍受枯燥乏味的工作,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稳定性差;自律意识不强,缺乏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忠诚度。
旅游管理专业有效开展顶岗实习的对策
(一)学生应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
在顶岗实习中,学生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顶岗实习效果的好坏。所以,对于学生来讲,更应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一线岗位工作,学生心理压力较大,还会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诱惑。学生在服从实习单位和学校指导管理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强自我管理,学会在新的环境下与同事、领班、经理沟通;妥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保持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力争平稳通过“五关”,即目标端正关、角色转换关、体力承受关、战胜委屈关和环境适应关。
(二)旅游企业的目标应放长远
旅游企业需将顶岗实习学生看做潜在的员工,以“准员工”的身份要求学生,将企业文化及相关规章制度融入实习生的工作和生活中,并安排较好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给予实习生多方面的鼓励及帮助,充分调动学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更快投身工作岗位,融入企业。这不仅能够解决企业的员工流动性问题,更有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政府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顶岗实习执行难的最大原因在于现行的法律制度对实习学生的保护不充分以及企业对实习生的不认同。政府应对接收实习学生的企业给予切实可行的优惠,引导、鼓励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接收学生实习;各级人大、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或出台适合本地区的相关法规、规章等。
(四)学校应进一步强化其桥梁作用
学校作为在校实习工作的主要组织者,作为实习单位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既要做好学生培养的工作,特别重要的是要保证学生的安全,也要照顾好实习单位的利益。
完善实习管理制度 首先,学校应成立专门的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机构,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其次,在实习前做好对学生的实习动员准备工作,将顶岗实习各细节涉及的信息制作成小册子;再次,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顶岗实习企业的特点和学校的相关规定,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实习计划,交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才可实施;最后,与合作企业签订顶岗实习三方协议,明确三方权利和义务,尤其是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需掌握的技能与知识加以规范,并为学生统一购买保险,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首先,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招聘中不仅要看学历,更要强调其实践能力以及相关工作经验;其次,要加强对在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培训,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指导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实习的时候了解熟悉企业的运作,或者到企业兼职,深入了解企业相关部门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并且参与管理,提高实践能力。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大多高校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不大、重视不够,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技能缺乏,不利于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因此,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应及时更新、完善校内实训的设施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同时,还可以邀请以往参加过顶岗实习且表现优秀的学生介绍经验。
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作为应用型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到实践教学在整个专业教育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实际情况以及旅游企业的需要,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实施“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循环实践教学模式的同时,要注意合理分配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比重;在课程设置方面应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注重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核心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逐步培养。
致谢:感谢我校学生胡桃溪在此次研究中所做的贡献及为本文提供的调查数据。
参考文献:
[1]Zopiatis A,Theocharous A L. Revisiting hospitality internship practices:A holistic investigation [J].JournalofHospitality,Leisure,Sport&TourismEducation,2013(13):33-46.
[2]翟思成,王文才,闫肃.以专业为单元的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2):40-44.
[3]Chen Tzu-Ling,Shen Ching-Cheng. Today’s intern,tomorrow’s practitioner?——the influence of internship programmes on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in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J].JournalofHospitality,Leisure,Sport&TourismEducation,2012(11):29-40.
[4]Nelson A. Hospitality internships:The effects of job dimension and supportive relationships on studentsatisfaction[J].Dissertations Abstracts International,1994,56(2):626.
[5]周晓彬.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社会调查研究,2011(10):151-152.
[6]佘伯明.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实习生职业化管理实践与改进[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8):30-33.
[7]董志文,孔宪东.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方向实践教学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3):40-44.
[8]陶卫平,胡善风,朱国兴,程林.旅游院校顶岗毕业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36-38.
[9]苏运来.顶岗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保护问题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