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在职软件硕士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培养模式的构建
1.1面向能力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面向能力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必须结合本校特色,培养具有商科院校特色、具备较高专业能力、工程素养和创新创业素质、融通商科(财经、管理等)领域知识、能胜任软件工程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教学体系的实施包括如下三个阶段:前两年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真实企业项目的分解,融入到教学环节;第三年按照分专业方向培养,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产业人才需求现状进行方向设计,通过校内和企业导师的协作,完成方向相关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一年进行综合性实践,既包括实际工作岗位上的专业实习工作,也包括校内的综合性演练。
1.2面向校企双向融合的师资队伍建设
组建一支在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都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具有专业特色和高素质的人才的核心和关键。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多年来采用引进和在职培养结合的方式进行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教师的国际交流,提升国际化视野,多名老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的支持,赴世界各地访学。开展校企联合师资培养,加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实现学校、企业、教师个人的共同发展与提高。聘请了企业一线工程师作为校外教师来协同指导实践教学,实现企业技术人员融入师资队伍和教师融入企业生产项目。
1.3构建层次化的实践体系
构建先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创新和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验、课外实践、校外实践、毕业设计等层次环节组成。这四个层次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课内与课外衔接,校内与校外互补,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结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在规划和整合实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形成了的实验类、实训类和实习类教学模块。
1.4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大力推进启发式教学、大作业驱动教学。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教改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经验的有机结合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研究与实践”、“基于网格工作流的教学资源共享、整合及优化配置的研究与实践”等研究成果为驱动,在继续弘扬优秀的传统教学经验的同时大力推广现代教学技术。
1.5创新能力的培养
1.5.1课题驱动下的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鼓励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的研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研究思维,提升创新能力。近年来,先后有本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老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期间,学生主动开展了文献检索、程序编写、数据建模等研究活动。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的研究,学生不仅获得了素质拓展学分,同时也锻炼了自身的科研素养。
1.5.2科研平台融入实践教学
充分利用校内科研平台来开展实践教学。我校拥有“湖南省移动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移动商务智能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新零售虚拟现实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这三个省级平台。平台的研究人员也主讲了一些专业课程,各年级的学生也参与了这些实验室所承担的项目研发。
1.5.3创新创业融入培养体系
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相关能力的培养,本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通过如下手段来实施:
(1)通过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组织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开设校企合作创新课程、组织学术讲座、鼓励学生参与“互联网+”创业计划大赛和电子商务大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其创新能力。同时本专业的每位学生都配备有学业导师和项目导师。
(2)利用国家级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创客中心等平台对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3)通过与长沙市科技产业园合作,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场地、资金、指导等支持。
2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2.1就业情况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特色
本专业培养过程充分考虑所在院校的商科特色,这在就业情况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本专业2016、2017和2018届毕业生就职于经济管理领域机关单位的比例分别为22%、24%和25%,远高于其他兄弟院校。而就职于其他类别单位的毕业生中也有一定比例是从事经管类岗位。就业质量方面,本专业同学的就业单位包括了蚂蚁金服、金蝶软件、去哪儿、华为等诸多知名企业。
2.2研究生入学率高
近年来,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研究生入学率在15%以上,学生遍布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知名985和211高校的相关研究生专业。
2.3学生各类竞赛成绩喜人
本专业以各类学科竞赛为依托,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些竞赛包括湖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华中赛区)、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湖南省大学生数学竞赛等,成绩斐然。多个学生团队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国家级别的项目立项。在历年的创新创业大赛中,学生均有不错的表现。本专业同时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加各种专业相关证书的考试,如: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软件工程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王保建,等.新工科背景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47-54.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地方高校面向地方大中型企业,在机械工程领域已经招收了大量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一大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但在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培养条件差异化较大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一方面,相当于国内一流高校和各种强大资源,其硬件条件(如实验条件、经费支持、信息资源等)和软件环境(师资力量、管理体系、研究氛围、校企合作、公共关系等)处于相对劣势。但另一方面,与重点大学相比,地方高校更为重视工程硕士培养,在导师选聘、学生待遇、学习环境上或能提供更有优越的条件,且政策层面更加灵活。以某地方高校2009届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为例,共29人,学院在授课方式、生活学习条件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并为每位研究生配备双导师,研究生论文全部来源于企业生产实践。因此,地方高校工程硕士培养条件往往呈现很大的差异性。
2.生员质量参差不齐
(1)知识背景各异:由于机械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材料、机制、电气、测控、管理等诸多学科,生员专业差异性大、毕业院校也各自不同,因此该领域的生员背景知识差异较大。
(2)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工程硕士研究生大多来自地方大中型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一线及管理部门,具有极为丰富的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经验,但绝大部分人员离开高校较长时间,加之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精力学习本领域的前沿理论,存在一定知识陈旧现象,且英语、计算机等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
(3)学习积极性高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参加工程硕士学习的学员绝大多数都是是单位的技术骨干和中层管理干部,甚至有些担任重要的行政职务,往往很难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精力。
3.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协调一致
地方高校机械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高校、企业、研究生本人三方通力协作才能得以实现。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1)企业迫切需要学校培养出创新能力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为企业创造大量经济效益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往往很难将上述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培养方案并落实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2)大多高校在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受以往惯性影响,往往会倾向于更为重视研究生的理论及学术水准提升,未能有效与企业沟通,协调一致,从而难以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3)绝大多数学员都是抱着很强的求知欲来学习的,但是往往低估了学习过程的艰苦性,加之家庭、工作方面的影响,往往会降低自己的要求,演变成为仅仅为了毕业证和学位证而学习,把获得更高层次的学位而有利于自身发展作为学习目的。
4.过程管理不够建全和完善
工程硕士研究生往往是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承担着繁重的科研、生产、管理任务,而工程硕士培养过程又是“进校不离岗”,因此在硕士生培养阶段的学员往往在学习时间、学习地点、投入精力上会出现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冲突;此外,学习内容与学员自己的知识背景差距大,学习难度大;同时,导师往往在学校承担有其他教学科研任务,难以全身心投入。其次,在实际培养中往往沿用学术型培养模式,学院负责研究生的理论课教学、论文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等工作,企业很少能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往往造成企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与研究生的培养脱节。另外,“双导师制”是针对工程硕士特点而实施的,但由于学员是在职学习,大部分时间在企业,学校导师往往很难像指导学术型研究生那样细致指导,企业导师则往往是业务骨干或高层管理人员,难以抽出有效时间进行科学指导,从而使得工程硕士指导过程出现空档。5.评价标准难以把握工程硕士培养是为工业企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内容侧重于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因此毕业论文中应强化解决工程问题的新思路、新设想、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而不一定要求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而校内指导老师往往沿袭以往惯例,重学术水平轻工程应用、重理论轻实践,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工程硕士论文质量仍需要进一步厘清,因此对工程硕士论文客观评价有一定难度。
二、提高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质量的探讨
针对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现状和区域内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师情、生情、校情,湖南科技大学在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培养体系,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针对省情、校情、生情,依照“突出实践能力”、“强化应用能力”、“提高综合能力”及“夯实基本素质”原则,学校、企业单位、学员(导师)三方面结合协商制订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在具体实践中,开学前邀请研究生院主管领导、企业专家、部分导师和学员代表进行沟通,根据生产、开发、制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经现场专家、导师的交流和学员的面谈后,学员可以结合自己从事的具体工作,选择合适的课程满足自身需要。
2.改革授课方式,强调灵活性和实用性
湖南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大都来源于本地大型工业企业,生产任务繁重,学员无法脱产学习。针对这一情况,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1)确立班主任责任制,每个班级配备1名硕士生导师为固定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和联系。(2)多时段集中授课。由班主任提前调研,确定合适授课时间,然后提前通知各位学员。对于因特殊情况未能参加授课的学生则利用周末、节假日进行单独补课。(3)现场授课。对于部分距离较远的学员,湖南科技大学采用教师现场授课。如学校多次组织相关教师到学生较为集中的企业等进行集中授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强化校企合作,深化“双导师制”
湖南科技大学针对“双导师制”进行了以下改进:(1)师生双向选择:入学前组织师生见面会,加强交流,保证学员、校内导师、现场导师研究方向的一致性。(2)重视论文开题。由学位分委员会统一组织、集中管理、集中审核、严格把关。(3)加强中期考核。由校内导师和现场导师组成评议组,互相检查监督,保证论文质量。
4.加强管理,保证质量
为保证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湖南科技大学建立了研究生院、学院、导师三级管理体制,主要包括:(1)研究生院严把生源质量。在招生中全面考核学生理论水平、科研能力、综合素质,严把招生质量关。(2)学院负责日常教学管理。课程教学是工程硕士教育的核心环节,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学方式上有效结合学员实际工作内容、突出个性,实行学分制和选修制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考核方式采取读书笔记、笔试、研究报告、综合分析等多种方式。(3)导师负责督促研究生学习、培养过程。由专家组集中组织学生开题、期中检查,答辩过程由导师初审、预答辩、匿名评审等环节组成,确保研究生论文质量。
三、结语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评估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3―0093―08
一、研究背景
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研究型大学除了承担发展科学技术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外,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仍然是其基本的、最本质的职能。目前,我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分为两种类型――科学(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培养目标不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主要从事实践工作的专门人才。从层次结构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现有的专业学位中硕士专业学位39种,博士专业学位5种(教育、口腔医学、兽医、临床医学和工程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重点,也是本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从类型结构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为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两种类型。自1991年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主要以非全日制在职教育为主,仅有少数专业实施全日制培养。2009年开始实施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0年起实行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逐步增加专业学位推免生的数量和比例,鼓励、引导优秀生源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近年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收比例持续增加,预计2012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比例将达到30%,2015年将逐步提高到50%。从学科结构来看,截止到2011年3月,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学科门类涉及管理学、法学、工学、农学、医学、教育学、军事学、文学、经济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除理学和哲学外,基本涵盖所有学科领域。研究生教育政策的重大调整标志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转变。因此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突出其培养特色成为摆在各专业学位培养单位面前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二、问卷设计
发展研究报告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作为切入点。关于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引入了满意度的概念。冯伯麟对教师职业的满意度进行了研究,认为教师职业满意度是教师对其所从事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总体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与看法。朱新秤和卓义周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满意度进行了分析与调查,认为职业满意度是个人背景因素、个人内在因素和个人外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个综合概念。林杰对全国普通高校的现行制度安排满意度进行了调研,认为高校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取决于工作环境,而他们对工作环境,尤其是对各项制度安排的满意度,则是反映高校现行制度合理性与科学性的重要尺度。布鲁斯和布莱克本认为教师职业满意度是衡量学校效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评估目的、主体和对象等不同,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的选取维度不尽相同。概括起来其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维度选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察:第一,从投入一过程一产出环节来考察;第二,从外适-内适一个适环节考察。鉴于“投入-过程-产出”环节及“外适-内适一个适”环节的视角,我们设计了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评估指标,将“质量”概念分解成可以实际测量的具体指标,具体包括8个方面: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外语应用能力、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学术道德水平、创新和科研能力、学位论文质量及学习投入程度等。研究采用《华南地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调查问卷》进行了调查分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其培养过程来实现的,培养过程大致分解为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导师指导、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等方面。问卷通过设置相关问题来了解学生对这些方面的看法与感受,进而推测培养过程各环节对教育质量可能带来的影响。问卷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对专业学位的认知,内容包括研究生选择就读专业学位的动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了解程度及对专业学位地位的认识等;第三部分是对课程与教学的认识,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习投入、导师指导、专业实践等;第四部分是学习收获与满意度的认识,即学生对其专业理论素养、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提高的自我评价。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华南地区多所研究型大学各年级不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45份,剔除无效问卷36份,有效问卷30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9.56%。各备选项按照由低到高的等级设计并采用五点式计分法,依次记分“1-2-3-4-5”,各维度得分越高表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满意度越高。为确保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我们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数据的初步处理,我们使用克龙巴赫仪系数(Cronbaeh’s Alpha)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α系数为0.861,表明问卷有较好信度。问卷效度检验较适合采用结构效度,即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来检验问卷结构效度,我们提取出了8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他们的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8.648%,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调查样本分布具有多样性特点。从性别构成看,男生172名,占样本中人数的55.63%;女生137名,占样本总人数的44.37%。从学习形式看,全日制硕士生73人,占总人数的23.62%;非全日制硕士生236人,占总人数的76.38%。从所学专业类别看,文科221人,占总人数的71.52%;理工科66人,占总人数的21.36%;医学等其他23人,占总人数的7.12%。从工龄情况看,没有工作经验,即本科毕业直接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63人,占20.3%;有工作经验的246人,占79.7%。从专业构成看,MPA人数133人,占总人数的43.3%;软件工程人数35人,占总人数的11.3%;MBA人数33人,占总人数的1 0.7%;计算机技术工程人数25人,占总人数的8.1%;教育硕士人数是19人,占总人数6.1%,其余专业人数64人,占样本总人数的20.5%。
三、评估报告
(一)总体评估
调查发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各项得分(学生主观感受)均在中等(3分)以上,总体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良好水平。说明从整体上看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教育质量较好、满意度较高。从表1可以看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最高的是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3.83分),其次为学习投入程度和学术道德水平(均为3.80分),再次为科学实践和学以致用能力(3.79分),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3.75分),得分较低分别为外语应用能力(3.42分)、创新与科学研究能力(3.50分)、学位论文质量(3.67分)。说明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最欠缺的是外语应用能力、创新与科学研究能力、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这些是今后进一步提高的方向。
(二)差异分析
为了检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在不同评价样本之间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我们将教育质量总分记为总分40分(Total=8*5)。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2。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显著性水平P值为0.042
第一,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差异。表4显示在存在显著差异的5个专业中,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平均得分最高4.20分。而临床医学、化学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得分较低,均低于3.2分。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工商管理硕士等三个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实践与学以致用能力评分较高,在3.8分至4分之间。法律硕士、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软件工程等专业学生平均分相对较低,学生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外语应用能力差异。从表5可以看出,法律硕士、会计硕士、汉语国际教育、临床医学硕士的外语应用能力平均得分较高,在3.6分至3.8分之间。化学工程类的外语应用能力平均分仅为2.8分左右,外语应用能力最差。其他专业如公共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软件工程、教育硕士等专业硕士生外语运用能力处于3.2分至3.4分之间,外语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第三,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差异。表6表明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等专业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的平均得分较高,在3.92分与4.4分之间,体现出这些专业的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汉语国际教育、教育硕士等专业的硕士生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的平均得分处于中间状态,但有待进一步加强。而理工科类的化学工程、计算机工程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学生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普遍较低,亟待进一步提高。
第四,学术道德水平差异。表7显示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计算机工程硕士、教育硕士、软件工程硕士等专业在学术道德水平上的平均分较高,位于3.75至4.4分之间;而社会工作硕士、汉语国际硕士、化学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等专业学术道德水平平均分的相对较低,处于平均分以下。
第五,学位论文质量差异。从表8可以看到,专业学位硕士生学位论文的总体质量的差异较小,普遍得分较低,说明总体质量都得进一步提高。但相对来说,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育硕士和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略胜一筹,理工科硕士学位论文普遍较差,应采取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总之,经过十几年发展,华南地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总体质量满意度良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展。但是各专业类别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布局合理、特色优势明显、质量品牌效应突出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尚未形成。
(三)问题分析
调查显示,处于前十位的问题分别是:缺乏实践l生教学(17.6%)、扩招太多(10%)、学习时间(8.6%)、导师指导(7.8%)、管理松散(7.8%)、课程设置(5.9%)、教师水平(5.5%)、学生质量(5.5%)、社会认可低(3.1%)、差别对待(3.1%)等。其主要原因是:
首先,专业学位社会认可程度不高。调查发现社会对专业学位了解不多、认识不深,社会认可程度不高。从国家层面来看,专业学位教育缺乏权威的国家定位。2001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性学位人才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并没有明确划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同时国家没有出台相应的在学生取得学位后的政策待遇,也没有将专业学位与行业任职资格认证紧密联系起来,导致考生报考积极性不高。整个社会甚至受教育者本人对专业学位的认可度不高,用人单位的招聘及人事制度中更没有体现出对专业学位教育的足够重视。学校管理者对专业学位教育培养重视程度不高,对其管理明显存在边缘化、培训化及营利化等倾向。
其次,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培养制度。目前我国还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标准和教学保障制度。调查中发现有些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管理上配备的力量单薄,只在研究生院设立一个办公室,配备几名工作人员,而他们要负责数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与质量保障工作。
再次,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尚没有建立具有差异性、实践性与前沿性的课程体系。调查显示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大多以科学学位培养模式为蓝本,未能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具体表现在实践性不强、创新性不足、未能很好地体现差异性和灵活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部分教材建设不足、教学用书内容陈旧等问题。调查发现学生认为教材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实际需求的只占到55.7%,认为参考书对学习帮助非常大和比较大的只占到了58.9%。
第四,研究型大学专业学位导师实践经验与责任心比较缺乏。大学教师大都是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术研究型人才。这些导师长期在高校工作,很少接触到社会实际的管理与工作,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尽管目前这些大学采用了双导师制,聘请了来自实践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专家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但是受到诸如工作时间、待遇和制度等因素影响,往往是象征性地出现在论文答辩会上,很难起到实质性指导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有近1/3的学生认为任课老师教学和实践联系不够。目前研究型大学的导师带的学生数量普遍比较多,导师自己面临着学术科研的压力、教学压力,因此给予学生实质性的指导的时间相对较少。在主观题调查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到两种类型学位的学生待遇不一,部分导师责任心不强。
第五,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习投入不够。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既有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又有行政人员、企业员工;既有本科毕业生,又有专科毕业生;既有所学领域与从事行业或大学所学专业相一致的,也有与从事行业或所学专业相差甚远的。因此生源成分十分复杂,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这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更有甚者,由于大部分专业硕士受到工学矛盾影响,学习投入远远不够。调查结果显示1.9%的学生课程学习时间占整个学习时间的比例少于10%,14%的在10%-20%之间,19.1%的在20%-30%之间,21%的在30%-40%之间,18.8%的在40%-50%之间,25.2%的学生课程学习时间占整个学习时间比例大于50%,说明学生在课程学习时间以外,很少花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四、对策建议
(一)健全研究型大学内部质量保障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培养单位的管理工作来维系和发展。因此,培养单位必须制订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规范管理,这是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重要条件。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各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为准则、入学和选拔制度、课程与学习制度、考试与成绩管理制度、导师与科研制度、操作与实践制度、学位论文与学位答辩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培养单位要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整个研究生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作为学校研究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校院两级管理工作队伍,挑选责任心强、业务素质精湛的干部承担管理任务,不断加强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促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提高生源质量。根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特点,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招生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学术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对考生资格审查时,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文件要求,逐一核对考生的学位证、毕业证和职称证等原件,对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坚决不同意报考。考试和录取工作要坚持“公平、公正、择优、差额”原则,确保质量,宁缺毋滥。不断进行招生考试录取环节改革,推进有利于选择优秀考生的选拔方式。加大学位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区别力度,学术型研究生考试注重考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潜能,专业硕士在考察专业基础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考察,以选拔更适合专业型硕士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的优秀考生。
强化师资队伍。首先,强化导师遴选、考核公平竞争机制。实行导师遴选和考核动态管理方式,优胜劣汰,竞争上岗,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明确导师责、权、利,提高导师责任心,加强导师对学生的培养。在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都应该加强导师对专业硕士指导的针对性、个性化和差异化。在对导师考核方面,除了参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考核标准和考核要求外,加强考核导师对培养专业硕士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程度。其次,进一步落实“双导师”制。参照国外培养模式,在专业硕士导师遴选和导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式上进行深化改革,聘请行业部门实践经验丰富和理论水平扎实的专业人士参与教学,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的教学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双导师制”。“双导师制”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社会对专业型研究生的认可程度。学校应参照全日制研究生学位点领衔人的待遇和职责,出台相关政策,明确领域领衔人待遇并加强考核。
突出课程特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根据国外较好的培养方式和我国实际及各研究型大学现实条件,我们认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要突出基础性、差异性、实践性、选择性、先进性和创新性。课程设置贯彻“少而精”原则,精简专业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知识体系。合理的知识体系应包括职业领域知识、一般性社会科学知识及科学思维知识。专业学位教育归根到底就是为某一职业领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检验合格与否的惟一标准就是其“任职资格”是否达到。因此应按职业背景差异对知识的不同需求来组织授课内容,构建起合理的职业领域知识体系,如行业领域基础知识、最新进展、存在问题、发展前景、最新技术手段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面对本专业领域,还要面对经济、社会、技术、产业、市场和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因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应充分体现出“复合型人才”特点,在职业领域知识纵向加深更新的同时拓宽横向领域相关知识,构筑起“职业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体现出专业学位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打通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之间的界限,把学习与做课题结合起来,把研究和应用贯穿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加强课程建设,实施课程主讲教师负责制,鼓励各领域根据在职人员、各自的行业特点、地域特点自编具有实用性强的教材,对于成熟的自编教材,学校和学院应资助出版,推进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优化教学模式。专业学位教学模式的改革应从课堂教学改革人手,以课程内容应用化、课堂教学实践化为起点,逐步摸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多学科优势,坚持以学员为中心,注重学员与教师双向互动,灵活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专题讲座、课堂讨论、主题报告、学术沙龙、模拟训练、观看影象、实地考察等多样教学方式,着力提高面授效果。大力开展专业学位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开发,编制相应的案例库,开发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操作程序。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确保每一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都能深入行业第一线接受实践训练。
加强专业实践。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心所在。研究生教育是以研究为主的教育,是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与研究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因此研究能力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应有之义。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针对特定职业领域需要而设置的学位教育,因此特定职业领域的实践能力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心所在。在教育部专业学位培养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为学生实践提供条件,建立实践基地,联合社会资源共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因此在今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修改完善时,培养单位应充分考虑到实践环节的学时和学分要求,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联合校外导师,整合资源,建立研究生工作站或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开拓社会实践的思路和视野,为专业学位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与课题深入实践,从实践中遴选课题,加以研究,切实解决企事业及行业上的技术难题,从而收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重视学位论文。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质量管理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归宿。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是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水平、实践技能、研究能力和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是全面检查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结构和综合分析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所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行目标管理的最后一关。专业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文体选择上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以突出实用性和职业背景为指导思想,学生可以选择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主要体现专业型研究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位论文评价上,一方面,强调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考核专业硕士的理论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对于研究范式的掌控能力。另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先进培养方式对专业硕士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进行考核。
(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关政策
其一,国家政策的保障措施。在国家层面上,制订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规范管理的重要保障。国家法律对专业学位教育的定位、专业学位的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专业学位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定性分析都还远不清晰和成熟。因此,国家和省级部门要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积极开展学位教育研究,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专业学位教育的支持和投入,从制度上规范专业学位教育行为。
其二,人才市场的配套体系。《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十条规定:“各专业学位所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因此需要进行专业学位与劳动力市场及人才市场的相应配套改革,将专业学位教育与行业准入制度衔接落到实处。在美国,参加一些行业执业资格考试必须以获得经认证的专业学位为前提,绝大多数州的律师资格考试委员会都规定,参加律师执业资格考试必须获得经认可的法学院所授予的法律专业博士学位(J.D.)或法律学士学位(LL.B),自学、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均不能替代法学院的教育。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的衔接使专业学位教育拥有较高的社会认同度,也使美国专业学位教育享誉世界。我国行业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之间尚未建立有效衔接,相应专业学位教育经历未成为行业执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很难避免专业学位教育社会地位受到影响。因此,加强专业学位教育与相应行业执业资格考试衔接,必将促进公众对专业学位的认可,提高专业学位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促进专业学位质量提高和健康发展。
其三,社会中介的评价监督。完善的外部质量监控体系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的必要和有益补充。当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主体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专业学位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和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等为代表的专业学位教育方面的社会中介机构。各种专业学位都成立了相应的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各个培养单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和硕士论文在政策上进行宏观管理,同时各种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下又成立了领域协作组,对各个培养单位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等进行指导。要充分发挥各个准政府组织等中介组织的作用,由各中介机构从不同层次和侧面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监控,保障专业学位的教育质量。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到专业学位教学中来,保障专业硕士教育质量。在美国,行业协会介入相关专业学位的申请者条件规定、培养计划的制定等环节。行业协会还以专业认证为主要手段来监控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而行业协会同时也是执业资格考试的主管部门,他们与相应专业的教育机构协会联合管理专业学位教育。因此,设计一种合理的体制使执业资格考试主管部门能够参与到专业学位教育中来,架设执业资格考试与专业学位教育培养之间的桥梁,中介机构与研究型大学共同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显得非常重要,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可以尝试性地开展专业学位与执业资格考试挂钩的培养机制,以培养适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沁平.与时俱进适应需要逐步在我国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2(21):3.
[2]马德秀.研究生教育要更加注重适应需求[N].中国青年报,2012―03―14(T03).
[3]冯伯麟.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1996(9):23―25.
1.1可提高护理人员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护理人员不仅需要获取护理知识,还要了解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社会知识及各种护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信息,这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才能明确护理诊断,全面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改进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切实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1.2是开展循证护理实践的前提循证护理,就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的护理。循证护理在我国是一个新的护理发展方向。面对新的挑战与要求,护理人员应会运用身边各种资源寻找证据,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法。
2提高护理人员信息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2.1护理人员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意识是信息行为的先导,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促进信息需求和获得利用信息能力的高度结合,产生良好的利用信息的效应[3]。对信息意识的培养应从学校课堂开始,由文献检索的教师讲解有关信息、文献等方面的知识,利用现实社会中围绕情报、信息发生的生动事例,强调获取情报和信息的重要性,使学生们初步树立信息意识,激发学生获取信息的渴求和自觉性,并可由此产生对文献检索课的兴趣,也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充分发挥医院图书馆电子文献检索知识培训的功能
2.2.1加强医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1)自建数据库,馆藏资源数字化。我院是集医疗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院图书馆是医院的文献信息中心,馆藏中外文肿瘤专科资料极具价值和特色,因此我们使用北京清大新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的图书馆自动管理软件(GLIS7.0),通过套录、录入等方式自建了极具本馆特色的馆藏数据库。同时,读者可通过IE浏览器利用查询系统实现对书目数据库的访问。在查询系统上可了解图书馆概况、管理制度、借阅规则、开放时间、查看最新公告,进行馆藏书目查询等。(2)引进数据库,实现网络资源馆藏化。我院的数字图书馆,引进有清华同方的《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CHKD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江苏省科技情报所万方、维普镜像数据库,外文数据库医知网,以及大医医学搜索、中外文电子书库等网络数据资料,使医院图书馆以较小的空间存储了无限的信息。
2.2.2加强医院数字图书馆教育、培训功能。医院图书馆是医院信息文化中心,深入研究如何改变传统的信息服务方式和内容,开展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创新,是当前各医学图书馆探索的重要课题。(1)图书馆在完成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上,争取院领导的重视,完善计算机、网络、投影仪、电子阅览培训室等硬件设施建设,保障信息服务水平。(2)在护理人员新入院时就对他们开设岗前培训课,讲授如何利用图书馆,介绍馆藏特色及中外文数据库及书刊,初步树立信息意识。与护理部合作,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分批、分次,举办定期、不定期的医学文献数据库的培训班,馆员自己制作数据库的PPT,不仅向参训人员介绍本馆引进的医学电子数据库的概况、特点、收录范围、检索途径、文献下载及处理等一些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训护理人员根据需要完成从查找线索、索取原始文献,到综合加工、评述、利用等的一个连续过程[4]。(3)建议医院并争取将文献信息检索课纳入护士继续教育的内容。将文献信息检索能力与竞争上岗、评聘职务、考核晋升等挂钩,并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
3医院图书馆管理人员加强自身素质建设
关于职业高原成因即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同学者也是众说纷纭。Ference将职业高原分为个人高原与组织高原,他认为个人能力、动机以及组织环境和条件都会导致员工达到职业生涯高原期。本文用Bardwick(1986年)观点,把职业高原分为:结构高原、内容高原和个人高原。结构高原是因组织结构的不合理而使员工职业发展受到限制,它一般不受员工个人的控制;内容高原是指当员工掌握了与他(她)的工作相关的所有技能和信息之后,而缺乏进一步发展知识与技能的挑战时,所出现的一种个体职业发展上的停滞状态;个人高原主要是指因个体生活上的静止,而导致个体职业发展上的停滞。
二、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职业高原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说明
本研究对象为无锡格林艾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50份,有效回收率为50%。样本的具体情况如下:50人中男性占70%,女性30%;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中专)及以下21人(42%),大专14人(28%),本科15人(30%),硕士及以上没有;所选调查对象中管理岗位20人(40%),技术岗位25人(50%),二者兼有5人(10%)。工龄超过30年4人(8%),介于20―30年间14人(28%),介于10―20年17人(34%),介于5―10年9人(18%),介于1―5年6人(12%)。
(二)问卷说明
本研究问卷主要参考了郭豪杰的硕士论文《职业高原的结构研究及其与工作倦怠的相关》中的问卷,然后根据查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学变量,主要包括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职业高原问卷:企业员工职业高原问卷共有 15 个问项,每个问项采用六点式的计数法。由“1”到“6”代表符合程度由低到高,“1” 代表完全不符合您的情况; “2” 代表相当大的程度不符合您的情况,“3”代表有一点不符合您的情况;“4”代表有点符合您的情况;“5”代表相当大的程度符合您的情况;“6” 代表完全符合您的情况。
(三)数据的分析
本研究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问卷的信度及效度分析
由SPSS13.0统计软件得出信度分析统计量输出结果(如表1所示)。
实证研究中,学术界在态度量表法常用检验信度的方法为克朗巴赫所创的α系数。α系数值介于0和1之间α值大于0.7,表明数据可靠性较高,测量指标中的项目数小于6个时,α的值大于0.6,表明数据是可靠的。本问卷的α系数=0.753,即信度较高,可以认为这是一份较好的调查问卷。
2、苏南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职业高原的特征差异分析
(1)男、女性别的差异比较。国内企业更倾向于提拔男性,主要是性别刻板印象带来的消极影响,当组织的职位有限时,女性更容易遭遇结构高原。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冲突也对职业高原有影响,女性对家庭和儿女的责任心重,所以常常把精力投给家庭、子女等,而不像男性那样对工作内容本身感兴趣,而且能够全力以赴。因此,女性员工还容易出现内容高原和个人选择高原。男性一方面出于“面子”的考虑,会更看重自己的工作技能同别人的差异,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工作技能的更新也越来越频繁,所以男性员工更容易知觉到自己处于工作技能高原。所以,在工作技能高原上,男性更容易比女性出现工作技能高原,但两者的差异并不显著。
(2)不同受教育状况的企业员工差异比较。企业在提拔干部时,把学历作为一个指标,教育程度为高中(中专)以下员工基本不会被考虑,因此他们结构高原情况最严重。受教育程度高的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思考较深刻,且多接受了系统培训,在工作技能方面更出色,因此教育程度越高的企业员工内容高原、工作技能高原也越轻。
(3)不同工作年限企业员工的差异比较。由于组织更倾向于提拔年轻干部,因此参加工作年限在 31 年以上的企业员工的结构高原情况最严重,而参加工作年限在 1―5 年的企业员工处于职业生涯的发展期,是组织选拔干部的首选,因此他们的结构高原情况最轻。参加工作年限在21―30 年的企业员工的家庭负担过重,另外,工作在同一个工作职位的时间越长,对于工作的兴趣越低,因此他们的个人高原情况最严重。
三、SPSS分析结果及对策
(一)分析结果
通过以上SPSS分析以及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女性中层管理人员容易遭遇结构高原和内容高原,男性中层管理人员更容易比女性出现工作技能高原,但两者的差异并不显著。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中层管理人员越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思考的深刻,而且对自己的工作接受了系统的培训,在工作技能方面更出色,也更容易掌握各种工作技能,因此教育程度越高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内容高原、工作技能高原越轻。
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越长,对工作的兴趣就越小,所以更容易出现职业高原现象。
(二)对策建议
为了更好的解决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职业高原问题,笔者有如下建议:
1、重视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或脱产培训
在日益注重学习型组织的今天,对管理中层人员而言,尽管不再强调“唯文凭论”,但企业必须不断更新员工知识结构,加强他们管理素养和能力的培训,使中层管理人员的思维和管理模式与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步。
2、建立灵活的企业管理人员职业发展路径,疏通组织中的职业堵塞
建立灵活的管理人员职业发展路径,就如现在都市中不断改造传统道路(建立诸如地铁、轻轨、立交桥等)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一样来疏通组织中的职业堵塞。对传统职业发展路径的变革我们可以建立以下几种模式。第一,横向职业路径。即组织采取横向调动来使员工焕发新的活力、迎接新的挑战。第二,网状职业路径。它以横向职业路径为基础,是纵向发展的工作序列与横向发展机会的综合。第三,双重职业路径。专指为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各自设计的一个平行职业发展体系,这两条职业路径在责任、报酬和影响力等方面都具有可比性。
3、 进行岗位轮换
【关键词】翻译硕士 学习氛围 职业技能 翻译技术
一、引言
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翻译人才,并成立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MTI教指委),具体负责指导这一新兴学位课程。截至2014年7月,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已达206所。应用型翻译硕士与学术型翻译硕士的根本差异,在于是否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作为根本目标。在翻译行业发达地区的翻译硕士培养单位中,以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项目管理、本地化翻译等课程为代表的翻译技术课程在翻译硕士培养体系中占有愈加重要的地位,随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高校开办翻译技术沙龙,翻译硕士的授课教师对职业技能在翻译行业的应用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进一步落实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翻译人才的教学目标。但是在翻译行业发展落后的地区,受师资构成和学术化教学思想的制约,看待应用型翻译的正确观念仍待普及。如何树立正确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是保证翻译硕士培养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内学者对翻译硕士教学问题的认识
翻译硕士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从本质上说,这样的目标要求翻译硕士教学要与社会需求看齐,以社会满意度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根本因素。但是从整体上看来,翻译教学不能满足翻译的行业快速发展仍是不可忽视的矛盾,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6年某高校翻译硕士专业接受MTI教指委进行学科评估时,因硕士论文内容过于学术化而被停止了招生资格。对于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国内学者已经有所反思。吴自选和丁素萍(2012)通过对南开大学等5所开办翻译硕士专业的学校进行培养目标调查,认为目前MTI培养目标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结合市场需求制定个性化和清晰的培养目标。陈了了(2011)认为,翻译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学术化的教学内容无法培养学生实际的工作能力,教师亦缺乏标准的内容作为教学参考,教学随意性大;同时,学生缺乏独立工作能力,译稿往往依靠任课教师进行最后的修补,助长懒惰思想。郭晓勇(2010)认为,现在的翻译硕士教学存在两个突出问题,在师资队伍上,翻译专业教师学术背景强,缺乏承担实践性翻译教学的足够经验,影响教学效果;在培养多样性上,目前只能培养口笔译人才,无法培养语言服务行业的管理、营销、技术、排版等复合型人才。刘晨星(2015)通过分析43份针对高校翻译教师的问卷调查,认为目前的翻译教学存在两种问题,首先是课程结构不合理,学术类课程比重过多,牵制了实践类课程的学习时间。其二,通过把翻译硕士培养目标同翻译产业附加值技能金字塔(Fran?ois Massion 2014)进行对比,认为我国培养的翻译硕士既不够高层次也不够专业性。王华树(2012)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翻译技术教学实践》一文中指出,首先,信息技术是推动翻译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是因文科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低,在学习新知识时会遇到障碍;其次,现代化翻译理念还有待普及,目前,把计算机辅助翻译简单等同于机器翻译的片面观点在高校中仍然很有市场;另外,虽然校外实践导师的职场经验丰富,但因其职场背景导致难以融入学校的学术氛围,缺乏面对高校学生的教学经验。上述学者均对目前翻译硕士教学的问题有所认识,但是这些认识大多从课堂教学出发,对翻译硕士的学习氛围涉及不多。笔者准备从学习氛围的角度出发,更加全面地看待翻译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三、学习氛围面临的困境
1.培养计划结构松散,难以真正落实技能型培养需求。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无时不刻不在享受着信息技术进步带给人们的便利。电话的发明缩短了沟通的距离,智能手机的使用让通讯工具的用途多样化,推动互联网+建设不断加快。在翻译行业,以计算机辅助翻译为代表的翻译技术带来了更高的翻译效率,推动翻译职业由手工作坊型向流程化、规范化的模式转变,在翻译行业快速变革的今天,翻译新工具和技术的使用已经不可避免,谁先迈出一步,谁就占据前沿,谁就能获得创新的资源。然而现存的问题是,翻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表面化,在翻译硕士的整个课程计划中缺乏主体性,与其他课程的关联性不强。以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为例,虽然翻译硕士培养计划中开设有该课程,但是只要本课程期末考试合格,就算学生了解了这门技术,至于中期考核和毕业前的翻译报告写作,并没有明确要求学生必须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来完成,这样设计的培养计划明显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翻译技术的学习流于形式。
2.学习动机差异明显,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翻译硕士专业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撰写翻译实证报告,通过对翻译报告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学习动机和职业素质的真实水平。通过笔者对某培养单位翻译硕士的调查,发现翻译报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首先,翻译实践的主题没有体现多样化特征,文学和学术题材在翻译报告中仍占有重要比例,其次,缺乏主观能动性,为了满足答辩委员会对学术价值的重视,报告人擅长引用各种翻译理论学派的观点,介绍自己翻译经验的篇幅明显不足。追根溯源,翻译报告中学术性质的内容占有相当比例,与学生学习动机不端正具有密切的关系。翻译硕士学习动机的扭曲发生在两个阶段:在研究生入学考试阶段,表现为生源成分复杂,凭借现有的教学评价手段无法识别出真正具备职业学习意向的学生,再加之允许学术型硕士调剂到翻译硕士,以及在专业硕士内部,允许不符合口译学习要求的学生转到笔译方向,如此加剧了学习动机的复杂性,学习效果无法保证;在翻译硕士培养阶段,表现为翻译硕士学生受到学术型学习氛围的影响,不能坚持职业技能的学习方向,通过撰写论文、参加学术型出国留学项目等方式,强化学术型学习动机,弱化职业型学习动机,最终动摇翻译硕士的培养目标。
3.缺乏岗位落实,导致就业困难。应用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最终适应社会分工。技能型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既要看社会分工的需求,也要看学校的师资力量能否适应这样的需求。根据MTI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翻译硕士培养目标,翻译硕士旨在培养口笔译人才,但是从职场角度看,企业对于口笔译人员存在两种用工形态,一种是兼职岗位,另一种是专职岗位,培养方案对这两类岗位的差异鲜有涉及;此外,口笔译人才只是语言服务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市场提出其他岗位的用工需求时,学生会因为综合技能的缺乏而无法胜任,尤其是面对语言服务行业提供的本地化工程师、翻译项目经理、多语种排版等岗位需求时。从师资队伍构成来看,高校语言专业教师是翻译硕士教学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教师的工作内容对其翻译能力有所要求,但不是工作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在语言培训中纳入翻译教学,其主要目的是获得语言能力,偶尔融入点滴翻译方法能力的培养,不是利用翻译进行信息传递或与外界沟通,更没有任何经济上的损失。这样的教学决定了学生不可能掌握完整的职业翻译能力,只能在翻译上做皮毛文章。由于培养目标不明,再加之没有获得充足的职业能力,当学生在语言服务行业就业受挫后,不得不回到语言教学的就业路径上,此时与擅长从事语言教学的学术型研究生形成竞争关系,让两种不同学习目标的学生在一个方向上竞争,导致内耗加重。
4.缺乏务实态度,难以培养正确的职业精神。职业翻译作为一种应用型的学习导向,与生俱来就与社会需求存在直接联系,特别要求学习者具有务实精神,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以计算机辅助翻译为例,这项技术的使用目的在于,面对译稿中存在的重复或者相似的译文,借助计算机的技术优势简化这些译文的录入工作,以达到降低译员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率的目的。但是就翻译硕士的学习背景而言,由于受长期语言学习经历的影响,学生不可避免地带有人文社科类学习方法的烙印,善于按部就班和纸上谈兵,不善于从事实际操作。在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在个人电脑上安装SDL Trados翻译软件试用版以提高对软件的熟悉程度,但因为学生缺乏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安装软件后出现系统崩溃即不知如何处理,进而对电脑翻译产生畏惧心理。有的同学安装电脑翻译软件后,明明知道该软件的文字处理的功能是基于微软office实现的,但是电脑中还保留着国产办公软件,由此构成翻译软件功能不能实现的隐患。务实精神的缺乏,不仅导致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而且由于精神意志薄弱,学生无法在职业道路上长期发展。在翻译职业进入技术驱动时代之前,翻译经验的积累方式具有分散化特征,其积累的形式可以是既可以是手工制作术语表,也可以是与专家的谈话记录、在工作现场的实地体验等。进入到技术驱动时代之后,经验积累变得更为具体和直观,集中表现为翻译记忆库和术语库的制作和管理,这样的经验积累方式更加便于信息交流和重复利用,但也带来了负面问题,就是信奉拿来主义的译者忙于寻找现成的翻译资源,而不愿意自己从头开始积累翻译经验,这样皮毛式的翻译学习方法不能真正提高翻译能力,长此以往,也无法胜任翻译工作。
四、如何培养良好的翻译硕士学习氛围
1.反对经验主义,坚持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翻译硕士培养方案松散的根本原因,在于翻译硕士教学团队脱胎于学术背景,面对需要承担的实践型教学任务,仍然试图以经验主义支配教学,在翻译实践形式不断变化、技术革新不断加快的时代缺乏足够的职业适应能力。笔者认为,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势必从教师队伍建设抓起。要设定从事翻译硕士教学的岗位门槛,从工作经历、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水平、项目管理能力、现代翻译技术应用能力等角度考察授课者的任职资格,对于暂时不能满足任职资格的职位申请者,应通过校外脱产锻炼、参加翻译行业学习活动等形式提高其职业素养,推动授课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让培养的学生提高适应复杂职场环境的能力。
2.明确技能型教学目标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于2011年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规定,翻译硕士的培养单位应当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外事与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务)的翻译人员参加。设立导师组的本意是在坚持学术指导的基础上,通过校外实践导师的参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能力,但是现在的技能型教学存在两个突出问题,首先是翻译硕士的学术型教学目标同技能型教学目标不能很好地融合,一旦产生矛盾,技能型教学目标就成为牺牲品。另外,拥有高级职称的校外实践导师年龄普遍偏大,面对技术驱动下的翻译行业不能快速适应,致使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降低。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关键在于切实提高技能型教学目标在翻译硕士培养中的含金量,并由教师带头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在具体落实上,应打破翻译硕士培养计划由学术型导师制定的现状,鼓励校外实践导师提出意见,打破学术型课程同技能型课程在培养计划中各自为政的状态,建立以贯彻技能型培训目标为主,兼顾学术素质培养的课程结构。在课程教学方面,校外实践导师应当从语言服务行业对员工素质的最新要求出发,鼓励学生掌握以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本地化技术和翻译项目管理为代表的现代翻译技能,并通过翻译实习、中期考核和翻译报告写作等形式核实这些技能的掌握程度。在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方面,校外实践导师应当带领学生参加实际项目,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学术型导师在翻译硕士培养过程中应恪守学术道德,对学生的学术能力做出原则性指导,但不能过分强调理论素质的重要性,阻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3.建立严进严出的人才评价制度,保证培养目标的稳定性。首先要保证专硕学生队伍的纯洁性,关闭学硕与专硕之间以及专硕内部的调剂渠道。另外,鉴于学生构成的复杂性,有的学生为缓解考试难度,虽然把专硕作为考研第一志愿,但实则以专硕作为跳板,入学以后仍然从事学术研究活动。如此以来,不仅影响自己掌握职业技能,也会影响周围学生的职业型学习动机,干扰翻译硕士正常的培养氛围。对此情况,在翻译硕士复试环节应改变以语言能力一刀切的评价模式,按照职业意向、理性思维、信息技术应用、语言能力、翻译经验等模块给学生综合打分,判断其是否适合翻译硕士的学习。进入翻译硕士学习阶段以后,在定期观察上述指标变化的基础上,通过中期考评、进修计划和签约后工作岗位的属性判断学生的职业型学习动机的稳定性。对于不符合翻译专业硕士就业方向的学生,应考虑延期毕业。
五、总结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完成学习目标的重要保证。翻译硕士缺乏学习氛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施教方而言,主要问题是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突出技能型课程在翻译硕士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当学生面临市场需求时,因缺乏足够的职业技能而导致就业困难。对于受教方而言,一方面自身缺乏务实精神,另一方面受到学术型硕士学习方法的干扰,导致学习动机差异化,偏离了翻译硕士的应用型学习目标。解决翻译硕士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关键在于与时俱进。就学术背景教师而言,要打破经验思维,规定翻译硕士教师任职资格,从各方面衡量翻译硕士教员的实际水平;在与校外实践导师的融合方面,应打破学术背景教师一手制定翻译硕士培养计划的局面,打造以实现技能型教学目标为主,兼顾学术素质培养的课程结构;除此之外,要鼓励教学人员提高终身学习能力,适应语言服务行业对从业者能力的最新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改变人才评价方法,真正识别出具备明确职业动机的学生,并通过优化考核内容和形式、进行就业引导等方式保证实现翻译硕士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Gile D.,2005,la traduction,la comprendre,l’apprendre[M].Presse Universitaire de France,p.9.
[2]Gouadec D.,2004,faire traduire[M].la maison du dictionnaire.
[3]吴自选,丁素萍.以造就科技翻译人才为目标的MTI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2(9):129-131.
[4]郭晓勇.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在2010中国国际语言服务行业大会上的主旨发言[J].中国翻译,2010(6):36.
[5]王华树.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翻译技术教学实践[J].中国翻译,2012(3):57-62.
[6]陈了了.计算机辅助翻译与翻译硕士(MTI)专业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11.6:28-31.
[7]刘晨星.MTI院校CAT教学现状调查[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5.4:25-27.
【关键词】 公务员;需要结构;满足程度;实证研究
需要是指个体生理和心理上一种匮乏状态,是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张春兴,1991)。需要的满足是个体从事生产活动的根本目的和动力,是个体表现其积极性的源泉。需要的满意度会直接影响个体的态度及行为,被视为是绩效管理的关键,很早就受到了国外专家的重视。
近年来,公务员热的兴起带动了国内学者对公务员需要结构的研究。阳东辰等人发现青年公务员的生存性需要较为强烈;孟宪民指出公务员的满意度低是由需要与现实发生错位和制度不完善所致;王璐媛的研究则表明公务员较重视与生存需求相关的因素。这些研究或是针对某一细分群体来探讨需要结构本身或是仅局限于公务员制度的缺陷问题,都没有全面地就公务员的需要结构和满意度进行相关分析。将感受度作为需要与行为之间的中介心理变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公务员需要结构及其满足程度,进而发现国家机关在激励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雷卫平、黄兰钮和李孝永等人使用过的激励因素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公务员的特点编制了问卷,采用likerte 5点量表计分法,并将17项激励因素划分为就业保障、薪酬福利等六个维度。以北京市某区行政机关的公务员为对象,共发放1600份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475份,其中男性占47.8%,18~35岁的公务员占68.1%。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在需求结构及感受度方面的差异。问卷的 Cronbach a 系数为0.94,说明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公务员主导需要分析
首先,个人发展、薪酬福利和就业保障虽然排序有差别,均是国内外知识型员工前5位的主导需要。其次,薪酬福利是国内知识型员工的第一需要,是公务员的第二需要,对国外员工则排在第四位,说明国内员工更重视生存性需要。再次,公务员有一种追求稳定的思想倾向,“就业保障”是其第一需要,且生存性需要强于发展性需要。
(二)公务员对激励因素的满意度分析
公务员对激励因素的满意度可以通过其需要度与感受度间的差距得到,根据表2和表3的数据对比得到:公务员最重视就业保障、人际关系和薪酬福利,对个人发展的需求度最低;感受度最好的是人际关系、工作环境,最差的是薪酬福利和个人发展。二者的差距反映出满意度最高的是薪酬福利和就业保障;最低的是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个人发展和领导管理水平居中,说明目前的激励制度还有待完善。
(三)激励因素重要程度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1.年龄。年龄的差异会影响公务员的人生阅历,影响其内心需要。年龄对人际关系和薪酬福利的影响最为显著,公务员的需求度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56岁以上的公务员需要得分均最低,尤其是人际关系;18~25岁的公务员最重视人际关系。其次是就业保障,将个人发展放在次要的地位,26~45岁的公务员最重视就业保障、人际关系和薪酬福利,其中36~45岁的公务员则对个人发展的期望较高,对领导管理水平的需求不高。
2.学历。学历层次直接影响公务员的精神层面,影响其对激励因素的态度和期望,尤其是在薪酬福利、工作环境、领导管理水平和个人发展上有显著差异,就业保障仍是公务员的第一需要。大专与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公务员各项需要的得分最高,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公务员对人际关系、薪酬福利、领导管理水平和个人发展的需求最强烈,视领导管理水平和个人发展无足轻重,本科学历的公务员对领导管理水平的需求度最低。
3.工资水平。不同工资地位的公务员生活质量的差异会影响其对激励因素的心理需求度,特别是在人际关系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随着工资的增长,人际关系的需求度逐渐减弱,就业保障的需求度逐渐增强,仍是公务员的第一需要。工资最高和最低的公务员的需求度较高,都认为工作环境和薪酬福利较为重要,工资最高的公务员更看重个人发展,对就业保障、薪酬福利和领导管理水平的需求没有工资最低的公务员强烈,中等薪资的公务员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较低。
(四)激励因素感受程度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公务员不仅对激励因素的心理需求有差异,在实际感受度上也不同(见表3所示)。
1.年龄。年龄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公务员对激励因素的需求方面,还会反映在其实际感受上。除了人际关系的感受度最好以外,年龄在其余各项激励因素上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感受度较高的是36~55岁的公务员,56岁以上的公务员对就业保障最为满意;感受度最低的是18~25岁的公务员,其中薪酬福利低于平均水平;居中的是26~35岁的公务员。数据反映出国家机关内部的人际关系较为和谐,人才培养机制和上下级沟通体制仍需改进。
2.学历。学历层次不同的公务员在领导管理水平、就业保障、薪酬福利和工作环境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人际关系的感受度都最高,薪酬福利的感受度均最低。高中或中专学历与大学本科学历的公务员感受度较高,本科学历的公务员对工作环境的感受度排序相对靠后。大专学历的公务员得分最低,尤其是薪酬福利的得分低于平均水平。
3.工资水平。公务员工资水平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内心需求上,还表现在感受度的差异上,除了人际关系外其余五项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感受度与工资呈正比关系。工资最低的公务员在就业保障、薪酬福利、领导管理水平和个人发展上的感受度得分均低于平均水平,尤其是薪酬福利;工资最高的公务员,感受度最高是工作环境;中等工资水平的公务员感受度最差的是个人发展。
三、问题讨论
(一)公务员需要结构的新特点
就业保障是公务员的第一需要,其次是薪酬福利和个人发展,这与以往研究得到的知识型员工的主导需要依次为薪酬福利、个人发展和就业保障的结果略有不同。迫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公务员更看重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对高生活品质的追求也使他们对工资福利寄予了厚望,现有人才培养体制和晋升制度等的不完善使得公务员对个人发展期望不高。
(二)公务员对激励因素的满意度较低
公务员的总体满意度较低,尤其是薪酬福利、就业保障和个人发展,但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最高,这说明公务员追求高生活品质的愿望与当前低工资水平相矛盾。近年来,制度改革和人才机制调整所导致的高就业压力也使公务员对就业保障的满意度降低,国家机关存在论资排辈和晋升指标不科学、工作缺乏挑战性等问题也限制了公务员能力的发挥和总体绩效的提高。制度改革必须重点改善这些满意度较低的方面。
(三)学历对需求结构及满足程度的影响
大专与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公务员学习与工作能力较强,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对个人前途较有信心,发展需要也更为强烈,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公务员一般职级较低且多从事繁杂的工作,晋升的机会有限,对个人发展寄望不高。由于近年来大学扩招及各种成人教育的蓬勃兴起,本科学历逐渐失去了耀眼的光环,该群体也不再把薪酬和工作环境作为就业的首选条件,满意度居中。
(四)年龄对需求结构及满足程度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公务员的需求度逐渐降低,感受度却在增强。56岁以上的公务员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并从工作中获得了长期回报,感受度最高。18~25岁的公务员刚踏入社会,极希望尽快建立人脉并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来站稳脚跟,至于薪酬和个人发展则是下一步的考虑,他们最重视就业保障和人际关系;26~45岁的公务员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技能,更渴望从事业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最重视就业保障和人际关系,认为目前的培训、晋升机制限制其个人发展。
(五)工资水平对需求结构及满足程度的影响
工资越高,公务员感受度也越好。工资最高的公务员承担的工作较为重要,能得到舒适的办公环境、稳定的工作保障等回报;工作的独立性使他们对人际关系不太看重。工资最低的公务员多从事繁重且协作性强的工作,较重视人际关系和薪酬福利,对渺茫的晋升机会感到不满;中等水平的公务员从事的工作较为琐碎,多是命令的执行者,自主性不高,对个人发展的满意度较低。
参考文献
[1]寥建桥,张士菊.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7(1)
[2]李苑林,杨东辰.青年公务员需要特征及激励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2007
[3]杨超,朱云.公务员工作满意度调查[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
[4]唐加福.公务员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
[5]陈志昌.知识工作者对激励因素偏好之研究.东吴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学系硕士在职专班硕士论文
[6]时云,王锐兰.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研究[J].经济师.2008(7)
[7]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428
探讨工作满意度在农村中学教师职业角色意识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工作满意度问卷和自编教师职业角色意识问卷对265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职业角色意识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职业角色意识对职业倦怠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工作满意度在职业角色意识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表明,职业角色意识、工作满意度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工作满意度在职业角色意识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农村中学教师 职业角色意识 职业倦怠 工作满意度
分类号B849
1 引言
教师的职业角色意识,是指教师对其角色的身份地位、行为规范及其角色扮演的觉察、认识、理解与体验,它包括教师对其角色地位的认识与理解、角色规范的把握及角色扮演的体验三部分,而且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作为支配教师职业角色行为的内在动因——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它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内部源头。因此,具有明确而清晰的职业角色意识的教师,他会倾向于理性化与有序化的教育行为,反之,具有模糊不清职业的角色意识的教师,其教育行为的随意性、情绪性就会增强。较多研究发现:职业角色意识与个体情绪感受、心理健康存在紧密联系。有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所体验到的角色冲突强度越大,则教师产生的工作心理压力也越大,即教师个体所感受到的角色冲突程度与工作压力有显著的正相关;同时,Gmelch和Torelli的研究也证明,教师的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会引起教师的职业倦怠,角色冲突与职业倦怠有显著正相关,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对职业倦怠有预测作用。因为,长期相互冲突的角色要求或规范让教师无所适从,身心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进而使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以一种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工作中的人和事,工作效率差,自我效能感降低,并表现出消极工作态度与情。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疲惫状态,主要表现在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方面。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表明,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很多,其中工作满意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国内外研究发现:职业倦怠及其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康勇军、屈正良与吴娴、迟景明的研究结果也显示,教师工作满意度总分和教师工作倦怠总分之间基本呈线性关系,即两变量之间负相关。也就是说,随着教师工作满意度提高,教师的倦怠程度有下降的趋势;反之,若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降低,其职业倦怠的倾向就上升。
农村中学教师是我国教师群体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角色意识可能与职业倦怠有直接关系,那么是否又会通过其他途径对职业倦怠产生作用?即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是否在角色意识与职业倦怠倾向之间起到某种中介作用呢?因此,本研究要了解四川农村中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在职业角色意识与职业倦怠之间中介作用,试图从结构层面揭示三者的内部关系,从职业角色意识明确到工作满意的角度为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2 方法
2.1 被试
在内江某县随机选择乡村中学教师85人,以及参加四川省“农村初中骨干省级培训”和四川“灾区农村初中骨干国家培训”的教师180人。发放问卷265份,收回有效265份。其中初中教师177人,高中教师88人;男教师119人,女教师146人;骨干教师180,非骨干教师85人。
2.2 研究工具
教师职业角色意识问卷,采用自编的中学教师职业角色意识问卷。该问卷包3个方面6个维度23个题项。3个方面为:教师对角色地位(社会、经济地位)、知识传授者与执行者、研究者与课程开发者、合作者与促进者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对角色规范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角色扮演的认识与体验;6个维度为:地位(社会、经济)角色意识,知识传授者与执行者角色意识,研究者与课程开发者角色意识,合作者与促进者角色意识,职业角色规范意识,职业角色体验意识。量表各因子的Cronbach a系数在0.54—0.89之间,分半信度在0.56—0.84之间;总问卷的Cronbach a系数为0.90,分半信度系数为0.85。这说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量表采用5级计分,每个测验项目最低分数为1分,最高分数为5分,分数愈高,表明职业角色意识认可程度愈高。
3.2 工作满意度在职业角色意识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探讨
为验证工作满意度是否在职业角色意识和职业倦怠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研究采用温忠麟等人提出的多重回归检验中介效应的程序。多重回归检验步骤为:第一步是自变量职业角色意识对职业倦怠影响的回归(即c),当c显著时才能继续进行中介效应的分析,第二步是自变量职业角色意识对中介变量工作满意度的回归(即a),第三步是自变量职业角色意识与中介变量工作满意度对职业倦怠影响的回归(即c’和b)。
教师工作满意感量表,采用我国台湾学者舒绪伟编制的教师工作满意量表,该量表由教学工作、工作环境、发展升迁、福利报酬和领导管理5个维度共30个题目组成,量表采用5点记分法。分数越高表明其对工作越满意,其中有部分反向记分题。本研究中总问卷的Cronbach a系数为0.82。
职业倦怠量表,采用马氏工作倦怠量表,共包含22个题项,分为3个维度。其中,情绪耗竭包括9个题项,低成就感包括8个题项,去人性化包括5个题项。量表采用7点计分,得分越高说明倦怠程度越高。在本研究中职业倦怠3个分量表的Cronbach a系数在0.79—0.90之间,总量表的Cronbach a系数为0.88,均达到可接受程度。
2.3 统计处理
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调查人员由培训过的校长或培训班班主任承担,现场发卷,教师做完后现场收卷。结果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村中学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的相关
相关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农村中学教师职业角色意识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而职业角色意识、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而且两两之间的相关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工作满意度分别在职业角色意识和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之间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职业角色意识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职业倦怠及其各因子,同时也可以通过工作满意度间接作用于职业倦怠及其各因子,工作满意度在角色意识与总体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的中介作用比例分别是18.8%,45.7%,13.1%,6.4%。可见工作满意度对总体职业倦怠和情绪衰竭之间的作用最大。直观地展示了职业角色意识、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及其各因子之间的关系。
4 讨论
4.1 农村中学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的相关分析表明,职业角色意识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两者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职业角色意识、工作满意度对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第一,说明教师的职业角色意识程度越高,其工作满意度越强。因为,教师职业角色意识是影响教师获得内在职业满足感的重要变量。具有职业角色意识清晰的教师,他们能觉察、认识和理解自身所承担的权利与职责,预测与了解自身行为的规范及行为要达到怎样的结果。所以,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易产生一种有序感、安全感与满足感。第二,表明随着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和工作满意度的提高,教师职业倦怠有下降的趋势。这与国外有关教师职业角色意识不明、角色冲突与职业倦怠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消极职业角色意识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而积极职业角色意识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同时教师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的负相关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一致。因为,教师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会影响教师个人的情绪、认知评价,对工作满意的教师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热情,对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产生认同,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4.2 工作满意度在农村中学教师职业角色意识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的回归及soble结果显示,职业角色意识对职业倦怠及其各个因素的直接负向作用和间接负向作用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工作满意度在职业角色意识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工作满意在职业角色意识与情绪衰竭中的中介作用达到45.7%,中介效应最大。这说明,一方面,职业角色意识可以直接影响到职业倦怠,因为职业角色意识作为教育者教育行为的内部动机,势必影响其对教育的热情、教育过程中的付出和教育的最终结果,能对自己在工作中所具有身份角色地位、行为的规范与要求和相应权利有恰当认识,而且能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对自己工作有积极、肯定的评价,进而产生教学工作的满足和积极情绪色彩的感受与看法,所以良好的职业角色意识就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育中的问题并有效的解决问题,因此产生职业倦怠的可能性就较小,否则,产生职业倦怠的可能性就较大;另一方,职业角色意识也可以通过工作满意度对职业倦怠产生间接的影响,即职业角色意识越清晰的教育者,更容易在教学中产生较高的工作满意感,从而降低产生职业倦怠的可能性。此外,工作满意度对职业角色意识和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如此之大,说明工作满意度更重要的是影响个体的情绪,工作满意度低的农村中学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他们在教育中的正性情感体验。
5 建议
本文探讨了农村中学教师的职业角色意识、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职业角色意识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职业角色意识、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工作满意度在职业角色意识和职业倦怠及其各因子之间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且工作满意度对情感衰竭的中介效应最为明显。
以上结果说明,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其对角色地位、行为规范及角色扮演的认识、理解、体验和教学工作满意度、工作环境优劣、发展升迁机会、福利报酬多少和领导管理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要有效地预防和缓解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主要从几方面人手:一是,关注农村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现状,提高教师职业角色意识认同。一方面,学校及相关部门要积极关注农村中学教师对其自身的职业角色意识情况,全面了解农村中学教师的认识与观点,认真研究他们的想法与愿望,并进行深层次分析,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他们的职业角色意识。如,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鼓励教师定期脱产或在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教育的热情,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职业角色,也可以提高他们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另一方面是提高农村中学教师个人理论水平,增强农村中学教师自身能力和素质,明晰教师角色规范和要求,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实现农村中学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调整与改善,形成适宜的职业角色意识。二是,相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应从多方面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降低教师患职业倦怠的风险。如,教育管理部门要构建发展性、支持性组织系统,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农村教师成长空间,提供农村中学教师发展机会;鼓励教师参与管理,发挥教师能动性和自主性;以人性化、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的管理制度来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提升农村中学教师的公平感和生活质量,营造和谐氛围等。教师在这种积极向上、自主、民主的环境中,感受到融洽、和谐的氛围,易产生教育的热情,提高个体的教育有效性和工作满意度,抑制职业倦怠产生的可能性,保持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梁玉华,庞丽娟,论教师角色意识:内涵、结构与价值的思考,教育科学,2005,21(4):39—42.
2 郭笑尘,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教育教师角色转变研究,硕士论文,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独立学院;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3-0171-02
1独立学院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独立学院,即人们俗称的“三本院校”,是我国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的产物,其在我国高等教育构成体系中,与高职高专、普通院校互补,相得益彰。近年来,我国独立学院发展较快,全国已经有300多所独立学院,其中,湖北省最多,有30余所,其次,辽宁、湖南、河北、江西等省份都在10所以上。据资料统计,在这300多所独立学院中,有40%左右的学校开设了会计专业,加上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等培养单位,每年有数万名会计专业毕业生步入社会。但是,我们也注意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独立学院在我国目前以公办院校占主体的高等教育体系下,如何找准人才培养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高校生源竞争,是独立学院持续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2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1培养目标不明确
洪艳在其硕士论文中经过资料收集、列表比较的方式,最终得出“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缺乏准确性,需要重新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并作进一步的区分”的结论。据调查,我国300多所独立学院中,绝大多数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都定位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上,这一点是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但是,在具体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类型上各独立院校间、独立院校与普通院校间区分度不高,并未有明显的创新。
2.2直接复制母体高校专业培养模式,缺乏专业特色
不少独立学院的专业开设完全依托母体高校,母体高校有什么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独立学院也开设什么学科、什么专业。据统计,2008年湖北省17所省属高校举办的20所独立学院,共有416个本科专业获准招生。这些专业直接与母体高校雷同的有403个,比例高达96.87%;而其中13所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则与母体高校完全相同。这一现象也体现在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中,正因为它们没有特色、没有追求,因而也就失去了独立生存、独立发展的前提与动力。
2.3忽视学生知识能力结构,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进入独立学院的学生与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很多学生的数学、英语基础不是很好;对学习本身感兴趣的学生并不是很多,学习的自律性要差些;家庭生活环境一般比较优越,比较自我;思维活跃,情商较高等等。很多院校忽视学生的特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4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会计学科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要求学生在懂得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而很多院校为了降低办学成本,并未配备会计模拟实训室或学生的实训教学基地;有的虽有实验室,但是设施不完善,功能不齐全,并未起到很好的实训目的。
3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议
3.1学院培养目标应明确
独立学院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既不能完全照搬母体院校或其他普通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也不能降低人才培养规格,逼近于“面向中小企业,熟技术、强适应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对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作了如下阐述:一是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把握程度;二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三是从事专业的态度和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会计教育目标注重知识的把握和能力的培养,这一点是非常符合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结合我国会计行业实际状况,笔者认为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初、中级、高级会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各项专业能力及会计再学习能力,工具应用技能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素养教育三者并重,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证券、银行、保险公司及政府部门等单位的会计、财务和审计等专业工作。
3.2改革教学内容,重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以加强学生三方面教育为指导思想,倡导“311”人才培养模式。即,三种工具,一个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一个职业素养,具体如下:
三种工具是基本,包括:英语、计算机、会计专业基本技能这三种工具。英语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语种,是商务交往中的“官方语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国际会计准则日益趋同的形势下,会计人才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英语交流水平;计算机应用已经相当普遍,计算机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同时,也给会计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是会计人员必须要掌握的工具之一;会计专业基本技能包括:会计软件的操作能力、点钞、凭证与账簿装订、报税等,这是对我们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
一个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是核心。专业是立身之本,作为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必须对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国家财会法律制度等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进入企业后,能够完成基本的会计工作。
一个职业素养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会计人员要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要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坚持准则、保守秘密等;同时要加注意自我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搞好服务工作。
3.3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双职型”会计教学团队
在人才培养中,教师是关键。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首先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会计专业老师不仅要具有相当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要鼓励在职的青年教师去参加各类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注册会计师考试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同时,有条件的,可以在一些企事业单位做兼职,增加实战经验;此外,学校也可以聘任一些企事业单位经验丰富的高级财会人员,在学院里任兼职老师或者进行定期讲座,增进理论研究与实战经验的联系,切实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与职业技能。
3.4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
绝大部分会计专业毕业生都会进入到企业里,从事会计类工作。从学校到单位,学生能否尽快转变角色,实践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同时又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往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会计学生实习,原因主要基于两点:一是认为本企业还有很多事务处理,没有义务去培养一个与本企业并无多大关联的大学生;二是认为有些财会信息对企业来讲是“商业秘密”,怕机密泄露,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近几年来,这种情况在慢慢的发生改变。表现一是国家政策支持。财政部2010年出台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指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政策之一——产学研战略联盟。即各级财政部门要推动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战略联盟。鼓励和促进专业院校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积极实施会计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推广以院校教学为主体、以单位实践为补充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履行社会责任,搭建会计人才培养平台,推动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表现二是一些社会团体和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全国各级团组织已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8835个,提供见习岗位27 万多个。在深圳推出了“大学生公益实习计划”以帮助深圳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该实习计划为每名大学生提供3至6个月的实习期。表现三是一些企业也开始转变观念。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就曾在政协会上递交“关于改变大学生就业模式”的提案,建议大学生抽出6个月的时间到社会实习,并且指出,企业要提供实习机会,政府要给予企业适当的财政补贴。在这种背景下,为独立学院会计产学研教学基地的建设带来了契机。
4结语
独立学院尽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发展不均,良莠不齐。要想真正做大、做强,必须在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管理体制等方面着力创新。“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独立学院要立足实际,培养出合格的会计专业人才,为地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洪艳.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2]华芸.我国高校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