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化分析论文范文

网络化分析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化分析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化分析论文

第1篇:网络化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网接口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0.引言

变电站是输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电网的主要监控点。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电压等级和电网复杂程度也大大的提高。传统变电站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已无法满足降低变电站造价和提高变电站安全与经济运行水平这两方面的要求。

而现在变电站所采用的综合自动化技术是将站内继电保护,监控系统,信号采集,远动系统等结合为一个整体,使硬件资源共享,用不同的模式软件来实现常规设备的各种功能。用局域网来代替电缆,用主动模式来代替常规设备的被动模式。具有可靠、安全、便于维护等特点。

分散分层分布式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这就对通信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择一个可靠、高效的网络结构,是解决问题关键。90年代中期,国内外曾掀起一场“现场总线热”,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以及采用设备总线时信息量大且传输较慢的特点,造成了现场总线存在多种标准,阻碍了其发展。以太网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技术上日臻成熟。随着嵌入式以太网微处理器的发展,以太网已十分便利的应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太网具有高速、可靠、安全、灵活的特点,使其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变电站通信系统结构

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从图上可以看出:

1)管理和控制一体化局域网将无可争议地选用以太网。

2)间隔级控制总线在FF-H2总线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工业级以太网和ProfibusMMS(ManufacturingMessageingSpecification制造厂信息规范)将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被发展成PCC(Programablecomputercontroller),即用智能模块实现逻辑及自动控制功能,它比常规的PLC具有可交流采样、通讯组态方便等优点。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的基本设计原则

通信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内容包括当地采集控制单元与变电站监控管理层之间的通信,变电站当地与远方调度中心之间的通信。系统通讯网架的设计是十分关键的,本文从以下方面考虑变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的设计:

1)电力系统的连续性和重要性,通讯网的可靠性是第一位的。

2)系统通讯网应能使通讯负荷合理分配,保证不出现“瓶颈”现象,保证通讯负荷不过载,应采用分层分布式通讯结构。此外应对站内通讯网的信息性能合理划分,根据数据的特征是要求实时的,还是没有实时性要求以及实时性指标的高低进行处理。另外系统通信网设计应满足组合灵活,可扩展性好,维修调试方便的要求。

3)应尽量采用国际标准的通信接口,技术上设计原则是兼容目前各种标准的通信接口,并考虑系统升级的方便。

4)应考虑针对不同类型的变电所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系统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是灵活多样的且具有延续性。

5)系统通信网络应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和通信规约。

6)对于通信媒介的选用,设计原则是在技术要求上支持采用光纤,但实际工程中也考虑以屏蔽电缆为主要的通信媒介。

7)为加速产品的开发,保持对用户持续的软件支持,对用户提出的建议及要求的快速响应,就要求摆脱小作坊式的软件开发模式,使软件开发从“小作坊阶段”进入“大生产阶段”,采用先进的通信处理器软件开发平台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并开发应用与其之上的通信软件平台。

3.通信网的软硬件安装

3.1.硬件的选择

为了保证通信网的可靠性,通信网构成芯片必须保证在工业级以上,以满足湿度、温度和电磁干扰等环境要求。通讯CPU采用摩托罗拉公司或西门子公司的工控级芯片,通讯介质选择屏蔽电缆或光纤。

3.2.接口程序

采用国际标准的通信接口,技术上设计原则是兼容目前各种标准的通信接口,并考虑系统升级的方便。装置通信CPU除保留标准的RS232/485口用于系统调试维护外,其它各种接口采用插板式结构,设计支持以下三类共七种方式:标准RS485接口,考虑双绞线总线型和光纤星型耦合型;标准ProfibusFMS接口,考虑双绞线总线型、光纤环网、光纤冗余双环网;标准Ethernet,考虑双绞线星型和光纤星型(通信管理单元考虑以上两种类型的双冗余配置)。

3.3.通信协议和通信规约

系统通信网络应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和通信规约,应建立符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的计算机间的网络通讯,根据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际要求,在保证可靠性及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尽量注意开放性及可扩充性,并且所选择的网络应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和通用性,尽量靠国际标准。长期以来,不同的变电站监控系统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和通信规约,如何实现不同系统的互连和信息共享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应采用规范化、符合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和规约。为此在系统中选用了应用于RS485网络的IEC61870-5-103规约、应用于Profibus的MMS行规以及应用于TCP/IP上的MMS行规。它们都具有可靠性、可互操作性、安全性、灵活性等特点。

4.通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通信软件的设计涉及到多种设备的配合问题,本文只以DF300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网络为例,介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软件设计与运行原理。

4.1.软件功能与运行原理

在DF300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采用二级分层分布式网络。针对110KV中压变电站的要求,我们可采取图2所示的组网方式。后台与主站都是一种监控系统,其主要功能为监视各智能单元的运行状态,并能对各智能单元进行控制。而监控系统为完成其主要功能所需要的各种数据都是由通讯转换器DF3211或保护管理单元DF3210来提供的。因此,从数据流控制的角度来看,通讯程序主要完成智能单元运行状态信息的上报和监控系统控制信息的下发两种功能。智能单元的运行状态信息一般包括遥测数据、遥信数据、电度数据、突发数据等。监控系统的控制信息则包括遥控命令、对时命令、查询命令等。本文中的变电自动化系统通讯程序所要完成的数据结构与函数过程如图3所示。

4.2.软件开发平台——RTOS

随着应用的复杂化,对控制精度、智能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微处理器往往要同时完成很多任务。体现在变电站自动化通信产品中,由于信息采集量越来越大,信息交换越来越频繁,简单地用单一任务来轮询,往往造成通信的“瓶颈”现象,如保护和测量设备采集到的实时信息无法及时向上传递。多任务编程的特点是:程序在功能上以任务的形式存在,

各个任务之间相对独立,可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资源,进行任务间的信息交换和相互控制,可通过优先级、时间片来控制各任务执行的顺序。多任务编程的特点打破了传统软件顺序执行的框架,便于程序的系统开发、调试及维护。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RealTimeOperatingSystem)是面向21世纪嵌入式设计的基础和标准开发平台。高性能软件开发平台可以使嵌入式软件程序的开发进入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有了高性能开发平台,可以极大的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RTOS体现了一种新的系统设计思想和一个开放的软件框架,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一种更为通用的通用软件平台,软件工程师可以在不大量变动系统其他任务的情况下增加或删除一个通信规约;一个大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可以有多个工程师同时进行系统的软件开发,各个人之间只要制订好规程和协议即可,既缩短了开发时间,又降低了最终通信软件产品对于具体某个人的依赖性。

4.3.与因特网结合

通信管理单元提供内置的WEB-SERVER,可动态向外部系统数据,这部分可采用在RTOS之上外购WEB—SERVER模块来开发完成,更为方便的是,在设置各种系统参数和浏览现场实时数据时,只需要一个标准的浏览器软件,如Microsoft的IE即可。

5.改进的网架结构

当变电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通信可靠性要求进一步提高时,可采用图4所示的网架结构。即对通信管理单元和通道实行主备切换的模式,但这种模式对通信管理单元和通信切换器的要求较高。在这种模式下,当通信管理单元损坏或通道故障时均得到切换,因此这种模式更可靠、更安全。

第2篇:网络化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2)01−0026−03

随着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深入的推进,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主体、载体、体制、机制等也相应发生了变革,其中最突出的是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首要责任人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强化。与本科生教育管理相比,研究生教育管理更加强调自主性、个性化、多元化[1],从而导致研究生教育管理相对松散,难度相对增大。在研究生教育规模化、低龄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新形势下,要使培养机制改革顺利推进,使广大导师切实履行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首要之责,使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等不受到削弱,而要得到强化,就必须积极探索新的途径、方法和手段。互联网所具有的传输快捷、信息海量、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沟通自由[2]等特点,为创新与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提供了良好条件。本文旨在通过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的理念、平台建设、实施保障等方面的探讨,创新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思路、方法和手段,以适应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需要。

一、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的理念

1. 学校主导

培养机制改革着力于建立起以科研为主的导师责任制和与科研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改革后,导师不仅要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而且还成为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等的首要责任人。但是,这种改革并非是“一包到底”的完全导师负责制,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上,对那些涉及研究生教育管理全局的(如制度设计)、教育管理发展方向(如目标设定)的问题,学校还是要发挥主要作用,即主导性作用。具体到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方面,包括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发展规划的制订、网络化硬件设施的提供、网络化软件的开发建设、网络化约束性规范的制订、网络化的运行、维护以及运行状况的整体监控等,这些涉及到教育管理宏观层面和网络化基本条件建设的方面,学校不能缺位,仍需要发挥主导性的作用,这样才能确保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整体有序推进。

2. 导师主动

培养机制改革后,导师成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首要责任人,以往那种“导师只抓研究生学术科研,其他教育管理事项由培养单位负责”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导师要切实履行责任,必须主动承担更多、更具体的教育管理任务。具体到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方面,导师需主动利用网络技术,搭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网页、博客、微博客、论坛/BBS、QQ群、网上班级等网络平台,创新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组织模式;需主动利用学校开发建设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等网络资源,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自动化、科学化水平;需主动参与和指导研究生的网上互动活动,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引导性;需主动构建或引导研究生建立网络行为自律或文明公约,加强研究生的网络道德建设;需主动监控研究生的网络行为,及时掌握研究生的思想与行为动态,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 研究生主体

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研究生始终是主体,特别是培养机制改革后,在导师教育管理责任相对增大的情况下,更应加强和发挥研究生的主体性作用。具体到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方面,研究生要自觉参与教育管理网络平台的开发、建设和运行维护,成为教育管理网络化的主要建设力量;要自觉建立网络行为自律规范与相关网络平台的管理制度,成为教育管理网络化的主要管理力量;要自主利用网络资源,自主组织或参与论坛/BBS、QQ群、网上班级等的活动,成为教育管理网络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二、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的平台建设

1. 学校网络平台

学校层面的网络平台是统领全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全局的大平台,按照学校主导的理念,它应是一个集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课程教学管理、导师管理、研究生学籍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络平台。它从学校管理部门一直覆盖到学院、导师和研究生,主要解决学校教育管理相关信息在校内的纵向沟通与处理问题,主要着力于提高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与管理工作效率,并为导师和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学习等提供便捷的管理平台与手段。其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四大块:一是学校管理模块。包括学校的学科与学位点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管理、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公告与文件通知等;二是导师管理模块。包括导师审批研究生培养计划、资助研究生、查看研究生学业成绩与学术成果、查看并指导研究生的选题报告、查询个人教学信息、修改个人信息等;三是研究生学籍管理模块。包括研究生的报到注册、个人培养计划制定、选课、学业成绩、学术成果、选题报告、中期筛选与学籍异动等;四是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包括研究生的马列理论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学术道德建设、形势政策教育、人文与科学素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指导、就业指导、“三助”等。

2. 学院网络平台

学校的二级学院承担研究生培养的具体任务,其网络平台建设的具体内容,上要与学校的教育管理目标与要求相连、相符,下要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与研究生的具体培养目标和要求相接、相通。因此,它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发挥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学院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平台涉及以下主要内容:导师信息、招生信息、本院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校与学院的管理制度、教育管理具体事务(如中期考核表、选题报告表、论文送审表等)、学术信息、研究生管理工作动态信息、研究生生活信息、学院与师生互动平台(如网上信箱、论坛等)等。学院网络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在学院内的横向交流与共享,实现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有机融合。通过这个平台,导师可以及时了解学院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目标、要求与相关工作信息,有效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研究生可以了解导师的信息,明确自己的培养要求与发展目标,还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直接参与到学校与学院的建设发展中去。

3. 导师网络平台

导师的网络平台直接面向其所指导的研究生,其教育管理的个性化与针对性特征更强。按照导师主动的理念,根据导师指导研究生方式的不同,可以搭建导师团队和导师个人两类网络平台。如前所述,导师网络平台既可以是导师团队或个人的网页、博客、微博客,也可以是导师团队或个人开设的网上论坛/BBS或QQ群,还可以是同一导师或导师团队的研究生组建成的网上班级。导师网络平台的主要内容包括:导师团队或个人的信息、导师教学笔记、导师学术观点与学术信息、导师科研项目与研究成果、研究生科研与论文指导、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考评、师生学术道德建设、师生论坛与互动社区、网上班级活动与管理、日常教育管理活动信息、师生通讯录与相册等。导师网络平台的搭建,突破了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时空限制,切合培养机制改革后导师责任制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需要和特点。它让导师和研究生之间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实时交流,从而有效解决了导师面对面指导研究生难或少的问题,促进了师生之间交流频率的常态化、交流手段的多样化、交流内容的全面化,有利于导师切实履行教育管理之责。同时,也有利于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同一导师团队或导师的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与互促互进,增强研究生的团队意识与科研合作意识。

此外,研究生也可以建立个性化的网页、博客、微博客等,以完善学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平台体系。

三、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的实施保障

1. 经费保障

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需要有良好的硬件、软件设施来支撑。为此,学校既要建设运行快捷与顺畅的校园网络,也要开发建设各层级的教育管理网络平台,这些前提条件的建设需要有较大的经费投入。在校园网络和相关平台建好后,还需要有良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包括网络故障的排除、网络基础条件与安全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升级、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等,这些也需要有稳定的经费投入来保障。因此,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的推进过程中,稳定的经费投入是重要的保障,但这种投入带来的是教育管理理念、方法、手段等的革新,其成效是事半功倍的。

2. 安全保障

安全问题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顺利实施的核心命题。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的进程中,一方面,在校园网络和相关平台的开发建设中,要确保所开发产品的安全性,不能为片面追求方便、实用或降低成本而留下安全漏洞。另一方面,在网络运行维护中,要充分利用安全技术手段,如及时更新网络系统的安全软件,研发防止信息污染的监控软件、加密技术与“防火墙”隔离技术等。第三方面,在网络运行管理中,要加强网络安全制度建设与安全监控,防止因管理工作粗心、疏漏带来的安全隐患;要当好校园网络的“守门人”,对网络信息加以适当的屏蔽、过滤和分级,防止非法用户和不良信息的入侵[3]。第四方面,在网络活动中,尤其是在导师和研究生的科研交流中,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不能把的、尚未公开的、前沿性的学术科研信息随意在网上交流。

3. 素养保障

良好的网络素养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顺利实施的前提性因素。一方面,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导师和研究生需不断提高自适应能力和对网络新技术的学习能力,需熟练掌握和运用网络新技术,这样才能适应教育管理网络化的基本素养要求。另一方面,在网络信息海量和真假难辨的情况下,导师尤其是研究生要有正确的网络信息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要不断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免疫能力[4],这样才能准确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真正发挥教育管理网络化的作用。第三方面,在网络环境虚拟的情况下,导师和研究生要不断提高网络道德水平与自律能力,力求做到网络言语文明、网络生活适度、网络行为合法合规,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管理网络化在规范、有序中运行。

4. 机制保障

有效的运行机制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顺利实施的可靠保障。在具体实施中,需建立健全以下主要机制:一是纵向联系机制。与目前高校的纵向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相适应,在教育管理网络化的实施中,学校、学院、导师三级网络平台既要合理划分边界,确定各自主体内容,避免资源重复浪费,同时也要在层级指导原则下,确保各层级平台互连互通,整个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纵向联系顺畅,避免“信息孤岛”问题的产生。二是横向联系机制。建立健全学校各职能部门之间、学院之间、学科之间、导师之间、研究生之间的横向沟通与协调机制,既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实施后的必然结果。三是跨边界联系机制。一方面,各层级网络平台建设的内容虽各有侧重,有边界之分,但在实践中应该有跨越边界的联系,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总体目标、规划、规章制度等方面,应该贯穿于各层级的网络平台之中,落实在具体的教育管理之中。另一方面,各层级网络平台,尤其是学校和学院级的网络平台还应从学校外界获得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有关政策与信息,同时向外界有关信息[5],这也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刘秀伦,谷文陶.网络环境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7):184.

[2]董亚平.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机遇、挑战及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5):62.

[3]石共文,蔡文.论高校校园网络伦理准则的构建与实施[J].现代大学教育,2010(6):105-106.

第3篇:网络化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竞争情报;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热点;趋势

1 .竞争情报系统概述

企业竞争在当前日趋激烈,作为企业竞争制胜先导和基础的竞争情报,正愈来愈受到企业和学术理论界的重视,不少的企业正在或将要建立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

目前我国最流行的竞争情报系统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两种。第一种定义认为竞争情报系统就是计算机系统。王沙骋等指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指将反映企业自身、竞争对手和企业外部环境的时间状态和变化的数据、信息及情报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及分析,并以适当的方式给企业有关战略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是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环境的、由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的企业竞争情报辅助分析计算机系统。我国讨论竞争情报涉及计算机网络的专家多数持这种看法,国外也有很多人持这种看法。

第二种定义把竞争情报系统视为人机系统。这种观点是我国竞争情报的先驱包昌火先生提出来的:竞争情报系统是以人的智能为主导、信息网络为手段、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人机结合的竞争战略决策支持和咨询系统。按包昌火先生的定义,竞争情报系统核心就是人和计算机。

澳门理工学院社会经济研究所曾忠禄先生分析综合了以上三大类定义的优缺点,他认为,目前竞争情报系统的定义是存在缺陷的,它们都只包括了竞争情报体系的部分内容,缺乏全面性外,它们还有另外一个缺陷,即忽略了竞争情报系统各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相依赖关系。缺乏将各部分联系起来的“关系”,它们就不能成为“系统”。他认为,竞争情报系统是为用户的需要创造情报产品的体系,它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功能、结构(资源)和方法(流程)组成,各构成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动态发展。这里的用户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政府机构,或自己组织内部的某一部门或上级单位;情报产品既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图像的、口头的或其他方式的;创造过程既包括信息收集、分析,也包括撰写情报报告等。

2. 十年来我国竞争情报系统研究相关热点及部分成果

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发展和日趋激烈,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必将愈来愈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理论界的高度重视。本文选取了最近十年来刊登在《情报科学》、《情报杂志》、《情报学报》、《图书情报工作》等几本情报学主要核心期刊上关于竞争情报系统的论文,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找出了我国竞争情报系统研究的主要几个热点问题。主要热点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2.1 竞争情报与数据挖掘

简单地讲,数据挖掘是一种利用各种分析工具建构数据分析模型,从而在大型的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知识的过程。这些知识是隐含的、事先未知的、潜在有用的信息,提取的知识一般可以表达为概念、规则、规律、模式等形式。

当前竞争情报系统的情报源越来越多,包括企业内部数据库、数据仓库、外部网络、外部数据库等等。竞争情报系统需要向用户提供面向主题的数据挖掘及深层的数据分析,要实现这些功能,就要将竞争情报系统建立在数据挖掘技术基础上。而数据挖掘对数据要求比较高,因此要在原有竞争情报系统基础上加强对数据的处理,以满足数据挖掘的要求。目前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web数据挖掘在竞争情报系统中的应用,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并提出了不同的基于Web挖掘技术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结构模型。

蒲群莹在2005年第1期的情报杂志上提出的竞争情报系统模型是建立在大量竞争情报数据基础上的竞争情报系统,包含四个子系统,即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数据转换子系统、分析子系统、服务子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数据挖掘的竞争情报系统模型

1. 收集子系统。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主要包括各企业信息源以及各种信息收集工具,主要负责收集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

2. 数据转换子系统。数据转换子系统主要功能是为数据挖掘提供符合要求的数据,为下一步数据挖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 分析子系统。经过转换的数据,送入竞争情报分析子系统中,该子系统主要包括数据分析以及模式发现工具,数据挖掘是其核心技术。

4. 服务子系统。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是为整个竞争情报系统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它包括对内和对外两部分。

  目前看来,数据挖掘是竞争情报系统处理海量数据唯一可行的技术,迄今为止这项技术并没有发展成熟,将它应用到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还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索,但是探讨将两者相结合的应用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2.2 竞争情报系统与人际网络

竞争情报系统的横向描述为组织网络、信息网络、人际网络三大网络(如图2所示)。美国著名的公关专家李文斯顿给人际网络的定义:建立人际网络是一个互相交换资讯、意见、想法与相互介绍朋友、熟人、资源共享,也互相感激的关系。

图2 竞争情报系统横向描述结构图

在竞争情报系统中建立人际网络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通过人际交流,可以充分获取信息,挖掘正式交流中所不能体现的情感信息,还可以实现隐含知识的转移和传递。人际网络是重要的非公开情报源,是企业获取竞争情报非常重要的途径和工具,而对于它在竞争情报系统中的重要性,竞争情报人员最近才认识到。事实上,人际网络的重要性体现在竞争情报工作的全过程,贯穿于情报收集、分析和服务这个情报循环(Intelligence Cycle)中,尤其突出地反映在情报收集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但是这些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必须采取竞合策略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因此人际网络与竞争情报成为我国竞争情报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

2.3 集成竞争情报系统—面向企业信息集成(EII)的CIS

面向EII的集成化CIS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为部门之间、企业与集成环境内其它供应链节点之间、供应链集成环境之间提供有效的竞争情报服务与集成化的决策支持。同时,根据战略目标和竞争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资源重新组合集成,突破部门、组织、地域、时间和硬件设备的束缚, 实现以企业战略目标和用户需求为中心的集成与协同,形成敏捷的市场反应能力。与传统CIS相比,面向企业信息集成的CIS具有高度的集成性、敏捷性、实时性、持续性、网络化、虚拟化以及智能化。

面对企业信息集成的发展,搭建集成CIS平台,提供广泛深入的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同时,这种集成化的CIS由于融合了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使其为企业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供应链节点之间以及不同供应链集成体系之间的协作提供了集成化、平台化和系统化的信息环境,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战略规划和竞争环境的变迁对内外资源进行全面有效的整合处理和集成配置,使CIS配合企业信息集成发展的需求,进行动态决策调整、分布式信息服务和集成化的决策支持的实现成为可能。、

2.4 基于Internet与Intranet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研究

在网络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ECIS)以内联网(Intranet)为平台,通过互联网(Internet)与外部相连,应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组织创新理论,建立起以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信息的获取和分析为主要内容的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工作体系。根据网络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的需求特点,ECIS的基本功能应当包括竞争环境监测、市场变化预警、技术动向跟踪、竞争对手分析、竞争策略制订和企业信息安全等六个方面。

根据对国内外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运行与服务模式的分析,在网络环境下比较典型的服务模式主要有:竞争信息扫描、战略早期预警、竞争知识库建设、竞争对手分析和竞争策略模拟五种模式。

3.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发展趋势

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把CIS建设成企业的“中央情报局”,使之成为企业领导集团经营战略和竞争决策的思想库和参谋部,这将是企业CIS的主要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

3.1 网络化方向

从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具体运作角度来说,CIS的网络化趋势体现在系统运行的信息搜集和信息服务两个阶段中:信息搜集的网络化方面,企业可以定制适合自己的自动搜索软件,定期检索与本企业、本行业相关的网上情报源。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搜集的完备性,又大大减少了信息搜集人员的工作量,使其可以专注于其他信息源的搜集处理,如加强对非公开信息的搜集工作力度。在信息服务的网络化方面,企业决策层应该可以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地接受所需的情报服务。未来更理想的服务模式是CIS根据用户的不同,提供特定的推送服务,为不同的决策人员提供不同的定制服务界面;而企业内的其他员工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适合自己需要的Intranet服务。

3.2 智能化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方法、新工具会应用到竞争情报系统中,比如智能化的自动搜集软件就是竞争情报系统智能化的一种表现。另外,系统的智能化分析功能、学习功能和检索功能的加入也都是未来竞争情报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3.3 决策化方向

竞争情报系统的工作重心将从单纯的、分散的日常性情报工作转向目的性很强的竞争对手跟踪、重大课题深入分析、竞争策略研究等方面,并日益成为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3.4 集成化方向

企业将在实物资源、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三类系统之间实现恰当的集成,这样将会使其能够在组织的协同作用方面以及在与竞争能力相关的产品、服务、市场反应、管理决策等方面都获得显著改善。

4. 结语

第4篇:网络化分析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网络组织 经济 竞争 知识

论文摘要:网络组织是在信息与通信技术支持下组织合作的一种新方式。它克服了制约单个组织发展的资源和能力限制,降低了组织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的风险,促进了知识的创新与传播。网络组织是个自组织自适应的生态系统,具有内在的演化发展机制。

目前,对网络组织的研究已经成了经济与管理学的一个热点。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网络组织能更加快速灵活地适应市场的需要,从而显示出巨大的竞争力。它把单个组织的经济活动纳入到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中去,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要“练好内功”,而且要协调好与其它成员的关系,兼顾到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一、网络组织的概述

网络组织是网络化的组织或组织的网络化。历史上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过程,从泰罗的直线制到法约尔的职能制,到事业部制再到矩阵制,都是企业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指出:“未来的世界并非充满完全独立的单体企业,而是在单体企业之上存在‘网络组织’。它比市场节约交易成本,比科层制节约管理成本;既优于传统的企业,也胜过无组织的市场,因此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德鲁克也曾说过,人类在迈入网络社会,企业也正在研究和实践网络组织这种21世纪的组织模式。由于借助信息通信技术,使得网络组织运作可以超越结点边界、时间和空间限制。网络组织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专业化核心能力、较快的创新速度和较高的创新成功率、资源整合能力、学习共享机制。

二、网络组织的主要类型模式

在现实经济实践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企业网络组织已经遍及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种模式:

(1)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式网络组织。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的地理集聚体。浙江产业集群的特点是一个或几个乡镇集中生产同一类产品,它由一些专业乡镇、专业村所集聚着的成千上万的家庭工场组成。网络内部存在着密切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细致的产业分工降低了新进入者的启动资金门槛,这样可以弥补创业初期民间资本不足的缺陷。(2)硅谷的高新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由企业、大学或其研究机构、政府、金融部门等联合而成的网络组织,是硅谷的显著特征。可以说,作为全球高新技术创新主要基地硅谷从产业组织上来说其诞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与创新网络结构密不可分的。首先,它得益于周围的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学和它与政府军事科研订货密切的联系。(3)香港的国际商品链“协调中间人”角色。当香港的加工工业在大规模地向内地尤其是邻近的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之后,香港企业实际上成了国际下包体系的“中间商”,将营销、商品的分配与信息收集等活动集中在香港,而将生产活动放在大陆,从而充分利用了两地的比较优势。香港企业所执行的这一重要功能,与当今广泛关注的“虚拟组织”概念十分相近。即企业将大部分职能都外部化出去,通过外购的方式实现,公司只保留很小的一个“总部”,对整个生产、营销等方式进行协调和控制。“总部”在这里实际上是一个“中间人”,通过现代化的通讯和信息处理技术来组织、协调和监督生产。(4)日本的王国式网络组织。日本经济的成功崛起的发展动力是与日本产业组织独特的制度特征相联系的,企业之间长期关系合约形成的网络组织是理解日本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日本,经济产业组织中以大企业为核心组织起来的层级式企业间长期关系网络是在下包制度形成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下包制度是日本企业确保持续地获得高质量、低成本的生产制度安排。

三、网络组织形成的动因

网络组织是一个前瞻性的概念、是未来企业组织结构发展的方向。既然我们说网络组织是网络经济下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向、企业组织必然要采取一些措施在结构上向网络组织过渡,或者说建立具备网络组织的某些特征的新的组织结构。

(1)组织层级的减少。我国大多数企业组织结构属于典型的层级组织,企业不论大小自上而下自成体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组织垂直一体化程度相当高,所有权集中,在发生冲突时,较多采用行政命令来解决冲突,组织边界层次分明、固定、刚性,典型的静态连接或联合。应该说,我国企业的传统组织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但在网络经济时代,其弊端愈来愈明显。我们不能希望企业组织结构从传统的直线职能制直接变革为网络组织结构,但是,减少组织层次,是我国企业目前能够做到的,也是必须要做到的。(2)基于信息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能够恰当地进行沟通,沟通幅度合理。而合理有效的沟通幅度取决于信息是否能在上下级之间通畅地传递,雇员的意见是否能被上传并得到及时反馈。每个雇员都应明白组织对自己的期望与自身应负的责任,并确信自己能够完成任务,达成组织目标。网络经济时代,所有的企业都将经历从控制经营走向自由经营的历史性的转变,人们将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在自己服务的领域更具创造性。(3)以流程为导向的工作团队的建立。在流程变革的基础上,组织需要建立工作团队,也就是将过去以功能分工的组织方式改变为以“流程”、“网络”为导向的工作小组。过去分散于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由一个小组结合起来,各组成小组构成了一个非中心化的联合体网络,这样不但可以避免传统企业内部广泛存在的“官僚主义”所导致的管理低效率,而且也使各组成小组的界限不再严格地局限于功能和层次。当组织职务是围绕小组而不是个人来进行设计时,结果就组成了任务团队。(4)内部市场化。内部市场化即是在企业网络化的基础上,让组织内部的各个单元(节点)形成自己的利润中心,这些单元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市场环境选择与组织内部或者外部的其他企业进行交易,如购买原材料、产品或服务以及对外部单位进行投资等,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机制。当然,组织内部单元的这种市场化行为必须与组织的发展目标相适应。

四、网络组织对我国企业发展的挑战

网络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和深刻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组织还会继续再创新活动中展示其巨大的推动力量。但是,网络组织为我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网络经济收益递增的规律使得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竞争将更为残酷。如果我国企业不注意利用网络技术改造自己,固守传统的制造模式,我国企业将失去越来越多的顾客;如果我国企业的流程和组织还不能够适应用户动态的需求,则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可能会有很大的麻烦。

目前我国的网络经济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和规模上都存在着较大差距。我国的网络化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网络的速度不快,电子商务安全认证系统尚待开发等,这些都制约了我国网络化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与现实的其他发展要素相比,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管理组织形式创新方面基本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或者说相差不远。这就意味着,我国在管理组织方面有着更多的组织和技术的创新空间。我国正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避免盲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鉴于我国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市场竞争力不强,难以产生规模收益的现状,改革的办法之一就是大企业兼并小企业,通过内部重组整合把企业做大做强;另一个办法就是强强联合,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国银.企业组织结构演变趋势:层级制还是网络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第5篇:网络化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服务模式

随着大数据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和逐渐成熟,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必将会影响用户对于信息服务的需求,医院图书馆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分析信息服务模式上进行拓展和创新,建立基于医学科研需求的网络化信息模式。

一、大数据环境下医学科研服务创新

大数据在医学科研领域的应用对医院图书馆现行学科化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数据驱动的医学研究方式的改变,推动了医学科技情报服务,医学信息的搜集、提供、其服务重点逐渐转向从医学信息中去发现知识和分析知识;使医院图书馆最终成为有利于开放性获取及知识创新的新型服务平台。

(一)实现开放是基础

医院图书馆学科服务过程中,仅仅是一种自我发展和完善的“田园式”服务模式,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作为医疗科技医院图书馆的重要支撑点医院图书馆亟待重心思考自身的职责与使命,找准角色与定位,创新管理与服务,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网络服务平台,推动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二)开展个性化服务是关键

在进行个体化服务中,个性化信息的推介服务,根据不同的读者需求,进行智能化分析,主动向读者推荐其可能需要的信息。同时提供个性化决策服务;通过进行信息的多元收集和选配,按照不同的学科进行有效的信息整合和加工为读者提供各种智能阅读和决策支持。

(三)实现创新服务是重点

医院图书馆是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培训,是提高读者循证信息素养,深入了解和掌握世界范围内最新的文献,任何一项科学研究的开展都必须以全面掌握研究文献信息为起点,以跟踪世界最新医学研究动句为指引,以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实践转化为终极目标。

二、大数据环境下医学科研需求的信息服务模式

(一)信息推送服务模式

信息推送,即根据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内容进行检索跟踪,通过定期沟通和反馈,主动为其提供专业化、针对性、深层处的学科动态信息。信息推送可以使科研人员在项目研制和课题进行过程中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或专题的研究现状,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信息推送服务是目前最受科研人员欢迎的一种信息服务模式。

对已立项的科研项目,要重点关注和跟踪,随时掌握课题的研究情况、难点及研究方法等信息,通过馆藏文献、数据库及网络资源等多种渠道,广泛猎取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文献信息。在科研项目的选定阶段,推送课题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综述和研究进展:在科研项目的实施阶段,根据用户的需要,跟踪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动态信息,对海量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对隐性知识进行全面挖掘。向科研人员提供其研究发展前沿与趋势的预测性研究成果,分析国内外当前类似项目组的科研状况与进展,评价其优势与劣势。

(二)交互式平台服务模式

随着网络化、新媒体技术以及社交网络的发展,智能手机及其他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基于网络新媒体和智能手机开展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为用户提供各种交互式平台服务模式。通过开设论坛、博客、微信平台等为馆员和读者实时交流提供渠道。我们应充分利用新媒介应用平台的互动性。这里的互动不仅限于用户和馆员之间的咨询互动,还包括为用户之间提供提供互动交流平台,可以搭建虚拟的交流和学习平台,组织用户进行交流和讨论。

咨询馆员深入到用户知识需求的解决过程之中,与用户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有针对性的动态挖掘与分析各种信息资源,探索可能途经,并通过调适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的动态变化,与用户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此外,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应用平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学科化的信息推送服务。这其中可以让读者自己主动定制信息,也可以由图书馆根据读者的喜好、专业等来整合相关资源,为读者提供专题性资源服务平台。咨询馆员可以利用引文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分析方法,按不同读者的需求提供针对某一具体的研究领域或研究问题数据分析服务,从而辅助研究人员预测科学的研究趋势。

(三)创建组织服务模式

医院图书馆普遍存在文献资源总量少,信息服务保障率低的情况,仅靠自身力量已很难满足医学用户的多元化文献信息需求。要想进一步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医院图书馆就要走合作共享道路,实现区域性、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合作信息服务,以满足用户对前沿医学信息资源的需求。医院图书馆应积极寻求多方合作,构建图书馆联盟,建立医学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我们可建立省内医学图书馆联盟,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将各成员馆紧密、有序、高效地联系起来,真正实现优势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1加1大于2的整体效益。医院图书馆除了组建区域性医学图书馆联盟,还应该积极加盟各级联盟组织,这样不仅可降低平均建设费用,而且资源更全更多,大大弥补了独立馆藏资源的不足,同时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可以更好地为科研人员服务。

四、结语

医院图书馆作为医学知识和信息的集散地,应借助各种新技术,不断改进服务,建立和完善新型的信息服务模式,积极拓展移动服务、自助服务、区域联盟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发挥医院图书馆在临床和科研中的积极作用,探索和创建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现象。

参考文献

[1]杨海燕.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浅析[J].图书情报,2012(4).

[2]宋敏等.16所军队三级医院近十年发表医学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医院管理杂志2013:20(5):496-498

第6篇:网络化分析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网络组织产业集群风险预警综述

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结构作为群内经济社会主体关系的外在表征,是影响集群网络特征以及群内主体产出水平的重要因素,与集群的生命力息息相关;集群风险的产生既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更受集群内企业网络组织结构的制约,不同的集群网络组织结构决定了集群的不同抗风险能力。因此,基于集群网络组织结构的视角,研究产业集群的风险问题,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

1网络组织理论

网络组织理论认为市场和企业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从而导致了企业间复杂多变的网络结构和丰富多样的制度安排。拉森(1992)研究了组织间的关系,提出用市场、组织间协调和企业等级的三级制度框架替代传统的市场与企业等级两级制度框架,他形象地把网络组织看作是看不见的市场和看得见的企业之间的握手。学者们分别从网络组织的内涵、形成与演化、内部结构形态几方面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网络组织理论。

1.1网络组织的内涵

格拉多里(1987)认为控股或合资、特许经营、转包、卡特尔联合体、董事互派、族系和社会关系是存在于独立法人之间的网络组织形态,而且由前向后的顺序表现了网络组织形态向纯市场交易形式演变的趋势。马耶等人(1991)从经济维度、历史维度、认知维度和规范维度等多维角度对网络概念进行了解释。1997年美国学者CadenceJones把社会关系引入网络组织治理中,认为社会网络的嵌入对交易的协调与维护至关重要。在网络组织生产活动中,自动调节、强制调节和社会调节相互交织在一起。

1.2网络组织的形成与演化

哈堪森(1995)等学者对网络组织的形成与演化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网络模式。该模式通过分析影响网络组织结构的基本变量和网络组织的构成关系来解释网络组织的形成与演化。王忠耀(2002)认为根据网络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地位,网络组织可以分为有盟主的网络组织和无盟主的网络组织。企业集团、分包制、虚拟企业等网络组织属于有盟主的网络组织;而在战略联盟、企业集群等网络组织属于无盟主网络组织。

1.3网络组织内部结构形态

传统网络理论认为网络连接是随机设置的,大部分节点的连接数目会大致相同,即节点的分布方式会遵循泊松分布,有一个特征性的“平均数”。1999年,Albert和Barabasi在强大的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万维网等复杂系统的网络结构,发现了“无标度”特性,突破了随机网络模型的束缚,使我们认识到各种复杂系统的网络结构都遵从某些基本的法则。车宏安(2004)等人介绍了这种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一些网络中占少数的集散节点拥有大量的连接,而大部分的节点连接数目非常有限,“平均数”不见了,这种网络被称之为“无标度网络”。

2产业集群网络结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集群的研究逐步从集群的静态优势过渡到集群的动态能力,从集群的形成机制转向集群的动力机制,从集群的生产系统深入到集群的知识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网络系统的企业集群,其网络结构具有生产力功能,决定着集群的行为,影响集群知识系统配置和运行效率。众多学者从组织管理学、经济地理学、产业组织学、技术经济学、博弈论出发。进行了多角度、多学科的有益探索。

2.1集群网络结构内涵

学者们从网络组织的角度刻画了集群网络结构的内涵,认为网络中主体间关系表现为网络的结构形态,它与产业集群风险有密切的关系。集群网络结构反映了集群网络各节点的链接方式,决定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和相互关系,它决定着集群资源的分布状况和整合深度,规定集群中各主体的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着集群整体的行为取向。从静态看,它决定着集群静态竞争优势;从动态讲,它构成了集群的动态能力。(蔡宁,2002;倪沪平,2005等)

2.2集群网络结构构成维度

学者们认为集群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网络系统,是大量相关企业、辅助机构在细化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地理集中的生产协作系统,具有经济属性特征,同时集群又嵌入本地经济行动者构成的关系网络以及区域规范、习惯之中,具有社会属性,企业集群本身也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网络。产业集群生产网络层的链接关系大致归纳为三类常见模式:以纵向产业链为主导的链条模式、以竞争合作互动为主导的齿轮模式和以公共性投入和生产要素共享为主导的沙滩模式;社会网络层的经济联系概括为两种模式:官、产、学、研合作主导型的菱形协同模式与孵化器主导型的孵化器模式。产业集群网络是生产分工网络、社会关系网络和知识信息网络的耦合网络。在集群网络系统内部存在着生产模块、价值模块和知识模块的3个不同层次的耦合现象。(青木昌彦,1995;李凯、李世杰,2O07等)

2.3集群网络结构与竞争优势研究

学者们指出集群网络结构与集群竞争优势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集群网络的分工结构、社会结构和知识结构等一系列结构安排,决定着集群的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同的集群网络结构影响集群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组织内部存在着模块化竞争机制,并以生产模块化竞争、价值模块化竞争和知识模块化竞争3层模块化内耦合结构表现出来,专业化分工是集群组织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组织模块化是集群竞争优势的充分条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选择和完善集群网络结构,增强集群竞争优势的建议。(王发明,2006;张杰,2006;李凯、李世杰,2OO7等)

2.4集群网络结构的风险与危机

学者认为集群网络成员联系在一起时。会导致额外成本,不完全契约、道德风险、机会主义和偷懒都会引起网络成本提高,从而削弱网络的优势。无论是静态概念的“锁定效应”,动态的“路径依赖”,还是“结构性风险”,都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集群网络结构的“适应性”,即通过集群的动态演进去适应集群内外部环境的要求。蔡宁(2oo6、2008)等认为集群网络的结构属性给集群风险带来3个方面的影响:小世界属性可能导致网络的锁定效应无标度特征使得集群网络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具有鲁棒性和脆弱性双重特征,增强集群网络的抗风险能力,需要增强其鲁棒性,降低脆弱性;产业集群区别于其他网络组织呈现特有的网络失灵现象,与分包制、战略联盟等网络组织相比,产业集群具有网络模糊、既非共同也非互补目标、非正式契约、非结构化网络、进出壁垒低,主体多样特征等。

3产业集群风险

一般学者将产业集群风险分为两大类:①内生性风险。内因是集群产生、发展、成熟过程中衍生的,是集群走向衰退的根本性因素,主要包括结构性风险、网络型风险、生态性风险、产品生命周期风险等。②外生性风险。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是集群走向衰退的诱发性因素,包括周期性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等。

3.1产业集群内生性风险研究

3.1.1结构性风险

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随后,德国学者格拉伯赫(1993)在对德国鲁尔工业区产业集群研究后发现,整个集群应对市场环境变化能能力弱化,即产生所谓的锁定效应和路径依赖。奥地利区域经济学家Tichy·G在弗农“产品生命周期”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产品周期理论。他据此论述所谓的“结构性风险”,是指企业集群老化或衰亡对区域经济的危害,当集群走向成熟甚至衰亡的时期,企业集群由于其资源高度集中于一个产业或者一个单一产品,可能拖垮整个区域经济,变成难以复苏的“老工业区”。丹麦学者BentDahun等(2002)在波特的基础上,以北欧无线电通信工具集群为例,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3.1.2网络性风险

利用社会经济网络分析作为一种新理论研究产业集群风险的范式,其代表是瑞典的哈堪森和斯涅何塔,提出了影响网络组织结构基本变量和网络构成关系,在这一模式中,网络元素——行为主体、资源和活动彼此依存,行为主体间的活动就是企业之间通过网络协作与竞争的行为,而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同时,网络组织中个别企业都不能逃脱网络约束,而网络的形成又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其演进带有路径依赖特征,相互依赖的网络最初阶段是力量的源泉,但由于环境动荡可能会成为僵化、惰性的根源。Scott(1989)、Harrison(1994)、Abml煳(1994)等也从不同侧面指出集群网络会成为保护传统方法的力量,从而抑制创新。

我国学者仇保兴等(199r7)对浙江永康保温杯市场存在的过度竞争现象,用信息经济学中“柠檬市场”模型给予解释,将小企业集群发展的陷阱归结为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而造成过度竞争。吴晓波等(2oo3)借鉴植物学术语把产业集群的内生性风险称为“自稔性”风险,“自稔性”是指植物的籽花结实性,集群鉴于产生优势的自身特性,同时也削弱集群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最终导致集群走向衰退的根本性风险。他们把产业集群的网络化特性概括为以下4个:专业化分工、地理性临近、群内互相关联、协同与溢出效应。朱瑞博(2004)在吴晓波等的研究基础上引入模块化理论,分别对产业集群“自稔性”的四大风险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用模块化解决这些问题的机理。

蔡宁、吴结兵(2003)认为一个网络平均路径较大的集群网络对其网络连接方式的改变往往会滞后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甚至被环境淘汰。集群网络结构才是影响集群风险的内在根本因素。他们把网络性风险概括为三方面:(1)不同的网络结构的风险不同;(2)网络中存在各种资源如信任、关系等会成为保护传统方法的力量,对创新的抑制;(3)网络主体活动及相互影响的风险。

3.1.3生态性风险

秦婉顺、顾佳峰(2O03)、王发明等(2006)运用组织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从组织变革与结构惰性、选择的限制、生存与竞争三方面对产业集群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他们认为:①组织结构的惰性是组织无法跟上环境的变化,造成组织衰退;②天性的自然限制使集群无法采取有效的反应以适应环境的变化;③集群形成时的内外部环境决定这个集群的未来发展轨迹,以及它是否会被变化的环境淘汰或繁荣。

3.2产业集群外生性风险研究

波特早期在《族群和新竞争经济学》中指出,集群产生后就处于动态演化中,可能因为外部威胁(如技术间断、消费者需求变化等)以及内部僵化(由于过度合并、卡特尔、群体思维抑制创新等)而失去竞争力。

Fritz等(1998)在Ti~hy.G研究基础上,分析了经济周期对企业集群的冲击——周期性风险。他们认为,经济周期对产业集群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会使集群走向衰落;而周期风险是一种突发的、不可能人为控制的、由外部经济周期性波动等原因造成的风险,可能会出现在集群生命周期的任何一段时期,将导致集群所在区域的经济不稳定。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受到国家经济景气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受到国际因素的冲击。他们把产业集群看做区域经济中的一个产业,则区域经济由一个或极少数几个主导集群所支配,将面临更大的经济周期变化产生的风险;而区域政策制定者的目标是基于区域福利功能的,区域收入或就业最大化同时使收入和就业水平波动的风险最小化,区域集群则处于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引起的风险被动接受的地位。

段鸣(2005)将地区产业集群放在全球价值链的框架下,从外部的网络联系这一视角分析集群形成机制。他从集群在价值链延伸并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整合机制框架下,分析了集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价值链治理以及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风险形成的关联机制和风险的不同表现后指出,在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风险。

另外,少数学者也对企业集群组织风险评价进行了初步研究。倪荣(2005)运用风险决策模型对企业集群风险因素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分析;韦静(2008)、尹建华等(2009)分别尝试提出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集群风险评价模型。他们的初步探索值得肯定,但是有待于实证检验和具体数据的支撑。

第7篇:网络化分析论文范文

文献分类学,又名图书分类学,是研究文献分类理论、方法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学科。中国文献分类学从孕育、萌芽、成长到成熟,大致经过了2600多年,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据统计,我国自古以来,出版了文献分类学专著100多种,编辑了文献分类法200多部,发表了文献分类学论文7000多篇;特别是20世纪以来发展更快,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突破了十个方面的理论,编制了十部著名的文献分类法,出版了十部有影响的文献分类学专著,研究了十部国外著名的文献分类法,翻译了十部国外文献分类学名著,涌现了十位文献分类学的学术带动人,总结了取得成就的十条经验。但从世界角度看,中国文献分类学理论面貌并未根本改变;从科学技术整体发展角度看,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出现后,世界图书馆进入了网络化、数字化的新阶段,中国文献分类法还需要认真改造;从未来看,中国文献分类检索语言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网络化、社会化、国际化、标准化、计算机化、兼容化的需求,还有待探索;从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文献分类技术,如分面组配化、分类主题一体化、自动化等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文献分类学者应进一步加强研究文献分类学六个方面的问题,以便推动文献分类学的发展,开创文献分类学的新局面。

1 文献分类学学科理论的研究

文献分类学学科理论包括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性质、指导思想、基本任务、研究方法以及与各门学科的关系等。这些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虽然讨论过,但一直未能取得统一的认识。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涉及到文献分类学的命运和前途,所以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其研究重点首先是文献分类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因为文献分类学的研究对象决定着文献分类学的研究内容、学科体系、研究任务与发展方向;其次是学科的性质,因为文献分类学是属社会科学、应用科学、技术科学、还是属综合性科学,大家众说纷纭,必然影响文献分类学的深入发展;再次是与各门学科的关系,例如文献分类学与目录学、文献编目学、情报语言学之间的关系,都需要进一步搞清楚;最后是研究方法问题,因为文献分类学应用很广泛,实践性很强,到底用历史方法、逻辑方法,还是系统方法、比较方法、数学方法等,亦需认真探讨。

2 文献分类基本理论的研究

文献分类理论,有人将其分为静态理论与动态理论,也有人将其分为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前一种是根据文献分类系统的运动状态参数和时间的关系来划分的,后一种是根据构造领域来划分的。对于静态理论与宏观理论,国外曾有不少专家进行研究,国内也有学者涉及;而动态理论与微观理论的研究则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应作为研究的重点。所谓动态理论,主要是指引起文献分类发生变化的理论,例如文献分类的影响因素(科学发展、文献变化、时代变革、地域特点等)、文献分类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文献分类工作的策略等。所谓微观理论是指文献分类的各个具体组成部分的理论,例如类目的组成、类目划分的标准、类目的体系、类目的辨识以及注释的方法、注释用语、注释的种类等。当然宏观理论也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其中包括以下问题:①社会演化与文献分类的关系;②信息时代对文献分类的挑战;③网络时代对文献分类的影响;④电子出版物对文献分类的影响;⑤网络资源对文献分类的影响;⑥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文献分类法的革新;⑦在文献分类学研究中,如何引进系统化、信息化、控制论和耗散理论等一些新理论与新方法,

至于传统的静态理论的一些问题,由于时代变了,仍需重新认识和探讨,例如文献分类的基本原则,有人提出“三性”原则,即思想性、学科性、实践性(实用性);有人提出“五性”原则,即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目的性和检索性;有人提出“以科学分类为基础”;有人提出以“概念、词语、标记三个平面”作为文献分类的基础;还有人提出其他一些原则,这些都需要加以认真地研究。又如文献分类的基本规律,有人认为是对应规律、同一规律和排他规律,有人则认为这样概括不妥。到底文献分类有无规律可循,需要仔细探讨。再如文献分类与科学分类、知识分类、事物分类、知识组织、信息组织都是什么关系,亦需要认真比较,仔细分析。还有文献分类的标准,以学科为主要标准,以主题(对象)为主要标准,还是以形式为主要标准?文献分类的基本大类是“五分法”(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还是“四分法”(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综合性图书),亦需要再展开辩论。

3 文献分类法的研究

包括文献分类法的编制理论与编制技术的研究,主要有6个问题:①传统文献分类法与网络信息分类法有什么不同?②体系分类法(等级列举式分类法)与组配分类法(分面组配式分类法)有什么不同?③文献分类法与文献主题法有什么不同?④文献分类法、文献主题法与自然语言三者能不能兼容?⑤文献分类法的比较研究,应该把中国文献分类法与外国文献分类法进行比较研究,特别是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分类法》与《杜威十进分类法》、《国际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布里斯书目分类法》进行比较研究;⑥过去曾提出的当代分类法的发展呈现出分面组配化、分类主题一体化、分类自动化和分类标准化的趋势,是否正确?如何实现?

4 文献分类标引的研究

文献分类标引是对文献的内容性质、形式体裁、读者用途和其他有关检索意义的特征进行分析、描述,采用分类号码进行标记,作为存贮排列和检索依据的文献处理过程。过去,由于各馆独自进行分类标引,分别编制文献分类目录和分类排架,单独进行分类统计,所以分类标引规则不统一,是不足为奇的。但在网络环境下,大家要求编制全国机读书目数据库和实行全国在版编目,文献分类标引的统一问题就突出了。需要研究的问题有:①文献分类标引的原则;②文献分类标引规范的制订与实行;③各学科文献分类的标引规则;④各类型文献分类的标引规则;⑤网络资源的分类标引规则;⑥在版编目过程中的集中分类问题;⑦全国机读书目库文献分类标引的一致性问题;⑧全国规范化的分类法机读格式;⑨全国机读数据的分类标引规则。

5 文献分类应用的研究

在网络环境下,分类法类目组织、标引、检索、修

订、浏览查寻、统计分析、显示控制、类表维护、编辑等多种功能都要集中于一体,这就要求建立分类法管理系统、自动分类标引系统和联机检索系统。为了建立这些系统必须研究下列问题:

4.1 分类法管理系统的问题

分类法管理应具有哪些功能?需要输入哪些数据?自动生成哪些类目?排序;自动检验;纠错及替换;输出;统计分析;自动检索等。

4.2

自动分类标引系统的问题

如何标准化分类主题规范文档(分类知识库)?研制实用性分词、词频统计和自动赋号系统。

4.3联机检索系统的问题

输入类目(主题词),利用主题文档检索;输入分类号,利用文档检索;通过不同文档间的转换,利用叙词环境或分类文档进行扩检、缩检;还可以实现用语词表达式进行检索,增加检索能力,构成新的检索策略,满足各种形式的检索要求,优化检索系统,促进检索系统之间的兼容和互换;提高检索能力,增加检准率、检全率,促进文献分类法在数据库中的作用,尽量满足用户的检索需求。

6 文献分类历史的研究

文献分类历史是研究文献分类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它,不但可以了解前人的文献分类观点、学术思想以及在文献分类实践中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而且能够吸取教训,不断地提高文献分类学的研究水平。过去关于文献分类历史的研究比较薄弱,发表的著作和论文也不多。今后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并注意研究下列问题:①中国文献分类的起源;②中国文献分类思想史,最好是从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的文献分类学者的思想研究起,然后再进行分析、归纳、集中;③中国文献分类学史,它是中国图书馆学史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文献分类学发生、发展的规律;④中国文献分类法的产生、发展、沿革及其特点;⑤中国文献分类学家的生平活动及其主要贡献;⑥世界分类思想史;⑦世界文献分类学史;⑧世界文献分类法史;⑨中外文献分类思想的比较研究;①国外文献分类家的生平及其主要贡献。

以上意见,旨在引起大家对中国文献分类学的重视和思考,以便扎扎实实地进行研究,把中国文献学推向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1]俞君立,中国文献分类法百年发展与展望,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自国应,论20世纪的中国文献分类学,晋图学刊,1999(1):1―8

[3]白国应,论20世纪的中国文献分类学(续),晋图学刊,1999(2):1―8

[4]白国应,中国文献分类学研究的十大结合,图书与情报,1999(1):9―14

第8篇:网络化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转型升位;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290-02

重庆工商大学作为教学型大学,在经济、管理等学科方面已经具有较深厚的教学基础,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成果。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学校定位将由教学型大学转向教学科研型大学,逐步实现转型与升位的双重战略目标。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学校定位发生转变,人才培养目标亦会跟着发生变化。人才培养的转型与升位目标将对本科专业建设、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提出新的挑战,同时也为学科创新与完善提供机会。

前言

1998年7月,教育部高校经济类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讨论并确定“计量经济学”为高等学校经济学各专业八门共同核心课程之一。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出来,已经被用于研究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在中国经济类学术刊物上,以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作为主要分析方法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为50%以上。中国在经济学研究方法、经济分析方法和经济决策方法方面要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而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就是最主要的经验实证研究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1]。本科阶段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还能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分析研究和归纳推演的能力 [2]。

在学校进行转型升位的关键时期,在学校规划、学科建设等方面需要进行由上而下的宏观指导,也需要课程教学改革的微观支持,以保证学校在上下协调发展中的顺利着陆。

一、计量经济学教学现状

目前,经管专业大三学生均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课程,课时为48学时,主要为学生讲授模型估计与检验的基础内容及软件操作。采用的教材为清华大学李子奈教授编写的《计量经济学(第三版)》,采用的软件为Eviews。

(一)知识内容基础化

短短48课时的学习内容非常有限,只能涉及非常浅显的计量经济学知识。Gujarati(2003)中将计量经济学方法分为八个步骤:理论假说的陈述—理论数学模型的设定—理论计量经济模型的设定—获取数据—参数估计—假设检验—预测—应用模型进行控制或制定政策[3]。目前的教学内容为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里的基本内容,呈现出知识结构断层、非系统化问题,非常不利于学生对于计量经济学整个体系的理解和把握,不利于方法的后续应用。

经管类学生数学底子相对较弱,在理解基本原理时往往主观能动性不足,为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计量经济学思想,教学中就更多的涉及基础统计知识的讲解。但部分数学底子相对较好的学生学习意犹未尽,比如计量经济学里的联立方程建模、非平稳过程等知识不能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他们对获取新知识的渴望因“一刀切”的教学安排而被阻隔。

(二)教学方式单一化

目前采用“理论+实验”的教学方式。即便教师尽可能避免复杂的推导,但为了大部分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知识原理,讲授时难免会涉及到数学公式推导,这对于数学基础弱与好的同学来讲,教师如何把握这个度是关键。在实验教学中,同学们能依葫芦画瓢似的进行实验操作,但是又出现实验结果怎么来,如何用等问题,这又源于内容非系统化问题。

(三)教学效果空虚化

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计量经济学的初衷是希望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和手段,进行简单的经济分析和研究。但在授课过程中很少涉及模型设定、数据收集与处理、模型判定与优化等内容,导致学生完全是为了应试而学,面对实际经济问题时不知如何分析。对大四经管学生进行调查发现,85%的同学都认为计量经济学难学,其知识、软件操作基本没有掌握,撰写毕业论文或学术报告时,鲜有同学会应用到计量方法,教学效果呈现空虚化现象。

随着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课堂知识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如果一门课程不能很好的实现它的社会价值,那将很快被发展的潮流所淘汰。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建议

(一)因材施教,打造层次化教学体系

1.教学对象分层化。高等院校在实施课程教学时,不仅要满足大部分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渴求,发挥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特长,还应对希望继续深造的同学提供深入学习的途径和渠道。计量经济学是以数学、统计学、经济学为前修课程的。一般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其前修课程的学习内容已存在着较大的难易差异,以至在计量经济学学习中,其理解与接受能力的差别显然,对教学对象进行层次划分将有利于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根据学生本身素质和学习兴趣,在自愿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层次化分类,进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分别进行教学与考核,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进行小组式教学,将学生划分为:基础学习型、应用学习型和研究学习型。不同类型学生将制定不同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

2.教学方式多样化。在“理论+实验”的教学框架下,针对学生层次实行多样化教学方式,以推进转型升位双重目标的实现。(1)注重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型教学方式。基础学习型小组的教学侧重基本思想的理解和软件应用,着重培养学生了解并理解计量经济学方法的思想和目的,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软件操作,能进行实验结果的简单分析。教学过程中将忽略公式推导与证明,采取简约化或实际化的方式讲解计量经济学思想。(2)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型教学方式。应用学习型小组的教学着重要求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思想和软件操作,能熟练应用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并撰写应用型研究报告,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4]。将以问题导向式教学为出发点,通过案例引入逐步讲解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和推导,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和思想的基础上,应用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和巩固。(3)注重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提升型教学方式。为满足主观能动性强且对计量经济学有强烈兴趣的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课程学习兴趣小组的方式进行课外教学。深入讲解知识的逻辑推理和思想来源,扩充知识范围,还将指导学生对经济现象进行思考与验证,鼓励“学中干、干中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他们高层次的知识需求,为经济发展储备计量经济学研究型初级人才。

3.考核方式灵活化。根据教学对象的层次制定灵活的考核方式,既做到客观真实的反应学生学习状况,又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第一,以传统的笔试考试为载体,根据学生层次设计层次化试卷,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建模理念的掌握;第二,以平时表现为附加标准,从课堂参与度、案例讨论和平时作业等方面进行考察计分,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促进学生的交流合作;第三,实验课考核为质量标准,通过实验操作、撰写实验报告等方面进行考核,鼓励学生利用计量方法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验证与思考;第四,鼓励学生以计量经济学模型为工具,进行创新型研究与分析,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或竞赛或的方式予以展现,并计入创新式学分。

(二)承上启下,整合系统化课程内容

一方面需要精心挑选教材供学生参考,另一方面需要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大纲和讲义,整合课程知识,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本科生教学的初级计量经济学前部分内容,比如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在统计学里已有涉及,所以这部分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层次进行不同深度的讲授;违背经典假设的计量经济学检验方法,是所有学生都必学的知识体系,但可以制定不同的教学讲义和实验课件,对重点在于应用或研究的同学进行不同侧重点的指导;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可以涉及联立方程和时间序列分析等内容,以启迪他们今后的应用和思考。

不仅讲书本上涉及到的知识点,演示计量分析模型中的实验操作过程,还要对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寻找、数据处理、实验结果分析和应用进行系统化演示和举例,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内推外联,推进网络化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和普及,网络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广。教学网络平台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学习效率,还为教师进行创新型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也为学习国内外优秀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供了条件。

首先,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资源和电子数据库,对不同类型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进而开展不同层次的网络教学,通过网络传递文献资料、实验数据、软件等;其次,对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进行教学录像,通过视频教学方便学生的学习和揣摩,增强学习效果;再次,在网络平台里进行问题讨论与答疑、问卷设计与调查、课堂实验与报告批阅等,使教与学的时间安排更加灵活;最后,网络教学能加强师生对外的联系,教师可以学习观摩更多优秀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可以从网上参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课堂教学。

结论

随着一般本科院校在学校定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升级,课程教学也亟须进行与时俱进的变革,以适应人才培养的双重目标,微观的课程教学与学校定位进行相辅相成的变革,才能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 李子奈.中国计量经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与现阶段的三项任务[J].经济学动态,2008,(11).

[2] 李南成,张卫东.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教学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统计教育,2003,(6).

第9篇:网络化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产业集群知识积累知识联盟

Abstract:The enterprise is the aggregate which the knowledge accumulates.The knowledge accumulates may cause the industrial colony competitive advantage further to promote.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industrial colony enterprise the process which accumulates in the knowledge accumulation aspect superiority and the colony enterprise knowledge,and take enhances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s the guidance,has constructed the frame which the industrial colony,the enterprise knowledge alliance,the knowledge accumulate.

Keywords:The industrial colony Knowledge accumulates Knowledge alliance

1.知识积累的内涵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当前企业发展的趋势与新现象日新月异,将企业看作是一个知识积累的组织(或知识的集合体)而非仅仅是交易费用节约的组织(契约的集合体),它代表了对企业的重新理解,在当前研究企业的理论界,这个理解与分析角度已开始受到极大的关注。当把企业视为知识积累的集合体时,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知识积累与协调机制,造成了不同企业之间所积累的知识具有较大差异性,进而决定了企业之间不同的知识优势。

著名经济学家彭罗斯(Penrose,1959)[1]在其《企业成长理论》的著作中明确提出了企业知识积累的概念,她认为企业的成长速度受到企业内部知识增长的限制,并且从企业管理资源理论的角度论述了以上观点,但是没有明确地分析企业如何进行企业知识积累这一问题。最早提出通过学习积累知识的思想来源于阿罗(Arrow,1962)[2]的“干中学”,他认为技术进步是人们不断从其环境中学习的结果。罗森伯格(Rosenberg,1982)[3]则提出“用中学”,指出企业知识的发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即新的知识创造是逐渐的、持续的和不断精细化的过程,任何新技术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以检验和适应。

从知识转化的角度来看,有的学者认为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构成了企业积累知识的全部过程。彭罗斯(1959)[4]认为,企业的知识积累是外部知识内在化,即正式的显性知识转化为非正式隐性知识的过程。知识的内在化节约了企业稀缺的管理资源,为企业的成长和扩张提供了可能。而马歇尔(Marshall,1920)[5]则主张,企业新知识的产生是非正式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正式的显性知识的过程。他强调,机器替代劳动力的前提是把以隐性知识为基础的复杂工作转化为以正式显性知识为基础的标准化操作程序的过程。野中郁次郎[6]指出新知识总是来源于个体,个体知识能否转化为对整体有价值的组织知识是企业核心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关键,他提出了SECI知识转化模型。

这个模型把知识的自我增值系统划分为四个子系统,指出了企业知识能力的积累,主要是从隐性转变成为显性和从显性转变成为隐性两种不同的过程,从隐性知识转变成为显性知识是以知识创新为主,将创新商业化并获得利润的过程,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是企业内生性的成长并获得能力的过程。任何企业对知识的积累都是由隐性转变为显性,由显性转变为隐性的不断循环的过程。在知识转换过程中知识存量的规模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在此动态过程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作用创造了新的知识,新知识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纵向和横向不停的扩展,企业知识创造过程也是一个从不停息的自我更新过程,在知识存量的超越过程中,新的知识超越了原有的边界,需要获取更多的外在知识以形成新一轮知识积累的循环过程。

综上所述,知识积累就是企业积累知识的过程,即企业从获取知识到整合知识,再到知识运营的全过程。

2.产业集群与知识积累的关系

产业集群通过知识获取产生产业集群的知识增量,通过知识整合形成产业集群的知识存量,通过知识运营体现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知识质量。产业集群竞争力就是由知识增量、知识存量和知识质量决定的,产业集群的知识积累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基础。

产业集群的知识是通过不断的知识积累而来的,这是个渐变的过程,那么集群竞争力也同样是逐渐被改变的。在产业集群的知识网络中,知识是对其能力起主导作用的慢变量。集群通过对知识的不断获取、整合和运营来促使集群不断的增强其竞争能力,即通过动态竞争能力的提升,不断增加知识的存量,也就是集群静态能力,继而使得集群进入一个拥有新的竞争优势的阶段。

从知识角度分析,集群竞争力实质是一个学习、整合和运营的过程,集群通过学习运用创造出一系列的新成果,这些新成果通过内部选择得到确立,进而通过传播和保持得到运用。在运营中,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知识,使得静态竞争能力有了飞跃式的提高。而动态竞争能力主要依赖于集群的知识基础,随着知识积累越来越多,对知识进行分解的经验不断增加,因而静态能力得到不断的增强。静态能力的提升代表知识存量的上升,知识存量的增加就可以使得对知识的吸收能力、转化能力、融合能力得到提升,也就是动态竞争能力的扩展。使得产业集群竞争优势进一步提高。

3.产业集群企业在知识积累方面的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的概念不仅是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而且还扩展到由全球化生产所带来的全球经济分工协作而产生的全球化产业集群,以及由网络化和知识经济所形成的虚拟空间产业集群。相对于其他企业,集群内企业在知识积累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3.1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的本质为知识积累提供了天然土壤。产业集群本质是以专业化分工机制为基础,基于某一产业领域产业链上的企业与相关服务支持体系,在一定区域内或网络内集中,形成从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甚至到营销、售后服务的上、中、下游结构完整,外围支持服务体系健全的产业组织。

劳动分工理论的发展说明,分工作为一种基本的经济制度安排,决定了经济组织的形态与发展过程,而分工的效率主要表现为它能加强专业技能与知识积累的效果,分工生产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美国经济学家阿罗(Arrow,1962)认为,以“干中学”的过程代表经验或知识积累的过程,并用累积的总投资代表经验或知识积累,从而将知识与经验积累内化到经济运行系统中。专业化分工本身就是一个很好地提高“干中学”效率的形式。一个人专业化于某项业务,必将很有效地提高该业务的“干中学”效率,从而可以很快地进入角色,并积累知识。专业化分工使知识积累向更高水平跳跃发展,而知识积累是推动专业化分工向更高水平跳跃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一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则代表着一定的知识积累水平。

3.2产业集群的特点为集群企业知识积累提供了良好氛围。产业集群具有空间集聚性和网络化、专业化、根植性、竞争与合作并存性等特点,因而可以形成一个知识获取和创新的学习系统,拥有比单个企业更强的学习能力,从而为整个集群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对知识的学习、积累、转移、共享与创新的氛围。在集群中知识溢出的情况非常普遍,集群企业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通过人才流动、竞争与合作等渠道,在不断扩散知识的同时,又能低成本地获取其它企业的知识,大大降低了知识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生产效率和集群整体的知识积累水平。

另外,产业集群是一个学习性的区域,其网络性和根植性为集群内企业相互学习创造了条件,使相互之间进行频繁的交流成为可能,为企业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机会。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交流,更能激发新思维、新方法,从而有利于集群整体知识积累水平的提高。

4.产业集群企业知识积累的过程

产业集群企业知识积累的过程包括集群企业从获取知识到整合知识,再到知识运营的全过程。

4.1集群企业知识的获取及学习。知识的获取是指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内外部,正式或非正式地获得企业所需要的知识元素。获取的知识元素不一定是新创造的,只是对某个特定企业来说是新的。在此阶段,企业对该类知识的认识逐渐增加。

产业集群企业知识获取主要是通过集体学习。集体学习概念是欧洲区域创新环境研究小组(GREMI)的学者们在研究欧洲高新产业区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其本意是产业区(集群)内的成员企业为了应付技术不确定性的挑战而协调行动,本质上是知识空间转移的一种有效载体。集体学习是产业集群成功发展的关键。

在对集体学习的研究过程中,劳森和罗伦茨(Lawson & Lorenz,1996)[7]的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他们是通过先分析企业内部学习过程,然后拓展推出集体学习的概念。企业内部学习过程就是企业建立共享知识以解决企业内部合作问题的过程,共享知识通常以企业员工都能理解和接受的规则和程序的形式存在于企业中。那么将学习的范围扩大,集体学习可被理解为在地理位置上接近的企业之间,形成共享知识(以企业都能理解和接受的规则和程序的形式存在),从而进行合作和解决共同面对问题的过程。

集群企业集体学习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集群内部组织的学习,即集群内部组织以原有的竞争优势型知识和维持型知识为基础创新产生新的核心能力型知识,这些新的知识通过转换又转变成集群中新的竞争优势型知识;第二部分是集群向外部组织的学习,即集群内部组织从集群外部组织那里获得新的知识,然后通过集群内部的知识转换提升集群的知识存量。

4.2集群企业知识的整合。知识整合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知识进行综合和集成,实施再建构,使单知识、零散知识、新旧知识经过整合提升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知识资源整合对于一个企业或个人来讲,决不是现有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知识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包含了许多隐性知识的传递,以及新知识的产生。这些新知识会增加到产业集群的知识库中,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

在对知识的整合中,集群企业为了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会整合各自不同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知识的转换和创新。他们把在集体学习中获得的知识通过整合、应用和平衡以及联合活动来创造新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两种因素促动了知识的转换或创新。首先集群成员之间资源的互补提高了转换和创新的可能性。其次,成员共同面临的问题比如开发新的技术或产品等,激励着集群成员融合各自的能力实现转换和创新。这些挑战使集群成员对现有的知识重新评价以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互动的集群成员都学习到了一些新的东西。拥有的知识和需要解决问题之间的差异越大,学习的潜力就越大。

4.3集群企业知识的运营。知识运营是企业对获取的知识进行整合后,运用各种手段,把他们运用到各种活动中去,充分开发知识这一资源。集群企业知识运营能力的大小取决于集群成员的学习、吸收和融合能力。通过这个集群成员获得了新的知识和能力,增强了自身的实力。在这一过程中,集群成员自身的学习和吸收能力非常重要。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的企业能够将产业集群知识库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而不善于学习的企业则从中得到的较少。

5.建立产业集群企业知识联盟的知识积累框架

以学习和创造知识为中心目标的知识联盟,使企业间知识形态的资源进行相互交流融合,以创造新价值。其中,有的企业积累起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独具特色的创新知识,并将其与自身能力相融合,形成企业核心能力。显然,集群企业的知识联盟可以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而提高整个集群的竞争力,使集群拥有其它同类集群没有的竞争优势。通过前面对知识积累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分析,以提高产业集群企业知识联盟的竞争优势为导向,本文提出对产业集群企业知识联盟知识积累的框架,如图所示[8]:

可以看出,产业集群企业知识联盟的知识积累框架分为两部分,即知识积累的途径以及企业联盟的核心能力演进观。本文认为产业集群企业知识联盟进行知识积累主要有以下四个途径:知识转移、知识共享、知识创新以及知识扩散,并且这四者之间是一种逐级互动的关系,彼此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知识积累环节,联盟企业以及整个知识联盟的知识总量及质量都会得到极大提高。因此,产业集群企业知识联盟在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前提下,在合理应用所积累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6.结论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企业是知识积累的集合体。现代企业应首先重视知识积累、提高企业知识优势,从而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由于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的本质与自身的特点,相对于其他企业,集群内企业在知识积累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集群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结成以学习和创造知识为中心目标的知识联盟,在产业集群企业知识联盟知识积累的框架下进行知识积累,使得产业集群竞争优势进一步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英]伊迪妊·彭罗斯(著).赵晓(译).企业成长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Arrow.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155~173

[3]Rosenberg.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y[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4]Penrose,E,T.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Oxforc Oxford Universit Press,1959

[5]Marshall,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8th edn London:Macmillan,1920

[6]Nonaka.I Takeuchi H.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