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香瓜栽培技术范文

香瓜栽培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香瓜栽培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香瓜栽培技术

第1篇:香瓜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大棚;香瓜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52 文I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89

1 育苗

1.1 选种

结合本地区气候特点,在塑料大棚中栽培香瓜,需要科学的挑选香瓜的品种,耐热耐湿,结果力强,早熟、高产,质量上佳的香瓜。经过栽培实践表明,银辉、香妃、长香玉和橙露等都适合在南方种植。本次种植的是银辉品种,果扁圆漂亮优美,单果约重0.35~0.40kg,果皮呈银白色而稍带微黄,不易裂,果梗不易脱落,果肉浅绿色,质地细嫩,糖度为13%~18%,品质优良,适合运输及贮藏。每667m2种子量在130g左右,使用1%的多菌灵对种子进行浸泡消毒。为了防止栽培初期地下害虫对种子的影响和危害,使用3%的巴丹粉拌种[1]。种子消毒之后,沥干放在湿布中,放置到恒温30℃的设备中催芽。1d后,将露白的种子挑出并放置在容器中保证其湿润性,其他的种子继续催芽,待70%上种子露白后播种。

1.2 苗期管理

1.2.1 播种

在3月中下旬播种,从发芽到第一片真叶在1个月左右。

1.2.2 幼苗期间

保持湿度在50%~60%之间。等到幼苗出土后加强通风,使幼苗能够尽快的适应外部环境,提高其成活率。白天温度控制在23℃左右,使得香瓜幼苗能够正常的生长,晚间的温度应控制在18℃左右,避免幼苗被冻坏。同时,还需要加强水分以及肥料的管理,每隔6d左右浇香瓜幼苗1次复合肥水。

2 田间管理

2.1 定植

了解香瓜的长势,幼苗长到10cm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定植。结合本地区温度特点,从4月份开始日平均温度基本保持在24℃以上,通过大棚温度的调节,比较适合香瓜的生长。因此,以4月下旬为定植时间。相比于同种作物,香瓜对土壤的适应性要更强,要求土壤的pH值不能超过8。香瓜对光照比较敏感,对香瓜进行长时间、强光线的照射能够更好地积累香瓜的糖分,使香瓜正常生长。本次种植选择在沙质土壤,地势平坦,是新开垦利用的肥沃地块,水源好,通风透气,十分有利于香瓜生长。

选择合适的复合肥、草木灰,并进行混合深翻,垄的高度在20cm左右,垄沟的宽度在40cm左右。做好整地工作能够提高栽培效果和产量,整地后覆膜,覆膜3d左右,膜内温度升高,温度和湿度达到定植要求后就可以定植。4月下旬,在定植前2d需要做好浇水工作,保证起苗移植的顺利,提高成活率。采用双蔓型定植,不搭架,株距为50cm,每667m23000株左右。保证定植密度的合理性,使得香瓜能够有好的光照,积累糖分,提高产量。

2.2 肥水调节

大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5℃左右,晚间的温度控制在18℃,后期温度过高时需要做好通风散热的工作。开花之后,温度控制在25℃以上,气温逐渐升高,温度在35℃。露天大田的田间平均温度25~26℃。幼苗前期是不需要浇水的,缓苗浇适量水。开花时也需要保证浇水的适度。坐果后,每个月浇水2次,避免太湿或太干,以不旱不浇水为原则。以基肥为主,每667m2施优质腐熟基肥2000kg,磷酸二铵10kg。4片叶摘心,每蔓留1瓜。为了促进子蔓的发生和果实初期发育的需要,每667m2追施磷酸二铵15kg,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第一次收瓜后,每667m2追施腐熟的大水和磷酸二氢钾。在施肥过程中,重点控制好氮肥,氮肥施用过量会使亚硝酸盐积累过多,对人体有危害。

3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和白粉病。发病初期,霜霉病用7.22%普力克水剂1000倍喷施;白粉病则以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喷施,均得到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虫害主要发生蚜虫和粉虱。发生初期用蓟虱净600~800倍喷施,与黄板诱捕成虫相结合,防治效果良好。

4 采收

5月中旬结实花开放,6月中旬第1批采收香瓜。大棚与大田的香瓜相比,采收日期提前10d左右,瓜型较大较圆润,色泽更黄绿,果肉厚,香甜,总体的产量和质量较高。

5 结语

近年种植面积增多,但如何提高香瓜质量和产量是农民取得效益的关键。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大棚种植香瓜,能够让香瓜更好更快生长,提前上市卖出好价格。另外,还可以通过嫁接育苗提高生长水平,设专业的育苗工厂为农民服务,更能为农民提高效益。

第2篇:香瓜栽培技术范文

1 基地选择

基地应远离工业区和城市污染源,环境条件良好,基地的大气、灌溉水、土壤要分别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大气质量标准、生产田用水质量标准和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大气、土壤、水源等环境中所含有毒物质都不超标的地块作为香瓜生产基地。基地建立后,必须切实加强对瓜田的环境保护,防止大气、水质、土壤污染,尤其要防止工业“三废”的污染,同时在瓜田生产过程中,要科学进行栽培管理、轮作倒茬、施用肥料和防治病虫害,以免污染瓜田。

2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香瓜品种,是无公害香瓜生产的重要因素,较抗病的香瓜品种有:红城脆、齐甜2号、香蕉瓜、龙甜4号、白马王子、黄金道、红城5号等。

3 培育壮苗

3.1育苗设施:根据当地气候,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栽培甜瓜在4月上旬,利用日光温室前底角、塑料中棚内扣小棚或大棚内扣小棚的方式,地面采用地热线育苗,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管理方便的地方。床面南北宽2米,东西长10米或更长一点。床底铺5-6厘米厚碎草或马粪做隔凉层,上铺一层5厘米厚细田土。采用营养钵或营养纸袋育苗,营养钵或纸袋高8厘米,直径6~8厘米。

3.2种子处理及播种:用55%温水烫种,搅拌至常温后换水浸种12小时。浸种后放在30%左右条件下催芽17~20小时,萌芽后即可播种。将营养钵或纸袋浇透水,每袋播人一粒催芽种子,覆土1厘米厚。

3.3播后管理:播后温度白天25~30℃,夜间15~18%为宜。第一片真叶展開后,白天25~30℃,夜间13~15%,第三片真叶展開到定植前5~7天降低温度,炼苗,定植前3~5天将棚膜全部撤掉。水分控制,播种前打透底水,扣棚后如太干时浇1~2次水,定植前不宜浇水。苗龄一般在30天左右。苗床注意防鼠害。

4 整地与施肥

香瓜耐热喜光,根系主要分布在地表下15~20厘米深处,要选择地势高燥、有灌水条件的沙质土或壤土。甜瓜忌重茬、迎茬,轮作要求3~5年。前茬以谷糜、玉米、高粱、小麦为宜。

采取春翻地,在土壤化冻15厘米后,翻耙破垄施肥、起垄镇压等连续作业。无公害香瓜生产原则上以腐熟好的农肥和有机肥为主,实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结合整地667平方米施经过无害化处理的腐熟农家肥3000~4000千克;氮、磷、钾各15%的三元复合肥15~20千克。香瓜收获前20天内不得追施任何肥料。起垄,垄宽70厘米,垄高15厘米。整地质量一定要达到垄直、土细、无坷垃的圆头垄。

5 定植、覆地膜与扣小棚

一般在5月初,选晴好天气,按株距35~40厘米刨埯,坐水定植。定植同时覆膜,边覆膜边拉紧压严,使地膜与垄台贴紧。栽好苗后,在苗顶膜处破膜放苗,封好苗孔。也可在定植前一周,将膜先覆于垄上,定植时,用打埯器打埯,栽苗后封严苗孔。然后立即扣小拱棚,2条垄上扣1个小拱棚,一般用竹竿、毛竹片弯成弓形做支架,两端插入土中,宽度为1.5米左右,高度为0.5米左右,上面覆盖塑料薄膜,膜两边用土压严。5月末6月初撤掉小拱棚即可。

6田间管理

定植后,经常检查小拱棚和地膜,破损透气处及时压好,及时补苗,有条件的地方遇旱及时灌水。

6.1追肥:根据地力和长势情况及时追肥。第一次追肥,伸蔓期在膜外開10厘米深长条小沟,每667平方米追施饼肥40-50千克,施后覆土盖严。第二次追肥,于果实膨大期,往叶面喷施2%磷酸二氢钾溶液。灌水时,做到看苗、看天、看墒情,适时适量灌水,防止病害发生。

6.2整枝摘心:早熟品种栽培,当幼苗主蔓3片真叶时摘心,选留3条健壮子蔓,利用子蔓结瓜,每株留3个瓜。当最后一个瓜坐住时,瓜后留2-3片叶掐尖。中晚熟品种栽培,当幼苗主蔓5-6片真叶时摘心,选留3-4条健壮子蔓,当子蔓伸长到8-10片叶时掐尖。利用子蔓和第一孙蔓基部第1~2叶位上的雌花结瓜,每株结4~5个瓜,其余子蔓全部除掉。病虫害防治要采取无害化防治原则,采用综合防治方法,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7适时收获

第3篇:香瓜栽培技术范文

1、选择优良品种是基础

日光温室大棚香瓜选择香白、永甜1、2号等;小拱棚地膜覆盖香瓜选择永甜系列、齐甜等等;高产优质品种,为丰产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培育好壮苗是关键

在播种前首先要用10%磷酸三钠或1%高锰酸钾浸种15分钟,清洗后催芽播种;苗床温度白天30℃,夜间15-18℃;出苗后白天25℃,夜间13-15℃;苗龄25-30天即可移栽。

3、施肥、整地、做垄环节掌握好

在我当地如日光温室香瓜,采用板条槽无土栽植技术,槽宽70cm,高30cm,槽内填装山沙、腐熟农家肥、有机无机瓜果蔬菜专用肥,每年填装一次,栽植3茬。在定植前10-15天亩施腐熟农家肥6000公斤,腐熟鸡粪1000公斤,节本牌有机无机瓜果蔬菜专用肥55公斤。精细整地,做畦前进行土壤清毒。日光温室、大棚香瓜采用棚内吊栽,小拱棚、地膜覆盖的要提前在7-10天铺好膜,并及时采用双层小拱棚覆盖。

4、采用嫁接防病增产高新技术

多年种植香瓜农户,轮作困难,采用白籽南瓜、金甜一号、甜瓜王子二号等做砧木,接穗用选用的香瓜品种(永甜系列等),防治枯萎病达90%左右,并增产14-15.2%。

5、适期定植与合理密植

地温稳定在13℃以上,选择晴天上午进行了定植。日光温室香瓜可在70cm板条槽内栽植两行,小行距20cm,株距30cm,亩栽2600-2800株,小拱棚、地膜覆盖香瓜亩栽2800-3000株。

6、实行科学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上采取整枝引蔓、吊秧绑蔓。掐尖打杈、人工授粉与留瓜等技术。同时要及时喷施叶面肥,果实鸡蛋大小时在早晨露水下去后喷施0.5%尿素加上1%白糖粉混合液,每隔7-10天一次,连喷4次,提高抗病能力,又有明显增产效果。

7、科学使用生物肥料

在香瓜栽培中尽可能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科学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严禁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如甲胺磷、呋喃丹、1605、1059、氧化砾果等。推广使用下列农药:25%杀虫双、20%速灭杀丁、2%氯氰菊酯、50%多菌灵、70%托布津、72%克露、波尔多液等。

8、采取综合的生态防治

第4篇:香瓜栽培技术范文

一、小拱棚地膜覆盖香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品种多、乱、杂,没有形成主导和主推品种。现在市场上品种多、乱、杂,瓜农在选种时很盲目,跟着广告宣传走,没有搞1-2年种植,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个别瓜农由于轻信广告,引种后不适合当地种植,上市后市民不认可,造成了不小损失。

2、栽培方式保守,沿袭老套式栽培方法。香瓜栽培上沿用过去老式栽培技术,对地膜覆盖栽培认为难度大,特别是地膜覆盖后再扣小拱棚栽培,认为实现困难。

3、过量施肥单一,忽视农家肥的使用。常年施用一些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过量施用一些中性或碱性氮肥也会导致土壤酸化,如尿素是典型的中性氮肥,施入土壤后在脲酶的作用下,全部转化为碳酸铵,水解后产量铵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前者可被蔬菜吸收利用,后者可用于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硝酸根,还留在土壤中增加了土壤酸度。致使根系吸水吸肥能力减弱,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

4、重视化学农药的防治,轻视生物防治。在防治方法上,瓜农对病虫害综合防治上重视不够,只重视病虫害药剂防治,不注重预防,没有很好的掌握好生态防治方法,一味追求见病了就喷施化学农药,浓度大,间隔期间短,造成了瓜叶药害的产生,严重的影响了产量和效益。

5、小拱棚地膜覆盖栽培,相应配套设施不到位。例如在灌水方面,设施栽培还可以人为在棚室内打井,定时浇灌,但在露地小拱棚栽培完全靠天降雨,没有相应配套的浇灌设施,遇到干旱年份,完全靠人工挑水浇灌,影响了香瓜的正常生长。

6、轮作倒茬困难,枯萎病严重。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大和设施栽培上的发展,香瓜枯萎病发病率增高,主要是倒茬困难阻碍了发展,从而严重影响了质量和产量。在生产中瓜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客土、杀菌剂灌根等办法,随之带来的客土用土量大,费用高的现象,而降低了经济效益。

7、缺乏使用微量元素,或使用不。很多瓜农在种植香瓜生产过程中,部分瓜农忽视使用微量元素的肥料或根外追肥的利用,还有一部分瓜农知道使用微肥的好处,但一次性过多大浓度的施用,使香瓜不同程度的表现了缺素症或中毒症,影响了叶片的光合作用,尽而降低了产量。

8、片面提早采摘,降低了香瓜原有的品质。香瓜上市早,价格高,效益大,是每个瓜农特别关注的问题。但由于瓜农片面追求眼前经济效益,往往在尚未成熟时就采摘下来,这样水果含糖量很低,风味差,食用性很低,影响了当地香瓜产品的信誉,进而降低了经济效益。

二、小拱棚地膜覆盖香瓜今后发展的对策

1、选用抗病高产品种。选用的品种主要是永甜1、2、6、9系列及香白系列、齐甜、萃绿等高产抗病品种。

2、实施生物技术法。在香瓜栽培中,严格控制单一施用化肥。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出最佳的N、P、K配比。同时施用生物农药,通过生物农药达到杀虫、杀菌作用,使瓜果减少了农药的残留,确保了瓜果的口感和品质。还应用了生物杀菌剂,来防治香瓜病毒病等其它病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利用农用链霉素或硫酸链霉素、农抗等来防治细菌性病害,用武夷菌素等防治真菌性病害,用抗毒剂,防治病毒病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嫁接栽植防病增产。多年种植香瓜的农户存在连坐问题,针对轮作困难、枯萎病严重的地块,采用了哈密瓜做砧木,接穗选用的香瓜(永甜系列、),实施嫁接苗栽培技术,防病增产效果十分显著,防治枯萎病达90%以上,并增产在14.3-16.8%。

4、采用滴灌设施栽培。在条件允许下大力推广滴灌设施栽培,少部分瓜农已应用了此项技术,根据植株长势情况及时按闸浇灌,解决了旱情浇不上的现象,做到了实时浇水,深受瓜农欢迎。

5、实行科学田间管理。采用整枝引蔓掐尖打杈等田间管理,并在开花初期利用人工授粉,提高座瓜主,当香瓜长到有鸡蛋大小时在早晨露水下去后喷施,尿素0.5%加上1%白糖混合液,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4次,提高抗病能力。

第5篇:香瓜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厚皮甜瓜;拱棚;质量

中图分类号:S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5-0049-02

厚皮甜瓜(洋香瓜),风味独特,含糖量高(14°~17°),外形美观,果实硕大(1~3 kg),耐贮耐运,品质优良是市场畅销的高档水果。洋香瓜生长发育中需要温暖、空气干燥、日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的环境。在栽培中要尽量满足其特性的需求,方能取得优质丰产的效果,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选地与施肥

1.1 选地

选干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透性好的砂性土地(含砂壤土)种植甜瓜。以小气候环境好、排灌方便、近年没有种过西甜瓜的地块为宜。

1.2 施肥

厚皮甜瓜生育期长,果实硕大,需肥量大。要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施腐熟农家肥45 000~60 000 kg/hm2、复合肥600 kg/hm2、硫酸钾375 kg/hm2,或施腐熟农家肥30 000 kg/hm2,腐熟饼肥1 125 kg/hm2,三元复合肥1 500 kg/hm2。宽条带施入定植沟内。

2 品种选择

选用早熟或中早熟、易坐果、适宜露地栽培的品种,如:雪蜜香露、金脆香密、娇子四号、银蒂2号等品种。

3 栽培形式

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是传统的优质厚皮甜瓜栽培地区。除采用棚室栽培外,采用小拱棚地膜双膜栽培是优先选择的栽培形式。这种形式既满足了甜瓜生育的基本需要,保障了甜瓜的质量和产量,并使其提早15~20 d成熟,又大大降低了成本。

小拱棚的棚高0.50~1.10 m,棚宽1.20~2.50 m,长10~30 m。两棚间距0.50~0.80 m。小拱棚的骨架选用2~3 m长的竹杆或竹板,间隔0.40~0.60 m插一竹杆(宽畦则两根连接成一根)。地膜选用普通聚乙烯地膜,用量33~45 kg/hm2(20~30元)。拱棚膜用聚乙烯多功能膜,用量450~600 kg/hm2,拱棚膜可使用2年,每年折旧成本220元左右。

4 提早播种、培育大苗

根据厚皮甜瓜的生育特性,要求甜瓜的果实成熟期避开7~8月降雨集中期,因而正确选择播种定植期是厚皮甜瓜栽培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在西北地区要在防止冷害的前提下尽量提早定植(断霜前15~20 d)。

4.1 播种期

西北地区3月下旬播种育苗,苗龄30~35 d,大苗(四叶一心)定植。

4.2 种植处理

用种1 050~1 500 g/hm2,用55 ℃温水烫种,冷却后浸种12 h。在28~33 ℃下催芽,经15~18 h萌动,露白即可播种。

4.3 播种

厚皮甜瓜根系易木栓化,以少伤根为宜,种子应播于营养钵(或纸袋)中,不再移植。钵规格9 cm×9 cm或10 cm×10 cm。将营养土(配方同黄瓜)装入钵中,打足底水,每个钵播一两粒种子(催芽种子播一粒),覆土1.50 cm。

4.4 苗期管理

播种后约7 d,幼苗出土。出土后立即降低苗床温度,白天温度保持25 ℃,夜间温度15 ℃。用含0.2 %代森锰锌的药土,往苗钵上撒薄薄一层,预防猝倒病。当第一真叶出现后,白天温度保持25~30 ℃,夜温18~20 ℃,阴雨天应降低2~3 ℃。苗期一般不浇水,空气湿度50 %~60 %。要擦试薄膜,并保持日照时数多于8 h。在发生猝倒病时,要拔除病株,用72.2 %普力克水剂400倍液或75 %百菌清600倍液,浇灌苗床,每平方米浇灌2~3 L。

4.5 摘心

在主蔓四五叶时作摘心处理。

4.6 炼苗

定植前一周,降低温度,适度炼苗,白天20~22 ℃,夜温15~18 ℃。

5 适时早栽,加强覆盖期管理

5.1 定植前准备

在定植前4~5 d,作高畦(高20 cm),精细整地,喷布48 %氟乐灵1 650~2 100 mL/hm2或48 %地乐胺2 250 mL/hm2,而后铺上地膜,覆盖小拱棚以提高地温。

5.2 定植

定植时要求10 cm处地温达15 ℃,旬平均气温10 ℃,棚内最低气温不低于5 ℃时,选冷尾暖头(定植后有3~4个晴天)的晴天定植,在14时前定植结束。在采用双蔓整枝时,定植行距1.80~2 m,株距0.40~0.45 m,定植12 000株/hm2。在采用单蔓整枝,交叉爬蔓时,2.50~3 m畦每畦双行,株距0.40 m,15 000~18 000株/hm2。定植深度以封穴后胚轴露出地面2 cm为宜。定植完后定植穴内浇足水。

5.3 防风与防寒

定植后要及时覆盖棚膜,用压膜线绳及时压紧棚膜,防止风刮坏。拱棚内气温低于15 ℃时,夜间要加盖草帘,防止冷寒害。

5.4 温度管理与通风

缓苗期棚内温度保持28~30 ℃,夜间18 ℃。缓苗后棚内气温白天保持20~30 ℃,夜间15~18 ℃。从覆盖中期起,结合天气、苗情变化放风,棚温超过30 ℃开始放风,避免棚温超过35 ℃。从上午9时左右开始由小到大逐渐放风,棚温20 ℃时停止通风,下午4时左右,风口由大至小逐渐收风,不能猛揭猛盖。防止伤苗、闪苗、高温烤苗,也要避免徒长。一般覆盖期30~50 d,通风后仍35 ℃以上时可以撤棚,覆盖期内一般不浇水。

5.5 引蔓

瓜蔓伸长时,适当引蔓,避免瓜蔓重叠。

第6篇:香瓜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棉花;两无两化;应用前景;陕西关中

陕西关中东部位于黄河三角洲地带,辖区11个县(市、区),4个国营农场,是陕西省最佳植棉区,常年棉花种植面积5~7万公顷,占到全省棉花种植面积的80%以上。随着地膜覆盖技术应用与推广,全区棉花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已突破皮棉750 kg/hm2的大关。进入90年代初期,由于棉铃虫的暴发,棉花单产降低,成本增加,极大地挫伤了棉农植棉的积极性,棉田面积下滑严重。90年代后期,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引进与推广,棉铃虫得到了有效控制,农药用量减少,成本降低,棉花单产提高,价格稳中有升,植棉效益增加,棉农植棉的积极性高涨。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棉花市场的开放,植棉比较效益好于其它农作物、植棉面积逐年恢复增长。该区2006年植棉面积已达8.3万公顷,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植棉模式多样化,品种的多、乱、杂现象严重,棉种价格昂贵,加之农资的不断涨价,棉农增产不增收。

近年来,由于长期种植棉花,棉田黄、枯萎病、红叶茎枯病发生较重,同时由于不利的气候条件影响,导致棉花早衰、低产、单产徘徊不前,皮棉产量在900~1 050kg/hm2徘徊。棉农急需新的栽培技术,以求达到高产增收的目的。由中棉所最新研究的棉花“两无两化”栽培技术是继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之后的又一次棉花栽培技术的更新。通过我们2005~2006年的多点示范结果,表明棉花“两无两化”是解决棉花促苗难、抗逆差、早衰、低产、提高产量品质的重要举措。

1对于推广棉花杂交种、开展杂交优势利用、繁殖良种特别有利

我们自1989年开始引进棉花杂交种,产量确实高于其他品种,增产幅度在15%~25%,十几年来累计推广面积不到1万公顷,虽年年有种植,但面积不大。由于杂交种制种困难、价格高、代价大,棉农可望而不可及,直播用量至少22.5 kg/hm2,还难以全苗,实现高产,大面积种植推广困难。应用棉花“两无两化”栽培技术,可大大节约用种量,用种只需7.5kg/hm2,比直播用种减少75%,成本相应降低,且能保证一播全苗。大面积应用推广杂交种,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棉花产量,皮棉有望突破1 500kg/hm2,使棉花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应用该技术对于繁殖棉花新良种、增加繁殖系数、扩大面积、增加繁种量具有重大的作用。

2趋利避害,延长棉花的有效结铃期

关中东部,春季气温不稳,干旱、少雨、低温、寡照,因此自地膜覆盖后,一直至4月上旬5cm土壤地温稳定通过12℃时,棉花方能播种。棉花出土后,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发育迟缓,易受冻害,后期常出现阴雨天气,霉烂铃增加;加之初霜来得早,影响产量品质。应用“两无两化”栽培技术,可以在3月中旬育苗,4月中、下旬移栽,生育期提前10~15d,充分利用光、热资源,趋利避害,延长生育期,使棉花生长、发育、结铃处在最佳的气候时段;同时由于育苗移栽,根系发达,能充分吸收土壤的水分、养分,棉花生长势强,抗逆能力增加,病虫害减少,尤其是对枯、黄萎病和红叶茎枯病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使棉株结铃性增强,且铃大,衣分高,产量高,品质好。

3为大面积植棉提供有利条件

陕西关中东部棉区、国营农场、黄河、渭河滩区面积较大,约有4~6万公顷,且有部分轻盐碱地有待开发。随着土地的税费改革政策和棉花价格的稳中有升,棉农到国营农场、河滩区承包土地种棉的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以往的植棉模式,虽取得过一定的效益,但成本过大,收效甚微,特别是那些轻盐、碱地种棉的棉农大量地雇用劳动力,运用以往的技术难以实现全苗,影响产量,从而得不偿失,乃至赔本。应用棉花“两无两化”栽培技术,可以保证全苗,大大节约劳力,降低成本,获得更高的效益。

4对于开展立体种植、缩短共生期、发展麦棉套、瓜菜棉套有利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陕西关中东部设施农业发展迅猛,粮、棉、瓜、菜争地矛盾突出,尤其是拱棚西瓜、哈蜜瓜、甜香瓜、甘蓝菜面积不断扩大,以往的间套模式不能取得更高的效益,由于共生期长,况且群众只重视主栽作物,忽视了棉花的管理,使棉花产量降低,收益不高。应用棉花“两无两化”栽培技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掌握主栽作物的收获期,推算棉花的育苗时间及移栽期,极大地缩短共生期,达到粮棉、瓜菜双丰收的目的。

第7篇:香瓜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 蔬菜保护地;十项;实用;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08-46-1

1 优型结构日光温室

优型结构日光温室,即是土筑墙、厚墙体、高举架、半地下。此模式日光温室保温效果好,投资少,见效快,一些棚户当年就能收回投资,是辽宁省也是阜新市今后继续主推模式。该温室朝向为坐北朝南,东西延长,长度为70~100m;采光屋面偏西5~15°;跨度6.5~7m;棚室地面下卧深度0.5m左右;矢高3.5~3.8m;土堆墙,后墙高2.6~2.8m,墙体上宽1.5m、下宽4.5~5m;后坡长1.5m;后坡仰角45°,骨架为钢筋、钢竹混合或竹木的。

2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农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有机和无机养料,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光合效率,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早熟和无公害农产品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在温室、大棚生产的低温季节,在土壤耕层下铺设秸秆(玉米、水稻等作物秸秆),并在秸秆上施用腐生生物菌,培上土,浇透水,覆上地膜,上面栽植蔬菜。实践证明,通过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能直接提高棚室内CO2浓度5倍左右,缓解“植物的CO2光合饥饿现象”。同时能提高20cm地温4℃~6℃,棚内气温提高2℃~3℃,使蔬菜提前上市10~20天,亩增产在15%~45%之间,节约投入30%以上,增收节支效果非常明显。此外,还有明显的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消除土壤中积累的有害物质。从而达到防病、灭虫、节水、节肥、节药、增产、增效的目的。

3 节水灌溉技术

保护地蔬菜由于棚室封闭性强、湿度大,极易引起多种病害,造成蔬菜质低、减产、减收。同时,水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可比大水漫灌约节省用水50%~70%,同时还能明显的降低棚内湿度,有效控制各种病害的发生。

4 机械化卷帘技术

机械化卷帘可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既节省人力、又缩短了卷帘时间,增加光照时间,同时还能延长草帘使用年限。实践证明,使用机械卷帘机,卷铺速度明显加快,百米棚手工卷铺时间大约近3个小时,而机械卷铺帘的时间大约20分钟,机械卷帘每天比手工卷铺帘可延长光照时间近3小时,特别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应大力推广。

5 嫁接技术

随着保护地面积逐年扩大,土传病害发生率也比较高,严重的影响了蔬菜产量和质量,尤其是瓜类和茄果类蔬菜,在温室和大棚中多年连作,因病害造成的减产更为普遍,而目前对土传病害的防治,还没有特效药。采用嫁接育苗技术,是减轻土传病害的有效措施。利用砧木根系发达、抗病抗寒耐热、耐湿和吸肥力强等特点,能使嫁接的蔬菜生长健壮,对不良环境抵抗能力增强,从而收到增产增收效果。例如,保护地栽培的黄瓜、香瓜、茄子、西瓜等应用嫁接技术,幼苗可耐低温,定植后生长发育快,能提早上市7~10天,增产20%以上,并且不影响产品质量,同时对土传病害抵抗力强,还节省大量人力和使用农药开支。

6 黄板诱杀技术

利用白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等害虫的趋黄性,可设置黄板诱杀成虫。方法是利用旧的纤维板或硬纸板,裁成1×0.2m的长条,板面上粘一层纸,用油漆涂成橙黄色,再涂上一层粘油(用10号机油加黄色油调匀),每亩设置30块左右,置于作物行间,高度与作物植株相同。当各类害虫粘满板面时揭掉,再重涂粘油,每隔7~10天涂一次机油,以防油干影响诱捕效果。

7 推广优良新品种

积极引进推广优良新品种,是提高蔬菜产量的最关键措施。要通过引进、试验、示范,选出适合该市栽培的蔬菜优良新品种,在全市大面积推广,力争用2~3年时间,使我市的保护地蔬菜新品种良种化率达到95%以上。

8 香瓜吊蔓栽培技术

香瓜吊蔓栽培,是在地爬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立体栽培模式,它具有通风透光、提高品质、生产管理方便、病虫害发生轻、产品上市集中等优点,因此该市保护地香瓜生产上应积极推广。

9 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

应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是生产无公害和绿色蔬菜的一项重要措施,必须认真指导农民应用好。对于真菌病害,建议使用百菌清、溴菌腈、扑海因、咪酰胺(施保克)阿米西达(咪菌酯)、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氟硅唑(福星)、霜霉威(普力克)、三唑酮(百理通、粉锈宁)、代森锰锌(大生)、霜脲·锰锌、甲霜灵等;对于细菌性病害,建议使用噻枯唑、链霉素、氢氧化铜(可杀得)、代森锰锌等。

10 生物肥技术

第8篇:香瓜栽培技术范文

1 蔬菜间作栽培技术

1.1 法库县秀水河子镇长岗子村露地干椒间作豇豆栽培技术

1.1.1 干辣椒的品种选择与种植 干辣椒品种为红太阳、三鹰椒、早熟8号。3月20日播种育苗,5月末定植,株距17~19厘米,行距45~50厘米。朝天椒定植密度为每亩10000~12000株,塔椒每亩4500~5500株。6月底前要封垄。提早封垄比晚封垄的地块在高温月份土温降2~3℃,气温降2~5℃,空气湿度平均增高13%。给植株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对提高坐果率也十分有利。此外提早封垄还可以减少日灼病的发病率和减轻杂草危害。在初果期结合中耕培土,以防后期倒伏,同时便于排水和灌水,进入盛果期,田间已封垄,应停止中耕,中耕应掌握头遍浅,二遍不要深,三遍不伤根的原则,一般中耕2~3次。10月10日采收,干椒必须在果实全红熟尚未干缩变软时采收。要红熟一批采收一批。朝天椒可一次性整株采收,在植株上后熟2~3天后,再摘下晾晒。

1.1.2 豇豆的品种选择与种植 豇豆品种有黑眉和901。5月末直播,株距30厘米,行距60厘米,每穴双株,种植密度为每亩3500~4000穴。前期控水防徒长,花荚期勤追肥水,中后期注意防虫。主蔓长至2~3米摘心控制株高。8月中旬采收,采收时要注意勿伤花序和留在上面的小花蕾。采收要及时,防止植株早衰和促进多结荚。一般初收期5天左右采收1次,盛期隔一天采收1次,这样既能保证品质又能促进荚果生长,从而提高产量。

1.2 苏家屯区永乐乡孟达堡村日光温室西芹间作生菜、苦苣栽培技术

1.2.1 西芹的品种选择及种植 春茬种植西芹,品种为文图拉和百利。西芹10月初至10月中旬温室播种,苗龄85天,苗期怕低温,夜温最低不低于12℃。扣拱棚保温,如果冬季温度过低则扣两层拱棚,中间加盖草苫,拱棚内吊挂自动控温棒或夜温炉(目前夜温炉已很少使用,大多农户都采用自动控温棒,操作简单且不易烧苗)增温。1月10日左右定植,行距45~50厘米,株距25厘米,亩株数5000~5600株(近几年较过去密植)。

基肥一般为生物有机肥每亩350~500公斤,同时施腐熟鸡粪、复合肥每亩25公斤、中微量元素每亩10~25公斤。追肥5~6次,定植后20~45天进行第一次追肥,追施复合肥17.5公斤,同时加适量复合微生物肥。此后每10天追肥一次,每次较前次增施复合肥每亩2.5~5.0公斤。

西芹一般4月中旬开始采收,单株净重0.5~1.0公斤,产量为每亩5000公斤。

1.2.2 苦苣、生菜的种植 西芹床上、沟内均可间作生菜或苦苣。生菜或苦苣一般2月初至2月中旬播种,2月末至3月初定植,株距30厘米,3月末至4月初菜价高时及时采收。间作的生菜或苦苣产量可达每亩1500~2000公斤。

1.3 康平县郝官屯镇小塔子村日光温室早春茬麻辣椒间作甘蓝、菜豆栽培技术

麻辣椒选择的品种为麻辣王,甘蓝的品种为绿星(早熟品种),芸豆的品种为白大架或者双青十二。11月初开始进行麻辣椒育苗,11月下旬进行甘蓝育苗。麻辣椒的定植时间为1月中下旬,定植密度为每亩2500株,麻辣椒以每畦双行的形式进行定植,株距为40厘米;甘蓝的定植时间为12月末到1月初,定植密度为每亩1700株;甘蓝为畦间单垄定植,株距为30厘米;芸豆采用直播方式种植在辣椒、甘蓝定植行的北侧,顺着温室的方向单行种植,与北墙平行,与北墙之间由步道隔开,种植密度为每亩400穴,每穴双株。

1.4 辽中县杨士岗镇邢柏窑村日光温室苦苣间作菜豆栽培技术

1.4.1 苦苣的品种选择与种植 苦苣品种为花叶苦苣,3月10日播种,4月初定植,株距20厘米,行距30厘米,定植密度为每亩10000株。4月末采收。

1.4.2 菜豆的品种选择与种植 菜豆品种为波兰紫花,3月中旬直播,株距35厘米,行距60厘米,每穴2~3株,定植密度为每亩3000穴。5月中旬开始采收。

2 蔬菜套种技术

2.1 辽中县杨士岗镇邢柏窑村日光温室甜瓜套种豇豆栽培技术

2.1.1 甜瓜品种的选择与种植 甜瓜品种为目前生产中的主栽品种,如金妃、永甜三号等。于12月20日播种,1月20日定植,株距32厘米,行距60厘米,每亩定植3600株。5月1日前后开始采收。

2.1.2 套种豇豆 豇豆于甜瓜坐果结束时,即3月末播种。直播于甜瓜畦两侧,株距32厘米,每亩定植3500株。5月末即可开始采收。

3 蔬菜立体栽培技术

3.1 康平县郝官镇齐屯村日光温室甜瓜-韭菜立体栽培技术

3.1.1 设施改造 在设施内地面建1.2米宽池子,池子间距0.2米,在池内种植韭菜。在池中间位置建立体栽培槽,槽间距1.4米。用铁管(试验初期采用竹木,但竹木较易损坏,后改用铁管)搭建上部宽20厘米,下部宽18厘米的骨架。铺塑料膜构成栽培槽,槽内灌未种植过瓜类作物、拌有优质农家肥的田园土。铺设滴管设备后覆盖地膜。槽正上空拉设吊绳钢丝,方便日后香瓜吊蔓。

此立体栽培架成本低廉,仅需投入每亩2000元的钢管钱,塑料膜用更换下来的日光温室棚膜即可。

3.1.2 甜瓜栽培 甜瓜品种为金喜288、领航三号。12月25日播种,2月10日定植,株距22~25厘米,每亩种植1300~1400株。开花期采用熊蜂授粉(目前熊蜂用于甜瓜授粉效果并不理想,仍需人工补授,准备明年改为蜜蜂授粉,预计租用蜜蜂需每箱200元)。甜瓜采用单蔓整枝吊蔓栽培,每株留4个瓜,4月20日左右采收。

3.1.3 韭菜栽培 韭菜品种为平龙十号。可以在平面种植韭菜,韭菜为前一年的6月播种。一般甜瓜槽内土每年换一次,换的土加入有机肥后可用于压韭菜。韭菜可全年采收,每年采收7茬。

第9篇:香瓜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果蔬;设施栽培;现状;对策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中村乡是地处三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全乡没有工业建设项目,农业生态环境较好,没有大气、水源、土壤等污染,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理想场所[1]。果树和蔬菜已成为三元区中村乡的主导产业,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发展果树和蔬菜设施栽培是提高土地产出率、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和种植效益的有效措施,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村乡果树和蔬菜设施栽培实现了零突破,现有果园设施栽培面积5.2hm2;蔬菜设施栽培面积13.3hm2。虽然总量不大,但对全区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本文通过对三元区中村乡果树和蔬菜设施农业发展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发展对策。

1发展现状

三元区中村乡地处三明市区的水源保护地,不宜发展工业项目,三元区政府确定中村乡重点发展生态农业项目来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三元区中村乡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大力实施农业强乡战略,致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重点发展设施农业,果树和蔬菜设施栽培实现了零突破,已建立1个果树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和1个蔬菜设施栽培示范基地。

1.1温室调控蔬菜设施大棚示范基地

位于中村乡米洋村,2013年,由福建省三明市华兴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与米洋村签订16年土地流转承包合同,建立13.3hm2标准化温室调控蔬菜大棚,配套建设1套自动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引进种植圣路易斯圣女番茄、东升南瓜、冬春55黄瓜、美浓甜瓜、黑眉2号长豇豆、黄子金玉香瓜、台湾桃改2号地瓜叶、圆叶白花芥蓝、顶峰菠菜、泰国双椰树空心菜等新品种;示范推广台湾无土化、立体化栽培技术、自动水肥一体化技术等。

1.2葡萄新品种设施栽培示范基地

位于中村乡中村村,2011年,由三明市三元区中村洋头家庭农场与中村村签订18年土地流转承包合同,建立5.2hm2葡萄新品种设施栽培大棚(其中标准化大棚3.3hm2,简易大棚1.9hm2),配套建设1套手动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引进种植夏黑、醉金香、红乳、寒香蜜、巨峰、金手指、香悦、美人指、波尔来特、摩尔多瓦、着色香、红芭拉多、状元红、黑芭拉多、A07等十几个早中晚熟、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风味的优质鲜食葡萄欧美品种和欧亚品种;示范推广南方葡萄设施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

2存在问题

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时期,三元区中村乡的果蔬设施农业发展已初具雏形,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2.1设施栽培面积不大

全乡果蔬设施农业面积还不及设施农业发展较好的村的发展面积,仅18.5hm2。

2.2装备水平不高

全乡果蔬设施栽培装备水平仍然低下,还有1.9hm2简易大棚;自动控制水肥一体化系统仅在蔬菜设施大棚示范基地应用,葡萄设施栽培基地还应用较落后的手动水肥一体化系统;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还没有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程度也不高,目前仅有简易的耕作机械、喷药设备推广应用,施肥灌溉实现一体化,还没有实现耕作、田间管理、收获全程机械化。

2.3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2个设施栽培示范基地内排、灌沟渠,机耕路等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抵御冰雹、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能力差,不方便机械化耕作。

2.4保险机制不完善

目前,各级政府只为水稻种植和母猪养殖投保,还没有为果蔬等设施农业建立自然灾害保险机制,2014年全乡2个果蔬设施栽培基地都受到较严重的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农户和企业损失惨重。

2.5财政投入不足

由于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市、区、乡财力薄弱,发展资金严重不足,虽然也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是,各级财政不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扶持设施农业的发展,从而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发展步伐。

2.6人才紧缺

目前,全区只有一名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人员,中村乡没有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人员,不能为设施栽培基地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3对策

3.1落实政策,项目带动

要认真落实中央、省政府出台的扶持设施农业发展的惠农政策和《三明市建设农业强市的若干意见》、《三元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主动对接国家、省市刚出台的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策划生成符合扶持设施农业政策导向的项目,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以项目带动果蔬设施农业的发展。继续按照“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民和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原则,充分发挥政策支持和利益导向机制的作用,整合资金发展设施农业[2]。

3.2抓好平台建设,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通过建设区级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及乡镇信息中心,抓好服务,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解决发展果蔬设施农业土地连片建设的瓶颈问题。

3.3完善保险机制,减少投入风险

果蔬设施农业投入资金大,遇到冰雹、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损失也大,因此,急待国家出善设施蔬菜、设施水果等保险机制,通过各级财政出资一点,项目业主出资一点的办法解决保险费投入,减少项目业主果蔬设施农业投入风险。

3.4优先扶持,加大设施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在土地整治项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省级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规划建设中优先考虑设施农业用地建设,完善设施农业排、灌沟渠,机耕路等基础设施,提高抵御冰雹、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能力和机械化耕作水平。

3.5引进人才,搞好全程服务

设施农业是科技含量要求较高的产业,要积极引进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人才,至少保证一个乡镇有一名这方面技术人才,从政策宣传、引导、设施建设、栽培管理、销售等环节,为农户和项目业主搞好全程服务。

参考文献:

[1]谢卫华,黄定祥,马小华,向群,肖功平.靖洲县杨梅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国果业信息,2013,30(12):12-16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