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化学单元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的指导理念
理念一: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是生生之间的学习过程,是生本之间的熟悉过程,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过程。
理念二: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可以帮助教师与学生在探究中实现问题的碰撞,在讨论中达到问题的解决,在实验中见证解决的途径,在交流中形成问题的共识,在体验中成就能力的提升。
理念三: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能够实现师生间知识的有效传递,能够成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展示平台,能够成为学生提升能力展示自我的重要舞台。
二、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因材施教。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面对不同学生,要根据相同的教学内容,布置不同标准,不同容量,不同层次的作业。指导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与此相配套的措施是对作业的评价也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原则二:培养兴趣。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只有在充满创意,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前提下才能让学生心向往之。当然新颖的形式还要和充实的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原则三:学以致用。初中化学优化作业设计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目的。
三、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的基本要素
第一,梯度原则。初中化学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难易不同,有的只需要学生了解梗概,有的需要学生牢记,有的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会灵活运用,有的需要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有的需要学生既要动手更要动脑、动手转化为实验论文。因此,教师在作业优化设计时要坚持梯度原则,根据每节课所授内容,因材施教,设计作业,让学生逐步推进,步步为营,逐渐掌握所学知识。
第二,难易适中。不仅仅是初中化学作业设计要求难以适中,其实任何学科作业都应该坚持这个原则。作业如果偏难,学生就会感到无从下手,看到题目望而生畏,结果自然是一塌糊涂不堪入目。作业如果偏易,学生又会滋生骄傲情绪,毛毛糙糙落不到实处,同样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学习和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化学作业优化设计时要在坚持培养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以致用,每一次作业既要有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兼顾对基础知识拓展。如此,方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第三,体现多样。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寻求突破。在内容上,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做家庭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所授撰写小论文,可以让学生结合新知做调查报告。在形式上,可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可以寻求家长帮助,可以到社区到野外。总之,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一旦凸显出多样性,注重让学生多参与,多实践,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第四,注重反思。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要体现出反思性,反思能够让处于迷惘中的学子豁然开朗,反思能够让身处不解中的学子柳暗花明,反思能够让感到疑惑的孩子顿悟明理。反思性的作业主要包括单元或章节授课结束后的回顾与总结,考试后试卷的改错与分析。作为一个学习模块,每一个单元或章节的授课结束后,我们一定要让学生通过梳理和归纳完成本单元或本章节的知识图例,让学生在反思性的作业中实现知识的有序有效的吸收和归纳。考试后试卷的改错和分析更是有助于学生完成一个阶段的知识梳理,作业化学老师,我们一定要重视反思性作业的优化设计。
第五,检查评价。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的效果如何,还要看坚持评价。在遵循优化作业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检查批阅方式和评价方式。可以小组内学生相互检查教师后批阅评价,可以采用学生互相批阅的方式,还可以随机抽样批阅,还可以给出答案让学生自己批阅。方法因人而异,但效果却各有不同。只要我们运用得当,一定会达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 范例教学 范例分析 内容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48-01
我国现在社会对于学校的教学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我国的教学方法仍然采用的传统方法,没有注重范例教学的应用,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突破性思维的发展,本文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有点,使返利教学的应用更加的广泛。
一、范例教学的优点
范例教学的优点主要提下在下列几个方面:
a.范例教学的应用可以适应学生的能力发展。
b.范例教学可以让枯燥的课堂任务变得更加生动和活泼,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联想能力。
c.范例教学的发展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相一致。
d.有利于学生自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e.可以帮助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师只是对书本上的内容灌输给学生,但是初中化学中有很多的知识复杂点,学生们在学习后学不会,由于这种原因导致学生排斥化学,使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不高。其实学生排斥的并不是化学,而是排斥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范例教学的应用非常好的解决了这种教学现状,学生在范例教学中可以体会到化学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并且学生通过对范例的研究,可以更好的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巩固学习到的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面。
(二)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产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初中的化学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还要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只是把一些前辈们的经验进行一个总结,然后传授给学生们,这就使学生们缺乏自主分析和创新的能力。范例教学的应用,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每个实例的详细分析,分析该化学物质的结构、性质等等,让学生们自己去总结化学学习的内容,促使学生创新性斯文的产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提升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意识。通过初中化学课堂范例教学的应用,使学生们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化学其实并不是一门简单的知识学科,它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形成一种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可能会遇见各种复杂的困难,学生要发挥其学习意识,克服在化学学习中的困难,培养学生坚定的学习意识。
三、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的教学范例采用的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
(一)分子和原子的研究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一 分子和原子
在本章中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微观粒子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而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的范例对学生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可以拿出一束桂花枝,在教师内来回走动并提出问题,同学们都看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然后教师把桂花藏起来再次发问学生,为什么没有看到桂花仍然还能闻到桂花的香味。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将化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激发对于化学教学的思考。最终得出本课题的结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尽管看不见桂花,但是仍然能够闻到桂花的香味,这说明了桂花香味的粒子――分子虽然肉眼看不见,但是确实实际存在的。
(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研究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三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在本章中主要是熟悉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本章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和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教师可以采用观察法和归纳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在本堂课授课时可以先讲一个故事,屠狗妖的故事讲学生的思路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在某一峡谷内有着一个屠狗洞,洞里有一个屠狗妖,当人牵着狗进入洞内时,人不会发生任何问题,但是狗会昏迷,甚至死亡,有一位学者为了探究这个洞的秘密,所以牵着狗去实地考察,他拿着火把进入洞内,发现狗昏倒了,他立马蹲下去一探究竟,这个时候他感觉到呼吸困难,并且火把也开始忽明忽暗,学者放声大笑跑出洞外,大家可以猜一下,这个屠狗妖到底是什么,从一个故事引发出了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冷饮店中用一些雪块状的固体放到了水中,得到冰凉的汽水,这个雪块状的固体又是什么,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并将学生引入教学内容得出问题,物质的性质有哪些方面。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化学实验,将最终的实验结果互相进行交流,完成本课题的学习。
结束语
范例教学可以让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师选择正确的范例,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联想。让学生的发展更加符合我国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我国应该不断的推进与创新范例教学应用。让学生能够更加自觉的去探索知识,挖掘学生积极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长余. 试论范例教学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3,35:60.
[2]李向虎. 范例教学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4:171.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问题 对策
化学知识不仅具有抽象性,还具有微观性,这两种性质的存在导致很多初中学生对相关的化学反应很难理解,因此化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下面笔者主要对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提出相关策略。
一、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1.教学中缺乏学生的主体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一直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不管学生是不是能听懂,只是机械地传授化学课本上的内容,没有调动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例如在实验室制取H2O2时,虽然课堂上进行了实验,但是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只是站在讲台上把实验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讲给学生,并且自己将实验过程演示给学生看,但是教师没有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也没有让学生思考在实验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其中,这种教学方法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1]。
2.教学过程不切实际
化学中的许多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结合现实生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日常观察和思考能力,但是一些教师没有很好地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教学,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金刚石、石墨时,没有与现实生活中的钻石、铅笔芯相结合进行讲解,教师只是根据化学教材进行讲解,学生对教师讲的内容不感兴趣,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化学教学质量不高。
3.缺乏对实验教学的重视
化学和物理一样,只是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不能够真正理解相关化学反应和化学现象,必须结合实验才能够更好地学好化学。但是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许多化学教师只传授理论知识,教师只是拿着课本讲解相关化学实验,并没有带领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给学生更多的是化学考试的技能,虽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化学分数,却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没有全面掌握化学知识。
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1.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而教师起引导作用。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学习到化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探究力和创造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例如:在学习第七单元的燃料及其应用中的燃烧及灭火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火可以在水中燃烧吗?学生会根据日常生活毫不犹豫地回答火不可以在水里燃烧,教师还是继续提问学生火真的不可以在水里燃烧吗?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教师接着通过讲解悉尼奥运会中就实现了在水中传递火炬,打破了人们认为水火不容的认知,通过奥运火炬在水中传递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这时可以将燃烧和灭火的相关条件给学生讲解,在学生理解化学教材上的知识之后,教师给学生设计一个火灾场景:如果家里着火了,那么该如何灭火呢?让学生展开讨论,既可以巩固课堂上学的化学知识,又可以给学生补充生活中相关灭火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2.结合日常生活教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讲解相关化学知识,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例如:在学习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时,教师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燃料入手,教师提问学生:生活中都用到哪些燃料?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出主要有化石燃料和一些乙醇、氢气等的燃料组成,教师提问:哪些燃料燃烧对环境是没有污染的,哪些燃料燃烧后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是什么?教师通过生活中出现的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给学生提示,酸雨是由SO2造成的,哪些燃料燃烧后会有SO2产生呢?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推出石油燃烧会产生酸雨对环境造成影响,同样教师可以推出化石燃料和乙醇燃烧会产生温室效应,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化学知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3]。
3.重视实验教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内容。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可以只是自己做实验演示给学生看,还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可以很好理解初中化学相关的化学知识和化学现象。例如:在学习如何制取CO2时,教师要先带领学生学习进行实验的相关步骤,并且把该试验应该注意的问题讲清楚,然后教师把学生以4人为单位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进行试验,要及时发现并改正学生出现的错误,保证学生实验顺利进行。进行实验之后,学生要善于总结实验的步骤及实验中该注意的问题,最终得出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对初中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化学教师要及时发现初中化学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增强学生课堂的主体性,结合日常生活教学,以及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夏立先.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研究的几点认识和实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05(04):78-79.
【关键词】初中化学 激发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
为了有效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效果,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致即是有效措施之一。但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初中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致不浓厚,课堂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在新课程改革这一大环境下,分析于初中化学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我国初中化学课堂现状分析
当前,国内初中化学课堂的情况并不容乐观,传统教学模式暴露出了众多问题。其问题主要彰显在如下几方面:一是师生关系淡薄,有效沟通交流缺乏。在初中的化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界限分明,师生情感冷漠,交流互动不足,课堂氛围死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浓。二是化学课堂教学方式落后,大多数化学课堂还是采用了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进行相关课程内容安排,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影响了学生兴趣以及热情的激发。三是初中化学课堂氛围缺乏,课堂环境死板,学生大多被动接受知识,“填鸭式”教学现象还是普遍存在,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无益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开展。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完善,人们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需求,为了有效契合社会各界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标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必须对其课堂教学现状进行改革。
二、初中化学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在化学课堂中融入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素材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教学资源,其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对这些资源加以巧妙利用,可以起到十分显著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挖掘日常生活当中的可用材料,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生活素材就需要教师对生活素材进行全面的剖析,找出其和化学课堂教学的契合点,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围绕其展开知识构建。
例如,食盐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调味料,其包装上都标注了“加碘食盐”这一标志。除此之外,还有配料表、使用方法、制造厂商和制造日期等内容。根据这一生活素材,教师就能够进行一系列的化学课堂教学。第一,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师所写出的配料表中碘酸化学式,让学生大胆的构想判断碘盐中碘元素的存在方式,并提出问题人们为什么要食用加碘食盐,而不是其他食盐。第二,食盐包装上写明了保存方法为密封、防潮和避光。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食盐采用此方法进行保存,这样做有什么科学依据。通过这些融入生活素材和引进系列问题的课堂教学安排,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进而实现化学学习质量的上升。
2.在化学课堂中引入名著故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结合学生在名著中所了解到的化学现象以及化学知识,作为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堂教学方法。如《三国演义》“七擒七纵”的故事中有一著名的哑泉片段,其具体的内容是:在三国时期,诸葛亮想要抓住孟获,因此带领军队南征,到了云南的西洱河。这时他们看见了四口毒泉,并且其中一口是哑泉。时逢天气炎热,人马饮水后均不能言,后来还好有一位智者,让他们喝下了安乐泉水,才能发出声音。在这一故事情节中,为什么饮用哑泉水会说不出话来呢?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故事情节合理安排化学课堂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兴趣。
3.结合化学课堂实验,引进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其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组成单元,更是和理论知识具有直接关系的重要环节,对理论知识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通过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对相关的化学现象进行反映,更可以透过化学现象,深入化学实验的本质,对其中的原理知识形成深入了解,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化学水平。所以,在进行化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化学实验,以此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讲与铜相关的知识时,可以首先提出问题。如铜在空气中加热之后,其有哪些化学反应现象,会出现怎样的实验结果,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当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实验中的铁片问什么会消失,所生成的红色金属是什么。在做与铜相关的化学实验时,先对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相关实验。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到铜在空气中加热之后,会出现红色铜片表面逐渐变黑的实验现象,写出2Cu+ O2=2CUO的化学方程式。学到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实验中的铁片在化学反应作用力下会慢慢消失,并生成红色金属铜,明晓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 FeSO4+Cu。而且还能够最大限度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实验现象向学生展示化学学科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果。通过上述结论总结分析,学生不仅能对这一类型题目进行较好掌握,而且还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化学用语;两级分化;课堂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086-01
化学用语是用来表示物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的工具,掌握它是初中化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在经过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初中化学虽只经过了短短一年的教学,在中考中,却出现了大面积的两极分化,细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卷的失分情况,我发现失分最多的便是有关化学用语的内容,所以如何教好化学用语,降低化学用语失分率,成为防止学生两极分化的重要课题。
一、化学用语引起分化的原因
1、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内容比较枯燥,需要一定时间去识记和练习,教材安排的又较集中,元素符号还未成熟,接着又开始学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加之一些外语学习不过关的学生,更易产生反感心理,极易形成包袱,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形成大脑的抑制作用,从而使兴趣降低。
2、由于遗忘规律的作用,即使是已经记得很熟的学生,过一段时间后又易造成遗忘,这也是造成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3、从教师这方面来看,对大纲中“熟练地掌握重要的常用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这句话理解上有两种倾向:一是以青年教师为主,觉得化学用语好教好学,习惯于按部就班,教的枯燥乏味,学生自然没有兴趣,不专心,埋下了分化的种子,二是有的教师“熟练”二字理解的过了头,他们注意的过去的教训、但违背教学要求的阶段性,操之过急,学生尚未掌握书写规律的情况下,一堂课便塞给大量无法理解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从而造成学生负担,违背教学规律,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记住元素符号,才能学会化学式,学好化学式才能学好化学方程式,而化学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关键。化学式学习的不过关也是造成化学用语教学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加强课堂改革,搞好化学用语教学
1、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便成功了一半。
①采用分散记忆法,培养兴趣。在初学元素符号前,我便从序言部分开始在黑板上的最右边出现“Mg镁”“氧O等”字样,每节课教3-4个,学生既有兴趣,又没有负担,很易记熟。
②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我采取编顺口溜、曲子,开展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加强记忆效果。实践证明比教师照本宣科效果要好的多。
2、强化化学式教学。
化学式是化学用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好化学方程式的关键。在化学式的教学中,我用了多种方法来巩固教学,强化教学效果。如根据化合价学化学式,根据化学式求化合价,判断化学式的正误等等。而在以后的全书教学中我都不断的强化教学,特别是在第四单元后,更是不放过每个可以巩固化学式的机会,从而也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总结规律,培养能力。
化学用语并非死记硬背即可的,有的同学认为化学只要到考试背背就行了,这是错误的,这便要求教者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总结规律。
关键词:学业考试;初中;化学教学;问题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1-0078-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1.030
备考复习之于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其重要意义在于对教材梳理、提炼、去粗取精。复习的要旨就在于:将复杂问题简明化、抽象知识形象化、零散知识系统化、课本内容考点化。化学复习之于学生,就是对所学的化学知识再学习、再认识、再整合的过程,是进一步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简言之,初三复习的价值在于帮学生诊断、暴露、整合提升。
初三备考复习教学大体都是从三个重要环节着手:即备课、上课、讲练。一线教师普遍感觉初三复习时间紧张,复习课很难上好,原因之一就是备课不精。复习课的特点之一就是没有具体的教材。如果教师一味凭借主观判断,将臆想的问题强加给学生,无疑是对课堂宝贵时间的浪费。只有实现“内容考点化”的初三化学复习备课,才能有效提高初三化学备考的复习效益。有鉴于学业考试试题的导向作用,本文拟对历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的核心内容和高频考点进行剖析和总结,把脉学考最新动向,诊治化学教学的“病理现象”,提升复习课堂效益。
一、卷面分析:“望”学业考试之结构脉络
纵观历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试题,从题型、题量、内容等方面均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难度控制较好并且趋于稳定。客观题比较基础,有利于衡量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即是否达到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的学业水平)。主观题中的填空题难度适中,综合能力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的难度较大,具有合理的区分度,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的择优选拔。
二、数据剖析:“闻”考试评价之反馈信息
试题的难度系数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即考生在一个试题或一份试卷中的失分程度。“难度系数”也可以理解成“容易度系数”。难度系数越高,可认为试题总体的难度越小,反之,难度系数越小,则表示试题难度越大。
通过对历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试题的难点分析发现,所谓难点,多存在于教学和考试关注角度的分歧之处。“考试大纲”中罗列的陈述性知识,而不是考试所考查的策略性知识,即在特定情境中运用知识的策略。所以,单纯依靠押中或复习陈述性知识来应对学业考试,而不让学生学会在问题情境中运用和深化知识的策略,正是学生考试不理想的根本原因。例如:2011年广东学业考试的第16题,表面上看考查的内容有:“化学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分类)”、“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物质的分类)”。在考试大纲中都属于基础知识,一线的教师也一致反映这些知识在平时教学和考前复习中都是十分重视和训练的知识点,但学生的考试结果(难度达0.5)却显示“这是一种难题!”根源在于试题中设置了新的情境――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而隐藏了“物质的微粒性”的考点,本题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策略,而学生却不知道如何调用熟悉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以上统计和分析对常年执教毕业班的初中化学教师提供了值得冷静地思考几个问题:①对于一份25道化学试题的试卷,真正的难题有哪些?②为什么知识点貌似都讲过,为何学生考出来的成绩仍不如人意?③卷面上所谓没有考到的知识点真的没有考查吗?
三、课标寻踪:“问”学考命题之思想立意
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编写的《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化学科学业考试大纲》对考试范围和要求,“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应根据《标准》要求,考查化学学科课程中的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并注意学科内各部分内容的合理分布。”“内容范围以5个(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一级主题形式给出。”根据这5个一级主题的评价目标以及具体内容对近年来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逐题进行统计(如表4所示),可以发现广东化学试题在保持了题型、总题量、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对学科内部5个一级主题的考查内容在题目数量、赋分值的分布上有所调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五大知识板块在学业考试命题中的地位,对化学复习中核心主题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1. 科学探究――课程核心、举足轻重,分值最重,难度最大
自2013年起,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大纲明确说明:不孤立进行探究方法的考查,而落实在另外四个主题的考查中,试题内容比例:25%~30%。科学探究的命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的气体制取、物质的性质实验、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与优化等等。近年来的中考试题逐步加大了对实验的考查力度,题型也推陈出新,在选择题、填空甚至计算题都屡有出现,实验题的形式也是多样化。
2. 身边的化学物质――核心部分、知识主干
有关本主题的命题,近年的化学试卷除了强化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外,更加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能力及过程的考查。主要考查物质间的相互联系,同时,在科学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内容时,均以身边的化学物质为载体进行考查。
3. 物质构成的奥秘――学好化学的关键
本主题聚集了大量的化学用语,这个高度浓缩的符号体系能够准确、简洁地记录和表达极为丰富的化学信息与思想,使之方便地交流,对于化学科学的传承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由于内容抽象、易于混淆,学生对于这一主题的内容较难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属于教学中的难点。物质构成的奥秘的教学比较侧重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干涩为丰润,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4. 物质的化学变化――理论基础、能力为本
这一主题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教会初中生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具备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5. 化学与社会发展――体现学科价值、渐受重视
此主题的命题数量和赋分值逐年递增,而且考查的难度不大,体现了学业考试面向全体学生,引导教学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彰显学科价值。
四、章节权衡:“切”常态教学之“缺失”症结
需要说明的是,化学试卷分析并不是单纯把试题肢解成单元知识块,把考试当成知识点的随意拼组,因为这样会破坏试题的整体构思和布局,对复习和教学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对于以能力立意为命题宗旨的学考试题,在命题的过程中已不再过分关注各单元、各课题的比例,其考点是在于知识的单元组块之间的内部关联和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上。因此,对于学业考试中的“章节权重”分析,并不是只停留在从考查知识的表面层次上去归类知识的所属单元课题,而是旨在关注试题的立意和构思,分析试题的逻辑性和综合性,凸显知识单元件的内在关联性和整合性。鲜活的考试题例和难度分析,可以呈现和切中平时教学的“缺失”和复习课堂的“症结”,为教师减负增效提供了更准确的依据。
五、核心聚焦:“诊”学考复习之有效良方
《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化学科学业考试大纲》中基本知识的“基本”涵义有二:一是“核心主干”,是知识内容的选择层面;二是“基础性”,是知识内容的性质层面。教材中出现的知识并不都是“基本知识”,因为有些知识不属于“核心主干”范畴。学业考试的“基础性”强调的是“核心主干”的覆盖面,而不是面面俱到。实际上,考试没有教学那么广阔的发挥空间,受制约的因素很多,还要满足全省各地区的不同需求,所以一份试卷所承载的内容是有限的,不可能将学生一整年所学的知识和形成的所有思维结果面面俱到地呈现出来,只能选取基础、主干、核心的知识作为考试内容,并将化学特有的、重要的思维方式贯穿其中。对于基础、主干、核心的化学知识是年年必考的内容,只是每年考查的侧重点和试题形式会有所变化,突出知识灵活应用和学以致用的价值。这些在师生备考中必不可少的、具有明确指向性的命题点,即是化学教师所应该剖析和归纳的核心考点。
基于以上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历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化学学科学业考试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考点,总题量高达75小题(问),年均考查7道化学方程式,年均分值高达16.2分(统计只是单纯的化学方程式的分值,不涉及含计算的分值),远远高于其它考点。除此之外,化学式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肥、物质的分类、溶解度、环境保护、基本实验操作、装置组装与选择、pH、化学用语、化合价、微观示意图、反应类型的判断等核心热点几乎每一年的学业考试都出现。而诸如多功能瓶的使用、图形数据等考点,虽然不是每年必考,但往往是学生最怕的、最容易丢分的题目。
六、结语
学业考试不仅是学业评价的过程,还是对学生进行读书教育指点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立足让每个学生收益和协调发展。高质量有水准的学业考试试题,会与义务教育新课程理念保持一致,促进学生发展;会与教学形成合力,着眼于学生未来,共同科学地、有目的地促进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对于学业考试试题,应关注命题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总之,化学学业考试是深度学习、深度思维和深度认知的过程,而教学是培养学生深度学习、深度思维和深度认知的根据地。当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学和考试的共同目标,教学和考试就会在同一标尺下关注试题的内涵和价值,就会互惠共赢,共同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明贵,徐泓. 2014年安徽省宣城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学科评价报告[J].化学教育,2015,(7):39-44
[2] 刘雅莉.化学高考试题的内涵及其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J].化学教育,2015,(5):51-55
我国应用的初三人教版化学教材,是由权威的化学教育工作者和化学学者共同编写的。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新人教版初三化学课本相比于传统的化学课本更加通俗易懂,九年级上下两册化学教材中,所有的知识点都是用说明文的方式编写的,语言通俗易懂,书中图文并茂,不仅方便老师教学,也更加方便学生阅读,不仅是一本优秀的初中化学教材,也是一本高质量的化学知识启蒙读物。鉴于新课标背景下的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的这种特点,我们可以挖掘出很多高效率的教学方法。应用这套教材,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让学生提前掌握教学内容,实现预习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我在进行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氧化碳》一节内容时,就将课堂前15分钟的时间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展开自由阅读。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实现预习的效果,我首先对学生提出阅读要求。我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找到CO的物理性质、毒性及对空气的污染等知识点,并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对这种阅读的教学方式十分感兴趣,他们在阅读中完成了我交给他们的阅读任务,归纳出CO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图表,完成了预习任务,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方便了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加强实验教学和直观教学
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较快的理解化学原理,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初中学生有着较强的好奇心,而化学实验则是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重要教学内容。我们在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化学实验教学和直观教学的运用。在教学中运用化学实验,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除此之外,通过观察和参与化学实验,能够使学生将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和身边的化学现象建立联系,还能实现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我在进行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氧气》一课的教学中,就将氧气的制取实验搬到了课堂上。在教学内容开始前,我首先为学生展示了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在实验中学生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并提出诸如为什么加热高锰酸钾能制造氧气、氧气有什么用、有没有别的方法制取氧气等一系列问题。在学生的问题中,我顺势展开教学内容,并以我们刚制取的氧气为学生进行了燃烧实验等小实验,使学生很快的就掌握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等,实现了教学目的。当第二天再进行《氧气的制取》实验课教学时,很多同学通过昨天课堂实验的观察,已经掌握了氧气的制取方法,不仅参与实验的踊跃性极高,通过第二次的细致的试验教学,学生普遍很好的掌握了氧气的制备要点和方法。
三、注重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影响因素;调查;教研方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1-0075-03
作为县教研室化学教研员,我特别注重到农村中学听、评课,与教师座谈、交流。在近几年的听课及视导检查中,深感县城中学与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显著差别。这种差别,不仅仅体现在一年一度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上,也表现在学生的化学观念和综合素质上。调查分析影响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因素,研究相应的教研对策,有针对性地做好化学教研工作,努力缩小城乡学生在化学意识、观念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差别,是新形势下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化学教研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现就对影响农村初中化学教学水平因素的调查情况和教研方略作些介绍。
一、调查分析情况
(一)师资状况的调查
受交通、地理条件以及城乡生活环境、子女上学是否便利等因素的影响,广宗县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队伍是不够稳定的。尽管化学学科只在九年级开设,所需要的师资也不多,但由于上述原因,各校初中化学师资的分布很不均衡,个别偏远的学校没有一个化学专业毕业的教师,学校领导只得从相近学科的“富裕”教师中选拔兼课;同时,也有些地理位置占优势学校(特别是县城中学)闲置了部分具有大专甚至本科学历的化学教师,他们不是进了实验室就是去了教导处、图书室或是兼任其他的学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城乡生活环境有较大差异,使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力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困扰和阻碍了部分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办学条件的调查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九年义务教育的投入,但起点较低的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还比较差,办学经费严重不足,不少化学教师根本没有到外地参加学习或培训的机会。相当部分学校的化学实验仪器破损、缺少严重,实验药品几乎为零,实验仪器闲置率高,也几乎没有专门的实验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于受条件或时间的限制,“讲实验”便成了普遍现象。演示实验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了。长此以往,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又从何谈起呢?这是影响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客观因素。
(三)教学管理的调查
调查发现,在不少农村中学领导的心目中,化学是一门小学科、副科。教导处在安排课程表时,不是把化学排在上午的最后一节,就是排在下午的第一节或最后一节;化学教师用在准备实验上的时间不给算工作量,而任课教师在实验室里还得从事实验员的工作,在对教师量化考评时,同样是一节课,化学学科是语数外等学科工作量权重的80%甚至更低……此外,由于多数学校的化学教师仅有1~2人,这也给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在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推门听课研讨及教案评比等活动中也无法在学科内进行指导与交流,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最希望的专业指导方式是“作为合作伙伴,与教师一起备课、听课、评课,再上课”,这也只能是农村教师的奢望了。
(四)教师素养的调查
由于农村中学“山高皇帝远”,管理上较松散,同时缺少同学科教师间的竞争,特别是化学教师的老龄化程度严重,致使个别化学教师养成了懒散的习惯,晋升比较满意职称的教师没有上进的动力,缺乏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面对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化学课程中很多问题的呈现已经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再单一,很多答案也是开放性的,这令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把握起来增大了不少的难度。特别是有些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依赖教材和教参的现象,照本宣科,缺乏对教材进行开发创新的能力,忽视利用身边生动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难以引导学生去感悟化学新课程潜在的内涵,不能把新教材中的新理念有效地融入教学过程之中,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五)生源质量的调查
广宗县的地理状况是南北长、东西窄的条状结构,南、北两头受地理位置的影响,生源流向外地的现象严重,加之民办学校的扩招,导致农村中学生源锐减,学生中部分存在着不想学、不愿学的厌学现象。特别是一些留守少年缺少了父母的监管,失去了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基础普遍较差、学法不当,到了九年级学习化学时,除了开始学习新课时带来的一丝新奇外,一进入实质性的学习,就慢慢跟不上步伐了。这不能不说是制约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教研方略
(一)精心组织专题研讨活动
精心组织专题研讨活动,研讨活动尽量包含公开课、经验交流和专题报告等内容。研讨的专题要根据听课、视导中发现的问题来确定,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如如何上好实验探究课、如何处理习题、怎样进行化学课的复习等。专题确定之后,就要紧紧围绕相关内容确定适当的人选做示范课,尽量做到城乡教师兼顾,既给农村教师展示自我的平台,又给他们创造学习他人的机会,让他们看到县城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跟自己的差别。安排具备这方面经验的老师提供交流材料,可能的话,也可请外地专家做专题报告。经验交流材料尽可能多地让农村中学教师来提供,给他们压担子,促使他们加强学习、及时总结,这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激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教研人员对他们的信任和器重。公开课后的说课、评课及专题报告或教学指导意见是研讨会的重点,可先安排上课教师说课,再安排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或教研员来进行评课,最后进行互动式的提问、他评。评课的要点要紧紧围绕专题进行,围绕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的突出问题进行,以体现公开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面对面进行教学指导
把教研工作的重心切实下移到基层农村中学,进行面对面的指导。针对不同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有计划地探讨、交流教学的热点和疑点问题。将原来的“遥控教研”转变为“上山下乡”式的“一线教研”,与教师面对面的“平等对话、交流合作”。带着问题听课,评课努力做到“三多一少”,即多鼓励、多指导、多倾听、少指责,体谅和理解农村教师的苦衷。
在一次视导座谈中,我们和某乡级中学的一位化学老师结合上课情况谈起了如何处理讲授和练习的关系问题。初中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化学入门的“门槛”,好多概念很抽象,如:原子、元素、化合价等,既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单元的难点。教师认为“学生基础差,不多讲学生就搞不懂”,于是在课堂上花大力气、用长时间来讲解,该讲的讲了,不该讲的也讲了,学生只是获得了表面知识,没有学会学习方法,不能从深层次上理解知识,更不会主动地去探究,表现在解题时就不会应变和迁移。于是,我们认为,教学这部分内容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习这一单元,这一单元是初中化学乃至高中化学的“基石”,让学生有信心学习,带着好奇心去“探寻奥妙”,同时必须注重方法指导,转化这一单元的抽象性,边讲边练,各个击破教学的难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虽然讲的少了,但由于注重了方法指导,练习到位,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三)校际联研,送课下乡
针对本校内化学教师偏少难以开展研讨交流的实际,大力开展校际间的联研活动对提高教师素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校际联研活动,不仅能够拓宽教师视野,实现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相邻农村中学的教师坐在一起,通过相互听评课等活动,对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一同研讨,满足了这些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需要。
校际教研活动要有统一性和针对性,如提前安排有关化学教师确定研讨主体,准备交流材料,提高研讨效果。特别是对农村中学实验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我们进行校际联研,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建议和对策,对化学的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送课下乡,是发挥县城中学的优秀教师资源、实现取长补短的重要途经之一。由于县城中学的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定期组织这些学校的骨干教师到农村中学上示范课,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说课、研讨,再让听课的农村中学老师稍做准备后同题上课,再说课、再研讨,这种跟踪式的教研活动,既让他们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又为他们牵线搭桥,为今后的学习与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开展教学案例、课件评比以及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活动
一、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直观情境教学
以前的教学就是老师实施通过在课堂上说,把重点写在黑板上的方式来教学,并不能把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特点表现出来。这种方式很难让学生很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所以我们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利用多媒体把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结合的方式,将化学中抽象的概念和难以理解的东西通过情境教学来体现出来,这样会激发学生的热情,也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中“铁的冶炼”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不能只靠说和书本上的内容来描述,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实施学生展现铁的冶炼原理和工业冶铁原理。让他们能够直观地看到本节课的内容,也让他们深入理解,通过这种方式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为下节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学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留有化学的影子,如医学、林业、农业、工业等。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RogerD•Kornberg也曾说:“对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从化学角度来理解。”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要积累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素材,然后把生活中的这些素材引入到课堂中来,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进一步地来了解化学,让他们去理解、去掌握化学知识,这样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也能提高老师上课的效率。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例如,在学习“酸和碱”这一单元的内容时,由于本单元涉及较多的典型物质以及表示化学性质的方程式,对于刚开始学习化学的学生难度较大,因此,我们可以将一些涉及酸碱盐的生活理论知识引入教学中,让学生从亲身体验来开始理解并掌握酸碱盐的知识。如在教授“常见的酸”这一内容时,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并且用途很广的酸,如可以食用的酸食醋,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盐酸,可以做饮料的柠檬酸、碳酸等等。这样,让学生先了解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酸”及其应用,再进一步让学生理解酸的性质,有利于提高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我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出来的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的看法和建议。希然能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陆向华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