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趣课堂范文

有趣课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趣课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趣课堂

第1篇:有趣课堂范文

关键词:语文课堂 趣味表达 方法多样 设计新颖

语文课,枯燥乏味的内容会让多少学生昏昏欲睡。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想尽办法让语文变得鲜活有趣起来。

专业的内容应趣味的表达

语文教学中有很多专用的术语,死板的表达只会让这些孩子面对这些术语望而生畏。变个语气,换个词语,课堂要某个瞬间也许会变得很不同。用一例来讲。

技法:细节描写。

第一步:说定义

细节描写的定义: 有一句话“童鞋”们都听过:细节决定成败。 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你若能写得精彩,你就是成功者!信我的话,没错!

第二步:举实例。

语文书就是宝库。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细致的外貌与动作描写让父亲的形象感人至深。)

《背影》

屠户把银子攥得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 ……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也罢……”

《范进中举》 (屠户的动作让人觉得够虚伪!)

以上实例突显你的专业,也让孩子们看到了书本中也有精彩的内容。

第三步:设计题目提升学生兴趣。

题目:猜猜他是谁?(此题一出,孩子们胃口小开,跃跃欲试。)

片段一:他在大街上走着。

讲解:这个“他”好多啊!但如果你细一点,再细一点,抓住能表现人物特征的细节好好描绘,那么就好猜很多了。

片段二:身穿花格子衬衫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那双眼珠在带着血丝的眼白里不安份的转动,但始终瞄着向行人的口袋和背包。突然一阵警笛声他身子一颤,但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小偷

讲解:请注意他的眼神,他的“一颤”,那便是突显小偷特点的绝佳细节啊!当然此刻你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让学生去补充得更细致。

讲授课文要方法多变

上课的方法要多变才会让课堂出现趣味点。

课堂实例一:《济南的冬天》你可以在第二课时让学生来一个广告PK。要求广告语必须紧扣济南冬天的特点。学生的创意实在很好,并当堂评出一等奖。啊,一堂课上得生龙活虎。

课堂实例二:《安塞腰鼓》 用“一线串珠”的方式,或者说是冰糖葫芦式来把控全文。

好 一个 安塞 腰鼓

课堂实例三: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以让学生以“月”为线索组词,于是“问月”“飞月”“舞月”“怨月”“悟月”“赞月”等词语出现在课堂中,学生开始兴奋起来。

课堂实例四:创意“器官式写作法”,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春游或秋游归来后学生的作品。一个游戏一个片断,谁在写作时能将自己的器官使用的最多,就越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

课堂实例五:语言新鲜也会吸引学生。

如作文技法讲解:让色彩进入作文中。

你可以这样对学生说:为文章增添色彩=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粥+脆黄晶亮的油条+翠绿酸甜的咸菜+喷香红润的火腿肠+红的绿的橙的粉的沙拉

课件设计要吸引眼球

很多老师为了图省事,总是采用“拿来主义”的作风, 如果我们有自己的想法,让平凡无奇的课件展现特有的光彩,那就会让学生兴趣倍增。

举例说之:一堂作文评讲课的课件设计

让“感官”动起来

第一部分表扬学生优秀句段,我取的小标题是:因为“有了”,所以“美了”。

标题的意思是因为学生们利用“感官”进行写作,有视觉有听觉等的结合,所以句子显得特别的优美生动。

然后每个班选取了二十多位学生的优秀句段进行课件展示。这一个环节让很多孩子得到表扬,学生们开始兴奋起来,这有利于下一步的开展。

第二部分则开始指出学生习作的的问题。我用的方法依然是“小标题式”,当然一定要让小标题好看。

标题一:最没创意的写景:一场比赛,叶子掉下来三次!

叶子落下来了,硝烟四起,一场龙争虎斗开始了。……

场外的观众在比分拉锯中热情激昂,脸蛋因“沸腾”而涨得通红。连原本严肃的大树裁判也欢呼起来,震得自己的叶子掉了好几片。……

他们反应不及,眼睁睁地任球降落。叶子又掉下来了。比赛结束!

标题二: 好傻的“第二”

原文 :2班的学生兴奋地跳着,叫着,好像飞起来一样。13虽败犹荣,凌老师说:“输了;没关系;当个第二也不错。”虽然无缘冠军,第二名也不错。

修改版: 2班的学生兴奋地跳着,叫着,好像飞起来一样。13虽败犹荣,凌老师却安慰着我们:“输了,没关系,当个第二也不错。参与最重要!”

虽然无缘冠军,但参与就是快乐!我们还年轻,有啥输不起?明年我们再来!

标题三:“堵车”的文段

原文:

宽大的篮球场,两旁站满了双方的啦啦队,目光炯炯有神(所有人都如此吗?),准备随时为场上的球员加油助威(啦啦队就是助威的,嗦啥呢?),球员们也个个精神抖擞,摩拳擦掌,准备在裁判一吹响口哨就冲上前去(打架么?),与对方一决雄雌。原来(何必原来!)清新凉爽的空气中不知何时弥漫开了一股火药味,连长满绿叶的芒果树枝也开始渐渐摇摆起来,淡黄色的芒果小花一个劲地往下掉(为什么要落花,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了吗?),正战战兢兢(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地看着这即将开始的高手们与高手们(为何要重复高手们?)之间的对决。

修改版(让语段通车):

宽大的篮球场,两旁站满了双方的啦啦队,空气中目光的交流也似电星火石,一触即发。

第2篇:有趣课堂范文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量成功的教学经验也告诉我们,一旦学生对某个学科感兴趣了,该科学习成绩自然而然会好起来。笔者认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要想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就必须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有趣,有趣的课堂更有效。

一、有趣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

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征,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很大的感染力,有趣的课堂,教师应该是“幽默的”“友善的”。

“幽默”的老师,让学生学习时倍感轻松,卸掉所有多余的包袱,消除他们对英语的恐惧,学生感觉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友善”的老师给学生的是无限的关爱,老师的关爱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动力,能够有效地唤起在学生内心之中对老师亲切、信任之感,培植出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教师的种种教学行为,让学生对其的好感亦是由心而发,“爱屋及乌”表现出对学科教学的兴趣,这样的课堂是和谐的。同时,“赞美”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师生间的距离近了,情感浓了,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有趣可以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

初中生,特别是刚刚从小学走来的初一的新生,还沉浸在小学多听、多看的英语学习环境之中,为此,笔者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首先在激发学生“听”的兴趣上做文章,笔者对初一新生进行了不定项问卷调查,发现不同的学生在内容上对“听”的偏爱存在着差异性:喜欢听人物介绍的占30%;喜欢听英文对话的占74%;喜欢听英语歌曲的占81%;喜欢听小故事的占95%…从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喜欢有情节的小故事,篇幅短不容易产生学习上的疲劳感,有情节可以有效消除学生理解上的障碍,再给小故事配上情景图,学生对图像的理解不局限于英语的认知程度,这无疑降低了“听”英语的难度,学生在看懂后,处于一种有意识的听的状态,听的欲望和热情也相当高涨。

在课堂之外,教师要时常鼓励学生之间多用简单的英语进行问候和回话,推荐学生多看看图文并茂的少儿英语图书和影像,通过在平时生活中有意识的使用英语,潜移默化地提升其自身的英语水平。

三、有趣可以使学生印象更深刻

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一句话:“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复杂千百倍的语言。”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老师如果课堂讲授毫无声调变化,在整节课中表情单一化,那么整节课的课堂气氛必然是很沉闷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被激发,如此英语教学和最差劲的录音机播放相差无几,学生情感的撞针难以触及,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和听到外教很受学生的欢迎,为什么呢?有一个主要的原因,他们不熟悉中文的表达方式或习惯,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理解他们所表达的意义,会有意识地增加很多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这无异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声形并茂的教学环境,这一点是英语教师应该学习的地方,理论研究和实践也证实了这一点,教师在讲授英语内容的时候如果加入手势、面部表情,或者是与学生短暂的目光接触,首先,能让学生注意到老师,相当于一种提示能够让学生尽快地进入英语的情境之中;同时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模式,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丰富、深刻。

学生在课堂上本身就有着与教师互动的需求,特别是学生回答问题后,都迫切希望能够得到教师准确的评价。当学生答对的时候,教师的微笑对于学生而言,收获的是一种肯定和赞许;当学生答错的时候,老师的微笑对于学生而言,收获的是莫大的鼓励,此时的微笑犹如雪中送炭,让学生消除掉灰心丧气,让学生感受到思考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英语学习不是包袱。

第3篇:有趣课堂范文

蔡润生

“铃……铃……”上第二课堂的铃声打响了。科技小组的彭老师说:“今天我们去捉昆虫……”还没等老师说完,我们早已飞快地跑出了教室,来到了快乐体育场的草 丛中。

我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草地上开始了“大围捕”活动。也许是我们声势浩大,昆虫们都小心翼翼地藏起来了,来来回回找了好几趟,大家都一无所获。于是,有的同学灰心了,跑去荡秋千了;有的同学则干脆改变目标,开始研究起小草来;还有的开始追逐打闹起来……

我可不想放弃,独自寻觅起来。我蹲在草地上,瞪大双眼,仔细搜寻。突然,我发现草丛中有一只草蜢,就来了个飞身猛扑,,用右手捂住了草蜢。可我的手一松开,准备去用左手捏它的时候,草蜢就趁机逃走了。唉,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我垂头丧气地坐在草地上,四处张望,忽然,又发现草地上有个黑黑的东西在跃动。我仔细一看,嘿,像是一只小蟋蟀。我想:这可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我又猛地扑过去,松开手一看,结果什么也没有,唉,又是一无所获。不过,一会儿,我又发现了那只蟋蟀,这次我可没那么冲动,我马上把伙伴们叫过来。所有的人都虎视眈眈地盯着蟋蟀,等着机会去捕捉蟋蟀。也不知过了多久,蟋蟀终于放松了警惕,低头吃草,这可是个好机会,四只小手不约而同扑向了蟋蟀。这可不得了,蟋蟀又逃回了草丛中。过了一会儿,蟋蟀又跑了出来,最后还是郭至恒同学眼疾手快,一下子把蟋蟀捉住了,它成了我们的俘虏。我们高兴地围着郭至恒又蹦又跳,庆祝这节课的第一个收获。

第4篇:有趣课堂范文

关键词:有趣味;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0-178-02

“鸡兔同笼”是一个传统的数学问题。我以思维训练课为平台,对这个问题的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探讨,涉及猜想、列表、假设、方程等内容,深感这个问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之丰富,课堂生动有趣又不失数学味,师生双方都受益颇多,现将教学片断及感悟记录如下:

片断一 用猜想验证法教学鸡兔同笼

师:鸡兔同笼,有10个头,26条腿,猜一猜鸡有 只?免有 只?不用马上说出来答案,先写在练习本上,完成了就举手,看谁最快得出答案。

生:(自主思考 )

师:(巡视,指名回答)

生:鸡5,兔5只。(笑声)

师:从同学们的笑声中可以知道,这个答案是有问题的,问题在哪里呢?

生:鸡和兔一共10只,5只鸡是10条腿,5只兔是20条腿,一共有30条腿,所以这个答案是错的。

师:这样一验证就知道错了。那么正确的答案是什么呢?

生:鸡7,兔3只。

师:说说理由。

生:7只鸡有14条腿,4只兔有12条腿,鸡和兔一共10只,正好有26条腿。

师:完全正确。我发现大多数同学的答案都是正确的,想的方法是一样的吗?能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一下吗?

生:(小组交流)

师:交流得很热闹啊!汇报一下吧。

生1:我先假设鸡5只,免5只,腿30条,不是26条,多了4条,说明兔太多了,改成鸡7只,兔3只,腿26条。头的个数与腿的条数正好与题目相同

师:非常正确,思路清晰。还有吗?

生2:2×7=14(条),4×3=12(条),12+14=26(条)。所以鸡有7只,兔有3只。

师:数感真好,一猜就准,学数学需要这样的敏捷头脑。还有吗?

生3:从鸡有1只,兔有9只开始试,也能得到相同的答案。

师:做为老师,我十分赞赏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还有吗?

生:……

师:归纳同学们的各种想法,最后都落实到2×7+3×4=26(条)这个算式上,这样既符合头的个数,也符合腿的条数,虽然获得的渠道不同,但结论是相同的,我们把这种先猜想后验证的方法称为猜想验证法。

用猜想验证法可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不妨试试

……(略)

感悟

1、猜想验证法首先是猜想,然后是验证,两者缺一不可。因此,教学中单刀直入,首先提问错误的同学,通过对错误的原因进行剖析,让全体同学生体验到了猜想是否正确,要靠验证来支持。教师的指导地位在课堂中就显现出来了。

2、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有益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放手让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出符合事实的猜想,再通过验证使自己的猜想趋于合理。提高学生主动探索和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不同的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也不同,教学过程中尊重差异,但殊途同归,各种思想互相启发,使得猜想验证这个思想方法逐渐渗透到学生的心里。

片断二 用假设的方法教学鸡兔同笼

师:鸡兔同笼,有10个头,26条腿,鸡有鸡有 只?免有 只?

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这是一个圆。你能把这个圆画成一只鸡吗?现在是数学课,画的是数学鸡,而不是美术鸡,动手吧,看谁把这只数学鸡画得又快又好。

生:(画数学鸡。)

师:(巡视,个别指示评价)。

师:这是我找到的最美的数学鸡了 。 圆圆的身子,尖尖的小嘴,千万别忽视了,还有两条细细的小腿。

生:(一阵轰笑)。

师:笑够了吧?也学着画一画,把10只都要画出来。数一数,一共画了多少条腿。

学生:(画鸡)。

师:(板书)

与题目对照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生:头是对的,共有10只,腿不对,只有20条,少了6条。

师:可见有些鸡要变成兔了,怎样变呢?请同学们也试试,画出一只数学兔。

学生:(画兔)。

师:(巡视,评价)。

师:这是我发现最美丽的数学兔 。说一说,应该如何描述这只美丽的数学兔。

生:一个圆圆脑袋上长着两只尖尖的耳朵

师:可以回答问题了吗?

生:可以了,鸡有7只,兔有3只,共10个头,26条腿。

师:能把这个有趣的过程用算式表达出来吗?试一试,要求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

生:(列式)

2×10=20(条) ………… 假设10只都是鸡,就有20条腿。

26-20=6(条) ………… 少了6条腿。

4-2=2(条) ………… 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条腿。

6÷2=3(只) ………… 要把其中的3只鸡变成兔。

10-3=7(只) ………… 剩下的就是鸡。

师:我们把这个解题方法叫做假设法,它的好处是可以解决比较复杂的鸡兔同笼的问题。

用假设的方法可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不妨试试

……(略)

第5篇:有趣课堂范文

那么,怎样才能使数学课堂变得“有趣”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讲课过程中适当穿插数学历史故事

显然,讲数学历史故事是让课堂变得有趣的好方法。数学历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需要注意的是,讲故事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故事讲离题了,与课堂内容没有关联,就会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而会起反作用。所以,数学课堂上的故事应该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与课堂内容紧密关联的故事。

在讲解统计和概率的初步知识时,我就讲了恺撒移位密码的故事。这故事简单来说是这样的:“恺撒密码”是古罗马恺撒大帝用来保护重要军情的加密系统,它是一种替代密码,通过将字母按顺序推后起3位起到加密作用,如下表所示:

用这样的移位密码,假如有这样一条指令:RETURNTO ROME,加密后就成为:UHWXUQ WR URPH。这份指令即使被敌方截获也不会泄密,因为不知道密码的人从字面上看不出任何意义。

显然,我们不仅仅可以只是将字母按顺序往后推三位,我们其实可以任意制作一张明码表和暗码表的对应,这样我们可以有4×1027种加密方式(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加密方式只是一带而过,以免扰乱课堂主题),这在当时没有大型计算机的情况下要破解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怎么不用计算机就破解这种密码呢?

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当明白可以通过先截获足够多的暗码指令,然后统计每个暗码出现的频度,再与实际英语中各个字母出现的频度相比较,从而确定与暗码表对应的明码表时,学生对“统计”就有了很深的体会,对其力量惊叹不已,对统计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中,将数学历史故事与课堂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效果是非常好的。在这方面我们广大数学教学工作者应该是大有可为的,因为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本身就有悠久的历史,几乎每一次数学进步都伴随着一个数学历史故事,所以,数学历史故事非常丰富,我们大可以将这个宝库好好利用起来,为数学教学工作增添迷人的色彩。

二、将数学笑话带进数学课堂之中

比如,在以往的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向学生灌输的一个原则就是要把问题转化为自己熟悉的问题,这样就能比较容易找到解题思路,但这个思想学生往往听的时候很明白,做的时候却不是那么明确。这时,如果有一个笑话可以刺激他们的神经,那么对于学生理解这个思想就会很有帮助。有位教师讲了这么个笑话:有个数学家到消防队去应聘当消防员,消防队长测试他有没有做消防员的能力。他把数学家带到消防队后院小巷,问数学家:“如果货栈起火,该怎么办?”数学家回答说:“我把消防栓接到软管上,打开水龙,把火浇灭。”消防队长说:“完全正确。还有一个问题,假设您走进小巷,而货栈没有起火,您怎么办?”数学家疑惑地思索了半天,终于答道:“我就把货栈点着。”消防队长大叫起来:“什么?太可怕了。您为什么要把货栈点着?”数学家回答:“这样我就把问题化简为一个我已经解决过的问题了。”学生听了这个笑话哈哈大笑,但是没有人说数学家迂腐,却对“把问题转化为自己熟悉的问题”有了很深的印象,在解题过程中很明确地贯彻了这一原则。

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两个场景中,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批评学生过于自信和盲目,或者通过题海战术来加深学生对解题思想的理解,那么学生的压力就会很大,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沉重,数学也将不再那么有趣。而教师若用讲笑话来指出学生的错误和加深学生对数学解题思想的理解,效果就会比前述方式好得多,最重要的是,这种方式既能指出学生的错误又能让他们觉得数学有趣,一举两得。

三、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巧妙提出问题

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对活跃课堂气氛,让数学课堂变得妙趣横生,从而达到引导学生喜欢数学、乐于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很有帮助的。

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关键是设变量、列等式。设变量这一点没什么困难,难点在于利用已知条件列出等式。这需要学生综合各个已知条件作出合理的数学等式建构,需要学生带着“找等式”的眼光去看待各个已知条件。很多学生做应用题遇到困难就是因为找不到解未知数所需要的方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培养学生“找等式”的意识。意识的培养往往可以通过几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例题来实现,这时,我们如果能把社会生活实际与课堂内容结合起来,巧妙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效果就会很好。

让数学课变得有趣的方法还有很多,笔者在这里只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经验。教师只要努力让数学课堂变得有趣,就必然能使学生因为“有趣”的数学课堂而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喜爱数学、乐于学习数学,使教学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移位密码”.维基百科词条.

[2]李媛媛.让数学课堂生动有趣的三步曲.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4).

第6篇:有趣课堂范文

《数学》“2011年版课标”提出:“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在总目标中又提出:“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要想学好数学,首先就必须喜欢数学,也就是必须对数学有兴趣。如果学生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对数学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会积极思考、探索,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所以,我们的数学课一定要上得有趣,要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让他们在趣味课堂中学得更有趣。下面以二年级“认识角”(苏教版)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把数学课上得有趣。

一、设境激趣 沟通联系

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等特点,在教学时,应尽量选取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且又生动有趣的素材进行教学。《数学》“2011年版课标”提出了“四基”,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并运用“基本活动经验”。当所学知识在学生活动经验里已有,即便只有部分,他们也会产生浓厚兴趣。

基于此,在教学“认识角”时,在课伊始时就创设了蕴含着趣味的情境:“一名男孩剪出了一个五角星,一名女孩手里拿着一个三角形,桌面上放着纸工袋、三角尺、正方形纸片、一个闹钟,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图形和物体(对教材中主题图稍做加工,变静态为动态,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二年级“认识角”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角的表象。为了突出这一重点,设计如下:

1.在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我们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

2.其实在它们当中还隐藏着一位新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下面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隐去实物)。

课件展示从物体的面上抽象出角的基本图形(共7个)。

3.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些(角)图形,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它们的样子。有谁知道它们叫什么吗?

告诉学生这些图形都是“角”,讲述角是由1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使它初步体会角的基本特征。这样,学生在充满童趣的情境中轻松完成对“角”的首次感知。

以上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几何图形与生活是有联系的,不仅符合几何平面图形学习的一般规律,而且有效促进了学生的知识迁移,并在不知不觉中生发生了学习的兴趣。

二、巧置冲突 辩论生趣

当教学内容不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时,教师应该重组教材,巧妙“制造矛盾”,设置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产生对问题有不同见解,引发辩论,这样既能激发探求数学问题的兴趣,又能有效训练思维,还能对问题的本质得以深刻理解。

当“角”的基本要素初步构成后,为引发学生在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辩论。我们对教材第66页的“想想做做”第2小题:的前两个图形进行了位置互换(见辨角图)。其原因是降低数角的难度,也为后面辩论“铺路”。①号图形学生很容易数出(三角形)有3个角,但在判断②号图形有几个角时,一般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只有一个角即左下的直角,有的认为有3个角。有一位学生执意坚持②号图形中有3个角,教师抓住这一时机,设置认识冲突,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同学争辩。教师站在了这位学生的立场上,并说:“老师也感觉有3个角。”由于“糊涂”的老师也参与了其中,争辩更是兴趣盎然。“真理越辩越明”,在争辩中,学生明白了角的两边是直直的,在画角时要用尺子画。最后这位学生不但修正了自己的错误观点,还说服了我这个“糊涂”老师。

由此可见,使课堂有趣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它更是一种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帮学生找到学习乐趣”的意识。

三、巧设幽默 趣味横生

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幽默,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或动作、或语言、或表情,不胜枚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当运用幽默艺术,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就能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趣,就可以激发学习兴趣,甚至能使学生爱上数学这门课。

如:在思考第66页的“想想做做”第2小题(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时,我把③号图形用多媒体技术改编,并取名为“趣味练习:数学魔术,变变变”。具体做法是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③号图形有两个角,下面老师想给同学们变个魔术,想看吗?(课件演示③号图形放大,然后将③号图形上面的圆弧慢慢变成一个尖顶的形状,如④号图形。)

看清楚了吗?它是怎样变化的?现在这个图形共有几个角?为什么刚才图形上部没有角现在有了呢?

这样的练习,学生通过观察由曲变直、从没有角到有角的变化过程,进一步强化了对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又使学生品尝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化静为动 生动有趣

心理学认为,小学低年级学生上课时有意注意的时间不能持久。因此,要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保持较长时间的有意注意,就要寻找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化静为动,将数学知识蕴含于动画之中,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学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材第65页例题呈现三个钟面,这些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不同,“转动钟面的时针和分针,两根针就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这样呈现的,目的很明确,是想把学生的注意引向角有大、有小,直观感受时针与分针叉开得大,形成的角大;叉开得小,形成的角小。由于教材受纸制的限定,例题所呈现的内容只能是静态的图文,不能很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设计动画情境,让学生感受角是有大小的。其具体做法如下:

1. 观察比较角的大小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 “转动钟面的时针和分针,两根针就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

(课件展示时针和分针在转动)

师:现在有角了吗?(学生观察发现在时针和分针之间就形成了一个角。课件演示抽象出角的图形。)

依次出示下面的钟面(如右上图),由学生指出角,并用同样的方法抽象出角的图形。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角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指着①②③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有的角张口大,有的角张口小,此时教师告诉学生角的张口大其实就是角大,角的张口小就是角小。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小组交流,得知了①号角最小,③号角最大。而且也知道了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 联系生活,感受角的大小

播放动画。当扇子打开的时候,角就慢慢变大,当扇子合拢的时候,角就慢慢变小。

创设角在钟面上大小的情境,动态的呈现“转动钟面的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不同角”的过程,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契合了儿童好玩、好动、好奇的天性,此动态情境贴近学生生活感受,所以学生感到亲切,整个过程充满童趣!然后通过观察折扇的打开、合拢,进一步体会到角的大小变化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此后,再让学生使用“活动角”比较角的大小,一切都水到渠成。

五、梳理知识 增添乐趣

课堂小结是梳理知识的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在此环节整体把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并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如何做到这一点?我采用了如下方法:

1.编制儿歌 。为了使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致,进一步巩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及“初步理解角是有大有小的”的这两个教学目标,我们编制了一首儿歌,同时还配上学生喜闻乐见的拍手游戏:“角儿角儿真奇妙,有的大来有的小;一个顶点两条边,比比画画都知道。”

当学生在找一找、画一画、做一做、比一比等学习活动之后进行拍手游戏,拍手游戏既巩固角的知识,又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

第7篇:有趣课堂范文

关键词:职校;数学教育;趣味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学教育注重数学知识的学习及技能的训练,过度追求数学结果的推理演绎。数学教材内容繁、难、偏、旧,过于强调知识的逻辑性、严密性,淡化了作为学生终身学习所需知识的储备,缺乏对有关数学背景知识的介绍,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的了解,缺少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被动地死记硬背和机械地接受训练,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文化教育和全面发展,从而导致在高职院校中数学教学缺乏市场,造成很多学生惧怕数学的状况。

显然只有改变传统的、机械的和死板的教学方法、教学途径,将数学教学转到尊重学生经验和需求上去,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中探讨数学现象和规律,使教学内容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内容,让学生自身感到数学是“有趣味”的,真正喜欢数学。这也说明了让趣味数学走进职校数学课堂的必要性。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职高数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从而达到接受数学的目的。

一、生活中的数学

设计一个生活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到数学并不是那么难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周围处处有数学,时时会碰到数学问题。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实用,最终帮助他们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学数学。

例如,讲解“排列组合”一节时,通过一个有趣故事来引入:本班一个小组10位同学去一家餐馆吃饭,10个座位有先后顺序,10位学生谦让很久也没有入座,饭店老板说:“你们在本店每吃一顿饭,就换一种坐法,等到所有坐法都坐过一遍之后再来吃饭,本店将永远免费请你们。”请问,若一天平均吃一顿饭,这10位同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免费吃饭?此时学生情绪高涨,很快就进入角色。引起了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游戏中的数学

数学是严肃的事业,游戏是闲暇的娱乐,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如果寓数学于游戏中,却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数学因与游戏的结合而不再枯燥;另一方面,游戏也因有数学的参与而不再空洞。同时,数学教学的游戏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

游戏在于“享乐”,但游戏者在“享乐”中却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学生在享受游戏的同时,身体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放松,智力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自由,这更加符合职校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需求:玩中学。所以,教师要利用游戏,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趣味性,让他们感觉到其实数学也不是那么深奥的。如我在教学“函数的定义”这一节内容时,利用猜数的游戏,就是让学生在心里想一个数,把它除以2再减去3,将得数告诉老师,老师就能很快猜出学生所想的是哪个数。这样,很快就出现了学生主动思考并积极发言的热烈场面,大大地激发了兴趣,并且极为自然地引入课题,本来很抽象的理论,在游戏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又如,在讲“角的概念推广”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的定义以及角的推广成任意角时,本人在课堂上设计了如下活动:在教室地面上画一个大的钟面,让两位学生充当分针和时针,然后在老师的指令下进行一连串的活动。整个活动中,教室里充满欢声笑语。当活动结束以后,我听到有几位同学在说:原来数学这么简单,我以后不怕了。听了以后,我心里暗暗高兴,职高数学教学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学生觉得数学“不难”。

三、从数学中找回成功感

成功和愉快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让全体学生广泛参与教学过程,有经常性的成功体验。如果在表现过程中他获得了成功,以后学习的劲头就会更足。这种成功的喜悦会产生更高的学习兴趣,而这种兴趣又能再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探究的成功又可再次促进兴趣的萌生。

在学习“等比数列”时,首先设定学生中的某位创办公司成交了一笔大生意,购买了一百万元的产品,对方要求付款,给出两种支付方式:一是一次性付一百万,二是交付一元,连续三十天,每天给前一天两倍的钱,大家帮他选一选,哪种方式对他的公司更划算?学生被这有趣的问题吸引住了,展开思考,各抒己见。此时点明课题,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等比数列求和的学习。

四、专业中的数学

除去少数想参加高职单招的同学外,大部分中职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学好技能。将必学的数学知识渗透到专业知识中,多讲与专业相关的数学知识,就会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也是在学习专业知识,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针对数控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给他们一张图纸,要求理解图纸所表达的意思,再利用数学知识通过运算得出一些相关的数据,然后按要求在车床上做一个零件,并计算成本等。对零件的评价既检查到学生的数学知识,又对学生车床的基本操作能力进行了测试,一举两得,这样学生在学习和测试中感受到了乐趣,有利于促进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当然,为了提高职高生的数学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做法还有很多,如数学建模、数学实验,心理辅导……运用各种适合于现阶段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重新树立起学习数学的勇气和信心继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只要我们老师认真地去做,就一定可以使学生热爱数学、理解数学,最终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都得到数学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企平.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朱淑红.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第8篇:有趣课堂范文

一、情感投资,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中发现,如果学生对某某老师感到亲切,那么对其所教的课程也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创造沟通的机会,深入学生之中,将生物学中一些有趣的内容讲给学生听,并对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予以解答,让师生之间的距离逐步拉近,让学生由此爱上教师,爱上生物学,这样他们的生物学习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有效激发。

二、活跃气氛,以风趣幽默的引入使课堂氛围愉悦

幽默是一种有效的“剂”。它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快乐,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还具有缓解思维疲劳,集中注意力,使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的功效。如讲解“遗传变异”一节时,结合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关于“基因和遗传”的故事:在美国,有一位漂亮的舞蹈女明星,对于其他公子哥儿的追求,她都断然拒绝,哪怕对方长得风流倜傥,但是她却中意长相很一般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她给爱因斯坦写信说道:“如果我和你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像你一样聪明,像我一样漂亮。”请大家想一想,如果她和爱因斯坦结婚了,就一定能够称心如意吗?学生都大声回答“有可能。”我问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学生都抢着回答,虽然答得不是很恰当,但对此问题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让学生在笑声中探究什么是遗传,在愉悦中学习什么是变异,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设疑引思,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探究精神

好的情境引入可以承上启下、牵引全局,对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情境的创设一定要做到恰如其分,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所帮助。例如,在学习“细胞生活的环境”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前不久,在学校举行的第三届秋季田径运动会中,高三3班的一位男生在快要到达5000米终点线时,脸色苍白,冒冷汗,晕倒在地。老师们赶紧把他送到镇卫生院,医生咨询后,立即给他静脉注射了葡萄糖溶液。为什么要给这位同学注射葡萄糖溶液呢?静脉注射的葡萄糖需要通过哪些途径才能到达体内细胞?提出的这些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四、直观展现,制造视觉冲击,提高学习效率

实验心理学家特瑞拉得出一个有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很能说明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所显示的教学效果。其实验结果如下:学生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我们可以根据生物学科的特殊性,充分利用教学挂图、模型、标本、实验、多媒体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说一说,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刺激学生的“快乐”神经,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使学生觉得学生物真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记住生物知识。例如,我在讲“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时,运用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让学生观察,学生于是就很容易记住和理解了DNA分子的空间双螺旋结构。再如,在做“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这个实验之前,我先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此实验的操作视频,让学生对这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做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分组设计实验,学生在做这个实验时,兴趣非常浓,各组的实验做得都很成功。又如我在讲“神经传导”时,用多媒体演示其传导的动画过程,然后让学生在纸上画神经传导模拟图,最后让学生总结神经传导的特点和规律,学生回答时都很积极,绝大多数都能够答对,教学效果显著。因此,具体而形象的直观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第9篇:有趣课堂范文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注意力更集中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强的自主性,有着自己的思维和想法。但“传授式”的教学方式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让孩子在一节课4|D分钟里都能保持一致的热情和注意力,靠以往的黑板和课件是很难达到的。以往用屏幕课件,学生只能死死地看着屏幕,由于屏幕小,很多学生看不清,老师在前面讲,学生在后面答,毫无激情。而白板就可以解决屏幕、学生两者分离的状态,真正将多媒体工具和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课堂中,让多媒体成为学生学习的载体,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白板让孩子在课堂上感受到快乐、生动、有趣,感受到了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甚至到下课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以往的课件演示学生都知道是老师设置好电脑再操作的,而白板的现场操作则好比是“现场直播”,学生们对将要发生的每一步都充满着好奇,心情激动。在这样“现场直播”的课堂上,孩子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孩子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激情更加高涨,让孩子在课堂上“活”了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往的多媒体课件无论你制作得多么精致,都脱离不了鼠标的操作。当教师在计算机前操作演示课件时,教师在讲台的走动和时间的延迟很容易对一些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学生造成影响:而电子白板容易对知识材料的展示过程进行控制,避免了课堂上由于教师往返于黑板与主控台间分散学生注意力的问题。

二、善用电子白板,联系学生生活经验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师明白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在运用信息技术时教师应该首先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准确把握文本,有机融入相关信息,精心构思架设两者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地自我建构、自我生成新的知识。比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我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角,再利用智能笔把它画下来,学生马上能把生活中见过的角具体化了,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比如:我教学比较角的大小时,出示相应的课件,有很多角让学生比较,又利用动画可以移动角,一眼就能看出角的大小,老师借此告诉学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创设这样的情境,给学生一种新鲜感,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问题只要认真很好解决,同时也体会到问题思考意义。从而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巧用电子白板,简化例题、习题讲解

布鲁纳认为,要使学习者顺利学习新知识,必须选择与他当前的智力水平相适应的形式来呈现新知。传统教学中,教师以黑板、粉笔为主要手段,将正确的解题方法“告诉”学生,学生再通过记忆将它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这种被动的状态下,学生往往对题目本身不甚理解,只能死记硬背。在教W时巧用电子白板和几何画板,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顺利实现新旧知识的过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电子白板以其图、文、声、像并茂的众多特点及优势,能使练习、复习等环节也轻松、愉快,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通过白板的写写画画和幕布下拉等功能,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如:游戏、选择、填充、拼图等形式,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做到及时巩固,教学效果显著。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时,运用电子白板的屏幕遮罩功能,向学生出示3个三角形各露出一个锐角在外面,让学生猜猜分别是什么三角形。最后通过魔术笔的聚光灯和放大功能强调三种三角形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清晰地获得概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把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协同利用起来,刺激感官,强化记忆,巩固认识,这样既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优化了教学过程,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的特征,进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电子白板的形象演绎,动静结合,以及动手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学生不仅弄清了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理解了几何图形的概念,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