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品德评语范文

品德评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品德评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品德评语

第1篇:品德评语范文

范例3:你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乐于助人,你遇事沉着冷静,再加上你的那股认真劲儿,因此任何事到了你手中,都会圆满完成,学习中的你也是如此,你总是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学习中的每一件事,因此你成绩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希你今后更大胆地与老师、同学交流你的想法,争取更大进步!

范例4:你热情大方,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工作积极主动,有极强的集体荣誉感,你多才多艺,有着一个好口才,练得一手好字,写得一手好文章。你学习认真,作业按时独立完成但成绩略有下滑趋势,希你多找找自身原因,好好努力,争取下学期进入班级前列,你还是有潜力的,加油吧!

范例5:你是一位踏实苦干,好学上进的女孩,你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与同学和睦相处,你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名次,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作为班长,工作积极负责,是老师的好帮手。一学期的努力,使你变得成熟、老练了。学习中的你刻苦勤奋,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希再接再厉,多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及大胆果断的工作作风,再创自己辉煌的明天!

范例6:你关心集体,团结同学,遵守纪律,尊敬师长,你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你学习较认真,上课积极发言,课后作业认真完成,不懂就问,但缺乏深入研究问题的能力,希今后在学习中多一份独立性,并注意学习方法的选择,争取学习上有新的突破!

第2篇:品德评语范文

你是一个聪明但不够懂事的男生,你团结同学,关心集体,但学习上不够认真,对生活,对学习,都是懒洋洋的,因此造成你的学习成绩总是上不来,知道吗?这是你最大的缺点。记住,做事情不能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不论学什么,都要脚踏实地去掌握,平时练习就要认真,不能只求皮毛,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才是成功的基础。

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好坏,就在于她是否认真地对待学习中的每一件事,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对你不应该是困难的事,老师父母同学都愿意帮助你,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不足点,不怕困难,争取学习上的进步!

302班:

小机灵,你知道吗?老师特喜欢认真的你,你总是在我身边问东问西,还说得头头是道。对学习的热情,让人感动,你很努力!但精力充沛的你,如果能多看点课外书,扩大自己的阅读量。你不是喜欢写纸条吗?其实你可以多写写日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相信那时大伙都会为你竖起大拇指!对了,你的身体不是很棒哟!趁假期多多锻炼,把身体练得结结实实!去掉“老病号”的帽子,祝你天天健康,快乐!

清清,你是个名副其实的得奖专业户。还记得你在每次比赛后,一蹦一跳冲进教室告诉大家喜讯时的情景吗?大家立刻被你的快乐所感染着。真的,老师非常感谢你,你一直是我们班这个大家庭中的大姐姐一样,打理着班级各项工作;感谢你为我们这个大家庭奉献着,感谢你为班级取得那么多的荣誉!

第3篇:品德评语范文

“微作业”是基于品德与社会微课目标、内容所构建的小型德育作业。通过“微记录”作业过程,用连续性评价激活学生的道德体验;借助“微互评”,实现在线互动评价作业作品,从而深化学生的道德情感;设置“微奖励”集中呈现评价结果,引领学生践行道德认知,促进品德学习的知行合一。

关 键 词

品德与社会课程;微作业;评价;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7-00-03

何谓“微作业”?即基于教学目标、内容所构建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现创造性、开放性、生活性、综合性原则的小型德育作业。对于“微作业”的评价,自然应强调其评价方式的简单化,评价时间的简短化,奖励方式的易操作化等特点,“以小见大”,激励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一、连续性“微作业”评价――激活情感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将儿童的学习与生活过程视为道德生成的过程。作业作为品德与社会课后延伸活动,必然要服务于儿童德性的成长。其评价自然应该是连续的、持久的,聚焦儿童的成长变化过程,持续发挥激励与改进功能。因此,“微作业”评价强调儿童在道德实践场域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能力,通过评价其活动记录、访谈录、反思日记等,实现过程性评价。

[案例1]《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之《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

这一学习内容旨在让学生懂得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产生热爱平凡的劳动,尊重和感谢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感情。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等方式,能够感受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给自身生活带来的变化、帮助和便捷。但是,由于缺乏亲身体验,对于劳动者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等认识,往往不够深刻。此时,教师可通过实践性“微作业”,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在实践中形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微作业:农民伯伯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人们餐桌上丰盛的食物、果蔬,请同学们也来栽种大蒜苗。

微记录:请学生每天用一点时间培育蒜苗,并简单写一写日记或画一画观察结果。

微评价:教师根据学生记录,给予反馈评语。

下图是两个孩子的种植记录,他们图文并茂地记录了自己种植大蒜苗的发现、心得和体会,可谓兴趣盎然、童真满满、情真意切;教师对此则作出了充满热情、赞扬和肯定的评价。

10月13日 星期二 晴

这几天日日阳光明媚,十月小阳春,蒜苗又长高了,拔了节,分了杈。可是,因为昨天忘了浇水,今天有点打蔫儿了。种蒜苗看似简单,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教师评语:用谚语写出了10月的温暖,有特点!而且,通过种蒜苗,你感受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这一点最值得表扬!

10月24日 星期六 小雨

小蒜苗有高高的身材,细细的茎,身披着淡绿色的上衣,脚穿着粉红色的雨靴,像一位身穿迷彩服的士兵,随时准备接受检阅一般。啊,我的小蒜苗,我种的小蒜苗,真是让我欢喜得不得了!

教师评语:一瞧这语言,文静同学对蒜苗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是的,劳动获得了美好的收获,它是快乐的,你真正体会到了这一点。

一系列“微记录”评价重学生后m的培育结果,轻学生对植物成长周期的认知,旨在通过每天记录让学生发现呵护生命的不易,体验生命成长的喜悦,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劳动的价值观。在连续性的师生日记对话中,激发了学生对生命和劳动者的关注和热爱,培养了学生坚持观察记录的毅力,提升了学生的劳动兴趣和能力。

这种连续性评价依托“微作业”观察记录,关注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通过师生互动评价和反思,引导学生获得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二、在线互动“微作业”评价――深化道德情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微电影等已成为教师广泛使用的课程资源。学生和家长对此已经非常熟悉,甚至经常成为这些课程资源的制作者。基于此,我们尝试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与评价“微作业”,让学生和家长成为作业的主创人和评价者,提升“微作业”品质。

[案例2]《我们一起成长》之《最难忘的第一次》(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过许多第一次:第一次上台演讲,第一次旅游,第一次参观福利院……或激动、或紧张、或兴奋、或喜悦。它们都构成了学生的成长印记,是弥足珍贵的成长财富。

微作业: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拍照片、做相册、做PPT、拍录像等方式,结合文字,记录“最难忘的第一次”,并将作品上传至班级群相册。

微互评:给自己喜欢的作品点赞,进行一句话的好评;当然也可以提出不足和改进意见。

以《钱江晚报》小记者雨甜小朋友上传的第一次去培智学校进行的“寻爱之旅”活动为例,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互动评论精彩纷呈:

依依:雨甜,好有爱,真羡慕你!和他们一起参加了一个下午的活动,你一定有很多的感触吧?下次有这样的活动一定叫上我哦!

雨甜回复:好的,下次我一定邀请你。培智学校的小朋友真的非常单纯、阳光,他们虽然身体有残疾,但仍然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让我感动和佩服!

老师评价:体验学习,爱心无限。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定能让我们的雨甜小朋友从小就拥有一颗向善的心。

雨甜妈妈发表了两次评论:

1.陪着小朋友们去参加小记者活动,看着小朋友们在不断成长,作为家长,我发现自己也在成长。

2.出生没得选择,但在同一片蓝天下,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他们便已经满足矣!

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在线“微互评”重温了体验活动现场的爱心与感动,促成了孩子们道德情感的深化。同时,这样的互动评价有助于家长和教师深入了解孩子的情感状态,及时进行鼓励或矫正,引领整个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貌。

三、综合性“微作业”奖励――引领道德践行

有“评”还要有“奖”。日常的各类评价通过多种方式,旨在让指导者和关注者积极参与“微评价”。这些评价分散在各种活动、各个阶段中,呈现分散化、碎片化。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通过综合性评价,以等级制“微奖励”集中呈现评价结果,从而强化评价的激励与导向功能。

[案例3]《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之《了解我国的水资源》(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

在教学中,教师介绍了我国水资源总体情况,通过资料让学生了解全国各地水资源污染情况和引起的后果。聚焦让学生和本地居民引以为傲的新安江水,播放2013年11月15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关于《新安江饮用水源存在污染危机》的调查结果。

真是这样吗?对此,学生提出了质问:每次去新安江边散步,我们看到的都是澄澈见底的江水,江中水草悠悠,江上奇雾漫漫,哪有被污染的危机存在?机不可失,教师就此设计了综合性实践作业及评价方式:

1.全班制定微实践计划,教师审阅、指导、修改计划书,并通过自荐和指定等方式让各小组分别负责一个板块的内容。

2.各小组分别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关注活动进程,及时进行调整、引导、点拨和启发。

3.各小组呈现各自的实践结果:有的实地拍摄养鱼工人把大袋饲料撒入河中的画面;有的记录了江边随处可见的垃圾;有的找到了工厂的排污口并写了调查报告……

微奖励:邀请家长、社区和学生关注调查过程和结果,作出评价。

等级一:在此次“微作业”完成的每一个阶段:设计活动阶段、制定计划阶段、实践活动阶段、呈现成果阶段等各阶段只要@得好评,都可以小组为单位得分。

等级二:得5分就可在荣誉墙上贴一颗星。

等级三:得10颗星就可以得到一个小礼物:一片活动中的植物标本、一块橡皮、一支笔等。因此次作业以保护家乡的水资源为主题,笔者奖励给孩子们的是“秀丽新安”明信片。

最高等级:得10个小礼物就奖励一本书《新安江水电站志》。如果孩子们在此次活动中没有集齐10个小礼物,可以把小礼物顺延至下一次活动。

这样的“微奖励”,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微作业”的热情。同伴间、小组间相互激励、相互竞争,力求“微作业”开展有声有色,结果呈现有血有肉,争取同伴、家长、教师和社区人士的好评和点赞。多元评价主体能带来多元评价视角,从而获得更加客观、真实的评价结果。[1]如此作业和评价,自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形式灵活的“微作业”评价实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认知和操行相统一,综合性和简约性相统一,激励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真正实现“知”与“行”的统一,提高了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第4篇:品德评语范文

[关键词]思想品德评价 存在问题 对策分析

一、关于中学思想品德评价的文献综述

重庆市巴县中学教师郭荣在其论文《浅谈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不同方式》中提出品德评价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它引导广大学生,按照国家对中学生的基本要求这个标准方向去努力;它指出中学生品德的优劣程度,行为表现的好与差、正确与错误,发挥诊断功能;它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情绪体验,激起行为动机,进而发挥强化良好品质,抑制不良品质,起到扬善抑恶的作用。席家焕在其论文《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定量平价》指出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也是个体思想品德方面知、情、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虽然中学生的思想复杂多变、千发万别,但不是虚无漂缈.不可捉摸的,它和其它事物一样,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或量化的。冯建军在其论文《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量化方法探讨》一文指出,所谓思想品德评价就是教师、学生群体(包括自己)依据一定的社会评价标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行为等做出一定的价值判断。思想品德评价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在我国传统的学校管理中,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一向采用等级记分的方法,即用甲、乙、丙、丁或优、良、中、差四等表示,这种方法虽容易区分学生的品德等第,便于实行,但划分时标准很难把握,且有点粗略。粉碎“”后,适应高考的需要,实行了品德操行评定法,这种方法对学生品德考查,只写评语,不分等级,利用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能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主要特点和发展状况,也曾对中学教育和高招选优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只用语言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定性描述,往往是写得模糊、抽象、笼统,难以区分学生品德存在的差异,不利于比较。近几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学生的操行评语多是只写优点,不写缺点,使得招生工作者根本无法择优。

二、 “人本”评价与“绩本”评价

(一)对“绩本”评价的审视与反思

所谓“绩本”评价,即以学生的成绩作为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依据,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都冠以“思想好,有上进心”,可以获得较高的品德等第,而其它的品行表现只作为一般性的考查。这种“一俊遮百丑”的现象长时间的存在,即使在品德测评中加入了思想、心理等其它方面的指标,但在实际测评中,这些也被看作软指标,是只能凭印象进行模糊评价的。这种只重学习成绩的评价往往事与愿违。事实上,成绩好的学生,并不一定思想好、品行正、求上进,他们也可能存在思想上、心理上,甚至学习动机、态度和习惯上的种种问题。

(二)“人本主义”对评价的意义

关于人的学说,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认为“人是一切物的尺度”,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观念。我国改革开放背景下兴起的教育人本论,是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融我国儒家“人本”教育传统与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于一体的教育思潮。其基本涵义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提高。

(三)全面评价学生,正确处理好“人本”与“绩本”的关系

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发展、整体的发展和个性化的发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是需要的,但是,中学生品德评价更应当是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作全面的评估。评价中要正确处理好“人本”与“绩本”的关系,以人为本,体现全面发展原则和个性化发展原则。

三、当前思想品德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品德测评指标的设计问题

科学的品德测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指标体系的科学化。从目前的品德测评工作的实践来看,指标体系的设计质量依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其中问题较为突出的便是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问题。

在现实中,人们为了求得指标的可操作性,将指标体系设置得过分细致和具体,甚至出现了包含几十条指标的庞大指标体系。但其效果却适得其反,由于其过大过重的工作量而不被人们所欢迎和接受。但如果指标过于笼统、抽象,人们无法通过指标去获得有关应测评对象的思想品德特征的信息,那么,测评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如何兼顾品德测评指标体系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是品德测评研究中人们关注的重点。

(二)品德测评的量化问题

目前,全国各地中小学品德测评,普遍喜欢实行量化。科学而又合理的量化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克服品德测评过程的许多主观臆断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品德测评的效率与效果;有助于德育管理与德育研究;有助于强化德育工作。

“量化”是否能全面、真实、精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量化”实际上只重视对学生行为结果的评分,并不注意行为过程,因此有些学生的行为不是出于对品德测评目标的自觉遵守,而是为了躲避扣分,争取高分,是一种表面行为。这样就导致学生品德得分的多少与他们的实际水平挂不上钩。

(三)思想品德测评方法实践可行性的问题

在思想品德测评中,人们总是刻意追求它在理论上的完善性和方法上的先进性。如目前有关研究人员提出采用模糊数学或其他先进计量手段的测评方法。虽然它们在技术上都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但中小学教师却不愿接受或难以接受,主要是计算操作繁琐,不便人们使用。

因此,如何使思想品德评价更具针对性,能科学而准确地确定学生发展的水平,仍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继续进行探索。

(四)评价目标不够明确,评价的标准不够科学的问题

目前的思想品德评价过程中却存在着评价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很多学校"为了评价而评价",没有真正意识到这项评价活动的重要性,弄清楚所要达到的目标。他们仅仅将之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不得不完成的一部分。中学阶段,包括入党、评优、高考升学等等一系列的活动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对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考察。在这种压力之下,学生为了自己的前途,学校为了升学率和荣誉,往往就会将这种品德评价活动给"利益化"。这种评价目标的扭曲势必影响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整个德育工作的质量。

(五)评价的方法和主体过于单一,不够多样化的问题

评价方法的单一性在这里主要表现为:评价主体只重视定性评价或者只重视定量评价。不可否认这两种手段在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方面都有各自的优点,但是单独使用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却都是缺乏科学性的。定性评价的优点是可以让人对于被评价者的思想品德有个整体、宏观的认识。缺点是这种评价不能很好地展示学生们品德发展的历程。

四、针对当前思想品德评价中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

思想品德测评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对学生道德的发展仍具有积极意义,仍然是德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提出一些对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测评进行改进的建议。

(一)完善评价内容、建立科学评价标准

1、不断完善评价的具体内容

针对测评标准、内容的不确定,我们认为应该保留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品质的内容,将其他非道德教育的内容放入其他相应的测评之中。比如,以一般人们常用的品德检测与评定指标体系的结构形式为例,品德分为道德品质、法纪品质、政治品质和思想品质四个部分。每一个部分之下,又分为不同的内容。但真正属于学生道德发展范畴的并不多。法纪观念中的学法、守法和用法,与法制教育的关系更为密切。政治品质中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念、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和主人翁精神、社会主义民主生活习惯,则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对这些内容的评价不应在道德评价中进行。只有比如家庭道德心、社会公德心等内容才是道德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也才是品德测评的主要内容。让思想品德测评真正做到名副其实,是品德测评发挥作用的基础。

2、建立科学合理的品德评价标准

在整个道德评价过程中,拥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品德评价标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价活动只有按照统一的标准才能使得评价结果具有可信度。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品德评价标准,首先存在一个依据的问题。"究竟我们应该依据什么来确定这一标准?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第一,国家出台有关德育工作的法规、政策。第二,不同时期社会需要。

依据问题解决后,还有另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怎样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思想品德评价标准。这里,有两点必须要坚持,既要考虑评价标准各项指标的完整性又要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然,在评价标准中还存在一个评价指标权重的问题。在如此数量繁多,关系复杂的评价指标中,究竟应该怎样对每一个具体指标内容设置分值,协调各项评价指标之间的分值分配,这都是需要仔细探讨的。

3、推动品德评价的方法和主体的多元化

现今学校大多采用评语评价法,等第评价法等或定性或定量的评价方法。这些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都有它们各自的优点,但是如果只片面地采取某一种方法就难免会使评价过程带有主观性,评价的结果缺乏科学性。总结国内外对于品德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以及当前中国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现状,我们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说都从不同的角度推动了其多元化的进程,在现实都具有它们各自的可行性。

这种多元化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首先,以班主任为代表的教师仍然是重要的评价主体。其次,同学之间的互评也十分重要。再次,中学生自己既是评价对象同时也是评价的主体之一。最后,与学生关系最为紧密的家长也是重要的评价主体。

(二)建立动态、静态相结合的测评模式

动静态结合的模式有利于改善测评方法不科学所带来的问题。静态特征是在测评中易被发现、容易进行测量的。但学生的道德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该历史地进行测评。在测评中,常常进行的是相同年龄段学生的横向比较,忽视了每个学生自身的动态发展。学生的每一个进步,都是教育者应该珍惜的。如果不能在测评结果中及时地反映出来,就容易错失道德进步的关键期。考虑到学生面对分数有可能产生的负面反应,有的学校抛弃了分数,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个人的5成长册6,教师和学生共同将道德成长的一点一滴记录下来。学生脱离了分数,放下了包袱,为自己的进步而自豪,也在记录自己成长的同时自觉地思考道德问题,不断地反省、提高。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做法。现代学校中,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我们应考虑建立个人纵向测评与群体横向测评相结合的测评模式。让学生不仅知道自己的发展状况,更能了解同辈群体的状况。不单有自省而且有比较。这样,能更好地促使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班主任在评语中要指出学生的优点、需要努力的方向,应以表扬鼓励为主。

(三)改变测评结果的不恰当使用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注重自身修养,是一种发自个体内心的对道德自我完善的追求,是对自己道德的提升的渴望。使中小学生的品德测评结果成为学生对自己成长的认识,才是品德测评结果超越性、非功利性的使用之法。如果我们的测评的结果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思考自己的道德水平有了多少提高,是如何达到这一提高的,将教师的注意力吸引到思考自己道德教育中的优缺点,将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的注意力吸引到思考如何建立更好的行政措施帮助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道路上来,这样我们的品德测评才会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在改革和发展的时代,道德教育任重道远,改善中小学品德测评更是迫在眉睫。我们呼唤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关注品德测评,改进我们的品德测评工作。

(四)重视品德评价结果的反馈

既然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他们的德性,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那么仅仅获得评价结果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将它们反馈给每位学生也就是众多评价对象身上才算真正实现它的价值,整个评价过程才算完整,评价才能发挥它的引导和激励的功能。因此,我们必须在评价活动的最后将评价结果反馈这一工作真正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吴刚:《现代教育评价基础》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7

[2]周谦:《教育评价与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8

[3]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1

[4]祝佳佳:《中学思想品德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2012.5

第5篇:品德评语范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堂评价;作用

《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是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掌握生活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社会文明教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广,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渐渐脱离单纯的理论讲授,而是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让枯燥的课堂活跃起来,真正做到触及学生的心灵、达到德育的目的。因此,重视课堂评价的作用并合理对其加以利用,是教师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质量的极佳手段。

一、课堂评价在课堂活动开展中的作用

在新课标规定的指引下,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摆脱枯燥的理论,通过大量丰富的实例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才能起到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和增长社会常识的作用。因此,在这门课上,教学活动的开展十分丰富。教师运用讲故事、情景演绎和班级讨论的方法往往能够起到活跃课堂和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然而,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如果缺失了教师适当的评价,不但会让活动流于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德育目的,并且会让课堂呈现块状分布而缺乏完整性。

如,在“父母是如何挣钱的”课堂话题中,教师让学生扮演正在工作的父母进行情景演绎。在学生完成表演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是对演绎阶段教学成果检测和推动课堂继续进行的重要环节。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对学生的表演做出“好”“演得很棒”“大家说他

演得好不好”的评价时,那么这一模块的教学目的就难以表现出来。教师在这一环节的评价中不应只包括对学生表演的评价,更应该包括对学生表演内涵与课程连接的知识内容的评价。比如,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表演很好,但是他在表演的工作中有什么错误、是不是认真都应该指出来,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以达到整个活动模块德育的目的,顺利地向下一个教学模块过渡。

二、课堂评价对思维模式的培养作用

教师的课堂评价还是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模式的重

要手段。一方面,教师可以用课堂评价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进行思考,而课堂评价可以用来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教师可以通过肯定或者否定学生的思路,逐渐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慢慢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另一方面,教师的评价也对学生实际的行为方式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对正确的、规范的行为作出积极评价,对错误的、违规的行为作出消极评价,据此让学生掌握做事情正确的方式,也是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

在关于“火灾发生时”的课上,教师通过简洁明了的评价,能让学生知道在面临火灾时哪些是正确的行为、哪些是错误的行为。在这堂课上,单纯的理论传授难以达到学生认识火灾的危害以及学到火灾的应对方法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的人在火灾中的反应,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这时,教师对讨论的掌控就要通过评价体现出来。教师在讨论结束的时候只有对讨论的结果做出评价,才能让学生得出明确的结论,从而认识到在火灾中正确的应对方式。

三、教师评语的作用

教师课堂上的评语可以分为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两个部分。为了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教师最常使用的就是正面评价。通过对学生提问,再对学生回答的评价组成的互动环节,教师既保障了课堂流程的顺利进行,也丰富了课堂内容。所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正面评价是教师、学生之间互动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正面评价的使用办法,给出学生最合适的评语,并控制课程的顺利进行。

与正面评价相对,教师在课堂上的负面评价包括批评、干预学生的话语等。教师的负面评价在课堂上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会打断教学流程、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等。但是负面评价在管控课堂纪律、约束学生注意力方面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因此,能否合理地利用负面评价,是考查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

综上所述,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上,教师的评价在教学设计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学校和教师都追求课堂的多元化和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但是否能够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需要教师通过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监测和控制。同时,课堂评价的方式也是对传统“试卷加印象”的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摆脱以成绩为主的测评方式,能够在这门课中培养出良好的道德习惯和增长社会常识,从而达到在评价中反省、在评价中成长、在评价中认识自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会哲.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3(17):147.

第6篇:品德评语范文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育;品德测评;测评方法

对公民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是任何一个社会在任何时代都不会放松的事情,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德性修养更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当务之急。学校管理者、教育者,按德育大纲要求,通过德育活动培育学生的品德,教育效果如何,在一定时间内总要进行德育评价,而品德测评历来都是理论研究者和教育管理实践工作者感到头疼的事情。梳理、总结和概括国内外品德测评方法对我们的启示,将对我国“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1],加强品德测评研究,探索未成年人的德性培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品德测评的概念

品德测评,简而言之,是指对个体品德的测量与评价。但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品德测评作出了不同的诠释,对全面理解品德测评,实施品德测评提供了借鉴,昭示了品德测评的复杂性和对品德测评方法进行探讨的必要性。

从价值判断的角度诠释:王健敏认为品德测评是对个体德性状态的测量和评价,即用数据描述德性结构,并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2]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诠释:曾欣然认为品德测评是指测评者依据德育目标结构和发展体系客观要求,使用科学的测评工具,对被测评者在育德过程中体现的真实德性特征的测量和评价的教育活动。[3] 从品德与测评关联的角度诠释:肖鸣政将品德测评分成品德与测评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品德不再限于道德品质的范围,而是指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制、个性心理等素质在内的一切品质。测评不是量化评定,而是指包括观察、谈话、测验等其他收集品行信息方式在内的评价活动,它是把最终的比较与判断建立在客观事实资料的搜集、测量与分析上,并把分析判断的结果采用语言或数量的形式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转化与解释,由此来反映个体品德的实际状况。[4] 从测量与评价的角度诠释:鲁洁认为品德测评是品德测量与评价的总称,但并非简单的测量与评价两个概念的机械相加,而是建立在对德育信息测与量基础上的分析判断,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此过程中,测评者通过测与量的活动,获得所要搜集的品德特征信息,然后对它们进行综合分析与评判,并将结果采用语言和数量的形式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转化,由此来反映个体品德发展的客观情况。[5]

总之,品德测评可以视为依据一定的品德测评内容,通过观察、谈话、测验等方法搜集相关信息,进行综合价值判断,对判断的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转化与解释,反映个体品德状况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借鉴国外经典品德测评研究

19世纪英国的巴恩斯(F.M.Barnes)采用问卷法研究儿童惩罚观念的发展,开创了道德认知科学研究的先河。随后,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有几位重要的人物在这方面作出了改进与发展,正是这些改进与发展,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品德测评的方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一) 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

对偶故事法是皮亚杰受到精神分析学派的投射原理而提出的一种间接测评儿童品德发展水平的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直接研究中真实性程度下降的弊端。皮亚杰使用编制的对偶故事让儿童作出判断,并向儿童询问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划分为他律和自律水平,并在总结大量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虽然皮亚杰使用对偶故事法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研究证实,但这种方法及其结论仍具有一些缺陷: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他律和自律两级水平,似有简单之嫌,因为有时很难把儿童的某种道德判断归为这两级中的任何一种;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未能分清故事中讲述意图与行为结果的顺序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影响,因为儿童先听到结果后听到意图比儿童先听到意图后听到结果,更可能认为行为者的意图是理所当然的;对偶故事口头讲述具有一定的弊端,因为使用这种方式,客观上使后果比意图更为显著,而如果使用录象方式播放故事情节,发现年幼儿童(6岁)已能注意到意向。

(二)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把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改成了包含道德两难冲突情景的一个故事,对两难故事的反应也不是在对偶故事中所采用的二择一选择判断,而是对根据故事内容(如“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作出判断并陈述理由,最后由研究者根据标准的评分体系对儿童的道德推理进行评分,把评分结果采用阶段归档或计算道德分数的方法确定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三级水平与六个阶段。

柯尔伯格使用“两难故事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皮亚杰“对偶故事法”的不足,但其弊端也是比较明显的,特别是其采用的标准评分体系包括800页之多,过于复杂而被称为“心理学文献中最复杂的评分体系”,影响到对它的掌握和应用价值。即使后来所采用的标准评分体系也是经过多次重大修改确定的,而在修改过程中,柯尔伯格越来越多地根据道德推理的水平和结构来评分,而较少注意儿童回答的特殊内容,这就给方法的掌握和理论的正确性带来了问题。

(三)莱斯特的“限定问题测验(Difining Issues Test)”

DIT测验是在克服柯尔伯格“两难故事法”弊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六个道德两难故事组成(其中有三个是柯尔伯格标准的道德两难故事),每个故事配有12个问题,分别代表2-6阶段的水平。根据DIT测验,可以得到某一被试的三种分数:D分、P分和M分。D分是每一阶段类型进行加权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总分;P分的高低代表被试在作出道德两难决定时赋予原则的道德思维的重要程度;M分用以检验被试的问卷是否有效。

一般来说,DIT测验有以下长处:设计严密,可以比较每个被试的信息;由于改“谈话法”为“纸笔法”,因此将由语言表达上的个体差异而引起的阶段记分变异降低到最小;记分客观,将由记分者的主观偏见引起的误差降到最低;改柯尔伯格的“开放式”回答为有限的12个题目,既使被试者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又避免了被试者漫无边际的回答,使记分变得容易和省时。信度和效度较高。莱斯特及其同事对DIT的信度和效度的系统研究表明,他们在制定一种标准化、记分客观的道德判断测量工具上前进了一大步。

(四)林德的“道德行为与发展的双面理论”及其“道德判断测验(MJT)”

20世纪70年代末期,德国著名道德心理学家,康士坦茨大学教授乔治·林德,基于皮亚杰、柯尔伯格及其弟子莱斯特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道德行为与发展的双面理论”。他强调:对个体道德的描述必须包含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并主张把道德判断能力更多地看作是联结道德意图和道德行为的纽带;可以以一种逻辑上独立的方式使用同一个测评工具,同时对道德情感和认知两方面分别进行描述和测量;个体的道德情感和认知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改变和提高,特别是向儿童呈现一些半真实的两难故事,教会学生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能更好地促进其道德能力的提高;道德两方面的发展在时间上是平行的,即某种道德观点的获得总是伴随着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道德观点为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目标和理念。[6]

林德根据自己提出的理论,创造性地发明了“实验问卷法”,不仅编制了第一个可以同时评估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道德判断测验(MJT)”,更是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他的道德双面理论的正确性。目前,我国已经有学者对MJT中文版进行了必要的跨文化效度验证,并有学者使用“道德判断测验”为工具,对我国青少年学生进行了道德判断能力的测评研究,得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结论。

总之,从测评方法变化的角度看,由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到莱斯特的“限定问题测验法”,再到林德的“道德判断测验(MJT)”,反映了道德认知发展测评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与进步。许多研究者使用并改进这些方法对儿童的道德认知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促进了提高儿童道德认知水平的教育干预研究,构成了道德认知发展研究的一个新趋势。

第7篇:品德评语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区域品牌 行业协会 效率 公平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一种集体品牌,是为所属区域内的政府、企业、农户等所共有的。根据2005年7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机构或人民政府认定的协会或企业提出,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这意味着政府已不具有主体资格,区域农产品品牌的主体是行业协会或企业。

行业协会与企业管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主体资格比较

企业管理农产品区域品牌更有效率。行业协会或者企业成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主体,二者的管理效率是存在差异的。品牌专家娄向鹏总结了新西兰奇异果成功的经验,他认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管理的关键点之一就是,品牌的主体应当是公司,而不是政府和行业组织,并且是一个公司,而不是多个公司。因为品牌的所有者要承担两个基本责任,即促销和稳定产品质量。由于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一种集体共有品牌,所以其中某些权益主体(免费搭车者)自然会拒绝承担两个基本责任,从而导致农产品区域品牌管理的“公地悲剧”。

反之,如果品牌归属于一个公司,则成为该公司的无形资产,并在品牌的使用上产生排他性。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会自觉承担以上两个基本责任,在生产管理、员工素质等多方面满足品牌运营的要求。因此,无论从管理的自觉性和专业性来讲,还是从品牌自身的需求来讲,公司在这方面的意志远比行业协会这种相对较松散的组织更统一和坚定,因而对品牌的管理也会更有效率。

行业协会管理农产品区域品牌更公平。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为所属区域内的政府、企业、农户等所共有的集体品牌,如果没有统一的管理,势必造成“公地悲剧”。但若将其置于某一公司名下来管理,由于品牌管理的各环节需要大量的投入,公司是盈利性组织,是很难做到把管理的成果让给外部成员去共享的。而若将农产品区域品牌归为公司的私产,让该公司独享品牌收益又势必带来不公平。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社会中介组织,由经营者自发组织在一起,通过设定行业成员共同遵循的公共政策和一致行动的准则,从而形成一种主导力量,影响和规范这个行业,并维护整个行业的利益。因此,行业协会成为承担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管理职责的主体具有公平性。事实证明,行业协会管理农产品区域品牌不仅合乎情理,也能够有所作为。

比如在2001年之前,由于过度发展围网养殖,阳澄湖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加之市场上假冒“阳澄湖”螃蟹层出不穷,阳澄湖大闸蟹的品牌声誉几乎丧失殆尽。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协会成立后,坚持以“引导、协调、服务、监督”为准则,围绕宣传推广、行业自律、服务会员、促进发展这一总目标,积极开展工作,大力推动拆网退湖,恢复生态环境,同时对当地的资源进行整合统一营销,在品牌管理上成效显著。自2002年起,阳澄湖大闸蟹的价格便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持续上涨。虽然,目前阳澄湖大闸蟹品牌面临一些纷争乱局,其管理体制被人诟病,但不能否认的是,阳澄湖大闸蟹能有现在的品牌效应,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协会功不可没。

行业协会是农产品区域品牌管理的主力军

品牌的建设、推广和维护都需要投入。公司是盈利性组织,如果不能从品牌的经营中获取超过其投入的回报,它是不愿成为品牌的管理责任主体的。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公布施行以来,行业协会而非是公司成为区域农产品品牌的主要管理主体是有原因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如阳澄湖大闸蟹等;一种是原材料全部或部分来自本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如贵州赖茅酒等。

第一种类型的品牌农产品,由于无需进行深加工,初级农产品一经生产出来后本身即是品牌农产品。对于公司来说,不愿意承担这类农产品的品牌管理责任,原因有三点:其一,公司与品牌农产品的生产者(农户)都有着各自的经济利益,需要企业花大力去协调,即便如此双方仍然可能产生冲突。其二,农户是直接的生产者,公司难以完全控制品牌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在初级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它质量的光照、水分,甚至病虫害等环境条件都是变化的,农户一般分布范围较广,其生产水平参差不齐,企业难以对其生产活动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因此极容易造成农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品牌声誉。其三,公司也很难完全控制市场。面对众多的农户,公司很难控制农户暗中直接向市场销售部分品牌农产品,即便是有收购合同也是难以完全约束的。公司控制不了市场,也会给假冒伪劣产品以可乘之机。

基于上述原因,公司不愿意承担这类农产品的品牌管理责任,那么,各生产经营者出于维护自身利益,就只能在政府倡导下,通过自发设立的行业协会去承担起品牌的管理责任了。

第二种类型的品牌农产品,是由初级农产品经过企业的特定工艺生产加工之后才形成的,但由于生产此类品牌农产品的企业颇多,品牌并非归属于某一特定企业,而是为区域内生产该产品的众多企业所共享。对于这类区域品牌,各生产企业都有申请成为其主体的渴望,但如果其中某一企业想要独占该品牌,除非该企业相对区域内其他企业有显著的代表性和压倒性的领先优势,否则来自于区域内其他企业的反对呼声会很大,得到政府的许可就会非常困难。

像贵州茅台酒那样,因为拥有显著的代表性和压倒性的领先优势而独占品牌的情形并不多见,多数的情况是由于使用区域品牌的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且彼此间大体势均力敌,政府很难做到把农产品区域品牌单独授予给其中某一家企业。于是为公平起见,大家只能共享该区域品牌,并在政府指导下通过自发设立的行业协会来开展品牌的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各企业为了将自己的产品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分开来,只有在使用区域品牌的基础上,再另行加上自己注册的商标。比如,在成都市郫县豆瓣行业协会名下获准使用“郫县豆瓣”的96家生产会员企业,共计注册了143个商标,这样区域品牌名实际上就变成了商品品类名。

由于农产品区域品牌一般采用“产地名+产品名”的方式命名,造成品牌资源共享,而品牌本身是具有排他属性的。因此娄向鹏认为,“将品牌产地化,并且不归属一家企业,靠政府和协会运作,是农产品区域品牌胎里带的毛病”,他力主企业应该“占据品类,做自己的品牌”。但我们知道,当人们要购买豆瓣的时候,大多首先会想到的就是“郫县豆瓣”品牌,且不论在购买过程中有多少消费者在看到“郫县豆瓣”的品名后,是否会再去注意产品上面的商标,即便注意了产品上面的商标,但面对上述96家企业的146个商标,如何去区分孰优孰劣,这是会让大多数不明究竟的消费者感到迷惑的问题。“占据品类,做自己的品牌”实际是要企业去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牌,这虽然是彻底解决“公地悲剧”的有效措施,但其难度与代价会很大,过程会比较长,效率未必高。因此,还是应该充分有效地利用好既有的区域品牌。

行业协会管理农产品区域品牌存在的不足

行业协会对行业的代表性不足。行业协会本身应具有代表职能,也就是应能代表本行业全体经营者的共同利益。因此,它应是由同行业内的经营者自愿组成的、自律性的社团组织。但难免有部分经营者因为会费缴纳、不愿被约束、隶属不同行政区域,或者其他种种原因不愿加入行业协会,甚至另行组织协会分庭抗礼,就会削弱行业协会的代表性。代表性不足就会导致对品牌管理的权威性受损,进而使得行业协会对品牌的统一管理陷入困难,给假冒伪劣产品以可乘之机,最终危害区域品牌的声誉。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协会成立后,注册了“阳澄湖”牌。协会在媒体上宣传,没有该协会防伪标识的都不是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部分养殖户不愿意加入该协会,又怕影响销售,于是成立了巴城阳澄湖蟹业协会,注册了“巴城阳澄湖”牌商标。虽然前者注册的是地理标志,后者注册的是商标,二者都合法有效,但却削弱了“阳澄湖大闸蟹”的品牌功效,也会给假冒伪劣以可乘之机。

行业协会为经营者提供的服务不足。行业协会应为经营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些服务应包括行业准入资格资质审核、技术支持、对行业外的侵权行为进行打击等多个方面。目前我国许多行业协会名义上声称为经营者服务,实际上只注重收钱却忽略了办事,除强令企业每年交纳会费外,很少开展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实际有效的服务,更不用说在品牌的建设和维护上有所作为。

产于四川省会理县的“会理石榴”,以“果大、软籽、色鲜、汁多、味甜”著称,唐朝时即为贡品,曾经被美国专家誉为“世界之最”。但从零售市场上每公斤6~24元的销售价看,与其他产地的石榴差异并不太大,甚至比个别产地更低,与美国红皮石榴在中国市场上每公斤166元的销售价更是相差甚远,世界最好品质的石榴却远没体现出最好的身价。据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的《2010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显示,“会理石榴”早已落后于云南蒙自石榴和陕西临潼石榴。观察当前市场上销售的会理石榴,会发现存在果形大小及籽粒成熟度不一致等问题,显示出生产者片面追求上市时间。此外,虽然会理全县盛产石榴,但由于土壤等因素的关系,最正宗的“会理石榴”却仅产于小关河、菜子园等几个村,这些乡村之外的石榴则会失去最受称道的“软籽”特色。但令人遗憾的是,那些非软籽的石榴一样获得了以“会理石榴”品牌销售的资格,不仅如此,就连会理县周边的西昌、攀枝花等地所产的石榴也都普遍存在打着“会理石榴”品牌销售的情况。这些情况说明,会理石榴营销协会如果不注重对申请者使用品牌资格的审核,做好打击假冒伪劣的工作,并在今后从产品推介、制定并执行产品质量规范、提供生产技术支持与监督产品质量等方面为核心产区的经营者提供更多切实的服务,“会理石榴”品牌声誉的下降将难以遏制。

行业协会缺乏高素质管理人员,营销观念落后。有两种情况可以证明这个问题:一是,在电视上常能看到CCTV7上为某些地区的农产品寻找销路,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具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之所以销路不畅,并非是不够优质,而是因为缺乏促销,缺乏一定的知名度;二是,很少有已知名的区域农产品品牌在做任何形式的促销。如果是由于行业协会资金来源不足造成的,这两种情况尚可理解。但是情况长期如此,那就只能说明是由于当地行业协会缺乏具有专业运作水平的人员,以及行业协会现有人员满足于现状,“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落后观念没有得到转变。事实上,即便是知名品牌也需要经常“吆喝”,以加深消费者的印象,并进一步扩大知名度。

提高行业协会管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效率

提高行业协会对行业的代表性。第一,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一旦批准行业协会成为区域农产品品牌的管理责任主体,就要给予该行业协会在品牌管理上足够的权威,使行业协会有权禁止不加入协会者再行经营品牌农产品。同时,政府应把那些经营相同品牌农产品,却试图以其他名称注册品牌的要求拒之门外。确保品牌农产品只有一个品牌名和一个管理主体。

第二,从行业协会来说,出于管理需要,收取协会成员一定的会员费是无可厚非的,但收费要合理公开,尤其不能只收钱不办事。要利用好所收资金为会员提供各项服务,尤其是为品牌的建设、推广和维护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经营者自愿加入协会,并服从协会的管理。

地方政府应对行业协会的工作开展监督。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与经营者之间的社会中介组织,应为行业内的经营者提供咨询、监督等服务,在成为区域品牌的管理主体后,还应积极承担起品牌的建设、推广和维护职责。但由现实观之,不少行业协会在职责的履行上做得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地方政府予以监督和督促,因为区域农产品品牌本质上是一种集体品牌,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依然是其中最重要的所有者之一。更重要的是,区域农产品品牌所涉及的多元利益行为主体在博弈过程中,博弈作为集体行为过程,也需要地方政府的组织与监督。所以,地方政府要为区域品牌的管理提供外部的督促力量,以确保行业协会在取得区域品牌的管理责权后,不至于固步自封,无所作为。

行业协会要不断提高专业运作和管理水平。第一,行业协会的管理者应参加培训学习,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或者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的方式,提升行业协会的运作管理水平。

第二,考虑到农产品分散生产在事实上不利于品牌管理,因此,行业协会对于生产者之间的联合,甚至是并购整合都应予以积极的支持和推动,使品牌农产品的生产集中化,以便于集中管理。

第三,行业协会的成员不仅包括品牌产品的生产者,还可能包括流通企业、科研院所等。行业协会要力促协会成员结成联盟,并将联盟置于行业协会的监管之下。这样自上而下就可以形成一个相对较为紧密的组织形式。这对于行业协会来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管理效率。

第四,进一步甚至可以考虑,在政府的指导和协助下,协会成员本着共同的利益考虑,通过协商定订立新的章程,扩展行业协会的管理职能,赋予其更大的经营管理职能权限,行业协会则凭借区域品牌主体的身份,与成员企业之间建立一种类似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使行业协会在农产品区域品牌管理上,可望接近一个公司管理品牌的效率,最大限度地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

考虑到行业协会事实上已经成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管理的主力军,基于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行业协会应致力于提高品牌管理的效率。因此,行业协会需要得到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以不断增强在农产品区域品牌管理上的代表性、权威性和专业性,同时,行业协会要积极扩展职能,转变角色,密切与行业成员的联系,使行业协会转变成为统领行业经营者的“龙头”管理机构,使品牌的管理尽可能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

第8篇:品德评语范文

>> 基于Android平台上BLE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RTCP和H.265的监控视频动态降码率 基于Android的移动视频学习平台的构建 基于Android平台的视频智能监控报警系统 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开发 基于Android平台的视频分析系统构建 基于Android平台的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 基于Android平台的电力监控终端软件的设计 基于Android平台的老人跌倒检测软件 基于Android的微课平台软件设计 基于Android 平台的软件开发方法研究 基于Android平台的GPS面积测量软件开发 基于Android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浅谈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办公 基于Android平台的GPS开发研究 基于Android平台的GPIO操控方法 基于android平台赛马游戏的开发 基于Android平台的“老吾老”系统 基于Android平台的儿童跟踪系统 基于Android平台的多点触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关键词:H.265;VLC;YUV;安卓;视频评分

引言

随着H.265视频压缩标准的出现,其压缩效率与错误恢复能力的提高,以及实时的时延和信道获取时间的减少等特点,为互联网高清视频带来了巨大变化。同时4G网络的逐渐覆盖使得移动客户端上的视频载入率日渐提高,因此流媒体视频评测软件的开发具有意义重大。

本文基于如今用户群最大的Android平台实现流媒体视频评测软件的开发,软件主要从分辨率和帧率两方面来测评视频流畅度,同时从视频质量的亮度、色度和清晰度三个方面来评估视频画质,并将评估结果以分数的形式直观呈现于手机上。此结果方便用户选择视频质量更好的流媒体,同时也方便运营商针对视频存在的问题进行测评维修,这将推动整个流媒体服务器的发展。

1 技术平台介绍

1.1 H.265发展优势

H.265标准围绕着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H.264,保留原来的某些技术,同时对一些相关的技术加以改进。新技术使用先进的技术用以改善码流、编码质量、延时和算法复杂度之间的关系,达到最优化设置。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提高压缩效率、提高鲁棒性和错误恢复能力、减少实时的时延、减少信道获取时间和随机接入时延、降低复杂度等。

H.265的技术亮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灵活的编码结构,在H.265中将宏块的大小从H.264的16×16扩展到了64×64,以便于高分辨率视频的压缩。同时,采用了更加灵活的编码结构来提高编码效率,包括编码单元、预测单元和变换单元:第二,使用新的MV(运动矢量)预测方式,区别于H.264基于空间域的运动矢量预测方式,H.265扩充更加多的方向进行帧内预测,同时将预测块的集合由原来的空间域扩展到时间域及空时混合域,通过率失真准则计算后选择最佳的预测块;第三,更低的码流,多项质量比较测试已经表明,在相同的图像质量下,相比于H.264,通过H.265编码的视频码流大小比H.264减少大约39%-44%。通过主观视觉测试得出的数据显示,在码率减少51%-74%的情况下,H.265编码视频的质量还能与H.264编码视频近似甚至更好,其本质上说是比预期的信噪比(PSNR)要好。

1.2 Android平台开发的优越性

广泛使用性:Android软件拥有广泛且稳定的使用人群。

开放性:Android具有开源系统可供用户自行设计更改。

丰富的硬件选择:从性能一般的低端机到高配置的高端机一应俱全,可满足不同阶层用户的不同需求。

不受限制的软件开发:Android平台开发周期短,应用的简单,只需要通过Eclipse引导签署开发出的应用,开发者即拥有一个可以在任何Android平台运行的APK文件。将这个APK文件到各种平台上进行推广,用户安装即可使用。如果应用在使用中出现了问题,出现代码错误,开发者也能立刻上传修复的版本供用户下载。

1.3方案总述

选择Android平台上基于H.265进行视频测评。具体方案流程图如图1所示。

首先利用VLC沆媒体播放器接收流媒体数据流,再在Linux环境下使用Android NDK将HM10.0的解码库进行移植,与VLC各模块共同封装成SO库移植到Android平台上,再通过JNI本地调用的方式在Java层调用来完成对HEVC码流的解析。在播放视频的第三阶段通过C语言来编写解码模块,由之解出的码流分为两路,其中一路按照正常播放流程由播放器输出以实现正常播放的功能。另外一路则先导出至sdcard中,当视频播放结束后重新读入YUV数据并利用Opencv设计算法进行分析,最终结果以txt文本的形式存储至sdcard中。

2 视频流畅度测评

2.1分辨率测评

2.1.1分辨率简介

视频分辨率指视频的高/宽像素值,用来度量图像内数据量。通常将分辨率表示成ppi(每英寸像素Pixel perinch),一般说的分辨率指图像的高/宽像素值,严格意义上的分辨率是指单位长度内的有效像素值ppi。如图2所示,分别是分辨率为72ppi和300ppi的图像示例。

2.1.2分辨率算法

本测评软件采用一般定义,即视频的高/宽像素值。

(1)首先利用Android自带功能遍历手机SD卡中的所有视频,为视频测评做准备。

(2)通过搜索视频媒体自带的信息,获取手机视频的分辨率,并且根据获取的分辨率为视频评分。

(3)依据手机分辨率的屏幕参数,我们选取480×270作为标定值。高于此值,则分辨率这一项为满分;反之,则为零分。

2.2帧率

2.2.1帧率简介

帧率是用来测量显示帧数的量度,单位一般为fps(frames persecond),表示图形处理去处理场景时每秒钟能够更新的次数。高的帧率可以得到更流畅、更逼真的动画。根据人眼的特殊生理结构,如果所看画面帧率高于16fps,则会认为画面连续。然而当帧率超过屏幕刷新率时,只会浪费图像处理能力。一般最合适的人眼接受帧率为25fps。

同时,帧率影响画面流畅度,与画面流畅度成正比。帧率越大,画面越流畅;帧率越小,画面越有跳动感。

2.2.2帧率评分标定

本项目采用一边播放视频一边导出视频转换成YUV文件形式,再利用YUV文件的大小以及每一帧图像的分辨率大小,计算出一段视频的平均帧率。由于采用的是YUV420的形式,所以每一帧图像的大小为length*width*1.5 bit,由此得出平均帧率计算公式如下:

帧率=一段时间内YUV文件大小/length*width*1.5 bit*时间(1)

具体实现函数如下:

(fram/(mVideoHeight*mVide oWidth*1.5*times》

由于人眼最适合的帧率为25fps,本文选取帧率大于20fps为流畅,即为满分;选取小于Sfps的帧率为不合格,即为零分。具体评分准则如表1。

3 视频画质测评

3.1清晰度

3.1.1清晰度研究背景

随着各类数字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图像的清晰度日益成为衡量数字成像系统优劣的重要指标。一幅数字图像质量的好坏与其清晰度直接相关,清晰度也指模糊度或粗糙度,是指人眼能感觉出的相邻影像间的明显程度。导致图像清晰度下降的原因是图像模糊,在图像采集、传输、压缩等处理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模糊。

目前,对数字图像清晰度的评价方法驻要有空域参数方差、熵、以及频域调制传递函数等,但由于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如空域参数虽评价简洁、快速,但对图像清晰度的细小变化不敏感:频域参数虽对图像清晰度变化敏感,但计算较慢,不依程序运算的自动化。

本项目通过对图像进行边缘提取,计算其梯度数据,建立清晰度评判标准,从而进行单帧图像的清晰度判定。

3.1.2图像边缘特征

图像边缘是指其周围像素灰度有阶跃性变化或屋顶型变化的像素的集合,是图像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可以反映目标的清晰度。

一条理想的边缘具有如图3所示(a)模型的特征,这个模型生成的理想边缘是一组相连像素的集合,每个像素都处在灰度级跃变的一个垂直台阶上。实际系统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图像模糊后,实际边缘如3所示,(b)是一个过度的斜面。

从人眼视觉特性上,观测目标是否清晰,关键在于目标与背景的边缘上,如果边缘锐利,图像就比较清晰;如果边缘过渡平缓,图像就模

3.1.3清晰度算法

(1)先将图片转换为灰度图,并申明为Ipllm age对象。核心代码如下:

cvtColor(Input,gray,CV_BGR2GRAY);

Ipllmage tmp_image=Ipllmage (gray),

Ipllmage *img= &tmp_image;

(2)求梯度

公式及算法思路:

令:平均梯度为X,位宽为s,总梯度为Y,总像素点为N。

则:

(3)分析数据可知,过渡区上的最大梯度值,与图像的清晰度呈正比关系。并且,梯度的陡峭程度与清晰度呈正比关系。

(4)清晰度评价算法

第一,为达到客观的评判,避免误判视频本身的模糊需求,在开始评测之前会进行主观失焦评断。结合人的主观评断和标准视频流的清晰度标准来刻画,这样的评断更客观公正。具体实现界面如图4。

第二,结合是否主动失焦以及标准流的判断确定满分标准,之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处理后最终的评判标准如表2。

3.2亮度

3. 2.1亮度简介

亮度是指发光体(反光体)表面发光(反光)强弱的物理量,是人对光的强度的感受。我们认为的亮度参数都是指白色的参数,然而想要更好地体现视频的亮度,就不能只用白色的参数来表示亮度,故而引入了色彩亮度的概念。

3.2.2亮度评分算法

(1)将每一帧的图片灰度化,并以mat矩阵存储以方便刻画行列,统计图片中每个亮度值出现的个数,求出平均亮度。根据前期的主观评测,选定动态阈值作为平均比较值。

(2)将每一个像素点的值与动态阈值作方差,计算出来的值即可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图片的平均亮度。

令动态阈值为

,每一个像素点的灰度值为x,则平均亮度的公式如下:核心代码如下:

(3)最终亮度评断标准如表3所不。

3.3色度

3.3.1色度简介

色度的测量是对颜色的一种客观评价,将色度这种度量最终以值的形式表示,有常见的几种表现模型:CIE、RGB等。

在颜色感知的研究中,CIE 1931XYZ色彩空间是其中一个最先采用数学方式来定义的色彩空间。其中,色彩空间指的是用一种客观的方式叙述颜色在人眼上的感觉,通常需要三色刺激值,即首先定义三种主要颜色,再利用颜色叠加模型来叙述各种颜色。CIE 1931色彩空间通常用XYZ三个值来表示三色刺激值。

CIE XYZ和CIE RGB可以相互转换,具体转换方式如下:

X=CxR(5)

X=0.49000R+0.31000G+0.20000B (6)

Y=0.17697R+0.81240G+0.01063B (7)

Z= O.OOOOOR+O.OlOOOG+0.99000B (8)

转换按照等能白点转换,即有约束:RGB(O.333,0.333,0.333)对应XY2(0.333,0.333,0.333).

3.3.2色度评分算法

(1)调用以下Opencv函数将RGB按照以上公式转换成CIE形式。

cvtColor(Input,LABimg,C V_BGR2Lab)

(2)同样调用Opencv里函数,得到a、b的值。其中a表示图像的红绿分量,b表示黄蓝分量,根据这两个分量可以判断出图像的色偏,为评分做准备。核心代码如下:

dac= a/float (LABimg.rows*LABimg.cols),//a*表示图像红/绿分量,计算红绿分量的平均值

dbc=b/float(LABimg.rows*LABimg.cols);//b*表示图像黄/蓝分量,计算黄蓝分量的平均值

(3)最终利用a、b的值计算出L,根据L的大小来对色度进行评分。L的计算方式如下:

float D =sqrt(dac*dac+dbc*dbc);

Ma/= flo at( (LABimg.rows*LABimg.cols));

Mb/= float 《LABimg.rows*LABimg.cols));

float M=sqrt(Ma*Ma+Mb*Mb);

float K=D/M;

avr=K:

(4)通过rda, rdb得出整体色彩偏向,然后根据L得出最后得分如表4所示。

第9篇:品德评语范文

摘 要: 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需要依靠教学评价来推动和实现,这种教学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尊,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创造各种学习机会,表现机会让学生体现自我尊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创造性。

关键词: 教学评价 公正 激励 潜能

教学评价的内容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注重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发展,而且形式多样,包括课堂作业、课后实践与探索、社会调查等。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影响着教师教学方式的选择,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则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目标的调整,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注重教师角色转变;发展新型师生关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建能引导学生全员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这种评价改革,既关注教师的教,又重视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及时对教学进行适当调整,改变教学策略。改革课堂教学评价要切合学生实际,根据课堂内容及时调整评价方法、对象等。传统的教学评价注重终结性评价,量化评价。这些评价方法极易抹杀学生个性特长、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如我在所带班级进行教学评价改革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不搞一刀切,不以成绩论成败。这种评价模式注重学生差异,采取不同模式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课堂的发言,回答问题,学习态度的变化,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课后延展探究活动的效果;注重平时成绩和期中期末考试相结合,定性和量化相结合,既要求学生平时注重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会合作学习,又注重阶段性终结评价,给学生以发展的空间,注重潜能的发挥。这种评价方式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性,情绪性和强大的启动力,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激励自己、实现自我调控,引导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又需要依靠教学评价中的学业评价来推动和实现,这种教学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尊,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创造各种学习机会,表现机会让学生实现自我尊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创造性。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教学评价改革的效果明显。注重个体发展与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彼此取长补短,互相鼓励,团结协作,发扬班级团队合作精神,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积极承担在共同学习、实践活动中的个人责任,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的冲突。在探究活动中能相互协作,共同致力于能力的发展和情感体验,培养发展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探究过程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思想品德教学评价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体现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学习的目标,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评价过程中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正确评价学生的参与状态,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情感、态度,社会价值的实现。这种评价方式则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精神振奋,激励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实现欲望,培养学生的社会观和全局观念,懂得在国家、集体、个人之间利益矛盾冲突时应有全局观念,整体观念,把他们塑造成一个性格健全、对社会有益的人。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中,要注重量化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师生互评、自评、学校、社会、家长共同积极参与活动,更能促进学生的转变和发展,并鼓励将教学评价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将评价日常化,通俗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而且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让学生欣赏自己、欣赏他人、欣赏社会并且能悦纳自己、他人、社会。在学期考试中,试题评价方式要以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量化评价,而这种评价的目的在于督促学生扎实打好基础,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又要注重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深入社会、关心社会的社会责任感与从书本走上社会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学改革教学评价方法,不再单纯以分数论成败,定性去分析学生的能力和潜力,而且通过平时课堂表现,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延伸潜能的发展去衡量评价学生内在发展的能力,相信这种教学评价会全面去衡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今后的学习潜能的发挥。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