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

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1篇: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

2007年7月第3版、2009年8月第7次印刷的鲁科版化学必修1教材第46页第二段有这样一段话:“利用某些离子反应可以检验某种(或某些)离子是否存在。例如, 当向某溶液滴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再滴加稀盐酸时白色沉淀不溶解,则可推断该溶液中含有SO42-”。很明显,教材表述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SO42-的方法有些欠妥。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以下是笔者在处理该问题时的教学设计

1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学习的离子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生:生成气体、沉淀或弱电解质。

师:CO2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气体。若将少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石灰水变浑浊。

师:发生了什么反应?用离子方程式如何表示?

生:Ca2++2OH-+CO2=CaCO3+H2O

师:某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是

生:CO2。

师:对。所以,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CO2气体。利用某些离子反应及其现象可以检验某种(或某些)离子是否存在。

师:大家都认识自来水和纯净水吧?

生:认识!

师:能说出它们的区别吗?

生:自来水便宜,纯净水较贵。

生:纯净水不含杂质。

师:说得很对。现在有些不法商贩利欲熏心,用自来水冒充桶装纯净水出售谋取暴利。你能用化学方法鉴别出这种劣质纯净水吗?

生:不能。

师:想知道吗?

生:想!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就能掌握这种方法。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46页第二段,体会溶液中Cl-的检验方法,并思考其原理。

学生阅读课文。

教师展示问题:检验溶液中Cl-是否存在为什么要使用AgNO3溶液和稀HNO3?请结合物质的溶解性表分析(课本第139页)。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生: 因为Cl-能与Ag+结合, 生成难溶于水的AgCl, 且不溶于稀HNO3,反应现象明显。

生:除Cl-外,还有其他一些离子也可与Ag+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生:只有AgCl不溶于稀HNO3,其他离子与Ag+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都可溶于稀HNO3。所以,可用稀HNO3来排除杂质离子的干扰。

师:对。观察第139页物质溶解性表得知,检验Cl-时使用含Ag+的试剂能得到白色AgCl沉淀,所以,可选用AgNO3溶液。除Cl-外,还有很多离子也可以与Ag+反应生成沉淀,但这些沉淀可被稀HNO3溶解,而AgCl不能被稀硝酸溶解,所以,在检验Cl-时若只滴加AgNO3溶液会造成误判,必须再滴加稀HNO3来排除杂质离子的干扰。那么,检验SO42-该引入什么离子,使用什么试剂呢?

生:应该引入Ba2+,因为硫酸盐中BaSO4溶解度最小,反应现象最明显。

生:含Ba2+的溶液都可以,如 Ba(OH)2、 BaCl2、 Ba(NO3)2等溶液。

师:对,下面请阅读课文中SO42-的检验方法,并从离子反应的角度分析SO42-的检验方法是否得当。注意:从选用的试剂引入的离子种类入手(提示:BaCl2=Ba2++2Cl-)。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发言。

生:加入BaCl2溶液,引入了Ba2+,若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则白色沉淀为BaSO4,故原溶液中肯定含有SO42-。

生:加入BaCl2溶液,引入了Cl-,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AgCl同样不溶于稀盐酸,所以,无法判断原溶液是否含有SO42-。

生:Cl-干扰了SO42-的检验,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也可能为BaSO4,故无法判断原溶液是否含有SO42-。

师:经过认真讨论,同学们对课本介绍的知识点有什么认识?

生:忽略了Cl-对SO42-的干扰。

生:检验方法不正确。

师:非常好,大家敢于质疑课本,提出不同的意见,这种质疑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值得表扬。下面请同学们根据离子反应的知识,借鉴并改正课本中的错误,思考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正确方法。

生:先加入NaCl溶液,若无明显变化,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这样能否检验出SO42-呢?

生:不能。先加入NaCl溶液,只能排除Ag+的存在,无法排除CO32-离子的存在,因为BaCO3也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生:先加入足量盐酸,无明显变化,就可以排除Ag+、CO32- 等离子的存在,再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就能证明原溶液含有SO42-。

师:大家的分析思路很正确。先引入Cl-,排除杂质离子Ag+的存在,还需排除CO32-的存在,故需引入过量H+,将CO32-转变成CO2, 使其离开体系。再引入Ba2+,若产生白色沉淀,则生成的肯定是BaSO4,则可推断原溶液含有SO42-;若无明显变化,则原溶液不含SO42-。故检验SO42-需要使用稀盐酸和BaCl2溶液。盐酸的作用就是排除杂质离子对硫酸根离子的干扰,防止出现错误的判断。

师:若把上述操作中所用的BaCl2溶液改为Ba(NO3)2溶液,对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结果有影响吗?为什么?

生:不影响。

生:先加入盐酸,若溶液无明显变化,就可排除杂质离子的干扰;再加入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只要能引入Ba2+就行,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含有SO42-。

师:所以,溶液中SO42-的检验方法应表述为:

生:取待测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无明显变化,再加入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该溶液中含有SO42-。

师:可以加入稀盐酸和BaCl2的混合溶液吗?

生:不能,那就和课本犯同样的错误了。

生:老师,检验Cl-的存在时使用的酸是稀HNO3,那么,检验SO42-时可不可以使用稀HNO3代替稀盐酸?

师:问得好!HNO3可以把SO32-转化为SO42-,这样如果原溶液中含有SO32-,使用HNO3就会把SO32-转化为SO42-,再加入BaCl2溶液也会产生白色BaSO4沉淀,这样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就是错误的。所以,这里只能使用稀盐酸。

请大家总结回顾检验溶液中的Cl-和SO42-的方法。并根据其原理思考课前我们提出的如何鉴别劣质桶装纯净水的问题。

学生茫然。

师:从水中的微粒分析,提示一点:在我国自来水主要是用液氯消毒的。

学生恍然大悟。

生:自来水用液氯消毒,其中含有Cl-,所以,问题就转化为检验水样中是否存在Cl-。

生:只需检验出水样中含Cl-即可。

生:使用AgNO3溶液和稀HNO3即可。

师生总结(略)。

2 教学背景及设计意图

学生刚升入高中,第一次从微观角度接触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反应,存在不少理解误区。本课试图在学生知识面较窄、基本理论知识薄弱的情况下,以本节刚学习的电解质溶液、离子反应知识为载体,通过小组讨论、互相交流的自主学习和师生对话,锻炼学生的分析、借鉴、区别、对比、推理、模仿、综合、归纳、合作学习、知识迁移等基本技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溶液中Cl-和SO42-的检验方法。

3 教学体会及反思

在课堂上,学生经历了“发现知识”的过程,将“是什么”的知识和“如何获取这种知识”的过程融为一体,在合作中感悟,在交流中借鉴,在讨论中反思,在对话中提升,完成了知识的建构,思维的发展,分享了学习的快乐,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推理、归纳等过程所获得的知识比教师系统讲授更富有“含金量”,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128~160.

[2]周改英.新课程下对话生成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12): 8~11.

[3]王后雄.中学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2008,(10): 12~15.

第2篇: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

(一)会写 9 个一类生字,会认 14 个二类生字;理解并会应用“燕子、赶集、聚拢”等 14 个词语;观察欣赏彩色春景燕子图。

(二)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

(三)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让学生体会“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了解燕子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的感情;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丰富的想象及一些表达方法。

(二)难点。理解课文中两个重点句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和“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

三、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法、巡回指导法、朗读感悟法

四、教学准备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1)(大屏幕显示燕子图片)提问:这是什么? 有什么特点?什么季节可以看到它们? 引入课题《燕子》。

(2)导入: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 ,有一种活泼可爱的小鸟———燕子,便会在田野里、在小河边自由自在地飞翔,为春天增添光彩。 本文所描述的便是这一只只可爱的小燕子。

(3)范读课文,让学生谈初步感知。

(4)学生自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课文开头用色彩鲜艳的图片引起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兴趣,为全课奠定良好的情绪基础。

范读与自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感知。

(二)动画剪贴,了解外形

(1)小燕子在空中飞着,一会儿飞到东 ,一会儿飞到西 ,我们看不清楚燕子的模样, 现在就请小朋友看一看燕子的结构。

(课件出示燕子翅膀、尾巴、羽毛的分解图,在闪烁之后,动画演示组成燕子)。

(2)学生回答,说说观察顺序。

(3)在了解的基础上读第一段,结合动画 ,理解 “凑成 ”,结合“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感知小燕子的外形美。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课件展示小燕子飞翔的动作。 )课件的动画演示能使学生丰富对燕子外形的感性认识,简单、容易地理解重点词语,更直观的体会和感受燕子外形之美。

感情朗读是训练学生语感,加深体会语言之美和内涵情感的重要方式。

(三)逐层显现,感知春天

(1)这么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在春天里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看到了什么?(屏幕由远及近、从上至下分别出现蓝天、稻草、小河、垂柳、青草、小花——的组合动画图,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光彩夺目”)。

这篇课文是看图学文,利用课件逐层显示图画,有利于学生掌握观察方法,抓住事物特点。

(2)(再次展现组合图)。 现在,我们就是小燕子,我们从南方飞回来了,这么美的景物,我们可得好好欣赏一下!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练习(语言训练):“春天来了,我们从南方飞来了,_________。 ”这里让学生担任角色,把他们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这样,学生的观察伴随着情感,对教材产生亲切感。 同时进行了语言训练。

(3)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些景色的? 读课文,想一想春天里这些景物的特点。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学生自主探究,寻找答案。

(4)(组合图中加入一对飞翔的小燕子),学生观察,发表见解,理解“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以上环节主要交给四人小组自学,然后汇报学习成果。教师充分肯定学生回答,设计中加以预测,合理即可,答案不求唯一。 教师适当引导进行知识迁移。

这个过程,图文结合,加深了学生体会;燕子飞行的动态展示和静态的图画进行对比,形象生动,方便学生理解重点句。

(6)想象情景,指导朗读。

(四)视频导入,观察飞行

(1)导入小燕子飞行姿态的视频,引导观察,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顺序(上下)。

(2)学生讨论其飞行特点(快、美)。①哪些词语写出了它飞得快?②哪一句写出了燕子飞行动作之美?回放视频,引导学生细细体会。

(3)思考:这是一种什么美? (引导—动态美)(4)感情朗读这段课文,结合视频加深感受。

燕子的飞行,城市里的孩子们是不常见的。通过电教媒体呈现燕子飞行的情景,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能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对燕子飞行速度之快,姿态之美,有一个直观、清楚的认识。

让学生模仿燕子的叫和动作,则体现了人和自然的融合。

(五)图文结合,突破难点

(1)屏幕定格小燕子停歇时的图画。

(2)学生对图读文。 思考:停在电线上的燕子像什么?

(3)课件出示一幅相似五线谱图,两图对照 ,图文结合 ,理解:“几痕细线”:为什么用“痕”,不用“根”?“五线谱”:这么比喻好在哪? “正待演奏的”,又会使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音符”:对比观察,燕子像不像音符?

(4)讨论:这幅图和课文的描写,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会说感觉美,引导—静态美)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许多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直接看到,或平时经常看到但观察得不够仔细,因此造成课文内容难以理解,成为教学中的难点。采用电教手段,情境再现,类比事物加强对比,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就会变得直观、具化和简单,进而顺利地得到解决。

(5)感情朗读这段课文。

(六) 全景呈现,读写抒情

(1)出示全景。 (画面呈绿色基调,有远山、湖水、稻田,柔柳轻扬,桃花盛开,油菜花遍地,各种颜色的花竟相开放,燕子正在湖上飞行,水面涟漪清晰可见,有的燕子飞到柳枝间,有的落在远处的电线上歇息。 整个画面美丽而充满生机。 )

(2)讨论:为什么谱出的曲子会是春天的赞歌?

(3)看到眼前的情景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写。

(4)配上轻快的音乐,感情朗读全文。

呈现全景,抓住关键词“春天的赞歌”,然后写感受或者感情朗读全文。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情感进一步升华。

(七)网上遨游,寻找春天

课外拓展:上网指导,在网上寻找春天的信息。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导探究阅读、促进学生发展性学习。

六、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学习,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文素养。 并突出重点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燕子的外形、飞行的动作这些片段来学习,借助电教手段直观、形象地表现其特点,突破难点,感悟课文语言美、春天景色美、燕子外形美、飞行动态美、停歇静态美,突出对燕子喜爱感情的朗读和背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3篇: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

[关键词]直线 圆 位置关系 合作 主动 能力

一、教学设计思路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九年级下册《圆》这一章的重点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圆、圆的对称性、圆周角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在这一章中也是一个难点,同时为后面学习切线、利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证明、计算等打下基础.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让学生在轻松、自然、融洽而又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中,通过动手、动脑或与他人合作去学习数学.用观察、猜测和归纳的方法获取知识,使数学课堂变为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参与的一个舞台,从而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及与同学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

2.会运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过程

现以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5.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为例,进行如下设计.

教学片断(一):板书课题

出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自学:看课本P127到P129,练习前面的内容并思考:(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2)如何判断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6分钟后请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

点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有能力自学.为使学生学得紧张,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效率,可让学生带着思考题自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片断(二):完成自学检测一

自学检测一的设计构想:主要检测学生自学指导中的问题一.

检测方式:口答竞赛,有困难的可以让其他学生补充.

教学片断(三):自学检测二

自学检测二的设计构想:围绕本节课的第二个目标:“会运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而设计的.

检测方式:口答竞赛,让学生说出答案的同时,说出依据或方法,若说不完整,由其他学生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点评:这是一个从自学实践到感知内化的过程,在自学的基础上,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得以激发.部分学生的回答出错,其他学生帮纠错,及时反馈了学生的自学情况,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课堂这一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

教学片断(四):小试牛刀

在RtABC中,∠C=90°,AC=3cm,BC=4cm,则以C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1)r=2cm;(2)r=2.4cm;(3)r=3cm.

设计构想:这节课的重点是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道题主要培养学生严谨的解题习惯.

检测方式:三位学生到黑板板演,其余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大家都做完后,开展“大家来找茬”的活动,鼓励学生找出板演过程中的问题,积极到黑板上纠错.

教师点拨:横向分布点评.先评第一步:要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应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的数量关系.本题已知圆的半径,由此要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应过点C作AB的垂线.再评第二步:运用相似法或面积法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最后评第三步:位置关系判断正确与否.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学习平台,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第4篇: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

语文,不仅仅可以让人学识丰富,而且可以改变人的精神,涤荡人的灵魂,塑造人的修养,所以语文给人精神上的震撼是其他科目所无法比拟的。语文带给我们的东西,是一生都受用不尽的,尤其是那些对于生命的感悟,对于生活的思索.正因为此,语文成了各个阶段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科目,尤其是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价值观迅速形成的时期,求知欲强,对外界的环境也非常渴望,而语文中很多寓意深刻的篇章都可以对学生的求知欲起到很人的满足,而且语文有的情感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德、智、体、美、劳全而发展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多方而的原因使得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效率非常低,很多学生都是被迫走进课堂,整个课堂毫无生机可言,因此,创新初中语文的教学设计思路迫在眉睫。

一、创新课堂组织与设计方式,提倡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堂是最主要的教学场所,是目前阶段教与学最为集中呈现的地方,因此课堂组织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的教学,都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一块黑板,而且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只能是处于被支配和被管理的地位。

一般来讲,学生是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完全服从教师。而伴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变,学生的思路也在改变,他们渴望自主,以及丰富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其实,课堂组织形式怎样才算有效?没有一个固定答案,是不是只有课堂安安静静,学生规规矩矩地听课才算有效?未必、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是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迅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组织形式,就是有效的。

例如:把班内的学生按照智力程度、学习爱好、性格差异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也可以按照兴趣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如写作兴趣小组、语法兴趣小组、占文兴趣小组、诗歌兴趣小组等。让同学们定期自己组织课堂,每小组组织一次,这样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且初中学生又处于一个非常渴望被关注的年龄段,因此,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潜力一下子都会被发掘出来,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二、创新教案设计方式与思路,推动学生参与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是教学开展的基础,主要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不管什么类型的教案,针对的无一例外的都是学生,因此要得到学生的认可,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很乐意学习,这是教案设计的难点所在。以往我们的教案都是按照人纲设计的,基木上是固定的模式,而且是自己设计,有的教师还不愿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教案。

其实,教案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让教和学的过程更加有效地进行。因此,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教案的设计,让学生提出他们公认的最喜欢的案例,或者最喜欢的学习方式,然后整理和加精。这就好比教师提供毛坯房,学生们选择房子里而贴什么颜色的壁纸,当然什么颜色的壁纸都不影响居住功能,但是而对人家都喜欢的颜色必然会心情愉悦。因为与学生年龄差距比较人,教师难以了解学生们真正的心理,所以由学生民主推荐一些素材,对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是习非常有效的。

三、教师要反思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恰当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领与方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对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一方面要潜心研究教材和学生的身心特点,使教学目标的制定符合实际状况,尤其要针对学生语文学习基础和理解分析能力方面的差异,体现分层目标原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以这样的方式提高教学目标的适应性。

另一方面要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具有立体性,有没有体现能力、知识、与情感三位一体的目标。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应性与全面性的反思, 有助于教师在卜一步的教学中确定更科学、有针对性的教学思路。

四、教师要反思教学评价内容是否全面

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都是以测试的方式进行。大部分的教师都是采用试卷分数这一单一的标准,然后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评价,这样的方式是不全面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认真反思教学评价的内容是否存在单一性的问题,不仅要从卷面分数这一量化标准对学生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更要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情感等进行综合分析,在语文能力方面,侧重朗读能力、普通话发音、汉字书写等语文基木功,对这些基木功进行评价时可以采取等级制的方式。

另外,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还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情感状态,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如何、投入程度如何,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要兼顾的内容。通过全方位、科学的评价,教师才能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认真总结,进一步优化评价模式。

五、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组织得是否科学

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上的过程是核心环节,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回过头分析整个教学过程,是否还要坚持教师灌输的单向模式,是否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上更多地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研究。

另外,教师还要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是否存在形而上学的教改倾向,如合作学习小组作用发挥不够深入、存在形式主义、思考提纲设计不够科学合理、难度过低等,要对整个教学过程有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学手段运用得是否恰当、有效等方面展开分析,以便寻找到教学组织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在下一步的教学设计中讲行弥补和优化。

第5篇: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

本节设计为1课时,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学案教学法与分组实验探究法。教学中有必要把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的思维导向,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即选用学案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案教学”法以学案为引导形式,以导学为策略的教学活动,既可培养学生能力,又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注重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分组实验探究法以小组实验激发学生课堂兴趣,联系实际,注重动手和实验观察能力。使课堂融入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气氛。注重学法指导是一种教学策略。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与能力

1.知识目标

(1)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与分类;

(2)掌握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3)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反应条件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信息搜索的能力;

(2)通过采集信息,锻炼学生整理信息,提炼观点的能力;

(3)通过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组进行采集信息资料、展示作品,相互交流、评价,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增强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

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三、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一、化学组成与分类

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一)特征反应

1.葡萄糖(还原性)

①与新制Cu(OH) 2反应:砖红色沉淀

②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

2.淀粉:淀粉遇碘变蓝(碘与淀粉互检)

3.蛋白质:①颜色反应 ②烧焦闻气味:烧焦羽毛的气味

(二)水解反应

1.糖类的水解反应

2.油脂的水解

3.蛋白质产物为氨基酸

五、教学反思

第6篇: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

关键词:导入;体验;操作;自评互评;反思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11-0060-03

一、教学背景

使用教材: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第3课时《制作卷首语》。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境:极域广播系统。

课前准备:卷首语样张、卷首语文本内容、演示动画、素材。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掌握插入图片、绘制图形的方法;掌握图文混排的操作方法及相关技巧;掌握背景颜色和页面边框的设置。

过程与方法:掌握Word的使用技巧,能够灵活运用Word制作卷首语;能够对作品进行合理的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制作卷首语,使学生能够从内容到形式,从色彩到结构,协调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通过评价作品,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体验创作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行为与创新:通过探究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培养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图文混排的综合运用;绘制、编辑和修饰图形的方法;文档背景和页面边框的使用。

教学难点:图文混排的综合运用;绘制、编辑和修饰图形的方法;文档背景和页面边框的使用。

四、教学内容分析

《制作作文选》是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的内容。教学对象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本节内容以制作《生命的拔节》作文选的卷首语为例,利用Word完成卷首语的制作,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文字处理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信息的加工、组织,体验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创新之处,从而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与创新4个方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卷首语文本,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原创,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也可选择教师提供的卷首语文本,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卷首语的排版和美化。在编辑过程中,教师应提醒学生及时保存文件,以防止丢失已输入的内容。为方便排版操作,在输入时应注意段落格式的修饰、回车键的合理运用、文本编辑“先选定后操作”的原则等。本课的重难点是图文混排的操作技巧、绘制、编辑和修饰图形的方法以及背景和页面边框的设置。

五、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学生为初一的孩子,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喜欢交流,有过较多的小组合作经验;学生通过小学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信息素养和美术基础。

六、教学策略分析

分层次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大部分学生能基本完成教师布置的封面任务,基础好的学生还能进行自主创作,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动手操作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由学生自己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这一释疑问难的过程,摆脱了教师枯燥的说教,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轻轻松松掌握相关知识。

七、教学过程

1.演示作品,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图文并茂的卷首语(如图1),提问教师刚才播放的是什么?学生回答。

(2)教师讲解所谓卷首语,即序,通常说明写书的目的及成长经过,或者是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从而让读者对该书有个初步印象。卷首语是图书开卷明意的文字,在整本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教师提出本节课任务,这节课我们就尝试为我们的作文选制作一个卷首语。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卷首语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卷首语有个初步认识,引发学生兴趣和热情,为后面完成任务打下感情基础。)

2.体验新知,实践操作

(1)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纯文本的卷首语和编辑后的卷首语(如图2)。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在纯文本的基础上老师经过了哪些加工?

(2)学生回答,教师做补充(课件播放,如图3)。经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经过加工后的卷首语在原有的文本上进行字体、颜色的设置,段前段后距离的设置,插入图片,为文档添加背景,为文档添加边框,插入自选图形等操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3)请同学们打开桌面上的纯文本卷首语,通过上节课对作文选正文的设置,相信同学们对字体和段落的修饰有了很好的了解,请同学们对卷首语的字体和段落进行一下设置。

(设计意图:在前面的正文制作中学生已基本掌握各项设置,故这里让学生自己来完成,也可达到温故的目的。)

(4)卷首语的制作可以通过下面三个任务完成。任务一:插入图片,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任务二:设置背景和页面边框;任务三:插入自选图形,设置自选图形格式。请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案(如图4)和演示动画自行设计卷首语。

(5)学生根据学案内容和教师的演示动画,尝试制作卷首语,遇到问题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6)教师巡视,帮助学生,请学生演示,遇到共性问题集中讲解。

(7)完成好的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设置富有创意个性化的卷首语。如:为你的背景设置填充效果(渐变、图片等);用自选图形修饰或者设置你的边框。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给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提供了设计出有创意作品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自评、互评

(1)学生根据自己任务完成的情况填写自我评价表。

获得八颗星以上的为优秀,6颗星以上的为良好,3颗星以上的为及格。你的等级是什么。

(2)小组互评,推荐作品。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共同点评。在制作卷首语的过程中要根据_文章的具体情况而定,要恰当,适合主题才是最好的。

(3)根据学生和教师的意见修改作品。

(设计意图:教师适时地组织成果展示,并对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小结与评价: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内化,有助于学生自我认识智能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不断地在学习中完善与提高。对学生的鼓励,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4.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设计了卷首语,很多同学都完成得非常好,卷首语看似简单,其实用到的工具很多,涉及的命令也不少,你们都用了哪些工具?

(2)学生回忆自己的制作过程,回答问题,总结制作的技巧。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共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反思

该课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辅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理论知识和社会、科学、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达到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同时,也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刚刚进入初中学习,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认识还停留在小学阶段,不能很好地认识到两个阶段的差异。信息技术所用的教材是全新的模式,对学生基本功的要求比较高,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准备过程中考虑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并且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题材和范例组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同时,还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活动范围,让学生在学习操作知识的同时接受更多方面的知识,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逐渐了解信息技术的实质。

第7篇: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

作者/徐承翔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2章第6节"摩擦力",在学生认识"力""弹力"和"重力"的基础上,再认识摩擦力。《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列举常见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并说明其意义",因此教材呈现很多实例,试图从摩擦力的产生和摩擦力的方向、作用点、大小及摩擦力的利和弊等方面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摩擦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摩擦力有一定的感知,能举出生活中和摩擦有关的例子,但认识上还存在不少缺陷,如"怎样的两物体间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并不完全是阻力,有时也是动力"等。所以本课在教学、实验中要针对这些难点,设置问题暴露学生认知不足,而后进行概念转化,借此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摩擦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并建构滑动摩擦力概念。

2.学生通过列举生活中滑动摩擦力的现象,进一步认识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3.学生通过探究实验,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熟悉控制变量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4.学生通过"假如摩擦力消失了,世界将会变得怎么样"的问题的思考和想象,理解摩擦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摩擦力概念的建构;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摩擦力概念建构及实验过程中对测量摩擦力大小的方法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体验感悟,走进"摩擦"

学习任务1:做一做,想一想。将手掌紧压在桌面上,并慢慢拖动,使手在桌面上滑动。()你的手掌有什么感觉?用手推一下放在桌面上的木块,使它运动起来,观察木块离开手后运动状态有什么变化,并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小组合作方式,在亲身体验基础上讨论、交流、体验摩擦力的存在,感悟摩擦力会在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及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等,使对摩擦力这个概念的建构有真实的感悟作基础。

学习任务2:看一看,想一想。观察PPT中"在河岸上跑步和在河中跑步"的画面,谈自己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及有何感受。观察教材第114页图3-74,航天器的碎片经过大气层的情境,并尝试解释这一现象。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例,让学生认识气体、液体的摩擦,进一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摩擦,并且体会科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学习任务3:摩擦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你能利用手中的铅笔、橡皮擦、书本等物体来制造摩擦力吗?

设计意图:学生对摩擦的初体验之后,再通过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制造摩擦力,使其对摩擦力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说明生活中摩擦是普遍存在的。

【环节二】动手实验,探究"摩擦"

小车在桌面上运动一会儿停下来是由于受到摩擦力,手掌在桌面上拖动,也受到桌面的摩擦力的作用,那么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习任务4:探究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相关。

建立假设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建立假设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器材准备:木块、钩码、弹簧测力计、毛巾、木板。

检验假设1:

(1)控制变量:保持_____不变,______改变。

(2)使小木块匀速直线运动,记录此时摩擦力的大小。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假设2:

(1)控制变量:保持_____不变,_____改变。

(2)使小木块匀速直线运动,记录此时摩擦力的大小。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实验结束后请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活动建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经历这个探究过程,体会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并通过实验观察、数据记录、数据分析,针对探究的问题,自己总结结论。在这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尝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环节三】大胆想象,如果没有"摩擦"

学习任务5:假如没有摩擦,我们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情景?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提出活动建议"讨论假如没有摩擦力的现象".对没有摩擦的情景的描述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认识摩擦力的客观存在性和摩擦力的意义。

六、教学反思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如何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学会自主学习呢?笔者认为,其着力点应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条件,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即创设一个学习者中心的课堂。在学习者中心的课堂中,教师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和设计适当的任务,教师要向学生呈现"刚刚能处理的难题",即足够的挑战性以维持参与,但是不要太难,导致学生气馁。因此,本案例中尝试"任务驱动"教学策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养成,同时达到"还学于生"的良好效果。

1.动手实践任务,让学生在体验、感悟、理解

学生通过亲身活动加深对知识的感受与体验,从而牢固地记忆知识、理解原理、感悟道理,提高学习和迁移能力。任务1、2、3都是基于学生动手实践,通过感受、拓展、再感受,在理解的基础上建构摩擦力概念,不断地把更多的学习过程交给学生,并在学习目标和学习实践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2.实验探究任务,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验是借助仪器的间接的观察。由于实验是为了对假设进行检验,比直接观察更具结构性,所以实验活动是最能反映科学方法的活动,也是认知上较高层次的探究活动。任务4就是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探究,涉及两个变量,即压力和粗糙程度,通过控制变量法可以对此问题进行有结构的探究,根据一定思路进行实验设计,对非观测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对观测变量进行有效的观测。通过实验探究任务,学生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

3.开拓思维任务,激发学生智慧火花

如果学生能使用已学习的内容来解决问题,这表明学生已经发生了知识的迁移。在学生学习摩擦力的基础上,让学生应用已学知识,通过任务5进行逆向思维。这将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理解程度的反馈和把握,并以此调控教学,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第8篇: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

设计理念二:注重科学探究,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新课改后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节课重点是通过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动手能力及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设计理念三: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只有当学生对物理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乐趣,进而发展到有研究物理的志向。在本节课,要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通过实验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终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材分析:①教材的感性材料丰富,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从观察或实验引入的,符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②书中的插图极富启发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课本让学生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 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②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③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方法与过程目标:经历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1.2 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mg。难点:理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1.3 学情分析:①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初四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通过初三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多种物理研究方法。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并且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等有关事例。②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进而使学生由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逻辑推断,最后上升为理论认识。

1.4 教学过程。

1.4.1 教学准备阶段:①课前根据本节课需要自制了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动画演示多媒体课件,在引入新课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②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

1.4.2 整个教学过程。具体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板块来完成:

第一板块: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为学好本节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然后,利用课本54页“想想做做”,让学生做“模拟引力”实验。再利用“苹果落地”及“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多媒体动画引入新课。

第二板块:重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引入新课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

第三板块: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实验方法是: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称出质量为100克、200克、300克的钩码分别受到的重力,填入书中表格,然后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使学生自己“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一个定值为9.8牛/千克,由此得出G=mg这个计算重力大小的公式。并将数据整理画出图像。(正比例函数图象)此实验的关键是:①要选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②要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第四板块:重力的方向。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实先做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线的方向是否是竖直方向。然后剪断细线,同时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并结合着斜面再一次演示,这样又一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而不是垂直向下的。

这个知识有一个重要的应用——重垂线,它是建筑工人砌墙时用来校准墙壁是否竖直的。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时要先易到学生观察图13.2-6,再让一位学生利用重垂线进行操作,其他同学分析其工作原理。当学生理解了这一现象后提问:如何用这个重垂线来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需要什么辅助器材?这是学生最难理解的地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测量人体身高的办法,并通过一些动作适当提示,最后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归纳:重垂线其实是应用了重力的方向,然后再解决水平问题。

想想议议:看图13.2-7思考地球上几个地方的苹果都可以向“下”落,但从地球外面看,几个苹果下落的方向显然不同。那么,我们所说的“下”指的是什么方向?可以得出从地球以外看,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第五板块:重力的作用点——重心。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可以先做一个小实验(找刻度尺的重心),然后告诉学生,刻度尺上与手指接触的位置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心做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跟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向学生出示圆形薄板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演示),并在黑板上画出这两种形状的物体图形,标出重心位置,作出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点上;利用这个重心的平衡特点,还能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第六板块:效果检测:①作出质量为100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图示。②完成课后练习。

第七板块:布置家庭作业。

2 对本节课设计的教学反思

2.1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学法指导,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引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9篇: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

>>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力 实习护生自信力的培养 成功教育是培养幼儿自信力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力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信力培养之管见 浅谈对美术高考学生自信心和意志力的培养 民族自信力的源泉 培养自信的孩子 培养学生的自信 浅谈如何提升幼儿的自信力 对教师自信力的思考 文化自信力的升华和书写 素质教育与美术教学智力培养的体会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 培养自信的镜子技巧 自信心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 培养学生自信的方法 浅谈“培养学生的自信” 谈学生自信的培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培养自信力”素质教育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培养自信力”素质教育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首先简要介绍"培养自信力"素质教育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认知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目标设置。其次,重点说明教学过程的设计,共分为六个教学环节,各环节层层推进。接着进行教学设计说明:在深入对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应合理安排教学时机。最后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教学设计与反思,高职新生,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高校的连续大规模扩招,高职高专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高职高专普遍面临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这为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增加了一定难度。高职高专学生存在有如下特点【1】:个人理想和现实差异的心理矛盾;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自身素质与高校要求不适应;人生目标模糊,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生活观念的多样化;等等。如何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成为高职辅导员必须深入探讨的一个课题。本文试以“发挥你的优势,做最好的自己”为主题,对高职新生“培养自信力”的素质教育课进行教学设计,就教于大家。

1教学目标

认知与能力:理解每个人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学会找出自己的优势所在,并寻求发挥个人优势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故事”、“课堂讨论”、“夸夸我”等活动,让学生理解自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体验找到自信、被他人认可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与自信力,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人生价值观。

2 教学过程

2.1 设置情境,导入主题

[讲故事] 讲述故事“只要你坚信,你就是一块宝石”【2】,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自信是成功的法宝!每个人的价值大小主要靠别人的评价。建立自信的前提是发现并发挥个人的优势。

2.2提出问题:你有优势吗?它体现在哪里?

[提示] 美国“优势教育”专家詹妮弗・福克斯指出[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一个人的优势包括活动优势、关系优势和学习优势。其中,活动优势是指当你从事某项工作时,能精力充沛地去做;关系优势是指在人际关系中,所做的事情能让你感到自身的价值;而学习优势是当今时代我们接受和了解新信息的唯一方式。这三种优势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思考] (1)你在做哪些事情时精力最充沛?(2)采用哪种人际交往方式能让你感受到自身的价值?(3)什么样的学习让你倍感轻松并且感到收获很大?

[讨论] 任意挑选1名同学,结合对个人的分析给出上述3个问题的答案。然后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这名同学的分析是否为其个人优势,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如何加以应用。

通过此环节的讲解、讨论,让学生明白:发现自己的优势,并正确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就能够成为优秀者。

2.3 提醒:要想成为优秀者,从现在开始,你必须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

[提示] 从现在开始,你必须做到的:(1)收拾好你桌上所有的纸张,只留下与你正要处理的问题有关的;(2)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事情的先后;(3)当你碰到必须当场作决定的问题时,就当场解决,不要迟疑不决;(4)学会如何组织、分层管理和监督。

[支招] 从模仿到创新,让你成为优秀者

[课堂调查] 对从小到大抄过他人作业的同学展开调查。先请出1名抄过他人作业的同学回答问题:你会选择抄哪些同学的作业?为什么?然后请其他同学做补充。

[建议] 要想使自己成为优秀者,就要善于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挑战。

2.4 游戏:“夸夸我”

游戏规则为:任选男、女生各1名,请其同宿舍的每名同学至少指出1个他/她身上的优点,每人指出的优点不能相同。班里其他了解他/她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最后,请“被夸”的同学谈个人感受,以体验被他人认可的快乐。

[建议] 在生活中不要吝啬你的表扬,肯定别人是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

2.5 课堂小结

发现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以上海财经大学兰宜生教授的两句话“天生我才必有用,除非自己不敢用!”、“人贵有自知之明,更贵有自信之能!”作为师生共勉的结束语。

2.6 课后任务

要求每名同学课后认真分析自己,找出自己的优势,并列出今后三年的行动计划。

3 教学设计说明

3.1 在深入对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

以“培养自信力”为主题的素质教育课,应在高职新生中安排。我院近几年的高职新生普遍存在入学分数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等问题。他们是高考的失利者,有一定自卑心理,但不肯服输。由于刚进入大学,对一切充满好奇,且追求个性。经过高中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思考、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高职新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注重对其自信心的培养,帮助其克服自卑心理;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注重吸引其注意力,增强其课堂参与度。

3.2 应合理安排教学时机

以“培养自信力”为主题的素质教育课,应安排在新生军训结束两周后。此时,学生入学已一月有余,彼此之间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刚入学的新鲜感已过,大学宽松的学习生活与高中的紧张形成较大反差。但随着对所在高职院校的了解,他们开始出现心理失衡,一方面感叹这里不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另一方面又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度日。“培养自信力”的素质教育,目的在于利用学生不肯服输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斗志。通过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树立通过三年的职业教育学习,自己一样可以成为优秀者的自信心。

4 教学反思

4.1 本课特点分析

根据学生现状与心理特点精心备课,教学目标明确,导入巧妙,激发兴趣,逻辑清晰,层层推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通过“讲故事”、“课堂讨论”、“游戏”等教学活动,引起学生思考与讨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4.2 探究与思考

本课既有基本的逻辑结构,又体现思考维度的多层面、多角度。努力方向:应结合教学对象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在教学内容、举例和教学方法上不断改进,希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受到启发,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结论:作为一名高职院校辅导员,不仅要善于结合学生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个人素质,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参考文献:

[1]杨健.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其教育[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