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血压速降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药物依赖性强,不重视非药物治疗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患者对于药物有过强的依赖感,而忽略了非药物疗法。而高血压病的防治却恰恰应该是以非药物疗法为主,进行主动防治。非药物疗法主要包括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克服不良习惯,戒烟限酒以及加强体育锻炼等等。而大部分高血压患者认为服用降压药物就可达到治病的作用,忽视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常常有人边吃降压药,边饮酒抽烟。这样做既影响药效,又加重身体负荷,会危害身体健康。这就必须要让医护人员加强督促高血压患者要调整作息方式、改变传统饮食习惯,以低盐、低脂实物为主,并加强体育锻炼,采取非药物护理方法。
1.2患者用药不连续倾向于强效降压药
许多高血压患者都存在用药不连续,不能按时吃药的问题。这些人大部分是由于工作繁忙,无法按时吃药,或没有人提醒,忘记吃药。这使得这些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经常出现波动,吃药时血压平稳,不吃药时血压紊乱。这样做不仅会影响治疗的效果,还会造成身体负荷加重。而部分人是由于护理人员对高血压病必须长期治疗认识不足,认为血压下降后,就可以停止给药,以免由于长时间吃药造成不良反应。而有些患者的血压降到理想水平后,仍必须要坚持吃药,甚至有些病人需要靠药物来维持血压水平。
医疗护理人员在面对高血压患者迅速降压的强烈要求时,往往会采用见效快的降压药。即使应该使用长期降压药,而为求保险起见,先用短效降压药将血压降下来。而忽略了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血压的忽高忽低会造成患者身体机能受损,导致病情的恶化。其实常年的高血压不需要马上将血压降低,应该实行平稳降压,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降低,并不适合采用快速降压药,加重身心负担,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应该采用长期降压药。许多高血压患者由于治疗心切,往往在使用一种药物一段时间后,未达到迅速降压的效果,就频繁更换另一种药物,这样做血压易形成波动和不稳定,无法达到降压的效果。
1.3防治观念保守,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不足
医疗护理人员受传统高血压防治观念的影响,误认为将高血压病人的血压降低到与之相比的低位,会造成身体器官的供血不足,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并产生相应的并发症。而事实却恰恰与之相反,只有将血压降低到目标水平以下,才能有效的防止高血压病的复发,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几率,以及相关并发症的产生。
2高血压病人的正确护理方法
2.1科学指导高血压病患者用药
针对高血压病患者滥用药、不正确用药的问题,医护人员应该科学、正确的指导患者用药。大多数病人都应该需要服用降压药,但服用降压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并且密切观察自身血压变化,注意保持血压平稳,切忌血压下降就马上停药,而血压出现上升才服用药物。医护人员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1)由于病人的体质不同,会对所用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所以应该降压治疗过程中,根据服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2)适当变化药物剂量,实现缓和、平稳降压。
(3)合理安排服药时间,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并根据需要适当调整用药。
(4)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应该在明显位置标志患者应服用剂量以及服药时间,避免忘记服药。
2.2督促高血压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为避免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科学的督促。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督促患者戒烟限酒。饮酒和吸烟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来说,不仅会造成自身循环动脉压升高,导致血管壁脆性增高,还会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病几率,降低药物疗效。
(2)合理改善饮食结构。高血压患者应该尽量减少食盐的摄入量,或者食用低钠盐,自觉减少食用含较高油脂的食物,多吃谷物、豆制品和牛奶,少吃腌制食品和用盐量多的食物,增加瓜果蔬菜的摄取。
(3)要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让病人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使病人尽量保持稳定、轻松的情绪以及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出现过度紧张和疲劳的状态。建议患者多参加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2.3注重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由于病情易出现反复,血压起伏不定,时常面对复发的病情,情绪紧张,心情抑郁。这种情况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尤为常见。这是由于老年人具有烦躁、易怒、易激动等心理特点,而且在面对外界不良刺激时,会表现出孤独、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样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病情康复,还会对老年人身体机能造成影响。针对病人容易出现的这种情绪波动,医学护理人员应该耐心、主动听取这些病人的倾诉,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对待病人以诚相待,消除病人与医护人员之间的陌生感。还可以向病人传授减压方法,让患者学会自我调节,降低压力,提高自身的承受能力,时刻保持心态平衡。督促患者家属,尽量让病人避免接触高血压诱发因素,减少不良刺激,保证患者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尽量维持血压的稳定。医护人员在对于病情易反复的患者进行护理时,更应该加倍关怀照顾,努力理解病人内心的痛苦,理解患者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提供必要的情感援助,消除患者紧张、悲观和恐惧的情绪。
【关键词】高血压;危象;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42-0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高血压危象尤为多见。高血压危象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产生的危急症状[1]。患者血压急剧上升,往往高达200/100 mm Hg以上,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烦躁、心悸、恶心呕吐、多汗、面色苍白或潮红、视力模糊等。可以持续数分钟乃至数天,严重的出现抽搐、昏迷。因高血压危象病情凶险,一旦出现,必须立即进行抢救。良好的急救护理是协助和保障患者有效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科近一年来,高血压危象患者共5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治并诊断为高血压危象患者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50-79岁,平均67岁。5例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且起病均有诱因,其中不规范用药2例、情绪激动2例、劳累1例。患者出现血压骤然升高并伴有头痛、烦躁、面色苍白或潮红、视物模糊,胸闷心悸等症状。
1.2急救措施:
①静脉用药降压: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硝普钠50mg加生理盐水50mL用微量泵泵入,根据血压下降情况调节泵速,.静脉推注速尿,。②遵医嘱给予口服或舌下含服降压药。③给予心电监护、吸氧、镇静,监测24小时出入量,加强安全防护。
1.3.护理措施:
1.3.1 迅速降压: 这是抢救高血压危象最重要的措施,急剧升高的血压是导致高血压危象的直接原因,护士应争分夺秒配合医生快速抢救,使血压在一定时间内下降才能缓解危象。首先应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及时给予降压药物。高血压危象常用的降压药是硝普钠和硝酸甘油,[2]在应用药物过程中必需要严密观察病情[3]。根据血压下降速度严格控制泵速,遵医嘱随时调节泵速和药物剂量。应避免血压骤降,造成不良后果。硝普钠应现用现配,泵注过程中应避光,外用黑色布套遮挡,每6小时更换。应用利尿剂应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监测患者水电解质变化。
1.3.2生命体征的监测:
床边备抢救器材,心电监护。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心率、心律、呼吸频率、神志变化,观察瞳孔大小、对称性等,一旦发现患者的血压突然升高或降低、神志改变、烦躁、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1.3.3 一般护理:
(1)患者卧床休息,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每日开窗通风空气清新,减少陪人探视,协助生活所需。(2)吸氧,将床头抬高30°,可以起到性降压作用,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对伴有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取半坐位或坐位,持续吸氧并于湿化瓶内加入30-50%的酒精。氧疗过程中注意观察其效果,如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应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3)心理护理[4]:高血压危象起病急、病情重,患者常有恐惧不安、焦躁等表现,有的甚至不配合治疗,护士应做好心理疏导,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护士在对患者护理过程中,要不断地给予心理安慰,分散其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可应用肢体语言,如握住患者的手,拍拍患者的肩,给予真诚的微笑等,这些都会让患者感受到对他的鼓励。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适当镇静剂。。
1.3.4 健康教育
(1)用药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坚持长期服药的重要性[5],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物,患者及家属要了解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不良反应等。患者及家属掌握高血压危象的诱因及预防措施(2)指导患者正确的测量血压,尽量做到四定,并做血压与服药关系的记录。(3)饮食:宜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限制钠盐的摄入量,每日小于5克。成年男性食盐的摄入量每增加1g/d,其收缩压可平均升高2kpa舒张压升高1kpa[6]。鼓励患者多食新鲜蔬菜瓜果,教育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酒,限制咖啡、浓茶等,因其可引起血压增高,诱发心率失常。(4)预防便秘。因在血压较高时如排便过于用力将使收缩压上升,甚至造成脑血管破裂。应增加粗纤维素的摄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大便干燥时可应用缓泻剂,必要时予温肥皂水低压灌肠。(5)活动:讲解性低血压的预防和处理。告知患者改变,特别是从卧坐位起立时动作宜缓慢。指导患者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一些剧烈的活动,保持情绪稳定的重要性。
2 结果
5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高血压危象全部缓解,血压控制在170~140/110~90mmHg,缓解时间在2~18小时。患者自觉症状改善,呼吸困难,头痛头晕等症状明显减轻,情绪稳定。
3 护理体会与讨论
高血压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约占总人数的13.6%[7],高血压危象发病急、变化快,又是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并采取迅速降压,吸氧及镇静等紧急治疗措施。护理方面要积极配合抢救,完善抢救流程,遵医嘱用药。应用降压药物过程中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神志、瞳孔等变化,使血压稳步下降,能有效及时的控制高血压危象。在预防方面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减少或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定期监测血压,定时服药,定期检查可有效避免高血压危象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5.
[2] 孙宁岭. 高血压综合评估的重要性[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2(10):81.
[3] 田长青,金仲品. 高血压危象评估与处理的研究概况[J]中国医药前沿,2011,6(1):16-17.
[4] 宋蕊,袁凤辉,陆昕等. 高血压危象40例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399.
[5] 杨德艳. 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临床救治与护理体会[J]护理研究,2011,18(12):120.123.
关键词:脑出血 降压治疗 生存率
高血压既是脑出血的最主要的病因,也是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更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指标之一[1]。脑出血急性期内降压治疗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尽管临床工作中针对高血压的降压治疗很普遍,但如何治疗,治疗时机、药物、目标均未达成共识。为此,我们对川东北地区的脑出血患者的急性期降压治疗行回顾性抽样调查研究,了解该地区治疗现状及该治疗方案对脑出血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样调查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川东北地区二、三级医院住院,经CT证实并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分类标准的24小时内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146人,其中男性96人,女性50人。平均年龄46.7岁。
1.2观察内容:
超急性期降压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院内生存率的影响。
1.3统计学方法:
抽样采用回顾性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数据统计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两组样本间的比较,当统计样本量≦40时,采用FISHER检验,>40采用完全随机两样本率的X2检验。以p
2 结果
146例发病24小时内脑出血患者。降压药物以口服钙离子拮抗剂或联合ACEI/ARB类药物,少数患者加用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其中17例超早期(发病24小时内)联合静脉使用硝酸甘油。
2.1降压治疗对生存率的影响
降压治疗组患者的生存率同非降压治疗组比较,无论是否合并超早期静脉降压治疗,无显著提高(P>0.05),表1。
血压3级水平的患者,降压治疗组生存率未高于未降压治疗组,(P>0.05)。合并超早期静脉降压与未合并静脉用药组,生存率无差异显著(P>0.05),表2。
a与非合并静脉降压组比较,生存率显著增高,p=0.286
2.2不同时间内启动降压治疗现状及对生存率的影响
生存率在起病后≤24小时和>24小时启动降压组治疗比较,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就3级水平高血压患者而言,早于或等于24小时组启动降压治疗组的生存率未高于24小时后启动降压治疗组,统计学差异(P>0.05)。表3。
3讨论: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较平时明显升高,可能与平时血压控制不佳有关[1,2],也与出血后应激反应有关[3,4]。急性期过高的血压是并发血肿扩大,神经功能恶化和增加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约28%的患者在24小时内发生血肿扩大[1,3]。INTERACT等有关尼卡地平急性脑出血快速降压实验等临床结果显示 [3,4,5],急性期静脉降压治疗可以有很好的耐受性,减少血肿扩大的几率,降低死亡率。因此,2010AHA/ASA脑出血治疗指南推荐意见:脑出血急性期收缩压大于180或舒张压大于100应予降压,目标血压160/90mmHg,收缩压从150-200快速降至140可能是安全的[6]。尽管脑出血患者急性期降压治疗在临床较为普遍,但超急性期超高血压的其它药物,入院后血压不是过高的患者来说,何时启动口服药物降压治疗,能否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为止还未见临床研究报道。从本抽样回顾性研究来看,急性期的降压治疗没能提高脑出血患者的院内生存率,尽管对于分层后的3级血压水平患者,尤其合并静脉用药,院内生存率有所提高,但统计学差异不大。原因可能如下:本研究为回顾性抽样调查研究,过高的血压是引起临床降压治疗的主要原因,但引起脑出血近期死亡的原因很多如血肿大小、位置,并发症,年龄等混杂因素,过高血压只是致死原因之一[3],仅降压的手段仍不能完全逆转复杂的病情变化带来的危害; 3级以下血压水平的患者可能并不需要超早期积极降压治疗,过早的干预血压可能会影响脑的代谢[7]而加重器官损伤,增加死亡率;该抽样中患者的早期静脉用药为硝酸酯类,该药物是否扩张脑静脉系统,加重脑水肿,抵消了降压治疗带来的获益;另外本次抽样样本相对较小,可能也是影响结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脑出血患者启动降压治疗的时机,程度,药物,目标等需要深一步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Delcourt C, Anderson C. Acute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Grounds for optimism in management. J Clin Neurosci.
2012 .19(12):1622-6.
[2] Broderick J, Connolly S, Feldmann E, et,al.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adults: 2007 update: a 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Stroke Council, High Blood Pressure Research Council, and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Outcomes in Research Interdisciplinary Working Group. Stroke. 2007. 38(6):2001-23.
[3] Wasay M, Yousuf A, Lal D, et, al. Predictors of th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volum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Cerebrovasc Dis Extra. 2011.1(1):1-5.
[4].Anderson CS, Huang Y, Arima H, et, al. Effects of early intensive blood pressure-lowering treatment on the growth of hematoma and perihematomal edema in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the Intensive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in Acute Cerebral Haemorrhage Trial (INTERACT). Stroke. 2010 .41(2):307-12.
[5] Hwang SK, Kim JS, Kim JH, et, al.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of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by intravenous nicardipine hydrochloride: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J Korean Med Sci. 2012. 27(9):1085-90.
[6] Morgenstern LB, Hemphill JC 3rd, Anderson C, et,al.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Stroke. 2010 ;41(9):2108-29.
[7] Ohwaki K, Yano E, Nagashima H, et,al. Blood pressure management in acute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low blood pressure and 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Br J Neurosurg. 2010.24(4):410-4.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患者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高血压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主要与年龄大小、职业属性、所在环境、遗传基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相关,普遍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下降在并发症中占重要地位,而体液、内分泌因素及肾脏等也在并发症中呈现。经常反复的过度劳累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功能混乱,从而影响了对大脑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运行,形成了以血管收缩带来的神经冲动为主导的兴奋中枢,最终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且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故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治疗及护理外,院外的血压自我监督和测量对高血压的治疗与稳定也很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8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符合高血压诊断的患者96例,其中,男80例,女16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2岁。
1.2方法
住院后24~48 h检测高血压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过量吸烟、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脑出血、心力衰竭、遗传因素、动脉硬化以及各种社会因素。
采集病史:记录在发病阶段产生的最高血压及治疗效果,包括当前和过去抗高血压时应用的药物及其效果,确立影响高血压的后天因素(肥胖症、精神压力、体育活动量、饮食习惯、季节差异、酒精消耗量)。采用卧位或坐位,需测3次,间隔3~4 min,取平均数。对于可疑对象应逐日多次测血压,然后探讨、总结。对有疑问的患者,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再下结论为妥。
1.3诊断标准
根据WHO高血压诊断标准,一般情况下,理想的血压为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正常血压为130/85 mm Hg以下,130~139/85~89 mm Hg为临界高血压,为正常高限;140~159/90~99 mm Hg为高血压Ⅰ期,此时机体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只是单纯高血压;160~179/100~109 mm Hg为高血压Ⅱ期,此时有左心室肥厚、心、脑、肾损害等器质性病变,但功能还在代偿状态;180/110 mm Hg以上为高血压Ⅲ期,此时有脑出血、心力衰竭、肾衰竭等病变,已进入失代偿期,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2治疗及护理
2.1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
选用利尿剂、神经系统抑制剂、血管扩张药等药物,并采用药物的联合应用,其优势在于产生协同疗效,能够合理递减药物的用量,降低副作用,增加治疗效果。降压不宜过于着急,以缓冲降压为主,同时不宜将血压降至太低而阻碍对心、脑、肾的供血,一般以150/100 mm Hg为宜。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休息、快速降压外,高血压脑病时给予脱水剂,以减轻脑水肿。
2.2护理措施
【关键词】 高血压急症; 诊断; 新治疗指南
高血压急症是内科、急诊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对高血压急症的及时正确处理是防止高血压并发症出现的关键。本文总结了2008年1月~2011年2月本院急诊科和内科病房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02例患者,男58例,女44例,年龄42.5~83.5岁,平均63岁,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88例,发现高血压病史1~20年,平均16年;其中43例合并有冠心病,17例合并有糖尿病;发病时血压180~230/98~145 mm Hg。全部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89例,继发性高血压13例(均为肾性高血压),均属高血压3级患者,危险性分层属高危至极高危。其中合并脑血管损害68例(高血压脑病12例,脑出血25例,脑梗塞2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合并心血管损害2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11例,急性左心衰10例,急性心肌梗死3例),合并肾脏病变4例(急性或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等),合并主动脉夹层2例,严重鼻出血4例。
1.2 治疗方法 建立“治疗紧急度”的概念,根据高血压急症所伴随的临床靶器官损害情况的不同,将血压降至“安全水平”[1]。(1)对单纯高血压危象或有高血压脑病者,2~4 h内将舒张压降至100~110 mm Hg。(2)合并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者,用硝普钠25 mg(避光)、多巴酚丁胺20 mg静滴,使血压1 h内下降并维持正常或略低于基础血压水平,用药4 h加服强心利尿或血管扩张剂。(3)脑梗死患者血压降至160~180/100~110 mm Hg较为安全。(4)对伴有主动脉夹层患者15~30 min内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5)脑出血患者,如血压超过180/105 mm Hg,6~8 h内将平均动脉压维持在130 mm Hg以下。(7)伴有支气管哮喘应用氨茶碱等解痉药物。
2 结果
全部患者经紧急处理,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30 min内将血压降至正常;1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 h内将血压降至正常;25例脑出血患者血压超过180/105 mm Hg的,6 h内将平均动脉压维持在130 mm Hg以下;有31例患者在2 h内降至140/90 mm Hg以下,症状改善;29例脑梗死患者血压降至160~180/100~110 mm Hg;死亡5例,均为大量脑出血患者。
3 讨论
JNC Ⅵ和JNC Ⅶ明确指出了高血压急症是指血压明确升高同时合并靶器官损害,需要住院和进行静脉药物治疗的临床综合征。美国JNC Ⅵ和我国高血压指南明确了高血压分级、危险性分层概念,高血压急症即属于危险性分层中的高危和极高危,需要紧急控制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2,3]。新的高血压分类有利于临床对高血压急症进行分类处理,有利于保护靶器官。有文献[4]报道,高血压是脑卒中的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降压治疗能减少36%~42%脑卒中的发生率。硝酸甘油静滴能扩张静脉、动脉和侧支冠状动脉[5],适用于伴有冠心病患者。硝普钠为平衡型血管扩张剂,可同时扩张静脉和小动脉,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增加心搏量和减轻肺瘀血,改善心功能。但硝普钠是快速降压的重要药物,需要避光静滴,并且密切观察血压。多巴酚丁胺为多巴酚的衍生物非强心苷的强心剂,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心搏出量,且可抵消硝普钠降低血压的不良反应[3]。本文对不同并发症的高血压急症患者,其治疗药物和降压达标时间也有区别,针对患者具体临床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治疗。通过本文观察总结,高血压伴发急性冠脉综合征或急性左心衰时,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效果好,伴发脑血管意外时宜早期应用速尿和甘露醇。102例患者通过积极合理的治疗后,除5例大量脑出血患者死亡外,其余患者血压控制理想,症状改善明显,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达95.1%。
综上所述,新的高血压分类方法,可以有效指导高血压急症的诊断和治疗,有效预防高血压急症的发生,根据受损器官状况决定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参 考 文 献
[1] 胡大一.高血压急症――新认识与临床实践.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5(9):517.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华内科杂志,2002,39(2):140-144.
[3]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The six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JNCⅥ).Arch Intern Med,1997,157:2413-2446.
[4] 尚淑艳.高血压急症临床治疗体会(附50例临床分析).黑龙江医学,2009,33(10):773.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患者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高血压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主要与年龄大小、职业属性、所在环境、遗传基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相关,普遍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下降在并发症中占重要地位,而体液、内分泌因素及肾脏等也在并发症中呈现。经常反复的过度劳累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功能混乱,从而影响了对大脑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运行,形成了以血管收缩带来的神经冲动为主导的兴奋中枢,最终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且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故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治疗及护理外,院外的血压自我监督和测量对高血压的治疗与稳定也很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8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符合高血压诊断的患者96例,其中,男80例,女16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2岁。
1.2方法
住院后24~48 h检测高血压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过量吸烟、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脑出血、心力衰竭、遗传因素、动脉硬化以及各种社会因素。
采集病史:记录在发病阶段产生的最高血压及治疗效果,包括当前和过去抗高血压时应用的药物及其效果,确立影响高血压的后天因素(肥胖症、精神压力、体育活动量、饮食习惯、季节差异、酒精消耗量)。采用卧位或坐位,需测3次,间隔3~4 min,取平均数。对于可疑对象应逐日多次测血压,然后探讨、总结。对有疑问的患者,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再下结论为妥。
1.3诊断标准
根据WHO高血压诊断标准,一般情况下,理想的血压为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正常血压为130/85 mm Hg以下,130~139/85~89 mm Hg为临界高血压,为正常高限;140~159/90~99 mm Hg为高血压Ⅰ期,此时机体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只是单纯高血压;160~179/100~109 mm Hg为高血压Ⅱ期,此时有左心室肥厚、心、脑、肾损害等器质性病变,但功能还在代偿状态;180/110 mm Hg以上为高血压Ⅲ期,此时有脑出血、心力衰竭、肾衰竭等病变,已进入失代偿期,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2治疗及护理
2.1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
选用利尿剂、神经系统抑制剂、血管扩张药等药物,并采用药物的联合应用,其优势在于产生协同疗效,能够合理递减药物的用量,降低副作用,增加治疗效果。降压不宜过于着急,以缓冲降压为主,同时不宜将血压降至太低而阻碍对心、脑、肾的供血,一般以150/100 mm Hg为宜。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休息、快速降压外,高血压脑病时给予脱水剂,以减轻脑水肿。
2.2护理措施
2.2.1合理饮食饮食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联,食盐的摄入量过多可使血压升高,饱餐与甜食易导致人体变胖,肥胖促进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中,要保证食物具有充分的热量、脂肪和必需的钙、铁、锌,但不宜过量。适宜吃含蛋白质高的物品,如豆类及豆制产品、蛋清、牛肉、羊肉、猪的瘦肉、鱼类、鸡等;禁止食用动物内脏,提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蛋白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还可以防止便秘。
2.2.2适当做一些户外运动户外运动可以调节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促进血管舒张,降低血压;同时也可以提高心血管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控制体重增加,并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抵抗能力;但是,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应选择适当的项目,不宜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而要量力而行。根据高血压患者个体健康状况、年龄以及个人的爱好来决定运动量。
2.2.3合理饮食,减轻体重饮食中脂肪的增加会促进有肥胖倾向者的危险,体重增加明显者应减少肉类的摄入。合理的饮食既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又可以控制肥胖,是高血压防治中不可缺少的保护措施。
3结果
96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无近期并发症发生。
4讨论
①肥胖症患者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因此,体重增加与否是监测高血压并发症的一个重要标尺。合理控制饮食和增加体育活动是保证体重正常的良好方法。②食盐的摄入与血压呈正比。血压对盐的敏感性通常涉及种族、精神状况、社会因素、肾脏功能和饮食等方面。食盐的摄入量对血压的影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高血压病患者。低盐饮食是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治疗方法之一,同时还促进其他降压药的效果。因此,笔者建议每人每日摄入食盐量应在6 g之内。③保持好的心情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武阳丰,王增武,高润霖,等.中国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防治观念和防治知识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264-269.
[2]孙艳红.176例高血压病患者膳食调查及饮食指导[J].护理学杂志,2001,16(8):451.
[3]李金枝.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6):126.
[4]张学安,程维明.高血压防治200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9.
【关键词】 老年人;高血压病;保健;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了逐渐上升的趋势,并成为了我国老年人的首要危险因素。据统计,我国约有35%左右的65岁以上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症状,进而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本次临床研究对老年人高血压病的保健与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就诊的6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3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范围在60岁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10.5)岁。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管扩张药、神经系统抑制剂、利尿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并接受联合药物治疗,其主要原因在于联合用药能够产生协同作用,进而避免血压急剧降低,为血压控制提供缓冲,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副作用发生率更低,且药物用量更低。同时,在降压治疗时要避免阻碍患者的肾、脑、心供血能力,通常以150/100mmHg为标准。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除了常规的快速降压和休息治疗外,还应使用脱水剂进行高血压脑病预防治疗,缓解患者的脑水肿症状。
1.3 护理措施
1.3.1 饮食护理 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与患者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存在直接的联系,摄入食盐量过大会导致患者的血压升高,甜食与饱餐会造成患者体重的上升,而肥胖症状也会提高患者的血压。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饮食护理过程中,要保证锌、铁、钙、脂肪和热量的供给,但要避免过量摄入,加强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包括鸡、鱼类、猪的瘦肉、羊肉、牛肉、蛋清、豆制产品等,避免食用动物内脏,嘱患者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以保证蛋白质和纤维素的供给。
1.3.2 戒烟戒酒 医学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血压水平和饮酒量存在直接联系,每天饮酒量为30ml时,高血压病发生率为50%,舒张压升高2mmHg,收缩压升高4mmHg;每天饮酒量为60ml时,高血压发生率为100%,舒张压升高2至4mmHg,收缩压升高6mmHg。根据这一情况,护理人员应对老年患者的饮酒量进行控制,每天饮酒量控制在50g以内。
1.3.3 户外运动 适量合理的户外运动有助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神经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控制患者的体重增长,加速新陈代谢过程,改善其心脑血管功能,控制血压水平,有助于血管舒张。同时,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进行户外运动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控制好运动时间和运动量,避免剧烈运动[1]。
1.3.4 血压控制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血压波动,其主要原因在于老年人压力感受器对于血压的敏感成都有所降低,患者的血压日差和日间变化会受到其体力、情绪、气候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会在饭后30min至90min之间出现低血压症状,随着血液逐渐流向腹腔脏器分布,患者会逐渐发生颤抖不稳感和眩晕等临床症状。对于患有并发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还要避免血压晨间急剧上升诊治。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因为站立或卧床时发生头晕症状而易发生晕厥或摔倒问题,此现象应得到护理人员的关注。对于血压变化率较大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坚持每天测量血压,以掌握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尤其要关注患者血压的夜间变化,避免发生夜间低血压症状[2]。
1.3.5 心理护理 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生会给患者的心理和情绪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且患者负面情绪的产生与环境和外界刺激存在直接的联系,患者的负面心理问题主要体现为易激动、抑郁、焦躁等,此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结石高血压的有关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使其深化对于疾病的认识,从而缓解负面情绪的影响,树立积极的战胜疾病的信心[3]。
2 结 果
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的高血压症状均得到了有效控制,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临床并发症,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3 讨 论
综上所述,高血压数以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老年高血压病的保健和护理是一种系统的、长期的工作,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自身要具备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要做好患者的教育者的角色,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从而巩固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萍.浅谈老年高血压病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3):373-374.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病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1年5月45例高血压脑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5例高血压脑病患者在治疗后4-8小时内症状得到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高血压脑病主要依据患者的血压、头痛、神经系统症状等。在治疗过程中应果断根据患者发病原因、体征、血压等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脑病 原发性高血压病 脑水肿
高血压脑病常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视力模糊和暂时失明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意识障碍、嗜睡或昏迷等症状,临床病情较急。临床上常有些情况常因急剧血压升高,舒张压持续超过120-130mmHg而并发急性和进行性心、脑、肾等脏器广泛性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性病变,最终影响脏器功能。有效而及时地使血压降至安全水平,可以逆转病情[1]。现将我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5月45例高血压脑病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45例患者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18-82岁,平均51岁;发病时间3h-2d。基础疾病为原发性高血压33例,急性肾小球肾炎4例,,慢性肾病3例,嗜铬细胞瘤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2例。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就诊时收血压为200-260mmHg,舒张压为120-160mmHg。多数病人表现为严重的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少数病人表现为意识障碍、视物不清、癫痫、昏迷、抽搐等。查体:颈项强直、Babinski征阳性、偏瘫等。
1.2 治疗方法:一般治疗:所有高血压脑病患者收住入院。立即测量血压,给予低至中流量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头抬高15-20°;持续心电监护,每隔10-15min测血压一次;同时进行血液和尿液相关检测;眼底检查明确视出血、渗出情况;动态监测每小时尿量。患者烦躁不安给予地西泮10mmg或苯巴比妥100mmg肌注。
降压药治疗:根据患者不同病因、年龄、高血压病程、是否合并心、肾功能障碍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短效静脉降压药物,同时确定目标降压值,根据患者不同临床特点在2-4h内将血压降至140-160/90-110mmHg,使平均血压维持在60-130mmHg。所有降压药物经微泵静脉输入,根据血压下降情况进行精确用药调节。
脑水肿治疗:患者出现明显颅内高压的症状与体征,立即给予呋塞米20-80mg静注,或20%甘露醇250mml快速静脉滴注,每6h重复一次,出现意识障碍或昏迷者给予冰帽头部降温。
2 结果
经上述处理,3-4h后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监测血压变化,其中38例病人血压降至目标血压范围,增快的心率用药后也很快变慢;复查眼底血管痉挛均得到改善,其中2例见视网膜出血、渗出物明显减少,视力及视野恢复;患者头痛、恶心、呕吐等均明显改善,6-12h后曾有意识障碍的35例患者神智逐渐清晰,7例出现偏瘫患者肌力恢复,6例肢体感觉障碍恢复;12-48h后32例异常的脑电图恢复正常;2例死亡:1例死于高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另一例死于脑出血。影像学检查示:仅2例患者2周后复查MRI可见局部萎缩性改变,余病灶基本消失。
3 讨论
高血压脑病是危及生命的急症之一,是因高血压急剧升高,脑循环发生障碍,出现严重头痛、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2]。
若经迅速有效的降低血压常可挽救患者生命,反之可能导致脑部损害不可逆转而死亡。治疗的中心环节是迅速降低血压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为目标。
降压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大胆选用静脉给药方法,,特别是危重病人,血压控制后,改口服制剂维持,但宜逐渐引入,不应突然取代。②用药过程中需严密观察血压变化,以防血压骤然下降甚至发生休克,否则,可能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缺血或功能障碍;通常血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特别是舒张压达100mmHg上下即可。③由于采用的降压药大多是血管扩张剂,为防止水钠储留影响疗效,在抢救一开始及治疗过程中,应合用排钠利尿药,如速尿静脉滴注,通常首剂之后可改口服利尿剂维持。④凡使用可引起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的血管扩张剂(如氯苯甲噻二嗪、阱苯哒嗪)时宜加用普萘洛尔对抗[3]。但但硝普钠降压时心律与心输出量很少变化,则不必使用心得安。
临床上对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的患者,无论有无高血压病史均应及时测量血压,对诊断为高血压性脑病的患者,及时正确的治疗可防止并发症,同时,应加强卫生宣教工作,对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及时送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救治,以免延误病情,或造成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J]。高血压杂志,2005,134(增刊):2-14.
[2] 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6-157.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容易并发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预防高血压病的发展,我们往往使用药物来控制,但是,长期使用药物降压,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因此,我们要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来控制血压。本文就近年来推拿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推拿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它的降压机制是通过穴位推拿,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从而使血压趋于正常[1]。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对穴位进行按摩,可以放松肌肉、软化血管、减轻管壁对血液的侧压力,同时还促进神经系统和体液因子的调节作用,使阻力血管扩张而达到降压的作用[1]。李小军[2]通过运顶,按揉太阳,按压百会,搓脚心,按拨曲池,抹顶,调气等手法治疗60例患者,早晚各做1次,每次约30-40分钟,每周测血压1次,连续记录4个月。结果,显效者17例;有效者35例;无效者8例,总有效率为86.7%。王慧]对17例颈椎病并发高血压患者,进行牵引,重量10-15kg,时间30分钟,然后做头面部手法治疗配合点穴、颈肩部治疗手法拿肩井,收效满意。程炳卿[4]针对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推拿手法即时降压,显效3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9%。罗道珊[5]用推拿桥弓穴快速降压取到较为满意的效果。胡元峰[6]通过监测动态血压,发现推拿治疗在降压过程中,不仅降低了升高的血压,还降低了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陈楠[7]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中药与推拿手法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对比研究发现中药合并推拿组的降压效果优于西药组。刘鹏[8]反复拿揉高血压患者项部和肩部,再用滚法沿背部膀胱经从大柱穴滚至关元穴,反复3次,顺时针摩腹300次,逆时针摩腹300次,然后用一指禅推法,点推内关、太渊各1分钟,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结果显效85.9%,有效12.7%,无效1.4%,总有效率为98.6%。王美芝[9]同时给予两组高血压患者健康指导,对照组口服西药,观察组在晨起、下午血压高峰前1h、临睡前各推拿1次。拿五经,按揉太阳、攒竹,捏双侧耳穴降压沟;拿颈椎,推桥弓,按摩双侧涌泉穴等手法降压。蒿飞[10]对60例患者采用推拿手法降压,显效24例,有效36例。对颈源性高血压患者,袁汉[11]等人除了采用推拿手法之外,还配合颈椎的牵引。治疗之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明显的下降。史作阳[12]点按患者天柱、大椎及太溪穴,达到及时降压的效果。郑杰文[13]揉、按足部高血压点,揉搓、分推足底部,揉按肾上腺区、肾脏区、涌泉穴、里内庭、申脉、昆仑等手法降压,术后休息10分钟后,一般能降10-20mmHg。张宝康[14]以平肝潜阳、强健脾胃为治疗原则,分推头额部,开天门并经百会交替推至枕部,再推桥弓;揉印堂、太阳、头维、安眠、风池等穴;掌推手三阳经,按揉内关、神门、合谷。掌揉腹部并做摩法,按中脘、关元等穴,掌推督脉和膀胱经。娄晓峰[15]对72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别运用头面部推拿与推桥弓,结果:两组部分临床症状改善头面部推拿好于推桥弓。耿鹏[16]运用推拿手法治疗34例高血压,推颤揉拿扫散头项部,疏理五经,推桥弓,循膀胱经、督脉按摩,按揉印堂、睛明、头维、百会、安眠、风池、中脘、关元、丰隆、足三里、内关、曲池、心俞、肝俞、胆俞、三焦俞等穴,并且按揉手部或足部反射区,操作时间30分钟,总有效率85.3%。陈莲等[17]运用单味中药桑寄生配合按摩百会、双侧曲池、双侧足三里、双侧涌泉穴,以旋转按揉手法,每个穴位按揉5分钟。每天2次,3周1个疗程,总有效率88.78%。吴宝庆等[18]对42例高血压患者采用天麻钩藤饮加减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手法:在颈部及头部施术,拿捏风池,按揉百会、太阳、肩井、肩中俞、风池、太冲、内关等穴,每穴1分钟,每日1次,总有效率95.24%。陈宏秋等[19]指导高血压患者做耳穴按摩保健操。方法:按摩耳廓正面,以全耳轻度发热、发红为度,约6分钟。按摩耳背降压沟及耳背五脏穴,约6分钟。提拉耳尖,使耳尖发热、发红,约15-20次。双手指插入耳孔,使耳道完全闭塞后快速拔出,每日20次。鸣天鼓,每日36次。结果,血压恢复正常92.5%。崔怡等[20]对70例高血压患者口服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温水足浴和足底按摩。温水足浴:水温39-43℃,早晚进行,每次浸泡时间15-20分钟。足底按摩部位主要包括足跟、足心、足掌、足肩和足趾,每次30分钟,2次/天。治疗2个月后,轻、中、重度高血压患者Ⅰ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19%、69.23%、52.17%,Ⅱ组(温水足浴和足底按摩)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88.00%、80.00%。
讨论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属于“头痛”、“眩晕”、“肝阳”、“中风”等范畴,多由情志失调、内伤劳倦及饮食失节等因素导致肝肾功能失调。具有肝阳上亢、阴虚阳亢、痰湿内阻、气血亏虚等征型。推拿疗法在高血压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这些报道局限于临床观察,诊断标准各异,没有统一的标准,其中一些临床报道中样本太少,造成说服力不够强;另一方面推拿流派众多,运用手法不统一,治疗效果可重复性、可比性差。推拿治疗高血压效果比较少,很多文献是血压和心率的对比,而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对比往往比较少见。因为现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比如学习、家庭及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我们更应该从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调查推拿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现在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励,我国有很大一部分人在高血压病的临界范围,人们去医院就诊的时间太少,造成患者拖延高血压病的诊疗,随着并发症加剧又会反向影响血压,加重血压的升高。所以需要我们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降压推拿方法,并且对高血压病的并发症起到明显改善的作用。我们应该在社区及家庭推广自我降压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莲,李贞培.单味中药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原发性Ⅰ期高血压病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7):834.
[2]李小军,郑雪娟.头穴为主推拿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病60例[J].江西中医药,2006,7(37):51.
[3]王慧海.牵引、手法治疗颈椎病并发高血压17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16):120.
[4]程炳卿.推拿即时降压治疗高血压病60例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2:39.
[5]罗道珊.推拿桥弓穴快速降压3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12):1847.
[6]胡元峰.推拿治疗老年高血压及对动态血压负荷的影响[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13):1127-1128.
[7]陈楠,杨谦.中药与推拿手法相结合治疗高血压[J].内蒙古中医药,2011,(10):27-28.
[8]刘鹏,陈艳芬,刘凯,刘杰,曹东伟.推拿治疗高血压71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1):2771.
[9]王美芝.健康教育配合自我推拿对轻度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1,26(15):84-85.
[10]蒿飞.推拿治疗高血压病60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9):35-36.
[11]袁汉,郑光亮,左慧荣.牵引推拿治疗颈源性高血压31例[J].按摩与导引,2001,17(3):9-10.
[12]史作阳.单穴按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6):35.
[13]郑杰文.足部按摩治疗高血压[J].按摩与导引,2008,24(11):16-17.
[14]张宝康.按摩治疗高血压病45例[J].按摩与导引,2007,24(3):14.
[15]娄晓峰,廖品东.头面部推拿与推桥弓辅助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疗效比较[J].时珍国医医药,2009,20(10):2623-2624.
[16]耿鹏,李永,黄晓光.推拿治疗34例高血压病得疗效观察[J].洛阳医专学报,2001,19(2):149-150.
[17]陈莲,李贞培.单味中药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原发性Ⅰ期高血压病得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7):834-835.
[18]吴宝庆,刘磊.天麻钩藤饮加减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高血压42例[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8):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