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范文

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

第1篇: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范文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三十年来一直沿用农业、林业的方针“治早、治小、治了”、“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由于“治了”和“消灭”,使人们认为“治虫就必需打药““无虫也得打预防药”等,因此,滥用农药的现象十分严重,以致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建议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应采取适合于城市特点的有效方法,互相协调,以达到控制病虫危害,保护和利用天敌,合理使用和逐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从生态角度出发,科学种植、养护、管理,选栽抗病品种,恢复生态平衡,加强植物检疫,开展人工防治,使病虫害防治工作进一步走向科学。

一、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以治为主,不注重预防,在园林规划时只考虑绿化效果,不考虑植物品种的搭配,加之栽培管理粗放,只注重栽植不注重管理,往往在病虫害发生严重时进行防治。

2、采用单一化学防治,不注重综合防治,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尽管能快速高效的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甚至能扼制病虫害的流行。但化学防治能引起病虫害的抗药性,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以及影响人类健康。论文写作,病虫害。

二、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措施

城市园林植物常见的病虫害防治的主要途径措施有植物选择、绿地栽培、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药剂防治。论文写作,病虫害。其中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防治是城市园林植物应用最普遍的方法。论文写作,病虫害。

1、把好植物检疫关

在调入苗木和花卉时,实行严格的植物检疫,发现有害生物则要进行除害处理,严重者予以销毁,防止新的病虫害传入,以免给园林绿化带来更大的损失。

2、搞好城市园林植物的种植规划

在考虑城市美化的基础上合理配置植物品种,要注意长远解决病虫害问题。针对本地区发生严重的害虫种类,减少其喜食植物的种植,多规划和栽植抗病虫的或耐性强的植物,减少有害生物的适生寄主。

3、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相关。对生长势差的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土锄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虫枝条。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植物养分,还可以减少病虫来源,通风透光增强树势,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越冬、繁衍、为害的环境条件。

4、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

(1)保护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效果是显著的。一旦天敌在田间建立了自己的种群,它就可以长期持续地对害虫发挥控制作用,这是化学农药所无法达到的。城市具备开展生物防治的条件,一是城市园林植物种类丰富,适合天敌的生存和繁衍,我们应该加强对天敌的利用和保护,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创造利于天敌群落发展的条件。二是城市建筑对园林植被的分割形成的“海岛生态”有利于释放天敌。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加强了对植保工作的立法和管理,建立了植物保护工作新的管理标准,特别是作为可持续植物保护中重要措施的生物防治技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很多生产和销售害虫天敌产品的公司,生物防治正逐步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2)选择使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讲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如:利用Bt乳剂防治国槐尺蠖,每年喷两遍药即可控制其危害,而用化学农药每代害虫都必须防治两遍以上。论文写作,病虫害。分析原因主要是既消灭了害虫又保护了天敌。论文写作,病虫害。生物农药除了Bt乳剂、灭幼脲外,最近几年生产的花保、烟渗碱等,这些都是防治园林病虫害的首选农药。论文写作,病虫害。

5、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化学防治只在必需应急时进行,实施靶标防治,尽可能地选用具有选择性、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少用或不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经常变化用药品种和混用配方,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施药方式也应采取涂茎、根施和注射等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改进农药施用技术

目前,城市病虫害防治中大多使用常规喷雾方法。据测算,常规喷雾从施药器械喷洒出去的农药只有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五十能沉积在植物叶片上,不足百分之一的农药能沉积在靶标害虫上,而仅有千分之三的药剂能起到杀虫作用。这种施药方法不仅效率低,造成农药浪费,还使大量农药流失到非靶标环境中,造成人畜中毒,污染环境。因此必须改进化学农药的施用(特别是喷雾)技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农药在非靶标环境中的投放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总之,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是一个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要掌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病虫害预测工作。在城市园林养护过程中,使栽培环境尽量符合园林植物生长的要求,使植株生长健壮,抗性增强,病虫害发生减少到最低限度,实现人类、环境、植物的和谐共存。一旦发生病虫危害,要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做到“治早、治少、治了”,把病虫害控制在景观效果允许的范围之内,杜绝扩大蔓延。

第2篇: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介绍了光皮桦引种栽培地的情况,同时从采种及种子处理、播种及管理、整地栽植、抚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光皮桦的引种栽培技术,以期为光皮桦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光皮桦(Betulaluminifera),又称亮叶桦,为优良速生乡土阔叶树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优良、用途广、栽培容易、病虫害少等一系列优良性状,可单独造林,也可与杉木、马尾松等树种营造混交林。主要分布在安徽黄山、浙江天目山、河南西峡、蒿县及江西、福建、湖南、湖北、甘肃、四川等地。喜温暖湿润气候及酸性、微酸性土壤,耐干旱瘠薄,深根性,根系发达,具固氮作用,在其自然分布区主要生长在低山丘陵的向阳山坡上。滁州市地处江淮之间,宜林地多为缓坡丘陵及岗地,但造林树种比较单一,丘陵低山多为松类、平原圩区多为杨树。单一树种的造林不利于营造良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给我市的林业工作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和损失。因此,开展光皮桦引种栽培试验工作,对于改变我市“一棵松”、“一棵杨”的单一造林模式、调整我市林分结构、开展多树种造林有着重要意义。

1引种栽培地情况

2004年4月,从安徽黄山地区引种进行育苗试验,育苗地选在滁州市林科所试验苗圃,并分别在滁州市林科所试验苗圃、凤阳县白云山林场、沙河集林业总场白米山林场等地选择不同立地条件的地块作为造林地。几处造林地的共同特点是冬季多风,降水偏少,夏季降水较多,气候、植被、物种有明显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色。选择地块类型有岗地、山坡地、平地;土壤为黄棕壤,包括普通黄棕壤、黏盘黄棕壤、黄棕壤性土3种,厚度一般为20~100cm,合计栽植试验林面积4hm2。

2栽培技术

2.1采种及种子处理

选二十年生以上的健壮母树,于4月底及时观察种子的成熟度,光皮桦种子成熟期早,且不一致,当果序由绿转为黄褐色时,为最佳采种时间。种子不耐贮藏,采后随即用1%福尔马林溶液浸种30min,取出后密闭2h,然后阴干,处理后应及时播种。因光皮桦播种季节较迟,当年苗木生长期较短,幼苗期大多处在晴热高温天气中,所以应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水条件好的阴湿圃地作为育苗地。育苗地于前一年冬季或当年早春提前整地,并根据土壤情况施足基肥和进行土壤消毒,育苗地施磷肥500kg/hm2、尿素500kg/hm2、复合肥1000kg/hm2,撒硫酸亚铁250kg/hm2,呋喃丹50kg/hm2。

2.2播种及管理

采用条播法,播种后覆上细沙土,覆土厚度以刚好盖住种子为宜,然后覆盖稻草,盖上遮荫网并浇透水。播后6~7d出苗,13~15d基本出齐,出苗后,分2~3次揭除稻草。幼苗期间根据需要,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以后每月1次。在阴天、晴天夜晚揭开遮荫网,让苗木滋润露水,早上8~9时盖上遮荫网。6月下旬揭去遮荫网炼苗,雨季应及时清沟排水。幼苗长出3~5片真叶时进行追肥,每15d追肥1次,以氮肥为主,磷肥为辅,8月底施复合肥。当幼苗长出7~8片真叶时,进行间苗、移苗。8月中下旬定苗,定苗密度为30万株/hm2。

2.3整地栽植

采用全垦整地,大穴栽植的方法。穴的规格为0.6m×0.6m×0.4m,株行距为2m×3m,栽植密度1650株/hm2。栽植前施有机肥和复合肥作为基肥,并用呋喃丹进行土壤消毒。选择二年生壮苗于立春至雨水期间进行栽植,做到“深栽,根舒,栽直,压实”,栽后浇透水。

2.4抚育

第1年要加强对幼林的抚育管理。苗木成活后,追肥3次,分别为5月、6月底各追尿素1次,8月上旬追复合肥1次;块状松土并培土1次,每月锄草1次,干旱时需灌溉,雨季要及时排水,冬季要进行1次修枝;第2年和第3年各锄草3~5次,松土1次;第4年以后造林地基本郁蔽,采用劈草抚育,并进行1次间伐,保留密度为500~600株/hm2。

2.5病虫害防治

光皮桦病害发生较少,虫害主要为疖蝙蝠蛾,以卵在土表落叶层或以幼虫在树干髓部越冬,4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幼虫期,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成虫期。幼虫钻蛀枝干,在韧皮部和髓部形成坑道,致使树势衰弱、断干、甚至枯死。人工防治主要是清理造林地,消灭幼虫于栖息场地;化学防治可用氧化乐果3000倍液注入虫孔内,或于幼虫刚蛀入树干基部出现粪屑时,立即于土中施3%呋喃丹颗粒剂。

参考文献

[1]冯建民,何贵平,骆文坚,等.光皮桦采种育苗技术[J].浙江林业科技,2006,26(1):59-61.

[2]章迎春.光皮桦播种育苗及造林技术[J].安徽林业,2004(5):10.

第3篇: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 介绍了森林病虫害的概念,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方式进行对比,说明选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森林病虫害的优点,应大力推广生物防治。

    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构成这个群落的成分除乔木、灌木外,还包括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居住的环境。森林并非是树木的简单集合,而是有一定结构,各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并与外界环境发生密切联系的极其复杂的集合体。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降低噪音、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减免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维护生态平衡;另外,森林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林副产品。

    在建国初期,国家为了改变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投入了大批的财力、物力营造了广袤的人工林。使得祖国的荒山秃岭都披上了绿装,也改善了人们居住的环境,使大部分人居住在如画环境之中。但是,在人们庆幸生存环境改善之余,大面积的人工林也为人们带来了不少的烦恼。因为人工林的特点是几千公顷甚至几万公顷都是纯林,这种单一的纯林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极易造成森林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使得林木及林副产品减产、甚至绝收,更有甚者森林病虫害会让大片林木死亡,造成大量森林资源的浪费。因此,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林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森林病虫害的概念

    森林病害是指森林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现象。

    林木病害的类型有:一是侵染型病害。是由真菌、细菌、质原体、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线虫和螨虫等侵染的病害,此种病具有传染性。二是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于林木正常生长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污染等因素所引起的病害,这种病不具有传染性。三是衰退病。是指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林木生长势或生长潜能显着下降,最终导致林木死亡的一种病。森林病害的发生必须要有植物和引起植物发病的因素,没有这2个条件森林病害就无从发生。病害的发生可能是由一个因素或某些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直接引起病害发生的原因称病原,间接因素称诱因。病原按其性质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

    森林虫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灾害,是昆虫在繁殖生长的过程中,取食植物的营养器官或吸食植物的汁液,造成林木所生产的营养减少或者是林木的营养物质被林木害虫取食,造成林木生长不良,使得木材及林副产品的产量下降,甚至使整株林木死亡。

    2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病害防治的原则是在制定森林病害防治计划和方案时,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生物性因素、生态因素、经济因素。森林病害防治的策略:一是杜绝和铲除;二是免疫和抗病;三是保护;四是治疗。人们在对森林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先后使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起初,人们为了防治森林病害普遍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刚开始使用化学药品的品种少,使用的剂量少,但取得的效果极好,森林病害发生的间隔期较长,防治的费用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森林病害对化学药剂产生了抗药性,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间隔期逐渐缩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剂量加大,且效果降低,即成本加大,呈逐次上涨的趋势。后来,人们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对病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即采取生物技术来实现对森林病害的防治。

第4篇: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 阐述了大叶冬青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子处理、芽苗移栽、苗期管理、定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大叶冬青更好地应用于园林绿化提供参考。

大叶冬青别名苦丁菜、菠萝树、大叶茶、苦灯茶,为冬青科冬青属常绿阔叶乔木。其树干通直,枝叶繁茂,树形优美,状似广玉兰;叶、花、果色相变化丰富,萌动的幼芽及新叶呈紫红色,正常生长的叶片为青绿色,老叶呈墨绿色,5月花为黄色,秋季果实由黄色变为橘红色,挂果期长,十分美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极好的生态景观树种。其适应性强,较耐寒、耐阴,萌蘖性强,生长较快,病虫害少,是城市理想的第3代绿化树种。同时,其叶、芽可制作苦丁茶,是优良的保健药用树种;木材可作细工原料;树皮可提烤胶等,发展前景很好。大叶冬青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各省及福建、浙江等地,生于沟坑旁阴湿处、山坡竹林内及灌木丛中,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特征特性

常绿乔木,高达20m。树皮灰黑色,粗糙,枝条粗壮,平滑无毛,幼枝有棱。叶厚革质,长椭圆形,长8~20cm,宽4.5~7.5cm,顶端锐尖,基部楔形,主脉在表面凹陷,在背面显著隆起;叶柄粗壮,长约1.5cm,聚伞花序密集于二年生枝条叶腋内,雄花序每一分枝有花3~9朵,雌花序每一分枝有花1~3朵;花瓣椭圆形,基部连合,长约为萼裂片的3倍,果实球形,红色或褐色,分核4。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

大叶冬青原产我国南方,喜温暖湿润土壤,适生凉爽环境、深厚疏松的土壤。幼龄喜荫蔽,需一定的侧方遮阳,种子休眠期长达3年,苗期生长较慢。一般3年后进入速生阶段,树高年增长量可达50~110cm。1年中有2个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4月和7~8月,二次抽梢的特性为采嫩叶制作苦丁茶提供了条件。因当年生苗耐寒性较差,冬季需防-4~-3℃的低温;二年生苗木能适应-7~-5℃的自然低温;五年生幼树能适应-10℃的低温。

2 栽培技术

2.1 种子处理

因大叶冬青种子休眠期长达3年,种子需用湿沙贮存1.0~1.5年,并进行变温处理。用40℃的温水浸泡12h,置于5℃低温下处理24h;再用40℃的温水浸泡10h,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30min,取出用清水泡8~10h,置于沙床内催芽。经3个月左右,种子陆续萌动、露白后播种。此法可使种子提前9~12个月发芽,发芽率达60%左右。

2.2 芽苗移栽

幼苗高1.5cm,出现真叶时,移入塑料袋营养钵中,排入苗床。株距6cm,行距12cm,塑料袋口径5cm,钵高10~12 cm。幼苗移入后怕高温日灼和干旱,要及时用75%遮阳度的网搭设遮阳棚,以遮阳保湿。

2.3 苗期管理

主要是在幼苗生长旺期施肥。4月每隔5d叶面喷施0.1%~0.3%过磷酸钙和磷酸二氢钾溶液1次,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和茎木质化;7~8月每隔5d叶面喷施0.1%尿素液1次。苗木生长后期,每隔5~7d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或0.2%~0.3%的硫酸钾溶液1次,促进苗木木质化,增强越冬抗寒性。秋后增施钾肥,促进苗木木质化,后期适当缩短遮阳时间,从9月上旬起,逐步揭除遮阳网,增加光照。

2.4 定植管理

(1)绿化大苗栽培。根据本品种喜侧方荫蔽的生物学特性,选用金丝垂柳J842、黄山栾树、光皮树等阔叶树进行异龄混交复合配置,形成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的稳定的树种群落。落叶树行距2~3m,株距1.8~2.5m;行间种植大叶冬青,株行距均为0.4~0.5m。成活后视生长状况和绿化要求施肥管理。

(2)叶用园栽培。用二年生大苗定植,株距1m左右,行距1.0~1.2m,定植1年后矮化修剪定型,修剪高度1m以下;2年后即可采摘嫩叶制茶。因要取叶制茶,栽培过程要增施有机肥(腐熟的饼肥、鸡粪等),严禁偏施氮肥,尽量少施化肥,以达到无公害要求。

2.5 病虫害防治

大叶冬青病虫害虽少,但绝不是无需防治。无论是绿化还是制茶,都应提倡综合防治,强调保护环境。一是精修细剪,及时除去病虫枝、枯死枝、内膛过密枝,通过合理调整树体及树间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恶化病虫害的生存环境。二是利用生物技术消灭害虫,利用天敌,采用人工饲养投放、引进等措施,增加天敌种群数量,控制害虫数量。三是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等。四是必要时可以使用矿物源农药,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五是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关键时可少量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如吡虫啉等,但在制茶采叶前20d禁止使用。六是改进喷药技术,注意适时喷药,减少施药次数和浓度,做到能兼治的不专治,能挑治的不普治,若防治1次有效,可不再多次喷药。

参考文献

[1] 万光忠.大叶冬青栽培技术[J].安徽林业,2007(1):26.

第5篇: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精确林业 农药喷雾技术 机器视觉

论文摘要: 建立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室内农药自动精确喷雾系统,对信号采集、图像处理、施药决策、数据交换等主要问题作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基于相对色彩因子的树木图像分割算法,和传统方法相比,在不影响分割效果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图像分割的实时性。测试表明该系统运行良好,有很好的户外应用前景。

引言

当前我国森林病虫害严重制约了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但病虫害防治效率却是相当低下:施药技术落后,不管有无施药目标都采用均匀恒速的施药方法,而没有考虑到林木的栽植密度、株距及树冠形态等个体差别;施药器械落后,无论是施药器械的药液混合装置、动力装置还是喷雾装置,其机械化、自动化、精确化程度都相当低。

落后的防治手段使农药的利用率低,花费大;农药残留、农药雾滴飘移加重了环境和生态问题;直接和频繁接触农药危及到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精确林业技术提供了解决办法,即在林业生产过程中运用视觉传感器、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在作业过程中实时测知工作对象所需工作的质、量和时机等时空数据,以求获得最好的施药效果和最小的环境代价,从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文献[1~5]可以看出,虽然目前已经有一些学者开展了机器视觉的精确施药方法研究,但其研究对象主要为田间作物如棉花、杂草等,还很少有人研究用于林木病虫害防治的精确施药系统,因此开展针对林木病虫害防治的精确施药系统的研究很有必要。

1 室内农药自动精确喷雾系统设计

1.1 设计要求

根据研究目标要求,本系统需要完成以下功能:模拟施药过程中施药器械和施药目标之间的相对运动;利用机器视觉技术采集实时树木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完成目标树木的分割和识别;以图像处理结果为依据进行施药决策;上位机PC和下位机单片机进行数据交换,将决策结果转化为喷雾指令,并控制喷雾执行系统实现自动精确喷雾。

1.2 系统硬件组成

室内农药自动精确喷雾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运动模拟试验台、彩色CCD摄像头、真彩色图像采集卡、PC机(上位机)、单片机芯片组(下位机)、智能喷雾台(包括若干智能喷头和安装喷头的喷雾台架、压力喷雾系统)及若干接口电路(如RS232/TTL电平转换、功率放大和光电耦合电路等),共分为运动模拟装置、图像采集(机器视觉)装置、自动精确施药装置等3部分。

1.2.1 运动模拟装置

设计的传输带式模拟运动试验台用于模拟施药过程中施药器械和施药目标之间的相对运动,同时便于机器视觉系统采集到连续目标的运动图像。根据树木自相似原理,在传输带上安装了树叶以模拟实际树木。工作台的启动、调速由西门子矢量型变频调速器6SE3214控制电动机来完成。图1中电动机1通过联轴器2带动主动轴3转动,从而带动传输带7运动,这样目标8就跟着传输带7连续地运动起来。通过调节张紧装置4可以调整传输带7的张紧状态,以使其运行平稳。

根据实际施药工作情况,以及实时图像采集处理要求,传输带的速度以2~3 m/s为佳。选用的电动机的转速为1 440 r/min,由带轮直径d=0.12 m得到传输带的速度达到10 m/s。

1.2.2 图像采集(机器视觉)装置图像采集装置由CCD摄像头、图像采集卡、PC机组成。CCD摄像头为Panasonic WV-CP450 ColorCCTV Camera,配套镜头为Panasonic Auto IrisLens LA9C3AE。摄像头连同三脚架放置在距传输带1.12 m处,镜头与树叶同高,其基线与传输带运动方向垂直。图像采集卡型号为Miro VIDEO DC30Plus,支持彩色图像采集,最大分辨率为712×534像素。采集卡插在PC的PCI插槽上,卡上的视频复合端子接收CCD摄像头采集到的模拟视频信号,并将信号数字化,供系统后续使用。当传输带带动树叶转动时,配合开发的软件,机器视觉装置便可采集到连续的树叶运动图像。

1.2.3 自动精确施药装置

自动精确施药装置由单片机、喷雾台架、喷头系统等组成。将若干个喷头布置在喷雾架横梁上,以此来测试图像处理和喷雾决策结果的正误。每个喷头由一个二位二通电磁阀来控制其开闭。电磁阀的控制信号由单片机的I/O端口提供。电磁阀工作电压为220V,单片机发出的控制指令为5 V,因此在电磁阀和下位机之间接中间继电器,喷头连同电磁阀和继电器一同安装在盒子上。图2为喷头控制原理图。

1.3 系统软件组成

开发了两套软件系统:一套用VC开发,是基于Windows平台的应用程序,用于控制硬件实现目标图像采集、图像分割、智能决策、信息发送等功能;另一套由汇编语言编写,运行于单片机上,实现信息接收、喷雾指令发送功能。

1.3.1 图像采集

利用Microsoft公司提供的VFW(Video ForWindows)开发了Capture类,实现模拟运动树木图像的连续采集。视频流中帧图像的格式由图像采集卡和PC机显示卡决定,本系统中为DIB(设备无关位图)格式。利用Capture类的关键帧提取功能,从视频流中提取出特定的关键帧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减轻CPU负担。

1.3.2 图像分割

采集到的图像要进行图像分割,将目标树木从背景中分割出来。典型的基于颜色的分割算法将获取的图像从RGB模型转化为HSI模型,以此来削弱光照强度的影响。但色彩模型的转换非常耗时,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场合,这些图像分割算法根本不适用。文献[6]指出,彩色图像像素的RGB灰度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光照强度。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直接用RGB值来进行识别会导致错误的结果。而利用简单的算术操作来组合RGB分量形成相对色彩因子(relative color indices)进行彩色图像分割可以大大降低光照强度的影响。

在实验室可控光条件及室外自然光条件下拍摄大量绿色树木的图像进行RGB各分量的分析发现,绿色树木图像的G分量值都相对较大,而R、B分量值都相对较小。图像中的背景则鲜有这种现象。据此设计了2G/(R+B)和(R+B+G)/3这一组相对色彩因子来实现树木图像与其背景的分割,其中加入(R+B+G)/3是为了保证图像有足够的光照强度,避免图像中的暗区引起错误分割。为了排除随机噪声的干扰,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得到最后的分割结果。由图3可见,当阈值取得合理时,能获得良好的分割效果。

1.3.3 施药决策

以图像分割结果为依据,进行施药决策运算,结果中包含施药命令,是实现自动精确喷雾的关键。为简化算法,提高决策实时性,用控制微型喷头来实现自动精确施药。在实验室实现的方法是:将CCD摄像头的可见视野无重叠地均匀分为若干个小的控制区域,每一个喷头对应一个小控制区域,以分割后的树木图像为基础,检测每一个控制区域,当某个控制区域中有目标(目标的有无通过阈值来设定),则形成对应喷头打开信息,否则形成喷头关闭信息。试验时,将视野平铺地分成4块,对应4个喷头,进行每个喷头的开关量决策,效果良好。如图4,由于2号区域存在目标,因此控制2号区域的微型喷头打开,而其他喷头关闭,从而实现自动精确喷雾。

1.3.4 信息发送

利用PC机主板上的COM口将施药决策的结果发送至单片机。用MSComm控件来进行串口编程。由于PC是RS232电平,而单片机是TTL电平,因此必须在它们之间用一个电平转换电路。

1.3.5 单片机程序

该程序对单片机串口工作方式、波特率、校验位进行设置(这些设置必须与PC机的串口设置严格保持一致)。同时将接收到的喷雾决策结果转化为高、低电平送至I/O口,控制施药装置。

由单片机的I/O口输出信号来进行继电器的控制存在以下问题:继电器的工作电压较高,因此从单片机输出的信号需要经过驱动电路进行转换,使输出的驱动电压能够适应继电器线圈的要求;继电器动作时,对电源有一定的干扰。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单片机和继电器之间用光电耦合器隔离。

2 系统运行测试

在实验室内,将变频器工作频率设定在2~20 Hz范围内可变,即目标和摄像头相对运动速度为1.3~13 km/h。采集到的视频流帧速率为10 f/s,关键帧采样间隔为0.3 s,即在视频流中每3帧抽取一帧进行图像分割。为了更加清楚地在不同运行速度上观察系统施药决策和精确施药的效果,在测试时仅控制一个喷头的开闭。

运行测试表明,当系统运行于低速状态(1.3~5 km/h)时,系统各环节协同较好。采集到的图像较清晰,图像分割结果和静止状态下分割结果基本一致,电磁阀工作稳定可靠,喷头的开闭和预期的完全一致。不考虑雾滴飘移等因素,有80%左右的液体击中目标,自动精确施药实现的效果较好。但当系统运行速度增大时,出现了以下问题:①由于运动速度较大,采集到的图像开始出现模糊和拖尾,当速度大于7.8 km/h时,这种现象相当明显,图像噪声也有所增加,图像分割正确性下降。②在0.3 s的采样间隔下,由于相对运动速度过大,CCD系统来不及采样,造成无目标的错误决策。③由于电磁阀的机械响应特性,电磁阀需要足够长时间的高电平(或低电平)来开启(或闭合)阀门,系统运动速度过大,使得目标在控制区中的时间缩短,决策程序不能在此期间生成足够长的高电平来开启阀门时,会发生错误。

为解决以上问题,提高视频流的帧速率,同时缩短关键帧的采样间隔。在5.2~7.8 km/h的运行速度上,将系统帧速率提高到15 f/s,关键帧采样间隔为0.133 s(即每两帧抽取一帧进行图像分割)。经过以上调整,系统的可靠性有较大改善。但关键帧的采样间隔不能无限制缩短,关键帧的采样间隔必须比分割一帧图像所需的时间长,否则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当系统的运行速度更大时,由于受到图像处理速度的限制,不能再通过缩短关键帧采样间隔的方法来提高系统性能,从而可看出,图像处理算法的效率直接影响系统精确施药性能和效率。

在本系统中,传输带的运动速度(相当于施药目标和施药器械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是至关重要参数,因为它直接决定了本系统是否有经济实用价值。在实际林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一般要求施药速度达到8~10 km/h。从系统实验室测试结果来看,在低速状态下系统运行是可靠的,在中速状态下,也可以用调整状态参数的方法(主要是缩短关键帧采样间隔)使之可靠运行,由于实验室内所用的模拟目标远比实际树木小,模拟目标间的间隔也要比行道树间的实际株距小,因此,通过相似原理可以推断出进行户外工作时,系统运行速度可以进一步提高,达到10 km/h以上,但仍需进行户外测试加以证实。

3 结束语

研究的室内农药实时精确喷雾系统以实验室环境中的试验模型为研究对象,模拟林木病虫害防治农药喷雾的真实情况,分析和探索了在自然环境中基于实时视觉传感技术的农药精确喷雾的可行性和效果。建立了一套图像处理算法,并以此为依据做出决策来控制喷头实现农药的精确喷雾。对施药过程中的运动模拟、树木图像采集、图像分割、施药决策、喷雾执行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Steward B L, Tian L F. Machine-vision weed density estimation for real time, outdoor lighting conditions.Transaction of ASAE, 1999, 42(6): 1897~1909

2 Steward B L, Tian L F, Tang L. Distance-based control system for machine vision-based selective spraying.Transactions of the ASAE,2002,45(5): 1255~1262

3 Li Zhigang, Fu Zetian, Shi Yan, et al. Prototype system of automatic idenfication cotton insect pests and intelligentdecision based on machine vision. 2003 ASAE Meeting, Paper 031107.

4 Kevin Gillis P, Giles D Ken, Slaughter David C, et al. Injection and fluid handling system for machine-visioncontrolled spraying. 2001 ASAE Meeting, Paper 011114.

5 Chi Y T, Chien C F, Lin T T. Leaf shape modeling and analysis using geometric descriptors derived from beziercurves. Transactions of ASAE, 2003, 46(1);175~185

6 EI-Faki M S, Zhang N, Peterson D E. Factors affecting color-based weed detection. Transaction of the ASAE,2000, 43(4):1001~1009

第6篇: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范文

【关键词】华南地区;架空层绿化;植物配置;绿化养护管理

1 华南地区居住区架空层绿化的应用与存在的问题

居住区架空层不但有效隔离了地面潮气,而且有利于采光、通风,在架空层进行园林景观营造,既使得建筑与环境完美结合,同时又能因地制宜,营造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情。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近年的居住区设计中,架空层园林景观的营造得到广泛的应用,而绿化植物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因素,在架空层园林景观的营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架空层由于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绿化植物的生长条件受到诸多的制约。而某些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一味的追求新颖,只考虑景观美学的要求,而忽视了植物的生态性,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甚至死亡,给架空层绿化的后期管理带来诸多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居住区架空层园林景观的营造过程中,对绿化植物的应用,既要考虑美学要求,又要充分运用生态学原理,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并在种植后实施合理的、有针对性的绿化养护管理,才能使架空层的绿化景观效果得以持续。

2 植物配置

植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树不成园林,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

2.1 架空层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兼顾生态性和人性化

在绿化植物设计过程中,首先应严格按照植物的生态学原理进行配置,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遵从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唯有如此,才能使植物正常生长,发挥应有的功能。架空层常处于建筑物的底层,且由于建筑承重、防水等的需要,因此在居住区架空层空间里,植物所赖以生存的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土壤等生长要素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行植物配置时,一方面,针对架空层的光照、风向、土壤等情况,考虑不同植物品种在架空层种植的生态合理性,注意喜光植物与耐荫植物,深根性品种与浅根性品种等不同类型的植物的合理搭配。另一方面,架空层是小区居民休息、沟通、交流的场所,特别是小孩和老人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绿化植物配置除了满足植物生态性,还应“以人为本”,以安全为前提,切忌将有毒、有刺、有刺激性气味的植物运用到架空层绿化中,以免造成伤害事故,做到实用性和景观效果和谐共存,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

2.2 适合华南地区的架空层植物配置

华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湿度较大,有利于架空层植物的水分补充。在架空层中,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生态因素是光照,另外还要考虑种植土层的厚度和植物的生长速度。一般情况下,架空层架空层种植的植物品种应以耐荫植物为主,但在一些能充分接受阳光照射的地方,如架空层入口处,架空层飘台等地方可以适当种植喜阳植物,搭配彩叶植物和开花植物,以丰富架空层绿化景观的色彩;对有光照但无直射光的地方,则以稍耐荫,且生长速度较慢的浅根性植物为主,可以考虑以稍耐荫的小乔木如澳洲鸭脚木(Brassaia actinophylla)、棕榈科植物如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Hook.) H.Wendl.)、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Wendland)、针葵(Phoenix roebelenii)、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等为上层植物,搭配四季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var. semperflorens)、含笑(Michelia figo)、栀子花(Gardenia jasminoides)、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毛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春羽(Philodenron selloum Koch)、亮叶朱蕉(Cordyline terminalis cv.Aichiaka)等稍耐荫的中层香花、开花植物和常绿、观叶灌木,底层配置七彩竹芋(Calathea roseo-picta)、紫背竹芋(Stromanthe sanguinea Sond)、蜘蛛兰(Hymenocallis americana)、沿阶草(Ophiopogonjaponicus)、天冬(Radix Asparagi)、小蚌兰(Rhoeo spathaceo cv "Compacta")等中性偏喜阴的地被植物,形成植物群落层次错落有致、色彩丰富而兼具香气的绿化景观;接近无直射光的窗户或离有直射光的窗户比较远的地方,主要配置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Lour.)Harms)、棕竹(Rhapis excelsa (Thunb.) Henry ex Rehd.)、红背桂(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 Lour)等强耐荫性的灌木和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inn)、吊竹梅(Zebrina pendula Schnizl)、冷水花(Pilea cadierei)、鸢尾(Iris tectorum)等耐荫性强的地被植物;只有微弱的散射光透入的阴暗处,则只能配置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白蝴蝶(Syngonium podophyllum)、一叶兰(Aspidistra elatior Blume)、肾蕨(Nephrolepiscordifolia (L.)Presl)等极耐荫的品种,在光线太弱的地方,以盆栽摆设或仿真植物布置代替绿化种植,有利于架空层园林景观的长期管理。

3 绿化养护管理

合理的植物配置只是园林景观成功的第一步,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绿化种植后,只有经过长期的、经常性的、合理细致的绿化养护管理,才能使绿化的稳定性得到保障,形成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

总体来说,架空层绿化养护管理也和一般的室外公共绿地养护管理一样,主要包括淋水、施肥、松土、除草、修剪、造型,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但由于地处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对于室外公共绿化养护,架空层绿化养护管理需应对植物生长生态因素受限而采取一些特殊的养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植物补光

光是植物能量供应的来源,当光照受到建筑物的遮挡,使架空层植物所需光照不足,不仅会影响植物的观赏性,严重时还会造成植物死亡。在架空层的养护过程中,当发现植物的光照严重不足,影响植物的生长时,可以利用人工补光,促进植物的正常生长。人工补光的主要措施包括利用发光二极管(LED)和植物生长灯等人工光源来模拟太阳光,使植物的光合作用正常进行。

3.2 中耕翻土与土壤改良

出于建筑承重的考虑,架空层绿化种植土层普遍较浅,加上绿化排水要配合建筑的排水设计,使架空层绿化的种植土更容易板结,或者形成盐碱化,极大的影响绿化植物的生长。对种植土板结、盐碱化主要通过加强中耕翻土,并在种植土中掺加椰糠、木屑、谷壳等有机材料对种植土进行改良,或者对小区的绿化废弃物(如树叶、修剪的枝条)进行合理利用,以绿化废弃物改良土壤,做到生态循环,既环保又节约。另外通过改变日常养护的淋水方式,以喷淋代替灌溉,并及时排除积水也是有效的解决办法。

3.3 修剪

架空层光照不足导致植物长势较弱,对架空层植物应以自然生态为主,辅以轻度修剪。只有植物的生长影响到小区居民的休憩和活动时才对植物进行必要的造型。防止因强剪造成长势较弱的植物死亡。

3.4 病虫害防治

架空层空间是小区居民聚集休憩的场所,进行病虫害防冶时必须以安全环保为前提。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发生病虫害时,首先考虑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如人工除虫,保护害虫天敌,利用灯光诱杀和黄板诱杀等。确实需要用化学防治时,首选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保证用药安全,防止出现用药伤害事故。

架空层绿化作为一种新型绿化模式,在实践应用过程中,绿化的长期稳定性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只有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结合后期有针对性的养护管理,才能使架空层的园林景观稳定性得以持续。

参考文献

第7篇: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 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是国际市场公认的集营养与保健于一体的第3代小浆果。介绍丹东地区蓝莓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园地选择、整地、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储藏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蓝莓学名越橘,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蓝莓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质元素以及熊果苷、蛋白质、花青苷、食用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是近几年国际市场公认的集营养与保健于一体的第3代小浆果。而且蓝莓果实价格不菲、用途广泛,除可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酱、果汁、鸡尾酒、冰淇淋、糖果等。现将蓝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

适合丹东地区气候条件,且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的主栽品种有蓝丰(高丛)、北陆(半高丛)、北蓝(半高丛)、北村(半高丛)、美登(矮丛)。其中前4个品种属鲜果销售优良品种,美登适合做加工型品种。

2 园地选择

栽培蓝莓选择土壤类型标准是:土壤坡度不超过10%、土壤pH值4.0~5.5(最佳pH值4.3~4.8)、土壤有机质含量8%~10%(至少不低于5%),要求土壤肥沃、疏松、排水性能好、湿润但不积水。丹东地区杜鹃花科植物分布广泛,适宜于杜鹃花科植物生长的土壤也适合蓝莓生长。

3 整地

园地选好后,在定植前1年深翻土壤,并结合压绿肥,如果杂草过多,可提前1年喷除草剂。翻土深度20~25cm,深翻熟化后平整园地,清除石块、草根、木块等杂物。地势低洼的园地应设置排水沟。因为丹东地区气候湿润,夏季雨量颇多,所以整地后都要台田。台田后台面通气好,台沟积水,保持水分。丹东地区栽种的5个品种,台田高均为25~30cm,台沟宽均为0.6m。不同的是:蓝丰、北陆、北蓝、北村的台面宽1.2m,美登台面宽0.6m,在台面中间单行种植。

4 定植

可选择春秋两季定植。春天定植越早越好,但相对来说,还是秋季成活率比较高。定植苗龄最好是生根后选育的二至三年生大苗,这样成活率高。蓝丰是高丛品种,穴稍大,为1.0m×1.0m×0.5m,半高丛品种适当缩小,美登0.5m×0.5m×0.4m,挖出来的土要加入1/3草炭土,混合均匀后回填。蓝丰、北陆、北蓝、北村株行距1.0m×1.8m,美登0.5m×1.2m。定植时将苗从营养钵中取出,在已挖好的定植穴上再挖1个大约20×20cm的小坑,将苗栽入,轻轻踏实,浇透水。

5 定植后管理

从早春至8月份均可进行清耕,入秋以后不能清耕,对越冬不利。清耕深度以5~10cm为宜,若太深不利于根系发育,易伤根。生草,主要是行间生草,行内控制杂草。生草法能起到保水、保墒的作用。每年施3次肥。春季撤完防寒土施第1次,之后每隔30~45d施1次肥,连施3次,一般用复合肥。定植后第1年施肥量10g/株,第2年20~30g/株,第3年40~50g/株,5年后80~100g/株。遵循按需给水的原则。判断是否需要水可根据田间经验进行。土表10cm之内土层若用手使劲攥不成团,即为干旱,需要灌水。丹东地区一般多用滴灌。蓝莓修剪的目的是调节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矛盾,解决通风、透光问题。修剪的主要方法有平茬、烧剪、疏剪、剪花芽、疏花、疏果等,具体操作时,应视树的品种、树龄等不同而定。

6 病虫害防治

入冬前,将枝条压倒覆盖浅土,盖住枝条即可,但蓝莓的枝条比较硬,容易折断,因此采用埋土防寒的果园宜斜植。蓝莓共有几十种病害,褐斑病又名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产生红褐色小斑点,然后逐渐扩大,而后转为黑褐色,发病后期病斑中央变灰,边缘深褐色,病斑表面生出黑褐色小点粒及霉丝,致使叶片枯黄脱落,严重时全枝裸露。枝条溃疡病常发生在茎基部,染病后树皮呈灰白色,后变褐腐烂,严重时导致整个树皮坏死,叶片萎蔫失水,全株死亡。根腐病从须根开始发病,病根变褐腐烂,逐渐向上蔓延,绕须根基部形成红褐色圆斑。危害严重时,病根变成黑褐色而死亡。枝枯病多发生在当年生枝条上。主要症状就是顶尖死亡。蓝莓的病害防治多采取预防为主、药物防治为辅的综合治疗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逆性,发现病叶、病枝、病果及时摘除。因蓝莓属于杜鹃花科植物,如果病情控制不住,需要采用药物治疗,可以参照杜鹃花的防治方法进行。

7 采收与储藏

当果实达到形态成熟时采收。采收过程中注意不让果实破损,不能碰掉果实表面包裹的白霜。采收后要放入塑料食品盒中,以免挤压。现在丹东地区用的都是人工采收的方法。这种方法损伤小,可利用果产量高。采收后的果实要及时冷藏,冷藏温度低于10℃。降温要慢,否则易导致烂果。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储藏技术为气调库储藏。速冻储藏是在 -18℃以下低温速冻。速冻果虽然味道比鲜果稍微酸一点,但风味仍很好,可以反季供应市场。

参考文献

[1] 范仲先.蓝莓的栽培技术要点[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8):699.

第8篇: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桦树树势优美、生长迅速,是庭院绿化和观赏树种之一。介绍了其育苗和选林技术,以期为林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桦树是桦木科落叶乔木或灌木,树高15~25m,天山南北坡均有分布,桦树喜光,不耐庇荫,较喜湿润,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耐低温;萌芽力很强,采伐后可自行萌芽更新;种子小而带翅易传播。在林区的皆伐迹地和火烧迹地上,桦树能作为先锋树种迅速侵入,形成纯林。桦树是速生树种,幼年生长快,在立地条件中等地方,每年高生长量可达1m。15年左右开始结实,且结实较丰,大、小年不明显。桦树树冠圆形,树势优美,生长迅速,树皮洁白,秋季树叶金黄,是庭院绿化和观赏树种之一。现将其育苗与造林技术介绍如下。

1育苗

1.1选种

待9月上旬种子成熟,选生长良好的健壮母树,一般在早晨有露水时采集,采回的种子放在通风、干燥地方晾晒,稍干即可揉搓、过筛除质,然后装入麻袋,进行低温储藏。

1.2育苗地的准备

(1)选地。桦树种子较小,在黏土中不易扎根,对育苗地要求严格。因而土壤必须是疏松的沙壤土。育苗地要深翻25~30cm,反复耙,使土壤细腻。

(2)土壤处理。开春后将深翻的土壤耙碎,施入基肥30t/hm2。施375kg/hm2的硫酸亚铁粉或5%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消毒,洒在土壤中翻10~15cm,可改良土壤碱性,供给苗木所需可溶性铁质。

(3)做床。桦树种子细小,苗床不宜太大。可做成半高床,宽2.2m,长度一般为5m,中间留宽10cm、深20cm的步道,用于浇水、除草。施225kg/hm2锌伴磷粉剂,预防地下害虫。

1.3种子处理

春季将种子用35℃温水浸泡1~2d后,捞出放入木箱内,用麻袋覆盖,每天洒水2~3次,并上下翻动,早晚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必要时早晚生火,提高室温。当种子1/3吐白时应立即播种。

1.4播种

春季播种时间以出苗不受倒春寒的冻害为原则,尽可能做到早播种、早出苗、增强苗木的抗性,保证苗木安全度过夏季高温。播种用撒播、条播均可,但要便于田间管理,以条播为宜,播幅宽15cm,行距5cm,播种量为75~120kg/hm2。播种时种子用干沙拌匀,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播幅上,播种后及时用锯末、羊粪、过筛土,按1∶1∶1的混合土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易。播种后用竹帘覆盖,并立即用洒壶洒水,保持床面湿润,以利出苗。

2苗期管理

种子出土前,每天检查种子周围土壤水分状况以及种子芽尖情况,根据天气情况、土壤干湿程度,每天洒水2~3次。出苗期、生长期的管理是育苗的关键。小苗幼嫩,必须做到管理精细,每天取样挖出幼苗观察,根据根尖生长情况洒水,土壤偏湿时,根尖易腐烂;偏干时,根尖会因缺水而干枯,以土壤不积水、不干燥为原则。幼苗出土后用1∶1∶1的波尔多液每隔10d喷洒1次,防治病虫害侵染,1个月后,幼苗长出数个侧根后即可用大水浇灌。遇到连阴雨天,灌溉后2~3d撤去遮荫竹帘,降低苗床含水量。8月中下旬苗木生长缓慢,木质化加强,应少浇水。发现有病虫害危害幼茎、叶、根部情况,及时施药杀虫。

桦树为喜肥性树种,在贫瘠土壤中,幼苗生长弱、抗性差,易造成幼苗大量死亡,存活下的苗木,2年的生长量不如肥沃土壤中苗木1年生长量。因此,整地时要多施有机肥,生长期要施氮肥。追肥可在苗木生长盛期进行,一般在6~7月可追施氮肥1次。期间应加强苗木的除草工作,除草应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

3造林技术

(1)直播造林或植苗造林均可,直播造林以秋季为主,即秋季种子成熟时随采随播,选择杂草较少且土壤较湿润的地方撒播,一般可不必覆土。植苗造林以春季为主。

(2)用块状针叶混交,能减少针叶林的病虫害发生,并增加腐殖质含量,亦可造纯林;5~7年的移植大苗可用于庭院绿化、道路绿化。

(3)造林方法。栽植前,穴面腐殖土全部回穴底,苗木居穴正中,深浅适度、根系舒展,严格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进行,培土深度应高于地面4cm左右。造林地宜选择在火烧迹地、小块皆伐迹地、林缘坡地或林中空地。造林后1~3年内每年抚育1~2次,几年后即可郁闭成林。

4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桦树心腐病、桦树白粉病、桦树锈病等,虫害有杨柳光叶甲和舞毒蛾等,但均不严重。老树多心腐病,应以培育中、小径材为主。

5参考文献

第9篇:林业病虫害防治论文范文

选择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水源丰富、背风向阳、土壤深厚肥沃、灌水排水方便的地块。银杏对土质要求不高,各种土壤都可以,但是以壤土或砂质壤土最为适宜。一定不要选择容易积水的低洼地。

2 整地施肥

育苗地选好后,上一年秋季深翻25 厘米以上,结合深翻施足基肥。基肥应用充分腐熟有机料,每亩施用4500 公斤有机肥,过磷酸钙100 公斤,硫酸亚铁2.5公斤,然后整平耙细,冬灌。

3 做苗床

早春播种前做苗床,苗床大小和方向可根据地块实际情况进行决定,为作业方便,床面可做成宽1~1.1 米,长度10~15米。育苗地一定要设计灌排水沟。

4 种子采集与处理

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40 年以上的银杏树果实做种子。当银杏果实外皮呈现黄色时采集,果实要进行堆沤腐熟,堆沤时要经常翻动,当外皮变软时捣烂,搓揉去掉外皮,通过风选去掉杂质,将种子放在阴凉通风处阴干,干后分级沙藏,沙藏法:首先将河沙进行筛选,调至沙子含水量达50%~55%,按种∶沙=1∶2~3 的比例进行均匀混合,混合后堆放在室内,四周用红砖垒砌,底部铺一层细沙厚度5 厘米,然后铺一层种子,种子上覆10厘米厚的沙子,再铺种子,再盖细沙,可3~5 层,最后用15~20厘米厚细沙封顶,并每隔1 米放一排竹竿通气。一般沙藏厚度在50 厘米左右,15~20 天翻动一次,随着水分蒸发要适当洒水补充,保证种子不干、不霉、不烂。

5 催芽

为使银杏出苗整齐一致,苗全苗壮,在播种前15~20 天将沙藏银杏种子取出,放在55℃温水中泡24 小时,然后进行催芽。催芽在温室内,底部铺上3 层麻袋,将种子放在麻袋上,均匀摊开,厚度为一层种子厚度,种子上盖2 层麻袋,再铺种子,种子上再盖2层麻袋即可。要经常检查保持良好湿度,如果湿度不够喷水,催芽温度控制在30℃左右,每隔2~3 天翻动一次,中午进行,保持受热均匀,温度一致,出芽整齐。催芽后15~20 天萌动发芽,随着翻动种子,及时将发芽种子捡出点播。

6 播种

在春季播种,只要冻土融化即可播种,朝阳地区一般在4 月上旬进行,银杏播种育苗时播种量,一般为100 克种子/ 平方米。播种时要求行距30 厘米,株距10 厘米。播种沟深3.5 厘米左右,经催芽后的种子点播在沟内,一定将种子水平放在沟内,胚根向下,盖土2.5 厘米左右,然后用支小拱棚覆盖,以后保持床面湿润。银杏种子的播种深度,宜浅不宜深。一般来说砂质壤土,以1.5厘米深的播种穴出苗情况最好。播深2 厘米优于3 厘米,播深4 厘米出苗不齐且长势也差。

7 播后管理

加强管理才可培育出优质壮苗。其主要措施是注意保温保湿、加强追肥、防治病虫、适当遮阳。

7.1 保温保湿

为使播种后幼苗顺利出土,达到苗全、苗齐、苗壮,苗床土壤保温保湿十分重要。当幼苗出齐之后,将小拱棚顶部塑料向两边扒开,进行适当通风降温,待晚霜期过后,将小拱棚撤掉。在此期间应注意天气变化,以防止高温和倒春寒危害。

7.2 遮阳

银杏幼苗不耐高温和强光,因此适当遮阳对幼苗生长发育是极为有利。遮阳方法很多,如架设阴棚、间种作物等。

7.3 肥水管理

苗期全年追肥3~4 次,当幼苗出现2 片真叶时,喷施0.1%磷酸二氢钾肥料,每隔15 天喷1 次。第一次施肥在5 月中旬4片真叶时;第二次施肥在6 月上旬;第三次施肥在7 月下旬;第四次施肥在8 月中下旬。前三次施肥,每次施尿素15 公斤/ 亩,最后一次施复合肥(N∶P∶K=1∶1∶1)15 公斤,方法在苗垄一侧开沟施入。根据天气情况及时灌水抗旱,特别是雨季一定注意防涝。

7.4 中耕除草

全年一般除草松土3~5 次,一定保持苗圃无杂草。幼苗期加强中耕除草,苗木稍大时结合松土进行除草,雨后和灌水后应及时松土,以免土壤板结。

7.5 病虫害防治

银杏病虫害比较少,苗期主要虫害是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病害主要是颈腐病和立枯病。

7.5.1 地下害虫播种时撒入辛硫磷毒土,即先将0.5 公斤辛硫磷乳油加水30 公斤稀释,再对干细土150 公斤制成毒土。苗期地下害虫大面积危害时,可用50%可湿性敌百虫粉剂与秕谷的比例按1∶100 制成毒铒,于傍晚撒于苗床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