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文化范文

中西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文化

第1篇:中西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西文化;相遇;《活动变人形》;反思

《活动变人形》是王蒙创作生涯里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作家怀着浓烈的忧患意识,对20世纪初期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下的知识分子进行了形象的分析和深刻的反思。

一、中西文化的对立

传统文化熏染下长大的倪吾诚,在出国留学、接触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对传统文化的背离情绪。他带欧洲文明的皮毛,带着他眼中的西方文化归国,尝试着用他所认识的西方文明来重塑他的妻子和家庭,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性。但这无异于以卵击石,“一切价值系统的有效性都需要依靠人们自愿的心悦诚服即发自内心地服从权威,所谓权威不是实力,也不是科学,而是内在凝聚力。”[1]

如果说封建与现代的冲突是保守文化与开放文化的冲突,那么野蛮与文明的冲突则是落后文化与先进文化之间的冲突。野蛮性不但体现在中国国力积贫积弱的大环境下,也体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习俗上,随地吐痰、不喜欢洗澡这种“小毛病”姑且不说,倪吾诚的父亲青年时代就抽大烟,倪吾诚的母亲甚至陪着他抽,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而倪母却用畸形的野蛮的行为损害了儿子的健康。当一个母亲主动让自己儿子健康受到摧残,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支撑这个目的的思想已经是野蛮落后的了。这种思想与西方注重开放、积极探索、冒险精神相对立。

二、倪吾诚性格分析

受“”的影响,倪吾诚对传统文化采取的是全盘否定的态度,他出国留学,迫不及待地拥抱西方文化。按照弗洛姆的说法:“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途经却是多种多样的,各种满足途经之间的差异与精神健康的不同程度之间的差异相一致。如果这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出现精神絮乱。”[2]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占据“道德制高点”的人却在民族危急存亡之际,恬不知耻地与汉奸来往,毫无气节。

王蒙以夸张的笔调和嘲讽的语气,深刻地解剖了倪吾诚精神人格上的巨大缺失,“对于倪吾诚在气节上的没有骨气,作者是批判的;对于倪吾诚在道德上的缺失,作者是愤恨的;对于倪吾诚在生活上的失意与落魄,作者是哀怜的。”[3]

三、中西文化客观的隔膜

(一)倪藻与中西方文化

与倪吾诚态度不同,倪藻能以客观的眼光看待中西方文化及其关系,可以说倪藻是对其父的继承与超越。倪藻来到欧洲H市后处处以一种客观辩证的态度对比中国和欧洲的情况进行分析。一方面,倪藻对某些中国人因为较差的文明素质而被欧洲人瞧不起的事实,中国依然在世界处于落后地位的现状感到忧愤,另一方面,在史福岗夫妇身上倪藻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客观现实性,中国文化具有生命力的。

(二)中西学者的交流

在倪藻等人访欧的最后一天上午,他们访问了M市一所大学的东方研究中心。接待他们的是一位特别喜欢中国文化的女士,她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练太极拳,学做中国菜,抚育着一大家子的人,做到了“事业家庭两不误”。她被称作“奇妙的女人”。当中国学者提到中国近百年落后于西方发展时,主任认为这是一个严重问题,但并不是问题全部。在欧洲,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科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后果。甚至有观点认为工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比积极影响还多。与此同时人们越来越倾心于“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调整人际关系的变化”的古老的中国文化。主任认为:中国文化向来是兼容并蓄的,中国人用智慧将佛教、马列思想等等加以改造、吸收、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的文化。在主任看来,中国对自己文化的保留与对西方文化的“扬弃”的智慧需要他们西方人学习。

互相羡慕,愤愤不平自身所处的环境,这是中西学者的共性。造成中西方隔膜的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双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优点,或者认为这种别人眼中的“优点”是理所当然,根本不值一提的,而对于自身的不足却是用放大R放大渲染,惊天动地,恨不得要将之割裂舍去,殊不知人无完人,更何况是人创造的文化呢?有得必有失,对待中西文化,不能一刀切地定义正反两面,而应当辩证地看待。

四、结语

就像活动变人形的“脚”一样,环境改变人的命运。王蒙通过《活动变人形》中倪吾诚的个体生活悲剧,传达出要通过广阔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来达到呼唤人的主体意识,反思中西方文化各自的利弊,让人的“头、身、脚”更加协调的愿景。他在小说结尾“赦免”了被判精神死刑的倪吾诚,表达了他对社会变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祈盼。

参考文献:

[1]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56.

第2篇:中西文化范文

关键词:东方韵味;中西文化;碰撞

绪论

今年年初,《卧虎藏龙2:青冥宝剑》在全国院线上映,作为系列片,相较于2000年那部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观影热潮,获得好口碑的《卧虎藏龙》,不得不说《卧虎藏龙2:青冥宝剑》让许多影迷感到失望,很多人在探讨原因,其中有一个名字绝不会让人忽略

李安。他凭借《卧虎藏龙》成为首位问鼎金球奖最佳导演的华人导演。出自他手的《卧虎藏龙》以其独特的东方韵味,受到世界市场的肯定,创下了全球两亿多美元的票房。此后,中国武侠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寻找到了另一个出口,不再是单纯地以拳脚走天下,而是用充满东方韵味的视觉享受将“武侠”艺术化。对于《卧虎藏龙》产生的这些连锁反应,李安说他压根儿没有想到自己会制造出这等状况。电影比我大,电影引发的回响又比电影大。作为一个小小的个人,我只能面对,且战且走,见招拆招,一点一滴地学,一件一样地应付。

李安――生于台湾,祖籍在江西德安。作为一个台湾外省人,李安身上自然有着这类人的特质。他们“继承了文化中国的古典养分,同时也吸收美欧日等各地涌入的现代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李安于1975年从艺术学院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在求学的过程中,他对中东西文化差异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也为之后他在电影里将中西方文化柔和并进,处理地游刃有余奠定基础。《卧虎藏龙》这部完全以东方世界为背景的电影中如果少了李安擅长的中西并存,也决计不会造成这么大的轰动。

一、演绎于东方韵昧中的《卧虎藏龙》

武侠世界,这个中国特有的虚幻境地,承载着中国人的梦想,虚无缥缈却又真实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它的存在本身就含有东方的神秘特质。电影以其特有的表现方式,成为了还原这个江湖梦最好的载体。“武侠片,除了武打还要有意境,最重要的就是讲情与义。”李安在筹备《卧虎藏龙》前,对武侠片这样定位。的确,《卧虎藏龙》呈现的这个武侠世界有别于以往武侠片纯粹的感官刺激。李安用他自己对意境的理解,架构了一个隐忍、含蓄的江湖。

(一)什么是意境

“意境”的概念最早在唐代王昌龄的《诗格》中被提出,后衍生到中国绘画领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境”被解释为“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强调“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艺术作品的“形象描绘”是直观的、可见的,而“境界与情调”却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上的东西,它以“形象描绘”为基石,游弋于具体的表现形式之外,需要观者透过表象去慢慢体会和细细品味。引申到电影中,便是用光影世界来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影片中外部景观的美学呈现渗透了人物的心绪,延伸了人物的性格。

(二)《卧虎藏龙》中的意境

什么样的导演就拍出什么样的电影。如同《英雄》出自张艺谋的大气、豪情,《卧虎藏龙》也只有经李安之手才能这样儒雅、含蓄。如果说《英雄》中张艺谋用明亮饱和的色块将荡气回肠的杀戮江湖直白地呈现于观众面前,用视觉刺激来震撼观众。那么李安的《卧虎藏龙》则是用写意的水墨画式的画面引导观众走入江湖,体会江湖。

1构图

中国绘画与诗词一样讲求意境。《卧虎藏龙》里,画面构图就有不少借鉴于中国绘画,其中更以远景和空镜头为甚。玉娇龙和罗小虎在大漠里奔驰,宽广辽阔的大漠景色,采用远景呈现,使观者的心境也随之开阔。纵马奔驰的两人与景致融为一体,就像是一副活动的骏马图,让观众的心也随之在大漠里驰骋。竹林打斗前那个空镜头,青翠欲滴的纤竹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竹子本身的韧性使得婆娑的姿态生动飘逸。翠竹上方缭绕氤氲的白色雾气为画面营造出“留白”的效果,被覆盖或者说留白的远处景色让看不真切的观众充满猜测与遐想。片中类似的镜头很多,让这个原本就发生在东方的故事,更显东方韵味和神秘色彩。

2色彩

《卧虎藏龙》全片在色彩上的不明亮、不饱和,犹如水墨附于宣纸之上,勾勒出江湖的生活画卷。善与恶,正与反的矛盾在色彩处理上弱化了。或许这正印证了道家阴阳调和之说,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青蓝色的色调几乎占据了整部影片,绿色和蓝色让这个刀光剑影的武侠世界显出了儒雅,平静的气质。面对仇恨与杀戮的江湖,却有了一种极不相衬的安宁、淡定之感。正如李安自己所说“对武侠世界,我充满了幻想,一心向往的是儒侠、美人的侠义世界,一个中国人曾经寄托情感及梦想的世界。”李安营造的这个世界关于恶向善、动向静的回归,善是它的主题,静是它的归宿。绿与蓝的静谧色调也暗示了它最终的情感与梦想。

3音乐

大提琴低沉而缓慢的奏响,展开了那副神秘的水墨长卷,引观众走入卧虎藏龙的江湖,经历爱恨情仇的跌宕人生。影片的音乐与叙事节奏配合得天衣无缝。李慕白为救玉蛟龙,反遭碧眼狐狸暗算,转眼间,生命已经到了尽头,只一息尚存。音乐适时渐起,大提琴低沉的声音像两人此时的感情纠结缠绕,只希望将浪费的一生在这一刻留为永恒。俞秀莲凄凉无助的眼神,李慕白在生命走到最后才说出的倾诉,久久盘踞在观众心中的情,都与的音乐融合起来,一泄而出,势不可挡。谭盾的谱曲舒缓而优美,一丝伤感隐在其中,就像东方性格中的细腻、含蓄、内敛,再多的惆怅与悲凉都只能自己独自伤感与消化。通篇的音乐承接更像是一首长诗,荡气回肠,却自始至终隐而不发,在自斟自酌中回转融合,与光影所呈现的意境异曲同工。

二、《卧虎藏龙》中表现的中西文化碰撞

李安的成长经历让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他的电影很西化却始终以带有中国色彩,中国古典文化植根在他的电影里面。东方性格里的细腻、含蓄、内敛被充分地柔和进他的电影。纵观李安所有的影片不管是对于情感或者镜头场景的处理都蕴含了这些特质。在《卧虎藏龙》这样一部讲述神秘江湖的电影中,东方文化的呈现理所当然。然而如果电影不存在西方文化,没有西方人所熟知和了解的东西。那这部电影也不会在西方社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收获远远高于中国本土的票房。中西方文化向来就不是不能和平共处的,即便有很多相互矛盾的情况,却从来不是势不两立、你死我活。在《卧虎藏龙》这样一个完全东方的环境里,中西文化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李安对于两种文化又是怎样处理呢?

(一)“父亲”与“家庭”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影片中李慕白和玉娇龙始终没有以师徒的关系出场,但影片最后玉娇龙的变化确是因为李慕白的影响和教导。对于玉娇龙的野性难驯,李慕白没有直接铲除毒龙,杜绝隐患,而是加以包容和引导,希望她能体会武侠的境界,导正剑法。他在片中承担父亲的职责,约束玉娇龙的心性,引导她走向正途,教她些许做人的道理。竹林打斗之后,玉娇龙答应李慕白三招之内如果能夺去青冥剑就拜他为师,宝剑被夺后,玉娇龙反悔,这个场景就像是叛逆的女儿与父亲之间的对持。

即是父亲与女儿,便像是一个家庭。中西方的差异在家庭这个社会文化的缩影里表现得最为明显。对于家庭的剖析和诠释更是李安始终不曾放弃的,即便是在这样一个没有家庭实体的武侠世界中依旧能看到它的影子。

影片中,俞秀莲一直希望能和李慕白双宿双飞,这便是一种对家庭的渴望,她是一个很传统的女人,她对玉娇龙说:“嫁人是大事,女人一辈子总是要嫁人的”,“我虽然不是出身于你们这样的官宦人家,可是一个女人一生该服从的道德和礼教并不少于你们”。但即将成家的玉娇龙却对俞秀莲说:“我就要嫁人了,可我还没过过自己想过的日子”。对于家庭,玉娇龙更多的是不想成家。她本来已经准备安安分分嫁人了,可是罗小虎的出现再次唤起了她对于自由的渴望,最终抛弃家庭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面对李慕白,她心高气傲,不愿接受他的“调教”,如果可以,她会像对付酒馆里的武林人士一样对付李慕白。玉娇龙身上隐约体现了来自西方的“弑父”情结,比如她初人怀安称李慕白是她的手下败将。李安在影片中的处理柔化了弑父线索,变成了对父权体系(家庭)的解构。随着李慕白的倒下,“家庭”彻底地瓦解了,俞秀莲对于家庭的幻想破灭,玉娇龙失去了作为“父亲”存在的李慕白。看似“家庭”消失了,却是在玉娇龙救李慕白时以另一种方式被重建。玉娇龙终究是明白了走江湖不是“遇上不服气的就打”这么简单,她终究知道了江湖也有它的生存法则,她浮躁、高傲的心终究回归平静。李慕白的坚持在她的感悟中延续下去,她去了武当山,还掉了罗小虎的情债。无从得知她飘落山崖时到底许了什么愿望,或许这便是她得道的方式。

(二)西方个人主义的体现

李慕白――作为世人敬仰的大侠,在武林中调和纷争,维护善与正义。“走江湖,靠的是人熟,讲信、讲义,应下来的就要做到,不讲信义可就玩不长了。”俞秀莲的这句话正是行走江湖的规则。李慕白在江湖中能受人尊敬,大名鼎鼎,自是遵守了这江湖规矩。武林中的处世原则就像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写照,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顾及周遭的人,讲信讲义。而玉娇龙身上更倾向于西方的个人主义,俞秀莲诉说完关于孟思昭的事后,她说:“……爱了就爱了呗”;去贝勒府还剑被李慕白撞见时,她说:“高兴就还,不高兴就不还”;碧眼狐狸问起俞秀莲的事时,她说:“我愿意跟谁混就跟谁混”,这些都是玉娇龙的台词,极度的个人化,以自己的喜好为做事的准则。在她理解中,江湖便是“到处都能去,遇上不服气的就打”,于是便有了怀安酒馆里的“大闹天宫”。

(三)东西方哲学的提炼

李慕白,这个像是从诗中走出来的人物,不仅让影片充满了中国武术静中生动的神韵,更是为全片奠定了悲怆的基调。他说:“李慕白就是虚名,宗教是虚名,剑法也是虚名,这把青冥剑还是虚名,一切都是人心的作用”。他没有用他所拥有的“实”――高超的武艺来铲除毒龙,而是用武德的最高境界――包容,去感化玉蛟龙那颗尚未被泯灭的心。包容,这是一个人的修养和情怀,它看不见摸不着,虚无缥缈,但只要用心就能感受得到。李慕白的“虚”让他身上透露出安静的气质,他的“静”是影片安定、融合的基调,制衡了作为武侠电影不可缺少的“动”,使再激烈的打斗看上去都是那么从容和镇定。作为一个武艺超凡且遵循社会规范行事的名副其实的大侠,李慕白在片中作为维护“善”的角色存在,既然影片是关于善向恶的回归,那么所有的动势在最后都会归为静。玉娇龙在最后救李慕白,带着罗小虎的愿望跳下山崖的时候,李慕白便完成了他在片中的使命,防止了一条毒龙的横空出世。“静”始终贯穿全片,在开始处由李慕白引出,在结尾处由玉娇龙终结。

虽然结尾回归了“静”,但玉娇龙的“动”仍是影片节奏鲜活、生动,具有韵律的功臣。她的每一次出场都会调动观众的神经,原本平缓的呼吸会不知不觉间随着她的一举一动而絮乱。从小随师傅秘密练功,虽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却对江湖恩怨豪情充满幻想。在她眼中的江湖就是到处都能去,遇上不服气的就打,对于江湖信义却一脸的不认同。就像一个不知道规矩的小孩,用任性难驯来架构心目中的江湖。在中国武侠电影中这样的角色很少见。相对于李慕白的虚无缥缈,玉娇龙承担着片中“实”的部分,就如她自己所说:“从今以后,我认剑不认人。

介于李慕白和玉娇龙之间,愈秀莲是一个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人物。不同于玉娇龙的“外阴内阳”,俞秀莲的特质是“外阳内阴”,她们两者通过互换对比来推展剧情。“俞秀莲,一个行走江湖的女侠,外在做的是拳头上站人,胳膊上跑马的男人事业。武艺虽好,但她从未表现出对武功的兴趣,她是实用派,拥有江湖智慧,人事练达,然而内在却十分的女性化,她想成家,稳定性强。李慕白只要肯丢下宝剑(欲望、争雄),与她双宿双飞,她会立刻抛弃一切……”在影片结尾,李慕白死后,愈秀莲用青冥剑在玉蛟龙的脖子上轻轻一挥,表面的意思表达明确,但是内心晦涩的悲痛却是无法表达的。这般的虚实相生,最终回归至含蓄与隐忍。

李慕白、玉娇龙,或虚或实、或静或动。包括俞秀莲,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是典型的东方式哲学。但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到体现在这些人身上的关于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哲学理论。

李慕白和俞秀莲他们在江湖上行走,始终遵循着江湖道义,却也是为江湖道义所束缚。他们两人坚持要“对得起孟思昭和那一张婚约”,始终没有放任自己的感情。他们遇上玉娇龙这条任性倔强的毒龙,本应铲除却“下不去手”,都来教育她,教她做人的道理。从这点上看李慕白与俞秀莲都是超我的。而玉娇龙从小生长在官家,她所知道的江湖都是从她师娘口中得知。碧眼狐狸的江湖是“恩恩怨怨,你死我活。,因此玉娇龙也理所当然地以为江湖就是“遇上不服气的就打。。所以说玉娇龙在这个故事里是自我的,甚至有点本我的影子。“因此,李、俞与玉娇龙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超我与自我之间的矛盾,他们对江湖的不同理解归根结底也是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李慕白希望收玉娇龙为徒”暗意为超我对自我的约束,但是玉娇龙不但拒绝甚至反抗,则是自我对超我的突破。”

如果说面对玉娇龙的俞秀莲是超我的,那么面对李慕白的俞秀莲就是自我了。她从不掩藏自己的感情,她对玉娇龙承认她和李慕白的感情“日渐深厚”。她用自己的法子找回了青冥剑,同时顾及了大家的颜面,她同李慕白一样遵循江湖规矩却并不像他那样固守,她懂得变通,处理事情稳重而周到。影片中另一个比较自我的角色是罗小虎,在大漠中长大,他懂得那里的生存法则,“……要活着就要不断地拼杀,大家要联合起来才有机会活下去,你的同伴就成了你自己的家”。他对玉娇龙说她的父亲找来找去是他的麻烦,如果他们有一个女儿不见了他们也会找的。他在李慕白和俞秀莲的劝说下去武当山等消息。罗小虎的世界是理智的,他会为了心中所爱千里迢迢从大漠赶到北京,但他也乖乖地在李慕白的安排下去武当山。他懂得在社会规范中做出理智的判断,他知道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

“如果说小龙的自我更倾向于本我,慕白的自我更倾向于超我,那么俞秀莲和小虎则更为纯粹的自我而已。”

三、结论

第3篇:中西文化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文化差异

 

一、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按Samovar(1998:48)的理解,就是指“具有足以改变交际效果的不同文化知觉和符号系统的人之间的交际”。国内学者贾玉新(1997:23)的定义更为简单明了,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可见,跨文化交际最显著的特征是持不同语言的交际者之间的“不同文化知觉和符号系统”或者“不同文化背景”。简而言之,就是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既有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也存在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1、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1)、词汇隐含的文化差异,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在语言系统上,可以体现在不同层面上,但词汇作为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是整个语言系统的支柱,必然最突出最广泛地反映文化差异。论文大全。事实上,词汇隐含的文化意义往往随着文化、时间和个人经历的不同而变化;同一词汇会由于不同的文化环境而表现出不同的意义。论文大全。如:“西风”与“west wind”而言,这两词是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对应词,但所涵盖的文化概念却完全不同。在汉语文化中,“西风”指“秋风”,还喻指一种势力或倾向,《红楼梦》第80回中,“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西风有时甚至是破坏者:“昨夜西风过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王安石《残菊》)。看来,“西风”在中国是不受欢迎的,与英语west wind 的内涵截然相反,对英国人来说,“西风”是温暖的春风,生命的催生剂,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英国诗歌中有许多赞美西风的诗句,其中最著名当数雪莱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西风颂》(ode wind),在诗的最后,诗人名传千古的佳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

O, wind,

If wintercomes, can spring be for behind?

(2)、用语表现出的文化差异。用语表现出的文化差异可以反映在许多方面。学生由于缺乏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英语的会话规则知之甚少,从而出现语篇运用失误。笔者曾观察如下一幕:一名外教邀请一名学生给全班同学做一次五分钟的教学示范,该生面对同学,说了如下一段“开场白”:

“Ladies and gentlemen,at fist I’d like to say, Miss Flora, thank you for giving me such achance to stand here. Then I’ll tell my classmates, thank you for coming andlistening to me. Now I am feeling excited becaus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for meto give an English class. I’m feeling nervous because I’m not sure whether Ican give you a satisfying class. If I can’t, I’ll say I’m sorry to waste yourtime.”

可以想象这位外籍教师当时对这段语篇的迷惑不解。

再如:曾有一位美国友人邀请一位中国学者到家中吃饭,这位学者在电话中不停地说“thank you。”最后还加上一句“I will try to come.”这使得这位美国友人十分纳闷,并感到不知所措,因为他不知这位学者到底是来还是不来。

2、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间的文化差异不仅仅反映在语言交际上而且反映在非语言交际上。所谓非语言交际是指语言行为以外的交际行为,它是不依附语言代码而进行的交际,在人类交际中起着语言代码无法替代的作用[3]。同语言交际一样,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非语言交际行为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尤其是女性,在表达情感方面一般都比较含蓄委婉。即使中国女性在微笑时,也常常“笑不露齿”或“掩面而笑。”而美国人则截然不同,相反,他们情感外露,喜怒哀乐往往表露无遗。又如,美国人伸舌头表示对对方的蔑视和挑衅,而中国人伸舌头是一种自知失礼或失言表示尴尬的方式;再如,美国人伸出拇指和食指表示的数目是“二”,而中国人做出同样的手势表示的数目却是“八”。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ds,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语言和文化,这种语言和文化具有本民族特有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3]。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果交际双方不注重彼此间的这种文化差异,交际时必然会有文化的不同而产生误解,导致语用失误,使彼此间的交流产生杂障碍。

1、文化差异会引起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带来语言使用上的差异。若不了解文化差异,就会出现语用失误,闹出笑话甚至不快。让我们来分析以下两个例子:

(1)、田惠中笑迷迷地举起祝酒:“来,来。今天各位光临寒舍,蓬荜生辉。我代表我自己,也代表我美丽的夫人……”

“去,去,去”!章淑娴扬着手,那样象轰一只苍蝇。“……再就是,我们美丽的密斯林远道而来。”

“什么密斯林,都老太太了。论文大全。” 密斯林又笑又摇头(谌容《散淡的人》)。

(2)、Philip Said:“Oh, Lucy, you are more charmingeach passing week. I guess no one can help loving you when they see you.”

(菲利普说“露西,你真是越发动人了。我想每个人看到你时,都会情不自禁爱上你。”)

Miss JohnsonSmiled: “Thank you,Philip, Thank you.”(约瀚逊小姐笑着说:“谢谢,菲利普,谢谢你的夸奖。”)

在例(1)中,中国女士章淑娴被男士夸“美丽”反应很强烈,用了几个“去”。而例(2)中,西方女士露西面对男士的称赞,欣然接受,视夸奖为一种礼貌的表示。这种对称赞行为的回应方式的不同源于中西心理文化特点的差异。若用中国对称赞行为的回应方式去对待外国人,后果不堪设想。

2、文化差异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信息差。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事物的表达方式也存在着差异,赋予语言不同的含义,如果不加了解,势必造成交际中的信息差。如:“girl friend/boy friend”与汉语的男女朋友字面意思相同,但内涵不同。英语文化中以“girl friend/boy friend”相称,其内涵与性关系有关,而汉文化中男女朋友则专指结婚前的恋爱关系,二者没有性关系;“Valentine’s Day”(情人节)在英语文化中是指将信、卡片或礼物作为爱情的象征赠给异性朋友以表示倾慕的节日,而在汉文化中“情人”却专指配偶以外的异性;“single parent”(单亲)在英美文化指单身父亲或单身母亲,意味着未婚或离异,汉文化中则指离婚或丧偶的一方;“love child”(私生子)在英语文化中未婚先孕女子一般不愿意在社会上公开自己的身世,将孩子称为“love child”显示了英美对其的理解和宽容,在汉语中“私生子”却反映了其与汉文化不相容甚而遭到歧视。

三、结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表达又靠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民族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多,包容多元文化标准是大势所趋。如果与外国人或赴外国学习工作,就要了解对方的文化,努力做到“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随俗)。

参考文献:

[1] Samovar, Larry A. et al. 1998.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3rd edition).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2]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熊金才非语言代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第4篇:中西文化范文

[参考文献]

[1]陈勇.钱穆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三联书店,2000

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4]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北京:三联书店,2001.

[5]钱穆.国史新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1

6]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M].北京:三联书店,1998

第5篇:中西文化范文

【摘要】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冲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1.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不可能一一叙述,只能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

1.1隐私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1.2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1.3客套语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1.4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2.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2.1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在所有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

2.2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2.3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2.4语用迁移造成影响

人们对遇到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的评价和解释是建立在本身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同样如此,因此往往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语用的迁移。文化不同语言的使用规则就会不同,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否则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人们缺乏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会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而这种后果有时会很严重,甚至会招致巨大经济损失。我国的羊绒制品在国际上评价颇好,北方某厂曾出口一种“双羊”牌高档羊绒被,商标被译成英文Goats,结果销路特别不好,原因就在于在英语中goat这个词除了本意“山羊”外,还有“色鬼”之意。有了这样的英文商标,无论这种羊绒被的质量有多好,用起来多舒服,那些妙龄女子、家庭主妇也不会愿意把它铺上床的。

3.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3.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3.3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3.4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8卷第6期,121-123

[2]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第22卷第4期,279-282

[3]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6期,153-154

第6篇:中西文化范文

所谓翻译,主要是对两种不同的语言进行转换,让受众能够跨越语言的障碍,了解不同语言所表达出的含义。在今天,为了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各种翻译活动不可或缺,尤其是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已经成为了当今译者的重要工作,但是英语文学作品必然会受到特定民族文化的影响,包括宗教文化、思维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中西在这些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时,必然会面临着很多障碍。那么,如何正确对待中西文化的差异问题,进而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恰当地翻译呢?下面笔者将就这一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英语文学作品;翻译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为了对外来的知识进行传播,翻译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不管是在延续民族文化方面,还是促进民族文化的更新发展,翻译的地位都非常重要。季羡林曾提出过一个观点,他认为,中华文化就像一条长河,其中的水可能会或多或少,但枯竭的现象却不会出现,这是因为其会被不断注入新的水源,而这种注入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翻译。中英文学作品能够进行翻译的基础是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但另一方面,文化个性也不容忽视,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就必须对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行充分考虑。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其对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主要影响

艺术感染、文化内涵等很多方面在文学作品翻译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从事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工作的人来说,除了应当熟练掌握两种不同的语言外,更应当深刻理解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词语的内蕴才能更为显著地体现出来。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具有显著的影响,下面笔者将从地理环境、思维方式、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在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及影响

自古以来农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基础,在地理环境的作用下,耕作方式主要是牛耕,因而汉语文化中,与牛相关的词语非常多。而英国主要是以岛国的方式出现,在古代,耕作工具主要是马。这两种动物在两个国家的传统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这种重要性在语言表达上也有较为清晰的体现。比如,在汉语表达中的“吹牛”,用英语表达就是“talkhorse”,汉语中的“力壮如牛”用英语表达就是“asstrongasahorse”。再者,英语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大多临近海洋,与海洋经常发生联系,因而在英语表达中,与水有关的词汇较多,例如“ableseaman”这样一个短语翻译为汉语意思为“一级水手”,其中,如果进行直译,很明显,“seaman”是海员的意思,但在英语国家中,这个词语是指一个海员具有较高的能力和水平,因而将这个短语翻译为“一级水手”较为恰当。相反,在汉语中会出现很多与山川、湖泊有关的习语,这些习语很难在英语中寻找到恰当的翻译,因而意译就是一种较为适当的办法。

2.在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及影响

思维方式的形成与民族长期的发展历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往往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也会给文学语言交流带来一定的障碍。例如,汉语中的“红茶”和“红糖”在英语中一般被翻译为“blacktea”和“brownsugar”;而“blackcoffee”在进行汉译时,一般翻译成“(不加牛奶和糖的)清咖啡”。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不仅在词汇翻译上具有明显的影响,在句子理解中也有所体现,不充分理解英语国家的思维方式,就很难准确地翻译。除此之外,中国文化中非常强调“万物合一”,而在西方文化中,人被看做是独立的个体,可以说,中国对意更为注重,而英语则对形更为强调。中国对群体文化的重视以及西方对个人中心的强调,对文学作品的翻译也必然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例如,白先勇的《永远的尹雪艳》是非常著名的作品,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就将“Lyceum”这个词翻译为“兰心剧院”,很显然,这是译者在充分考虑中国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翻译,“兰”在中国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充分显示了中国的文化。

3.在宗教文化方面的差异及影响

在人类的文化中,宗教文化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方面,其主要构成部分是民族的宗教意识和信仰等。在中国,佛教、道教和儒教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这些具体在我国的汉语语言中也有所体现,比如“玉帝”则是从道教文化发展而来,“阎王”则是来源于佛教,除此之外,“临时抱佛脚”“借花献佛”“五体投地”等习语也是从佛教文化中发展而来的,但这些在西方文化中却没有体现。而在西方,《圣经》这一著作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基督教的重要著作,对西方文化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载体。上帝在西方人的世界中地位非常重要,不管是表达祝福还是痛苦与愤怒,都可以使用到“god”这样一个词汇。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更是有很多与《圣经》有关的典故,其中,很多典故也发展成为了习语,并得到了广泛运用,比如“Solomon”“Judah’skiss”等等。总之,《圣经》中的典故在英语文学作品中使用非常广泛,只有对其有深刻理解,才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适当翻译。

二、在中西文化差异背景下如何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

在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下,要想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恰当翻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下面笔者将进行具体分析。

1.让中西方文化融合及交流得以加强

今天,一体化和全球化正在不断加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正在碰撞与交流中得以共生和融合,文学翻译是不同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需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借鉴西方国家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英语文学作品国家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等各方面加强了解,让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得以增强。译者所翻译的作品,只有充分结合文化氛围和语境,才能够让文化差异导致的障碍得以消除,给读者呈现出一部兼具内涵与灵魂的文学翻译著作。

2.对文化的适应性给予足够重视

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文化适应性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现象,由于文化观念方面的差异,经常会产生很多翻译方面的障碍。进行翻译时,绝不能将文化和语言内容分开考虑,必须将文化适应性作为翻译的重要问题。比如,杨柳作为一种树木种类很常见,一般在春天时焕发生机,因而在中国文化中,其经常被用来形容春光明媚的景象,也因此留下了一些较为优美的诗句;但对于英语国家来说,佩戴杨柳一般是代表对死者的哀悼,例如:“wearthewillow”就表示“服丧戴孝,痛失亲人”这样一种含义,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必然很难理解这样一种含义,这就需要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借助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手段。

3.对翻译策略进行恰当运用

在进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时,针对译入语和源语之间的文化差异问题,如何进行恰当地处理,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具体来说,人们主要提出两种翻译情形:一是主张借助源语为重要导向,进行“异化”翻译;二是主张借助译入语作为主要导向,进行归化翻译,但无论是异化还是归化都是非常重要的翻译策略,在具体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作用也都不容忽视。归化通常是指在进行翻译时,要尽量以译入语为中心进行思考,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要,尽量对异域风味进行本土化翻译,使得译本符合读者的语言文化习惯,尽可能地降低读者阅读的困难。通过归化翻译,能够使得译本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也更为通俗易懂。而异化则是指在翻译时,尽可能地去尊重原文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使得译文能够充分体现出异域文化,整个译本与原文能够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是一种以原文为中心的翻译方法。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不管是异化还是归化,都是翻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行归化翻译时,要尽量不改变原文,避免文化失真的情况出现,而进行异化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避免产生一些文化错觉,从而出现理解上的错误。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对异化和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要灵活地进行使用,掌握一定的分寸和尺度。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归化和异化与意译和直译是不同的,前者已经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是一种策略,而后者只是翻译方法的体现,前者对于后者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就归化策略来说,比如: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有一些短小诗歌的表达,诗歌中往往有比较明显的押韵,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想在翻译中也能够体现出原诗歌的押韵,对于翻译者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适当的押韵可以使得整个诗歌更具有可读性,同时也更为生动并且富有音乐感。对于孩子们来说,有节奏感的诗歌能够增强他们阅读的兴趣,也更容易记住其中的内容。但是要想使得翻译具有韵律和节奏感,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既需要译者有很强的双语素质,同时也要充分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而就异化翻译策略来说,主要是指在西方的文化中所孕育产生的一些独具特色的词汇,对于这些词汇进行翻译时,通常很难在汉语中找到适当的词语予以表达,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三、小结

总之,对文化起源和发展来说,语言是极其重要的土壤与载体,其中,翻译活动为中西文化交流构建了桥梁,对双方文化交流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中西文化方面的差异,要想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充分诠释,并且做出准确的翻译,就需要对两种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恰当理解,找到适当的翻译策略。可以说,不管是“归化”还是“异化”,在翻译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针对具体情况,对这两种策略进行恰当运用,能够让译文更为准确,也能够适应更多人的需要,最终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作者:李洁 单位: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丁硕.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及翻译原则[J].英语广场,2015(12).

[2]马欢.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2).

[3]刘建芳.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4(01).

[4]谭颖.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02).

[5]辛俊武.中西文化差异与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6]王昕.中西文化差异视野下的英美文学作品之翻译[J].语文建设,2013(11).

第7篇:中西文化范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增强,作为日常生活中用来盛饭盛菜的工具,如今也具备了除实用以外的审美装饰功能。如此的转变促使设计师在进行现代餐具的设计时,不仅考虑产品的使用功能,更注重产品文化内涵方面的作用。“中西文化合璧”指的就是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中汲取精髓,并将两者相互融合,统一为一个整体。融合的可以是中西哲学思想、民族风俗,也可以是美学思想、艺术形式。本文研究的“中西文化合璧”主要指的是外国设计师将中国的绘画形式及传统文化符号融入西方的现代餐具设计中,这种融合不只是符号的借鉴与运用,更多的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体现。

二、现代餐具设计中的“中西文化合璧”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并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是伴随着我国民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西方现代餐具大胆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将之精神与西方设计文化理念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餐具设计。

1.中国绘画元素与西方现代餐具设计理念的合璧

意大利品牌Seletti的餐具设计大胆地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和西方绘画元素相互并置在一起,如此的布局将中西方美学呈现出对比的效果,碰撞出创意的火花。在该系列餐具的设计中,无论是盘子、杯子还是碗,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色彩绚丽,图案饱满。但是每一个物体却又分为左右两边,中间呈现明显的分界直线。左右两边装饰有不同的图案,代表了中西方在同时期的绘画发展变化。餐具上的分界线不仅反映了我国和西方瓷器生产历史的不同,而且加强了东方和西方的美学交流与融合。我国宋代绘画将全景式构图转向了折枝构图,成为了花鸟画的常用构图形式。绘画时不画整株的花卉,而是画树干上伸出的一枝花卉。设计师SamBaron为葡萄牙瓷器制造商VistaAlegre设计的餐具就采用了折枝构图形式,洁白透亮的瓷器上印着一株花草,简洁中不失淡雅,简单中透着灵动。

2.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与西方现代餐具设计理念的合璧

(1)青花纹样

从12世纪元代开始我国的景德镇便开始大量生产青花瓷器,至今已有八百年历史,它不仅造型丰富,纹饰优美,而且是我国历史上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瓷器,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享誉中外。设计师JaimeHayón完成的第一套系列餐具,润白的底子上装饰有青色的图案,隐约展现着我国传统青花瓷器的影子。在采用青花图案颜色的同时,摒弃了我国传统青花图案的繁杂与精致,而是用简洁的几何图形去大胆装饰,圆点、直线、五边形等小图案在白色的瓷瓶上跳跃,清爽而又有趣,既呈现出古风的典雅,又拥有现代的机变。

(2)二方连续纹样

自从二方连续纹样出现以后,就因其具有的重复美感而被我国古代人民广泛应用于陶器的装饰上,随后,商周青铜器上也普遍出现了回纹、云纹、窃曲纹等横条带状分布的装饰纹样,变化多端,古朴厚重。无论采用何种图案作为基础图案,二方连续最终形成的都是带状分布的群线构图。群线的组合形式较多,如分散群线、交叉群线、循环群线等,无论是直群线还是弯曲线,都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带来视觉上的享受。Vassoioquadro品牌陶瓷方碟的外边就采用了二方连续的装饰构图手法,虽然装饰图案用欧式花纹替代了我国常用的回纹等吉祥纹样,但是仍能感受到图案重复排列带来的节奏美感,对方碟起到了装饰美化作用,凸显其典雅优美的气质。

3.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与西方现代餐具设计理念的合璧

(1)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是我国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之一,蕴含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在历经了上千年的传承发展,在我国宗教艺术、民族习俗、发展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和本土精神的文化象征。由于剪纸艺术主要是在纸上以剪和刻的手法完成的,因此必须采用镂空的形式,这就需要阳纹的作品要做到线线相连,阴纹的作品要做到线线相断,如此才能使图案整体具有连贯性,形成连绵不断的效果。FabricaFeatures的果盘就采用了剪纸形式中的镂空法,支离破碎得犹如碎裂的冰块。根据果盘的特性和功能,大胆进行镂空设计,使其呈现出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对比效果,呈现一种浑然天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用如此晶莹剔透的果盘来盛装水果,透明的质地更能衬托出水果的鲜美。

(2)书法

如果提到中国的文化瑰宝,书法艺术堪称其首。它不仅是我国独创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精神符号,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将书法艺术与现代餐具设计相融合,不仅有利于拓展现代餐具的设计空间,而且对于书法本身的发展而言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设计师Marc&Chantal设计的餐具借用了中国的书法艺术作为装饰,洋溢着浓厚的中国风。白色瓷盘上的墨色文字,呈竖排排列,古意十足。字体的一横一竖、一顿一挫,映衬在润白的瓷质上,呈现出质朴之美。

三、结语

第8篇:中西文化范文

1. 中西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下面来看看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1.1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在所有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

1.2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地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1.3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2. 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文化上会产生什么样的差异呢?以下是几个例子:

例1:一个美国人做完一个演讲后回到了她的座位上,她旁边的美国同事对她说:“你的演讲太精彩了!”那位演讲者回答道:“是的,我认为我讲得不错,你能喜欢,我很高兴。”但中国人对美国演讲者的回答难以认同。

例2:一次,几个中国人去一位美国人家做客,参观完房间后,中国客人说:“你们的房间真漂亮!”那位美国主妇听后十分高兴,笑着回答说:“谢谢。”中国人对她的回答感到意外。后来,在餐桌上谈话,美国人对中国人翻译说:“你的英语很流利,很好。”这位中国翻译红着脸说:“不,不! 我的英语说得很不好。”主人没想到她会这样回答,感到迷惑不解。

例3:一名留学生初次出国,到达美国不久被朋友马克请去参加一个聚会,他准时到达,却发现许多人姗姗来迟,穿得也很随便。在聚会上,只有几种饮料和一些简单的食物,但是没有什么像样的菜肴。聚会上熟人很少,好不容易见到了他的朋友马克,非常高兴,于是便与他攀谈起来,谈了大约十来分钟,马克说他要和另一个朋友谈谈,就走开了,这名留学生很失望。聚会的主人把他介绍给另外一个人,然后就再也不管他了。两个钟头后,他借故离开了聚会。回到家,他还很饿,只得煮些面条吃,并发誓再也不参加这类聚会了。

例4:再来看看一名外语学院的大学生在对一女性外教打招呼的错误中是如何体现出文化差异的。一名外院学生早上骑车去上课,途中遇到学院外教Mary Eyre,学生大声说道:“Hi, Eyre! ”然后走了,这位外教听后非常生气。为什么? 因为这样的称呼对西方女性来说是不礼貌的。原因是“Hi”在英语中是非正式的打招呼方式,且单独称呼一位西方女性的姓氏是不礼貌的。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西文化之间确实存在差异,处理不好,容易引起交际上的障碍与误解。这一点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要学好英语,仅仅学好英语语言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在学好英语语言的基础上,去了解英语文化及其背景知识,增强文化敏感性,自觉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只有将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英语,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并掌握良好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感觉应当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人们常说掌握两门语言,须掌握两种文化就是这个道理 。

3. 消除中西文化差异的对策

第9篇:中西文化范文

【关键词】谚语;中西方文化;动物词;历史;宗教;环境

谚语有着它无可替代的魅力,这种魅力体现着谚语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瑰宝,又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宝贵经验的概括及总结。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文化包含着语言,语言中又渗透着文化;语言与文化,既相互制约又互相影响。首先从现代社会学的角度去分析,语言是文化的根基,即“没有语言,何来文化?”;而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即独特、互不相同;其次从辩证唯物主义论的角度去分析,语言会受文化的影响,却又能反映出文化。总之,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涵着该民族人民在其生活经验中的态度、思想。谚语作为语言的一种,不仅在内容上的表现手法简练精辟,在寓意中更能发人深省;它不仅具有广泛地感染力,还可以反应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以及生活哲理。谚语是出自民间的警示箴言或至理名言,不仅在用词上趋于简练、便于记忆,在用句上,语言生动、切合实际;而且在理解范畴因句子短小而通俗易懂。可以说是集该民族人民的聪慧、精神和经验的结晶。本文就中西方谚语在、习俗差异、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与共性,研究各自特点。

一、关于谚语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习俗上的差异

中西方谚语的最典型差异,就是以动物词为主体的习俗方面的差异。究其原因,无外乎是相同的动物词在中西文化背景中除了其固有的字面意义外,还存在着文化内涵方面的不同。众所周知,含有动物词的谚语在英汉语言文学中的数量相当庞大,而且构成了谚语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说一个动物词“狗”,狗在汉语意义中是种卑微的动物,如果在中国,被对方比做是狗,那将是很恶劣的中伤。我们汉语中也有不少与“狗”这个动物词有关的谚语:“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狗改不了吃屎”,“狗腿子”等,但大多都是贬义词,虽然在现代社会有很多爱狗人士,社会上许多人把宠物狗当成家族成员的一份子,其在家庭中的“地位”更是与日倍增,可由于汉语文化的根深蒂固,狗在汉语文字及口语表达中的贬义形象却不曾改变。而在西方文化中,狗作为人类忠实的朋友,地位很高,并且在英语谚语中出现以“狗”这个动物词来比喻人的行为的一般为褒义或是赞美。如:“Youarealuckydog.”(汉语翻译为:你是一个幸运的人);“Everydoghasitsday.”(汉语翻译为:人人皆有得意时)等。不仅“dog(狗)”这个动物词,在中西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存在较大差异性以外,还有很多动物词在英汉两种语言谚语中的意义也存在很大不同。比如“dragon(龙)”,在中国文化传统中,“龙”在人民的心目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很多最尊贵的人或物都以“龙”冠之。而在西方语言中,赞扬“dragon(龙)”的词语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贬义。比如在英语中,“dragon”一词,指凶狠残暴之人、严厉严肃之人、恶毒的老妇人。

二、宗教上的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其信仰的宗教,它是一种人心向往,又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谚语中宗教对其语言的影响反映得也颇为具体。西方大部分国家的人们信奉的宗教都为基督教,所以在西方说英语的国家中的许多谚语都与基督教有关,如:“Christmascomesbutoneyear.”(汉语翻译为:佳节难逢);“Intherightchurch,butinthewrongpew.”(汉语翻译为: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等。众所周知,我国地域宗教种类繁多,在古代尤以古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儒家学派的影响最大,因此汉语中的很多谚语多与这些宗教有关,如:“借花献佛”(意为:拿别人的东西做自己的人情);“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意为:平时不用功,不提前做好准备,真正遇到棘手的事情时才慌慌张张开始准备);“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意为:即便一时可以逃脱,但由于其他无法脱离的牵绊,最后还是无法全身而退)等。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信奉佛教的人们相信有“佛祖”保佑必能成事,“佛祖”可以主宰世间的一切。“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混迹则乱”(意为:事物发展到了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等谚语则反映出了道家在汉语文化中的影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意为:别人不来侵犯我,我也不会主动去攻击别人。别人要是侵犯了我,那么我也就得侵犯你了)等谚语则反映汉语文化中融合了儒家学派宽待以人、礼仪为先的思想。

三、环境方面存在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