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循环论文范文

生态循环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循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循环论文

第1篇:生态循环论文范文

[摘要]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它摈弃了传统农业的掠夺性经营方式,把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发展循环型农业既需要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同时还需要外部条件的保障。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其对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意义体现在“3R”原则上,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从宏观上来说,循环型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大循环的子系统,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从微观上来说,进入新世纪,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业生态环境、“绿色”农业和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发展循环型农业就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循环型农业及其特点:

1.1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循环型农业的概念可概括为: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以绿色GDP核算体系为导向,按照3R原则,通过优化农业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因子零(最小)排放的一种农业经营模式。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体现的是经济规律,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有了经济效益的活动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3R原则是循环型农业的精髓,零(最小)排放则是循环型农业具体的可操作目标。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两者对立起来,而循环型农业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这是循环型农业的创新。

1.2循环型农业的特征首先,循环型农业作为循环经济有其一般特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其次,循环型农业有其特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注重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②提倡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技术,适度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化学品,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③利用高新技术优化农业系统结构,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④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通过要素耦合方式与相关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

2.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经济效益

虽然社会十分关心农业的生态效益,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农业发展模式能否生存并得到推广,关键在于它能否带来经济效益,循环型农业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获得经济效益:一是通过区域大循环获得规模经济和结构效应;二是通过企业小循环和产业链延长获得经济效率产业链增值。

2.1通过区域大循环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和结构经济循环型农业要求根据区域农业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特征以及废弃物特征和分布状况,实现区域范围的大循环,这种大循环无疑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形成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结构效益。首先是规模效益,由于农业生产加工过程相对较分散、废弃物也较分散、规模较小、农业生产经营者往往无法对废弃物进行处理或至少处理成本太高或根本没人关心,如果在区域内有相应的处理中心,将废弃物集中处理,这便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废弃物得到清理,另一方面废弃物也可得到充分利用。其次是结构效应,循环型农业要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及区域范围的大循环,在实现污染最小化和集中化的同时,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根据产业经济学原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会产生一种“结构效应”,即不需要增加任何要素的投入而只是调整其配置的方向,就会产生比原来更多的产出。例如通过调整要素在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渔业等产业内部的配置,不但各业的产值会发生变化,而且农业的总产值也会增加。

2.2企业小循环和产业链延长获得经济效率产业链增值一个运行模式是否适合企业、能否得到推广应用,关键是能否有经济效率,因为这是经济主体(涉农企业和农户)更关心的问题,经济效率主要表现在尽量降低成本的同时,尽量增大利润空间。由于循环型农业遵循3R原则,这实际上就是遵循了经济效率延长了产业链,实现了产业链增值。一个典例就是现在不少企业开始废水回用,不仅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减少了水污染,同时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

3.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3.1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有利于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教训,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鉴于我国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较为缺乏和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并通过立法把发展循环型农业纳入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加强对循环型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宣传和引导。同时,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措施,调节和影响农业投资主体的经营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

3.2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开发的扶持力度,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的新技术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它必须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点。政府应从总体上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扶持力度。一是对农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应重点资金扶持;二是建立一批高效运作的农业科研组织与管理机构;三是在农业科研运行机制与模式上进行探索与创新;四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快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扩散和传播。

3.3建立适合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管理体系转变政策目标导向: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政策目标导向,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将农业生态环境成本和农业生态环境效益纳入农业经济增长机制之中;结合国情、资源能源特点有选择地吸收国外成功的经验成果,尤其是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从而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管理模式。同时我们的农业生产还必须应对全球产品绿色化的需求,和国际标准接轨,推动我国农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生态循环论文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文明;统一性

[作者简介]昌灏,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讲师,哲学硕士,湖北武汉430068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0-0057-03

科学发展观深刻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决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整体。这两个方面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会使我们陷入困境,无法前进,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

一、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有着共同的经济价值取向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是侧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它要求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谐共生、协调发展,从纵向看,它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之后的一个更高阶段。它在传承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基础上,更凸显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基本观念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和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要求按照生态经济系统本身运动的规律性使用各种经济、技术措施,一方面保持和改善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它建立的根据是既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又符合生态平衡自然规律的要求。把两者统一起来。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类自身。因此,在评价自然物种的非经济价值时,要承认物种有其自身天然生存的权利;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发展。

与传统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不同,循环经济是参照自然界物质循环模式,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通过将上游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转变为下游产业的“营养物”或原料,从而形成互相依存的工业生态链,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无害化和再生,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它既是关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观念,又是具体的经济运行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转向,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封闭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发展经济,在自然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处理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以期建立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协调的生态型社会经济系统。

在生态文明视角下窥视生态经济就是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生态经济所强调的就是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使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循环经济则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即减量化Rcducc、再使用Re-use、再循环Rccyck),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就是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可见,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具有共同的经济价值向度。

二、循环经济体现着生态文明的伦理价值向度

生态文明的伦理观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的利益看成是惟一的、绝对的,把自然看成是人类为获取自身利益而任意使用的工具,其结果导致对自然肆无忌惮地索取和掠夺,从而就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造成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为了人类自身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伦理和道德原则。生态文明的伦理观认为,人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要把人类的道德关怀,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延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的基础上,增强人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增强人们对代内关系和代际关系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协调入与社会、自然的关系,达到三者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传统工业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短缺与枯竭,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对经济社会、人体健康的重大损害。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体现了生态文明的伦理观精神实质及价值取向。

三、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互为前提

(一)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功绩!在它看来生态发展的首要目标是通过使经济活动基于人类的基本需要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方式来保持自然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是与自由市场经济或国家控制经济所追求的无条件增长与扩大相对立的。生态可持续性,要求坚持环境容量对人类经济总体规模的限制性;坚持区域经济活动与地方生态系统协调一致的必要性;坚持经

济决策对生态环境考虑的优先性,传统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模式以经济效益的增长为唯一目标,它否认自然的价值,以损害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发展中,对环境质量的损害与自然资源的消耗都不计人生产成本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为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又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这是一个从资源到废弃物的线形开环系统,是一种严重负债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以“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减少资源消耗、加强资源再生利用,强调保护环境,要求人类应该运用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学规律,合理地规划自然资源的保护、约束自然资源的使用,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要想水续发展,就必须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并维护和促进地球这个生命共同体的长久的稳定与繁荣,其本质是对人类生产关系进行调整,追求可持续发展。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使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才能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否则经济不能保障持久,社会无法达成和谐。所以。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是人类生态文明得以实现的必由之路和有效途径。

(二)生态文明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与循环经济有着共同目标,都是为缓解和消除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发展循环经济绝不仅仅是废弃物的资源化问题,实际上循环经济的核心和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流程中“主动”地减少、避免废弃物,以期达到把废弃物排放量限于环境自净能力的阈值之内,而废物再生利用只是减少废物最终处理量的方式之一。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在循环经济状态下或循环经济活动过程中,无论人们采用什么活动方式,其终极目标是在获取物质产品的同时,资源必须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环境必须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走向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生态文明。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和谐社会与循环经济协同共进,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这既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松霈,生态经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第3篇:生态循环论文范文

企业理论是经过概念化和模型化了的解释与预期企业的特征和行为的理论。它应回答企业的核心问题:企业为什么存在?什么规定了企业的范围?企业发展的动力和竞争优势来自何方?怎样进行企业组织?怎样进行企业控制、激励与协调?等等。但是,到目前,所有的企业理论均未圆满地回答。

近30年来,复杂性科学在经典科学的羽翼下成长起来。有的学者提出一种新的企业理论――企业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以深厚的科学基础、众多的概念、全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做出解释。

一传统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

最早的企业理论源于古典经济学劳动分工论。1776年,亚当・斯密分析了劳动分工对生产率和经济成长的影响,认为“劳动分工由市场化程度决定”。1833年,查利斯・巴比吉提出,劳动分工使企业各项功能相互区别并走向专业化,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马克思在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分工,有分工就有协作,企业是协作劳动的组织形式。

劳动分工论揭示了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企业能力理论可以说是它的继承和发展。但是,它假设经济部门在本质上或多或少是同质的。强调工艺的分工,而忽视能力的分工。

19世纪末,马歇尔开辟了新古典经济学。把社会分成纯粹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两部分。经济研究从古典经济学的专业和组织转到了确定组织的资源配置。企业是确定的,那么企业为什么会产生之类问题就不作解释。企业仅仅是“黑箱”。

新古典经济学关注价格配置效率,而完全疏漏了企业内部效率,只将企业当作一个生产函数。按现代企业理论,它不能称作企业理论。

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不满足新古典企业理论的解释,理论界冲破重重压力,出现了企业契约理论。

科斯在1937年的《企业的性质》中认为,企业的形成是为了减少市场交易费用。这一理论被称为交易费用理论,后来威廉姆森进一步认为,交易成本的存在取决于三个因素: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资产专用性。

阿尔钦、德姆塞茨通过“队生产”模型认为,古典企业产权结构是为克服企业内部各要素所有者的偷懒和搭便车而建立的的制度安排。

1963年塞耶特和马奇出版了《企业行为理论》,把企业看作人的组织,激起了人们对企业行为方面问题的思考。阿尔钦和德姆赛茨论述了监督问题,詹森、梅克林提出了成本,法玛和詹森论证了组织形成与投资决策等。

这一派别研究的重心是交易成本、契约、和不完全协约等。强调产权、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有限理性。它关注了企业各种规制,对企业所有权最优安排、委托人与人的契约关系等作出了明确的解答。对我国的国有企业改制深具影响。

但是,这一理论基本忽视了企业生产属性,未能探讨企业能力、企业战略等企业的根本问题。忽视企业的学习行为,没有解释企业演进的动态过程。

为什么在相似的激励安排下,有的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成功,而有的企业遭到失败?为了回答这类问题,企业理论家不得不寻求其他理论。

二企业的能力理论、资源理论和知识理论

企业能力理论可以追溯到1920年,马歇尔认为,技能、知识和协调的增加推动企业的进化。1959年潘罗斯出版《企业成长论》,认为资源和能力是构成企业效益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里查德森提出了企业的知识基础论。1957年塞尔兹尼克提出“特殊的自我创造积累论”。

之后,能力研究不断深入。1982年纳尔逊和温特在《经济变迁中的演化理论》中对智力资本进行了分类。同年里普曼和卢曼特提出能力制胜轮。1984年,沃纳菲特发表《企业资源论》,能力理论开始分化为企业能力和企业资源理论两派。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发表了《企业的核心能力》,能力理论进入应用和实践领域,后经过了斯多克、伊万斯、舒尔曼、提斯、匹萨诺、苏安、兰格路易斯、贺尼等人的发展。企业资源理论经过了罗曼尔特、里普曼、温特、巴尼、申德尔、库尔,迪瑞克斯、柯利斯、蒙哥马利等人的发展。

这两种理论的研究主题是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认为企业是异质的,企业是资源和能力的动态机制,资源和能力决定企业的边界。但能力学派主要是从企业层面研究,资源学派则承认产业分析的重要性。

这两种理论与企业契约理论相比,只是崭露头角。能力理论至今只有一些较常用有异议的概念和命题。资源学派尚无统一的理论分析范式。

企业知识理论继承并发展了的能力和资源理论观点。潘罗斯、西蒙、马奇、塞耶特、哈耶克、纳尔逊和温特都有贡献。

潘罗斯研究了企业新知识促进机制和企业知识积累机制。哈耶克认为,科学的知识不是全部知识的概括,知识不可能被一个“单一的头脑”所拥有。哈耶克探讨了知识的分布和性质。西蒙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塞耶特和马奇认为,决策的过程实质上是在面临有限理性及外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逐步试错的搜寻过程。纳尔逊和温特认为,企业能像人一样拥有知识,企业的知识存储于“组织记忆”中。

知识理论将知识视为企业最重要资源,发现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本质依据。其观点已超越了资源基础的观点。它较好的揭示企业内协调的性质、组织结构、决策权配置、企业边界、以及企业创新等问题。

但是,它只讨论了企业的部分要素(知识),不可能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到目前,在目的或规则方面没有达到充分的一致。一定程度上,企业知识理论还不能称为企业理论。

三面向复杂性科学的企业的自组织理论

自组织理论源于系统论,贝塔朗菲1945年发表了《关于一般系统论》的论文,宣告了这门新学科的诞生。约翰逊、卡斯特、罗森茨韦克于1963年出版了《系统理论和管理》,建立了系统管理模式。

之后,系统理论转向研究非线性的复杂性科学。1969年,普利高律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结构、耗散和生命》是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作。1972年,笛内・托姆出版了《结构稳定性和形态发生学》,提出了“突变理论”。 曼德布罗特于1973年提出分形论。1976年,赫尔曼?哈肯,发表了《协同学导论》,提出了“协同学理论”。 1978年,乌约莫夫发表了《系统方式和一般系统论》,提出了“参量型系统理论”。之后,艾肯提出的非平衡态自组织现象的超循环理论。

复杂性科学研究是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的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论主要研究非平衡相变与自组织、突变论主要研究连续过程引起的不连续结果、协同论主要研究系统演化与自组织、混沌论主要研究确定性系统的内在随机性、超循环论主要研究在生命系统演化行为基础上的自组织理论。企业是社会中最普遍、最完整的自组织,作为专门研究自组织发展规律的复杂性科学,必然会对企业作出深刻的解释。

在发达国家,复杂性科学成果已应用于管理。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汤姆・彼特斯在《Thrivng on Chaos》中指出:“过去曾假定为稳定的、可预测的环境已不存在,需要将混沌荡着一种既定的条件,学会在混沌之上求旺”。

企业的契约理论、能力理论、资源理论和知识理论,均是建立在以经典科学为基础的经济学之上。经典科学以稳定、有序、单一、对称、平衡为主要特征。这就使现代企业理论一般都是以线性思维为主。在研究问题时,基于一个假设:以现在的事实可以推导出未来的结果。对于时间倾向,这些理论都认为时间是可逆的。只要给出特定的条件,企业就会有相同的过程。企业的契约理论直接用静态的可逆的方法研究问题。其他三种理论虽然承认时间是动态的,但并不否认可逆。复杂性科学研究证明,事物在非线性动力机制下,并不会沿着一条直线发展。由于影响事物结果的自变量太多,用线性思维,是不足以准确预测未来。复杂性科学证明,在现实世界中,非线性作用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对称性,呈现对称破缺。自组织理论建立在复杂性科学基础上,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对企业做出解释。企业自组织理论将是充满生机的企业理论。

参考文献:

[1]尼古莱・J.福斯:《企业万能:面向企业能力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