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租车管理范文

租车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租车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租车管理

第1篇:租车管理范文

一、出租汽车市场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市现有出租汽车13000辆,主城区8800辆,出租汽车公司18家,主要车型为帕萨特、桑塔纳、爱丽金、捷达、红旗、索纳塔、伊兰特。目前8800辆出租汽车已全部为公车公营。现有出租汽车3203辆,公司为29家,年新增运800车,800辆全部转为公车公营,剩余2403辆出租汽车目前仍为挂靠经营。市城区总人口为50万人,出租汽车公司为9家,车辆数为1501辆,其中最大出租汽车公司拥有241辆,最小公司拥有12辆,目前70%的出租汽车为公车公营。这三个城市都是先后在年开始公车公营,市公车公营做得最好,目前这三个城市公司化经营已运营7年左右,有一套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值得肯定和借鉴,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出租汽车经营权、产权及车辆设施、设备统一归属企业所有,经营企业对出租车具有完全的支配权和处理权,经营企业承担车辆税费和主要经营风险,驾驶员均为企业员工,服从企业统一管理

2、管理模式:实施公车公营后,公司成为实体,形成了管理部门——公司——车主和司机的良好运营机制。

3、由劳动部门把关,实行员工制,建立公司和司机合理的劳动用工关系,并为每辆单车驾驶员交纳“五金”,使经营企业和驾驶员都能接受,保持了社会大局的稳定。同时由物价部门牵头,确定承包定额。承包合同由行业管理部门统一格式。

4、为保证驾驶员服务质量和承包合同的有效实施,市客运管理处要求每辆单车的驾驶员交纳2万元合同保证金(服务质量保证金),司机一旦违规,公司直接按照管理部门的规定扣除资金,避免了说情风、关系网的干扰,从源头根治了驾驶员不规范经营行为。对公司采用了银行向交通主管部门提交履约保函的方式,加强对出租车市场管理力度。即经营公司向银行交纳一定的资金,专户专用,企业一旦违规,交通主管部门向银行下发违章通知书,银行根据管理部门的通知书,直接从其银行帐户上划拨资金。

5、市运力投放采用了,“出租车经营权定价出让和服务质量招标方式”,招标的范围面向全国。年市通过招投标引进上海强生出租汽车公司(上市公司),成为市出租汽车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了其它公司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理念。

6、严把从业人员关。市出租汽车驾驶员先经管理部门培训,拿到《出租汽车客运资格证书》后,再由公司聘选。目前市外来司机控制在9%,91%为本地出租车司机,既解决了当地就业问题,又减少了外来人员成份复杂,难管理的情况,从而保持了行业的稳定。

7、为使收取出租汽车驾驶员各项费用无异议(包括:gps、清洗座套、服装费等),由出租汽车协会牵头,每月对所收取的费用在市“的士之窗”上进行公示,做到公开、透明,从而更好地消除公司、司机之间的经济纠纷。

8、新增出租汽车运力分配,通过对各公司质量信誉评估确定。对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不合格的出租汽车公司,由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取消下一批出租汽车经营权投标资格,并在媒体公示。同时信誉评估直接涉及公司的信誉度,这与公司扩大经营规模和融资都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大大调动企业健康发展的积极性。

9、市通过gps功能与计价器、服务卡相连接,对每辆单车每天的平均收入、行驶里程和乘客的叫车电话及实载率等进行汇总,每年统计出每辆单车的平均实载率,里程利用率和年收入,以此作为每一个阶段新增实力的重要依据。

10、建章立制,发挥公司作用,是搞好出租车市场管理的根本。我们在市参观了东方出租汽车公司,该公司现有938辆出租车,驾驶员人数为1773人,公司下设车队、营运管理部、行政部、财务部、合同管理部、宣传部、车辆卫生审验部、车辆维护部等八个业务管理部门,设有二类资质的车辆维修车间、车辆美容护理中心、无线电信息传呼台、出租车司机职业培训中心等经营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成立了公司党支部、团支部、,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该公司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经营条件较好,质量信誉较高,他们狠抓公司“软件”、“硬件”建设,建立了十七个规章制度,该公司办公大楼整洁、宽敞,设备装备优良、设施完善、车辆回场检查制度、驾驶员安全例会制度坚持很好,堪称一流。注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他们建立了信息传呼台、gps监控系统,对加强驾驶员的安全管理、方便市民、节能减排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据统计,该公司年每天电召的士的人数达2000多人次,为公司出租车每天增加客源3—5宗,增加营运收益50元左右。

二、实行“公车公营”的优势

从行业管理情况看,市客管处出租科业务人员10人(制订政策和办理业务人员下同),客管处出租科3人,市客管处出租科5人。从人员数量上可以看出,实行“公车公营”后行业管理重心下移,公司担负起管理职能,法人治理结构清楚,真正成为实体企业。公司的稽查、投拆、业务受理、违规、培训、例会和文明创建等各项职能和活动全部发挥。市东方出租汽车公司(上市公司)成立了爱心车队、明星车队。由过去挂靠经营由管理部门强制要求转换为公司主动宣传、教育、帮助和引导。管理部门承担的管理压力基本上全部卸给企业,对企业是一种监管、协调、宣传、服务作用。主管部门抓公司,公司抓司机,责、权、利清楚明朗。

三、实行“公车公营”前期存在的问题

1、在通过对、、考察学习情况看,前期在实行“公车公营”工作中,特别是实施公车公营后前三年,主管部门和出租汽车公司都承担了相当大的压力,但是在当地政府强硬的政策下,事情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2、实行“公车公营”后,由于没有挂靠投资回报快,而且对“公车公营”的司机管理相对严,会出现公司找不到司机的问题,但是,随着体制的理顺,这些问题逐步会得到解决。目前,要想进入市出租汽车行业非常难,甚至有许多市领导打招呼的司机,才能进入出租行业。

3、“公车公营”初期,公司运营困难,如市出现了公司与司机之间的借贷以及银行之间的融资等,这些是下一步我们在搞“公车公营”所必须注意的问题。

4、出租车行业牵涉到国计民生,容易诱发社会的不稳定,市政府应建立应急处置机构,一旦发生不稳定事件,要采取果断有效措施,以保障各项措施的落实。

四、关于对我市城区出租汽车“公车公营”的思路和建议

1、从、、、、、、等地实施观摩情况看,就服务质量和行业稳定性而言,经营权归公司化经营模式,好于经营权归个人挂靠公司的经营模式,而且、剩余挂靠车辆正在进一步向“公车公营”转变,这符合[]号文件不允许经营权一次性“买断”向驾驶员转嫁投资和经营风险的政策。而我市目前所实施的“公车公营”模式是正确的,是符合国家政策的。

2、下一步工作要围绕提高服务质量,理顺公司和司机关系,坚持新增运力带动挂靠经营循序渐进原则,并通过规范经营权管理,完善政策制度,整顿运营秩序,调整动力结构等,从而使我市出租汽车逐步的规范化。

第2篇:租车管理范文

关键词:Android;移动互联;物联网;出租车管理系统;百度地图GPS定位

中图分类号:TP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5-0000-02

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交通工具的依赖和需求也在不断加强。出租车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但还是不能很好满足需求,因为它具有行驶不确定性、乘客等待不确定性、出租车司机载客随机性、信息不及时性和出租车管理公司难以管理等众多缺陷。

在某些城市,出租车公司开通了“电话叫车”的服务。目前北京出租车总量为近7万辆,几乎都装备了报警监控的GPS终端,但兼具“电话叫车”服务功能的不到2万辆[1]。从出租车公司了解到的数据显示,使用电话叫车的业务量远远不到整体业务的1%,显而易见,出租车公司使用电话叫车的业务方式,并没有得到广大乘客的接受,使用性和有效性没有得到好的体现。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消费者还没有养成电话叫车的习惯;其二,北京交通拥堵的现状、出租车智能终端装备投入不够,电话叫车的成功率也不是很高;再者,根据对出租车司机的调查,使用电招的乘客往往容易爽约,所以出租车司机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愿意接受电召的业务。数据显示,电话叫车乘客爽约概率高达20%,出租司机频频遭遇的挫败感让他们对电话叫车的积极性难以提高。在我国另一大城市上海,尽管在“电话叫车”业务上每年投入上千万元,还是不能很好解决供需矛盾。

出租车管理系统“Speed Taxi”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该系统的核心就是出租车招停基站的建设。出租车不再盲目的行驶在城市中各个角落,只需要观察移动设备端地图上的相应基站显示的等待乘客数,便可直接行使到此站载客,而并不需要担心乘客爽约的行为。乘客只要在相应固定的出租车等候地点候车,不用担心自己待不到车而耽误时间。对于出租车公司而言,提高运营效率,替换原有“电话叫车”方式,在满足乘客的需求下,让出租车司机载客更有目标性,现实性。

2 项目概述

出租车管理系统“Speed Taxi”是一个信息化平台,它的系统模块结构图如图1所示。

乘车呼叫系统:

(1)在基站提供呼叫乘车按钮,乘客按下按钮打印排号单,便可等待出租车。

(2)出租车在接受到由后台处理后的乘客呼叫信息,便可以选择前去载客。

(3)突发事件以及出租车需求量很大的时候,出租车公司后台可以给指定范围的出租车发送通知,并要求前去载客。

(4)后台还提供相关报表等功能。

出租车信息管理系统:

(1)出租车司机对相关信息进行查看、编辑等操作。

(2)出租车司机可以获取相关公告和通知。

(3)出租车司机可以接受到乘客请求消息。

出租车社区微博:

(1)查看微博社区相关信息。

(2)对于微博信息给予回复等互动信息。

(3)上传社区相片和及时路况信息。

加气运算及LBS导航系统:

(1)路程导航、路况显示、加气导航与信息分析。

(2)使用RFID技术显示相应不同的加气站的加气等候车辆数目,并以5分钟为频率及时更新加气站等候车辆数目。

3 项目关键技术

3.1 出租车车载管理系统(出租车车载设备)

出租车的车载管理系统主要采用以Android系统为开发平台。Android平台主要用于移动设备上的应用和开发,主要分为Linux 内核、Android 运行库、程序库、应用程序框架以及应用层面上的应用程序[2]。出租车的车载管理系统就是基于应用层面设计的。

(1)连接出租车管理后台

在车载设备中通过Android调用服务端提供的webservice来完成相关数据的传输,本系统中用ksoap2-android-assembly-2.6.5-jar-with-dependencies.jar包来完成相关调度。

(2)获取相关实时数据

建立客户端对应的相关实体模型,将从服务端获取的数据装换为实体对象,以方便进行数据操作。

3.2 物联网终端(等待基站)

对于道路出租车基站以及人口密集场所的基站,使用互联网的技术将其与后台管理系统连接在一起。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包括感知层、传送层、应用层[3]。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4]。

出租车等待基站的建设便是将程序植入硬件设备,连接互联网和出租车后台进行相关数据的交互。对于乘客来说,只要在相应的出租车招停基站中按下按钮,减少平均等待时间,避免无谓的等待情况。从社会效益而言,减少出租车空载,一方面使城市交通运营效率提高,另一方面减少汽车废气排放,有利于环保。

3.3 服务端(出租车管理后台)

服务端采用J2EE,使用SSH整体开发框架。Strut2.0封装Action和Form,Spring管理JavaBean以及相应事物逻辑处理,hibernate实现底层持久化操作[5]。服务端的后台数据处理以及信息转发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当乘客在出租车基站发出乘坐需求的时候,请求信息会发送到出租车管理后台,后台对此请求信息作出相应处理,判断该基站的所在位置,分析后将信息发送到出租车车载客户端,客户端予以显示。

这里调度了百度的地图服务来动态显示基站的所在位置和等待人流量。百度地图是百度提供的一项网络地图搜索服务,覆盖了国内近400个城市、数千个区县。在百度地图里,用户可以查询街道、商场、楼盘的地理位置,也可以找到离用户最近的所有餐馆、学校、银行、公园等[6]。百度提供了在移动设备端的开放的地图服务API,方便开发者使用此服务来开发相应软件产品。

3.4 出租车招停基站设计

如公交站台那样,在一些位置建立出租车招停基站。在每个等候基站建立一个出租车等候取票机,当乘客需要等候车辆的时候,必须按下候车按钮取出票据并在出租车来临之际通过验证票打开等候门继而乘车。

(1)在乘客按下等候按钮时,运用物联网技术将基站的基本信息发送到出租车管理的后台,后台根据基站信息,将会更新百度地图上该基站等候人数的显示信息。

(2)那么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乘客在按下按钮时,却没有上车,那么这种情况下会设定一个时间段,在多少时间间隔内,系统会将此前请求信息作废处理,同时后台更新地图信息。

乘客在验票上车后,信息会返回到后台,后台处理及时更新地图上该基站的等候乘客的数量显示。

3.5 加气运算及LBS导航系统设计

出租车司机都有对应的工号牌,在进入加气等候的状态时,提供一个刷卡的自动等候门,需要进入加气等待的出租车,必须通过刷卡才能等待加气。这样,在刷卡的同时物联网将此加气站的信息传递到出租车管理系统的后台,系统根据加气基站的基本信息,更新地图上相应加气站车辆等候信息的显示。从而其他出租车司机就可以通过出租车上移动终端的地图来了解每一个加气站出租车等候数量的分布情况。

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它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如GSM网、CDMA网)或外部定位方式(如GPS)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地理坐标,或大地坐标),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7]。

当出租车加完液化气后,在行驶过程中会不断消耗。因而将“加气运算”功能融入出租车管理系统。

加气运算系统记录每次加气量以及设置单位气耗(或者从历史记录中取得平均单位气耗),计算剩余天然气可行驶的路程,并及时提醒出租车司机进行加气。还提供加气报表功能(加气记录、行驶记录、平均行驶气耗)。

4 总结和进一步的工作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智能移动平台为主的移动设备应运而生,发展非常迅速。出租车管理系统“Speed Taxi”建立在互联网、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众多技术基础之上,大大提高了出租车以及出租车公司的运作效率,更节约了相应资源,让城市交通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下一步将考虑中国出租车行业的实际状况,考虑将该方案商业化运行的可能,在商业计划部分将引入相应的风险投资者和行业投资者,完善本项目的技术实现,在信息服务流程重构下进行运作,实现参与企业和政府在经济上的多嬴和交通便利与管理上的多嬴。

参考文献:

[1]北京出租车电召服务发展现状.[EB/OL]. (2011-10-11) [2012-8-16]..

基金项目:2012年度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KJ2012B078)

第3篇:租车管理范文

[关键词]出租车管理;从业素质;质量信誉考核

[DOI]10.13939/ki.zgsc.2016.51.062

出租车行业不仅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对外的窗口,外地人对一座城市的首要印象往往是通过乘坐出租车形成的,因此出租车司机的行为文明与否,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发展。笔者认为,出租车驾驶员在营运服务过程中要做到优质服务、安全行车、使乘客“方便、迅速、准点、安全、舒适”地到达目的地,确立“乘客至上”的服务观点,但也有一些出租车司机存在拒载、拼客、议价、车内吸烟等不文明行为,影响行业形象,出租车司机素质亟待提高。

1 出租车行业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变相拒载

出租车司机喜欢跑路途远、路况好、不堵塞的路线,遇到乘客要去路途近、不易通行的地点,以自己有急事、不顺路等为由相拒载。

1.2 乱停乱放

流动人口较多,人员较密集的地方,往往是人们乘坐出租车的需求比较旺盛的地方,如商场、长途汽车站、医院等。这些地方周围往往就成了出租车的临时停车场,随意停放,严重影响了其他车辆的正常通行。

1.3 违规行驶

很多出租车司机越线行驶、超速行驶、争道抢行,只要路边有人招手,不管车流量再大、情况再危险,都停车揽客,严重影响了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易引发交通事故。

1.4 车内吸烟

车内空间狭小,不适合吸烟。但有不少出租车司机将此规定抛之脑后,带头在车内吸烟,丝毫不顾旁人的感受,让乘客吸“二手烟”。

2 问题存在的原因

(1)出租车驾驶员个人素质参差不齐,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出租车行业队伍组成十分复杂,多数为社会失业、企业下岗分流人员,还有部分劳教释放人员。他们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自身经历、生活环境都各不相同,部分人还因生活困难、生存压力大,导致心理失衡,甚至对社会抱有怨恨情绪。

(2)部分出租车驾驶员仍然以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对交通违法行为存在侥幸心理,没有牢固树立服务群众的观念。

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出租车司机漠视交通法规,对可能由此产生的交通违法行为、交通事故抱侥幸心理。

(3)广大市民文明交通意识不强。市民为图方便随意在路边招手停车,下车时为少走几步路让出租车驾驶员把车停在路口,遇到不肯违规停车的驾驶员就投诉,这滋生、助长了出租车行业的不良风气。

(4)各城市对于客流集散地出租车的候客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出租车驾驶员无候客区域,从而也造成了随意停车等乱象。

3 提升出租车驾驶员从业素质措施

近年来,国外对出租车管理体制的一些变革值得我们借鉴,笔者结合对国外相关出租车规制制度的调查研究,认为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措施来提升出租车驾驶员的从业素质。

3.1 建立出租车营运市场准入机制

出租车营运权属有限公共资源,其面对的经营申请人是相对无限的,在就业比较紧张的社会环境下,出租车市场准入门槛比较低,这就加大了管理部门的管理压力,把好出租车从业人员的资格关,建立规范的市场准入机制,并纳入法制化也显得尤为重要。

3.2 完善市场管理体制

出租车是关系社会民生问题的基础性公益行业,行业市场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如何协调各个部门,提高行业管理的工作效率。笔者认为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协调和统一作用,成为保证出租车行业健康发展的“第一责任人”。由政府牵头,各部门联合协作,加强互相之间的沟通,行业管理部门切实肩负起管理职能,关心出租汽车驾驶员的营运困难,完善管理体制,做好出租车从业人员管理工作,为出租车营运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要感化驾驶员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并规范营运。

3.3 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出租车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笔者认为可以从出租车从业人员准入培训、在岗继续教育和违规培训这三方面入手。

(1)落实出租车从业人员准入培训制度。对新增驾驶员的培训要制定相对较高的报名条件和严密的招考方案,从报名、资格审查就要把好关,在考试环节,要求新增驾驶员必须参加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同时严把证件发放关,凡是考试不及格的不予发证,并重新安排考试,提升准入门槛,注重从源头上掌控新进人员质量。

(2)加强对在岗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组织在岗出租车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是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培训内容涵盖出租车驾驶员行为规范、职业道德、道路运输法律法规、文明用语及安全驾驶等知识,要求驾驶员熟练掌握城市客运法律法规。对参加培训并考试合格者出具继续教育培训合格书。凡考试未合格者,要求参加下一轮继续教育培训,直至考试合格。由于出租车司机劳动强度比较大,有时候吃饭不正常,包括如厕时间不规律等造成一些职业病,笔者认为应增设出租车司机职业健康知识的讲座,专门邀请一些中医,讲解如何预防职业病等内容。切实关心出租车驾驶员的健康问题,让他们感到非常温暖和感动。

(3)组织对违规驾驶员培训。凡是被查处或被投诉2次以上的违章驾驶员都要进行重新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强化驾驶员们对出租车行业职业道德,行业服务规范、客运规章和礼仪等知识。考试合格后再上岗。凡不参加培训或培训考试不合格者将不核发服务资格证,通过培训达到出租车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普遍得到提高,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逐年增多,投诉案件逐月下降。

3.4 加强市场日常监控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出租车驾驶员进入市场的源动力,这也是驾驶员从主观上淡化服务意识,产生司乘纠纷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加强市场的日常监控、监管力度,建立完善出租汽车行业诚信体系,提升出租汽车服务水平。

(1)制订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应包括对出租汽车企业和驾驶员的服务质量信誉考核。

(2)认真落实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制度。监管部门可以设立常年考核机构,坚持逐月考核、逐月统计、逐月公布、通报。在考核操作过程中,注意收集整理稽查日志、投诉客服中心受理投诉案件记录以及处罚数据,与日常上路抽考数据汇总,形成综合考核结果。

(3)建立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档案。建立驾驶员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对其在服务工作中的具体表现进行长期跟踪,对经常违规营运的出租车经营者建立“黑名单”制度,建议出租汽车公司或车主对违规经营者不予聘用。

(4)建立驾驶员退出机制。建立驾驶员退出机制,畅通行业“出口”,是保证从业人员队伍纯洁的有效措施。要依据质量信誉考核细则,对违规记分达到一定分数的经营者,吊销从业资格证。对严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营运行为,直接吊销证件。

3.5 制定完善的约束和处罚机制

用制度规范行为,构建以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的市场监管制度体系。各地根据各自实际,可以制定客运出租汽车服务管理条例或办法,对主体责任不落实、出车率低、违章率高、投诉率高和驾驶员拒载、议价、绕路等违法违章行为严重和服务质量低劣多发的企业,视其情节轻重,依据相关规定给予处罚。对违法违章的驾驶员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因违法违章行檠现亍⒎务质量低劣被列入服务质量信誉“黑名单”的驾驶员,依法给予严惩。

4 结 论

出租车驾驶员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提升,需要出租车管理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不断加强培训教育的力度,通过建立准入机制,使一批素质高、服务能力强的人员加入行业中来,并对屡教不改、多次违章的驾驶员,清理出驾驶员队伍,保证每位驾驶员驾驶技术精湛、职业道德高尚、服务水平高、安全意识强、熟知相关法律法规、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服务意识,让客人来乘你的出租车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把出租汽车行业打造成群众满意的文明行业。

参考文献:

[1]杜林有.提高驾驶员职业道德素质的对策[J].大众科学,2007(15):23-28.

[2]李发鑫.出租车:“方圆”路上的升级[J].运输经理世界,2013(5).

第4篇:租车管理范文

第一条为加强客运出租汽车管理,保障客运出租汽车行业有序发展,维护乘客、用户和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县区域内的客运出租汽车管理。出租汽车经营企业和个体业户、从业人员、乘客、用户以及与出租汽车管理相关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客运出租汽车,是指按照乘客、用户意愿提供运营服务的客运车辆。

第四条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机构应当依据社会总体规划编制客运出租汽车发展规划,并根据客运出租汽车发展规划,确定年度投放市场的客运出租汽车数量,严格实行总量控制。

第二章管理机构工作职责

第五条县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机构具有以下工作职责:

(一)负责宣传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有关客运出租汽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管理范围为我县境内的8座以下(含8座)的小型客车及轿车。

(三)坚持市场运作、统一管理、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据*省交通行政法规行使行政管理权和行政处罚权。监督检查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的经营活动和服务质量,查处各种违章、违规行为。

(四)维护我县出租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行业稳定,抓好出租汽车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

(五)负责办理营运证、资质审批、营运证年度审验、车辆等级评定及二级维护等业务。

第三章特许经营授权

第六条从事客运出租汽车经营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规定的客运出租车辆或者资金。

(二)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机构和经过专业培训的管理人员。

(三)有符合规定的经营场所。

(四)有健全的经营管理制度。

(五)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六)符合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七条出租汽车个体业户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规定要求的客运车辆。

(二)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三)符合其他有关规定的条件。

第八条本县客运出租汽车行业实行经营许可制度,通过经营权招标形式,投放给有资质的企业经营。由县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机构颁发客运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

第九条出租汽车许可年限为5年,在经营许可期限内,客运出租汽车经营者法定代表人、经营场所以及运营车辆等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到县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客运出租汽车经营权不得转让。经营者需要停止部分客运出租汽车运营时,应当自停运之日起十日内到客运出租汽车行业主管部门办理手续,并交回有关证件。停运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两个月,逾期未办理恢复运营手续的,由县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机构注销其运营手续。

第十条客运出租汽车驾驶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本县常住户口或暂住户口。

(二)有汽车驾驶证,并有二年以上驾龄。

(三)经客运出租汽车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出租汽车驾驶员资格证。

第四章运营管理

第十一条客运出租汽车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对驾驶员进行职业道德、行业服务规范、安全行车规范等规章制度培训。

(二)依法与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和承包经营协议。

(三)按照规定标准和期限缴纳税、费。

(四)执行物价部门制定的统一运营价格,并使用税务部门监制的专用发票。

(五)向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机构报送有关报表和驾驶员的有关资料。

(六)建立安全责任制和投诉受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处理投诉。

(七)车辆运营设施和安全卫生符合标准。

第十二条客运出租汽车驾驶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规定携带、放置运营有关证件。

(二)按照合理路线或者乘客要求的路线行驶。

(三)出租车辆因故出城,需到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机构登记批准后方可,不得返程拉客。

(四)遵守行业服务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出租汽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车辆前部和尾部安装经营权号牌。

(二)在车辆顶部固定装置出租汽车顶灯。

(三)在车身两侧喷涂出租汽车标志。

(四)车况良好,车容整洁。

(五)统一装置驾驶员服务监督卡、乘客须知及投诉电话,张贴标价牌。

(六)符合车辆运营设施标准的其他规定。

第十四条禁止将客运出租汽车交给无客运出租汽车驾驶员资格证的人员运营;禁止伪造、涂改、转让客运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车辆运营证、驾驶员资格证;禁止伪造、转借和套用客运出租汽车标志牌。

第十五条客运出租汽车驾驶员不得在运送乘客途中无正当理由中断服务;不得利用客运出租车辆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乘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客运出租汽车驾驶员有权拒绝或者中止提供服务。

(一)携带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乘车的。

(二)患精神病或酒后失控无人监护乘车的。

(三)超过核定载客数量的。

(四)违反装载搭载货物规定的。

(五)要求或强迫驾驶员从事法律、法规禁止行为的。

第十六条客运出租汽车驾驶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乘客可拒绝支付车费:

(一)不出具税务部门监制的专用发票。

(二)中途倒客、逐客。

(三)无正当理由终止客运服务。

第十七条客运出租汽车驾驶员发现乘客在运营车辆上的遗失物品,应当及时归还;无法归还的,应当及时上交所在单位或者当地派出所。

第五章出租汽车治安管理

第十八条客运出租汽车经营者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治安防范和遵纪守法教育;加强内部治安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

治安安全隐患,对公安机关指出的治安安全隐患进行整改;配合公安机关建立健全相应的治安防控网络。

第十九条投入运营的客运出租汽车应当安装合格的防盗、防劫和消防灭火工具,落实对客运出租汽车的治安防范措施。

第六章监督与投诉

第二十条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公开办事章程,提高工作效率,接受群众监督,遵纪守法,秉公办事,平等待人,文明管理。

第二十一条政府有关部门不得要求客运出租汽车企业、驾驶员办理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任何证件,不得违法收取费用。

第二十二条县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客运出租汽车车辆运营设施标准、安全卫生标准、行业服务标准对客运出租汽车经营者进行客运服务质量考核与评估。

第二十三条县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机构建立投诉受理制度,设置投诉电话,受理乘客投诉,接受社会监督。乘客投诉时,应当提供客运出租汽车牌照号码和投诉人通讯方式。县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机构受理投诉后,自受理之日起十日内处理完毕,并将处理结果反馈投诉人,情况复杂的,可以在一个月内处理完毕。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第十三条其中一项规定,处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其中一项规定,扣留车辆并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伪造、涂改、转让出租汽车有关证件或者骗取、转借、伪造、套用客运出租汽车专用标志的,由县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机构视其情节,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并没收其非法证件或标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规定未取得客运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运载乘客或采取其他形式非法运营的,扣留车辆,没收其非法所得,并由县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机构视其情节,处以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所罚没款应履行相关法定程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客运出租汽车经营者在经营许可期限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机构收回经营权。

(一)转让、出租、转卖、抵押经营权的。

(二)擅自停业、歇业,影响社会公共利益和安全的。

(三)带头闹事,组织群体上访,扰乱社会秩序,影响恶劣的。

(四)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收回特许经营权的情形。

第5篇:租车管理范文

一、依托公司实行规范化管理

(一)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

正蓝旗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出租车的运营管理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并成立了正蓝旗出租汽车新增运力投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正蓝旗增加客运出租汽车实施方案》和《正蓝旗出租汽车新增运力投放工作实施方案》。详细规定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投放对象、经营模式、实施步骤、出租车数量车型、驾驶员资格、出租汽车公司应具备的条件等内容。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交通部门负责制定增加客运出租汽车实施方案,经旗政府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旗委宣传部负责从维护出租汽车行业稳定的大局出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宣传出租车管理的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监察部门负责对增加客运出租汽车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此项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公安、劳动与社会保障、工商、地税、城管、等部门切实做好增加客运出租车的相关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确保增加客运出租汽车工作顺利进行。《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投放对象是正蓝旗范围内从事出租汽车经营的独立法人企业,经营模式是实行公司化经营,员工化管理,驾驶员优先录用正蓝旗常驻人员,特别是失业、下岗、围封转移、复转军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在旗政府的领导下,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最终确定以正蓝旗上都出租车有限公司为依托,对正蓝旗出租车行业进行公司化经营、员工化管理。《正蓝旗出租汽车新增运力投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此次出租汽车新增运力投放,旗上都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必须全额出资购买车辆,明晰产权和权责经营机制;规范合同、明白收费,企业与司机按规定签订经营合同示范文本,按照相关配套政策制定承包费项目和承包费标准,向司机收取承包费;统一规范公司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良好的出租汽车运营市场秩序和环境,形成规模和品牌效益。”

(二)正蓝旗上都出租汽车有限公司的职责

正蓝旗所有出租车依托的公司是正蓝旗上都出租车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现有员工13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会计1人、出纳1人、全职收费2人、稽查2人、GPS维护员1人、监控员2人、计价器维护员1人。共管辖该旗城区出租车270辆。实行公司化管理后,按照旗政府规定的依托公司职责,正蓝旗上都出租车有限公司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是与加入公司化管理的出租车司机(或业主)签订了《客运出租汽车运营管理合同》。明确了公司与出租车业主双方的职责和权利,规定了违约的处罚条款。改变了以往出租车无序化经营的状况,使得以往松散经营出租车的业主有了归属感。

二是公司给出租车统一免费安装了GPS监控器、计价器、车标。安装GPS为经营业户提供了安全保障,为公安系统侦破案件提供了有力证据,为广大人民群众寻找丢失物品提供线索。安装计价器为乘客打印发票提供了方便。为出租车业主的车辆喷统一的车辆侧标,方便乘客识别和统一管理。

三是公司统一缴纳了车辆的各种保险及乘客险。

四是公司长期免费为出租车业主维修及维护LED顶灯和计价器,统一组织车辆年检、年审,代出租车业主向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反映出租车运营状况。

五是公司设立了从业人员监督台,业主车内设有监督牌以方便人民群众监督和举报。

六是公司与业主设立了专用短信平台,及时与出租车业主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七是公司为出租车业主申报燃油消耗量统计,并且统一发放了出租车油补。

八是公司主动协助旗运管、交警、城管等部门长期维持出租车行业的安全,打击“黑车”上路,加强对出租车的运营管理,加大对出租车的监控力度,保障出租车司机和乘客的合法权益。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正蓝旗出租车管理实现了“四化”,即出租车交通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人本化,逐步建立起以“标准化管理、刚性化执行、制度化监督、导向化激励”为核心的“四位一体”的出租车行业管理工作体系,促进了出租车行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出租车公司化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第6篇:租车管理范文

第一条为规范出租客运经营者及驾驶员经营行为,加强城市出租汽车管理,维护出租客运市场秩序,保障广大乘客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县城市出租汽车服务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城市出租汽车,是指经出租汽车行业主管部门许可,按照乘客意愿在城区规划区域内提供客运服务,并依照行驶里程和时间收费的五座以下(含五座)客车。

第三条凡在本县城区规划区域内从事城市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活动的企业、驾驶员和乘客,均应遵守本规范。

第四条本县城市出租汽车行业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指导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封锁或者垄断城市出租汽车市场。

第五条城市出租汽车经营者和驾驶员应当依法经营、诚实信用、公平竞争、优质服务、合理收费,自觉接受行业管理部门和群众监督。

第六条除经省财政、物价部门批准公布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外,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向城市出租汽车经营者收取其他费用。

第七条县人民政府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对城市出租汽车行业发展实施宏观调控。

县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工作。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具体实施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工作。

公安交警、建设、质量技术监督、工商、物价、税务等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责,配合做好城市出租汽车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八条城市出租汽车行业政府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交通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城市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与发展计划;

(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城市出租汽车的行政许可与经营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监督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网络,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受理经营者和乘客的投诉,处理违纪违章经营者,取缔非法营运;履行城市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和服务的其他职责;

(三)建设部门负责确定城市出租汽车候客点,并划定禁止上、下客路段及禁止停靠路段。负责城市出租汽车交通秩序及乱停乱放管理工作;

(四)公安交警部门负责城市出租汽车的交通安全监管、驾驶员安全教育和车辆年检工作。会同建设部门做好城市出租汽车交通秩序及乱停乱放管理工作;

(五)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出租汽车计价器的调整服务和监管工作。

(六)物价部门负责城市出租汽车运价监管和调查处理涉及城市出租汽车的收费工作;

(七)工商部门负责城市出租汽车经营者工商登记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八)税务部门负责城市出租汽车专用车票的发放与管理工作,按规定征收税费。

第九条城市出租汽车经营者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接受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等各项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二)按照“遵纪守法、服务规范、诚实守信、按规收费、车辆整洁、证件齐全、文明礼貌、安全行车”的要求,为乘客提供安全、及时、便捷、舒适的客运服务;

(三)对从业人员开展经营性的遵纪守法、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

(四)严格执行运价和税费政策,按规定使用统一的城市出租汽车专用发票,依法缴纳税费,如实报送相关报表和统计资料;

(五)加强车辆管理,按期进行维护检修,保持技术状况良好;

(六)建立健全劳动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与驾驶员签订劳动用工合同,依法做好驾驶员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工作;

(七)向社会提供资质合格、服务规范、技能熟练、身体健康的驾驶员。向驾驶员提供设施完备、证件齐全、技术状况良好的营运车辆;

(八)建立健全车辆技术档案、从业人员管理档案、安全行车制度、维修保养制度和治安防范措施,做好运营安全和行业稳定工作;

(九)建立突发事件应急保障制度,认真执行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

(十)建立健全企业质量信誉管理和投诉处理制度,设立服务监督机构,公布服务监督电话,加强对驾驶员的考核管理,及时处理乘客投诉和相关纠纷;

(十一)建立健全驾驶员仪容仪表、车容、卫生、消毒等制度,为驾驶员统一配发服务工装,为车辆统一配发座套、枕套,定期对车辆进行消毒;

(十二)推动先进技术的应用,加快城市出租汽车智能调度与管理系统的建设。

第三章经营资质管理

第十条城市出租汽车经营权属国家所有,由县人民政府通过招标的形式进行许可决定。城市出租汽车经营权实行有限期使用制度,一次配置使用年限为四至八年,使用期限届满后由政府收回重新配置;

第十一条从事城市出租汽车经营的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30辆以上符合营运条件的车辆和5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金;

(二)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停车场地;

(三)有符合规定要求的质检、安全等专职管理人员、驾驶员及健全的安全生产与经营管理制度;

(四)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城市出租汽车经营者在取得经营权后的60天内到各有关部门办理经营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经营证件,并将核准的车辆投入营运。

第十三条经营者停、歇业的,应报城市出租汽车管理部门批准,并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四条禁止私下转让城市出租汽车经营权。城市出租汽车在经营权有效期内,因使用年限到期、损坏或不可抗拒原因造成车辆无法营运而需要更新的,由经营者按规定在行业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城市出租汽车更新手续。

第十五条城市出租汽车驾驶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取得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

(二)年龄不超过60周岁;

(三)3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记录;

(四)经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有关客运法律法规、机动车维修和旅客急救基本知识考试合格;

(五)无重大违法犯罪记录。

第十六条城市出租汽车设施规范

(一)所投放城市出租汽车应当符合县政府的准入政策和条件,尾气排放达到环保部门的检测标准,主导车型及标色根据本县出租客运行业发展指导原则和发展计划进行确定;

(二)出租标志灯、待租显示器、里程计价器、安全带、安全防护网、消防器具、服务监督牌等标志和设备完整有效;

(三)车辆外观清洁、完好,各类标识规范清晰。未经行业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在车内外张贴广告、乱贴乱挂饰品及与运营服务无关的标识物。

(四)车厢内整洁、卫生、无异味,整车每周消毒一次并记录在案;内部设施齐全完好,功能有效,安置规范。

第四章营运管理

第十七条城市出租汽车经营者须在核定的城区规划区域内从事经营活动,不得异地经营,不得变相从事道路客运班线经营。执行外地包车运输任务时,必须到所属企业登记备案,并随时汇报经营动态。送客到达后,除与乘客约定等待外,应立即返回,不得在异地待客。

第十八条城市出租汽车待租时,应当显示“空车”标志,乘客可以在允许上下客路段示意租车。

第十九条出租汽车载客后,驾驶员应按乘客要求的路线行驶;乘客未提出要求的,应选择经济合理的路线行驶,因故确需绕道时,应如实向乘客说明情况。

第二十条城市出租汽车驾驶员应按规定使用计价器,按标准收费,必须使用税务部门监制的统一发票,并加盖经营者收费专用章和表明车辆牌照号码。

第二十一条城市出租汽车驾驶员发现乘客遗留在车上的物品,应当及时归还失主或送交主管部门、公安部门进行协助查找,不得私自侵占。

第二十二条老、弱、病、残、孕、幼等特殊乘客进行租车时,驾驶员应当优先运送,并有需要帮助的,应当提供帮助。

第二十三条有关国家机关因抢险救灾,或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城市出租汽车经营者应当服从政府或有关部门的统一调度、指挥。

第二十四条城市出租汽车必须按期进行维护和检测,车辆技术状况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

第二十五条经营者未经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年度审验或经年度审验不合格的,应当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的,不得继续从事经营活动。

第五章监督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城市出租汽车行业主管部门和协同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应加强对城市出租汽车市场的监督管理,对违反本规范的出租汽车经营者,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经批准擅自从事城市出租汽车经营的,使用无效营运证经营的,城市出租汽车变相从事道路客运班线经营的,按《道路运输条例》第六十四条规定进行处罚;

(二)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的,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进行处罚;

(三)违反统一规定,擅自提高运价的,按有关价格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四)其他违章、违法和损害乘客合法利益的行为,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7篇:租车管理范文

关键词 规范 客运出租汽车 经营管理

一、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的重要地位

客运出租汽车作为公共交通运输工具的一种,以特有的快速、便捷、舒适、灵活、安全等优点得到了广大乘客的信赖和好评,在公共交通运输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断地为广大乘客的出行提供便利。

(一)客运出租汽车是特殊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行业

客运出租汽车在公共交通运输领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行业,它不同机、火车、大巴等大型、多人次长距离、定时间运输,只在本市范围内、单人次、随时载客。其运输方式灵活、多样、舒适、快捷,可以极大地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同时还有助于降低家用轿车的购买率。

(二)客运出租汽车是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形象代言人”

客运出租汽车是一个城市的窗口,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是城市文明形象的流动“名片”。客运出租汽车是在城市广泛流动的群体,人们去一个城市出差、办事、走亲访友或旅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就是客运出租汽车,客运出租汽车司机的言行举止往往会被人们作为判断城市形象的客观依据。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客运出租汽车的形象往往最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管理和发展水平。可以说,客运出租汽车就是一个城市的“形象代言人”。

二、如何正确选择客运出租汽车经营模式

(一)客运出租汽车根据行业的特殊性要求应采用公司化经营管理模式

古语曰:“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制度则无国家。”人们立身处世甚至是治国安邦,都必须遵守一定的准则和法度。而人员、车辆、交通等非常复杂的客运出租汽车行业更是需要规范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客运出租汽车公司来制定相应的准则和制度,用以规范客运出租汽车的相关行为。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牵扯面极广,包括政府管理部门、出租车驾驶员以及千千万万、各行各业的乘客,这就需要客运出租汽车公司来协调各方的关系了,这是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的特殊性所要求的。

(二)以公司作为客运出租汽车的经营模式,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手段

客运出租汽车行业实行公司化经营模式,有利于客运出租汽车行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可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用人、用钱等各项管理方式方法,控制企业的经营行为,整体协调各客运出租汽车,推广网络运送乘客的平台,应用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和客运出租汽车司机的经济利益。

(三)以公司作为客运出租汽车的经营模式,可以方便政府的宏观控制

城市的公共交通运输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有公交车、客运出租汽车、轨道交通等。这几种交通运输方式各有各的特点,又互相补充,是一个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个城市的规模、道路环境、消费水平直接影响着这几种公共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因此要想使得城市的公共交通更好地发展,政府就必须加强宏观控制,让政府控制企业,让企业控制客运出租汽车司机,只有在政府大的宏观调控政策下,客运出租汽车行业才会蓬勃发展。

三、规范客运出租汽车经营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客运出租车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的主导支持作用

一个行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必须要有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同样,客运出租汽车行业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的特殊行业,也必须要有政府的主导支持作用,才能保证持续、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政府的主导支持作用就是政府要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同时根据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科学、合理、有效的政策和各项制度,来支持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的发展。

(二)加强对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的监管力度,是提高客运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国将不国”,如果没有规范完善的规章制度,公司就不会有发展。纵使有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而没人去遵守,也无济于事。客运出租汽车相关主管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客运出租汽车的监管力度,这是提高客运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需要相关主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实时监管,充分调动行业资源,让汽车行业协会加入到监管队伍中来,切实保证监管到位。

(三)树立客运出租汽车行业良好形象的关键在于规范客运出租汽车公司的经营行为

客运出租汽车企业是市场经营的主体,其行为是否规范,对城市的形象和行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和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客运出租汽车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合法经营,不可违法乱纪,要切实保护好客运出租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及相关合法利益,同时还应牢固树立“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把关心乘客,急乘客所急,解决乘客之需当做企业的首要工作目标来抓,以此来树立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的良好形象。

(四)打造高素质的行业队伍是客运出租汽车行业发展的基础

21世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行业队伍的支持,打造高素质行业队伍是客运出租汽车行业发展的基础。客运出租汽车行业要想有健康、稳定、持续、良好地发展,就必须要让相关管理人员及驾驶员努力学习,不断提高经营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高驾驶员的综合素质,为创建一流的行业奠定扎实的基础。另外,还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培训制度,定期对管理人员及驾驶员进行相关技术、能力和道德文化的培训,争取让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都能有显著的提高。

四、结语

客运出租汽车行业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今后有必要正确选择客运出租汽车的经营模式,并且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客运出租汽车经营管理进行不断完善,才能保证客运出租汽车经营的有效管理,实现客运行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作者单位为大同市城市客运管理处)

参考文献

[1] 葛宏伟,王炜,陈学武,李志鹏.城市客运出租汽车经营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4(10):63-66.

[2] 杨梅芳,陈志娴.规范城市客运出租汽车经营管理的思考[J].理论月刊,2006(04):99-103.

[3] 陈志娴,杨梅芳.武汉客运出租汽车经营管理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5(03):5-10.

[4] 刘涛.福州市城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4.

第8篇:租车管理范文

一、我市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出让基本情况

我市市区出租汽车运营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起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有出租汽车133辆(其中:面的120辆,轿的13辆),车辆产权、经营权全部归私人所有,分别挂靠在4家客运企业运营。其中:挂靠在市出租车服务公司的车辆113辆(面的101辆,轿的12辆);其他三个公司20辆。由于我市严把出租车运输市场准入关,采取控制总量,适度发展的措施,出租车经营环境看好,私下倒卖许可证的问题突出,即使是即将报废的出租车面的,也存在私下高价倒卖现象。为制止变相倒卖出租汽车经营权的行为,使社会公共资源分配公开、公平、公正,我市参照其他地区做法,改行政审批为市场化运作。1999年,市政府以邵政[1999]综159号文件印发《邵武市客运出租车经营权有偿使用及其管理暂行规定》,并先后两次组织对客运出租车经营权实行有偿出让,有38位业主通过竞标获得出租车经营权(其中:第二次拍卖13辆为报废更新车辆),经营期限为10年,拍卖所得价款320万元(平均每辆车8.6万元),全部上交财政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2001年初,原通过行政审批的82辆老出租车业主集体到省政府上访,要求报废更新车辆,当时正值两会召开期间,考虑到稳定,市政府决定,对原有的82辆老面的使用期满后,每辆车向市政府上缴4万元经营权有偿使用费,即可更新车辆并取得10年出租车经营权(也可每5年上交2万元,分两次交付)。市政府为此专门下发了文件。文件下发后,原通过竞标取得10年出租车经营权的38位业主不断地上访,认为82辆老面的的报废更新办法与其存在不公平竞争,要求市政府退还竞标应价款。经多次协商,市政府于当年10月底前退还38位竞标车主40%的竞标应价款,同时经营期限顺延一年,由原来核定10年改为11年。

为确保出租车经营权实行有偿使用政策的连续性,邵武市政府又于2001年以邵政[2001]综55号《邵武市人民政府关于邵武市区出租车经营权继续实行有偿出让和转让的请示》上报南平市政府转报省政府,但未获批准。

二、我市开展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基本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市加大了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的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做法有:

1、抓出租汽车总量控制。认真做好出租车市场需求与运力供给的调查。根据我市1999年出租汽车有偿使用及管理办法,在原车辆数的基础上每年可递增6%,考虑到出租车的市场状况和社会稳定,2000年后未增加一辆出租汽车。

2、抓安全管理。一是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二是要求出租车企业以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生产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三是严把从业人员和车辆技术关,要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持证率达100%,车辆严格按照营运车辆管理要求来管理。

3、抓出租车服务质量。督促出租车企业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开展文明行业创建工作,提高驾驶员的法制观念和服务水平,严厉查处出租汽车违规经营、损害乘客利益的行为。

4、整治出租车市场秩序,规范出租汽车经营环境。各管理部门严格执行国务院对出租汽车的收费规范,减轻出租汽车的费用负担。打击私家车、摩托车、残疾车等非法客运。在市区街道为出租汽车设置停靠站点,为出租车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出租车客运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偏低,现有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相对落后。由于挂靠经营企业不拥有车辆的产权和经营权,因而,企业对驾驶员和车辆的管理难以到位,出租车客运一直未能向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方式发展。

2、出租车驾驶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到目前为止,我市现有经过培训考核取得《旅客运输从业资格证》的出租车驾驶员339人,他们与120辆面的车主签订了经营协议,每个车主雇用2—3名驾驶员,分为上午班、下午班和夜班,车主向雇用驾驶员下达营业收入指标,每天的营业收入为350元,上午班和下午班,每个班的驾驶员必须向车主缴纳100元,夜班缴纳150元。在这个指标内,不足的由雇用驾驶员贴补,多余的归雇用驾驶员本人。由于利益的驱动,受雇用的驾驶员队伍缺乏稳定性,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意识和服务意识淡薄,金钱意识浓重,职业技能和道德素养偏低,不服从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到出租车客运行业的整体形象。

3、出租车客运行业管理的法规不健全层次偏低。目前,出租车客运行业管理只有1989年交通部出台的《出租汽车旅游汽车客运管理规定》和2003年出台的《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规定》两部规章,去年国务院颁布的《道条》设定对出租车客运管理另行规定。由于对出租车客运管理的法规层次偏低,出租车市场准入关与退出法规缺乏,加上对出租车客运实行有偿出让政策缺乏连续性,致使上级出台的相关规定,在我市出租车行业很难实行。

4、我市出租车行业安全隐患大。我市大多数为“面的”基本上是全天候运行,车况差,并且经常参与跨境包车或下乡包车,甚至夜间在三级路上包车运行。上级有关的安全管理措施难以落实,因此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出租车面的的费用减免,同客运班车产生不公平竞争,经常与客运班车产生矛盾争客源,曾多次引发客运车辆驾驶员与出租车面的驾驶员打架斗殴事件。运管部门稍严加管理,出租车驾驶员就聚众到市局上访,影响稳定,造成管理难到位。

四、下一步打算

1、考虑到我市出租汽车行业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保证原有取得经营权的车主继续经营到2011年期满为止。

2、鼓励现有车辆报废更新同一档次或更高档次的车辆,但其经营期限不变。

3、现有的出租车经营权有偿使用期满后,将不再实施经营权有偿出让政策。

4、2011年开始将按国家政策要求引导出租车行业走公司化经营,鼓励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五、随文报告的七个问题

1、邵武市清理出租车经营权有偿出让情况及下一步打算。(如上所述)

2、严格规范出租汽车收费的情况。

我局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04]81号)、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交通厅等九部门关于福建省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05]79号)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省物价局等4厅局内部明电闽价电[2005]10号通知精神,从2005年元月起停止征收出租汽车运管费。

3、去年11月份以来,有否出台新的有偿出让、转让出租汽车经营权政策。(没有)

4、今年来有否发生出租汽车问题的,发生的原因及处置情况。(没有)

5、规范出租汽车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行为情况。(如上所述)

6、规范出租汽车运输市场秩序和价格情况。(如上所述)

第9篇:租车管理范文

【关键词】动力车间 班组管理

一、绪论

生产企业的基本行为是生产行为,是产品要求的工序流程整体。

就本厂而言,动力车间是对进入分厂的能源进行第一道调配和转换,使各生产单位使用到符合工艺参数的能源和载能工质,处于生产链整体的上游。车间的生产和处理对象主要为电力、水、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负责将其从外购端合理地调配到各车间的生产端,同时车间本身还需要生产出高温蒸汽、压缩空气和真空负压三种载能工质,为车间内对应的特殊工序和制冷系统提供二次能源。因此,动力车间的整体职能就是为企业的生产链上各耗能工序提供符合要求的能源保障,是保障生产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性部门。

一般来说,班组是车间的下属机构,也是生产活动的最基层单位,是企业的细胞,是生产链的基石,是企业生产计划、生产行为、企业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工作等诸方面的最终执行者。对于班组的组成,一般而言,是由一定数量,对应于生产工序需求的专业工人组成的基层生产集体。一个车间下属若干班组,并共同承担车间整体的安全责任与生产任务。就本厂而言,制丝和卷包两个主要生产车间是按照设备工序来划分班组人员,按照“四班三运转”的时序形式来划分班组,而动力车间由于单独工艺区块较多,专业性较强,因此按照工艺工序的不同而划分为锅炉配电、空调空压、维修和仓储运行四个基本的专业班组,这是和卷包、制丝的分法不同的,决定于动力车间自身的生产特点。四个班组共同细化分担主厂区和仓库区域的能源管理职能,充分保障各生产区域的辅助区域的正常运转。

可以看出,动力车间由于生产门类多,生产工区多,事务较繁杂,员工专业性较强,且承担的职能和责任是基础保障型的,所以,动力车间开展合理的班组建设工作意义尤其重大,不但是一项由党、政、工诸方面协同推进,共同巩固的系统工作,同时也亟需随时将建设成果固化,将班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健全车间整体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技术标准,以规章管理员工,以实干处理事务,做好具有动力车间特色的班组管理工作。

二、班组管理与员工队伍建设

企业的细胞是班组,班组的细胞是每一个直接在生产一线参与生产活动的员工,因此,班组管理的第一要务,首先是建立一支素质高、技术精、作风好、能力强的员工队伍,和一个完备有效,上下宣贯的员工队伍建设制度体系。

(一)班组长及其职能

班组长就是一个单位班组中的领导者,班组长是班组生产管理的直接指挥和组织者,也是企业中最基层的负责人。班组长的基本职能,就是合理运用其基层管理权力,做好管理层和员工层两相对接的“兵头将尾”的对接和指导工作,做好分解任务,确保生产的实务工作,应保证公司决策在基层的有效执行,顺利实现上传下达,令行禁止;同时,作为生产事务执行,生产任务完成的第一带头人,班组长也应该对本班组的职能、设备、人员、工艺、技术等诸方面有统筹兼顾的认识与了解,应当是能够全方面处理各种问题的技术能手。

班组长的核心工作内容,就是作为班组建设工作的基本带头人,抓好班组管理和建设工作。而班组建设工作体现在班组长职位的工作目标,一方面是确保工作任务按时、按质、保量地完成,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用能效率;另一方面是带好基层员工队伍,营造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班组氛围,构建积极进取、富有时代精神和正能量的班组文化,打造出具有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组团队。

(二)班组员工技能水平建设

固然,我们要求班组长自身要有相当的技术水平,但班组长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在班组工作中提纲挈领,指导基层员工去完成生产任务,执行班组建设工作的具体布置和要求。但是真正要对班组工作做到显著的建设成效,还必须将员工技能水平建设列为重中之重。

就分厂整体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员工技能培训体系,同时,根据国家对技术工人的具体要求和评级体系,工厂也建立了一整套的员工技能鉴定制度,并将员工的技能鉴定和员工个人的创收相结合,以实现能者多得,技术为先的团体激励理念。因此,卷包、制丝车间的班组建设都有相应的班组员工技能水平要求,对班组长、班组骨干员工、班组新进员工等员工团体内不同的角色,都有细化的具体要求,并根据员工的技能水平安排适当的培训计划。而对于动力车间来说,由于动力车间内涉及大量的特种设备、专业设备和潜在危险设备,因此,动力车间在员工技能水平建设工作上应当投入更大的精力。如锅炉、配电等国家明文规定的特种作业岗位,应坚持员工持证上岗,取得国家认可的操作资格后方可上岗。同时激励员工,尤其要为青年员工提供足够的学习和实践平台,以“师带徒”“传帮带”等日常实践和定期的技能鉴定、理论培训、技术经验交流座谈等多种方式,营造班组内的技术交流与学习氛围,鼓励班组员工学习专业技术。

同时,也要建立一个长效、公正、透明的员工技能水平评价体系,目前通用的做法是将国家的技能鉴定体系密切地结合于员工的个人绩效,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和考评机会,使员工接受国家认可的技能测试,班组级领导应当在每年的技能鉴定考试季前,及时地向车间级反馈班组内部的人事状况,对符合考评条件者应及时宣贯,落实到人头,鼓励员工积极参加考评,并根据班组的技能水平现状制定培训计划和考评目标,由班组长督促推进。做到班组员工总体技能水平稳步提升,逐步打造出高技能、高技术的有力团队。

另外,在班组员工技能水平提升中,要突出榜样的示范作用,对成绩显著,技能高超的基层员工要给予及时的注意和奖拔,树立一部分技术骨干和优秀员工,充分发挥其榜样效应和示范作用,为提高班组整体水平提供良好的助力,同时在员工队伍中营造一种崇尚技术,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这些工作绝不能脱离班组而进行,而只能由车间级统筹规划,制定出可执行的方针目标与大纲,然后由班组长牵头,在员工中深入而广泛地开展,一定要突出班组建设工作“接地气,办实事,强基础”的工作特色。

(三)班组文化建设

班组文化建设是员工队伍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其中最具有长期性、缓释性的一项工作,而长远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班组文化,一般认为是一种共同观念,一种为班组成员所共同体认,共同接受的班组精神与价值取向。班组文化的提出与建设,首先要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适应整体,彰显特色,充分传递出充满活力、充满朝气,能够激发员工、鼓励员工的正能量。同时,班组文化也不能成为空有口号和宣传的空中楼阁,一定要和班组建设工作、生产工作密切结合,通过适当的宣传手段,如看板宣传栏、宣讲座谈会等多种方式,渗透到员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班组文化的组成,一般是一个由班组成员共同提出并推举的,有一定的号召力和鼓动性的词汇,并对此词汇结合班组实际给予适当的诠释,表明班组文化的内涵,这一内涵需要向员工提出一系列的整体要求,属于一种员工本身发生的自我表达、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班组长应负责予以总结、归纳,形成正式的班组文化理念,并报送车间层形成车间级的班组文化集合。同时,班组长应和各员工加强沟通,确保班组文化和班组工作紧密结合,并在生产实践中发挥其必要的宣传作用。

就班组文化建设方面而言,目前本分厂已经在职工中广泛地开展了数年,分厂通过厂报、厂刊、座谈会等传播媒介,在全厂浸润企业文化氛围,同时,制丝、卷包、动力、仓储各部门各班组,都提出了自己的班组文化,并通过工作现场看板、宣传屏幕等方式公示,将班组的生产行为、生产目标、生产动力与员工自身的共同价值观相统一,进行广泛的学习和宣传。目前,在企业文化和班组文化方面,分厂是走得比较远的。因此,一旦企业整体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动力车间自身的班组文化就应该更紧密地和企业整体结合,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在本厂动力车间已经开始开展的班组文化建设工作中,我们已经开始试点将班组文化和动力车间的服务保障特色在理念层面进行整合提高,打造名为“精诚服务”品牌的蕴含了车间理念、班组理念、班组文化和指导精神的综合指导思想。该品牌建设工作将动力车间整体视为一个服务部门,各班组则为独立的服务团队,而需要保障的其他车间则视为“用户”,将传统的“供给”理念转变为“服务”理念,并打造出以班组文化为基础的服务品牌。这是对班组文化实践指导意义的一次尝试,通过引入如“首问负责制”、“用户走访制”等理念,并将工艺标准纳入品牌打造,将生产和班组文化有机结合,共同组成一个有力的指导性理念。

三、班组管理与班组机制建设

在有了一支有力的员工队伍后,作为班组长和车间主任一级领导班子,还有必要对车间和各班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进行建设。所谓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就是班组自身的一个运作方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车间和班组管理方法已经难以适应,现在应该是以机制和制度管理人,而不是以人来管理人。因此需要根据班组的实际情况和既有的管理办法,统筹调整,制定出行之有效,简单易懂的各种管理办法、行为规范等等,这些规定整体组成班组的管理机制,不论是普通员工还是班组长,都需要按照这些由充分的民主方式产生,并由文件形式固化且公开的制度来各司其职,形成一个高效的运作团队。建立这样一个完整的班组管理模式和机制,是提高班组执行力和执行效率的重点。

具体内容包括完善基础管理制度、丰富业务管控方法和手段、进行科学的考核与激励等。

(一)班组日常事务管理

班组日常事务管理是指针对班组在正常生产过程中,每日例行需要关注和完成的工作而需要完成的事务与解决的问题,这些和班组每天正常生产密切联系,由生产过程本身产生并在班组内部即时完成的事务的总和,就是班组的日常事务。

班组的日常事务,一般包括记录管理、考评考勤管理、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和工作检查管理五个方面。

(1)记录管理。记录是指明确本班组所有必要的工作状况记录。此管理项目在动力车间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因为动力车间属于连续生产,且动力车间的正常运转与否直接关系着全厂生产的正常与否,所以动力车间的记录工作必须作为重点。需要建立专门的生产状况记录台账,同时对班组操作工进行必要的告知和培训,制定具体的记录填写规范和填写周期。如每小时,每两小时填写一次,视工序本身而定。同时,每日每月需制定车间级综合管理员对记录进行总结和存档,根据一定的存档周期妥善存放,以便某些项目或实验用作参考。

日常记录是记录工作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班组长和车间级设备管理员也需要协同配合,对对应班组操作的设备要有必要的记录台账并登记在案。因为动力车间是按照工序划分班组,一个班组对应一套设备,并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直接负责,所以设备管理记录工作也有必要随时跟进开展。

(2)考评考勤管理。此方面工作应与班组成员个人绩效与班组劳动纪律管理直接联系,根据分厂的考勤系统,对班组成员的劳动纪律进行落实到个人的考评,实事求是,公正公开,严格按照分厂和车间的劳动纪律规定进行考评和奖惩,并在个人绩效和收入上及时体现奖惩效果。

(3)现场管理。是指对生产现场的控制,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即所谓“6S”管理。首先应当严格管理生产现场,虽然动力车间不存在卷包、制丝的密集物资流动,但仍然需要使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有序,保持生产现场干净整洁,井然有序。这就需要班组每个成员的支持,需要有推行“6S”管理的具体措施,且措施实施有效、管理无死角地分工到每一个人。并制定关于工作现场和办公区域的现场管理规定,将具体的措施制度化,标准化,最后达成长期习惯化。

而动力车间需要特别提及的是维修班组,由于维修班组事务杂,工作现场和设备维修室工具多、零件多,因此更加需要由班组长直接监督,做到维修设备、零件、原辅料、公用物品、维修记录等物资整洁有序地摆放,以减少维修工作的空耗时间,防丢,防长时间寻找,防损坏,以综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员工工作热情。

(4)质量管理。质量是生产班组的重要责任,是整个生产过程的基础,动力车间各班组的质量管理,需要立足于能源工艺参数,如锅炉配电班组需要保证蒸汽温度和压力以及电力供应的稳定,空压空调班组则需要保证压缩空气的压力、负压的真空度和生产现场的温湿度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因此,需要根据实时的监控手段,由班组长和员工共同监视设备运转状况和输出能源的质量,要求操作工和班组长熟悉具体的质量要求和浮动范围,并结合生产实际制定质量管理办法和参数标准,要求班组内部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及时反馈并记录质量状况。

(5)工作检查。在班组管理中,工作检查是一个总结性的管理工作,是对其他管理工作执行情况的核查、总结和监督。因此,首先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检查标准和目标计划。在检查时,应当由班组长向车间反馈某一时间段,如本月或本季度的完成情况,由车间层进行检查,检查时应根据责任划分,一视同仁,层层下达,直至人头。

(二)安全管理

安全是生产的基石,是一切生产行为必然的前提,如果不能保证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物料之间,人与设备之间的相互安全,那么生产就必然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这样的生产是毫无意义的。故而,班组管理中,必须将安全管理置于最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一是加强对锅炉房、配电室等重点部位和重点时段的安全管理;二是加强员工岗位纪律和现场管理;三是按照384安全标准化规范要求开展安全工作,确保生产运行过程安全;四是坚持安全检查,重点加强停产检修时段,节假日前后的安全检查,保证班组各生产区域和部位安全。

同时,班组安全管理还要和班组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征集班组安全承诺,宣传班组安全理念,并以文字、视频等传播媒介广泛学习,营造人人懂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的班组安全氛围。

(1)危险源辨识管理。危险源辨识是为了整理出生产过程中各种显性或隐性的不安全因素,并择其要者,制定出详细的危险源辨识表,并形成文件。

动力车间特种设备较多,而且涉及大量的强电、高温、高压的工况,因此需要将危险源辨识形成常态化和定期化,动员基层班组成员人人参与,对照本班组全部的作业项目或工作项目对应的法规文件、管理标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查找实际工作中有无不符合之处,并根据工作经验,查找出跑冒滴漏等等隐患点,形成班组级的危险源清单。形成清单后,应组织各班组交流、座谈,找出危险源中的可控与不可控因素,对危险源和安全风险进行危险程度的评定,产生合适的预防措施、警告措施和控制手段。对于可控而且风险重大的应立即处理,对于次一等的危险源应纳入班组或车间工作计划,并依次实施解决。制定消除危险源或合理隔离危险源、降低风险的受控措施,并纳入班组安全目标考核。而对于少数班组层面无力解决的危险源因素,则应当上报分厂,记录齐全,并从技术层面尽量降低其潜在风险。

(2)应急预案与班组安全演练培训管理。应急预案和安全演练管理是危险源辨识管理工作的后续工作,也是危险源辨识工作常态化后应随之常态化的工作。应急预案是针对危险源辨识中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易生危险源和难以解决的危险源进行的文件性预防工作,针对假设危险源失控的情况,制定各种紧急执行性的预案,为紧急情况提供预先的紧急处理指导。安全演练则是对应急预案本身的践行,使班组成员形成紧急处理危险状况的反应力和执行力,增强企业整体的反风险能力。分厂、车间、班组三级应该立体合作,共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这一末端执行性工作,切实地加强员工的危机应变能力,做到危险源可控、可防,一旦失控,还可在造成更大损失前快速二次受控,降低人身财产损失。

四、班组管理的指导性工作及制度建设

之前的论述已经大致涉及了班组管理工作在生产工作中的各种常务,以及安全管理和队伍建设。而这些事务本身在现实状况中是很杂乱的,会在班组管理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那么,这客观上就需要我们立足整体,施行一些一次性的,或长期性的固化指导性工作。这一类工作一般周期较长,其固化成果可能持续施行数年,主要起到一个调控总体,提纲挈领,为班组本身的各种事务提供一个处理的大方向,使得班组成员能够各司其职,各谋其政,保证人对事,事对人,在这个长期的框架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动地解决各种班组事务。而这一套措施最后必须形成一个班组总体的制度,以为班组的整体工作提供长期的指导和标准。

(一)班组职责与区域管理

班组职责是对班组整体的职能的具体界定,同时进一步将班组整体的只能进行细化分解,并确定单个班组成员的岗位职责、权限和任务。动力车间应定期开展岗位讲解活动,督促班组成员熟知并熟练掌握本岗位职责内容。车间和班组领导层应统筹规划,保证职责清晰,一一对应,杜绝职责死角和过多的职责交集,防止职责混乱,互相推诿扯皮,通过职责划分来明确个人责任,增进工作效率。

同时,对生产区域也应根据职责管理进行合理的划分与对接,保证各岗位职责对应的区域之间没有断点,没有过量重叠,每项工作都能找到明确的责任区,每个责任区都能直接对应到人。

班组职责与区域管理应当体现出各自独立、彼此分工,同时相互协作,相互支撑;体现流程整体的顺畅运作。如果有公司或部门确定的本班组管辖的生产范围或工作范围清单,应对照区域划分一一核定,做到无漏项,最终核定的清单必须具体到设备、区域、标识、工艺和班组责任人等元素。虽然区域管理一般以职责划分为基础来进行,但是具体执行中仍然应当以区域管理和班组职责相互结合,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分工要求,并根据分工要求和责任区分配,进一步对班组员工提出技能要求和操作要求,要对几方面工作进行有序的渐进合作,共同推进。

(二)制度体系建设与管理

这一步工作是对以上所有工作的总结,也是最后和最必要的一步,即措施的最终制度化。首先是健全和完善各项基础规章制度,如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统计台账等等。这些常务文件在其形成文件后,应当统一管理、统一存放、分级监督、分工负责、定期检查、严格考核。而从中应当进一步产生指导整体的车间级制度体系。同时,应当将其中比较重要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安全、质量等方面的标准编制成手册发放,深化规章制度的宣贯程度,同时也应当在岗位上张贴,定期组织员工学习。而规章制度本身,则应该定期进行论证,若发现随着生产活动本身的不断变化而产生了漏洞或可淘汰条目,则应统一记录上报,经企业统一论证后加以合适的修正和更新。

本厂由于建厂较早,厂史较长,各种规章制度比较完善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而且经长年的实际工作已经证明其合理性的规章制度体系,这个体系是需要我们去维持的。而班组作为基层单位,具体情况千变万化,又需要我们随时总结我们进行的所有工作,随时发现规章制度出现的过时、淘汰和漏洞,根据班组层的第一手现场资料进行论证和修正。我们一定要明确一点,那就是班组工作虽然是最基层的工作,但是它是全厂工作的基础,班组工作应及时向车间和分厂级反馈信息,以保证上令下行,下情上达,上下保持不间断的沟通和协调,保证制度体系本身的流动性和更新性,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制度,才是充满活力,能够为我们提供指导,点明方向的制度。

五、结论

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的组织,在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中,班组既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企业的各项工作任务都要通过班组去落实和完成,而班组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对企业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班组管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才能大幅提升车间的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有力促进车间和企业战略性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班组建设,是企业适应现代化发展和管理的极为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衣芳.人民群众主体论-群众观党群关系.群众工作理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

[2]刘晓东. 新形势下的车间管理工作[J].中国职工教育,2009.

[3]陈一星.团队建设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4).

[4]美马利・汤普森(LeighL.ThomPson)著.创建团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