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渔业资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鲢鳙鱼资源二龙山水库鲢、鳙鱼是水库主要捕捞群体,特别是渔业合作经营期间,产量最高年份达到150吨,其余年份也在80吨左右,产量由历史最好年份亩产量不足5Kg,提高到13.9Kg,产量增加2.8倍。“7.13”洪水使库容总量整体交换三次,鲢鳙鱼随溢洪而下,产量剧降,直至2002年渔业合作,鲢鳙鱼产量才得到恢复。由于合作期短,鲢鳙鱼种投放量多集中在前三年,后续投放量不足;加之渔政管理混乱,非法私捕滥捞成风,人为因素造成库区鱼类资源量下降。近两年,县财政投资补放鲢鳙鱼种4万余斤、夏花鱼苗近200万尾,库区鲢鳙鱼资源略有回升。
1.2自然鱼类和大银鱼资源库区自然鱼类回捕量受库底复杂地形和水位变化的影响,产量始终不高,常年维持在15吨左右。除1986年冰下拉网捕获单品种鲤鱼4.2吨,其余时间鲤鱼捕获量很少,就是在鲤鱼繁殖期产量增幅也不明显。根据冰下拉网单品种捕获量和繁殖期鲤鱼活动情况证实,说明库区自然鱼类蕴藏一定数量,只是渔具渔法存在问题。大银鱼自1995年移植成功后,十几年来种群数量变化幅度较大。2002年捕获量13吨。2003年捕获量3吨。产量相差悬殊。2005年项目转让后当年投卵1.0亿粒。2006年捕获量增至60吨(含私捕约10吨),占当年库区鱼获物总产量的40%。成为水库渔业资源的一大补充。翌年投卵1.2亿粒,测试没有形成群体。分析其变化原因:一是发眼卵质量问题。二是采取泥底人工铺沙投卵技术不成熟,方法不科学。2009年因大银鱼吞食鱼卵、鱼苗,对库区自然鱼类的繁衍增殖构成威胁,在社会舆论下,终止了投卵活动。目前,大银鱼在库区仍具有一定存储量,在条件适宜时仍有形成群体的可能。
2水库渔业存在的问题
2.1体制与机制问题二龙山水库受国有体制的困扰,渔业资源优势一直没有得到彰显。其原因就是国有体制与市场经济规律不吻合,经营形式没有甩掉国有“大锅饭”的帽子。这种体制是抑制水库渔业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再从现行管理方式上看,严重存在养、捕、销环节不协调的问题,职工存在事不关已的思想,没有正确认识到渔业与员工共存关系。2002年水库渔业采取合作经营形式,迈出了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可从本质上甲方还没有彻底解除国有“大饭锅”的性质,这种短命的合作,最终因体制不顺、意见分歧等问题而流产。影响了水库渔业可持续发展。
2.2品种结构与捕捞方式问题库区鱼类品种数量直接影响水质变化和渔业发展。在选择投放品种时既要注意水体生态平衡,又要考虑渔业经济效益,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目前,库区鱼类品种结构简单,除帕氏鲤,大银鱼两个新品种外,其余品种都属低质鱼类,经济价值不高,品牌不突出。虽然二龙山水库2004年被国家认定为水产品无公害养殖产地,但是,认证品种只有两个,品牌效益也只维持几年,没有很好地坚持下来。原因是:管理方只注重旅游业收入,没有把渔业放在第二主要位置。资源配备不科学,名优品种比例过小,鱼种后续投放不足,短期行为过重,长效机制不健全。忽视了库区自然鱼类繁殖对水库渔业资源增殖的作用。捕捞强度过大,生产秩序混乱,非法偷鱼严重,渔具鱼法使用不当。2004年—2008年库区连续四年在浅水区使用小眼网箔捕捞,破坏了自然鱼类产卵环境;对人工放养鲢鳙鱼种、夏花鱼苗损伤严重,事倍功半;影响了二龙山水库渔业资源的永续利用。
2.3渔政管理与防逃设施问题渔政管理是水库渔业发展的关键。二龙山水库水面广,库区沿岸村屯多,距县城近,偷鱼人员多,这些问题给渔政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难度。一是《渔业法》宣传不到位,沿库村民法律意识不强,养成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懒惰思想,受眼前利益驱动,结伙偷鱼。特别是以水库为生的不法分子对库区鱼类不择手段,通信器材、监视设备、水陆车船等工具样样齐全,配备专业。二是渔政执法办案难度大。水库渔政执法体系不健全,执法队不具备独立执法办案资格,助长了违法者的嚣张气焰。三是渔政管理人员素质低,掌握运用渔业法律法规条款不熟,方式方法简单,装备落后,给违法人员创造了可乘之机。四是输水洞防逃设施简单,只是在灌溉期用一节网片固定拦鱼。溢洪道闸门无任何拦鱼设施,上游河口也存在类似问题,逃鱼现象在雨季时有发生。
2.4营销储存与深加工问题就合作期产量最高年份分析,存在营销手段、储存方式简单问题,仓储基本建设不配套,导致消费者在产量少时高价争抢、产量多时降价选购,时常出现低于成本价格甩售现象。市场营销门路狭窄,高产不高效。鱼产品附加值低、水产品加工系列开发滞后。影响了水库水产品的提档升级。
3发展方向
坚持投放鲢鳙鱼种、增殖保护野生自然鱼类、合理移植新品种的发展方向不动摇。继续认证无公害水产品种类,退出国有体制,注入民营资本,进入市场经济轨道。加快库区渔业基本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水库渔业生产后劲,尽快使二龙山水库渔业步入全省水库渔业先进行列。
4渔业资源增殖技术措施
近年来,为保障水库城镇居民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县政府制定出台了二龙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方案,对库区的排污单位、上游植被、耕地农药流入采取了治理措施,起到一定效果。而在条例中只规定禁止钓鱼,忽略了鱼类在水体食物链中对水质净化和水体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因此,保护好二龙山水源地水质安全,应从库区渔业资源增殖技术课题入手,研究库区渔业发展新思路,让水生动物—鱼类发挥生物保护水源地的作用。
4.1改革国有体制,建立长效机制一是改革水库渔业现行国有体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租赁、合作、注资或以资源为资本入股,退出国有管理体制方式等方法进行改革,走民营之路,为库区渔业注入活力。二是职工投资入股,以股份制经营形式全员参与,采取“谁主管、谁负责、谁担当、谁得利”的科学管理手段,真正使水库成为“聚宝盆”,让参与者做主人,当管家,拿红利。三是建立国企渔业责权统一、分工明确、指标清晰、监督有方、制约得力、奖惩分明、责利相同的长效机制,让库区渔业在阳光下运营。
4.2调整品种结构,加大投放数量二龙山水库渔业资源增殖一直依赖于投放鲢鳙鱼种技术,只是受资金限制鳙鱼投放比例偏少,造成增殖不增效。一是根据水体浮游生物量适当调节鳙鱼种投放比例,将鲢鳙总投入量的鳙鱼比例提高到55%,改变常规鲢鱼投放比例占主体的问题。这种直接投放方式势必增加投入成本,但可直接换取增殖效益。二是利用库区天然饵料,在库区采取网箱、围栏方式进行鳙鱼苗种养殖,适当投喂浮性人工饲料,补充天然饵料不足,降低投入成本。从鲢鳙鱼之间市场价差上看,二者在1.5元/斤左右,是增加效益的有效途径。三是增加中小型肉食性名贵鱼类投放比例,将库区低质杂鱼、小虾作为肉食性鱼类的饵料,转换低质鱼类附加殖,打造名优品牌,提高效益。四是加大库区底层冷水鱼类品种的引进移植力度。如小体鲟、鲑科鱼类、青根等,利用库区底栖动物和丰富的螺类资源,使其转化为生产力。五是恢复大银鱼资源。利用库区现存大银鱼亲本,做好本水体大银鱼人工采卵授精复投工作,最大限度控制其产量大幅度波动,以求得稳产高产。六是投放湖鲱冬钓品种,打造景区冰面冬钓风景线。七是科学配备资源,调查水体初级生产力,测算鱼载力、鱼产力,科学确定投放品种数量、比例、产出量的关系。实现“好水养好鱼”的发展目标。
4.3延缓鲢鳙鱼捕捞年龄,放长增殖期限根据初级生产力推算、测定鲢鳙鱼在本水体不同年龄的生长速度,决策最佳捕捞规格。按合作期经验推理,二龙山水库投放4、5月龄的鲢鳙秋片鱼种,当年尾增重在0.25kg左右;一龄增重在0.7㎏左右;二、三龄其体重1年可以增长近1倍;四龄平均尾重在3.0kg左右;五龄以后随鱼龄增加,生长则减慢,饲料系数则增大。而起捕鲢鳙鱼规格多在三龄以下,也正是鲢鳙鱼最快生长年龄,尾重1.6kg左右,将鲢鳙鱼最佳增殖年龄白白浪费。所以,要将鲢鳙鱼起捕年龄规格确定在四龄以上,尾重2.5kg以上,延长鲢鳙鱼增殖期一年就可保护低龄鱼资源,相对减少后续鱼种投放数量不足问题,降低成本,提升单位渔获量,避免库区天然饵料的浪费,从而达到库区渔业资源增殖良性循环的目的。
4.4采取科学方法,扩大库区自然鱼类数量自然鱼类的繁衍增殖是库区渔业资源的一大补充,占有绝对优势,不可忽视。二龙山水库自然鱼类繁衍增殖效果一直不够理想。原因是库区水草少,产卵场所环境条件差,人为干扰因素过大。解决措施:一是利用本水体自然鱼类亲本进行人工采集受精卵,在本水域搭设网箱或围拦孵化育苗,养殖到夏花规格(或直接养到秋片规格)后翻动网箱、撤出围拦,将鱼苗放归库区水域自然生长。二是在库区适宜水域搭设漂浮式人工鱼巢,为本水体自然鱼类亲本和小型土著鱼类亲本提供自然产卵环境条件。上述方法可使鱼卵、仔鱼躲避敌害,可提高孵化成活率30%,是库区自然鱼类资源增殖保护的可行措施。
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
1.工业污水的危害日趋严重,污染死鱼事件时有发生根据2011年对赣江峡江段水源监测发现,粪大肠菌群超标23.38%,石油类超标9.17%,总汞超标6.59%,氨氮超标4.58%。这些大量未达到处理标准的污水排入江河,不仅污染了水质,破坏了水生生物栖息的产卵场、索饵场等场所,还造成鱼类亲体繁殖力和幼体存活力下降,而且对水产品质量安全也构成威胁。有许多生产厂家由于管理不善,或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经常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污水直排入赣江,导致死鱼事件频繁发生,有的甚至渗透到养殖水域,死鱼数量无法估计。2.酷渔滥捕造成渔业资源急速衰退多年来沿江两岸专、副业渔民擅自增船添网缩小网目,酷渔滥捕。繁殖季节大肆捕杀亲鱼,各种非法渔具屡禁不止,沙套网、布围子、定置网比比皆是,尤其是电力捕鱼对江河渔业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每年进入冬季,赣江水位低落,沿岸线近38公里,有船30余艘肆无忌惮进行电力捕鱼。这种掠夺性的捕捞对鱼类产卵群体,尤其是定居性鱼类,如鲤、鲫、鲶造成极大危害。3.水利工程建设和水上作业破坏了鱼类的洄游通道和生存环境1990年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的《江西省赣江流域规划报告》中,赣江干流并列推荐Ⅰ、Ⅴ两组干流水利枢纽梯级开发方案,两组方案赣州以下河段相同,赣州以下河段开发方案为:万安(100米)、泰和(69米)、石虎塘(58米)、峡江(50米)、三湖(34米)和龙头山(26米)(括号中数字均为大坝正常水位吴淞高程)。20年来,赣江干流现已修建了大中型电站4处,导致鱼类洄游通道被阻,“四大家鱼”产卵场遭到破坏,几近消失。加上采挖沙卵石船到处乱采乱挖,河道阻隔,逐年淤积,江河变窄、变浅等,鱼类的产卵场所、索饵栖息场所遭毁灭和破坏,天然水域捕捞产量逐年衰退,渔业产量逐年下降。
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对策
一是正在兴建大型污水处理厂,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工业污染排放正在进行达标整顿。二是从2010年起我县依法从环保部门收取的排污费中每年拨付5万~10万元用于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三是峡江人民政府已经制定了禁渔期制度,规定赣江峡江段每年的4-6月鱼类繁殖高峰期为禁渔期。四是我县每年向赣江峡江段水域投放优质鱼种100万~300万尾,以增殖渔业资源。为切实增殖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县渔业资源,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有待加强:1.加强渔政管理机构建设和渔业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实行限额捕捞许可制度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依法设置的,主管天然渔业水域生产和渔港安全工作。我县于1989年3月成立峡江县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该站与县水产站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没有设立单独承担《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执法的专业队伍,加上经费不足,以致管理力度不大,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因此县人民政府应增加渔政执法人员,加大渔业执法的投入,将渔政管理、资源保护管理的事业经费足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限额捕捞制度是根据江河渔业资源增长量大于总捕捞量的原则而制定的。从而限制捕捞渔船的数量和网具、作业类型和作业范围、禁捕鱼类品种和可捕标准。近年来我县捕捞产量减少,显示资源在逐渐衰退。特别是大型经济鱼类,如四大家鱼、鳡大幅减少,不到总产量的15%,而且捕捞个体小型化,过去以Ⅲ~Ⅳ龄的鱼为捕捞对象,现在一般捕捞起水的鱼只有Ⅰ~Ⅱ龄,根本没一次繁殖再生的机会。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有利于江河渔业资源的迅速恢复,对从事捕捞的船只从严控制,规定网目大小,对半农半渔的捕捞人员,动员他们从事其他行业,引导转产就业,对捕捞船只和网具进行审核发证。坚决取缔无证捕捞和“三无”船舶,加大增收渔业资源保护费,逐步减少捕捞作业人员,降低捕捞强度,从而使江河渔业资源恢复正常水平,达到限额捕捞的目的。2.建立春季禁渔制度,实施鱼类人工增殖放流在渔业生物栖息和幼鱼索饵场设置禁渔期和禁渔区,严格禁捕繁殖群体和集群幼鱼,对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均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2002年国家在长江流域试行了春季禁渔,2008年赣江峡江段也正式实行了春季禁渔期制度,该江段上至罗田镇江口朱家,下到仁和镇官田,全长38公里,拥有天然水域1335.8公顷,鱼类资源极为丰富,是众多鱼类从长江经鄱阳湖洄游到赣江繁衍后代的产卵场所之一,年捕捞产量达400多吨,有各种捕捞船只60多艘,两岸捕捞渔民130多人。近十几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电、毒、炸非法作业等人为因素,造成了鱼类资源极度衰竭。每年4-6月是鱼类繁殖的高峰期。在这个时期,禁止一切捕捞作业,这样不仅保护亲鱼产卵、孵苗,而且也保护了幼体的生长。“春禁一碗子、夏收一担鱼”,从而达到增殖种群、保护资源、增殖资源、提高捕捞产量的目的。我县2009年以来,在赣江峡江段水域实施了鱼类人工放流,每年向赣江峡江段至少投放鱼类优良品种100万尾以上,并坚持5~10年,使人工放流起到较好的增殖资源的效果。3.加强渔业资源与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一是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目前,赣江干流及其流域在进行梯级开发,兴建水电工程。因此,一些品种的产卵和索饵场遭到破坏,洄游通道被阻隔,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各种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施工应有渔业主管部门参与,进行环境评估,禁止行政职能部门干预,水电和桥梁工程建议应考虑渔业资源补偿的问题,让工程业主承担一定的渔业资源增殖义务。二是加强天然水域污染事故处理。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建设加快,工业企业增多、城市扩容等致使工业排污和生活废水排放急剧加大,造成了水域污染加剧。赣江水域污染事故频繁发生,每年天然水域的污染案件不少于6起,死鱼现象经常发生,损失上百万元,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很难调解和处理,其原因是多数企业是各级政府重点保护的纳税单位。一部分小型企业的效益太差,赔偿资金不能兑现。因此,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认真贯彻执行《渔业法》、《水污染防治法》,支持渔业行政执法工作,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防治力度,认真查处污染案件。
本文作者:刘广根工作单位:江西峡江县水产局
一、刘家峡水库自然环境概况
刘家峡水库位于临夏永靖县城西南,北纬35°45′、东经103°3′,自西南走向东北,最大长度为60公里,最宽处为6公里。库区东连临洮县,东南邻东乡族自治县,南接临夏县,西北靠永靖县。(图1)。水库四周环山,海拔1900米~2300米,沟壑纵横,植被稀少,呈荒山秃岭状。水库库岸线发育差,多平直,库湾、库叉较少。底质以黄泥为主,在水库下游、洮河口处多为细砂。刘家峡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养鱼面积为1.07万公顷,水库湖面辽阔,水质好,无污染。其所在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气温较高,少雨雪,年平均水温为11.5℃,5月~9月平均气温大于15℃,冬季除个别库湾浅水区及沿岸发现有少许结冰外,库区一般不封冰。经多年监测,刘家峡水库库水年水温变化曲线见图2。无霜期191天,年平均日照2602小时,日照率58%。
二、库水理化特性检测结果与分析
㈠库水的物化特性
此次刘家峡水库监测点选择了上游(S)、中游(Z)、下游(X)、刘家峡水库渔场网箱场(W)、大夏河口(J)、洮河口(C),在采样时将上游、中游、下游三个断面每个断面设3个采样点,其余3个监测点均设1个采样点,共计12个采样点(图1.1)。按照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标准(NY5051-2001)要求进行检测。刘家峡水库渔业资源调查库水物化特性各指标检测结果统计如表1。
㈡物化特性分析
1.物理特性分析。用Secchi盘测定透明度,全库12个监测点平均值为182厘米,变幅为40厘米~312厘米。水平变化总的情况是淌水区自上游至下游随着泥沙的沉淀,透明度逐渐增大,最大值出现在下游X2点。
2.化学特性分析。
⑴溶解氧(毫克∕升)。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与水温、水循环或流动、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生物呼吸有密切的关系。刘家峡水库水生植物贫乏,其溶解氧含量主要由水温、水流动来决定,含量平均值在10.82毫克∕升。一般饲养鱼类溶解氧需要大于3毫克∕升,由此看来,刘家峡水库溶解氧条件对养殖比较理想。⑵总硬度(毫克∕升)。刘家峡水库总硬度在6.25毫克∕升~7.23毫克∕升之间,平均值为6.42毫克∕升,符合水产养殖用水正常范围。⑶主要离子(毫克∕升)。①每升重碳酸盐在1.89mEq~2.63mEq,水库中游略高于上游和下游,顺序为中游每升重碳酸盐2.40mEq>下游每升重碳酸盐2.20mEq>上游每升重碳酸盐1.92mEq。碳酸盐在水库各监测点均未检出。②硫酸盐。库区硫酸盐含量每升重碳酸盐在8.44mEq~9.09mEq,平均值每升重碳酸盐为8.83mEq,硫酸盐在库区各监测点含量差别不大,分布均匀。③氯化物。含量在0.47毫克∕升~0.63毫克∕升之间,平均值为0.53毫克∕升。自上游至下游,氯化物含量逐渐略微增大,刘家峡水库渔场网箱场处含量最高,含量为0.63毫克∕升。④钙和镁。钙和镁是初级生产力不可缺少的因子。调查发现,刘家峡水库这两种阳离子均不缺乏,且钙含量高于镁。钙平均含量为33.29毫克∕升,镁平均含量为7.71毫克∕升。⑷生物营养盐类。水中所含营养物质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水生植物的生长繁殖。①三态氮。从测定结果来看,刘家峡水库硝态氮含量最丰富,在0.564毫克∕升~0.722毫克∕升,平均值为0.691毫克∕升。氨氮在0.13毫克∕升~0.33毫克∕升之间,平均值为0.19毫克∕升;亚硝酸盐氮含量在0.011毫克∕升~0.017毫克∕升之间,平均值为0.016毫克∕升。②总氮。含量平均值为0.278毫克∕升。③总磷。磷是一切藻类必需的营养元素。刘家峡水库总磷含量在0.026毫克∕升~0.222毫克∕升,平均值为0.137毫克∕升。④总铁。含量在0.003毫克∕升~0.101毫克∕升,平均值为0.043毫克∕升,含量很充足。
3.与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
水标准(NY5051-2001)比较经调查分析,刘家峡水库水质与相关水产养殖用水水质标准比较,刘家峡水库库水完全符合要求,水质没有异色、异味、异臭,水面没有明显的油膜或浮沫;溶解氧含量平均值在10.82毫克∕升,水产养殖溶解氧需要大于3毫克;主要的离子和营养盐含量均符合标准要求,由此看来,刘家峡水库溶解氧水质条件对养殖比较理想。
4.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比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饮用水应该无异味、异臭,肉眼可见物无。耗氧量(3毫克∕升)>库水耗氧量(2.02毫克∕升);库区总铁含量在0.003毫克∕升~0.101毫克∕升,平均值为0.043毫克∕升,远远小于饮用水标准铁含量(0.3毫克∕升);水库氯化物含量在0.47毫克∕升~0.63毫克∕升之间,平均值为0.53毫克∕升,比饮用水标准氯化物含量(250毫克∕升)小;库区硫酸盐每升重碳酸盐含量在8.44mEq~9.09mEq,平均值每升重碳酸盐为8.83mEq,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库区总硬度在6.25毫克∕升~7.23毫克∕升之间,平均值为6.42毫克∕升,远远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总硬度(450毫克∕升)要求。可见,刘家峡水库水质就此次调查指标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综上所述,刘家峡水库,水质良好,溶解氧含量高,营养元素丰富,年平均径流量和交换量大,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适合水产养殖,具有巨大的渔业发展潜力。
三、刘家峡水库浮游生物现状及渔业利用分析
几乎所有鱼类的育苗都是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鳙鱼终生都摄食浮游生物,而且在现代渔业生产中还采用人工培育浮游生物来喂养一些名特优水产鱼苗,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样来说,浮游生物对渔业生产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次浮游生物调查的结果,对刘家峡水库鱼产量和渔业利用问题做些分析。
㈠浮游生物调查结果
1.浮游植物调查结果。刘家峡水库十二个采样点,测定时将上游、中游、下游三个断面的3个监测点分别混合后测定的,共发现出浮游植物8门52种。刘家峡水库浮游植物种类、分布情况汇总见表2,其数量和生物量见表3。
2.浮游动物调查结果。刘家峡水库十二个采样点,测定时将上游、中游、下游三个断面的3个监测点分别混合后测定的,共发现出浮游动物3门16种,其中以原生动物和轮虫门的种类数占优势。刘家峡水库浮游动物种类、分布情况汇总见表4,其数量和生物量见表5。
㈡刘家峡水库渔业利用分析———滤食性渔产潜力估算
根据调查结果,刘家峡水库浮游植物在数量上优势种类为硅藻和绿藻,分别占到总量的32.78%和52.01%,在生物量上优势种类为硅藻和甲藻,分别占到总生物量的52.46%和38.45%。刘家峡水库浮游植物总量为1.49毫克/升,根据相关资料,水体的营养类型主要取决于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因此,该水库为中营养类型。
以浮游动植物为食的鲢鳙鱼在其生长期内可以利用的浮游动植物量可粗略按下式计算如下:每公顷水体浮游植物现存量B1=1.49毫克∕升×667×1/15(1亩=667平方米=1∕15公顷)×20(平均水深,米)×1000(1米=1000升)÷1000(1克=1000毫克)÷1000克=1.33千克。同样的,每公顷水体浮游动物现存量B2=0.7356×667×1/15×20×1000÷1000÷1000=0.654千克。根据浮游生物重量法,鲢鱼年生产力=浮游动物生产量×可利用率÷饵料利用率=浮游植物现存量×P/B×可利用率÷饵料利用率=19.87千克×50×25%÷30=124.05千克/公顷。(其中P/B系数一般取50,假设鲢鱼对浮游动物的利用率为25%,饵料利用率一般为30)。
鳙鱼年生产力=浮游动物生产量×可利用率÷饵料利用率=浮游动物现存量×P′/B×可利用率÷饵料利用率=9.81千克×20×30%÷20=44.145千克/公顷。(其中P/B系数一般取20,假设鳙鱼对浮游动物的利用率为30%,饵料利用率一般取20),其中P为浮游植物生产量;P′为浮游动物生产量;B为浮游植物现存量。因此,刘家峡水库1.066万公顷水体面,根据上面得出的初步结论可以得出刘家峡水库理论年鲢鱼生产力=124.05千克/公顷×10666公顷=1.32×106千克,刘家峡水库理论年鳙鱼生产力=44.145千克/公顷×10666公顷=4.71×105千克。然而由于养殖规模、鱼苗投放、管理等各方面原因,刘家峡水库年产滤食性鱼类量远不及理论数据,还有着很大的开发空间。若能有效合理利用这一天然资源,在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还可增加附近居民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一定价值。
四、刘家峡水库底栖动物调查与分析
底栖动物是湖泊、水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鱼类重要的天然饵料,弄清水库本身的生物资源基本情况,有助于在保护其生态系统免遭破坏的同时,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水体资源,提高水体的生物生产力,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根据。为了掌握刘家峡水库渔业资源状况,建立比较完善的水库渔业资源数据库,为生产实践和水库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
㈠刘家峡水库底栖动物种类组成与分布统计
本次采集的12个点的样中,采用1/16平方米彼得逊采泥器采集,共观察到底栖动物8种属,其中S3,Z1,Z2,X1,X3等五个点未观察到任何底栖动物,其种类及分布见表6。
㈡刘家峡水库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见表7)
从表7看,刘家峡水库底栖动物是寡毛类,其密度达到7273.1个/平方米,占到底栖动物总数的97.84%,生物量达到16.43克/平方米,所占比例达到80.22%。
㈢结果分析与讨论
1.底栖动物分布特点。水生寡毛类(水丝蚓)占绝对优势,该水库中水丝蚓的密度和生物量占所有底栖动物的80%以上,调查时所采的底泥样中没发现大型软体动物。该水库底栖动物生物量分布不均匀,其中位于上游的采样点S3,中游的采样点Z1,Z2以及下游的采样点X1,X3均未检测到任何底栖动物。究其原因,大夏河、洮河入库处由于河流带入的营养物质较多,有利于底栖动物生长,网箱处由于营养比较丰富,同样底栖动物相对较多。
2.刘家峡水库底栖动物渔产潜力估计。刘家峡水库常见底层主要鱼类为鲤鱼和鲫鱼,根据调查结果,对该水库底栖动物的鱼产力做一简单估算。根据刘阳光主编的《甘肃渔业资源与区划》一书中的相关资料,1981年~1982年对刘家峡水库底栖动物与鲤鲫鱼产量关系的调查结果,全库每年可产鲤鲫鱼等底层鱼类89.5吨,其中考虑到了鲤鲫鱼不只单一地摄食底栖动物,而且吞食细菌、浮游生物及大型浮游动物,将腐屑提供的鱼产力的一半作为底层鱼类的鱼产力。由于水生寡毛类较多,该水库底栖动物生物量较大,根据能量估算法估算刘家峡水库底栖动物的鱼产潜力。F=0.032BM+0.183BI+0.235BO式中F为底栖动物提供的渔产潜力,BM为软体动物的生物量,BI为水生昆虫的生物量,BO为寡毛类的生物量。因此,根据表2测定的刘家峡水库各种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可以计算出该水库底栖动物的渔产潜力F=4.05克/平方米,即40.5千克/公顷。根据F=40.5千克/公顷,刘家峡水库水域面积1.0666万公顷,因此可粗略计算出该水库底栖动物渔产潜力为431973千克,假设鱼类对底栖动物的利用率为25%,饵料系数为5,刘家峡水库底栖动物年渔产力约为21598千克。
五、刘家峡水库鱼类资源调查
㈠引进水生动物,见表8
㈡土著水生动物,见表9
六、刘家峡水库渔业资源利用情况和可开发潜力分析
㈠鱼类资源利用情况
1.土著经济鱼类开况。近年来,加强了对刘家峡土著经济鱼类的开发,无论在科研、繁育方面,还是保种方面都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只有少数土著经济鱼类被开发,如黄河鲤鱼、厚唇重唇鱼、极边扁咽齿鱼、兰州鲶、似鲶高原鳅、甘肃金鳟等。⑴土著经济鱼类的研究和繁育。
近年来,我站已经开展了对刘家峡水库的甘肃金鳟、兰州鲶、黄河鲤鱼、厚唇重唇鱼、极边扁咽齿鱼、似鲶高原鳅等多种土著经济鱼的人工驯化、养殖、繁育工作,并深入地研究、了解它们基本的生物学特性,使这些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能够存活,部分种类能够人工繁殖,建立起了稳定的种群。这项工作已取得很好的效果,目前正在扩大驯养范围,使更多的土著经济鱼类种群得到较快恢复。⑵土著经济鱼类的保种。在农业部、甘肃省农牧厅的支持下,2007年11月,《黄河刘家峡土著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通过评审,是甘肃省成立的首个国家级土著鱼类保护区。该保护区重点以兰州鲶、黄河鲤鱼、似鲶高原鳅等土著鱼类为保护对象。
目前,在该保护区已设立了甘肃刘家峡(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管理局,其主要职能是加强对刘家峡水库重要渔业资源保护、渔业资源增殖和负责捕捞管理,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和濒危野生动物救护,进行水生动物饲养、驯化,加强水库生态保护与修复。保护区的建立,使刘家峡水库稀、特有土著鱼类的主要产卵场、索饵场和栖息地的原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群体数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可为中国在研究濒危、珍稀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繁殖生理学、生态学、行为学等许多研究领域中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奠定基础,从而达到保护甘肃土著鱼类的目的。
2.鱼类产品初加工。调查发现,在刘家峡水库周边,出现对水库鱼类初加工的场地,基本以做成速冻制品、油炸制品、干片鱼等,向省内外各地销售。比如池沼公鱼制成干鱼,大规格虹鳟制成速冻三文鱼等,大力发展了绿色食品,打造了绿色品牌。
㈡水域资源利用情况
1.利用低水温发展冷水性鱼类生产。由于刘家峡水库年平均水温为11.5℃,5月~9月平均气温大于15℃,但能保证冷水性鱼类生长,并且冬季不结冰,水温也适合冷水性鱼类生长,这样可以保证冷水性鱼类一年四季均可进食,加快了生长速度,增加了经济效益。
2.高溶解氧适合鱼类生长。调查显示刘家峡水库年平均径流量为263亿方,平均年交换量8次。溶解氧含量平均值在10.82毫克∕升。一般饲养鱼类溶解氧需要大于3毫克∕升,由此看来,刘家峡水库溶解氧条件对养殖比较理想。在水库内进行了渔业生产,发展了放牧式养殖、网箱养殖,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在还带动了很多农户和个体在水库开发网箱养殖技术。
3.好水质发展水库孵化技术。由于刘家峡水库,水质良好,溶解氧含量高,营养元素丰富,年平均径流量和交换量大,水温条件符合鱼苗的孵化。近年来,我站在刘家峡水库渔场网箱场进行了虹鳟鱼的孵化,已取得成功,孵化效果较好,孵化率达到了70%以上。由于溶解氧含量高,水温基本恒定,采取网箱孵化,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减少了虹鳟鱼的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很客观。
4.旅游带动了休闲渔业的发展。由于刘家峡水库的自然风光和炳灵寺的旅游,带动了刘家峡水库的休闲渔业发展,各种游览船、快艇,餐饮在短短几年数量大增,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㈢刘家峡水库渔业资源可开发潜力分析
1.刘家峡水库,水质良好,溶解氧含量高,营养元素丰富,年平均径流量和交换量大,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适合水产养殖,具有发展渔业巨大的潜力。
2.以浮游动植物为食的鲢鳙鱼在其生长期内可以利用的浮游动植物量可粗略刘家峡水库1.0666万公顷水体面,初步结论可以得出刘家峡水库理论年鲢鱼生产力为1.32×106千克,年鳙鱼生产力为4.71×105千克。然而由于养殖规模、鱼苗投放、管理等各方面原因,刘家峡水库年产滤食性鱼类量远不及理论数据,还有着很大的开发潜力。
3.刘家峡水库常见底层主要鱼类为鲤鱼和鲫鱼,根据底栖动物生物量调查结果,对该水库底栖动物的鱼产力做一简单估算。刘家峡水库水域面积1.0666万公顷,粗略计算出该水库底栖动物渔产潜力为4.32×105千克,假设鱼类对底栖动物的利用率为25%,饵料系数为5,刘家峡水库底栖动物年渔产力约为2.2×104千克。由此可见,刘家峡水库底栖动物渔产潜力还是很大,具有可开发的价值。
4.经调查发现,刘家峡水库存在引进鱼类8种,土著水生动物23种,是一个蕴藏丰富鱼类的种质资源库。但是,目前已开发的土著鱼类只有2种~3种,且经济效益很显著。根据现有开发土著鱼类的技术力量,对刘家峡水库土著鱼类的开发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5.水中所含营养物质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水生植物的生长繁殖。而刘家峡水库生物营养盐类含量:硝态氮含量最丰富,均值为0.691毫克∕升;氨氮均值为0.19毫克∕升;亚硝酸盐氮值为0.016毫克∕升;总氮均值为0.278毫克∕升;总磷均值为0.137毫克∕升;总铁均值为0.043毫克∕升。由此见,刘家峡水库生物营养盐类并不是非常丰富,不可能促进浮游植物等大量繁殖生长,就不可能为滤食性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对放牧式养鱼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更适合发展设施养殖,首选网箱养鱼。而刘家峡水库面积1.0666万公顷,水质条件又好,发展网箱养殖的潜力很大。
6.刘家峡水库所在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水温为11.5℃,经多年监测,刘家峡水库库水年水温变化在4℃~25℃。如此好的低水温条件,对发展冷水性鱼类养殖具有很大潜力。
7.刘家峡水库冬季除个别库湾浅水区及沿岸发现有少许结冰外,库区一般不封冰。无霜期191天,年平均日照2602小时,日照率58%。采用网箱养鱼增长了鱼类的进食期,缩短生长周期,增加了经济效益。因此,发展网箱养鱼开发潜力可观。
8.刘家峡水库旅游业正在逐步发展,游客每年都在增加,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休闲渔业的开发空间很大,特别是开展特色休闲渔业潜力很大。
七、对刘家峡水库渔业资源利用和开发的建议
㈠强化管理,提高土著鱼类资源的保护意识土著鱼类资源枯竭,水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因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要做好对刘家峡水库强化管理,对发电站进行环评监督,检查各项环评指标的落实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补偿措施。同时,还要大力宣传保护鱼类资源的重要意义和重要性,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广大群众保护鱼类资源意识,使保护鱼类资源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同时,要加大渔政执法力度,严格按照法律规章管理鱼类资源。
㈡合理放养苗种,做好水库渔业可持续发展由于自然产卵孵出的鱼苗数量理论上达不到该水库能够提供的鱼产力水平,因此,可以适当人工投放能够适应该水库自然条件的各种适宜苗种,根据国内相关资料,在鱼种规格13.2厘米,放养鱼种回捕率约40%,商品鱼的起捕率达到70%左右。苗种投放比例一般为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占65%~70%,其他经济鱼类占30%~35%,其中鲢鳙比例一般维持在1∶2.5为宜。
㈢加强库区渔业资源调查,探索合理的管理模式加强对刘家峡渔业资源调查工作,掌握鱼类资源变化情况,及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方案。定期调查监测水库水质及浮游动植物和底栖动物量,为渔业生产提供适时理论参考数据。做好资源调查、评估鱼类资源可捕捞量,定期提出库区主要种类捕捞限额建议,以此来保护土著鱼类的繁衍和生息。合理捕捞达到规格的商品鱼,做到“捕大留小,适时投放”。
㈣建设自然保护区,加大增殖放流力度黄河刘家峡土著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要做好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保护工作,使鱼类主要产卵场和栖息地的原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不受影响;库区中有多种经济土著鱼类,做好它们的增殖养殖,就能够显著提高该水库渔业资源利用率,同时可以达到保护特有土著经济鱼类的目的。
消费方式是指消费者需要的满足方式,或消费主体与消费客体结合的方式,消费的过程就是消费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消费需要的满足方式,取决于消费主体(消费者)和消费客体(被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结合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消费者如何获取被消费的商品及服务以及如何消费。消费方式受到自然条件、传统习惯、职业分工、消费观念和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等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逐步增长,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在形成积极的科学的消费观的同时,也出现了消极的、不科学的消费观。近年来,受西方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本土消费陋习的影响,不计一切社会道德责任和后果,片面追求个人享受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与理性消费行为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非理性消费行为呈泛滥之势。比如,炫耀性消费,它是指消费者为了夸示财富而不是满足实际需求的消费活动。这种消费的动机是谋求某种社会地位。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中,凡勃伦提出了炫耀性消费观点。他认为,消费依性质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闲阶级为了过有闲生活的消费;另一类是劳动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和便于继续劳动的消费。有闲阶级不仅要满足生理需求消费,还要满足心理的或者虚荣心的炫耀性消费。从社会角度看,对于炫耀性消费的追求会导致浪费。炫耀性消费是一种非理性消费。大量的非理性消费把花钱当作满足购物欲或炫耀财富的方式,使消费者购买不需要的商品或享受不必要的服务,互相攀比和大吃大喝将使自然资源极大地浪费,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非理性消费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资源的浪费,助长了奢靡之风,社会福利不能达到最大化。
二 、 消费方式对渔业资源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我国居民消费已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居民在食品消费支出方面从以粮食类消费品为主向非粮食类消费品转变,即由植物型食物消费向动物型食物消费转化,人们更倾向于消费营养价值更高、更健康的产品,其中,水产品的消费量逐步呈上升趋势。
非理性的张扬使人的物欲泛滥,一部分人把无度的消费、物质享乐当作人生最大的意义和幸福,追求“挥霍奢侈型”的消费理念。为了了解非理性消费情况,笔者设置了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对于相对规模较大、客流集中的大型餐饮企业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水产品消费浪费的数值平均值大约在15%左右。浪费的数量与宴请的类型有关。在调查中,很多企业和消费者反映,企业家宴请,公款消费浪费最大,消费量在20%左右;其次是红白喜事,浪费在10%左右;家庭消费请客浪费较少,一般在5%左右。由此可见,从消费方式角度来看,个人的炫耀性消费、群体消费中的公款消费造成水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浪费较大。
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水产品非理性消费的驱动,使得对水产品的需求迅速扩大。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水产品需求,必然要加大水产品的供给。水产品供给的主要来源为水产品的捕捞和水产品的养殖。水产品需求增加会直接导致过度捕捞和养殖的扩大,对渔业资源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
(一)过度捕捞造成海洋渔业资源锐减,并逐步形成恶性循环
人类的捕鱼活动对鱼群来说是一种强加的死亡途径,它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海洋的生态系统,过度捕捞更是如此。渔业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总是存在一个合理的总量范围。当总的捕捞量超过某个临界值时,将会严重影响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和更新能力,势必造成渔业资源严重衰竭。
建国后,我国海洋捕捞业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渔业资源迅速衰退。20世纪60年代前,捕捞量约200万吨左右,单位功率产量2.1左右,总捕捞量中以大型底层鱼类为主;70年代中期,捕捞量300万吨左右,单位功率产量下降至1.8左右,捕捞量中以小型中上层鱼类为主;80年代以后,海洋捕捞量迅速增加,总捕捞量中以小型中下层鱼类为主。近年的资源调查显示,处于食物链较高层次的传统优质经济鱼类越来越少,并且小型化、低龄化、性成熟提早。由于目前海洋渔业的比较效益高于种植业,大量非渔业劳动力进入捕捞业,进一步加大了捕捞强度。捕捞技术的进步,如渔船功率的增加,探鱼设备的使用与改进等也加剧了捕捞能力的过剩。可见,在捕捞过程中,渔民和渔船数量的增多,捕捞方法的改进都直接影响了渔业资源的生长与恢复,使渔业资源加速锐减,形成了恶性循环。
产生渔业生产过度捕捞的经济根源是渔业生产中的外部不经济性。渔业资源是一种流动性资源。这里所指的流动性资源是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一种流动性物品。流动资源的特征决定了资源系统是共同使用的,但资源单位却不是共同使用的,而是相互竞争的。就渔业资源而言,具有流动性资源的共性。它作为公共资源具有的非排他性使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却不需为这种使用所造成的资源减少对他人的影响而付出代价。然而,在非理性消费驱动导致对水产品的强大需求下,渔业资源又是稀缺的,而渔民对渔业资源的增养殖却不需承担合理的费用,因此,渔业生产中就产生了外部不经济性。另外,由于渔业生产者对生产过程中因网具流失及生产所造成的海域污染的潜在危害以及对渔获物的任意抛弃所造成的直接损失都不需支付任何费用,致使渔业生产的破坏性加大,海洋捕捞的外部不经济越发突出。渔业资源的非排他性,使得近海捕捞基本上处于“自由准入”状态。从渔民个人的角度来看,如果让本来可以马上捕到的鱼继续留在海里生长和繁殖,他就必须承担被其他渔民捕走的风险。由于捕捞成本在渔获收益中仅占很小部分,因此他的收益就会遭到损失。这样,不享有渔业资源利用排他性权利的渔民就缺少为未来使用而养护渔业资源的必要诱因,渔业资源的稀缺性也就越发严重。
根据外部性理论,每一渔民的捕捞活动都会对其他渔民或其他类型的资源利用者施加“外部成本”,也就是说,渔民的捕捞活动会给其他渔民造成机会损失,但他并没有为此给其他渔民支付机会成本,这就造成了捕捞的实际成本低于真实成本,收益高于其利润。渔业生产的这种外部性使得渔民们总是倾向于过多地使用这一资源,使得过多的人加入到捕捞行业,并诱使原有渔民不断增加捕捞能力,最终导致捕捞能力超过能够提供最大经济回报的水平,产生过剩。渔民为了在过剩的捕捞能力竞争中获得优势,被迫进一步增加投资,加大渔船功能,改善渔船渔具性能, 采用更加有效的捕捞技术,其结果是渔业投资过度,捕捞季节缩短,捕到的鱼往往既小质量又差。于是,本来可以用于其它经济活动的稀缺资本和生产要素,也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在过度的捕捞生产中被浪费了,同时渔业资源也因此会遭到极大的破坏。可见,海洋生产的外部性导致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成本太低,在缺乏有效管理条件下,导致捕捞的过度投资和资源的过度利用,使得渔业资源不断衰竭。
(二)水产养殖业不规范,海洋污染严重
水产养殖业对弥补海洋渔业资源不足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在调整渔业生产结构,解决劳动就业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由于水产养殖业的不规范,滩涂无度开发和药物滥施乱用已对近海渔业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水产养殖引起水体水质恶化,造成水域多样性和生境减少,网箱养殖区投饵对附近海域造成的营养盐负荷成为赤潮发生的诱因,导致鱼虾大量死亡等。水产养殖引起的海洋污染主要有:对水体的营养污染、药物污染、对近岸生物群落的影响等。
1.对水体的营养污染。养殖产生的残饵和排泄物进入水体,以有机或无机物的溶解态和颗粒态存在。N、P含量升高,原有的水化学平衡产生相应改变,对水质产生影响,在水动力作用下,这种影响还可能扩大到邻近水域生态环境。虾池残饵和排泄物等有机物在海水中经微生物分解后产生大量氨氮,而氨氮是养虾池中普遍存在的毒性物质,在高浓度时对虾体有致死作用。水产养殖底泥中C、N、P的含量和耗氧量比周围水体沉积物中的含量要明显高出很多,而且,底泥中经常可见残饵。这说明,水产养殖改变了底质的运输和沉积方式及溶氧状态。而富集在底泥里的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又会重新释放出来,污染水体,成为水体污染最重要的来源。
2.药物的污染。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有相当一部分直接散失到环境中,造成环境短期或长期的退化。药物的施放与残留,在杀灭病虫害的同时,也使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有益菌、虫受到抑制、杀伤及致死。因此,不加选择的使用消毒剂、抗生素会造成微生态严重失衡。同时,多种药物大剂量重复使用,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或转移,容易产生抗药性。对于一些低浓度或性质稳定药物的残留,可能会在一些水生生物体内产生累积并通过食物链放大,对整个水体的生态系统乃至人体造成危害。
3.对近岸生物群落的影响。水产养殖水体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系统比较,养殖对象单一,即使混养,也不过两三个种群。为追求高产,部分生物因子被人为强化,而另一部分则被削弱甚至去除,造成了物质循环的部分链条受阻或被切断。从发展的角度看,大面积的单种海水养殖,必定造成海区生物多样性向单一性转化和海洋生物的“内循环”发生变异。当生态变异过大时,将导致物质循环平衡的失控,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滩涂湿地系统是很多具有商业价值生物的产卵地和育幼场,又是众多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甚至哺乳类野生动物的生息繁衍地,其中还有珍贵和濒危物种,在生态平衡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浅海滩涂的开发是在缺乏系统规划和技术的研究下大规模启动的,存在急功近利的盲目围垦或资源掠夺式的开发现象。如大规模发展对虾的养殖,严重破坏了大片滩涂的生态平衡。
三、 改善渔业环境的对策
(一) 树立科学消费、可持续消费的意识
合理的消费应当是人性化的消费,即以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为目的的消费。因此,在消费中要注重节约,杜绝浪费,树立可持续消费的理念,从而促进生产的节约,这是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可持续消费是指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上说,消费的“可持续性”主要指当代人满足消费发展需要时不能超过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限制,消费要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平衡。它既要求实现资源的最优和永续利用,也要求实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和对环境的最小污染。毫无疑问,生态环境承载力一旦被突破,消费当然就没有“可持续性”。由于各种高消费、炫耀消费、攀比消费等都毫无意义地增加了资源消耗,加剧了环境破坏的程度,所以都不是可持续消费。
可持续消费在实践上要求人们树立尊重生态价值的绿色消费理念。国际环保专家把绿色消费概括为5R,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生。具体说来,绿色消费应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满足自己生产、生活需要时,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购买和消费符合环境标准的商品,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理,减少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使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向热爱自然、追求健康、降低消耗、杜绝浪费的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消费。
(二)优化膳食结构,增加对水产品替代产品的消费
膳食结构指的是膳食中各类营养素的数量及其在食品中所占的比例。人类膳食中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7大类。任何一种单一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此,人类的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且各种食物组成比例合适,才能达到营养平衡、促进健康的目的。
近1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同程度增长,导致消费水平、购买力和食物选择的变化。尤其是高收入人群,传统的以高碳水化合物、高膳食纤维、低脂肪为特点的植物型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已经向动物型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转变。淡水和海水产品是动物性食品摄入的主要来源,过度消费导致因摄入量过多而引发患营养相关性慢性病的危险。为此,在食物消费方面,提倡和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膳食结构,适当增加奶类、豆类、绿叶蔬菜等食物,增加动物性食物的品种,并强调食物多样化和平衡膳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健康, 既可以避免植物性食物食用过多所造成的“贫困病”,又可以避免大量摄入动物性食物所造成的营养过剩,即“富裕病”。
(三)控制捕捞量,推广生态养殖,加强水产养殖自身污染控制
我国近海现有实施诸如伏季休渔、捕捞许可等类似制度,一定程度上能控制捕捞能力,但这些管理措施尚未从根本上消除捕捞能力增大的趋势,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渔业管理制度,建立新的鼓励渔民自觉实现捕捞能力与资源基础相匹配的良性激励,有效控制捕捞量。
关键词:东海区;渔业资源;区域合作管理;共同养护
1 中日韩三国开发利用东海渔业资源的现状分析
无论是中国、韩国还是日本,都在很早之前就将东海区作为了其传统的作业渔场,其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的方式主要是拖网、围网、刺网以及钓等。从总体上来看,与东海区比邻的中日韩三国对东海区渔业资源的利用时间都较长,并获取了大量鱼类资源,渔获量十分惊人。与其他两国相比,我国对东海区渔业资源的利用更多,其总体捕捞量占据了绝对优势,对东海区渔业资源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因此,在管理和养护方面,我国理当承担主要责任,要加大对东海区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并提高其管理水平。
2 东海区渔业资源合作管理与共同养护必要性分析
在国际社会中,解决海域自然资源的常用方法是共同开发与合作管理,这种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了实践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对于岛屿上尚没有明确的岛屿,在开发利用其资源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问题,而采取的方式大多是共同管理共同开发,对于存在管辖权争端的海域,可以先搁置或者是先确定,而对资源进行共同开发,共同利用,这两种处理方式在国际上都有典型的范例,比如对斯瓦尔巴群岛上的自然资源的开发。自上个世纪中后期以来,沿海各国都在扩大自己的海洋管辖权,并加大了对渔业资源的利用力度,全球性的渔业资源都在面临衰退。为了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国际社会对渔业资源加大了管理力度,很多沿海国家都在积极参与,并通过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签订区域性协议,来实现对渔业资源的共同养护,对渔业资源进行区域性合作管理。建立区域性的渔业资源合作管理机制已经成为了国际渔业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到目前为止,各种类型的渔业管理机制都比较多了,比如民间渔业资源区域合作管理、政府间渔业资源区域合作管理机制、双边渔业资源区域合作管理机制以及单边渔业资源^域合作管理机制等。
东海区集聚了强大的捕捞能力,长时间的过度捕捞使得渔业资源丧失了原生性的再生能力,进而导致东海区渔业资源在整体上呈现出了严重的衰退趋势。基本上所有的国家都一致认可,在上个世纪中后期,人们对东海区的渔业资源进行了过度捕捞,使得鱼类的体积倾向于小型化发展,鱼类的早熟现象也十分明显,经济鱼类的比例下降,渔获量降低,鱼类的营养降低,鱼类的质量也得不到保障。这些现象都表明,东海区的渔业资源正在逐步走向衰退。
在此种现状下,必须要强化对东海渔业资源的养护与管理,降低其开发速度,加大共同利用东海渔业资源国家之间的联系力度,并让其都承担起东海区渔业资源的养护责任。东海区并不是完全开放的海域,其海区内的生物都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独立性,很多鱼类与外界的交流较少,其渔业资源量主要是由初级生产力决定的,外界海域不能对其进行适当补充。东海区海域状况决定了必须加大对其渔业资源的养护力度,周边国家和地区必须要加大合作力度,为鱼类洄游流动做好保障。此外,根据《公约》的63条、74进而123条等的规定,对于两个及其以上的沿海国专属经济区的种群,在对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必须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做好资源的管理和养护工作。
3 东海区渔业资源合作管理与共同养护可行性分析
自1972年至今,中日两国为了协调好两国在东海区的渔业生产曾多次签订过《中日民间渔业协定》,以此来协调两国间的渔业纠纷。在1975年时两国就已经在东海区渔业资源养护方面达成了合作共识,并根据《公约》的相关要求来解决两国以后在东海区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中遇到的新问题。为了更好的的让中日两国享有在东海区渔业资源方面的权利和履行相关的义务,中日两国签订了《中日渔业协定》,在此协定中,明确了规定了两国在暂定措施水域的作业方式以及船数、船型和功率,并设定了指导监督单位,对两国在东海区水域内的渔获进行统计。中日两国之间所签订的各种协定,为两国在东海区渔业资源区域合作管理与共同养护提供了可能。
长期以来,中韩两国的渔民都一直在东海区从事渔业生产活动,并且会在彼此之间给予对方必要的救助和其他方面的照顾,双方基本上形成了友好的渔业生产关系。在两国建交之前,两国在东海区的渔业纠纷主要是由双方民间组织来协商解决的,建交之后,两国便签订了《中韩渔业协定》,对东海区两国渔业资源的养护与管理达成了协议。中韩两国在暂定措施水域两侧也设立了过渡水域,并规定在此区域内,应当设立联合委员会来解决其在渔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过渡水域中,双方应当主动减少渔获船只数量,并对两国在此水域中的渔获量进行监督检查。
日韩两国为了解决在东海区面临的渔业问题,更好的利用各自专属经济区内的渔业资源,也签订了《日韩渔业协定》,并承诺共同遵守《公约》中的相关内容。为了强化对东海区渔业资源的养护与管理,中日韩三国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加大了措施的执行力度。三国不仅在彼此之间签订了渔业协定,调整了各自国家内的渔业发展方针,健全了与渔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且对渔船数量和功率都进行了指标控制,实施了系列零增长制度,对部分经济鱼类实行了专项保护。鉴于中日韩三国以往在东海区渔业资源管理和养护方面达成的共识,在经济发展新时期,让这三个国家在东海区渔业资源管理方面采取区域合作机制并对此海域的渔业资源进行共同养护是可行的,是具备执行基础的。再加上世界各国都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生态发展,对于东海区渔业资源的衰退都比较忧心,都在呼吁区域合作,发挥各国的共同力量来对东海区的渔业资源进行养护和管理。
4 东海区渔业资源合作管理与共同养护策略分析
(1)合理控制捕捞量
在区域合作管理方针方面,从近期来看需要合理控制捕捞量,而捕捞量的确定需要中日韩三国共同协商,作业海域与船数等其他指标也需要根据东海区渔业资源实际情况进行定期修改。在之前三国渔业资源协定框架下,中日、中韩以及日韩在彼此之间的暂定措施水域中的具体管理措施需要双方共同协商,并借助两国间的渔业委员会进行或者是两国间的会谈进行。而渔船数量的确定,则需要综合考虑各国的渔业现状和东海区的渔业资源情况,避免出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而对各国之间的渔业生产带来大的冲击。当中日韩三国在实践中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再让其来共同参与合作,结合东海区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合理确定管理方式、捕捞方式以及捕捞力量。
(2)实施间接渔业管理措施
自上个世纪以来,中日韩三国就在东海区渔业资源管理方面做了许多规定,并在合作的基础上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形成了系列间接管理方案。其次,中日韩三国在国家内部也出台了许多有关渔业资源保护的办法,制定了捕捞许可制度,规定了最低可捕标准并限制了网目尺寸。这些间接措施的出台,能够进一步落实区域合作管理要求,对东海区的渔业资源进行共同养护。
(3)设立区域合作管理委员会和渔业科研合作机构
在东海渔业资源区域合作管理和共同养护中,需要设立专门的区域合作管理委员会和渔业科研合作机构,让其来具体负责制定中日韩三国的渔业政策和渔业科研合作机制。现如今,中日韩三国都在每年试行TAC制度方面达成了共识,设置专门的区域合作管理委员会来对各国的鱼种和渔获量进行具体配额,并制定其他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区域合作管理水平。为了完全发挥区域合作管理委员会的作用,还需要在此委员会内设立常设机构,让其负责日常工作为中日韩三国提供具体的渔业咨询服务并对三国的渔获量进行信息统计。渔业科研合作机构能够为渔业资源的调查、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定期监测、调查东海区的渔业资源具体状况,并配合区域合作管理委员会将各种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减少各种分歧问题的发生。
(4)完善法规,改革渔业管理体制
摘要:渔业资源衰退、渔业环境恶化问题已受到全球的日益关注。实现渔业资源的合理、有效及可持续利用,加强渔业环境保护,呼唤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指导。该学科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学科体系。本文在回顾其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梳理了其逻辑框架,指出这一框架应当包括绪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政策分析等逐步递进的四部分;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自然资源的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本理论以及渔业生物经济模型应当成为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在构建这一学科的过程中,应当对稀缺性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及资本观进行修正与拓展,加强既有政策之经济绩效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逻辑框架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64-04
一、引言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本国乃至全球的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仅受到了越来越多国人的重视,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1]。解决渔业经济发展、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仅需要从自然科学与技术角度加以研究,而且需要从经济学角度加以探索。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就是以探索渔业资源与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和演进规律及其应用为使命的经济学科。然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尚有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构建、发展及提升。笔者曾撰文对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论述[2],本文在其基A上,对该学科的演进路径进行回溯,对学科的基本框架进行梳理,供同仁商榷以共同推动该学科的发展,并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及渔业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协和发展。
二、学科发展的回溯与反思
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既是渔业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同时也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溯其由来,就不能不从渔业经济学的发展开始。渔业经济学之思想起源可以追溯至英国古典经济学家A.斯密甚至更早,而日本学者蜷川虎三1933出版的专著《水产经济学》是最早的渔业经济学专著。之后戈登・史葛(Gordon,H.Scott)在《渔业资源的最优利用经济方法》(1953)[3]及《共享资源经济理论:渔业》(1954)等论文中提出了生物经济平衡和最大经济产量(Maximum Economic Yield,MEY)的概念及其方法[4]。1961年日本学者冈本清造出版了《水产经济学》。之后,随着渔业经济的日益发展及全球渔业资源的逐步衰退,世界许多渔业国家相继将发展渔业的重点由增加捕捞强度转向渔业科学管理,渔业经济学的文献也快速增加。Н.Π.琴索联夫的《苏联渔业经济学》(1977)、李・安德森(Anderson,L.G.)(1977)的《渔业管理经济学》,洛根渥尔德与汉尼森合著的《渔业经济学》(1978)、近滕康男的《水产经济论》(1979),清光照夫、岩歧寿男著的《水产经济论》(1982)和大海厚宏、志村贤男等的《现代水产经济论》(1982)等都是其中较有影响力的著作[5]。然而不能不指出的是,虽然著作数量增加、对渔业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的经济学理论阐释逐步深入,但受生产力发展所限,直到目前为止,国外渔业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实质上是就是渔业资源经济学,主要研究人类对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配置问题。我国学者毕定邦[6]、胡笑波[7]等人曾经在系统梳理前任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分别于1990及1995年出版了《渔业经济学》教材。然而受计划经济时代学术背景的影响,这些教材在学术体系上与全球主流经济学有较大差别。其后国内出版的渔业经济学教材至今尚未能及时系统地整合国内外学术成果,形成能够有效阐释中国乃至全球渔业产业结构、区域布局、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及其背后隐藏的经济规律。概言之,从主体看,目前的渔业经济学总体来看仍然停留在以渔业资源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发展阶段,需要从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加以系统整理。
在渔业经济学发展的同时,20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衰退问题受到了全球关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应运而生,渔业资源与环境问题受到了经济学家的重视。从全球范围来看,20世纪90年代起,捕捞、养殖及其相互之间、渔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经济研究成为了渔业经济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渔业资源经济研究与渔业环境经济研究逐步出现了交融趋势。
概而言之,对于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而言,要真正建立起一门学科,尚需认真总结、梳理和回答如下这些主要问题: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基本概念有哪些?建立在这些基本概念与假设基础上有哪些基本理论?在这些基本理论指导下,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哪些特有研究方法?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哪些可以借鉴到本学科中?如何将渔业资源经济学与渔业环境经济学加以系统整合而形成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体系?如此等等。
三、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逻辑架构
就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架构而言,笔者认为其架构应当包括绪论、基本理论、研究方法、政策分析四个逐步递进的主要部分。对四个部分的基本构成,思考如下:
1.绪论。在绪论部分,需要对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学科性质、本学科与渔业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渔业资源学、渔业环境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和说明。
2.基本理论。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应当包括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回顾、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自然资源的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本理论以及渔业生物经济模型等部分。其中,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本理论是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它们既是经济学基础在本学科中的延展,同时也为本学科研究方法、尤其是渔业资源与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相关经济政策的设计及经济分析提供基础。
(1)经济学基础理论回顾。经济学基础理论回顾部分既为本学科提供基础,又是本学科与经济学基本理论之间的链接。尽管本学科具有自身特色,但作为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进一步延展及应用,在构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时,首要的是界定本学科与经济学基本理论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后面各部分的分析提供基础。其中包括对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社会福利理论、GDP核算理论、财政、货币与贸易政策等知识的简要回顾。
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在对经济学基本理论进行回顾时,作为经济学基础的延展,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必要对资源的稀缺性这一经济学基本假设进行重新界定与认识。若资源无稀缺性,也就无需节约,无需研究其开发利用的成本与收益及有效利用与配置。这一点毋庸置疑。传统的渔业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可捕捞的渔业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配置问题。其中主要讨论的是渔业生物资源的稀缺性,在对于水域与水生生态系统等环境资源,在传统渔业经济学中被看作是外生变量。因此,在构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时,应当对传统经济学的稀缺性假设作一定的延展,这种稀缺不仅是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产生的相对稀缺,而是取决于渔业生物资源、渔业环境资源更新能力而产生的绝对稀缺,这种稀缺资源是这一耦合系统中的内生变量。
(2)外部性理论。所谓的外部性指的是这样一种经济现象:生产者或消费者等经济主体在自己的经济行为中产生了一种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而这种有利影响所带来的利益并未被产生这一行为的经济主体自己所获得,或这种不利的影响所造成的损失并未由产生这一行为的经济主体自身所承担。外部性理论之所以应当被纳入到该学科基本理论之范畴,是因为人类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的各种行为不仅会通过对渔业资源的作用而产生外部性,而且还会对水域环境造成外部性。可以说,渔业生产、水产品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外部性随处可见。如何纠正外部性带来的资源扭曲性配置,在保护好渔业资源与环境的同时尽量提高人类福利是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必须探讨的问题,这一问题将贯穿于学科发展的始终。没有外部性理论的作为基础,就不可能构建起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3)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的界定与物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有关。所谓非竞争性指的是某人对一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妨碍他人同时享用该物品,也不会减少他人消费该物品的数量和质量。非排他性则指的是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其消费行为埋单的人排除在消费该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虽然在技术上可以排他,但排他成本很高而导致经济上不可行。如果一种物品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则说这种物品是纯粹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物品可能具备非竞争性但不具备非排他性,或者反之,此二者均被归入混合物品,而一些物品同时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称为私人物品。
(4)产权理论。产权是一束界定所有者权利、特权以及使用资源的限制的权利[8]。它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渔业资源的产权界定不同,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经济绩效会有所差异。冰岛、新西兰等渔业管理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是否以产权理论为基础进行相关政策的设计、推进政策执行直接影响渔业资源保护之绩效[9]。要研究渔业资源及其相关的环境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就必须以产权理论为指导来进行制度设计、绩效评估。因此产权理论应当成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石。
(5)可持续发展理论。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按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指的是“既能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渔业生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它具有与日俱增的稀缺性。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人类必须平衡当代人与子孙后代的权益,必须实现此类稀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永续利用。为此,需要探讨渔业资源贴现率高低、产权配置以及资源生物特性、环境特性等对资源跨期配置、动态最优的影响及实现动态最优利用的机制与路径。这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托。
(6)自然资本理论。所谓的自然资本,又称生态资本。“是存在于自然界,可用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自然资产。包括四个方面:(1)传统的自然自然资源;(2)环境消纳并转化废弃物的能力;(环境的自净能力);(3)自然资源的再生增殖能力;(4)生命支持系统。”[10]。
显然,渔业生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可以且应当被纳入到自然资本的范畴。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类仅将其当作财富的来源(即资源)而未将其作为自然资本。何以做出这一论断?理由如下:按照R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所谓的资本,指的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无论是何种资本,追求超出其自身价值之外的增量部分是始终是投入此类资源的目的所在。如果将渔业生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作为自然资本,就应当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考虑如何实现其存量的补偿及增殖。然而,无论是全球而言还是在国内,渔业生物资源被过度开发、渔业水域环境被污染比比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正是因为在理论方面自然资本观的缺失导致了渔业生物及环境资源的扭曲性开发与不当配置,人们只考虑其开发,不考虑其增殖;即便考虑,也重前者而轻后者。
相关概念、评价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1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资源环境
海洋资源是蕴藏在海洋,能够作为空间、物质、能量被直接、间接利用的总和,分为海洋生物资源、化学资源、矿产资源、能量资源及空间资源。而海洋环境,在广义上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资源,可理解为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狭义海洋资源、广义海洋环境两部分共同组成了海洋资源环境,其中狭义海洋资源包括①海域资源,即承载着各种海洋经济活动海洋空间资源,②海洋生物资源,即全部海洋生物,③海洋矿产资源,如海底煤炭、石油、天然气、可燃冰及金属结核等;而广义海洋环境包括①海洋水质环境是海洋自身具备的一定自净能力所能达到的一种水质状态,②海洋自然环境,如气候、地质等与岸线、岛屿、生物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海洋环境是海洋资源的一种抽象形式,如湿地、珊瑚礁、红树林等海洋自然环境在游客可以远观或游憩时便成为海洋旅游资源。
2海洋资源环境基础评价模型
海洋资源环境基础评价目的在于了解某地的海洋资源环境基础对当地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状况,进而指导当地海洋产业选择与空间组织优化,实现海洋经济良性循环。由于海洋资源环境基础涉及指标众多,在评价时要注意:①如何确定科学的指标权重以解决各具体指标影响评价总目标的重要性程度差异,②如何将属性、统计标准各异的指标转化为可比的、可综合计算的评价值,③选用何种综合测度方法能科学衡量区域海洋资源环境禀赋及区际差异。由此构建了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度量方法、评价指标体系集成测度方法组成的海洋资源环境基础评价模型。
2.1指标遴选与指标体系构建
评价指标的遴选,既受评价目的、评价对象的制约,又受评价操作主体的知识程度、经验水平与价值观念的影响。根据指标体系遴选基本原则、海洋资源环境的构成要素特性,构建了以海洋资源环境基础为目标层、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准则层、18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表1)。其中指标层C1-C7、C10-C12代表区域海洋资源的岸线与港口、岛屿、海岸带、海水养殖与海洋能源等资源,C8、C9用以刻画沿海城市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状态;C13-C18用以刻画区域海洋水质的背景值、排放值和人类处理状态。表1中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获得,这可避免损失各指标的重要性、属性差异及可靠程度。
2.2综合测度方法的选取
基于对常用综合测评方法优缺点比较,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分法。即首先将C1-C18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和得分值代入加权求和计算数学模型:式中:C为区域海洋资源环境基础综合评价结果,Bi为准则层标准化后的数值,Wi为权重值;Cj为指标层标准化后的数值,Wij为相应权重。
3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文中数据源自《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1》、《浙江省海岸带和滩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浙江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2011》、《浙江省统计年鉴2011》以及浙江沿海各市海洋与渔业局网站的相关资料数据,并筛选整理。由于浙江沿海各市未建立系统海洋数据库,各市海洋资源环境数据统计口径不一、不齐,导致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中的部分指标缺失某些沿海城市的相关数据。鉴于缺失部分为效益型指标,因此,可令缺失数据为0,标准化结果也为0,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一般性。
浙江省沿海市域海洋资源环境基础评价
1综合评价结果
利用前述海洋资源环境基础评价模型,代入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台州、温州七市海洋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得到浙江省沿海市域海洋资源环境基础综合评价(表2):一是浙江省的海洋资源环境优势主要分布在舟山、宁波、温州、台州这四大沿海城市,嘉兴也有一定的海洋资源环境优势,而杭州、绍兴的海洋资源环境基础则相对较差;二是表2中海洋资源得分排名结果,与综合得分排名基本一致;而海洋环境得分排名结果,与综合得分排名出入较大,海洋资源优势城市得分相对较低,海洋资源劣势城市得分相对较高;三是整体而言浙江省沿海市域海洋资源环境基础的丰度与质量,处在以宁波舟山为显著优势区域,温州、台州处于第二梯队,嘉兴、杭州、绍兴处于第三梯队,呈现浙江省沿海中部、南部海洋资源环境基础优势度明显,具有较高的海洋经济发展基础。
2浙江省沿海市域海洋资源环境基础空间分异
2.1浙江沿海各市海洋资源基础差异
(1)地理位置:舟山、宁波、温州、台州、嘉兴属于滨海城市,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广大的海岸带陆地面积、管辖海域和优良的海港等。其中,舟山为岛屿城市,海岸线最长;但就大陆海岸线而言,宁波最长;潮间带土地资源以宁波、台州和温州最为丰富。而杭州、绍兴无直接临海地带,其濒临杭州湾、钱塘江入海口,间接沟通海洋,无海岸线、管辖海域、海港等,但属于沿海城市,拥有一定的海岸带陆地面积。
(2)渔港养殖区资源:杭州、绍兴既无渔港资源,也无养殖区资源。嘉兴虽无渔港资源,但有海盐歌山养殖区,适宜滩涂养殖。国家级渔港主要分布在舟山、台州、温州和宁波,其中国家一级渔港舟山10个、台州5个、温州4个、宁波3个;养殖区也主要分布于上述4个城市,台州5个,舟山、温州分别4个,宁波3个,其中,宁波只适宜滩涂、浅海养殖,而台州、舟山、温州还有网箱养殖。
(3)港口资源:杭州、绍兴没有海港,杭州港和绍兴港都属于内河港口。舟山、宁波、嘉兴、温州海港资源优良,多深水良港,尤以舟山、宁波为优。宁波-舟山港作为长三角仅次于上海港的综合大港和国际集装箱中转枢纽港,以水水中转为特色;嘉兴港主要服务地域为杭嘉湖地区,是杭州湾北岸与太平洋沟通的唯一通道,对当地海洋经济的发展起有力支撑作用;温州港连通了浙西南、闽北、皖南、赣东,居于我国承北起南的海运心脏地位,兼具远洋运输的优越地理区位。
(4)盐田资源:浙江沿海各市中,只有舟山、宁波和台州有规模较大的盐田区,如舟山中南部岛屿盐田区、宁波象山港北部盐田区、台州南部盐田区。
(5)海洋能资源:浙江潮汐能主要分布在宁波和台州。已开发潮汐发电的有温岭江厦、玉环海山,可开发潮汐发电的如象山南田岛、三门湾。潮流能则集中分布在舟山,其岱山县龟山水道潮流能区在建潮流能实验电站。海风能资源区则包括舟山海上海岛风能区、宁波沿海海岛风能区、温州台州海岛风能区。
(6)海洋旅游资源:舟山、宁波、温州和台州海洋旅游资源条件优越,居浙江沿海各市前列。其中,较为著名有宁波的杭州湾、象山港,舟山的普陀山、嵊泗列岛,台州的大陈岛森林公园、大鹿岛及三门湾,温州的南北麂岛、洞头列岛及乐清湾等。此外,杭州的钱塘江观潮旅游也极富盛名。
2.2浙江沿海各市海洋环境基础空间分异
如图1所示2010年东海区环境质量显示出:浙江沿海各市均有不同程度的海洋环境问题,尤其是社会经济发达的杭州湾、各沿海城市港口地区。海洋资源条件优越的宁波、温州、台州,由于粗放地发展海洋经济,导致其附近海域海洋环境严重恶化;杭州虽不直接濒临海洋,但由于其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通过杭州湾、钱塘江间接导致连通海域海洋环境恶化严重。而舟山、嘉兴、绍兴,由于其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较滞后,对其海域环境破坏作用相对较小。
3浙江省沿海市域海洋资源环境基础与海洋经济关联度
受数据限制,分析浙江沿海市域海洋资源环境基础与海洋经济关联度时,暂不考虑杭州、绍兴两市。将宁波、舟山、嘉兴、温州、台州市域海洋经济总产值标准化后与表2的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资源环境的综合评价得分利用SPSS19.0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相关系数R海经-海洋资源环境=0.9103、R海经-海洋资源=0.9001、R海经-海洋环境=-0.6045,可见海洋资源环境基础与海洋经济呈显著正相关,即海洋资源环境基础越好,海洋经济越发达,这也初步显示出浙江海洋经济对于海洋科技的依赖度较低;然海洋环境则与海洋经济呈负相关,这表明浙江海洋经济增长同时,无疑加重了海域环境污染。
海洋资源环境约束与浙江沿海市域海洋产业优化对策
浙江海洋经济正处起步发展阶段,要实现持续良性发展,需统筹考虑沿海市海洋资源环境基础优势与海洋产业发展相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市域海洋经济。因此,凾待从海洋资源环境约束探索性提出浙江沿海各市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及布局优化策略。
1宁波、舟山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策略
地处浙东北的宁波、舟山,海洋资源环境基础为浙江最优,又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应依托优势,发挥宁波—舟山港口的规模效应,实现宁波、舟山两市的海洋产业的岛陆统筹发展与一体化发展。(1)宁波海洋经济位居浙江之首,然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严重阻碍了海洋资源环境基础开发利用的潜力,应大力发展以港口航运为核心的现代海洋服务业、滨海旅游业等第三产业,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海洋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2)舟山海洋资源环境基础虽位列浙江第一,但海洋经济发展程度相对滞后,应转变思想观念、改善基础设施,吸引外界资金、技术、人才,以其特殊的海岛资源环境优势,大力推进港口大产业发展,努力打造海上花园名城。
2温州、台州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策略
地处浙东南的温州、台州,与台湾经济区隔海相望,其海洋资源环境基础虽次于舟山、宁波,但仍可打造成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南翼核心区,且应主攻滨海新城、沿海民营海洋产业集聚区。(1)温州应加强政策扶植并积极加以引导民营资本注入海洋经济发展,培育海洋科技力量,推进“一港三城”建设,加大港口物流业、现代海洋渔业等,着力发展海水利用、海风发电产业等。(2)台州渔业资源居浙江首位,但过度开发造成严重衰退,应实行海洋循环经济模式,对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各种海洋资源集约利用。此外,应加大资金、科技投入推进水产品加工业、现代远洋渔业、船舶修造业等优势产业发展。
3嘉兴、杭州、绍兴海洋产业发展优化策略
四年以上工作经验 |女| 27岁(1988年9月3日)
居住地:扬州
电 话:136********(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2年 ]
公 司:XXX环境与能源学院
行 业:学术/科研
职 位:科研人员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农业资源与环境
学 校:扬州大学
自我评价
熟悉环境监测的相关操作步骤,能操作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气相色谱仪等仪器。熟悉环评的理论知识,能进行基本的报告的编写。性格开朗,待人友善,积极参与各类集体活动。专业知识良好,自学、动手能力强,熟悉SAS-JMP,曾组建并管理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实验室。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学术/科研
目标地点: 江苏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科研人员
工作经验
2012/8—至今:XXX环境与能源学院[2年]
所属行业: 学术/科研
环境与能源学院 科研人员
1.参与环境工程实验室建设土建工程的招标和施工管理;
2.负责环境工程实验室安全、实验学生管理、实验室仪器试剂采购、实验室大型仪器管理和项目实施等工作;
3.参与环境工程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招标工作。
2011/8—2012 /8:XXX生物研究有限公司[ 1年]
所属行业: 学术/科研
植物生理系 科研人员
1.研究光信号在拟南芥叶绿体类囊膜上的转达;
2.研究叶绿体信号识别体之间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并成功筛选到功能基因;
3.熟练掌握了各种分子细胞生物学技术和蛋白生化技术;
4.运用细胞生物学技术进行了重力信号钙离子在玉米根尖柱细胞中转达的研究;
5. 为分子细胞生物学杂志编辑和筛选稿件。
2010/8—2011 /8:XXX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1年]
所属行业: 制药/生物工程
研发部 药物发现信息学研究员
1、参与公司的化药和保健食品研发;
2、结合化学信息学软件,开发多个药物信息研究数据库;
3、设计、鉴别、优化小分子抑制剂;
4、数据分析开发QSAR模型,进行小分子毒性预测;
5、负责客户技术咨询,协助解答客户问题
教育经历
2006/9 --2010 /7 扬州大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 本科
证书
2009/6 大学英语六级
2008/12 大学英语四级
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制定,需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林业资源等多个方面进行制定。青海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实际制定中,结合现有的发展模式,在弥补其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时,还大大推动了青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针对青海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大力开发生态经济林
在推动青海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生态经济林的开发,能够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满足该地生态效益的需求。从当前青海地区生态经济林的实际发展状况能够看出,生态经济林的开发种植,需要结合该地的气候环境、水利条件等多个方面进行确定。而优质的经济林,主要取决于生态经济树种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生态经济林的经济价值,才能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该地经济的发展。青海林业部门在这一问题上,选用了经济价值较高的浆果类植物,在取得一定的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果农的经济收入,为青海省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开发力度
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非公有制林业在发展中,至今仍处于落后阶段,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林业在发展中,逐渐朝向森林多目标利用阶段过渡,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林业资源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青海林业资源在进行非公有制发展时,在相关部门及科研人员的指导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程度。在其实际开发中,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结合青海省的实际绿化面积能够看出,大量的荒山荒地需要绿化,在很大程度上为林业发展提供了土地条件;其次,从当前我国工业化发展程度能够看出,我国仍处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对木材的需求量较大,面对当前国内木材生产的严重短缺,非公有制林业模式的运用,能够更好的满足我国工业生产对林业的需求;最后,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针对农村地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林业发展提供了足够的人力资源。结合上述提到的市场空间,都对非公有制林业模式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但遗憾的是,我国在实际发展中,针对非公有制林业模式的发展,至今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规范,导致非公有制林业在发展中,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在阻碍我国林业建设的同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充分认识和全面发挥人工林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