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视觉艺术教育范文

视觉艺术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视觉艺术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视觉艺术教育

第1篇:视觉艺术教育范文

从视觉文化角度来看,特别是由电子技术、数字技术所支持的图像文化已经形成了一种快餐化的社会文化景观,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之一,当代传媒处于变革的前沿,它拥有的强大的信息传播技术优势和引导社会文化消费观念的能动作用不容忽视。

目前,崇尚物质享受和高消费的享乐主义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通过无处不在的传播媒体的渲染,借助视觉符号的大量运用,已经畅通无阻地渗透、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凭借当代传媒的推波助澜,我们的文化工业初具规模,文化消费市场已经形成。由于资本的介入和操纵,商品化逻辑的无限扩张,大众的拜物主义倾向日益显著。与此同时,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也随着当代传媒技术优势的不断强化而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随着西方后现代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传统“深度”模式的消解,“后现代”一语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陈词滥调。传统的艺术理论和艺术观念遭遇“审美泡沫”的围困,传统的美学理念丧失了为我们的生存赋予意义的功能。传统的艺术立场事实上已经和当下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总体氛围格格不入。关于这一点,许江先生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感慨之言:“……对绘画的诗意微妙的品味,对文学的倾心阅读,让位给了图像的快速浏览和奇观化的感官刺激。读图代替了品画,代替了美感,刺激震惊代替了凝视沉思,进而戏谑恶搞代替了诗意与思想的浸润,低俗嬉戏代替了品位的追求。”①显然,当代审美经验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低界契合”的审美时尚消解了具有相对稳定及深刻理性内容的审美理想。

当下,消费文化正在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视觉艺术产品生产和消费的非审美动机往往占据主导地位,满足娱乐性的感官需要动机首当其冲,娱乐化的视觉传媒产品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必需。在技术性生产与复制的类型化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情感的同化作用下,大众的心理和感性严重物化,审美成为一种客体的、物质的、量化的存在。在视觉传播的审美刺激机制作用下,传媒精心策划和倡导的“审美时尚”与“理想生活”已经成为大众的文化摹本和生活蓝图。有目共睹,媒体正是通过大量生产以“明星”或“成功人士”为代表的具有召唤性结构的“偶像商品”,利用作为偶像符号的不断刺激来提高受众对于“传媒高峰体验”的心理依赖。在媒体的蓄意诱导以及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的双重作用下,大众的消费欲望走向非理性的盲目膨胀。在媒体所刻意建构的虚拟世界里,一切都转化为形象与符号。传媒产品给大众提供了梦想、体验、参与和互动的巨大空间,其中的视觉内容具有强大的形象要素包容性和身份认同感。在文化工业大量制造的虚拟影像的包围中,大众对商品的符号价值趋之若鹜。

虽然,所有这些真实可感的社会文化图景的种种变异不能全部归之于传媒,但却全都与当代传媒所营造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总体氛围息息相关。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事实上看,审美取向的趋同与盲从意味着审美理想的放弃和主体性的丧失,娱乐性感官刺激的依赖势必断送文化品格的提升,追逐符号价值的欲望膨胀不可避免地加剧了人格结构的贫乏。归根结底,人的精神向度和文化品格决定视觉艺术产品的文化特征和价值取向。价值取向的异化和扭曲必然危及社会文化的和谐与健康,破坏视觉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的维系。人的精神向度和文化品格的堕落直指教育的异化。其中,关系重大的核心问题就是视觉艺术教育的社会文化责任问题。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体现着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当代传媒语境下视觉文化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价值取向无疑就是社会价值观问题的重要线索。

二、视觉文化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价值取向问题

艺术生产不同于一般的产品生产,艺术消费亦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费。一般而言,人的文化价值追求反映了从主体方面的需要与利益角度向文化所提出的价值要求。价值取向的基本内容包括文化价值追求与文化价值标准两个方面。文化价值追求与文化价值标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文化价值取向这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作为文化价值主体,人的文化修养及其自我价值体系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环境及其所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品质。我们必须强调,视觉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优化人的品质,激发人的潜能和天赋,树立具有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意义的文化理想。

如今,席卷全球的“泛娱乐”化现象不仅充斥于“传媒娱乐”的视域,并且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形态,影响了当代视觉艺术及其教育的文化价值取向。正如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学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致死的物种。”②虽然,大众对娱乐在生理心理上的天然需求无可非议,但文化产品的生产不能只为娱乐的需要而哗众取宠,文化产品的消费不能全面沦落为戏谑、恶搞式的无聊游戏,否则只能造价值的缺失和虚无,导致社会生活中到处出现对文化价值资源的滥用和败坏现象。

有史以来,视觉艺术从来就不是某种纯个人的、超文化或超意识形态的存在。历史地看,西方“进化论”和“西方中心论”文化观严重地动摇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社会基础,扰乱了历史文脉传承的自律性。河清先生指出:“……在西方现代进步观念的影响下,我们极力地追求“现代”和“当代”。在艺术领域,把西方的“当代艺术”当作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在“时代进步”的名义下,人们轻而易举地忘却了文化艺术的地域属性,以致中国“当代艺术”,首先在文化观念上就以“世界主义”来否定、排斥自己的文化精神。”③事实上,在艺术教育或视觉传播的复杂活动过程中,视觉艺术本体价值观和传统的艺术立场总是不断遭遇狭隘的机会主义和进化论的先锋派观念的冲击,不断强化的“全球化”逻辑更是全面加剧了传统人文价值的主体立场的萎缩。这种“全球化”理念并非单纯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它在文化本质上是直指文化价值取向的同化和对民族文化的颠覆。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已经带来了全球化的文化身份危机。

视觉艺术对人类经验与认识的独特贡献是其他人类活动所难以提供的,在建构视觉艺术及其教育的多重价值的复杂活动过程中,坚持维护立足本土的视觉艺术活动的文化主体性价值并积极彰显视觉艺术的本体价值无疑是我们应有的文化态度。作为涵盖多重价值的社会文化活动,当代传媒语境下视觉文化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价值取向是不容忽视的社会文化导向问题。在视觉文化艺术范畴确立健康的社会文化导向不仅是视觉艺术教育理应承担的义务,同样也应当是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所共同维护的人文立场。

三、传媒和视觉艺术教育的文化定位与社会责任

传媒和视觉艺术教育都是共同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和繁荣的要素,为了更好地担负起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文化定位是关键。

视觉艺术的专业教育培养视觉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者,传媒的商业运作则培育视觉文化艺术产品的消费者,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作为文化价值主体而相互依存。当然,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社会生活中并非截然不同的社会角色,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往往相互转换。在当代传媒所构建的视觉文化语境下,视觉艺术产品具有矛盾复杂的多层面的公共精神性质的文化特征,涉及文化的多层次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媒产品承载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文化功能。人们对传媒产品的消费需求已经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行为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现在,人们已经普遍习惯于通过各种“传媒沉浸”体验来了解世界,传媒产品让受众接受隐含于商品背后的象征意义而满足其文化上的需求。传媒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和引导消费的工具,它在文化价值取向方面的媚俗倾向是不争的事实。毋庸讳言,资本与媒体合谋的根本目标就是无限扩大商品的消费需求。传媒产品通过符号化的手法打造商品品牌,以娱乐化的手段来强化世俗的号召力。从这个角度看,营利的需要决定了传媒产品的文化定位。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环境里,许多传媒产品都在客观上助长了放望、逃避现实的心理倾向,消解了独立意识和批判观念,使受众在无形中降低了人性的品味。文化尽管有娱乐的功能,但娱乐显然并不能取代文化。

在以学校为主的视觉艺术教育方面,无论是作为专业教育还是普及教育,都是现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的一部分。更何况学历化社会中的泡沫教育现象所反映的教育的异化正成为令人无奈的现实。虽然学院教育作为制度化的专业教育是传媒所无法替代的,但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看,传媒在视觉素养的普及教育作用方面与学院教育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毕竟能够接受规范的专业视觉艺术教育的人数十分有限。无须赘言,文化环境就是社会形态的反映,教育和传媒的文化定位关系到社会形态的塑造,两者都有共同构建文化艺术的精神家园和引领大众的社会文化责任。我们迫切需要从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土壤的主体意识出发,反省并净化我们的学术研究动机,摆脱工具理性的束缚,关注文化生态环境,在当代传媒和视觉艺术教育的学术研究领域中培养一种批判性的精神气质和关怀社会的人文精神。

不可否认,价值观念冲突并非单纯的认识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同时,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交流、宽容、认同甚至融合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事实,就放弃应有的主体立场和责任意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媒体与学院在文化价值取向的引导和研究方面都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文化责任。我们应当本着维护视觉文化艺术本体价值的历史责任感,尊重视觉文化艺术的自律性,义无反顾地追求我们的文化理想。

注释

许江:《中国当代视觉文化艺术的境遇与责任》,《中外文化交流》,2007年05期。

(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河清:《“当代艺术”的“同质多样性”》,《文艺研究》,2005年07期。

第2篇:视觉艺术教育范文

——青少年校外教育视觉艺术教研组活动心得体会

10月10日至10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为期3天的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视觉艺术教研组的活动。此次培训通过讲座、研讨、采风、听课、评课的形式,使此次活动更加有意义和更有实效。学海无涯,透过参加此次视觉教研组活动的学习,我又一次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遗憾。感到快乐,是因为学习让我们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感到遗憾,是因为学习时间很有限。通过这次视觉艺术教研组的活动,让我学习到了很多。

一、10日下午2点,讲座,题目:审美时代下美术教育的思考,主讲:丽水市青少宫副主任周巧红,她结合平时的教学和研究,在美术教育上做了很多的思考,我觉得两点可以借鉴。一个是关于美术教学的策略思考,(一)孩子爱上你,才会爱上你的课。(二)家长参与学习。(三)引导观察。美术教育是“想象力——创造力——观察能力——审美认知——美学规律”的过程。所以对于美术教育者们更应该引导孩子们观察,以及审美认知能力的培养。

二、11日上午,活动安排去古堰画乡、大港头采风。下午的活动安排是在莲都区大港头学校,1点钟我们先听了校长关于《借势乡村少年宫,画乡学校人文发展》的讲座。他介绍大港头学校依托大港头这个地方,学校把油画作为自己的一个特色去抓,学校设有油画成立厅,定期向家长、孩子开放。2点半安排我们听了一节大港头学校王伟静老师的美术课,题目是《映日荷花》,听了这节最大的感受觉得这位老师个人素质、教学把控能力、语言组织、课堂的呈现等都很好,值得我学习,反思自己课,要想上好一节课,我需要有一个充分的准备,平时个人不断的积累。

三、11日晚上安排我们书法老师在丽水市青少年宫听课。两节45分钟的课,授课的两位老师都是杭州市青少年宫的,一位视觉教研组组长戴春霞老师,还有一位书法老师叫盛杰。这两位老师的课都很精彩,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学习。先说下戴老师,为人亲和,语言幽默,富有童趣,孩子么很喜欢。这堂课学习提,我平时生字时就是直接出示几个汉字,但是戴老师先提问在哪里有见过提画的字?让学生举出带有提画的一些字,在同学举出的字中进行教写,在教写“虫”字时,提问字的“提”为什么不用“斜提”,我在教学生写“虫”字就很直接说用“平提”,学生们缺少动脑思考。书写要领会用口诀帮助学生记忆。盛杰老师的课,教学生写一个笔画,从书法专业术语的角度编要领帮助学生理解笔画。整个课堂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

四、12日上午是宁波青少年宫金巨剑老师的关于《写生漫谈》的一个讲座。他向我们展示了很多写生的作品,作品内容丰富,从教师教法和学生的学习两个角度和我们聊了关于写生的问题,也引起我很多思考,要想出一件好的作品,需要个人深入、细致和对美不断推敲而创造出来。我也拍了一些作品,感兴趣的人可以看下。

第3篇:视觉艺术教育范文

艺术家身处其中,所担负的责任在所难免――作为视觉的提供者,使一切处在加速度中,其结果令人担忧。当前所看到的艺术作品正是处于这一时间与时间感的背离之中。安迪・沃霍尔的同母题重复是对时间感的一次冲刺和进攻,但我们今天看更多的同母题重复作品时,却感到时间的侵蚀与剥离。不禁要反问,我们为何慢不下来?以当前的生活方式和从前的生活方式对比,不难发现,阅读的缺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视觉过剩改变人的观看方式,思维方式随之而变,致使人们无法停下来去感受,一切成为“浏览”,这恰恰又是当前视觉艺术所面临的严重的尴尬。

长久以来,文学无疑是和艺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结合最为密切的“伴侣”,视觉作品的浏览化,与文学的缺席不无关系。思维和联想,隐喻与诗意的缺失,视觉作品如何不沦为图片和图示呢?

仅以当代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作一交叉比较,就不难发现文学和视觉艺术长久以来的密切关联。南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百年孤独》,描写了奥尔良诺家族中的一个奥尔良诺上校,他晚年独居于地下室,天天做同样的事情――打造小金鱼,在这个充满隐喻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经典作品中处处充溢着类似的意象――重复、困窘、老重、无意义等等。我们不难想像到台湾行为艺术家谢德庆的作品《打卡》,艺术家谢德庆在一年的时间内自行幽闭于一个空间里,每隔两小时打卡一次(如工薪族每天上班打卡一样)。不难发

现两者间的意象关联,无疑是当代生活情境浓缩化的反应。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的写作方式也许更贴近于视觉,在他的小说《宇宙奇趣》中,主人公名字的设置颇具形式对称意味,比如OWO,是对“镜相”的隐喻:在他的小说《寒冬夜行人》中有一个艺术家形象,一位忠实读者,他对待书不仅仅是阅读,而是通过一切方式去感知体会书,把书做成雕塑或者装置,这种“毁坏”式的“阅读”无疑最贴近于艺术家的感受方式――主动的介入和干扰,甚至是对,性状的篡改,而非被动的接受。

2008年8月上海多伦美术馆策划举办的“第三届全国青年美术展”中,有一位来自杭州的年轻艺术家,叫做张颖,他的参展作品是把自己打包,通过快递公司在开展那天把自己从杭州“运送”到上海的展览现场。艺术家本人表述,他是想通过这一作品体会“物”的感受,不难发现其中对现代人被物化的生存处境的隐喻。而这一隐喻,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已过世的中国小说家王小波在《黑铁时代》里塑造过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行程――在小说家描述的未来社会中,所有人都是被“管理”着的,完成这个“管理”的机构是无处不在的“公寓管理员”,人们在这个管理系统里更接近于商品,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人。所以,这样作为商品形态存在的人是毫无自由的,他们很少跨地域出行,假如需要,也必须通过“邮寄”。于是,小说主人公之一的网络工程师需要为远程客户提供上门服务时,就会被他的“管理员”通过邮局打包托运。有趣的是,笔者亲自问张颖有没有看过王小波的这篇小说时,他的回答却是“没有”。也就是说,视觉艺术家张颖的作品和小说家王小波的小说作品,在这里产生了一个完全默契的暗合。

第4篇:视觉艺术教育范文

关键词:视觉传达,形,感知,应用

一、“形”在“视觉传达”中的定义

所谓“视觉传达”,就是通过视觉符号来传递设计者的理念和设计对象的内蕴的设计。图形是视觉传达的组成要素之一,视觉传达的“形”则是“把一切抽象思维的设计理念转化为可视的视觉形象,都要通过图形来实现。被设计出来的图形不仅要具备美观的形式,还要有丰富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不只是局限在视觉,还包括一切有感知能力的感受。”“现实形态中,形是复杂的、变化的,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就行改造,“形”就是指物体所呈现的外部轮廓与结构特征,改造的手段表现为省略、提炼、概括、夸张等形式。平面构成中的形状具有抽象的含义,不代表具体的形体特征,因此有别于我们常见和知觉经验中的形状,创造了新的形体形式。”

二、“形”在具体作品中的感知与应用

下面,笔者将以具体的案例来分析“形”在“视觉传达”中的感知与应用。首先,笔者将会谈到的是香港设计师靳埭强先生的作品。靳埭强先生在设计界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他的作品已被德国、荷兰、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博物馆收藏。在他的作品中,他很擅于运用“形”来传递他的想法,以及他特别想要强调的“身度心道”。比如他享誉海内外的海报作品“自在”,在这幅为日本特种纸坊设计海报作品中,他在日本特种纸坊特有的环保花纹纸上将宣纸竹纹的细腻运作之感营造出了山水的自然意象,以古老文化与自然之物结合的“形”来传递出东方民族对悠然自得、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另外,在靳埭强先生“文字的感情”这幅海报中,他把中国的传统书法与文房用具布置在一块,这看似简单布置的“形”却意义独特,巧妙地透露出他本人对中国汉字深厚的情感。他大部分作品中的“形”,均是将自然或是日常生活里的视觉元素与东方传统文化结合,在画面构图中积极寻求诗意的新境界。这样构成的“形”,从视觉语言上来讲,可以说是既拥有西方的现代感同时也拥有东方的诗意性。其次,笔者要谈到的是我国当代艺术家马泉的作品。马泉先生在他设计的“艺术与科学”系列招贴画之一“水”就直接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滴转化为代表科学技术的@符号。不仅如此,马泉先生还将这些由水滴转化而来的@符号并置成了我国古老的图案———太极图。马泉先生认为,“太极图作为传统吉祥图案固有的法则形式,其内敛、封闭、轮回、神秘、智慧、平衡、和谐、稳定的特征是古人对现代文明的杰出贡献,虽然看似封闭,保守,但通过内部的机制调整,完善,发展,它的内部会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可见,马泉先生用代表科学技术的@符号来构成太极图案以彰显传统智慧对现代文明的先导作用是完全切合主题的。最后,笔者所要列举的范例是香港的知名设计师刘小康先生的作品。在刘小康先生设计的作品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是招贴《新北京新奥运》。在这幅设计作品中,刘小康先生以故宫的九龙壁为背景,而在腾云驾雾的九龙壁前面则是急速奔跑者,而刘小康先生对这个急速奔跑者的“形象”处理也正是整个设计的亮点所在,他以简洁线条勾勒出人形,同时在人形中又幻化了龙型,这样一来就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当代的运动精神非常完美地合而为一,阐释了我国“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申奥理念。故而,刘小康先生的这幅招贴也就得到了全部申奥委员的支持,并且还在芬兰拉赫蒂国际海报双年展中荣获“最佳体育海报奖”。从上文所列举的这三项视觉设计作品可知,这些设计者在设计作品时,既能运用西方的设计思维,同时又能将东方的传统文化很好地贯穿其中,将二者合而为一地设计出完美的“形”。如果我们能够从靳埭强先生、马泉先生、刘小康先生学习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形的元素,又把现代的构成手段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方法用于其中,自然就能创作出既维持传统图形的神韵,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形”。

三、结语

“形”是最直观的符号,包容了创作者的无限巧思。在作品设计中,对于“形”的领悟、感知与应用则还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摸索,当然,可以明确的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用更先进的手段去发掘和表现我们心中的“形”,创造更加丰盛的视觉盛宴。

作者:李盛萱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玉.论图形在动画视觉设计中的作用[J].北方文学,2011(11)

第5篇:视觉艺术教育范文

关键词:数字媒体;语境;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TB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3-0136-02

在数字时代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媒体行业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人们越来越重视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创新在媒体中的作用。当前社会,人们对数字媒体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进行视觉艺术上的创新,才能使媒体行业获得长效的发展。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正在朝着虚拟化、交互化、网络化等方向多元发展。因此,探究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创新十分有必要。

一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理念

媒介是艺术存在的基础。艺术和媒体从产生之日起,两者就有着紧密且不可分割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媒介就是将新媒体的艺术联想具体运用到新媒体的艺术实践中的载体。再通过对新媒体的反思和批判,将成果集中体现出来就成为了新媒体艺术。在艺术领域中应用数字技术,能够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创作平台,创新艺术形态,使其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可以将设计师的理性思维与艺术的感性思维有机融合在一起,利用数字科学技术以及现代媒体技术,开展新的艺术形式。既可以将其定义为通过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字技术全面参与或者部分参与的创作活动,也可以将其定义为具有数字技术特征的艺术作品本身的创作活动。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在创作过程中、承载过程中、传播过程中、鉴赏过程以及批评过程中,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当作技术支撑,推陈出新,创造出新的艺术形态。在艺术审美的感受方面、体验方面以及思维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设计师通过计算机等数字设备,对自身的创作理念进行描绘和创作,最终实现带有数字技术特征的艺术作品的产生。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就是通过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数字技术作为传播媒介,向观众展示作品,为观众提供参与平台和互动平台。

二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特征

(一)交互性和超文本

互联网使视觉艺术实现了“超文本”的构想,观众能够使用一种和传统观看方式完全不同的方式,只需要利用电子搜寻功能就能够快速正确地找到任一文本。利用“超文本”的特征。观众可以从多个维度、多个角度进行艺术观看,而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线性观看方式。不需要观众一页一行甚至是一本地去观看,而是通过直觉、想象的方法将这些信息联结起来。交互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关于虚拟空间,可以通过计算机的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计算机用户进行互动。第二,关于现实空间,利用根据传感器设备、激发器设备以及计算机组成的系统,对人体的位置、人体的触摸、人体的声音进行检测和反应。第三,关于信息扩散和传播。计算机网络上的终端具有信息接收功能以及信息发送功能。利用这些功能可以实现人机的双向互动,达到信息扩散和传播的目的。数字媒体技术使信息的扩算速度和传播速度更加快速,在信息量的规模上也比以往更大。不仅如此,数字媒体技术还为人机互动提供了交流和体验空间。因此,交互性是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最突出的体征之一。

(二)现实虚拟以及沉浸体验

现实虚拟即通过计算机对现实世界进行模拟,创建出一个虚拟的三维空间世界,为观众提供视觉方面、听觉方面以及触觉方面的感官模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真实世界,能够及时地、无限制地对三维空间里的各项元素进行有效观察。虚拟的现实和真实的现实,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第一,虚拟的现实世界是真实现实世界的特殊部分。第二,虚拟的现实世界与真实的现实世界相互平行。第三,虚拟的现实世界和真实的现实世界相互套叠。沉浸是指当事人把自身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某一境界或者某一思想活动中的特殊精神形态。这种精神形态通常表示人们对这一境界高度向往,这种思想活动往往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把这种“沉浸”体验当作创作的最高追求。沉浸体验是在陈金技术支撑下所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三方面的表现,第一,全感官体验。第二,参与性。第三,戏剧性。

三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创新

(一)将科学信息技术和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进行完美结合

当前社会,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都在飞速地发展和创新,在许多行业和领域都在引进相关的科学信息技术,并且效果非常显著。推动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发展和进步,不仅能为科学信息技术增加更多新的活力和元素,还能够促进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拥有更多的创作平台、展示平台等。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蓬勃向上发展的同时,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风格和优势特色被彰显和强调,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将科学信息技术和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进行完美结合,是当前信息化时代最基本的要求和最根本的标志。只有这样,才能为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发展提供最根本的动力。

(二)对虚拟艺术进行创新

虚拟艺术就是将传统的艺术形态进行打破和创新,不再仅仅局限于对艺术的模仿和复制,对艺术的应用方式高度重视。传统的艺术往往是通过平面二维的方式进行作品的展示。而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则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数字技术对作品进行三维空间立体的展现。首先,设计者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利用数字技术,对虚拟的事物进行适当地发挥和联想,展现出事物的三维立体形态。其次,利用虚拟技术改变艺术在时间上的进度,让观众能够在同一时间里对大量的事物进行观察和体验,实现艺术从图像世界到视觉艺术世界的创新发展。

(三)利用高科技作为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载体

视觉艺术从诞生之初到今天,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改革浪潮。视觉艺术从诞生以来,就在各个发展时期对人类的日常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新鲜的元素,也为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特别是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更为显著。在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基础上,注入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并且把这些高新技术当作艺术创造的后盾支撑。利用高科技作为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载体,在现代视觉艺术创作中十分普遍。例如,电影行业、网络行业、电视行业都利用了高科技作为艺术载体,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场场恢弘的视觉盛宴,让观众在体验画面真实感的同时,还深切感受到了设计师创作的艺术理念。利用高科技,可以为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带来新的创作元素和新的创作活力,使其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为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元素和新活力,为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利用视觉信息的跨界组合,实现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多维创新

对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进行创新,就是对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因此,在具体的创新过程中,设计师不仅要对艺术形式创新,艺术风格创新,还需要对艺术语言创新,艺术手法创新。在这些环节中,最重要的就是设计师的思维模式。设计师的思维模式就是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创新最根本的动力,通过设计师运用自身的大脑对当前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模式进行改变。只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才能够取得高速地发展和进步。利用视觉艺术实现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多维创新,就需要设计师在不同的领域对各种艺术手法进行不同的尝试和创新,并且将人脑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从而实现视觉艺术形式上的多维创新,让这些艺术形式、艺术风格、艺术语言等从多维度为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引入新的活力和新的生机。

(五)对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观念进行创新

虽然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在实际创作中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尽管如此,对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的观念进行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技术研究人员要具有先进的相关艺术观念,只有这样,技术研究人才才能够研发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视觉艺术的创作提供物质条件。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出设计师们先进的艺术创作理念。其次,观众也要具有先进的艺术观念。传统的视觉艺术体验方式在观众的心中已经基础深厚,不易动摇了,观众习惯于传统的视觉艺术体验方式,特别是老年人极其不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传统的行为模式使观众的思想得不到解放,造成创作过程中的时间浪费、劳动力浪费以及资金浪费。因此,对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进行创新,就要重视技术人员和观众的观念更新,从而为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引导人们对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创新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交互式虚拟视觉艺术,具有交互性特征、超文本特征、虚拟性特征以及沉浸性特征。因此,对该视觉艺术的创新需要从这些特征着手,融合技术和艺术,创新虚拟艺术,利用高科技作为艺术创作的载体,整合视觉信息,转变艺术观念。

参考文献

[1]谢晓彤.城市数字媒体语境下如何看待视觉艺术的创新[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11:123-124.

[2]季晓奕.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J].艺术科技,2015,03:189.

第6篇:视觉艺术教育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学 美术资源 人格长城

陶行知在倡行创新教育、生活教育的同时,也极为重视对学生的做人教育,他提出了“人格长城理论”。他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他认为教人做人、做一个具有国民精神和崇高人格的人是所有教育永恒不变的宗旨。正如他校歌中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思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教养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而,美术教育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是以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提高人文素养,优化人性,树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在美术教育中如何运用陶行知的做人教育,结合当前的现状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的渗透呢?

一、构筑“人格长城”——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陶行知曾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如何使学生树立“我是中国人”这个坚定的信念?作为教师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抓住思想教育的契机,激发爱国之志。在美术教学中应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美术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教授学生学习中国画这些课时,我告诉同学们,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只有中国才有的,这个画种用笔、墨、纸、砚及绘画技巧方面都很特殊,使世界各国的爱好者争相学习。我还通过欣赏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等世界知名大画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其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又如,在进行了敦煌石窟艺术的专题欣赏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展示了丝绸之路上这颗璀璨明珠的独特地理环境和相关人文知识,并着重介绍了莫高窟艺术,同时向学生讲述了藏经洞的发现和大批文物被掳海外的伤心史和王道士变卖敦煌文物的卑劣行为,这一切引起了学生们强烈的愤慨,而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大量宝物保护的不力,也使他们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受欺的道理。于是,学生们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美术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的“人格长城”中多一份中华情,报国心。

二、构筑“人格长城”——渗透感恩教育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在传统节日蕴藏着感恩教育的资源。我们结合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母亲节等节日,引导学生开展制作尊师卡、心愿卡等活动,写上发自肺腑的话语,表达学生对老师、对父母、对亲人的关心与感激,对祖国未来的美好祝愿。在制作时让学生明白一定要尊重辛勤培育他们的老师,父母。感恩不一定采取很隆重的方式和赠送昂贵的礼品,用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也可表达这份情感,礼轻情意重呀!我让学生谈谈平时该怎样尊重老师,父母,通过讨论,学生渐渐明白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和同学和睦相处等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尊重;明白为父母分担家务,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尊重。

美术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的“人格长城”中多一份热爱情,回报心。

三、构筑“人格长城”——渗透生命教育

肖川教授说:“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健康、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它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内在形态。”生命教育的实质就是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体验生命的美好,善待生命的过程,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而艺术是人类的情感符号,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比语言更能表达人类情感,对于生命这样沉重的主题,艺术教育更能激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理解。

如在鉴赏评述《加莱义民》时我给学生讲述14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时期,残酷的战斗场面、加莱城危在旦夕、六市民英勇赴义……紧紧抓住“六位市民的此时会想些什么?”“若是其中有你的亲人,那你又作何感想?”等问题,让学生深入探索生命的意义。学生通过探究合作领悟了深刻的生命意义:英雄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其天生的完美,而在于他面对磨难的意志。又如在欣赏凡高的自画像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画家的生活背景与人生经历,深入分析凡高为什么沉醉于黄色和蓝色的强烈对比,为什么画人物时线条运用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旋转扭曲,越来越粗野狂暴?在欣赏画的同时我们读懂了凡高苦难而短暂的一生,知道了凡高与提奥的那让人感动的手足之情,更看到了一个生命的张扬、痛苦、不朽。一幅幅名画让学生了解到丰富的生命内涵。在马蒂斯的《舞蹈》作品中感受生命的韵律,从《梅杜萨之筏》中体会人求生的本能,在罗丹雕塑作品《加莱义民》中看到生命的升华……

美术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的“人格长城”中多一份敬畏情,善待心。

四、构筑“人格长城”——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在社会中具有社会属性,为了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必须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适应社会的人。如今,独生子女多,他们一般都是在较优裕的环境中成长,更多的经验是他人为自己服务。因此,要利用集体这块阵地很好地塑造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关心的重点由“自我”转变到“他人”和“社会”。

第7篇:视觉艺术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校 艺术设计 教师现状 解决办法

截止到2011年2月全国共有1328所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在校生约120万人,在校专业设计老师约5万人,年招生数29J5人,设计教育十年式的发展,高校只顾自身利润的得失,完全忽视学生的感受,不顾家长的期盼以及社会赋予的教育使命,不仅从招生上致使学生素质直线坠落,也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退化。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现状堪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责任心的下降,职业道德缺失

教师不专心上课,应付教学,得过且过,对学生放任不管不问,不关心院系专业的发展,只顾自己,以自我为主。上课留学生在课堂做作业,自己在外面溜达,以学生回寝室做作业或市场教研等理由而旷课,导致很多学生对教师有怨言甚至反映到校领导层面。除了上课很少主动抽出时间辅导学生,与学生沟通。甚至有些教师心胸狭窄,小肚鸡肠,搬弄是非,从道德上根本就不符合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艺术教师在学校受教育过程中,由于艺术专业的特性养成了自由放松的状态,甚至部分教师有了松散不负责任的心态,在课堂上不认真教学,课后不充电仅凭学校学到的知识教学生,有的老师上几节课后就放学生自由活动,完全丢失了教师的责任心,甚至有的教师酒后打架斗殴,教师队伍素质整体退化。

二、专业实践能力过差

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许多教师只重视理论不注重实践,专业能力低下,也不会主动给自己“充电”,不思进取,凭着自己的老本昧着良心不断欺骗学生,只会一些虚空理论,自以为是,不懂装懂,从不做实际设计项目,甚至也不做虚拟设计、参加设计比赛,整天只说不做,严重背离了设计这一实践性的特性,使教师没有实践的经验和第一线的设计心得,甚至有教师最基本的设计草图都不会画,设计理论与实战实践的严重脱离,造成教师只会纸上谈兵,实践能力的低下导致难以将真正有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教师队伍非专业化

非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也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学理论的教实设计、学绘画的教“视觉传达”,学机械制造的教“产品设计”、学文学的教“动画剧本”……。另外很多艺术系主任都不是艺术专业出身,故很难完全把握艺术教育规律,不在乎其对设计教育了解多少,结果胡乱指导专业发展,胡乱管理专业教师,成了名副其实的“学历暴发户”和“职称暴发户”。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下滑是由众多原因造成,归纳有以下几点:

首先,教育产业化的畸变

教育产业化其实就是逐利化,在缺失道德底线背景下的招生就是逐利的招生,“以钱为纲”,教育朝钱看。由于艺术设计类学费收费高且教学投资较低,不像理工科那样需要昂贵的硬件设备,导致很多高校为了增加学校经济收入,获得最大经济利润,肆无忌惮的扩招(比如西安美术学院)和建设新的设计专业。更令^可笑的是在全国一千多家综合大学中毫无例外地都设有艺术设计专业,即便是体育学院、农业大学、音乐学院、医学院、地质与财经大学也都纷纷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唯恐搭不上这班赚钱的快车。全国设计类学生总数不断膨胀,学生素质不断退化,高考学生理科学不好学文科,文科学不好学表演学音乐学体育,形象不行、唱的不好、体质不好只好学美术,大部分学生学美术是抱着投机的心态。由于不喜爱这个专业导致学生不愿意学,学生素质不断下降,缺乏思考,创新,务实的精神,得过且过的状态,导致设计混混的滋生,致使教师教学积极性的下降,教学不尽心尽力,最终导致教与学的恶性循环。此外教师队伍整体上承受着扩招后数倍于十年前的授课压力、令自身几乎没有了喘息“充电”、从事科研与设计实践的时间与空间,无暇改进课程并跟进设计行业的发展,不能向学生传授新知识。

其次,教育管理体制的僵化

我们国家的教育一直都是重理论轻实践目前设计教育体系不是因为需要这些课程开设而是因为沿袭过去的习惯按照现有人员的能力而开设的,在现行教育体制的牵制下,高校设计教育与产业的发展基本脱节,高校设计教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产业。设计教育不能随市场、产业的变化随机而变。导致高校教师没有实践设计机会。

1.缺乏实践经验

设计专业属于实用型专业如果教师缺乏实践,那么学生在社会上将难以胜任岗位,高校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学校,没有进行相应实践锻炼,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校也没有相应的教师实践培训l机制,而设计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资质,即教师+设计师,才能真正的教导学生,将实践设计经验传授给学生,笔者就遇到过一位老师设计一张A4大小的名片的事情。

―方面教师本身来源于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还是侧重理论轻实践能力培养,在学校学习中就缺少实践能力的锻炼,加上从小受到教育思维定势的原因,很少人主动去公司,工作室,打工实践,这样就造成对设计实践能力的缺失。另―方面高校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不能满足市场,反映滞后,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2.科研制度的导向偏离

设计类科研以论文的发表才作为科研成果,而不是设计作品或是专业水准大赛获奖作品,这就如同诗人的诗不算成果,而诗人的论文算成果那样荒谬。设计专业与其他文理科不同,因为设计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在市场经济下与产业紧密结合起来。而现行的科研制度只注重设计理论的研究忽视设计创造价值这一根本特性,严重误导了教师只重视没有实践而得来的“虚空理论”,轻视设计实践,使得教师实践与理论脱节,只会纸上谈兵,同时职称评定注重论文的发表,更加迫使教师一切向理论看齐。

科研考评要求更看重的数量、课题的多少,当然在理工科专业是必须的,因为这些专业最后的成果、最好的呈现方式就是论文与课题,但艺术类中不一定,油画专业老师评判的好坏应该是画了多少张优秀的作品或参加了什么展览,学设计的老师评判的好坏应该是他做了多少设计项目,参加了什么展,获了多少奖,这才是艺术专业教师的真正科研,而非写了多少论文。

科研考评机制对论文有核心论文的有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但缺少获奖的科研积分奖励,尤其是国际大赛的奖励,现今中国设计师已经走向国际设计舞台,在众多国际顶级设计大赛屡获佳绩,这些奖项的评定考评制度的制定是必须的,从学校扩大声誉利益以及鼓励教师专业深度发展利益出发,这些获奖无疑是必须支持的,虽然比赛较多,比赛层次不一,但不能因为难以判定获奖层次而不鼓励教师参赛,这样只会使学校失去美誉传播机会和教师丧失设计研究的积极性,对专业发展严重不利。

3.缺少务实的人事制度

(1)过于重学历、职称轻能力

高校设计教师的引进多是高学历人才,由于我国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导致教师理论水平相对高但实践能力差,尤其是年轻教师刚从学校读完硕士或博士生,随后直接进入学校教书,由于在学生时代接受的理论多实践少,且读研究生时更重视理论研究缺少下企业实践,这样的知识水平结构教书就造成了当下的恶性循环。

由于人事制度在引进人才时只看重学历和职称,所以造成教师队伍理论强于实践。不少院校的院长、系主任是由非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担任,只看其是否是教授、副教授,是否是高学历,但对专业不懂,造成专业难以发展的困境。

(2)奖惩不明

高校奖惩差距不大以及执行力弱对教师产生的负面消极的影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大锅饭局面使有能力的老师不愿意付出过多,没有能力的老师可以整天混日子,成为与混混学生相对应的混混教师,甚至有学生投诉频繁的教师因有编制而学校也只好口头警告,而不是像企业那样给予果断解聘。

对高校设计专业教师的这些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解决:

一、回归精英化教育

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大众化、规模化回归到教育精英化、优质化,将重理论教育逐步转为以实践为导向的项目教学上,让同学们真正掌握技术与艺术,严肃校风校纪,杜绝教学的随意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作风,减轻教师授课负担,留给教师充足时间去“充电”,去从事设计实践跟进设计行业发展,优化课程,减少招生量,进行符合专业特性的小班制教学,实行真实的师徒制教学,这样才能大大提升教学质量。

二、科研导向,鼓励实践

针对设计专业的实践性这一特点,承认实践设计作品和专业水准设计大赛获奖作品为科研绩分,从科研上承认艺术设计作品,鼓励教师进行艺术设计创作,通过制定科研积分,将艺术设计作品获奖、参展、发表列入科研积分考核办法并制定对应的积分及说明,由于艺术类专业特殊性应考虑到教育部、文化部主办的艺术类的美术类比赛非常少,比如全国美展5年一次,这样还应考虑其他同性质部门比赛予以承认,对国际性大赛、国际出版物的作品发表给予承认,这样才能从实际客观给予艺术设计教师发展以鼓励,回归到艺术设计专业的本质上来,当然由于艺术认定的专业性与复杂性,高校应根据艺术设计发展规律,进行积分的调整与修改,在承认设计作品大赛的基础上,适当减少论文数量的要求,从而鼓励教师多实践多设计多参加比赛,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任人为贤,优胜劣汰

防止安插人情教师,杜绝人情教师进入,以德和才引进优秀人才,根据专业选择对口的教师,任命专业对口教师担任领导职务,不唯学历,招聘有责任心有才能的教师,不拘―格降人才,注重教师的实践设计能力,任命专业优秀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院系领导,拨正专业教学思路。

制定惩罚分明的制度,鼓励教师做好本质工作的基础上努力为专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对消极怠工、混日子的教师给予严惩,情节严重者给予开除,只有这样良好的竞争机制,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专业的良性发展。

四打造教师学习环境

设计院校一定要给教师充电的机会,为教师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给教师创造学习、培训的机会,安排教师用一学期的时间去企业实践锻炼,组织大家观看相关展览,到企业与优秀企业家、设计师进行深度交流,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习设计一线实践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真正的结合起来,并且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来补充教学工作带来的知识透支,这样才能传授给学生真正的实践知识和新鲜的知识。

第8篇:视觉艺术教育范文

作者简介:李建平,男,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钱江苑校区,副校长,邮编:310 016。

图例教学,从本质上说,是美术教师充分利用图例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和想象活动,习得有关的美术知识和能力,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视觉识读能力”的教学活动。如何从培养学生视觉识读能力的角度去思考和运用图例,充分发挥图例在教材中的作用和意图,成为美术教学促进学生视觉识读能力发展的新命题。本文以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以下不再注明出处)教材为例.将笔者在小学一、二年级美术教学实践中采用“猜图、识图、补图、评图、说图”等策略,来进一步促进学生视觉识读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美术课堂综合效益的一些经验与同行们分享。

一、“猜图’,-—.在观察、想象中,激发学生自觉的读图意识

(一)“猜图”的目的

“猜图”就是利用图例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以“猜猜看”等形式与学生共同看图,猜测图片本身所传达的各种信息和含义,激发学生对“图例”的好奇与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意识。

(二)“猜图”三步走

1.猜想,激活敏感观察。猜想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从图片的线条、色彩等要素进行观察,边读边猜想图中的内容或故事,猜测图片所传达的讯息。如第一册《叔叔阿姨真忙》一课中,教师出示《钢水、汗水》(图1)这张画,让学生猜—猜:画面中的叔叔们,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

2.观察,引发自由想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获得信息,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而找到与课本图例所描绘的景象相匹配的材料,引发自由想象。如《钢水、汗水》,在“猜想”环节中,当大部分学生都是根据图片中传达的信息说出各自不同的猜想结果时,教师应以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展开自由想象。如,这位叔叔的服装是怎样的?表情是怎样的?动作是怎样的?他身上有什么?他周围环境是怎样的?等等。

3.表达,促进思维发展。经过前面对图例的猜测、想象,学生就会开始注意寻找解图思路和方法,此刻应给学生创设用自己语言描述图意情境的机会。根据前面“猜想”和“观察”的情况,教师公布答案是钢铁工人,猜中的同学就会有成就感。然后教师给大家提出作业要求:“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请同学们画—画你身边的叔叔或阿姨;并请大家想一想、说一说,你的叔叔或阿姨是做什么工作的?他们工作时的样子是怎么样的?他们的工作环境会怎么样?会用到哪些工具?等等。”

(三)“猜图”注意事项

“猜图”的目的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对图例的兴趣。一、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但表达能力却跟不上。因此,在刚开始的训练中,不应限制学生的猜想表达形式,只要能让孩子尽情畅想、畅所欲言即可。

二、“识图”——在指导、训练中,培养学生基本的识图能力

(一)“识图”的目的

“识图”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觉地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图例中的色彩、线条、构图(人、物和风景)等画面组成要素进行观察、感受与解释。让学生通过有序观察,掌握基本的读图方法,以形成基本的识图能力。

(二)“识图”二环节

1.有序观察。让学生从单图观察逐步转向多图观察,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有梯度的指导。以单图观察为例.首先,应当提示学生按照“先整体、后细节”的顺序进行:第一步,这是什么地方;第二步,画中有谁,或是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第三步,重点是什么。接着,要提示学生抓住事物特点,按定顺序进行观察。例如,由景到人、由静到动等,分主次地看。以第一册《我的老师》一课(图2)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画面中白发苍苍的老教师、黑板、讲台,再观察老教师的表情、动作和衣着打扮。最后,请学生找一找画面中的色彩:将读图和题目结合在一起,人物、黑板和讲台这三者构成了画面的最佳视觉效果;教师的白发、身上衣服的灰色和黑板的黑色三者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无色的色彩效果。

多图观察时,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画面主要内容是什么,作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等等。以第一册《卷纸动物》一课为例。教师连续出示了5张制作步骤示范图,并指导学生观察。这时,应当告诉学生这是制作螃蟹的步骤图,同时,要让学生观察讨论每—步干什么、每步之间的先后顺序是否可以互换等问题。例如,第—步与第二步互换不影响制作螃蟹,但是第二步与第三步就不可以互换。(图3)这种观察讨论的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地识读步骤图的能力。 2.合理想象。学生看懂画面、理解画面含义还不够,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联想开去。

(1)想画面内容。观察事物是根据画面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活动,所以,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立足于画面,并依据画面展开各种丰富的想象。例如,在上第—册《巧用碎纸片》一课时,教师随意撕下一张碎纸片,让学生拿在手中玩一玩,提示他们改变不同的方向仔细观察,同时思考:这张碎纸片可以添画出哪些形象?(图4)教师可以先示范添画—个,然后让学生来添画。最后,通过欣赏一些学生的添画作品,进—步启发思维。(图5)

(2)想图外之意。学生对画面的认知不仅要立足于画面,还要高于画面;不能满足于客观描述,还要根据画面内容展开联想;要搞清楚图的主题思想,并据此生发开去。所以,教师可以抓住画面细节,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例如,第一册《画家笔下的童话》一课中有一幅作品《梨子提琴》,教师可运用—连串的提问启发学生。如:①你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有哪些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周围的环境怎样?②请说说画面中有哪些颜色?这些颜色在画面中有哪些变化?③请同学们来模仿画面中动物的表情和动作。为什么它们有这样的表情和动作呢?④看了这幅作品,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图6)同时,教师应当注意,在问题情境中允许学生插话,简单地表达感受。实践证明,想象过程中,学生因思维的敏捷和活跃所产生的成就感,远远超过图片本身所带来的愉悦感,这正是识图的乐趣和价值所在。

(三)“识图”注意事项

在引导学生“识图”过程中,要注意全面、细致与正确。只有看得全面,才能对图和文本认识得完整;只有看得细致,才能对图和文本认识得具体;只有看的顺序正确,才能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指导孩子们看图例时,还要提醒他们注意图例下方的文字注解,以保证对画面内容的准确把握和想象的合理性。

三、“补图”——在重组互动中,拓展学生广泛的“审美视阈”

(一)“补图”的目的

“补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对图进行“填、改、添”,使他们在图文互动的读图过程中,产生一种有别于单独“读图”的全新的“意”,从而更完整地领略故事、感受人物、体会内涵;继而发现不同文本之间和图与图之间的关联性,或是发现文本在图中的空白点,激发更深入的探究;甚至能根据连续画面缺少的情境,在缺少的连续画面中进行创造或设计。

(二)“补图”三方式

1.填图。填图就是对图例的“填画”。如,在第二册第1课《五彩烟花》中,教师在示范了烟花的创作技法之后提问:“我们怎样才能在画面中体现自己的烟花又高又大?”待学生讨论结束,再出示事先画好的烟花图片,让学生添画景物。(图7,图8)

2.改图。改图指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表达的需要对图进行适当的修改。以第二册第17课《大牛和小牛》为例,在学生掌握了牛的画法和特征之后,教师出示学生的作品(图9、图10),并提问:你觉得作品中老牛和小牛的关系怎样?怎样能够表现出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通过问题讨论后,总结出可以通过“神情、动态、环境”等因素表现出亲密关系的结论,然后再指导学生进行改画。(图11、图12)

3.添图。添图指的是在图例上进行自由、合理的添画。如,第二册第12课《手指印画》,利用手指的印纹,通过联想添画表现各种不同的形象。在指导如何添画环节,教师出示图13,讲解如何由画一个指印延伸到画多个指印。教师先示范,画出一个指印,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用简单的线条添画,使整幅画构图完整。(图14)

(三)“补图”注意事项

“补图”的关键是怎样引导学生“补”。因此,在引导学生“补图”时,教师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1.“补”的指向要明确。“补”不是随心所欲的添加,而是在教学目标指引下的补充和完善。

2.“补”的核心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要能通过“补图”体现出学生的思维创新。

四、“评图”——在批判、鉴赏中,开发学生多元的“视觉表征”

视觉表征主要指“形状、色彩、肌理、点、线、面”等因素的关联,以及对“和谐、对称、均衡和节奏”等结构关系的处理。两者凭借“空间、方向和张力”等一系列关系而有机结合起来,构成“有意味的形式”。美术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图例的鉴赏、评价,努力构建自己心中的“有意味的形式”。

(一)“评图”的目的

图例虽然是精心选择或设计的,但在运用和研究过程中,有时难免也会出现有争议的情况。教师应当指导学生鉴赏、评价图例本身是否有缺陷。如,图例的色彩、构图、线条、主题等是否合适,是否有更合适的图例可供选择,等等。这样的鉴赏、评价有助于学生开发多元的“视觉表征”,构建自己心中丰富的“有意味的形式”。

(二)“评图”三要素

1.从色彩评。即从图例色彩的饱和度、明度等要素进行评价。如,第一册第19课《心中的太阳》所选择的图例中有—幅作品比较粗糙,(图15)该图“色彩不够饱和,太阳形象也没有特征”。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太阳光芒是否可以更漂亮?”“表情是否可以更丰富?”“人物造型过于简单了吗?”“色彩还可以更丰富吗?”“涂色是否粗糙?”等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2.依构图评。即针对图例整体构图方面进行评价。如第二册第8课《美丽的盘子》,第17页有一幅学生作品为不对称构图(图16),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容易使学生混淆构图概念,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特别指导和讲解。为此,教师可设计提问:你觉得这幅图与其他盘子的构图有什么区别?你喜欢吗?通过对这样的构图的评价、讨论,让学生了解“构图中的空白有时也是一种美”。

3.据主题评。即看图例主题与教学目标之间是否吻合,对应。如,第一册第10课《纸袋玩偶》(图17),教学要求是“学习设计制作有趣的纸袋玩偶”。但是,教材中的示范图大量选用了信封的图片,而并没有用生活中常见的纸袋。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信封究竟是不是纸袋”展开评论,了解纸袋的多样性,以消除学生心中可能存在的疑虑。

(三)“评图”注意事项

1.评图不能拘泥于一些不相干的因素,如,印刷质量或其他不太重要的细节。教师可以采用分析对比的方式,就像在做“大家来找茬儿”游戏一样,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这样,学生既学得轻松,也能更好地理解。.

2.在评图环节中,教师的指引非常重要,因为低年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还不够强。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评图时要循序渐进,因势利导;还要有耐心,允许学生在评图初期犯错。

五、“说图”——在综合表达中,促进学生整体的情感体验

(一)“说图”的目的

说图,是让学生把心中关于图例的各种认识、理解、判断和疑问通过自由讲述、复述、表演等综合表现形式更加直观地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在课堂情境中更加投入;同时,也能调动那些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说图”二途径

1.给图例配音。“给图例配音”就是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表现的内容,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感受。如,第二册《画画亲近的人》,教师先出示一幅中国画《悄悄话》(图18),学生通过自主观察,能说出画面所表现的内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表现的内容,联系各自的生活经验发表感受,说说自己和亲近的人之间发生的生活故事。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剧本,即兴演出。(图19、图20)

2.依图例复述。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依照图例进行复述,复述的内容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第—册《画家笔下的童话》一课中有一幅插画《月长廊下》(图21),画面中,蓝色的夜晚很宁静。教师可以请学生先仔细观察这张插画,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画面中两个主角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图22)

(三)“说图”注意事项

“说图”更倾向于学生对想象内容的直观表达。这里的“表达”是一种综合体验过程,因此,在学生“说图”时,教师应当引导他们不必拘泥于小节,而要注重整体性和综合性,这有助于提高学生情感体验的深度和广度。

在策略实施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尽管年龄小,但是视觉识读却是全方位的。教师在教学时,应运用适宜于儿童和教学实际的方法,并采用必要手段启发和帮助学生。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1.课前调查要布置。教师应当在课前布置学生采用观察法、访谈法、查阅资料法等对某些图例做一番调查了解。如,教学《民间玩具》这一课,先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找一找民间玩具的图片,了解中国传统民间玩具有哪些;再请学生将家里的玩具带到课堂上,在课的开始为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 2.小组讨论要充分。分小组对课文图例中的难点与热点问题进行的讨论要充分展开、交流,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提升。例如,在《奇特的梦》一课中,关于《冬日梦》画面中梦境分析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可以让学生先各自欣赏,然后小组讨论,说一说各自的感受,再说一说作者的梦想是表达什么内容的。

3.图物感知要并举。一般而言,图例没有实物那么直观,因此,在上有些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图例与实物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图例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神奇的大公鸡》一课中,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比较图片中的鸡和真实鸡的区别,从而对鸡的结构、鸡的腿和爪子等较难画的部位能有更准确的理解。

4.角色表演重参与。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到情境中,以提高他们对图例的感性认识。如,《动物音乐会》是一堂美术综合课,教师可以让学生穿着自己做的衣服,在音乐声中模拟动物的动作,了解动物的习性,揣摩动物的心理活动,通过唱、跳、讲故事等形式,尽情地表现它们的一举—动。

5.综合感知要和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类感知方法,或是借助现代化教学媒体让学生获得综合的感知。以《春天》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来到自然中,让他们呼吸春天的气息、观察嫩绿的小草、听小鸟的欢叫、闻泥土的气息,让学生模仿风吹时柳树飞扬的姿态,等等,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动觉等,将各种感受融合在一起,使身心与自然的规律达到和谐—致。

参考文献:

[1]计宇.当阅读教学遭遇“读图时代”[J]小学美术教学,2009(4):35-36.

第9篇:视觉艺术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等设计教育;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专业;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158-02

中国的设计教育是在社会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与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面临的问题与困难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尤其在专业课程设置的教学体系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就此,本文对中国湖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系的视觉传达专业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艺术设计系的视觉传达专业进行比较来研究,通过研究莫纳什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的教学大纲、学校的官方网站以及检索文献等,就综合性院校的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内容,包括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学制、课时设置、入学要求和必修课与选修课所占比例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希望可以借鉴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办学优点,对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存在的弊端进行改革。

一、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

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灵魂,具有关键的作用,关系到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高等设计教育课程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是先充分训练学生的内在思维,再培养专业技能,因为设计本身是一门强调审美意识、创意设计、素质涵养,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澳大利亚的教育理念是“自觉、自学”,受到宽松和自由氛围的影响,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很强。莫纳什大学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学校提供了大量的实践课程,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平面设计公司工作,因此该校的高就业率闻名于世;湖南师范大学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但往往忽略了重要的内在过程,学生的设计思维都只是停留在模仿阶段,缺乏创新性,生产线式的教学培养不出富有创造力的艺术设计人才,这是和国外设计教育最本质的区别之一。

二、学制、课时设置、入学要求

1.莫纳什大学。莫纳什大学的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专业的学制有三年。入学要求是完成澳大利亚的高中课程,平均成绩合格达标后方可申请入读大学。

2.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的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专业的学制有四年。入学要求是参加国家统一高考和湖南省的美术专业联考或湖南师大在外省的专业招生考试。

三、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

1.莫纳什大学。莫纳什大学视觉传达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重在实践,专业方向集中,占总学分的80%;选修课选课余地大,学分比例高,占总学分的20%,且每一学期均开放,可以参考两校2013年的课表(表1和图1,见下页)。每学期实践课学分各12分,理论课和选修课各6分。实践课一般都在传达设计工作室以小班授课的方式进行,各小组展开讨论以及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综合能力和独立思考得到了锻炼。总之,莫纳什大学视觉传达的课程设置给学生提供了较自由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主动性、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

2.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课程设置分为专业课、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公共必修课侧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基础专业技能,占总学分的32%;选修课分为弹性素养选修课和专业任选课,比例较低,分别是2%和6%。综上,湖南师范大学视觉传达的课程设置种类多,但选修课少,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培养。

四、讨论

莫纳什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都是综合性大学。莫纳什大学1961年成立于墨尔本,是澳大利亚最国际化的大学,以高品质教学、学术研究和高就业率闻名于世;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长沙,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莫纳什大学的视觉传达专业课程设置各具特色。湖南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指导性,但是有以下三点不足:学校没有很重视学生自由学习的气氛,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且易产生排斥心理;课程的设置者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与设计这门专业的创新性高要求相矛盾,就业率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时间有限,不可能完成这么多繁杂散乱、没有针对性的专业课。莫纳什大学的视觉传达专业课程设置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借鉴: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偏向实用性,就业率高;课程设置量少、实用、针对性强;学生选修课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大。但是,必修课设置不多,可能会导致学习氛围过度自由,学生素质的两极分化。

综上所述,澳方的课程重视和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主观意识,激发创造性;中方的课程设置还正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我们要在设计教育的教学实践中突破传统观念,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以满足新时期艺术设计市场对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楠.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和探索[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5).

[2]廖军.来自澳大利亚艺术设计教育的几点启示[J].苏州大学学报,2002,(6).

[3]尹传荣.高等设计教育的当下取向与未来意义[J].艺术与设计,2011,(8).

[4]潘鲁生.潘鲁生设计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启示[J].艺术教育,2011,(12):68-69.

[5]刘伟东.关于高等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的几点思考[J].艺术与设计,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