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学舞蹈教学范文

中学舞蹈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舞蹈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学舞蹈教学

第1篇:中学舞蹈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校 舞蹈教学 表现力

著名的作家闻一多说过,舞蹈是人类表达情感最为直接、珍贵、强烈而又充分的表现形式。实际上,他是在说,所谓舞蹈本身就是有关美的艺术形式,是有关抒情的艺术形式,是有关人的心理状态的表达,表现社会现实的艺术,是人们内心情感动荡不安时候出现的一种形体活动。近些年来,国内外众多舞蹈赛事尤其是重大赛事很多时候在对舞蹈进行评价是仅仅注重舞蹈技术难度这一指标。因此,导致众多舞者在练习时仅仅注意舞蹈技术训练,却不关注对于舞蹈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感受。而身为舞蹈教师,在教授学生舞蹈时,一定要注意培育学生所拥有的理论上的舞感,并且要让学生充分的感受理解舞蹈本身所蕴含的感情,使得舞蹈理论能和作品实际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表现舞蹈内涵。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注重几个方面内容。

一、通过体验和观察生活来丰富学生的艺术想象能力

就舞者而言,想象力是必须具备的一种创造力,想要激发舞者内心的表演激情增强表现力,必须通过舞者的丰富想象力来完成。在舞蹈教学,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相关舞蹈练习、表演之间的充分结合十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舞蹈的设计当中,其原型最终是来自于现实,通过创作的的舞蹈形式,来源于生活,塑造舞蹈形象再现生活,反映生活。舞蹈的创作者和表演者需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经常深入到现实生活当中,观察人的外在表现以及心里情感状态,全心全意进行深入的体验和感受,并且把这些来自真实生活的素材进行理性的揣摩和分析,把这些真实体会和感受有机的融入到舞蹈及人物情感中去,才能够增加舞台上的表现能力,创造出最好的成果。因此,在舞蹈教授中,老师需要利用学生的个人体验来刺激鼓动学生勇敢去想象。譬如,见到喇叭花能激发学生会是滴答吹响小军号;看雨,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小草发芽......利用上述的幻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会作品的内涵及感情,从而使得通过这种想象将自己融入作品中,使得作品更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二、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夯实基础能力,增强艺术感染力

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离不开舞者优美精准的动作技巧,因此舞者的反应能力以及协调性实际上是评判舞感的基本标准和尺度。训练舞感离不开扎实的舞蹈功底,无法离开具有高水平的灵敏协调性的舞蹈技巧。利用专业的高技术含量的训练能够不断增强舞者的技巧,能够不断改善舞者所需要具备的协调性。想要提升舞者自身素质,一是需要加强技术方面的训练,二是要对自己所具有的舞感准确度加以训练,这种舞感需要舞者的动作与内心做到身心一致方能表现出来。常言道,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因此舞蹈很多适合就是在手脚指等细微的肢体动作、转动方向以及屈伸度上,还有对于动作所需要的点线面的掌握上,看起来这些动作很细微,可是却又不可以轻易被无视掉。只有将所有细节都很好的领会把握,才可以有效地表现舞者和作品的感染能力。

三、深化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由传统的舞蹈教育的影响,个别教师认为舞蹈是一种技能,技术教学,学生只接受和模仿的舞蹈技巧就可以,没有舞蹈理论知识并不会影响舞蹈的表演,所以使许多学生不注意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太多的重量舞蹈表演技巧。事实上,每一支舞的作品,尤其是经典之作品,基本都是特定时代和历史的反思,即每一个舞蹈作品是时代的反映,有意义的和特定的情感。只有深入分析背后的因素,以更好地理解作者创造情感,舞蹈表演可以说属于二度创作,用技术和技能的舞蹈表达的内涵和情感,技术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舞蹈教学中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内容,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应该扩展到与民族意识相关的东西,如张继钢的藏族题材的舞蹈创作,动作中尤其以腿部动作多而灵活,这是因他在的生活习惯,是一个深入的观察在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设计的,只有在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的基础上,才能表达出舞蹈的自然表现力,给人一种美感。

四、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艺术修养,培养综合素质

舞蹈不仅是简单的身体动作,光鲜的舞台娱乐,更多的是社会和文化习俗和情感方式的反思。在舞蹈发展历史中,我们很轻易就能发现舞蹈自始至终就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承载着巨量的文化历史信息,我们可以从舞蹈中发现不同时间地域文化和群体的各种风俗习惯、思想情感等等内容,乃至历史事件。舞蹈的这种特性决定了作为一个优秀的舞者,就一定要有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积淀,强大的艺术修养和自身品德修养。所以,在教授舞蹈时,负责任的成熟的老师应当要不断促进学生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要促进他们吸收存储人文历史知识和提升自身修养。譬如,学生不仅需要关注舞蹈艺术等方面的相关学习,还应该广泛的去阅读、涉猎人文社科知识;要拥有创作编排舞蹈作品的能力,能够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提升自己的创新技能,要学会表现自身的思想情感。另外,学生需要不断融入社会中,去感受体会各项社会生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从而改善他们的舞台经验以及心理承受力,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舞蹈功底。

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学生舞蹈的表现力

在教授舞蹈中,想要提升学生对于舞蹈的表现力,就必须要充分恰当的使用相应的方法,树立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舞蹈功底,老师教授相关知识只是手段这种观念,要在实际教授中充分采用范例、问题以及情景等教学方法,最重要的是把案例恰当合适地引入课堂。例如,藏族民间舞的教授时,可以用充分运用情景教学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感受。老师可以选择讲解员的身份,利用有关藏族的文化视频播放,帮助学生感受藏族文化。利用对于舞蹈语言的学习和对于藏族文化习俗的掌握来感受藏族舞蹈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升自己的表现能力。

六、掌握并把握音乐的节奏感,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舞蹈是音乐的表现形式,舞蹈必须要用音乐来做其思想主体。不同的舞蹈有着各自的音乐风格、旋律等,而在音乐的配合下舞者才能够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舞蹈同音乐完美结合,也表现了音乐的内涵。作为世界知名的舞蹈家的王子文曾经说过:“假如你要想攀登舞蹈的顶峰,让音乐的感染力扩散到自己身体周围,用真实的情感去充分领会音乐所具有的内涵,将音乐传递到你周边的人,如此你就是达到了舞蹈的巅峰”。所以,对于乐感的好与差因素是舞者表现力水平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这就是为什么表现力和乐感好的学生要比那些不好的学生的思想感情、动作表情以及表现力都强。在教授舞蹈中,老师能够利用现场演示以及讲授,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我音乐节奏,强化乐感,提升舞蹈表演时的表现能力。

第2篇:中学舞蹈教学范文

1.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

学习方式存在问题容易对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产生影响。舞蹈学习具有很强的特殊性,需要学生对舞蹈动作和知识进行重复学习和复习,同时需要自己制定符合自己时间安排的学习计划,在学习中加强与老师和同学间的交流,及时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与同学间形成良性竞争,共同进步,同时提高自己的学习适应性。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出现严重问题。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能力不强,在学习中只是单纯的跟随老师的节奏,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学习内容进行创新和扩展,或者是提前的感知,缺少主动性,同时对于老师教授的内容不进行深入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我掌握了这个动作的基础上,对于舞蹈的改编和自编能力没有进行探究,从而导致学生中的学习适应性出现很大的分层。

2.身心健康适应性不强

身心健康是学生学习适应性的重要判定因素之一。在舞蹈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对舞蹈动作进行熟练的掌握,也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同时教学内容和容量还要与学生的承受能力进行协调。在实际舞蹈教学的学生中,身心健康适应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生的独立性不够,舞蹈教学需要很强的独立性,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舞蹈过程中,独立意识和独立承受能力较弱,遇见与别人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就选择接受别人的意见;第二心理比较脆弱,许多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例如舞蹈动作不精准,不能很好的发挥舞蹈情感或是生活中出现问题时,就会选择逃避,而不是积极应对,有的还会发牢骚,这都是学习适应性不强的表现。

3.高年级学生的适应性较差

许多调查都表明高年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上会比低年级的学生弱。由于高年级学生的舞蹈学习时间较长,容易对舞蹈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对舞蹈的兴趣容易降低,在学习的时间管理上容易出现散漫、倦怠现象。同时学习的热情不高,积极性不强,时间长了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影响舞蹈学习。

二、对提高舞蹈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的建议

1.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

由于学习舞蹈的过程和经历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舞蹈基础、不同学习特点,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在具体的实践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类,并且教学内容也要有所区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舞蹈学习中真正的受益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2.进行多元化的舞蹈教学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进行设计使用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舞蹈特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和综合能力。教师不仅要对动作进行细致认真的教学,在舞蹈教学中,还要融入自己的思想,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舞蹈进行联想和想象,同时教师还可以吸收借鉴国外的舞蹈教学方法,与自身的舞蹈教学相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

3.学生要正视差异,理性面对差异

在任何事物的学习中,都不可能出现成绩相同,能力相同的现象,舞蹈学习同样不例外。在舞蹈学习中,由于所受舞蹈教育,自身能力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往往在学生间会出现很多差异状况。面对差异,学生不能自暴自弃,选择逃避,这样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学生要积极面对,寻求自己的不足,对别人的优点进行借鉴,加强训练,从而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

4.学校要完善舞蹈教学环境

提高学生学习的适应性,完善舞蹈教学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舞蹈教学依赖一定的教学环境,这种教学环境包括物理环境、教学信息环境和教学心理环境。学校要逐渐完善自身的舞蹈教学设施建设,添加教学音响、多媒体设备等,增强学生学习舞蹈的欲望,同时开展舞蹈方面的活动,扩充学生的舞蹈知识面,并且要对学生的舞蹈学习心理进行定期的辅导,使其对舞蹈学习有更好的认识,强化学习的适应性。

三、结束语

第3篇:中学舞蹈教学范文

关键词:舞感;舞蹈教学;中职学校;舞蹈动作

1培养学生舞感的重要性

1.1舞感是彰显舞蹈表演者舞蹈表现力的基础。舞蹈动作是舞蹈的语言,但不是简单的肢体摆动,而是在舞蹈表演者在特定的情境之下,配合着相应的舞蹈音乐背景下,进行的作品内容表达和精神内涵传递。舞蹈表演者如果没有较好的舞蹈感,就不能发挥出很强舞蹈表现力,是舞蹈作品丧失生命力和表现性。1.2舞感是传达舞蹈作品精神内涵的保障。舞蹈作为艺术表现形式,更注重内在的精神内涵和核心价值理念,需要舞蹈表演着通过肢体动作的演绎向观众传达出作品的内容核心和精神内涵。舞感作为舞蹈表演者的基本素质,对于舞蹈作品来说,舞感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舞蹈表演者对舞蹈作品的演绎效果和舞蹈作品的品质优劣。

2培养学生舞感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2.1要注重对学生内心情感的培养,开展“情感带动舞感”教学。要知道,舞蹈是一门艺术,是充满思想感情的艺术。在很多中职学校中,教师通常都把舞蹈课作为一门普通的课程来对待,这样就容易丢失舞蹈的情感韵味,进而给教学工作带来羁绊。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舞蹈的教学不同于文化课教学,必须坚持“情感教学”来辅助舞蹈教学。在舞蹈教学中,学生们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舞蹈练习中,身体的每个部位都要充分的放松,都要紧扣舞蹈的节拍和动作,只有这样才能体会舞蹈的“感觉”和“精华”。所以,学生只有投入情感才能调动积极性,才能提升舞蹈水平。因此,学生的情感教育和情感培养应该成为“舞感”培养与舞蹈教学的重要抓手。例如,在日常的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们学会利用不同的舞蹈情境来转化自己的感情模式。悲伤压抑的舞蹈,需要悲情音乐的配合,这时学生的表情要低沉、严肃,动作要轻缓、庄重;欢乐、轻快的舞蹈,需要明快、动感的舞蹈配合,这时学生们的感情要充沛、积极……总之,在学生们练习舞蹈动作的时候,要学会运用眼睛、肢体、节奏的变化来抒感,领悟舞感的存在。所以,每个舞蹈动作蕴含的情感、感觉,都可以成为“舞感”培养的抓手,这一点教师们必须有所认识。2.2规范学生的舞蹈肢体动作,培养舞蹈“感觉”和“气质”。舞蹈从严格意义上看,是一种身体、动作、韵律和节奏兼备的艺术形态,对于学习者的感觉和气质的要求是很高的。在中职学校的日常舞蹈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把学生的“舞感“培养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首先,舞蹈是肢体的动作产生的,舞蹈的节奏和韵律也是依托于特定的舞蹈动作。所以,对学生“舞感”熏陶和培养的首要方法就是规范学生们的舞蹈动作和外部形态。例如,学生在练习舞蹈时的步法、身形、表情、肢体语言、外在线条等,要传授正确的动作要领,摒弃错误、陈旧的动作和肢体形态。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们舞蹈敏感度和敏锐度的培养,把“舞感”的提升融入到每一个舞蹈细节中。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是否对每个舞蹈动作有所感觉,是否具备敏锐的反应能力,这其实都是“舞感”的内容,也应该成为教师们教学的重点。再如,在平时的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们掌握基本的舞蹈步伐、动作要领,在这样坚持正确的细节中激发“舞感”。以舞蹈教学中经常需要强调的“擦地”动作为例。“擦地”动作的要领把握需要练习者特别注意脚尖、脚掌与地面的联系,同时需要练习腿部的外伸、绷紧等动作细节。这这样的练习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可以沉淀下来,对于舞蹈的感觉自然可以提升一层境界。所以,舞蹈教师要想方设法运用多种策略来帮助学生们规正舞蹈肢体动作,在“亦步亦趋,一板一眼”的动作练习中慢慢体味舞蹈带来的“感觉”和“气质”,久而久之,学生们的“舞感”就可以慢慢的培养出来了。所以,“舞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急躁冒进。2.3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舞蹈想象力和创造力。舞蹈艺术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音乐、美术、文学等诸多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舞蹈是动感、动作集合的艺术,需要不停的转化韵律、节奏和步调等。因而,舞蹈教学的“舞感”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动作、韵律和节奏。这对舞蹈教学和“舞感”培养的启发就是,教师必须充分“放权”给学生,要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让学生们更为主观的操纵自己的肢体动作,并探索舞蹈的未知魅力。另外,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们在自我动作创新和突破中感受到舞蹈的情趣与快乐,并不断的形成舞感能力。例如,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腾出特别的时间段给学生们自由发挥。可以让学生自己选取喜爱的音乐,也可以自己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同时,可以让学生们开展有趣的舞蹈小型竞赛等……在一系列的活动或游戏中,学生不仅对舞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出积极、健康的“舞感”。2.4注重生活观察和生活体验,积极参加相关的舞蹈实践活动。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舞蹈作品亦是如此。优秀的舞蹈作品的内容和形象都是创作者和表演者通过生活观察和生活体验,进行经历和情感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使舞蹈作品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因此,学生要深入生活,积极参加舞蹈艺术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细致的观察和体验生活,细致观察和揣摩人物的外在行为表现,内在心理活动和情感,将这样生活体验融入到舞蹈表演之中,对于有效增强学生舞感有着重要作用。

3结语

升华心灵是舞蹈的魅力,美感的传递是舞蹈的艺术魅力所在。因此,学校在进行舞蹈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舞感作为教学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深入感知舞蹈的基础上,在运用相应的舞蹈技巧,诠释和演绎舞蹈作品。

作者:王娟单位: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郑丽影.浅谈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J].美与时代,2013(12)

第4篇:中学舞蹈教学范文

毕业论文 [摘要]少儿舞蹈作为1种肢体语言的艺术,它既有非凡的审美价值,又不失为是1种贴近少年儿童生活的活动,被人们所喜闻乐见,特别在教育功能方面以其生动直观的形象,富有创造力的想象,陶冶着广大少年儿童的情操。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学生的创造力在学习中得不到很好的发展,通过对少儿舞蹈的特点及其作用分析,找到适合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以达到推进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的目的。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于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及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让学生在舞蹈学习中学会自己思维、自己创造、自己飞翔!

[关键词]少儿舞蹈、综合智力、感受力、表现力、审美力、创造力

Abstract:Juveniles dance, as art of a kind of body language, it has already had outstanding aesthetic value, it can yet be regarded ases to be one activity that closely related to childrens life , love people, very much with his vivid and ocular image from educational function, an imagination of rich creativity, moulding the masses of childrens sentiment. Under the present education situation, students creativity can not get very good development in study, analyse through the characteristic and function to juveniles dance , find and train students creativity method suitabl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to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s educational undertaking. Train students creativity in juveniles dance teaching, have an important effect on improving students ones own ability and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with growing up healthy and sound. Let student in dance can study middle school oneself thinking , create by oneself , oneself hover!

Keyword: Juveniles dance, experiencing the strength , expression , aesthetic strength , creativity

第5篇:中学舞蹈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学生创新能力

一、当前我国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一)认识不深,思想较为落后

随着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逐渐重视,可以看到各大高校的老师在国际或国内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享受到了获奖的喜悦[1]。可是,虽然他们的成绩斐然,但并不一定代表他们已经掌握了成熟的教学方法。有很大一部分老师对于课程体系改革还不够了解,无法将创新性的教育理念融入于舞蹈教学中,没有深刻认识新课程体系。有一部分人依然保持着传统“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认为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应该学什么,学生不能修改老师教授的舞蹈动作。在课堂教学时,老师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只是模仿者[2]。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巨大打击。

(二)教学方法陈旧,不新颖

虽然有很多高校已经为舞蹈老师配备了最新的教材和最新的教学设备,为舞蹈教师开展创新教学提供了硬件设备上的支持,但很多老师的教育思想还没有获得转变,依旧是用陈旧、古板的思想去教学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学生只是一味的模仿老师,却没有领会到艺术作品的精髓。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创作的空间,使舞蹈教学缺乏创新,缺乏新颖,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对舞蹈教学的兴趣,有的学生甚至会产生厌恶感。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老师无法在教学工作中熟练应用学校配备的教学设备,导致设备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影响了高校舞蹈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二、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要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体现出来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有发言权。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创新性不足,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后,就算老师讲课再认真,学生也很难吸收知识[3]。对此,老师首先要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将学生的求知欲望彻底激发出来,将课堂的主人翁角色还给学生。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了解学生的实际诉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制定有针对性的舞蹈教学方案。教师要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挖掘更多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挖掘出多样的学习方法后,才能培养发散性思维,使自己的创新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是十分强烈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创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能力强的人才,这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意义。老师应当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予以尊重,对于学生的新奇想法要予以鼓励和包容,不正面揭穿学生出现的错误,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是在侧面用科学的手段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引导和更正。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进行一个小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舞蹈实践来证实自己的想法[4]。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锻炼,还能让学生获得更多自由实践的机会,以提升学生的舞蹈功底和能力。老师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创新精神,舞蹈教学工作才能够更加一气呵成。

(三)组织学生参与舞蹈创新实践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舞蹈创新能力,高校舞蹈老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可以多参加大学组织的表演活动,也可以参加社团活动或者校园和企业联合举办的舞蹈活动。老师也可以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加更加大型的活动或赛事,让学生从舞台逐渐走向荧屏,感受展示自我的愉快[5]。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是十分有利的。新课改正在不断深化和落实,通过让学生参加这种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可以促使学生反思自身的学习状态,思考如何通过创新能够使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绩,让自己成为有用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人。

三、结语

第6篇:中学舞蹈教学范文

关键词:舞蹈教学;主动性;缺失表现;激发措施

1 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主动性缺失表现

1.1 学习情绪较为低落

舞蹈表演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需要经过一个长期、曲折的学习过程才能有所收获。特别是其以人的肢体为展示手段,相τ谄渌艺术来说,各种技术训练更加艰苦,很容易让人产生乏味和畏难的情绪。很多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稍微遇到一点困难就会叫苦叫累,甚至心生放弃。这种状态下显然是难以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

1.2 舞蹈艺术表现力不足

舞蹈表演是一门以情动人的艺术。舞蹈编导创作出饱含情感的作品,再由表演者进行有感情的表现,最终获得与观众的情感共鸣。可见情感是贯穿于舞蹈创作、表演和欣赏始终的。而这种情感的来源,则正是表演者对舞蹈的兴趣和主动性。现实中常见的情形是,学生在技术表现上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整体表演效果却给人以干巴巴的味道,更像是单纯的动作展示,丝毫没有艺术感染力可言。究其根本原因,正是对舞蹈学习和表演主动性的缺失。

1.3 学习认识模糊

当下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都在教师的引领下按部就班地学习,看似是一个正常有序的过程,其实多数学生都在认识上较为模糊。包含为什么要学习舞蹈,学习到何种程度,当下的舞蹈学习和今后的个人发展有怎样的关系等。由此导致整个学习过程都是机械、刻板的,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

2 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主动性的激发措施

2.1 变革教学方法

传统高校舞蹈教学中,普遍采用“讲述+示范法,”即教师先讲解作品和技术要点,然后进行示范,学生进行模仿。整个过程中,学生都被视为了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灌输的容器,既没有主动的意识,也没有主动的机会。对此应该将一些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中。如对话式教学法。这是新世纪以来在西方教育界受到普遍认可的教学方法,其主张师生在一个平等、民主的氛围下,通过沟通和交流来获得知识的建构。与传统教学相比,对话式教学法给了学生充分表现自身学习感悟的机会。学习中遇到了何种困难,有怎样的学习意愿等,都可以和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且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这种重视会让学生获得一种被关注感,从而坚定了学习信心。又比如分组教学法。针对学生数量众多的现状,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让各个小组之间进行良性的竞争,由此形成了一个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同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可以看出,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对于学生的学习情绪有着直接影响,需要教师结合实际,将更多科学、灵活的方法应用于教学中,使教学方法成为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催化剂。

2.2 进行深入体验

舞蹈作品是舞蹈表演的对象,加之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是情感的结晶,所以对学生主动性的激发具有特殊的功效。传统教学中,教师将更多目光投向了技术训练,对舞蹈作品内容、风格、情感等方面较为忽视,所以学生也没有树立起作品体验意识,只是单纯地进行技术训练,也自然会感到乏味。以民族民间舞为例,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几乎每一个地区都有其代表性的民间舞,体现着该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民俗习惯、审美追求等。要想让学生充满兴趣和主动性去表现这些作品,就要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体验。比如傣族舞中为什么经常出现孔雀和三道弯造型?东北大秧歌中的“哏”是什么意思等。在了解了其中的缘由之后,学生就会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与此同时,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创设出切题的情境,比如学习蒙古族舞蹈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蒙古大草原的壮美风光,耳边也传来了优美动听的长调,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学生们自然就会有表现的欲望。还有一些地方民间舞蹈,也完全可以进行田野采风,来到舞蹈真实诞生、存在和发展的地方,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可以看出,之前教学中学生主动性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作品的忽视,只有深入体验作品本身,才能真正发自内心的进行舞蹈表演。

2.3 丰富舞台实践

舞蹈是一门表演的艺术,舞蹈作品必须要借助于表演才能得到全面和深刻的展示,舞蹈表演者也只有在表演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所以舞台表演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舞台的环境、氛围、表现效果的优劣、观众的反响等,都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相应的反馈作用。比如当表演十分成功,获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时,那种成功的喜悦感是学生们尤为渴望的,也自然会在随后的学习中更加自觉和主动,追求个人目标的实现。所以作为学校和教师来说,理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舞蹈表演机会。在校内,首先要保证各种表演场地、设施的完善,如音乐厅、舞蹈教室、音响、服装道具等,满足各种实践活动的需要。同时广泛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如节日纪念、周末文化广场等,为舞蹈专业学生保留上台表演机会。在校外,则要和一些文化事业单位、演出团体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指派教师和学生前往实习,既满足了对方的用人需要,同时也使学生得到了全面的锻炼。比如近年来各地兴起的山水实景演出,就对专业舞蹈人才有着大量的需要,对此双方就可以展开良好的合作,获得共赢的效果。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让学生领悟到舞蹈的真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继而对舞蹈学习充满兴趣和主动性。

2.4 变革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具有独特的导向、诊断和激励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由此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希望得到教师的评价,一方面是对之前学习效果的反馈,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获得鼓励和支持。所以应该实施及时、准确、全面的评价。具体来说,首先是评价主体方面。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面对众多学生,很难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对此可以引入更多的评价者,如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力求评价的准确和客观。其次是评价方式。打分制是最为常见的评价方式,虽然方便快捷,但是一个简单的分数并不是学生真实水平的反映,如果分数不准确,则很容易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产生影响。对此应采用更多的评价方式。如档案袋式评价、实践评价等,注重过程性评价,让学生获得一种被关注感,并对后续的学习充满信心。

综上所述,近年来,伴随着各种教育理念研究的深入和教学实践的开展,学习主动性的价值和作用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通过学生主动性的激发,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并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高校舞蹈教师来说,理应对此有足够的关注,并结合教学实际,多种措施并举,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充满兴趣的学习状态中。本文也正是本着这一目的,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为当代高校舞蹈教学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第7篇:中学舞蹈教学范文

一、增强创新意识,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

教师要想搞好教学工作,搞好育人工作,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学理念的更新,可以这么说,教学理念的更新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给从事幼师舞蹈教育的老师带来了许多的机遇和挑战,想要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应该全面提高舞蹈教师的综合素质,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要更新过去把知识看成是单一的,绝对的思想观念,应把知识看成一个探究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使他们都有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的机会,并发表各自的意见和见解。在幼师舞蹈教学中,应该多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的舞蹈创新和基础知识技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学生的课堂反应来进行,只要教师的能力足够高,绝对可以做到游刃有余,把一节课上得酣畅淋漓,主要是看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把握的熟练程度以及教师个人的知识层面和生活经验、阅历等是否够分量,这样才可以为社会创造具备综合素质的幼儿园舞蹈教师。

二、积极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活动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一个因素,要求学生在已经知道的知识基础上,去发现和探索未知的理论和知识的一个过程。例如,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先教学生4个八拍的组合,其中就包含了5个动作,教师在教会学生之后,可以安排学生在此动作的基础上,开动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自己创编两个八拍的组合。在学生表演完之后,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点评,点评多以鼓励的话语为主,只要是符合艺术规律的,教师都要予以肯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必须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尽可能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创造的激情。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学生创作完之后,让班级里的学生选出较为优美的动作来进行重新组合,实现再次学习的目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才可以使学生不感觉枯燥乏味,更加乐于学习,从而有效的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舞蹈训练应多样化,深度开发学生艺术潜能

在幼师舞蹈训练课教学中,可以把古典和现代两种形式的物种结合在一起来进行练习,这样的训练方式不断可以激发学生肢体运动的能力,还可以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由于舞蹈训练难免坚苦、枯燥,甚至受伤痛苦,如果教师仅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教学中遇到不如意的情况就发出哀叹、甚至怒骂学生,那么将加深师生之间的鸿沟,这样会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由于幼师专业的学生都是年轻人,他们更喜欢的是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气息的舞蹈。因此,如果教师能够把现代舞和芭蕾舞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舞蹈教学应该打破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舞蹈训练呈现多样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多层次多方位的去思考舞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讨论,对于好的舞蹈训练方法可以采用到教学中来,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探索艺术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审美观。

四、注重创作教学的实施

在幼师舞蹈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种环境下大胆的去创作舞蹈。教师也可以通过模仿和创编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适时的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点评和鼓励,学生只有通过自身对音乐的感受和动作的表现,才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对舞蹈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幼师舞蹈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都存在比较内向,不敢也不愿意表现自己的舞蹈能力,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缺乏相应的信心,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多表扬和多鼓励学生上台表演,在他们表演结束后给予他们肯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消除学生表演时的紧张和畏惧感。对于一些舞蹈学习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耐心的教导,消除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使这个课堂氛围都处于活跃的状态,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提高幼师舞蹈教学的质量。

五、通过比较,进行启发式教育

比较是学生认识自身不足的有效方法,比较能够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舞蹈是一种人体的艺术,是一种美的展现,舞蹈当中的形体动作代表了人类的语言和思想感情,所以在幼师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掌握舞蹈表演的情感,把情感融入到舞蹈当中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互相观摩中进行舞蹈的训练,这样学生在相互观摩的过程中就可以进行比较,从中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对于一些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先进行单一舞姿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比较,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从表演组合和创编舞蹈上面进行比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优秀的舞蹈和以前学生表演的作品,让学生点评作品的优点和缺点,从中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可以从课堂上学习到更多更多的舞蹈知识,教师也可以开展相应的讨论或者小组互练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启发式教育并不是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更多的是学生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的激发他们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这样才可以最终实现幼师舞蹈教学的目的。

六、总结

综上所述,教育的关键性发展就是创新。在幼师舞蹈教学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也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应该及时改变过去传统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幼师舞蹈教学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幼师教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韩玲.谈幼师舞蹈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5,(03).

第8篇:中学舞蹈教学范文

[关键词]舞蹈教学 培养音乐感

一直以来,音乐和舞蹈是联系非常密切的两种艺术,音乐可以激发舞蹈者在跳舞时的灵感。作为一名专业的舞蹈学生,更要注重培养音乐感。

一、舞蹈和音乐

在舞蹈的发展历程中,音乐的作用无可替代。在适合和优美的音乐配合下,舞者的激起充分燃烧起来,这样他的舞姿将会更加优美动人。音乐在舞姿的表达下,也更容易让人们理解和享受。作为一名专业的舞蹈学生,在学习舞蹈的时候,从简单的基础课程到最终的舞蹈,都不能离开音乐的陪伴。假如能够很好的体会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舞者在学习和表演的时候是非常有帮助的。有些的舞蹈表演,舞姿和音乐完美结合,让人陶醉不已。

(一)舞蹈和音乐紧密相连

首先,舞蹈和音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节奏,也是舞蹈和音乐相结合的基础。舞蹈的节奏感需要用音乐来强化。原始的舞蹈和音乐结合的根本原因便是节奏。站在深层的角度来看,人的动作节奏需要音乐来配合伴奏,所以历代都有不同节奏的集体劳动口号。舞蹈是一种具有感情冲动的动作表现,这种表现是有节奏的,因此更要音乐的结合。然后,和舞蹈结合的音乐并不是随便的,而是那种节奏感鲜明的音乐。音乐一直以来和其他艺术有配合,电影、戏剧和诗歌等。音乐和舞蹈的结合是必然的,也是最容易的。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一样的节奏。其次,抒情性也是它们的共同点。它们都能直接表达情感,不同的是,音乐的情感表达更具有抽象性,不仅不会对舞蹈的情感表达产生冲突,还可以配合的游刃有余。

(二)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

1、能够配合舞蹈,利于情感的表达和气氛的烘托

音乐可以激发和强化舞蹈。没有音乐的帮助,舞蹈很难表达出真实的情感。音乐具有深入人心的特点,所以听着会将音乐中的情感来当作自己的情感来体会。舞蹈者对自己的作品则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这些理解和感受都是来自于舞者的内心,只是通过他的外在动作。有了音乐的帮助,情感将会更加浓厚,舞姿会更有魅力。

2、推动舞蹈的剧情发展

因为舞蹈和音乐有着一样的节奏和情感,还可以同步展示。两者必须保持一致。舞蹈音乐有两种采用的途径:1.采用现有的音乐。2.根据舞蹈的情节和主题来创作音乐。舞蹈的一般做法是根据音乐来编舞。但是,也并不是让舞蹈来服从音乐。舞蹈要先选择音乐,因为不是所有的音乐都与舞蹈适合。

二、在舞蹈的教学中培养音乐感

1、培养节奏感

在技术的角度看,音乐感包括了很多方面,有调节感、节奏感和和声感等等,这些都构成了音乐的感知能力。同时也说明了获得音乐感的基础是具有良好的技能。但是仅仅技术方面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良好的技巧和审美能力的基础之上。如:音乐的通顺感、乐句和乐段的完整性等,都属于乐感的范围。因此,乐感在根本上来说就是美感,人类在审美音乐是围绕着乐感来展开的。

针对舞蹈专业的不同来开设乐理、钢琴等一些基础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音乐方面的感受力,不断丰富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这样对音乐才有更加透彻的认识和理解,在表演时有一个新的突破。

在基础训练时,应该加强音乐和舞蹈的节奏配合。主要是多听,这样音乐的情感才能通过他的动作来表达。在训练过程中,不能使用僵硬的方法,而是需要一些具有生命力的方法,这样舞蹈的特点和真正的意义才不会失去。

2、培养旋律感

为什么舞蹈的音乐能够表达舞者的情感,旋律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欢快的旋律可以让人有动力,缓慢的旋律可以让人感觉稳重,中速旋律则让人从容。

舞蹈者可随着音乐旋律来练舞,比如中速的旋律可以中跳,这样可以利用他们的听觉来刺激练习,舞者可以在旋律中得到舞姿的延伸。

舞者应该把握好舞蹈的旋律,并不是越强的音乐越好,越弱亦是如此。只有一个在情绪和气息都适合的音乐,在可以让舞者在音乐的带领下充分展示肢体美和旋律美。因此,舞者在训练动作的时候,培养音乐感是不容忽视的。

3、培养审美感

人们一般会依据音乐来想象,舞者则是通过动作将这种想象表达出来的。所以,音乐感要全面表达音乐的本质,将舞蹈的表现力得到提高。

在舞蹈是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传授基础知识,还需让他们通过想象和自己的切身体验,充分感受音乐,让舞姿和音乐除了主题和情感一致,还要达到旋律和节奏一致的目的。

需要经常观看舞蹈的名作,让学生自己体会乐感,并学会掌握乐感,从而塑造一种完美的舞蹈形象,这样在舞蹈中才能达到很好的整体效果。经常引导学生注重音乐和动作的结合,真正用心去体会音乐。让自己充满激情去表演,使得作品更加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

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柔和的音乐氛围,从舞蹈的情境和情感上来展示舞姿动作,为完美的舞蹈形象和审美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总而言之,加强音乐和舞蹈的统一,音乐可以帮助舞者产生灵感。舞者的完美形象是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完美结合展现出来的。没有了音乐的结合,舞蹈的生命力就消失了。和谐的音乐可以唤起舞者的激情,尽情展示舞蹈的情感。培养音乐感实质上是培养艺术素质。所以我们要重视舞蹈教学的乐感培养,在这样的积极作用下,学生才能真正的了解音乐和舞蹈,才能做到音乐舞蹈的完美结合。这样,舞蹈可以充分表达音乐的情感,音乐可以展示舞蹈的魅力。人的情感在音乐和舞蹈的完美结合下展现的淋漓尽致,形象动人。

参考文献

【1】黄桂连;;在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内在情感及表现能力[J];科技信息;2009年27期

【2】欧光艳;音乐节奏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5

第9篇:中学舞蹈教学范文

一、形象思维在舞蹈基础训练中的培养

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是舞蹈的入门,这一阶段是很难坚持的一个阶段,常会因为不理解而不能掌握动作要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舞蹈动作比作具体的形象,以便加深学生对于动作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动作要领,解决入门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例如,在芭蕾舞蹈的教学当中,学生的站姿通常会出现问题,不良的站姿会影响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同时还会对芭蕾舞整体的形象以及美感产生很大的影响。此时,教师可以将动作比喻成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形象或者有趣的事情,学生以此为参照来深入理解和记忆每个动作。为了更容易使学生产生联想,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积累一些舞蹈动作的实际形象。另外,在学习完基础动作之后,要进行高难度动作的学习,如侧空翻、平转、大跳等,在此过程中,也可以运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学生将平转运动取名 为陀螺,在练习中学生就可将自己对于具象事物的感受融入进去,从而提高训练效果。当然,若找不到合适的事物加以类比,也可以让学生在领会动作内涵的基础上自己展开形象思维。

二、形象思维在叙事类舞蹈中的培养

舞蹈编导教学是一种需要多方面综合知识的教学工作,在叙事类舞蹈教学中对于学生形象思维的构建具有很大的帮助。在练习叙事类舞蹈中,学生要选择一个或者多个人物形象,并赋予其特定的情感基调、环境氛围以及性格特点,从而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达各种舞蹈形象,以便使其能够深入理解所要表达的形象所具有的的特点及其内心世界。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将人物进行准确的定位,可以通过道具等进行环境设置。将故事情节与舞动动作相融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叙事类舞蹈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有所提高,还对舞蹈编导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叙事类舞蹈教学以丰富人物形象,拓展表达方式为主题,这正是舞蹈创作所必须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将人物的情感更好地表达出来,并使舞蹈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同时,对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极为有益的,能够帮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真正深入到艺术的创作当中去。

三、形象思维在图文艺术鉴赏中的培养

图文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形象思维的构建,这里的图文是指摄影、平面设计等平面艺术图文,对其进行欣赏可以使学生的生活素材得到丰富和拓展,从而提升形象思维能力。特别是摄影方面,摄影时的构图、光影以及意境等和舞蹈形象思维具有相似之处。舞蹈也是一种视觉艺术,因此,可以从摄影艺术当中寻找灵感,从而使舞蹈的编排具有更好的画面效果以及强烈的感染力。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某些广告图文当中的有趣的形象也对形象思维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具有明显的效果。趣味性的视觉形象能够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对舞蹈编导教学中形象思维培养的具有借鉴作用,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优秀的摄影作品和平面广告作品等,以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形象思维。

四、形象思维在舞蹈艺术鉴赏中的培养

对于舞台美术鉴赏的研究也是提高舞蹈编导形象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舞台的空间艺术想象力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是极为必要的,需要人物和舞台美术的协调,这样才能深化艺术形象。舞蹈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发散思维,在很多优秀的作品中,都需要舞蹈与舞台的结合,通过不断的创新在塑造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因此,在舞蹈编导教学中加入一些对于经典戏剧舞台美术作品的欣赏课程,使学生能够学习一些舞台美术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舞台美术模型的制作,并在课间进 行交流和互相欣赏,这样就可以在亲自动手制作并细心观察的过程中快速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五、结语

舞蹈编导教学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它需要多方面知识的积累,其中包括舞台美术、舞蹈技巧以及形象思维等。所以,要想提高舞蹈编导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尝试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途径。形象思维的运用对于舞蹈编导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寻找创新性的方法将形象思维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当中去,以便打开学生的思维,使舞蹈作品更具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崔爽. 浅谈舞蹈编导中形象思维与想象力的培养[J]. 音乐时空,2014,07:55.

2.

陈妙兰. 论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1:129-130.

3.

]赵蓉. 如何加强舞蹈编导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J]. 科技信息,2012,01:294+201.

4.

黄蕾. 浅谈舞蹈编导专业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J]. 艺术学院学报,2010,04: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