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美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术教育大学毕业论文
摘要:高职教育近年来备受关注和重视,在这种形势下,为了满足现代化市场对于人才的整体需求,高职教育正在大力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对高职美术教育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现状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职;美术教育;学生审美;提升
在当前我国教育行业不断大力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形势下,原有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社会的整体发展进程,也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整体学习需求。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已经逐渐将素质教育作为各个院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素质。我国素质教育当中包括思想、文化、身体以及审美等等,素质教育最注重的就是学生的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而其中,审美素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部分,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高职美术教育过程中,要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作为教育中的一部分,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这样才能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人文精神。
一、高职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分析
(一)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高职美术教育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精神文明世界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物质文明的整体建设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在这种形势下,艺术作为人文科学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够将真实的社会现状以及艺术灵魂反映出来,学生学习艺术、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观,有利于帮助学生逐渐在实践当中找回真实的自己。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将其自身的自我性开发出来,而且能够打破传统美术教学的局限性,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提升其自身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怀。
(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对高职学生进行审美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有利于其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前教育行业不断大力改革和深入的形势下,我国在人才、质量以及数量结构方面与之前相比,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和提升。虽然我国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状态,但是我国经济仍然处于转型期当中,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在当前现代化社会当中,对人才自身的创新能力要求也都有了明显提高[1]。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属于一种多元化的培养措施,其自身的人文精神将创新理念也一并融入到美术教育当中,美术艺术自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创新性,所以在这个基础上,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高职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提升的现状分析
(一)对美术课程的整体重视度不够
在高职美术教育过程中,由于之前受到一些传统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的影响,所以很多高职院校对美术教育的重视度仍然不够,没有意识到美术教育实施的必要性。特别是近年来中小学美术学科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美术课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而逐渐变成了必修课中的一种。因此,相对之前而言,无论是教学方式,或者是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促使美术教育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升。高职教育中的美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般来说,大多数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在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上,也远远不如其他学科[2]。而美术课程纳入到选修课程当中,不仅没有被告示重视,反而学生大多数情况下,也只是看重结果,对学分、成绩比较重视,对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并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很容易给学生造成美术课程学习的消极影响。
(二)课程体系太过于陈旧
美术教育是通过对美术作品自身的特点、流派、内涵以及时代变迁等各种各样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不仅对我国国内美术作品有深入的了解,而且还对国外的一些优秀作品进行了解和分析。这样才能够在对这些作品的了解过程中,逐渐提升其自身的鉴赏,形成具有学生个人特色的审美观念。但是当前现有的高职美术教育体系太过于陈旧,很多内容都走形式化路线,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来说,都在无形当中形成了严重的阻碍影响。学生在开设课程方面,一直沿用传统的方式方法,并没有与时俱进,也并没有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3]。很多院校在开展课程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仍然以鉴赏为主,并没有与设计、建筑等一些新兴行业进行有效结合。与此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很多教师都是按照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导致实际教学内容与美术学科的整体发展背道而驰。
三、高职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无论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无疑都是学生最大的学习动力,对于高职美术教育来说,也是如此。教师要利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在引导学生用心对日常生活进行观察,促使学生能够将正确的审美观念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大自然当中,对其他的一些领域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从中发现不同领域的美。教师应当逐渐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利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4]。在对新课程进行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大文学家自身对一些经典美术作品的描写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培根的“谈美”、李泽厚的“美的历程”等书中就有大量对艺术的描写,这些描写更加的详细,会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就会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改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高职美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比较落后,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都会开设一些中外名画欣赏的课程,在对课程的整体选择上比较少。教学内容也单一,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概述之后,陈述一下有关作品的人物、背景等等,并没有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从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升方面着手,在保证教学内容丰富多样的基础上,要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将这些内容传达给学生。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讨论,在课程开始之前先进行一切的预习活动,这样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5]。比如在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画作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单纯知识的讲解,传遍成为诱导式启发式的教学。在课程开始之前,将学生按照个人能力公平分为几个小组,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思想意识形态等内容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在课堂上的时候进行讨论,最后安排一个代表来对自己小组的观点进行陈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高职学生审美能力进行提升的过程中,不仅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且教师自身的审美能力也需要有所提升。高职美术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为了达到学生审美能力有效提升的根本目的,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有利于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意识和习惯,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美术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罗诗琦.浅析大学美术教育在提升学生审美观上的应用[J].艺术品鉴,2015(05).
[2]徐莉.高职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思考[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
[3]韩剑南,钟芸梅.浅谈高职高专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程度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7).
论文摘要:“写”具有抒发倾吐、描绘描写、书写、倾泻疏导、移置搬运等多种含义。对于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来说,“写”都是指一种落笔肯定、笔迹和作者当下的内心状态有紧密对应关系的运动和状态。
“写”是中国书法和文人画领域的核心范畴之一,是书画品评的重要标准。在中国的艺术理论中,无论是“形而下”的技法操作层面,还是“形而上”的主体审美层面,“写”都有所指涉。但究竟什么是“写”?现有著述中并没有完整系统的论述,散见的主张又多有侧重,并不一致。有鉴于此,笔者试着从几个方面对“写”进行一些梳理和分析,以期整理出“写”在绘画和书法中的具体所指和用法,希望能对读者更明确地认识“写”有所帮助。
一、“写”的词义辨析
在对“写”的含义考证方面,大型的字词典做的都比较充分,例如《汉语大词典》中“写”就有十六种注释:
1.发三声的“写”有12种注释
“①移置;输送。②倾吐,发抒。③舒畅,喜悦。④尽,竭。⑤仿效,模仿。⑥用模型浇铸。⑦摹画,绘画。⑧映照。⑨描写。⑩抄写,书写。⑧写作,创作。⑩立约租赁。”
2.发四声的“写”有4种注释
“①倾泻。②疏泄。③通‘卸’。④泄漏,泄露。”
对以上词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十几种含义可以进一步的概括:
1.三声“写”的②注释和四声“写”的①②注释(下文序号后省略“注释”两字)指的是思想情感或物质的抒发和导引;三声“写”的①和四声“写”的③④是指某种物质或信息的移动。这两部分可进一步概括为某种主客观存在向另一种存在的运动或变化。以这一含义去比照“写”的其它含义又会发现三声“写”的⑥⑧是这种含义在具体境况下的体现,④则强调这种含义所指的运动的范围和程度。
2,三声“写”的⑦和⑨可以概括表述为将某种主客观事物的状态或变化用文字或形象呈现出来的行为和方式。⑤是这种行为和方式殊的一种。
3.三声“写”的⑩、⑩都是以书写文字为基本动作,从这一角度看似乎可以将这两种含义作为三声“写”⑩的引申义来看待。笔者目前没有找到这方面的史料证实是否存在这种引申,但这三种含义确实有比较紧密的联系。
经过以上整理,笔者认为“写”一般具有如下所指:
(1)指某种主客观存在向另一种存在的运动或变化。有倾吐发抒、移动、泄漏、疏泄等含义。
(2)指将某种主客观事物的状态或变化用文字或形象呈现出来的行为和方式。包括描写、绘画、模仿等。
(3)指书写文字的行为和方式以及由此引申出的行为和方式。如抄写、书写、写作、立约租赁等。
二、.‘写”与‘.描”‘.画”等类似字词的比较
在美术理论中,我们会遇到一些与“写”有相近含义的字词。例如不只是“写”,还有“描”、“画”、“作”等字都可以与“字”和“画”组成词语,表达与“写字”、“绘画”类似的意思。单独看这几个字的含义并不能将它们与“写”明显区分开,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这几个类似字词的比较来进一步确定“写”的内涵和外延。
先来比较一下“描”和“写”。“描”在《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描画、摹写”,在《辞海》中指“依样摹写或绘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①照底样画(多指用薄纸蒙在底样上画)……②在原来颜色淡或需要改正的地方重复地涂抹”。常用的由“描”组成的词语有:“[描朱〕亦称‘描红’……在一种印有红色楷字的习字纸上摹写……比喻模仿。……〔描花〕依照花样描摹。……〔描画]②夸张地叙述;形象地叙述。……〔描诗]谓诗作无创造性,依傍、承袭古人。”
对以上解释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描”虽然也有写和画的成分,但众多的字词解释大都有“摹”的意思,即.‘照着样子写或画”,还有“重复地涂抹”的一层含义。我们由此可以判断出“描”的含义侧重于形象的模仿、重复,且允许修补改正。这一过程中由于有原始参照的限制而显得拘谨且缺乏创造。与之相比,“写”的倾吐、倾泻、疏泻等含义更有一种富于运动感的多变的创造性意味,且由于倾吐内容的不可重复而具有不可重复性。
“画”在《辞海》中解释为“绘,作出图形。在其它词典中的解释也比较一致,显示出比较单纯明确的含义。它比“写”甚至比“描”更强调形象性,更不计较过程而只追求“图形”结果的出现。由于“画”没有像“写”的倾吐、描写等携带情感和意识内容的含义,使得“写”与之相比较更富于情感和精神性而较少工匠式的制作感。
“作书”和“作画”中的“作”有写和画的意思,但更偏重于对这两种过程的抽象表述。相较而言,“写”显得更加具体化而具有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在与“描”、“画”等类似词语的比较中,“写”相对而言具有情感性、不可重复性、创造性、多变性和可操作的运动感,但形象性不及“画”,理论的概括性不如“作”,严谨性不如“描”。
三、书法和绘画中与“写”有关的常用术语辨析
书法中与“写”有关的词语很多,如临写、写红、写字、摹写等等。经过上两节的分析,我们应该比较容易地区分出各个“写”具体的含义,其中,笔者希望通过对“写字”的分析,再次强调“写”的特征。
“写字”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语,很多人把所有徒手呈现字的方式都称为“写字”。这种用法在日常生活中未尝不可,但其实“写字”一词有它比较确定的含义。除了“写字”外,还有“描字”和“画字”的说法,比较一下它们三个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写”的特点。
“描字”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描成的字。指做作不自然的书法。结合(二)中提到的修改涂抹的含义,我们可以判断出对文字形态的描摹严格来说不应称为“写字”。如果是像建筑工人在墙上写标语一样,先画出字的外轮廓再刷卜颜色,这种情况应该叫“画字”。这种字只是一种有文字形态的图案,而非思想情感抒发的结果。“写字”正好与之相反,字是思想情感的“迹化”,字的内容和形态意味如果与写字的人要倾吐的思想情感没有直接的及时的联系,那么这种作字的过程用“写字”来表述就不是很恰当。
“写”在绘画术语中也非常常见,如写意、写生、写实、写真、写形、写神、写景、写照等等。这些词中“写”的含义不尽相同,不可一概而论。现选择其中几个具体分析一下。
“写意”是“中国画中属于纵放一类的画法,与‘工笔’对称。要求通过简练的笔墨,写出物象的形神,来表达作者的意境,故名。笔者认为,在写意一词中“写”同时具有(一)中归纳出的三种含义,这三种含义分别对应“写”的不同方面:以类似文字书写的技巧和方法描绘意象或物象,并通过这一过程和产生的结果倾吐抒发思想情感。
“写生”指“直接以实物或风景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式。”此处“写”的词义主要集中于(一)中归纳出的第二种,有描绘的意思。第一和第三种词义的成分多寡不定。
“写实”指“真实地描绘事物。此处的“写”也应是第二种含义,即描绘。一般不具有“写”的第三种含义。
综上所述,“写”具有抒发倾吐、描绘描写、书写、模仿等多种含义。对于绘画和书法来说,“写”都是指一种落笔肯定、笔迹和作者当下的内心状态有紧密对应关系的运动和状态。但绘画中的“写”有别于书法中的“写”,它与书法中的“写”都指思想情感的某种直率的表达状态,并与书法中的“书写”有紧密的联系,但绘画中的“写”还包括对形象的“描绘”,这就使它有了与书法中的“写”不同的一些性质和要求。
论文摘要:为了探究欧洲古典时期绘画、雕刻艺术家的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影响,以古希腊、文艺复兴两个时期作为观察重点,分析视觉艺术家社会地位状况及形成原因,着重从艺术理论方面的贡献表明了艺术家改变自身地位的决心与不懈努力,并以绘画、雕刻艺术家逐渐脱离工匠阶层的成长过程,说明在艺术进步史中,艺术家社会地位的转变所具有的标志性重要作用。
在欧洲古典时期,绘画、雕刻艺术家曾与手工艺人、工匠同处于社会的底层,为使自己成为受人尊敬的人文主义者,他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奋斗过程。从西方美术史的发展来看,视觉艺术曾在两个时期出现了不同寻常的飞跃,这便是古希腊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在美术单纯为宗教服务或不为人们重视的时期,艺术家社会地位低下的境遇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在创造出伟大的艺术奇迹的时代,他们的社会状况又怎样呢?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古希腊时期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与雕刻家均未获得与其艺术成就相应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尊重。古希腊时期,人们享受着艺术品,却极为蔑视创作者,“这就好比带给我们欢娱的香料和染料,而制造者都是没有教养的下等人。”也正是这种心理,没有人愿意从事美术职业,因为即使像菲狄亚斯(pheidias)或阿佩莱斯(apeues)那样创作出伟大的艺术作品,人们也依然会认为他不过是一个手艺人,一个工匠。
绘画尤其雕刻是一项需要付出艰巨的体力劳动的工作,在古希腊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社会中,体力劳动是由奴隶完成的,因此,画家和雕刻家的地位并不比奴隶高多少。WWw.133229.COM而由于雕刻家的劳动强度更大,其社会地位比画家还要低。
另外,古典哲学对于人们的观念有着巨大影响,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从未将绘画归人包括诗歌、音乐在内的文化艺术的范畴。作为美术来说,逼真生动地表现自然是从古至今的画家们致力追求的。文艺复兴时期,阿尔贝蒂(leonbattistaalberti)、瓦萨里(giorgiovasari)等人提出的“模仿自然”的观点是其艺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自然的猿猴”是对于画家的高度赞赏。在我国画论中亦有“观画之术,惟逼真而已,得真之全者绝也,得多者上也,非真即下矣”的论述,然而,正是美术的这种特性恰恰成为被古希腊哲学家们轻视的根源。苏格拉底认为绘画不能像诗歌那样描写人的灵魂,因为绘画不能“描绘这种既不可度量,又没有色彩……而且还完全看不见的东西”。柏拉图在关于神圣灵感的论述中,提及了诗人和音乐家,但并未涉及画家和雕刻家。他认为绘画无法传达神性的精神,这是由于绘画是对于物质世界表面的一种模仿,而这种模仿所展现的仅仅是事物的一小部分。亚里士多德尽管在他重要的诗论中流露出一些关于美术的痕迹,但并未展开真正意义上的探讨。
一、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社会地位状况
15世纪初,尽管对于绘画和艺术家的评价有所提高,但那些体面的市民们仍然不愿自家子弟选择美术作为职业,因而,除了阿尔贝蒂、布鲁内莱斯基(fiuipobruneheschi)、达·芬奇等少数几人,很难在15世纪找到上等阶层家庭出身的艺术家,这一点连最进步的艺术中心地佛罗伦萨也不例外。通常情况下,父亲如果从事了美术职业,儿子们便会在其父的作坊中工作,并成为作坊的继承人,这与中世纪时期的手工作坊相同。美术作坊在世袭中延续,常可达数代以上。洛伦佐·吉贝尔蒂(lorenzoghiberti)家族有五代人成为金匠和雕刻家,罗比阿(robbia)家族三代人的作坊延续了几乎150年。
在法国宫廷,画家的地位也仅仅比马夫和厨师略高,直到16世纪,画家才上升至“贴身侍从”。这一称呼为诗人、音乐家、巫师所共有,地位低于军人、神职人员、书记员等。随着社会的进步,艺术家的地位有了明显的转变,但就地域的差异转变的进度和程度也各不相同。如日后将取代意大利成为绘画艺术中心的法国,甚至到了十七八世纪,中产阶级家庭中仍然会出现类似米开朗琪罗家族的反应,他们同样不希望自家子弟学习美术,并认为这是一项卑下的职业,狄德罗(diderot)曾说,在这种恶毒的风气下“只有几乎没有生计,走投无路的穷苦公民,才肯让他们的子女执起画笔”,因此,“我们最大的艺术家便出身于最寒微的家庭”,因为所有的父母“有理由不肯让儿子选择一门会使他们论于饥寒的职业。
二、艺术理论的重要作用
但是,艺术家的个性化进步却从未停止过。早在公元前6世纪的古风时期,雕刻家的签名便已出现在雕像和陶器上,公元11世纪以后的意大利,签名的绘画、雕刻作品也逐渐出现。比萨大教堂的青铜正门上(1180年)刻有的“我,比萨的波南诺,制作了这个青铜门”,以及皮斯托亚的圣雅科波教堂的祭坛镶板上的有“为了纪念上帝和使徒圣雅科波,我——佛罗伦萨的雕刻家莱奥纳多——于1371年完成了这件作品”之类的文字便是例证。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为使自己脱离原有阶层,成为拥有广博学识并受人尊敬的人文主义者,意识到了拥有坚固的理论性知识的重要性,“艺术家的地位的提高有赖于人们对于艺术的崇高性的认识。而艺术的崇高性取决于他的知识基础的完整性。”
(一)阿尔贝蒂的《绘画论》
在这部出版于1436年,被后人称为西方美术史上第一部系统画论的著作中,阿尔贝蒂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观察和论述了绘画艺术。这位从小接受良好的古典文化教育的贵族青年,是一位真正的人文主义者,他将自己精通的数学、物理学、光学、哲学和神学等知识运用到了绘画领域,并认为“现代画家”应当掌握几何学、光学、透视法,精通构图法则和人体结构。他首次提出了定点透视理论和影响深远的“模仿自然”的观念,并将绘画与雕刻两门艺术并称为“绘画”,因为两者的媒介虽然不同,但艺术的目的是相同的。
在《绘画论》中,阿尔贝蒂将绘画提升到从未有过的高度,他认为最高贵的绘画“包含着神的力量”。绘画是“完整的人类精神的展现”,“是一切艺术的主人”。阿尔贝蒂指出由于绘画是一种特殊性的活动,因此,创造者应是一些非凡的人,他们能够重新创造和解释人与自然,画家的再创造反过来又影响着现实世界,因此,只有接受完备的教育并且品格高尚的人才能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作品。
(二)瓦萨里的《名人传》
布克哈特(burckhardt)在他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这样谈到瓦萨里和他的《名人传》:“要是没有阿利佐的乔治奥·瓦萨里和他的非常重要的著作,或许我们到今天还完全没有北方艺术史或近代欧洲艺术史。”
当身为杰出的建筑师、雕刻家和画家的瓦萨里决心为艺术家们撰写一部传记时,毫无疑问,他已完全具备了创作一部伟大的美术史著作所需要的全部要素。他的艺术创作高峰期正值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稍后,虽然随着米开朗琪罗的年老,这个视觉艺术的伟大时代也开始日渐衰落,但瓦萨里有幸在他年富力强之时,亲眼目睹了那个辉煌时代的灿烂余辉。16世纪中期,恰好是回顾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最佳时刻,不少大师尚且健在,他是米开朗琪罗的学生和朋友,与其他众多杰出的艺术家交往密切。然而,瓦萨里为艺术家立传的做法,最初还是遭到了多方的强烈阻挠,瓦萨里因而燃起了与旧观念抗争的斗志,他决意要使自己的著作成为新时代开始的宣言,“作者不但采纳圣徒传的写法,把艺术家描写成像上帝那样的创作者,而且强调他们为人类树立了高尚的行为典范。”
瓦萨里著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人们认识到绘画以及艺术家应该拥有的崇高地位,在这部宏伟的巨著的序言中他郑重申明了这一目的,为了“赞颂赋予艺术以生命者”,“为了避免它们再次走向死亡,也为了让它们能够尽可能长久地保存在人们的记忆中……”《名人传》是一部真正为艺术家树碑立传并突出个人成就的著作,是艺术家传记化历史出现的重要标志。
三、艺术家地位的转变
艺术家社会地位的转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时间,但通常情况下,以意大利为例,新类型艺术家的出现被认为是在14世纪,这些新式艺术家大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多方面学识,被当时的人们称作“i’muniversal”(全才),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后来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人。
15世纪中叶之后,王公贵族以及富裕的商人们会很自豪地提到为自己工作过的杰出艺术家的姓名,佛罗伦萨富商乔万尼·鲁切拉伊(giovanniru.cellai)便在日记中以颇为得意的口吻详细记录了曾为他工作过的艺术家们的名字。与使用作者不明的装饰物来装饰府邸相比,这时的赞助人开始热衷于收集名家的作品。
一、雕塑材料与中国传统雕塑发展
《圣经》云:上帝用尘土按自己的模样创造出世上第一个男人亚当。中国神话也载有女娲“抟黄土为人”。似乎人类一开始便与万物结下不解之缘。雕塑的起源不是本论文的主题,但雕塑的产生与物质材料分不开,雕塑形象是借助物质材料呈现出来的。雕塑史的发展,撇开雕塑语言自身发展规律外,与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制造工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具,后创造形象。从削制的石头工具和用黏土涂在编制或木制的容器上经火烤而成的陶器工具开始,似乎雕塑这个词的“雕刻和塑造”的内涵已经具备。后随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在雕塑材料里添加新的成员,再由铜制、铁制工具的使用,使大型的石雕、木雕成为可能。随科技的发展,不仅雕塑形体的尺寸不断扩大,制作工艺的精细也成为可能,当然这里涉及到材料来源和其他诸如运输、安装等基础科学技术。在传统雕塑中,材料只是作为一种媒介,从属于选择地位,雕塑几千年的发展,对材料的运用已非常成熟。
中国古代掌握雕塑材料的情况如下:
*130~50万年前:原始人群时期。打制粗糙的石工具。
*2万年前:母系氏族初期。打制兼能磨制石、骨工具,并在贝壳上钻孔穿连,用为装饰,形成雕刻艺术雏形。
*6000年前:母系和由母系向父系过渡的氏族时期。磨制各种各样的石器工具,雕磨玉、牙等装饰品,烧制泥塑的各种陶器以及简单的人物、动物造型,成为中国最早的雕塑的起源。
*4000年前:父系氏族时期。除各种石、玉、牙、陶等器具和装饰制品外,人像和人体雕塑都有进一步的发展。
*殷商时期:已熟练地冶炼铜锡等金属,雕铸为各种青铜器用具、象形青铜器,雕琢玉石象牙等装饰品和人物动物雕刻制作。官府手工业,有土、金、木、石、兽(皮革)、草(苇席)等六工。
*周代:更有珠(翠)、象牙、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玉、石、木、金、革、羽等八材之分。
*战国:雕塑艺术走向精致。在青铜器方面,镶嵌错金银技术有突出的发展。
*秦汉:雕塑走向成熟,在制作大型雕塑方面已有丰富的经验。
*唐代:在雕塑表现形式上,所有的石雕、铜铸、木雕、泥塑、陶瓷塑以及夹纻、锤碟等,唐代已普遍盛行。在雕塑材料上,紫檀、黄杨、玉石、犀角、象牙以至竹根等,已是应有尽有。在雕刻技法上,雕、琢、镂、刻、剔、嵌等,亦无不刀凿兼施,五光十色。
*宋、元、明、清时期:宋代有雕瓷出现。元代在工部以下,有出蜡局、铸泻局、银局、镔铁局、玛瑙玉局、石局、木局、竹局等。这个时期,除雕漆以外其他工艺美术,如石雕、玉雕、牙雕、木雕、竹雕等工艺无不得到发展。
二、雕塑材料与中国传统审美
雕塑是造型艺术中与材料最直接相关的一门艺术,虽然材料只是一种媒介,但在雕塑的审美中,材料占有重要的位置,没有它,美就没有形象性、具体性和直观性,就不能作用于人的感观而成为审美对象。由于雕塑形象的呈现是借助物质材料而呈现的,材料本身的表面肌理也构成了形象呈现的一个方面,使得与触觉相联系的质感具有了审美的意义。但另一方面,在传统雕塑中,材料本身质地与雕塑作品二者的审美结果不一定成正比的。一件大理石的作品或许是失败的,一件泥制的作品可能是杰出的。雕塑作品的审美就其本质而言,是有和物质材料不同的特征,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它不能归结为物质的特征和属性。一件作品的泥稿、石膏、铸铜三个形式,其审美价值应该在浇铜之前已经存在。当然,媒介材料有时也直接对雕塑的人物性格起象征作用。同一作品用大理石或花岗岩雕成,前者温柔,后者刚硬,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
在所有传统雕塑材料中,对材质美感的认识方面,其他材料是很难与玉石相匹敌的。在古代中国,玉器的被注意是在新石器时代末期,青铜器渐次萌芽之时。玉质的天然美既深得奴隶主的爱好,而玉工的传统技巧又得到新工具(青铜器)补助大有提高,故大量玉器被制作。
因硬玉和软玉都有温润之光和不可描写之色,深为人所好。“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糜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礼记·聘义》第四十八篇)。这里不仅把玉看作坚贞温和、不屈不挠的高尚品格的象征,而且把玉作为人生行为至好标准的代称辞(如玉人、玉色、玉立等)。似乎玉石的材质审美已高于用玉石做媒介的雕塑本身。
象牙与黄金也是贵重雕塑材料,象牙不仅稀少,而且材质纯洁光润,所以很珍贵。黄金为贵金属,产量不多。材料本身的珍贵使得雕塑的审美效果大大提高。
在传统雕塑中,人们最爱用而且用得也最广泛的材料是青铜。以中国青铜器为例,根据历代著录及发掘所得,大约成品已超过万余件。虽然铜的合金有好几种,但由于长期受腐蚀,最终的质感差别不大,铜制雕塑数量虽多,其材质美感已成定式。木材与石材一样,材料资源丰富,石材坚固永久,木材的人工雕凿肌理丰富,两者加工工艺成熟,很受广大制作者青睐。
纵观中国古代雕塑,一方面与绘画相比,雕塑只是工匠们的“皂隶之事”,使得雕塑难以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思维形态,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雕塑实物资料,却没有留下系统的雕塑史论的专著。另则雕塑一直没有摆脱宗教与墓葬两大服务,由于题材和仪规的限制,极大地妨碍了雕塑工作者的艺术想象。对雕塑材料的探讨也仅局限于工艺品之类。[next]再者对雕塑材料的探索还跟材料的加工工艺紧密相连,在工业文明之前,手工工艺从某种意义上也有其局限性,其耗费的精力远大于机械加工手段,机械加工所带来新的材质美感从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雕塑审美的发展。
三、材料探索与西方现代雕塑
赫伯特·里特写的《现代雕塑简史》是从罗丹开始的,罗丹本人对雕塑材料有很好的描述,他说大理石近似人的皮肤:“抚摩这座像的时候,几乎会觉得是温暖的。”在现代雕塑发展过程中,通过对雕塑材料的探索,产生了立体派、构成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诸多流派,而对材料自然属性的探索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布朗库希的雕塑形式是“在两个颇为使人折服的观念下发展进行的——普遍的和谐及材料的真实性。”1布朗库希本人也曾表示:“当你雕琢一块石头时,你将发现你手中的这块石头的精神及其他属性,你将跟着对这块材料的思考而展开你的艺术构思。”2布朗库希所使用的雕塑材料,从现有的作品看仍是铜、大理石、木材等,但他对材料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抛光、着色以及从对材料的观念出发下的形式等,在现代雕塑史的发展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布朗库希,现代雕塑的特征进一步被奠定——对自然材料的重视。让我们回顾一下西方现代雕塑史:
虽然毕加索在1909—1910年完成第一件立体派雕塑《女人头像》,但在随后两年间,立体派的“纯形式”理想渐渐被一大堆各种物体的“掺杂”所代替——浆糊纸、油毡、木片和细绳,其中脱颖而出的第一件用集合手法做成的雕塑《苦艾酒杯》,是用蜡模翻制的青铜作品,上面放置一把真正的汤匙来平衡整个雕塑。
构成主义的倡导者——塔特林,从毕加索那儿得到了启迪,开始“一种新型的雕塑,用原材料和现成物品构成艺术品,并将它安置在真实的环境空间中,严格摒除任何再现的意图。材料有着各自的造型品格,用木头、铁、玻璃等表面质感来组织一幅艺术品,‘真实空间中真实材料构成’。”3《第三国际纪念碑》这件作品不仅仅用合适的材料来象征这个新时代可能获得的成就;更进一步说,一种新的艺术也依赖着新的材料也被创造出来,并被赋予社会意义。
而后,康定斯基、嘉博、佩夫斯奈、罗德钦柯和李西斯基相信艺术的功能更为直接——对空间、量感和色彩基本因素的深入研究,如他们所讲,去发现“美学、物理和功能上的容量”,雕塑和构成的浮雕似乎是揭示这种物理和功能的容量的最好媒介,也提供了生产上最终的益处。
在包豪斯学校,构成主义的教学分为基础课和设计课,前者指材料和工具的训练,后者指观察、表现和构思的训练。而后的基础课指导老师莫霍利·纳吉创作出活动的雕塑,而且采用了一种新材料“树脂玻璃”,到1943年他完成了第一件树脂玻璃与铬管的雕塑。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从未同具像传统作出过决定性分裂,而波丘尼的未来主义则相反,他不仅仅是工业技术文明的第一批艺术家:他们的原则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来自技术——动力和运动、机械的节奏和制造的材料。他还宣称人类的整个艺术体系的基础都将被改变,同新体系相符合的应是新的形象、新材料、新的社会功能。
对于雕塑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是在绘画、浮雕、圆雕和现成品之间消除任何形式上的区别。现成品艺术由此产生。这样的艺术品已经远远不是通常的雕塑、绘画所指的涵义了,而是一件不能具体规定的物体。超级秘书网
轻视思想上的母题,导致雕塑家迈向金属材料的选择,金属易拉长,拉长成丝;易锻打,可以锤击成形;还可以熔和铸。现代雕塑家充分利用金属的这些特点,开始制作金属焊接雕塑。
由以上的西方现代雕塑各流派的发展得出:材料的探索对雕塑的发展意义重大。
虽然,在亨利·摩尔的作品中青铜作为最终材料不断出现,但他的雕塑设计随材料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在雕塑中发现的材料真实性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特质。每种物质材料都有它自己的特质,只有当雕塑作品直接地与材料发生关系时,物质材料才能作为观念的一部分发挥作用。例如岩石是坚硬和凝固的,它不可能超出它的物质结构之外去勉强达到一种柔软的程度。
随着雕塑概念的解构,现代艺术家已从生态学、大地艺术、多媒体艺术等多样艺术入口,将艺术与人的感官和环境、时间、空间等紧密地联系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起来,各种艺术的可能性正在探索。材料的内涵已不仅是传统雕塑材料中的金、石、木等,而是指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各种媒介。
参考文献:
所谓'“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实践有意识地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早在“五 四”新文化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先生就曾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强调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具有美育功能,新课标中明确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总观中学语文教材,选文无论古文、时文都文质兼美。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切莫忽略文中的审美素材而放弃生动有趣的美育,而使语文课枯燥乏味;作为学生更应善于思考,切莫捧着课文“金饭碗”去找其他文章“讨饭吃”。
我认为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做到以下三点,才能实现语文教学所特有的净化心灵、升华情感的美育功能。
一、用心感知名篇美文的艺术美
教材每篇课文都是精选的,都足给人以美的陶冶、启迪。文学作品的起承转合、疏密缓急,情节的张弛变化、波湖起伏,悬念的跌宕等构成了作品的多姿多彩。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又给人以精神的慰藉,加上优美的语言、传神的刻画……无不给人以艺术美的感受。
如大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绿》《春》等名篇绝不是心灵浮躁所能及的传世佳作,但读之却能让人回味无穷, 受到艺术美的感染。
再如鲁迅先生,等伟人的一些议论文,他们思想的光辉无不给少年学生以思想上的启迪。再加上其论点和论据的有机结合、水融都给人以和谐美感;论证结构的思维缜密、无懈可击又给人以心悦诚服的逻辑美。
二、用情品味、感悟作品描写所构成的意境美
美的载体是形象,音乐家用音符组合形象,美术家用色彩条勾勒形象。“文学是语文的艺术”,文学创造形象凭借的是用语言文字抒写人物的音容笑貌,从而创造一个个血肉丰满的文学形象,但更多的优秀作家并不仅仅是写人物本身,而是通过大量的描写来问接“塑形”,这样所展示给读者的人物形象更含蓄、更能摄人心魄。如美国著名作家欧・享利的《麦瑛的礼物》 一文中,对环境描写独树一帜,在刻画她圣诞前夜因无钱给心爱人买礼物时痛苦心情的语句:“她站在窗前,呆呆地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后院里有一只灰色的猫在一个灰色篱笆上走着。”一句描写连用三个“灰”色很好地刻画出了德拉的内心痛苦。
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文更是写景的经典之作:以景传情、情景交融。如能从审美度引导学生体味其意境美,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能摆脱当前古文教学的干瘪无味、师难教生不愿学的尴尬局面 。 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格调较低沉,如果仅从思想内容人手去学,就会很难深悟到其词妙境。若从美者角度去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首小令句句写景、工妙极致、情景交融、浑然天成。作者把九种景物有层次地排列在一起,融成了一幅凄清的落日思乡图:遥远的异乡、孤独的游子,面对萧秋风、荒凉古道、鸦儿还巢,在夕阳的点缀下,思乡之愁令人肝肠欲断。这种情由景出的天衣无缝,两字一景节奏感强烈,使法者心底油然而生一种凄清的美感。令人为击节、扼腕继而为之感叹!起到了应有的审美效果。
三、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抒写美
关键词:中国画,临摹,写生,创新能力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绘画艺术,以人物、山水、花鸟为表现内容,高度概括、洗练为特征,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独特的审美规律及特殊的笔墨语言和表现技法。学习中国画要“师古人”与“师造化”,即向古人学习,拜大自然为师,中国画的教学从临摹开始,写生、创作循序渐进,在中国画的教学中要与时俱进,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临摹是学习传统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中国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论文,临摹。通过分析研究前人的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鉴赏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分清精华与糟粕,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用笔、用墨、设色及构图的各种技法与表现方法。精心选择好的画本,认真“读画”,研读作品的意境情趣,分析表现内容、造型语言与形态结构;进而研究用笔用墨、着色技法以及场景的气氛渲染,在仔细分析画面的意境、构图、造型、色彩、技法等因素后,方可动笔。中国画的临摹实践,是认识上由“心读”到笔临的过程,这个过程学生主要掌握造型、笔法、敷色、章法四个方面,同时领悟作品的内含与精髓,而不是表面地模仿其面貌。
临摹是中国画学习的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要逐渐地学习对物写生,拜大自然为师,即要“师古人”,更要“师造化”,写生的过程是一个认识与研究表现对象的过程,也是提高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历代的中国画家,十分注重对表现对象的观察与研究。隋唐五代时期的人物画、宋代的花鸟画,元明清的山水画以及现代的绘画作品,都是画家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之后的提炼与升华。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画家,他们都把真切具体的形态描写与意境表现放在重要的地位,他们认真选择表现对象,同时认识、分析研究所要表现的对象,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多角度地选择,做到胸有成竹,有感而发。
对表现物象进行深入地观察,是深刻认识客观对象的第一步。任何对象,要表现它,首先要认识它,了解它,弄清它的特性。画人物,不仅要研究人的基本比例结构、外貌特征,还要研究其精神气质与个性特点等等;画山水和花鸟,就要到大自然之中去领略,要认真地观察与研究,了解其外部特征与内在精神以及文化内涵和寓意。这个过程的观察首先要从整体到局部,研究其共性、个性等特征,认清其本质面貌,然后对各个细节进行分析研究,做到真正认识它。自然的形态生动丰富,但同时又显原始、粗糙,因此,写生的过程是一个高度概括和提炼与加工的过程,写生时既要忠实客观对象,又不能是简单的直观描绘,要表达对生活、对表现对象的整体美的感受,既要遵循自然形态的基本规律,又要调动主观能动性,要用提炼取舍等手法,创造性地进行艺术加工,变自然形象为艺术形象,这个过程中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学生可以创造性地构成画面,既要抓住客观对象的本质规律,又要运用艺术手法来表现大自然中美的形态,这种灵活的画面组织方式不仅可以使所表现的对象变得更完整,同时也培养与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了画面的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
中国绘画精于形象而意味横生,植根于悠久的民族意识和美学传统,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表现风格与特点。中国的绘画艺术,在表现客观世界时不是简单地再现,也不是可视物象的真实复制,而是画者对客观世界“物象”的“意象”表现,意象造型使画家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和利用形象的各种因素,自由地组织画面。表现对象时,适度地概括,夸张和变形,同时移入画家个人的情感、意趣、个性,使中国绘画的写意性、抒情性、表现性和艺术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绘画大师齐白石先生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科技论文,临摹。科技论文,临摹。①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是在表现物象时,既不轻视造型,也不拘泥于“形似”,而要求画出能“传神”的,体现审美理想“传其真”的艺术形象,从而使得中国绘画作品“象”有尽而“意”无穷。“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②唐代画家张躁的这一不朽名言,概括了中国画艺术形象创作的全过程,是中国画家特有的感受生活的方法和创作情态。
优秀的中国画作品,都是经历了由外至内,因物动情,进而由内向外、寄情于物的思考酝酿过程。科技论文,临摹。所呈现的是天趣与人的精神,是在不知不觉中把自然纳入自我,而自己又消融在景物之中,创造的是无我之境。在我们看到的宋人花鸟画作品中,那些亲切可爱的花与鸟的姿态以及魅力均是画家观察生活后的创造所得。无论是格法严谨的黄家体,还是徐熙的野逸旷达,以及崔白的萧散风骨,虽风格各异,但呈现出大千世界中生生不息的生命,都能使我们在这些画中感受到理想的欲望和对生命的爱恋之情。画面中那一笔一墨和色彩的节奏正是画家饱满的情绪与理想的追求,既是大自然生命的律动,也是诗情的荡漾。画家感情的流露、精神的物化,在山川与花卉禽鸟中,潜流着无穷的意趣与情思。
绘画是一种创造,要透过物象的外貌观察研究它的内在本质,画家一方面要研究具体形象,另一方面又要集中概括,表现其内在的神韵。唐代张彦远曰:“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可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③中国绘画气韵生动,以形写神,不是简单地对物象作纯客观的描摹,而是要赋予物象感情,渗入作者气质与品格,达到“形神兼备”的最高艺术境界。
借鉴运用传统技法,目的还是在于表现自己对现实的感受,反映时代精神,创作出有自我个性的绘画作品。宋代郭熙饱游饫览,“胸贮五岳”;元代赵孟頫“久知图画非儿戏,到处云山是吾师”;明代董其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可作画;清代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近代画家齐白石案头养螃蟹,日夜观察,画出了栩栩如生、姿态多变的螃蟹。学习中国画离不开传统文化,脱离不了自然造化,美学思想与审美要求的与时俱进,方可以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绘画精品。
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画家是以即高且远的心灵眼睛,以小观大俯仰宇宙。中国画家对美的观照是全方位的,“胸有成竹”,“胸中自有丘壑”,“一气呵成”等都是这种审美整体性思想的描述。科技论文,临摹。中国画的审美基础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临摹不仅仅是学习中国画的表现技法,更重要的是学习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要求;写生及对自然的研究是创造“天人合一”理想世界的前提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表现力也更为丰富,中国画的教学,临摹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科技论文,临摹。在学习与继承传统的同时注入新的美学因素,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画作品。
参考文献:
①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第20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884年6月
②王伯敏《中国绘画史》第21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883年
③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第13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在李亚光看来,“童年是我们连接生命的‘中介’,只有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才能到生命的源头欢然饮水,才能赋予自己的绘画作品以生命的力量。”
正是这样,当我读着李亚光的作品时,总会情不自禁地被他表现出来的童趣、童真所吸引、所打动。
李亚光出生在山东鱼台,因父母的工作关系,年幼时经常到农村去。如今他已年逾不惑之年,然而童年时代那种自在、清纯、欢乐、无忧无虑的生活情景犹历历在目。经过时间的沉淀,特别是在喧闹的、越来越被污染的城市生活久了,让他对童年生活越发眷恋。故乡的田野、蓝天、白云、草塘、水牛、蝉鸣、蛙声、飞舞的蜻蜓……小伙伴们去放牧、钓鱼、对弈、捉迷藏、掏鸟窝……使他感触更深的是,那时孩子们的瞳仁是清澈的,没有一丝被污染,孩子们的心扉是坦露的,没有掺进一点杂念。
读亚光表现孩堤时代生活情景的作品,一种“玩味”、“玩趣”跃然纸上,让你的心弦激起共鸣,朴实无华,没有刻意的雕琢,却情趣妙生,轻松自在。《柳岸和风》画的是一个躺卧在牛背上的牧童,他撅着屁股,手里还扬着一顶草帽,让人读后忍俊不禁。《牧歌》描绘的是一个骑在牛背上的女孩,头戴草帽,一脸稚气,双手撑在牛背上,神态洋洋自得。《蝉翼柳塘边》描绘的是孩子钓鱼的情景,风吹柳丝,身穿花衣服、头上扎着小辫的男孩,坐在池塘边钓鱼,神情十分专注。在他的身旁,有一只装鱼的网篓,还有一只竖着耳朵同样全神贯注的猫,画家把儿时钓鱼的情景再现得活龙活现。钓鱼是亚光儿时最大的乐趣,他创作了不少关于钓鱼、观鱼这类题材的作品,如《垂钓图》、《观鱼图》等。这些作品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由于画家体验至深,观察入微,很好地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虽笔墨简洁,却妙趣横生。
画家的作品来自画家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是画家自我情感的一种宣泄。亚光正是这样,他外表沉稳,然而内心感情世界十分丰富。他把儿时的玩兴、玩趣再现出来,除了是一种深深的眷恋,还蕴寓着自己对现实生活更多的的思考。在现今的商品经济时代,往日的人与人之间的情与义,正在被金钱所取代;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正在被过度的猎夺和污染所破坏;现令的孩子过早地失去了童真和欢乐,稚嫩的肩膀正在被沉重的书包所压塌……人心叵测,世风日下,画家心头和笔底有着太多的感慨和忧伤。亚光说:“画家作为形象美、视觉美的创造者,培育一颗善良、友爱、高尚的心灵,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艺术家的胸襟和思考。
高士是李亚光创作的又一主要题材。亚光以为,山中的高士并非都是因仕途失意而无奈归隐,有的则是为了追求悠然闲适的生活状态而主动走向山水之间。在现代,在喧闹的城市生活久了,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往日的生活情景,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人们的一种向往,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眷恋、向往会越来越强烈。《寒松锁月》、《月上东山》、《寒江独钓》等作品虽然描写的是高士的生活,但表露出画家对闲适、宁静、自由自在、天人合一的生活环境的憧憬,它是画家心灵的栖息地。《寒松锁月》描绘四位高士漫步在山体崖谷的松林中,仰空赏月。吟诗作赋,表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高士们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不啻是一种令人羡慕的享受。画家没有直画松树和月亮,只画了一截粗大的树干和高士们身上一缕淡淡的月光,就把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出来。亚光笔下的人物画,无论是追忆孩提时代生活的作品,还是描绘高士们生活的作品,对背景的渲染都十分简洁精到,表现出画家很强的典型化能力,也可看到西方绘画理念和技法对画家的影响。亚光早年受学院派的影响较深,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他认真研习陈老莲、齐白石等名家的作品,画风又回归传统,既受古今文人画的影响,又从西方绘画中吸收“营养”。他用色谨慎,尽量以墨为主,宁静,雅致成为他大部分作品的主体语汇。
人物 李亚光小传
[论文摘要]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使人们获得全新的视觉经验,中国画的笔墨语言面临着转型的问题。中国画所具有的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造型,中国画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民族艺术文化特质,是西洋绘画中所没有的。应从意境来看待画家的作品底蕴。
如何扭转当今中国画创作中普遍存在的浮躁和浅薄?如何来看待中国画的底蕴。中国画的文化品格,是由中国民族文化在其起源和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意识等所规定的。数千年未曾中断的中国文化史,造成了中国绘画举世无双的稳定性和体系的完整性;而兼收并蓄的开放性品格,又都是丰富而不是背离中国文化的基本立场。而且石涛是我国清代著名画家和画论家,用他的语录可以推出现代中国画的发展。现在选择三个方面略作分析。
一、中国画文化深度和广度的卓越品格和中国画独特的文化
中国画与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是互为表里的。中国国画是流传千古,中国的国粹。“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也是中国哲学思想最亲切的某种样式”,它的思想根基源于中国的道、儒、释的思想体系,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中国画去探寻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反过来用中国哲学思想、宗教文化的理念与思维去透析中国画,进而发现其中的外在与内在关联。
中国国画的特点多样性,阴与阳即黑与白的互动,这就是笔墨最原始的抽象形式,笔墨是人性品格和人文品格的外化与张扬,它折射出人的综合素质,包括人的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学识品位等。阴阳二气也蕴含在中国画的点和线中。此乃阴阳相生之道,不悟此道,断定画不出优美的点和线。显而易见,点和线在中国画形式语言体系中是画面形态的基本语汇之一,点和线突出中国画的文化品格
中国画在创作过程中,不强调自然界对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肖似真物,而更多的是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使作品达到形象兼备,遵循“立象以尽意”的原则。
如何使作品达到形象兼备,“立象以尽意”呢?一般而言,这与国画家们的品格素质有 着密切关系。向西画靠拢,西方文化的痕迹已经让许多中国画的味道变得越来越“新”,也让人感到怪怪的,新鲜形态之下,难识其审美意象之所在。不由得思衬:这样中国画就走向了现代?这样的中国画就有现代品格?失去精神内在的形式只能是短暂的时尚躯壳,它难以长期延续地进入文化品格高度。因此,必须从中国画的文化品格中去认识、光大中国画艺术应有的精神之脉,形成自然而然于现代文化之列的和合之态。如果把握不当,则有可能从根本上遮蔽掉中国画主体精神所应有的文化品格要求。
二、从诗词意境来看待画家的作品底蕴
一些诗歌寄寓了对人世丑恶现象软弱曲从、毫无骨气的社会风习的嘲讽,拓宽画境意趣,点出画面蕴含的主题,反映世态炎凉对世人心灵的扭曲。把这种夸张变形的嘲讽图深化为对世风日下、人心堕落的挽叹与痛惜。
中国书画“成教化、助人伦”的渊源与“文以载道”的文学(包括诗词)功用相同,用张彦远之语阐释便是“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
无论变形夸张的“三驼”人物画,还是花鸟写意的芭蕉大鹅,更有泼墨写意的墨葡萄,抑或境界优美的山水田园画,都是诗情画意的杰作。中国画多是诗化了的画境,心与物冥,内心感悟的笔墨体现。这些作品,描述心智,富涵诗情,多激情,带有强烈的感染力。
西方油画,多以记录的形式,对物写生,以毕真为尚,重色彩对比,形成一套严谨、科学的画学理论,而国画则注重内涵的文化理念,它的底蕴是诗化的。所以说一首好诗,往往借助意象,笔探幽微,蕴含着渺远的物外之情,意外之意。好的画作,也应如是。作为一名中国画家,应该潜下心来,求索绘画的优良传统,讲究些气韵笔墨景思类的义理,厚积底蕴。
从以上分析可见,石涛话录中关于继承与发展的独到见解和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中国画底蕴,是对后学的一种醒示。对现代国画语言的转型仍然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三、国画当随时代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人们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审美价值较之传统农业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社会物质的高度发展,绘画领域中出现了用水彩颜料画中国画或用素描的方法表现中国画及用其它材质、技法表现中国画的探索和研究,其它造型艺术学科的知识已然渗透到了中国画中,使国画的表现语言可以寻找到具有现代性的其它材质作为表现的媒介。在现代,笔墨的内涵被扩大了,但仍用笔墨代指绘画的表现语言。笔墨只不过是山川形质的修饰,根据事物形体的生长规律,其他材料也可以把这个物体的形象书写出来。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式的审美思想始终是中国画笔墨书写的核心,画面的形式通过笔墨具体呈现出来的,笔墨的安排和限定随形式而生发。笔墨对事物形象的组织要以实物为参照并对审美客体进行描写,在表现审美客体时具有极大的个性化的选择性和发挥性,每位画家用笔墨应对现实生活时都有一个可发挥的空间。
从以上分析可见,中国画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和文化演进而逐渐形成的,有其几千年的文明脉络和人文认知,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中国人文化基因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内心。如果连中国画都要去迎合西方人的品评标准,那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缺乏自信,由此也证明了对民族文化缺少深刻的了解和体悟。中国画有着完整审美体系并具独特的审美内涵,它的艺术特征除了有“视觉艺术”的共性外,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品格。只有坚持这种认识并指导艺术实践,我们的中国画创作才有可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郎绍君.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关键词:古代人物画 敦煌 飞天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60-01
我国人物画的产生早于其他中国画科,其实远在周代的时候就出现了最为简单的历史人物的壁画,这类壁画主要表现劝善戒恶的主题,而到了战国之后乃至秦汉时期,我们便可以看到大量的人物壁画、画像砖石、帛画盛行,这就开启了我国古代人物画的新篇章。在人物画漫漫发展的过程中,敦煌莫高窟中保留的数个窟洞中都有“飞天”壁画的存在,飞天,是举世闻名的中国敦煌壁画中的人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理想情操相结合的艺术再现,是人们心目中最美好的艺术形象。本文主要以此为例,来简要谈一谈中国古代人物画。
1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
(1)中国古代人物画在对人物描绘的过程中,除了基本的将人物外形表现得淋漓尽致和惟妙惟肖外,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古代人物画作者在刻画人物的性格以及内心特点的时候,下足了功夫,能够画出最为传神的人物精品。
飞天中的人物,男女都有,这和飞天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背景有关。敦煌莫高窟,飞天形象,在壁画上飞舞,有的并肩飞舞,有的为男性但大都为女性,造型不一,有清瘦型,有丰腴型,人体比例适度,腰肢柔软,活泼可爱,正在探索形成一个新风格。对于这个壁画“飞天”中每一个人物的描绘作者都是精心设计出的,无论是男女,无论胖瘦,无论造型,都凝结着古代艺术家的心血与高度的艺术成就,不愧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2)中国古代人物画在绘画的过程中,打破了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性,将人物画中的真正生活原貌以及生活本质还原,给人以最真实的感受,这一点相信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飞天的艺术形象登峰造极,她们面型丰满圆润,体态婀娜多姿、奔腾自如,精神自由轻松、奋发向上,其姿态生动,造型优美,不仅给人一种“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直观形象,又仿佛传来一种无限美感的妙音天乐。这种形象,寓蕴和体现了人类千百年来所追求的爱与自由的理想,可谓飞扬奔放、绰约多姿而魅力无穷了。
(3)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独特传统,还表现在高度的笔墨技巧与技法的多样性。通过运用精心设计的工艺技巧和笔法技巧,让画作更加持久地保存在世上,历经千年凝结为精华。
壁画中的可溶盐通常由氯化物、硫酸盐组成。敦煌莫高窟壁画“飞天”也难以逃脱这样的噩梦,但是历经几百年的“飞天”壁画虽然有些许残损,但是我们丝毫不禁赞叹其当时的创作者们,他们一定是苦心研究了壁画所用的颜料,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在研究画出这个壁画的技术手法吧。随着时间不断推移,环境的变化引起的内部盐分活动使得这些经过保护的壁画重新发生更为严重的病害,但是目前我们所熟知的“飞天”壁画的工艺手法是当今世界最为罕见的优秀作品,这体现着我国古代艺术家们不朽的艺术才华和聪明才智。
2 中国古代人物画传承着中国几千年来的精神
(1)中国古代人物画传承了美学精神,具有一定的美学效果。不同于古代印度佛教寺庙中保留的插翅的男女飞天,也不同于来自西域的羽人,更不同于基督教中长了翅膀的胖男孩,这些飞天在紧裹的上身和舞动的飘带中展现出俊美修长的造型,表现出“满壁风动”的艺术效果,成为甘肃飞天最为独到也是最为优美的特征。据研究,莫高窟飞天于精神方面来自于佛道两家,于手法方面来自于初唐时期中原流行的画法,即体现出“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美学效果。正是这种俊美和飘逸,使得甘肃飞天誉满寰宇。
(2)中国古代人物画传承了丰富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结晶和瑰宝。飞天文化,这个飞就是自由。这个飞,就是超越。这个飞,就是一种创造奇迹的精神。我们应该把这种飞天的精神继承下来、发扬光大。我们要尊奉“飞天之乡”这个神圣的冠名,让全世界都感受飞天精神。飞天故乡的甘肃人不甘落后,举起了“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大旗,希望能够通过加倍的奋斗,实现艰苦卓绝中的绝处逢生。由此,浪漫的飞天形象和现实的愚公壮举在甘肃交汇,构成了甘肃文化精神的丰富性。
现代的中国人物画,深入研究传统,广泛吸收外来技巧,表现新的时代生活,做出了前无古人的贡献.,现代人物画既要吸收西方现代人物画的特点又要吸纳中国古代画的优点,扬长避短,真正将人物画发挥到极致,将艺术精神以及人文精神永远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陈鹭.中国古代壁画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03).
[2]李素英.对于敦煌莫高窟飞天的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