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铁路统计论文范文

铁路统计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铁路统计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铁路统计论文

第1篇:铁路统计论文范文

1.1SDH光纤通信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SDH光纤通信在铁路通信系统里的使用解决了PDH光纤通信使用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让铁路通信系统更加稳定和流畅。借助SDH设备构成的具备自愈保护作用的环网形式,能在传输媒体主要信号中断的时候自动利用自愈网及时恢复正常的通信状态。相较于与PDH技术,SDH技术有四个显著优点:一是网络管理能力更强;二是比特率和接口标准均统一,让各个厂家设备间的互联成为了可能;三是提出“自愈网”这一新理论,能在传输媒体主要信号中断时及时恢复正常;四是运用字节复接技术,简化网络各个支路信号。鉴于SDH光纤通信技术有诸多优点,所以在铁路通信网发展规划里,已经明确提出了要着重发展基于同步数字系列(SDH)基础上的传送网[2]。就以xx铁路为例,该铁路基于新敷设20芯光缆里的其中4芯光纤基础上,开设SDH2.5Gb/s(1+1)光同步传输系统为长途传输网,在铁路的相应经过点均设置了SDH2.5Gb/sADM设备,并借助622Mb/s光口同接入层传输设备相连,发挥上联和保护作用。此外,还借助2芯光纤开设了SDH622Mb/s(1+0)光同步传输系统,将其作为当地的中继网,并在铁路相应经过点以及新开设的各个中间站和线路新设置了SDH622Mb/s设备。

1.2DWDM光纤通信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DWDM光纤通信技术是借助单模光纤宽带与损耗低的特点,由多个波长构成载波,许可各个载波信道能同时在同一条光纤里传输,如此一来,在给定信息传输容量的情况西夏,就能降低所需光纤的总量。使用DWDM技术,单根光纤能传输的最大数据流量可以高达400Gb/s。DWDM技术最显著的优点就是其协议与传输速度是没有关联的,以DWDM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可以使用IP协议、以太网协议、ATM等进行数据传输,每秒处理数据流量在100Mb~2.5Gb之间。也就是说,以DWDM技术为基础的网络能在同一个激光信道上以各种传输速度传输各种类型的数据流量。当前,在国内铁路通信网里DWDM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沪杭-浙赣铁路干线就是国内第一条使用DWDM光纤传输系统的铁路。此外,京九、武广等铁路的DWDM光纤传输系统也在建设与使用中。就拿京九铁路来说,京九铁路线使用的是具有开放性的DWDM系统和设备,能兼容各种工作波长以及厂商的SDH设备。波道数量为16,波道速率基础为每秒2.5Gb,借助京九线20芯光缆里的2芯G.652单模光纤,使用单纤单向传输的方式,也就是说相同波长在两个方向上都能多次使用,光接口满足ITU-TG.692协议的标准。

2结语

第2篇:铁路统计论文范文

(1)基础数据与录入。系统的基础数据以及基础数据录入功能模块是整个管理系统的起点和基础,其数据包括了整个框架体系,是基础数据库和数据字典库的基础维护平台,包括单位和人员信息、设备的基础维护数据和检修数据、设备鉴定标准等。另外,数据录入的功能是系统数据库存在的保障,是系统后续维护和管理的保障,是设备台账数据库、特种设备数据库、检修计划数据库、设备油质数据库建立和维护的基础。

(2)统计报表与数据上报。统计报表是数据上报的基础,一般包括铁路机械动力设备履历统计查询、车辆部门的统计报表、设备与技术明细等,其功能在于所有机械动力设备相关数据的归类、统计、查询与打印。数据上报需要实现的功能是建立在数据统计之上,对整个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进行备份、恢复以及数据上报。

(3)巡检与系统维护。巡检属于后期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整个铁路机械动力设备技术系统的设备设置、数据采集分析、故障发现反馈以及巡检工作状态四个部分。这部分功能是分级授权的,多由车辆段级系统授权车间级系统使用。系统工作属性是利用数字智能技术,对事先设置好的重点设备进行巡检,巡检的内容具有差异性,具体根据车段、动力设备等特性来设置。维护模块则是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日志、用户权限、设备数据、车辆部门设备数据等进行维护,其功能是导入和查询原始车辆部门数据,设置用户权限和功能等。

(4)设备管理标准与系统帮助。设备管理标准是铁路机械动力设备技术信息化管理系统按照国家相关铁路设备标准,设置计算公式与评分标准,将数据库的所有数据进行填充与评分。系统帮助是辅助功能,主要是权限人员密码修改、查看系统帮助等。

二、基本表的创建与查询设计

基本表的创建要遵循字段唯一性、功能相关性、字段无关性的原则,表的分类是基于机械动力设备技术的,从简单化的标准出发,设置两个主表,即机械动力设备台账管理表和机械动力设备使用管理表。在表创建的过程中,每个属性作为单一其唯一的关键词用字段表现出来,米云龙北京铁路局北京动车段前期先定义字段内容、字段数据类型、字段属性和关键字。主要包括台账管理表、生产设备运行记录表、机动设备使用记录表和设备材料消耗记录表。每个表根据其性质对应若干属性字段,并且每个表设定的关键字是唯一的,具有标示作用的。每个表的属性字段使用超链接,便于数据记录、查询。表之间的关系用同属性字段联系起来,形成表之间的内在关联,便于确定数据库的参照完整性。

表、数据库、管理系统创建之后,必然要用到查询功能,查询结果一般需要满足查找、统计、计算、分析、比较、判断、排序等。运用VisualBasic语言进行自定义函数或者条件语句的编程,选取每个属性的特定值,确保查询时使用输入参数的方式便能简便操作进行,这些需要查询设计器来进行设计。比如动力设备折旧查询的条件语句编写为:

IfNs≥AThen

Msgbox“TheValueIsA”

Exit

Else

Nz=intX+1

Endif

三、异常设备或部件提示

a:机械动力设备中途停止工作的异常状况,在查询设计中输入条件准则:IIf(Nz([累计折旧]≥[原值]-[残余价值]),[异常],[使用])。

b:机械动力设备达到设计寿命的修理状况,在查询设计中输入条件准则:IIf(Nz([运行时间或公里数]≥[预计大修期限]),[大修],[使用])

c:部件异常是指机械动力设备的零部件在实用期限内出现故障或者修理,则视为零部件异常。设计方法为,运用查询向导创建零部件查询表,对正常件、异常件记录、统计、分析,完成异常表创建、查询。属性字段内容包括[修理日期]与[预计使用日期],且表达式≥2,[修理日期]<[预计使用日期]。

四、应用效果分析

第3篇:铁路统计论文范文

我国铁路通信接入网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铁路列车的速度不断提高,其对通信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的铁路通信网基本采用的都是有线接入,这已经无法满足列车不断提速对通信网络的要求。为此,无线接入网必然会成为铁路通信工程的首选。但车站以及一些固定设施还会以有线接入网为主。同时,也可以考虑采用双纤单向环的接入方式,这种接入方式不仅高速、安全,而且价格合理、传输质量也能得到可靠保障。在组网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经济型和实用性,并且还要考虑铁路未来的发展需要,这样才能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目前,接入网在铁路通信工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既有无线接入网,也有有线接入网,它们的应用为铁路通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接入网在铁路通信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第4篇:铁路统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柴油机,喷射系统,喷油泵,喷油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燃油喷射系统研究的深入,燃油喷射系统正朝着高压喷射、高速喷射、可调喷油定时等方向发展,其目的就是提高燃油雾化质量、改善燃烧、降低油耗率、减少有害排放。目前,国内生产的16V240ZJD型柴油机最高喷射压力可以达到120Mpa,国外先进的直喷柴油机的喷射压力一般都在120Mpa以上,有些达到180~200Mpa。随着喷射压力的提高,对喷射系统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提高喷射压力的可能性,进而影响到柴油机性能的改善和可靠性的提高。

在我国铁路进行几次提速后,大功率机车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在运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作为主型干线内燃机车DF11机车应用的16V280ZJA型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在可靠性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以喷油器为例,在短时间运用后就出现喷油器针阀偶件卡死、穴蚀、掉头、裂纹,柱塞偶件卡死、窜油,出油阀偶件裂纹、断裂等不良现象。根据有关统计资料统计表明:近年来东风11型机车和东风8B(均采用16V280ZJA型柴油机)在2×104km定检时平均每台机车有10~12套喷油器雾化不良需要更换。出油阀偶件使用寿命平均在18~22×104km,不能达到运用一个中修期(30×104km)的要求。免费论文参考网。免费论文参考网。与此相比,从美国进口的ND5型内燃机车进行一年修(22~24×104km),平均每台机车更换率约为0.65套;我国从法国进口的ND4型内燃机车喷油器的平均使用寿命为5000h(约30×104km),喷油泵的平均使用寿命为10000h(约60×104km)。由此可见我们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东风11机车做为我国目前铁路上的主型干线内燃机车,其采用的柴油机16V280ZJA型柴油机是国内铁路机车柴油机中功率比较大的。为了适应铁路“高速重载”的需要,急需对燃油喷射系统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提高其性能。16V280ZJA柴油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

表1 16V280ZJA型柴油机主要参数

第5篇:铁路统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钢轨,曲线磨耗,经济效益

 

0 引言

我段地处山区铁路,曲线半径小、线路坡度大,逐年随着运量的不断增加,钢轨伤损明显加快。2007年11月在我段管内十八台-葫芦区间试铺了由美国生产的68kg钢轨,具体情况为,铺设里程:京包上行线518+085-533+980;曲线情况:共计16条曲线,其中R==600的3条,计2.018公里, 650≤R≤750的2条,计0.895公里, 750≤R≤850的4条,计2.094公里, R≥850的7条, 计1.834公里;坡度情况:最小坡度6.0‰, 最小坡度10.3‰。到目前已通过总重为2.8亿吨,钢轨仍然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大大地减少了施工、维修工作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本文针对部分曲线段在役铁路68kg钢轨养护和维修的阐述,为铁路养护们提供病害处理及整治参考。

1 对比分析

钢轨如铺设在较小的曲线半径上,其钢轨的使用寿命往往取决于钢轨最大磨耗量的大小,所以曲线的钢轨测磨不仅直接影响行车的平稳和安全,增加养修工作量,而且还缩短了钢轨的使用寿命,加大曲线养修工作的成本支出。现将68kg钢轨与60kg钢轨使用情况作如下的对比分析。

2 钢轨接头病害的成因分析

钢轨接头病害的发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轨道接头存在结构上的不平顺,这就导致轮轨之间产生较大的附加动力作用。过大的附加动力作用又促使不平顺的发展和附加动力的增长,同时也就促进了接头病害的发展,可见,钢轨接头病害的发生与发展是互为因果的。另外,由于养护方法不当也会促使接头病害产生和发展。

2.1钢轨侧磨明显减少,进一步延长了钢轨的使用寿命

2.1.1 68kg钢轨与60kg钢轨的钢轨侧磨比较

本文对部分在役铁路上铺设的68kg和60kg钢轨曲线磨耗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详细统计数据见表1~表3:

(1)铺设60kg钢轨曲线磨耗情况统计见表1~表2和图1~图2:

表1 京包上行K528+486-K529+161(R=600)曲线侧磨速率表(单位:mm)

第6篇:铁路统计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针对当前贵州省境内铁路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对货车车辆检修能力、运用维修方式、5T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分析,论述了加强车辆安全基础建设对促进贵州铁路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下一步需解决的问题。

1 概述:

贵州省地处西南部,境内有铁路干线有沪昆、黔桂、渝黔、内六、南昆、水红线,开阳、水大、湖林三条支线,此外,还有众多专用铁路,2007年底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已超两千公里。现成都局在贵州的车辆检修基地有两个,客、货车辆段各一个,其中客车担负运用维修任务,不承担段修及以上修程,货车车辆段(贵阳南车辆段)具有厂修、段修等各级修程能力,年均通过修570万辆以上。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境内沪昆、内(江)六(盘水)线牵引定数已达4000t,而改建中的黔桂线在投产后其牵引定数也亦达3800t,拟建中的贵(阳)广(州)铁路牵引定数可达4000t。列车牵引定数的增加,使车辆故障频发,2008年1至5月贵阳南车辆段各列检共发现典型故障1510件,万辆故障达6.86件,如下表1所示。

表1列检作业场发现典型故障统计表

2

357

127

1

1

345

669

8

1510

0.13

23.64

8.41

0.07

0.07

22.8

44.31

0.53

尤其是今年开展“三车”整治活动以来,贵阳南、六盘水两站修仅1—5月就完成“三车”整治工作量5891辆,如表2所示。

表2贵阳南、六盘水站修2008年1至5月“三车”整治统计表

930

424

1601

2955

833

81

2022

2936

但是,贵州境内铁路线路在得到较大程度增长的同时,其车辆安全基础建设速度却不快,存在着枢纽内检修能力不足、5T安全防范系统不完善等,车辆安全运营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 存在问题:

2.1 货车检修能力不足

货车车辆段有6个厂修台位、15个段修台位、20个辅修台位,年厂修、段修能力分别可超500、7000辆。

厂修、段修检修基地位于贵阳枢纽,六盘水枢纽仅有辅修、临修能力。以贵阳枢纽为例,近期(2020年)需货车段修台位26个,即便将段修库中预留的3个检修台位建成投产,段修台位数仍缺8个。同时,扣修的段修、厂修车其存车线仅有一条,仅能存20辆左右,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且该条存车线还连接洗罐线,对生产有一定程度干扰。

六盘水枢纽按货车保有量计算,近期需货车段修台位达19个,但该枢纽无段修检修能力。

厂修、段修维修资质所获得的车种车型较少,目前共获得国铁段修C、P、N、NX、X、G、K、B、W、U等车种的维修资质,除获得一定数量的自备货车厂修资质外,国铁厂修资质仅获得K、U车型,建成后的厂修库能力得不到发挥。

货车检修台位较少及车种车型维修资质不多的现状使部分厂修、段修过期车得到不及时修理,构成了安全生产隐患。

2.2 运用维修方式较落后

目前,贵阳南担负货车到、发作业的列检作业场有5个主要列检、1个区段列检、3个制动检修作业场,1个TFDS探测站。除TFDS探测站采用室内作业外,其余各列检均是采用室外人工作业,重复作业量大,劳动强度大、质量安全保证系数低、人身安全隐患大。

2.3 安全防范网络尚未完全构成

目前境内既有的黔桂线仍只有都匀、独山、麻尾3个车站设置有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均为双方向),站间距最大可达74Km,如下表表3所示。

表3既有黔桂铁路贵定至麻尾段红外线轴温探测站站间距统计表

70

73

74

表1中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的分布,违反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136条“……在干线及繁忙干线上,须设配置智能跟踪装置的红外线轴温探测网,轴温探测站的间距一般按30Km设置……”之规定,降低了对车辆轴温监测的安全防范能力。

玉屏TFDS已于2005年投入试运行,由于该系统设备较为落后,至今仍未实现与铁道部联网运行,亟需进行设备升级改造。

由于在建中的黔桂扩能、贵阳枢纽改扩建、六(盘水)沾(益)二线进展缓慢,其规划的TPDS、TADS、TFDS均尚未建成。

3 稳步推进车辆安全基础建设:

3.1 积极介入铁路新建、改建工程项目

根据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我段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涉及车辆部分的内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项目在下一步研究中需考虑的问题。

按铁鉴函〔2005〕885号《关于贵阳铁路枢纽贵阳南编组站扩建及枢纽客车外绕线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要求,新增段内存车线,有效长达590m,目前该存车线已在施工,我段积极配合工程施工单位不断加快施工速度,确保项目尽快竣工投产,促进贵阳枢纽内货车检修任务的顺利地完成,保证枢纽畅通。

3.2 改变劳动生产组织,变革列检作业方式

根据部关于铁路运输挖潜提效的要求,我段室外列检作业既有的人员数量、作业方式远不能满足运输生产形势所需,从2008年5月下旬起在贵阳南北编发场、六盘水南编发场的始发列车实行单人分段包车制,较现有两人平行作业有如下两大优点:

缓解生产人员紧张状况,北编发场既有8人在改变作业方式前人员极为紧张,时常从到达场调作业人员参加始发作业,现已可灵活完成始发作业;质量安全责任明晰,劳动效率得到较大程度提高。

在当前不可能增加生产人员的情况下,实行单人分段包车制不失为解决人员紧张的重要方式之一。

3.3 科学规划车辆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根据部批复的贵阳铁路枢纽改扩建工程设计,在贵阳南至谷立、贵阳北、贵阳西的区间上各设TFDS系统1套,在龙里、湖潮两站各设TPDS、TADS系统各1套,在都拉营设TPDS系统1套。我段从便于营运管理、降低建设费用、提高车辆安全防范性能等角度对贵阳枢纽“5T”规划进行了科学论证,提出了部分设备变更安装地点、增加探测方向等要求。

黔桂铁路扩能改造部批复文件中未建设贵州段TFDS、TPDS、TADS系统,我段根据生产力布局调整方案、贵广铁路线路走向,将局原拟设于麻尾的TFDS探测站改设在新都匀车站,在新建的都匀车站设置TFDS系统2套,部已以运装管验收(2008)1239号批复了该方案,即将进入土建施工阶段。

部已在铁鉴函〔2004〕655号中批复黔桂扩能改造中改建铁路贵州段内设置麻尾、星朗、学庄、墨冲、都匀、胡家寨、昌明、龙里等八个红外线轴温探测站,目前已完成了机房位置的定位,即将施工。

针对玉屏TFDS系统设备老化的问题,我段已多次向局提出了设备更新改造的建议,待批复后再行实施。

待都匀、贵阳枢纽、六盘水枢纽的TFDS、TPDS、TADS系统建成投产、玉屏TFDS升级改造后,货车运用维修将实现人机分工作业,提高车辆安全保证质量、确保运输畅通。

4 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第7篇:铁路统计论文范文

货运工作是铁路公司的主要业务。本论文为了提高神华包神铁路集团公司货运管理的质量、减轻车站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研制,通过使用货运集中制票系统,将现行的货运受理、制票、收费、货运18点统计等业务集中办理,发挥合力优势,对货运流程中管理、调配、核算、收费等工作进行专业化管理,在建立货运工作优质、高效、快捷、便利、安全管理模式的同时,也为神华集团货运一体化、货票“一票通”等未来管理模式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铁路货票 系统设计系统实现

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 A

铁路货票是铁路运营的主要票据之一,是铁路部门运输统计、财务管理、货流货物分析的原始信息,也是铁路运输作业不可缺少的基础依据。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货运集中制票模式渐渐兴起,货运集中化成为货运管理工作的主流发展方向。铁路货运集中化的核心是货运业务的集中化办理,其主要形式是将车站的货运内勤作业集中到设备完善、布点合理的货运基点站办理,通过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各类数据的传递与业务签认,此种方式符合按市场机制配置运输资源的原则,成为铁路运输组织现代化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一、系统设计目标

通过研发使用包神铁路货运集中制票系统,实现包神铁路集团公司主要货运业务的集中办理,包括合并车站货运作业性质相同的业务,合理规划分工,设计和整合相关表报台账,努力做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使计划信息、运单信息、调令信息、货票信息、编组信息、实时作业信息等内容无缝衔接,具体内容包括:

(1)设计开发电子货车调送单,扩大其信息含量,在完善其货物运输基础数据、车辆信息、作业信息的基础上,使绝大多数货运报表以其为基础生成,使其既是调度指挥中心、货运中心、车站货运作业组织以及货票填制、货运统计的基础依据,也是承运人与托运人、收货人办理货车交接的凭证和铁路货车装卸作业的写实。

(2)实现电子货车调送单的网上流传、审批交接,以电子货车调送单替代准挂令、运输综合凭证等列车发车凭证。

(3)根据工作流程,初步实现以下功能:以计划提报和受理为前提,实现货物运单提报、货票填制、调度命令下达电子化;实现承运簿、卸货簿、货运18点数据、各种货运统计报表等的自动生成。

二、系统体系结构

该系统采用的是两级管理模式,即公司直接管理站段。本次包神铁路公司TMIS改造工程与公司的管理模式相一致,采用“集中业务处理、共享数据存储”的集中式体系结构。在公司数据中心设服务器机群,运行运输组织、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软件并进行数据集中处理,站段不设服务器。所有信息处理业务共享公司数据中心的应用处理机群的软、硬件,所有信息集中存储在数据中心的数据库中,除列车调度指挥系统外的所有数据传输业务纳入一个统一的数据传输网。机关各管理部门和各业务终端通过机关局域网与数据中心服务器相连。基层车站的业务终端通过广域网与公司的服务器机群相连。

根据包神铁路公司TMIS改造工程总体方案,包神货运信息系统采用集中式体系结构,各子系统数据集中于公司数据中心服务器,体系结构如下:

表1:体系结构

三、系统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沿用原TMIS系统ORACLE数据库,在原货运系统中增加货车调送单主表、货车调送单制票信息表、货车调送单作业信息表、流程表、卸车调度命令表以及相关字典表,将原有货票库、杂费库、货票扣款表、杂费扣款表等相关数据表按照此次升级作了增加字段等相关调整。主要包括:月度计划库、日班计划库、准挂令库、预付款库、扣款库、变更命令库、付款单位字典 ZD_FKDW、收货人字典 ZD_HZZD、专用线字典ZD_ZYX、公司站名字典 ZD_GSZM、备注字典 ZD_BEIZHU、省部字典 ZD_SB、车种字典 ZD_CZ、综合参数 ZD_ZHCS、车站用户 ZD_CZUSER。

四、系统流程设计

根据系统设计原则与设计目标要求,本项目通过建立健全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货物运单、货车调送单电子化,采用网络系统传递货运有关票据及其他作业信息,完成货车调送单、货物运单信息的填写、审核与签认,取消运输综合凭证,使用列车编组顺序表和准挂令作为列车编组、挂运的依据,各线相关现在车车流信息、统计信息、计划信息等建立网络联网传输方式集中办理,便于货物承运、装车、挂运、接收、到交组织工作,为实现集中办理创造条件,结合现有货运系统的主要功能,本系统主要流程设计是计划作业流程,装车作业流程。

成立货运中心,研发货运集中制票系统,这是包神铁路集团公司货运组织管理工作又一次创新之举。提高了包神铁路集团公司的货运作业效率,解决了甘泉、塔韩、新准等新线的开通,分界口、专用线点多面广,货运员配备不足,难以做到装卸车作业全过程监控等难题。通过系统的使用,一是充分利用既有网络资源和计算机技术,实现货运工作的集中管理,使货运信息化管理实现跨跃式发展二是实现减员增效。增加货运作业站后,不再按站配备货运内勤货运员,按目前的作业量,每班3名货运员可完成全线的制票工作,今后甘泉、新准、塔韩增量后预计每班4名货运员可完成全线制票。三是规范运输收入管理,实现运输收入自检、复检和总检的“三检”制度,杜绝错、漏收的可能性。四是有助于货运整体业务水平提高。人员集中后,业务交流、集中培训的机会增多,业务文件传达的环节减少,无论是人员水平和执行水平都可大幅提高。五是成立货运中心,车站货运人员可从货运制票、表报簿册填写上报等内勤工作中摆脱出来,将工作重点放在现场指导、货运检查上来,有利于运输安全。六是实现货运日常运输组织工作在公司货调的统一指挥下完成。七是为神华集团“一票直通”的规划提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侯朝峰;铁路货物运输资源整合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夏丰;基于集疏运一体化的战略装车点布局与运输组织[D];中南大学;2010年

第8篇:铁路统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多式联运;联运节点;联运通道;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U29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main problems of multimodal transport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the aspects of node facilities, transport routes, business development, operation mode, 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information platform. It presents the overall thinking of the next step to promote the multimodal transport development. Then it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multimodal transport node, multimodal transport routes, service system, transport operators, information reporting,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deepen cooperation mechanism.

Key words: multimodel transport; intermodal node; intermodal routes;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0 引 言

多式联运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其发展受到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1-4],近些年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5-9]。2014年国家出台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将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作为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举措。当前江苏省多式联运的发展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分段运输的简单叠加是多式联运的主要运作模式,多式联运的优越性还未得到充分发挥。本文重点梳理江苏省多式联运的发展现状,分析制约联运开展的主要问题,探讨促进多式联运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1.1 发展现状

江苏省目前以铁水联运、水水联运和公铁联运为主要联运形式,已在多式联运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1.1 节点设施

铁水联运节点主要包括连云港港、徐州港、南京港、镇江港和无锡内河港等五大港口,淮安内河港、苏州内河港等也已起步开展铁水联运业务。其中,连云港港、徐州港和南京港已成长为联结国外、山西等煤炭调入来源地与内陆地区的重要联运节点,连云港港同时还是国内重要的集装箱、铁矿石铁水联运节点,“连云港至阿拉山口沿线地区”是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选定的首批6个集装箱铁水联运通道示范项目之一。水水联运节点广泛分布于省内沿江、沿海港口,连云港港、南京港等主要港口已成为长江沿线煤炭、铁矿石、集装箱水水中转的核心节点。公铁联运节点发展迅速,主要包括铁路货场(共47个,含17个可办理集装箱业务的货场),以及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

1.1.2 联运通道

江苏省已围绕铁水联运、水水联运和公铁联运三种主要联运形式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通过能力、整体运输成本较低的联运通道。铁水联运基本形成四大通道:一是北方来的物资经陇海铁路到达徐州港转京杭运河、到达连云港转沿海运输;二是国内主要沿海港口的物资、外贸物资经连云港港,转陇海铁路运进;三是北方来的物资经京沪铁路到达南京港浦口港区转长江航运;四是国内主要沿海港口的物资由海运转长江航运,在南京港新生圩港区转铁路运输。水水联运通道主要有三条:一是海进江调入物资,经江苏省沿江港口,转运至长江中上游港口及江苏省内河港口;二是外贸物资经江苏省连云港港、沿江港口,中转至周边港口以及长江中上游港口;三是连云港港通过烧香河、盐河等实现海河联运,与京杭运河沿线苏北地区、山东地区进行物资交换。公铁联运通道主要是依托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和宁芜铁路展开,一是经公路运输转陇海铁路与中西部地区进行物资交换;二是经公路运输转京沪铁路与北方地区进行物资交换;三是依托宁芜铁路与长江沿线、西南地区进行物资交换。

1.1.3 业务发展

2013年,江苏省铁水联运总量达5 970万吨,主要集中在综合运输通道交汇处的连云港港、徐州港和南京港,水水联运总量高达26 815万吨,占港口吞吐量的29.3%。多式联运服务的货种以大宗散货为主,其中,完成煤炭、铁矿石、原油和成品油的多式联运量分别为15 461万吨、14 581万吨、389万吨和1 636万吨,分别占港口相应货类总吞吐量的25%、35%、22%和44%。2013年,江苏省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量394.2万TEU,其中,铁水联运30.3万TEU,水水联运324万TEU,公铁联运39.9万TEU。

1.1.4 运作模式

水水联运运作模式,以货物是否进入港口堆场(仓库)来划分,主要有水上直接过驳与水水转运两种,目前江苏省沿江沿海港口大多是以“港口―堆场―港口”的水水转运作为主要联运形式。铁水联运节点均采用的是“铁路―堆场―港口”的运作模式。公铁联运运作模式,根据铁路业务的办理方式,分为两类:一是社会物资,以零担或整车为单元,通过铁路货场办理货运业务,进入铁路货运站组织运输;二是依托铁路支线和专用线,通过运营专用线的物流节点办理铁路货物运输,进入铁路运输系统。

1.1.5 运营组织

多式联运节点整体运营状况良好,省内主要多式联运节点连云港港重点推进与国内中西部地区的“无水港”共建、积极推进与周边各国的战略合作,南京港重点推进与上海铁路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加强跨区域、跨运输方式的深度合作,在优化运作流程和货源组织方面成效显著,进一步稳固了在全国多式联运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1.1.6 信息平台

以江苏省运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EDI系统为原型的江苏省铁水联运公共信息平台于2011年在连云港港投入试运行,2012年年初该平台在连云港港正式运行。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信息系统已应用到港口生产业务的申报、审批、调度等环节,在码头及具有铁路业务的集装箱货代企业的覆盖率达到100%,在铁路业务散杂货货代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目前,江苏省铁水联运信息平台已与连云港、徐州、南京三家省内主要港口实现数据对接,平台运营遵循“谁受益谁付费”收费模式,以数据流量或业务量为具体收费依据。

1.2 存在问题

当前江苏省多式联运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联运设施、运营组织、市场主体等方面均不够成熟,尚未形成统一的设施设备标准,涉及的票据单证繁多,这些因素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多式联运经济效益的发挥,导致市场主体选择和发展多式联运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市场自主形成多式联运发展导向的原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

(1)部分节点设施的硬件条件偏弱,不足以支撑多式联运的高效运转。

(2)铁路、水路运输组织上不够灵活,影响了运能获取的及时性。

(3)缺乏能力较强的联运组织者,联运活动组织水平整体偏低。

(4)多式联运相关设备未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影响了联运作业效率。

(5)跨部门多式联运沟通机制不畅,联运协作效率有待提升。

(6)跨区域多式联运协作机制不完善,限制了联运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2 发展思路

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打造相结合的原则,择优培育连云港港、徐州港、南京港和太仓港等铁水联运主要港口,全面打造沿海沿江港口水水联运节点,分级培育公铁联运节点,实现多式联运典型节点示范作用凸显。坚持设施设备建设与运输服务提升相结合的原则,着力优化运输组织,实现运输系统衔接顺畅、运作高效。坚持市场自主发展与政府有序引导相结合的原则,推进联运企业发展,构建功能完善的联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强跨部门、跨运输方式协作,不断健全协调机制。逐步构建符合江苏特色的多式联运体系,呼应全省物资运输格局变化,支撑产业结构调整、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

3 发展对策建议

3.1 构建多式联运示范节点

重点打造若干不同类型多式联运示范节点,加快构建以连云港港、南京港为代表的一批铁水联运示范节点,加快构建以太仓港、南京港为代表的一批水水联运示范节点,加快构建以无锡西站物流园区、泰州城北物流园区为代表的一批公铁联运示范节点。

3.2 打造多式联运重要通道

着力打造若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铁水联运、水水联运通道,引导物资采用集约、低碳、高效的联运形式进行跨区域调拨、省内中转和分拨。加快开展相关新建铁路货运干线的项目推进和建设工作,进一步扩大铁水联运业务的辐射范围,强化联运运力和线路保障;大力推进省内重要水运干线及内河航道网的提升改造工作,进一步发挥江苏省水运资源优势,提升水运在多式联运中的地位,减轻环境压力;同步落实联运大通道末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工作,适时改造建设铁路专用线、进港航道、内河疏港航道以及疏港公路等通道末端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不同运输方式或载运工具间的衔接、作业效率。

3.3 优化多式联运服务体系

重点解决铁路、水路运输班线时间不稳定、协调难度大的问题,加快促进多式联运线路服务功能的优化与提升。推进与中西部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等主要腹地间的铁路货运班列开行,积极争取呼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铁路国际集装箱班列开行;推动国铁直达港区,促进铁路货运系统与港口作业系统在港口铁路支线、专用线运营管理上的紧密对接;推动“无水港”在内陆地区的布局完善,提高国际联运线路的通关效率;加密省内内河运输线路,巩固海江河联运体系。

3.4 引导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

积极引导多式联运市场服务资源的发展与整合。重点培育和扶持连云港、南京等多式联运发展条件较好地区具有技术基础和经济优势的多式联运承运企业,作为启动多式联运市场的经营主体,联合或集合货运等其他参与多式联运的相关企业,形成多式联运市场的经营组织网络。加快整合道路运输企业等各类物流企业,引导其组建规模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集团,并鼓励企业组织和参与多式联运业务。鼓励本地大型货代企业开拓长江中上游地区及铁路沿线的航运市场,推动中外运、中远物流等龙头货代企业延伸服务功能。着力提升国外船公司在江苏分支机构的等级,鼓励船公司上岸开展多式联运。

3.5 建立多式联运信息报送制度

建议组织建立江苏省多式联运信息报送制度。对于联运节点,建立面向省内从事多式联运的主要港口、港区,以及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节点设施的多式联运统计报送制度,要求相关港口集团、物流园区管委会等定期报送多式联运业务发展情况与存在问题。对于多式联运承运人,审核确定江苏省多式联运重点联系企业若干家,对重点联系企业的业务发展情况进行跟踪监测。通过建立多式联运统计报送制度,确保行业主管部门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并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3.6 加强联运信息化、标准化建设

基于已完成的江苏省铁水联运信息平台原型,建立多式联运运作、管理各方的合作机制,制定指导多式联运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进一步建设完善江苏省多式联运公共信息平台。建议从国家层面,自上而下地梳理和开展多式联运相关设施设备的标准化建设,统一多式联运单证管理标准。制定多式联运的业务流程和传递单证标准,实现电子单证的跨单位快速流转,并按照标准业务流程的时序,实现作业动态全程跟踪。

3.7 深化多式联运合作机制

深化跨运输方式合作机制,从省级层面搭建与铁路系统的战略合作框架,明确合作内容和重点合作方向,争取江苏省铁路货运获得运力、线路、运价等方面的重点保障,补强江苏省铁路货运短板,推动铁水、公铁联运发展。深化政府相关部门间横向合作和纵向联系,形成具有联合监管、业务协同和专业化服务等功能的面向多式联运的市场服务体系。深化跨省区域协调机制,与相邻省份及主要运输通道涉及省份积极沟通,协调跨区域部门协作问题,深化合作,互惠互利。

4 结束语

本文以问题为导向,抓住联运节点设施不完善、铁路和水路运输组织不灵活、缺乏有力的多式联运组织者、协作水平不高等核心问题,重点突破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从多式联运示范节点打造、通道建设、服务体系优化等三个发展重点着眼,提出培育联运经营人、建立联运信息报送制度、加强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深化合作机制等建议,进而逐步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多式联运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秉镰,林坦. 国际多式联运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2009(12):17-20.

[2] 刘昭然. 欧盟多式联运政策对我国发展铁水联运的启示[J]. 铁路运输与经济,2013(5):56-60.

[3] 崔艳萍,孙春华. 美国多式联运的发展及启示[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4(9):76-80.

[4] 张戎,黄科. 多式联运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 综合运输,2007(10):66-70.

[5] 姜军,陆建. 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中各种运输方式最优组合模式研究[J]. 物流技术,2008(4):127-134.

[6] 蒋洋. 多式联运服务网络优化建模方法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7] 王杨. 现代多式联运的发展及其经济组织[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第9篇:铁路统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

专业 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097-04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岗位针对性跟强,这决定了该专业必须基于校企合作,加强团队、课程、基地等方面的建设,才能取得切实成效。

一、组建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团队是完成高职教育各项科研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团队建设是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为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培养符合铁道交通运输行业一线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年龄、职称、学缘、学历、“双师”结构合理,梯队层次明显、治学严谨,具有创新和发展潜力的专业教学团队。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坚持走“校企共建、工学结合、产学双赢”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模式。以运输与经济管理系运输管理教研室为基本建设单位,并聘请了铁路局基层站段的行业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运输一线技术能手、技师、高级技师等作为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开展校企合作,实施人才共育。通过“引、培、聘、兼”等方式发展优化专业教学团队结构,通过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科研课题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等方式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水平。

二、深化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根本。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因此,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要培养符合铁道交通运输行业一线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岗位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的需要,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探索实践“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和发展“校企互动、以岗导学、职场实战”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互动,合作共建

依托广西轨道交通工程职业教育集团、南宁铁路局、广西沿海铁路股份责任公司、南宁城轨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的规模、设备和技术资源优势,深度开展校企合作,一是教学基地共建互动,在学院、站段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共管共用共享。二是专职兼职教师互动,组织专任教师到共建站段挂职锻炼,聘请站段管理技术人员到校指导,提供生产技术和现场经验。三是生产任务与项目教学互动,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探索“校中站”、“站中校”实习实训基地,不断探索专业共建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二)以岗导学,合作共育

“以岗导学”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形式。“以岗导学”中的“岗”,是指职业岗位(群)需求,即职业岗位特点、工作内容、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等。“导”的内涵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铁路行业需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实施人才共育。一是导平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二是导标准,课程标准导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评价体系导入企业用人标准。三是导内容,从铁路岗位工作导出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四是导方法,从行动领域导出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五是导成效,以职业资格证获取率、就业率、就业对口率、用人单位的满意率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依据。“以岗导学”人才培养模式,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进行铁路运输岗位课程体系改革,引入企业用人标准,进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等,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三)职场实战,合作就业

“职场实战”是践行“以岗导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式。一是定岗实习,在校企共建的校外实习基地,按照铁路运输行车、货运、客运三大岗位群的特点和职业要求,学生(员)固定岗位,定期轮换跟班生产实习,学生具有“学习人、职业人”的双重身份,在干中学、学中干。二是顶岗工作,学生(员)作为企业顶岗的一名员工,以“职业人”的身份在真实职业环境中独当一面开展工作。三是柔性社会实践教学,除了教学计划安排的定岗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外,在春运、暑运和节假日,结合专业工学结合以及企业需求,组织学生(员)到铁路站段进行假期社会实践,实施柔性实践教学,为行业企业、社会服务。在职场实战中,不仅实施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同时校企签订用人协议,顶岗实习结束,企业录用实习学生,学生到站段就业,实现校企育人成果共享。

三、坚持“以岗导学”,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

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按照铁路运输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任职要求和标准,以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典型岗位课程为总体思路,以精品课程为示范,以核心课程为重点,其他课程配套跟进,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及特色课程建设。

(一)践行“以岗导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以“培养具有较强的行车、货运、客运等岗位职业技术能力和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培养安全意识强、劳动纪律性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符合铁道交通运输行业一线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岗位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行车岗位、货运岗位、客运岗位课程群为重心,以铁路特有工种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构建了融合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于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与课程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二)按照“八岗”思路,构建专业岗位特色课程

坚持“以岗导学”,根据“按岗设课、以岗定学、因岗施教、设岗实训、顶岗实习、顶岗工作、选岗取证、对岗就业”的理念与思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的岗位学习领域,建设铁路行车、客运、货运岗位(群)具有典型岗位工作任务、融教学做一体的岗位特色课程。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从业岗位与课程设置关系如表1所示。

(三)设计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案

以铁路行车、客运、货运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采用顺向与逆向思维相结合的思路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设计。按照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从铁路运输生产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能力和素质为本位、以就业和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以岗位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以真实或模拟的岗位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设计教学任务和教学过程,研发“教、学、做”一体的校本教材,设计思路如图2所示,开发方案如图3所示。

四、推行校企共建,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实践教学是专业和课程一体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必须与铁路局、站段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实训、实习设备技术和教学技术,为专业和课程改革提供硬件和软件环境,满足本专业各岗位工种“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实训、实习需要。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校企合作进行实训、实习项目的研发,开展铁路各工种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铁路建设提供教育和技术服务。

(一)校企共建“校中站”,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1.采用与铁路现场相同的行车信联闭设备,融“教、学、做”于一体。一是在路局和站段的支持下,引进全路最为广泛使用的6502电气集中联锁设备和计算机联锁设备,自主设计高度仿真的车站、站场、线路、机车、车辆,建设完全符合铁路现场作业流程、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铁路接发列车实训室,建设6502电气集中联锁车站16个,计算机联锁车站6个。开展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的技能训练,并通过设置不同的特殊情况和设备故障等突发事件,进行非正常情况下的接发列车技能训练。“校中站”以其设备、技术与铁路现场的高度一致性和仿真性,成为铁路接发列车培训、行车组织技术比武和技能鉴定的核心平台,对车站值班员、信号员、助理值班员等主要行车岗位的教学及培训都能融“教、学、做”于一体。

2.基于“校中站”的信联闭设备,建设高仿真的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实现行车调度指挥现代化。高仿真CTC系统按照现场使用的CTC真实系统模式模拟一套实训环境,实现CTC的主要功能,并配置基础联锁、闭塞、列控、行车仿真等功能模块,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行车调度仿真平台。通过本系统,学生可以了解行车调度指挥设备的操作使用环境及调度指挥流程,能通过在教师机上设置系统各种故障状态,锻炼他们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另外,开展铁路干部职工岗位技术业务培训,特别是列车调度员、计划调度员、统计调度员、车站值班员等与列车调度指挥紧密相关的岗位工种的技术业务培训,以及站段、调度所主管干部的技术业务培训,可以为行业提供铁路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技术比武、生产运动会等方面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3.路校合作共建校内铁路运输信息系统培训基地,教学与培训资源共享。学院与南宁铁路局加强校企合作,在学院共建铁路运输信息系统培训基地,由铁路局提供2台IBMB80小型机,并安装铁路正在推广使用的信息系统软件“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现车管理信息系统”、“车站18点统计系统”,系统功能、操作程序都与铁路现场工作任务、业务流程一致,使其具有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系统更新、升级调试等多种功能,为开展具有铁路工作情境“教、学、做”一体的技能实训提供良好的条件,实现校内实训内容与铁路岗位要求的对接,确保“校中站”与现场车站的无缝对接。

(二)校企共建“站中校”,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充分利用铁路企业站段资源,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共建“站中校”。选择铁路行车、客运、货运、行包业务量适度,技术装备先进典型,运行良好,管理科学规范的铁路站段与之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基地6个。根据行业企业生产周期与高技能人才岗位技能培养要求,利用站段设备设施及生产环境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进行实践课程校企共建的教学改革,实现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实践课程站校共建,体现铁道运营专业“产学结合”办学特色,与共建站段签订共建协议,实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实习基地正常运行,站段每年都能按教学计划完全接收本专业学生的实习,满足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挥铁路站段在生产、设备、技术、师资等实践性教学资源上的独特优势,使学生能够在现场实际工作环境中实习,执行规范的职业标准,由站段兼职教师全程讲解和指导,把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职业能力,也有利于感受铁路企业文化,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稳定的从业心态,适应铁路站段运输一线岗位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和铁路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具备较强的纪律性和安全意识、较好的服务意识、规范的职业礼仪、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了加强顶岗实习工作,实现路校合作共同育人,做到顶岗实习与就业岗位对口接轨,与共建站段特别制定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实践课程路校共建方案,协同实施,切实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同时,充分发挥“站中校”的作用,为站段干部职工提供技术业务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职工继续教育、在职学历教育等服务。

五、 专业建设成效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和努力建设,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科研立项课题研究、教科研论文、教学竞赛、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成效明显,成绩斐然。本专业是学院的优质专业及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建设点。

(一)造就一支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

几年来,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经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热爱教学工作、治学严谨,具有创新和发展潜力的专业教学团队。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被确定为广西高校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同时被评为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

(二)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依据铁路生产运营管理体系,按照真实设备与仿真模拟相结合、生产氛围与教学环境相融合的建设思路,通过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实训、实习设备技术和教学技术,建成了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科研为一体的“轨道交通运营与工程技术”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涵盖专业人才培养职业岗位群的各岗位工种的专业实训室。

(三)教科研及教改卓有成效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推行产学研结合,科研与教学相互促,以教科研及教育教学改革为专业建设的推动力,在立项课题、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论文、教学竞赛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几年来,专业教学团队主持研究自治区级立项课题8项,参与自治区级、市级、院级课题12项,院级教改项目6项;建成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3门;主编、参编各类教材20余,拥有教育部精品教材1部,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1部;在核心期刊及其他科技期刊公开发表专业论文、教改论文20余篇;专业教学团队在各级各项大赛中,荣获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三等奖1项,自治区级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院级各项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等。

(四)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

人才培养质量是专业建设成效的重要衡量标志。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近几年的建设中,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提升。一是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荣获佳绩。在“首届全国高职院校接发列车技能大赛”中,专业代表队在激烈竞争中以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娴熟的操作技能、沉着果断的应变能力取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二是毕业生职业资格证获取率高。近几届毕业生参加南宁铁路局组织的中级客运员、中级货运员、中级信号员(长)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优秀率和通过率都较高,综合通过率达到95%以上。三是毕业生就业率高及就业质量高。近几届高职专业毕业生一次签约率(就业率)分别达到99.4%、99.6%、100%;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为铁道行车、货运、客运三大岗位群的相关工种,就业对口率均达到100%。四是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高。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的思想素质、工作能力、劳动纪律、敬业爱岗、团队精神等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满意度在95%以上。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因铁路而生,依铁路而长,伴铁路而兴,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已形成了“两同步两结合”的专业特色。专业建设与铁路发展同步的专业建设理念,培养目标与岗位要求同步的专业建设定位,教学服务与行业需求结合的专业建设责任,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的专业建设品格,积淀了具有浓厚铁路色彩的校企合作、以岗导学建设特色,并凝聚成专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

【参考文献】

[1]彭进.构建基于岗学对接的铁道交通类专业课程教学系统[J].广西教育,2011(43)

[2]王振国,朱健.依托企业开展高职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8(12)

[3]周群.基于以岗导学的铁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52)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GXTSZY115)